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血素治疗前庭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秦竹梅[1](2021)在《自拟清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痰瘀阻络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简单随机对照原则对自拟清眩汤(Qingxuan decoction,QD)联合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Flunariz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FHC)和单用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发作频率、发作时长、眩晕/头晕程度、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的改善进行客观评价比较,并观察给予患者药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探寻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方案。方法通过筛选,纳入符合本课题研究标准的痰瘀阻络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72例全部病例分为QD+FHC组(自拟清眩汤+西比灵)和FHC组(西比灵),疗程4周,并于第8周末对病例进行随访,分别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4周末、8周末的发作频率、发作时长、眩晕/头晕程度、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的资料并观察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客观、真实的记录、整理、分析临床数据,以此评价自拟清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痰瘀阻络型前庭性偏头痛的防治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VM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症状发作频率、发作时长、眩晕/头晕程度、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等方面分布均衡,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后续比较。QD+FHC组和FHC组均对本次观察的各项指标有改善作用(P<0.05),QD+FHC组在症状发作频率、发作时长、眩晕/头晕程度、中医证候总积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的改善方面效果优于FHC组(P<0.05),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高于FHC组(P<0.05)。结论自拟清眩汤联合西比灵跟单用西比灵相比,在前庭性前头痛的治疗中有明显的优势,在缩短发作时长、改善患者整体状况方面优于单用西比灵,在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方面有继续进行下一步研究并广泛用于临床的价值。
郭锦晨[2](2021)在《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总结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处方用药规律,以期传承新安医学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新安名方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证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探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汪机、孙一奎、余淙、叶桂、汪文绮、程国彭、程文囿、方肇权、程有功等治疗眩晕的经验,总结归纳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2.0、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2.5)等对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聚类、熵层次聚类新方及主成分因子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等对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医案症状、用药进行频次统计、主成分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通过TCMSP、TCMID、SEA等筛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有效成分及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Drug Bank、TTD等筛选出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用Cyto NCA进行筛选,用MCODE进行PPI网络聚类。利用DAVID数据库和和R语言3.6.3中cluster Profiler包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采用Auto Dock Vina进行配体和受体的半柔性分子对接,最后运用Py MOL、Lig Plot+、MOE软件进行三维和二维可视化分析。结果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之症有内外虚实不同,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孙一奎、孙文胤、方广、余午亭、徐春甫、洪参岐、程国彭、汪文绮、汪昂、吴迈、汪启贤等认为尤以痰为重,常有上焦有痰、痰浊中阻、痰热上扰、肝火挟痰、风痰上扰、肝阳上亢、痰瘀互阻等;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汪机、吴正伦、程敬通、汪宦、吴楚、吴洋、罗周彦、吴崐、方肇权、郑重光等尤为重视气血不足致眩,气虚包括中气(脾胃之气)虚、元气虚、肾间动气不足等,血虚包括肝血虚、营血虚等,孙一奎、程国彭、汪文绮、罗周彦、汪汝麟、郑重光等重视肾阳不足致眩,阳虚包括脾阳虚、肾阳虚等。以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证。外风内风皆可感,叶天士、程杏轩、程有功、洪桂、王仲奇等认为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阴虚包括肝阴虚、肾阴虚、心阴虚等。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位在于脑(心神),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肝(胆)、脾(胃)、肾,与心、肺因五行相互关系也具有一定联系。辨证治疗方面,气血不足者,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阴虚阳亢者,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痰浊中阻者,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下元虚惫者,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坎离失交者,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病关情志者,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用药方面,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如改正四君子汤、改正四物汤、湿痰汤、血虚眩晕汤、气虚眩晕汤、清上丸、壮元汤、香砂六君子汤、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擅用药对配伍,如人参、黄芪,龟甲、牡蛎,半夏、陈皮,半夏、天麻,白芍、生地黄,珍珠母、牡蛎,苦丁茶、夏枯草等。