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市中心区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宋思琪[1](2021)在《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历经几十年的快速城镇化,已经进入到存量发展占据主导地位的阶段。随着城市更新纳入国家战略进程的加快,存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了热点研究课题。深圳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规划改革的先锋城市,针对存量更新的研究尤为迫切,也可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国内外存量更新、开发强度等相关研究的综述和总结,梳理其中反映的空间生产等理论,提出现有的研究缺乏对存量更新开发强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存在问题、产生影响的整体关注和把握,由此确定了研究思路。通过梳理国内外存量更新中高开发强度城市的发展历程,归纳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广泛应用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存量发展趋势和高开发强度改善策略提供基础支撑。结合深圳2010-2019年十年间城市更新单元项目,整理出数据完善的城市更新单元计划712项、城市更新单元规划420项。通过多项式曲线趋势预测等方法量化研究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的时序变化,分析城市更新单元存在明显的开发强度上升趋势,且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无差别性。通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分析各区之间开发强度差异,结合城市更新单元在GIS中进行定位,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探究其空间特征,发现允许开发强度越大的区域越容易发生更新,但政府对重要的更新也存在较大干预。同时,结合城市更新单元实践案例,重点剖析其更新过程中映射出的开发强度变化及其对城市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空间不断增高加密、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对现状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设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城市的空间肌理、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背离城市存量更新髙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初衷,因此针对开发强度的控制势在必行。最后,针对高开发强度引发的问题,从城市更新理念、政策、技术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期待通过本文研究,反映现有开发模式存在不足,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更多的可能。
彭琦,罗毅[2](2021)在《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文中指出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而随着地面空间越来越有限,开发地下空间成为深圳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综述了深圳在地下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系统和地下快速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商业中心及其他地下市政设施方面的建设现状及未来规划情况,并提出了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结合几个深圳已建成或拟建的典型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实例,介绍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地下工程案例的设计与建设概况,分析了其中的技术创新及重难点问题。最后,针对深圳地下空间在统筹规划、开发程度、施工难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关于深圳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几点建议。
贾晨茜[3](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佟欣[4](2020)在《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研究中,往往只注重空间塑造、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而疏于兼顾大规模行人客流对城市空间造成的压力。由于缺少对行人交通的深层研究,导致许多站域存在客流游积、人流过载和空间体验差等现象。如何引导高峰期行人快速流动、协调快速增长的行人流与有限城市空间两者间的平衡、满足行人交通需求,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行人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其复杂性由“流”和“场”两个层面共同构成。然而在城市研究中对于“流”方面的研究,以及两者的平衡关系存在明显不足。站域空间组织与行人流动的关系密不可分,空间组织在站域层面的功能密度、路网形态、空间结构和站点层面的出入口布局分别对行人流的数量、流线、分布和集散具有直接影响。通过提出步行服务效率这一概念,能够有效整合行人交通的“流”与“场”,平衡交通服务的“供”与“求”,从交通视角评价站域空间组织,并深入理解空间组织与行人交通的关联性。在空间组织方面,对其认识应建立在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以深圳市为例,在全面剖析了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特征后,发现以往基于规模等级和主导功能的分类方式难以全面反映轨道站域的空间组织特征,更无法体现行人流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影响行人分布的空间结构分类方式实则更为有效。因此通过形状指数和密度梯度函数计算,深圳市轨道站域被划分为节点型、面域型和轴带型三大基本结构。这些结构种类与站域层面的功能、形态和站点层面的出入口布局共同构成了空间组织的自变量指标体系。在结合了调研与地铁刷卡数据、POI和OSM等大数据之后,筛选出9个典型站域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并将空间组织作为自变量指标进行计算。在步行服务效率方面,深圳市站域空间与步行的矛盾尤为突出。高峰期很多站域普遍存在行人步行缓慢、流线集聚性强和瞬时密度大等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站域空间在规划时并未考虑行人交通,缺乏对大规模行人的有效支持,进而制约了步行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伴随新一轮城市发展,城市轨道站域的步行需求还将进一步提高,其步行服务效率也应该从提高流动效率、分散聚集人流和疏解瞬时密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因此步行服务效率的具体内容主要针对行人流动性和时空协调性两个方面来选取因变量指标。明确了步行服务效率因变量指标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具体指标进行计算。借助行人微观仿真模拟的技术手段能够复现城市中大规模行人流的时空变化情况,有效获取指标结果。以典型轨道站域中的264条街道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和交通四阶段法对行人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并通过热力图对结果进行检验。随后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并将得到的数据与实地调研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调整并优化模型。最后利用仿真输出的数据对轨道站域的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进行计算,得到1组真实场景、9组功能变化场景和8组出入口变化场景下的计算结果,最终构成了步行服务效率因变量指标体系。基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证实了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具有显着影响,并发现了商业设施密度、街道中介度和人行道宽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在进一步对比三种结构类型的步行服务效率后,发现了不同结构类型下步行服务效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轴带型站点的通畅性最好,节点型站点的时间敏感度最大。通过不同功能种类和密度的多情景模拟,得出了功能分布、街道形态因素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具体关联和影响程度,并分析了不同车站位置、出入口数量和与城市连接方式的步行服务效率变化。从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关联,揭示了“空间—行为—效率”关联的群体行为作用机理。根据步行服务效率指标间的内在逻辑,空间组织中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依次为功能密度、出入口布局、结构形态。最后从提高步行服务效率的角度对样本站域提出了设计优化策略,并构建了“容量规模—站点设计—站域规划”的空间设计流程。
