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视军事知识热中的怪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史春晓[1](2021)在《陈铨戏剧思想谱系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戏剧,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一些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出于政治改革的需要,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改良运动,戏剧自然涵括其中。出生于20世纪初期的四川作家、学者陈铨,综其留学及归国后的特殊经历,提出关于戏剧创作的新见解,以供文学改良之参考。然而有关这位在现代文学史、学术思想史上有着颇多建树的学者的研究,却是硕果不丰。因此,开展对陈铨及其戏剧思想的个案研究,梳理并分析其戏剧思想在中西方思想资源合力作用下的产生、形成及发展,不仅可以弥补前人之缺,促进陈铨思想理论研究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借助历史的眼光,看待转型时期的文化思想进程,增加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研究的厚度,思考中国现代戏剧的精神传统与发展方向。论文共有四章,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主要介绍陈铨的生平、创作及其学术生涯,以辅助理解陈铨整体思想的流变。本文根据陈铨与“学衡派”之间价值取向的不同,将其定义为“学衡派的异数作家”;通过考察陈铨作为“战国策派”代表性人物的主要活动,将其称为“战国策派的尼采布道者”,展现出陈铨能够成为个例研究的特殊性。第二章归纳出构成陈铨戏剧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创作论、作品论、功能论以及批评论等四大观点。揭示陈铨关注戏剧的动机与目的,主要在于戏剧形式传播的有效性,以及戏剧社会教育的功能性。在阐释陈铨戏剧思想本体的基础上,引发对其中西方来源的追溯。第三章与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第三章在本土与异邦两大视域内,通过考察陈铨的戏剧创演实践和戏剧学习的师承关系,将陈铨戏剧思想的形成阶段分为清华时期的准备阶段、留学欧美的形成阶段和归国后的实践阶段三个部分,探究得出陈铨戏剧思想的产生是中西双方思想资源合力作用下的结果。第四章延续前文思路,探究陈铨戏剧思想中对德国唯意志主义的理解与化用。可以发现,陈铨的悲剧理论,主要来源于赫伯尔的“时代精神”学说;陈铨笔下的悲剧英雄,则是综合歌德的浮士德与尼采的超人而成。陈铨能够顺利借镜德国狂飙精神,是基于一种以“民族共同情感”为核心的接受模式。综上所述,建构出陈铨以救国信念为引领,以民族共同情感为中心,以师生传承为依托,以德国狂飙时代精神为支撑的戏剧思想谱系。
刘钰[2](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李鑫[3](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提出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孙文花[4](2018)在《先秦史传散文中的语怪现象研究 ——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史传散文中散落着众多的语怪现象,以其丰富多彩的类型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先秦时期文学的多姿风貌。在《左传》中充斥着大量的鬼神、卜筮、占梦故事,展现了原始社会人们对于鬼神的敬畏与顺从心理;《国语》中鬼神的记录逐渐减少,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则在大量的预言、阴阳五行故事中凸显了出来;《战国策》记载的语怪现象很少,但是语怪的政治功利性进一步增强,并且论证效果明显。从《左传》到《战国策》所记载的语怪现象逐渐减少,语怪的神秘性也在逐渐减弱。可见先秦史传散文中多姿多彩的怪异现象展现了时人变化的思想观念。本文通过对史传文学中语怪现象的分析梳理,展现先秦史传散文中语怪现象的独特文化内涵与文学功能。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先秦史传散文中出现语怪现象的文化渊源入手,说明受巫史不分的传统和史官文化的影响,史官志史出现语怪现象是不足为奇的。并且对先秦史传散文中出现的语怪现象进行意义界定,将其进行分类。第二章阐述了《左传》中鬼神故事、卜筮占梦故事以及信验故事的文化内涵,具体分析了它们在文本中承担预叙、渲染氛围、制造悬念等方面的独特文学功能。第三章据《国语》中出现的语怪现象的变化,论述了《国语》中阴阳五行、卜筮占梦故事以及信验故事的文化内涵,分析了《国语》中的语怪叙写在刻画多方人物、激发矛盾、增强叙事的完整性等方面的文学功能。第四章论述了《战国策》中的语怪现象反映的战国时期时人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分析了其中的怪异叙事在讽刺人物、使事件戏剧化发展方面的文学功能。结语部分总结了从《左传》《国语》到《战国策》中语怪现象神秘性逐渐减少的特征,阐述了先秦史传散文中语怪现象的文学功能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肖向东[5](2013)在《论中国当代战争文学——基于“战争文化”与“人学”视角的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争文学是中外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战争为题材或以战争人物为中心绘制的战争图景与战争形象,构成了文学极为恢弘壮丽的艺术画卷,战争的历史本相以及生活形态,极显了人类在非常态情境下表现出的特异的战争文化现象,战争透视了人性,人性也检验了战争,战争与人性始终胶着在一起,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本质。从"人学"视角观察当代中国60年的战争文学与战争文化现象,可以看出"十七年"战争文学"政治性"主题审美规范对于"人性"的遮蔽,"文革"战争文学"神魔斗争"模式所演绎的"人性"的扭曲,"新时期"战争文学"民间化"写作取向对"人性"深度的发现、对战争人性的深入刻写以及当下战争文学写作的文化误区与创作缺失,不同时段的战争文学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规范与历史走向。
