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打造油脂巨擘——谈ADM公司的经营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刘君[1](2020)在《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文中提出1929年,在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企业,颁布《公司法》、《工厂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传入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乳业的本土化渐趋完成的时代背景之下,沈九成因个人际遇创办生生牧场。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生生牧场便发展为近代上海最大的华商牛乳场。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时间里,在生生牧场的发展变迁中,其经理凡四变。据此,生生牧场20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29年至1933年,由沈九成的长子沈鹏程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创办和初步发展期;二是1933年至1940年,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后,自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快速发展期;三是1940年至1946年,由沈九成的三子沈万灵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调整期;四是1946年至1949年,生生牧场被中国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接收,为生生牧场的衰退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生生牧场的发展战略和销售战略均有所不同。1929年至1933年,生生牧场初始创办,奶牛的采购、员工的招聘、土地的租赁,以及生产设备的买入,奠定了生生牧场营业及发展的基础。此一时期,生生牧场通过文化濡化、竞争者定位、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等销售方法,将企业的新鲜牛奶消费群体牢牢固定在社会上层人士之中。1933年,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之后,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模式的扩大、以及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使生生牧场的规模快速增长,其消费者群体由社会上层人士逐渐向社会中层人士下移。但是,随着日寇的入侵、上海的沦陷,生生牧场的销售规模因日伪政府的配给制度而萎缩。1940年8月24日,沈九成被绑架之后,将生生牧场交由三子沈万灵经营。沈万灵在艰难困苦的沦陷时期,调整生生牧场的销售战略,以生生牧场的“A”字消毒牛乳只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这一销售战略的调整,维持了生生牧场在日伪时期的艰难生存。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企业员工联合国民党的战后接收人员,诬告沈九成、沈万灵为汉奸。生生牧场因此被中央信托局接收。在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多方干扰,不断萎缩,使得生生牧场走向衰落。基于对生生牧场1929至1949年间四个时期生产销售活动的研究,从微观的视角展现了近代的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方面,牛奶的消费人群从社会上层人士扩展至社会中上层人士,又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上移至社会上层人士。物的社会生命史,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经营自由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企业生产销售活动能否正常展开的必要条件。生生牧场的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衰落的见证。
吕天石[2](2019)在《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天津自1860年开埠以来,逐渐成长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至民国时期,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洋货进口港。天津港的贸易数据成为反映华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晴雨表。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梳理了1912年至1937年间的天津港进口贸易的各项有关数据,以洋货为抓手深入研究了其在津的进口转运情形、销售流程、售价、商家、消费群体等多种因素,探讨了天津港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的互动关系。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的洋货涵盖了纺织品、食品、五金、工业制品、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燃油类等几大类。本文的研究主体部分按衣、食、住、行这民众日常生活的四方面来分别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进口商品,且多为近代工业制成品作为研究抓手。同时运用大量档案、报刊广告与图表等资料加以阐释民国时期天津港洋货贸易与民众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在“衣”部分,笔者研究了天津港进口的纺织品、成衣、鞋帽与日化用品,探究了这些商品与民众身体变迁的关系。“食”部分则通过研究天津港的进口食品与药品贸易,从而探究这些商品与民众餐饮习俗变迁的关系。“住”的部分通过研究一些与民众居住空间有关的近代特色洋货产品在天津港的进口情形及华北地区的销运情况,探讨了天津港进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行”的部分研究民众出行与沟通。这一部分主要研究交通工具、通讯传媒设备与民国时期华北民众的交通方式与沟通方式的变迁。观察进口商品货物类型的变化,则呈现出以纺织品、食品为重点向以工业制成品、交通工具为重点的转变趋势。而进口来源国别的变化趋势更是非常明显,即由英、德、法等老牌欧洲国家向日、美、苏等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转变。纵观1912年至1937年二十余年间天津港进口贸易,棉布、成衣、日化产品等生活用品改变了民众的衣着与穿戴;面粉、糖类等食品原料或制成制品的进口改变了民众的餐饮习惯与消费意识;五金、机器、电料等则改善了民众的居住空间与生存条件;车辆与通讯工具的进口更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民众的沟通效率。然而港口贸易的繁盛之下还有许多幻象。首先就是关税主权的丧失使得海外贸易收入并不能用来改善民生,而正常的中外贸易本身就已经是外国压迫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再辉煌的贸易数额都只能是虚假的繁荣。其次在华北地区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洋货所带来的影响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别。大部分普通民众不可能享受到所有进口产品的红利,只能停留在个别进口货品的使用这一层次。第三个幻象来自于洋货与国货的竞争关系。洋货的进口对于民族工业而言有两方面作用:从正面驱动力而言,各类进口产品先进的技术启发了国货的改良,进口机器与外国技师的到来更是直接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生产力;而从反面来看,摧毁民族产业的罪魁正是大量倾销的外国货品。最后,日本因素不容忽视,日本势力在华北地区先倾销后走私的经济侵蚀政策严重破坏了天津港口正常的洋货贸易。至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天津港进口的商品已经全面呈现了由欧美货品向日本货品的趋势。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与华北民众的生活变迁有很大关联性。虽然还存在很多幻象,但这些商品毕竟能够开一时风气之先,为华北地区的民众打开了近代化生活的大门。
