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知识营销理论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唐彬[1](2021)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台企业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组织形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一批平台企业成为互联网经济时代新兴商业模式的典范。顺应时下多元化、个性化、重视体验的消费需求,平台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融合发展,在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下,引领我国经济向数字化转型发展。纵观平台企业的成长过程,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是其快速成长、迅速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竞争全球化以及消费需求升级,平台企业已从最初的蓝海进入红海,每一个行业市场几乎都被细分,平台同质化严重,用户流量日渐枯竭、增长困难。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平台企业应对环境变化、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受资源禀赋影响。平台所体现的开放性、交互性、网络效应等特性促进了市场知识资源聚集,对其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驱动作用。然而知识具有时效性,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只有高效创造新知识,并与环境变化相匹配,才能真正助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近年来,跨界成为平台企业突破资源禀赋限制、培育市场适应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跨界搜寻外部异质性知识,可以扩展平台企业知识基,有效弥补平台知识缺口。大数据能力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新能力,可以加强平台企业对自身知识库的洞察和了解,拓展跨界搜寻的广度和深度,降低对外部知识吸收、消化、融合的风险和成本。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二者协同促进新知识创造,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知识资源。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如何影响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第二,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了何种作用;第三,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何种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知识管理理论、组织搜寻理论、企业能力理论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对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知识创造、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论证,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最终获取32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2.0、AMOS21.0等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主要结论如下:(1)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均正向影响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2)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研究聚焦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丰富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跨界搜寻为平台企业资源配置提供“知识池”,是大数据能力发展的助推器。大数据能力可以帮助平台企业在对内部知识清晰认知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和评估所需的外部知识,增强跨界搜寻的宽度和深度。以往研究大多讨论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单一因素的作用,忽视了二者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交互效应。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弥补了先前研究只关注资源或能力的不足,拓展了企业能力理论。第二,本研究打开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黑箱”,引入知识创造这一中介变量,探讨了平台企业如何把外部知识应用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过程。已有研究大多探讨的是企业如何利用外部新知识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忽视了知识创造的互补作用。只有将不同类型的外部知识要素耦合应用到新知识体系中,才能实现要素价值放大,从而形成针对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知识创造是连接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知识创造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全面检验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不仅拓展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为知识创造相关研究提供崭新视角。第三,本研究揭示了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现有研究大多从高管创造力、高管支持等组织内部的微观视角探讨影响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边界条件,忽视了外部环境这一权变因素,而主观判断可能对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造成一定影响。实际上,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平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留给平台企业知识创造的时间缩短,平台企业及时整合新旧知识、重塑知识体系的难度加大,无法及时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完善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边界条件,充实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综上,本研究是对当前数字化背景下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的有效补充,虽然提出一些有创新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未来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完善。
梁兴[2](2021)在《知识付费平台的关系营销策略研究 ——以得到APP为例》文中指出
邱硕欢[3](2021)在《智媒视阈下知识付费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以“得到”为例》文中指出由“5G+AI+lo T+4K”等高科技技术所构成的智媒体时代的到来,将赋能内容经济迸发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业态活力。在未来,智媒体矩阵将对包括知识付费在内的多个内容经济细分领域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对构成内容经济业态的四大主体——内容平台、内容生产者、商业化服务者、内容消费者,的行为逻辑进行颠覆。在此宏观背景下,知识付费平台除了关注产品维度的发展和平台服务能力维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市场范围内打造出受内容消费者信赖的知识付费品牌。“得到”作为中国知识付费企业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在品牌营销方面有着更为深刻的见解。本文以中外经典的品牌营销理论为核心,采用“营销场域-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执行”的逻辑,将经典营销理论与现阶段的智媒体环境中的人工智能、算法推荐、场景搭建、企业智慧大脑相结合,提出智媒营销生态下,知识付费企业如何面对生态的环境变化,优化和升级品牌策略。