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91B型条卷机工艺自停装置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刘允光,梁淑桂[1](2021)在《国产精梳机重定量工艺试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充分挖掘精梳工序的生产潜力,探讨国产多机型精梳机采用重定量工艺的实践。就重定量工艺中小卷定量、给棉方式、给棉长度、速度与梳理器材的优化选择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国产精梳机分高速、中速和低速3种类型采用重定量工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前进给棉、重定量小卷、优化配置工艺和高品质梳理器材、适当缩小锡林梳理隔距,可以满足精梳梳理要求,同时实现高产优质的工艺效果。认为:纺织企业应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设备状态、管理水平,通过试验科学选择重定量工艺。
郑庆法[2](2011)在《FA269A型精梳机的传动系统电气化方案研究(硕士论文)》文中研究表明精梳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纺织机械,是棉纺厂的重要生产设备。随着棉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精梳机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传统精梳面复杂的油浴润滑的机械传动系统,传动齿轮繁多、成形机构复杂、调整点多、人机交互性不强等缺陷,着眼于机械传动机构的简化,尽可能消除机械原因引起的故障停机,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精梳机电气化模型的组态结构。新型精梳机采用四电机分部传动的系统设计方案,运用PLC、伺服控制以及串行通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用工业电气控制取代机械传动控制,对原有的精梳机传动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并对新型精梳机进行了试验台的实验检测,为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应用和推广打下了夯实的基础。第一章概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精梳机的发展状况,对精梳机的工序任务和工艺流程做了简单的介绍,并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对传统精梳机的工作流程和主要机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下一步的系统改造设计做好基础。第三章针对传统精梳机机械传动方式上存在的缺陷,提出采用四电机进行分部传动的设计方案,简化传动系统,并依照精梳机各个输出轴之间的运动协调规律,进行数学建模。第四章对系统的工作负荷作了估算,对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安装、软件调试,搭建试验台进行了空载、带载试验,得到了满意的测试运行效果,为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应用和推广打下了夯实基础。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课题进一步发展的工作思路与研究方向。
上海太平洋克罗斯罗尔机械有限公司[3](2008)在《MK系列梳棉机使用特点浅析》文中研究指明论述了Crosrol公司MK系列梳棉机的工艺、结构特点及安装使用要求,对于用好MK系列梳棉机有理论指导意义。文章融入了现有Crosrol用户在运转操作管理、设备管理和保全保养方面成熟的经验,可充分发挥MK系列梳棉机优质高产的特性。
郑庆法[4](2006)在《FA269A型精梳机的传动系统电气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精梳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纺织机械,是棉纺厂的重要生产设备。随着棉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精梳机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传统精梳机复杂的油浴润滑的机械传动系统,传动齿轮繁多、成形机构复杂、调整点多、人机交互性不强等缺陷,着眼于机械传动机构的简化,尽可能消除机械原因引起的故障停机,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精梳机电气化模型的组态结构。