庄文杰[5](2020)在《小街区密路网下街道空间一体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土地资源紧张,为避免快速城市化对农田与生态用地的侵占,未来城市紧凑的发展以及用地效率提高是必然的选择。街道是城市最主要的公共空间和联系城市的主要结构,其与建筑界面之间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传统时期紧凑”、“现代主义运动后慢慢分离”,“而今再紧凑”的特征与趋势。而我国在此发展过程中有所滞后,用地权属的制约以及大街区疏路网的存在导致道路与用地分离、独立,对街道和城市的品质造成影响。故需要加强建筑之间城市空间的统筹规划,街道空间一体化势在必行。小街区密路网作为历史“发展”并“选择”的路网规划模式,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紧凑集约发展,”“倡导健康步行生活方式、恢复活力街道”的时代内涵与当下城市紧凑发展需求不谋而合。然小街区密路网在我国的实施仍处于试点阶段,并未形成一套与之适用的规则,长期以“大街区疏路网”的规划模式制定的规范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小街区下街道空间一体化程度提升的直接因素,同时街道牵扯的利益方多元复杂,统筹协调机制的缺乏进一步阻碍街道空间的一体化发展。因此本文在归纳我国现状问题、总结建成街区一体化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针对小街区密路网下的街道空间一体化进行研究,尝试构建我国小街区密路网下街道空间一体化框架,总结一体化目标、机制与空间层面的实施策略,并以作者亲自参与研究的琶洲西区城市设计项目作为实践剖析对象,以期为日后国内相关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第一章、第二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街道与界面之间关系的演变及小街区密路网的内涵进行梳理,阐释了街道空间一体化的内涵与发展必要性,论证街道空间在当前背景下进行一体化的迫切性与价值。以此为研究基础提出问题,通过信息统计法与文献研究法汇总与分析我国小街区密路网下街道空间一体化面临的制约因素。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第三章)。运用调查分析法,聚焦我国已建成的三个以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建成的街区并开展调研,从一体化的角度对实践案例进行剖析,运用比较归纳法总结三个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分析各自的街道空间一体化先进性。第三部分为解决问题(第四章、第五章)。针对第一部分归纳的现状问题,结合案例的一体化先进经验借鉴与不足反思,从目标、机制保障、空间具体实操三方面提出我国小街区密路网下提高街道空间一体化程度的适用框架,指导后续实践。基于构建的框架,以广州市琶洲西区街道空间一体化具体实践为例,从制度、街道整体层面、具体地块层面深入剖析街道空间一体化的具体操作方式,并总结其实践特征,对框架进行论证与补充。
林珂[6](2020)在《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转型、“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喷涌而出,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土地集约利用等概念相继提出的时代背景之下,创新的城市空间类型不断涌现。街道作为城市中最广泛、最基础、最重要的网络型公共空间系统之一,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街道空间的复杂程度伴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增加,参与街道空间营造的利益方也更为多元,博弈与诉求关系更为复杂。要实现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应该探讨更为“灵活”而“精明”的方式。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管控机制也趋向于“理性地突破”现有体制框架。因此,明确街道设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诉求,建构“共享”和“创新”导向的街道设计新模式及其与之相匹配的实现机制,提供更具激励性和包容性的政策环境,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不断增多的不确定性;引入城市设计视角,激发街道作为多维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特征,建立多元博弈和多专业协同工作模式,实现街道设计的理念创新、多元参与、动态适应和精明管控,是当前城市空间高品质发展的迫切需求。首先,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对街道发展的历史和空间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街道设计理念的演变趋势;通过对比国内外中心区街道发展现状,总结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的问题,以及当前环境和政策条件对街道空间发展的不适应性。指出共享和创新是街道设计发展的内在需求,并明确共享和创新空间类型及其价值取向。其次,通过21世纪初的福田中心区中22,23-1街坊城市设计实证案例的研究,结合持续的现场观察和使用者调查,从街道设计的实施成效、街道环境评测以及街道空间使用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城市设计介入街道层面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现代城市设计体系下街道设计的成功经验和时代局限性。再者,通过对2014年至今的广州琶洲西区互联网城市设计项目进行实证研究,从街道设计管控机制、街道空间整合优化,以及街道设计管控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多元参与、多维整合以及动态管控是新时代中心区街道设计的发展演进趋势。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实现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策略体系:多元共享(参与)的街道设计模式、多维复合的街道设计创新策略、动态适应和精确管控的街道设计实施机制等。
周坤玉[7](2020)在《粤东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支持力度,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广东省积极响应,2016年正式提出打造卫生强省的目标,扩大补充粤东西北地区医疗资源、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存量不断减少,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然而许多大型综合医院的建设不重视地下空间的设计,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从地下空间的平面功能组织、交通流线组织以及防洪防涝设计三个方面切入,对粤东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进行相关的优化设计研究,总结成功的设计经验,制定对应的设计策略,给粤东地区的医疗事业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明确了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阐述了相关的概念和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紧接着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第二部分梳理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接着对医院地下空间的现状、物理环境特征及功能特征作出论述,并阐述了其发展趋势,然后分析医院地下空间的防灾防治,提出应加强地下空间的防洪防涝性能,最后分析了粤东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在功能组织、交通流线与洪涝防灾三个共性问题上的特殊性。本文第三部分明确了实例调研的内容和方法,从项目概况、地下空间功能组织、地下空间交通组织、地下空间防洪涝设计等不同角度进行实地调研,总结调研案例地下空间的现存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本文第四部分确立了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的优化设计原则:平面功能组织的多样化和合理化原则、交通流线组织的高效化和人性化原则、防洪防涝设计的多维度及补短板原则。并基于以上原则,提出从平面功能组织、交通流线组织、防洪防涝措施三个角度对粤东地区的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提出优化设计策略。
