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属的叶片表皮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洁[1](2018)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四药门花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Benth.)Oliv.)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特有的残遗植物,对研究相关群落的系统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四药门花株形优美,花期极长,可作为优良的园林乡土植物。然而,目前该种仅有的4个自然居群,退化严重,迫切需要开展拯救保护研究。本研究开展四药门花的种苗培育和种群复壮研究,对四药门花分别进行组培快繁、高效施肥培育管理、接种AM菌根以提高抗旱性、不同居群迁地适应性、四药门花回归引种与迁地保护监测等研究,为四药门花的种群保护实践奠定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为:1、组织培养中,使用0.1%HgCl2对四药门花茎段灭菌,最优灭菌时长为10min。四药门花茎段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1/4 MS+6-BA 2.0 mg·L-1+KT 2.0mg·L-1+IBA0.2mg·L-1+AC 0.3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IBA 1.0 mg·L-1,最佳移栽基质为腐殖土。通过组织培养能在短期内培养大量的四药门花苗木,为四药门花迁地和种群复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施肥实验表明,四药门花对肥料配比的要求较高,最佳施肥配比的范围较小,过高或过低对四药门花的生长促进效果均不显着,甚至会影响植株的生长,较佳的施肥处理,能够显着的提高四药门花的苗高、冠幅、地径、叶面积、根系生长、生物量等指标。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其最佳的施肥方式为:对2.5kg/盆土壤的四药门花施肥,首次将3.33g/盆磷肥(过磷酸钙)全部施入,每月按氮肥(尿素)0.13g/盆、钾肥(氯化钾)0.03g/盆,或者氮肥0.13g/盆、钾肥0.07g/盆,每盆的氮肥和钾肥溶于50mL的水后淋施。3、施肥和施菌能够提高四药门花的根系总长、平均根直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RT)、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植株营养等,进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正常水分下,仅施肥对植物的生长促进效果更好,受到干旱胁迫后,施菌对提高抗旱能力的效果更好。模糊隶属函数结果表明,既施肥又施菌更能提高四药门花的抗旱能力。4、四药门花根茎叶解剖结构表明了四个不同居群的四药门花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差异,广西和中山的四药门花居群叶上表皮垂周壁弯曲,下表皮气孔大,可能是对阴生环境的适应;贵州的四药门花居群上表皮垂周壁多边形或弧形,下表皮气孔小,密度小,可能是对阳生环境的适应;而香港的居群喜半阴。广西和贵州的四药门花居群上表皮角质层厚,叶片较厚,具有耐旱的结构,而中山和香港的四药门花居群相对不耐干旱。四药门花各解剖结构的可塑性较低,因此其生态适应能力较低,这可能是限制其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四个居群四药门花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中山的光合速率最高,而贵州的最低,且贵州、广西、香港三个居群的四药门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均低于正常水平,表现出光合不适应性。5、迁地保护地(中山树木园)和回归引种地(五桂山)四药门花检测结果均显示,近水和遮阴的四药门花的苗高、地径、冠幅、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远水和全阳环境,四药门花在迁地保护地的适应性情况弱于回归引种地,在叶片结构方面,栅栏组织、海绵组织、角质层厚度等指标比较结果均显示回归地的四药门花水分和光照适应力更强。本研究总结出了完整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高效施肥管理技术以及提高四药门花抗旱能力的配方,以及不同居群的解剖结构适应性特点,回归引种和迁地保护的适应性特点,为四药门花种群复壮奠定了良好基础。
任洪岩[2](2009)在《高原芥三个居群物种生物学特性及十字花科部分属种的孢粉学研究》文中认为以帕米尔高原地区的高原芥(Christolea crassifolia Camb.)为研究对象,应用居群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高原芥三个不同居群的核型、花粉形态、叶表皮气孔形态、表型特征进行全面的研究;并对南芥族(Arabideae)、紫罗兰族(Matthioleae)、香花芥族(Hesperideae)和大蒜芥族(Sisymbrieae)4族8属13种(包括3个居群高原芥)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高原芥的三个居群①卡拉苏居群核型公式为K=2n=2x=14=10m+2sm(SAT)+2sm,布伦口居群核型公式为K=2n=2x=14=6m+2m(SAT)+6sm,瓦恰居群核型公式为K=2n=2x=14=12m+2sm(SAT),核型类型均为1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卡拉苏居群60.30%,布伦口居群60.86%,瓦恰居群60.17%。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高原芥3个居群的花粉均具三沟萌发孔,沟长达两极,极面观都为三裂圆形,网状纹饰,但在花粉形状,网眼直径和网脊宽度上存在差异。③高原芥三个居群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3~6边组成的多边型,垂周壁平直,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布伦口和瓦恰居群上表皮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气孔密度,而卡拉苏居群上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下表皮,三个居群气孔类型均为无规则型,保卫细胞肾形,无副卫细胞。④高原芥三个居群32个形态性状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卡拉苏居群单独构成一支,而布伦口和瓦恰居群构成一支。对高原芥三个居群的32个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其中25个性状差异显着,7个性状差异不显着。⑤高原芥的染色体数目、核型不对称系数、花粉萌发孔类型、花粉极面观、花粉外壁纹饰、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叶上气孔分布位置、气孔类型、保卫细胞形状、叶形系数、花瓣长、花瓣宽、雄蕊花丝长度,这些性状特征稳定性较强,不同居群间没有明显差异。(2)花粉形态4族8属13种植物花粉的一般特征为:花粉粒长球形至超长球形,外壁纹饰为网状或细网状,三沟或三、四沟,并根据花粉形态、外壁纹饰、网眼大小和萌发沟数目等特征将所研究的13种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分为5种类型:①花粉粒长球形,网状纹饰,三沟;②花粉粒超长球形,网状纹饰,三沟;③花粉粒长球形,细网状纹饰,三沟;④花粉粒超长球形,细网状纹饰,三沟;⑤花粉粒长球形,三或四沟,网状纹饰。
林秦文[3](2009)在《假卫矛属(卫矛科)的分类修订》文中研究说明假卫矛属(Microtropis Wall.ex Meissner)为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至今世界范围内记载的假卫矛属约60-70余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及中美洲温暖地区,为环太平洋间断分布。该属虽然不大,但自建立以来直到最近,一直不断有新类群发表,而该属植物形态变异复杂,花朵微小观察较难,标本材料缺乏,分类相当困难,属内植物同物异名、名实不符的问题相当常见,至今未有一个世界性的系统修订,因此对该属进行全面修订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研究馆藏腊叶标本3000余份,并在野外观察了20多个假卫矛植物居群,重点研究假卫矛属植物关键形态性状变异规律及评价其分类学意义。确认假卫矛属植物有价值的分类性状集中在花部特征,其中花序分枝式样与分枝次数、花萼形状及质地、花瓣形状、花盘的发育情况及与花瓣雄蕊的合生情况、花药的形态、子房的形状等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价值。但研究中发现假卫矛的花发育非常缓慢,花从开始发育到成熟开放历时常长达6个月以上,而不同发育阶段的花部特征常存在显着差异,有些种类中还存在雌雄异株的分化现象,这使花部特征的应用存在局限。此外,叶片的形状和质地以及果实的形状和大小在分类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同样由于生长环境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变异。研究中还发现,不同的地理分布和生境下的同一个种类从叶片到花序特征各方面均可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因此,在该属的分类中,必须综合运用各方面的尽可能多的性状,而不能仅依靠少数几个性状。本文对该属的16个分类群的叶脉序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属的叶脉序特征整体上较为一致,均为分枝曲行羽状脉;二级脉的倾斜角度、高级脉的疏密程度在种内有较大的变异,不能作为分类依据;而二级脉的数目,直行或弧形,以及脉岛的发育情况在种间差异较大且较为稳定,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本文对该属及相关属共5属67个分类群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发现假卫矛属及相关属植物的叶表皮角质层很厚,表皮细胞结构大都不能分辨,所有种类的气孔器均出现于下表皮,为不规则形排列。