林懿[3](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周杰[4](2019)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探究极少主义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一方面在对收集到的美国东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针对以往的极少主义艺术研究中审美体验的缺失,从材料的表现性入手,分析材料对于时代知觉特征的反映;同时,针对以往的研究对作品社会文化部分的忽视,从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组织秩序所呈现出社会组织特征出发,分析研究两者所象征的工业时代社会和文化特征。首先论文在论述了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文化背景、艺术环境、学术脉络和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摒弃了以往沿着形式主义的道路,以迈克·弗雷德的剧场理论和罗莎琳·克劳斯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确定了人类学仪式理论和形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作品中的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点明了对以往研究的质疑和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通过对极少主义起源的追溯,探讨了极少主义对于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包豪斯、达达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发展与反思。并以围绕极少主义的相关争论作为线索,论述了极少主义与仪式在其场所、各部分组成结构、重复、象征意义、内部矛盾与参与性等方面的共同点,极少主义作品虽然不再以仪式为基础,但它具有仪式特征。同时,从观众的角度进行考量,极少主义作品也并非只具有表演的特征。接下来,第二章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美学特征的差异出发,引发对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分析,明晰了东海岸作品主要以现成的工业、建筑材料和工业产品为材料,它们象征着基本的建筑构件,也概括了基本的对建筑的知觉经验;西海岸作品则采用了新兴的有机材料和加工技术来制作作品的基底和进行着色,以此不断唤起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轻工业制品、汽车、城市灯光等的回忆。第三章对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组织的秩序进行探究,提出作品中多个形状之间的组织关系主要呈现为:数列性秩序、系列性秩序和构建性秩序。两种组织秩序是对社会生产和建筑构建秩序的象征,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只是在部分作品中,某一类秩序发挥着主宰性的作用。第四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极少主义作品中观众的参与方式的分析,明晰了极少主义作品从有序地进行空间组织到逐步消解了视角和空间结构,将参与者带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使作品与参与者之间在身体和感知上紧密联系起来。第五章对于作品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进行总体性地讨论。极少主义作品的象征指涉不仅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还从艺术家的主观性和人与物的交融角度将对社会生产的模拟上升到社会组织层面。同时通过观众的参与,作品为艺术接受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合法性的模型。极少主义作品抽象的形式就通过其仪式性的象征和参与性,与人、经验、秩序和历史结合了起来,具有了社会性与文化性。总的来看,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中,形式的极少带来的是外沿的极大拓展,极少主义就是一个集工业生产秩序、构建、互动、直观知觉经验为一体的社会文化万花筒。也正是因为艺术家们对“极少”的追求,带来了作品外延意义上的极大丰富。
华雪[5](2019)在《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饮食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字号饮食品牌作为反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范围内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所蕴含的人文性因素也应当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在对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综合研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系统的创新模式研究这一实践性课题,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对于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系统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现有视觉形象系统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用大量图片资料进行形象性的补充说明,结合视觉形象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对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形象系统的建立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探索与建议。一是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将新技术引入到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形象系统的构建与展示中。二是传播渠道方面的创新。整合多方面的渠道资源进行跨界合作,将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形象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渠道进行推广。三是应用领域的方面的创新。结合时代背景,探究新形势下的消费者行为偏好与心理需求,通过新的应用领域将武汉老字号品牌形象融入到消费者的日常视域之中。最后,通过分析整合相关材料,总结出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与具体实践形式。为老字号品牌视觉形象的创新模式的研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
