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风险及对策初探

输血风险及对策初探

一、初探输血风险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段美琴[2](2021)在《住院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目前国内外的文献对输血不良反应的报道均局限于某一地区或者某一家医院,各个研究结果之间无法统一,通过系统评价目前讨论较多的住院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并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Ovid、Web of Science、CNKI、Wan Fang Data、VIP、CBM等数据库,搜集住院患者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2015年01月至2021年02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根据相同的纳入、排除标准提取数据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均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纳入35个研究,共包括9694788例研究对象,涉及危险因素13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一般因素:女性[OR=1.25,95%CI(1.06,1.47),P=0.007],年龄≤18岁[OR=3.40,95%CI(1.89,6.11),P<0.0001]的住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高;(2)既往史因素:有原发性血液病[OR=0.12,95%CI(0.06,0.17),P<0.001]、有输血史[OR=5.05,95%CI(3.84,6.65),P<0.00001]、有过敏史[OR=5.65,95%CI(2.44,13.09),P<0.001]的住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高;(3)血制品类型相关因素:输注红细胞类血制品[OR=0.71,95%CI(0.52,0.96),P=0.03]、输注血小板[OR=2.19,95%CI(1.44,3.32),P=0.0002]的住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高;(4)其他因素:发血至输血间隔时间≥30min[OR=2.52,95%CI(1.54,4.19),P=0.0004]、输血次数≥3次[OR=6.85,95%CI(4.96,9.47),P<0.00001]的住院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率均更高。结论:住院输血患者为女性、年龄≤18岁、既往原发性血液病、既往输血史、既往过敏史、输注红细胞类血制品、输注血小板、发血至输血间隔时间≥30min、输血次数≥3次均是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由于纳入研究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量、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予以证实。

彭琳[3](2021)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研制及防范策略初步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出血(Postpancreaticoduodenectomy hemorrhage,PPH)临床病例特征及风险因素,了解PPH患者发生情况、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研制并验证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初步构建PPH护理防范策略,旨在为临床护士早期识别术后出血的高危人群,采取预警管理,以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研究方法:1、在风险管理理论指导下,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会议,构建《PPH临床病例资料采集表》,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胰腺外科病历资料完整的29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采取1:3比例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来提取研究样本,收集出血和部分未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出血的发生情况、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2、检索国内外PPH风险因素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质量采用科学方法评价,筛选并提炼最佳证据,基于前期PPH风险因素结果,结合证据整合后形成PPH风险因素的条目池。通过3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立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框架及各指标权重,同时各指标权重参考多因素分析中独立危险因素的OR值。采用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预测价值;根据灵敏度、特异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的乘积,结合本研究甄别高危患者的目的以确定最佳预警界值,将PD手术后患者分为PPH高危与低危两组;使用2020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符合纳排标准的PD手术患者作为验证组以验证评估工具的有效性与可行性。3、基于文献回顾,在PPH临床病例的发生情况、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基础上,寻找有效的临床指导策略,初步构建PPH护理防范策略草案,组织召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构建PPH护理防范策略的初稿,并设计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及临床应用规范。研究结果:1、病例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病历资料完整的2918例择期PD手术患者,共有62例(2.12%)发生术后出血并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护士甄别PPH时,首次发现以腹腔引流管出现鲜红色血性液体等为主有42例(67.74%);发现PPH时已出现休克表现41例(66.13%);30例(48.39%)在护理交接班前后1h发现;早期PPH 19例(30.65%)、迟发PPH 43例(69.35%),出血的部位均以腹腔出血为主;发现PPH时严重程度为轻度6例(9.68%)、中度24例(38.71%)和重度32例(51.61%);发生PPH时62例均已出现血红蛋白下降,15例(24.19%)出现血小板降低,54例(87.10%)前白蛋白降低;发现出血前常伴有以胰瘘为主(37.10%)的专科相关并发症;临床中一旦发现出血,通常立即给予输血扩容(75.81%)、止血(56.45%)、血管活性药物升压(51.61%)等护理紧急处置。本研究采取1:3比例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62例发生PPH患者及186例未发生PPH患者行单因素分析后,将有统计意义的自变量及专业上认为是可能风险因素的进入多因素分析,经多因素分析患者发生PPH的独立影响因素有6个,包括术中输血≥400ml、胰腺质地软、肿瘤直径>3cm、术后心率增快、消化道瘘、总胆红素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评估工具的研制:在多因素分析结果基础上,采用循证研究对风险因素进行补充。对PPH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质量评价,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9篇系统评价、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共计24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前期PPH风险因素结果,初步形成PPH风险因素的条目池;通过3轮16名专家参与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31,3轮专家咨询对所有指标意见的协调系数有显着性检验结果(P<0.001),最终专家对所有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27个指标中重要性均分为4.13~4.93,变异系数为0.051~0.155,最终确立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的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基本框架及各指标权重。