角质层纹饰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为光滑无纹饰,二为具条纹状纹饰,三为具乳突状纹饰。后两种类型仅出现在少数的种类中,为较特化的性状。叶表皮形态特征在属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对该属及相关属共4属39个分类群的花粉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发现假卫矛属植物的花粉外观为卵圆形或长圆形,明显具三孔沟,表面具陷窝状或网眼状纹饰。多数种类的花粉仅在大小上有微小的区别,其它方面差异微小,但马来西亚地区产的一些种类的花粉相互排列紧密,形成类似花粉块的结构,单个花粉粒的外形很不规则,有较大的差异。此外,所观察的几个属植物的花粉仅在大小上有较显着的差异,其它方面差异微小。通过文献查阅、标本研究、野外考察及实验证据,本文对该属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类修订。归并了Lundell(1970)从该属独立出来的包括中美洲种类的属名Quetzalia,确认世界假卫矛属植物47种,在世界各国的大概分布情况是,中国18种,马来西亚15种,印度尼西亚8种,越南8种,印度5种,菲律宾5种,缅甸4种,泰国4种,斯里兰卡2种,墨西哥2种,日本1种,孟加拉国1种,不丹1种,哥斯达黎加1种,危地马拉1种,柬埔寨1种,老挝1种,文莱1种。描述新种3个:大围山假卫矛M.daweishanensis Q.W.Lin et Z.X.Zhang、长果假卫矛M.longicarpa Q.W.Lin et Z.X.Zhang、西藏假卫矛M.xizangensis Q.W.Lin et Z.X.Zhang,均产于中国。重新确认尖尾假卫矛M.caudata、簇果假卫矛M.fasciculata、大果假卫矛M.macrocarpa、菲律宾假卫矛M.philippinensis、红色假卫矛M.rubra、爪哇假卫矛M.javanica为独立的种,另将47个分类群名称新处理为异名。确认7个学名为非假卫矛属植物,做出新命名全缘叶沟瓣Glyptopetalum integrifolium Q.W.Lin,Z.X.Zhang et Q.R.Liu(基原异名M.poilanei Tardieu)及新组合Garcinia gagei(Merr.et Freeman)Q.W.Lin etZ.X.Zhang(基原异名M.gagei Merr.et Freeman)。确认中国记录的越南假卫矛M.fallax、大叶假卫矛M.macrophylla及淡色假卫矛M.pallens系鉴定错误,并确认大果假卫矛M.macrocarpa为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喙果假卫矛M.rhynchocarpa分布于广东,为中国新记录植物。此外,尚有3个名称由于缺乏材料,暂时存疑。
马春英[4](2009)在《甘草品种选育基础及HMGR基因克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草中甘草酸等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是影响其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进行高甘草酸等高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品种的选育,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成为获得优质栽培甘草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甘草优良品种选育需要开展的基础研究工作为主线,以内蒙古杭锦旗栽培甘草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形态学观察,石蜡切片制作和显微镜观察,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基因克隆等方法,对甘草的有性生殖特性、种质资源筛选和甘草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HMGR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征三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观察和分析了甘草花部形态特征、单花发育过程、单花开花动态和花序花数、结荚花序果实数及单荚种子数的数量特征。在甘草群体中,发现了花旗瓣呈紫色花萼深紫色和花旗瓣呈白色花萼颜色接近全绿的两种花色的变异,本文将这两种变异定义为深紫花和白花变异类型。对甘草的开花习性研究发现,一日内,以10:00-16:00开花最多,占开花总量的38.9%;下午20:00至第二天早晨6:00次之,占开花总量的35.3%。经过多种方法比较研究发现甘草为白花授粉中闭花受精的植物。2.筛选了适合甘草花粉生活力和柱头活性检测的方法,利用田间授粉法研究了甘草的花粉生活力和柱头活性。结果表明,一天当中在12:00时花粉的生活力最高;对柱头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去雄后第5天柱头已经没有活性。对甘草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观察发现,可以通过花蕾的外部形态来推测其雄蕊的发育程度;观察到了甘草的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在对甘草去雄后不同时间授粉材料的荧光显微镜的观察中发现授粉后6h花粉管进入胚珠受精。3.对甘草的形态结构变异和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可以用一些形态指标进行选种。(1)对甘草的外部形态与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四年生移栽甘草中顶叶宽和小叶宽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具有显着的相关性或相关趋势;对茎皮颜色和茎附属物(刺毛多少)赋值以后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茎皮颜色越深,茎皮刺毛数越多,甘草酸含量越低。对一年生直播甘草的分析表明,主根长度与甘草苷含量达到显着正相关水平,根重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甘草苷含量与甘草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甘草酸和甘草苷的积累速度具有协同性。(2)通过对深紫花变异类型、白花变异类型和普通类型的甘草酸、甘草苷和异甘草素含量的分析和比较,发现白花类型的药材质量较好。(3)不同种质甘草叶片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存在差异。考虑黄酮苷和黄酮苷元等次生代谢物质可能跟叶片栅栏组织中的分泌结构相关,对不同种质甘草的这些结构进行了计数,从利用地上部作为黄酮生产原料的资源开发角度考虑,可以利用甘草叶片内部结构中的分泌组织数量推测不同甘草种质的黄酮含量。4.通过对栽培在内蒙古杭锦旗的四个种源材料的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发现46号种源的种质较为优良。通过对两个种源的萌发期和幼苗期生理特性和一年生根系的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说明宁夏高沙窝种源为比较优良的种质。5.根据同源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结合基因组行走技术,得到甘草HMGR基因,其长度为2662bp,本研究将其命名为GuHMGR1。GuHMGR1基因在DNA水平上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GuHMGR1的cDNA全长为2330bp,其中包括1518bp的开放阅读框、311bp的5‘非翻译区和501bp的3‘非翻译区。该基因编码区共翻译成505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GuHMGR1在结构上归属于HMGR-CoA还原酶Ⅰ类家族。6.对GuHMGR1在甘草不同生长时期器官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GuHMGR1在被检测不同时期的根、叶中都有表达,但不同样本中的表达水平不同。表现为根部的表达水平高于叶部,主根和老叶中的表达水平相应高于须根和幼叶。对筛选出的白花和深紫花类型的两个甘草酸含量不同植株的GuHMGR1基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GuHMGR1基因组部分DNA序列上存在碱基差异。
张凤兰[5](2009)在《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沙芥属植物是集药用、饲用、保健、防风固沙为一体的多功能沙生蔬菜,属于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蒙古高原沙地特有属,包括沙芥和斧翅沙芥(斧形类型、宽翅类型、距果类型和齿冠类型)两个种,其中沙芥为中国的特有种。本论文通过研究沙芥属植物叶片的营养成分、子叶叶表皮超微结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和SRAP分析以及沙芥属与十字花科部分属植物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以利揭示属内种间、居群间和居群内多态性的差异,为该属种间的分类及其抗逆机理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为沙芥种质资源评价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搜集中获得了4份新的种质,丰富了沙芥属的种质资源。2.沙芥和斧翅沙芥叶片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3.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定量描述了沙芥和斧翅沙芥(斧形类型、宽翅类型和距果类型)的子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并发现斧翅沙芥也同沙芥具有禾本科所特有的旱生结构特征——泡状细胞,且沙芥属植物在子叶叶表皮上存在丰富的多样性。4.确定了适于沙芥属DNA提取的方法——改良CTAB法,,并建立、优化了沙芥种SSR和SRAP反应体系(10μL)。(1) SSR反应体系:Mg2+、dNTPs和引物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5mmol/L、0.2 mmol/L、0.2μmol/L,Taq酶0.2U,模板DNA 20~30 ng。