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英语多媒体CAI教学与教师面授互补性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辉,安晓博,李晓雪[1](2021)在《大学英语“双师”教学模式在“后疫情时代”下的探究》文中认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传统教学模式因其陈旧性已然无法适应当今的时代浪潮。为此,有必要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文章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时代要求,重新定义"后疫情时代"下的"双师"教学模式,并阐述其优势与机遇、存在的挑战与相关建议。
贾振霞[2](2019)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时代,教师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传统的单一讲授模式带来诸如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面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其学分压缩的趋势与学生对外语学习的高需求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单一课堂教学己不能满足需求。而2014年MOOC热潮的衰退证明单一在线学习模式也存在缺陷。作为对单一模式缺陷的回应,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ming),即课堂面授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全球快速发展。作为教学的执行者,教师制约着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本研究旨在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指标框架,用以考察部分高校其实施现状,然后挖掘影响这些有效教学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提升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出建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有三:(1)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2)大学英语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行为的现状如何?(3)教师的这些行为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文本和网络资料的三角互证,凝练结论。首先,通过理论回顾和文献梳理厘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描述性参数框架、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指标框架及其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对5位信息化外语教学研究专家、2位大学英语课程负责人、9位大学英语任课教师、5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先导访谈,验证和充实基于文献确立的框架。接下来,基于文献和先导访谈数据,确定框架中涉及到的构念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内容,以形成问卷题项和访谈提纲。对于有效教学行为部分,应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对10位信息化外语教学研究专家进行两轮的问卷咨询,形成最终的有效教学行为问卷量表。综合考虑高校层次和高校专业特色,选取35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向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发放问卷,共获得379份有效问卷。另外,对所研高校中的3名大学英语课程负责人、7名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和10名学生进行访谈。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23.0对问卷进行处理分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获得基于数据驱动的有效教学行为因子,与之前的理论维度进行比对,确立最终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维度。分析问卷数据以了解所研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行为的实然,并用访谈获取的质性数据进行三角验证,以及作进一步解释。根据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使用问卷中影响因素部分的量化数据及访谈获取的质性数据对影响因素进行解析。同时,选取来自985、211、普通本科院校的三位教师作为个案,深入分析其混合式教学的实施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大学英语课程中,混合式教学主要应用于通用英语课型。教师平均使用两个及以上的在线平台,种类不一,使用最多的三类分别是教材所属出版社的、与教材配套的平台;即时通迅工具类,如QQ群或微信群;在线作业或测试类。学生主要使用自己的电子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学习的内容具有“多任务”的特点,排在前两位的是进行听力练习和写作练习。所有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都是以课堂面授为主导和引领的。多数教师把在线学习仅作为补充和辅助,课堂面授不受影响。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形式,最常用的是课堂参与、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较少使用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归结起来有五个因子,按照解释力的大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在线学习管理、教师支持、组织面授课堂、多元化评价和个性化教学。教师在教师支持行为上最到位,其次是组织面授课堂行为。而在线学习管理和个性化教学行为,实施较欠缺。在总体有效教学行为实施上,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职称、受教育程度不具有显着性影响差异;有培训经历的教师显着高于没有培训经历的教师;985高校教师显着高于211高校教师,普通院校教师也显着高于211高校教师;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行为的因素可以归为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教师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教学信念、教学能力、教学动机三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平台因素、环境因素和学生因素。平台因素指在线学习平台的性能情况,包括在线学习内容的质量、在线平台质量、平台服务质量、平台的有用性、易用性、可及性。环境因素主要聚焦教师所在的高校/院系环境的影响作用,包括物质支持、政策支持、管理支持、智力支持、技术支持、院系氛围。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信息技术素养、学生的外语水平对教师混合式教学的影响。三项教师自身因素之间、三项外部因素之间,以及内因与外因之间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有效教学行为的实施。基于研究发现,从在线资源建设、教师发展方面提出建议。
黄陈[3](2018)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课件逐渐成为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见媒体。多媒体课件以其所提供的影音和交互功能,为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搭建起了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然而,多媒体课件也不过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信息呈现工具,同其他教学媒体一样,存在着使用的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以及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本文介绍了研究缘由,开展此研究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师理性地认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并为其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此外还界定了多媒体及多媒体课件的内涵,分析了多媒体课件及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并对多媒体课件辅助外语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多媒体课件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在此研究中,以某小学的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对目前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总结出了当前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要表现为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创设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营造轻松氛围;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程资源等四个方面。当然,小学英语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而忽视传统教学媒体;课件信息量过大,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件与学情脱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淡化师生间的交流,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等各种问题。对于所呈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端正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地位,突出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适度性原则、适时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并且对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小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其他要求,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等各个方面。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发挥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辅助性作用,以切实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马琴[4](2017)在《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大学英语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以英语作为媒介和教学语言推广通识教育。作为本科阶段的大学外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大学英语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性。教学目标设定、内容安排、教学活动以及考核体系只有在充分体现其特性要求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本学科教学应有的终极目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交流在各行业、各领域不断加深。国家对专业人才的外语、特别是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普遍,对更深层次英语能力的要求也更加突出。在国际交往中,关键人员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影响着各领域的国际交往、科技交流的进程和文化冲突的顺利过渡,乃至决定项目合作最终能否成功。英语的有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重要。