各指标中权重分占比前6项与多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项目一致。3、评估工具的验证:2014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病历资料完整的29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中按照1:3的未出血患者186例,与发生PPH的62例患者组成研究样本,共计248例。根据发生PPH与未发生PPH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得分情况绘制ROC曲线,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3,提示预警价值较好,预警界值为22.5分,评估工具的灵敏度为83.87%,特异度为69.35%。当最佳预警界值为22.5时,在62例PPH患者中,预测发生早期出血的灵敏度为84.21%,预测迟发PPH风险发生的灵敏度为83.72%,预测效果较好。2020年3月~2020年12月PD患者为验证组,发现灵敏度100%,特异度62.96%,提示评估表诊断价值好,考虑评分为整数,将评分≥22分的患者作为PPH高危人群。4、出血护理防范策略的初步构建:在PPH临床病例的发生情况、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基础上,邀请10名专家进行专家会议,此次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13,确立PPH护理防范策略包括:(1)内容:加强监护、引流管的护理、专科相关并发症的识别、营养支持、低体温防控、循环监测、早期活动、疼痛护理、健康宣教九个方面。(2)PPH风险评估频次: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转入病房1h内;病情变化时随时复评;PPH高危患者每日复评;PPH低危患者,无病情变化每周一复评。5、设计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在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研制、验证,以及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将评估的频次、增设单项高危人群及高危患者的护理防范举措呈现在评估工具上。经评估PPH高危人群时,责任护士在每日护理交班记录中进行描述,进行班班交接,床头悬挂PPH高危警示标示,在护理站病史日记中记录病区内所有高危PPH患者信息,责任护士应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24h内查看患者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在评估单后进行签名,护士长定期跟踪直至评估为低危患者。研究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62例发生术后出血并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的PPH病例回顾,得出PPH出血病例特征为:发现PPH时常伴胰瘘等并发症,呈中重度出血,生命体征异常,血红蛋白、血小板、前白蛋白呈下降趋势,发现方式以腹腔引流管为主,交接班易发现病情改变,出血时间分布以迟发为主。通过病例对照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PPH风险因素有:术中输血≥400ml、胰腺质地软、肿瘤直径>3cm、术后心率增快、消化道瘘、总胆红素增高,其中消化道瘘是出血最主要风险因素。因此护士应注意患者这些临床特征。2、本研究在多因素分析PPH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循证研究与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等方法,得到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指标与得分,并采用ROC曲线确定评估分值最佳预警界值,为PPH风险预警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3、通过专家会议初步构建出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及临床应用规范,包括评估频次、高危人群的护理措施等。提出PPH护理防范策略,如加强护理监护、引流管的护理、专科相关并发症识别等。

李姗[4](2020)在《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东阿县为例》文中指出金融精准扶贫是我国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自扶贫工作在我国正式开展以来,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及普遍性逐渐显现,并逐步成为政府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将金融产品与服务应用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将金融精准扶贫与现代产业互相关联、互为依托的核心机制,在贫困地区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对实现区域乃至全国整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已过去近11个月,全国各个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已有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经过多年实践,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即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各方主体,为贫困对象提供生产经营机会、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以金融精准扶贫的举措促进贫困对象实现真脱贫、不返贫的目标。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东阿县为典型案例,分析我国县域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得出:目前金融精准扶贫在政府治理层面存在资金使用效率、项目选择、资金管理的问题,在金融体系方面存在农村基层金融机构少、金融产品单一、信用环境较差的问题,在贫困对象层面存在缺乏金融意识和缺乏脱贫意识和脱贫规划的问题。这些问题多是政府对扶贫政策的规划管理不足、贫困地区落后的经济文化环境、金融精准扶贫内在的矛盾与风险导致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政府治理的角度出发,改善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基础设施和群众意识、加强对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管理和规划、通过审慎选择和创新模式化解矛盾风险。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东阿县这一案例的深入研究,分析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整体状况,弥补已有研究中对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和问题产生原因的讨论的不足,并通过对国内县域金融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的讨论得出一定的经验借鉴。此外,由于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加上2020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年,保证基层的脱贫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脱贫的贫困对象真脱贫、不返贫,保证扶贫效果的长效,研究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以及长效机制对于实际扶贫工作的开展以及我国经济的整体良好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焦千城[5](2020)在《温州市无偿献血者招募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关于健康领域长期战略规划。