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快乐体育”的教育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石艳[1](2021)在《运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排球运动技能、运动动机及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不断进步,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应为学生打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多听取学生意见,与学生共同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l,SEM)的概念最先由西登托普(Daryl Stedentop)在1982年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AIESP)会议上提出,该模式是以实战比赛或情景教学为主,技能教学为辅,注重团队合作,赋予学生角色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打破了传统技能教学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在高校排球选修课中采用运动教育模式前后,对学生的排球专项运动技能、运动动机和团队凝聚力方面的影响;对比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排球专项运动技能、运动动机和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差异;探究运动教育模式是否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本研究以2个大二年级公共体育课选修班的学生(均为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2019级),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运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排球运动技能、运动动机和团队凝聚力的影响。研究结论为:(1)在对大学生的排球教学中,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技能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排球专项运动技能均有明显的提高,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的排球专项运动技能影响效果更为显着。(2)在教学中发现,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技能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运动动机均有提高效果,但运动教育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自主性更为有效,从而对学生的运动动机影响效果更好。(3)在对大学生的排球教学中,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技能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团队凝聚力的水平均有促进作用,但运动教育模式比传统技能教学模式的提高效果更明显。(4)相比于传统技能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更加适合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教学的枯燥感,更有利于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龙婷[2](2021)在《运动教育模式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达里尔·西登托普教授(Daryl Siedentop)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关于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经过西方国家许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比赛为主线,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运用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验到运动项目里各种不同角色的职责,在体育课程中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篮球运动是高中阶段比较普及的运动,但是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无法通过篮球教学强化学生的锻炼行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运动教育模式的学习方式和我国常用的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不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程参与程度,让正在改革潮流的我们有值得参考的思路,为普通高中学校实现体育改革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本研究主要运用的研究有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本次研究以“运动教育模式”在西昌七中高中二年级的篮球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实验对象是西昌七中学高中二年级随机抽取的两个班,其中实验班64人,采用运动教育模式进行实验,对照班62人,采用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实验前通过对学生的基础体能、篮球基本技能、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五个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满足本次实验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设计,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的实践,实验后将实验班和对照班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基础体能测试结果上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班全体学生的体能成绩优于对照班全体学生的体能成绩。(2)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篮球基本技能一分钟定点投篮、往返运球投篮、双手传接球投篮的测试结果对比显示没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班全体学生的篮球技能成绩没有高于对照班全体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成绩。(3)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全体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量表以消极兴趣、积极兴趣、自主学习、运动参与、体育关注、总分6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兴趣、自主学习、运动参与、总分4个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班全体学生和对照班全体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上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班相对对照班有更高的体育学习兴趣。(4)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全体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自评量表以参与态度、学习主动性、课堂表现、总分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个方面都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班全体学生和对照班全体学生在体育学习态度上有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班体育学习态度成绩优于对照班实验后的体育学习态度成绩,实验班相对对照班有更积极的体育学习态度。(5)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全体学生的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自评量表以情意表现、合作精神、总分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合作态度和总分2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班合作精神评分优于对照班实验后的合作精神评分,实验班相对对照班有更积极的合作精神。
