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蒋暑雨[2](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王诗恒[3](2020)在《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肠炎疾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微致病生物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腹部胀满、高热、里急后重、腹泻、大便稀、伴脓血或黏液等,严重者可导致脱水、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由于生活、学习、工作等压力的不断增大,暴饮暴食、酗酒、过食油腻等不良饮食习惯在民众中的日益增多,加上食品卫生问题和滥用抗生素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肠炎类疾病的发生率持续较高。西医治疗肠炎的主要手段是使用抗生素,但是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和增强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等问题,而中医治疗肠炎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中的一首经典方剂,目前多用于治疗包括肠炎疾病在内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研究通过检索常用数据库中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旨在对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种类、中医证型、用药规律、用药量、药物加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使用临床试验方法学评价文献的质量,并使用Meta分析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平台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相关文献,使用NoteExpress对文献进行管理,使用Excel对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总结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的疾病种类、中医证型、临床症状、药物加味类型和用量、用药方法、疗程、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再选取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进行Meta分析,以分析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和有效性。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10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35篇文献(RCT试验111篇,非RCT试验24篇),年份范围为1997~2019年,共检索到13种肠炎,纳入6种文献较多的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急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和细菌性痢疾,大部分都为肠道湿热型。共有患者总数为10638例(RCT试验有9089例,其中非RCT试验有1549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的平均治愈率为41.32%,平均有效率为93.37%,西医治疗平均治愈率为22.37%,平均有效率为82.84%,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共有247例不良反应事件,葛根芩连汤有59例,西医治疗有188例,葛根芩连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安全性优于西医治疗,特别指出的是葛根芩连汤治疗的乏力症状多于西医治疗,需引起重视。用药情况方面,成人用量范围为葛根3~40g,黄芩5~30g,黄连3~30g,炙甘草2~30g,儿童用量范围为葛根5~15g,黄芩4~12g,黄连3~15g,炙甘草3~6g,成人用量范围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儿童的用量范围除黄连外基本在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之内,成人和儿童用药量均小于《伤寒论》中的用量范围。药物加味上,使用最多的三大类是健脾祛湿药、理气药和养血调经药,与中医证型和临床症状基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或者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肠炎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受制于文献数量和质量,本研究结果还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去进一步验证。
徐光勋[4](2020)在《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文中研究说明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在中医学中按痢疾病论治。2006—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完成并出版了《细菌性痢疾(2008版)》。中医药在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康复方面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理论探讨,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模式和方法上基本达成了共识。本指南在《细菌性痢疾(2008版)》基础上,根据中医药对痢疾的临床研究