把中国知识付费行业中的具有影响力、创新性和领先地位的“得到”企业做为研究对象,选取得到的品牌营销传播行为作为具体样本数据,研究“得到”的品牌建构过程和品牌营销策略,整理“得到”品牌传播的可取之处,基于对营销本质的深刻认知及消费者的深度洞察,总结出智媒环境下的知识付费品牌创新的“3C”营销组合策略:在合适的学习场景下,融入到品牌社区中,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实现品牌营销的升级,即场景(context)、社区(community)、内容(content)的营销策略组合,尝试补充移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营销策略,为其他知识付费品牌提供参考,为营销领域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回亮澔[4](2021)在《基于知识协同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创新时代的到来,新兴科技日益崛起的同时,技术融合也日趋复杂。然而,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围绕单一主体或层面的创新更加难以满足技术活动的需求。产业集群为了适应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实现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进而不断加强群内主体对优势资源获取的依赖。因此,产业集群应结合“协同学”组织活动范式,并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此背景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基于知识层面的协同运作,即以产业集群情境下的知识协同理念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使知识协同成为嫁接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联结纽带。本文将知识协同理念嵌入到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中,深入探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知识协同之间的关联研究。首先,从“知识协同”理念开展研究,从哲学视域对知识、知识协同及其要素、技术创新等内容理论界定,进一步阐述产业集群与知识协同关系及其特征、技术创新的知识本质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关联等研究。其次,研究分析知识协同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行为机制。再次,从心理学、辩证法视角分析对产业集群知识协同活动有效运作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层面加以探索研究。最后,围绕建构体系的框架内容和保障机制两方面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基于知识协同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为能够扭转产业集群中创新主体间知识协同运作效率低下的局面,以及有效发挥创新主体主导的协同效用等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对策与建议。综上是针对本文主题的理论分析、行为分析、因素分析和建构分析等内容展开的实质性理论探索,进一步完善体系架构,从而更好有效引导产业集群运用知识协同活动来推动实现技术创新强绩效。
郦晓月[5](2020)在《多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经过30余年的发展,虚拟社区的应用更加多样化,用户关系更加多样化,参与行为更加多样化。不过,“网络构成的虚拟空间”的定义并没有改变,虚拟社区存在和延续的价值依赖于用户知识共享的特征也没有改变。虚拟社区普遍面临的挑战是用户知识共享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用户缺乏知识共享意愿,更缺乏持续知识共享意愿——很多用户不愿意主动知识共享,即使参与了知识共享,也不意味着他们会持续知识共享。本文在分析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形成了“用户知识共享→用户持续知识共享→共享知识的质量”的研究思路,尝试从S-O-R、共依附、社会交换及社会资本四个视角对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一、S-O-R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从S-O-R视角探讨用户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虚拟社区营销的娱乐性、互动性、网络口碑可以促进用户社区认同的形成和提升,从而增强社区信任和知识共享意愿;虚拟社区营销的互动性、网络口碑可以让用户具有更高的社区信任,这将增强用户知识共享和购买意愿。二、共依附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持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引入心理学中的共依附理论,探讨了共依附对用户持续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依附能够更直观地解释用户之间的关系,对用户忠诚度、持续知识共享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用户忠诚部分地在共依附对持续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三、社会交换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持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构建效益与约束的双重模型,研究两种导向的快速关系对用户持续知识共享的影响,并探讨信任和规范对快速关系建立的影响。研究发现,效益导向快速关系和约束导向快速关系对持续知识共享意愿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区信任与社区规范可以促进效益导向与约束导向快速关系的建立。四、社会资本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共享知识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构建用户共享知识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探讨社会资本中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如何影响社区用户对知识质量的认知。研究发现,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对关系资本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结构资本对认知资本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对知识质量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结构资本对知识质量没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本文从四个视角研究了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一是拓展了四个理论的应用场景,为相关理论研究增加了新的实证依据;二是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可以提高运营商对用户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认识;三是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分析讨论、提出管理启示及研究展望,能够为虚拟社区的运营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胡宏雁[6](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唐源[7](2021)在《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多变,“贸易战”和“技术垄断”现象愈演愈烈,创新人才成为国与国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来源,企业只有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上汇聚和召唤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锻炼和挖掘人才,大力造就和培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还存在国外大量“卡脖子”技术,急需在当前激烈竞争环境中取得应对国外的核心创新能力。员工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主体,是最重要的创新构成要素。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具有高素质、高创新性、和自我实现愿望强烈等特点,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有着其他传统企业员工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分布于企业中技术研发、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等各个部门,是最能知晓企业短板、发展问题和识别创新机会的创新单元,如何让企业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个体员工成为“问题发现”、“机会识别”和“突破创新”的关键触发器,就必须尊重员工、了解员工个性心理和激发员工创新心理,要利用好心理资本规律,使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自发自愿参与到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逐渐成为广大学者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国际国内学者从单变量或者多变量视域分析员工创新行为的个人、团体或者组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的研究视角是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和环境动态论视角结合来探究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延伸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视野,深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的新状况,探讨了如何通过员工心理资本的提升促进其创新行为。