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越千年——主编寄语(论文文献综述)
蒋涵逸[1](2020)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细读”法初探》文中提出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独特的文化瑰宝,而诗词的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诗词教学中开展细读需要从微观入手,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解读分析,对诗词文本展开细读,有助于把握诗词声韵美、文字美和情感美。在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文学知识素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研读诗词文本,不断地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扎实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当下诗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诗词文本的解读停留于表层和解读笼统,使得诗词教学不够具体和深入,诗词的本质特点得不到体现。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充分地运用文本细读法不失为一良策,文本细读主要运用在文学文本的批评和鉴赏上,国内学者将其引入中国,结合国内中学教材,建立了全新的文本解读方法,细读法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语文教学方式,不仅仅用于诗词,也包括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基于对文本细读法的简述和诗词教学的意义,结合诗词文体的特点,借写论文的机会为初中古诗词课堂的实践提供一点思路。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以“细读法”为主的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探讨:一、从文本细读法入手探讨中学诗词教学的理论基础。在此部分,对国内外的文本细读研究学者展开了溯源,总结出解读诗词的主要概念有反讽、悖论、朦胧、比较、还原。二、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在整个学段的课文中占比较高,是较为容易理解的文体,也正是因为其形式内容较为简单,在诗词教学中表现为文本的讲解浮于表面,诗词的内容流于形式,教学的方式因循守旧。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有: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不强,诗词教学方式亟待创新,课堂学习方式需要改进。三、在本部分探讨文本细读在具体诗词情景中的运用,将诗词的解读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学习声韵,因声入情,为进入文本做好情感铺垫;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联系具体的事件,是情感真挚可信的基础;把握意象,奠定情感,将抽象的情投射在具体的物象上,是古人表情达意的手法;分析语义,深入文本,能够掌握诗词的文字美;解读情感,由外及内,了解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在最后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行路难(其一)》为例设计诗词教学的细读过程。
王晓丽[2](2020)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以部编版语文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重视初中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责任。深入挖掘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质精神的内容,能够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师在使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教学时,给予初中生以思想和情感上正确引导,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在梳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篇目内容后,整理出其蕴含着爱国主义、尚礼守德、以民为本、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质精神的内容后,发现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质精神方面所选篇目具有题材广泛、内涵丰富、贴合实际等特征。结合笔者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分析,及多年来一线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以教材内容为本,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了解背景知识,掌握历史文化;要通过诵读升华情感,激发民族精神;要品味语言意境,感受文学魅力;要善用科技手段,渗透传统文化等;第二,要以教材内容为引,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要重视传统文化经典书目阅读,营造传统文化传承氛围,重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第三,要着眼传统文化传承,探索教学评价策略。要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坚持以发展性教学评价为主,运用互联网完善评价体系等。