吴沅沅[8](2020)在《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铁建设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铁路客站与城市的关系愈发紧密。高铁交通综合体作为城市交通体系重要节点和城市的一部分,具有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双重属性。它对于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城市发展、协调交通与城市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研究主要以高铁交通枢纽高效运作、客站与城市一体化设计为目的,把握高铁交通综合体的功能构成及演变规律,研究站与城协同发展视角下的功能复合化设计及空间布局方式。我国的高铁交通综合体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理论研究亦不够完善,存在枢纽内功能布局不合理、客站割裂城市、站与城衔接不合理等问题,表现为交通通行效率不高,站域空间形态破碎,土地利用率低、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车站未能与城市不能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针对以上问题,论文紧密结合当前中国高铁客站建设领域实践与研究,以高铁客站与城市功能的空间复合及空间布局为研究重点,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建筑功能空间组合理论、建筑城市一体化理论等作为基础,采用定性、定量结合,多专业视角的研究方法,初步建立起了我国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的理论体系。对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空间布局、交通空间组织的方式及平剖面布局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对应的设计策略,以促进高铁交通综合体与城市的协同可持续发展。本文第一章阐述了我国高铁发展的现状以及铁路客站发展现状等基本背景,结合现存的问题指出适应新时代铁路建设的高铁站点功能及布局优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并详述了研究方法及框架,介绍了相关基础理论,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第二章深入剖析了高铁交通枢纽的功能构成及其空间特点。第三章在铁路客站功能发展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实践案例与理论研究对高铁客站与城市功能复合的主要方式进行归类分析。第四章具体研究高铁交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包括铁路客站空间布局演变,立体式布局设计、地上地下一体化布局三个方面的布局模式及特点。另外,以客流量为基础进行定量分析,从空间关联度视角对空间布局提出优化设计策略。第五章结合实地调研选取现有高铁站,定量进行区域步行可达性分析,总结步行空间组织的基本类型与典型布局模式,最后结合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可行性设计策略。第六章:总结与思考并说明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付文晓[9](2020)在《规划博弈视角下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迈入新常态,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不断提升,传统的粗放式城市开发建设管理方式面临着精细化提升的要求。城市设计作为一种以三维空间形态为目标的规划设计方法,其包含的多元价值及其协调能力,在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理念下,越来越多地与治理能力关联。2017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城市设计在城市开发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城市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逐渐多元化,利益博弈成为了城市设计实施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思考,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具有哪些特点,实施管理选择的影响因素为何,目前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博弈选择的内在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提升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水平等。本文以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发展沿革、现状特征以及对应的利益追求和博弈特征进行总结;通过结构性访谈,归纳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博弈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博弈特征构建利益集团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博弈选择的内在原因及影响因素的本质;最后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及案例,提出引入规划博弈分析的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优化目标及思路。研究表明,广东省城市设计的发展表现为政府在管治开发利益过程中不断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开发利益的过程,具有规划博弈的特征。现状城市设计实施管理表现为基于利益博弈的规划得益行为,而上级规范指引、城市发展水平、特殊政策影响以及相关人员知识理性等是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博弈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博弈特征方面,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作为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参与的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相结合的博弈类型,边际交易成本的对比是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博弈选择的内在原因,而博弈选择影响因素主要是对空间利益界定以及边际交易成本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底线控制、推动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整体理性提升、增强城市设计实施管理过程中知识理性的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优化目标及思路。
覃麒睿[10](2020)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生活的载体。深圳作为中国新兴城市的代表,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足、质量下降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一种在建设用地内、依托建筑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引起人们的关注。深圳目前已开始出台有关建设管理规定,逐步开展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实践。福田中心区作为深圳城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过去的四十年的建设中产生了了大量且集中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已具有研究基础,然而缺乏设计导控经验,建筑公共开放空间未能达到良好成效。而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从上个世纪中叶就开始开展有关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设计导控经验。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转换为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论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对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的总结。通过梳理美国、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实践过程,归纳其设计导控一般方法。第二,对深圳及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的研究。首先通过图纸、政策文件、管理文件等资料的研究,提取其中有关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内容部分,分析深圳及福田中心区在现行的设计控制指引和管理运作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作用;其次通过实地的走访调研考察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成效。通过现状的研究反思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的优秀经验和不足之处。第三,制定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通过优秀经验的总结和实地的调研分析,从设计和管理两方面搭建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的框架。