目前,已有研究文献关注到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但对心理资本如何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机理及其具体作用情境,现有文献对该问题鲜有深入和展开研究,而且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其研究结论有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在某些具体研究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心理资本理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双元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等视角,紧密围绕“心理资本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这一基本问题,建立“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双重路径理论框架,目的是探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路径,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工作:首先,本研究选取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在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本研究的初始假设命题:心理资本中任务型、学习型、关系型和创新型四个心理资本均能提升员工创新行为。其次,基于文献探讨建构理论模型,本文以心理资本为切入点,引入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两个变量,在当前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架构了心理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二者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同时对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概念进行了讨论,对这几个变量的现有研究维度进行了划分,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各个变量的测量方法,为进一步挖掘心理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做好铺垫。再次,把双元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心理资本理论整合到统一模型中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最后,在前面主效应和中介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下国际国内情景,引入了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变量作为情景边界进行考察,从环境动态性的视角考察在差异化情境下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最终形成了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影响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主效应得到检验。心理资本及包含的四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二,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假设得到验证。工作投入及其三个维度(身体、情感和认知)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有显着的影响效果。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知识分享及其两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第三,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得到检验。环境动态性在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着调节作用:其中技术动态性在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动态性负向调节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技术动态性也负向调节心理资本通过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市场动态性在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市场动态性在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市场动态性负向调节了心理资本通过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市场动态性正向调节心理资本通过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本研究打破原有文献和概念的局限,从组织行为学和环境动态性双重视角,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对心理资本的内涵重新进行界定,并利用本土心理资本的维度及量表,进一步挖掘心理资本的时代内涵对新时代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填补目前国内量表开发的不足,尤其是国内量表的实证方法成果还较缺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二,本研究将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两个中介引入研究框架,探究二者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中的作用,揭示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建立了“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双重中介主要研究脉络,并提出“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路线,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现有文献较少从环境动态性视角来关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情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现实情景,引入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实证检验,探究其在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调节作用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使研究更具有全面性和连续性。为员工创新行为在不同情景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研究拓展了现有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研究的纵深度,为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下提升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指导。
周毅辉[8](2020)在《知识付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以壹品读书会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付费行业的兴起,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整个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知识付费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自出现后热度一直不减,所爆发出的活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大组织、机构和个体也不断涌入这个行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但由于其相对较新,关于知识付费的理论和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深入理解知识付费商业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并进行其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和实践,对把握整个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聚焦知识付费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研究。首先,梳理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知识付费相关理论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成果。