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利用综合配套技术

秸秆还田利用综合配套技术

一、秸秆还田及利用综合配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秀敏,高日平,康文钦,王伟妮,潘遵天,黄洁,高山明,于晓芳,景宇鹏[1](2021)在《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对盐碱化耕地的改良利用对于满足我国人口粮食需求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耕地质量、降低耕层土壤盐分累积,是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措施。文章综述了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的利用现状,介绍了秸秆还田技术改良盐碱地土壤的原理及其应用,并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特性及作物产量等方面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进行了阐述,对秸秆还田技术在盐碱地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高鑫权[2](2021)在《红旗岭农场玉米秸秆还田量及机具选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不仅是农业大国,也是玉米种植大国,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还田率不到美、英等发达国家的1/3,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也对耕地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将玉米秸秆粉碎后适量还田,并与还田机械合理配套,可以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加熟土层肥力,最终达到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长期以来红旗岭农场玉米秸秆还田量没有统一标准,还田配套机械混乱,造成玉米种植收益偏低,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红旗岭农场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及还田关键机械选型进行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在确定最佳还田量后,研究秸秆还田中关键机械的选型和配套,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红旗岭农场实际生产作业情况,将玉米秸秆划分出五个不同的还田量,分别为0、3250、6500、9750、13000kg/hm2,在试验田进行不同还田量的对比试验,并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筛选出苗期、拔节期、乳熟期、成熟期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通过对比同一时期不同还田量对土壤温度、含水率、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得出最适合红旗岭农场的还田量为13000 kg/hm2的全量还田。在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土壤含水率、翻埋时间、秸秆粉碎长度、翻埋深度对玉米秸秆腐解规律的影响,得出土壤含水率是玉米秸秆腐解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为翻埋时间、翻埋深度和秸秆长度。最优组合为土壤含水率29.25%,秸秆翻埋时间150天,翻埋深度10cm,秸秆粉碎长度4cm。(2)在红旗岭农场现有及待购买的玉米收获机中,筛选出6个备选机型,设定必要性强的6个评价指标,结合二阶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得到6个预选收获机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约翰迪尔S670收获机24.1904分>凯斯6130收获机22.7144分>凯斯6088收获机21.2157分>凯斯4088收获机18.1806分>约翰迪尔C230收获机9.5971分>约翰迪尔3316收获机4.9239分,为红旗岭农场玉米收获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在红旗岭农场玉米秸秆还田关键机械中,预选出6个秸秆粉碎机和6个秸秆翻埋机,采用多变量综合评价法,得到最适合红旗岭农场的玉米秸秆粉碎机型依次为马斯奇奥TORNADO230、东方红1JH-250、格兰4J-280、格兰RXN400、开元刀神1JH-172、锐远1JH-230;翻埋机型为贝松HRPB71、雷肯欧派7、库恩MM1535T、库恩MM1534T、牧神1LFT550、龙丰1LFT450。玉米秸秆还田关键机械最佳组合为马斯奇奥粉碎机与贝松HRPB71翻埋机,在机械数量充足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综合得分高的机型进行配合作业。

李玥宾[3](2021)在《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覆草装置设计与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种植一般为稻油轮作,在前茬水稻收获后,接茬油菜种植采用精量联合直播方式,一次性完成耕整地、播种施肥等油菜种植工序,具有轻简高效、节本增产等显着优势。长期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发现,随着水稻产量的逐年增加,水稻收获后秸秆浮草量大,且稻茬田土壤黏重板结,在秸秆禁烧的条件下,联合直播作业机具易发生触土工作部件缠绕壅堵、种子落在秸秆上难以出苗等问题,稻茬田油菜直播时前茬秸秆浮草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艺方面,将秸秆覆盖在播种油菜后的厢面上,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蓄水保墒、抑制杂草生长、促进油菜根系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效果。本文将油菜种植农艺要求与秸秆机械化覆盖还田技术相结合,提出了“秸秆捡拾-推送-提升-抛撒”的覆草方案,设计了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配套的覆草装置并研制了油菜覆草直播机,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各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以及各部件之间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开展了机架的刚度强度分析以及振动测试分析,通过台架性能试验和田间试验测试整机的参数确定合理性以及作业效果,整机可一次作业较好地完成水稻秸秆浮草捡拾堆集输送、旋耕整地、开畦沟、施肥、油菜播种并覆草等工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捡拾-推送-提升-抛撒”的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作业方案,设计了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配套的覆草装置,确定了各关键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参数,并研制了油菜覆草直播机,主要包括:分析整机作业过程,确定了整机作业幅宽为2000mm;捡拾装置弹齿排数为4排,弹齿间距为65mm,弹齿杆长度为245mm,弹齿端部离地最小距离为35mm,捡拾滚筒转速为80r/min;螺旋输送装置叶片螺距为300mm,叶片外直径为300mm,滚筒轴径为76mm,螺旋叶片与输送壳体间距为5mm,中心轴转速为270r/min;提升-抛撒两段式链式输送装置的安装倾角为38°,L形链耙杆采用半圆齿形,耙齿杆高度为40mm,耙齿顶与输送槽底板距离为30mm,主动轮转速为350r/min。(2)通过开展油菜覆草直播机台架试验与田间功能性试验,验证了覆草装置能够较顺畅的实现秸秆浮草捡拾-推送-提升-抛撒功能,并能配合完成旋耕整地、开畦沟、施肥、播种后覆草等工序,但随工作时长增加,前机架在三点悬挂、后梁、斜拉杆筋板位置发生了轻微变形,试验结果为整机改进方案提供了依据。(3)对整机参数及覆草装置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与结构改进设计,结合性能测试中出现的问题,确定改进后的覆草直播机:整机长度缩短了1000mm;总质量减少了200kg;简化了传动系统,确定了各旋转部件的传动比;配套动力由90kw降低到67.8kw;确定了捡拾装置的离地高度为45mm,秸秆捡拾装置与螺旋输送装置的安装角度为8°;链式输送装置改为单体式,输送槽宽度增大到550mm,链耙齿顶与输送槽底板距离缩小为20mm,主动轮转速为270r/min。(4)基于ANSYS/workbench软件对油菜覆草直播机的机架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得到了机架最大应力点位于侧板和侧梁连接位置处,最大应力为82.92MPa,小于材料Q235的屈服强度,机架最大变形点位于后梁上,最大变形为1.76mm,满足静力学强度和刚度要求;模态分析得到了机架前六阶固有频率分别为15.68、17.13、23.31、23.94、26.21、49.36Hz,分析前六阶振型,前两阶振动主要发生在后梁与侧板尾部,三、四、五阶振动主要发生在机架斜拉杆上,第六阶振动主要发生在侧板支撑肥箱位置处,在此基础上,研究油菜覆草直播机机架在待机、空转、作业三种不同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开展了田间振动测试试验,采集振动信号,并将三种状态下的X、Y、Z三轴方向的前三阶振动频率信号与机架前三阶固有频率比较,相差较远,由此得到了改进后的油菜覆草直播机机架不易产生共振的结论。(5)开展了油菜覆草直播机性能试验与田间播种试验。台架试验测试在理论分析确定的覆草装置各部件工作参数下的缠草量,得到了稻草在工作部件上缠绕累积到0.1kg左右时便趋于稳定状态;测试了秸秆均匀铺放装置在210、240、270、300、330r/min五种不同转速下的秸秆覆盖均匀率,得到了秸秆均匀铺放装置最佳转速为300r/min;均匀布置浮草量为0.9kg/m2的作业工况,开展了田间测试得到秸秆捡拾率在每次试验中均超过90%,并验证了均匀铺放装置经台架试验确定的转速合理性;田间播种作业试验表明油菜覆草直播机各环节工作部件作业稳定,整机可一次作业较好地完成水稻秸秆浮草捡拾堆集输送、旋耕整地、开畦沟、施肥、油菜播种并覆草等工序。