汤意远[5](2020)在《基于文献研究人与动物“痢疾”辨证论治的差异》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结合目前全球猪类传染性疾病疫情的严峻形势,加大对当代猪常见传染病“猪痢疾”的中医药治疗,通过文献研究找出中医治疗人类痢疾的辨证规律,进一步指导猪痢疾的辨证论治,促进经济发展。方法:本文通过搜集中医药治疗猪痢疾的相关文献、近现代中医药治疗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相关文献及明清时期治疗人痢疾的相关医案,文献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后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对病例中的症状、中药、治法、证型等信息进行规范。一,将文献资料进行规范后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症状、中药、治法、证型出现频次;二,运用频数描述方法分析不同时期人痢疾与猪痢疾症状规律及不同时期人痢疾症状、中药、治法规律;三,运用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时期人痢疾症状与猪痢疾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了猪痢疾相关文献26篇;现代时期人痢疾相关文献36篇;过渡时期人痢疾相关文献74篇;明清时期人痢疾相关医案资料190篇。2.利用相关性分析分别与通过文献搜索获得的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现代时期、过渡时期、明清时期)的症状作比较,其中明清时期人痢疾症状与猪痢疾症状相关性最大。3.现代时期人痢疾总症状数31个,常见症状有6个,其中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热、腹胀为次要症状。过渡时期人痢疾总症状数32个,常见症状有5个,其中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热为次要症状。明清时期人痢疾总症状数59个,常见症状有12个,其中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热、纳差、腹胀、口渴、不食、畏寒、精神不振、恶心呕吐为次要症状。4.现代时期人痢疾中药共有81味,常用中药有白芍、木香、黄连、黄芩、甘草、槟榔、当归、白头翁、大黄、山楂、秦皮、葛根、黄柏、马齿苋、地榆;按照药物功能主治分类后使用频率较高的3类药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过渡时期人痢疾中药共有86味,常用中药有木香、黄柏、黄连、白芍;按照药物功能主治分类后使用频率较高的3类药依次为清热药、理气药、补虚药。明清时期人痢疾中药共有214味,常用中药有白芍、甘草、黄连、茯苓、木香、黄芩、陈皮、白术、山楂、当归、神曲、厚朴、人参、炮姜、砂仁;按照药物功能主治分类后使用频率前3类药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4.现代时期人痢疾的治法主要分为7大类,常见治法为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过渡时期人痢疾的治法主要分为7大类,常见治法为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明清时期人痢疾的治法主要分为9大类,常见治法为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温中燥湿、调和气血,温中调气止痢。结论:1.猪痢疾辨证可以参考明清时期的人痢疾辨证。2.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痢疾的主要症状无明显差异,次要症状存在差异。3.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痢疾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类药物均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而单味常用药存在差异。4.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痢疾在治法方面均以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治法使用频率最高;但不同时期治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5.随着时间的发展,湿热痢比例呈上升趋势,而虚寒痢、休息痢比例呈下降趋势。
文华[6](2020)在《黄腑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观察黄腑汤保留灌肠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01月于四川省中医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患儿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黄腑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周期7天,分别于第0、4、7天采集数据,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期结束后12周内患儿过敏性紫癜再发情况。结果:(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治疗方法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总体有效率为100%,疗效相当(P>0.05),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4天后试验组在改善口臭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在腹痛程度、便秘程度、口臭、夜卧不安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在观察结束12周内随访再发情况(55/63),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5)两组治疗方案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两组治疗方案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均有效;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结束12周内再发情况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方案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临床运用较安全。