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警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志[1](2021)在《公安民警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方[2](2021)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公安民警职业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关润霞[3](2021)在《托克托县森林公安行政执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森林公安作为一支重要的保护国家森林资源的队伍,主要职责是打击破坏国家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国家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公安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托克托县林木茂盛,水草肥美,自古以来不仅是人类劳动、生息、繁衍的好地方,也曾是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场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后,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人为的破坏,境内原生的植被不断遭到破坏,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擅自改变或占用林地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屡禁不止,森林火灾时有发生,森林公安行政执法面临着各种挑战,这些问题挑战不利于森林公安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因此对森林公安行政执法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国内外森林公安行政执法问题运用的是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实地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森林公安改革为背景,托克托县森林公安为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森林公安目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主体素质偏低、执法权责不明晰、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妥当、工作作风不扎实和部门配合有壁垒等六方面的问题,系统的从人才招录不顺畅、培训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思想认识不到位和执法部门不明确等五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最后,借鉴国外和其他地方的改革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托克托县森林公安行政执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张文江[4](2021)在《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文中提出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会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基层公安民警在服务人民和执法过程中需要处理很多关系,如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与公安机关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于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基层公安民警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就会引发舆论炒作,从而给公安机关抹黑,不仅造成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权益受损,而且还有损公安队伍形象,有损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基层公安民警素质不高,认为自己是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服务不够文明、规范,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眼中的基层公安民警应当是提供服务时应当牢记初心使命,在工作中文明规范,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并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其次,人民群众在基层公安民警需要支持时,不支持公安工作,不信任基层公安民警,不能恰当监督公安工作,给基层公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基层公安民警眼中,人民群众应当信任基层公安民警,支持基层公安工作,正确监督基层公安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是打击和被打击的关系。首先,违法犯罪人员对待基层公安民警有恶意投诉,暴力抗法,聚众闹事等行为。基层公安民警眼中违法犯罪人员应当束手就擒,主动投案自首,到案后如实供述违法犯罪罪过,不恶意投诉基层公安民警,不暴力抗法,不聚众闹事。其次,在违法犯罪人员看来基层公安民警有的执法不公正,执法不文明,执法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所以基层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严格按照程序办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尊重保障违法犯罪人员人身权益,不断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善于做好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这对关系中包含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还包括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的关系。首先,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基层公安机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造成基层公安民警福利待遇与发达地域有差距;基层公安机关的对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较少,造成基层有的公安民警不能严格恪守伦理道德,执法权威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安民警权益受损。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把各项福利待遇向基层倾斜,强化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敦促基层公安民警严格践行伦理规范。其次,由于机制体制的因素,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基层公安领导对基层公安民警任用不公平,和基层公安民警交流少,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的关系,作为基层公安机关领导要包容下属,要关心爱护下属,作为基层公安民警应当尊重基层公安领导,忠诚履职,恪尽职守,圆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文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警察和警察伦理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深入探讨警察执法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知识;第三章至第六章:分析当前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即基层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和公安机关的伦理关系及彼此之间的道德要求、责任承担现状。

马锦山[5](2021)在《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公安队伍作为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其承担的重要政治职能迫切要求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需不断加强。同时,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国内外形势复杂和公安队伍组成结构改变,人民对高质量公共安全服务的迫切需要,都对公安管理和队伍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增加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在此大背景下,探索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便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只有强化对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科学化指导,才能提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效能,才能锻造出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规范、纪律严明的公安铁军,才能解决好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民对于公共安全服务更好的需要与公安领域公共安全服务供给及执法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本文致力于探究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从界定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念入手,基于公安目的、任务、原则、方法、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从思想观念、组织结构、功能定位、科学方法四方面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进行解读,以期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提升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公安民警知行合一,达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的目标。