刘勤[6](2018)在《杜甫的陇右“诗迹”研究》文中认为杜甫的陇右诗是杜诗全集中的一段华章,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日臻成熟,展现出杜诗走向成熟的总体风貌。所谓“诗迹”,即指那些相对固定且能引发诗人诗兴的名胜。杜甫陇右“诗迹”,即是受杜甫陇右诗影响而产生的大量具备文化意蕴、吸引后人题咏的风景名胜。本文以专题研究的形式,从“诗迹”这一视角来研究杜甫陇右诗尤其是陇右山水纪行诗,将诗歌本位研究与诗歌的延伸研究相结合,从四个层面探讨杜甫陇右“诗迹”。其一,从陇右“诗迹”的开拓这一角度对杜甫陇右诗进行本位研究,将杜甫陇右诗置于其整体诗歌创作环境以及古代山水纪行诗发展的链条中,以比较的眼光去探求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的创作倾向与艺术贡献,并以陇右“诗迹”的形成要素为切入点,将杜诗与陇右山水相联系;其二,对陇右“诗迹”进行文学观照,以地域文学创作为视角,从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在陇右文坛中的关键地位及其“诗迹化”影响两方面去揭示“诗迹”的文学表现,主要撷取宋代以后的文人为例,对陇右“诗迹”题咏数量的增多及“诗迹”体裁、题材的完备进行阐述;其三,从文化层面去挖掘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的“诗迹化”过程,主要从形成陇右“诗迹”文化、留存陇右“诗迹”之史、丰富陇右民间艺术、提供书法绘画素材等四方面来分析“诗迹化”的山水与杜诗本身在文化上的贡献;其四,着眼于当下,对杜甫陇右诗创作及其形成的“诗迹”做现实性观照,从旅游建设与学术共享等方面分析陇右“诗迹”为当今陇右建设提供的支撑。本论文认为,杜诗对陇右“诗迹”的开拓起到不可或缺的历史贡献;同时,从“诗迹”的视角对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的地域文学和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研究山水纪行诗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新的思考点。
李玉铭[7](2018)在《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文中指出上海远洋航运业在开埠之前虽已有发展,但范围却仅限于朝鲜半岛、日本等邻近国家。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贸易重心由广州逐渐转移到上海,作为中西贸易运输载体的远洋航运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上海。1850年英国大英轮船公司将伦敦——香港的定期远洋航线延伸到了上海,标志着近代上海定期远洋航运的历史正式开启。本文以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发展过程中轮船企业的竞争、船舶的更替、航线的扩大以及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为主线,对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了梳理与探究,并以此为视角来探讨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在近代上海城市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19世纪70年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在沪大洋行,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垄断了当时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在运输载体上主要是帆船,同时,为了提高效率争与夺市场,各大洋行争相使用了专门用来运输鸦片与茶叶的飞剪船。在货物运输方面,主要进口鸦片以及西方工业品,并以鸦片为主;出口方面则主要是中国的茶叶和生丝。1850年大英轮船公司开辟上海与欧洲间的定期航线,表明专业轮船公司开始介入上海远洋贸易,但直到70年代初,不管是大英轮船公司的一枝独秀亦或是与法国邮船公司、英国海洋轮船公司的“三巨头”争霸,由于轮船载重量小、运费高等限制性因素,专业轮船公司仍不是此一时期上海远洋运输的承运主力。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欧亚海底电缆的成功敷设以及轮船的大量使用等交通、通讯工具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上海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自此以后,轮船逐渐代替帆船,成为上海远洋航运的主要运输载体,专业性的轮船公司也逐渐代替了在沪大洋行,成为上海远洋航运运输业的主要经营者。甲午中日战争后,上海远洋航运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方面表现为太平洋远洋航线的形成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运网络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变幻以及自身能力的衰落与发展,各国以上海为中心的远洋航运势力此消彼长,主要表现为由“一战”前的多国航运势力竞争到“一战”期间的英、日两国争霸,再到战后以英、日、美三霸并争为主的局面。随着远洋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发展,远洋运输货物在此一时期亦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进口方面逐渐由鸦片、西方的轻工业品转换成了机器设备、化工产品、燃料、五金器材等生产资料;出口方面也逐渐由生丝、茶叶转换成了其他农副产品以及部分工业产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虽因战事爆发,大部分远洋轮船公司曾一度暂停了上海的远洋业务,但随着战事转移,上海的远洋航运业很快又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发展程度甚至一时超过了战前。日本战后在完全控制中国内河航运、沿海航运的情况下,却唯独没有阻断上海远洋航运的原因是为了将上海作为战时战略物资的中转站,这是日本在战时为了尽可能的获取战略急需物资,以达“以战养战”目的,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远洋航运是直接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纽带与通道。在当时社会条件限制下,是远洋航运的船舶逐渐将西方先进的制度、理念、文化等西方文明带到了中国,进而使古老的农业文明开始与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发生碰撞。同时,也是远洋航运的船舶将中国的一批批茶叶、丝绸以及其他一些大宗的原料产品带入了西方社会,进而使东方文明开始逐渐的融入西方社会。作为近代远洋航运中心的上海,其同样充当了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对于上海本地传统航运业、对于近代上海的港城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是在国力衰微、航运主权旁落的情况下,主要有外资轮船企业经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殖民性与掠夺性。但另一方面,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也使得上海作为一座枢纽性城市成功的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在近代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远洋贸易的不断深入,将上海乃至中国带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中。
