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寄生蜂对荔枝虫的自然控制(英文)

卵寄生蜂对荔枝虫的自然控制(英文)

一、卵寄生蜂对荔枝蝽的自然控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胡菡青,陈瑾,韦晓霞,杨凌,吴如健[1](2010)在《我国龙眼害虫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概述了我国龙眼害虫的种类组成与特点,龙眼害虫的种群生态学、天敌、群态生态学和综合治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龙眼害虫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李宏亮[2](2010)在《上海市跳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上海市跳小蜂科分类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2年来,共采集跳小蜂标本5000余头,采集范围包括:徐汇区、卢湾区、杨浦区、浦东区、闸北区、黄浦区、静安区、长宁区、闵行区、虹口区、普陀区、宝山区以及崇明县等13个行政区县的主要绿地和公园。分类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记述上海市跳小蜂2亚科17属39种,其中包括:已知属16属,新属1属;已知种23种(其中,新纪录种1种),新种16种。2.编制了上海市跳小蜂科分属检索表。3.给出了论文中所涉及属的研究历史、鉴定特征、种类概况以及生物学特性,并同时编制了各个属的分种检索表。4.对所有涉及种类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每个种的同物异名、研究历史、采集数据和地理分布,附有每个种的分类特征图。5.编写了中国跳小蜂科名录。6.构建了中国跳小蜂科已知属、种数据库,内容包括种名、定名人、定名年代、模式产地、寄主、研究历史和分类特征等。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跳小蜂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本研究于2009年4月到10月间,在市5个绿化园林的海桐、洒金珊瑚与慈孝竹3种生境中设立样地,分别采用黄盘收集法、扫网法与饲养法进行随机采样,共获取跳小蜂2183头,隶属于2亚科16属。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公园间的跳小蜂数量结构与优势类群存在着显着差异。人民公园跳小蜂个体数量多于另外几个公园。各个公园间的优势类群都不相同。2、不同植物间的跳小蜂数量结构与优势类群存在着显着差异。慈孝竹跳小蜂个体数量显着高于其它两种植物。各植物间的优势类群都不相同。3、不同公园间的跳小蜂群落结构存在着明显差异。长风公园和大宁灵石公园跳小蜂群落结构较为相似,二者的跳小蜂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较高,优势度指数(C)较低。世纪公园与之相反。4、不同植物间的跳小蜂群落结构存在着明显差异。海桐与洒金珊瑚跳小蜂群落结构较为相似。慈孝竹跳小蜂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较高,优势度指数(C)较低。海桐与之相反。5、不同季节间的跳小蜂群落结构在存在着显着差异。跳小蜂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在夏季和秋季达到较高水平,而在春季较低;优势度指数反之。

朱莹[3](2010)在《黑龙江寒地水稻负泥虫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负泥虫是黑水稻为害性较强害虫之一,在黑龙江省发生和危害程度呈逐渐上升趋势。长期的化学防治出现了农药残留、污染环境以及破坏生态系统等一系列问题。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和探求新的无污染的防治途径是目前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水稻负泥虫的生态学及水稻对其抗性的关系入手,研究了温度对水稻负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水稻不同品种对水稻负泥虫的抗性、水稻负泥虫胁迫下水稻不同品种生理响应、水稻负泥虫对水稻不同品种及次生物质的嗅觉反应及防治水稻负泥虫的杀虫剂筛选等内容,并初步提出了水稻负泥虫可持续控制策略,此研究将为为水稻负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水稻负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为为14、18、22、26和30℃,光周期为14L:10D,相对湿度为85%条件下,研究了水稻负泥虫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水稻负泥虫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39℃、7.20℃和7.23℃,有效积温分别为53.01、118.31和122.63日·度。建立了发育速度、发育历期的理论模型,同时得到水稻负泥虫各个虫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拟合方程。2.本研究选择黑龙江主栽的6个水稻品种,对水稻负泥虫进行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绥粳4号为抗虫品种;丰园2号和空育131为中抗品种;垦鉴5号和稻花香2号是感虫品种;05345为中感品种。3.