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处理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大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曹萍[1](2021)在《“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文中提出
王永明[2](2019)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标准、困境及路径》文中提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对于民族事务领域的综合改革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民族事务治理实践,借鉴既有研究成果,认为可从权力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过程民主化、运行法治化、治理结构一体化、治理绩效五个方面衡量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形态。在我国民族事务治理实践中,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着法治化的多重约束、治理结构孱弱、规范性、文化-认知性制度与规制性制度间的角力、治理无效风险等困境,并对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形成某种阻滞。为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需构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法治基础、促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完善民族事务治理结构、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绩效。
李庚伦[3](2017)在《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陆地边疆①的政治安全不仅影响到边疆的经济发展和安定有序,而且关联到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久安长治。边疆政治安全可以界定为地方政治系统不受到政治系统内部消极因素的干扰或政治系统外部反对势力颠覆性的威胁,在边疆拥有较高政治合法性且有效治理的状态,并且拥有维护边疆可持续安全的能力。综上所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是指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多元治理主体,为了实现地方政治系统不受到政治系统内部消极因素的干扰或政治系统外部反对势力颠覆性的威胁,运用国家权力应对政治系统、国内政治生态环境和国际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威胁和挑战的活动及其过程。我国边疆政治安全治理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政党执政安全建设、地方政权安全建设和国家主权安全维护等维度。我国边疆政治架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我国边疆政治安全面对着复杂的国内外威胁和挑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面与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党政体制为核心的政治系统。我国边疆政治系统由党权系统、政权系统和政协系统等组成。从我国边疆政治架构自身建设的视野出发,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发展,如何提升中国共产党在边疆的执政能力,如何强化边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制度安全,如何维护我国边疆国家主权安全特别是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的戍边体系,是我国边疆政治系统存在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也是维护和巩固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主要使命和基本方向。国内政治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重要性。我国边疆包括西南边疆的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北部边疆的甘肃、内蒙古,还有东北边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9个省或自治区。复杂多样的国内政治生态环境致使我国边疆政治安全面临着多元文化并存、利益结构失衡、三股势力猖獗、边疆宗教问题、邪教蔓延问题、黑社会组织犯罪、国家认同危机和网络舆情传播等威胁和挑战。从国内政治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视野出发,如何处理和应对边疆多元文化并存、三股势力猖獗、利益结构失衡和国家认同危机等问题的威胁和挑战,获得边疆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同,确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边疆的指导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在边疆的执政地位、维护边疆地方政权的合法运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政治安全治理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维护和巩固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主要使命和基本方向。国际政治生态环境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我国陆地边界和14个国家相邻,西南边疆毗连着越南、老挝和缅甸等国,西藏接壤不丹、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新疆相邻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等国,北部边疆和东北边疆则和蒙古、俄罗斯、朝鲜等国相邻。变幻莫测的国际政治生态环境,使我国边疆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西方敌对势力以及境外军事力量的威胁和挑战,而欧美等国家更是觊望围堵中国、西化中国、孤立中国、干涉中国的内政。从国际政治生态环境相互合作的视野出发,如何应对境外意识形态渗透、境外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以及境外军事力量等问题的威胁和挑战,获得边疆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同,确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边疆的指导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在边疆的执政地位、维护边疆地方政权的合法运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全球政治安全治理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巩固和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方向。本文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边疆政治安全治理进行研究,提出“我国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的命题,以应对我国边疆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威胁。本文严格遵循“什么是边疆政治安全治理,如何完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这一逻辑结构。本文共六章,前三章分别从我国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理论概述、历史镜鉴和当代威胁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什么是边疆政治安全治理”,后三章从边疆政治架构的建设与巩固、国内政治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完善,以及国际政治生态环境的应对与合作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完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边疆在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家喻户晓的成就,但和我国内地特别是东部沿海还有一定的差距,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则不言而喻。国内外反华势力以此为基点,从我国边疆的意识形态安全维度、政党执政安全维度、地方政权安全维度和国家主权安全维度等方面着手,对我国边疆政治安全造成了威胁和挑战。对于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维护和治理而言,我国边疆政治架构的建设是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关键环节,国内政治生态层面的有效治理是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重要领域,国际政治生态层面的相互合作是维护我国边疆政治安全的影响因素。