王纲[3](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王芳辉[4](2021)在《价值论视域下的体育素养考察》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价值论的视角,多维度阐明体育素养的本质内涵与价值追求。体育素养的内容涵盖了人的情感、身体、认知与体育实践活动,强调在完整的生命旅程中培养身体活动所需要使用的各项能力,帮助我们树立合理的终生体育追求。价值论也被称为价值哲学,它指的是关于社会价值的组织构成、属性、根源和对价值进行评价的一种哲学理论,主要指的是通过考察社会主体的需求与其他客体所能够满足的主体需求以及怎样才能够满足这些主体需求的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与评价社会现象、行为和各类事物对阶级、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体育素养的价值是一种存在的现象,产生于人类所遵循的“人的内在尺度”,实质上就是人所认同的社会主体尺度和其他客体的属性相互交融之后的整合与统一。由于体育素养的价值在社会中的特殊性存在,主体的需要是形成体育素养的价值基础的直接需要。主体与客体是构成体育素养的价值联系的两个基本关系项,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统一的过程。立足于现实生活中人的本身,考察体育素养的价值维度与价值实现路径,寻求从体育理论到现实之间建构新的参照空间。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通过对体育素养的理论知识梳理与回顾,对体育素养内涵的认知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找寻体育素养的价值存在的依据。以“人的需要”作为交织点,对体育素养的理论进行有序阐述,揭示体育素养理论存在的价值线索,为体育素养的价值考察做好有力铺垫。同时,对体育素养价值发展与价值认同的实际进行归纳与论证。第二,对体育素养的价值本性进行分析,对体育素养的价值具体属性与特征进行阐述,考察体育素养的价值生成肌理,描绘出体育素养的价值在细微世界的真实模样。第三,基于价值主体的选择对体育素养的价值进行考察。分析主体尺度在体育素养价值立场中的度量,探讨主体尺度在价值关系中的重要性;分析主客互动在体育素养价值事实中的把控,解读主体需要在价值事实中的第一性;分析主体使命在体育素养价值冲突中的生成,探究主体在价值关系中对需要的维护;分析主体追求在体育素养价值实践中的呈现,阐释了主体在价值关系中对未来的向往。第四,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对体育素养的价值内容进行考察与分析。解读体育素养关于主体的健身、教育、运动、调节身心、交往、和谐与发展价值,勾勒出体育素养的价值真实图景。第五,回归到主体的现实生活,思考体育素养价值的实现愿景与价值旨归,辩证的看待主体在体育素养价值交互关系中的成长与进步,详细的分析客体在体育素养价值交互关系中的发展与进化,继而考察在体育素养价值交互关系中价值取向的过渡与变化。本研究论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体育素养的价值特征是体育素养的鲜活标签。(2)体育素养的价值产生前提、价值接受与价值实现均是基于主体的需要。(3)体育素养的价值选择是在主体需要的前提下,基于主体尺度与主体追求的有机统一。(4)体育素养的价值维度考察解决了主体的价值矛盾冲突,确立了合理的价值取向。(5)体育素养的价值关系中,价值的呈现在于主体的进化与超越,也在于客体的丰富与升华,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闫佳伟[5](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莉[7](2020)在《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文中提出1978年党中央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的执行培育了国内宽阔的学术环境,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迈向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我国今后的兴衰成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鉴于一定的时间和社会背景条件下,参考学校体育实践经验,通过直接与间接的形式所产生的对学校体育的看法与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校体育的理论和实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归纳分析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对我国学校体育有较大影响的增强体质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全面发展体育思想以及“健康第一”体育思想这5个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这5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贯彻执行中产生影响、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以及问题的改革路径。并根据整理研究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主流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大背景对未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3.着重协调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家庭体育,发展终身体育。
李树佳[8](2020)在《领会式教学模式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遵循不同水平的学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法与学法创新,为了更好促进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全国体育工作者掀起了一场教学改革思潮。新时代下,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领会式教学模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探究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学生经过12周篮球学习后,在篮球技能学习、学习态度与健康行为、篮球认知能力、比赛表现四个方面的学习效果差异情况,目的是让领会式教学在理论意义上更清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选取郑州高新区朗悦慧外国语中学学生为教学实验对象,从七年级随机抽取两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十班为实验班,采用领会式教学模式教学。七年级十二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每班48人。教学实验后,采用SPSS21.0软件分别对实验收集数据进行独立样本和配对样本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下:一经过12周的篮球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一分钟罚球线投篮指标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对于运球绕杆指标,实验班学生较对照班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说明采用领会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学生运球绕杆技术提升效果更明显。二经过12周的篮球教学实验,发现实验班学生篮球认知能力水平要显着高于对照班篮球认知能力水平(P<0.05)。三经过12周的篮球教学实验,在篮球学习态度与健康行为指标,采用领会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效果更为显着(P<0.05)。四经过12周的篮球教学,采用领会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班篮球比赛表现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对照班篮球比赛表现成绩(P<0.01)。建议广大体育工作者能继续梳理领会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将领会式教学模式深入实践,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及对所学技术的运用能力,完善篮球校本课程教材,更好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