以水稻-水稻负泥虫为研究模式,通过测定水稻负泥虫取食和机械损伤情况下水稻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变化特点,水稻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的时间变化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分析寒地水稻抗虫、感虫品种对水稻负泥虫为害胁迫下的应答反应能力及其与机械损伤的异同。结果表明,水稻负泥虫诱导和机械损伤水稻植株,96h后抗虫品种和感虫品种的光合速率均显着下降;虫害诱导下,抗虫品种和感虫品种的蒸腾速率与对照比并无显着变化;机械损伤后,抗虫品种和感虫品种蒸腾速率比对照显着增加;水稻负泥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水稻抗虫和感虫品种植株内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比对照降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比对照增加,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的变化趋势均与水稻受害程度和时间成正相关。水稻可溶性糖的含量的变化波动较大。水稻负泥虫取食和机械损伤情况下,不同抗性品种水稻植株内POD、SOD、CAT保护性酶活性和MDA的变化动态是:POD、CAT和MDA的变化呈现出先升高然后降低趋于一致,SOD活性持续增强。除抗虫品种MDA含量比对照降低外,水稻负泥虫取食为害导致抗、感水稻植株中3种酶的活性均比未处理对照增加,但达到显着差异水平的时间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水稻负泥虫取食24h和48h抗虫品种引起的CAT活性变化明显高于感虫品种,可以用来鉴定水稻对水稻负泥虫的抗性;另外供试的3种酶都不能界定虫害和机械伤害间的差异。本研究为水稻负泥虫抗、耐品种的筛选以及水稻负泥虫胁迫下水稻的生理应答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4.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四臂嗅觉仪分别测定了水稻负泥虫对水稻不同品种及水稻不同品种三种不同处理下次生物质的趋性。结果表明,水稻负泥虫对2个水稻品种有明显的趋向反应。表现为600 s内,水稻负泥虫在各处理区的滞留时间比对照区的滞留时间明显延长,二者之间差异显着。试验测定了水稻负泥虫幼虫、成虫对不同品种的健康水稻叶片以及对机械损伤叶片、水稻负泥虫取食叶片的行为反应,机械损伤能诱导水稻叶片产生防御,明显的减少了幼虫的取食,感虫品种稻花香2号与抗虫品种绥粳4号差异极显着。水稻次生物对水稻负泥虫成虫有较强的驱避作用,表现为300 s内,水稻负泥虫成虫在各处理区的滞留时间比对照区的滞留时间明显减少,且差异显着,且滞留时间随着次生物量的增加而延长,水稻次生物质对水稻负泥虫幼虫驱避效果不明显。5.选用6种常用杀虫剂对水稻负泥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6种药剂对水稻负泥虫的毒力为:0.3%印楝素乳油>4.5%氯氰菊酯>2.5%溴氰菊酯>1.5%阿维菌素>10%吡虫啉>90%敌百虫;田间防效均很稳定,6种药剂最高防效都达到80%以上。

谢保生[4](2005)在《马尾松毛虫不同密度下卵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种群动态及其与卵期寄生性天敌的关系,作者于2004 年3 月在安徽省东至县金寺山林场设置30 块样地,至2005年6月对样地内的虫口密度及卵期寄生性天敌种类和数量展开调查,同时调查环境因子、防治情况。结果表明,卵期的寄生蜂主要有四种,分别为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松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dendrolimusichu Matsumura)、松茸毒蛾黑卵蜂(Telenomus dasychiri Chen et Wu)、白跗平腹小蜂(Pseudanastatus albitarsis Ashmead)。研究结果显示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为最高,黑卵蜂次之,最少为赤眼蜂。结合环境因子、防治情况的分析表明,2005 年第一代卵期平腹小蜂在阳坡和其它坡向条件下的寄生率差异性显着(t=3.836, p=0.008<0.05),2004 年第二代黑卵蜂的寄生率在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内差异性显着(t=2.494, p=0.020<0.05),不同树高、土壤厚度和不同防治样地内天敌的寄生率差异不显着。在低密度下天敌仍保持较高的寄生率。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上一代的虫口密度可以影响下一代害虫卵期的寄生性天敌的数量。对寄生率的分析表明同一世代和不同世代寄生蜂的寄生率无明显相关。对林缘和林中天敌寄生率的分析表明林缘的寄生率要明显大于林内的寄生率。

周忠实[5](2004)在《龙眼荔枝卷叶蛾类集合种群构成及主要种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本地龙眼荔枝卷叶蛾类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种类、集合种群构成、种群数量变动、寄主植物种类、优势种生态学特性、综合防治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发生种类。明确了目前广西部分龙眼荔枝园中的卷叶蛾类有20种,其中9种过去尚未见报道。2)集合种群构成。明确了此类卷叶蛾集合种群构成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较低,而集中性概率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较高,说明集合种群中各种类数量分布不均一,其中有某个种群数量相当大。