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顺序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樊启祥,汪志林,何炜,林鹏,王红彬,徐建荣,段杭[1](2021)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玄武岩洞室群施工技术创新》文中提出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基本对称布置在金沙江下游高山峡谷河段左右岸的玄武岩山体内,各安装8台单机1000 MW的水轮发电机组,其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主厂房跨度(34 m)、穹顶型尾调室直径(最大48 m)及地下洞室群规模均居世界地下厂房之首.厂房洞室群布置复杂、相互关联、挖空率高,位于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高地应力区,围岩隐裂隙发育、坚硬性脆、起裂强度低,局部发育柱状节理玄武岩,多处围岩被长大软弱缓倾角错动带切割,洞室群开挖施工的安全稳定面临严峻挑战.针对高地应力环境下白鹤滩地下厂房脆硬玄武岩内部破裂、错动带不连续变形、洞室群围岩时空变形联动效应的响应特征和演化规律,遵循地下厂房洞室群"认识围岩、利用围岩、保护围岩、监测围岩、反馈优化"的建设思路和"开挖一层、分析一层,预测一层,验收一层"的工作程序,提出了"超前预控制、垂直薄分层、平面细分区、进尺短步长、爆破精细严、快速强支护、全程勤量测、数据快反馈、动态反演优化"的玄武岩洞室群围岩时空变形调控全过程施工技术,确保了白鹤滩地下厂房的安全优质有序建设,促进了中国水电工程建设技术进步,对同类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李梦瑶[2](2021)在《伏牛山特长公路隧道地下洞室群交叉施工稳定性分析及方案优化》文中提出特长公路隧道在建设时常需增设众多辅助洞室,受制于地形地貌等因素,部分辅助洞室相距较近并与主洞结合形成高密度交叉地下洞室群。交叉隧道的开挖将造成围岩多次扰动,应力变化差异性大,难以定量描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力学转换过程。因此交叉隧道施工稳定性成为影响洞室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依托郑西高速伏牛山特长公路隧道地下洞室群工程,采用现场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洞室群交叉施工引起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及支护结构安全性变化的规律进行如下研究:(1)对地下洞室群范围内围岩进行综合性评价与等级划分,优化和改进了原有洞室群施工方案,并对送、排风交叉口支护方案进行了设计。(2)依托交叉隧道动态施工采集的监测数据,分析交叉口开挖引起既有隧道围岩位移、围岩压力及拱架应力的变化特征。发现交叉隧道开挖对既有洞室围岩位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拱顶沉降突增,对洞周收敛影响小,断面围岩位移变化具有显着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受交叉口主洞开挖的影响,既有隧道围岩压力在靠近开挖主洞掌子面一侧应力集中,呈现明显的偏压分布特征。型钢拱架在交叉口开挖后,其结构安全性等级由安全下降为基本安全。(3)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采用地层-结构法对伏牛山地下洞室群进行三维开挖模拟,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地下洞室群交叉施工对围岩及支护稳定性影响,并引入破损阶段法评价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发现除6#交叉口最大沉降值为15.9mm,位于交叉口主洞拱顶,其余各交叉口最大沉降值均位于交叉衔接部位拱顶。围岩拉应力值主要介于0.049MPa~1.648MPa间,在各交叉衔接口拱腰及5、7#送风口主洞边墙位置产生拉应力集中区,在交叉口下部边墙及墙角位置产生压应力集中区。既有6#排风道靠近交叉口侧25m范围内受主洞及车行横通道开挖影响显着,其中主隧道开挖使既有监测断面初支最小安全系数降低64.8%,车行横通道开挖降低8.3%,两开挖阶段监测断面各部位初期支护最小安全系数均大于1.53,满足设计规范要求。(4)通过数值模拟对特殊平面交叉形式的“十”字形交叉口进行施工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方案优化研究,共设置三组(12种工况),模拟分析了交叉口不同施工工法、施工顺序方案及支护加强段设置长度条件下,“十”字交叉隧道开挖产生的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及支护结构内力影响情况。比选后建议“十”交叉口开挖方案为:先开挖斜井,后台阶法转入主洞大、小里程两端分别开挖,最后贯通横通道。交叉口支护加强方案为:交叉口斜井、主洞设置5m加强段,横通道不设加强。
黄玉兵,王琦,高红科,蒋振华,李珅,陈奎[3](2021)在《深部软岩硐室群破坏机制与施工过程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降低深部软岩硐室群施工过程互扰影响,以厚冲积层矿井万福煤矿为工程背景,对井底车场在扰动影响下的围岩变形发展模式、松动范围扩展规律、锚索承载有效性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煤仓硐室群不同断面尺寸、不同间距、不同开挖次序下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建立了围岩表征变形量、围岩表征变形增量等评价指标,明确了硐室群扰动影响机制,得到了煤仓硐室群最优开挖次序.利用本文结论指导了现场施工.结果表明:煤仓硐室群采用最优开挖方案后,围岩最大变形量168 mm,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李雅琦[4](2020)在《考虑渗透系数非均质性的地下洞室群渗流场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升级,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开展一系列地下工程缓解地表生活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利工程中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洞室群具有规模大、数量多、排水结构复杂、洞室跨度大等特点,并且普遍地质条件复杂,渗流与渗透稳定性问题也极为突出。