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器大小口下料方法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罗伟洲[1](2020)在《砂土中应力拱效应的试验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砂土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材料,由于砂土内部的颗粒相互摩擦作用和受力转动特性,会引起颗粒物质的受力方向发生改变,形成应力拱效应而产生应力的重分布和应力饱和等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测试静止砂堆、筒仓砂堆、砂垫层和挡土墙的应力,分析不同的因素对砂土的应力拱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对应力拱效应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点源式堆积形成的砂堆和筒仓砂堆均存在明显的应力拱效应,导致砂堆底部的压应力的分布呈现出中心凹陷现象和筒仓砂堆的应力饱和现象。(2)通过圆锥和楔形体砂堆压应力测试,发现了应力拱效应产生的砂堆底部应力凹陷现象随粒径组成、砂堆形状、堆积方式等因素的变化规律。(3)通过筒仓模型试验,获得应力拱效应产生的底部饱和应力随粒径组成、堆积方式和侧壁边界条件的变化规律,并首次发现筒仓底部的应力凹陷现象。(4)通过砂垫层压应力与挡土墙侧应力及填料底部压应力试验,获得应力拱效应产生的砂垫层应力非均匀分布规律随垫层厚度和砂的力学参数(c、φ值)的变化规律,并发现了填料底部应力凹陷和挡土墙侧压力饱和现象。(5)基于砂堆、筒仓、砂垫层及挡土墙模型试验所得的应力非均匀分布规律,针对基础垫层、筒仓类结构、填方挡土墙的压应力及侧压力给出的分析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周雄[2](2020)在《膨化饲料真空喷涂机设计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养殖大国,饲料是养殖业的物质基础,能够保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随着饲料加工挤压膨化技术和液体添加技术的发展,对膨化饲料进行真空喷涂可增加水产饲料中油脂含量,对提高水产饲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膨化饲料的物理特性,开展了立式锥形真空喷涂机总体结构及其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EDEM与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饲料颗粒离散元接触参数进行了标定,试验结果为:颗粒-颗粒间静摩擦系数为0.47、颗粒-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为0.08、颗粒-颗粒间碰撞恢复系数为0.58、颗粒-钢间静摩擦系数为0.54、颗粒-钢间滚动摩擦系数为0.05、颗粒-钢间碰撞擦系数为0.60。(2)开展了立式锥形真空喷涂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拟定了以螺旋输送配合顶端喷嘴喷涂的结构及工艺方案。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真空抽气系统的工作参数为:泵的极限压力为6?102-Pa、最大气量为0.12m3/min,功率为0.37kw、泵转速为1400r/min、重量27kg、真空抽气时间为91s。(3)开展了立式锥形真空喷涂机螺旋输送轴、喷嘴、锥形罐体共三个关键部件,并进行强度校核。分析确定了螺旋输送部件采用双螺旋变螺距的结构形式、喷嘴的布置方式以及锥形罐体的制造材料及厚度。(4)开展了基于EDEM的螺旋输送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输送轴转速由90r/min增至150r/min过程中,输送效率显着提升,但由150r/min增至210r/min过程中,输送效率增长率逐渐降低,且在150r/min~210r/min三种转速下的输送效率相差不大,但螺旋输送轴转速150r/min时对物料的抛送性能更好。确定了本文设计的立式锥形真空喷涂机的较优工作转速为150r/min。(5)开展了立式锥形真空喷涂机的试制加工与台架试验。试验表明,本文设计的真空喷涂机结构合理可靠,且在较优工作参数下具有良好的作业性能。
黄泽辉[3](2020)在《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求解二维不规则带排样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二维不规则带排样问题(two-dimensional irregular strip packing problem,2DIRSP),该问题又称为嵌套下料问题(nesting problem),是排样领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在服装制造、皮革切割、制鞋等制造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典型的应用之一为服装制造中的零件切割下料。该问题要求在宽度固定的矩形带上切割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异形零件,问题目标在于最小化原材料使用长度,等价于最大化原材料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研究二维不规则带排样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满足在短时间内找到高利用率排样方案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求解2DIRSP问题的算法EWS,EWS采用了三个阶段来求解该问题。首先采用了一个最左最下的启发式算法来获得一个初始合法排样方案。接着在合法排样布局上,通过减小或增加矩形带的长度并调用布局调整算法来搜索更优的排样方案。最后在达到时间限制时,采用一个全局压缩算法来进一步改善排样方案并输出最终的排样结果。EWS中的布局调整算法是整个求解算法的关键,而本文提出的增强型鲸鱼群优化算法PEWOA则是整个算法的核心,PEWOA在布局调整算法中被调用。PEWOA是基于原始鲸鱼群优化算法WOA,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元启发式优化算法,该算法针对性地引入了自适应权重因子、局部扰动与全局跳动变异等策略,使得改进后的鲸鱼群优化算法能够更好地平衡全局勘探搜索与局部开发搜索能力。本文创新地将鲸鱼群优化算法思想应用于求解2DIRSP问题上,并采用了欧洲经典排样测试样例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测试。在与其它三个较优算法进行对比后发现,本文所提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利用率结果,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刘春瑞[4](2020)在《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及应急处置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六氟化硫气体具有绝缘灭弧特性和防击穿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中。现在城市区域的变电站大多设置在人员密集区域,一旦主变室内的电气设备发生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当其浓度远超1000ppm时可能会使氧气含量降低到19%以下,工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将面临潜在的窒息危险。