黄腑汤保留灌肠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李佳楠[7](2018)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发热、腹痛腹泻消失时间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63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7.3%,较对照组的80.0%更高,而观察组患者发热、腹痛腹泻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副作用均较少。结论针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临床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安全可靠,临床效果较好,副作用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凯,徐哲锋,蒙晓冰[8](2017)在《白头翁汤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白头翁汤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白头翁汤和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两组均连续治疗5d。比较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转归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腹痛、发热、腹泻症状转归时间分别为(2.6±0.8)d、(1.4±0.4)d、(2.5±0.5)d;对照组患者腹痛和发热症状转归时间分别为(3.9±0.9)d、(2.1±0.6)d、(4.1±0.7)d。研究组的腹痛、腹泻、发热的转归时间显着性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效率为6.3%、有效率为16.2%、痊愈率为77.5%、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无效率为18.8%、有效率为17.5%、痊愈率为63.7%和总有效率为81.3%,研究组总有效率显着性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较好。
张稚鲲[9](2017)在《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及意义]中医文献是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记载了许多中医防治疫病的临床经验与总结。在与疫病的长期抗争中,中医已认识到疫病可以通过食物、呼吸、接触等途径传染,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其中药物治疗经验尤其丰富,但中医诊疗信息多具有模糊性、非线性、非定量等复杂特征,利用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找出其中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在古今用药及配伍规律的对比中发现疫病处方用药特点,了解医家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为当代临床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在了解古今疫病(急性传染性病)治疗概况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临床文献,归纳、分析历代疫病方用药及配伍特点,比较古今异同,筛选常用中药,了解方剂组成中各药的适用范围,筛选常用的配伍结构,发现临床文献中的隐性信息,为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①文献调研。古代文献使用书目检索工具,现代文献主要运用布尔逻辑、截词、字段限定以及嵌套检索等检索技术从数据库中获取原始文献(既包括个案、医案,也包括大样本临床报道)。从每篇文献中摘取来源、年代、病名、症状、治则治法、方名、剂型、用药组成、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数据项。古今数据以1911年为分界点。②数据清理。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基础数据表格,根据需求对基础数据进行清理及规范。③数据挖掘。根据齐夫定律确定分析样本,通过启用Excel高级功能、VBA编程、调用相关函数等进行频次统计,筛选高频药,使用SPSSClementine12.0、Python正则表达式匹配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了解疫病常用药对、药组及其配伍结构。[结论]①疫病用药的频次分析及古今用药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方药的实际使用情况,从用药的频次及比例了解疫病的主要治则治法,发现药味使用的变化,为筛选古今常用药及特色药,发现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中药提供线索与参考。②古今疫病总体用药有许多相似之处,祛湿药、补气药、理气药、化痰药、补血药、泻下药、消食药、补阴药的使用无太大差别,而在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等的使用方面差异较大。清热药现代方使用较古代方明显增多,而解表药古代方使用较现代方多,提示古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散”治疫,现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清”治疫。③疫病方配伍总体现代清、散、行、和的特点。“清”指清热泻火,疫病的最普遍病理特征为发热,清热为疫病治疗之要则。清热药甘寒之品常多味并用,苦寒之品常与甘寒同用。“散”“行”指药组中常配具有宣散、行滞特点的药味,提示疫毒壅滞为疫病的另一普遍存在的病理特征。“和”指配伍中体现攻邪不伤正,补益不留邪的特点,比如,使用苦寒药时,常配以甘草等益脾缓中,使用补血药时常配以当归补血、行血并散血中之瘀毒,寓攻于补,寓补于攻。总体来看,古今在配伍原则上无太大差异,现代方配伍多以仲景方为基础。④对古今疫病用药的比较分析建立在疫病总体用药、病系用药、疾病用药三个层次的基础上,为筛选具有不同普适作用的疫病用药提供了思路与参考。⑤为临床提供了疫病组方选药的结构式思路,即疫病方=疫病共性药+病系共性药+疾病个性药,以辅助提高辨证与辨病、辨症相结合的处方用药质量,同时方便计算机分类处理,为建立疫病临床荐药系统提供思路与参考。