夏超伦[8](2018)在《唐代横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横刀是隋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近战格斗类短兵器,它在继承汉晋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域风格,其形制臻于完备,工艺达到巅峰,对后世朝代及东亚邻国刀类的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横刀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第一章从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了横刀的由来与佩带方式。横刀之名源于隋,“横”字含义与“用皮襻带之,刀横掖下”的佩带方式有关。北朝时蹀躞带被广泛应用,唐代形成了“?韘七事”,其中佩刀专指横刀,而“蹀躞”即是“襻带”。5世纪后期至6世纪初,源自斯基泰短剑的双附耳系统被萨珊、嚈哒、粟特、突厥等中西亚国家模仿借鉴,并沿丝绸之路传入北魏,取代了原有的璏式贯佩法。这种使用双附耳悬佩法的刀因斜横于腰间而得名横刀,成为唐军的主要装备之一。第二章着重分析了横刀环首的变化。隋以前的佩刀柄端普遍设圆环,刀环甚至被用来筑杀人,北朝末因受西域刀形的影响出现了无环刀,环首刀开始没落。唐代依然存在大量的带环横刀,描写刀环的唐诗、长乐公主墓壁画、窦皦墓铁刀等均为明证。然而,环首的装饰性大于实用性,其消亡是必然的,典型例子有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壁画等。因此,大约8世纪以后,无环横刀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这一演变更迭的过程是持续而漫长的,不能一概而论。第三章对横刀的制造、管理和应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梳理和考证。首先,横刀是府兵必备的制式兵器,装配比例甚高;其次讨论了生产、储纳、发放横刀等军器的机构部门以及使用横刀的各类兵员;再次,横刀对战争成败已不起决定性作用,需与其他兵器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其威力;第四,横刀在仪仗中也有一席之地,某些精美奢华的横刀被当作礼仪用具,在宫廷中携佩横刀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第五,横刀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合法交易,但质量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横刀采用灌钢法和百炼钢法来锻造,与前代相比并无创新;第六,在唐代,横刀准许私人拥有,它不仅是自卫防身的利刃,也是自戕自残的工具,还是馈赠赏赐的礼物;第七,玄宗以后,政府对横刀的管控愈加严格,其禁用范围逐渐扩大。第四章阐述了横刀在唐中后期出现的变革及它对周边邻国的影响。唐人诗中多言“吴钩”,毗沙门天王壁画、造像等文物上也都描绘有弯刀形象,可知直体刀正向弧刃刀转变。公元7-9世纪时,典型的弯刀就已出现于中亚各地,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更促进了弯刀的传播。五代至宋元,斫刺刀、手刀、环刀等代替横刀成为主战短兵,直身狭刃的横刀已不复存在。唐朝既善于引进西方文化,也在不断对外输出,横刀的形制样式、锻造技法就经由遣唐使东传至日本和朝鲜,正仓院的“金银钿庄唐大刀”即为最佳实例,日本古文献中也保存了许多关于横刀的资料。北宋以后,承袭横刀制法和气韵的日本刀开始回输大陆。
赵洁[9](2017)在《近代上海肥皂工业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依据《中国旧海关史料》、《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及《申报》等报刊资料,对近代上海肥皂业的发展情形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此间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阐释其对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关于近代上海肥皂工业的发展状况,文章通过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中西近代肥皂工业的起源。19世纪,受益于工业革命,肥皂开始量产。1888年,肥皂工业始现于中国。随后,上海凭借得天独厚的工业优势,逐渐成为中国制皂业的中心所在。第二部分具体介绍近代上海的外资肥皂业。自开埠后,英、日凭借强大的商业实力得以率先占领上海肥皂市场,二者二分天下,英商独霸沪上洗衣皂市场,日商垄断化妆皂市场。第三部分主要探讨近代上海民族肥皂业的发展历程。一战期间,民族肥皂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1920年,随着抵制外货运动愈演愈烈,沪上民族肥皂业逐渐兴盛。此间,中外肥皂业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第四部分则着重探讨近代上海肥皂业发展的成效与启示。指出上海肥皂业的发展在促进上海地区肥皂产业链完善的同时,也使得上海民众的清洁、时尚观念逐渐发生改变。通过注重打造品牌效应和和强化企业管理两方面,对近代上海肥皂业发展的启示作用进行分析。
张鑫[10](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提出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二、百年打造油脂巨擘——谈ADM公司的经营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年打造油脂巨擘——谈ADM公司的经营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依据 |
1.2.1 理论依据 |
1.2.2 现实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近代奶业史的研究 |
1.3.2 近代农业企业史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生牧场的创办与生产经营的展开(1929-1933年) |
2.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背景 |
2.1.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个人际遇 |
2.1.2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政策背景 |
2.1.3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行业时机 |
2.2 生生牧场的创办 |
2.2.1 奶牛的采购及其生产管理 |
2.2.2 土地的租赁 |
2.2.3 员工的招聘 |
2.2.4 生产设备的买入 |
2.3 沈鹏程时期生生牧场生产经营的展开 |
2.3.1 文化濡化:形塑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企业经营方法 |
2.3.2 横向拓展:以奶妈为竞争者定位的企业经营策略 |
2.3.3 纵向连合: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的企业经营模式 |
第三章 生生牧场的迅速发展与销售规模的扩大(1933-1940年) |