以笔者运营的项目壹品读书会为例,基于项目现状和实践经验,结合整个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出项目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扎根理论对收集的文本资料和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归纳和论证,聚合成6大核心范畴,得出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产品和服务这一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选用商业模式画布工具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和分析,从客户细分、价值主张和核心资源等九大要素对其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研究,分析出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是基于团队共创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并据此构建出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结合壹品读书会项目的实际情况,形成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方案,通过知识社群、训练营、知识星球相结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解决“知识付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体现出其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预估该方案的执行风险并提供具体的保障措施,用以指导项目创新实践,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此外,本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也可供知识付费行业机构和创业者参考。
宋佳[9](2020)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因特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方式持续发生变化,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数字化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为学习者创建全新的学习环境,提供满足多元需求的资源与服务,为促进个人发展与终身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与规划,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满足数字化学习所需的硬件、软件设备及数字化学习环境已经基本形成,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群体范围逐渐扩大,然而数字化学习资源却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过程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组织和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局部有序而整体无序”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数字资源超载”、“数字资源孤岛”等现象频发,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优质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是已有研究中仍存在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模式相对静态、缺乏学习者考量以及缺少教学应用检验等问题。综上所述,研究以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创新性地提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念,并从研究问题出发,明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理论模型、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的教学应用研究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与分析研究。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作为有效组织与管理资源的手段,是有效联结数字化学习资源与不同主体的中间变量,资源组织及整合的有效程度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活动理论研究框架下,结合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概念,即: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主体与数字化学习资源间交互的中介,通过活动系统中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不同主体间的联结,促进数字化学习资源数量的积累与有效信息的双向交互,从而实现对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的有序组织与管理。在研究中详细论述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论基础,包括活动理论、知识组织理论、反馈原理,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理论模型构建提供依据。2.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为进一步明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内涵,阐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是如何实现“动态”整合的这一问题,研究以活动理论、知识组织理论、反馈原理为指导,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不同维度论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关键要素,分析、探讨不同维度中关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论模型,在明确各要素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实现过程教学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参考。3.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针对已有研究中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模型缺少教学应用检验这一问题,研究依托某大学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系统开发,依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理论模型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与实现。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遵循“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的研究路线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三轮迭代研究,根据实践反馈不断改进设计,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论模型付诸实践。4.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与分析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及教学应用后,本究以信息系统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的应用过程,开展了学习者持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用以验证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依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成要素及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具体策略,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组织与管理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方法。综上所述,研究以数字化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主要论述了在相关研究基础上界定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教学应用研究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与分析研究。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为实现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序组织与管理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纵深推进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