为了及时预警六氟化硫泄漏并能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减少事故伤亡,本文对变电站主变室内六氟化硫泄漏预警及应急处置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基于流体力学模拟研究变电站空间中不同泄漏点出现六氟化硫泄漏时的气体扩散浓度分布,收集和整理模拟数据,确定最先监测到六氟化硫超出浓度阈值的敏感区域,以此为依据确定传感器监测点的设置位置,并对模拟结果展开分析;通过研究主变室出现泄漏的不同位置和泄漏口直径,得到泄漏时间和泄漏口直径与泄漏浓度的耦合作用数据关系,通过回归拟合建立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模型;接着,介绍了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应急处置模型的构成及其构建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来构建该模型,该模型的应急回收装置能回收泄漏到空气中的六氟化硫气体,使空间里六氟化硫的浓度稳定保持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回收时间预测模型则能预测回收所需时间;最后,基于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模型以及应急处置模型,构建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及应急处置系统,结合变电站安全管理资料,能够第一时间确定六氟化硫泄漏应急救援所需的文件资料,指导现场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和安全防护,以提升变电站本质安全化水平。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以泄漏口直径和泄漏位置为变量参数,设置大量监测点,模拟在不同变量下变电站主变室内六氟化硫泄漏扩散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分析确定六氟化硫浓度敏感区域的传感器设置点,能第一时间发现六氟化硫泄漏,并对模拟结果展开分析;利用回归拟合的方法,在大量模拟数据中,分析得到泄漏时间和泄漏口直径与浓度的耦合作用数据关系,通过MATLAB软件建立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模型。(2)提出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应急处置模型的构成及其构建方法;以真空泵的抽气压力为变量参数,模拟变电站主变室内六氟化硫回收情况,以模拟结果为基础,并参考真空泵成本,确定真空泵的抽气压力;以已经确定的抽气压力模拟不同泄漏口直径和泄漏位置下变电站内六氟化硫回收情况,分析模拟结果,得到应急回收装置回收时间的关系式。(3)以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模型和应急处置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变电站安全管理资料,构建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及应急处置系统,实现六氟化硫泄漏及时预警,使工作人员及时安全撤离。在预警后立即回收六氟化硫,使其浓度在最短时间内降至危险值之下;并参考变电站安全管理资料,第一时间定位匹配应急所需的文件,确定应急处置措施,从而提高变电站本质安全化水平。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可以运用到其它类似的变电站,为预警变电站六氟化硫泄漏和预测事故后果提供理论依据,并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为有效避免或减轻事故后果提供技术保障。
吴电建[5](2018)在《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优化下料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料问题广泛地存在于金属、木材、玻璃、塑料、服装等制造行业中。优化下料技术的应用能减少企业物料资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传统的优化下料技术主要通过设计合理的优化下料算法,寻求下料问题在其数学意义上的下料方式最优组合。企业实际下料制造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约束状态,约束状态彼此相互关联,对下料问题的数学模型及下料优化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传统的优化下料技术很难适应下料制造过程中约束状态的多变性和约束状态组合的多样性。论文针对企业实际下料制造过程中的复杂约束状态及下料方案可制造性,围绕着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优化下料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研究。通过对企业下料主要制造过程地分析,按约束来源对下料制造过程中与下料问题相关的复杂约束状态进行分类处理,并研究每类约束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在介绍下料方案可制造性需求和评价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下料问题中每类约束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给出了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的下料问题数学描述及其建模实现过程,并提出一种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的下料问题优化过程模型。面向制造过程中的一维下料问题,综合考虑原材料、零件、可用余料、加工过程等约束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分析一维下料方案的可制造性,建立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一维下料问题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成本平衡的连续启发式一维优化下料方法。在该方法中,一维原材料和零件补偿实现一维原材料和零件长度的标准化,满足切割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需求;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下料方案生成技术以一维零件候选集在给定约束条件内筛选出待下料一维零件集合为处理对象,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获取每种原材料对应的一种下料方案;一维下料方案成本平衡技术利用成本平衡利用率实现一维下料方式原材料成本和排样成本的平衡,并结合连续启发式算法架构优选出一种原材料成本和一维排样成本之和最少的一维下料方案。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面向制造过程中的1.5维下料问题,考虑二维零件在金属卷材上先分条再冲压的特殊切割加工过程,结合原材料、零件、加工过等约束关联关系,并分析1.5维下料方案的可制造性,建立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1.5维下料问题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成本贪婪的连续启发式1.5维优化下料方法。在该方法中,金属卷材和二维零件补偿实现金属卷材和二维零件尺寸的标准化,满足卷材特殊切割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约束;基于FFD和贪婪混合算法的金属卷材宽方向上的条带组合技术以二维零件候选集在给定约束条件内筛选出待下料二维零件集合为处理对象,利用FFD和贪婪混合算法构造金属卷材宽方向上的多种条带组合;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金属卷材上的下料方案生成技术在分条机切割条带的最短长度限制基础上,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构造每种金属卷材上的下料方案;并结合连续启发式算法架构优选出一种金属卷材消耗成本和1.5维排样成本之和最少的1.5维下料方案。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面向制造过程中的二维下料问题,考虑到原材料上一刀切的特殊切割加工过程,结合原材料、零件、加工过等约束关联关系,并二维下料方案的可制造性分析,建立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二维下料问题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阶段型下料方式混合的连续启发式二维优化下料方法。在该方法中,二维原材料和零件补偿实现二维原材料和零件尺寸的标准化,满足一刀切切割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约束;阶段型下料方式生成技术利用多次动态规划算法构造两种不同的阶段型下料方式,并选取其中价值量较大的一种阶段型下料方式;二维零件价值修正方法基于阶段型下料方式生成技术构造的阶段型下料方式中零件信息,修正该下料方式中每种零件的价值,避免下料方案陷入局部最优;二维下料方案生成技术利用连续启发式算法架构构造每种原材料上的二维下料方案,并优选出一种原材料成本最少的二维下料方案。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在上述优化下料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优化下料方法的总体方案和功能体系,初步开发了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优化下料系统,并将部分技术集成到某公司的下料系统软件中,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