3.1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的经过 |
3.1.1 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案与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 |
3.1.2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 |
3.2 从单一鲜奶到全面化战略:生生牧场产品结构的调整 |
3.2.1 牛奶 |
3.2.2 冰淇淋 |
3.2.3 奶油 |
3.2.4 其他乳制品 |
3.3 生生牧场的销售模式 |
3.3.1 订户模式 |
3.3.2 专卖店模式 |
3.3.3 杂货店模式 |
3.3.4 交易会模式 |
3.4 生生牧场的销售策略 |
3.4.1 药品、食品、饮品:产品的物质功能定位 |
3.4.2 “国货”:产品的政治功能定位 |
3.4.3 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社会功能定位 |
3.4.4 早餐与现代性:产品的生活方式功能定位 |
3.5 生生牧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
3.5.1 沈九成与穆藕初交往考证 |
3.5.2 沈九成的经营经验与企业家才能的展现 |
第四章 生生牧场销售战略的调整与等级结构的嵌入(1940-1946年) |
4.1 沈九成被绑案与沈万灵接手生生牧场 |
4.2 生生牧场生产等级的提升 |
4.2.1 上海市乳业等级制度的建立 |
4.2.2 生生牧场的质量控制与等级提升 |
4.3 生生牧场消费等级的嵌入 |
4.3.1 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层与牛奶的品牌选择 |
4.3.2 生生牧场消费人群的社会结构 |
4.3.3 日伪时期生生牧场销售对象的上移 |
第五章 生生牧场的衰退与政治权力的介入(1946-1949年) |
5.1 中国国民党接收生生牧场的经过 |
5.2 中央信托局与生生牧场的衰退 |
5.2.1 中央信托局接收生生牧场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
5.2.2 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的衰退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沈九成父子年谱初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路 |
四、概念界定 |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北方洋货集散地:民国时期的天津港进口贸易总体情况 |
1.1 国际航运视域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港口与进口船舶情况 |
1.2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的情况与变化趋势 |
1.2.1 进口洋货的总体情况 |
1.2.2 进口洋货的历年变化趋势 |
1.3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货品结构与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穿戴与装扮 |
2.1 棉纱与棉布——天津港进口大宗纺织品情况 |
2.1.1 棉纱的情况 |
2.1.2 棉布的情况 |
2.1.3 纺织品的贸易——“西货”与“东货”的此消彼长 |
2.2 洋装在身——天津港进口洋装、洋帽及装饰物情况 |
2.2.1 洋装成衣与国产“机制洋装” |
2.2.2 进口洋帽及装饰物 |
2.3 从“多余物”到“必需品”——天津港进口日化用品情况 |
2.3.1 进口香皂与天津制皂工业 |
2.3.2 进口牙膏、香水和其他化妆品 |
小结 |
第三章 饮食与医药 |
3.1 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及相关商品情况 |
3.1.1 面粉与糖——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的规模化 |
3.1.2 农作物种子、肥料——农业相关产品的进口 |
3.1.3 从传统香料到味精——调味品的转变 |
3.2 天津港新式食品、饮料的进口与餐饮风气变迁 |
3.2.1 进口洋酒的销售与管控 |
3.2.2 西式汽水饮料与甜品的引进 |
3.2.3 罐头食品的进口与国产化 |
3.2.4 天津与世界非主要国家食品贸易情形 |
3.3 天津港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的进口与转运 |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工程与居住环境 |
4.1 天津近代住建材料的引进与使用 |
4.1.1 从木材到钢筋水泥——天津进口住建材料的新变化 |
4.1.2 从洋漆垄断到国货崛起——天津油漆工业的奇迹 |
4.2 天津港进口工程机器及设备的情况 |
4.2.1 精密建工仪器的引进 |
4.2.2 大型建工机器的引进 |
4.3 天津港进口贸易下的城市住宅内部空间变迁 |
4.3.1 新式室内用品的进口情形 |
4.3.2 冰箱——现代家用电器的出现 |
小结 |
第五章 交通工具与通讯传媒设备 |
5.1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交通工具的引进 |
5.1.1 汽车入津与民众对汽车的认识 |
5.1.2 自行车的传入及在华北地区的推广 |
5.2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通讯设备的引进 |
5.2.1 无线电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
5.2.2 电话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
5.3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新型传媒设备及传媒技术的引进 |
5.3.1 照相机的引进与国产化 |
5.3.2 电影、电视技术的传播 |
小结 |
第六章 繁盛与幻象:对天津港口贸易与华北民众生活变迁的思考 |
6.1 洋货贸易影响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民众生活 |
6.2 数据繁盛的背后 |
6.2.1 关税与主权 |
6.2.2 城市与乡村 |
6.2.3 洋货与国货 |
6.3 日本因素与走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导论 |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
结论 |
引用文献 |
致谢 |
(4)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
(三)极少主义艺术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 |
二、前期相关研究 |
(一)极少主义艺术历史研究成果 |
(二)美国西海岸的极少主义历史研究成果 |
(三)极少主义艺术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
(四)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和结构的研究成果 |
(五)研究使用相关概念的研究成果 |
三、研究内容及范围的界定 |
四、问题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点 |
(二)论文创新点 |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
六、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回顾与聚焦——极少主义的历史 |
1.1 起源——极少主义艺术诞生之前 |