二、深圳市中心区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市中心区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大城市已经进入存量发展时代 |
1.1.2 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纳入国家战略 |
1.1.3 存量更新中的开发强度已经成为突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存量 |
2.1.2 城市更新 |
2.1.3 城市更新单元 |
2.1.4 开发强度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存量更新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开发强度相关研究综述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紧凑型城市理论 |
2.3.2 空间生产理论 |
2.4 国内外城市开发强度发展概况及应对策略 |
2.4.1 拉美城市 |
2.4.2 西方城市 |
2.4.3 亚洲城市 |
3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量化分析 |
3.1 深圳城市更新发展概况 |
3.1.1 深圳存量更新发展概况 |
3.1.2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发展概况 |
3.1.3 开发强度制定中的多元平衡 |
3.2 研究体系构建 |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2 分析指标选取 |
3.3 开发强度现状特征 |
3.4 开发强度时序变化分析 |
3.4.1 总体时序变化 |
3.4.2 局部时序变化 |
3.5 开发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
3.5.1 总体空间分布 |
3.5.2 可能影响分析 |
3.5.3 小结 |
3.6 开发强度发展趋势研究 |
3.6.1 分形理论分析 |
3.6.2 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分析 |
3.7 开发强度变化动因分析 |
3.7.1 总体变化特征 |
3.7.2 动因分析 |
4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典型案例分析 |
4.1 案例选取 |
4.2 规划单元A案例分析 |
4.2.1 项目概况 |
4.2.2 更新前后开发强度对比 |
4.2.3 开发强度计算及与周边对比 |
4.2.4 更新单元对周边影响 |
4.3 规划单元B案例分析 |
4.3.1 项目概况 |
4.3.2 更新前后开发强度对比 |
4.3.3 开发强度分析 |
4.3.4 更新单元对周边影响 |
4.4 小结 |
5 高开发强度问题研究及改进策略 |
5.1 高开发强度引发问题 |
5.1.1 配套设施承载力突破极限 |
5.1.2 空间使用成本急剧上升 |
5.1.3 公共空间缺乏,城市宜居性降低 |
5.1.4 小结 |
5.2 高开发强度产生原因 |
5.2.1 客观因素—土地、人口 |
5.2.2 直接因素—地价 |
5.2.3 根本因素—规划理念 |
5.2.4 影响因素—政府定位、政策导向 |
5.3 高开发强度改进策略 |
5.3.1 宏观—更新理念改进 |
5.3.2 中观—政策制度改进 |
5.3.3 微观—技术层面改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10-2019 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 |
附录 B 2010-2019 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典型工程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
1.1 城市轨道交通 |
1.2 城市地下道路 |
1.3 地下综合管廊 |
1.4 地下商业中心 |
1.5 其他地下设施 |
2 深圳已建成的几个典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案例 |
2.1 深圳地铁11号线 |
2.2 坪山—盐田快速通道 |
2.3 丰盛町地下阳光街 |
3 深圳拟建的几个典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案例 |
3.1 海滨大道海底隧道工程 |
3.2 深圳轨道交通16号线共建综合管廊工程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3)“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城市外部空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
3.2 案例经验总结 |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
3.3.1 规模尺度 |
3.3.2 交通组织 |
3.3.3 空间特质 |
3.3.4 景观绿化 |
3.3.5 配套设施 |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
3.4.1 形式多元化 |
3.4.2 功能复合化 |
3.4.3 空间立体化 |
3.4.4 体量巨型化 |
3.4.5 环境人文化 |
3.4.6 景观多样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
4.1 项目概况 |
4.1.1 大西安新中心 |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
4.2 街区规模尺度 |
4.3 交通组织 |
4.3.1 交通网络 |
4.3.2 步行系统 |
4.3.3 停车系统 |
4.4 空间特质 |
4.4.1 空间构成 |
4.4.2 空间布局 |
4.4.3 空间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空间秩序 |
4.5 景观绿化 |
4.5.1 自然景观 |
4.5.2 人工景观 |
4.6 配套设施 |
4.6.1 公共服务设施 |
4.6.2 休闲设施 |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7.5 综合评价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
5.1.1 政策规定 |
5.1.2 政策实施 |
5.1.3 控制要素 |
5.1.4 设计导则 |
5.1.5 分图图则 |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
5.2.1 交通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建筑布局因素 |
5.2.4 人性化因素 |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
5.4.1 基本构成方式 |
5.4.2 空间布局模式 |
5.4.3 空间尺度控制 |
5.4.4 城市界面设计 |
5.4.5 建立空间秩序 |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
5.5.3 人工水体设计 |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
5.5.5 硬质环境设计 |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录 |
附录4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城市空间层面的步行研究 |
1.3.2 轨道交通站域层面的空间研究 |
1.3.3 轨道站域相关的行人交通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理论分析 |
2.1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的研究基础 |
2.1.1 轨道站域空间的范围界定 |
2.1.2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1.3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理论模式 |
2.1.4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分类 |
2.2 步行服务效率相关研究基础 |
2.2.1 行人交通的相关研究 |
2.2.2 轨道站域的行人交通流动过程 |
2.2.3 步行服务效率的概念、内涵与意义 |