反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教学目标停留在打好语言基础上,仍然是局限于提升学生一般语言能力层面上,即学生还是在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并没有在新形势下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提出使用英语的具体目标和措施。第二,大学英语教学偏离了跨文化交际的特性。第三,缺乏为其他学科提供工具性的支持。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而应当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个学科结合起来。外语学习内容应与其他实用学科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现实及学生自身经验的衔接,而且还可为外语教学提供交际性途径。第四,缺乏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学习者观念、学习者情感因素、语言学能、学习动机和性格特征是影响学习者习得语言的重要因素。基于对上述相互关联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为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统一要求过多,个性化诉求不足的问题,笔者选择本选题,从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性分析,开展一定范围的调查研究,运用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理据,采用访谈法、统计描述法、差异系数分析法、评定尺度法等具体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深刻剖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理论和成果进行梳理,力图寻求一种较为可行的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的系统设计,在强调学生建立具有一定深度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高度关注“语言和文化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特性,强调英语跨文化交际功能,以期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借鉴,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反映英语学科应有的特性,最大程度上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科技、经济高速发展对各类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本研究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自2002年以来八年多的改革改善了学生语言学习环境,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听力水平。但是毕业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尚未达到社会各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导论从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特性和教学现状,以及国际化趋势对英语跨文化能力提出的挑战等方面探析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内外文献综述可见当前已有实施网络课程、拓展教学内容、个性化大纲等个性化教学实践,但是对大学英语个性化的系统研究不够,特别是还没有对本课程的个性化设计的研究。第二部分探讨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4)》的基本要求,本研究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阶段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大学生听、说、读、写的学术英语交流能力的主要媒介,其至少具有公共性、工具性、基础性、针对性和跨文化性等属性。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就是基于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特性和学生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建立在教师以个性为基础的教,和学生以个性为基础的学的培养和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术、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发展的双边统一活动。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同时,指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上的协同发展。英语教学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类,隶属于语文文化,主要是培育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信息沟通的交际能力。但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致爱好和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学生的个性作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进而逐步达到教学的目的。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强调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学生心理逻辑和知识逻辑的和谐统一,从而构建一个英语学习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的英语学习,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体验中逐步提高英语技能。本研究认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具有多样性、个别性、针对性、差异性、诊断性和交际性等六个特征。第三部分调查分析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现状。外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相关核心要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五个环节考量,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现行教学五个环节方面的意见和企望并分析当前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的需求和期待。通过访谈法、统计描述法、差异系数分析法、评定尺度法等具体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本研究认为,现阶段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基本上套用着统一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选用以及课堂模式也趋向一致。统一性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如:教学管理、课程标准和评价方式等,但在很大程度上,过多的统一性忽视教育主体的需求特征和自主性的发展,难于顾及个体差异,且难于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期待。现行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和差别性。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中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为了使大学外语教学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学习以及社会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大学英语教学非常有必要个进行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两个层面都非常迫切。第四部分研究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学习者需求理论和语言学习风格理论作为实施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建构的,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建构主义理论的主张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具有深刻的启示。多元智力理论为本研究进行个性化评价提供有益的思路。学习者需求理论是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成功实施的依据。语言学习风格理论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本研究正是基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每个学生适合其个性和学习风格的教学方式。第五部分进行研究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系统设计,一是把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多层次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多层次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体现出多元化、组合化、模块化以及+X模式,由此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从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三是针对多层次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分级分类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和灵活化、适应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内容与语言整合的方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等,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四是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灵活创设教学和学习环境;五是对个性化教学的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和过程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个性化教学。第六部分讨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要素入手探讨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实施提供保障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指在个性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起支持作用的必备因素。当我们在理解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基本要求时,我们也是在讨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对与之相关的教学要素提出的基本要求。根据叶澜关于教育要素的观点(1),教学要素理应主要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物资(环境)四个必备要素。本部分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个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具体要求。作为大学英语个性化实施的基本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正确的理想信念,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学观念。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观念,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方式都是其效彰显个性特点,实现学习效果的必要因素。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存在价值实质是大学英语课程资源能够满足师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程度。因此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再次开发都是实现教学的个性化的基本条件。大学英语课程资源不仅需要方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地学习,也要方便于教师进行个性化地教。为了能够针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质量作出合理评价,本文系统化研究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第七部分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取向与标准、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原则及方法及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操作程序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效果评价进行全面探讨。在大学英语个性化评价的方法中运用例证详述了建立学习档案、自我评价、360度反馈评价以及诊断性评价等具体方法。随后,按照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范畴范畴,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结果等六个方面反思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情况。