齐晓雪[9](2020)在《长春市中小学校开设旱地冰球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文中提出2017年长春市逐渐在中小学校推广新兴运动旱地冰球,并对少部分学校颁发授牌。在实践的过程中,旱地冰球展现出自身运动的优势与特点,取得较好的发展效果。旱地冰球课程的出现,补充了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容。长春市中小学旱地冰球课程的顺利开展,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身体体质、顽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在旱地冰球课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个性特点来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应用个性化教育理念,突出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教学主线,让学生们在新颖的教学模式当中体验旱地冰球的乐趣。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长春市4所学校旱地冰球课程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发现在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侧重于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熟练程度,缺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变化;对旱地冰球的教材内容运用不够全面;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更缺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也缺乏较科学评价体系。本文在旱地冰球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取长补短,并提出创新旱地冰球课程主要以个性化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思想;新增个性化能力目标,突出个性特点;从他主到自主,丰富外延教学内容;创新七种个性化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支持旱地冰球运动普及进校园,丰富校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充实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体验乐趣。
茆忠塘[10](2020)在《“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乒乓球是一项集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运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乒乓球课程。乒乓球小速度快、旋转变化多,初学者球性不熟,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技术动作,相对于群体项目,乒乓球对个人技术要求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重视单一技术的教学,教学组织形式较单一,课堂的气氛较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与学生全面培养的课程指导纲要有一定差距。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能力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文拟从学习能力、参与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三个指标与传统模式教学相比较。尝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采用运动教育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组织上以学生为主,不仅重视学生技术的教学,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愉快的交往中,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弥补高校乒乓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并为丰富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对照班”和“实验班”两个选项课的班级进行调查、研究,数据结果显示运动教育模式在乒乓球技能、课堂的参与能力和同学间的交往能力传统教育模式更有优势。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5*10米往返跑、12分钟跑的身体素质方面,5*10米往返跑的P=0.988,12分钟跑的P=0.112,均大于0.05,说明两种模式在身体素质方面影响,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乒乓球反手推挡的回合数和技术动作分方面,分别与实验前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到P值均为0,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后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到P值大于0.05,说明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实验班的数据要稍好于对照班的数据,并且在乒乓球理论知识和基础裁判规则的理解应用上,运用运动教育模式的实验班教学效果更好。3.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参与能力的影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生的合作精神方面,P(实)=0<0.05<P(对)=0.199;学习积极性方面,P(实)=0.001<0.05<P(对)=0.226,对比得到“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加显着,说明“运动教育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参与能力的提高。4.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影响运动教育模式教学下的实验班,课堂内容丰富,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更愿意和同学进行分享与交流。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下的对照班,课堂氛围单调,内容单一,学生觉得枯燥,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缺乏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说明“运动教育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结果分析显示:运动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参与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教学效果都很显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乒乓球反手推挡技术动作的学习能力方面,教学效果显着,在参与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教学效果一般。因此,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的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试析“快乐体育”的教育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快乐体育”的教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运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排球运动技能、运动动机及团队凝聚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运动教育模式 |