徐菘[6](2018)在《基于有序介孔碳制备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集萃取、富集、进样于一体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萃取纤维,目前常用的商业纤维,存在耐热性差、易溶胀、易折断、使用次数短等缺陷。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本课题组一直将碳材料作为新型萃取涂层的重点研究对象,而有序介孔碳(OMC),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物理化学稳定性。因此本论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不锈钢钢丝为基底,有序介孔碳为涂层制备了一种新型萃取纤维,以规避上述问题。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采用直接粘合法制备新型OMC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OMC比表面积为701.413 m2/g,孔容为0.353 cm3/g。最可几孔径为3.4 nm且孔径分布集中,具有规则的二维六方结构。制备的OMC涂层最佳厚度大约为100μm,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OMC涂层与钢丝表面连接紧密且分布均匀。第二,对制备得到的OMC纤维的使用参数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萃取性能进行了分析。OMC涂层的最高耐热温度可达350℃;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有机溶剂中浸泡6小时后,仍能保持原有的萃取效率;使用次数超过150次。对多种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了萃取,结果表明,OMC涂层对多种污染物均有优于商业化PDMS和PA纤维的萃取效率,检测范围广谱。OMC涂层对弱极性的芳香族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萃取效率;苯环上含有的甲基和氯原子有利于OMC涂层与待测物之间亲和力的增强;同时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也会影响OMC涂层的萃取效率。同时,上述的萃取规律在复杂体系下依然成立。第三,将上述制备得到的OMC纤维应用于分析水中的苯系物。首先优化筛选了SPME萃取-分析条件:采用顶空萃取的方法,在30℃水浴下萃取40 min,搅拌速率设定为1200 r/min,不加无水硫酸钠;OMC纤维完成萃取后,在250℃的气相色谱进样口下解析3 min。随后在最佳萃取分析条件下,将OMC纤维应用于检测水中苯系物。该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1000μg/L之间、最低检测限在0.086-0.088μg/L之间、单根纤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5%、多根纤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6%、加标回收率在81.0%-112.8%之间。与已有的相关文献相比,本方法有不亚于其他方法的线性范围或是灵敏度。与部分商业纤维相比,OMC纤维有良好的萃取效率。综上,本论文研究的OMC纤维萃取性能良好、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检测范围较宽、重现性良好、分析结果满足测试要求。将OMC纤维应用于环境水样苯系物以及其他优先污染物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周树恩[7](2018)在《基于声发射信号的低应力下料起裂及扩展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棒管料切断分离下料是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轴承工业、石油石化等行业中常用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第一道工序。传统的下料方式多以锯切割为主,然而锯切下料不同程度存在能耗高、浪费材料等方面的弊端。低应力下料相对于传统下料的优势在于其能耗低、材料利用率高、污染小,符合现代社会倡导的绿色制造理念。然而低应力过程中V型槽尖端裂纹起裂很难判断,扩展模型不够精确,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下料时间和初始加载力。1、本文引入了突变理论,建立了低应力下料中棒材起裂的尖点突变模型,该模型以裂纹平均深度a作为状态变量,以载荷F及循环数N作为控制变量,以棒材上的能量V作为势函数。由突变模型分析得出,在系统的平衡曲面上存在着一叶不稳定的平衡面,起裂的发生必须要满足控制轨迹达到分歧点集。2、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sym7小波是适合于下料声发射信号分析的小波基,给出了下料声发射信号的小波降噪算法。分析结果指出,sym7小波函数对于下料声发射信号的消噪处理具有很好效果,信噪比SNR值超过了20,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同时保证较高的信噪比。通过对下料过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发现信号的频率范围集中在100kHz—200 kHz之间,幅值随裂纹扩展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对信号波形形态的分析,提出了以峰态系数和偏度来判断棒材起裂的方法。本文通过传统的声发射特征参数分析法,在验证基于波形形态起裂判据方法准确性的同时构造了新的变量T,并提出了基于变量T的棒材起裂定量判据。推导出了应力强度因子与声发射振铃计数的关系表达式,得到了声发射振铃计数与应力强度因子关系式中比例系数k与材料常数m的具体值:=11971,=0.357。3、低应力下料棒材裂纹过程中,针对单个特征参数很难完整描述声源信号及声源信号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在数据融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参数融合算法的裂纹扩展模型。相对于单特征参数模型,本文建立的基于多特征参数融合值的裂纹扩展模型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基于该方法所建立的模型与试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相对于单一特征参数其相关系数提高了0.8。