于杨[6](2013)在《调适与重构:20世纪初期的地方士绅与地方社会 ——以丁祖荫为中心的研究(1905-1927)》文中研究说明明清以来,常熟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社会生态系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商业以及市镇经济的繁荣。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庞大的士绅阶层与强大的家族势力成为维系常熟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代以降,常熟传统社会系统受到挑战。20世纪以来,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以及地方自治的开展,常熟社会的转型开始加剧。宣统辛亥年的大水导致全县规模的饥荒;受改朝换代的影响常熟政局动荡不安,与此同时的千人会暴力抗租彻底打破了常熟的传统社会秩序。面对日渐失范的常熟社会,丁祖荫作为清末民初常熟士绅群体的领袖,竭尽全力维护常熟社会的秩序与安全。丁氏努力进行常熟政治秩序的重构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同时亦不断进行新旧文化的调适。具体来讲,通过区域失序下的社会整合;丁祖荫实现了对地方政治秩序的重建,从而解决了常熟突发的粮荒与兵灾公共危机。通过禁烟与兴修水利工程,将常熟社会的日常生活秩序导入正规。作为应对时局变动的一种策略,丁祖荫在文化领域内的调适同样值得肯定。他热心于修志、藏书等整理地方文献的活动,以此掌控地方话语权力,重建地方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同时,丁氏亦大力推广新学、开启民智;值得注意的是,他关注女性,通过创办女报积极构建女性新形象。丁氏在文化领域的调适,试图实现士绅对地方社会文化秩序的软控制。近代常熟社会转型的深度与广度超出了丁氏等传统士绅的预想及掌控范围。1927年,随着新式国家政权的建立,国民党开始对常熟地方社会进行全面渗透。此时,丁氏辞官去乡,逐渐淡出了地方权力格局。丁祖荫的人生经历是常熟社会转型期士绅群体的缩影。围绕对他调适与重构社会秩序活动的考察,不难发现,近代以降处于大变局中的士绅阶层,虽然在地方社会中竭力调适与重构社会秩序,然而,最终却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
许峰[7](2012)在《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埠是上海现代性的开端,正是在开埠以后,菜(市)场、跑马场(跑马厅)、公园等传入到上海,而棚户区也是在此时逐渐出现。开埠后各种新型空间的生产,实际上表征着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生产。有形的菜场在租界、华界内逐一设立,带动了规范、秩序、市场、契约、卫生、人道、法治、公益等无形的西方现代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渗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规训、培养的作用,而国人接受菜市场的过程也就是国人逐渐接受“现代”城市生活规范的过程。跑马厅这一空间的开创,本意是西人出于自身锻炼与娱乐的需要,但在无形之中成为西方向中国展示现代体育文明发展成果的橱窗和传播现代体育精神的温床;而国人从四面八方围聚到跑马厅、追捧春秋大跑马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国人接受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意识熏陶,认同西方先进文化植入的过程。不过,跑马厅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竞技场,还是西人耀武扬威的处所,华洋之间政治角力的漩涡中心以及不折不扣的名利场。外滩公园、虹口花园、顾家宅公园、兆丰公园等西式公园相继落成并向外国侨民及一小部分高等华人开放,在潜移默化之中促成了上海市民公共意识的觉醒及现代民主精神的勃发。以申园、张园(味莼园)、愚园、徐园、半淞园等为代表的亦公亦私的经营性私园的出现,标志着上海的传统园林建筑从封闭的私家园林向开放的经营性私园过渡,标志着从“私有”到“公享”的转变。而作为翘楚的张园,集公园、游乐场、会展中心、名利场、风月场以及政治漩涡中心于一身,清末民初之际上海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张园身上得到充分地展现。开埠以后的上海吸引了大批来自苏北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到此谋生。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江北贱民”与被遗弃的“下只角”,这是苏北人及其聚居地闸北在晚清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形象,上海社会长期存在却在有意忽略、回避对于“苏北人”和“闸北”的地域歧视问题。实际上,苏北人自强不息,并非只是胸无点墨的“大老粗”,但是,对于闸北作为蛮荒之地及苏北籍产业工人作为化外之民的负面形象改造,一直要到2006年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的落成才初见成效。