一、数字电视:预约的狂欢(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婷[1](2020)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爱国主义作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不懈奋斗,爱国主义教育则是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实现和平发展战略的核心保障。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当中最具活力、最富激情与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一项基础工程与铸魂工程,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当前我们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时代随着数字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与数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着民”与社会当中最活跃的群体,首当其冲受其影响,特别是网络新媒体与手机新媒体形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大学生日常生活乃至内心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即迎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如何将新媒体形式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梳理,分析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及成因,最终实现探索出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路径的目的。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章界定与梳理了新媒体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并回答了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第三章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迎来的机遇,包括提高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与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主动性四个方面。同时也探讨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扰乱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秩序、挑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主体地位、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效果、诱导大学生爱国情感非理性表达四个方面。第四章针对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困境,分析了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非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主体辨识能力较弱、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能力欠佳、资本逻辑对网络舆论空间的侵蚀以及互联网爱国主义法治机制滞后五个方面。第五章针对面临的困境及面临困境的原因,结合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提出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其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其二,完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其三,推进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其四,建构互联网爱国主义法治秩序。其五,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行为实践的养成。
李子涵[2](2020)在《基于UTAUT的中老年群体采纳新媒体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媒体挂号系统的使用为例》文中提出奥格本在描述文化滞后时提到,社会物质文化的变迁总是快于人们适应文化的速度,从而造成文化失调。伴随着传统医疗服务的媒介化变迁,作为文化失调易感人群的中老年群体的新媒体行为值得关注。本文聚焦于这一准老龄化群体对新媒体医疗服务的适应性,以新媒体挂号系统的使用为例,对其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中老年群体个体心理、环境、媒介、人口学因素多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心理学UTAUT和传播学使用与满足及数字鸿沟、Andersen理论建立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中老年群体对新媒体医疗服务的认知行为、用户画像、挖掘影响其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技术理性反思其背后的权力和伦理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运营和传播建议。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深度访谈法。运用SPSS软件对366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方差分析与LSD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中老年群体对新媒体医疗服务的适应处于攻坚阶段。高知晓度与行为低转化率共存,认知-行为的“最后一公里”未完全打通。功能向服务运用程度远低于信息向服务,存在效用茧房。(2)学历和城乡是中老年用户画像的核心属性。对于高龄城市群体,文化层次所带来的行为差异很大;而对于农村群体,文化层次的影响几乎可略;农村主体用户偏向年轻化,而城市偏向高龄化。(3)绩效期望、社群影响对中老年人采纳行为的影响力最强。其次是努力期望、风险感知和媒介素养,而个体创新与便利条件并未呈现显着性。尤其需强调:在绩效期望中,有用性和相对优势的行为劝服意义最大;目前社群影响主要来源于“中老年群体”,囿于反哺需求感知偏差,“初级群体”的影响力式微,进一步开发初级群体的话语角色对健康传播效果大有助益。(4)本文还发现,在中老年人行为因素中存在着一种“窗纸效应”,反映出对准银发群体的行为干预和健康传播有可观的效果空间。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在最后从产品适老性设计、健康传播、社会支持、服务创新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提升本文的现实意义。
