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关: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厦门海关: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一、厦门海关:应对新的安全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庄妙慧[1](2021)在《浅谈新媒体时代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应急处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作为国境口岸卫生检疫主管当局的海关,如何在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妥善处置好舆情危机,防止事态扩大,阻止矛盾升级,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国门安全,维护国门形象,树立中国海关国际形象,成为当前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应急处置所面临的新挑战,就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应急处置提供建议,为建立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处置应急管理机制提供基础,以期提高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熊焕昌,杨坤宇,杨苹[2](2020)在《浅析海关在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中的职能定位》文中指出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生物安全的战略定位,结合我国生物安全规划现状,尝试对我国海关在生物安全防疫体系进行定位。

杨薇[3](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愿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提出的,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五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外交关系、教育政策等宏观背景下,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个国家之间留学生教育发展过程的立体影像。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内和国外两个立足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留学生教育,可以分为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和接收来华留学生两大分支领域,既有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发展的共通性,也有遵循各自轨迹发展的独立性。依据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大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以及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等具有标志意义的史实,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划分为“重新起步时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加速发展时期”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和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留学生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经历等不同角度,客观呈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通过对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本研究得出以下认识:40年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始终贯穿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局势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自身的教育水平是与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合作的基础;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教育政策的导向决定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整体统筹规划、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再回归统筹兼顾趋势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政策取向。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整体的法制化进程;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是教育服务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直接服务国家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把留学生教育置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中,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之中,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加快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需要统筹派出和接收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衡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留学生教育,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不断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筑“民心相通”的教育之路。

王天宇[4](2020)在《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毒情形势和禁毒政策导向决定了始终保持对走私毒品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是我国禁毒工作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刑事执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应当不断提高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水平,以应对走私毒品犯罪的新发展和新特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公安机关在办理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面临着情报搜集、证据固定、经费保障、案件深挖、跨国合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导致了既有的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工作无法应对当前走私毒品犯罪多样化、产业化、信息化、全局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亟需从树立”情报主导“理念、合法有效应用和完善各种侦查措施、适应我国庭审实质化需要、通过完善法制、强化合作交流和建立追赃追逃机制等五个方面入手,创新和完善现有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机制和模式,切实提升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能力。鉴于此,文章第一部分先对全球走私毒品的犯罪现状、对我国的影响、存在的侦查困境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梳理出当前走私毒品犯罪在实际侦查办理过程遇到的困境和成因。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针对该现状和现存困境提出应对理念,运用大数据平台对已获取的情报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提纯线索,为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有效侦破走私毒品案件提供有力支持,本部分主要从情报信息化对于整个走私毒品犯罪案件立案启动前、办案中、破案后的重要意义和获取、分享情报的主要方式等进行系统阐述。文章第三部分再从公开侦查、控制下交付、禁毒特情、隐匿身份侦查、涉毒资产查控等五种侦查措施入手,深入剖析当前我国走私缉毒侦查措施存在的弊端和风险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见解。文章第四部分提出证据在整个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采集与运用方法,这部分主要介绍包括实物证据、口供以及电子数据的收集与固定,以及技术侦查所获取的证据的合法转化方法,并提出跨境取证应该注意的问题。文章第五部分提出走私毒品国际合作侦查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我国公安机关有效打击走私毒品犯罪案件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陈亚州[5](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谢贵平[6](2020)在《中国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挑战与应对》文中指出中国边疆邻国众多、民族多样、文化多元,地缘政治与周边环境复杂。在深度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相互镶嵌,安全互依互保。随着中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愈加复杂多元,互为关联,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涵盖地缘、认同、利益与网络等不同安全场域,并融入周边安全、国际安全与人类安全之中。在新形势下,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及其治理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与新难题,只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促进国际与国内相涉行为体之间的协同共治,加强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性治理,才能有利于推进维护总体国家安全。