1.1.1 简化与构成——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对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
1.1.2 工艺与社会——包豪斯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
1.1.3 反惯例与现成品——达达主义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
1.1.4 表现与行动——抽象表现主义对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影响 |
1.2 继承与重构——极少主义艺术的出现 |
1.2.1 直接的形状——东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
1.2.2 纯粹的感知——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
1.3 差异与质疑——围绕极少主义的争论 |
1.3.1 美学争论——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命名与合法性 |
1.3.2 走向实体——绘画还是雕塑 |
1.3.3 各抒己见——对“极少”的不同理解 |
1.4 象征与参与——聚焦极少主义作品的仪式特征 |
1.4.1 社会性的追问——仪式概念的引用 |
1.4.2 从象征到仪式——使用仪式相关理论研究极少主义艺术的可行性 |
1.4.3 从观看到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众参与 |
第二章 工业镜像与时代图景——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与加工技术的时代象征 |
2.1 束之高阁的材料——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与技术 |
2.1.1 直观的差异——东西海岸的不同美学特征 |
2.1.2 重拾的关注——从实在的形状到材料与技术 |
2.2 平淡无奇的形状——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的应用 |
2.2.1 材料与现成品——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和产品的直接应用 |
2.2.2 高分子与透明介质——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基底 |
2.2.3 有机与化合——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涂料 |
2.3 近乎完美的表面——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技术的使用 |
2.3.1 机械与真空——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基底制作技术 |
2.3.2 喷涂与电镀——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表面处理技术 |
2.4 超越实在的时代象征——材料、技术与艺术的联姻 |
2.4.1 建筑的象征——材料的直接应用 |
2.4.2 消失的手工性——新技术的去手工化 |
2.4.3 时代的烙印——极少主义艺术的材料和技术的时代性 |
第三章 有序组织与建筑构建——极少主义作品结构的社会秩序象征 |
3.1 整体与部分——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的秩序 |
1'>3.1.1 有序的多个形状——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数量N>1 |
3.1.2 数学性的排列——极少主义作品数列性组织秩序 |
3.1.3 构建性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空间排列 |
3.2 排列与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数列性与系列性的秩序 |
3.2.1 完全的重复——极少主义作品中简单的数列秩序 |
3.2.2 有序的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复杂的数列秩序 |
3.2.3 多元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中多种数列秩序并存 |
3.2.4 差异的复制——极少主义作品中的系列性 |
3.3 形状与位置——极少主义作品中构建性的秩序 |
3.3.1 铺砌与构建——建筑的构建方式 |
3.3.2 形态与组合——形状对建筑构件的模拟 |
3.3.3 框架与模块——空间上的自由重复 |
3.4 组织秩序与构建方式——极少主义作品结构所象征的社会秩序 |
3.4.1 无处不在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对社会生产的模拟 |
3.4.2 垂直与水平的构建——极少主义作品所象征的建筑构建方式 |
第四章 互动参与与仪式体验——观众对极少主义作品的参与和体验 |
4.1 内与外的浸润——极少主义作品内部空间的诱惑 |
4.1.1 模糊边界——内外空间之辩 |
4.1.2 步入作品——极少主义艺术家的预谋 |
4.2 身体与空间的对抗——极少主义作品与参与者身体的互动 |
4.2.1 限定与自由——“无序”的参与空间 |
4.2.2 循环与反省——有序的行动文化象征 |
4.3 身体与空间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看与互动 |
4.3.1 镜像与幻觉——参与者和反光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
4.3.2 空间与感知——参与者和光与透明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
4.4 游移的身体——参与性对于身体与形状关系的重构 |
4.4.1 从观看到体验——参与性对体验模式的重塑 |
4.4.2 从实在到知觉——反射、透明材质作品带来的体验范式的转变 |
4.4.3 从感知到对抗、交融——参与者身体与形状之间关系的重构 |
第五章 仪式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的形式与社会文化的统一 |
5.1 物的礼赞——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象征意义 |
5.1.1 日常品与城市的经验——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
5.1.2 工业与建筑的印象——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
5.1.3 物品与构建——生产与建筑的秩序象征 |
5.2 人与物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人与形状的平等与统一 |
5.2.1 拟人与“表演”——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拟人化 |
5.2.2 物化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中身体与物体的统一 |
5.2.3 平等与转化——人与物的统一 |
5.3 物与人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象征社会组织秩序 |
5.3.1 物与人的沉默——极少主义作品和社会劳动的匿名性 |
5.3.2 “睹物思人”——极少主义作品象征人的组织秩序 |
5.4 形与思的统一——极少主义作品实现的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
5.4.1 人之所造与人之所思——潜藏于物品和艺术接受者的社会性、文化性 |
5.4.2 客观抑制与主观回归——艺术家创作过程与作品命名的主观性 |
5.4.3 仪式象征与观众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重要极少主义艺术家简介 |