王佳琦[3](2020)在《新媒体语境下博物馆的公众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董甜甜[4](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许佳琪[5](2019)在《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教育功能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故宫古建筑内,作为故宫的管理机构为故宫发声。近年来,故宫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关键场所,在青少年的教育发展活动中获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青少年受到互联网快速传播的影响,新媒体发出的信息充斥着他们的信息生态环境。在青少年对新媒体依赖愈发加深的情况下,过去故宫博物院传统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青少年需求,更无法发挥显着教育功能。因此故宫博物院开始通过新媒体平台与技术,突破传统文化原有传播壁垒,利用青少年所乐于接受的新媒体传播对其产生正面影响,从而达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吸引更多青少年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从相关文献收集来看,针对故宫博物院新媒体文化传播的单独研究虽然有所涉及,但却忽视了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的重要联系。因考虑到青少年已经具备一定辨识能力,行为上也开始逐步表现出自主性,以及青少年群体对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所以笔者在收集相关文献后,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成都、重庆地区14-28岁青少年,以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并前往故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与体验。全文共分为绪论、六个章节及结论,共八个部分:第1章绪论。首先将研究背景提出进而引出本文重点进行探讨的主题,并得到本文所要研究课题对社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上的理论意义;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与博物馆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及分析,挖掘国内外研究视角及研究内容的优势与不足,为本论文研究找到切入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及研究内容,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进行实际撰写工作以及叙述本论文研究创新点、重点和难点。第2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首先对本文中涉及的新媒体概念进行具体阐述。其次对故宫博物院与新媒体的结合,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阶段性描述,最后重点对故宫博物院现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第3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实证研究。本章节是本论文最为关键的章节之一,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来分析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成都及重庆地区青少年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水平。第4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此章节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哪些影响因素,并通过第3章数据进行具体数据支撑,探讨分析故宫博物院对成都、重庆地区为例的发展中城市14-28岁青少年们产生的正面影响。第5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结合传播学、受众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的相关文献以及第3章数据和资料,找出故宫博物院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发展中城市的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原因。第6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中提升对青少年正面影响的策略。针对第5章提出的问题,从传播的基本原则出发,探求故宫博物院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对青少年正面影响的策略。第7章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启示及发展趋势。本章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对未来故宫博物院新媒体方面的发展方向做了相关趋势预测。结论。将全文贯穿进行总结,归纳了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及策略,达到了本研究预设的目标。
邹亚茹[6](2018)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网络广播发展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媒介融合已经成为21世纪传媒界的“关键词”。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传统媒体一边遭受着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另一边也在不断探索着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道,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媒介亦是如此。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凭借自身强大的便携性,场景性,时效性等优势积极与新媒体联姻,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媒介形态,创新媒体内容,形成新的广播形态--网络广播。网络广播作为媒介融合时代下新的产物,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研究价值。网络广播自诞生以来就发展迅速,其主体主要由传统广播类网络广播电台、商业类网络广播电台、自媒体类网络广播电台三个部分构成。各个类别下的网络广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主要选取了三个类别下具有代表性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喜马拉雅FM、十点读书为案例,从案例着手分析我国网络广播发展过程中的创新点、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出网络广播在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
袁媛[7](2017)在《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高压社会下人们为寻求内心情感的寄托与宣泄,不断在网络虚拟社会上探寻。高互动、体验式的网络直播平台应运而生。4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更多用户提供了随时随地观看和参与直播的便利,也为网络直播平台的大热提供了技术基础,2016年成为“中国移动网络直播元年”。然而新兴产业的暴利,资本的注入,网络直播平台风起云涌。商家对经济利益的追寻,内容同质化、低俗化、泛娱乐化现状,使网络直播处于风口浪尖。网络直播产业的横向发展进入瓶颈。行业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成为扭转局势、保持网络直播发展活力的关键。行业网络直播平台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体现,是网络直播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对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的研究旨在于归纳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为各行业网络直播平台的运营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进一步拓展行业网络直播平台的范围,将网络直播运用到更广泛的行业中。本文通过重点分析现有行业网络直播平台的运营模式,运用pest分析法和spc分析法对网络直播平台的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分析行业网络直播平台存在和运营的大环境,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分析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数据与图表对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中资本运营、生产运作、盈利模式三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对现有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的典型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归纳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对未来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进行展望。得出行业的属性不同,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也有所不同,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扬长避短,创新形式、健康发展。