(2) SRAP反应体系:Mg2+、dNTPs和引物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5mmol/L、0.2 mmol/L、0.2μmol/L,Taq酶0.3U,模板DNA 70ng,两种标记体系均稳定可靠,且这两种标记的反应体系均可用于斧翅沙芥种。5.油菜EST-SSR引物在沙芥属中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EST-SSR引物在沙芥和斧翅沙芥中的扩增转移成功率分别为1.96%,1.5%。6.沙芥7个居群遗传多样性SSR和SRAP分析(1)沙芥7个居群遗传多样性SSR分析在沙芥7个居群中,10对引物共扩增出40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多态性位点比率为40.00%~62.50%;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1230~0.2109,Shannon多态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1872~0.3162;沙芥种居群遗传分化71.63%存在于居群内,28.36 %存在于居群间。(2)沙芥7个居群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以14对引物对沙芥7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的结果表明: 14对引物共扩增出13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2.7%,居群多态性位点比率变化范围为56.20%~71.53%;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2036~0.2338,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0.2999~0.3589;沙芥居群的遗传分化70.82%存在于居群内,29.18%存在于居群间。SSR和SRAP对沙芥7个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均表明,沙芥居群的遗传多样水平较低。7.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的SSR和SRAP分析(2)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的SSR分析在沙芥属植物中8对引物共扩增出45个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多态性位点比率变化范围为43.90%~65.85 %;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1370~0.1918,Shannon多态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2173~0.2957;沙芥属植物遗传分化75.18 %存在于沙芥种内和斧翅沙芥种各类型内,24.82%存在于种间和斧翅沙芥种内类型间。(2)斧翅沙芥种内不同类型的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在斧翅沙芥种内不同类型中,19对引物共扩增出157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1.15%~76.43%;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1966~0.2513,Shannon多态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3017~0.33792;斧翅沙芥种遗传分化80.18%存在于类型内,19.82%存在于类型间。SSR分析均表明沙芥种的遗传多样水平要低于斧翅沙芥种,斧翅沙芥种内特殊类型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其次是宽翅类型、距果类型、齿冠类型,遗传多样性水平最小的是斧形类型。8.沙芥属与十字花科部分属植物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表明沙芥属与供试的芸薹属、萝卜属、大青属、诸葛菜属、拟南芥属的亲缘关系均较远。
高艳[6](2008)在《丁香属植物叶表皮系统进化与环境适应及杂交胚败育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7种丁香叶片表皮形态比较,分析了系水平上的环境适应机制差异及其与系统学的关联。结果表明:暴马丁香(长花冠管组)和紫丁香(欧丁香系)的叶片形态比其他5种有更强的适应性。与遮荫环境相比较,羽叶丁香在光环境下的表皮细胞体积变小,气孔密度增加,气孔开张度减小;气孔开张度的变化只发生在保卫细胞的纬向宽度上,长轴相对稳定。从气孔器类型、蜡质纹饰、表皮细胞形态及垂周壁特征看,暴马丁香和华北紫丁香带有较为进化的特征,羽叶丁香系、巧玲花系和红丁香系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一结果为我们正在进行的驯化适应研究提供有力的形态学解释。通过对败育组合‘关东丁香(S.velutina)×四季丁香(S.microphylla)’及其对照可育组合‘蓝丁香(S.meyeri)×四季丁香(S.microphylla)’的胚形态解剖学观察及子房内源激素的测定,分析败育原因及与内源激素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败育原因为由胚乳败育导致的胚中途败育。综合激素测定结果,认为在子房发育的关键时期(原胚形成期),细胞分裂素(Zr、iPA)的缺乏及阶段性相对高水平的脱落酸(ABA)含量可能导致败育,同时认为胚胎的正常发育可能需要各种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这一结果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孙会忠[7](2007)在《中国绢蒿属(Seriphidium)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绢蒿属(Seriphidium)隶属于菊科(Compositae)春黄菊族(Tribe Anthemideae),全世界约有13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的亚欧大陆、北美和北非。中国植物志第76卷第1分册记载,我国有31种3变种,归为三组,即Sect. Juncea,Sect. Seriphidium,Sect. Minchünensa,主要分布于中亚及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北美洲西部、中东、非洲北部。绢蒿属植物不仅有较高的药用、饲用和生态价值,而且部分种类是西北干旱草原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自从Poljakov于1961年从Artemisia划分出来之后,仅有林有润对其进行过一些系统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对该属的系统划分,异议颇多,故我们从解剖学、果实纹饰、孢粉学、核型等角度出发,对其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分述如下:1.对绢蒿属及其10属外类群植物的主要植物分类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绢蒿属植物的主要分类学性与蒿属最为接近,说明二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二者的两性花截然不同,说明二者已经演化成区别明显的两个类群;与其它9属外类群植物相比的区别明显,故将绢蒿属作为一个属的分类学处理是恰当的。基于叶表皮、气孔等特征,对绢蒿属的演化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将东北蛔蒿(S. finitum)从绢蒿系中划出,另立东北蛔蒿系是恰当的。2.运用光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绢蒿属及其若干外类群的果实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绢蒿属及其外类群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果实微形态特征,特别是果实的纹饰类型,具有明显的属级水平上差异;研究结果为目前存在较大争议的几个单种属或寡种属提供了果实微形态特征方面的新证据,填补了该方面的研究空白,支持它们(如紊蒿属、栉叶蒿属、茼蒿属)作为属的分类学处理;绢蒿属与其外类群在果实微形态特征(特别是果实纹饰)区别明显,作者认为绢蒿属作为属的分类分类学处理是合理的。绢蒿属果实的微形态特征与蒿属相比最为接近,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其它外类群属近。3.运用光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绢蒿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其中扫描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种绢蒿属植物花粉的立体形状为长球形、球形或近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花粉粒较小,极轴(P)长22.52(16.23 27.18)μm,赤道轴(E)长17.22(15.51 23.13)μm,P/E平均值为1.31;具三孔沟,孔沟长达极区,不弯曲,沟的末端在极面上不连接形成合沟(存疑种除外);外壁2层,外层厚于或近等厚内层;花粉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下粗糙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以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为主。对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进行了探讨。4.对13种中国绢蒿属植物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显示,13种植物种的染色体均具有9基数的二倍体核型特征,除草原绢蒿(S. schrenkianum)和伊犁绢蒿(S. transiliense)为2n=36外,其余11种均为2n=18。从核型上可将13种绢蒿属植物分为2A和2B两种类型。