王志军,冯小燕[5](2017)在《近年来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2000-2016年)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得到长足发展。对CNKI核心数据库收录的主题为"多媒体学习"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出我国多媒体学习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脉络。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学与教、多媒体认知机制研究、传统教学和远程教育领域的多媒体学习研究、多媒体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是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热点。不同时期我国多媒体技术在学习中扮演着补充性、促进性及革新性等不同的角色。后续研究应进一步充实研究内容,完善研究层次,革新研究方法,提高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的层次和学术影响力。
石玲[6](2016)在《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教育领域,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势不可挡。但是,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常常遭到质疑。人们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教师的角色的定位、网络形态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其与学生学习成绩关联度等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议,支持与反对者各持己见,相关结论迫切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持。本论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中词汇学习为切入点,通过实证方法研究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大学生与电子媒体的相互关系、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的教与学模式对词汇学习的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入理解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教学与环境、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存在的不协调现象提供了思路,也为大学英语教学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思考。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下:我们首先调查了2003年与2013年十年间东南大学本科生电子媒体拥有率与网络使用情况的变化。对比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电子媒体拥有率、上网地点、上网原因、上网时长、上网目的、用网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少变化。这些变化表明,网络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同时也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提供了有力的心理环境、学习环境和技术支持,并佐证了多媒体的发展是如何促成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的。论文还研究了基于注意假设和输出假设理论的计算机凸显功能对大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做出四个假设1.在即时后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时(Reaction Time)和正确率,利用计算机突显功能进行输入加强的一班在识词测试和填词测试(输出)是否好于其他班?2.一班和二班同时通过计算机给予输入注意加强,但完成不同的输出任务,任务类型是否影响测试结果?3.伴随输出活动,在实义词学习时,借助计算机增强注意强化如字体、颜色、方位凸显、频率以及教师指导是否起着关键的作用?4.没有输出活动,通过计算机增强注意强化如凸显、频率颜色以及教师指导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研究以东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年级的四个平行班作为被试,每班25名学生:分别采用增加输入注意和输出注意并重的方法(模式1);只采用增加输入注意的方法(模式2);只增加输出注意的方法(模式3);以及控制班(无注意与输出加强模式)。实验运用了两种测量方式对20个目标词汇进行测试,一是单词识别测试,二是单词填空测试,并根据学生词汇测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来判断学生词汇学习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控制班与其他三个班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在目标词汇的识别中,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利用凸显加强输入和输出的注意,对词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既有输入注意加强又有输出注意加强是提高学生输入性和产出性词汇学习的较好的方法。(2)模式1和模式2的差异显着(模式1反应时少于模式2,且正确率较高),证实了任务输出有利于促进词汇学习。在词汇识别测试中,除了学习者自身因素和输入特征之外,任务类型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3)模式1和模式3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反应时P>0.05)(正确率P>0.05),证明在单词识别测试和填词测试中,任务输出、计算机文本强化、频率加强以及教师指导在实义词学习中作用不显着。(4)模式2和控制班的差异显着(P<0.05)说明没有输出活动,只有文本强化、高频率呈现的目标词以及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实义词的学习上可以取得明显的进步,进而促进词汇学习。该研究表明,基于注意假设和输出假设的计算机的凸显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注意机制,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论文最后实证研究了在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多种教学和学习方式共存的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效益问题。实验做如下假设:1.网络多媒体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是否可以获得最大的词汇学习效益?2.眼下盛行的PPT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的作用有多大?3.在网络多媒体渐成常态的教学领域,传统教学是否还能与之相抗衡?4.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效果如何?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5.网络形态下自主学习辅以协作学习及网络实时答疑对词汇学习的影响如何?有何启示?根据不同授课和学习模式将被试分为五个平行实验班,分别为"网络多媒体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班"(实验1班)、"PPT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班"(实验2班)、"传统课堂教学班"(实验3班)、"自主学习辅以网上答疑班"(实验4班)以及"网络自主学习辅以协作学习与网络互动答疑班"(实验5班),并分别考察其词汇学习效果。研究发现:(1)实验1班的正确率最高,反应时较短,说明计算机网络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而产生的新的教学形式,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内容以及良好的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语言环境,从而能够有效地加强学习效果。(2)实验2班的成绩仅次于实验1班和实验3班,证明PPT课件凭借其信息传播快、内容含量多的优势,能适应现代教学所需,加之其集声像、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信息传输功能,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确实起到促进作用,是建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载体。(3)实验3班成绩好于实验2班,说明在我国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以语言知识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如词汇学习,传统授课模式仍有其独特的优势,对需要面对面情感投入的语言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模式。(4)实验4班的词汇成绩最差,说明在目前的大学英语学习中,自主学习辅以答疑模式并不适合大学外语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广泛使用应该给予有效的监控(5)实验5班的成绩好于实验4班,说明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监控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本文的创新点:1)在理论上,运用了多种语言学理论、教学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及和心理学理论,论证在网络多媒体形态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及效果。2)在研究方法上,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以及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用系统的方法来看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特别是从整体的视角来论证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以及随之产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理清失调现象,提出优化策略。本论文研究范畴涉及与课堂教学诸多方面,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的全面性特征。3)研究视角来自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在充分查阅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其实施过程中的失调现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并对网络多媒体形态下的教学模式的效果和改进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本研究在同类院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可以为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也有利于网络多媒体形态下的大学外语教学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闵俊[7](2016)在《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以运用多媒体网络测试平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各项技能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获得。