毛亚兰[3](2020)在《南宋四名臣词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宋四名臣得名于清代词人王鹏运编刻的《南宋四名臣词集》,尔后专指赵鼎、李光、李纲、胡铨四人。他们的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都是我们了解南北宋之交时代面貌、社会风气、文人处境和文学新变的重要渠道。本文的基本框架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南宋四名臣词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重点分析总结了南宋四名臣的政治主张和学术主张。第一节分析了南宋四名臣的对金主张,且根据南渡和绍兴和议这两个不同的形势节点,更加细致地区分了南宋四名臣随着国家形势变化在和、战、守三种选择上的运动变化,总体来看是反和主战。第二节分析了政治背景下南宋新的学术思潮,论述了南宋四名臣反思批判荆公新学并在人事交往与任用、史学、道学和文学方面承继元佑学术的新动态。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南宋四名臣词作中的人生书写。第一节对南宋四名臣词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并分期归纳。第二节论述了南宋四名臣似出复处的闲适词,包括入世自得、进退两难、出世自适这些情感。第三节论述了南宋四名臣咏古惜今的爱国词,包括感时伤怀词和咏史词。第四节论述了南宋四名臣处穷不屈的贬谪词,包括坚定理想、念家思归、处穷不屈这些内涵。第三章,总结了南宋四名臣词的审美特征。第一节概括了南宋四名臣词的风格共性,包括哀婉清丽、沉雄悲愤和自适旷达这些风格。第二节从意象选择、谋篇布局、典故运用和诗文化用、题序等方面总结了南宋四名臣词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南渡词坛上承欧苏下启陆辛的词史贡献。第四章,从当时和现在两个节点指出南宋四名臣其人其词的意义与价值。第一节讲南宋四名臣词通过历史记录和人生书写,使词展现出深厚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并体现了新的思想发展趋势。第二节放眼当下,指出南宋四名臣其人其词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对休闲文化和宋型文化的构建所具有的价值。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论述了特殊历史时期政治、学术和文学的辩证统一。此外也对本文研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凤宇[4](2020)在《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文中指出沈尹默(1883-1971)是现代中国着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教育家。相较其他身份,沈尹默的诗人身份特别是旧体诗人身份常常被学术界忽视,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沈尹默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体量庞大的旧体诗词。本文旨在探讨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以沈尹默旧体诗词为本位,通过内部文本细读及文学外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创作风格、思想意蕴、古典渊源、艺术变革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及总结,力图对沈尹默的旧体诗词创作做整体性的探究与总结,以展现一个更为全面、真实且立体的沈尹默。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对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的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对沈尹默相关文学创作概况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归纳其旧体诗词的评价研究体系。继而进一步确定对沈尹默旧体诗词研究的方向、意义及价值。第一章: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创作历程和风格嬗变。本章以时间为维度,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心理,将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并总结出三个时期旧体诗词创作的风格流变:早期创作呈现出颓唐与哀婉的特点,中期创作则更为豪放与劲健,后期创作多以质朴和自然为内核。第二章:题材类型与主题意蕴。本章从旧体诗词题材入手,将沈尹默的旧体诗词分为爱情诗、怀古咏史诗、感时纪事诗、交游酬唱诗、论书诗五种类别。此五种题材几乎涵盖了沈尹默的全部诗作。通过对不同题材类型的分析,探寻各类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第三章:古典渊源与艺术变革。本章从古今、新旧、跨文体三个角度来探讨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的诗学渊源及艺术价值。第一节从家族熏陶和古典修习两个方面对沈尹默的旧体诗词创作的古典渊源进行分析。第二节则以新旧诗词互文性为视角,分析沈尹默旧体诗词的现代转型。第三节将视角延伸至沈尹默的书家身份,从书法与诗词互渗关系入手,发掘沈尹默旧体诗词的独特文学意义与美学价值。
徐明玉[5](2020)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深入梳理霍尔从1980年代到2000年间发表的以身份或文化身份为主题或主线的理论文本、相关访谈录和演讲文稿等资料,尝试廓清“文化身份”的理论构成,探究“文化身份”的理论演进,探寻建构、解构和重构“文化身份”的路径,探讨霍尔以何种身份、何种立场、何种方式践行文化身份的批评。首先,本文从现实和理论两种语境出发,描绘霍尔文化身份理论发生与发展的总体框架。一方面,生于牙买加、长在英国的双重文化经历为霍尔思考文化身份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霍尔混杂族裔的原生家庭构成,新左派经历、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和公开大学的工作经历是促使霍尔思考文化身份问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欧陆哲学为霍尔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养分。