罗伟[8](2016)在《面向三釜流程的终聚釜端盖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端盖在三釜流程终聚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夹套式端盖属于非标准压力容器结构,如按原有标准所设计出的端盖会偏于保守,这样必然导致用料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的增加,因此对端盖结构参数的优化工作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参考企业现有端盖结构,在现代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端盖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参数化建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端盖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载荷状况,计算出了合理的边界条件。分析了机械载荷下简化后模型的理论值与有限元软件的计算值,误差均较小从而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靠性。其中最大误差发生在上封板的最大径向应力处,这是由于上封板与外筒节连接形成不连续区域造成的。(2)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计算了端盖在机械载荷、温度载荷以及机械载荷-热耦合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发现实际工作过程中端盖的热应力较大,危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上、下封板与其它构件的过渡区域,从而确定5条研究路径。根据压力容器的强度评定准则,在应力分类理论、应力线性化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研究路径对实际工况下端盖的应力进行强度评定,发现一次局部薄膜应力以及一次加二次应力均符合相应类别的许用应力。(3)对端盖的主要结构参数:上、下封板的厚度以及拉撑结构数量进行分析,得出在不同路径下应力随上、下封板的厚度以及拉撑结构数量的变化规律,并提出分别对8组拉撑结构、12组拉撑结构的上下封板厚度进行优化的两种方案。在参数化建模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优化设计功能,设定合理的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状态变量,得出两种方案的优化结果。利用压力容器强度评定准则,发现8组拉撑结构的方案较为合理。相比原有设计方案,优化后的方案重量减轻了7.48%,同时也降低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制造难度。
程浩[9](2015)在《复杂下料问题的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下料就是把尺寸较大、样式相对固定的原材料,按生产的需求切割成尺寸较小、长度不同、形状多样的坯料,以便进一步加工成各种不同规格产品的过程。由于下料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现有下料方法的局限性,下料过程中难免产生大量原材料的浪费。在制造加工领域,原材料的成本在整个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如何减少下料时的原材料消耗而降低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现实生产中的下料问题规模大、约束多、目标多样,本身非常复杂。现有文献在对下料问题进行问题建模和算法设计时,一般都进行了简化和抽象,以致最后的结果无法被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本文研究的并不是单纯数学意义上的理想化的下料问题,而是从生产实际出发,研究企业复杂环境下的下料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均匀变截面原材料一维下料问题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下料的切割率,还考虑了产品位置对切割的影响、下料方案个数、刀片数的限制、刀片的厚度、锻压比和高径比等因素。(2)设计了改进的SHP算法对均匀变截面原材料下料问题进行求解。本文对算法进行了如下改进:针对均匀变截面原材料的特点,研究了产品的切割位置和切割长度的关系,并在SHP算法中增加了长度转换函数;改进了SHP算法的待切产品选择过程,在切割的同时考虑剩余产品的多样性,避免了产品数量减少时切割率下降的问题;针对刀片数有限的特点,重新设计了背包问题的求解算法,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改进了少量产品切割时的SHP流程,避免了SHP算法“终止条件”问题;在分析算法参数的基础上,设计了参数自动调整函数,使算法能根据用户的愿意等待时间,自动调整参数。(3)开发了基于改进智能算法的二维矩形下料问题决策支持原型系统。针对现有矩形下料算法在面对不同下料数据时表现各有优劣的情况,开发了基于改进智能算法库的二维矩形下料问题决策支持原型系统,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下料的具体情况,任意组合算法库中的现有算法,得到满足实际需求的下料方案。(4)建立了物联网中的多目标下料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求解算法。模型考虑了钢锭库中未切割的产品和料场中已切割的产品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把交货期相对较缓的产品延后切割,而用已经切割好的毛坯先生产较急的产品。设计SHP算法求解该下料问题,在切割率不变的情况下更好的满足交货期需求以减少库存成本。本文研究的下料问题都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从实际下料中总结了下料问题的一般规律,建立企业复杂环境下的下料问题模型,设计相应的算法求解允许成本范围内的满意解。本文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马鞍山钢铁公司车轮分公司实际生产线上得到很好的应用。
王俊岭[10](2013)在《矩形装箱问题的协同决策模型》文中提出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装箱问题逐渐受到现代学者青睐,越来越多的装箱算法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由于应用场景抑或设计角度的不同,这些装箱算法往往只适用于某一类装箱实例。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一个装箱算法,我们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它不能很好解决的特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阎春平教授提出了基于Internet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允许同时运行多个装箱算法,而后从所有结果中选出最好的那个作为最终结果。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个装箱算法之间的互补,但是由于缺乏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无法实现更深层次上的优势互补。为了最大程度上地实现各个装箱算法之间的优势互补,本文在同一个容器格局、统一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矩形装箱问题的协同决策模型。该模型由两种基本决策模式构成:1)共同决策;2)并行决策。前者允许参与决策的装箱算法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并从中选出当前排放场景下最优秀的装箱算法来执行排放工作;后者允许参与决策的装箱算法互不影响地同时执行排放工作。这两种决策模式各有利弊:一个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排放方案的空间利用率;一个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决策时间。权衡利弊,我们将这两种决策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称为协同决策,以期在提高排放结果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决策时间。理论分析表明,协同决策模型下,容器格局的规模总是不超过装箱实例中矩形块的数目,而且时间复杂度不超过参与决策的具有最大时间复杂度的装箱算法的复杂度。实验表明,在协同决策模型下,容器格局的规模都远小于装箱实例中矩形块的数目,而且随着装箱实例中矩形块数目的增加,这个差距将逐渐增大。以Hopper and Turton benchmark(2001)为例,协同决策时容器格局的规模最大不超过50。从空间利用率的角度来说,在中间排放场景数目较少时,层排放算法与平面排放算法之间的协同决策往往能够取得较高的空间利用率;而随着中间排放场景数目的增加,平面排放算法之间协同决策的优势逐渐明显。考虑到决策时间的问题,我们通常取中间排放场景的数目为装箱实例中矩形块个数的三分之一。此时平面排放算法之间的协同决策不比其它任何装箱算法之间的协同决策所得结果差。