2.2.4 基于行人微观仿真的步行服务效率测度方法 |
2.3 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互动机理 |
2.3.1 空间组织与行人交通的源流关系 |
2.3.2 步行服务效率对空间组织的引导作用 |
2.3.3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直接影响 |
2.3.4 变量间的基本关系框架与研究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圳市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特征和测度指标建立及论证 |
3.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站域空间组织特征 |
3.1.1 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概况 |
3.1.2 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与站点建设过程 |
3.1.3 城市轨道站域的既有分类及特征 |
3.1.4 空间格局诱导下的站域空间组织特征 |
3.2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测度内容论证 |
3.2.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测度内容 |
3.2.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测度内容 |
3.2.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测度内容 |
3.2.4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测度内容 |
3.3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测度指标选取 |
3.3.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指标选取 |
3.3.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指标选取 |
3.3.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指标选取 |
3.3.4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指标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市典型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指标量化及分析 |
4.1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指标预处理与计算 |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1.2 指标计算结果的空间分布概况 |
4.2 轨道站域典型案例的筛选 |
4.2.1 典型案例筛选原则 |
4.2.2 典型案例选取过程 |
4.2.3 典型样本案例介绍 |
4.3 典型案例的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
4.3.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指标结果 |
4.3.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指标结果 |
4.3.3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指标结果 |
4.3.4 自变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市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特征与评估指标建立及论证 |
5.1 城市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特征分析 |
5.1.1 轨道交通运营概况与行人客流不均衡特征 |
5.1.2 轨道交通高峰行人客流的潮汐特征 |
5.1.3 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的时间峰现特征 |
5.1.4 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的未来增长趋势 |
5.2 城市轨道站域行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5.2.1 轨道站域行人流动基本特征 |
5.2.2 轨道站域行人流空间汇集特征 |
5.2.3 轨道站域行人流时间波动规律 |
5.3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评价指标筛选与论证 |
5.3.1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初步筛选对象 |
5.3.2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筛选的原则 |
5.3.3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代表的内容 |
5.3.4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圳市典型轨道站域行人微观仿真过程及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 |
6.1 基于行人微观仿真模型的建模基础 |
6.1.1 研究假设与预期结果 |
6.1.2 行人微观仿真模拟流程 |
6.1.3 行人微观仿真平台选取 |
6.1.4 空间范围与模拟场景设置 |
6.2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仿真模型构建 |
6.2.1 行人流动模拟流程及方法 |
6.2.2 轨道站域空间与行人行为模型构建 |
6.3 步行人流模拟结果检验及模型调整优化 |
6.3.1 步行吸引量结果检验与调整优化 |
6.3.2 行人分布数量检验与调整优化 |
6.3.3 步行通行时间检验与调整优化 |
6.3.4 微观步行行为检验与调整优化 |
6.4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结果 |
6.4.1 各站点行人流量与分布结果 |
6.4.2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结果 |
6.4.3 站点层面出入口布局情景计算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影响因素分析与结果的启示 |
7.1 轨道站域功能密度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
7.1.1 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整体影响 |
7.1.2 办公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1.3 居住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1.4 商业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
7.2.1 路网形态与步行服务效率的关联性 |
7.2.2 路网形态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
7.3.1 空间结构的步行服务效率差异性分析 |
7.3.2 节点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
7.3.3 面域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
7.3.4 轴带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
7.4 出入口布局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
7.4.1 出入口数量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4.2 出入口位置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4.3 出入口形式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
7.5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影响的综合性分析 |
7.5.1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路径 |
7.5.2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
7.5.3 步行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与影响机理 |
7.5.4 基于步行服务效率的空间组织调整 |
7.6 研究结果的应用及启示 |
7.6.1 基于容量规模—站点设计—站域规划的设计流程 |
7.6.2 结合行人客流量的空间开发强度调控 |
7.6.3 考虑与站域容量协调的车站出入口布局 |
7.6.4 针对行人规模的轨道站域空间结构选型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典型站域的初步筛选与调研分析 |