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课堂内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以技能习得理论为基础,借助多媒体网络测试平台,同时在课堂之外创造多维度的外语学习和训练环境,探讨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可行性,以促进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张娜[8](2014)在《甘肃省民族地区多媒体辅助高中英语教学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声像共存的多元呈现方式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并且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的开展,已经引起了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其积极作用不可估量。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会受到其认知与信念的影响。通过笔者预调查,发现甘肃省民族地区高中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在实践层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此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五所高中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情况展开实证调查与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高中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现状。调查内容涉及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各种硬件、软件资源的分布、配置、整合、利用现状;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认知和态度;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教育相关部门一直把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但是,甘肃民族地区的多媒体教学在信息化技术实践层面存在诸多问题:(1)多媒体硬件资源的配备、维护不足;(2)软件资源的挖掘、整理、整合欠缺;(3)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和观念存在局限,对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存在疑虑,不能很好地定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4)教师的多媒体操作技能不足,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层出。以上问题势必影响着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效果,阻碍着教育信息技术化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步伐。本论文基于此现状,总结经验,反思问题,以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剖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对如何有效提高甘肃省民族地区高中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中软硬件设备的建设,构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的投入、维护、管理、措置;软件的开发、整理、整合、共享);(2)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促进教师的现代教育信念;培养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正确认知与态度;提升教师的多媒体操作能力)。(3)强调人件、硬件、软件的充分整合,使教师使用现代网络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成为高度自觉的行为。以期提高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效果,为民族地区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和实施方案,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
汪雅芸[9](2012)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对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的影响》文中认为认知风格是导致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并不一定是应用多媒体就能实现多媒体的学习。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多媒体成为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与多媒体结合紧密的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的研究,探讨多媒体教学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实验研究的研究方法为主,以Riding认知风格聚合理论言语—表象维度和Mayer的多媒体学习的双重编码理论为依据,来探讨多媒体教学对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学习者的影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89名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参与了本研究的各项测试,其中运用了四种工具:问卷,前测,后测和访谈。用于测量受试者认知风格倾向的调查问卷是作者根据Kirby的研究结果自行翻译设计的,前测试卷是作者在实验前设计,用来检测实验前受试者的英语水平。后测试卷的难度和分值分布与前测试卷相同,后测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试者在教学实验后的成绩情况。访谈用于了解受试者对于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态度和建议。作者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偏向于表象型认知风格,且认知风格在性别分布上没有显着差异;(2)后测成绩显示表象型学生成绩高于言语型学生;(3)不同认知风格的男生在后测成绩上有显着差异,女生无显着差异;(4)后测成绩显示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词汇和阅读部分有显着差异,在翻译和写作部分无显着差异;(5)大多数同学接受多媒体教学方式。根据研究的结果,作者试着提出以下建议:作为普通英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认知风格类型上的个体差异;有效组织适合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教学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胡加圣[10](2012)在《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以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术对中国外语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完全不同的学术传统与研究范式,而另一方面,跨学科整合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之下,有必要采用一种学科构建的视角,来探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题,以解决中国外语教学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实效等问题。基于这一主题目标,需要梳理并回答以下主要问题,如: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了外语教学?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如何?二者的学科基础与融合点是什么?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机制和表现形式是什么?什么是外语教学的信息化研究范式?为什么说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是外语教学技术化研究范式形成的基础?为什么说信息化研究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是外语教育新学科成立的前提和标志?什么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其成立的条件和依据有哪些?其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现实基础是什么?代表性的学科成果反映在哪些方面?等等,显而易见,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答,能够促进对当今我国如火如荼的外语信息化教学事业的理论归纳,使这项跨学科的纷繁复杂的学科教学理论探索得以提炼、总结、完善,并首先达到能够丰富和完善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补充其在学科教学技术研究方面空白的目的;其次,更重要的是,也起到丰富和完善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体系、推动大学外语教学事业发展的作用。本项研究主要想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提出与思考、探索与解答,来表达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主要实践和首选方法,而信息技术化的外语教学又是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这种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按照美国学者库恩“科学革命”的条件来衡量,是一种新兴学科——即外语教育技术学——成立的前提。外语教育技术学具有自身基本的学科构成要素: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及其学科发展的实践支撑;相关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研究成果等又构成了这个新兴学科的基本表现要素。这些内外因素证明外语教育技术学已经基本形成了学科雏形。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元理论基础之上的思辨性研究。在这宏观研究方法之下,为了证明某些微观观点和基础结构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也适当采用了其他诸如文献综述、统计分析、个案研究等量化和分析的研究手段。本文的论证结构,根据主题区分的原则,主要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的剖析,从理论上证明“范式”这一概念对于新兴学科产生的基础性支撑。接着通过具体的讨论,证明了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一种技术化范式确立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推导出第二个主题目标——外语教育技术学理论上的产生和存在。本文后一部分,是对于上述推论结果的验证——即对新的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属性、理论框架及发展实践等,进行实证性的说明。全文研究主题是对教育信息技术范式下的新学科理论体系进行挖掘总结和归纳验证,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证明一个新的学科初步建立的事实。本项研究的主要论点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高校的外语教育,即大学英语教学,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张,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庞大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再仅凭传统人工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已很难完成大规模的教学任务。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理论和学科基础的跨学科的外语教育技术应运而生,顺其自然地成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条件下一门新的学科教学方法论。