二、容器大小口下料方法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容器大小口下料方法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砂土中应力拱效应的试验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颗粒堆的应力拱效应的研究 |
1.2.2 筒仓中的应力拱效应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压力传感器研发及试验材料参数测试 |
2.1 概述 |
2.2 压力传感器研发 |
2.2.1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 |
2.2.2 传感器的归零与标定 |
2.3 试样物理力学特性的测定 |
2.3.1 砂的比重的测定 |
2.3.2 砂的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和堆积密度的测定 |
2.3.3 砂颗粒压缩模量与含水率测定 |
2.3.4 砂颗粒内摩擦角的测量 |
2.3.5 砂颗粒的休止角的测定 |
2.4 粒径成分与物理力学性质的汇总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堆底部应力测试及应力拱效应分析 |
3.1 概述 |
3.2 试验试样与压力传感器 |
3.3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 |
3.3.1 圆锥砂堆底部应力测试试验 |
3.3.2 楔形体砂堆的底部应力测量试验 |
3.3.3 缓慢堆积圆锥砂堆的底部应力测试试验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试验结果 |
3.4.2 试验分析 |
3.5 试验敏感性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筒仓砂堆底部应力测试与应力拱效应分析 |
4.1 概述 |
4.2 试验试样与仪器 |
4.2.1 试验用砂与压力传感器 |
4.2.2 模型试验筒仓 |
4.3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 |
4.3.1 固定漏斗高度堆积试验方案 |
4.3.2 缓慢堆积试验方案 |
4.3.3 改变的筒仓侧壁条件的试验方案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试验结果 |
4.4.2 试验分析 |
4.5 筒仓砂堆和圆锥体砂堆的应力拱效应对比分析 |
4.5.1 底部压应力的径向分布特点与应力拱效应分析 |
4.5.2 应力拱效应随高度变化特点对比 |
4.6 试验敏感性因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础垫层及挡土墙的应力拱效应的试验分析 |
5.1 概述 |
5.2 圆台形垫层应力测试与应力拱效应分析 |
5.2.1 试验概况 |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方形垫层的应力测试与应力拱效应分析 |
5.3.1 试验概况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挡土墙模型的压力测试和应力拱效应分析 |
5.4.1 试验概况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试验敏感性因素分析 |
5.5.1 砂的力学特性参数 |
5.5.2 加载对称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砂土应力拱效应的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浅析 |
6.1 概述 |
6.2 有限单元法简介 |
6.3 圆锥体砂堆有限元模型建立 |
6.3.1 模型尺寸和边界条件 |
6.3.2 材料本构模型参数 |
6.3.3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 楔形体砂堆有限元模型建立 |
6.4.1 模型尺寸和边界条件 |
6.4.2 材料本构模型参数 |
6.4.3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
6.5 工程应用浅析 |
6.5.1 浅基础的砂垫层底面压应力分布浅析 |
6.5.2 筒仓类结构的应力的分布浅析 |
6.5.3 填方路基挡土墙的应力分布浅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研究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膨化饲料真空喷涂机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真空喷涂设备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饲料加工液体添加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真空喷涂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膨化饲料物理特性测试 |
2.1 引言 |
2.2 膨化饲料颗粒物理机械特性测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台架试验 |
2.2.3 堆积角测定 |
2.2.4 Placket-Burman试验 |
2.2.5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膨化饲料真空喷涂机总体设计 |
3.1 引言 |
3.2 膨化颗粒饲料真空喷涂工艺设计 |
3.2.1 设计方案 |
3.2.2 设计内容 |
3.2.3 真空喷涂主机结构设计 |
3.3 液体添加系统设计与分析 |
3.3.1 液体添加设备的选用原则 |
3.3.2 真空罐内液体油脂喷涂工艺 |
3.4 真空抽气系统设计与分析 |
3.4.1 真空源设计 |
3.4.2 抽气系统中的主要参数 |
3.4.3 真空系统中的主要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膨化饲料立式真空喷涂机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4.3 总体结构参数分析 |
4.4 螺旋搅拌轴设计与分析 |
4.4.1 等径等距双螺旋搅拌轴的计算 |
4.4.2 变外径等距螺旋搅拌轴 |
4.4.3 心轴的选材和挠度的校核 |
4.4.4 变径等距双螺旋搅拌轴的建模 |
4.5 喷嘴结构设计与分析 |
4.5.1 分隔筒的三维造型 |
4.6 锥形罐体设计与分析 |
4.6.1 锥形罐体的材料的选择 |
4.6.2 锥形罐体结构参数计算 |
4.6.3 蝶形封头的壁厚 |
4.6.4 锥形罐体的三维造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DEM的真空喷涂机螺旋输送过程分析 |
5.1 引言 |
5.2 离散元理论 |
5.2.1 离散单元法的简介 |
5.2.2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5.2.3 离散单元法颗粒模型 |
5.2.4 颗粒模型运动方程 |
5.3 螺旋输送轴仿真分析 |
5.3.1 离散元仿真模型的简化 |
5.3.2 仿真参数的设定 |
5.3.3 建立膨化饲料颗粒模型 |
5.3.4 颗粒工厂的生成 |
5.3.5 设定仿真参数 |
5.3.6 仿真结果分析 |
5.4 台架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求解二维不规则带排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问题描述 |
2.1 问题难点与解决方案 |
2.1.1 二维不规则排样问题分类 |
2.1.2 二维不规则带排样问题难点 |
2.1.3 二维不规则带排样问题解决方案 |
2.2 相关形式化定义 |
2.2.1 二维不规则带排样问题数学模型 |
2.2.2 重叠检测方法 |
2.2.3 重叠最小化 |
2.2.4 穿透深度与惩罚向量计算重叠值 |
2.3 分离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 |
3.1 基本鲸鱼群优化算法 |
3.1.1 搜索觅食 |
3.1.2 收缩包围 |
3.1.3 螺旋更新位置 |
3.2 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 |
3.2.1 非线性时变自适应权重 |
3.2.2 差分变异扰动因子 |
3.2.3 较差个体变异 |
3.2.4 螺旋更新方式改进 |
3.3 PEWOA算法执行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WOA求解二维不规则带排样问题 |
4.1 求解算法框架介绍 |
4.2 最左最下策略获取初始排样方案 |
4.3 布局调整算法 |
4.3.1 算法概述 |