附录二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极少主义艺术家 |
附录三 :中英文人名对照 |
附录四 :约翰·麦克拉肯的作品检测和材料鉴定 |
附录五 :西海岸极少主义采用的有机材料简介 |
附录六 :极少主义大事年表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5)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与启发 |
1.4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武汉老字号品牌概述 |
2.1 老字号品牌的定义 |
2.2 武汉老字号品牌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价值分析 |
3.1 老字号品牌的价值内涵 |
3.2 振兴老字号饮食品牌的重要性 |
3.3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SWOT分析 |
第四章 武汉市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分析 |
4.1 品牌视觉形象概述 |
4.2 武汉市老字号饮食品牌的视觉要素分析 |
4.2.1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标志分析 |
4.2.2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色彩分析 |
4.2.3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包装分析 |
4.3 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文化认知 |
4.3.1 “字号”中蕴含的表层文化元素 |
4.3.2 老字号品牌传递出的深层文化元素 |
第五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策略 |
5.1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思路 |
5.1.1 形象元素的解构 |
5.1.2 文化精神的传递 |
5.1.3 形象理念的更新 |
5.2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元素的创新难点 |
5.2.1 传统视觉元素符号的继承与创新 |
5.2.2 视觉形象创新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3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基础系统的创新原则 |
第六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应用系统的创新模式 |
6.1 新技术在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
6.1.1 VR技术在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
6.1.2 AR技术在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
6.1.3 AI网络直播技术在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
6.2 开拓老字号饮食品牌的视觉传达新渠道 |
6.2.1 在旅游文创领域的展现 |
6.2.2 与当代艺术作品的融合 |
6.2.3 在潮流服饰图案中的应用 |
6.3 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在应用领域的革新 |
6.3.1 在游戏领域进行尝试 |
6.3.2 在动画领域进行探索 |
6.3.3 在“表情包”领域进行推广 |
第七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创新设计实践——以“曹祥泰”为例 |
7.1 “曹祥泰”品牌分析 |
7.1.1 “曹祥泰”品牌概况 |
7.1.2 “曹祥泰”品牌发展历程 |
7.1.3 “曹祥泰”品牌发展现状 |
7.1.4 “曹祥泰”品牌市场分析 |
7.2 “曹祥泰”品牌视觉形象要素分析 |
7.2.1 “曹祥泰”品牌的标志 |
7.2.2 “曹祥泰”品牌的色彩 |
7.2.3 “曹祥泰”品牌的包装 |
7.3 “曹祥泰”品牌视觉形象创新设计实践 |
7.3.1 “曹祥泰”品牌的标志创新设计 |
7.3.2 “曹祥泰”品牌的色彩应用革新 |
7.3.3 “曹祥泰”品牌的包装设计创意 |
第八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创新的前景展望 |
8.1 建立完整的品牌视觉形象系统,回归本土设计 |
8.2 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培养用户情结 |
8.3 顺应时代发展,做有区别设计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杜甫的陇右“诗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陇右”及“诗迹”的阐释与界定 |
二、唐时“诗迹”大量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三、本论文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视角、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杜甫对陇右“诗迹”的开拓 |
第一节 陇右阶段的诗歌创作倾向 |
一、陇右诗创作及其在杜甫全集中的特性 |
二、陇右山水纪行诗在杜甫山水诗史中的地位 |
第二节 陇右山水纪行诗的艺术贡献 |
一、新异奇险的自然观感 |
二、山水诗的纪行特征 |
三、民族风情的语言特色 |
四、诗歌体式的新探索 |
第三节 陇右“诗迹”的形成要素 |
一、诗圣与名胜 |
二、江山之助 |
三、“诗迹化”的陇右山水 |
第二章 陇右“诗迹”的文学观照 |
第一节 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在陇右文学中的地位 |
一、对中国山水区域诗史的贡献 |
二、在陇右文学进程中的价值与作用 |
第二节 杜甫陇右山水纪行诗的“诗迹化”影响 |
一、影响了吟咏陇右诗的雅正之风 |
二、丰富了吟咏陇右“诗迹”的题材 |
第三章 陇右“诗迹”的文化显现 |
第一节 陇右诗歌与陇右“诗迹”文化 |
一、南山古柏、北流泉和二妙轩碑 |
二、东柯草堂、子美树、子美泉、子美堂和子美小学 |
三、太平寺的春晓泉和双玉兰堂 |
第二节 陇右诗歌留存的相关“诗迹”史料 |
一、还原陇右物产、民俗等历史背景 |
二、有助研究文物及文化遗迹的历史 |
三、记录唐时气候、植被等生态环境 |
四、实地记录丝绸之路的唐时实况 |
第三节 对陇右民间艺术的影响 |
一、丰富当地民风民俗 |
二、丰富当地的民谣、民间传说 |
三、丰富民间歌舞曲艺 |
第四节 陇右“诗迹”与书法、绘画素材 |
一、成为书法史上重要素材 |
二、备受历代画家的青睐 |
余论 陇右“诗迹”的当下价值 |
一、适合特色旅游 |
二、实现学术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附录 |
后记 |
(7)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兴起与革新: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轫 |
第一节 帆船时代:近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概述 |
一、唐宋时期远洋帆船贸易 |
二、清代至开埠前的远洋帆船贸易 |
三、上海与长崎远洋帆船贸易 |
第二节 开埠初期上海远洋贸易形态与结构 |
一、开埠初期西方工业品的进口 |
二、鸦片走私进口贸易 |
三、丝、茶的远洋出口贸易 |