陈茂礼[4](2017)在《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红色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依赖于红色区域所承载的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它作为我国重要的政治资源,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是我国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尊重和保护资源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价值并加以开发利用,充分实现其各项功能。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增长的动机驱使开发者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竭泽而渔式地开发,或者畸形地追求红色政治教育功能,罔顾生态自然规律,造成了革命老区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红色旅游业资源的开发不同于一般自然资源或人文景观的开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传统的“物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理论不能正确指导红色旅游业资源的开发,甚至容易误入歧途,不是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异化“人”和“自然”,只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才能正确指导红色旅游业资源的开发。由于红色旅游业资源的开发本质上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人”,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具体的、现实的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人”,并不是抽象的存在,是有阶级性的,这正好契合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属性和特质,体现了对人的培育和塑造。然而,红色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绿色”永远只能是“底色”、“里色”,而附着在“绿色”身上的“红色”应该是“外色”、“面色”,这样才能保持“红色”的永存和可持续。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并不是超阶级的理论,它正视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为目的,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综合分析法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研究,立足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及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试图建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内在关联性,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的新内涵,力求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指导下,破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矛盾,促进革命老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实现。
游珍[5](2017)在《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边境城市是边境地区主要人口集聚地和重要经济集聚区,在维护边境稳定、促进边境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意义。论文从协调发展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出发,基于人地关系视角,运用系统评价模型以及地理学中的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一套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以与中国陆地边境线相接的21个边境地级市为研究区范围,通过实证评价,提出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的路径建议。本文在如下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将影响协调发展的因素归纳为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两大子系统,认为两大子系统相互作用并互相调控,子系统各要素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是城市协调发展的核心。该观点的提出对于当前碎片化的城市协调发展研究是一个重要进步。(2)基于以上理论分析,采用“密度、分割、距离”三维分析、人地关系、“五大发展理念”及系统论框架,构建了集“发展整体特征、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类型识别”三定量一定性的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丰富了多学科背景的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研究。(3)基于构建的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了中国边境城市的整体发展特征、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类型,并提出差异化的协调发展发展路径。整体发展特征实证研究表明,边境城市整体发展层面面临“密度、分割、距离”三重挑战,三个维度与全国的综合比值为0.62,其中,密度维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最大;发展基础实证评价表明,边境城市约八成区域为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和一般适宜的过渡地区,水土资源保障程度较高,整体不构成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但区域差异明显,20052014年边境城市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0%,社会发展基础较弱,边境城市发展基础可划分为三个类别;发展水平实证研究表明,边境城市发展水平呈高低水平两头小、中等水平中间大的“纺锤形”结构,空间分布格局与城镇化水平有较强吻合性,20052014年不同发展水平的边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均在提高,不同发展水平的边境城市在五个方面的演进特征各不相同;根据发展基础类型和发展水平级别的协调关系,将21个边境城市分为三种类型,认为以人口适度集聚与适度疏散来置换发展空间,是促进边境城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长期路径选择。
杨庆育[6](2016)在《直辖体制演进与现实作为:重庆例证》文中研究表明设立重庆直辖市对于探索国家重大战略落地、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省直管县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直辖后,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最终形成稳定的市直管区县的直辖市体制。重庆直辖以来主要政策的最重要特性是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同时又符合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相当部分政策具有创新性和超前性;政策的覆盖面广,体系相对严谨完整;政策的针对性强,部分政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政策的重点突出。重庆直辖体制及其系列政策措施,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应。
夏江[7](2015)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创新研究 ——以甘肃文化产业振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交融共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文化产业来实现,文化产业因为其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和可持续的特点被世界公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突出的问题,文化产业的结构、布局、资源配置还不合理,国家文化安全领域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文化多元化强烈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我国的文化建设要取得大繁荣,文化产业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文化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体现了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体现着文化时代化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观创新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坚持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就是马克思主义结合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际而进行的一种理论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观及其创新成果,用其指导和推动十三五期间甘肃文化产业振兴,实现甘肃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是本研究的立意所在。甘肃具有“华夏文明八千年,丝绸之路三千里”的历史与文化沉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文化资源宝库。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落地甘肃,为甘肃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遇。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创新成果推动和指导甘肃文化产业产业振兴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司林杰[8](2014)在《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结构、完善城镇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乃至全面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未来我国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福射带动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依托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城市布局、促进城市群发展、加强城镇化科学管理,已成为有效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选择。