大宁国际在闸北的落户,一方面是在改变着闸北在上海人心目中一直以来作为贫民窟、“下只角”的负面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在这片一直以来是以劳动为美的工人区中播种下、催生出以休闲为美的中产阶级意识。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这一新型都市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上海正从传统的生产型社会逐步朝消费型、休闲型社会过渡。显而易见,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有一条明显的主线,一条关于“现代性”的主线,即上海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但是这种过渡和转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纵观三角地菜场、跑马厅、张园、蕃瓜弄和大宁国际这几处在上海赫赫有名的空间,尽管属性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出现或者说生产却不约而同地折射出上海在开埠以后,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城市风貌或者说是“地方性知识”。比如,菜场的产生既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性又充满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同时还打上了鲜明的政治干预烙印。跑马厅既是强身健体的竞技场同时又是敲骨吸髓销金窟,并且还是华洋冲突的政治漩涡中心以及斗富炫异的名利场。而作为“全国人之聚点”的张园不仅和跑马厅一样身兼多职,而且更加是以一种亦私亦公、不伦不类的形态出现。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代行了公园的职能,而且甚至比那些“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侨民公园更富于平等、公共、契约等的现代精神,也更像是“公”园。至于蕃瓜弄和大宁国际就更耐人寻味了。偏偏是在“不夜城”中,在“霓虹灯”下,大片的棚户区一望无际,大批的苏北人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而那座金碧辉煌,以休闲为天职的大宁国际不仅不是坐落在南京路、淮海路等沪上知名的温柔富贵乡,反而是诞生在闸北这个上海有名的“下只角”和苏北人的聚居地,并且不偏不倚,就在大宁国际的正东面就是“上工新村”——上海产业工人的样板居住区。一个是中产阶级的乐土,一个是劳动者的家园;一个以休闲、娱乐为特征,一个以“劳动光荣”、“劳工神圣”为标志。无论是哪一处空间,无一不是矛盾重重、张力重重,正是在多重力量的相互碰撞、共同作用下,终于,上海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呈现出一种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发展态势。尽管这条充满“上海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如此曲折,但主线依然十分清晰:随着菜场、跑马场、公园、生活中心等空间在上海的呱呱坠地,秩序意识、卫生观念、契约精神、公共意识、言论自由、体育精神、休闲观念等种种西方先进理念也逐渐植入、勃发,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着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其结果不仅是上海民众的物质生活日趋现代,更重要的是上海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上海的城市氛围日趋现代。这四处空间的生产过程都殊途同归地反映出开埠以后的上海正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百年上海,百年中国。
王贵禄[8](2011)在《高地上的文学神话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代表了新时期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水平。因此我们说,本课题将西部小说作为研究的窗口,其意义不仅表现在整合与深化西部小说研究的既有成果,而且表现在这其实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动向与存在问题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的观照。本课题在运作中所把握的关键词,如精神结构、文化基因、冲突模式,以及文学接受,都事关转型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乃至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深刻矛盾与复杂纠葛,事关如何缓释世界潮流影响下本土性文学与文化诉求所形成的巨大张力。问题意识的存在与研究视野的择取,也表现出本课题研究者对中国文学当代境遇的深层焦虑、思考及探寻。本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体现为五章,分别是“绪论”、“精神结构论”、“文化基因论”、“冲突模式论”和“史评接受论”。“绪论”部分回顾了西部小说的研究历史及其研究现状,指出西部小说研究尚有较大的再研究空间,西部小说研究到了向深度开拓的转型时期。澄清了西部小说的概念、命名及其学理根据。追溯了西部小说发生的文化语境,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了西部小说的历史分期:1942年—1976年为“形成期”,1976年—1993年为“兴盛期”,1993年—2010年为“分化期”,并逐一梳理了西部小说在各个历史时段的表现特征。