203例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涉及239味中药,累计用药频次2120次,平均频次9次,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137味(470次),占比为22.17%,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66味(1650次),占比为77.83%。中药共归18大类,主要为10类,其中补虚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位居前5位。四气方面,寒性药、温性药出现和使用最为频繁;五味方面,味甘药、味苦药、味辛药运用最为频繁;归经方面,归肝经药、肺经药、脾经药、肾经药和胃经药出现最为频繁,归肝经药、肺经药和脾经药使用最为频繁。共涉及7个病位证素和12个病性证素,频次较高的病位证素为肝、脾、肾,频次较高的病性证素为痰(湿)、动风、阳亢、火(热)、阴虚。得到二项关联药物组合31组,三项关联药物组合32组,四项关联药物组合29组。核心处方组成为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术、人参、天麻、白芍。得到19组药物聚类组合,熵层次聚类得到治疗眩晕的15个新方,共提取出22个中药公因子。180例医案包括1673条症状记录,2527条中药记录,对应144种症状,187味中药,症状前六位是眩晕、恶心、食少、乏力、呕吐、苔白腻,中药前六位是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主成分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5个症状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004%,系统聚类共得到11组中药聚类组合,关联规则得到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32项,症状和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28项。共筛选出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193个化合物,整理得到330个靶点,与眩晕相关疾病有149个共同靶点。PPI网络发现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JUN、AKT1、MAPK8、CCND1等可能是关键治疗靶点,GO分析共包含2827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2480条,分子功能203条,细胞组成144条。KEGG通路分析发现176个条目,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有豆甾醇、槲皮素、β胡萝卜素、山奈酚、天麻素、谷固醇。结论1.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因病机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2.辨证治疗方面,别具特色,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擅用药对配伍,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研究与传承。3.数据挖掘方法对新安医家眩晕医案处方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印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广度深度,弥补了文献理论研究的局限。4.新安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8味药方简力宏,紧扣脾虚生痰、肝风内作、风痰上扰之病机,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现代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眩晕的病因常有风痰、肝风、肝火、痰浊、脾虚、瘀血等,以本方合用可兼治肝阳上亢、痰浊上蒙、气血亏虚、瘀血阻窍等眩晕的不同证候和阶段。5.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推测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槲皮素、山奈酚、豆甾醇、β-谷甾醇、天麻素、β-胡萝卜素等潜在药效成分协同作用于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AKT1等多个靶点,通过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参与管径调节、循环系统中的血管过程、活性氧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反应等发挥治疗眩晕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机制。
曹子月[3](2021)在《赵晓峰教授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赵晓峰教授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遣方用药及取穴规律,全面总结赵晓峰教授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及临床治疗眩晕病提供思路及方法。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借助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对收集到的经由赵晓峰教授门诊诊治的眩晕病患者的中药、穴位处方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别揭示导师治疗眩晕病的遣方用药及取穴规律,并结合临床实际和导师经验传授,全面总结导师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结果:1.导师临床用药研究结果如下:共纳入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147位患者和394条中药处方。药物使用频次排在前12位的药物分别是甘草(309次)、当归(191次)、茯苓(191次)、半夏(190次)、陈皮(182次)、牛膝(148次)、杜仲(141次)、白术(138次)、党参(134次)、天麻(130次)、黄芩(126次)、黄芪(117次);导师所用药物剂量基本处于常用范围内,使用频次≥30次的中药中,牛膝、杜仲、黄芪、葛根、山药、骨碎补、菟丝子、薏苡仁、益母草常以30g、60g为处方常用剂量;运用最多的药效统计结果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药性统计结果表明:导师治疗用药以温性、平性、寒性药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多,药物归经主要入脾、肺、肝经。药物规则统计中,药对频次最多的前3位为:半夏-陈皮(131次),茯苓-陈皮(130次),茯苓-半夏(115次);关联度最高的前3位为:为陈皮,黄芩->半夏,当归,半夏,陈皮->茯苓、茯苓,当归,半夏->陈皮。导师临床常用高频、高关联度的药对中反复出现的药物为:党参、茯苓、黄芪、白术、半夏、陈皮、当归、黄芩、甘草。2.导师临床选穴规律如下:共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共45位患者和264条穴位处方。