本文在提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基础上,首先对科学化、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概念和一般理论做了介绍,随后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与实践做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分析。从1982年开始,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探索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现状及每一个阶段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及制度在历史与实践分期层面的演进过程。继而讲述了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和相关原因。首先肯定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诸如社会多元化转型、市场经济发展、警务运行机制滞后和政工干部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制约,再提出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对策,具体为:创新公安工作理念和意识,转变公安工作内容方法,完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强化公安政工队伍建设。总体来说,本研究从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入手,利用抽象分析法和历史与实践相统一叙述方法,在动态统一中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演进历程,归纳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及对每一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对策的详实结论,完成了对研究主题的呼应。

伏佩宣[6](2021)在《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文中提出现代警务模式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警务效能,开展智慧警务建设已成为警务治理领域发展的普遍共识。起初,公安机关沉浸于新技术所带来的“美好想象”,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行却发现: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陷入“中等信息化陷阱”。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复杂和迅速变化的新兴领域,客观冷静的思考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为重要。究其本质而言警务体系能力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较为遗憾的是,目前还未有学者以警务体系能力的研究视角对这一现实警务运行困境展开深入分析。警务体系能力是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创新型表述,它是各警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能,而不是各警种单项效能的简单相加,其核心聚焦于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基本形态,警务体系能力早在警务组织成立之初就已初具雏形,并随着警务模式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按照警务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规律,警务体系能力的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基于科层制背景下的警务体系能力(也可称之为“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和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两个阶段。其中,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是在尝试消除科层制“反攻能”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并随着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时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单位,N市公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警务大脑”建设的先行试点,在这长达三年的“先行先试”过程,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阶段性特征展现得非常充分,为分析者更好地洞察警务体系能力提供了绝佳的分析“窗口”。有基于此,笔者以“技术—制度”为理论视角,基于技术执行的分析框架对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建设过程进行经验分析,旨在探讨“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命题。既有警务体系能力是基于科层制背景下产生的,其容易受到科层制背景下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及共识机制的缺失、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封闭和内敛趋向等“反功能”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作为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被技术执行者们赋予“美好想象”,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其陷入了警务治理“困境”。技术执行者们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警务大脑”中的简单嫁接只是单纯地构建了一种基于技术理念的警务体系能力,其仍处于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从N市“警务大脑”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信息技术只是起到技术支撑作用,优化和再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是根本。有基于此,N市公安局在“警务大脑”建设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引入合成警务机制,通过相应的制度匹配实现信息资源、组织结构和警务要素的整合及警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最终,在信息技术与合成警务机制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总之,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是技术与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暗含着一种网络化逻辑,其在被运用于特定的组织时,提供了一种解决组织联结问题的空前弹性,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其通过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通过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生产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合成警务机制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体化的警务模式;从中观层面上推动警务组织结构变革;从微观层面上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其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应的制度形塑空间。最终,在“技术—制度”的互构作用下,各警种作战能力达到了有机融合,实现了警务效能的最大化释放。

林美楠[7](2021)在《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部分,新时代警营文化是存在于公安机关系统内部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进行思想教化、氛围营造以及宣传党的各项理论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显着而特殊的现实功用。可以说,促进新时代警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公安民警陶冶情操和丰富生活的有效方式,是铸造警魂以及提高战斗意志的主要法宝,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与此同时,考虑到目前公安机关推动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的现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使得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内容了解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还很难满足现实情况和趋势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公安机关决策层对发展新时代警营文化必须依靠优秀人才来推动的认识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造成新时代警营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与理想中的良好状态依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此外,在推动新时代警营文化持续向前发展的整体进程中,能够搜集和利用的比较生动鲜活的素材相对而言比较匮乏,而且公安民警对这项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和热情不够,使得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仍然呈现出步履维艰的态势。因此,要从推动公安机关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新时代警营文化在促进公安民警队伍成长壮大中的显着效果和积极作用,充分认识和理解新时代警营文化对提高整个团队战斗力量和精神意志的突出作用。综上所述,本文从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部分基层单位对待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基本态度和思想动态,客观准确地把握基层公安民警的身心状态和情感思绪,从而为推动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发展明确思路和方向。