对最终研究成果的命名做了学理性的说明。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等。“精神结构论”旨在揭秘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创作精神和人格精神,及其演进的内在机制。精神高度是西部作家取得辉煌艺术成就的前提,在以往的西部小说的研究中,未能形成西部作家精神结构研究的整体性,故我们在本课题研究中对西部作家的精神结构做整体观和整体性的描述,力图呈现出西部作家精神结构的整体形象。本章分为三节,分别是“重铸民族文学之魂: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为谁写作:西部作家的底层意识”和“转型时期的文学能指:新生代西部作家的精神结构与历史境遇”。“文化基因论”重在探寻西部小说的本质规定性,也就是辨别使西部小说成为西部小说的内在要素,地理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精神的多重影响与深度书写,是使西部小说形成“本土性”叙事特征的主要原因。除了做宏观性的观察与描述之外,很有必要对“地方性文学与文化精神”的关系研究做抽样调查,因此本章择取了两个视点——当代秦地作家和宁夏西海固作家,前者是从历史维度分析文化精神传统对当代秦地作家的影响,后者是从现实维度考察民间文化精神对西海固作家的规范。本章分为三节,它们是“在乡土、荒野及牧场之间:西部小说叙事与地理人文环境”、“缘自远古的心音:长安文化精神对当代秦地作家的深层影响”和“从现实走向诗意:西海固作家对地域文化精神的沿承与超越”。“冲突模式论”力图揭示西部小说反复呈现的主要冲突形态,并意欲对西部小说的研究由表象进入到深层,以求深度把握西部小说运作的本质规律。“冲突模式”是西部小说研究中的一个盲点,尽管以往的研究或多或少对其有所涉及,但未能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故在这个环节的研究中我们将尽可能地凸显原创性。本章分为三节,分别是“西部小说叙事的可能深度:灵与肉的冲突”、“西部小说叙事的地域根性:人与自然的冲突”和“西部小说叙事的母题衍化: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史评接受论”从文学史评价和读者接受的复合视角探讨了西部小说的命运遭际。文学史评价反映的是史家对它的认可程度,读者接受状况则反映着它产生的社会价值意义。但史评与接受并不是总能达成一致,在西部作家身上这种矛盾有时表现得非常突出,因此对西部小说叙事从上述两种视角进行研究,其价值不仅是重新反思和透视西部作家的创作问题,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也是对整个当代文学史叙事的史学观念、价值立场、评价尺度,以及读者接受机制的整体性反思。在西部小说的研究史上,这个研究空间尚属盲区,所以,此命题的努力更具有探索性质。本章分为三节,分别为“《创业史》:当代文学史叙事反复言说与沉浮不定的经典”、“路遥《平凡的世界》现象:再议当代文学的一桩公案”和“《白鹿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抑或西部小说”。本课题力图对西部小说研究有所突破,而所谓突破必然首先体现在文学及文化观念的更新上,因此,我们将近年来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讨论的前沿问题,在有鉴别地吸收与整合的基础上,引入到了具体的研究中来,从而建构起了本课题展开研究的现实维度,这些问题诸如,底层问题、现代性问题、人文精神问题、文学史写作问题、文学精神问题、生态问题、“身体”问题、消费时代文学的命运问题等,所以在较大程度上激活与拓展了本课题可能的研究空间。而在更高的意义上说,新的研究维度的引入与运作,也是为了敞亮与描述西部小说在急剧转型的消费时代的命运远景,释放与澄清西部作家所面临的写作焦虑与思想困惑,最终为西部小说创作的全面走向经典化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文学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可能是“私有形态”的事情,它需要所有以之作为事业的人来共同推进,共同在“荒诞”的世俗人生之外,创构一种可能的精神家园,因为文学只有通过这种诗性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人们最后的诗意栖居之地。
成海[9](2011)在《“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文中提出中国目前的旅游人类学研究还远未成为研究主流,其原因之一就是对旅游研究的民族志缺失。本文选取了国内外还没有人涉足的研究领域:以民族志的视角研究旅游规划圈子,以期对旅游规划圈子进行基于民族志观察的民族志理解,为建构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主体性提供一份素材。同时,本文的写作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民族志的研究手段展示和分析旅游规划的圈子文化,希望能够利用人类学的反思精神,唤起旅游规划圈子的自觉和反思意识,避免旅游规划圈子自娱自乐的“内卷化”①倾向。作为国内第一份具有探索和实验性质的旅游规划民族志,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用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回顾了旅游规划在中国的兴起以及旅游规划圈子的形成(第一章);分析了旅游规划编制主体作为旅游专家系统的构建(第二章):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旅游规划的过程(第三章);讨论了旅游规划圈子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的产生(第四章);接着分析了旅游规划编制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第五章);以及旅游规划文本风格及其权威(第六章);文章还探讨了旅游规划涉及到的权力、话语和公平问题(第七章);最后是笔者结合自己的田野经历和个人理解,对旅游规划圈子的反思性总结(第八章)。