其中只有草原绢蒿和伊犁绢蒿为2B,其余为2A。染色体随体的数量和位置在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按照Stebbins核型对称性原则,13种绢蒿属植物由对称向不对称方向演化的大体方向是:三裂叶绢蒿→伊犁绢蒿→伊塞克绢蒿→草原绢蒿→新疆绢蒿→沙湾绢蒿→蛔蒿→民勤绢蒿→针裂叶绢蒿→沙漠绢蒿→纤细绢蒿→小针裂叶绢蒿→白茎绢蒿。结果支持三裂叶绢蒿为最原始种的分类学处理,伊犁绢蒿在绢蒿系的系统位置应调置草原绢蒿之前,其它种的系统位置保持不变。13种植物的核型研究均为首次报道,填补了关于中国绢蒿属植物研究的一项空白。5.通过广泛的查对标本、长时间的野外实地考察以及室内解剖实验,测量和记录了植物种的基本信息。确定我国现分布有31种,5变种,其中不含存疑种。6.对中国绢蒿属现实生物地理分布、历史地理及植物区系地理以及分布式样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绢蒿属在我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新疆北疆分布最多,为现代分布中心之一;根据古植物化石与孢粉研究资料证明,绢蒿属的起源中心与蒿属相同,可能在在乌拉尔山附近亚北极地区或稍靠南区域的中生或稍干旱森林或荒漠草原环境。绢蒿属自从祖先种中分化出来之后,自起源中心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迁移,迁移和进化的主要动力为地质变迁和第三、第四纪冰期的胁迫;绢蒿属在我国分布式样基本呈“三带”分布,即阿尔泰山一线的阿勒泰-克拉玛依一带、天山一线的伊宁-乌鲁木齐-哈密一带、昆仑山一线的喀什-阿克苏-和田一带;种间替代比较明显;演化路径纵向由北向南,横向由西向东推进;世界绢蒿属植物区系地理分为3个大区,我国绢蒿属占2大区,4亚区。
樊守金[8](2007)在《盐芥居群遗传多样性及分子进化研究》文中认为盐芥(Thellungiella salsuginea)是十字花科盐芥属(Thellungiella)一年生草本植物。较低的盐浓度(50~150mM NaCl)能使盐芥的鲜重、干重和光合速率增长,更高的盐浓度则会抑制其生长,50%存活率时的耐盐阈值为300mM NaCl。盐芥具有植株矮小、生长期短、种子多、自花授粉、可得到纯系和保持变异、基因组小(n=7)等特点;且与遗传模式植物拟南芥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盐芥作为模式盐生植物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中国的盐芥居群进行全面收集,并对采自中国七个不同地区及北美一个地区的盐芥居群形态学和微形态学进行研究,揭示居群间的形态学差异,研究居群的分化;对不同居群盐芥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RAPD和SSR分子标记揭示盐芥居群遗传丰富度,为盐芥遗传图谱的构建做好前期工作;用叶绿体基因及线粒体基因探讨盐芥的分子系统进化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芥形态学和微形态学研究证明,八个居群盐芥的叶形指数、气孔的密度、形态等特征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盐芥种子种皮细胞轮廓为六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种皮细胞突起形成许多网脊和网眼,各个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盐芥花粉赤道面观为长球形或近长球形,各个居群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盐芥的形态学结果,盐芥居群产生了一定的分化,其中北美居群、新疆居群和河南居群与江苏居群、河南居群、河北居群、东营居群及齐河居群等五个居群间的分化最为显着,但后五个居群之间的差异不大。2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盐芥的遗传多样性,从400余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23个扩增性强、重复性好、带型明显、多态性高的引物对盐芥居群进行分析。扩增结果显示盐芥居群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共扩增出138条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08条,占总带数的78.26%(P=78.26%),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在4~13条之间,平均为6条,扩增出的DNA带大小在220~2020bp之间。利用POPGENE1.31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8个盐芥居群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东营居群的变异性最大(P=82.34%),而北美居群的变异性最小(P=76.67%)。计算出遗传距离矩阵并得到了聚类分析图,东营居群和齐河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小(0.0077),北美居群和江苏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大(0.0943)。3对盐芥居群进行了SSR标记分析,从50对引物中选出21对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多态性高的SSR引物用于盐芥居群的SSR分析,占筛选引物总数的42%。扩增结果显示盐芥居群不同位点间,等位基因数与等位基因频率变化较大,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62个,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多的位点是nga126(3.6395),最少的位点是nga151(1.3740),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化幅度为0.0125~0.8375。在我们所研究的21个位点上,多态位点百分率达到了100%,这说明研究的盐芥8个居群80个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变异,SSR标记在盐芥居群中有很高的遗传多态性。利用POPGENE1.31及NTSYS-PC软件分析得出遗传距离矩阵和聚类分析图,东营居群和齐河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小(0.1691),新疆居群和江苏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大(0.5855)。RAPD和SSR两种标记都表明,新疆居群、北美居群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几个居群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同属山东的东营居群和齐河居群间的遗传分化非常小,可以看作一个居群。遗传距离大致符合地理位置的分布,这表明环境条件的异质性是造成盐芥居群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环境条件越相似,其居群间的遗传关系越密切。综合盐芥居群的RAPD和SSR标记分析的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盐芥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的生境导致了盐芥居群发生分化。4盐芥居群间的几个叶绿体基因的序列几乎完全相同,没有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叶绿体基因相对比较保守,而且叶绿体DNA有独立的进化路线,与核基因不是完全一致。本论文主要创新点:1本实验室首次收集来自中国的盐芥居群种质资源。2首次对中国和北美的8个居群盐芥的形态学和微形态学进行研究,各个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居群盐芥产生了一定的分化。3首次采用RAPD和SSR技术分析了盐芥的遗传多样性,RAPD和SSR两种标记都表明,新疆居群、北美居群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几个居群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分化。4首次用叶绿体基因及线粒体基因探讨盐芥的分子系统进化过程。
王佩忠,王丽琴,赵承宪[9](2001)在《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属的叶片表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主要对九种植物的叶片表皮切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为濒危植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资料
二、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属的叶片表皮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属的叶片表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四药门花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四药门花研究现状 |
1.1.1 四药门花的系统分类学 |
1.1.2 四药门花的群落生态学 |
1.1.3 四药门花的生态学特性 |
1.1.4 四药门花生殖生态学研究 |
1.1.5 四药门花保护遗传学研究 |
1.1.6 四花门花的无性繁殖研究 |
1.1.7 AM菌根对四药门花的生长影响研究 |
1.1.8 四药门花景观应用研究 |
1.2 濒危植物种群保护与复壮的研究现状 |
1.2.1 濒危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1.2.2 濒危植物施肥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AM菌根改善濒危植物的环境胁迫研究现状 |
1.2.4 濒危植物适应性与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四药门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培养条件 |