吴俊[8](2017)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文中提出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它的顶峰,因而有它的拐点。2014年被公认为是传统电视发展的拐点,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双重下滑,给电视发展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霾。传统电视发展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方面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传统电视正在迎来最寒冷的冬天,正需要浴火重生、凤凰涅盘;以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新兴电视方兴未艾、前途未卜。面对这种情势,我们亟待需要对电视整个行业进行重新理解、评估和反思。立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语义定义法、种差定义法和语境定义法重新定义了电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是指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以电子技术及设备向联点网络化观众传送活动的图像、音频和信号,主要采取传递信息和提供娱乐的方式为用户创生公共(家庭)领域平台、建构文化论坛、开启观察和体验世界另一扇窗口的大众传媒媒介。为进一步深化对电视的认识,在简要回顾了电视的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作了类型化处理,本文重点解读了互联网电视、IPTV、OTTTV等新类型。透过电视的诸多类型,我们看到了电视三大显着特征,即线性与非线性并存、集中化与碎片化并存、控制与互动并存。作为进一步理论延伸,我们阐释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需要拓展的四大功能,即在复杂舆论环境中,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在人机互动的技术演进中,探索智慧电视的发展路径;在多元文化中,提升受众与媒体人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在游戏巅峰中,恪守电视文明的进化规律。从纯粹理论世界走入电视现实世界,重新审视电视的生存境遇,我们发现当前电视发展正面临着五大突出矛盾和挑战: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高昂制作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同时电视发展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宏观政策调控是电视发展的制度红利、市场刚性需求是电视发展的坚实基础、多元技术支撑是电视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重燃电视的发展引擎。推动传统媒体从内容、渠道、平台到管理、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最终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这是国家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的强大思想理论基础。媒体融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技术基础、萨弗法则是媒体融合的时间基础、优势互补是媒体融合的功能基础、业态竞争是媒体融合的生态基础、用户需求是媒体融合的动力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为有效破解媒体融合缺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4大共性问题以及理念失衡、路径依赖、路径选择、非对称突破、整体协同不够等5大个性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钥匙。中国电视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把理念融合作为根本指向、把内容融合作为中心内核、把平台融合作为主导逻辑、把渠道融合作为主要延伸、把技术融合作为动力支撑。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以实证分析法梳理了《爸爸去哪儿》的范本价值,并继而由节目层面的融合发展上升至对整个湖南广电传媒生态圈构建的思考。湖南卫视+芒果TV“一体两翼、双引擎发展”战略,是国内传统媒体不甘新媒体碾压之势而加速催生的广电融合发展典范。在台网融合互动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同时有利于探索国有传媒企业在人才流动、机制创新、对接资本等多方面的创新。毫无疑问,湖南广电的标本意义在于,为当前国内传统媒体探寻转型之道,目前来看,效果明显,至于纵深发展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说融合发展体现的是电视的实践理性,那么多维进化彰显的是电视的纯粹理性。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刻的电视进化理论,需要重新描述和阐释电视融合之后的应然状态,即电视要融合成什么样貌,这就为我们敞开了电视研究的多维高度。电视的多维进化不同于有机体的进化是自然而然、必然性进化,更不是达尔文主义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而是借助人类科学技术、理性、民主和法治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基本前提,控制和利用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直接后果、虚幻化和碎片化是难以察觉的技术陷阱、超越“技术陷阱”而获重生是破解技术斯芬克斯之谜的有效途径。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媒介技术只是个工具,而人才是目的本身。我们要高度警惕理性沦为技术的奴仆,有必要发起一场数字化的理性抗命,防止公民被数字化的自我蚕食;要相信理性、坚守理性、弘扬理性,因为自由意志需要理性:控制意味着对我们所控制的东西负责任;一切技术进化都有得有失,实际上一切进化都是利弊皆有的交易。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电视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集成大众智慧,让用户参与选题、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内容创造;要以众汇智、以众聚力、以众创新,努力在激活“众”平台效应上优化民主结构,改善民主质量。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法治是人类治国理政的理性选择,是优于一人之治的理想方式。法治所蕴含的理想、精神、价值、方式和手段给人类以知识、智慧、启迪和力量,它既能为人类定纷止争,又能引导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因而提供一种争议和秩序统一的规范。电视作为人类文明和伦理精神的传播使者,必须用法治来规约其成长和发展行为:法治要求电视传播符合客观事实的内容、法治要求电视传播合法的内容、法治寻求表达自由和政府管制平衡、治保障电视发展的合法权益。经由多维进化,电视才可能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负责任的主流媒体,才能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