杨晨[7](2019)在《中国海关通关流程再造研究 ——以宁波机场海关为例》文中认为1998年,中国海关正式推行通关作业改革,二十年来,海关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理念和流程再造原则、步骤,逐步开展通关流程再造,建立全国通关一体化制度。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进行改革,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划归海关总署。为应对新形式新挑战,在关检融合的基础上,中国海关需要及时评估前期流程再造的效果,查摆不足,开展新一轮的改革和流程再造。本文首先对中国海关通关制度改革、关检业务合作形式演变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特别是区域通关一体化和全国通关一体化,再造了海关通关流程,打破了传统的科层级组织结构,是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有效实践。其次,本文以进口货物放行时间为对象,选取2019年2季度宁波机场海关普通进口货物通关时间为样本,以定量分析的形式,建立通关时间数学预测模型,进行海关通关流程再造能效分析,评估中国海关前期制度改革、流程再造的效果。并面向海关工作人员和进口活动参与企业开展问卷调查,研究通关时效满意度、影响进口通关时效的关键因素和企业对于通关时间的个性化需求。最后,指出下一步应当通过渐进的通关流程再造,进一步简化申报要求,后置非必要流程,重点解决货物到港后申报前耗时较长的问题,消化利用转关运输在途时间。并特别指出,改革推进到一定的阶段,不应该再以压缩通关时间作为唯一目的。应该及时转变管理理念,重视企业的个性化通关需求,提高企业获得感。从转变管理理念、修改和丰富上位法、推行“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探索分级响应制度、改进配套措施等方面探讨海关通关流程新一轮再造的实现路径。

蔡春林[8](2019)在《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制度创新与改革的前沿地,在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贸易增长极制度变迁的极化集聚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是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突破,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国际环境新变迁和国内环境新常态下,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在深入探索贸易增长极离岸功能与在岸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上相辅相成,并通过区港一体化路径的制度变迁破除行政边界的屏蔽效应,促进中国全面开放空间格局的形成。本文在厘清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基本概念及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易混淆概念基础上,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确立增长极与点轴理论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空间效应研究的最基础理论,并进一步延伸出克鲁格曼“区域—城市—国际贸易”三位一体理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边界效应理论及港口与腹地关系理论等共同构成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理论分析结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集聚和溢出的作用,并表现为创新和示范效应,规模效应,开放型经济空间结构优化效应,集聚经济效应等,文章进一步定性分析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与集聚扩散作用,以佐证开放型市场经济中培育和发展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重要性,并提供一定的事实解释。在理论分析和事实解释基础上,文章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内容包括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绩效评价等。最后,文章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核心观点有:第一,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具有时代同步性和空间递进性;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集聚扩散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和贸易增长极等方面;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中伴随着功能体系的演变与现代整合。第二,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促进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集聚水平,在空间时序上分别呈现为“倒U”型和“倒L”型;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产业集聚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在空间尺度上展现为从“面”到“点”的不均衡空间格局特征。第三,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通过增长极与点轴开发功能强化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动性,带动了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点”-“线”-“面”发展,具有显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非沿海地区和非港口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弱于沿海城市和港口城市,非省级行政边界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省级行政边界城市相当。第四,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培育提升了经济增长绩效水平,对港口型地区的提升效果高于腹地型地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扩大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自2013年开始改善效果明显,且呈现出“东高西低”和“南高北低”的空间非均衡协调效应。