钱浩宇[4](2021)在《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文中指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口粮作物,而稻田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CH4)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所以水稻丰产与CH4减排的协同至关重要。到本世纪末,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e CO2)趋势已经难以遏制。CO2作为水稻光合作用的底物,e CO2会促进水稻生长,进而可能刺激CH4排放;此外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和CH4排放同样具有调控作用。然而,至今关于e CO2与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和稻田CH4排放的综合效应认识尚不甚清楚。为此,本文在荟萃(Meta)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步入式人工气候室及开顶式植物生长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了CO2浓度与水稻品种、秸秆利用、氮肥用量、水分管理等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土壤碳氮、CH4排放及其相关土壤微生物的综合效应,并探讨了其潜在的互作机制。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CO2浓度与农艺措施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Meta分析表明,水稻品种类型、秸秆管理、氮肥用量和水分管理等主要农艺措施均显着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和CH4排放的效应,其中品种类型和秸秆管理分别起主导作用。(2)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品种的水稻生长及CH4排放的效应差异显着。在e CO2下,杂交籼稻(五优308)的光合速率及分蘖的增幅均高于常规粳稻(宁粳7号)和常规籼稻(绿银占),其生物量和产量增幅分别达到43%和85%;同时,其根生物量和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增幅分别达到82%和27%,为产甲烷菌提供充足底物,导致五优308的CH4排放增幅达到117%,显着高于其它品种。(3)秸秆管理显着影响CO2浓度升高对CH4排放的促进效应。e CO2显着促进水稻生长,但秸秆管理不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效应的大小。不加秸秆时,e CO2显着提高产甲烷菌丰度达59%~70%,但不影响甲烷氧化菌,导致CH4排放显着增加;在秸秆还田时,e CO2增加甲烷氧化菌丰度27%~77%,对甲烷产生菌的影响不显着,导致CH4排放呈降低趋势。据此预测,在目前稻田秸秆利用状况下,未来e CO2对全球稻田CH4排放的提高效应仅为3.7%。(4)氮肥用量与CO2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H4排放的综合效应显着。随着氮肥用量增加,e CO2对水稻生长的促进效应随之提高。在本试验条件内,N>150kg hm-2时,e CO2显着促进水稻根系生长,进而提高耕层含氧量,促进CH4氧化,维持CH4的减排效应。(5)水分管理显着影响CO2浓度升高对CH4排放的促进效应。e CO2均显着促进水稻生长,但不同水分管理不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的效应大小。持续淹水下,e CO2显着提高CH4排放46%~50%;而间歇灌溉下,由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提高,产甲烷菌生长受限,e CO2对CH4排放的影响不显着。可见,在秸秆还田、间歇灌溉等现代稻作措施大面积推广的情景下,过去的研究可能高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CH4排放的促进效应。本研究结果有望降低对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和稻田甲烷排放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稻作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途径。

史乃煜[5](2020)在《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覆秸机残茬比例还田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课题编号:GARS–04)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8YFD0201004)的支持下,针对免耕覆秸种植模式下秸秆残茬全量覆盖还田导致播种期有效积温低、病虫害率增加和秸秆残茬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了一种基于2BMFJ系列免耕播种机侧向清秸作业模式的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相关研究,旨在通过该技术改善土壤环境,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通过研究清秸装置侧向抛撒秸秆残茬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利用秸秆残茬抛撒时具有的机械能,提出一种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方法与配套装置,采用理论分析、数字化虚拟样机设计与建模、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高速摄像技术和试验研究等方法,对技术的关键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玉米原茬地免耕精播覆秸机侧向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试验装置平台构建。对比了2BMFJ系列免耕播种机刚齿与弹齿式清秸装置的作业方式与原理,提出了一种平台构建方案,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字化建模技术对清秸装置关键结构和零部件进行分析与设计,并结合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探究验装置平台侧向抛撒秸秆残茬时,各参数对清秸质量和秸秆残茬抛撒状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秸秆残茬清除率影响主次顺序为转速、作业速度、清秸弹齿偏角,其中转速与作业速度对秸秆残茬清除率影响极显着,清秸弹齿偏角影响不显着;各因素对秸秆残茬抛撒特性影响主次顺序为清秸弹齿偏角、转速、作业速度,其中清秸弹齿偏角和转速对覆秸宽度影响显着,作业速度影响不显着。(2)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秸秆残茬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首先收集与整理东北地区标准垄的玉米原茬地秸秆残茬,对其基本物理参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对秸秆残茬在清秸弹齿上的运动过程和秸秆残茬脱离清秸弹齿后的侧向抛撒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秸秆残茬动力学模型,由模型可知:当清秸弹齿侧向抛撒秸秆残茬时,靠近齿杆端部秸秆残茬向外侧滑动,最终沿弹齿切线方向抛出,靠近内侧秸秆残茬与清秸弹齿保持相对静止,该分界点与清秸弹齿偏角、转速和清秸弹齿与秸秆残茬间的动摩擦因素有关。秸秆残茬脱离清秸弹齿后做抛体运动,在脱离瞬间,秸秆残茬受清秸弹齿绕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清秸装置内部气流共同作用,对秸秆残茬在空中的抛撒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结合高速摄像技术与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秸秆残茬侧向抛撒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将修正的模型利用Matlab绘制秸秆残茬运动轨迹,并对秸秆残茬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可视化处理与量化分析。根据秸秆残茬分布规律可看出:秸秆残茬抛撒高度随清秸弹齿绕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且过大的清秸弹齿偏角易造成秸秆残茬不便于脱离齿杆,回带到种床,降低清秸质量。根据秸秆残茬空间分布密度云图可以看出:在抛撒初期,大部分秸秆残茬都处于下侧,随抛撒过程的进行,秸秆残茬纵向高度逐渐增加,且空间纵向分布差异也随之显着。(3)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设计。基于秸秆残茬抛撒特性与分布规律,提出一种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方法与配套装置,利用秸秆残茬侧向抛撒时具有的机械能将部分秸秆残茬借势回收至回收箱内,设计一种秸秆残茬回收同步抛撒调控挡板,通过改变回收口面积调节秸秆残茬分流比例。利用模块化设计对装置各部分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在秸秆残茬空间分布云图的研究基础上,探究在抛撒调控挡板偏角和回收口面积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在满足秸秆残茬回收比例不小于50%时,选取抛撒调控挡板偏角为45°;在不降低现有清秸装置作业质量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多连杆角度调控机构,通过理论建模与软件动态仿真分析探究该结构各部件参数对清秸弹齿偏角的影响规律;基于最速降线原理对抛撒调控挡板上的导流板曲率进行分析,构建了考虑摩擦阻力的最速降线模型,以此为基础对导流板进行设计,完成了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的初步设计。