作者试图说明:旅游规划圈子的建构过与实践,实际上就是旅游规划专家系统的建立及运作的过程,是一种现代性的后果。本文在文献综述和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见解:一、旅游规划者凝视是旅游凝视理论的一方面,其所蕴含的“权力”和“权威”,本质上就是吉登斯所谓的“脱域的(disembedded)"专家系统所代表的专业知识的权力和权威,是“现代性的后果”。旅游规划的过程就是脱域的专家系统“重新植入(reembedding)"旅游目的地的过程,换句话说,是专业技术知识“域化”的过程。旅游规划者凝视不仅仅代表自己的目光,更要代表甲方、游客和政府等各相关利益主体,是多种力量作用下的“合力凝视”。二、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生态系统是一个多成分、多变量、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也必然存在着熵增现象。作为一种智力劳动过程,旅游规划是一项复杂的信息组织、运用及创新活动,表现为人们试图通过知识(信息)来指导旅游地的旅游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抵消旅游目的地社会生态系统的熵增,对旅游地的旅游业来说意味着输入一种负熵,以消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本质上是为旅游地寻找、开发、创造负熵的过程。三、旅游规划表面上只是甲乙双方之间的一种市场行为,但由于旅游规划的对象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旅游目的地,终极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公众(包括东道主和游客),因此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为社会公众提供旅游服务并使相关利益主体公平受益的实践活动,具有典型的公共服务性和社会共享性,是一种社会公器,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和任务。四、旅游规划编制者及其实施者应超越旅游产业经济属性的传统思维模式,以一种价值至善与社会良心的姿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超越现代性,使旅游活动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幸福的强劲动力。
苑莉莉[10](2010)在《动态变化中的“年鉴形象” ——年鉴学派在中国传播的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法国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法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概念总是很复杂的,据其内涵的演变,可称为年鉴学派、新史学、年鉴运动或年鉴现象,本文采用年鉴学派的称谓,因为中国学者对之的使用频率最高。文章通过统计、分析从1956年——2009年中国学者对年鉴学派相关成果的研究,动态分析了中国人眼中“年鉴学派”形象的建构与演变,透视年鉴学派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国化”,并小结变化之因。以此揭示国内学人的接受和回应心理,分析中国学者的研究逻辑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反观中国学术界的变迁。绪论中阐述了选题依据、研究思路、文献综述和资料搜集情况,以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从1956——1978年年鉴学派初传中国时,国内学人经历了从苏联引进,到自己独立从法国等欧美学家直接引入的转变。我将此期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归结为:“年鉴”的得名;对年鉴学“派”的理解;年鉴学派兴起的背景、学术渊源;“分段、分代”研究法;年鉴学派的主要主张及特点;其学术成果的出版、发行与传媒的关系;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年鉴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对年鉴学派的评价等。此外,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历史“构造说”的研究;对新史学的认识;我们认识、翻译中的一些错误等。第二章是研究1989——1999年的年鉴形象变化,此期总体特点是国内学人在前期理解的基础上,对年鉴学派从学理上到实践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拓展,将其理念用于研究中国的现实,并结合本土资源阐析年鉴学派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显示出较强的反思、批判精神。我依据数据分析,对此期热点变化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梳理,与上期重复的热点不再赘述,仅将新的热点和研究中的新突破处归结为:对年鉴学派中“派”的深化认识;关于年鉴范式的理解;国内学人对年鉴学派的态度;关于心理史学、心态史学、心智史学、历史心理学的认识分歧;年鉴学派视域中的女性与年鉴学派视域中的中国等;并补充略述了赖建诚译着的《年鉴学派管窥》一书的特色。第三章在材料的筛选上有较明显的主体选择性,主要阐述了此期国人视域中的年鉴“主角”:费尔南·布罗代尔、马克·布洛赫、罗杰·夏蒂埃等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中的新生力量:一批硕、博士论文中相关年鉴学派的研究,以及年鉴学派对我们的启示:“时差”问题,国内学人对启示的研究成果和年鉴理念在影像领域的应用。余论中综述了近50年来年鉴形象的主要变化,并浅析了一些问题:传播中地域差异的研究;学术领域的“怪”现象:选择性吸收问题、学术的堆砌和重复、女学者的比例与关注点问题,以及网络时代形象塑造的差异性问题,很多是我暂时无法解决的。