附录B 全部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附录C 全部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小街区密路网下街道空间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资源紧张,可持续发展对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 |
1.1.2 全面开展城市设计,街道愈加受重视 |
1.1.3 街道设计面临跨界整合态势 |
1.1.4 小街区密路网在我国落地实施仍在试点阶段 |
1.2 研究范畴及对象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综述 |
1.3.1 街道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1.3.2 街道设计研究新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小街区密路网下街道空间一体化议题思考 |
2.1 街道与建筑界面关系的演变历程及相关研究 |
2.1.1 传统城市紧凑的街道空间 |
2.1.2 现代社会街道与建筑分离 |
2.1.3 对现代规划进行反思,重回紧凑 |
2.1.4 小结 |
2.2 街道空间一体化的影响要素 |
2.3 我国城市街道空间存在的问题 |
2.4 小街区密路网下街道空间一体化制约因素分析 |
2.4.1 相关技术指标适用与支持度低 |
2.4.2 协调管控机制不完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街区密路网下街道空间一体化经验借鉴与反思 |
3.1 街道空间一体化案例分析 |
3.1.1 珠江新城西区 |
3.1.2 深圳22、23-1街坊 |
3.1.3 天津于家堡 |
3.2 街道空间一体化先进性对比总结 |
3.2.1 街道界面渗透性 |
3.2.2 开敞空间布局 |
3.2.3 控制与协调机制 |
3.2.4 步行系统复合程度 |
3.2.5 消防登高扑救场地布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街区下街道空间的一体化框架 |
4.1 街道空间一体化的目标 |
4.1.1 紧凑都市形态发展 |
4.1.2 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
4.2 街道空间一体化机制保障 |
4.2.1 建立非自治保障机制 |
4.2.2 协调多专业工作模式 |
4.2.3 全程把控与弹性管理 |
4.3 街道空间一体化设计策略 |
4.3.1 加强界面控制 |
4.3.2 整合开敞空间 |
4.3.3 构建多层次步行系统 |
4.3.4 优化交通组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琶洲西区街道空间一体化实践 |
5.1 背景简介 |
5.2 街道设计管控方式 |
5.2.1 前期设计管控 |
5.2.2 机制保障 |
5.3 街道空间一体化分析 |
5.3.1 开敞空间整合 |
5.3.2 界面控制与渗透 |
5.3.3 立体步行系统 |
5.3.4 消防问题处理 |
5.4 具体地块周边的一体化控制 |
5.4.1 琶洲西区复星地块 |
5.4.2 琶洲西区欢聚时代地块 |
5.4.3 琶洲西区唯品会地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发展背景下街道设计的演化趋势 |
1.1.2 “共享”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
1.1.3 “创新”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
1.1.4 城市设计的多维视野和方法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街道设计 |
1.2.3 共享和创新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研究 |
1.3.1 街道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1.3.2 街道设计研究新进展 |
1.3.3 现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 |
2.1 时间维度的街道设计演进 |
2.1.1 封建社会时期 |
2.1.2 文艺复兴时期 |
2.1.3 工业革命时期 |
2.1.4 现代主义时期 |
2.1.5 后现代主义时期 |
2.2 空间维度的街道设计演进 |
2.2.1 马车的街道 |
2.2.2 小汽车的街道 |
2.2.3 步行者的街道 |
2.3 中心区街道设计发展问题总结 |
2.3.1 我国中心区街道设计发展问题总结 |
2.3.2 国外中心区街道设计发展经验介绍 |
2.3.3 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趋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享和创新导向的街道设计空间类型研究 |
3.1 共享导向的街道空间类型 |
3.1.1 共享廊道空间 |
3.1.2 共享地块公共空间 |
3.1.3 共享建筑公共空间 |
3.2 创新导向的街道空间类型 |
3.2.1 街道空间网络创新 |
3.2.2 街道空间立体创新 |
3.2.3 街道空间触媒创新 |
第四章 现代城市设计体系下的街道设计及其实施导控..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 |
4.1 城市设计背景 |
4.1.1 项目基本情况 |
4.1.2 城市设计介入时机 |
4.2 街道设计管控与实施成效 |
4.2.1 街道网络 |
4.2.2 街道界面 |
4.2.3 街道景观设计 |
4.2.4 骑楼连廊 |
4.3 街道空间使用情况分析 |
4.3.1 街道环境要素评价 |
4.3.2 公众使用问卷调查 |
4.4 总结与反思 |
4.4.1 城市设计视角和方法在街道设计中的作用 |
4.4.2 现代城市设计体系下街道设计的时代局限性 |
第五章 新时代共享和创新导向的街道设计实践..琶洲西区互联网集聚区城市设计 |
5.1 城市设计背景 |
5.2 地区城市设计总师制度 |
5.2.1 地区城市设计总师制度简介 |
5.2.2 街道设计层面实施管控机制 |
5.3 街道空间整合优化 |
5.3.1 街道网络整合 |
5.3.2 开放空间整合 |
5.3.3 街道界面整合 |
5.4 共享和创新导向下的街道设计管控 |
5.4.1 地块公共空间共享 |
5.4.2 建筑公共空间共享 |
5.4.3 共享的立体街道系统 |
5.5 发展趋势总结 |
5.5.1 “单一主导——多元参与”演进 |
5.5.2 “线性设计——多维设计”演进 |
5.5.3 “标准导控——动态管控”演进 |
第六章 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6.1 多元参与的街道设计创新模式 |
6.1.1 发挥城市设计的协同和管控职能 |
6.1.2 建立多元参与博弈的机制和平台 |
6.1.3 提供鼓励共同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
6.2 多维复合的街道设计创新策略——以中山总部经济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 |
6.2.1 面的维度:构建立体复合的街道公共网络 |
6.2.2 线的维度:形成共享和服务连续的公共空间廊道 |
6.2.3 点的维度:营造互联共享的公共空间核心 |
6.3 动态适应和精确管控的街道设计机制 |
6.3.1 搭建权责明确的设计架构 |
6.3.2 实施动态适应的街道设计导控 |
6.3.3 建立实施保障和监管体系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街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粤东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课题的对象和范围 |
1.3 相关概念 |
1.3.1 粤东地区 |
1.3.2 大型综合医院 |
1.3.3 地下空间 |
1.3.4 优化设计 |
1.4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课题的目的 |
1.4.2 研究课题的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5.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5.3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概述 |
2.1 大型综合医院概述 |
2.1.1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概述 |
2.1.2 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趋势 |
2.2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概述 |
2.2.1 地下空间现状 |
2.2.2 地下空间的物理环境特征 |
2.2.3 地下空间的功能特征 |
2.2.4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 |
2.3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安全与防灾 |
2.2.1 地下空间灾害概述 |
2.2.2 城市防洪排涝概述 |
2.2.3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防洪涝设计的发展趋势 |
2.4 粤东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调研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3.1.1 调研的主要内容 |
3.1.2 调研的方法 |