袁宣美[8](2020)在《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开州区公安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公安机关的公共服务能力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服务民生、服务型政府创建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公安机关的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公安机关的社会服务职能,已成为公安机关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鉴于此,本文将就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研究中,本文运用新公共服务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开州区公安局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中,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走访调查获取了开州区公安局的一手资料,通过认真梳理、综合归纳,进一步理清了开州区公安局在公共服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做的有益工作,文章最后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公安机关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在发挥公共服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发挥基层公安机关的公共服务水平,一方面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还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践行国家为民服务的准则;另一方面,基层公安机关公共服务能力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在践行公共服务工作上,要以法为准绳,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建立网络化公共服务体系,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总之,通过本文研究,有利于提升公安机关的形象,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范旭恒[9](2020)在《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连骑警大队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支骑警队伍,对研究骑警在我国治安体系中的运用有着重要意义。建队26年来,大连骑警大队不断摸索发展,在大队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多次出色地完成礼仪接待任务,提高大连城市知名度,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大队在发展建设上仍存留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本文将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细化,从配套政策的建设、大队规划、大队的硬件条件、骑警的筛选与培养这几个方面来对探究大队在建设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连骑警大队现状的实地调研,系统分析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现状,发现大队建设上存在骑警执法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大队职能定位不明确治安方面缺乏进展、骑警数量不足、大队硬件条件不合理等问题。经过剖析问题,发现产生的原因有大队成立时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影响了大队规划和配套硬件条件的选取建设、岗位薪资对专业人才没有吸引力、骑警入岗培训不够完善等。而国外早在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重用骑警,组建了骑警大队担负着重要职责,维护社会秩序安定、保卫国家安全,提高居民安全感,提升居民对警察的满意度、好感度,拉近警察与群众的距离,在维护社会治安过程中的发挥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骑警大队建设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骑警的选拔培养、警马的挑选饲养、骑警的运用等方面早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体系。可以为大连骑警大队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针对大连骑警大队的问题,结合大连骑警大队实际情况和国外其他骑警队伍的经典举措,从完善大队配套政策、拓宽骑警警务职能、完善骑警招聘体系、完善骑警培训和警马调教体系、建设符合大队需求的硬件条件五个方面对大连骑警大队建设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和价值的改进策略与方法,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连骑警大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刘婷[10](2020)在《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民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公安民警是我们和平时代做出最大牺牲一群人,始终兢兢业业、恪守岗位,和各种违法犯罪、黑恶势力作斗争,并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用他们的付出给我们创造了一方和平、稳定的天地。这种职业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因此责任重大,危险系数高。此次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引导人们走近这一特殊的队伍,意识到警务人员尤其是基层的警务工作者所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并探讨问题的造成原因,同时对于其普遍性、严重性进行阐述分析。此外,经过不同视角的研究,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基层警务人员中职业倦怠问题的构成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案,从而让基层民警缓解自身倦怠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的岗位中,继续做好人民的“守护神”。此次课题研究,围绕基层民警所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细致的调研,并深入挖掘剖析,在职业层面、组织层面、个体层面等梳理原因,基于民警的立场去思考此类因素对于基层民警职业发展以及工作表现形成的影响。这个视角和我国当下该领域的一些其他课题研究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随后对当地公安机关已经落实的一些应对方法进行了解分析,比如政治思想工作、网络心理辅导等。政治思想工作实现了一定的效果,不过在处理具体问题上并不理想,需要进行调整以及完善。而相比之下“网络心理辅导制”,通过网络论坛交流的方式悄然走进基层民警人员的内心,为民警提供了一个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从而在精神层面给与引导,在基层民警队伍中受到广泛好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情况的处理,最关键的就是创建和发展相应的职业保障体系,转变思想,改善福利待遇,让他们没有生活上的忧虑,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改善警员的工作环境,关注其身心健康,在组织上和制度上给与更多关照。此外,需要更多地关心民警的个人思想以及生活问题,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合理评估工作岗位全面认知岗位职责,通过多种方式减小压力,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创建倾斜性的政策体系,对于基层民警队伍给与更多关照,带来实在的慰问与帮助,引导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更加关注、更加尊重这一群体。

二、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3)托克托县森林公安行政执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五)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1.概念界定
        2.理论概述
一、托克托县森林公安行政执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托克托县森林公安行政执法现状问卷调查
        1.调查问卷的设计
        2.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
        3.新形势下森林公安行政执法情况
        4.调查体会
    (二)存在的问题
        1.执法力量薄弱
        2.执法主体素质低
        3.执法权责不明晰
        4.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妥当
        5.工作作风不扎实
        6.部门配合有壁垒
二、托克托县森林公安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人才招录不顺畅
    (二)培训机制不健全
    (三)相关法律不完善
        1.执法环境有变化
        2.法律规定不一致
    (四)思想认识不到位
    (五)执法部门不明确
三、森林公安行政执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国外
        1.意大利垂直管理
        2.德国环境警察完善的法律制度
    (二)国内
        1.江西省成立生态综合执法大队
        2.海南森林公安垂直管理
四、提高森林公安行政执法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
        1.招录专业人才,提升民警素质
        2.探索育人模式,培育新型人才
    (二)提升文化水平
    (三)改进执法过程
        1.灵活使用自由裁量权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四)严格执法规范
    (五)加强部门协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托克托县森林公安行政执法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4)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目的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概述