主要优势种是三角新小卷蛾。3)田间种群数量变动。在田间此类卷蛾种类的季节消长属多峰型,3月份发生种类较多,达15种,5月份发生12种,4月和10月出现9种,其余月份发生6、7种;主要种的种群数大小依次为三角新小卷蛾>灰白条小卷蛾>圆角卷蛾,这3种的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前一种类属多峰型,后两种属单峰型。4)寄主植物种类。通过考查已知,当地龙眼荔枝卷叶蛾类的寄主植物有多种,但其中三角新小卷蛾、灰白条小卷蛾、圆角卷蛾仅为害龙眼荔枝,属于寡食性;其余各种类属于多食性。柑桔长卷蛾为害翠蜜枣、指天椒和皱果苋,柑桔黄卷蛾为害苦丁茶、指天椒、粪箕笃,柑桔褐带卷蛾为害黑面神等,尚属首次发现。5)优势种生态学特性。三角新小卷蛾是主要优势种,龙眼荔枝是其寄主植物;幼虫在荔枝树冠上的下层、中层、上层虫口密度大小依次为下层>中层>上层;在龙眼园和荔枝园内,幼虫发生量较大时期分别于5月、7月和9月、12月;幼虫平均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分别为-12.78℃和-3.88℃。上述结果,不仅充实了以往人们对此卷蛾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内容,且通过了解其幼虫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可间接预测该虫的可能分布区和潜在分布区。6)综合防治。通过对试区基本情况调查及药剂筛选结果表明:(1)当地龙眼荔枝各梢期受卷叶蛾为害的轻重为夏梢>秋冬梢>春梢;在龙眼园,与卷叶蛾类混合发生的主要害虫有荔枝蜷、龙眼角颊木虱、龙眼亥麦蛾、龙眼长跄萤叶甲等,其中荔枝蜷干春梢、花穗期发生为害要比卷叶蛾严重。(2)当地龙眼荔枝卷叶蛾类的天敌昆虫,目前发现有9科21种,其中松毛虫赤眼蜂在6月间对卵粒的寄生率、几种姬蜂及茧蜂在7月、9月对幼虫的自然寄生率均达3既左右;龙眼夏梢期,树冠上的蜘蛛有g科28种,其中跳蛛科数量较大,占总数65%以上。(3)米满、卡死克等2种IGR,s药剂防治龙眼卷叶蛾的效能要比几种复配型生物农药的效能好,其不仅对卷叶蛾幼虫药效好,且对松毛虫赤眼蜂、荔枝蜷卵跳小蜂、受粉昆虫一蜜蜂较安全。(4)敌百虫800倍液对为害龙眼、荔枝的三角新小卷蛾幼虫的药效及对其幼虫Ach〔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说明早春用此药防治荔枝蜷时,可兼治三角新小卷蛾。上述四项结果,为制订龙眼荔枝卷叶蛾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了依据,其中对天敌昆虫种类的系统调查、米满对松毛虫赤眼蜂等的安全性测定、敌百虫对三角新小卷蛾幼虫AchE抑制率测定等结果,尚属首次报道。(5)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IGR’s药剂一米满、辅助以人工防治龙眼卷叶蛾,可把龙眼的夏梢、秋梢的卷叶率控制在3.76%和2.34%,试区内卷蛾幼虫被寄生蜂自然寄生率平均为22.47%和27.73%,效果显着。

李中新[6](2002)在《茶翅蝽沟卵蜂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膜翅目昆虫种类繁多,而且大多是有益昆虫,特别是黑卵蜂科昆虫对鳞翅目和半翅目农林害虫有较好的自然控制效果,是较为理想的生物防治资源,我国所成功繁殖利用的天敌也多为膜翅目寄生蜂。茶翅蝽沟卵蜂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细蜂总科、缘腹细蜂科(黑卵蜂科)、沟卵蜂属,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份和地区,是危害林果、花卉、苗木、蔬菜等植物的茶翅蝽卵的单性内寄生蜂。在国外,只有对茶翅蝽沟卵蜂分类研究的报道,对其生物学、行为学以及繁殖利用的报道相对较少。在国内,仅有对蝽卵寄生蜂形态特征及部分观察结果的描述,目前还没有发现对茶翅蝽沟卵蜂的系统研究报道。因此,本文从茶翅蝽饲养及田间寄生调查开始,对茶翅蝽沟卵蜂的形态特征、寄主选择行为进行了观察描述,并对其生殖系统、发育温度、发育历期和各时期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过寄生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 茶翅蝽饲养及田间寄生调查结果表明:茶翅蝽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2代,且都是局部世代。3月中旬有部分越冬成虫出蛰活动,但对林果的危害较轻;4月下旬至5月初为出蛰高峰,对林果危害较重。若虫共分5龄,2龄后开始取食活动,不同世代发育历期不同。78月为第2代盛发期,9月中下旬陆续有成虫越冬,遗腹卵待下年出蛰后产出。茶翅蝽沟卵蜂对茶翅蝽具有卵期跟随现象,但数量少,对第1代卵的寄生率低,对第2代卵的寄生率可高达近80%。 茶翅蝽沟卵蜂的形态特征:雌蜂具有膝状触角,11节,第5节后呈黑色,其余各节为黄棕色。雄蜂棒状触角,12节,黄棕色,末端几节不同程度地变深褐色。该蜂的后头脊,中胸盾片上的盾纵沟以及后胸网纹、腹部1、2节基部纵脊是该蜂的显着特征。 茶翅蝽沟卵蜂的寄主选择行为分为栖境定位、寄主定位、寄主检查、产卵、标记和再检查等过程,每一阶段都与物理或化学信息相联系,整个过程在2min内即可完成。成虫和幼虫的竞争是保证子代存活和节约卵资源以及避免过寄生的重要手段。雌成虫在产卵前后都存在竞争行为,竞争的结果是:1头雌蜂往往占领整个卵块;雄蜂之间也存在交配竞争,近缘交配表现得特别明显;在有过寄存在时,幼虫的竞争会导致只羽化出1头寄生蜂。对茶翅蝽沟卵蜂雌成虫生殖系统解剖发现:该蜂有2个卵巢,共有卵4060粒,少卵黄,羽化交配后就可以寄生,雌蜂的产卵可以加速卵的成熟。两卵巢的卵巢管数量不等,为无滋式。侧输卵管短,总输卵管长而粗且环绕有囊状腺体。有受精囊和受精囊腺、杜氏腺。受精囊管有特殊的“Ω”型结构。 温度对茶翅蝽沟卵蜂的发育和茶翅蝽卵的发育都有重要的影响。