2.1.3 实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四药门花的正交施肥与种群复壮 |
2.2.1 试验地与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施肥与施菌对四药门花抗旱能力的影响 |
2.3.1 试验地与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3 数据处理 |
2.4 四个不同居群四药门花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
2.4.1 试验地与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4.3 数据处理 |
2.5 五桂山四药门花迁地保育与回归引种监测及适应性分析 |
2.5.1 试验地与材料 |
2.5.2 试验方法 |
2.5.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与移栽 |
3.1.1 茎段灭菌时间的筛选结果 |
3.1.2 诱导不同激素组合的筛选结果 |
3.1.3 增殖基本培养基筛选结果 |
3.1.4 增殖不同激素组合筛选结果 |
3.1.5 增殖活性炭浓度筛选 |
3.1.6 生根IBA浓度筛选 |
3.1.7 生根基本培养基与激素组合筛选 |
3.1.8 栽培基质筛选 |
3.2 N、P、K肥施肥组合对四药门花的生长促进作用 |
3.2.1 施肥对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结果 |
3.2.2 施肥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 |
3.2.3 施肥对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 |
3.2.4 施肥对叶绿素的影响结果 |
3.2.5 施肥对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 |
3.2.6 施肥对叶片营养积累的结果 |
3.2.7 施肥理各指标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
3.2.8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法提高四药门花生长的施肥配比评价 |
3.3 施肥与施菌对四药门花抗旱能力的影响 |
3.3.1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土壤相对湿度 |
3.3.2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根系生长情况 |
3.3.3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菌根侵染率 |
3.3.4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叶绿素荧光参数 |
3.3.5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荧光光响应曲线 |
3.3.6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生理指标 |
3.3.7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营养积累情况 |
3.3.8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相关指标主成分分析 |
3.3.9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10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法的提高四药门花抗旱方法评价 |
3.4 四个不同居群四药门花在广东地区的生长适应性比较 |
3.4.1 四个居群的解剖结构比较 |
3.4.2 四个居群的光合特性 |
3.4.3 四个居群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
3.5 四药门花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生长动态与适应性分析 |
3.5.1 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生长动态监测 |
3.5.2 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地叶绿素比较 |
3.5.3 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地叶片解剖结构量化参数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与移栽技术 |
4.1.2 N、P、K肥施肥组合对四药门花的生长促进作用 |
4.1.3 施肥与施菌对四药门花抗旱能力影响 |
4.1.4 四个不同居群四药门花在广东地区的生长适应性 |
4.1.5 四药门花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生长动态与适应性 |
4.2 结论 |
4.2.1 四药门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与移栽技术 |
4.2.2 N、P、K肥施肥组合对四药门花的生长促进作用 |
4.2.3 施肥与施菌对四药门花抗旱能力影响 |
4.2.4 四个不同居群四药门花在广东地区的生长适应性 |
4.2.5 四药门花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生长动态与适应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高原芥三个居群物种生物学特性及十字花科部分属种的孢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植物居群与孢粉学研究现状 |
1.1 居群生物学研究 |
1.1.1 居群概念 |
1.1.2 居群在分类学中的价值 |
1.2 植物孢粉学研究 |
1.2.1 孢粉学发展简史 |
1.2.2 孢粉学在植物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
1.3 本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1 高原芥 |
1.3.2 花粉研究 |
1.4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 |
第二章 高原芥三个居群的物种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研究材料 |
2.2 细胞学研究 |
2.2.1 实验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3 孢粉学研究 |
2.3.1 实验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2.4 叶表皮气孔形态研究 |
2.4.1 实验方法 |
2.4.2 结果 |
2.4.3 讨论 |
2.5 形态差异和聚类 |
2.5.1 表型性状测定 |
2.5.2 结果 |
2.5.3 讨论 |
2.6 结论 |
第三章 十字花科部分属种孢粉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花粉形态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假卫矛属(卫矛科)的分类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研究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
1.1 属名的确定 |
1.2 属下种类的发表及研究历史 |
1.3 目前分类存在的问题 |
1.4 其它相关研究 |
2 形态性状及其分类价值 |
2.1 习性 |
2.2 树干及枝条 |
2.3 顶芽形态 |
2.4 叶形态 |
2.5 花序形态 |
2.6 花形态 |
2.7 果实与种子 |
2.8 物候 |
3 叶脉序特征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分析与讨论 |
4 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分析与讨论 |
5 花粉的扫描电镜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分析与讨论 |
6 地理分布及生境 |
6.1 地理分布 |
6.2 生境及伴生物种 |
7 假卫矛属的分类处理 |
假卫矛属 |
分类系统 |
分组及分种检索表 |
7.1 大花组 |
7.2 疏花组 |
7.3 茎花组 |
7.4 聚伞圆锥组 |
7.5 离瓣组 |
7.6 假两性花组(新拟) |
7.7 存疑种类 |
7.8 排除种类 |
学名索引 |
图版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4)甘草品种选育基础及HMGR基因克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文缩略词 |
1 立题依据和研究现状 |
1.1 立题依据 |
1.2 植物有性生殖特性研究概况 |
1.2.1 植物花器官形态、开花习性和繁育方式的研究概况 |
1.2.2 植物胚胎学研究概况 |
1.3 药用植物育种研究概况 |
1.3.1 药用植物系统育种研究概况 |
1.3.2 药用植物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
1.3.3 药用植物人工诱变育种研究概况 |
1.4 植物的基因与次生代谢物积累的研究概况 |
1.4.1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概念和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型 |
1.4.2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1.4.3 植物中与甘草酸结构相似的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1.4.4 植物上HMGR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甘草属植物相关领域研究概况 |
1.5.1 甘草属植物种类及其资源分布 |
1.5.2 甘草资源的研究概况 |
1.5.3 甘草的形态及解剖学研究概况 |
1.5.4 甘草生理生态学研究概况 |
1.5.5 甘草细胞学和胚胎学研究概况 |
1.5.6 甘草药材质量调控的研究概况 |
1.5.7 甘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5.8 甘草属植物品质改良相关研究概况 |