    2.1 几个相关的概念
        2.1.1 人民警察
        2.1.2 基层公安民警
        2.1.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
        2.1.4 警察伦理
    2.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特点
        2.2.1 执法对象的危险性
        2.2.2 执法条件的艰苦性
        2.2.3 执法主体的易被腐蚀性
    2.3 提高基层公安民警工作道德水平必要性
        2.3.1 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迫切需要
        2.3.2 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监督的有力抓手
        2.3.3 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要求
    3.1 新时代公安工作伦理总要求
        3.1.1 对党忠诚
        3.1.2 服务人民
        3.1.3 执法公正
        3.1.4 纪律严明
    3.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原则
        3.2.1 文明执法
        3.2.2 公正执法
        3.2.3 效率执法
        3.2.4 及时纠错
    3.3 公安民警的道德要求
        3.3.1 严私德
        3.3.2 守公德
        3.3.3 明大德
    3.4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道德现状
        3.4.1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时表现的美德
        3.4.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涉及到的伦理关系
        3.4.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存在的道德问题
4 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4.1 警民关系及其要求
        4.1.1 警民关系
        4.1.2 警民关系的特征
        4.1.3 和谐警民关系的措施
    4.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承担责任现状
        4.2.1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承担
        4.2.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缺失
        4.2.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待
    4.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态度
        4.3.1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爱戴
        4.3.2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4.3.3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期望
5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
    5.1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打击被打击关系
        5.1.1 基层公安民警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关系的性质
        5.1.2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5.1.3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道德期望
    5.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现状
        5.2.1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正确执法
        5.2.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的不良表现
        5.2.3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望
    5.3 基层公安民警要正确正理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关系
        5.3.1 转变执法理念
        5.3.2 提高自身执法素养
        5.3.3 善于做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
6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关系
    6.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
        6.1.1 公安机关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
        6.1.2 公安机关对基层公安民警责任的缺失
        6.1.3 强化公安机关保障基层警察权益的措施
    6.2 基层公安民警上下级之间的的领导被领导关系
        6.2.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之间的相互道德期望
        6.2.2 基层公安领导对下属的责任
        6.2.3 基层公安部门上下级关系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5)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
    1.1 相关概念
        1.1.1 科学化的概念
        1.1.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概念
        1.1.3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念
    1.2 相关理论分析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理论论述
        1.2.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及价值
        1.2.3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特征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分期和实践分期
    2.1 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分期
        2.1.1 1982年到1992年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2.1.2 1992年到2002年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2.1.3 2002年到2012年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2.1.4 2012年至今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2.2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分期
        2.2.1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生命线
        2.2.2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2.2.3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2.2.4 新时代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2.3 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分期与实践分期的统
第三章 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3.1.1 形成了良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氛围
        3.1.2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断丰富
        3.1.3 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创新多样
    3.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2.1 社会多元化转型对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冲击
        3.2.2 经济发展和拜金主义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干扰
        3.2.3 公安管理和警务运行机制滞后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一定制约
        3.2.4 政工干部素质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影响
第四章 新时代实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对策
    4.1 创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思想意识
        4.1.1 把政治忠诚放在首位
        4.1.2 强调服务人民的意识
        4.1.3 注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4.2 转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内容
        4.2.1 科学继承优良传统和方法
        4.2.2 构建适合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特点的隐蔽性教育方法
        4.2.3 探求多样化且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4.3 建立完善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4.3.1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4.3.2 建立科学的调查研究和正反两面教育制度
        4.3.3 建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长效运行机制