林加荣[9](2018)在《BDS进口水果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升级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群体对于高品质的进口水果有着巨大的需求,通关的便利化也让消费者能接触到更多进口水果的品种,消费全球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由来已久,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地域的便利性也让两岸贸易更加密切。台湾水果一直深受大陆消费的喜爱,自2005年起至今,厦门口岸已进口台湾水果二十多万吨。厦门口岸成为台湾水果在中国大陆最主要的集散地。笔者通过调查现有的台湾水果贸易商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与MBA所学课程的理论相结合,对相关环节进行优化,形成了商业计划的雏形。本文分为七个章节,遵循“研究综述-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进口水果行业概述与分析-公司介绍-市场营销-财务计划与分析-研究结论”的结构展开论述。本文主要以经营台湾进口水果的对台贸易项目作为创业商业计划书的切入点,应用创业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对进口水果行业的分析及台湾进口水果的行业特征分析;对进口操作的基本流程、SWOT分析、财务分析、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详述,并提出了创业可行性计划。文中基于对行业的研究,对财务数据进行了假设,并进行了财务分析,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存在的风险以及应对策略。最后通过论证总结得出研究的结论认为项目可行,同时也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王瑞麒[10](2018)在《海关新型业务风险管理模式之构建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己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等新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在推动着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制度变革。作为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海关的职责、使命和任务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运用新兴科技手段优化海关监管,转变海关职能,已成为建设现代海关的必然选择。风险管理作为现代海关的三大基石之一,其本质就在于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现对高风险目标的精准打击,从而减少对正常贸易及人员和物品进出境活动的阻碍,解决“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的矛盾,助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便利化。因此,应用大数据技术改进海关风险管理模式、提升风险管理效能是建设新时代海关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索结合新一轮的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将大数据技术引入海关风险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海关风险管理理念改革和模式重构,整合海关数据、信息等各类要素资源,打造全覆盖的海关大数据平台,促进数据高度共享;同时通过机构重组、制度重构,以“两中心”制度为结构框架,实现业务流程深入整合、风险管理模式创新,集中统一防控全国海关风险,集约统筹资源管理,使资源利用更有效、风险防控更精准。

二、厦门海关:应对新的安全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厦门海关:应对新的安全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新媒体时代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应急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1 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2 新媒体环境下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
    2.1 舆情基本概念
    2.2 舆情危机处置相关理论
    2.3 新媒体环境下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基本情况
    2.4 新媒体环境下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3 新媒体环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的特点
    3.1 不确定性
    3.2 突发性
    3.3 社会关注度高
    3.4 破坏性
    3.5 阶段性
4 应对口岸突发事件舆情危机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4.1 对舆情危机重视程度不足,主动应对意识滞后
    4.2 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应急管理的相关机制不健全
    4.3 应对技巧欠缺,应对能力不足,影响社会公信力
    4.4 应对方式单一,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
5 有效处置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的建议
    5.1 增强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意识,提高重视度
    5.2 运用融媒体理念,增强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处理渠道的多样化
    5.3 增强处置口岸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的精度,提高针对性
    5.4 掌握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法,提高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应对能力的专业化水平
        5.4.1 加快处置口岸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的速度,提高及时性
        5.4.2 增强处置口岸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的人文关怀度,提高有效性
        5.4.3 增强处置口岸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的深度,提高公信力
        5.4.4 增强处置口岸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的透明度,提高客观性
6 结语

(2)浅析海关在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中的职能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 发达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定位
2 我国生物安全规划与研究概况
3 海关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中的职能定位

(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具有紧迫性
        (二)目前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仍不足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留学、留学生、国际学生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
    四、文献综述
        (一)中国留学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研究现状
        (三)文献研究述评
    五、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世界体系理论
        (二)推拉因素理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三)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理论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1978-1992)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俄为师”的留学生教育
        二、重视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四、留学生教育的暂时停滞与缓慢恢复
    第二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重新开启
        一、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
        二、重新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遣留学生
        三、建立派出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四、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第三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
        一、扩大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政策
        二、重新开始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
        三、逐步创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第四节 重新起步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国际关系是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二、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具有显着国别差异
        三、探索建立系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第二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繁荣发展与局部失衡(1993-2009)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逐步发展
        一、确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生教育政策