数据表明,城市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承载平台和主体空间格局,随着大量的经济资源逐步聚集到城市群区域,其内部各地区如何有效配置资源、化解经济冲突、实现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如官员绩效考核以及财政分权等,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间竞争,特别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存在多个城市的城市群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产业结构趋同、恶性竞争加剧、区域合作减少、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理论研究面临的严峻挑战,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竞合无序问题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机制设计已成为城市群发展实践中的重大课题。论文从梳理世界五大城市群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世界主要城市群的发展特点,着重探讨了不同发达国家的城市群治理模式,归纳出对我国城市群治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经验做法。在本文提到的五大城市群中,作者同样发现地区间存在着大量邻近区域间竞合问题,比如美国各城市间的税率策略互动问题、欧洲城市间竞争不平衡问题、英国伦敦自治市恶性竞争问题、日本国土空间开发问题等等。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城市群发展与治理模式,发现这些城市群在处理城市间竞合问题时,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二是加强区域发展规划;三是强调区域错位发展;四是设立特殊机构,协调区域利益;五是适度调整行政区划等。本文同样对我国几个主要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与竞合行为现状进行了梳理。总体来看,我国地区间竞争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兄弟竞争”、80年代的“地方保护主义”、90年代后期的“政策竞争”以及现阶段的“全方位、多层次”竞争。文章还归纳总结了现阶段一些较为常见的城市群内部竞争行为,包括外商投资竞争、劳动力资源竞争、发展定位竞争、税收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在城市群区域内合作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被打破,区域合作机制需要重新确立。开始于80年代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对促进地区间横向经济联合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区域间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也对目前我国城市群内部地区间的典型合作行为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总体看,我国城市群内部地区间既存在大量的竞争行为,也存在一些合作,但由于我国存在的,诸如官员考核选拔、财政分权等体制机制,使得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的恶性竞争数不胜数,合作却少之又少。为此,我国部分城市群相继建立了区域协调组织,对地区间竞合行为加以协调,如“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组织等。但不容乐观的是,现阶段城市群内部邻近地区“以邻为壑”、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仍然严重,这些区域协调组织并未实现其成立初衷。为研究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的竞合无序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群内部两中心晋升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对称性纳什均衡,并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提出了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的“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推论,即:随着地区间竞争行为对本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提高,政府竞争趋于激烈;而随着地区间合作行为对其他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提高,政府合作更趋消极。为验证该推论,本文使用2000--2011年北京等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并选取区域专业化水平、城市间交通便捷程度等变量代表合作行为;选取区域劳动力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代表竞争行为,验证这4个变量对本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否显着,同时,还选取这4个变量的空间滞后项进入模型,检验这些变量对城市群其他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并用以匹配政府行为表现,以此来验证本文提出的推论。结果显示,政府在资本竞争、劳动力竞争以及城市间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行为能够与本文三种不同设定的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很好地匹配,而政府在区域分工方面的行为也能够与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相匹配。总体而言,实证结果和现有的数据分析能够较好的支撑本文提出的“积极竞争,消极合作”的行为推论。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普遍存在的“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会产生何种后果呢?本文在第六章以城市群内部两城市争夺外商投资为案例基础,对“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福利经济学分析。通过构建由两个地方政府和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发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这种“积极竞争,消极合作”的行为产生了“租金耗散”的后果。本文认为,产生“租金耗散”后果的直接原因在于,城市群内各地方政府并没有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角度进行产业承接,而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参与竞争,进而使得外商投资企业掌握主导权,并利用这种同质化竞争,迫使两个地方政府不断提高优惠条件,最终导致“产业转移租金”全部被外商投资企业获得。同时本文也认为产生“租金耗散”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目标选择与地区发展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租金耗散”的形式一般表现为地方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种税收、土地优惠条件、财政转移支付或财政补贴,其缺口只能由地方财政承担,所以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的最终利益受损者是参与竞争的城市的普通居民。为避免由“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促使城市群内部形成“积极合作,良性竞争”的态势,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城市群内部竞合机制:一是建设法律基础机制:推进城市群发展公约制订和出台、鼓励城市群内部地方政府合作协议签订、推动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等;二是建立内部协调机制:未来城市群区域的管理应在不同层面设置不同管理机构,在国家层面应设置中央城市群统筹协调小组、在跨地区层面应设置城市群综合协调管理委员会和专业性协调委员会,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补充性协调管理组织;三是形成财政保障机制: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建立纵向与横向转移支付体系、确立“税收法定”等原则、改革财政预算体制等;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应从激励约束的的实施主体、参与客体、环境条件、预期目标、实施途径等方面入手,尽快建立激励相容的激励约束体制。本文以现有官员考核选拔体制为依据,构建晋升博弈模型,研究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竞合问题,提出了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的行为推论,并加以实证研究。随后,建立了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的社会福利影响,得出了“租金耗散”结论。为促使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形成“积极合作,良性竞争”的新秩序,以上述分析结果为依据,本文从法律基础、内部协调、财政保障、激励约束等几方面构建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机制。根据本文对我国城市群内部次区域间竞合行为的研究,结合世界城市群治理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群内部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市场为主导,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城市群区域内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深化内部一体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实现区域错位发展;引入绿色GDP,加强经济成本核算,完善官员考核体系;打破条块分割,设置具有权威性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等。