梁蓉[9](2017)在《湖南卫视“快乐购”在网购时代的困境与出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3月17日,由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视台共同注册成立的湖南快乐购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乐购”)正式开播运营。凭借湖南广电的背景优势,加之自身向国外借鉴的丰富经验,经过了2007年-2009年的直线上升发展期后,于2012年到达巅峰时期,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31.50亿元人民币,“快乐购”迅速成为我国电视购物频道行业的佼佼者。但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风起云涌,电视购物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2011年,网购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仅2011年淘宝网站交易额已达6000亿元人民币,消费者在追求价格优势的同时,售后、服务、自身体验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包括“快乐购”在内全国的电视购物频道的营业额都有明显下滑,我国的电视购物行业陷入了继电视直销之后的又一新的困境。电视购物由于自身电视媒体的多种特性,已经在发展过程中备受局限,如今在网络购物的冲击下,更是举步维艰。“快乐购”经过多年发展,已显现出严重的商品同质化、终端信号覆盖开拓困难、受众逐渐高龄化等问题。并且与网络购物相比在价格、售后、物流、服务等方面,竞争优势已明显不足。为了应对网购的冲击,“快乐购”充分利用湖南广电强大的媒体优势和电视制作团队,不断引进新技术、高人才,从自身出发,针对节目进行一系列改进和创新。节目制作更加情感化,建立与消费者良性互动关系,发挥品牌优势,定位中高消费人群。在留住原有会员的目标下不断发展新的会员群体,促使“快乐购”在电视购物频道业能够长足稳定的发展下去。另一方面,“快乐购”不得不迎合新媒体趋势,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与优质电商平台积极寻求合作,大力发展APP商城,开展“芒果生活”、“芒果汽车”等新业务,与新媒体实现大融合。“快乐购”的上市又为其在行业中占领领头羊的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转型发展,“快乐购”在社交电商、移动电商业务中已收获初步成效,转型之路越走越顺。
尚明洲[10](2016)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4G、WIFI等无线宽带技术日臻成熟,加速升级换代的无线网络技术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场景,高性能、多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引发移动互联网的新热潮。小巧轻便的移动终端让用户接入网络更加简单便利,信息交互轻松,展现形式丰富,突破时空限制。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和满足人的各种感官体验,使信息交换变得更加直观、智能,富有人性化。移动数字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持续升级,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模式,培育了新的媒体形态,生成了新的传媒业态。本论文关注催生了新的传媒业态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聚焦在“移动互联网的业态发展现状和产业优化”,主要以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传媒业态发展和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业态的演变。为了深入剖析这种演变,本论文使用媒介进化论,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以及它是如何促进媒介演进的,研究其规律与特征。本论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相关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并走访产业生态各个领域、环节的相关人员,借鉴跨学科交叉和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对移动互联网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做出一种逻辑上的理论推导和经验性预测,并对其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继承延续、融合创新等关系进行尝试性阐述。本文将使用媒介进化论,重点从产业构成、组织形态、内容特色等多个层面,对移动互联网新业态进行全局性的剖析,分析它的突出优势和潜在负面影响,研究其对社会文化、产业经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等多个方面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革。由于移动数字媒体还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本文希望能结合当前的发展态势,对其未来演化进行合理性预测,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移动数字媒体的优势与长处,规避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在规范管理层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实现扬其长避其短,推动传媒业态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主要在于从媒介进化论视角来理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采取质化研究的方法,在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的业态发展和产业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的移动数字媒体产品、平台、机构不断涌现,传播的方式、方法和模式也在优化升级,其运营体系也与以往差异很大,这种形式新颖、数量繁多又处于快速进化的媒体形态,构建起全新的传媒业态,与此同时也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将其既有的优势延伸到移动数字媒体平台,甚至自我革新,变身或衍生成新的移动数字媒体,以适应媒体发展规律的要求,成为新的传媒业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数字电视:预约的狂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电视:预约的狂欢(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新媒体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
1.2.2 爱国主义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
1.2.3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综述 |
1.3 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
1.3.1 重点难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概述 |
2.1 新媒体概念解析 |