第二,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问,是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语教学资源以及设计外语教学过程的一门学问。它研究的不是技术实体本身,而是关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技术化地处理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实践和理论。它的根本目标还是外语教学,但是直接目标却是对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过程,这是外语教育技术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第三,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与信息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具有内在共生性、本体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外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关系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是外语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形成的逻辑基础。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为外语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向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根据库恩科学革命理论框架中的“范式转换”学说,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产生因此具备了逻辑前提和现实的可行性。第四,外语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门类。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是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交际法理论和整合法理念等基础上递进发展、演变而来的生态化整合理论,是对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综合理论体系的整合总结。生态化整合理念是从中国外语教育技术多年研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开放性理论体系,是在总结和吸收各种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发展而成的综合性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的指导思想。外语教学生态化整合理论强调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论认为,外语教学生态系统是一种综合、动态、平衡的环境。它应该具有兼容功能、调节功能、制约功能等。兼容、动态、良性这些要素,是构成和谐的外语教学生态的评价标准。第五,生态化整合的学科理论观点决定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化方法论思想。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是生态化教学理论在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中的外部表现,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自我风格的内在体现。生态化整合理念既能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过程,又能体现科学性、技术性、人文性的外语教学新方法,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生态化整合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的本质体现。第六,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化整合方法论思想,决定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不能再简单套用过去语言学研究中过时的、单一的、僵化的、滞后的、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式的学科研究方法,而是应该寻求一种“面向未来”的行动性研究,形成一种动态的组合式、构建式、形成性研究方法,以体现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科学性、技术性和人文性。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基于设计的研究”。这是一种崭新的、综合性研究模式,具有行动性、长期性、循环型、变化性、复杂性等特点。这种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一种范式,符合外语教育技术的复杂学科性质,是最能体现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特点的研究范式。第七,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问。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外语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的技术与人、技术与语言、技术与教学之间的重要关系。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有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两大类。教学资源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四个要素;教学过程有课程设计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环节。从技术形态的角度划分,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网络外语教学、多媒体外语教学以及语料库语言学和语言学的数理统计分析等内容。从课程内涵来考察,则主要包括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材编写等学科内部要素,以及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背景、学科地位、学科发展、学科政策、现实意义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外部因素。第八,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立、发展及学科地位的巩固,还要有现实实践活动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专业研究团体、研究者个体、专业学术期刊、专业的学术会议以及较为系统的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基于上述系统讨论,本文形成的基本结论是:语言、信息和技术的本质特征,为信息技术和语言教学的整合提供了逻辑关联,为教学范式的形成和转变提供了基础;新范式的转变作为一种“学科共同纲领”,标志了一种新学科的诞生。另一方面,通过对外语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方法论、研究对象及内容、教学实践、研究团体和力量、专业期刊及学术会议以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梳理和论述,我们认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构建过程,从推理到证实,已经从初步完成,换言之,基于范式转换学说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已经从理论上的存在变成了现实中的学科雏形。最后,本文对研究中的不足问题也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于未来研究态势进行了展望。
二、大学英语多媒体CAI教学与教师面授互补性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英语多媒体CAI教学与教师面授互补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英语“双师”教学模式在“后疫情时代”下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
(一)教师运用在线网络教学工具的能力参差不齐 |
(二)传授知识的方式较为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较为单一 |
三、“后疫情时代”下的“双师”教学模式 |
(一)“后疫情时代” |
(二)“后疫情时代”下的“双师”教学模式 |
1.教学理念与目标 |
2.师生角色 |
3.教学程序与辅助支持 |
(1) 在疫情应急时期的“双师”教学程序 |
(2)常态化的“双师”教学程序 |
四、优势与机遇 |
(一)优势 |
(二)机遇 |
五、挑战与建议 |
(一)挑战 |
(二)建议 |
(2)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困境 |
1.1.2 单一在线学习模式的缺陷 |
1.1.3 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
1.1.4 对大学英语老师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有效教学 |
2.2.1 相关概念 |
2.2.2 研究现状 |
2.2.3 信息化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特征 |
2.3 混合式教学 |
2.3.1 产生背景 |
2.3.2 定义 |
2.3.3 分类及实践模式 |
2.3.4 理论基础 |
2.3.5 混合式教学的流程 |
2.3.6 研究现状 |
2.4 大学英语教学 |
2.4.1 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研究 |
2.4.2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
2.5 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
2.6 概念框架 |
2.7 研究路径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3.1 引言 |
3.2 研究问题 |
3.3 先导研究 |
3.3.1 先导研究设计 |
3.3.2 先导研究过程 |
3.3.3 先导研究结论 |
3.4 正式研究 |
3.4.1 研究方法 |
3.4.2 研究对象 |
3.4.3 研究工具 |
3.4.4 研究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一)---现状 |
4.1 引言 |
4.2 数据处理 |
4.2.1 问卷数据处理 |
4.2.2 访谈数据处理 |
4.3 参与调查的教师和学校情况统计 |
4.3.1 性别分布 |
4.3.2 年龄、教龄分布 |
4.3.3 受教育程度分布 |
4.3.4 职称分布 |
4.3.5 高校类型、层次分布 |
4.4 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基本情况现状 |
4.4.1 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类型 |
4.4.2 在线平台类型 |
4.4.3 在线学习地点 |
4.4.4 在线学习内容 |
4.4.5 主导模式 |
4.4.6 混合类型 |
4.4.7 教学评价形式 |
4.4.8 教师接受培训情况 |
4.5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有效教学行为实施现状 |
4.5.1 因子分析 |
4.5.2 有效教学行为各因子描述性分析 |
4.5.3 各因子变量的合并 |
4.5.4 人口学变量与有效教学行为的关系 |
4.5.5 不同层次高校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现状 |
4.5.6 不同类型高校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现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二)---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分析框架 |
5.3 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外部因素 |
5.3.2 教师自身因素 |
5.4 不同层次高校教师影响因素的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 |
6.1 引言 |
6.2 D老师分析 |
6.2.1 有效教学行为实施情况 |
6.2.2 各因素对D老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影响 |
6.3 S老师分析 |
6.3.1 有效教学行为实施情况 |
6.3.2 各因素对S老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影响 |
6.4 W老师分析 |
6.4.1 有效教学行为实施情况 |
6.4.2 各因素对W老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影响 |