(4)基于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作业性能参数影响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清秸装置内部的流场特性、作业时清秸弹齿力学特性和秸秆残茬的抛撒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清秸装置CFD数值计算模型,对其内部的流场压力与空气流动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压分布方面,随着清秸弹齿的运动,在清秸弹齿转动轴底部、抛撒调控挡板的回收口处产生低压区,在抛撒调控挡板下侧和清秸装置前方产生高压区,在空气流动方面,一部分空气随着清秸弹齿绕轴转动,另一部分通过抛撒调控挡板回收口流出,其余的空气在抛撒调控挡板影响下绕其表面流动。在此基础上探究清秸弹齿绕轴转速、作业速度、清秸弹齿偏角3个因素对清秸装置内部流场压力与空气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抛撒调控挡板回收口处空气流动速度在不同位置差异性较大,差异性主要受清秸弹齿绕轴转速和作业速度影响。通过离散元仿真分析对清秸弹齿切削土壤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清秸弹齿运动,入土阻力呈现先增加后稳定最后递减的变化趋势。选取入土深度、机具作业速度、清秸弹齿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探究各试验因素对切削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清秸弹齿切削土壤载荷均值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入土深度、清秸弹齿作业速度、机具作业速度。最后通过离散元仿真软件对清秸装置抛撒秸秆残茬的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当抛撒调控挡板位置不变时,通过抛撒调控挡板端部回折角调整秸秆残茬抛撒至种床的覆盖宽度。仿真结果表明:秸秆残茬抛撒宽度与端部回折角呈现正相关变化趋势,当考虑设计对象为垄距65 cm配套的2行清秸装置,选取端部回折角为150°。(5)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田间试验与环境因素影响分析。通过田间试验探究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的相关参数影响规律,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中心组合试验方法,研究得到不同秸秆残茬还田比例对应的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侧向清秸免耕覆秸机械化种植模式提出的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能够实现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的参数可调控。为了验证模型准确性,分别以理想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50%和70%为例,探究秸秆残茬还田调比装置对应的结构和作业参数。当参数组合为:清秸弹齿偏角21°、回收口面积1120 cm2、作业速度5 km/h、秸秆残茬覆盖量1.1 kg/m2时,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为52.3%;当参数组合为:清秸弹齿偏角21°、回收口面积890 cm2、作业速度8 km/h、秸秆残茬覆盖量1.1 kg/m2时,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为71.9%。对优化后的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进行环境因素影响分析,以环境自然风为单因素变量探究其对作业质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环境风速与风向对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误差有显着影响,其中,对于环境风速,当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自南向北作业时,在风速不超过7.2 m/s条件下,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误差随环境自然风速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当自北向南作业时,则主要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对于环境风向,当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自南向北作业时,秸秆残茬覆盖还田比例误差随环境自然风向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当自北向南作业时,则主要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徐北春[6](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祝英豪[7](2020)在《秸秆还田旋埋刀辊作业机理及降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题组研制的旋埋刀辊能够解决长江中下游多熟制稻作区高留茬秸秆在板结黏重土壤环境下还田时的缠堵问题,但刀辊在功耗,作业平稳性以及秸秆掩埋深度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以降低旋埋刀辊作业功耗提升还田效果为目的,通过建立土壤旋耕功耗预测离散元模型,分析刀辊作业机理及刀具间土壤相互扰动对刀辊作业效果影响机制,获取提升刀辊作业性能的途径,并以此为基础对原有刀辊结构及刀具参数开展合理设计和优化,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刀辊的地域适用性。主要研究如下:(1)基于离散元方法,构建稻板田旋耕功耗预测模型,以辅助旋埋刀辊功耗检测。根据连续3年对稻板田土壤含水率的监测,发现土壤含水率与其塑限接近,说明稻板田土壤塑性较差,结合土壤受载后的形变及破坏特点,选定Hertz Mindlin with Bonding颗粒接触模型表征稻板田土壤的粘结和破坏情况。根据旋耕作业形式的特殊性和旋埋刀辊的结构特点,沿幅宽方向缩小旋埋刀辊的尺度,在旋耕测试平台的辅助下,完成标定参照试验。在离散元软件中建立旋耕作业模型,采用等步长爬坡试验方法,通过步阶次序建立接触参数与功耗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标定参照试验功耗值,确定了稻板田旋耕功耗预测模型的接触参数取值,完成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在不同作业工况下对普通旋耕刀辊和旋埋刀辊开展误差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预测误差均值为6.65%,范围在3.63%~9.48%之间,结合方差分析说明稻板田旋耕功耗预测模型适用于不同旋耕刀辊及工况下的功耗预测;还原刀辊真实尺度的田间试验功耗预测误差均值为7.28%,范围在2.50%~12.81%之间,刀辊结构在缩放过程误差变化较小,说明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旋埋刀辊在稻板田作业的功耗情况。(2)以旋埋刀辊的核心刀具螺旋横刀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刀具的数学模型,分析旋切土壤和旋埋秸秆过程以揭示刀辊作业机理,为后续旋埋刀辊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螺旋横刀旋切土壤过程,分析切土角和隙角随转角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常规作业工况下,动态参数变化范围为±3.37°~±9.02°。为避免作业过程中负隙角的出现,则静态隙角取值应大于9.02°;切土角对功耗影响的仿真试验研究表明,随静态切土角的增加,螺旋横刀作业功耗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当静态切土角在30°~40°之间时,作业功耗较小。为进一步分析功耗在整个作业行程的分配情况,将螺旋横刀旋切土壤过程分为切土区间和抛土区间,切垡末点为切抛分界点,基于旋耕功耗预测模型分析耕深、牵引速度和刀宽对切土功耗与抛土功耗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切土功耗远大于抛土功耗,随着耕深、牵引速度和刀宽增加,切土功耗和抛土功耗均递增,而抛切功耗百分比的变化分别为递增、递减和变化不明显,说明耕深对切土功耗影响更显着,牵引速度对抛土功耗更显着,刀宽对两者影响程度相当。针对螺旋横刀旋埋秸秆过程,分别从秸秆纵面和横面两个方向分析刀具对秸秆的作用,揭示了螺旋横刀对秸秆镇压掩埋、揉搓混埋和抛土覆盖的旋埋还田原理,分析了秸秆直立和倒伏两个状态的受力情况,当刀刃滑切角小于刀刃与秸秆的摩擦角时,秸秆沿刀刃不侧向滑移,符合螺旋横刀的秸秆掩埋要求;根据滑切角随刀具旋转的动态变化方程可知,在常规作业工况下,滑切角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近似等于刀刃的静态滑切角;为研究滑切角对秸秆滑移的影响,开展了秸秆滑切土槽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秸秆掩埋条件的正确性,并给出了秸秆与刀刃摩擦角的范围为25°~30°,从秸秆掩埋的角度说明了现有螺旋横刀静态滑切角参数的合理性;为研究滑切角对作业功耗的影响,开展功耗预测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功耗随螺旋横刀静态滑切角的增加而递减,因此静态滑切角在满足秸秆掩埋的条件下,应取较大值。