对于茶翅蝽沟卵蜂,在18~33℃之间都可以发育,最适的发育温度是2430℃,在此温度内,有强烈雌性偏向和较高的羽化率;在18~21℃和33℃,虽然有成虫羽化,但发育时间相对延长且羽化率低;低于15℃和高于36℃都没有成虫羽化;在18~33℃内,都具有雄性先熟现象。对于茶翅蝽卵,在18~33℃也都可以发育,但24~30℃的温度范围内发育时间最短,其他温度下发育时间相对延长。<WP=9>茶翅蝽沟卵蜂的发育阶段和外部形态观察:在26±2℃的温度条件下,寄生卵710天后羽化。茶翅蝽沟卵蜂的胚胎发育时间较短而胚后发育时间较长,卵裂方式为完全纬裂,胚盘期明显。幼虫分为2龄。一龄幼虫为黑卵蜂型,有帮助取食卵浆和游动的临时器官,中肠发育较早,后肠和生殖系统尚未发育;二龄幼虫为膜翅目型,临时器官消失,呼吸系统形成,但生殖系统仍未发育。预蛹期可见足芽和翅芽,腹神经索,头部器官开始形成。蛹的复眼为红色,各个器官均已形成。 在膜翅目昆虫中,过寄生是一种普遍现象。过寄生的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标记物、蜂卵比和寄生蜂种类对过寄生的影响和过寄生对发育历期、性比和寿命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发现标记物是避免过寄生的重要因素;在有初寄生蜂的情况下,由于护卵现象的存在,可以在单位卵上寄生蜂数量不太多的时候避免过寄生的发生,但随着蜂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过寄生次数也相应增加。无初寄生蜂时,过寄生迅速上升;标记物还可以被同种寄生蜂识别,异种寄生蜂的识别能力显着下降。 过寄生造成发育延迟、雌性比降低、寄生蜂的寿命缩短,这些都是繁殖利用中不利的因素,在应用中应该避免。

刘雨芳,张古忍,古德祥,张文庆[7](2000)在《卵寄生蜂对荔枝蝽的自然控制(英文)》文中研究指明系统调查表明 ,荔枝蝽雌虫从 3月中旬开始产卵 ,4月上旬至 6月上旬是其产卵高峰期 ,接着进入产卵衰退期。有 86%的荔枝蝽卵是在产卵高峰期产下的。通过标记荔枝蝽卵块 ,在综合防治荔枝园中采集到两种荔枝蝽卵寄生蜂 :荔蝽卵平腹小蜂Anastatusjaponicus和荔蝽卵跳小蜂Ooencyrtusphongi ,它们的寄生率分别为 3.2 % - 18.4 %和 3.2 % - 30 .4 %。在荔枝蝽产卵中期和后期 ,这两种卵寄生蜂的联合寄生 ,使得 30 .6% - 4 7%的荔枝蝽卵死亡。在化学防治荔枝园中只采集到荔蝽卵平腹小蜂 ,而其寄生率也仅达到0 .2 % - 2 .8%。

二、卵寄生蜂对荔枝蝽的自然控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卵寄生蜂对荔枝蝽的自然控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龙眼害虫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龙眼害虫的种类组成与特点
2 龙眼害虫种群生态研究
    2.1 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2.2 种群的数量动态
    2.3 害虫测报与防治指标
    2.4 防治指标
3 龙眼主要害虫的天敌
    3.1 天敌种类及其自然控制作用
    3.2 天敌对龙眼害虫的捕食作用
4 龙眼园群落生态学研究
    4.1 昆虫群落的组成结构
    4.2 昆虫群落的的时间格局
    4.3 昆虫群落的空间结构
5 龙眼害虫的综合治理
    5.1 综合防治策略
    5.2 防治措施的优化
    5.3 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
6 问题与展望

(2)上海市跳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Chinese Abstract)
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
第一部分 上海市跳小蜂科分类研究(Taxonomic Study of Encyrtidae from Shanghai City)
    一、跳小蜂科分类研究概况(Overview of Taxonomic Study on Encyrtidae)
        1 跳小蜂的形态特征(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ncyrtids)
        1.1 头部
        1.2 中躯
        1.3 后躯
        1.4 翅
        1.5 足
        2 跳小蜂科分类研究概况
        2.1 世界跳小蜂科研究历史(A Review of Encyrtidae from the World)
        2.2 中国跳小蜂科研究概况(A Summary of Encyrtidae from China)
        2.3 上海市跳小蜂科研究历史(A Review of Encyrtidae from Shanghai City)
    二、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 研究材料(Materials)
        2 研究方法(Methods)
        2.1 采集方法
        2.2 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2.2.1 针插标本
        2.2.2 干存标本
        2.2.3 浸渍标本
        2.2.4 玻片标本
        2.3 标本观察、绘图与拍照
        2.4 标本测量
        2.5 数据库
        2.6 主要分类特征及术语
    三、上海市跳小蜂科分类学研究内容(Contents of Taxonomic Study on Encyrtidae from Shanghai City)
        1 上海市跳小蜂科分属检索表(Key to Genera of Encyrtidae from Shanghai City)