霍尔通过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审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引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对话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接合”理论,呈现了他在分析文化身份问题时超强的“理论化”能力。简言之,复杂的身份经历是霍尔具有高度敏感的身份意识的内部条件,丰富的理论话语是霍尔回应英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外部资源。两者共同作用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不断深入和拓展的力量源泉。接下来,本文深入阐释了“文化身份”理论中的两个关键词“文化”和“身份”。本文从“文化”——“两三个最难界定的英文词汇之一”——入手,结合“身份”,探讨英国文化研究如何确定了研究的边界和“优先考虑”的对象,以及霍尔对这种思考方式的批判、继承和发展。霍尔认为“文化”之所以难以界定是因为其中涉及权力问题。“文化”不仅是审美问题,更是区分人群的标准。霍尔把“文化”从“情感结构”和“日常”的“文化”升级为“意指实践”的“文化”。这样的“文化”不仅将历史和社会实践与人结合起来,更关照到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即身份。霍尔的“身份”和“认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混淆。明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厘清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模糊边界,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霍尔“去中心化”的身份观。本文的重点之一是探究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理论构成。文化身份的理论廓清是阐释文化身份理论的首要问题,不可回避。但遗憾的是目前很难从国内现有成果中找到全面的参照。本文尝试从明晰文化身份的基本定义和内涵开始,一路探寻文化身份的特征,文化身份的构建路径与文化身份构建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动因,辨别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工具”,阐发霍尔解构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方法。只有正确把握文化身份的内涵、特征以及构建路径,明晰霍尔构建文化身份理论的关切点,才能为深入探讨霍尔文化身份批判提供方法层面的指导。本文的重点之二是探究霍尔文化身份批判的维度和路径。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对文化实践具有极强的分析力和阐释力。他在消解阶级身份之后,从种族身份和民族身份两个维度出发,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观。本文剖析了本质主义文化身份观形成的原因,本质主义文化身份构建的方式,本质主义文化身份消解并重构的方法,最终明晰了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路径。本文通过对霍尔文化身份理论中种族、新族性和族裔散居等重要身份意义节点的“情境式”分析,辨别这些关键概念在霍尔进行种族身份和民族身份批判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最终尝试绘制包括文化身份批判的前提、立足点、关切点和归宿在内的文化身份批判的路线图。本文在纵观霍尔文化身份理论之后,再次反思与霍尔及文化身份相关的若干问题。首先,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笔者在梳理霍尔的理论文本、阐释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过程中遇到的多有争议却被暂时搁置的“困惑”。本文在综合考量霍尔和文化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些“困惑”进行回应。接下来,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的理论贡献。霍尔对文化身份的阐释呈现了超越解构、进行建构的理论方法。他在打破身份的同时也表现出了非常理性的克制和冷静,并没有陷入虚无的身份阐释之中。最后,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的理论限度。这包括霍尔在批判立场上从左到右的摇摆,在理论阐释中本质和非本质的矛盾性。本文希望通过再次反思进一步深化对霍尔及其文化身份理论的认知。
邢益海[6](2019)在《方以智的逃禅及其前两期行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方以智绕不开对他的逃禅行爲及其禅学思想的研究。对於方以智逃禅时间,本文的新主张是始於他1647年的"自爲僧",而并非他公开披缁的1650年冬。最初的逃禅,他虽没有对外宣言和公告,却在诗歌中流露了所思所想和复杂心情。对於方以智逃禅行实,他禅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可分成前期一(隐遁期)、前期二、中期和後期,本文围绕前两期,考察方以智的逃禅始末,进而对他後半生的学术立场和信仰归属给出判定。
朱志学[7](2019)在《论方以智“大伤心人”视域下的解庄进路》文中提出本文的诠释策略,一言以蔽之,就是"从’边缘’进入’传统’"——边缘,指涉目前尚属主流语境外的诠释取径;传统,则指涉环绕《庄子》文本而展开的庄学诠释史。具体入手处,则通过《庄子》文本两千年间在不同接受时刻、不同时代挑战、不同方法意识、不同注疏取径之间所产生的"诠释裂隙",寻见一个既能"自外主流典范"又可"自彰切己向度"的观察点,以作爲重探《庄子》文本的边缘视角。方以智的"大伤心人"视域,就其作爲一个尚属沉隐、乏人探勘却深富拓迹潜力的切入点,正符此要求。本文以此而借重《药地炮庄》的"大伤心人"语境所凝蓄的强大"边缘"张力;这"边缘性格"正好吻合《庄子》在《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高度密集出现的"畸人"叙事。两相接榫,正好构成本文贯通方以智解庄进路的研究主轴;笔者因得以循此论述轴綫,重新进入传统,并尝试透过"诠释裂隙"的空白处以寻求思维突破的可能。思维突破之所在,正乃传统的丰饶生命力得以释放之所在。本文作爲彰显此论域的探勘之作,其意义或以此而获得确立。