新型精梳机采用四电机分部传动的系统设计方案,运用PLC、伺服控制以及串行通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用工业电气控制取代机械传动控制,对原有的精梳机传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并对新型精梳机进行了试验台的实验检测,为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应用和推广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第一章 概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精梳机的发展状况,对精梳机的工序任务和工艺流程做了简单的介绍,并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对传统精梳机的工作流程和主要机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下一步的系统改造设计做好基础。 第三章 针对传统精梳机机械传动方式上存在的缺陷,提出采用四电机进行分部传动的设计方案,简化传动系统,并依照精梳机各个输出轴之间的运动协调规律,进行数学建模。 第四章 对系统的工作负荷作了估算,对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安装、软件调试,搭建试验台进行了空载、带载试验,得到了满意的测试运行效果,为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应用和推广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第五章 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课题进一步发展的工作思路与研究方向。
张成福,赵春风,支雪峰,侯桂田[5](2002)在《A191B型条卷机自停控制的改造》文中提出
苏学四[6](2000)在《A191B型条卷机工艺自停装置的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富生[7](1994)在《万锭棉纺老机配套改造的实践和体会》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棉纺各工序老机改造的具体做法和改造后的特点;同时介绍了配套改造后半制品和成纱质量提高的情况以及系统改造的体会。
周文渊,徐旻[8](1990)在《FA355型条并卷机的结构特点和生产使用情况》文中研究表明 一、几种精梳准备工艺路线的特点目前国内外采用精梳小卷的准备工艺大体上有以下三种: 1.梳棉条→预并→条卷→精梳国内精梳准备工序多数采用。如A272F预并条机→A191B型或FA331型条卷机→A201D或FA251A型精梳机。 2.梳棉条→条卷→并卷→精梳如立达公司:E2/4a型条卷机→E4/1a型
朱秋凉[9](2001)在《浅谈生产豹尼卡高档牛仔布的几点体会》文中认为对豹尼卡牛仔布从纺纱、染色、织造到整理各道工序的技术参数作了合理调正 ,并改造了染球经机 ,使其适合高经密织物生产的要求
卓清良[10](2001)在《国产FA261A精梳机生产实践及精梳棉纺系统工艺流程探讨》文中认为通过对三种不同精梳机准备工序的实例分析对比 ,结合生产实践当中的经验体会 ,论述了国产精梳机FA2 6 1A的使用性能及其先进性 ,并由此得出 :用国产设备配置的精梳棉纺系统是当前国有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提升产品档次的最佳选择
二、A191B型条卷机工艺自停装置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191B型条卷机工艺自停装置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国产精梳机重定量工艺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产精梳机重定量工艺的优化选择 |
1.1 小卷定量的选择 |
1.2 给棉方式与给棉长度的选择 |
1.3 国产精梳机速度的选择 |
1.4 梳理元件的优选 |
1.5 精梳锡林总梳理齿数的选择 |
1.6 顶梳密度的选择 |
1.7 锡林梳理隔距的合理选择 |
2 国产精梳机重定量工艺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
2.1 高速精梳机重定量工艺成纱质量试验 |
2.1.1 试验条件 |
2.1.2 锡林梳理隔距的调整 |
2.1.3 纺纱质量试验结果 |
2.2 中速精梳机重定量工艺成纱质量试验 |
2.2.1 试验条件 |
2.2.2 锡林梳理隔距的调整 |
2.2.3 成纱质量试验 |
2.3 低速精梳机棉卷重定量工艺 |
2.3.1 小卷定量的确定 |
2.3.2 原棉品质的选择 |
2.3.3 梳理元件的优化配置 |
2.3.4 优化三项工艺的配置 |
2.3.5 锡林梳理隔距的确定 |
2.3.6 精梳机速度的选择 |
2.3.7 确保设备运转稳定性的技术措施 |
2.3.8 试验条件 |
2.3.9 成纱质量试验 |
3 结语 |
(4)FA269A型精梳机的传动系统电气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精梳机的发展及现状 |
1.3 国外精梳机的发展及现状 |
1.4 国外精梳机的主要技术特点 |
1.5 高效能精梳机的发展趋势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A26x型精梳机的工作流程与机械结构简介 |
2.1 FA26x型精梳机的工作流程 |
2.1.1 棉纱及棉型纱的生产过程 |