二、透视军事知识热中的怪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视军事知识热中的怪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陈铨戏剧思想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陈铨行述纪要 |
第一节 生平、着作与性格 |
第二节 陈铨与文化思想派别 |
第二章 陈铨戏剧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牠需要天才”——陈铨戏剧创作论 |
第二节 “同中国人发生最密切的关系”——陈铨戏剧作品论 |
第三节 “感情洗净”——陈铨戏剧功能论 |
第四节 “看牠对于世界有何贡献”——陈铨戏剧批评论 |
第三章 陈铨戏剧思想探源 |
第一节 陈铨戏剧思想的异邦借镜 |
第二节 陈铨戏剧思想的本土渊源 |
第四章 陈铨戏剧思想对德唯意志论的重构 |
第一节 天才与英雄:陈铨悲剧创作的两大向度 |
第二节 英雄的具象:陈铨视角中的浮士德 |
第三节 民族共同情感:异邦思想中国化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陈铨创作文类年表(1925-1965) |
附录二: 陈铨期刊报纸发文一览表(1925-194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
后记 |
(4)先秦史传散文中的语怪现象研究 ——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先秦史传散文语怪的文化渊源及界定 |
第一节 巫史不分的传统 |
第二节 语怪现象的意义界定 |
第二章 《左传》中的语怪叙写 |
第一节 鬼神故事 |
第二节 卜筮占梦故事 |
第三节 信验故事 |
第三章 《国语》中的语怪叙写 |
第一节 阴阳五行 |
第二节 卜筮占梦故事 |
第三节 信验故事 |
第四章 《战国策》中的语怪叙写 |
第一节 写怪异之事讽刺人物 |
第二节 怪异叙事使事件戏剧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调适与重构:20世纪初期的地方士绅与地方社会 ——以丁祖荫为中心的研究(1905-192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回顾及评价 |
三、研究的时空范围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史料 |
五、研究思路与章节架构 |
第一章 民初常熟社会生态与丁祖荫的家世背景 |
第一节 民初常熟社会生态概况 |
一、区域环境与建制沿革 |
二、常熟人文社会生态 |
第二节 丁祖荫的早年历程及社交网络 |
一、家世及其早年经历 |
二、乡谊与公益:以辛亥年社交网络为例 |
第二章 丁祖荫与常熟地方失序下的社会整合 |
第一节 常熟地方社会权力格局的衍变 |
一、失序:辛亥年常熟传统社会的崩溃 |
二、重构:丁祖荫与地方新秩序建设 |
第二节 丁祖荫与常熟突发危机的解决 |
一、应对天灾:清末民初的赈荒措施 |
二、消弭人祸:兵荒与地方公共安全 |
第三节 丁祖荫与常熟日常秩序的重塑 |
一、导之以矩:禁烟与生活规范的养成 |
二、回复常态:治水与生活秩序的重建 |
第三章 丁祖荫与近代常熟社会文化转型 |
第一节 地方文化的保存与传承 |
一、保存地方文脉:藏书与乡邦文献整理 |
二、再塑道德权威:丁祖荫与县志编纂 |
第二节 知识更新:丁祖荫与常熟新学体系建设 |
一、启迪民智:清末常熟新学的展开 |
二、普及新知:民初常熟新学的推广 |
第三节 塑造新女性:丁祖荫与《女子世界》 |
一、近代常熟女德式微 |
二、女性新形象的构建 |
结语 |
附录:丁祖荫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小菜场的文化规训与视觉整饬——以虹口“三角地菜场”为例 |
第一节 “规范”与“秩序”观念的建立 |
第二节 “卫生”、“整洁”与“动物保护”意识的植入 |
第三节 “市场”与“契约”精神的产生 |
第四节 租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作用下的“现代性”重构与不断复制的“现代”精神——当代三角地菜场的重建与扩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竞技场·政治漩涡中心·销金窟·名利场——身兼多职的上海跑马厅 |
第一节 驰马角胜的竞技场——竞技体育意识的植入 |
第二节 华洋角力的政治漩涡中心 |
第三节 敲骨吸髓的销金窟——被金钱扭曲的价值观 |
第四节 斗富炫奇的名利场 |
第五节 身兼多职的跑马厅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意识的觉醒与民主精神的勃发——从私有走向公享的上海园林 |
第一节 从私园到公园——清末民初的上海园林 |
第二节 海天胜景数张园——众园之首的张氏味莼园 |
第三节 从张园的收费、服务看上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蕃瓜弄”到“大宁国际”——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 |
第一节 霓虹灯下的“黑人”与“下只角” ——现当代文学中的“苏北人”形象及“闸北”景观 |
第二节 “大宁国际”:休闲,让生活更美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活动 |
致谢 |