第三节 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与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
一、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 |
二、帆船到轮船:远洋运输方式的转变 |
三、垄断到竞争:远洋运输主体的变更 |
四、传统到现代:远洋贸易方式的变革 |
小结 |
第二章 发展与竞争: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对外贸易 |
第一节 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全面发展 |
一、日本加入上海远洋航运的竞争 |
二、太平洋远洋航运网的形成 |
三、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线 |
第二节 英、日、美远洋航运势力的角逐 |
一、一战期间英日远洋航运的分霸格局 |
二、一战后各国远洋航运的恢复 |
三、英、日、美的三国航业争霸 |
第三节 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 |
一、传统远洋贸易的衰落与终结 |
二、新兴远洋贸易品的兴起 |
小结 |
第三章 恢复与繁荣:孤岛时期上海远洋航运 |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远洋航运概况 |
一、远洋航线的恢复 |
二、交易量的回升与贸易中心的回归 |
三、主要远洋航线 |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孤岛时期上海 |
一、上海民众生活物质仰赖外洋供给 |
二、工业原料进口与商品出口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供给需求与上海远洋航运 |
一、日本“以战养战”的战时经济体制 |
二、日本战时航运政策与在华第三国之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促进与变革: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变迁 |
第一节 近代上海沿海、内河航运业的发展与革新 |
一、技术变革与沙船的衰落 |
二、新式轮船公司的建立 |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区变迁 |
一、港区与洋船停泊区的开辟 |
二、远洋贸易与港区功能变迁 |
第三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建设 |
一、外资码头的修建与兴起 |
二、船舶修造业的建立与发展 |
小结 |
结语 |
一、贸易、失序、进步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
二、国家行政力量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
三、远洋航运与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唐代横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横刀的由来与佩带方式 |
第一节 横刀名称的来源 |
第二节 刀剑佩带方式的转变 |
第三节 双附耳刀的传入与横刀的定型 |
第二章 横刀环首的变化 |
第一节 隋以前刀环的运用与无环刀的出现 |
第二节 唐诗中的刀环与“带环横刀” |
第三节 隋唐时期“无环横刀”的兴盛 |
第三章 横刀的制造、管理与应用 |
第一节 横刀在府兵中的配备情况 |
第二节 与横刀有关的机构和人员 |
一 生产制造横刀的机构 |
二 储藏管理横刀的机构 |
三 横刀的使用人员 |
第三节 横刀在战争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横刀在仪卫中的应用 |
第五节 横刀的交易与锻造 |
一 市场上的横刀 |
二 横刀的锻造工艺 |
第六节 横刀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第七节 对横刀等军器的管控和相关禁令 |
第四章 横刀的变革、传承与影响 |
第一节 新式刀的出现与猜想 |
第二节 横刀的东传 |
一 唐以前刀类的东传 |
二 正仓院中的“唐大刀”与“横刀” |
三 日本古代文献中的“横刀”与“太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近代上海肥皂工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关于“肥皂”的相关界定 |
第一章 中西方近代肥皂工业溯源 |
一、西方近代肥皂工业的蔚起 |
(一)现代肥皂的问世及工业化 |
(二)西方肥皂强国的崛起与扩张 |
二、近代肥皂工业落户中国 |
(一)洋肥皂“投石问路” |
(二)国内肥皂工业萌芽 |
三、独树一帜的近代上海肥皂工业 |
(一)“东方巴黎”的工业优势 |
(二)“制皂中心”初露端倪 |
第二章 近代上海外资肥皂业的发展 |
一、英资肥皂工业占领市场先机 |
(一)英商率先抢占中国洗衣皂市场 |
(二)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兴起 |
(三)英商中国肥皂公司“独占鳌头” |
二、日资肥皂工业进军上海 |
(一)日本强势出击上海化妆皂市场 |
(二)日资肥皂工业重心“北移” |
第三章 近代上海民族肥皂业的发展 |
一、上海民族肥皂工业的兴盛之路 |
(一)民族肥皂工业的竞起 |
(二)“一枝独秀”的五洲固本药皂厂 |
二、中外肥皂行业的竞争 |
(一)持续的肥皂商标之争 |
(二)中英间的“强强对抗” |
第四章 近代上海肥皂业发展的成效与启示 |
一、近代上海肥皂业发展的成效 |
(一)促进上海地区大众清洁观念与行为的转变 |
(二)引领摩登大上海的“海派”洁肤时尚 |
(三)推动上海地区肥皂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 |
二、近代上海肥皂业发展的启示 |
(一)注重打造品牌效应 |
(二)强化企业管理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
一、妇女谋生自养 |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
一、化妆品的进口 |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
一、经营分流 |
二、巧妙推销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
三、大卖“国货” |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百年打造油脂巨擘——谈ADM公司的经营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D]. 刘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D]. 吕天石. 河北大学, 2019(05)
- [3]“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4]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D]. 周杰. 上海大学, 2019(02)
- [5]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模式研究[D]. 华雪.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杜甫的陇右“诗迹”研究[D]. 刘勤. 暨南大学, 2018(01)
- [7]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D]. 李玉铭.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8]唐代横刀研究[D]. 夏超伦.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近代上海肥皂工业研究[D]. 赵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