穴位使用频次排在前12位的分别是完骨(229次)、风池(186次)、内关(185次)、足三里(177次)、上星(169次)、中脘(160次)、百会(158次)、印堂(158次)、天枢(144次)、大椎(143次)、天柱(143次)、丰隆(140次),高频次穴位分布部位以颈项、头面、腹部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5条经脉分别为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特定穴各类别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位为五腧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募穴。穴位规则统计中,穴位组合频次最多的前3位为:完骨-风池(179次)、完骨-内关(168次)、完骨-上星(154次);关联度最高的9条为:足三里,天枢->中脘、天柱->风池、完骨,天枢->中脘、内关,天枢->中脘、上星,天枢->中脘、风池,天柱->完骨、完骨,天柱->风池、天枢->中脘、天柱->完骨。导师临床常用高频、高关联度的穴位组合中反复出现的穴位为:风池、完骨、天柱、百会、上星、印堂、大椎、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3.结合实际临床及导师言传身教,总结导师经验:导师认为,此病病在脑窍,总体病机以虚为主,“无虚不作眩”,其虚又以脾失健运为重,脾胃功能受损,气血亏虚,易生痰浊,日久化瘀化火;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升降失司则清气无法上盈于脑、浊气易挟风热之邪上攻清窍,最终发为眩晕。因此导师认为,此病实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涉及肝、肺、心、肾等多脏。当从虚论治,标本兼治,顾护脾胃、扶正祛邪。临床常从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浊中阻证、瘀血阻窍证、肝胃虚寒证、太阳失和证等证型论治,善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二陈汤、通窍活血汤、吴茱萸汤、葛根汤等中药治疗,以风池、百会、印堂、内关、外关、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丰隆、复溜、足临泣为基本穴方,并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加减用药及取穴,注重升清降浊、调神醒神。结论:1.赵晓峰教授认为眩晕病以虚为主要病理特点,兼有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其发病与脾胃、肝肾、心肺等多脏相关而关键在脾胃,升清降浊失司是发病的重要病机。当从虚论治眩晕,重在调理脾胃、标本兼治。2.导师用药以补虚为主,以清热、活血、解表、理气、息风、化痰、利湿为辅,多归脾经,适用重剂,常以甘温之品顾护中焦,辛苦并用、补泻兼施,扶正的同时兼顾祛邪。3.导师取穴注重温督通阳、调神益气、健运脾胃,兼顾疏肝利胆、清热化痰。以局部配穴为主,兼有辨证、辨病取穴。4.赵晓峰教授在辨证用药、取穴的基础上,常采用辛开苦降、益气升阳等治法,遵循升清降浊、调神醒神的治疗原则,临床多获良效。
莎日娜[4](2021)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运用国际公认的评价指标,评价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将40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银杏酮酯滴丸组)和对照组(脑心清片组)各202例。试验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与脑心清片模拟剂,对照组口服脑心清片与银杏酮酯滴丸模拟剂,连续服用6周。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6周后血瘀证中医证候疗效,次要疗效指标为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眩晕症状严重程度VAS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眩晕调查问卷评分和中医单项症状积分等;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和肝肾功等化验室指标。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受试者共404例,实际完成380例(试验组191例,对照组189例)。未完成24例,其中试验组11例(未完成临床试验5例,违背试验方案5例,用药依从性不达标1例),对照组13例(未完成临床试验6例,违背试验方案6例,访视窗超窗1例),脱落率为5.95%(试验组5.45%,对照组6.44%)。对两组患者人口学信息、生命体征、体格检查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血瘀证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6周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7%,有显着差异(P<0.05)。2.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两组评分均较基线有所下降,试验组治疗6周眩晕障碍量表总分与基线的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88)。3.眩晕症状严重程度VAS评分两组均评分较基线有所下降,治疗6周试验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008),治疗6周与基线的减分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01)。4.加利福尼亚大学眩晕调查问卷评分两组均较基线有所下降,治疗6周试验组加利福尼亚大学眩晕调查问卷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056),治疗6周与基线的减分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01)。5.试验组6周在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方面(头晕、目眩、头痛、健忘)与基线的减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估:试验组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1例,表现为轻度的“ALT异常”、“AST异常”、“GGT异常”,患者停用他汀类药物后肝功正常;对照组有1例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与药物无相关性。结论: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患者的疗效优于脑心清片,可改善中医证候,用药安全有保障。
张洋[5](2021)在《中医药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用药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近3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研究类文献进行探究,总结中医药治疗PPPD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PPPD提供更好的文献数据支持。资料与方法:用计算机检索近30年(1991年4月-2021年4月)发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关于中医药治疗PPPD的临床研究类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确定最后纳入的文献,提取每个文献的一般信息,建立数据库,用Excel软件对录入中药的频次、性味、归经、证型等进行统计,运用SPSS23.0软件对高频中药(频次≥4)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18.0软件里的关联规则,通过支持度和置信度的水平,提取高频中药潜在的配伍规则以发现数据库中不同项或项集之间的相关性,对中药的关联关系进行挖掘,从而总结出中医药治疗PPPD的用药规律。研究结果:1.