何雨婷[8](2019)在《中美戏剧编剧教学现状比较研究 ——以上海戏剧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对中美戏剧编剧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介,阐明了编剧教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并以上海戏剧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这两所编剧专业在中美顶尖的院校为例,深入剖析了中国与美国编剧教学的异同。本论文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两校的教学概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招生情况,采取平行研究法,重在中美编剧教学的异同对比,对比了两校在理论指导、具体课程和编剧训练方法上的具体区别,发现了在理论先行与实践先行、训练学者与训练艺术家、功利与非功利的把控、建立边界与打破边界的选择、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导的偏向等几个方面,中美在编剧观念和戏剧观念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两国培养出编剧的差异,进而导致创作出作品的差异,中国是“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而美国是“万木同根,而各有千秋”。本论文第一次系统地对中美两国的编剧情况进行详尽的对比,并分析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我们为什么学编剧”的问题,探讨了编剧教学如何影响到戏剧作品思想性(文学性)、舞台性、商业性三位一体的平衡与统一,介绍了我国编剧学科的成长与发展,并对未来做出大胆设想,探讨了编剧观念的比较与建立,为中国编剧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刘勤[9](2018)在《杜甫的陇右“诗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杜甫的陇右诗是杜诗全集中的一段华章,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日臻成熟,展现出杜诗走向成熟的总体风貌。所谓“诗迹”,即指那些相对固定且能引发诗人诗兴的名胜。杜甫陇右“诗迹”,即是受杜甫陇右诗影响而产生的大量具备文化意蕴、吸引后人题咏的风景名胜。本文以专题研究的形式,从“诗迹”这一视角来研究杜甫陇右诗尤其是陇右山水纪行诗,将诗歌本位研究与诗歌的延伸研究相结合,从四个层面探讨杜甫陇右“诗迹”。其一,从陇右“诗迹”的开拓这一角度对杜甫陇右诗进行本位研究,将杜甫陇右诗置于其整体诗歌创作环境以及古代山水纪行诗发展的链条中,以比较的眼光去探求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的创作倾向与艺术贡献,并以陇右“诗迹”的形成要素为切入点,将杜诗与陇右山水相联系;其二,对陇右“诗迹”进行文学观照,以地域文学创作为视角,从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在陇右文坛中的关键地位及其“诗迹化”影响两方面去揭示“诗迹”的文学表现,主要撷取宋代以后的文人为例,对陇右“诗迹”题咏数量的增多及“诗迹”体裁、题材的完备进行阐述;其三,从文化层面去挖掘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的“诗迹化”过程,主要从形成陇右“诗迹”文化、留存陇右“诗迹”之史、丰富陇右民间艺术、提供书法绘画素材等四方面来分析“诗迹化”的山水与杜诗本身在文化上的贡献;其四,着眼于当下,对杜甫陇右诗创作及其形成的“诗迹”做现实性观照,从旅游建设与学术共享等方面分析陇右“诗迹”为当今陇右建设提供的支撑。本论文认为,杜诗对陇右“诗迹”的开拓起到不可或缺的历史贡献;同时,从“诗迹”的视角对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的地域文学和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研究山水纪行诗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新的思考点。
李梦琦[10](2018)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指出作为苏词经典,《水调歌头》一经问世,便创造了传播热潮,不仅催生大量模仿之作,还受到诸多批评型专家的关注。因与中秋思乡思亲的文化传统相契合,自宋以来,此词便成为中秋词之“绝唱”,艺术技巧、审美价值颇受称赞。南宋鲖阳居士赋予此词“忠爱”之思,明人多沿袭此观点,清代此说几近为公论,这种“误解”堪称“片面的深刻”,却大大提升此词地位。清人对词体进行“体制内”的深入研究,首次关注此词句法、韵律变化,多肯定苏轼新创。民国时期学者勇于批判前人错误观点,敢于提出新见解,推动此词研究更上一层。《水调歌头》历来还被各种选本收录,体现出“选家之意”,推动了其在消费型读者之间的传播。此词不局限于词体本身,更“跨体”传播,对诗歌、小说、戏曲等文体创作产生影响。音乐、书法、篆刻、楹联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使《水调歌头》跨出“文本”范围,收获更大范围的读者群。《水调歌头》还在韩国、日本以及西方国家“跨国”传播,在新“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生命。总之,《水调歌头》流传至今,是作家、作品、读者三方互动的结果,其经典地位并非一蹴而就,其价值历代“层累”增加。整个传播过程,又受社会背景、文艺风尚、文学理念、评判准则等因素影响,体现出不同时代社会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
二、跨越千年——主编寄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越千年——主编寄语(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细读”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本细读与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
第一节 文本细读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古典诗词的特征 |
第三节 语文课程标准下的诗词细读内容 |