        二、政府间协议推动派出留学生教育
        三、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遣留学生
        四、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派出留学生教育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新成果
        六、派出留学生安全问题开始集中显现
    第二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从“积极稳妥发展”到“扩大规模”政策的转变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三、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分布特点
        五、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第三节 深化改革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国际政治环境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二、市场因素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局部结构失衡
        四、派出和接收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第三章 留学生教育契合国家战略的功能日益突出(2010-2018)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新进展
        一、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二、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推动赴俄留学生教育发展
        三、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机制促进向泰国和马来西亚派遣留学生
        四、非通用语种建设加快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派遣留学生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日趋完善
        六、留学生教育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综合情况的了解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新格局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加速发展
        三、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教育援助的持续增长
        四、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五、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迁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三节 加速发展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呈现双向增长趋势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从强调规模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观念转变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安全面临新挑战
第四章 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历史经验及深层次问题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对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教育水平是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基础
        三、中国经济实力和教育政策决定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走向
    第二节 派出与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内在联系与特征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演进过程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特征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二、法制化建设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三、国际化和市场化是“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四、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第四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仍缺乏系统规划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加速转变观念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亟待多方联动
第五章 新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留学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二、留学生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融入全球教育体系
        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优秀的开拓者与践行者
    第二节 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
        一、建立科学严谨的出国留学信息统计机制
        二、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派留学生的资助力度
        三、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研究,提供就业政策支持
    第三节 全面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一、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整体发展
        二、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三、适当控制规模,发展“一带一路”精英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4)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走私毒品犯罪的现实状况与侦查困境
    2.1 走私毒品犯罪的现实状况
        2.1.1 国际走私毒品犯罪活动现状
        2.1.2 我国走私毒品犯罪活动现状
        2.1.3 走私毒品犯罪对我国禁毒工作的影响
    2.2 走私毒品犯罪的侦查困境
        2.2.1 情报搜集之困境
        2.2.2 证据固定之困境
        2.2.3 合作侦查之困境
        2.2.4 案件深挖之困境
        2.2.5 资费保障之困境
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线索的收集与研判
    3.1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线索的高效收集
        3.1.1 以人力情报为基础
        3.1.2 以技术情报为增长点
        3.1.3 以国际情报交流为辅助
    3.2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线索的深度研判
        3.2.1 涉毒人员的监控分析
        3.2.2 毒品源头的监控分析
        3.2.3 走私路线的监控分析
        3.2.4 资金流动的监控分析
    3.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工作的机制建构
        3.3.1 成果分配机制之建构
        3.3.2 部门共享机制之建构
        3.3.3 区域交换机制之建构
4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侦查措施的应用与完善
    4.1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公开查缉
        4.1.1 建立海陆空立体化的侦查网络
        4.1.2 推进相关部门间的侦查协作
        4.1.3 加强公开查缉与后续经营的有效衔接
    4.2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隐匿身份侦查
        4.2.1 隐匿身份侦查的基本要求
        4.2.2 隐匿身份侦查的完善策略
    4.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控制下交付
        4.3.1 控制下交付的适用标准
        4.3.2 控制下交付的实施条件
        4.3.3 控制下交付的证据问题
        4.3.4 控制下交付的系统评估
    4.4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禁毒特情