2.1.2 传统技能教学模式 |
2.1.3 运动技能 |
2.1.4 运动动机 |
2.1.5 团队凝聚力 |
2.2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原理 |
2.3 运动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
2.4 国内关于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 |
2.4.1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 |
2.4.2 运动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2.5 国外关于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 |
2.5.1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 |
2.5.2 运动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2.6 文献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教学实验法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对象及方法 |
3.2.3 实验时间和地点 |
3.2.4 实验设计 |
3.3 问卷调查法 |
3.3.1 测量工具 |
3.3.2 调查对象 |
3.3.3 发放与回收过程 |
3.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实验前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各项指标测试结果 |
4.1.1 实验前对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排球运动技能测试结果 |
4.1.2 实验前对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运动动机测试结果 |
4.1.3 实验前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团队凝聚力测试结果 |
4.2 两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
4.2.1 实验前后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排球运动技能的变化 |
4.2.2 实验前后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运动动机的变化 |
4.2.3 实验前后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团队凝聚力的变化 |
4.3 实验后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各项指标的差异 |
4.3.1 实验后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排球运动技能测试的差异 |
4.3.2 实验后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运动动机测试的差异 |
4.3.4 实验后运动教育模式组和传统技能教学组学生团队凝聚力测试的差异 |
5 讨论与分析 |
5.1 运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排球运动技能的影响 |
5.2 运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 |
5.3 运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团队凝聚力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运动教育模式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
1.1.2 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需要 |
1.1.3 高中篮球教学需要不断探索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模式 |
2.1.2 教学模式 |
2.1.3 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 |
2.1.4 运动教育模式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教学实验总体设计 |
4.1 教学设计 |
4.1.1 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
4.1.2 运动教育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
4.2 实施流程 |
4.2.1 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
4.2.2 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流程 |
4.3 教学进度安排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结果分析 |
5.1.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基础身体形态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1.2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基础体能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1.3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篮球基本技能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1.4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问卷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5.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2.1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基础体能素质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篮球基本技能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5.2.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问卷调查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录 B 高中生体育学习态度自评量表 |
附录 C 高中生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自评量表 |
附录 D 教学进度安排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教学实验照片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价值论视域下的体育素养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的缘起与准备 |
1.1 选题依据 |
1.1.1 时代发展对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2 民众的体育素养培育与提升仍需努力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体育 |
1.2.2 体育素养 |
1.2.3 价值论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7.1 研究重点 |
1.7.2 研究难点 |
1.8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8.1 研究创新 |
1.8.2 研究不足 |
2 体育素养的理论内涵与价值存在 |
2.1 体育素养的认识维度 |
2.1.1 体育素养与学生的快乐成长 |
2.1.2 体育素养与教师的生命教育 |
2.1.3 体育素养与课程的知识涵养 |
2.1.4 体育素养与民众的完全人格 |
2.2 体育素养的价值初显 |
2.2.1 体育素养与生命行为的力量 |
2.2.2 体育素养与人类健康的需要 |
2.2.3 体育素养与时代发展的责任 |
小结 |
3 体育素养的价值发展与价值观念 |
3.1 体育素养价值发展曲折性的“实然” |