第二章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现状述略 |
第一节 中学诗词细读法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二节 中学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细读法具体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学习声韵,因声入情 |
第二节 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
第三节 把握意象,奠定情感 |
第四节 分析语义,深入文本 |
第五节 解读情感,由外及内 |
第六节 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的“细读法”教学 |
第七节 以《行路难(其一)》为例的“细读法”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以部编版语文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情况 |
1.3.2 国外研究情况 |
1.4 核心概念 |
1.4.1 传统文化 |
1.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4.3 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
1.5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2 初中语文教学加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和意义 |
2.1 初中语文教学加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 |
2.1.1 实现传统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重任 |
2.1.2 语文学科的文化教育特征 |
2.1.3 初中生传统文化学情不容乐观 |
2.2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
2.2.1 有助于体现课程性质 |
2.2.2 能够充分落实教学目标 |
2.2.3 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2.2.4 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容分布及编选优势 |
3.1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观 |
3.1.1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
3.1.2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 |
3.2 部编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内容呈现 |
3.2.1 爱国主义 |
3.2.2 尚礼守德 |
3.2.3 以民为本 |
3.2.4 自强不息 |
3.2.5 探究真理 |
3.2.6 科技文化 |
3.3 部编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编写特点 |
3.3.1 种类多样,题材广泛 |
3.3.2 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
3.3.3 贴合实际,激发兴趣 |
4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 |
4.1 以教材内容为本,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
4.1.1 了解背景知识,掌握历史文化 |
4.1.2 诵读升华情感,激发民族精神 |
4.1.3 品味语言意境,感受文学魅力 |
4.1.4 善用科技手段,渗透传统文化 |
4.2 以教材内容为引,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
4.2.1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
4.2.2 营造优秀传统学习氛围 |
4.2.3 重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
4.3 着眼传统文化传承,探索教学评价策略 |
4.3.1 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
4.3.2 以发展性教学评价为主 |
4.3.3 运用互联网完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南宋四名臣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南宋四名臣的政治态度与学术主张 |
第一节 南宋四名臣政治态度——对金主张 |
一、南渡前后 |
二、绍兴和议前后 |
第二节 南宋四名臣的学术主张——元祜余绪 |
一、理论构建: 抨击新学,追崇元祜 |
二、具体实践: 用人以元祜、论学以元祜 |
第二章 南宋四名臣词作中的人生行藏 |
第一节 南宋四名臣词概况 |
第二节 似出复处的闲适词 |
一、入世自得 |
二、进退徘徊 |
三、出世自适 |
四、独处寂然 |
第三节 咏古惜今的爱国词 |
一、“北顾中原板荡”的感时伤怀词 |
二、“扫清氛祲,作中兴主”的咏史词 |
第四节 处穷不屈的贬谪词 |
一、“此志应难夺”——坚定理想 |
二、“忽忆故乡花满道”——念家思归 |
三、“潇洒任吾年”——处穷不屈 |
第三章 南宋四名臣词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南宋四名臣词的风格共性 |
一、沉雄悲愤 |
二、哀婉清丽 |
三、自适旷达 |
第二节 南宋四名臣词的艺术特征 |
一、日常化和雅化的意象选择 |
二、今昔对比和虚实结合的结构 |
三、善于化用典故和诗文 |
四、词序的大量使用 |
第四章 南宋四名臣词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节 时代意义 |
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 |
二、新的思想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今世价值 |
一、爱国精神 |
二、内在人格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探析沈尹默多重艺术价值 |