丁樱,闫永彬,韩姗姗,郑海涛[10](2017)在《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3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形成《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稿,提出细菌性痢疾诊疗指南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供中医儿科行业使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二十四节气简介 |
1 节气的由来 |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总体设计 |
2.2 具体步骤 |
3 结果 |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
3.5 结果总评价 |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
3.9 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
3 研究意义 |
4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
简历 |
(3)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前言 |
1 葛根芩连汤概述 |
1.1 方证概述 |
1.2 用量和用法 |
1.3 组成和方解 |
1.3.1 方剂组成 |
1.3.2 方解 |
1.4 现代药理研究 |
1.4.1 退热作用 |
1.4.2 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
1.4.3 解痉、抑制胃肠运动作用 |
1.4.4 抗炎、化痰、止渴、清热作用 |
1.4.5 增强免疫力作用 |
1.4.6 抗缺氧作用 |
1.5 肠炎疾病简述 |
1.5.1 放射性直肠炎 |
1.5.2 急性肠炎 |
1.5.3 溃疡性结肠炎 |
1.5.4 慢性结肠炎 |
1.5.5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1.5.6 细菌性痢疾 |
2 临床文献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纳入和整理 |
2.1.2 数据分析 |
2.1.3 文献的检索和纳入 |
2.1.4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5 文献整理 |
2.1.6 文献质量评价 |
2.1.7 文献要素分析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过程 |
2.3.1 检索策略 |
2.3.2 文献数量统计 |
2.3.3 文献要素录入 |
2.3.4 文献要素处理 |
2.4 研究结果 |
2.4.1 文献年份 |
2.4.2 文献类型 |
2.4.3 文献分布地区 |
2.4.4 肠炎类型 |
2.4.5 医院级别 |
2.4.6 患者信息 |
2.4.7 诊断标准 |
2.4.8 疗效标准和分级 |
2.4.9 干预措施 |
2.4.10 中医证型 |
2.4.11 临床症状 |
2.4.12 用药情况 |
2.4.13 临床疗效 |
2.4.14 安全性 |
2.4.15 文献质量评价 |
2.4.16 疾病分类论述 |
3 葛根岑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3.1 葛根芩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3.1.1 资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Meta分析 |
3.1.4 讨论 |
3.1.5 结论 |
4 讨论 |
4.1 文献研究情况总结 |
4.1.1 文献的一般情况总结 |
4.1.2 文献质量总结 |
4.1.3 用药情况总结 |
4.1.4 临床疗效 |
4.1.5 安全性 |
4.1.6 Meta分析结果总结 |
4.2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
4.2.1 存在的问题 |
4.2.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范围 |
2 术语和定义 |
3 临床诊断 |
3.1 西医诊断 |
3.1.1 流行病学史: |
3.1.2 临床表现: |
3.1.3 实验室检测: |
3.1.4 诊断原则: |
3.1.5 诊断: |
3.2 中医诊断 |
3.2.1 病类诊断: |
3.2.2 证候诊断: |
3.3 鉴别诊断 |
3.3.1 西医鉴别诊断: |
3.3.2 中医鉴别诊断: |
4 临床治疗与推荐建议 |
4.1 辨证论治 |
4.1.1 湿热痢: |
4.1.2 寒湿痢: |
4.1.3 疫毒痢: |
4.1.4 阴虚痢: |
4.1.5 虚寒痢: |
4.1.6 休息痢: |
4.2 其他疗法 |
4.2.1 单方验方: |
4.2.2 针刺: |
4.2.3 保留灌肠: |
4.2.4 穴位贴敷: |
5 预防与调护 |
5.1 管理好传染源 |
5.2 切断传播途径 |
5.3 保护易感人群 |
6 指南质量方法学策略 |
6.1 文献来源 |
6.2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 |
6.2.1英文文献检索: |
6.2.2 中文文献检索: |