无偿献血工作隶属于卫生行政管理范畴,亦是健康中国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我国医疗技术和服务进步飞快,但国家卫生保健体系的发展与之并不协调。在各地医疗机构接诊病患能力不断攀升的同时,临床医疗机构用血量也迅猛增长。为了保障严峻的血液供应需求,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分别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考核内容。无偿献血工作开展需要各政府部门共同协作,实现血液长期的连续供应。研究无偿献血者招募的系统运作过程,对于实现无偿献血工作良性循环,建立长效的血液供应机制及健康的无偿献血激励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角度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无偿献血者招募的文献资料,学习借鉴国内外无偿献血者招募的管理、宣传、政策等方面的经验与方法。然后以温州市为例,结合温州市现有的一手管理及血液采集数据。从无偿献血招募的政策依据、管理模式、招募方式方法和成效四个角度介绍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的基本运行模式,通过分析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在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问卷调查研究无偿献血者的捐献意愿情况,根据献血者意愿情况结合现有温州市无偿献血者参与情况、血液采集情况等工作分析无偿献血招募存在的现状。得出客观现实条件局限、招募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影响招募效果的措施因素是现有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得出问题的主要成因在于医疗水平下用血需求激增与供血保障能力失衡、招募体制存在不完善、招募的政策性文件调节作用有限、宣传传播力低、推动作用不佳等。基于困境及其成因分析,本文提出了以政府主导优化无偿献血招募体系建设、建立有针对性的长效献血者招募机制、拓宽无偿献血文化宣传途径实现献血者招募保留、增强社会参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借鉴市场化运作、社会利益均质化分配、长期教育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曹楠楠[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朱雨浓[7](2019)在《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建构研究 ——基于4R应急管理模式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国内外突发公共应急事件频频发生,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应对此类突发应急状况需要具有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其中医疗救援更是起着拯救生命、守护健康的重要作用。血液作为生命之源,采供血应急保障在应对突发公共应急事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采供血行业起步较晚,采供血机构自身建设和采供血应急保障工作都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此外血液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依靠健康适龄人群捐献,具有不易获得性、时效性并对保存有特殊要求的特点。因此,建构一套完备的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本文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4R”应急管理模式为分析框架,运用“4R”应急管理模式角度,从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维度对国内外采供血应急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我国采供血应急保障工作急需完善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4R”的我国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建构对策,同时对案例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归纳不同类型案例在实施采供血应急保障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分析原因,进一步研究支撑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运行的相关机制。通过4R应急管理模式的框架分析以及对案例的分类分析,围绕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标准对采供血应急保障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界定,同时围绕采供血应急保障实践的特点以及特性,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建构要求,并从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两个层面确定了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的框架。从恢复管理角度总结出服务于采供血应急保障框架设计的六个补充机制:血液库存预警机制、应急血液招募机制、异地用血调剂机制、血液集中化检测筛查机制、用血偿还机制、血液信息化联网机制,从制度机制层面保障采供血应急和联动的各个环节,为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的运行提供支撑。

耿丽丽,周慧[8](2018)在《风险管理对减少输血中潜在风险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输血护理中风险管理对减少潜在风险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输血患者13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实施1个月后,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输血不规范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血不规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输血不规范发生情况, 有效减少输血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廖新华[9](2016)在《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分析与输血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尽管存在诸多输血风险,输血仍旧是临床医疗救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疗手段。为此,临床上对病人进行输血治疗时,必须加强对输血管理的重视,并要积极开展对输血风险因素的预测与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临床输血风险,确保输血安全。该文主要对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以及输血管理的有效对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10](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二、初探输血风险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探输血风险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2)住院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
    1.4 质量评价与发表偏倚
    1.5 资料提取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3 Meta分析结果
    2.4 发表偏倚
3.讨论
    3.1 性别
    3.2 年龄
    3.3 原发血液病
    3.4 输血史
    3.5 妊娠史
    3.6 过敏史