4.3.2 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的使用 |
4.3.3 自适应惩罚权值 |
4.4 全局压缩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 |
5.1 实验环境 |
5.2 实验参数 |
5.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
致谢 |
附录1 EWS算法排样结果 |
(4)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及应急处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气体泄漏及回收研究进展 |
1.3.2 泄漏扩散及回收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3 扩散浓度预测研究 |
1.3.4 回归拟合方法研究 |
1.3.5 泄漏预警及应急处置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气体泄漏扩散的模型 |
2.1 气体泄漏扩散数学模型 |
2.1.1 泄漏质量流率模型 |
2.1.2 泄漏扩散模型 |
2.1.3 分析影响泄漏扩散过程的因素 |
2.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2.2.1 基本守恒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2.3 组分传输模型 |
2.2.4 方程离散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模型 |
3.1 研究对象 |
3.1.1 建立变电站主变室物理模型 |
3.1.2 六氟化硫气体危险浓度 |
3.2 六氟化硫泄漏数值模拟参数设置 |
3.2.1 变量参数选取 |
3.2.2 建模及网格划分 |
3.2.3 模拟设置 |
3.3 优化设置传感器 |
3.3.1 设置传感器可选位置 |
3.3.2 确定传感器设置点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3.4.1 泄漏口直径影响分析 |
3.4.2 泄漏口直径影响对比 |
3.4.3 泄漏位置影响分析 |
3.4.4 泄漏位置影响对比 |
3.5 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模型 |
3.5.1 构建模型 |
3.5.2 修正模型误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应急处置模型 |
4.1 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应急处置模型 |
4.1.1 应急回收装置 |
4.1.2 回收时间预测模型 |
4.2 基于FLUENT确定真空泵型号 |
4.2.1 模拟设置 |
4.2.2 模拟结果分析 |
4.2.3 确定真空泵型号 |
4.3 回收时间预测模型 |
4.3.1 模拟设置 |
4.3.2 模拟结果分析 |
4.3.3 构建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及应急处置系统 |
5.1 系统模块 |
5.1.1 模块组成 |
5.1.2 模块概述 |
5.2 系统工作原理 |
5.3 系统模块构建 |
5.3.1 六氟化硫浓度监测与显示模块 |
5.3.2 应急回收模块 |
5.3.3 应急文件定位匹配模块 |
5.4 系统功能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5)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优化下料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下料问题的研究背景 |
1.2 下料问题概述 |
1.3 优化下料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3.1 优化下料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优化下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的下料问题数学描述和优化过程模型 |
2.1 概述 |
2.2 下料问题的复杂约束状态分类及其关联关系分析 |
2.2.1 企业下料主要制造过程 |
2.2.2 下料问题的复杂约束状态分类 |
2.2.3 下料问题的复杂约束状态关联关系分析 |
2.3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的下料问题数学描述 |
2.3.1 下料方案可制造性 |
2.3.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的下料问题数学描述 |
2.3.3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的下料问题建模实现过程 |
2.4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的下料问题优化过程模型 |
2.4.1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的下料问题需求分析 |
2.4.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的下料问题优化过程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一维优化下料技术 |
3.1 概述 |
3.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一维下料问题描述及其数学模型 |
3.2.1 一维下料方案可制造性分析 |
3.2.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一维下料问题描述及其数学模型 |
3.3 基于成本平衡的连续启发式一维优化下料方法 |
3.3.1 基于成本平衡的连续启发式一维优化下料方法实现过程 |
3.3.2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下料方案生成技术 |
3.3.3 一维下料方案成本平衡技术 |
3.4 案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1.5维优化下料技术 |
4.1 概述 |
4.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1.5维下料问题描述及数学模型 |
4.2.1 1.5维下料方案可制造性分析 |
4.2.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1.5维下料问题描述及数学模型 |
4.3 基于成本贪婪的连续启发式1.5维优化下料方法 |
4.3.1 基于成本贪婪的连续启发式1.5维优化下料方法实现过程 |
4.3.2 基于FFD和贪婪混合算法的金属卷材宽方向上的条带组合技术 |
4.3.3 金属卷材上的下料方案生成技术 |
4.4 案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二维优化下料技术 |
5.1 概述 |
5.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二维下料问题描述及数学模型 |
5.2.1 二维下料方案可制造性分析 |
5.2.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二维下料问题描述及数学模型 |
5.3 基于两种不同阶段型下料方式混合的连续启发式二维优化下料方法 |
5.3.1 阶段型下料方式的相关概念 |
5.3.2 基于两种不同阶段型下料方式混合的连续启发式二维优化下料方法实现过程 |
5.3.3 阶段型下料方式生成技术 |
5.3.4 二维下料方案生成技术 |
5.4 案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优化下料系统及应用 |
6.1 概述 |
6.2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优化下料系统结构及功能体系 |
6.3 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优化下料系统部分功能模块的开发及应用 |
6.3.1 一维优化下料方法部分功能模块 |
6.3.2 二维优化下料方法部分功能模块 |
6.3.3 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项目 |
D.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F.术语表 |