(二) 沈尹默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沈尹默其人及新诗创作研究 |
(二) 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研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创作历程与风格嬗变 |
第一节 早期创作(1905-1937):颓唐与哀婉 |
第二节 中期创作(1937-1949):豪放与劲健 |
第三节 后期创作(1949-1971):质朴与自然 |
第二章 沈尹默旧体诗词的题材类型与主题意蕴 |
第一节 爱情歌吟:“金筝雁柱从头数,拨到当胸第几弦?” |
第二节 怀古咏史:“名驹漫许夸千里,手诏当时纪汉文” |
第三节 感时纪事:“穷图穷律犹非是,对酒当歌已不禁” |
第四节 交游酬唱:“自写情怀自较量,不因酬答损篇章” |
第五节 以诗论书:“墨海澜翻叹汪洋,雷同姑妄说宗王” |
第三章 沈尹默旧体诗词的古典渊源与艺术变革 |
第一节 家族熏陶与古典渊源 |
第二节 新旧互融与现代转型 |
一、具有古典美的新诗 |
二、旧体诗词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诗书互渗与书家诗词 |
一、融汇贯通的诗书修习之路 |
二、诗书互融的独特美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缘起 |
2.1 霍尔的“身份”经历 |
2.1.1 混杂族裔与散居文化的身份焦虑 |
2.1.2 伦敦的新左派经历与无阶级之感 |
2.1.3 媒体政治批判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2.1.4 撒切尔主义批判与文化霸权的战场 |
2.1.5 帕瑞克报告与多元文化的未来 |
2.2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思想资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与意识形态决定论 |
2.2.2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结构与询唤的主体 |
2.2.3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识形态战场与文化霸权 |
2.2.4 米歇尔·福柯:话语中的权力与知识 |
2.2.5 拉克劳、墨菲:后马克思主义与接合 |
第3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文化”与“身份” |
3.1 “最难界定”的“文化” |
3.1.1 马克思主义批判和“优先考虑的”“文化” |
3.1.2 早期英国文化研究与威廉斯的“文化”阐释 |
3.1.3 霍尔对早期“文化”阐释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
3.2 与传统“身份”的决裂 |
3.2.1 概念的澄清:身份?认同? |
3.2.2 霍尔“去中心化”的身份观 |
3.2.3 霍尔的“身份”与“认同” |
第4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理论要点 |
4.1 文化身份的定义和内涵 |
4.1.1 文化身份体现同一、连续的共有文化 |
4.1.2 文化身份包含断裂、非连续的差异点 |
4.1.3 文化身份是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综合体 |
4.2 文化身份的特征 |
4.2.1 文化身份具有集体性特征 |
4.2.2 文化身份具有想象性特征 |
4.2.3 文化身份具有动态性特征 |
4.3 文化身份的构建方式 |
4.3.1 文化身份是历史构建的产物 |
4.3.2 文化身份是话语构建的产物 |
4.3.3 文化身份是差异构建的产物 |
4.3.4 文化身份构建中的“差异政治” |
4.4 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工具” |
4.4.1 反抗的主体:主体革命和现代主体的死亡 |
4.4.2 位置与接合:中断旧身份、重建新规则 |
4.4.3 策略性身份:把握与重构文化身份的可能 |
第5章 霍尔“文化身份”批判的维度和路径 |
5.1 本质主义阶级身份的消解 |
5.1.1 阶级主体的丧失 |
5.1.2 身份政治的兴起 |
5.2 本质主义种族身份的批判 |
5.2.1 种族主义的种族身份:生物与文化差异 |
5.2.2 种族身份构建中的权力、知识、差异 |
5.2.3 种族身份的消解与重构:从新族性到族裔散居 |
5.3 本质主义民族身份的批判 |
5.3.1 民族主义的民族身份:地理边界与同质文化 |
5.3.2 民族身份构建中的民族叙事策略 |
5.3.3 民族身份的消解与重构:全球化与混杂身份 |
5.4 批判西方中心主义文化身份的路径 |
5.4.1 文化身份批判的前提 |
5.4.2 文化身份批判的立足点 |
5.4.3 文化身份批判的关切点 |
5.4.4 文化身份批判的归宿 |
第6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及其问题的再反思 |
6.1 霍尔及文化身份问题的“迷思”:若干困惑的再思考 |
6.1.1 霍尔的叙事立场:马克思主义者?后马克思主义者? |
6.1.2 文化身份的“结局”:后身份?无身份? |
6.1.3 文化身份的“未来”:世界主义?族裔散居? |
6.2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贡献:建构、反对虚无的阐释范式 |
6.2.1 建构主义的文化身份阐释 |
6.2.2 反对虚无的文化身份阐释 |
6.3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限度:摇摆、矛盾的文化身份阐释 |
6.3.1 霍尔文化身份批判从“左”到“右”的摇摆 |
6.3.2 霍尔文化身份阐释中本质与非本质的矛盾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中美戏剧编剧教学现状比较研究 ——以上海戏剧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背景及现状 |
第二节 中美戏剧编剧教学概况 |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上戏、哥大两校编剧教学现象对比 |
第一节 上戏、哥大两校编剧专业简介 |
一、上海戏剧学院编剧专业简介 |
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剧专业简介 |
第二节 从理论、课程和训练方法看中美编剧教学异同 |
一、上戏编剧教学的理论、课程和训练方法 |