本次研究经筛选共纳入42篇文献,包括中药方剂49个,共录入中药101味,总频次505次。2.文献一般信息结果:所纳入文献的种类包含临床疗效观察和经验总结等,文献的发表数量主要集中于近10年,发文较多的省份是河南、北京。3.临床上治疗PPPD使用中药的药性依次为温、寒、平、热、凉;临床上治疗PPPD使用中药的药味依次为甘、辛、苦、淡、酸、咸、涩;临床上治疗PPPD使用中药的归经依次为脾经、肝经、肺经、心经、胃经、肾经、胆经、膀胱经、大肠经、心包经、小肠经、三焦经。4.将中药进行分类,共归纳整理19类中药,补虚药位于首位,其他药类按药味数大小排序依次为解表药、清热药、利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安神药、化痰药、息风止痉药、平肝潜阳药、清热解毒药、化湿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开窍药、泻下药、温里药、祛风湿药、消食药。5.证候有肝阳上亢证、肝郁脾虚证等。6.通过聚类分析对高频中药进行了聚类研究,结果主要有6类。聚一类:熟地、山萸肉、山药、丹参、人参、黄芪、葛根。聚二类:酸枣仁、木香、远志、赤芍、川芎。聚三类:生姜、大枣、枳实、牡丹皮、厚朴、生地黄、泽泻、苍术、陈皮。聚四类:当归、薄荷、茯苓、白术、甘草、郁金、石菖蒲、柴胡、白芍。聚五类:黄芩、钩藤、石决明、天麻、川牛膝、栀子。聚六类:生龙骨、生牡蛎、桂枝、党参。7.关联规则分析:9个两两关联药对和17个三药联用药对。结论:1.近年来,中医药治疗PPPD的文献发文量较快该方面的研究水平逐渐提高,多集中在中部及南部,PPPD的研究存在地区差异。2.治疗PPPD的常用中药:甘草、柴胡、茯苓、生姜、当归等,其中甘草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3.治疗PPPD的中药中,温、寒、平性为药物中的主要药性,甘、辛、苦味为药物中的主要药味,脾经、肝经、肺经、心经为药物中的主要归经。4.治疗PPPD中药分类中以补虚类药为主,且补虚类药物分类中以补气类药物出现的频次最高。5.眩晕(PPPD)的证型有肝阳上亢证、肝郁脾虚证等。6.聚类分析,主要为六类。聚一类主要以补虚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聚二类主要以有安神、行气之功的药物为主,与PPPD患者常伴有焦虑情绪相符合;聚三类主要为化湿药与理气药;聚四类为逍遥散加郁金、石菖蒲,可疏肝健脾;聚五类主要为天麻钩藤饮的部分组成药物,与眩晕的病因病机相符。聚六类主要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7.通过关联性分析得出药对组合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的功效为主,与PPPD患者常伴有焦虑情绪相符合,与临床用药规律相符合。
翟玉燕[6](2021)在《柔行功法对BPPV后残余症状康复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1、对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3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后残余症状(residual dizziness,RD)患者进行柔行功法训练,研究并评价柔行功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2、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经验。研究方法:纳入30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残余症状患者采取临床问卷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前后自身对照。研究观察的周期定为4周,分别记录入组的残余症状患者在研究观察周期前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以及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al test,VAT)的检查结果,使用SPSS22.0分析软件对研究中收集到的量表评分和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率(构成比)描述,使用正态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描述,用配对样本T检验,判断治疗前后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判断柔行功法对于残余症状患者的有效性。结果:本研究实际共收入患者30例,实际纳入统计数据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共13例,女性患者共17例,在康复训练后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评分等各项指标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P>0.05,证实康复训练前患者各项指标分布均衡,具有代表价值。进行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对患者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总显效率:患者总显效率为83.33%,其中P值显效率为86.67%,E值为80.00%,F值显效率为96.97%。2、康复训练前后患者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总值、P值、E值和F值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以配对样本T检验对入组患者训练前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t值>0,表明数据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提示患者症状持续缓解。3、康复训练前后前庭自旋转试验值比较: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查,报告中有一项偏离正常值即记为本次检查阳性,全部项目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则记为本次检查阴性。康复训练前前庭自旋转试验阳性患者24人,阴性6人;康复训练后阳性患者18人,阴性12人。使用SPSS22.0软件,以皮尔逊卡方检验对2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0.05,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柔行功法治疗残余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柔行功法对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之评分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P、F值变化较为明显。3、通过对客观指标前庭自旋转试验评价康复训练前后患者前庭功能水平,经过SPSS22.0软件进行试验结果分析,得出P>0.05,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吴炜[7](2021)在《定眩颗粒Ⅱ号方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定眩颗粒Ⅱ号方治疗前庭神经炎眩晕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开展前庭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行方法。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38例前庭神经炎患者,随机纳入分组,对照组18例采用规范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加神经营养治疗等),观察组2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定眩颗粒Ⅱ号方口服,疗程均为2周。