(6)基于有序介孔碳制备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概述 |
1.1.1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 |
1.1.2 固相微萃取装置的的优化 |
1.1.3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 |
1.2 固相微萃取的涂层 |
1.2.1 商业化涂层 |
1.2.2 新型涂层 |
1.3 有序介孔碳的概述 |
1.3.1 有序介孔碳的制备方法 |
1.3.2 有序介孔碳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有序介孔碳涂层的制备和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2 直接粘合法制备OMC涂层 |
2.2.3 提拉浸渍法制备OMC涂层 |
2.2.4 固相微萃取器的组装 |
2.2.5 SPME萃取方式 |
2.2.6 GC/TOFMS工作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无支撑OMC粉末的表征 |
2.3.2 直接粘合法制备OMC涂层的优化 |
2.3.3 粘合法有序介孔碳的SEM表征 |
2.3.4 浸渍提拉法制备OMC涂层的优化 |
2.3.5 提拉浸渍法制备OMC纤维的SEM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序介孔碳涂层性能表征及萃取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2 待测溶液的配制 |
3.2.3 SPME萃取方法及仪器分析条件 |
3.3 OMC涂层的性能表征 |
3.3.1 OMC涂层的热稳定 |
3.3.2 OMC涂层的溶剂稳定性 |
3.3.3 OMC涂层的使用寿命 |
3.4 OMC涂层在单一类物质存在下的萃取性能 |
3.4.1 氯代烃类 |
3.4.2 氯苯类 |
3.4.3 酚类 |
3.4.4 硝基苯类 |
3.4.5 OMC涂层的萃取性能 |
3.5 OMC涂层在复杂体系下的萃取性能 |
3.5.1 复杂体系中OMC涂层与商业纤维的比较 |
3.5.2 复杂体系中OMC涂层的萃取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序介孔碳纤维应用于环境水样中苯系物的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2.3 SPME萃取方式及仪器分析条件 |
4.3 实验条件优化 |
4.3.1 萃取方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4.3.2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4.3.3 萃取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4.3.4 搅拌速率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4.3.5 离子强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4.3.6 脱附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4.4 自制纤维与商用纤维比较 |
4.5 SPME方法评价 |
4.5.1 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以及精密度 |
4.5.2 干扰物质的影响 |
4.5.3 与国标方法比较 |
4.6 OMC纤维在实际环境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4.6.1 水样的采集及保存 |
4.6.2 加标回收率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课题创新点 |
5.3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基于声发射信号的低应力下料起裂及扩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低应力下料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低应力下料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裂纹起裂突变机理的研究 |
2.1 突变理论简介 |
2.1.1 突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尖点突变及其性质 |
2.2 棒材起裂的突变模型 |
2.2.1 现有起裂模型的局限性 |
2.2.2 尖点突变模型的建立 |
2.3 棒材起裂突变模型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应力下料中裂纹起裂声发射信号分析 |
3.1 声发射系统的搭建 |
3.1.1 低应力下料声发射设备的基本要求 |
3.1.2 搭建的声发射系统 |
3.2 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及基本特征 |
3.2.1 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 |
3.2.2 声发射信号基本特征 |
3.3 裂纹起裂声发射信号的采集 |
3.3.1 试验目的 |
3.3.2 试验装置 |
3.3.3 试验方案 |
3.4 裂纹起裂声发射信号波形的分析 |
3.4.1 波形分析法 |
3.4.2 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去噪分析 |
3.4.3 小波去噪后的信号频谱分析 |
3.5 基于声发射信号波形的棒材起裂时刻研究 |
3.5.1 下料中声发射信号的峰态系数 |
3.5.2 下料中声发射信号的偏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应力下料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分析 |
4.1 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分析法 |
4.2 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的关联分析 |
4.2.1 声发射特征参数累积数值的分析 |
4.2.2 声发射信号不同特征参数的分析 |
4.2.3 低应力下料棒材起裂时间的确定 |
4.3 下料中棒材起裂阶段信号的研究 |
4.3.1 起裂信号的特征分析 |
4.3.2 基于声发射特征参数的棒材起裂判据 |
4.4 基于声发射特征参数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4.4.1 Masounave模型 |
4.4.2 裂纹尖端塑性区体积模型的建立 |
4.4.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4.4 试验验证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声发射参数的棒材裂纹扩展模型分析 |
5.1 裂纹扩展模型理论基础 |
5.2 基于声发射单一特征参数的裂纹扩展模型 |
5.2.1 单一特征参数棒材裂纹扩展模型的建立 |
5.2.2 不同函数裂纹扩展模型适用性分析 |
5.3 基于主成分参数融合算法的棒材裂纹扩展模型 |
5.3.1 主成分参数融合算法 |
5.3.2 基于主成分参数融合算法的裂纹扩展模型 |
5.4 单一特征参数模型和融合模型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8)面向三釜流程的终聚釜端盖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端盖的研究现状 |
1.3 结构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2.1 有限元理论及分析软件 |
2.1.1 有限元理论 |
2.1.2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2.2 参数化建模理论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几何模型 |
2.3.2 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 |
2.3.3 网格划分 |
2.4 端盖边界条件的确定 |
2.5 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析路径的确定及强度校核 |
3.1 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 |