2.1.2 精梳前的准备工序 |
2.1.3 精梳机的工艺过程 |
2.2 FA26x型精梳机的机械结构 |
2.2.1 钳持喂给部分 |
2.2.2 梳理部分 |
2.2.3 分离接合部分 |
2.2.4 落棉排除及输出部分 |
第三章 FA269A型精梳机传动系统的硬件设计与数学建模 |
3.1 FA269A型精梳机传动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3.1.1 FA269型精梳机传动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2 FA269型精梳机传动系统的软件设计介绍 |
3.2 FA269A型精梳机传动系统的数学建模 |
3.2.1 数学分析与工艺计算 |
3.2.2 钳板摆轴机械模型函数及其跟随曲线 |
3.2.3 分离罗拉机械模型函数及其跟随曲线 |
3.3 技术方案讨论 |
3.3.1 技术难点 |
3.3.2 系统同步要求及快速性分析 |
第四章 FA269A型精梳机传动系统的负荷计算与实验检测 |
4.1 FA269A型精梳机传动系统的工作负荷计算分析 |
4.1.1 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的转动惯量计算 |
4.1.2 钳板摆轴传动机构的转动惯量计算 |
4.2 FA269A型精梳机传动系统的调试过程与试验评价 |
4.2.1 精梳机传动系统的调试过程 |
4.2.2 伺服电机的试验评价 |
4.3 FA269A型精梳机试验台实验检测与分析 |
4.3.1 FA269A型精梳机试验台 |
4.3.2 试验台实验检测与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浅谈生产豹尼卡高档牛仔布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纺纱工序 |
1.1 原棉混配表 |
1.2 纺纱工艺流程 |
1.2.1 环锭纺: |
1.2.2 气流纺: |
1.3 优选各工序工艺参数 |
1.3.1 清花工序: |
1.3.2 梳棉工序: |
1.3.3 精梳工序: |
1.3.4 并条工序: |
1.3.5 粗纱工序: |
1.3.6 气流纺工序: |
1.3.7 细纱工序: |
1.3.8 后加工序: |
1.3.8.1 单筒: |
1.3.8.2 拈线: |
1.3.8.3 线筒: |
1.4 成纱质量情况表 |
2 织布工序 |
2.1 工艺流程 |
2.2 球经工序 |
2.3 绳染工序 |
2.4 浆纱工序 |
2.5 织造工序 |
2.6 整理工序 |
2.7 其他方面 |
3 经济效益分析 |
(10)国产FA261A精梳机生产实践及精梳棉纺系统工艺流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FA261A精梳机的生产实践 |
1. 1 FA261A精梳机简介: |
1.2 FA261A型精梳机与PX2型精梳机比较: |
(1) FA261A与PX2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比较 (见表1) 。 |
(2) FA261A与PX2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比较 (见表2) 。 |
1.3 FA261A型精梳机的生产实践: |
1.3.1 FA261A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见表1) 。 |
1.3.2 FA261A的生产工艺质量与公司原使用的A201C的比较 (见表3) 。 |
1.3.3 实践体会 |
2 精梳棉纺系统国产化设备工艺流程探讨 |
2.1 不同准备工序的流程分析 |
2.2 精梳棉纺系统国产设备工艺流程的探讨: |
四、A191B型条卷机工艺自停装置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产精梳机重定量工艺试验分析[J]. 刘允光,梁淑桂. 棉纺织技术, 2021(12)
- [2]FA269A型精梳机的传动系统电气化方案研究(硕士论文)[A]. 郑庆法. 2011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11
- [3]MK系列梳棉机使用特点浅析[J]. 上海太平洋克罗斯罗尔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纺织技术, 2008(04)
- [4]FA269A型精梳机的传动系统电气化方案研究[D]. 郑庆法. 浙江大学, 2006(12)
- [5]A191B型条卷机自停控制的改造[J]. 张成福,赵春风,支雪峰,侯桂田. 棉纺织技术, 2002(03)
- [6]A191B型条卷机工艺自停装置的改造[J]. 苏学四. 棉纺织技术, 2000(01)
- [7]万锭棉纺老机配套改造的实践和体会[J]. 黄富生. 棉纺织技术, 1994(06)
- [8]FA355型条并卷机的结构特点和生产使用情况[J]. 周文渊,徐旻. 棉纺织技术, 1990(10)
- [9]浅谈生产豹尼卡高档牛仔布的几点体会[J]. 朱秋凉. 福建轻纺, 2001(Z1)
- [10]国产FA261A精梳机生产实践及精梳棉纺系统工艺流程探讨[J]. 卓清良. 福建轻纺, 2001(01)
标签:试验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