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公认量表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VADL)、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眩晕及平衡障碍改善情况;应用眼震视图双温试验、视频头脉冲技术客观量化患者前庭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就性别年龄分布而言,两组患者统计学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患者DHI、VADL、BBS量表总分以及冷热试验CP值、视频头脉冲VOR增益值统计学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三种量表总分、VOR增益值以及治疗前后CP值差值,组间对比,统计学有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三种量表总分及CP值、VOR增益值统计学显示P<0.05。(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过公式计算发现分别为94%、95%,卡方检验比较无差异,但观察组总显效率60%高于对照组1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定眩颗粒Ⅱ号方联合西药治疗前庭神经炎优于单纯西药组,表明定眩颗粒Ⅱ号方能够改善前庭神经炎患者的眩晕及平衡障碍等症状,一定程度上促进前庭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较满意,适宜临床推广,为前庭神经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可行方法。
高梅傲[8](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风夹痰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熄风健脾化痰法、针灸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60例肝风夹痰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将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独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熄风健脾化痰方及针灸治疗。通过观察各组患者就诊时、治疗3周、治疗3个月的V-HIT、脑彩超检测,眩晕残障量表(DHI)、头痛量表及中医症候积分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在年龄、性别、V-HIT、脑血流图、眩晕残障量表(DHI)、头痛量表、中医证候积分的数据结果等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相应的比较。2.客观指标评价: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在治疗3周时、治疗3个月后V-HIT、脑血流图的检查结果均向正常趋势发展,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更加明显(P<0.05)。3.主观指标评价: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在治疗3周时、治疗3个月后的眩晕残障量表(DHI)、头痛量表、中医证候积分的结果均逐渐趋近正常,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更加明显(P<0.05)。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够改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和体征。2.治疗组方案在V-HIT、脑血流图的客观指标检查中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方案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头痛量表、中医证候积分的主观指标评价中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方案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张凯婷[9](2021)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纳入标准的6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健康宣教并且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组研究对象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每日一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一片,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前后中医眩晕症状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眩晕症状评分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眩晕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经治疗,两组眩晕障碍表评分均较前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血流速度均较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疗效评定标准的比较: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痊愈2人,显效19人,有效6人,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人,显效7人,有效17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予以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不仅可改善患者眩晕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改善两组患者TCD检查中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针灸疗法机理明确,疗效确切,准备工具简单,耗材少、性价比高,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王风社[10](2021)在《加味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加味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临床疗效,以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在天水市中医医院门诊,选取符合观察标准的80名V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开展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日晚上一次口服,试验组给予加味泽泻汤(颗粒剂)早晚各一袋口服,7天为一个疗程,均为2各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障碍量表积分、眩晕发作频率评分量表积分及中医症状总有效率,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对照组总有效率(78.4%)明显低于试验组总有效率(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各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试验组除倦怠乏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各积分组内比较,均显着下降(P<0.01)。