渗透系数的取值决定着渗流场的计算结果,是渗流计算分析的主要参数,而渗透系数又具有非均质性,因此准确刻画渗透系数空间分布对于获得可靠的数值模拟结果至关重要。地下洞室群在开挖过程中的渗流场是非稳态的,而渗流场影响开挖工程的稳定性,因此掌握施工期的渗流场分布特征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考虑渗透系数非均匀分布的非均质渗流模型。基于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将渗透系数作为区域化变量,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研究区域内地层渗透系数进行估值,从而获取整个区域的渗透系数空间分布,作为工程区的实际渗透系数场。为了快速准确的将渗透系数值与地层模型单元逐一对应,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与ABAQUS软件接口的VOIDRI子程序,进而建立非均质渗流模型。并将均质渗流场与非均质渗流场进行对比分析,由渗流计算结果可知,二者的渗流场分布特征与渗流量均有很大不同,因此将非均质渗透系数场近似于均质渗透系数场进行渗流计算是不精确的。(2)提出了一种渗流边界水头值反演方法。为准确有效地确定工程区水文地质边界条件,为之后工程区的渗流计算分析提供依据,建立三维有限元渗流反演计算模型,以模型边界为反演参数,以长观孔监测资料为目标函数,采用RVM与CS算法结合的反演方法进行初始渗流场反演分析。将RVM作为替代模型,代替有限元进行正计算,大大降低了有限元正分析计算次数,且拟合精度较高。反演结果表明,长观孔位置处水头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相比,平均绝对误差为7.92m,平均相对误差为1.56%,误差较小,地下水位变化与地形的起伏规律一致。(3)分析了均质、非均质渗流模型对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非稳定渗流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厂房和排水系统的开挖顺序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设计了分层均质、非均质的2种渗量值及变化规律由于渗透系数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均质渗流模型很大程度上高估了地下水的下降时耗,对厂房渗流量也有较大误判。随后对排水系统与厂房之间的开挖顺序进行了调整,使厂房先于排水系统开挖,排水系统的滞后开挖导致地下水的降排速度减缓,同时刻同部位总水头线值均有所增大,厂房渗流量大幅增大而排水系统渗流量则明显减小。以上分析可为防渗、排水系统的布设提供优化思路,为获得更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段谟东[5](2020)在《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是当前核能发展和核技术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伴随核电的发展,公众和社会对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更为关注,我国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问题也更为紧迫。当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被认为是最具有工程前景的处置方案。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方案首要的、也最基础的任务是处置库场址的选择,且场址条件是影响高放废物处置库长期安全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鉴于处置库场址的重要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了地质处置的安全要求,许多国家对处置库场址的确定都非常慎重,要求从处置库围岩类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建造与运输条件等进行多方面的比选。开展黏土岩场址筛选工作,是国际上主要有核国家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工作的重要选择,其中关于预选地段建造和工程条件的研究是场址选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预选地段建造和工程条件研究,既能从工程建设角度对预选地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外部建设环境等方面进行可行性、适宜性评价,又能为预选地段拟建建筑物结果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通过相关资料收集、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研究工作,按照我国选址准则的要求,运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建造与工程条件综合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对相关国际、区域性组织及有核国家核废料处置库选址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进行了详细调研,结合我国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安全要求与具体选址准则,进一步细化、补充了我国黏土岩处置库具体选址准则。(2)开展了塔木素地区自然地理、经济、交通、气候、工程用电、用水、建造工程材料来源及供应、区域构造及地震、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表土体及不良地质等方面相关资料收集及工程地质勘察,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在以上方面符合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的基本要求。