6.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6.3.1 文献纳入标准: |
6.3.2 文献排除标准: |
6.4 检索结果 |
6.5 证据质量评价标准和证据推荐强度级别 |
6.5.1 证据质量评价标准: |
6.5.2 证据推荐等级: |
6.5.3 指南工具的评价: |
(5)基于文献研究人与动物“痢疾”辨证论治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
1 人痢疾与猪痢疾对比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表现 |
2 治疗进展与挑战 |
2.1 猪痢疾 |
2.2 人痢疾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来源 |
2 文献检索方式与策略 |
2.1 猪痢疾文献检索 |
2.2 现代时期人痢疾文献检索 |
2.3 过渡时期人痢疾文献检索 |
2.4 明清时期医案收集 |
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1 猪痢疾 |
3.2 现代时期人痢疾 |
3.3 过渡时期人痢疾 |
3.4 明清时期人痢疾 |
4 数据规范化 |
4.1 症状统一 |
4.2 中药统一 |
4.3 证型统一规范 |
5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症状 |
2.1 猪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2 现代时期人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3 过渡时期人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4 明清时期人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3 中药 |
3.1 现代时期人痢疾药物统计分析 |
3.2 过渡时期人痢疾药物统计分析 |
3.3 明清时期人痢疾药物统计分析 |
4 治法 |
4.1 现代时期人痢疾治法统计分析 |
4.2 过渡时期人痢疾治法统计分析 |
4.3 明清时期人痢疾治法统计分析 |
4.4 三个时期证型 |
讨论 |
1 中医对痢疾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中医药治疗 |
2 猪痢疾中医药治疗 |
3 不同时期人痢疾的认识 |
3.1 症状 |
3.2 中药 |
3.3 治法 |
3.4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4.1 不足 |
4.2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A 猪四诊 |
附表B 猪痢疾纳入文献 |
附表C 现代时期痢疾纳入文献 |
附表D 过渡时期痢疾纳入文献 |
附表E 明清时期痢疾参考着作 |
综述 细菌性痢疾的中西医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黄腑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探讨 |
1 西医学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 |
1.1 历史沿革及流行病学特点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治疗 |
1.3.1 一般治疗 |
1.3.2 药物治疗 |
1.3.3 其他非药物治疗 |
2 中医学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 |
2.1 病名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及治疗方法 |
2.3.1 辨证分型及名家经验 |
2.3.1.1 辨证分型 |
2.3.1.2 名家经验 |
2.3.2 治疗方法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腹痛分级诊断标准 |
1.2.4 纳入标准 |
1.2.5 排除标准 |
1.2.6 剔除标准 |
1.2.7 脱落标准及处理 |
1.2.8 实验终止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3.1 治疗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4.1 安全性评价指标及观察节点 |
1.4.2 不良反应的处理 |
1.4.3 疗效性评价指标及观察节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记录及统计方法 |
2 研究内容及结果 |
2.1 一般情况统计 |
2.1.1 病例完成情况统计 |
2.1.2 性别分布统计 |
2.1.3 年龄分布统计 |
2.2 疗效评价统计 |
2.2.1 治疗前对比 |
2.2.2 两组治疗4天时中医各项积分组间对比及与治疗前组内对比 |
2.2.3 两组治疗7天时中医各项积分组间对比及与治疗前组内对比 |
2.2.4 辅助检查数据对比 |
2.2.5 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
2.2.6 综合疗效评定 |
2.2.7 随访情况 |
2.3 试验结果 |
2.3.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2.3.2 辅助检查数据评价 |
2.3.3 疗效分布评价 |
2.3.4 随访数据评价 |
2.3.5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认识 |
3.2 黄腑汤组成及方药探讨 |
3.3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 |
3.3.1 必要性 |
3.3.2 可行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部分 中药保留灌肠的研究进展 |
1 作用机制及优点 |
2 临床应用 |
2.1 内科应用 |
2.1.1 消化科 |
2.1.2 肾病科 |
2.2 外科应用 |
2.2.1 肠梗阻 |
2.2.2 阑尾炎 |
2.2.3 肛窦炎 |
2.2.4 术后护理 |
2.3 妇科应用 |
2.3.1 盆腔炎 |
2.3.2 子宫内膜异位症 |
2.4 儿科应用 |
2.4.1 外感发热 |
2.4.2 肺炎 |