(3)对于多刀种组成的旋埋刀辊,通过研究内部不同刀种对土壤的扰动情况,揭示刀具之间对土壤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后续刀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纵向,基于周向刀具分布,建立螺旋横刀与旋耕刀的纵向切土位置方程,分析两刀相对切土位置关系,通过分部建模方式将旋埋刀辊分为旋耕刀部分与螺旋横刀部分,并以滞后角为变量,功耗与相对磨损为指标,开展纵向切土位置对周向刀具间相互影响的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滞后角增大,对于功耗,旋耕刀持续递减,螺旋横刀持续递增,旋埋刀辊先减至相对平稳状态后递增;对于相对磨损,旋耕刀持续递减,螺旋横刀持续递增,旋埋刀辊先减后增;相对磨损的变化规律与功耗类似,总体呈现功耗增大,相对磨损增高的趋势。当滞后角取值使螺旋横刀纵向切土位置与旋耕刀重合时,此时旋埋刀辊功耗处于较低水平。在横向,旋耕刀正切部和螺旋横刀均对土壤有轴流侧推作用,对旋埋刀辊、旋耕刀辊(旋埋刀辊的旋耕刀部分)和螺旋刀辊(旋埋刀辊的螺旋横刀部分)依次开展仿真试验,获取土壤颗粒运动情况及刀辊所受轴向力。依据土壤颗粒运动情况可知,切土阶段土壤轴流效应弱于抛土阶段,且3种刀辊对土壤的轴流侧推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旋耕刀辊、螺旋刀辊、旋埋刀辊;在旋埋刀辊中,刀具的耦合作用使土壤的运动由内部螺旋横刀决定。依据刀辊所受轴向力可知,同一段旋埋刀辊内的旋耕刀与螺旋横刀旋向相反符合轴向力相互抵消的设计原理,但根据轴向力动态特性曲线的正弦波动情况,发现目前旋埋刀辊存在轴向力波动较大的现象,针对旋埋刀辊轴向排列,提出刀具对称布置的解决方案。(4)基于旋埋刀辊作业机理和刀具间土壤相互扰动对刀辊作业效果影响机制,以及前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人字型旋埋刀辊。针对功耗较大的问题,将原有螺旋横刀的静态切土角由73°降至40°,刀宽由25mm增至35mm,刀宽增加用来弥补因切土角变小而损失的抛土宽度,维持原有的抛土覆盖性能;针对秸秆掩埋深度不足的问题,将原与螺旋横刀匹配使用的ⅠT245旋耕刀替换为ⅠT225旋耕刀,在相同旋耕深度的条件下,能够增加20mm的秸秆掩埋深度,同时在保证原有秸秆掩埋深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旋耕耕深起到了减阻降耗作用;针对机具轴向力波动大,作业平稳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人字型的刀具排布方式和相匹配的刀盘组件,刀辊两侧旋耕刀沿轴向间距相等,采用同向相继切土减阻方式,以增强刀辊作业性能;针对刀辊耕后存在轮辙及田边遗留未耕区域的问题,将刀辊作业幅宽由1850mm增加至2200mm,刀辊作业幅宽大于拖拉机后轮外缘间距,能有效增加耕整平整度,避免刀辊耕作范围不足的现象出现。(5)针对设计的人字型旋埋刀辊与原有刀辊在螺旋横刀结构参数、旋耕刀匹配型号以及刀具排列上的差异,在各田况及工况条件下,分别开展田间对比试验,并对人字型旋埋刀辊在水田与旱地及不同秸秆地的应用进行评估。螺旋横刀优化检验试验显示,当螺旋横刀的静态切土角由73°降至40°,刀宽由25mm增至35mm后,低速1挡下540rpm和720rpm挡位,秸秆掩埋率分别提升0.16和0.78个百分点,功耗分别下降5.68%和8.44%;低速2挡下540rpm和720rpm挡位,秸秆掩埋率分别提升1.58和1.14个百分点,功耗分别下降6.66%和6.57%。刀具排布方式对比试验显示,相对于交错型旋埋刀辊,人字型旋埋刀辊在PTO转速为540r/min时,前进、竖直和幅宽方向平稳性分别提升了51.59%、31.34%、29.74%;PTO转速为630r/min时,三向平稳性分别提升了65.22%、36.09%、47.28%;PTO转速为720r/min时,三向平稳性分别提升了47.37%、25.24%、29.52%;人字型旋埋刀辊在3个转速工况下功耗依次下降了4.27%、4.37%和1.52%。旋耕刀刀型匹配对比试验显示,当耕深相同时,ⅠT225型刀辊较ⅠT245型刀辊功耗上升2.55%,秸秆掩埋率增加5.56%;当秸秆掩埋深度相同时,ⅠT225型刀辊较ⅠT245型刀辊功耗下降14.86%,秸秆掩埋率减少1.25%。经熵权法对两刀辊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ⅠT225型刀辊指标评价得分最高为0.84,从秸秆掩埋质量角度分析,ⅠT225型刀辊无论从均匀性、深度、还是掩埋量方面均优于ⅠT245型刀辊。水旱两用秸秆旋耕掩埋还田机田间应用研究显示,人字型旋埋刀辊能够应对长江中下游多熟制稻作区的水田与旱地,柔性秸秆与硬质秸秆的还田作业,通用性较强。

刘伟刚[8](2020)在《玉米秸秆还田及其配套措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关中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同时施用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N+S)和玉米秸秆不还田(N),副处理为5个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 0、84、168、252和336 kg/hm2)。同时,为探明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后不同耕作模式以及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田间试验设旋耕+秸秆还田(RS)、旋耕+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RSD)、旋耕+秸秆不还田(RN)、深松+秸秆还田(SS)、深松+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SSD)、深松+秸秆不还田(SN)6个处理,于2018年冬小麦收获期取样,系统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连续秸秆还田7年平均值数据统计发现,在施氮量为252 kg/hm2时,秸秆还田和不还田产量平均值分别为6653和6542 kg/hm2,还田后产量平均增加1.7%,施氮量较低时秸秆还田冬小麦产量下降,当施氮量超过一定量后秸秆还田会使冬小麦产量增加,即“低施氮量减产、高施氮量增产”的变化规律。与秸秆不还田相比较,秸秆还田后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平均增加了2.8%,茎叶生物量平均增加了3.5%,颖壳生物量平均增加了3.3%,收获指数无显着变化。2012、2013、2014、2017年地上部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低施氮量减少、高氮增加的趋势,2016与2018年低施氮量情况下秸秆还田后地上部生物量也呈现出增加趋势。2.与不还田相比较,秸秆还田后冬小麦籽粒氮含量平均降低了1%,籽粒磷含量平均降低了2.1%,籽粒钾含量平均增加了1.2%;无论秸秆还田与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氮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籽粒含磷量呈现出降低趋势,籽粒含钾量呈现出增加趋势。2012、2013、2014、2016年在低施氮量水平下,秸秆还田处理小麦地上部吸氮量低于不还田处理,2016、2018年无论施氮水平如何,地上部吸氮量秸秆还田均高于不还田。2012-2015年秸秆还田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吸磷量在低施氮量水平下,秸秆还田低于不还田,而当施氮量超过一定量后,地上部吸磷量秸秆还田高于不还田,在2016和2017结果正好相反,低施氮量下地上部吸磷量反而更高。2012、2013、2014和2017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在低施氮量水平下,地上部吸钾量秸秆还田低于不还田,而当施氮量超过一定量后,地上部吸钾量秸秆还田高于不还田,2016年和2018年,无论施氮水平如何,地上部吸钾量秸秆还田均高于不还田。3.秸秆还田明显提高了土壤表层(0~20cm)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平均分别提高7.8%和5.1%,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了土壤表层(0~20cm)的钾含量,平均增加14.8%,2012~2018年秸秆还田后与不还田相比较,土壤有机质分别平均增加了4.4%、6.6%、4.2%、7.0%、6.9%、7.9%和8.9%,2012、2013、2015、2017、2018年还田比不还田土壤全氮分别平均增加了3.0%、4.7%、6.6%、5.6%和3.1%。对秸秆还田后表观氮素平衡分析发现,秸秆还田后,在2012、2013、2014、2015、2017、2018年氮素养分表现为盈余,盈余量分别为29.2、56.8、51.7、31.5、29.2和22.6kg/hm2,在2016年氮素养分表现为亏缺,亏缺量为25.2kg/hm2;秸秆不还田,在2012、2014、2015、2016、2017、2018年氮素养分表现为亏缺,亏缺量为11.7、20.9、46.4、70.7、47.6和10.9 kg/hm2,在2013年氮素养分表现为盈余,盈余量为23.5 kg/hm2,秸秆还田增加了农田氮素养分的输入量,导致氮素总输入高于不还田处理,为避免氮素投入过量或不平衡,秸秆还田后应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4.不同耕作模式试验表明:处理RSD(“旋耕+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增加了冬小麦产量,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与农户常规耕作模式RN相比较,处理RSD小麦产量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7.39%和6.15%,土壤0~20cm土层硝态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8.35%与8.23%。因此,根据本试验短期研究结果,在当地推荐“秸秆还田+旋耕+腐解剂”的配套措施。