6.5 个案研究发现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与建议 |
7.2.1 资源建设 |
7.2.2 教师发展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转写节选 |
附录3: 单因素方差分析样表 |
附录4: 第三次因子分析结果 |
(3)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由 |
1. 新课程的信息化发展要求 |
2.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直观性特点 |
3.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视听需要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1. 端正小学英语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认识 |
2. 为小学英语教师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理论依据 |
3. 为小学英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供实践建议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访谈调查法 |
3. 课堂观察法 |
一、研究概述 |
(一) 概念界定 |
1. 多媒体及多媒体课件的内涵 |
2.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
3. 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 |
4. 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
(二) 研究综述 |
1. 国外的研究 |
2. 国内的研究 |
(三)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 |
1. 经验之塔理论 |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二、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现状的调查 |
(一) 对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情况的调查 |
1. 调查目的 |
2. 调查对象 |
3. 调查方法 |
(二) 调查方法 |
1. 访谈法 |
2. 课堂观察法 |
(三)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
2. 创设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营造轻松氛围 |
3. 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4. 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程资源 |
(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存在的问题 |
1. 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传统教学媒体 |
2. 课件信息量过大,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
3. 课件与学情脱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
4. 淡化师生间的交流,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
(一) 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地位 |
1. 适度性原则 |
2. 适时性原则 |
3. 适当性原则 |
(二)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要求 |
1. 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 |
2. 先建构教学设计,后制作课件 |
3. 确定重点,信息适量 |
4. 追求画面的艺术性 |
(三) 对教师专业技能素质提出的要求 |
1. 根据小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设计多媒体课件 |
2. 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
3.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
(四) 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 |
1.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媒体 |
2.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风格选择教学媒体 |
3. 依据最大价值率选择教学媒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由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重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 |
(一)大学英语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性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
(一)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
三、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特征 |
(一)多样性 |
(二)个别性 |
(三)针对性 |
(四)差异性 |
(五)诊断性 |
(六)交际性 |
第二章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基本信息 |
(一)对象选择 |
(二)问卷编制与发放 |
(三)分析方法 |
二、调研过程及分析 |
(一)调研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三)访谈结果归纳 |
三、调查结论 |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个性化教学 |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缺乏个性化教学的具体表征 |
第三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 |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启示 |
二、多元智力理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主张 |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启示 |
三、学习者需求理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
(一)学习者需求理论的基本主张 |
(二)学习者需求理论对大写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启示 |
四、语言学习风格理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
(一)语言学习风格理论的基本主张 |
(二)语言学习风格理论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启示 |
第四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系统设计 |
一、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分级和分类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 |
(二)体现差异性的分级教学目标 |
(三)体现多元化的分类教学目标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内容的设计 |
(一)课程设置的多元化 |
(二)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组合 |
(三)课程设置模块化 |
(四)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X的模式 |
三、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设计 |
(一)分级分类的教学方法 |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化 |
(三)适应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内容与语言整合的方法(CLIL) |
(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
四、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
(一)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
(二)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
五、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管理的设计 |
(一)教学目标管理 |
(二)教学过程管理 |
(三)师资队伍管理 |
(四)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 |
(五)教学环境管理 |
第五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
一、个性化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
(一)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正确的理想信念 |
(二)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
(三)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
(四)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科学的教学观念 |
二、个性化教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
(一)个性化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要求 |
(二)个性化教学对大学生学习观念的要求 |
(三)个性化教学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 |
(四)个性化教学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
三、个性化教学对课程资源的基本要求 |
(一)个性化教学中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存在价值 |
(二)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必须实现多样化 |
(三)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必须留给教师二次开发的空间 |
第六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效果评价 |
一、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取向与标准 |
(一)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取向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标准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原则及方法 |
(一)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原则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方法 |
三、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操作程序 |
(一)准备阶段 |
(二)实施阶段 |
(三)反思阶段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近年来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2000-2016年)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过程设计 |
(一) 确定高频关键词 |
(二) 构建高频关键词矩阵 |
(三) 形成高频关键词聚类图 |
(四) 生成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
三、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热点分析 |
(一) 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与教学研究 |
(二)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机制研究 |
(三) 传统教学领域的多媒体学习研究 |
(四) 远程教育中的多媒体学习研究 |
(五) 多媒体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
四、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演进脉络 |