3.2 体育素养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应然” |
小结 |
4 体育素养的价值特征与价值本性 |
4.1 体育素养价值中意识主导的主体性 |
4.2 体育素养价值中对象存在的客体性 |
4.3 体育素养价值中蕴含特殊的绝对性 |
4.4 体育素养价值中独特地位的相对性 |
4.5 体育素养价值中永恒变化的时效性 |
4.6 体育素养价值中人本回归的社会性 |
小结 |
5 体育素养的价值主体与价值选择 |
5.1 主体尺度在体育素养价值立场中的度量 |
5.2 主客互动在体育素养价值事实中的把控 |
5.3 主体使命在体育素养价值冲突中的生成 |
5.4 主体追求在体育素养价值实践中的呈现 |
小结 |
6 体育素养的价值考察与价值维度 |
6.1 体育素养关于促进身体发展的健身价值 |
6.2 体育素养关于引导个体担当的教育价值 |
6.3 体育素养关于提高体育技能的运动价值 |
6.4 体育素养关于提升情感体验的调节价值 |
6.5 体育素养关于增加互动空间的交往价值 |
6.6 体育素养关于缓解社会矛盾的和谐价值 |
6.7 体育素养关于坚持真理原则的发展价值 |
小结 |
7 体育素养的价值实现与价值旨归 |
7.1 体育素养价值主体的进化与超越 |
7.2 体育素养价值客体的丰富与升华 |
7.3 体育素养价值取向的确立与设定 |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 |
二、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组成体系 |
三、执行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执行问题致因 |
五、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改革路径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思想 |
二、体育思想 |
三、学校体育思想 |
四、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
第二章 增强体质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专注增强学生的体质 |
二、教学方法突出运动密度和质量 |
三、教学评价凭籍生理指标变化度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单一缺乏层次性 |
二、教学内容脱离于运动技术 |
三、教学方法偏向于刻板枯燥 |
四、教学评价热衷于死板量化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教学目标定向单一 |
二、教学大纲限定偏死 |
三、体育场地设施局限 |
第五节 增强体质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
二、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
三、发挥课外体育锻炼作用 |
四、结合全面教育增强体质 |
第三章 “快乐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融合心理愉悦感悟 |
二、教学实践关注学生快乐体验 |
三、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
四、教学方法突显学生内在感受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偏离乃至误解了“快乐”的内涵 |
二、“快乐”教学徒具其形而无其实 |
三、教师主导地位缺失“水课”成灾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抱有“病急乱投医”之侥幸心理 |
二、“快乐”内涵与外延局限于字面 |
三、快乐体育生态系统要素尚欠完备 |
第五节 “快乐体育”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辩证理解“苦”“乐”内涵 |
二、把控学练过程感悟快乐体验 |
三、丰富教学方法助推快乐体验 |
第四章 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体现教育的延续性 |
二、教学实践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
三、教学内容倾向基础知识铺垫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方法运用较为死板 |
二、教学指导未能及时充分 |
三、教学效果无法及时评价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教学模式构建有误 |
二、教学目标认知偏差 |
三、教学内容设置不当 |
第五节 终身体育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二、正确规划课程内容 |
三、丰富体育教学方法 |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
第五章 “全面发展”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为素质教育指出发展空间 |
二、体育观发展为三维体育观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价值“荒漠化” |
二、教学目标“过大化” |
三、教育实践“片面化”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价值取向偏向“竞技主义” |
二、教学内容轻视“软文化” |
三、教学实践偏离教育目标 |
第五节 “全面发展”体育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转变“片面化”的教育方式 |
二、结合社会发展建立体育目标 |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
第六章 “健康第一”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体育教学注重传授健康知识 |
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理念理解错误 |
二、教学内容产生混乱 |
三、教学评价制定错误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体育教育理念困乏 |
二、课程目标设置过大 |
三、健康与体质关系混淆 |
第五节 “健康第一”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端正学校体育的作用价值 |
二、厘清每个时代指导思想的涵义 |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 |
第七章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结论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发展趋势 |
一、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
二、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
三、着重协调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发展终身体育 |
第二节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领会式教学模式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教学模式 |
二 领会式教学模式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流程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专家访谈法 |
四 数理统计法 |
五 教学实验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领会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
一 领会式教学的课堂呈现流程 |
二 领会式教学的比赛表现评定工具(GPAI) |
第二节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情况差异 |
一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能水平差异 |
二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认知差异 |
三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态度与健康行为差异 |
四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赛表现差异 |
第三节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情况差异 |
一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能水平差异 |
二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认知差异 |