2 论文总体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1.1 甘草有性生殖特性研究 |
2.1.2 甘草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 |
2.1.3 甘草中HMGR基因的克隆、特征分析和与甘草酸含量的关系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2.2 甘草有性生殖特性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3 甘草优良种质资源筛选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甘草有性生殖特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3.1.1.试验地点与材料 |
3.1.2 甘草花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花器的测量 |
3.1.3 甘草花发育过程及开花日动态的观察 |
3.1.4 花序花朵数、果序果实数及单荚种子数的数量特征分析 |
3.1.5 甘草授粉方式确定的方法 |
3.1.6 甘草花粉生活力和柱头活性观察 |
3.1.7 甘草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 |
3.1.8 甘草授粉后受精时间观察 |
3.2 甘草花部特征和开花结荚特性 |
3.2.1 甘草花部形态特征 |
3.2.2 甘草花的发育过程及开花日动态 |
3.2.3 甘草花序花朵数、花序结荚数及单荚种子数的数量特征分析 |
3.3 甘草授粉方式的确定 |
3.3.1 甘草直接套袋的授粉方式 |
3.3.2 甘草花粉数量与胚珠比(P/O)的确定 |
3.3.3 甘草杂交指数(Outcrossing index,OCI)的估算 |
3.3.4 自花授粉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3.4 甘草花粉生活力和柱头活性 |
3.5 甘草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和授粉后受精时间确定 |
3.5.1 甘草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 |
3.5.2 甘草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过程 |
3.5.3 甘草人工授粉后受精时间的确定 |
3.6 小结与讨论 |
4 甘草的形态变异及其与药用活性成分的相关分析 |
4.1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4.1.1 甘草外部形态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关系材料处理方法 |
4.1.2 不同花色类型的划分标准 |
4.1.3 不同甘草种质叶片结构差异试验材料和方法 |
4.2 甘草外部形态与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的关系 |
4.2.1 四年生移栽甘草外部形态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关系 |
4.2.2 一年生直播甘草外部形态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关系 |
4.3 甘草中不同花色类型与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的关系 |
4.4 不同种质甘草形态比较及其与药用活性成分的关系 |
4.4.1 乌拉尔甘草叶片的解剖结构 |
4.4.2 不同种质甘草叶片外部特征的比较 |
4.4.3 不同种质甘草叶片内部结构的比较 |
4.4.4 不同种质甘草叶片内部结构与药效成分含量的关系 |
4.5 小结与讨论 |
5 甘草种源的变异及其药用活性成分分析 |
5.1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和测定指标 |
5.2 多年生甘草不同种源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
5.3 一年生甘草不同种源幼苗生长特性和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
5.3.1 两种源的发芽率和幼苗形态学性状比较 |
5.3.2 不同时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5.3.3 不同时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
5.3.4 不同时期SOD活性变化 |
5.3.5 不同时期POD活性变化 |
5.3.6 不同种源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变化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甘草HMGR基因的克隆和特征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试剂和所用仪器 |
6.1.2 基因克隆的试验方法 |
6.1.3 甘草HMG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1.4 GuHMGR1表达特性 |
6.1.5 不同甘草酸含量植株的GuHMGR1基因特征分析 |
6.2 甘草新型GuHMGR1基因的克隆 |
6.3 甘草GuHMGR1基因cDNA序列和编码蛋白序列特征 |
6.4 甘草GuHMGR1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4.1 GuHMGR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特征 |
6.4.2 GuHMGR1的蛋白质模体分析 |
6.4.3 GuHMGR1的疏水性分析 |
6.4.4 GuHMGR1的信号肽特征 |
6.4.5 GuHMGR1的信钙调素结构域分析 |
6.4.6 GuHMGR1的跨膜结构预测 |
6.4.7 GuHMGR1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
6.4.8 GuHMGR1的二级结构预测 |
6.4.9 GuHMGR1的三级结构预测 |
6.5 GuHMGR1的序列同源性分析 |
6.6 甘草GuHMGR1基因器官表达特性分析 |
6.7 不同甘草酸含量植株的GuHMGR1基因特征分析 |
6.8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图版Ⅰ 甘草花部形态特征和不同花色类型 |
图版Ⅱ 甘草的花粉生活力和柱头活性荧光显微镜照片 |
图版Ⅲ 甘草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 |
图版Ⅳ 三种药用甘草花粉粒形态 |
图版Ⅴ 乌拉尔甘草叶片内部结构 |
图版Ⅵ 不同种质甘草叶片内部结构的比较 |
图版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十字花科沙芥属植物研究进展 |
1 沙芥属植物的分布 |
2 沙芥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
3 沙芥属植物形态学研究 |
3.1 沙芥属植物解剖结构研究 |
3.2 沙芥属植物叶表皮及种子表面特征 |
4 沙芥属蔬菜植物孢粉学 |
5 沙芥属植物细胞学研究 |
6 沙芥属植物种子生理及抗寒性、抗旱性的研究 |
6.1 沙芥属植物种子生理的研究 |
6.2 沙芥属植物春化特性及抗寒性研究 |
6.3 沙芥属植物抗旱性研究 |
6.4 沙芥属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
7 沙芥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
8 沙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 |
8.1 沙芥属植物营养价值 |
8.2 沙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 |
8.3 沙芥属植物的生态环保作用 |
9 沙芥属植物栽培技术及病虫害情况 |
10 沙芥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10.1 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
10.1.1 种质资源的考察 |
10.1.2 建立自然保护区 |
10.1.3 扩大人工繁种,提高繁殖系数 |
10.2 基础研究亟待加强 |
10.2.1 沙芥属植物的分类地位急待于确定 |
10.2.2 加强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扩大种植范围 |
10.2.3 加强加工工艺的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 |
10.2.4 开展深入研究,扩大资源利用范围 |
10.3 建立合理利用的模式,大力发展沙生蔬菜产业 |
10.3.1 建立沙芥属植物繁种基地,加强新品种培育 |
10.3.2 建立沙芥属植物生产基地 |
10.3.3 开发以沙芥等野菜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开展绿色教育 |
第二节关于遗传标记方法的研究进展 |
1 关于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发展概述 |
2 研究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方法 |
2.1 形态学标记 |
2.2 细胞学标记 |
2.3 生化标记 |
2.4 DNA 分子标记 |
第三节SSR 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 SSR 标记简介 |
1.1 SSR 的分布 |
1.2 SSR 标记的特点 |
2 SSR 的应用 |
2.1 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2.2 在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
2.3 在遗传图构建及种子纯度和真伪鉴定等研究中的应用 |
3 SSR 引物的通用性 |
4 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沙芥属植物中的应用 |
第四节 SRAP 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 SRAP 技术的特点 |