薛香杰[9](2020)在《建设农场玉米秸秆还田模式及关键机具选型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玉米秸秆的还田率不高,玉米种植省份均存在秸秆焚烧、丢弃等问题,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不够成熟,推广面积不大,玉米秸秆没有充分还田,导致土地在连年种植过程中肥力持续下降。将秸秆合理利用,机具合理配套,构建合理腐解层可进行培肥并恢复土壤地力,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为进一步优化建设农场玉米秸秆的还田模式及相应模式下的关键机械组合配置,提高秸秆还田效果,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建立合理腐解层,降低机械化生产作业成本,本文通过试验对比法进行了建设农场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确定适合建设农场的最佳秸秆还田式后,进行了关键作业机械的选型及配置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根据建设农场实际生产条件,对现有的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秸秆覆盖还田、高留茬还田三种玉米秸秆还田模式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玉米的生育期调查及各时期玉米的生长指标调查,选择出最适合建设农场玉米生产的秸秆还田模式为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并在该还田模式下进行玉米秸秆腐解规律的研究,得到影响玉米秸秆腐解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土壤含水率>腐解时间>深埋程度>玉米秸秆长度,最佳的参数组合为土壤含水24.8%,深埋时间为90天,玉米秸秆长度3cm以下,深埋程度为10cm,结合前期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秸秆长度为3cm以下,在10cm腐解层内降解时效果最好。通过运用多层评价模型的方法,在现有及待购买的收获机中,预选出适合建设农场玉米生产的农业机械,即翰迪尔S660谷物联合收获机、约翰迪尔9670谷物联合收获机、约翰迪尔S680谷物联合收获机,可为玉米实际生产过程中玉米收获机的安排提供参考。通过运用多层评价模型的方法,预选出打茬机械的排名为河北开原刀神双滚打茬机>金龙BY-280>库恩RM240>库恩RM450>SGTN-140型双轴灭茬机>SGTN-180型双轴灭茬机;深翻机械排名为雷肯EurOpal9(4铧)>雷肯EurOpal7(4铧)>格兰1LF550(5铧)>恒运调幅犁(4铧)>格兰LD200(4铧)>恒运343液压翻转犁(4铧),最佳秸秆还田机械的配置为河北开原刀神双滚打茬机与雷肯EurOpal7(4铧)的组合。

靳亚红[10](2020)在《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探究节水节肥增产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2年田间试验,初步集成了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试验包括2个因素,主因素秸秆还田方式(无秸秆、上膜上秸、上膜下秸)副因素施肥水平(低肥(N135 kg/hm2、P90 kg/hm2)、中肥(N225 kg/hm2、P150 kg/hm2)、高肥(N315 kg/hm2、P210 kg/hm2)),组合成共9个处理,通过对农田环境及玉米生长变化情况,与对照(不施肥)对比,进行核心技术筛选;将初步筛选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的上膜下秸中肥、上膜上秸高肥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形成集成技术;同时进行大田试验,评价其对农田环境、玉米生长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适宜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为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提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农田环境效应评价:上膜下秸低肥根层土壤含水率比其他处理高10.23%~53.77%,其中该处理与上膜下秸中肥土壤含水率无显着性差异;土壤含盐量随着施肥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上膜上秸低肥较其他处理低5.99%~30.77%;土壤含盐量根层积盐程度小于深层;各处理较对照碱解氮含量增加69.22%~96.20%、速效磷含量增加24.15%~39.04%、有机质含量增加1.17%~11.21%。(2)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效应评价:玉米株高、茎粗从抽雄期到成熟期表现为为相同秸秆还田处理下中肥>高肥>低肥、相同施肥水平下上膜下秸>上膜上秸>地膜覆盖;上膜下秸中肥产量平均达到13404 kg/hm2,上膜上秸高肥产量平均达到11944 kg/hm2,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可达2.71 kg/m3~3.10 kg/m3,各处理肥料偏生产力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3)集成技术效果评价:玉米生育期内当地技术比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技术、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技术土壤含水率提高3.52%和1.48%,含盐量提高9.5%和4.6%,土壤养分变化大小依次是:当地>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技术较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和当地投入金额减少16.53%和32.91%,产出金额增加 6.32%和 7.25%。综上,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集成技术能够较好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效增产、增加经济收入,是适宜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盐碱地夏玉米种植条件下较优的集成技术模式。

二、秸秆还田及利用综合配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秸秆还田及利用综合配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秸秆还田利用现状
2 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原理及其应用
    2.1 秸秆还田技术改良盐碱地原理
    2.2 秸秆还田技术在盐碱地上的应用
3 秸秆还田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
    3.1 秸秆还田对盐碱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3.2 秸秆还田对盐碱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3.3 秸秆还田对盐碱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4 秸秆还田对我国盐碱地作物产量的影响
5 展望

(2)红旗岭农场玉米秸秆还田量及机具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玉米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玉米秸秆还田机械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的对比试验
    2.1 玉米秸秆还田的农艺要求
    2.2 试验目的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试验地概况
        2.3.2 试验机械及仪器
        2.3.3 试验内容
    2.4 试验结果分析
        2.4.1 不同还田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4.2 不同还田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4.3 不同还田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4.4 不同还田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2.4.5 不同还田量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
        2.4.6 不同还田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5 玉米秸秆腐解规律的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红旗岭农场玉米收获机选型研究
    3.1 玉米收获机械选型
        3.1.1 选型要求
        3.1.2 选型方法
        3.1.3 选型程序
    3.2 基于二阶模糊综合评判的玉米收获机选型
        3.2.1 二阶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分析
    3.3 玉米收获机备选机型的确定
    3.4 玉米收获机评价指标的确定
    3.5 玉米收获机选型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红旗岭农场玉米秸秆粉碎机与翻埋机选型研究
    4.1 选型要求
    4.2 选型程序
    4.3 玉米秸秆粉碎机和翻埋机备选机型的确定
    4.4 玉米秸秆粉碎机和翻埋机评价指标的确定
    4.5 玉米秸秆粉碎机和翻埋机选型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覆草装置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覆草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2.1 引言
    2.2 整机结构设计与工作过程
        2.2.1 整机结构
        2.2.2 工作过程
    2.3 覆草装置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2.3.1 秸秆捡拾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2.3.2 螺旋输送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2.3.3 链式输送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覆草装置性能测试与改进
    3.1 引言
    3.2 性能测试与分析
        3.2.1 台架试验
        3.2.2 田间试验