        4.4.1 禁毒特情工作中的证据采信
        4.4.2 禁毒特情工作中的刑事豁免
        4.4.3 禁毒特情工作中的人员管理
    4.5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技术侦查
        4.5.1 技术侦查手段的使用途径
        4.5.2 技术侦查手段的实践价值
        4.5.3 技术侦查手段的完善策略
    4.6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涉毒资产调查
        4.6.1 涉毒资产调查的现实意义
        4.6.2 我国涉毒资产调查的法律规定
        4.6.3 我国涉毒资产调查的制度缺陷
        4.6.4 我国涉毒资产调查的完善策略
5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犯罪证据的采集与运用
    5.1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证据收集与运用的基本要求
    5.2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取证行为的规范化
        5.2.1 境内取证行为之规范
        5.2.2 跨境取证行为之规范
    5.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证据收集的多元化
        5.3.1 注重主观方面的证据收集
        5.3.2 加强技术侦查的证据转化
6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国际合作的开展与推进
    6.1 合作法律制度之完善
        6.1.1 推进国际法律制度建设
        6.1.2 完善国内法律相关制度
    6.2 禁毒交流合作之强化
        6.2.1 树立国际侦查合作理念,积极开展侦查合作
        6.2.2 培养国际侦查合作人才,落实缉毒联络制度
        6.2.3 加强涉毒情报交流工作,建立执法联动机制
        6.2.4 探索禁毒司法合作机制,确立合作运作程序
    6.3 追逃追赃措施之完善
        6.3.1 境外追逃措施之完善
        6.3.2 境外追赃措施之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共同体
        (二)国际共同体
        (三)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挑战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生成
    (一)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生成
        1. 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国内外政治安全形势极易催生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
        2. 深度全球化促进了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快速发展
        3. 新型业态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传播与蔓延
    (二)中国边疆主要的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
        1. 国际暴恐势力的跨境犯罪
        2. 境外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的渗透破坏
        3. 核生化风险跨境传播
        4. 公共卫生问题
        5. 有害生物入侵
        6. 跨国跨境走私
        7. 洋垃圾走私入境问题
        8. 进出口产品和食品质量问题
二中国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的识别与评估
    (一)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的类型
    (二)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
        1. 威胁领域
        2. 威胁层次
    (三)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点
        1. 威胁主体多元化
        2. 威胁样式多态化
        3. 威胁形态交织性
        4. 威胁场域多向性
        5. 威胁维度广泛性
    (四)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基本属性
        1. 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3. 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安全
        4. 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与边疆发展密切关联
    (五)中国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治理的困境
        1. 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加大了边疆非传统安全问题跨国传播的速度
        2. 跨国犯罪的组织化、多样化、专业化、智能化、隐蔽化程度越来越高
        3. 跨境非传统安全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增添了其治理难度
        4. 跨境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应对力量的不对称
三中国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应对思考
    (一)树立跨境非传统安全治理新理念
        1. 实现从“单维安全”到“多维安全”的转变,加强综合治理
        2. 实现从“安全自保”到“安全互保”的转变,促进互利共赢
        3. 实现从“利益博弈”到“命运共同”的转变,推进共建共享
    (二)确立跨境非传统安全治理总目标
    (三)加强跨境非传统安全的体系性治理
        1. 国内外协同共治
        2. 加强跨境非传统安全治理能力建设
四结语

(7)中国海关通关流程再造研究 ——以宁波机场海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中国海关通关流程再造历程
    (一) 中国海关性质与任务
    (二) 海关通关流程再造
    (三) 关检合作形式演变
三、海关流程再造效能分析
    (一) 宁波机场海关组织架构、通关流程
    (二) 数据来源与初步处理
    (三) 通关时间变化趋势
    (四) 通关时间分析
    (五) 调查问卷分析
    (六) 通关效能分析小结
四、海关通关流程再造实现路径
    (一) 现行通关流程局限性
    (二) 通关流程再造准备:管理理念的转变
    (三) 通关流程再造基础:上位法修改和丰富
    (四) 通关流程再造方式:创新、整合
    (五) 通关流程再造配套保障
    (六) 通关流程再造小结
五、总结与展望
附录一: 海关通关流程改革调查问卷(面向海关工作人员)
附录二: 海关通关模式改革调查问卷(面向进口活动参与者)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际环境新变迁
        二、国内环境新挑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释与辨析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
        二、概念辨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自由贸易园区的积极效应和否定效应研究
        二、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及模型研究
        三、关于自由贸易区在促进经济一体化方面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建立问题研究
        二、对海关特殊监管区整合、转型、创新问题研究
        三、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四、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研究
        五、关于中国自贸试验区开放度与开放成效研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第三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非均衡增长与增长极理念的运用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增长极理论的运用
        二、点轴开发理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布局
        三、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二节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城市—区域”三位一体理论的运用
        一、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产业转移与扩散问题
        二、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区域集聚力问题
        三、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三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运用