二、哥大编剧教学的理论、课程和训练方法 |
第二章 中美编剧教学理念之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
第一节 理论中的实践探索与实践中的理论提炼 |
一、教学中的文本实践与舞台实践 |
二、理论先行与实践先行两种教学理念背后的深层原因 |
三、实践尝试——以《枫梓乡》在纽约外百老汇的演出为例 |
第二节 非功利中的功利与功利中的非功利 |
一、编剧教学中的功利与非功利 |
二、戏剧的社会作用 |
三、营利与非营利模式对戏剧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建立边界中的艺术探索与推翻边界中的观念建立 |
一、在试错的过程中打破边界 |
二、边界探索的几种方式 |
三、本节小结 |
第四节 教师的“渡船”与学生的“石头” |
第三章 含英咀华:成长中的编剧学科 |
第一节 我们为什么学编剧:编剧观念的建立 |
第二节 新剧本创作与研究和“百·千·万”字工作坊 |
第三节 大胆的设想:编剧学科的成长方向 |
一、提高编剧的主体地位 |
二、明确不同艺术门类的区分 |
三、改变教师聘用策略 |
四、增加阅读观摩量与作业量 |
结论 |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烘培编剧工作坊”剧本 |
二、纽约可供租赁的非营利100座以下小剧场信息 |
三、新剧本创作与研究采风作业 |
四、黄哲伦采访录音整理(部分) |
五、与本论文相关的照片 |
六、田汉戏剧奖一等奖剧本《枫梓乡》中文版 |
七、英文“百·千·万”千字剧工作坊剧本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9)杜甫的陇右“诗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陇右”及“诗迹”的阐释与界定 |
二、唐时“诗迹”大量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三、本论文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视角、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杜甫对陇右“诗迹”的开拓 |
第一节 陇右阶段的诗歌创作倾向 |
一、陇右诗创作及其在杜甫全集中的特性 |
二、陇右山水纪行诗在杜甫山水诗史中的地位 |
第二节 陇右山水纪行诗的艺术贡献 |
一、新异奇险的自然观感 |
二、山水诗的纪行特征 |
三、民族风情的语言特色 |
四、诗歌体式的新探索 |
第三节 陇右“诗迹”的形成要素 |
一、诗圣与名胜 |
二、江山之助 |
三、“诗迹化”的陇右山水 |
第二章 陇右“诗迹”的文学观照 |
第一节 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在陇右文学中的地位 |
一、对中国山水区域诗史的贡献 |
二、在陇右文学进程中的价值与作用 |
第二节 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的“诗迹化”影响 |
一、影响了吟咏陇右诗的雅正之风 |
二、丰富了吟咏陇右“诗迹”的题材 |
第三章 陇右“诗迹”的文化显现 |
第一节 陇右诗歌与陇右“诗迹”文化 |
一、南山古柏、北流泉和二妙轩碑 |
二、东柯草堂、子美树、子美泉、子美堂和子美小学 |
三、太平寺的春晓泉和双玉兰堂 |
第二节 陇右诗歌留存的相关“诗迹”史料 |
一、还原陇右物产、民俗等历史背景 |
二、有助研究文物及文化遗迹的历史 |
三、记录唐时气候、植被等生态环境 |
四、实地记录丝绸之路的唐时实况 |
第三节 对陇右民间艺术的影响 |
一、丰富当地民风民俗 |
二、丰富当地的民谣、民间传说 |
三、丰富民间歌舞曲艺 |
第四节 陇右“诗迹”与书法、绘画素材 |
一、成为书法史上重要素材 |
二、备受历代画家的青睐 |
余论 陇右“诗迹”的当下价值 |
一、适合特色旅游 |
二、实现学术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附录 |
后记 |
(10)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水调歌头》在宋元明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评论及选本收录情况 |
第二节 创作模访 |
第二章 《水调歌头》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评论及选本收录情况 |
第二节 创作模仿 |
第三章 《水调歌头》在民国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评论及选本收录情况 |
第二节 创作模仿 |
第四章 《水调歌头》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水调歌头》在韩国、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水调歌头》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跨越千年——主编寄语(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细读”法初探[D]. 蒋涵逸.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以部编版语文为研究对象[D]. 王晓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南宋四名臣词作研究[D]. 毛亚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沈尹默旧体诗词创作论[D]. 凤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D]. 徐明玉. 辽宁大学, 2020(01)
- [6]方以智的逃禅及其前两期行实[J]. 邢益海. 中国文化, 2019(02)
- [7]论方以智“大伤心人”视域下的解庄进路[J]. 朱志学. 中国文化, 2019(02)
- [8]中美戏剧编剧教学现状比较研究 ——以上海戏剧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为例[D]. 何雨婷.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9]杜甫的陇右“诗迹”研究[D]. 刘勤. 暨南大学, 2018(01)
- [10]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播与接受[D]. 李梦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