    3.3 油菜覆草直播机改进方案
    3.4 关键环节工作部件设计及安装位置
        3.4.1 拾秸集秸环节关键部件位置关系确定
        3.4.2 链式输送装置基本参数改进
        3.4.3 秸秆均匀铺放装置基本参数设计
        3.4.4 整机传动路线
    3.5 基于ANSYS仿真机架有限元分析
        3.5.1 机架静力学分析
        3.5.2 机架模态分析
    3.6 整机结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菜覆草直播机试验与分析
    4.1 引言
    4.2 试验条件
        4.2.1 土壤参数测试
        4.2.2 秸秆参数测试
    4.3 振动特性测试方法与分析
        4.3.1 试验内容与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性能试验方法与分析
        4.4.1 试验内容与方法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符号注释说明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申报专利
    发表学术论文
    申报国家专利

(4)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2.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1.2.3 农艺措施与大气CO_2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理论假设与技术路线
        1.4.1 理论假设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和甲烷排放影响的综合分析
    2.1 综合分析方法
        2.1.1 水稻生物量及产量
        2.1.2 稻田甲烷排放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影响的综合分析
        2.2.2 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的综合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品种类型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稻植株生长
        3.2.2 稻田甲烷排放
        3.2.3 稻田土壤指标
        3.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3.3 讨论
        3.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3.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3.4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4.1.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影响的预测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稻植株生长
        4.2.2 稻田甲烷排放
        4.2.3 稻田土壤指标
        4.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4.2.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影响的预测
    4.3 讨论
        4.3.1 不同秸秆管理措施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4.3.2 不同秸秆管理措施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氮肥用量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水稻植株生长
        5.2.2 稻田甲烷排放
        5.2.3 稻田土壤指标
    5.3 讨论
        5.3.1 不同氮肥用量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5.3.2 不同氮肥用量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水稻植株生长
        6.2.2 稻田甲烷排放
        6.2.3 稻田土壤指标
        6.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6.3 讨论
        6.3.1 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6.3.2 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全文讨论
        7.1.1 不同农艺措施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7.1.2 不同农艺措施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7.1.3 本研究对高产低碳排放稻作技术创新的意义
    7.2 主要结论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覆秸机残茬比例还田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
        1.2.2 秸秆回收技术装备研究现状
        1.2.3 物料运动特性研究现状
        1.2.4 离散元法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侧向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试验平台构建
    2.1 总体方案设计
        2.1.1 设计要求
        2.1.2 总体方案设计与工作原理
    2.2 弹齿式清秸装置设计
        2.2.1 弹齿式清秸装置整机结构设计
        2.2.2 切土迹距分析与相关参数确定
        2.2.3 清秸弹齿结构分析与设计
    2.3 清秸质量和秸秆残茬抛撒特性参数影响规律
        2.3.1 试验目的
        2.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3 试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2.3.4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2.3.5 单因素影响分析
        2.3.6 试验参数优化与结果验证
    2.4 小结
3 秸秆残茬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3.1 玉米秸秆残茬物理参数测定
        3.1.1 秸秆残茬含量测定
        3.1.2 秸秆残茬含水率测定
        3.1.3 秸秆残茬堆积角测定
    3.2 清秸弹齿作用下秸秆残茬动力学模型建立
        3.2.1 清秸弹齿弹射秸秆残茬规律分析
        3.2.2 秸秆残茬沿清秸弹齿运动建模分析
    3.3 秸秆残茬抛撒动力学分析与模型建立
        3.3.1 秸秆残茬抛撒轨迹建模分析
        3.3.2 秸秆残茬抛撒转动过程建模分析
    3.4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修正系数回归模型建立与修正
        3.4.1 试验目的与方法
        3.4.2 试验与仪器设备
        3.4.3 玉米茎秆动力学模型修正系数回归模型建立
        3.4.4 玉米叶片动力学模型修正系数回归模型建立
        3.4.5 秸秆残茬侧向抛撒模型试验验证与分析
    3.5 秸秆残茬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3.5.1 数值模拟运算原理与应用现状
        3.5.2 秸秆残茬侧向抛撒轨迹绘制
        3.5.3 仿真结果可视化处理与分析
        3.5.4 秸秆残茬空间分布规律量化处理与分析
    3.6 小结
4 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装置设计
    4.1 秸秆残茬还田同步回收调比技术方案设计
        4.1.1 装置组成与作业原理
        4.1.2 基于空间分布规律的秸秆残茬调比分析
    4.2 清秸装置多杆调控机构设计与分析
        4.2.1 多杆调控机构结构分析
        4.2.2 横向输送秸秆残茬运动分析
        4.2.3 侧向抛撒秸秆残茬运动分析
    4.3 基于最速降线原理导流板设计研究
        4.3.1 最速降线原理与特性
        4.3.2 考虑摩擦阻力时最速降线模型分析
        4.3.3 导流板参数设计与分析
    4.4 小结
5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装置作业性能参数影响分析
    5.1 清秸装置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5.1.1 数值模拟方法理论基础与应用
        5.1.2 数值模拟方案与模型建立
        5.1.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5.1.4 清秸弹齿绕轴转速对流场影响规律
        5.1.5 作业速度对流场影响规律
        5.1.6 清秸弹齿偏角对流场影响规律
    5.2 基于离散元法装置作业性能参数影响分析
        5.2.1 颗粒接触理论模型
        5.2.2 清秸装置工作原理与模型建立
        5.2.3 清秸弹齿切削载荷分析
        5.2.4 清秸弹齿切削土壤载荷响应分析
        5.2.5 秸秆残茬侧向抛撒覆秸带宽分析
    5.3 小结
6 田间试验与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6.1 参数优化田间试验
        6.1.1 试验目的
        6.1.2 试验条件与设备