(3)中医总症状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组内和组间比较,中医症状总积均显着下降(P<0.01)。(4)眩晕障碍量表(DHI)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DHI总积分经组内、组间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眩晕发作频率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发作频率积分进行两组内和两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患者治疗后未出现其他不适,检查心电图、三大常规、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说明两组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结论:加味泽泻汤在改善风痰上扰型VM患者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异常、眩晕障碍量表积分及眩晕发作频率积分方面,其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且临床安全无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意义。
二、活血素治疗前庭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血素治疗前庭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自拟清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痰瘀阻络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和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清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结果分析 |
2 前庭性偏头痛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从痰瘀论治前庭性偏头痛的理论依据 |
4 自拟清眩汤治疗分析 |
5 不足与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前庭性偏头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
1 古代医家及着作对眩晕的认识 |
1.1 眩晕的病名溯源 |
1.2 眩晕的病因病机 |
1.3 眩晕的辨证治疗 |
2 现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 |
2.1 邓铁涛 |
2.2 路志正 |
2.3 颜德馨 |
2.4 颜正华 |
2.5 方和谦 |
2.6 李振华 |
2.7 刘志明 |
2.8 段富津 |
2.9 张学文 |
2.10 李士懋 |
2.11 熊继柏 |
2.12 王乐匋 |
第二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研究 |
1 代表性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 |
1.1 汪机 |
1.2 孙一奎 |
1.3 余淙 |
1.4 叶桂 |
1.5 汪文绮 |
1.6 程国彭 |
1.7 程文囿 |
1.8 方肇权 |
1.9 程有功 |
2 总体诊治眩晕经验 |
2.1 病因病机方面 |
2.1.1 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
2.1.2 外风内风皆可感,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 |
2.1.3 实者,病理因素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 |
2.1.4 虚者,责之于脏腑气血阴阳四端 |
2.2 病位在脑(心神),发病与脏腑密切相关 |
2.3 辨证治疗方面 |
2.3.1 气血不足,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 |
2.3.2 阴虚阳亢,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 |
2.3.3 痰浊中阻,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 |
2.3.4 下元虚惫,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 |
2.3.5 坎离失交,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 |
2.3.6 病关情志,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 |
2.4 灵活用药,擅用药对 |
第三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录入 |
1.4 数据规范化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中药频次、频率分析 |
2.2 中药的类别分析 |
2.3 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分析 |
2.4 证素频次、频率分析 |
2.5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2.6 中药复杂网络分析 |
2.7 中药系统聚类分析 |
2.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 |
2.9 中药主成分因子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频次、频率 |
3.2 中药类别 |
3.3 中药性味归经 |
3.4 证素频次、频率 |
3.5 中药关联规则 |
3.6 中药复杂网络 |
3.7 中药系统聚类 |
3.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 |
3.9 中药主成分公因子 |
第四部分 新安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规范化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频数分析 |
2.2 症状、药物频数分析 |
2.3 症状因子分析 |
2.4 中药聚类分析 |
2.5 关联规则分析 |
3 讨论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主要软件和数据库 |
1.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预测 |
1.3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靶点预测 |
1.4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预测 |
1.5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
1.6 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
1.7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 |
1.8 PPI网络聚类 |
1.9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 |
1.10 分子对接 |
2 结果 |
2.1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 |
2.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靶点 |
2.3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 |