(3)收集了塔木素地区钻孔、编录及地球物理测试等数据资料,开展了岩体宏观特征、矿物成分分析以及含水率、密度、渗透率、自由膨胀率、热学性能、波速、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等物理力学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及资料分析,初步查明了研究区黏土岩岩石学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钻孔工程地质特征。(4)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对塔木素钻孔区域内岩体进行围岩级别划分。依据比利时地下处置库概念设计模型尺寸,以塔木素地区为工程背景,针对拟建地下处置库关键洞室群结构进行了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区TZK-1钻孔在393.5~432.5m区域范围内为Ⅳ~Ⅲ级岩体,437.4~467.2m区域范围内以Ⅲ级岩体的占比最大,而在468.9~478.8m范围内主要为Ⅱ级围岩。模拟开挖过程中,洞室群结构稳定性较好,变形主要出现在竖井侧壁,主、支巷道顶、底板、两帮处位置,另外在交叉部位产生的围岩变形也较为显着。主巷道洞轴线方向应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呈一定的角度,当夹角为45~60度左右时,稳定性最好。(5)以目前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概念设计,结合法国、比利时对处置库的设计思路,模拟研究了处置库接收废物完毕后~洞室群工程屏障破坏失效近场环境变化过程。在不考虑渗流场情况下,该过程实质是力-热顺序耦合过程,温度场呈现迅速增长—峰值—持续—缓慢下降—快速下降—再次平衡的过程。约第100天时,处置库温度到达峰值,最高温度可达100℃左右。温度场大致呈现以中心废物罐为圆心的同心椭圆分布形态,离圆心越近温度越高,若超出圆心一定范围,温度变化不显着。温度场对应力场影响非常显着,对开挖完成后形成的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6)以塔木素地区实际地质剖面建立地质模型,依据多孔介质地下水及溶质运移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基于该模型的地下水及核素在围岩中的迁移过程。核素随着迁移距离增加活度逐渐降低,但在不同介质中差异较大,可能与地下水在不同介质中的流速有关。79Se迁移速率最快,135Cs次之,99Tc再次之。黏土岩作为地质屏障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的迁移速率,从而控制核素达到生物圈的时间及活度。(7)通过对塔木素地区外部配套条件、地质条件、岩体特性、拟建处置库洞室稳定性、拟建处置库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模拟以及拟建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结合目前国际以及国内黏土岩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认为塔木素地区在建造与工程条件方面初步满足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的选址要求。
刘建友,吕刚,赵勇,王婷[6](2019)在《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地下洞室群支护结构设计方法》文中认为为解决复杂洞室群各洞室之间岩墙、岩板的受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难题,基于力学平衡的思想提出应力流守恒原理,即隧道开挖前后任意水平剖面围岩竖向应力流和任意竖直剖面的水平应力流将保持不变,从而计算洞室群中各个岩墙、岩板、岩柱的受力,并根据其稳定性设计支护结构措施。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地下洞室群支护结构设计结果表明,与传统经验法和数值模拟法设计相比,基于应力流守恒原理的洞室群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具有计算便捷、安全可靠的优点。
周玉纯[7](2019)在《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围岩损伤及邻近洞室动力响应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其战略储备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迫切需要建造大型地下水封油库。对于大型地下洞室开挖,钻爆法仍然是主要施工方法。在地下洞室群开挖爆破过程中,由于炸药爆炸时巨大能量瞬间释放,难免会对爆破洞室保留岩体和邻近洞室结构造成冲击并引起振动效应,若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洞室结构的动力损伤,进而对地下洞室群整体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当前,针对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技术和振动安全控制的研究成果明显不足,且主要集中于爆破方案优选、爆破振动监测和爆破振动预测与控制等方面,对地下水封油库洞室爆破损伤效应、动力响应特征及动力稳定性等基础理论鲜有涉及。此外,由于地下水封油库洞室群的储油功能需求,其洞室结构在规模、空间分布、开挖形式及支护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也让针对其他地下工程的相关研究成果难以在该领域推广使用。