焦奎[9](2013)在《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执政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为考察主线,以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结构为支撑,采用理论推演、归纳概括、文献研究、规范研究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演变轨迹和特点,旨在阐明党的利益整合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和利益整合利益理论的创造性贡献,以及它对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指导作用。本文结构框架由导论和正文构成。本文结构框架由导论和正文七章构成。导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及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一是对本文所涉及利益、整合以及利益整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阐释。二是揭示了利益与政党的关系,指出政党具有利益表达、利益综合的功能,是实现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工具。三是分析了利益整合对执政党的意义。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础理论和立论的依据。第二章:执政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资源。本章主要系统梳理、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西方社会思想家、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家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主要观点和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作为执政以来党的利益思想的提出理论依据。第三章:党在过渡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本章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利益思想的提出的背景、概括其主要内容、分析其主要特点。第四章:党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主要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归纳这一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总结其总体特征。第五章:党在从计划经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中国同质同构社会结构的逐步解构,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的新变化。本章着重归纳这一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总结其主要特点。第六章: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伴随着“四个多样性”,出现了社会新阶层,利益主体多样化,中国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利益矛盾开始显现。本章概括了这一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总结其主要特点。第七章:十六大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创新。重点分析十六大以后共产党所处的执政环境所发生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阐明十六大以来党对利益整合思想创新之处。论文最后由一个简短的结束语收尾。结束语简要回顾和总结了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演变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四点启示:一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利益整合的价值取向。二是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三是利益整合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利益整合的制度和机制。四是重视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段娅[10](2010)在《三峡库区边缘化与再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发达程度高低,国际社会都十分重视流域综合开发,并通过流域开发改善流域地区居民的经济状况。然而在我国,流域开发并没有为流域地区,特别是为库区居民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或发展条件。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移民问题突出,库区人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反而不如开发之前。流域地区开发目的被异化导致了库区的边缘化,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峡库区的边缘化问题。那么,在流域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关系,如何真正实现开发的目的,让库区人民共享流域开发的成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主要表现在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效益及对南水北调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上。同时,三峡库区的人民用自己的家园换来了三峡工程的竣工,换来了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应,可是丰富的水能资源得到开发的结果并没有使库区的人民得到实惠。三峡库区没有享受到区域开发的好处,反而被排除在外,沦落为贫穷落后的边缘区,如果不能正视和有效解决边缘化问题,三峡库区就会和其他老库区一样,以水库建设为主导的区域开发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文化建设与发展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三峡库区的开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许多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写照。三峡库区建设、发展引发的边缘化问题,实际上体现了所有库区的共同问题。本文在梳理相关区域开发理论、边缘化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流域水电管理体制和开发模式,探讨三峡库区边缘化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库区进行再开发对策与原则思路。本研究用三峡库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三峡库区与电力输入地、三峡库区与非库区、三峡库区与库区之间的经济数据对比,辩证分析三峡工程建设为三峡库区带来的利与弊,对三峡库区边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三峡库区边缘化原因、表现、对策的研究,探索特殊边缘区“库区”再开发模式,进而以此为依据,使三峡库区真正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新的区域“中心”。本研究在为区域开发理论提供新的例证,并试图为解决库区边缘化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对今后我国的水电开发具有参考、借鉴和指导意义。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足三峡库区,对边缘地区概念的新界定以及边缘化成因的新探索;提出库区边缘化的评价体系;提出要对现有流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建立水电开发新的公平的利益分配格局。
二、正确处理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大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处理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标准、困境及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
二、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
(一)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多重约束 |
(二) 民族事务治理结构孱弱 |
(三) 民族事务治理中规范性、文化-认知性制度与规制性制度间的角力 |
(四) 民族事务治理存在无效的风险 |
三、当代中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
(一) 构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法治基础 |
(二) 促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三) 完善民族事务治理结构 |
(四)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绩效 |
(3)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边疆的理论概述 |
一、边疆概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变 |
二、陆地边疆概念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
三、边疆的特点与类型 |
第二节 边疆政治安全的理论概述 |
一、安全概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变 |
二、边疆政治安全概念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
三、影响边疆政治安全的要素分析 |
第三节 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理论概述 |
一、治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 |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概念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
三、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系统分析 |