王锟越[10](2020)在《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付费产业应运而生,大量资本涌入,行业爆发式增长。目前,作为该市场核心力量的知识付费平台,引导着内容生产、运营甚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对其成功的规律特点以及行业普遍问题、对策的系统研究非常匮乏。本文运用参与观察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知识付费平台行业中典型的三家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理论上主要以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为主要研究框架,具体分析还结合了战略、营销等相关理论。研究总结了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的普遍成功规律,为行业大多数平台树立了商业模式优化的标杆:精准定位主流用户知识焦虑痛点,集中开发对应产品,以IP引流手段为主占有市场。搭建广泛的价值网络稳定创造和传递价值,打通上下游和衍生产业链,形成共赢的业务系统。将IP孵化能力、大数据技术、社群运营作为关键资源和能力。盈利模式主要以产品直售、广告收费、会员收费、服务收费、演讲直播收费、周边商城、跨界经营等多模式组合形成收入闭环。对收入进行合理分配,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得以体现。价值网络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资本)获得利益,系统循环形成可持续的商业生态。研究中,本文着重提出当前以标杆企业为代表的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产品内容质和量问题造成了行业发展秩序紊乱,服务体验不佳的问题造成产品打开率低、复购率低、用户黏性低。将两大问题细化为8个具体原因,对应到魏朱六要素模型的动态系统中,明确了商业模式优化的方向和重点,创新性地以用户体验为切入视角,结合战略、营销、长尾等相关理论制定了优化策略和措施。主张以用户体验作为立足点,从商业模式的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和能力三个要素层面上实现协同突破,达到优化效果。定位层面上通过利基对策提升用户品牌化、专业化体验。业务系统层面,通过完善平台治理机制、生产机制、服务机制、合作机制提升用户规范化、品牌化、专业化、个性化和实用性体验。在关键资源和能力层面,加强社群维护以升用户社交情感体验,加之IP孵化、大数据这三个方面是定位和业务系统优化的基础。对策的选择可根据企业的实力、位置、问题侧重等因素组合使用。本文图24幅,表7个,参考文献76篇。
二、对知识营销理论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知识营销理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搜寻理论 |
2.1.2 企业能力理论 |
2.1.3 知识管理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 |
2.2.2 跨界搜寻相关研究 |
2.2.3 大数据能力相关研究 |
2.2.4 知识创造相关研究 |
2.2.5 环境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模型构建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平台企业 |
3.1.2 跨界搜寻 |
3.1.3 大数据能力 |
3.1.4 知识创造 |
3.1.5 商业模式创新 |
3.1.6 环境不确定性 |
3.2 概念模型提出 |
3.2.1 变量间关系梳理 |
3.2.2 概念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
4.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1 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2 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3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交互作用与商业模式创新 |
4.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 |
4.2.1 跨界搜寻与知识创造 |
4.2.2 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 |
4.2.3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交互作用与知识创造 |
4.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 |
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
4.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5.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
5.2 变量测量 |
5.2.1 跨界搜寻的测量 |
5.2.2 大数据能力的测量 |
5.2.3 知识创造的测量 |
5.2.4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5.2.5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的选择与测量 |
5.3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
5.4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4.1 样本选取 |
5.4.2 数据收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6.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1 信度分析 |
6.3.2 效度分析 |
6.4 假设检验 |
6.4.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检验 |
6.4.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关系检验 |
6.4.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检验 |
6.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检验 |
6.4.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讨论 |
6.5.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的关系讨论 |
6.5.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讨论 |
6.5.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讨论 |
6.5.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知识创造、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智媒视阈下知识付费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以“得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和目标 |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
(一)“智能媒体”的研究 |
(二)知识付费相关研究 |
(三)品牌营销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
四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营销场域:智媒时代知识付费品牌营销生态 |
(一)智媒时代营销环境的变革 |
1.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 |
2.品牌传播方式的变革 |
3.内容消费方式的变革 |
(二)智媒时代营销变革对知识付费行业的冲击 |
(三)问题视阈:知识付费品牌“得到”营销策略的问题 |
1.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现状 |
2.“得到”品牌营销环境PEST分析 |
3.“得到”宏观品牌营销环境的阻力 |
4.“得到”品牌的竞争对手分析 |
第二章 营销理念:智媒技术驱动知识付费品牌营销 |
(一)智媒时代“得到”品牌形象建构的路径分析 |
1.基于STP理论“得到”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
2.“得到”的品牌形象解构 |
3.智媒时代“得到”品牌形象建构路径 |
(二)产品理念:从内容为王到体验为王 |
1.产品体验:学习场景的多层次体验 |
2.知识体验:实时知识服务增强品牌感知 |
3.消费体验:功能与情感并存 |
(三)品牌社区:从线性沟通到社交互动 |
1.平台价值:沉淀核心用户,打造品牌社群 |
2.互动价值:OGC+PGC+UGC内容共创 |
3.传播价值:提高用户参与凝聚社群情感 |
4.模式创新:知识IP矩阵增强品牌稳定性 |
(四)品牌价值观:从高端定位到下沉市场 |
1.中心化: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精准营销 |
2.智能化:科技驱动内容生产,提炼知识IP内容运营 |
3.服务化:构建深度内涵的知识服务品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营销策略:场景、社区、内容的联结 |
(一)context:场景助力营销,实时触达用户 |
1.场景赋予知识服务新意义 |
2.场景营销,精确洞察知识消费者需求 |
(二)community:构建多元主体共建的品牌社区 |
1.个人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强化 |