2.1.1 新媒体内涵 |
2.1.2 新媒体基本特征 |
2.1.3 我国新媒体发展现状及特征 |
2.2 爱国主义教育概念解析 |
2.2.1 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梳理 |
2.2.3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
2.3.1 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
2.3.2 推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 |
2.3.3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 |
3.1.1 提高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 |
3.1.2 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 |
3.1.3 拓宽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 |
3.1.4 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动性 |
3.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
3.2.1 扰乱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秩序 |
3.2.2 挑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主体地位 |
3.2.3 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效果 |
3.2.4 诱导大学生爱国情感非理性表达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困境原因分析 |
4.1 非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影响 |
4.1.1 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
4.1.2 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 |
4.1.3 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 |
4.1.4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 |
4.2 大学生主体辨识能力较弱 |
4.2.1 网络“后真相”时代的影响 |
4.2.2 大学生信息鉴别与批判能力较弱 |
4.2.3 大学生表意图像化、娱乐化的倾向 |
4.3 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能力欠佳 |
4.3.1 网络教学内容更新整合较慢 |
4.3.2 思政课教学方法亟待创新 |
4.3.3 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
4.4 资本逻辑对网络舆论空间的侵蚀 |
4.4.1 制造爱国主义网络舆论 |
4.4.2 控制爱国主义舆论走向 |
4.4.3 助推大学生非理性行为倾向 |
4.5 互联网爱国主义法治机制滞后 |
4.5.1 法治观念认识不明确 |
4.5.2 法律规范建设不完善 |
4.5.3 法治机制落实不到位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 |
5.1 增强爱国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 |
5.1.1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党管意识 |
5.1.2 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创新 |
5.1.3 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微转型 |
5.2 完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 |
5.2.1 国家主权意识教育 |
5.2.2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
5.2.3 全球意识教育 |
5.3 推进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
5.3.1 更新思政课教学内容 |
5.3.2 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 |
5.3.3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5.4 营造大学生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法治秩序 |
5.4.1 强化大学生爱国伦理意识 |
5.4.2 培育大学生爱国法治思维 |
5.4.3 营造德法互治的网络爱国主义法治秩序 |
5.5 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行为实践的养成 |
5.5.1 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精神 |
5.5.2 构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 |
5.5.3 构建爱国主义线上线下互动教育新模式 |
5.5.4 培养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意见领袖 |
5.5.5 打造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专业团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UTAUT的中老年群体采纳新媒体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媒体挂号系统的使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新媒体医疗服务应用发展迅速 |
1.1.2 中老年群体对服务的采纳存在困境 |
1.1.3 银色鸿沟影响社会融入和医疗公平 |
1.1.4 传统健康传播和干预方式收效甚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框架和技术路线图 |
1.4.1 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研究综述和理论探讨 |
2.1 新媒体医疗服务相关研究及概念 |
2.1.1 新媒体医疗服务的发展状况与模式 |
2.1.2 新媒体挂号系统中老年人采纳现状 |
2.1.3 其他核心概念界定 |
2.2 中老年群体新媒体行为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银色数字鸿沟与媒介行为 |
2.2.2 国内外中老年群体行为影响因素 |
2.2.3 文献综述小结 |
2.3 研究理论综述 |
2.3.1 UTAUT及其国内外实证研究 |
2.3.2 传播学及其他学科参考理论 |
2.3.3 理论综述小结 |
3.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模型 |
3.4 研究假设 |
4.问卷测量与数据收集 |
4.1 变量可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
4.2 抽样、前测和问卷正式回收 |
4.3 数据处理方法 |
5.数据分析与发现 |
5.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1.1 信度检验 |
5.1.2 效度检验 |
5.2 描述性统计 |
5.2.1 中老年人群认知和行为描述 |
5.2.2 核心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人口学因素的卡方检验 |
5.3.1 不同群体的采纳行为差异 |
5.3.2 年龄、城乡属地、学历组合间的行为差异 |
5.3.3 小结:积极采纳用户画像的显在指征 |
5.4 方差分析与LSD检验 |
5.4.1 各人口学样本的行为影响因素测值差异 |
5.4.2 小结:不同群体行为机制的潜在特点 |
5.5 独立样本T检验 |
5.5.1 采纳/不采纳组的个体心理差异 |
5.5.2 采纳/不采纳组的环境因素差异 |
5.5.3 采纳/不采纳组的媒介因素差异 |