        2 上海市跳小蜂科主要属种描述(Descriptions of Genera and Species of Encyrtidae from Shanghai City)
        1. 抑虱跳小蜂属Acerophgus Smith, 1880
        (1) 徐志宏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xuzhihongi Trjapitzin, 2008
        (2) 浦东抑虱跳小蜂,新种Acerophagus pudongensis sp. nov.
        (3) 徐汇抑虱跳小蜂,新种Acerophagus xuhuiensis sp. nov.
        2. 阿德跳小蜂属Adelencyrtus Ashmead, 1900
        (4) 单斑阿德跳小蜂,新种Adelencyrtus unimaculatus sp. nov.
        3. 长索跳小蜂属Anagyrus Howard, 1896
        (5) 暗色长索跳小蜂Anagyrus fuscus Shi, Si et Wang, 1994
        (6) 金桥长索跳小蜂,新种Anagyrus jinqiaoensis sp. nov.
        (7) 丽柄长索跳小蜂,新种Anagyrus scapus sp. nov.
        (8) 上海长索跳小蜂,新种Anagyrus shanghaiensis sp. nov.
        4. 扁角跳小蜂属Anicetus Howard, 1896
        (9) 红蜡蚧扁角跳小蜂Anicetus beneficus Ishii et Yasumatsu, 1954
        (10)霍氏扁角跳小蜂Anicetus howardi Hayat, Alam et Agarwal, 1975
        (11) 拟食红扁角跳小蜂,新种Anicetus pseudorubensi sp. nov
        (12)食红扁角跳小蜂Anicetus rubensi Xu et He, 1997
        (13) 浙江扁角跳小蜂Anicetus zhejiangensis Xu et Li, 1991
        5. 寡节跳小蜂属Arrhenophagus Aurivillius, 1888
        (14) 长距寡索跳小蜂Arrhenophagus longicalcaratus Tan et Cheng, 2008
        (15) 白胫寡节跳小蜂Arrhenophagus albitibae Girault, 1915
        6. 羽盾跳小蜂属Caenohomalopoda Tachikawa, 1979
        (16) 关岛羽盾跳小蜂Caenohomalopoda guamensis (Fullaway, 1946)
        (17) 韩国羽盾跳小蜂,中国新纪录种Caenohomalopoda koreana Tachikawa, Paik & Paik, 1981
        (18) 四国羽盾跳小蜂Caenohomalopoda shikokuensis (Tachikawa, 1956)
        7. 巨角跳小蜂属Comperiella Howard, 1906
        (19) 双带巨角跳小蜂Comperiella bifasciata Howard, 1906
        8. 多胚跳小蜂属Copidosoma Ratzeburg, 1844
        (20) 佛罗里达多胚跳小蜂Copidosoma floridanum (Ashmead, 1900)
        9. 斑翅跳小蜂属Epitetracnemus Girault, 1915
        (21) 上海斑翅跳小蜂,新种Epitetracnemus shanghaiensis sp. nov.
        10. 阔柄跳小蜂属Metaphycus Mercet, 1917
        (22) 敌虱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dispar (Mercet, 1925)
        (23) 浦西阔柄跳小蜂,新种Metaphycus puxiensis sp. nov
        11. 花翅跳小蜂属Microterys Thomson, 1876
        (24) 短腹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breviventris Xu, 2000
        (25) 石井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ishiii Tachikawa, 1963
        (26) 桑名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kuwanai Ishii, 1928
        (27) 聂特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nietneri (Motschulsky, 1859)
        (28) 露尾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nuticaudatus Xu, 2000
        (29) 美丽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speciosus Ishii, 1923
        (30) 明缘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tranusimarginis Xu, 2002
        (31) 长距花翅跳小蜂,新种Microterys longicalcaratus sp. nov
        12. 拟花翅跳小蜂属,新属Paramicroterys gen. nov.