2.以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多元主体共建的品牌社区 |
(三)content:内容突破知识壁垒,布局下沉市场 |
1.探索内容创新,突破知识壁垒 |
2.超市场细分市场理论实践,布局下沉市场 |
第四章 营销执行:营销组合策略与实施保障 |
(一)得到营销组合策略 |
1.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 |
2.营销组合策略 |
(二)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1.企业文化保障 |
2.组织制度保障 |
3.人力资源保障 |
4.资金技术保障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知识协同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产业集群知识协同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 |
2.1 产业集群与知识协同相关理论 |
2.1.1 知识的含义与属性 |
2.1.2 知识协同内涵与要素 |
2.1.3 产业集群阐述 |
2.2 产业集群与知识协同关系特征 |
2.2.1 产业集群与知识协同关系 |
2.2.2 产业集群知识协同特征 |
2.3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理论 |
2.3.1 技术创新内涵 |
2.3.2 技术创新的知识本质 |
2.3.3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关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协同作用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
3.1 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运行机制 |
3.2 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行为运作模式 |
3.2.1 产业集群知识集聚 |
3.2.2 产业集群知识共享 |
3.2.3 产业集群知识转移 |
3.2.4 产业集群知识学习 |
3.2.5 产业集群知识创造 |
3.3 知识协同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 |
3.3.1 明确主体定位 |
3.3.2 促成组织文化 |
3.3.3 提高研发速率 |
3.3.4 降低成本风险 |
3.3.5 知识溢出优势 |
3.3.6 即时动态调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知识协同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主体层面影响因素 |
4.1.1 协同意愿 |
4.1.2 知识能力 |
4.2 客体层面影响因素 |
4.2.1 知识属性 |
4.2.2 创新资源 |
4.3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 |
4.3.1 地理邻近 |
4.3.2 文化嵌入 |
4.3.3 溢出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知识协同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构 |
5.1 基于知识协同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构内容 |
5.1.1 建构原则 |
5.1.2 构成要素 |
5.1.3 理论模型 |
5.1.4 运行机理 |
5.2 基于知识协同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保障机制 |
5.2.1 国家政策保障机制 |
5.2.2 社会组织保障机制 |
5.2.3 集群人才保障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多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虚拟社区的概念 |
2.1.2 知识共享的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虚拟社区的研究现状 |
2.2.2 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S-O-R理论 |
2.3.2 共依附理论 |
2.3.3 社会交换理论 |
2.3.4 社会资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O-R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3.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3.1.1 研究假设 |
3.1.2 理论模型 |
3.2 研究设计 |
3.2.1 问卷设计 |
3.2.2 调查实施 |
3.3 数据分析 |
3.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3.2 假设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依附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持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4.1.1 模式Ⅰ |
4.1.2 模式Ⅱ |
4.2 研究设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调查实施 |
4.3 数据分析 |
4.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2 假设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交换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持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5.1.1 研究假设 |
5.1.2 理论模型 |
5.2 研究设计 |
5.2.1 问卷设计 |
5.2.2 调查实施 |
5.3 数据分析 |
5.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2 假设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共享知识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6.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6.1.1 研究假设 |
6.1.2 理论模型 |
6.2 研究设计 |
6.2.1 问卷设计 |
6.2.2 调查实施 |
6.3 数据分析 |
6.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3.2 假设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O-R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问卷 |
附录2 共依附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持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问卷 |
附录3 社会交换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持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问卷 |
附录4 社会资本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共享知识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问卷 |
附录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
一、市场评估方法 |
二、成本评估方法 |
三、收益评估方法 |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标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员工创新行为 |
2.1.1 员工创新行为的内涵 |
2.1.2 员工创新行为的维度划分 |
2.1.3 员工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
2.1.4 员工创新行为研究评述 |
2.2 心理资本 |
2.2.1 心理资本的内涵 |
2.2.2 心理资本的维度划分 |
2.2.3 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4 心理资本研究评述 |
2.3 工作投入 |
2.3.1 工作投入的内涵 |
2.3.2 工作投入的维度划分 |
2.3.3 工作投入的相关研究 |
2.3.4 工作投入研究评述 |
2.4 知识分享 |
2.4.1 知识分享的内涵 |
2.4.2 知识分享维度划分 |
2.4.3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4 知识分享研究评述 |
2.5 环境动态性 |
2.5.1 环境动态性的内涵 |
2.5.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 |
2.5.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2.5.4 环境动态性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3.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基础 |
3.1.1 心理资本理论 |
3.1.2 工作要求-资源模式 |
3.1.3 知识管理理论 |
3.1.4 双元创新理论 |
3.1.5 资源基础理论 |
3.2 前期研究状况和下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