5.6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5.6.1 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个体创新与行为 |
5.6.2 社群影响、便利条件与行为 |
5.6.3 新媒体风险感知、媒介素养与行为 |
5.6.4 中老年群体行为影响因素的综合检验 |
5.7 数据分析小结 |
5.7.1 新媒体挂号系统用户画像及新发现 |
5.7.2 中老年人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 |
6.思考与讨论 |
6.1 基于部分数据结论的延伸讨论 |
6.1.1 城市医疗服务媒介化的排他性效应 |
6.1.2 “局外人情绪”下准老龄群体的尊严需求 |
6.1.3 初级群体传播的劝服效果式微 |
6.2 技术理性、权力和伦理下的“降温”思考 |
6.2.1 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反思 |
6.2.2 基于媒介赋权下的群体失落 |
6.2.3 基于银色数字鸿沟下的伦理思考 |
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老年群体对新媒体医疗服务的适应性正处“攻坚”阶段 |
7.1.2 积极行为用户画像标签中,年龄/学历/城乡组合分析价值凸显 |
7.1.3 绩效期望、社群影响是中老年人采纳行为的最强影响力因素 |
7.1.4 窗纸效应:准银发群体行为劝服机制里的曙光 |
7.2 建议 |
7.2.1 产品设计:优化功能、强化服务产品适老性设计 |
7.2.2 健康传播:细分渠道和受众,实行策略性传播 |
7.2.3 社会支持:提升数字素养,重视初级群体的文化反哺 |
7.2.4 服务创新:重视新媒体可及性缺憾,“守旧”与创新并举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现存问题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5)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价值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价值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思路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6.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2 论文研究的重点 |
1.6.3 论文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 |
2.1 新媒体概述 |
2.1.1 新媒体概念 |
2.1.2 新媒体的特征 |
2.1.3 新媒体的分类 |
2.2 故宫博物院与新媒体的结合 |
2.2.1 传播内容由静到动 |
2.2.2 传播渠道由单向转变为双向 |
2.2.3 传播形态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化 |
2.3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现状 |
2.3.1 社交媒体传播 |
2.3.2 官网网站平台 |
2.3.3 故宫出品移动应用 |
2.3.4 馆内数字化展示与互动体验 |
2.3.5 跨界传播 |
第3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抽样对象 |
3.1.3 抽样地点 |
3.2 问卷设计 |
3.2.1 研究目标 |
3.2.2 层级设计 |
3.2.3 分析方法 |
3.3 深度访谈设计 |
3.3.1 对象选取及配额 |
3.3.2 问题设置 |
3.3.3 采访安排 |
3.4 调查问卷分析 |
3.4.1 人口统计学分析 |
3.4.2 样本青少年故宫博物院新媒体认知情况分析 |
3.4.3 样本青少年情感度分析 |
3.4.4 青少年态度与行为转变分析 |
第4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
4.1 影响青少年认知的改变 |
4.1.1 改变青少年对主体的认知 |
4.1.2 改变青少年对情境的认知 |
4.1.3 改变青少年对信息的认知 |
4.2 影响青少年情感的改变 |
4.2.1 青少年积极情感的加强 |
4.2.2 青少年负面情感的转变 |
4.3 影响青少年行为的改变 |
4.3.1 影响了青少年的媒介选择与使用 |
4.3.2 满足了青少年对新媒介的需求 |
第5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 |
5.1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
5.1.1 传播方式过于娱乐化 |
5.1.2 对故宫文化的浏览式阅读 |
5.1.3 新媒体吸引青少年过多注意力 |
5.1.4 社交平台易诱发青少年负面情绪生成 |
5.2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
5.2.1 娱乐性与严肃性界限的难以把控 |
5.2.2 故宫文化复杂性与青少年娱乐化偏好 |
5.2.3 新媒体对青少年吸引力大 |
5.2.4 青少年对社交媒体过于依赖 |
第6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中提升对青少年正面影响的策略 |
6.1 突出传统文化专业性与严肃性 |
6.2 提高青少年对故宫文化的粘性 |
6.3 新媒体运用中突出故宫文化 |
6.4 疏导青少年负面情绪 |
第7章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启示及发展趋势 |
7.1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影响的启示 |
7.1.1 故宫博物院利用新媒体的成功转型 |
7.1.2 受众研究是博物馆必然选择 |
7.2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 |
7.2.1 将持续以新技术为利器 |
7.2.2 加重对青少年受众需求的关注度 |
7.2.3 寻求合作进行跨界传播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问卷调查 |
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例 |
附录 B:深度访谈对象名录 |
附录 C:深度访谈提纲——成都、重庆地区 14-28 岁青少年 |
(6)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网络广播发展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网络广播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从声波广播到网络广播:广播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网络广播的发展背景 |
第三节 我国网络广播融合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
第四节 我国网络广播的类型 |
一、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络广播 |
二、商业互联网站创办的网络广播 |
三、自媒体创办的网络广播 |
第二章 网络广播的创新 |
第一节 传统广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广播的创新之路 |
一、传播方式的创新 |
二、传播内容的创新 |
三、经营模式的创新 |
四、渠道模式的创新 |
五、采编方式的创新 |
第三章 个案研究:我国网络广播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融合创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展模式 |
一、注重内容建设,实现内容为王 |
二、重视技术革新,打造中国广播云平台 |
三、“进平台”与“建平台”相结合,打造全媒体产品矩阵 |
四、打造“中央厨房”实现传媒采编流程再造 |
五、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
第二节 移动网络广播电台:喜马拉雅FM |
一、采用UPGC内容生产模式 |
二、开展知识付费,打造“知识狂欢节” |
三、重视渠道建设吸引流量 |
四、更新平台赢利模式,打造多维度“耳朵经济” |
第三节 自媒体运营广播电台:十点读书 |
一、推出音频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