2.4.3 细菌性痢疾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临床疗效观察表 |
附录三 回访情况登记表 |
附录四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
2.3 两组副作用比较 |
3 讨论 |
(8)白头翁汤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9)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古代中医疫病探赜 |
1. 疫病释义 |
2. 疫病病因 |
3. 疫病防治 |
3.1 宋以前 |
3.2 宋金元 |
3.3 明清 |
第二部分 疫病的现代中医药治疗 |
1. 建国以来我国法定急性传染性疾病回顾 |
2. 常见疫病的中医药治疗 |
2.1 病毒性肝炎 |
2.2 细菌性痢疾 |
2.3 流行性感冒 |
2.4 流行性腮腺炎 |
2.5 手足口病 |
第三部分 古今疫病方药数据挖掘 |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挖掘结果 |
3.1 疫病高频药挖掘 |
3.1.1 疫病总体用药 |
3.1.2 疫病病系用药 |
3.1.3 疫病病种用药 |
3.2 疫病用药古今对比数据挖掘 |
3.2.1 古今总体用药 |
3.2.2 古今病系用药 |
3.2.3 古今病种用药 |
3.3. 疫病方配伍规律挖掘结果 |
3.3.1 疫病方总体配伍规律 |
3.3.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 |
3.3.3 疫病病种配伍规律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疫病用药特点分析 |
1.1 总述 |
1.2 古今用药比较分析 |
1.2.1 疫病总体用药 |
1.2.2 古今病系用药 |
1.2.3 古今病种用药 |
1.3 疫病用药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分析 |
1.3.1 细菌性痢疾 |
1.3.1.1 古代方 |
1.3.1.2 现代方 |
1.3.1.3 小结 |
1.3.2 病毒性肝炎 |
1.3.2.1 古代方 |
1.3.2.2 现代方 |
1.3.2.3 小结 |
1.3.3 流行性腮腺炎 |
1.3.3.1 古代方 |
1.3.3.2 现代方 |
1.3.3.3 小结 |
1.4 古今疫病用药特点总结 |
2. 疫病方配伍特点分析 |
2.1 古今疫病方总体配伍特点分析 |
2.1.1 古代方 |
2.1.2 现代方 |
2.1.3 小结 |
2.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特点分析 |
2.2.1 Ⅰ类疫病 |
2.2.1.1 古代方 |
2.2.1.2 现代方 |
2.2.1.3 小结 |
2.2.2 Ⅱ类疫病 |
2.2.2.1 古代方 |
2.2.2.2 现代方 |
2.2.2.3 小结 |
2.2.3 Ⅲ类疫病 |
2.2.3.1 古代方 |
2.2.3.2 现代方 |
2.2.3.3 小结 |
2.3 疫病病种配伍特点分析 |
2.3.1 细菌性痢疾 |
2.3.1.1 古代方 |
2.3.1.2 现代方 |
2.3.1.3 小结 |
2.3.2 病毒性肝炎 |
2.3.2.1 古代方 |
2.3.2.2 现代方 |
2.3.2.3 小结 |
2.3.3 流行性腮腺炎 |
2.3.3.1 古代方 |
2.3.3.2 现代方 |
2.3.3.3 小结 |
2.4 疫病方配伍特点总结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问题与思考 |
2. 主要创新点 |
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论文提纲范文)
1 说明 |
1.1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 |
1.2 文献评价 |
1.3 证据评价分级和文献推荐级别[1] |
1.4 指南工作组 |
1.5 起草和评审 |
2 范围 |
3 术语和定义 |
4 诊断 |
4.1 病史 |
4.2 临床表现[5] |
4.2.1 急性菌痢 |
4.2.2 中毒性菌痢 |
4.2.3 慢性菌痢 |
4.3 实验室检查[5-6] |
4.4 需与细菌性痢疾鉴别的病种[5] |
5 辨证[7-8] |
5.1 湿热痢 |
5.2 寒湿痢 |
5.3 疫毒痢 |
5.3.1 邪毒内闭证 |
5.3.2 内闭外脱证 |
5.4 阴虚痢 |
5.5 阳虚痢 |
6 治疗 |
6.1 治疗原则 |
6.2 分证论治 |
6.2.1 湿热痢 |
6.2.2 寒湿痢 |
6.2.3 疫毒痢 |
6.2.4 阴虚痢 |
6.2.5 阳虚痢 |
6.3 中成药 |
6.3.1 口服中成药 |
6.3.2 中成药注射剂 |
6.4 灌肠疗法 |
6.5 针灸疗法 |
6.6 穴位按摩疗法 |
6.7 穴位贴敷疗法 |
7 预防和调护[5, 7-8, 23] |
7.1 预防 |
7.2 调护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 王诗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J]. 徐光勋. 北京中医药, 2020(06)
- [5]基于文献研究人与动物“痢疾”辨证论治的差异[D]. 汤意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黄腑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临床研究[D]. 文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观察[J]. 李佳楠. 中国现代医生, 2018(10)
- [8]白头翁汤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J]. 朱凯,徐哲锋,蒙晓冰. 陕西中医, 2017(09)
- [9]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D]. 张稚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3)
- [10]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J]. 丁樱,闫永彬,韩姗姗,郑海涛. 中医儿科杂志,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