        一、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
        二、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四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边界效应理论的运用
        一、中介效应与屏蔽效应理论
        二、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五节 港口和腹地关系理论的运用
        一、经济地理学视角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二、运输经济学视角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三、城市经济学视角下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四、港口区位论视角下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五、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与集聚扩散作用
    第一节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
        一、时代同步性的空间布局优化
        二、空间递进性的空间布局优化
    第二节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布局中的集聚扩散作用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设立促进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培育扩大对外开放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发挥贸易增长极作用
    第三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中的功能整合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的功能演变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的功能现代整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二、空间权重矩阵选择与估计方法解释
    第二节 指标选择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一、指标选择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变量的相关检验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二、共线性检验
        三、空间相关性检验
        四、产业集聚时序检验
    第四节 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第二产业空间集聚效应
        二、第三产业空间集聚效应
    第五节 空间集聚的非线性效应检验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
        二、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第二节 指标选择和数据描述
        一、指标选择
        二、数据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相关性检验
        一、共线性检验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
    第四节 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全样本估计结果
        二、分区域检验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二、非对称性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PSM方法应用分析
        二、PSM分析过程
    第二节 指标选择和数据描述
        一、指标选择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变量差异性检验
    第三节 PSM绩效评价
        一、全样本绩效评价
        二、港口型地区绩效评价
        三、腹地型地区绩效评价
    第四节 耦合协调检验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9)BDS进口水果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 第一节
    创业相关理论 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理论 第三节
    研究文献 第三章
    进口水果行业概述与分析 第一节
    进口水果行业相关概述 第二节
    台湾水果概述 第三节
    进口商类型分析 第四节
    台湾水果进口的基本操作流程 第四章
    BDS公司介绍 第一节
    公司概况 第二节
    竞争分析 第三节
    公司的运营模式 第四节
    公司竞争战略 第五章
    市场营销 第一节
    市场细分与定位 第二节
    SWOT分析 第三节
    营销策略 第四节
    营销步骤 第六章
    财务计划与分析 第一节
    收入与成本分析 第二节
    财务数据与假设 第三节
    财务报表 第四节
    财务分析 第五节
    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海关新型业务风险管理模式之构建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内容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中国海关风险管理现状
    (一) 中国海关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海关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三) 海关风险管理的发展规划
    (四) 当前海关风险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三、大数据技术在海关中的应用
    (一) 应用大数据技术是解决当前风险管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 中国海关大数据应用现状
    (三) 当前海关大数据应用面临的困境
    (四) 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大数据技术深化应用
四、国(境)外海关风险管理领域大数据应用实践及对我国海关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 国(境)外海关风险管理领域应用大数据的实践
    (二) 我国海关可借鉴的先进做法
五、构建海关新型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
    (一) 建设风险防控中心,防范安全准入风险
    (二) 建设税收征管中心,防范税收风险
    (三) 实行“一次申报,分步处置”制度
    (四) 新型海关风险管理模式的优势
六、在新型风险管理模式下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能
    (一) 建设海关大数据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二) 建设风险防控大数据体系
    (三) 建立基于供应链数据的多层风险防控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厦门海关:应对新的安全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新媒体时代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应急处置[J]. 庄妙慧. 口岸卫生控制, 2021(03)
  • [2]浅析海关在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中的职能定位[J]. 熊焕昌,杨坤宇,杨苹. 口岸卫生控制, 2020(06)
  • [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D]. 杨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6)
  • [4]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D]. 王天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5]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
  • [6]中国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挑战与应对[J]. 谢贵平. 国际安全研究, 2020(01)
  • [7]中国海关通关流程再造研究 ——以宁波机场海关为例[D]. 杨晨. 厦门大学, 2019(02)
  • [8]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D]. 蔡春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9]BDS进口水果项目商业计划书[D]. 林加荣. 厦门大学, 2018(12)
  • [10]海关新型业务风险管理模式之构建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D]. 王瑞麒.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厦门海关: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