        (32) 粉蚧拟花翅跳小蜂,新种Paramicroterys pseudococcis sp. nov.
        13. 横索跳小蜂属Plagiomerus Crawford, 1910
        (33) 中国横索跳小蜂,新种Plagiomerus chinensis sp. nov.
        14. 木虱跳小蜂属Psyllaephagus Ashmead, 1900
        (34) 长腹木虱跳小蜂,新种Psyllaephagus longiventra sp. nov.
        (35) 短距木虱跳小蜂,新种Psyllaephagus brevicalcaratus sp. nov.
        15. 食蚜蝇跳小蜂属Syrphophagus Ashmead, 1900
        (36) 默赛特食蚜蝇跳小蜂Syrphophagus merceti (Masi, 1926)
        16. 汤氏跳小蜂属Thomsonisca Ghesquière, 1946
        (37) 盾蚧汤氏跳小蜂Thomsonisca amathus (Walker, 1838)
        (38) 短腹汤氏跳小蜂,新种Thomsonisca breviventra sp. nov.
        17. 皂马跳小蜂属Zaomma Ashmead, 1900
        (39) 中华皂马跳小蜂,新种Zaomma sinensis sp. nov.
    四、讨论(Discussion)
    五、中国跳小蜂科名录(A Checklist of Encyrtidae from China)
第二部分 上海市跳小蜂科生物多样性研究(The Biodiversity of Encyrtidae from Shanghai City)
    一、综述(Overview )
        1 昆虫生态学研究概述(A General Introdction of Insect Ecology)
        2 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A Review of Research on Biodiversity)
        2.1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2.2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2.2.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2.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3 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2.3.1 α多样性
        2.3.2 β多样性
        2.3.3 γ多样性
        3 跳小蜂科生态学研究进展(Research Review of Encyrtidae Ecology)
        3.1 中国跳小蜂科区系组成分析
        3.2 跳小蜂科生物学特性研究
        3.2.1 交配、产卵和越冬
        3.2.2 变态、体色、性别和性比
        3.2.3 寄主和化性
        3.3 跳小蜂的保护及应用
    二、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 采样地点(Places)
        2 采样植物(Plants)
        3 采样方法(Methods)
        4 采样时间(Dates)
        5 工具及试剂(Tools and Reagents)
        6 标本整理与鉴定(Organ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mens)
        7 数据统计(Data Statistics)
    三、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
        1 跳小蜂群落的数量组成(Quantitative Composition of Encyrtids Community)
        1.1 跳小蜂的群落结构
        1.1.1 不同公园的跳小蜂群落结构
        1.1.2 不同植物的跳小蜂群落结构
        1.2 跳小蜂群落的数量组成与类群分析
        1.2.1 不同公园中跳小蜂群落的数量组成与类群分析
        1.2.2 不同植物中跳小蜂群落的数量组成与类群分析
        1.3 结论与分析
        2 跳小蜂的群落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 of Encyrtids Community)
        2.1 不同公园的跳小蜂群落结构分析
        2.1.1 公园整体的多样性指数比较
        2.1.2 公园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动态
        2.1.3 不同公园中群落结构相似性
        2.2 不同植物的跳小蜂群落结构分析
        2.2.1 植物整体的多样性指数比较
        2.2.2 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动态
        2.2.3 群落结构相似性
        2.3 结论与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
        1 结论(Conclusions)
        2 三种方法的优劣比较
        2.1 现象
        2.2 原因及优劣探讨
图版(Plates)
附录(Appendix)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致谢(Acknowledgements)

(3)黑龙江寒地水稻负泥虫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2 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1.3 水稻负泥虫的研究概况
    1.4 虫害胁迫下水稻植株生理响应的研究
    1.5 植物的抗虫性研究
    1.6 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影响的研究