(8)高地上的文学神话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三十年 |
1.2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的发生、时段划分及表现特征 |
1.3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精神结构论 |
2.1 重铸民族文学之魂: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 |
2.1.1 苦难体验中民族自信力的艺术呈现 |
2.1.2 弱势群体话语立场上的终极关怀 |
2.1.3 自然生态与文明形态的审美描述 |
2.2 为谁写作:西部作家的底层意识 |
2.2.1 必要的概念梳理:底层、底层文学及底层意识 |
2.2.2 作为美学主体的底层:革命话语主导下的底层表述 |
2.2.3 底层是天使,抑或是庸众:当文化精英遭遇底层体验 |
2.2.4 多元底层:现代性话语裹夹下底层表述的多向度拓展 |
2.2.5 走向“底层文学”:消费时代的底层表述 |
2.3 转型时期的文学能指:新生代西部作家的精神结构与历史境遇 |
2.3.1 何谓“新生代西部作家” |
2.3.2 巨变时代的文学精神建构 |
2.3.3 历史机遇及写作困境 |
第3章 文化基因论 |
3.1 在乡土、荒野及牧场之间:西部小说叙事与地理人文环境 |
3.1.1 西部的地域文化特征概说 |
3.1.2 西部作家眼中的自然景观 |
3.1.3 西部人物和风情的集中展示 |
3.2 缘自远古的心音:长安文化精神对当代秦地作家的深层影响 |
3.2.1 乡土与农民:当代秦地作家的题材选择 |
3.2.2 悲悯与进取:当代秦地作家的主题话语 |
3.2.3 恢宏气象与史诗品格:当代秦地作家的风格追求 |
3.2.4 宏大叙事与传奇演绎:当代秦地作家的叙述方略 |
3.3 从现实走向诗意:西海固作家对地域文化精神的沿承与超越 |
3.3.1 “西海固文学”的提出、概念演进及文学史意义 |
3.3.2 苦难大地的诗意化呈现与西部人生的别一种书写 |
3.3.3 坚守信念的边缘写作与消费时代的文学高地 |
第4章 冲突模式论 |
4.1 西部小说叙事的可能深度:灵与肉的冲突 |
4.1.1 灵与肉的冲突:一个绕不开的叙事母题 |
4.1.2《 创业史》:肉体的退场与灵体的走向“神性” |
4.1.3 《绿化树》:沉重或轻盈的灵魂与饥渴或累赘的肉身 |
4.1.4 《白鹿原》:灵与肉的双重苦难及其隐喻 |
4.2 西部小说叙事的地域根性:人与自然的冲突 |
4.2.1 双向运动的复调:自然的“在场”与人性的擅变 |
4.2.2 “绝域产生大美”:心灵的震颤根于对大自然的深层解读 |
4.2.3 寻根的路还在继续:西部生态文学的崛起 |
4.3 西部小说叙事的母题衍化: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
4.3.1 现代性问题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冲突模式 |
4.3.2 现代性思潮中的西部小说叙事 |
4.3.3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及融汇 |
4.3.4 现代文明的贫困与重返民族传统的姿态 |
第5章 史评接受论 |
5.1 《创业史》:当代文学史反复言说与沉浮不定的经典 |
5.1.1 文学史叙事与经典秩序的变更 |
5.1.2当代文学史叙事中的“柳青《创业史》现象” |
5.1.3 重估柳青《创业史》的文学史意义 |
5.2 “路遥《平凡的世界》现象”:再议当代文学的一桩公案 |
5.2.1 路遥:被文学史一度“忘却”的作家 |
5.2.2 《平凡的世界》:一个影响了当代人的叙事文本 |
5.2.3 文学史到底要说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现象的存在意义 |
5.3 《白鹿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抑或西部小说 |
5.3.1 回归“西部小说”的漫漫之旅:《白鹿原》的研究史 |
5.3.2 当代文学史叙事中的“《白鹿原》现象” |
5.3.3 西部小说能否被文学史叙述:从“《白鹿原》现象”谈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旅游人类学研究 |
(二) 旅游规划研究 |
(三) 民族志研究 |
三、关键理论及概念界定 |
(一) 圈子及脱域机制 |
(二)“旅游凝视”理论 |
(三)关于“建构”与“实践” |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写作框架 |
第一章 规划中国旅游的盛宴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浪潮 |
一、大众旅游——现代性的后果 |
二、后现代旅游的兴起 |
三、全球化视野下的旅游开发 |
第二节 中国旅游规划市场的形成 |
一、从旅游事业到旅游产业 |
二、旅游规划市场的内驱力 |
三、旅游规划的产业化 |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专家系统及其运作 |
一、因项目而走到一起的人们 |
二、作为专家系统的乙方分化 |
三、圈子的运作 |
第二章 旅游规划编制的主体 |
第一节 关于规划资质问题 |
一、旅游规划单位的资质 |
二、成为规划主持人 |
三、规划人员的选拔 |
第二节 融入与接纳 |
一、圈子中的新成员 |
二、规划技能的习得 |
三、个体和圈子间的认同 |
第三节 从依赖走向独立 |
一、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
二、学会合作与妥协 |
三、人脉建构与个体独立 |
第三章 旅游凝视的建构 |
第一节 规则的制定 |
一、旅游规划的法律问题 |
二、旅游规划的国家标准 |
三、旅游规划的评审 |
第二节 旅游规划项目的运作 |
一、甲方的招标及委标 |
二、乙方的竞标及承标 |
三、规划协议的签订与执行 |
四、甲方和乙方的合作博弈 |
五、圣俗之间 |
第三节 规划游客凝视 |
一、为眼球经济服务 |