1.1 标记引物设计原理 |
1.2 SRAP 的反应体系的建立 |
2 SRAP 技术的应用 |
2.1 种质鉴定 |
2.2 生物多样性的分类鉴定 |
2.3 遗传图谱构建 |
2.4 绘制基因组转录图谱构建遗传连锁图 |
2.5 基因标记 |
2.6 基因克隆 |
2.7 预测杂种优势 |
2.8 SRAP 技术和其它分子标记技术的比较 |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沙芥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搜集与叶片营养成分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定方法 |
1.3 蛋白质、氨基酸评价 |
1.3.1 模糊识别法 |
1.3.2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
2 结果分析 |
2.1 沙芥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及植物学特征观察 |
2.1.1 沙芥 |
2.1.2 斧翅沙芥 |
2.2 沙芥属植物新发现的种质材料特征 |
2.3 沙芥属植物叶的营养成分评价 |
2.3.1 沙芥和斧翅沙芥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分析 |
2.3.2 沙芥和斧翅沙芥维生素含量分析 |
2.3.3 沙芥和斧翅沙芥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2.3.4 沙芥和斧翅沙芥蛋白质相对于标准蛋白质(鸡蛋)的贴近度分析 |
2.3.5 沙芥和斧翅沙芥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沙芥与斧翅沙芥的主要贮藏物质、维生素与医疗功效的关系 |
3.2 沙芥与斧翅沙芥的氨基酸组分与医疗功效的关系 |
第三章 沙芥属植物子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观测项目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沙芥属植物子叶上下表皮泡状细胞的分布及其特征 |
2.2 沙芥属植物子叶叶表皮细胞及气孔特征 |
3 讨论 |
3.1 沙芥属植物子叶叶表皮特征与抗性探讨 |
3.1.1 子叶叶表皮特征与抗旱性探讨 |
3.1.2 子叶叶表皮特征与抗盐碱的探讨 |
3.2 沙芥属植物子叶叶表皮特征与分类学探讨 |
第四章 沙芥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沙芥DNA 提取方法的筛选 |
1.2.2 DNA 的检测 |
1.2.3 引物合成 |
1.2.4 SSR-PCR 扩增程序 |
1.2.5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
1.2.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提取方法对沙芥属植物基因组DNA 的影响 |
2.2 沙芥SSR-PCR 体系构建与优化 |
2.2.1 多因素组合对沙芥SSR-PCR 的影响 |
2.2.2 SSR-PCR 体系稳定性检测与应用 |
2.3 油菜EST-SSR 引物在沙芥上的扩增转移特点 |
2.4 沙芥7 个居群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SSR 分析 |
2.4.1 沙芥7 个居群遗传多样性 |
2.4.2 沙芥7 个居群的遗传分化 |
2.4.3 沙芥7 个居群的亲缘关系 |
3 讨论 |
3.1 沙芥SSR-PCR 体系构建与影响因素的探讨 |
3.2 沙芥居群的遗传分化 |
3.3 沙芥居群遗传多样性与濒危特性探讨 |
第五章 沙芥SRAP 体系构建与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引物合成 |
1.3 SRAP-PCR 反应体系 |
1.4 SRAP-PCR 扩增程序 |
1.5 SRAP-PCR 扩增结果检测 |
2 结果分析 |
2.1 沙芥SRAP-PCR 体系构建与优化 |
2.1.1 多次单因素设计对SRAP-PCR 反应的影响 |
2.1.2 多因素组合对SRAP-PCR 的影响 |
2.1.3 SRAP-PCR 反应体系稳定性检测与应用 |
2.2 沙芥7 个居群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
2.2.1 SRAP 引物筛选与引物多态性 |
2.2.2 沙芥7 个居群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 讨论 |
3.1 沙芥SRAP-PCR 体系构建与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
3.2 SSR 和SRAP 标记揭示沙芥居群遗传多样性比较 |
3.3 沙芥居群的遗传分化与基因交流方式探讨 |
第六章 沙芥属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引物合成 |
1.3 PCR 反应体系 |
1.4 PCR 扩增程序 |
1.4.1 SSR-PCR 扩增程序 |
1.4.2 SRAP-PCR 扩增程序 |
1.5 PCR 扩增结果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菜EST-SSR 引物在斧翅沙芥种上的扩增转移特点 |
2.2 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分析 |
2.2.1 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2 沙芥属植物遗传分化 |
2.2.3 沙芥属植物亲缘关系 |
2.3 斧翅沙芥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2.3.1 SRAP 引物多态性 |
2.3.2 斧翅沙芥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3 斧翅沙芥亲缘关系分析 |
2.4 十字花科几个主要属与沙芥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分析 |
2.4.1 引物的筛选 |
2.4.2 十字花科几个主要属与沙芥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分析 |
3 讨论 |
3.1 油菜EST-SSR 在沙芥属植物中通用性与沙芥属植物SSR 引物开发 |
3.2 沙芥属植物亲缘关系与目前几种分类方法的探讨 |
3.3 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与濒危特性探讨 |
3.4 斧翅沙芥基因交流途径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丁香属植物叶表皮系统进化与环境适应及杂交胚败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丁香属植物及其分布 |
1.2 丁香属植物的研究状况 |
1.2.1 丁香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 |
1.2.2 生理生化特性 |
1.2.3 丁香属植物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 |
1.2.4 丁香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和药理学研究 |
1.2.5 丁香属植物育种工作研究进展 |
1.2.6 胚败育机制的研究 |
1.2.7 观赏价值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实验方案 |
1.4.1 丁香属植物叶片表皮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适应及系统学关联分析 |
1.4.2 丁香属植物杂交败育研究 |
第二章 丁香属植物叶片表皮形态特征与环境适应及系统学关联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皮附属物特征 |
2.2.2 表皮细胞特征 |
2.2.3 气孔数量特征 |
2.2.4 气孔与气孔两极的空间排布方式 |
2.3 讨论 |
2.3.1 叶表皮形态与环境适应 |
2.3.2 叶表皮形态特征的系统学关联 |
2.4 结论 |
2.5 图版 |
第三章 丁香败育机制研究 |
3.1 实验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剂及配制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败育组合与对照可育组合胚发育形态比较 |
3.2.2 授粉后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
3.2.3 内源激素平衡分析 |
3.3 讨论 |
3.3.1 败育的胚胎学机制 |
3.3.2 胚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 |
3.3.3 胚败育与内源激素平衡的关系 |
3.4 结论 |
3.5 图版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绢蒿属(Seriphidium)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绢蒿属研究概况 |
1.1.2 绢蒿属的孢粉学研究 |
1.2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材料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1.2.2 研究材料 |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比较形态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果实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
3.1 绢蒿属植物果实微形态特征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2 绢蒿属外类群植物的果实微形态特征研究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2 观察结果 |
3.2.3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孢粉学研究 |
4.1 绢蒿属植物的孢粉学研究 |
4.1.1 材料和方法 |
4.1.2 实验结果 |
4.1.3 讨论 |
4.2 绢蒿属植物外类群的孢粉学研究 |
4.2.1 材料方法 |
4.2.2 结果 |