第二章 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历史镜鉴 |
第一节 王朝国家时期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 |
一、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实践 |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 |
一、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实践 |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启示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 |
一、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实践 |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启示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边疆政治安全治理 |
一、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实践 |
二、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启示 |
第三章 陆地边疆政治安全面临的当代威胁 |
第一节 我国边疆政治架构的考量 |
一、意识形态安全维度 |
二、政党执政安全维度 |
三、地方政权安全维度 |
四、国家主权安全维度 |
第二节 边疆群众政治认同的考量 |
一、意识形态安全维度 |
二、政党执政安全维度 |
三、地方政权安全维度 |
四、国家主权安全维度 |
第三节 国际敌对势力干预的考量 |
一、意识形态安全维度 |
二、政党执政安全维度 |
三、地方政权安全维度 |
四、国家主权安全维度 |
第四章 陆地边疆政治架构的建设与巩固 |
第一节 边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
一、重视意识形态自身建设 |
二、推进意识形态理论创新 |
三、探索意识形态传播形式 |
第二节 边疆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
一、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
二、夯实执政党的执政理论 |
三、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
四、完善执政党的执政环境 |
第三节 边疆地方政权机制的健全 |
一、推进地方政府自身建设 |
二、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
三、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健全民族干部政策设计 |
第四节 边疆戍边体系功能的完善 |
一、优化合力戍边体系建设 |
二、推进建城戍边建设转型 |
三、加强文化戍边体系建设 |
第五章 陆地边疆国内政治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完善 |
第一节 边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治理 |
一、实现多样社会思潮并存 |
二、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
三、完善边疆宗教问题治理 |
第二节 边疆政党执政安全问题的治理 |
一、三股势力的防控与治理 |
二、完善邪教问题应对措施 |
三、坚决惩治边疆黑恶势力 |
第三节 边疆地方政权安全问题的治理 |
一、维护边疆的稳定与和谐 |
二、推动边疆的开发与建设 |
三、增进边疆的民主与民生 |
第四节 边疆国家主权安全问题的治理 |
一、获取反分裂的群众支持 |
二、完善反分裂的法律法规 |
三、加强反分裂的国际措施 |
第六章 陆地边疆国际政治生态环境的应对与合作 |
第一节 边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治理 |
一、警惕西方势力分裂中国 |
二、完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
三、坚决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
第二节 边疆政党执政安全问题的治理 |
一、坚决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
二、加强治理第五纵队力量 |
三、构建合理有序国际环境 |
第三节 边疆地方政权安全问题的治理 |
一、继续维护边疆政权安全 |
二、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 |
三、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
第四节 边疆国家主权安全问题的治理 |
一、树立和平稳定的价值观 |
二、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
三、谨慎应对境外军事威胁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评价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与要义 |
2.1 红色旅游资源的含义与特征 |
2.1.1 红色旅游资源的含义 |
2.1.2 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 |
2.2 红色旅游资源的功能 |
2.2.1 政治教育功能 |
2.2.2 经济发展功能 |
2.2.3 文化传承功能 |
2.2.4 生态建设功能 |
2.3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
2.3.1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
2.3.2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需要 |
2.3.3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
2.3.4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推进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
3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困顿与探寻 |
3.1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困顿 |
3.1.1 “物本主义”的发展理论误区 |
3.1.2 “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误区 |
3.1.3 “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局限 |
3.2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探寻 |
3.2.1 生态哲学的内涵 |
3.2.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 |
4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问题 |
4.1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异化”和“无为” |
4.1.1 “异化”的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 |
4.1.2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无为” |
4.2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红色旅游资源功能定位“偏差” |
4.2.1 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扭曲 |
4.2.2 红色旅游资源的经济发展功能被曲解 |
4.2.3 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传承功能被忽视 |
4.2.4 红色旅游资源的生态建设功能被屏蔽 |
4.3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发展的“失衡” |
4.3.1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
4.3.2 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二者顾此失彼 |
5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指导下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
5.1 凸显红色资源独特的阶级性,培养和重塑“社会人” |
5.1.1 政府主导开发工作,稳握“红色”主题 |
5.1.2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 |
5.1.3 提升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红色”素养 |
5.2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自然观出发,尊重资源的原真性 |
5.2.1 红色遗址遗迹的优先保护 |
5.2.2 红色文化的释读与归真 |
5.2.3 红色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
5.3 以实践的生态哲学为路径,优化利用红色旅游资源 |
5.3.1 彰显“红色”旅游主题 |
5.3.2 创新整合各色旅游资源 |
5.3.3 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
5.4 以辩证的生态哲学为指导,力求老区全面协调发展 |
5.4.1 促进老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
5.4.2 促进老区自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
5.5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社会生态效益放在首位 |
5.5.1 合理开发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助力革命老区脱贫致富 |
5.5.2 充分发挥西部红色旅游资源的经济功能,促进西部崛起和振兴 |
5.5.3 科学发展红色生态旅游,协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人地关系的认识和研究 |
1.2.2 协调发展评价的方法和模型研究 |
1.2.3 城市协调发展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
1.2.4 具体到中国边境地区及边境城市的协调发展研究分析 |
1.2.5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2.1 协调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人地关系理论 |