3.2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实地调研 |
3.2.1 大型综合医院项目概况调研 |
3.2.2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功能组织调研 |
3.2.3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调研 |
3.2.4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防洪防涝设计调研 |
3.3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 |
3.3.2 地下空间交通组织的问题 |
3.3.3 地下空间防洪涝设计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平面功能组织的多样化和合理化原则 |
4.1.2 交通流线组织的高效化和人性化原则 |
4.1.3 防洪防涝设计的多维度及补短板原则 |
4.2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功能组织优化设计策略 |
4.2.1 引入医疗功能 |
4.2.2 引入休闲及生活服务功能 |
4.2.3 合理组织平面功能 |
4.2.4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平面功能优化设计实践案例 |
4.3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策略 |
4.3.1 主入口采用立体交通组织 |
4.3.2 合理设置医院出入口、地下空间出入口,优化车行流线组织 |
4.3.3 停车区域结合功能布置、结合防火分区划分 |
4.3.4 配套设置地下大堂、地下上落客区,完善停车管理设备设施 |
4.3.5 完善地下交通人性化设计 |
4.3.6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实践案例 |
4.4 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防洪防涝优化设计策略 |
4.4.1 提高设计标准 |
4.4.2 合理设计场地排水 |
4.4.3 贯彻海绵城市理念 |
4.4.4 建筑整体抬升 |
4.4.5 车道入口设防洪闸门 |
4.4.6 地下室开口标高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层面对高铁站城一体开发的支撑 |
1.1.2 铁路客站向铁路综合体发展趋势 |
1.1.3 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空间布局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高铁交通综合体 |
1.2.3 功能复合 |
1.2.4 功能空间布局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结构和方法 |
1.4.1 研究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及相关理论综述 |
1.5.1 站城一体(TOD) |
1.5.2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 |
1.5.3 建筑功能空间组合论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交通综合体研究现状 |
1.6.2 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研究现状 |
1.6.3 研究现状综述 |
第2章 高铁交通综合体的功能空间构成及特性 |
2.1 高铁交通综合体的功能空间构成 |
2.1.1 枢纽部分功能 |
2.1.2 综合体部分功能 |
2.2 高铁交通综合体各个功能空间特点 |
2.2.1 站房功能空间特点 |
2.2.2 交通功能空间特点 |
2.2.3 换乘功能空间特点 |
2.2.4 商业、服务功能特点 |
2.2.5 综合开发功能特点 |
第3章 高铁客运枢纽综合体的功能复合设计 |
3.1 高铁客运枢纽综合体的功能复合化趋势概述 |
3.1.1 功能复合化整体增强的趋势 |
3.1.2 功能复合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
3.2 高铁客运枢纽综合体功能复合的类型 |
3.2.1 复合空间的基本类型 |
3.2.2 功能复合开发的程度 |
3.3 与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复合方式 |
3.3.1 环绕式 |
3.3.2 集中式 |
3.3.3 层叠式 |
3.3.4 下覆式 |
3.4 交通枢纽功能的复合设计 |
3.4.1 站前广场与换乘空间复合 |
3.4.2 站台空间与候车空间复合 |
3.4.3 站内商业空间与候车空间复合 |
3.5 小结 |
第4章 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空间布局研究 |
4.1 关联性对功能空间布局的要求 |
4.1.1 空间关联性基本原理 |
4.1.2 空间关联性的分析 |
4.1.3 关联性对功能空间布局的要求 |
4.2 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
4.2.1 空间布局的立体化演变过程 |
4.2.2 立体式功能空间布局 |
4.2.3 换乘空间的立体化设计 |
4.3 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布局 |
4.3.1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作用 |
4.3.2 地下空间设计策略 |
4.3.3 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布局模式 |
4.4 小结 |
第5章 高铁交通综合体步行交通空间组织 |
5.1 可达性对步行交通空间组织的要求 |
5.1.1 可达性分析基本原理 |
5.1.2 步行可达性分析——沙坪坝站为例 |
5.1.3 可达性对步行空间组织的要求 |
5.2 步行交通组织方式 |
5.2.1 步行交通组织的典型方式 |
5.2.2 步行空间平面布局模式 |
5.2.3 步道与城市连接方式 |
5.3 步行交通空间组织策略 |
5.3.1 网络化 |
5.3.2 系统化 |
5.3.3 人性化 |
5.4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规划博弈视角下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大规模城市化背景下日益重视城市设计 |
1.1.2 利益博弈是城市设计始终面对的基本议题 |
1.1.3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亟需梳理和指导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
1.4.1 概念解析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2.2 规划博弈的相关研究论述 |
2.2.1 基于博弈论的城乡规划研究综述 |
2.2.2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设计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城市设计发展沿革及现状研究 |
3.1 广东省城市设计发展回顾 |
3.1.1 广东省各市城市设计编制开端呈现阶段性特点 |
3.1.2 广东省城市设计价值理念呈现阶段性特点 |
3.1.3 广东省城市设计发展历程实质:对公共利益地不断追求 |
3.2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现状 |
3.2.1 广东省城市设计管理体系呈现差异化特点 |
3.2.2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逻辑呈现差异化特点 |
3.2.3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方式呈现差异化特点 |
3.2.4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现状实质:基于公共利益博弈的规划得益 |
3.3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博弈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博弈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上级规范指引 |
4.2 城市发展水平 |
4.3 特殊政策影响 |
4.4 相关人员知识理性 |
4.5 地区性政策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规划博弈的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分析 |
5.1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博弈特征分析 |
5.1.1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利益集团及其利益诉求 |
5.1.2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利益集团利益冲突分析 |
5.1.3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利益集团博弈地位分析 |
5.1.4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博弈类型分析 |
5.2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博弈选择策略分析 |