        6.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6.1.4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6.1.5 秸秆残茬还田覆盖比例回归模型建立
        6.1.6 试验因素交互作用对指标影响分析
    6.2 模型验证
        6.2.1 试验结果优化分析
        6.2.2 试验优化结果验证
    6.3 环境因素对秸秆残茬还田比例影响分析
        6.3.1 误差来源分析
        6.3.2 试验目的与方案设计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1.3.5 相关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清洁生产
        2.1.2 农业清洁生产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户异质性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2.2.1 研究范围
        2.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技术扩散理论
        2.3.3 信息扩散理论
        2.3.4 社会网络理论
        2.3.5 系统工程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4.1.1 研究假说
        4.1.2 模型设定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分析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说
        5.1.2 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秸秆还田旋埋刀辊作业机理及降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旋耕作业机理研究现状
        1.2.2 秸秆还田技术及装备研究现状
        1.2.3 耕作部件减阻降耗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板田旋耕功耗预测模型研究
    2.0 引言
    2.1 土壤物理特性
        2.1.1 土壤质地
        2.1.2 土壤液塑限试验
        2.1.3 土壤三轴压缩试验
    2.2 离散元接触模型
        2.2.1 土壤颗粒参数
        2.2.2 接触模型确定
        2.2.3 接触参数标定方案
        2.2.4 接触参数标定对照试验
        2.2.5 虚拟标定试验
    2.3 功耗预测模型验证
        2.3.1 模型适用性分析
        2.3.2 原尺度旋埋刀辊功耗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旋埋刀辊旋切土壤及旋埋秸秆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螺旋横刀数学模型
        3.2.1 螺旋横刀结构参数
        3.2.2 螺旋横刀数学建模
    3.3 螺旋横刀旋切土壤过程分析
        3.3.1 运动轨迹
        3.3.2 土壤切削参数分析
        3.3.3 切土与抛土功耗分析
    3.4 螺旋横刀旋埋秸秆过程分析
        3.4.1 秸秆旋埋还田原理
        3.4.2 滑切角动态变化分析
        3.4.3 滑切角与秸秆滑移量的关系
        3.4.4 滑切角与功耗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刀具间土壤相互扰动对刀辊作业效果影响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刀具纵向扰土对刀辊作业效果影响分析
        4.2.1 周向刀具纵向切土位置建模
        4.2.2 刀具纵向扰土仿真分析
    4.3 刀具轴向扰土对刀辊作业效果影响分析
        4.3.1 土壤横向运动分析
        4.3.2 旋埋刀辊轴向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字型旋埋刀辊的设计
    5.1 引言
    5.2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5.2.1 整机与刀辊结构
        5.2.2 动力传递
        5.2.3 工作原理与技术参数
    5.3 刀具优化分析
        5.3.1 螺旋横刀参数优化
        5.3.2 旋耕刀刀型匹配
    5.4 刀具排布及配套部件设计
        5.4.1 螺旋横刀排布设计
        5.4.2 旋耕刀排布设计
        5.4.3 基于人字型排列的刀盘组件设计
    5.5 刀辊作业幅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旋埋刀辊田间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仪器与设备
        6.2.1 田间作业设备
        6.2.2 测试仪器与工具
    6.3 测试项目与方法
    6.4 螺旋横刀优化检验试验
        6.4.1 试验目的
        6.4.2 试验条件
        6.4.3 试验材料与方法
        6.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5 刀具排布方式对比试验
        6.5.1 试验目的
        6.5.2 试验条件
        6.5.3 试验材料与方法
        6.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6 旋耕刀刀型匹配对比试验
        6.6.1 试验目的
        6.6.2 试验条件
        6.6.3 试验材料与方法
        6.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7 水旱两用秸秆旋耕掩埋还田机田间应用研究
        6.7.1 水田与旱地的秸秆旋埋还田研究
        6.7.2 稻油轮作模式的秸秆旋埋还田研究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课题来源
附录2:注释说明
附录3:作者简介
致谢

(8)玉米秸秆还田及其配套措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氮素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磷、钾和小麦磷、钾吸收的影响
        1.2.4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
        1.2.5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1.2.6 秸秆还田及配套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产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2.2.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在年际间的变化
        2.2.3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茎叶和颖壳生物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2.3 讨论
        2.3.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2.3.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2.4 结论
第三章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3.2.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氮磷钾吸收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3.3 讨论
        3.3.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3.3.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氮磷钾吸收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3.4 结论
第四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及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长期秸秆还田对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4.2.2 收获期表层(0~20cm)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4.2.3 长期秸秆还田后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
        4.2.4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2012-2018)
    4.3 讨论
        4.3.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3.2 长期秸秆还田对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秸秆还田及其配套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5.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不同耕作措施及秸秆腐熟剂对冬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影响