2.4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
2.5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
2.6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分析 |
2.7 PPI网络聚类分析 |
2.8 药物-疾病-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9 分子对接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赵晓峰教授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赵晓峰教授治疗眩晕病遣方用药分析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药物频次剂量统计 |
2.2 中药功效统计 |
2.3 中药药性统计 |
2.4 中药归经统计 |
2.5 药物规则统计 |
2.5.1 药对频次统计 |
2.5.2 药物关联规则统计 |
3 分析与总结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赵晓峰教授治疗眩晕病针灸取穴分析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穴位频次统计 |
2.2 穴位归经统计 |
2.3 特定穴类别统计 |
2.4 穴位规则统计 |
2.4.1 穴位组合频次统计 |
2.4.2 关联规则统计 |
3 分析与总结 |
第三部分 赵晓峰教授治疗眩晕病临床经验总结 |
1 对本病的认识 |
2 辨证用药 |
2.1 肝肾不足 |
2.2 气血亏虚 |
2.3 痰湿中阻 |
2.4 瘀血阻窍 |
2.5 肝胃虚寒 |
2.6 太阳失和 |
3 针灸治疗 |
3.1 主穴 |
3.2 配穴 |
3.2.1 辨证施针 |
3.2.2 辨病、辨症选穴 |
4 治法经验总结 |
4.1 升清降浊 |
4.1.1 辛开苦降 |
4.1.2 益气升阳,调畅气机 |
4.2 调神醒神 |
5 验案赏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施治 |
3 中药汤剂治疗 |
4 中成药治疗 |
5 针灸治疗 |
6 其他疗法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研究进展 |
2. 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银杏制剂治疗血管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血管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
2. 血管相关性疾病的药理机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系统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标准 |
4. 试验药物与给药方法 |
5. 观察周期 |
6. 观测项目与指标 |
7. 疗效评定标准 |
8. 统计方法 |
9.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 |
3. 主要疗效指标 |
4. 次要疗效指标 |
5. 安全性评估 |
讨论与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中医药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用药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PPPD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柔行功法对BPPV后残余症状康复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中医学对残余症状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由来 |
2.2 中医对残余症状的认识 |
2.2.1 RD与五脏的关系 |
2.2.1.1 肝胆的关系 |
2.2.1.2 与心的关系 |
2.2.1.3 与脾胃的关系 |
2.2.1.4 与肺的关系 |
2.2.1.5 与肾的关系 |
2.2.2 现代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治疗 |
2.3.1 中医内治法 |
2.3.1.1 化痰息风 |
2.3.1.2 健脾化痰 |
2.3.1.3 温阳化痰 |
2.3.1.4 清热化痰 |
2.3.1.5 平肝息风 |
2.3.1.6 滋阴息风 |
2.3.1.7 活血祛瘀 |
2.3.2 中医外治法 |
2.3.2.1 针灸治疗眩晕 |
2.3.2.2 穴位贴敷治疗眩晕 |
2.3.2.3 推拿治疗眩晕 |
3 西医学对残余症状的认识 |
3.1 概念 |
3.2 发病机制 |
3.2.1 部分耳石没有完全复位 |
3.2.2 对于复位后的平衡模式的适应 |
3.2.3 持续存在的前庭功能障碍 |
3.2.4 情绪因素 |
3.2.5 内耳血供障碍 |
3.2.6 BPPV的病程、复位次数 |
3.3 西医治疗方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脱落病例的处理 |
3 入组及训练方案 |
3.1 入组方法 |
3.2 训练方法 |
3.2.1 起势 |
3.2.2 躬身舒卷 |
3.2.3 大鹏展翼 |
3.2.4 江河运水 |
3.2.5 风轮势 |
3.2.6 神龙回首 |
3.3 疗程 |
3.4 合并治疗规定 |
3.5 训练期间饮食 |
4 观察指标 |
4.1 头晕障碍量化评分 |
4.2 前庭自旋转试验 |
4.3 疗效观察指标 |
4.4 疗效评定标准 |
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6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观察性结果 |
1.1 性别、合并疾病情况、年龄、BMI、病程分布情况分析 |
1.2 安全性评价结果 |
1.3 病例脱落情况 |
2 疗效性结果 |
2.1 康复训练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2.1.1 康复训练2周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2.1.2 康复训练4周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2.1.3 康复训练6周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2.2 康复训练前后VAT试验结果比较 |
结论 |
讨论 |
1 对于一般资料分析讨论 |
1.1 一般情况分析 |
2 对于疗效分析讨论 |
3 康复训练对残余症状治疗机理讨论 |
3.1 前庭系统功能 |
3.2 前庭康复理论基础 |
3.3 前庭康复训练方法 |
4 柔行功法的中医内涵 |
4.1 形神一体 |
4.2 五脏一体 |
4.3 天人合一 |
4.4 现代医学研究太极对新平衡建立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柔行功法治疗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定眩颗粒Ⅱ号方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前庭神经炎眩晕的认识 |
1 对病名的认识 |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外风引动内风 |
2.2 痰瘀互结 |
3 中医论治 |
3.1 内治法 |
3.2 外治法 |
综述二 西医学对前庭神经炎的认识 |
1 前庭神经解剖及前庭神经炎定义 |
1.1 前庭神经解剖 |
1.2 前庭神经炎的定义 |
2 发病机制 |
2.1 病毒感染 |
2.2 前庭微循环障碍 |
2.3 自身免疫因素 |
3 临床表现 |
4 检查方法与诊断 |
4.1 冷热试验 |
4.2 视频头脉冲 |
4.3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
5 西医治疗 |
5.1 药物治疗 |
5.2 前庭康复 |