(一) 重硬件应用的辅助教学期 (2000-2005年) ——多媒体学习的补充性角色 |
(二) 重资源融入的学习环境建设期 (2006-2010年) ——多媒体学习的促进性角色 |
(三) 应用与元研究并重的纵深发展期 (2011-2016年) ——多媒体学习的革新性角色 |
五、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未来取向 |
(一) 探究学习中的新型媒体形式, 充实多媒体学习的研究内容 |
(二) 丰富多媒体画面语言体系, 完善多媒体学习的研究层次 |
(三) 引入大数据及眼动追踪技术, 革新多媒体学习的研究方法 |
(6)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教育信息化与网络教学 |
1.1.1 教育信息化 |
1.1.2 网络教学 |
1.1.3 国外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 |
1.1.4 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 |
1.2 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 |
1.2.1 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要特点 |
1.2.2 国外网络辅助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内网络辅助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现状 |
1.2.3.1 辅助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
1.2.3.2 多媒体教学研究现状 |
1.2.3.3 多媒体外语教学现状 |
1.2.3.4 对多媒体教学研究现状的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与网络多媒体外语教学相关的文献综述 |
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派 |
2.1.1.1 桑代克的试误说 |
2.1.1.2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
2.1.1.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
2.1.2 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观 |
2.2 认知学习理论 |
2.2.1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
2.2.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
2.2.3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
2.3 建构主义理论 |
2.3.1 建构主义核心观点 |
2.3.2 建构主义学习观 |
2.3.3 建构主义教学观 |
2.3.4 建构主义知识观 |
2.3.5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
2.3.6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
2.4 自主学习理论 |
2.4.1 自主学习定义 |
2.4.2 自主学习特征 |
2.4.3 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
2.5 人本主义 |
2.6 更多相关理论 |
2.6.1 输入假说 |
2.6.2 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 |
2.6.3 注意假设理论 |
2.6.4 Skehan的认知法 |
2.6.5 输入流技术 |
2.7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 |
2.8 网络多媒体辅助的外语教学设计 |
2.8.1 信息输入的多维化 |
2.8.2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基本特征 |
2.8.3 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
2.9 超媒体注释模型 |
2.10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认识重构 |
2.11 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
第三章 2003与2013年本科生电子媒体及网络使用情况比较及对教学的启示研究——以东南大学为例 |
3.1 研究背景 |
3.2 2003年东南大学学生电子媒体拥有率与网络使用调查 |
3.2.1 调查方法 |
3.2.2 数据分析 |
3.2.3 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与好恶分析 |
3.2.4 结论 |
3.3 2013年东南大学学生电子媒体拥有率与网络使用调查 |
3.3.1 调查背景 |
3.3.2 调查方法 |
3.3.3 问卷构成 |
3.4 数据分析 |
3.4.2 影响大学生上网的因素分析 |
3.4.3 开放式问题分析 |
3.5 讨论 |
3.6 2003年-2013年大学生媒体与网络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
3.6.1 受试差异(年级,年龄,专业,性别) |
3.6.2 测试维度及实验结果异同 |
3.7 对比研究的意义及启示 |
第四章 基于注意假设与输出假设理论的计算机凸显功能对大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问题的提出 |
4.3 理论基础 |
4.3.1 Krashen的输入假说 |
4.3.2 Swain的输出假说 |
4.3.3 信息加工和加工层次理论 |
4.3.4 Skehan信息加工过程模式 |
4.3.5 Gass的二语习得模型 |
4.4 实验方法 |
4.4.1 实验设计 |
4.4.2 研究对象 |
4.4.3 实验材料 |
4.4.3.1 实验文本 |
4.4.3.2 目标词汇 |
4.4.3.3 任务类型 |
4.5 实验工具 |
4.5.1 词汇测试 |
4.5.2 单词识别测试 |
4.5.3 填词测试 |
4.5.4 实验步骤 |
4.6 数据收集 |
4.7 数据分析 |
4.7.1 前测结果 |
4.7.2 单词识别测试的结果与讨论 |
4.7.2.1 单词识别测试的结果 |
4.7.2.2 单词识别测试结果讨论 |
4.7.2.3 单词识别测试结果的结论 |
4.7.3 填词测试的结果与讨论 |
4.7.3.1 填词测试的结果 |
4.7.3.2 填词测试结果的讨论 |
4.7.3.3 填词测试结果的结论 |
4.8 实验结论 |
第五章 网络多媒体形态下教与学模式对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问题的提出 |
5.3 研究内容 |
5.4 研究假设 |
5.4.1 实验对象 |
5.4.2 实验材料 |
5.5 实验设计与测试程序 |
5.5.1 设计原则 |
5.5.2 课程设计 |
5.5.2.1 实验一班—网络多媒体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班 |
5.5.2.2 实验二班—PPT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班 |
5.5.2.3 实验三班—传统课堂教学班 |
5.5.2.4 实验四班—网络自主学习辅以网上答疑班 |
5.5.2.5 实验五班—网络自主学习辅以协作学习及网上互动答疑班 |
5.6 东南大学"课程中心" |
5.6.1 课程中心的功能 |
5.6.2 课程中心的作用 |
5.6.3 测试程序 |
5.6.3.1 词汇选择 |
5.6.3.2 测试软件 |
5.6.3.3 测试流程 |
5.7 讨论与分析 |
5.7.1 基本情况分析 |
5.7.1.1 实验一班 |
5.7.1.2 实验二班 |
5.7.1.3 实验三班 |
5.7.1.4 实验四班 |
5.7.1.5 实验五班 |
5.8 各相关维度分析 |
5.8.1 多因素方差分析—正确题数 |
5.8.2 多因素方差分析—反应时 |
5.8.3 多重比较(SNK)—正确题数 |
5.8.4 多重比较(SNK)—反应时 |
5.9 结论与建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6.4 研究启示 |
6.5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校对报告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奖励 |
第三章 附录 |
第四章 附录 |
第五章 附录 |
(7)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以运用多媒体网络测试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理论依据 |
二研究设计 |
( 一)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
( 二) 研究过程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工具 |
3. 实施过程 |
( 三) 研究结论 |
1. 问卷调查分析 |
2. 英语阅读课程期末统考测试结果 |
三新教学模式实施中的几点启示 |
四结语 |
(8)甘肃省民族地区多媒体辅助高中英语教学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信息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Researches on MALT Abroad |
2.2 Researches on MALT at Home |
2.3 Summary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
3.2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Research Subjects |
4.3 Research Methods |
4.3.1 Documentary Method |
4.3.2 Quantitative Method |
4.3.3 Qualitative Method |
4.4 Research Instruments |
4.5 Research Procedures |
Chapter Five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5.1 Analysis of the Data from Teachers’ Questionnaires |
5.1.1 Basic Inform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
5.1.2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MALT |
5.1.3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
5.1.4 English Teachers’ Cogni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MALT |
5.1.5 English Teachers’ Competence in Operating Multimedia Equipment |
5.1.6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Training |
5.2 Analysis of the Data from Students’ Questionnaires |
5.2.1 Frequency of Application of MALT |
5.2.2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MALT |
5.2.3 Teaching Effect of MALT from Students’ Perspective |
5.2.4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after Class |
5.3 Results from Teachers’ Interviews |
5.4 Results from Students’ Interviews |
5.5 Results from Classroom Observation |
Chapter Six Strategie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MALT |
6.1 Strategies for Humanware |
6.1.1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
6.1.2 Strategies for Facility Staff |
6.1.3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
6.2 Strategies on Hardware |
6.3 Strategies on Software |
6.4 Strategies on Database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s |
7.1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7.2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Acknowledgements |
(9)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对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Cognitive Style |
2.1.1 Definition of Cognitive Style |
2.1.2 Brief Review of Cognitive Style |