二、固定内容推送时间,实现场景化传播 |
三、打造移动社群,实现社群经济 |
四、运营模式立体化,衍生新发展平台 |
第四节 不同类型网络广播的比较分析 |
一、传播主体不同 |
二、传播内容侧重点不同 |
三、渠道创新程度不同 |
四、盈利来源不同 |
五、用户使用体验有差别 |
第四章 我国网络广播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 |
第一节 我国网络广播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广播媒介网络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
二、商业互联网类和自媒体类网络广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网络广播未来发展的对策 |
一、注重优质内容的打造 |
二、创新盈利模式,实现多样化运营 |
三、重视人才,加强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 |
四、遵守相关法律,加强内容管控增强版权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一、行业网络直播平台及运营模式 |
(一)网络直播平台概况 |
1.网络直播平台概念和分类 |
2.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现状 |
(二)行业网络直播平台 |
1.行业网络直播平台及相关概念 |
2.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规模现状 |
(三)运营模式 |
1.运营模式的概念 |
2 运营模式的运用与发展 |
二、行业网络直播平台的外部环境分析 |
(一)网络直播平台的宏观环境分析 |
1.政治:规范发展的基础 |
2.经济:扩大发展的推动器 |
3.技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
4.社会:受众心理的使用与满足 |
(二)网络直播平台的产业环境分析 |
1.市场结构 |
2.产业行为 |
3.市场绩效 |
三、行业网络直播平台的运营模式分析 |
(一)行业网络直播平台的资本运营模式 |
1.合资运营 |
2.独立运营 |
(二) 行业网络直播平台的生产运作模式 |
1. 内容生产 |
2. 运作形式 |
3. 产品的创新和技术应用 |
(三)行业网络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 |
1.打赏 |
2.流量变现 |
3.广告投放 |
4.订阅收费 |
5.O2O线上线下盈利模式 |
6.平台盈利模式 |
四、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的案例分析 |
(一)新闻资讯类网络直播平台--北京时间app的运营 |
(二)教育类网络直播平台--新东方酷学直播的运营 |
(三)医学类网络直播平台--平安好医生app的运营 |
(四)旅游类网络直播平台--途牛直播的运营 |
(五)体育类网络直播平台---pptv下属聚力体育的运营 |
五、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的问题与展望 |
(一)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的问题 |
1.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
2.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中存在的个性问题 |
(二)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的展望 |
1.创新运作形式 |
2.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
3.行业平台的跨界运营 |
4.扩大用户范围 |
5.建立精良的专业团队 |
6.拓展新的资本扩张方式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叙事逻辑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理解电视的新语境 |
2.1 传统定义的消解与新概念的勃兴 |
2.1.1 语义定义法透析电视的一般规定性 |
2.1.2 种差定义法彰显电视的特有功能 |
2.1.3 语境定义法生发电视概念全新意蕴 |
2.2 电视形态的嬗变 |
2.2.1 新类型与新样态 |
2.2.2 新旧特征的并存与呈现 |
2.3 电视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
2.3.1 传播渠道多样化与电视主流坚守 |
2.3.2 人机互动与智慧电视 |
2.3.3 多元文化与新媒介素养 |
2.3.4 游戏巅峰与文明进化 |
3 重审电视的生存境遇 |
3.1 当代电视发展的窘境 |
3.1.1 传统电视的衰落 |
3.1.2 新兴电视的纠结 |
3.2 当代电视发展面临的五大矛盾 |
3.2.1 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 |
3.2.2 大制作高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 |
3.2.3 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 |
3.2.4 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 |
3.2.5 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 |
3.3 当代电视发展的时代新坐标 |
3.3.1 宏观政策调控释放制度红利 |
3.3.2 市场刚性需求助推电视新发展 |
3.3.3 多元技术驱动电视智慧发展 |
4 传统媒体互联网化下的电视融合发展 |
4.1 媒体融合的一般理论及其启示 |
4.1.1 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传播密码 |
4.1.2 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时间战 |
4.1.3 优势互补丰富融媒功能 |
4.1.4 媒体融合中的生态位竞争 |
4.1.5 用户需求驱动媒体融合 |
4.2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五重维度 |
4.2.1 新旧媒体基因下的理念更新 |
4.2.2 台网融合下的路径依赖 |
4.2.3 技术战略中的路径选择 |
4.2.4 创新创业下的非对称突破 |
4.2.5 顶层设计下的整体协同 |
4.3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体系化构想 |
4.3.1 深度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 |
4.3.2 内容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内核灵魂 |
4.3.3 平台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关键逻辑 |
4.3.4 渠道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主要延伸 |
4.3.5 技术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动力支撑 |
5 传统电视到融媒范本:基于个案的实证分析 |
5.1《爸爸去哪儿》开拓三级产业链进阶模式 |
5.1.1 核心产品产业链奠定致胜关键 |
5.1.2 附属产品产业链催生蝴蝶效应 |
5.1.3 跨界产品产业链拓展模式空间 |
5.2 “一体两翼”打造台网互动新生态 |
5.2.1 内容独播与自制+定制 |
5.2.2 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 |
5.2.3 人才流动与机制创新 |
5.3 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
5.3.1 资本运作与芒果生态圈的构建 |
5.3.2 增量资本化运作与芒果跨越式发展 |
5.3.3 探路国有传媒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国家样本 |
结语:电视的多维进化及应然状态 |
一、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双刃剑” |
二、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 |