    3.7 输注不同类型血制品
    3.8 发血至输血间隔时间
    3.9 输血次数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住院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现状及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研制及防范策略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
    一、文献回顾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PPH临床病例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
    一、PPH临床病例资料采集表的构建
    二、PPH临床病例特征分析
    三、PPH的风险因素分析
    四、PPH的发生情况、存在问题、护理对策
    五、小结
第三部分 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研制
    一、PPH风险相关文献的检索与质量评价
    二、基于循证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初步研制
    三、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确立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
    四、基于ROC曲线评价PPH风险预警评估工具诊断价值
    五、讨论
第四部分 PPH护理防范策略的初步构建
    一、构建出血护理防范草案、设计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及临床应用规范
    二、专家会议初步构建出血护理防范策略、设计PPH风险预警评估表及临床应用规范
    三、小结
全文总结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附录十 一
文献综述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护理策略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和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4)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东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个案研究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访谈法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相关既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与扶贫
        2.1.2 精准扶贫
        2.1.3 金融精准扶贫
    2.2 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2.3 普惠金融理论
第3章 东阿县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3.1 东阿县金融精准扶贫的背景与举措
        3.1.1 东阿县基本现状及贫困状况
        3.1.2 东阿县金融精准扶贫的举措及方向
    3.2 东阿县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选择
        3.2.1 “输血模式”
        3.2.2 “造血模式”
        3.2.3 两种模式对比
    3.3 东阿县金融精准扶贫的实际成效
第4章 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治理层面的问题
        4.1.2 金融机构层面的问题
        4.1.3 贫困对象层面的问题
    4.2 原因分析
        4.2.1 政府对于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缺乏统筹管理能力
        4.2.2 金融机构对于扶贫贷款管理不合理
        4.2.3 贫困对象受限于自身能力水平
第5章 我国县级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经验借鉴
    5.1 甘肃省清水县
    5.2 河南省兰考县
    5.3 黑龙江省延寿县
    5.4 三个县级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经验
第6章 解决金融精准扶贫问题的对策
    6.1 提高政府扶贫项目管理能力
        6.1.1 提高政府扶贫资金管理能力
        6.1.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1.3 审慎选择扶贫项目
        6.1.4 增强政府的协调沟通能力
    6.2 金融机构完善扶贫贷款管理机制
        6.2.1 提高客户经理参与意愿
        6.2.2 制定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6.3 为贫困对象安排多种多样的活动
        6.3.1 政府提供创造美好生活系列活动
        6.3.2 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知识宣传系列活动
    6.4 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
结语
附录A 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访谈提纲(政府工作人员)
附录B 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访谈提纲(金融机构领导)
附录C 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调查问卷(金融机构客户经理)
附录D 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调查问卷(贫困对象)
参考文献
    一、论文类
    二、着作类
    三、其他类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温州市无偿献血者招募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 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的理论依据
    2.1 无偿献血招募的概念
    2.2 文化传播理论
    2.3 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2.4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2.5 政府协同治理模式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温州市无偿献血者招募的现状分析
    3.1 温州市无偿献血招募的政策依据
        3.1.1 浙江省无偿献血招募的鼓励政策
        3.1.2 温州市政府办公室落实关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的文件
    3.2 温州市无偿献血招募的管理模式
        3.2.1 温州市献血办公室机构管理模式
        3.2.2 温州市无偿献血者招募募集目标制定情况
        3.2.3 温州市献血办公室无偿献血招募的模式
    3.3 温州市无偿献血招募方式方法
        3.3.1 温州市无偿献血招募途径
        3.3.2 温州市无偿献血招募方式
        3.3.3 温州市无偿献血招募的激励方式
    3.4 温州市无偿献血者招募成效
        3.4.1 温州市政府协同治理下无偿献血者募集工作的成效
        3.4.2 温州市无偿献血血液采集及供应成效
    3.5 本章小结
4 温州市民无偿献血参与意愿的实地调研及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温州市无偿献血潜在参与者意愿模型建立及假设检验
    4.3 温州市无偿献血者参与意向问卷样本的统计分析
        4.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2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信度效度检验
        4.3.4 结构模型方程的构建
        4.3.5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4.3.6 假设检验及路径分析结果
    4.4 基于问卷调查的温州市无偿献血招募信息的传播情况