2.1.3 Related Researches about Cognitive Integration Theory and Language Learning at Home and Abroad |
2.2 MALTL |
2.2.1 Definition of Multimedia and MALTL |
2.2.2 Development of MALTL |
2.2.3 Related Researches about MALTL at Home and Abroad |
2.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MALTL |
2.3.1 Mayer's Dual Coding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
2.3.2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MALTL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Subjects |
3.3 Instruments |
3.3.1 Verbal and Visual Learning Style Questionnaire |
3.3.2 Pretest |
3.3.3 Posttest |
3.3.4 Interview |
3.4 Procedures and Data Collection |
3.4.1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periment Design |
3.4.2 MALTL Design |
3.5 Data Collection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
4.1 Results of the VVQ Questionnaire |
4.2 Results of the Pretest |
4.2.1 Results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in Pretest |
4.2.2 Results of Different Gender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in Pretest |
4.3 Results of the Posttest |
4.3.1 Results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in Posttest |
4.3.2 Results of Different Gender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in Posttest |
4.4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
4.5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 |
4.6 Summary of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
Chapter Five Findings |
Chapter Six Implication |
6.1 Understanding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6.2 Conducting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
6.3 Avoiding Regarding the Multimedia as the Blackboard |
6.4 Selecting Reasonable Teaching Media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Summary of the Present Study |
7.2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
Appendix D |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
Acknowledgements |
(10)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现实背景的选择 |
1.1.2 理论的盛宴和技术的缺席 |
1.1.3 学科发展的需求 |
1.1.4 研究基础和条件 |
1.2 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意义概述 |
1.4 理论背景 |
1.4.1 哲学基础 |
1.4.2. 理论背景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结构 |
1.7 本文主要观点 |
第2章 范式与外语教育研究的关系——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理据概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学 |
2.1.2 教育 |
2.1.3 技术 |
2.1.4 学科 |
2.1.5 范式 |
2.2 范式与外语教育研究的关系 |
2.2.1 范式是一种科学转换的依据 |
2.2.2 外语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理据分析 |
2.2.3 范式转换与外语教学新学科的诞生 |
2.2.4 对外语教学实践中现有“范式”的概念辨析 |
2.3 外语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
2.3.1 文献综述 |
2.3.2 CALL 研究综述 |
2.3.3 CALL 与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关系辨析——外语教育技术范式的理据分析 |
3.1 技术的哲学思考 |
3.1.1 技术的定义与本质分析 |
3.1.2 技术的价值分析 |
3.2 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本质关联性——外语教育技术范式成立的逻辑基础 |
3.2.1 信息与信息技术 |
3.2.2 语言与外语教学 |
3.2.3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本质关联性分析——技术范式成立的逻辑基础 |
3.3 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及作用分析 |
3.3.1 工具职能 |
3.3.2 生存论角色解读 |
3.3.3 媒介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范式的形成和转换 |
4.1 范式形成和转换的前提 |
4.2 范式形成和转换的标志——外语教学研究“共同纲领”的发展和演变 |
4.2.1 中国高校外语教学大纲的“技术化”发展进程 |
4.2.2 中国高等外语教育新范式的实践推进和“共同纲领”的形成 |
4.3 新范式的本质属性——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 |
4.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概述 |
4.3.2 新范式的本质是教育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过程的整合 |
4.3.3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技术机制及其实质 |
4.4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整合的设计模式剖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学科理论研究 |
5.1 学科构建的背景和条件概述 |
5.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与知识基础 |
5.2.1 逻辑起点 |
5.2.2 知识基础 |
5.3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基础——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 |
5.3.1 学科交叉理论 |
5.3.2 外语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学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交叉 |
5.4 外语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5.4.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5.4.2 外语教育技术及外语教育技术学:定义与特点 |
5.4.3 外语教育技术学主要理论模型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6.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6.1.1 研究对象 |
6.1.2 研究内容 |
6.2 基于技术形态的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内容分析 |
6.2.1 网络外语教学 |
6.2.2 多媒体外语教学 |
6.2.3 语料库技术与外语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方法论探索 |
7.1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方法论探索 |
7.1.1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方法论研究 |
7.1.2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方法论的发展和形成 |
7.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
7.2.1 概述:研究方法、教学法和方法论的关系 |
7.2.2 外语教学学科研究方法发展评述 |
7.2.3 对国内对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
7.2.4 基于设计的研究:外语教育技术学的新研究方法探索 |
7.2.5 基于设计的研究:国内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专业建设及发展雏形 |
8.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生背景概述 |
8.2 外语教育技术学产生的几个现实性标志因素 |
8.2.1 学术期刊 |
8.2.2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力量 |
8.2.3 学术会议 |
8.3 外语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雏形——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
8.3.1 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实践 |
8.3.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研究的意义、突破和创新 |
9.2.1 意义 |
9.2.2 突破 |
9.2.3 创新 |
9.3 问题及不足 |
9.4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目录 |
中文文章 |
中文着作 |
在线资源 |
附录 正文图表索引 |
表格 |
图表 |
四、大学英语多媒体CAI教学与教师面授互补性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英语“双师”教学模式在“后疫情时代”下的探究[J]. 马永辉,安晓博,李晓雪.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07)
- [2]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 贾振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4)
- [3]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D]. 黄陈.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4]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D]. 马琴. 西南大学, 2017(04)
- [5]近年来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2000-2016年)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 王志军,冯小燕. 现代教育管理, 2017(09)
- [6]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的实证研究[D]. 石玲. 东南大学, 2016(12)
- [7]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以运用多媒体网络测试平台为例[J]. 闵俊. 长沙大学学报, 2016(01)
- [8]甘肃省民族地区多媒体辅助高中英语教学调查与对策研究[D]. 张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9]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对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的影响[D]. 汪雅芸. 湖北大学, 2012(07)
- [10]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 胡加圣.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