6 预后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 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基础资料比较 |
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总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DL总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BS总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CP值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OR增益值比较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定眩颗粒Ⅱ号方立方依据 |
1.1 组方分析 |
1.2 药理学分析 |
2 患者基础资料分析 |
3 定眩颗粒Ⅱ号方对前庭神经炎患者量表总分影响分析 |
4 定眩颗粒Ⅱ号方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功能指标影响分析 |
5 定眩颗粒Ⅱ号方对前庭神经炎患者疗效分析 |
6 定眩颗粒Ⅱ号方对前庭神经炎效用机制分析 |
7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 存在问题 |
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风夹痰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西医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研究 |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现代研究 |
2.祖国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
研究方法 |
1.病例选择 |
2.纳入标准 |
3.排除标准 |
4.剔除脱落标准 |
5.病例分组 |
6.治疗方法 |
6.1 基础治疗 |
6.2 各组治疗情况 |
6.3 具体治疗方法 |
7.疗程 |
8.意外情况处理 |
9.观察指标 |
10.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2.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
2.1 治疗前后中医眩晕证候积分比较 |
2.2 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
2.3 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比较 |
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讨论 |
1.针刺选穴依据 |
1.1 百会 |
1.2 神庭 |
1.3 风池 |
2.温灸盒灸的作用 |
3.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药理作用 |
4.治疗结果的分析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加味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病历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伦理要求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研究设计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测指标 |
2.3.1 基线资料 |
2.3.2 安全性指标 |
2.3.3 疗效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3.2 治疗前两组各观察量表比较 |
3.3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
3.4 安全性检测 |
4 讨论与分析 |
4.1 风痰上扰型前庭性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探讨 |
4.2 加味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前庭性偏头痛的立论依据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4 结论 |
4.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病例登记报告表 |
附表2 知情同意书 |
附表3 伦理审查表 |
附表4 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 |
附表5 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 |
附表6 眩晕发作频率评分量表 |
附表7 安全性指标记录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 西医学对VM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1 概述 |
1.2 流行病学 |
1.3 VM的病理生理学尚未建立 |
1.4 VM的临床表现 |
1.5 VM的诊断依据 |
1.6 VM的鉴别诊断 |
1.7 VM的治疗及管理 |
2 祖国医学对VM的认识及论治 |
2.1 病名及概述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论治 |
2.4 非药物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四、活血素治疗前庭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拟清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痰瘀阻络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观察[D]. 秦竹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 郭锦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赵晓峰教授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研究[D]. 曹子月.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眩晕(血瘀证)临床研究[D]. 莎日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中医药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用药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D]. 张洋.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柔行功法对BPPV后残余症状康复临床疗效观察[D]. 翟玉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定眩颗粒Ⅱ号方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观察[D]. 吴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风夹痰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 高梅傲.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张凯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加味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风社.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