    4.4 强化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自身建设
        4.4.1 加强政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4.4.2 促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対象建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经典着作及文献
    国内学术着作
    外国译着

(6)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
        1.2.2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研究
        1.2.3 警务效能研究
        1.2.4 已有研究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个案选取
        1.3.1 个案研究
        1.3.2 N市公安局图景
        1.3.3 个案进入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难点
2 理解警务体系能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警务体系能力的概念解读
        2.1.1 体系
        2.1.2 警务体系
        2.1.3 体系能力
        2.1.4 “警务体系能力”的释义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2.1 理论基础:“技术—制度”的互构论
        2.2.2 分析框架:技术执行
3 既有警务体系能力的“反功能”
    3.1 在分割中协同:动力不足与共识机制的缺失
        3.1.1 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
        3.1.2 警种分工过细导致共识机制的缺失
    3.2 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两面性:在开放与封闭间徘徊
        3.2.1 社会安全形势变化与综合治理的基本取向
        3.2.2 警务在综合治理的显性取向:开放与整合
        3.2.3 一种“暗存”的反向运动:封闭和内敛趋向
    3.3 小结:“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4 “警务大脑”: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
    4.1 “警务大脑”初期架构及新技术之期望
        4.1.1 “警务大脑”的初期架构
        4.1.2 新技术之“美好想象”
    4.2 治理“乌托邦”:基于技术实体警务体系能力的现实困境
        4.2.1 工作增负:技术的有效性困境
        4.2.2 孤岛现象:警务治理的内卷化困境
        4.2.3 虚拟的美丽:警务治理的“唯技术主义”困境
    4.3 小结:组织表面秩序下隐藏着巨大的无序
5 制度匹配与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5.1 制度匹配:合成警务机制的确立
        5.1.1 信息资源整合:从分散走向共享
        5.1.2 组织结构整合:综治警务一体化
        5.1.3 警务要素整合:“情指行”一体化
    5.2 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5.2.1 技术制度调适:警务流程再造
        5.2.2 新技术的“刚性外显”与组织运行
    5.3 小结:技术扎根的深层基础
6 技术与制度的互构: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
    6.1 信息技术: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6.1.1 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6.1.2 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6.2 合成警务机制: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形塑
        6.2.1 宏观层面:构建一体化警务模式
        6.2.2 中观层面: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6.2.3 微观层面: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
    6.3 小结:技术与制度的互构
7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
    第一节 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二、文化的功能
    第二节 警营文化
        一、警营文化的含义
        二、警营文化的特征
        三、警营文化的功能
    第三节 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基本内涵
        二、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二章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一、为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奠定前提基础
        二、为新时代警营文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第二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增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意识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章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发展成就
        一、制度保障不断完善
        二、经费预算持续增长
        三、人才素质稳步提升
    第二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建警不强
        二、人才储备不多
        三、基础设施不全
        四、创新能力不足
    第三节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重视程度不够高
        二、政策把握不精准
        三、制度构建不完善
第四章 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的优化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一、提升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
        二、发挥领导干部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思想保障
        一、坚定政治信仰
        二、坚持政治理论学习
        三、发扬时代精神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三节 人才保障
        一、建设思想坚定的队伍
        二、建设业务精通的队伍
        三、建设具有团队精神的队伍
    第四节 制度保障
        一、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二、健全激励制度
        三、落实“主题文化”活动制度
        四、建立监督和考核制度
    第五节 物质保障
        一、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开州区公安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技术路线
    五、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评价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基层公安的涵义
        二、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的涵义与界定
        (一)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
        (二)基层公安机关公共服务能力
        (三)基层公安机关公共服务能力的内容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社会治理理论
        三、公共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一)全面应急管理
        (二)公安机关应急机制
第二章 开州区公安局公共服务能力现状
    第一节 开州区公安局概况
    第二节 开州区公安局公共服务现状
        一、日常安全防范工作
        二、矛盾纠纷的化解
        三、执法服务的质效
        四、民警的作风形象
    第三节 开州区公安局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一、问卷设计
        二、开州区公安局公共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权重设置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权重设置
        三、开州区公安局公共服务能力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公共服务能力评价过程
        (二)开州区公安局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三)开州区公安局在公共服务方面未能获得较高满意度的原因
第三章 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效能不高
        二、民警素质参差不齐,能力有待提高
        三、服务机制不完善,以行政命令居多
        四、服务形式单一,部分服务方式趋于形式化
    第二节 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服务职能定位不清晰,缺乏相应法律法规
        二、民警服务意识不强,素质参差不齐
        三、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
        四、群众期望值过高,警民关系不融洽
第四章 国内外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现状及经验
        一、英国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基本现状
        二、国外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建设的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典型地区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经验实践