2.1.2 区位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1.5 非均衡增长理论 |
2.1.6 系统理论 |
2.2 协调发展的系统构成及其作用机理 |
2.2.1 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 |
2.2.2 影响城市协调发展的两大系统 |
2.2.3 两大系统相互作用机理 |
2.3 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小结 |
3 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类型识别 |
3.1 评价体系与类型识别的基本流程 |
3.2 发展整体特征评价模型的构建 |
3.2.1 评价框架 |
3.2.2 评价方法 |
3.2.3 数据来源 |
3.3 发展基础评价模型的构建 |
3.3.1 评价框架 |
3.3.2 评价方法 |
3.3.3 数据来源 |
3.4 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 |
3.4.1 评价框架 |
3.4.2 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
3.4.3 指标体系构建 |
3.4.4 测度模型构建 |
3.4.5 数据来源 |
3.5 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类型识别模型的构建 |
4 边境城市的边界效应和发展整体特征实证研究 |
4.1 边界屏蔽效应与边境城市区位特征分析 |
4.2 边境城市整体发展特征的实证分析 |
4.2.1 边境城市的“密度”特征 |
4.2.2 边境城市的“分割”特征 |
4.2.3 边境城市的“距离”特征 |
4.2.4 基于“密度、分割、距离”的边境城市与全国的综合差距 |
4.3 边境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边境城市发展基础评价 |
5.1 边境城市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适宜性评价 |
5.1.1 基于地形条件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
5.1.2 基于气候条件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
5.1.3 基于水文条件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
5.1.4 基于地被条件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
5.1.5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
5.2 边境城市人口发展的资源保障程度评价 |
5.2.1 基于人水关系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5.2.2 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5.3 边境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程度评价 |
5.3.1 基于人口发展的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
5.3.2 人口经济一致性评价 |
5.4 边境城市发展基础类型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6 边境城市发展水平评价 |
6.1 空间序列上的边境城市发展水平测算 |
6.1.1 创新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2 协调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3 绿色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4 开放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5 共享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6“五大发展理念”框架下的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6.2 时间序列上的边境城市发展水平的演进分析 |
6.2.1 高发展水平边境城市发展演进分析 |
6.2.2 中高发展水平边境城市发展演进分析 |
6.2.3 中低发展水平边境城市发展演进分析 |
6.2.4 低发展水平边境城市发展演进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类型识别与发展路径选择 |
7.1 发展基础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识别 |
7.2 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6)直辖体制演进与现实作为:重庆例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庆直辖市设立的体制创新与改革实践 |
(一)重庆直辖市设立的多重体制创新 |
1. 积极探索行政层级提升对确保国家重大战略的价值 |
2. 积极探索特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3. 积极探索省直管县的经验 |
(二)重庆直辖以来体制改革的实践 |
1. 行政体制平滑演变,最终形成稳定的市直管区县的直辖市体制 |
2. 分阶段突出重点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直辖体制优势 |
二、重庆直辖市体制创新探索 |
(一)我国前所未有的特殊直辖市体制探索 |
(二)发挥直辖体制优势,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
(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实践和新经验 |
三、重庆直辖市体制创新的主要特性及其效应评估 |
(一)重庆直辖以来重大政策的主要特性 |
1. 直辖体制本身体现了政策的综合效益 |
2. 直辖市体制能迅速集合中央政府所可能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 |
3. 政策特性分析 |
(二)重庆直辖体制及政策措施的效应 |
1. 直辖市效应基本显现,直辖体制构架形成 |
2.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
3. 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型,对外开放平台形成体系 |
4.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
5. 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
(7)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创新研究 ——以甘肃文化产业振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难点及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的难点 |
1.4.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5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 |
2.1 文化与文化观创新的含义 |
2.1.1 文化的内涵 |
2.1.2 文化观创新的含义 |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
2.2.1 文化与经济发展 |
2.2.2 文化与人的本质 |
2.2.3 文化与社会和谐 |
2.2.4 文化与历史进步 |
2.2.5 文化与生态文明 |
2.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进程 |
2.3.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 |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创新发展的现代价值 |
3.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创新发展厘清了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3.1.1 印证了社会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
3.1.2 明确了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助推作用 |
3.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创新发展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
3.2.1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3.2.2 抵御外来文化的扩张与渗透 |
3.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创新发展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强大动力 |
3.3.1 彰显民族魅力,增强民族凝聚力 |
3.3.2 形成民族自觉,增强民族认同感 |
3.3.3 保障文化的时代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4.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 |
4.1 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 |
4.1.1 文化产业的含义 |
4.1.2 文化观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4.2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4.2.1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4.2.2 甘肃省文化产业重要行业发展现状 |
4.2.3 甘肃省部分市州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4.3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分析 |
4.3.1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区位要素分析 |
4.3.2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分析 |
4.3.3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分析 |
4.4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1 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基础薄弱 |