4.2.3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核型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和讨论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绢蒿属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分类 |
6.1 绢蒿属植物的一般形态特征 |
6.2 绢蒿属植物种的特征及文献引证 |
6.2.1 三裂叶绢蒿(中国高等植物) |
6.2.2 伊犁绢蒿(植物研究) |
6.2.3 草原绢蒿(植物研究) |
6.2.4 西北绢蒿(中国高等植物) |
6.2.5 东北蛔蒿(中国高等植物) |
6.2.6 蒙青绢蒿(植物研究) |
6.2.7 卡拉套绢蒿(中国植物志) |
6.2.8 沙湾绢蒿(新疆植物志) |
6.2.9 帚状绢蒿(植物研究) |
6.2.10 蛔蒿(中国高等植物) |
6.2.11 新疆绢蒿(中国高等植物) |
6.2.12 仓绿绢蒿(新疆植物志) |
6.2.13 伊塞克绢蒿(新疆植物志) |
6.2.14 短叶绢蒿(植物分类学报) |
6.2.15 西藏绢蒿(植物分类学报) |
6.2.16 光叶绢蒿(植物分类学报) |
6.2.17 费尔干绢蒿(植物研究) |
6.2.18 纤细绢蒿(中国高等植物) |
6.2.19 白茎绢蒿(新疆植物志) |
6.2.20 半凋萎绢蒿(植物研究) |
6.2.21 半荒漠绢蒿(植物研究) |
6.2.22 针裂叶绢蒿(中国高等植物) |
6.2.23 小针裂叶绢蒿(中国植物志) |
6.2.24 沙漠绢蒿(中国高等植物) |
6.2.25 博乐塔绢蒿(新疆植物志) |
6.2.26 高山绢蒿(新疆植物志) |
6.2.27 昆仑绢蒿(中国植物志) |
6.2.28 高原绢蒿(中国植物志) |
6.2.29 聚头绢蒿(中国高等植物) |
6.2.30 球序绢蒿(植物研究) |
6.2.31 民勤绢蒿(中国高等植物) |
6.3 两新变种 |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绢蒿属植物的生物地理分布研究 |
7.1 属的分布 |
7.2 组和种的分布 |
7.2.1 三裂叶绢蒿组 Sect. Juncea (Poljak.) Y. R. Ling et C. J. Humphries |
7.2.2 绢蒿组 Sect. Seriphidium |
7.2.3 民勤绢蒿组 Sect. Minchünensa Y. R. Ling |
7.3 中国绢蒿属的系统发育探讨 |
7.4 绢蒿属的起源、演化及区系的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 |
7.5 中国境内的绢蒿属植物分布式样、演化的探讨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比较形态学研究 |
8.1.2 果实微形态特征研究 |
8.1.3 孢粉学研究 |
8.1.4 核型分析研究 |
8.1.5 植物学特征描述和种数确定 |
8.1.6 生物地理分布研究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盐芥居群遗传多样性及分子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遗传多样性研究简史 |
2 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 植物形态学研究 |
3.1 叶片的形态学和微形态学研究 |
3.2 种子形态和结构的研究 |
3.3 花粉形态和结构的研究 |
3.4 数量分类方法在植物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4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
4.1 DNA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4.2 DNA 分子标记的发展 |
5 植物分子进化研究 |
5.1 分子进化动力 |
5.2 分子标记和中性理论 |
5.3 分子钟 |
5.4 细胞质基因组的系统进化 |
6. 盐芥的研究进展 |
6.1 盐芥作为模式盐生植物的原因 |
6.2 盐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6.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策略 |
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
第一章 盐芥居群的收集 |
1 盐芥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布特点 |
2 盐芥居群的收集 |
第二章 盐芥形态多样性研究 |
1 不同居群盐芥叶片的形态学和微形态学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及步骤 |
1.3 结果与分析 |
2 不同居群盐芥种子的微形态学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方法及步骤 |
2.3 结果与分析 |
3 不同居群盐芥花粉的微形态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方法及步骤 |
3.3 结果与分析 |
4 不同居群盐芥形态学分析 |
第三章 盐芥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盐芥居群的RAPD 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步骤 |
1.2.1 总DNA 的提取及纯化 |
1.2.2 模板浓度的调整 |
1.2.3 RAPD 反应体系 |
1.2.4 引物的筛选 |
1.2.5 数据统计分析 |
1.2.5.1 RAPD 标记电泳谱带的记录 |
1.2.5.2 RAPD 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
1.2.5.3 遗传多样性参数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盐芥居群 DNA 扩增结果 |
1.3.2 盐芥居群RAPD 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 盐芥居群的 SSR 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步骤 |
2.2.1 总 DNA 的提取及纯化 |
2.2.2 模板浓度的调整 |
2.2.3 SSR 引物筛选 |
2.2.4 SSR 反应体系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5.1 SSR 标记电泳谱带的记录 |
2.2.5.2 SSR 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
2.2.5.3 遗传多样性参数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等位基因与多态位点百分率 |
2.3.2 DNA 水平的遗传变异 |
2.3.3 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盐芥居群的分子进化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总DNA的提取 |
2.2 PCR 扩增反应 |
2.3 PCR 产物纯化 |
2.4 PCR 产物序列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进一步设想 |
图版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及成果 |
致谢 |
(9)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属的叶片表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叶表皮特征的类型 |
2.1.1 叶片的表皮细胞的特征 |
2.1.2 叶片的气孔器类型 |
2.1.3 叶表皮毛的类型 |
2.2 各植物的叶表皮的特征 |
2.2.1 蒺藜 |
2.2.2 骆驼蹄瓣 |
2.2.3 骆驼蓬 |
2.2.4 小果白刺 |
2.2.5 四合木 |
2.2.6 霸王 |
2.2.7 沙冬青 |
2.2.8 绵刺 |
2.2.9 半日花 |
3 讨论 |
3.1 四合木属及其近缘属叶片表皮特征的比较 |
3.2 四种濒危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比较 |
4 结束语 |
四、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属的叶片表皮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四药门花保护策略研究[D]. 周玉洁.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2]高原芥三个居群物种生物学特性及十字花科部分属种的孢粉学研究[D]. 任洪岩.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2)
- [3]假卫矛属(卫矛科)的分类修订[D]. 林秦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4]甘草品种选育基础及HMGR基因克隆研究[D]. 马春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5]沙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D]. 张凤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 [6]丁香属植物叶表皮系统进化与环境适应及杂交胚败育机制研究[D]. 高艳.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0)
- [7]中国绢蒿属(Seriphidium)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D]. 孙会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盐芥居群遗传多样性及分子进化研究[D]. 樊守金.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8)
- [9]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属的叶片表皮的研究[J]. 王佩忠,王丽琴,赵承宪.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