因此,深入开展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围岩损伤及邻近洞室动力响应特征研究,对完善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施工技术、指导爆破设计和振动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地下水封油库洞室爆破损伤机理和动力响应机制为研究核心,以山东某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工程为研究背景,以丙烷储库洞室开挖爆破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测试、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开展了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围岩损伤及邻近洞室动力响应特征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在现场精细调研和开挖爆破方案分析基础上,开展了地下水封油库洞室开挖爆破振动现场测试,获取了主洞室开挖爆破作用下邻近水幕巷道和邻近主洞室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邻近主洞室,传统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爆破振动速度衰减规律进行描述。而对于邻近水幕巷道,基于量纲分析考虑高程效应的萨道夫斯基修正公式能更好的反映其爆破振动传播规律。(2)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累积损伤效应研究:通过引入损伤因子,建立了爆破动力损伤分析模型,模拟了地下洞室开挖单次爆破荷载作用下围岩损伤演化过程,获取了围岩的损伤分布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重启动技术,模拟实现了地下洞室循环推进式爆破过程,揭示了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下围岩累积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循环推进爆破围岩累积损伤与爆破次数存在非线性关系,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存在累积损伤弱化效应。对地下丙烷储库主洞室和水幕巷道研究区进行现场声波测试,获取了丙烷库主洞室和水幕巷道研究断面位置扰动区范围和岩体力学参数,其中扰动深度分别为3.3m和2.9m。(3)爆破损伤作用下岩体力学参数计算及应用研究:基于爆破作用下岩体性质劣化效应,通过建立岩体纵波波速VP与地质强度指标GSI值和损伤因子D值之间关系,提出了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力学参数计算新改进公式。利用实际坝基岩体工程和边坡岩体工程对新改进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现场声波测试结果,利用新改进方法获取了丙烷主洞室和水幕巷道研究区岩体的力学参数。(4)基于CEEMD方法的爆破振动信号分析及应用研究:分别从“模态混淆抑制能力”和“自适应处理最优算法指标”两个方面,采用仿真信号就CEEMD优化方法在爆破振动信号处理中的优越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将CEEMD应用到地下油库开挖爆破邻近洞室爆破振动实测信号处理中,并结合Hilbert变换,揭示了地下油库邻近洞室爆破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和能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邻近主洞室和邻近水巷道的爆破振动信号均表现为高频能量多,而低频能量少的特点,其中100Hz以下能量占比非常小,可以忽略。考虑到地下水封油库洞室的固有频率,可认为开挖爆破作用下,邻近洞室不会产生共振现象。(5)地下水封油库洞室开挖爆破邻近洞室围岩动力响应特征模拟研究:考虑开挖爆破对邻近洞室动力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地下油库洞室空间布置和开挖爆破方案,结合研究区岩体力学参数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空间位置关系和不同洞室结构的平行主洞室和交叉水幕巷道,构建了考虑爆破损伤的地下水封油库洞室群爆破三维数值模型,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邻近洞室围岩的动力响应特征和受振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主洞室二台阶开挖爆破时,邻近平行主洞室典型横截面迎爆侧曲墙中部为振动最不利位置;主洞室顶层扩挖爆破中,当爆破开挖面与水幕巷道底板中心的水平距离为0m时,邻近交叉水幕巷道底板中部为振动最不利位置。(6)地下水封油库邻近洞室围岩爆破振动安全判据研究:以地下洞室开挖爆破邻近洞室围岩动力响应特征及受振破坏机制为基础,根据应力波传播理论和邻近洞室动力响应统计关系分别建立了地下水封油库邻近洞室爆破振动安全判据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邻近洞室围岩动态强度特征,引入重要性修正系数概念,分别求解了邻近洞室振动速度安全判据。结果表明:考虑到爆破振动速度安全判据严苛程度,邻近主洞室大于邻近水幕巷道。最后,结合我国现有的爆破安全规程提出了邻近洞室综合爆破振动速度安全判据为12cm/s。
刘永乐[8](2019)在《深部高应力硐室群开挖与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采深的增加,煤矿巷道及硐室的开挖和支护越来越困难。作为井下交通枢纽和动力中心,井底车场硐室群的稳定性是煤矿建设的一大重点。本论文基于安居煤矿-1150水平硐室群工程实际,针对其动态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技术展开研究。影响深部硐室群稳定性的自然因素主要为地应力分布和岩性条件,进行了-1150水平硐室群地应力测量和岩石力学试验。-1150水平硐室群区域垂直应力平均为28.2 MPa,基本上等于单位面积上覆岩层的重量;最大水平主应力约34.9MPa,基本为北西—南东向,与硐室群的轴向基本一致。该区域细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为66.9 MPa,弹性模量为8.6 GPa,围岩强度较高,有利于巷道与硐室的维护。影响深部硐室群稳定性的工程因素主要为开挖,是动态、多因素耦合的复杂过程。因此有必要采取动态施工力学对硐室群的开挖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基于弹塑性理论对相邻硐室开挖过程中应力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相邻巷道、硐室开挖造成的应力的相互影响会随着其距离变小而加剧。