    1.7 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第二章 温度对水稻负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水稻不同品种对水稻负泥虫的抗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水稻负泥虫胁迫下水稻不同品种生理响应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水稻负泥虫对水稻不同品种及其次生物质的选择性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杀虫剂对水稻负泥虫的控制效果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寒地水稻负泥虫可持续控制策略
    7.1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7.2 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进行防治
    7.3 农业防治策略
    7.4 采取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
    7.5 人工防治
第八章 结论
    8.1 温度对水稻负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8.2 水稻不同品种对水稻负泥虫的抗性研究
    8.3 水稻负泥虫胁迫下水稻不同品种生理响应的研究
    8.4 水稻负泥虫对水稻不同品种及其次生物质的选择性
    8.5 杀虫剂对水稻负泥虫的控制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马尾松毛虫不同密度下卵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布范围
        1.2.2 形态特征
        1.2.3 生物学特性
        1.2.4 种群动态及其监测
        1.2.5 防治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马尾松毛虫的采集与饲养
        2.2.2 样地的设置
        2.2.3 马尾松毛虫虫情及天敌调查
        2.2.4 化学防治
        2.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卵期寄生性天敌种类
    3.2 卵期寄生性天敌与环境的关系
        3.2.1 卵期寄生性天敌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3.2.2 卵期寄生性天敌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3.3 卵期寄生性天敌与虫口密度的关系
        3.3.1 上代虫口密度与下代卵期寄生性天敌的关系
        3.3.2 不同虫口密度下卵期寄生性天敌的关系
    3.4 卵期寄生性天敌之间的关系
        3.4.1 卵期寄生性天敌的比例
        3.4.2 卵期寄生性天敌之间的关系
    3.5 林中和林缘松毛虫天敌寄生率的差异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致谢

(5)龙眼荔枝卷叶蛾类集合种群构成及主要种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发生为害种类调查及其形态特征的观察
        1.1.1 发生种类的调查
        1.1.2 形态特征的观察
    1.2 集合种群构成的考查
        1.2.1 考查方法
        1.2.2 数据分析方法
    1.3 田间卷叶蛾种类及种群数量变动情况的调查
    1.4 寄主植物种类的考查
    1.5 优势种类生态学特性的考查
        1.5.1 寄主范围的考查
        1.5.2 在荔枝树上为害分布情况调查
        1.5.3 田间幼虫数量消长情况调查
        1.5.4 幼虫过冷却点及体液冰点的测定
    1.6 综合防治技术试验
        1.6.1 试区基本情况的调查
        1.6.1.1 卷叶蛾类发生为害情况的调查
        1.6.1.2 天敌种类及其发生情况的调查
        1.6.1.2.1 天敌昆虫种类的调查
        1.6.1.2.2 蜘蛛种类的调查
        1.6.1.2.3 卵、幼虫寄生蜂寄生情况的调查
        1.6.1.2.4 一种蠼螋对幼虫捕食作用的考查
        1.6.2 药剂对幼虫的效能试验
        1.6.2.1 有效药剂的筛选
        1.6.2.2 几种药剂对幼虫的毒力测定
        1.6.2.3 为害龙眼、荔枝的三角新小卷叶蛾对敌百虫敏感性测定
        1.6.3 几种药剂安全性的测定
        1.6.3.1 对几种有益生物安全性的测定
        1.6.3.1.1 对松毛虫赤眼蜂安全性的测定
        1.6.3.1.2 对松毛虫赤眼蜂成虫的毒力测定
        1.6.3.1.3 松毛虫赤眼蜂对蚕卵寄生能力的测定
        1.6.3.1.4 对荔枝蝽卵跳小蜂安全性的测定
        1.6.3.1.5 对蜜蜂安全性的测定
        1.6.3.2 对龙眼雌花安全性的考查
        1.6.4 田间综合防治技术试验
        1.6.4.1 试验区的设计
        1.6.4.2 综防技术措施与实施
        1.6.4.3 综防效果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生为害种类及其主要形态特征
        2.1.1 发生为害种类
        2.1.2 主要形态特征
    2.2 卷叶蛾类的集合种群构成
    2.3 田间种类及种群数量的变动
    2.4 寄主植物的种类
    2.5 三角新小卷蛾的生态学特性
        2.5.1 幼虫在荔枝树冠上的垂直分布
        2.5.2 田间种群消长情况
        2.5.3 幼虫过冷却点及体液冰点
    2.6 综合防治技术
        2.6.1 试区基本情况
        2.6.1.1 果园卷叶蛾类发生为害情况及同期发生的其他主要害虫种类
        2.6.1.2 天敌种类及其发生情况
        2.6.2 药剂对卷叶蛾幼虫的效能
        2.6.2.1 药剂的筛选
        2.6.2.2 几种药剂对三角新小卷蛾幼虫的毒力
        2.6.2.3 为害两种果树的三角新小卷蛾幼虫对敌百虫的敏感性
        2.6.3 几种药剂的安全性
        2.6.3.1 对几种有益生物的安全性
        2.6.3.2 对龙眼雌花的安全性