二、符号化旅游与旅游的符号化 |
三、传统的遗忘与发明 |
四、花街节的两种开发利用方式 |
第四章 旅游规划的创新 |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后果 |
一、旅游规划的水平和档次 |
二、被否定的旅游规划 |
三、作为标杆的旅游规划 |
第二节 旅游规划创新 |
一、理论创新和项目创意 |
二、旅游规划的图件创新 |
三、关于创新的分歧 |
第三节 旅游规划团队与创新 |
一、旅游规划创新的动力机制 |
二、个体创新与合作创新 |
三、创新作为一种资本 |
第五章 圈子的竞争与合作 |
第一节 圈子的分化 |
一、旅游规划的市场细分 |
二、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之争 |
三、圈子的分化与发展 |
第二节 本地圈子和外地圈子 |
一、势力范围的划分 |
二、国外专家的介入 |
三、专家系统的脱域性 |
第三节 合作与出路 |
一、大圈子和小圈子 |
二、适可而止的竞争 |
三、合作与圈子的内卷化 |
第六章 旅游规划的文本 |
第一节 旅游规划文本风格的变迁 |
一、从"文"本到"图"本 |
二、给谁看的文本 |
三、读图时代的文本风格反思 |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语言与话语 |
一、不仅仅是修辞问题 |
二、文本和说明书 |
三、规划文本的个性化 |
第三节 文本权威和政治生态 |
一、文本权威的建构 |
二、基于政治生态的文本命运 |
三、被修编的旅游规划文本 |
第七章 权力、话语和公平 |
第一节 从大众旅游到生态旅游 |
一、传统大众旅游的利益主体观 |
二、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 |
三、可持续发展观与霸权 |
第二节 为谁规划的问题 |
一、甲方导向 |
二、游客导向 |
三、社区导向 |
第三节 权力失衡下的隐忧 |
一、被胁迫的旅游规划 |
二、旅游规划失灵 |
三、旅游"废都"的背后 |
第八章 旅游规划的人类学反思 |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本质 |
一、旅游规划的物理本质 |
二、旅游规划的经济属性 |
三、旅游规划是一种社会公器 |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 |
一、旅游规划的学科地位 |
二、旅游规划的方法体系 |
三、旅游规划学科的未来 |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 |
一、旅游规划的弱功利性 |
二、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 |
三、超越现代性的旅游规划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动态变化中的“年鉴形象” ——年鉴学派在中国传播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与问题提出 |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
三 本文的资料搜集情况 |
四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一章 年鉴学派初传中国(1956—1989年) |
第一节 初次亮相(1956——1977年) |
一 取道苏联的年鉴形象 |
二 传播状况之因浅析 |
第二节 形象初构(1978——1988年) |
一 张芝联与夏伯嘉的开拓之功 |
二 研究热点汇聚 |
三 此期年鉴形象变化之因浅析 |
第二章 又添新"象"(1989——1999年)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年鉴学派研究中的热点 |
第三节 热点转向及探因 |
第三章 多维立体的"象"(2000——2009年) |
第一节 国内学人眼中的年鉴"主角" |
第二节 研究的新生力量:硕、博士论文 |
第三节 年鉴学派对我们的启示 |
第四节 形象的变化及其原因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透视军事知识热中的怪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陈铨戏剧思想谱系研究[D]. 史春晓. 扬州大学, 2021(09)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3]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先秦史传散文中的语怪现象研究 ——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中心[D]. 孙文花.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5]论中国当代战争文学——基于“战争文化”与“人学”视角的观察[J]. 肖向东. 江海学刊, 2013(06)
- [6]调适与重构:20世纪初期的地方士绅与地方社会 ——以丁祖荫为中心的研究(1905-1927)[D]. 于杨. 上海师范大学, 2013(10)
- [7]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D]. 许峰. 上海大学, 2012(07)
- [8]高地上的文学神话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D]. 王贵禄.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9]“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 成海. 云南大学, 2011(01)
- [10]动态变化中的“年鉴形象” ——年鉴学派在中国传播的回顾与反思[D]. 苑莉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