3.2.1 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员工创新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
3.2.2 心理资本视角展开研究将是后续研究的热点 |
3.2.3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引起关注 |
3.2.4 环境动态性被引入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 |
3.3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 |
3.3.1 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关系的相关研究 |
3.3.2 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3 心理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关系 |
3.3.4 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5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两个变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 |
3.3.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关系 |
3.4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概念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主效应假设 |
4.1.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 |
4.1.2 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 |
4.2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假设 |
4.2.1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4.2.2 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4.2.3 工作投入与知识分享的链式中介作用 |
4.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假设 |
4.3.1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3.2 环境动态性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4.4 研究假设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调查问卷设计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问卷结构 |
5.1.3 问卷设计 |
5.2 变量测量 |
5.2.1 员工创新行为的测量 |
5.2.2 心理资本的测量 |
5.2.3 工作投入的测量 |
5.2.4 知识分享的测量 |
5.2.5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4 多元回归分析 |
5.3.5 Bootstrap分析 |
5.3.6 结构方程模型(SEM) |
5.3.7 共同方法偏误检验(CMB) |
5.3.8 PROCESS宏 |
5.3.9 稳健性检验 |
5.4 预调研和因子分析 |
5.4.1 项目分析 |
5.4.2 因子分析 |
5.4.3 信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的结果 |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6.2.1 信度检验 |
6.2.2 因子分析 |
6.3 收敛效度及区别效度的结果 |
6.3.1 收敛效度 |
6.3.2 区别效度 |
6.3.3 模型拟合度 |
6.4 共同方法偏误检验(CMB)的结果 |
6.5 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
6.5.1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2 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3 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4 双重并列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5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7 环境动态性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知识付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以壹品读书会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论文结构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付费概述 |
2.1.1 知识付费的相关概念 |
2.1.2 知识付费行业存在的问题 |
2.2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
2.2.1 商业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
2.2.2 国内外商业模式研究 |
2.3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概述 |
2.3.1 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力 |
2.3.2 商业模式创新画布理论 |
2.4 扎根理论概述 |
2.4.1 扎根理论的概念及特点 |
2.4.2 STRAUSS扎根理论 |
第三章 壹品读书会概述及研究设计 |
3.1 壹品读书会项目概述 |
3.1.1 项目描述 |
3.1.2 全局识别 |
3.1.3 存在的问题 |
3.2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流程 |
3.2.2 数据收集 |
3.2.3 数据编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
4.1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画布分析 |
4.1.1 客户细分(Customer Segments) |
4.1.2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s) |
4.1.3 渠道通路(Channels) |
4.1.4 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s) |
4.1.5 收入来源(Revenue Streams) |
4.1.6 核心资源(Key Resources) |
4.1.7 重要合作(Key Partnerships) |
4.1.8 关键业务活动(Key Activities) |
4.1.9 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 |
4.2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画布 |
4.3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第五章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方案 |
5.1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构建 |
5.1.1 产品创新 |
5.1.2 服务创新 |
5.1.3 团队共创 |
5.2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方案概述 |
5.2.1 贴近用户需求,升级产品和服务 |
5.2.2 扩大用户量,提升价值实现 |
5.2.3 整合资源,加强价值挖掘和创造 |
5.2.4 围绕产品和服务建立活跃社群 |
5.3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具体方案 |
5.3.1 壹品读书会知识社群 |
5.3.2 壹品阅读写作训练营 |
5.3.3 壹品自律成长营 |
5.3.4 壹品读书知识星球 |
第六章 壹品读书会商业模式创新方案保障措施 |
6.1 方案执行风险 |
6.1.1 准备不充分 |
6.1.2 执行不彻底 |
6.1.3 管理不精细 |
6.2 方案保障措施 |
6.2.1 组织保障 |
6.2.2 运营保障 |
6.2.3 财务保障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7.2.1 研究的局限性 |
7.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综述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实证研究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一)活动理论 |
(二)知识组织理论 |
(三)反馈原理 |
(四)期望确认理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整合 |
(二)数字资源整合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 |
(四)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依据与目标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研究框架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的目标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数量的积累 |