        2.6.4 田间综合防治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彩图
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6)茶翅蝽沟卵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1. 引言
    1.1 茶翅蝽沟卵蜂的研究现状
    1.2 影响寄生蜂寄主选择的因素
        1.2.1 寄主与寄主植物
        1.2.1.1 栖境偏好(Habitat preference)
        1.2.1.2 植物的影响
        1.2.1.3 化学物质的影响
        1.2.1.4 形状和结构
        1.2.1.5 寄主的大小与龄期
        1.2.1.6 运动和声音
        1.2.1.7 视觉和颜色
        1.2.1.8 寄主偏向
        1.2.2 寄生蜂的内在因素
        1.2.2.1 遗传物质
        1.2.2.2 学习与条件
        1.2.2.3 寄主识别
        1.2.2.4 感受器
        1.2.3 其他因素
2. 材料与方法
    2.1 茶翅蝽的饲养与田间寄生调查
        2.1.1 室外养虫笼
        2.1.2 虫源
        2.1.3 养虫笼内的观察
        2.1.4 田间寄生调查
    2.2 茶翅蝽沟卵蜂雌成虫的生殖系统解剖
        2.2.1 茶翅蝽沟卵蜂
        2.2.2 实验器械和试剂
        2.2.3 生殖系统解剖
        2.2.4 卵巢中卵量解剖
    2.3 温度对茶翅蝽沟卵蜂发育的影响
        2.3.1 茶翅蝽沟卵蜂
        2.3.2 寄生卵
        2.3.3 温度设定
    2.4 茶翅蝽沟卵蜂发育阶段及其外部形态观察
        2.4.1 茶翅蝽沟卵蜂的寄生卵
        2.4.2 寄生卵发育历期及外部形态观察
    2.5 茶翅蝽沟卵蜂的过寄生研究
        2.5.1 茶翅蝽沟卵蜂和寄主卵粒
        2.5.2 标记物对过寄生的影响
        2.5.3 蜂卵比对过寄生的影响
        2.5.4 寄生蜂种类对过寄生的影响
        2.5.5 过寄生对茶翅蝽沟卵蜂的发育历期、性比和寿命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茶翅蝽的饲养与田间寄生调查
        3.1.1 茶翅蝽卵
        3.1.2 茶翅蝽成虫
        3.1.3 若虫
        3.1.4 茶翅蝽成虫的习性
        3.1.5 越冬代成虫5~6月份的产卵量
        3.1.6 田间卵量及寄生调查
    3.2 茶翅蝽沟卵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选择行为
        3.2.1 形态特征
        3.2.2 生活习性
        3.2.3 茶翅蝽沟卵蜂的寄主选择行为
    3.3 茶翅蝽沟卵蜂的竞争行为
        3.3.1 成虫的竞争
        3.3.2 幼虫的竞争
    3.4 茶翅蝽沟卵蜂的生殖系统解剖
        3.4.1 生殖系统及附腺
        3.4.2 卵巢中的卵粒数
    3.5 温度对茶翅蝽沟卵蜂发育的影响
        3.5.1 温度对茶翅蝽羽化率的影响
        3.5.2 温度对茶翅蝽沟卵蜂发育历期的影响
        3.5.3 在不同温度下茶翅蝽沟卵蜂的羽化与蝽象卵的孵化始期比较
    3.6 茶翅蝽沟卵蜂的发育阶段及其外部形态观察
        3.6.1 胚胎发育
        3.6.1.1 卵裂及胚盘形成
        3.6.1.2 胚带及浆膜形成
        3.6.1.3 胚体分节及初器官形成
        3.6.2 幼虫
        3.6.2.1 一龄幼虫
        3.6.2.2 二龄幼虫
        3.6.3 预蛹期
        3.6.4 蛹期
        3.6.5 成虫前期
        3.6.6 被寄生的茶翅蝽卵发育各时期的外部颜色变化
    3.7 茶翅蝽沟卵蜂的过寄生
        3.7.1 影响过寄生的因素
        3.7.1.1 标记物对过寄生的影响
        3.7.1.2 蜂卵比对过寄生的影响
        3.7.1.3 寄生蜂种类对过寄生的影响
        3.7.2 过寄生对茶翅蝽沟卵蜂的发育、性比和寿命的影响
4. 讨论
    4.1 茶翅蝽的饲养与田间寄生调查
        4.1.1 世代数
        4.1.2 茶翅蝽沟卵蜂的寄生及防治建议
    4.2 茶翅蝽沟卵蜂生殖系统解剖
    4.3 茶翅蝽沟卵蜂发育过程中的外形观察
    4.4 茶翅蝽沟卵蜂的过寄生
5.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四、卵寄生蜂对荔枝蝽的自然控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龙眼害虫的研究现状[J]. 胡菡青,陈瑾,韦晓霞,杨凌,吴如健. 福建农业学报, 2010(04)
  • [2]上海市跳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与生物多样性研究[D]. 李宏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3]黑龙江寒地水稻负泥虫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D]. 朱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0(09)
  • [4]马尾松毛虫不同密度下卵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D]. 谢保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08)
  • [5]龙眼荔枝卷叶蛾类集合种群构成及主要种防治技术研究[D]. 周忠实. 广西大学, 2004(04)
  • [6]茶翅蝽沟卵蜂的初步研究[D]. 李中新. 山东农业大学, 2002(01)
  • [7]卵寄生蜂对荔枝蝽的自然控制(英文)[J]. 刘雨芳,张古忍,古德祥,张文庆. Entomologia Sinica, 2000(04)

标签:;  ;  ;  ;  ;  

卵寄生蜂对荔枝虫的自然控制(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