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扶贫开发”征文评比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马睿[1](2018)在《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推进乡村建设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见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乡村建设的研究层出不穷,针对乡村改造、乡村激活的实践建造活动也在大规模的进行,但是现阶段针对乡村建设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刚接触乡村建设的建筑师和学者很难理清现阶段乡村建设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利用年鉴、书籍、期刊论文等回归年代,总结历年的乡村政策、乡村理论研究、乡村建设实践情况等等,进行归纳总结,按照实践所处的历史背景、性质、引导阶层、成果等的差异,将建国后的68年分成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又对这三个大的时期分别分析并进行详细分期。研究对各个分期归纳整理内容包括乡村理论研究情况和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乡村理论研究情况主要借助于分析权威期刊《建筑学报》1954年创刊以来有关乡村的576篇论文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内容、数量变化等等,来得出乡村理论研究的变化趋势;对于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研究主要通过论文、书籍、年鉴等资料中对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记录进行归纳整理,包括各个时期的乡村发展政策,得出每个时间段的乡村建设实践的背景、引导阶层与引导方式、最终成果等等。最后,对建国以来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归纳整理,从乡村单体建筑建设、乡村规划建设层面分别分析,归纳出建国以来的三次“设计下乡”的内容、性质、方式、成果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肖念涛[2](2018)在《娶丐为妻》文中研究表明"吾父本布衣,娶丐为妻……"这是爹爹遗嘱中的起首语。他去世已近十年。他的遗嘱一式三份,他生前用毛笔写在约三尺整张的普通红纸上。这些年,每每念及他,我总是想起他遗嘱中的这句话。这句话镂刻在脑子里,想起便动容。实际上,爹爹是我爱人的爷爷。岳母、爱人都喊他爹爹。外人则都称他赵爹。有一年,《求是》杂志开展以"我心中的共产党员"为题的征文。我本来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赵爹》,后来也不知何故,耽搁下来,并没有写。
黄家周[3](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4](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本刊编辑部[5](2007)在《这五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文中认为2002年10月到2007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的这5年,毫无疑问是当前中国又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周期,也是中国教育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周期。这5年,中国共产党徐徐拉开一场大规模社会重建的帷幕,重振东北,中部崛起,建设新农村……一个个政策兴奋点,围绕科学发展、实现和谐这个宏大主题次第推开。这5年,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眼点,成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命题。这5年,全国教育战线在注重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方面下大气力,使我国教育事业出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各级教育的入学率不断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到10年以上;在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的同时,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这5年,职业教育正在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这5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使职业教育办学的路子越走越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着增强。各级职业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国家组织实施了"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大工程。这5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国家相继启动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5、2006年连续两年分别扩招100万人。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48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810万人,创历史最高记录。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计划再扩大50万人,从而实现招生800万人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已经胜利召开。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出这期专题,希图站在十七大的时间原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5年执政之路,审视十六大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走向;在历史的脉络中,勾勒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图谱,并与读者一起想象未来5年之中国,未来5年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王思琦[6](2005)在《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在中国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倍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状态中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样式,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特点,必然要受到该历史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因素互动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将流行音乐问题的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取得较为全面、可信的结论。 因此,本文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影响为主要研究视角,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针对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文化功能、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影响的关系展开分析与研究。
二、本刊“扶贫开发”征文评比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扶贫开发”征文评比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论文大纲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乡村 |
1.4.2 乡村建设与乡村建设实践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建设(1949-1978) |
2.1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1950-1952) |
2.1.1 土地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及成就 |
2.1.2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 |
2.1.2.1 解放以前乡村状况 |
2.1.2.2 土地改革之后的乡村变化 |
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乡村建设(1953-1956) |
2.2.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背景 |
2.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2.2.3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业合作社规划 |
2.2.4 合作社时期的乡村单体建造情况 |
2.3 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建设(1958-1978) |
2.3.1 人民公社制度的发展与影响 |
2.3.1.1 人民公社制度的两个发展阶段 |
2.3.1.2 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
2.3.1.3 集体化之后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变 |
2.3.2 人民公社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2.3.3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
2.3.3.1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 |
2.3.3.2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建筑 |
2.3.4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
2.3.4.1 人民公社后期的大队新村规划 |
2.3.4.2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建筑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建设(1978-2003) |
3.1 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 |
3.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78—1994) |
3.2.1 乡村工业化时期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3.2.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设计 |
3.2.3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建设实际情况 |
3.2.3.1 乡村住宅数量的变化 |
3.2.3.2 乡村住宅建设材料的变化 |
3.2.3.3 乡村住宅平面功能的变化 |
3.2.4 乡村工业化时期乡村规划与集镇建设 |
3.2.5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公共设施建设 |
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95-2003) |