        5.2.2 不同耕作措施及秸秆腐熟剂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5.2.3 不同耕作措施以及秸秆腐熟剂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5.2.4 不同耕作措施及施用秸秆腐熟剂对收获期表层(0~20cm)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5.2.5 不同耕作措施以及施用秸秆腐熟剂对表层(0~20cm)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建设农场玉米秸秆还田模式及关键机具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玉米秸秆还田及机械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秸秆还田模式对比试验研究
    2.1 玉米秸秆还田模式的选择
        2.1.1 玉米秸秆还田的农艺要求
        2.1.2 玉米秸秆还田模式选择的原则
    2.2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模式的对比试验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验时间及地点
        2.2.3 试验机具、设备及方法
        2.2.4 试验方案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2.3.2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土壤养分含量影响
        2.3.3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影响
        2.3.4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影响
        2.3.5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玉米生理状态测定
    2.4 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模式下合理腐解层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3 建设农场玉米收获机的选型研究
    3.1 玉米收获机选型研究
        3.1.1 农业机械的选型要求
        3.1.2 选型的目标
        3.1.3 选型方法
        3.1.4 选型的程序
        3.1.5 作业机器的机型参数
    3.2 多层评价模型对玉米收获机械的选型
        3.2.1 多层评价模型理论分析
        3.2.2 玉米收获机选型及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建设农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配置研究
    4.1 秸秆打茬机和深翻犁的选型研究
        4.1.1 还田机具的选型配置要求
        4.1.2 还田机具的选型配置目标
        4.1.3 还田机具的选型配置过程
        4.1.4 还田机具机型参数
    4.2 多层评价模型对秸秆还田机械与收获机械的选型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技术模式对土壤生境影响
        1.2.2 不同技术模式对玉米生长指标及产量影响
        1.2.3 集成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气象资料
        2.1.3 试验区土壤基本状况
        2.1.4 玉米生育期划分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设计1
        2.2.2 试验设计2
    2.3 观测内容及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环境影响
    3.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含水率影响
    3.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盐分影响
        3.2.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不同土层土壤含盐量影响
        3.2.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土壤盐分盈亏分析
    3.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养分影响
        3.3.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碱解氮影响
        3.3.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速效磷影响
        3.3.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有机质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4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
    4.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指标影响
        4.1.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株高影响
        4.1.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茎粗影响
        4.1.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影响
    4.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影响
        4.2.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影响
        4.2.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4.2.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下水盐调控对玉米产量反馈机制
        4.2.4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4.2.5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肥料偏生产力及农学效率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
    5.1 集成技术构建理论依据
    5.2 集成技术构建边界因素
    5.3 集成技术介绍
        5.3.1 集成技术概述
        5.3.2 核心技术
        5.3.3 配套技术
    5.4 集成技术操作规程
        5.4.1 集成技术(一)操作规程
        5.4.2 集成技术(二)操作规程
    5.5 小结与讨论
6 集成技术监测与筛选研究
    6.1 农田土壤环境效果评价
        6.1.1 土壤含水率
        6.1.2 土壤含盐量
        6.1.3 土壤碱解氮
        6.1.4 土壤速效磷
        6.1.5 土壤有机质
    6.2 玉米生长指标
        6.2.1 株高
        6.2.2 茎粗
        6.2.3 叶面积
    6.3 集成技术效益评价
        6.3.1 集成技术投入分析
        6.3.2 集成技术产出分析
        6.3.3 社会效益分析
        6.3.4 生态效益分析
    6.4 集成技术效果可行性分析
        6.4.1 影响推广因素
        6.4.2 明确优产新思路
        6.4.3 政府扶持与补贴
        6.4.4 搞好典型带动面上发展
        6.4.5 构建农民推广体系
    6.5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秸秆还田与肥料核心技术筛选研究
        7.1.2 集成技术监测与评价研究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秸秆还田及利用综合配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J]. 张秀敏,高日平,康文钦,王伟妮,潘遵天,黄洁,高山明,于晓芳,景宇鹏. 北方农业学报, 2021(05)
  • [2]红旗岭农场玉米秸秆还田量及机具选型研究[D]. 高鑫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3]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覆草装置设计与试验[D]. 李玥宾.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4]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D]. 钱浩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5]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覆秸机残茬比例还田技术及装备研究[D]. 史乃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6]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7]秸秆还田旋埋刀辊作业机理及降耗研究[D]. 祝英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玉米秸秆还田及其配套措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D]. 刘伟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建设农场玉米秸秆还田模式及关键机具选型研究[D]. 薛香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10]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D]. 靳亚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秸秆还田利用综合配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