(二)有效信息的双向交互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要素分析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要素提炼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要素阐述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步骤 |
四、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阐述 |
(一)实施者维度结构分析 |
(二)学习者维度结构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研究设计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目的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方法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研究框架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设计与实现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设计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功能实现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研究流程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实践准备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实践过程 |
四、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的教学实践结论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的研究设计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的依据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的研究框架 |
二、各阶段影响因素与效果路径分析 |
(一)质化研究对象 |
(二)质化研究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三)访谈内容分析 |
(四)各阶段影响因素与效果路径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效果实证分析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效果理论模型 |
(二)测量模型 |
(三)结构模型 |
(四)调查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
(五)正式调查 |
(六)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七)测量模型内部拟合检验 |
(八)基于偏最小平方法的理论假设模型探索 |
(九)基于协方差的理论假设模型验证分析 |
(十)实证研究结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创新 |
三、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2 焦点群体访谈提纲 |
附录3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持续使用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路线、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业模式的分析与设计 |
2.1.2 相关的营销理论 |
2.1.3 相关的战略理论 |
2.1.4 体验经济理论和方法 |
2.1.5 电子商务中的长尾理论 |
2.1.6 相关研究理论的联系与差别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平台的界定的研究 |
2.2.2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特性研究 |
2.2.3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市场的研究 |
2.2.4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的研究 |
3 典型知识付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
3.1 知识付费平台案例企业特点及行业代表性分析 |
3.2 知识付费平台市场定位分析 |
3.2.1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消费者维度的定位 |
3.2.2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产品维度的定位 |
3.2.3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价值维度定位 |
3.3 知识付费平台业务系统主要环节分析 |
3.3.1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价值网络系统 |
3.3.2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运营系统 |
3.3.3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营销成功关键 |
3.4 知识付费平台企业关键资源能力分析 |
3.4.1 优质产品供给能力——吸引与孵化生产者 |
3.4.2 技术支持能力——大数数据掌控与分析 |
3.4.3 核心服务能力——构建与运营社群 |
3.5 知识付费平台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
3.5.1 盈利组合模式——打造价值转化闭环 |
3.5.2 合理分配系统——主要盈利与成本支出分析 |
3.6 知识付费平台自由现金流和企业价值分析 |
4 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内容生产的质和量问题——造成行业发展秩序紊乱 |
4.1.1 优质内容持续输出困难 |
4.1.2 知识付费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 |
4.1.3 侵犯版权的问题频发 |
4.2 用户体验差——造成产品打开率、复购率、用户黏性低问题 |
4.2.1 售后服务机制不完善 |
4.2.2 识付费产品实用体验差 |
4.2.3 过度营销增高用户信任成本 |
4.2.4 用户逐渐成熟——冲动消费减少 |
4.2.5 社群服务流于形式 |
5 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策略 |
5.1 商业模式优化对策的设计逻辑 |
5.2 商业模式架构下的知识付费平台问题原因分析 |
5.3 基于定位要素层面的优化策略 |
5.4 基于业务系统要素层面的优化策略 |
5.5 基于关键资源能力要素层面的优化策略 |
5.6 策略的评价与选择 |
6 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措施 |
6.1 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问题原因与优化措施的对应关系 |
6.2 关于定位层面的优化措施 |
6.2.1 定位下沉市场——优先树立品牌体验 |
6.2.2 定位垂直化发展方向——提升专业化体验 |
6.3 关于业务系统层面的优化措施 |
6.3.1 完善平台治理机制——提升规范化体验 |
6.3.2 升级服务模式——提升个性化、实用性体验 |
6.3.3 将竞争对手引入价值链 |
6.4 关于关键资源和能力层面的优化措施 |
6.4.1 优化IP孵化能力和结构——为个性化、专业化体验提供产品基础 |
6.4.2 完善社群维护体系——提升社交情感体验 |
6.4.3 挖掘大数据潜力——为用户体验提供技术支持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对知识营销理论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唐彬. 吉林大学, 2021(01)
- [2]知识付费平台的关系营销策略研究 ——以得到APP为例[D]. 梁兴. 西北大学, 2021
- [3]智媒视阈下知识付费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以“得到”为例[D]. 邱硕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基于知识协同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构研究[D]. 回亮澔.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5]多视角下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郦晓月.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6]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7]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唐源.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知识付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以壹品读书会项目为例[D]. 周毅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9]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宋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对策研究[D]. 王锟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