5.3 成本-收益下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博弈选择分析 |
5.3.1 各利益集团成本-收益模型构建 |
5.3.2 不同博弈选择下各利益集团成本-收益模型 |
5.3.3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博弈选择内在原因:边际交易成本对比 |
5.4 边际交易成本下的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影响因素本质分析 |
5.4.1 上级规范指引:界定边际交易成本影响下的博弈选择空间 |
5.4.2 城市发展水平、特殊政策影响:利益集团边际交易成本对比的基础 |
5.4.3 相关人员知识理性:利益集团间边际交易成本对比的支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优化思路探索 |
6.1 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优化目标 |
6.1.1 完善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底线控制 |
6.1.2 推动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整体理性提升 |
6.1.3 增强城市设计实施管理过程的知识理性 |
6.2 广东省城市实施管理优化思路 |
6.2.1 出台省级规范指引:提升城市设计实施管理底线 |
6.2.2 公私联合组织:推动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整体理性的提升 |
6.2.3 由编制服务到过程服务:增强城市设计实施管理过程知识理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开放空间发展面临挑战 |
1.1.2 公共开放空间急需转型 |
1.1.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不足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实践动态 |
1.3.2 设计导控相关研究 |
1.3.3 深圳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实践和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 |
2.1 国内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案例 |
2.1.1 美国POPS设计导控实践 |
2.1.2 日本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 |
2.1.3 新加坡POPS设计导控实践 |
2.1.4 台北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 |
2.1.5 香港POSPD设计导控实践 |
2.1.6 内地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 |
2.2 国内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总结 |
2.2.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管理运作机制 |
2.2.2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与审核认定 |
2.2.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成后使用评价 |
2.2.4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检讨与改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行的设计控制指引和管理运作 |
3.1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行的设计控制指引 |
3.1.1 规划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控制指引 |
3.1.2 城市设计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控制指引 |
3.2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行的管理运作 |
3.2.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激励手段 |
3.2.2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实施运作 |
3.2.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监管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研究 |
4.1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信息统计模式 |
4.2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调研 |
4.2.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形态 |
4.2.2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布 |
4.2.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信息统计 |
4.3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等级分类 |
4.4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反思 |
4.4.1 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积极经验 |
4.4.2 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不足之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 |
5.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原则 |
5.2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策略 |
5.2.1 宏观——搭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体系 |
5.2.2 中观——注重片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整合 |
5.2.3 微观——制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标准 |
5.3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管理策略 |
5.3.1 宏观——确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法定地位 |
5.3.2 中观——制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运行的激励和审核认定制度 |
5.3.3 微观——制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管理细则 |
5.4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改善设计和改善管理——以深圳市文化中心为例 |
5.4.1 改善设计 |
5.4.2 改善管理 |
5.5 借鉴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深圳市中心区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研究 ——以深圳为例[D]. 宋思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典型工程案例分析[J]. 彭琦,罗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1(03)
- [3]“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D]. 佟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小街区密路网下街道空间一体化研究[D]. 庄文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D]. 林珂.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粤东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地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周坤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设计研究[D]. 吴沅沅.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规划博弈视角下广东省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研究[D]. 付文晓.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研究[D]. 覃麒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