三、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 |
四、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湖南卫视“快乐购”在网购时代的困境与出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电视购物与网络购物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电视购物的兴起及发展 |
一、引进期 |
二、整顿期 |
三、转型期 |
第二节 湖南卫视“快乐购”:最具影响力的电视购物频道 |
第三节 网购在中国的兴起与现状 |
第二章 湖南卫视“快乐购”在网购时代的困境 |
第一节 网购的迅速发展与“快乐购”的衰落 |
第二节 电视购物的局限性分析 |
一、电视终端开机率低 |
二、单方面传播信息,与消费者缺乏互动性 |
三、节目播放时间有限,造成产品销售的局限 |
四、购物专家的狂轰滥炸,影响消费者正确判断 |
五、消费者无法亲自试用,缺乏实体体验感 |
六、电视的传播特性,使消费者无法选择内容 |
第三节“快乐购”在网购时代的具体困境分析 |
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受众群趋于高龄化 |
三、终端信号覆盖开拓困难 |
四、价格不再成为优势 |
五、物流、售后满意度低 |
第三章 湖南卫视“快乐购”在网购时代的出路 |
第一节“快乐购”的转型路径研究 |
一、“快乐购”利用自身优势寻求新发展 |
二、“快乐购”与新媒体的融合与转型 |
第二节 对“快乐购”转型后的比较分析与未来展望 |
一、转型后的“快乐购”与其他购物平台的比较分析 |
二、关于“快乐购”未来的期待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快乐购”节目制作部总监孙传峰的深度访谈纪要 |
“快乐购”新媒体中心运营总监张健的深度访谈纪要 |
致谢 |
(10)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概念界定 |
1.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的概念界定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重点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2 媒介进化论与媒介技术发展 |
2.1 媒介进化论的基本内涵 |
2.1.1 媒介进化论的理论基础 |
2.1.2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体及信息 |
2.1.3 保罗·莱文森的修正:人驾驭移动数字媒体 |
2.1.4 移动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进化 |
2.1.5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传媒业态的变化 |
2.2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媒介发展 |
2.2.1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 |
2.2.2 传媒业态的历史变革 |
2.3 媒介进化与媒介技术的关系 |
2.3.1 媒介技术对传播遗传基因突变的影响 |
2.3.2 技术对大众传播时空特性的影响 |
3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移动互联网发展 |
3.1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实因素 |
3.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因素 |
3.1.2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社会需求 |
3.1.3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市场支持 |
3.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传媒业态 |
3.2.1 移动数字媒体产生的基础条件 |
3.2.2 移动数字媒体的发展过程 |
3.2.3 移动数字媒体重塑传媒新业态 |
3.2.4 移动数字媒体新业态的全景考察 |
3.2.5 移动数字媒体的优势特征 |
3.3 移动互联网推动下的媒体业态发展趋势 |
3.3.1 移动数字媒体发展空间不断扩展 |
3.3.2 移动数字媒体技术革命快速发展 |
3.3.3 移动数字媒体加速媒体轻化 |
3.3.4 移动数字媒体加速产业化 |
4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生态与社会影响 |
4.1 移动互联网对传播生态的影响 |
4.1.1 移动数字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 |
4.1.2 移动数字技术驱动新型媒体生态圈形成 |
4.2 移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生态的影响 |
4.2.1 构建新型舆论传播体系 |
4.2.2 众声喧哗的复杂舆论场 |
4.2.3 不可忽略的舆论引导局限性 |
4.3 移动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4.3.1 更加智慧的民生信息服务 |
4.3.2 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 |
4.3.3 强调用户价值的粉丝经济 |
4.3.4 颠覆传统模式的精准营销 |
4.4 移动互联网对精神文化的影响 |
4.4.1 快节奏、浅层次的阅读习惯 |
4.4.2 个体化、草根性的网络共欢 |
5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优化与引导 |
5.1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优化 |
5.2 移动互联网的政策引导 |
5.2.1 移动数字媒体当前管理现状分析 |
5.2.2 关于移动数字媒体引导和规范的建议 |
5.3 移动互联网的媒体自律与用户自律 |
5.3.1 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用户中心时代的媒体责任 |
5.3.2 媒体责任:自律基础上的自由 |
5.3.3 移动数字媒体的社会责任:自律与把关人角色的强化 |
5.3.4 用户的社会责任:基于自律的个性化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四、数字电视:预约的狂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王雅婷.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基于UTAUT的中老年群体采纳新媒体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媒体挂号系统的使用为例[D]. 李子涵. 暨南大学, 2020(04)
- [3]新媒体语境下博物馆的公众参与研究[D]. 王佳琦. 东南大学, 2020
- [4]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
- [5]故宫博物院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例[D]. 许佳琪.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网络广播发展创新研究[D]. 邹亚茹. 兰州大学, 2018(11)
- [7]行业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研究[D]. 袁媛. 新疆大学, 2017(02)
- [8]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D]. 吴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9]湖南卫视“快乐购”在网购时代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 梁蓉.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10]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D]. 尚明洲. 武汉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