        一、上海
        二、苏州
        三、香港
    第三节 给开州区公安局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带来的启示
        一、完善绩效考核,强化服务职能
        二、探索服务模式,实现多渠道联动机制
        三、探索培训机制,加强理念教育
第五章 提升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
    第一节 建立健全公安服务法律法规,明确警察公共服务职能
        一、立法明确公安具有公共服务职能
        二、立法明确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的范围
    第二节 增强民警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民警综合素质
        一、转变角色定位,增强民警主动服务意识
        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高民警综合素质
    第三节 完善公安公共服务体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一、合理配置基层警力,优化内部机构设置
        二、健全内外联动合作机制,形成合力
    第四节 丰富基层公安服务形式,引入社会和市场力量
    第五节 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公安服务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的问卷调查
致谢

(9)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骑警
        2.1.2 骑警大队
        2.1.3 骑警大队建设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员配置理论
        2.2.2 人职匹配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现状分析
    3.1 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效
        3.1.1 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的举措
        3.1.2 取得的成效
    3.2 大连骑警大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3.2.2 大队职能定位不明确
        3.2.3 骑警数量不足
        3.2.4 大队硬件条件不合理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大队成立时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3.3.2 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不足
        3.3.3 岗位薪资对专业人才没有吸引力
        3.3.4 骑警入岗培训不够完善
4 国外对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在骑警建设中采取的措施
        4.1.1 加拿大皇家骑警: 科学的巡逻模式和装备佩戴
        4.1.2 美国骑警队: 警马的科学饲养
        4.1.3 比利时骑警队: 科学购买警马与调教
        4.1.4 瑞典骑警队: 丰富的防暴处突经验
        4.1.5 英国骑警队: 严格的选拔培训制度
    4.2 经验借鉴
        4.2.1探索骑警现代化警务模式
        4.2.2 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4.2.3 警企联合获得更多助力
        4.2.4 注重警马的挑选和调教
5 进一步加强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的对策分析
    5.1 进一步完善大队配套政策
        5.1.1 完善执法规范和法律保障
        5.1.2 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5.2 进一步拓宽骑警警务职能
        5.2.1 完善勤务模式并扩大巡逻区域
        5.2.2 加强警务研究和联合实战演练
        5.2.3 进一步提高骑警警务标准
    5.3 完善骑警招聘体系
        5.3.1 建立完备的社会招聘体系
        5.3.2 加强大连公安内部轮岗交流
        5.3.3 推动大连骑警大队与学校交流合作定向培养
    5.4 完善骑警培训和警马调教体系
        5.4.1 制定骑警培训科目和细化培训内容
        5.4.2 进一步完善警马调教体系
        5.4.3 提高民警对安全健康的认识
    5.5 建设符合大队需求的硬件条件
        5.5.1 完善骑警大队基础设施建设
        5.5.2 进一步完善大队马匹选取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民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文献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基层民警概念
        2.1.2 职业倦怠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工作匹配理论
        2.2.2 “双因素”激励理论
        2.2.3 资源保存理论
第三章 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基层民警职业倦怠现状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程序
        3.1.2 问卷编制、发放及统计
    3.2 问卷统计分析
        3.2.1 问卷信效度分析
        3.2.2 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总体情况
    3.3 基于基本信息变量的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分析
        3.3.1 不同性别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3.3.2 不同年龄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3.3.3 不同婚姻状况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3.3.4 不同学历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3.3.5 不同工作年限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3.3.6 不同工作性质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3.3.7 各信息变量的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总体分析
第四章 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4.1 访谈设计
        4.1.1 被访人基本情况
        4.1.2 访谈关键问题
    4.2 访谈内容分析
        4.2.1 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4.2.2 职业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4.2.3 组织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4.2.4 社会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4.3 访谈总结
第五章 消除基层民警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
    5.1 个体层面
        5.1.1 加强心理调适,关注身心健康
        5.1.2 建立合理的职业预期
        5.1.3 提升个人能力
    5.2 工作层面
        5.2.1 提高基层民警岗位流动性
        5.2.2 加强对基层民警的职业生涯管理
        5.2.3 实现基层民警权责统一
        5.2.4 进一步界定公安工作职责范围
    5.3 组织层面
        5.3.1 关注组织公平
        5.3.2 建设警营文化
        5.3.3 完善激励机制
    5.4 社会层面
        5.4.1 树立对基层民警的合理期望
        5.4.2 健全基层民警社会支持体系
        5.4.3 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争取公众认同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基层民警职业倦怠调查问卷
致谢

四、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安民警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D]. 王洪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公安民警职业认同研究[D]. 王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3]托克托县森林公安行政执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关润霞.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D]. 张文江.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5]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D]. 马锦山.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6]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D]. 伏佩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7]新时代警营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研究[D]. 林美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基层公安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开州区公安局为例[D]. 袁宣美.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9]大连骑警大队建设研究[D]. 范旭恒.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10]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民警为例[D]. 刘婷. 西南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警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