    4.5 本章小结
5.温州市无偿献血者招募存在的困境分析
    5.1 献血间隔期与血液保质期的不平衡
    5.2 固定献血者保留情况不佳,抗风险能力弱
    5.3 街头无偿献血招募缺位,献血者流失情况严重
    5.4 季节性招募措施缺位
    5.5 “温州献血”公众号社会影响力低
    5.6 信息化服务平台招募功能薄弱
    5.7 无偿献血宣讲课覆盖率低
    5.8 献血者及其亲属用血优先权难以保障
    5.9 易感性与反应效能弱化市民献血意愿
    5.10 本章小结
6 温州市无偿献血者招募所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6.1 医疗水平与供血保障失衡
    6.2 招募体制存在缺陷
        6.2.1 献血者保留连续性不强
        6.2.2 激励度不佳
        6.2.3 实际可操作效用低
    6.3 招募政策调节功能具有局限性
        6.3.1 对街头献血者招募激励作用差
        6.3.2 应对季节性缺血能力不佳
    6.4 宣传招募传播力低
        6.4.1 传播力低辐射
        6.4.2 招募平台缺乏专业团队
        6.4.3 宣传招募路径狭窄
    6.5 基于问卷数据的招募所临困境成因分析
        6.5.1 献血安全性宣教不到位
        6.5.2 负面舆论信息影响组织信任度
        6.5.3 激励措施存在缺陷引发招募困境
        6.5.4 血液知识普及度低导致自我献血能力认识不足
    6.6 本章小结
7 优化温州市无偿献血者招募的对策分析
    7.1 协同治理,优化招募体系
        7.1.1 政府部门协同治理,优化无偿献血招募体系
        7.1.2 建立公平的激励政策,惠及公共设施服务
        7.1.3 强化政府责任,实现透明化管理
    7.2 调整思路,引导公众参与
        7.2.1 拓宽献血服务点范围,加深招募力度
        7.2.2 注重献血者参与互动,加大保留能力
    7.3 建立采供平衡的内循环
        7.3.1 公开公示现有库存与需求量
        7.3.2 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
        7.3.3 根据需求量预约性招募
    7.4 重舆论建设提升公信力
        7.4.1 加强舆论导向
        7.4.2 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7.4.3 公开日活动保障知情权
        7.4.4 公开招募经费及血液使用情况
    7.5 适度借鉴市场化运作模式
        7.5.1 打造专业无偿献血宣传运营团队,提高“温州献血”主体站位
        7.5.2 以受众为导向,提升招募效能
        7.5.3 创新方式方法,拓宽宣传方式
    7.6 构建可持续无偿献血教育模式
        7.6.1 科学学科中增加血液知识
        7.6.2 提供献血主题实践活动平台
        7.6.3 出版无偿献血知识趣味书籍、动漫
        7.6.4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
    7.7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温州市无偿献血参与意向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建构研究 ——基于4R应急管理模式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论文的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 应急保障体系
        (二) 血液资源特性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 应急管理理论
        (二) 4R应急管理模式
        (三) 4R应急管理分析采供血应急保障的适用性
第二章 国内外采供血应急保障现状分析
    一、采供血应急保障的类型
        (一) 自然灾害类采供血应急保障
        (二) 事故灾难类采供血应急保障
        (三) 公共卫生事件类采供血应急保障
        (四) 社会安全事件类采供血应急保障
        (五) 重大活动类采供血应急保障
        (六) 稀有血型类采供血应急保障
    二、采供血应急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 缩减管理方面
        (二) 预备管理方面
        (三) 反应管理方面
        (四) 恢复管理方面
    三、采供血应急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缩减管理方面
        (二) 预备管理方面
        (三) 反应管理方面
        (四) 恢复管理方面
第三章 基于4R的我国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的建构
    一、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的组织体系
        (一) 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组织架构
        (二) 采供血应急保障指挥小组
        (三) 采供血应急保障指挥体系
    二、采供血应急保障突发事件的分级界定
        (一) Ⅰ级(特别重大)
        (二) Ⅱ级(重大)
        (三) Ⅲ级(较大)
    三、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的运作机制
        (一) 市级区域内独立响应(Ⅲ级)
        (二) 省级区域内协作响应(Ⅱ级)
        (三) 省际间区域协作响应(Ⅰ级)
    四、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的机制配套
        (一) 血液库存预警机制
        (二) 应急血液招募机制
        (三) 异地用血调剂机制
        (四) 血液集中化检测筛查机制
        (五) 用血偿还机制
        (六) 血液信息化联网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分析与输血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分析
    1.1 临床用血的不规范极易引发输血风险
    1.2 临床输血管理漏洞的存在, 提高了输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3 临床输血极易引发疾病传染
2 输血管理对策研究
    2.1 重视输血科的规范化操作
    2.2 加强对临床用血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力度
    2.3 加强与供血机构的配合
3 结语

四、初探输血风险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住院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 段美琴.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风险预警评估工具的研制及防范策略初步构建[D]. 彭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4]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东阿县为例[D]. 李姗. 山东大学, 2020(05)
  • [5]温州市无偿献血者招募对策研究[D]. 焦千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4)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7]采供血应急保障体系建构研究 ——基于4R应急管理模式的分析[D]. 朱雨浓.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风险管理对减少输血中潜在风险的效果观察[J]. 耿丽丽,周慧.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16)
  • [9]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分析与输血管理对策研究[J]. 廖新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6(29)
  • [10]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标签:;  ;  ;  ;  ;  

输血风险及对策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