3.3.1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3.3.2 城市单向主导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3.3.2.1 土地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
3.3.2.2 城镇化变成各级城市政府圈地扩张的指挥棒 |
3.3.2.3 城市越来越不宜居 |
3.3.2.4 “城不城、乡不乡” |
3.3.2.5 “回不去的是故乡” |
3.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乡村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 |
3.3.4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规划及公用设施建设 |
3.3.5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建设(2003 至今) |
4.1 2003 年后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4.1.1 关于乡村的论文议题及重要论点梳理 |
4.1.2 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
4.2 城乡统筹理念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 |
4.2.1 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综述 |
4.2.1.1 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 |
4.2.1.2 农房建设指导加强 |
4.2.1.3 危房改造推进 |
4.2.1.4 “建材下乡”与建筑节能 |
4.2.1.5 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
4.2.1.6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的评选和保护 |
4.2.2 当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
4.3 新时期个人、社会团体引导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
4.3.1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会性实验 |
4.3.2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区营造” |
4.3.3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建造技术的延续与更新 |
4.3.3.1 建筑的自然调节 |
4.3.3.2 传统材料的优化利用 |
4.3.3.3 新型建造系统 |
4.4 小结 |
第五章 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分析 |
5.1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的发展阶段分析 |
5.1.1 第一阶段:乡村集体化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
5.1.1.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
5.1.1.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
5.1.1.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
5.1.2 第二阶段: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
5.1.2.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
5.1.2.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
5.1.2.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
5.1.3 第三阶段:城乡统筹下得乡村建设实践 |
5.1.3.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
5.1.3.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
5.1.3.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
5.2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发展趋势分析 |
5.2.1 政府、设计师态度的转变趋势 |
5.2.1.1 政府对乡村建设的态度转变 |
5.2.1.2 设计师职能的转变 |
5.2.2 建造组织形式的转变分析 |
5.2.3 建筑设计层面的发展趋势 |
5.2.3.1 民居选址的变化 |
5.2.3.2 建筑形式的变化 |
5.2.3.3 民居功能布局的变化 |
5.2.4 建造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 |
5.2.4.1 建造材料、结构的变化 |
5.2.4.2 建筑装饰的变化 |
5.2.5 规划层面的发展趋势 |
5.3 建国后的三次“设计下乡” |
5.3.1 第一次“设计下乡” |
5.3.2 第二次“设计下乡” |
5.3.3 第三次“设计下乡” |
5.3.4 三次“设计下乡”的比较研究 |
5.4 对当今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反思 |
5.4.1 专业层面 |
5.4.1.1 实践先行,理论滞后 |
5.4.1.2 社区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与建筑实践之间的割裂 |
5.4.2 社会层面 |
5.4.2.1 保障、激励机制的缺乏 |
5.4.2.2 各方利益关系难以平衡 |
5.4.2.3 教育上重城轻乡 |
5.5 展望 |
5.5.1 多元产业导向、激发市场活力 |
5.5.2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
5.5.3 加强从业者保障,培养乡村建筑师 |
5.5.4 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农村软实力 |
5.5.5 乡村自治导向,完善民主体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改革开放后城乡建设基本数据 |
附录2 :建国后我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一览表 |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4)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6)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传入、回应、争论、初创:起步阶段的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5年) |
第一节 港台流行音乐的传人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 |
第二节 “十五首抒情歌曲”的评选和“新星音乐会”的举办 |
第三节 对李谷一、朱逢博、程琳的演唱及一些歌曲的争论 |
第四节 广东音乐茶座的兴起与流行音乐在广州的初创 |
第五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二章 认可、超越、亚文化、低俗:第一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86—1988年) |
第一节 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与“通俗唱法”在大型声乐比赛中的正式设置 |
第二节 “西北风”的兴起及其生成环境 |
第三节 亚文化群的突起及其在流行音乐中的参与和表现 |
第四节 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的认同和支持 |
第五节 俚俗歌曲的兴起与流行音乐步入低谷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三章 隐患、调整、批判与“卡拉0K”:步入调整期的流行音乐(1989—1992年) |
第一节 步入调整期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
第二节 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卡拉 OK”的传人与歌舞厅的迅速发展 |
第四节 “亚运歌曲、《渴望》插曲、“红太阳现象” |
第五节 对流行音乐的批判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四章 磨合、适应、调整、再发展:第二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93—1996年) |
第一节 流行音乐新运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
第二节 港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发展以及文化管理上的调控 |
第三节 专业音乐理论工作者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关注 |
第四节 MTV、排行榜的出现以及大陆流行音乐与国际间的交流 |
第五节 摇滚乐的继续发展及有关流行音乐研讨会的举办 |
第六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严肃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高雅化 |
第七节 问题与繁荣同现的流行音乐新一轮发展 |
第八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五章 多样化、创新、新传媒、国际交流:流行音乐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 |
第一节 流行音乐发展不稳定中的无序状态 |
第二节 各种法规政策的出台以及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新民乐”、“新民歌” |
第四节 流行音乐高雅化的种种表现 |
第五节 流行音乐的国际交流 |
第六节 摇滚乐的新发展 |
第七节 “韩流”在大陆的风靡 |
第八节 互联网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
第九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六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
第二节 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
第三节 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个案调查--兼谈专业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 |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的三个方面 |
第三节 对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三方面的基本认识 |
结论 |
参考书目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后记 |
四、本刊“扶贫开发”征文评比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D]. 马睿.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2]娶丐为妻[J]. 肖念涛. 湖南文学, 2018(04)
-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4]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5]这五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 职业技术教育, 2007(30)
- [6]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 王思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