3.2 压力容器的强度评定 |
3.2.1 极限载荷设计 |
3.2.2 应力分类 |
3.2.3 应力线性化处理 |
3.2.4 应力强度评定 |
3.3 机械载荷分析 |
3.3.1 位移场 |
3.3.2 应力场 |
3.4 热分析 |
3.4.1 温度场 |
3.4.2 位移场 |
3.4.3 应力场 |
3.5 热-力耦合场分析 |
3.5.1 位移场 |
3.5.2 应力场 |
3.6 分析路径的确定 |
3.7 强度校核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端盖的结构参数优化 |
4.1 不同结构参数对端盖的影响 |
4.1.1 壁厚对端盖强度及形变的影响 |
4.1.2 拉撑结构对端盖强度及形变的影响 |
4.2 端盖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
4.2.1 ANSYS优化设计功能 |
4.2.2 端盖结构参数优化 |
4.2.3 优化结果 |
4.2.7 优化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复杂下料问题的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下料问题综述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均匀变截面原材料一维下料问题研究 |
2.1 问题背景 |
2.2 下料问题模型 |
2.3 SHP算法 |
2.3.1 SHP算法流程 |
2.3.2 待切产品的选择 |
2.3.3 局部切割方案生成 |
2.4 均匀变截面下料问题的改进SHP算法 |
2.4.1 长度转换算法 |
2.4.2 产品位置与长度的关系 |
2.4.3 钢锭和待切产品的选择 |
2.4.4 生成局部切割方案 |
2.4.5 少量产品切割方案 |
2.4.6 变截面下料问题的SHP算法 |
2.5 算法复杂度分析和参数确定 |
2.6 实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智能算法的二维矩形下料问题研究 |
3.1 问题背景 |
3.2 问题的描述及数学模型 |
3.2.1 位置坐标系建立 |
3.2.2 数学模型 |
3.3 矩形下料算法的编码与解码 |
3.3.1 坐标值序列与编码 |
3.3.2 切割规则和解码 |
3.4 智能算法及改进 |
3.4.1 遗传算法流程及改进 |
3.4.2 禁忌搜索算法及改进 |
3.4.3 模拟退火算法及改进 |
3.4.4 粒子群算法及改进 |
3.4.5 案例分析 |
3.5 矩形下料的DSS构建 |
3.5.1 决策支持系统简介 |
3.5.2 DSS结构 |
3.5.3 二维下料问题模型库构建 |
3.5.4 二维下料问题方法库构建 |
3.5.5 二维下料问题数据库构建 |
3.5.6 二维下料问题知识库构建 |
3.5.7 DSS原型系统开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联网环境中的多目标下料问题研究 |
4.1 问题背景 |
4.2 物联网环境中的资源分类与编码 |
4.2.1 资源分类方法 |
4.2.2 下料中的资源分类 |
4.2.3 物联网下料问题中编码 |
4.3 异域资源之间关系及融合 |
4.3.1 不同设备和资源信息的采集 |
4.3.2 资源之间关系 |
4.3.3 资源融合 |
4.3.4 下料生产线上的物联网框架 |
4.4 物联网环境中的下料问题 |
4.4.1 问题描述及数学模型 |
4.4.2 物联网环境中的下料问题算法 |
4.4.3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矩形装箱问题的协同决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矩形洞 |
2.1 定义及表示 |
2.2 符号约定 |
2.2.1 非空四元组 |
2.2.2 可行四元组 |
2.2.3 最大四元组 |
2.2.4 属于 |
2.2.5 包含 |
2.2.6 内点 |
2.2.7 边界点 |
2.2.8 交集 |
2.2.9 并集 |
2.2.10 差集 |
2.3 位置关系 |
2.3.1 相同 |
2.3.2 内含 |
2.3.3 相邻 |
2.3.4 相离 |
2.3.5 相交 |
2.3.6 小结 |
2.4 相关定理 |
2.5 基本运算及其实现 |
2.5.1 test(R) |
2.5.2 isFit(R,r) |
2.5.3 minus(R,r) |
2.5.4 merge(R_1,R_2) |
2.6 小结 |
第三章 矩形装箱问题容器格局 |
3.1 规则描述 |
3.2 表示方式 |
3.3 相关定理 |
3.4 基本运算及其实现 |
3.4.1 intersections(C_(πt),r) |
3.4.2 contiguity(C_(πt),r) |
3.4.3 minus(C_(πt),r) |
3.4.4 merge(C_(πt),r) |
3.4.5 addRectangle(C_(πt),r) |
3.4.6 removeRectangle(C_(πt),r) |
3.5 并行策略 |
3.5.1 静态模式 |
3.5.2 动态模式 |
3.5.3 小结 |
3.6 数据大小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矩形洞的算法实现 |
4.1 层排放算法 |
4.1.1 NFDH算法 |
4.1.2 FFDH算法 |
4.1.3 BFDH算法 |
4.1.4 小结 |
4.2 伪层排放算法 |
4.2.1 NFDHFC算法 |
4.2.2 FFDHFC算法 |
4.2.3 BFDHFC算法 |
4.2.4 小结 |
4.3 平面排放算法 |
4.3.1 BLF(Bottom Left Fill)算法 |
4.3.2 BF(Best Fit)算法 |
4.3.3 LWF(Least Wasted Fist)算法 |
4.3.4 小结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协同决策模型 |
5.1 问题定义 |
5.2 模型结构 |
5.3 容器格局 |
5.4 评价标准 |
5.4.1 高度变化量 |
5.4.2 格局变化量 |
5.4.3 空间浪费量 |
5.4.4 支配变化量 |
5.4.5 小结 |
5.5 决策模式 |
5.5.1 相同类型的装箱算法之间的决策 |
5.5.2 不同类型的装箱算法之间的决策 |
5.5.3 小结 |
5.6 复杂度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实验与分析 |
6.1 容器格局规模 |
6.2 排放高度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容器大小口下料方法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砂土中应力拱效应的试验与分析研究[D]. 罗伟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膨化饲料真空喷涂机设计与分析[D]. 周雄.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3]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求解二维不规则带排样问题[D]. 黄泽辉.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4]变电站主变室六氟化硫泄漏预警及应急处置方法研究[D]. 刘春瑞.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5]面向可制造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优化下料技术研究[D]. 吴电建. 重庆大学, 2018(09)
- [6]基于有序介孔碳制备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及其性能的研究[D]. 徐菘.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基于声发射信号的低应力下料起裂及扩展机理研究[D]. 周树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面向三釜流程的终聚釜端盖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 罗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9]复杂下料问题的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D]. 程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2)
- [10]矩形装箱问题的协同决策模型[D]. 王俊岭. 兰州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