建立了-1150水平硐室群数值模型,对相邻巷道开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硐室交岔点的应力叠加问题进行了研究。相邻硐室间岩柱尺寸较小时,其开挖过程中相互扰动造成水平应力集中峰值升高约0.28 MPa、垂直应力集中区具有贯通趋势。硐室交岔点在开挖时易产生应力叠加,垂直应力峰值升高1.9 MPa,应力集中情况增大;交岔点处围岩塑性区的范围明显大于巷道直线段塑性区的范围。将硐室群的开挖过程分为三期并制定了施工优化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每种开挖方案下硐室群的应力和塑性区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每一期的最优施工顺序为:第一期,水泵房主体→变电所→管子道;第二期,吸水井壁龛B1B3→B2→电器壁龛A1A3→A2→配水井壁龛C1C2;第三期,吸水井A1A3→A2→配水井B1B2→配水巷C。提出深部高应力硐室群围岩稳定性控制思路,即卸压→让压→二次支护→大刚度支护。针对安居煤矿-1150水平硐室群设计了分层卸压掘进方案和详细的支护参数并进行现场应用。矿压观测结果表明,水泵房最大移近量为60 mm,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该思路对深部高应力硐室群的稳定性控制合理有效。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煤矿深部高应力硐室群的开挖与支护方面。
江权,冯夏庭,李邵军,苏国韶,肖亚勋[9](2019)在《高应力下大型硬岩地下洞室群稳定性设计优化的裂化–抑制法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高应力下大型硬岩地下洞室群突出的围岩灾害性破坏问题,在多个深部/高应力地下洞室群开挖方案与支护参数优化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提出高应力下大型硬岩地下洞室群稳定性优化的裂化–抑制设计方法新理念及其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实施流程。该方法认为高应力下地下洞室硬岩大变形与灾害性破坏本质上是其内部破裂发展和开裂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此建立以抑制硬岩内部破裂发展为关键切入点的理念,以硬岩的开裂测试分析、减裂开挖调整、止裂支护控制为三要素,提出:(1)通过系统地开展洞室群开挖方案优化分析,从开挖角度尽量减少和避免围岩开裂的规模、深度和程度技术体系;(2)通过支护参数、支护时机优化,从支护角度抑制围岩进一步裂化并强化松弛/开裂围岩的整体性从而抵抗地层压力,将围岩从被支护对象转换为承载结构,从而实现充分调动围岩自身承载性能来维护和再造围岩承载拱,达到工程安全、高效和经济的目标。拉西瓦水电站地下洞群开挖顺序优化、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顶拱支护方案优化、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的围岩支护参数复核等工程实践表明了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褚冬攀[10](2019)在《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兴建大量的大型复杂地下洞室。这些地下洞室大都处于高地应力、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同时还伴随着各种软弱结构面(裂隙、节理、断层)。洞室在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卸荷破坏以及软弱结构面活化,严重影响洞室的稳定性,威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因此,急需对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展开研究。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处于埋深大的高地应力区域,在开挖过程中,围岩出现开裂、片帮、掉块、岩爆等多种变形破坏,严重影响了施工开挖进度,因此,开展其变形破坏特征及机理研究,评价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的破环现象和特征,结合围岩松动圈、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建立围岩的表观破坏与围岩损伤之间的联系。现场取样进行围岩初始损伤分析,并进行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利用CT扫描技术分析动态加载后岩石内部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规律,最后结合现场勘探及室内试验结果,建立考虑结构面的双江口地下硐室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结构面对于现场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机制,并评价围岩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双江口水电站地下洞室的地质特性、地质构造及其围岩力学性质对第一层中导洞开挖过程中主厂房和主变室围岩典型破坏进行归纳总结。(2)根据声波法测试以及多点位移计测量结果对围岩内部破坏及表观破坏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主变室表观变形大于主厂房,对应松弛圈深度大于主厂房,说明围岩变形与损伤密切相关。(3)选取主变室与主厂房围岩进行初始损伤分析,并研究其室内静动态力学性质。通过对动态测试后的样品进行CT扫描,研究主厂房和主变室岩石在动态荷载下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情况。从微观上研究岩石变形破坏机制,得出岩样的裂纹从萌生到扩展基本呈现V字型-Y字型-X字型的变化。(4)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室内试验测试获得的岩石力学参数,建立离散元数值模型,重现中导洞围岩在开挖卸荷后应力状态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中导洞开挖后应力的重分布是围岩变形破坏的诱发因素。(5)综合分析现场调研资料、现场监测、室内试验、施工情况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揭示围岩变形力学行为与结构面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洞室开挖围岩变形破坏主要受结构面控制,裂隙数量与结构面面成正相关控制。结构面控制区域围岩位移以剪切位移为主,其他区域位移主要以卸荷回弹变形为主。