三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态度与健康行为差异 |
四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赛表现差异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9)长春市中小学校开设旱地冰球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旱地冰球 |
2.1.2 体育教学模式 |
2.1.3 个性化教育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旱地冰球运动特点研究现状 |
2.2.2 旱地冰球发展研究现状 |
2.2.3 旱地冰球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2.2.4 旱地冰球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2.3 国外研究 |
2.3.1 有关国外旱地冰球发展研究现状 |
2.3.2 有关国外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2.3.3 有关国外的个性化教育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长春市各城区中小学校旱地冰球的发展状况分析 |
4.1.1 政府政策支持,推广速度较快 |
4.1.2 融合现有体育课项目,促进校园体育发展 |
4.2 长春市4所中小学校旱地冰球课程的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
4.2.1 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 |
4.2.2 教学内容的对比分析 |
4.2.3 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
4.2.4 教学评价的对比分析 |
4.3 长春市中小学旱地冰球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4.3.1 教学目标较单一,侧重于培养运动技能 |
4.3.2 教学内容片面,重技能、轻理论 |
4.3.3 教学方法老旧,缺乏创新性 |
4.3.4 教学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法和主体单一 |
4.4 长春市中小学校开设旱地冰球课程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
4.4.1 以个性化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思想 |
4.4.2 新增个性化能力目标,突出学生个性特点 |
4.4.3 从他主到自主,丰富教学内容 |
4.4.4 创新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
4.4.5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
5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3 教师问卷 |
附录4 学生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能力概念界定 |
2.1.1 学习能力 |
2.1.2 参与能力 |
2.1.3 社交能力 |
2.2 传统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
2.3 运动教育模式概念界定 |
2.4 国内研究综述 |
2.4.1 国内运动教育模式相关研究 |
2.4.2 国内高校乒乓球教学相关研究 |
2.4.3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关于运动教育模式的相关研究 |
2.4.4 运动教育模式的局限性研究 |
2.4.5 与已有的运动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在评价指标上的不同 |
2.5 国外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3 理论基础 |
3.3.1 团队学习理论 |
3.3.2 情景学习理论 |
3.3.3 社会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4 实验设计 |
4.1 对照班教学设计 |
4.1.1 教学理念 |
4.1.2 课堂教学实施安排 |
4.1.3 教学进度 |
4.1.4 教学分组 |
4.1.5 教学比赛 |
4.1.6 成绩考核 |
4.2 实验班教学设计 |
4.2.1 教学理念 |
4.2.2 运动季的设置 |
4.2.3 实验班教学进度 |
4.2.4 学生分组设计 |
4.2.5 课堂教学实施阶段 |
4.2.6 角色分配 |
4.2.7 比赛的设计和裁判实施 |
4.2.8 总结和考核的设计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分析 |
5.1.1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5~*10米往返跑的对比分析 |
5.1.2 实验班和对照班12分钟跑的对比分析 |
5.2 乒乓球学习能力分析 |
5.2.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反手推挡个数测试情况 |
5.2.2 实验班实验前后反手推挡个数测试情况 |
5.2.3 对照班实验前后反手推挡个数测试情况 |
5.2.4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反手推挡个数测试情况 |
5.3 运动参与能力分析 |
5.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合作精神的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习积极性的对比分析 |
5.4 学生社交能力分析 |
5.4.1 样本总体情况 |
5.4.2 社交能力状况分析 |
5.5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访谈评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5.1 实验班学生的评价 |
5.5.2 对照班访谈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6.1.2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
6.1.3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参与能力的影响 |
6.1.4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影响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访谈内容大纲 |
附录B 运动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社会交往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D 实验班分组及比赛统计表 |
附录E 课堂具体实施过程 |
附录F 身体素质测试记录表 |
附录G 技术等级评分标准表 |
附录G-1 实验班反手推挡测试表 |
附录G-2 对照班反手推挡测试表 |
附录H 实验班与对照班访谈记录 |
致谢 |
四、试析“快乐体育”的教育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运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排球运动技能、运动动机及团队凝聚力的影响[D]. 石艳.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运动教育模式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龙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价值论视域下的体育素养考察[D]. 王芳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D]. 张莉.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8]领会式教学模式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李树佳. 郑州大学, 2020(02)
- [9]长春市中小学校开设旱地冰球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D]. 齐晓雪.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10]“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D]. 茆忠塘.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