4.4.2 产业结构单一,产品技术落后 |
4.4.3 产业人才缺乏,产品创新不够 |
4.4.4 文化市场乏力,消费能力不足 |
4.5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推动甘肃文化产业振兴 |
4.5.1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构建甘肃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4.5.2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打造甘肃文化产业市场环境 |
4.5.3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推进甘肃文化产业科技创新 |
4.5.4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优化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
4.5.5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推进甘肃文化产业人才建设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城市空间理论 |
2.1.2 区域增长理论 |
2.1.3 机制设计理论 |
2.2 相关文献述评 |
2.2.1 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 |
2.2.2 地区间竞争行为研究 |
2.2.3 地区间合作行为研究 |
3. 国外城市群发展实践与治理启示 |
3.1 国外主要城市群发展概述及特点 |
3.1.1 国外主要城市群发展概况 |
3.1.2 国外主要城市群发展特点 |
3.2 国外主要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2.1 美国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2.2 欧洲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2.3 英国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2.4 日本城市群发展与治理 |
3.3 国外城市群发展与治理对我国启示 |
3.3.1 积极融入国际化进程 |
3.3.2 科学编制区域发展规划 |
3.3.3 设立区域联席会议机制 |
3.3.4 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
3.3.5 提升中心城市经济效率 |
3.3.6 强化城市群发展基础条件 |
3.3.7 适时适度调整行政区划 |
4. 中国城市群内部竞争与合作行为现状 |
4.1 中国城市群总体发展历程与变迁 |
4.1.1 中国城市群初步形成阶段 |
4.1.2 中国城市群快速成长阶段 |
4.1.3 中国城市群持续发展阶段 |
4.2 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现状 |
4.2.1 城市群内部的竞争行为概述 |
4.2.2 城市群内部的合作行为概述 |
4.3 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协调机制 |
4.3.1 主要城市群现有协调机制 |
4.3.2 现有协调机制的绩效表现 |
5. 中国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与消极合作行为实证研究 |
5.1 理论分析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对称性纳什均衡 |
5.1.3 推论提出 |
5.2 实证研究 |
5.2.1 计量模型 |
5.2.2 数据说明 |
5.2.3 计量结果 |
5.2.4 推论验证 |
6. 中国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行为社会福利分析 |
6.1 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
6.1.1 案例基础 |
6.1.2 条件设定 |
6.1.3 模型构建 |
6.1.4 模型求解 |
6.2 比较静态分析 |
6.2.1 博弈次数与地方政府初始条件 |
6.2.2 博弈次数与地方政府让步幅度 |
6.2.3 博弈次数与转移企业时效性 |
6.3 社会福利分析 |
6.3.1 租金耗散过程 |
6.3.2 租金耗散启示 |
7. 中国城市群内部竞争与合作机制设计 |
7.1 法律基础机制 |
7.1.1 法律基础机制框架设计 |
7.1.2 法律基础机制主体构建 |
7.2 内部协调机制 |
7.2.1 内部协调机制框架设计 |
7.2.2 内部协调机制主体构建 |
7.3 财政保障机制 |
7.3.1 财政保障机制框架设计 |
7.3.2 财政保障机制主体构建 |
7.4 激励约束机制 |
7.4.1 激励约束机制框架设计 |
7.4.2 激励约束机制主体构建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1.2 仍需探讨的问题 |
8.1.3 可能的创新点 |
8.2 政策建议 |
8.2.1 强化市场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
8.2.2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深化城市群内部一体化 |
8.2.3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 |
8.2.4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强调不同区域错位发展 |
8.2.5 加强经济成本核算,完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
8.2.6 打破条块分割思维,设置统筹协调管理机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9)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
(一) 本文研究对象 |
(二) 本文的资料来源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研究思路 |
(二) 本文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六、本文写作框架安排与结构内在逻辑 |
第一章 利益整合是政党的重要功能 |
一、利益整合的相关概念和范畴的阐释 |
(一) 利益概念的一般分析 |
(二) 整合概念的界定 |
(三) 利益整合概念的阐释 |
二、利益整合是政党的重要功能 |
(一) 利益与政党 |
(二) 政党是表达、综合特定阶级、阶层利益的工具 |
(三) 利益整合对执政党的意义 |
第二章 执政以来党利益整合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的论述 |
(二) 列宁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的思想 |
(三) 斯大林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的观点 |
二、西方社会思想家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一) 古希腊时期思想家们关于利益问题的初步探索 |
(二)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三)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四)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三、中国传统社会的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一) 先秦时期思想家的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二) 汉代思想家提出的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三) 宋代思想家关于利益的和利益整合思想 |
(四) 明清时期思想家关于利益和利益整合思想 |
四、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 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二) 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三) 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第三章 党在过渡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过渡时期党的利益整合思想提出的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背景 |
二、党在过渡时去的利益整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以调整公私关系为重点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利益关系 |
(二) 实行“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整合统一战线内部的不同利益关系 |
(三) 以和平赎买政策解决国家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之间的利益矛盾 |
三、党在过渡时期利益整合思想的特点 |
(一) 明显的过渡性 |
(二) 运用和平方法实现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 |
(三) 围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中心来调整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
(四)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 |
(五) 策略性 |
第四章 党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利益思想提出的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背景 |
二、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提出并贯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主张 |
(二) 以权力下放为目标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
(三) 不同所有制在国家的统一市场内共存的观点 |
(四)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调整农轻重之间的关系 |
(五) 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和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 |
(六) 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利益关系 |
(七) 把握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
(八) 消除三大差别实现社会公平 |
(九) 正确处理学习外国经验与探索本国道路的关系 |
(十) 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思想 |
三、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特点 |
(一) 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 |
(二) 把人治和群众运动作为利益整合的主要方式 |
(三) 片面强调通过生产关系调整来整合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关系 |
(四) 把说服教育作为利益整合的主要方法 |
(五) 否定物质利益原则 |
第五章 党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转轨时期党的利益思想提出的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背景 |
二、从计划到市场转轨时期党的利益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否定和抛弃过去群众运动式的利益整合方式 |
(二)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途径 |
(三)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以及其他方面的利益关系 |
(四) 提出党在转轨时期整合各种利益关系的原则 |
(五) 提出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平衡发展的大政策 |
(六) 强调农业是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
三、党在转轨时期利益整合思想的特点 |
(一) 制度和法律作为整合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主要方式 |
(二) 在利益整合实践中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
(三) 采用渐进式整合策略 |
(四) 注重结合国情学习外国发展经验和利益整合模式 |
第六章 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 |
一、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提出的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背景 |
二、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利益整合的原则 |
(二) 实施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
(四) 提出党内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论断 |
(五) 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多种利益关系 |
(六) 提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政策 |
三、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的利益整合思想的特点 |
(一) 把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纳入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来看待 |
(二) 强调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三) 尊重“三个一致性” |
第七章 十六大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创新 |
一、十六大以来我国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
(一) 利益差距继续扩大 |
(二) 十八大以来我过利益格局变化的特点 |
(三) 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动的原因 |
二、十六大以来党的利益整合思想的创新 |
(一) 提出利益整合的基本原则 |
(二) 把“统筹兼顾”作为整合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根本方法 |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利益关系和谐 |
(四) 提出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
(五) 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进行整合 |
(六) 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七) 协调区域利益促进区域关系和谐 |
(八)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代际利益等利益关系 |
(九) 协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努力构建和谐和谐世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三峡库区边缘化与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相关动态 |
一、关于边缘化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流域水电管理体制研究 |
三、关于三峡库区贫困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研究技术路线图 |
一、本文创新 |
二、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区域开发与再开发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区域开发的目标 |
一、经济目标 |
二、社会目标 |
三、生态环境目标 |
四、文化目标 |
第二节 区域开发的战略与模式 |
一、区域开发战略 |
二、区域开发模式 |
第三节 区域开发中的目标冲突 |
一、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的冲突 |
二、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冲突 |
三、效益与公平的冲突 |
四、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冲突 |
五、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冲突 |
第二章 三峡库区边缘化问题的产生 |
第一节 三峡库区边缘化概念的界定 |
一、三峡库区的范围界定 |
二、三峡库区的边缘化 |
第二节 水能资源开发的特点 |
一、开发目标的异化 |
二、开发方式的弊端 |
三、流域水电管理体制不完善 |
四、水能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公平 |
第三节 三峡库区的移民工程评价 |
一、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的重要性 |
二、三峡库区移民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对三峡库区边缘化问题的分析 |
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重要性与特点 |
一、三峡库区的定位 |
二、三峡库区的战略地位 |
三、三峡库区再开发的优势和劣势 |
第二节 三峡库区边缘化的实证分析 |
一、几个需要事先说明的问题 |
二、库区与其他地区间差距 |
三、重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基于SPSS主成份分析方法 |
第三节 三峡库区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
一、历史因素 |
二、现实因素 |
三、水电利益分配机制 |
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
第一节 土耳其的GAP开发模式 |
一、土耳其的GAP开发模式介绍 |
二、土耳其水电建设管理体制介绍 |
三、土耳其的土地征用、移民安置与重建 |
四、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及建议 |
第二节 三峡库区的再开发路径选择 |
一、建立与库区相关联的水电开发配套机制,积极推行"三大补偿"措施 |
二、水电管理模式改进 |
三、着力解决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问题 |
四、全力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 |
五、加强库区基础设施建设 |
六、确立政策支持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正确处理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大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D]. 曹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标准、困境及路径[J]. 王永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 [3]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D]. 李庚伦. 云南大学, 2017(05)
- [4]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视角[D]. 陈茂礼.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5]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D]. 游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6]直辖体制演进与现实作为:重庆例证[J]. 杨庆育. 重庆社会科学, 2016(08)
- [7]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创新研究 ——以甘肃文化产业振兴为例[D]. 夏江. 兰州财经大学, 2015(05)
- [8]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D]. 司林杰.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9]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D]. 焦奎. 武汉大学, 2013(09)
- [10]三峡库区边缘化与再开发研究[D]. 段娅.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