二、龙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顺序及稳定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顺序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玄武岩洞室群施工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与特点 |
2.1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及地下厂房洞室群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脆硬玄武岩 |
2.2.2 柱状节理玄武岩 |
2.2.3 层间错动带 |
2.2.4 地应力及围岩分类 |
2.3 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要求 |
2.3.1 脆硬玄武岩变形特性 |
2.3.2 层间错动带变形特性 |
2.3.3 洞室群围岩变形联动关系 |
2.3.4 白鹤滩洞室群围岩变形控制相关要求 |
3 洞室群围岩变形时空调控技术 |
3.1 超前预控制 |
3.2 垂直薄分层 |
3.3 平面细分区 |
3.4 进尺短步长 |
3.5 爆破精细严 |
3.6 快速强支护 |
3.7 全程勤量测 |
3.8 数据快反馈 |
3.9 动态反演优化 |
4 洞室围岩变形调控案例 |
4.1 主厂房顶拱变形控制 |
4.1.1 顶拱锚固观测洞 |
4.1.2 顶拱分层分区分步开挖支护 |
4.1.3 主厂房下挖过程中围岩变形控制 |
4.2 高边墙层间错动带变形控制 |
4.2.1 置换主支洞联合抗剪系统 |
4.2.2 超前深层锚固及锁口加固系统 |
4.2.3 层间错动带C2处理效果 |
5 结论 |
(2)伏牛山特长公路隧道地下洞室群交叉施工稳定性分析及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叉隧道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洞室群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下洞室群交叉施工方案设计 |
2.1 工程概况 |
2.1.1 洞室群项目介绍 |
2.1.2 区域地质背景 |
2.1.3 地下洞室群围岩分级 |
2.2 地下洞室群交叉施工方案 |
2.2.1 洞室群施工方案设计 |
2.2.2 送/排风交叉口施工方案设计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交叉洞室施工动态监测与稳定性分析 |
3.1 监测方案制定依据 |
3.1.1 隧道监控量测措施 |
3.1.2 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
3.2 伏牛山隧道地下洞室群施工监测方案 |
3.2.1 监测项目选择与断面布设 |
3.2.2 监测仪器选配与安装 |
3.2.3 监测频率与数据处理 |
3.3 动态施工监测结果分析 |
3.3.1 拱顶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3.3.2 周边收敛监测结果分析 |
3.3.3 围岩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3.3.4 型钢拱架监测结果分析 |
3.4 交叉洞室施工稳定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洞室群动态施工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伏牛山隧道地下洞室群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定 |
4.2.2 模型计算参数的选取 |
4.2.3 本构模型的选择 |
4.2.4 计算范围及边界约束条件 |
4.2.5 地应力释放模拟 |
4.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3.1 洞室群整体稳定性分析 |
4.3.2 交叉洞室动态施工影响性研究 |
4.3.3 送、排风口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
4.4 有限元模拟与现场实测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交叉口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及方案优化 |
5.1 概述 |
5.2 有限元数值模型建立 |
5.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3.1 主洞不同施工工法影响性对比分析 |
5.3.2 交叉口不同开挖顺序影响性对比分析 |
5.3.3 交叉口初期支护加强长度影响性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深部软岩硐室群破坏机制与施工过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破坏机制分析 |
1.1 工程概况 |
1.2 现场破坏分析 |
2 数值试验模型与评价指标 |
2.1 模型建立 |
2.2 数值试验方案设计 |
2.3 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 |
1) 评价指标 |
① 围岩表征变形量 |
② 围岩表征变形增量 |
2) 评价模型 |
3 大断面硐室群施工过程影响机制 |
3.1 第一类方案 |
3.2 第二类方案 |
3.3 开挖次序综合评价与建议 |
4 现场应用 |
5 结 论 |
(4)考虑渗透系数非均质性的地下洞室群渗流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渗透系数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 |
1.2.2 初始渗流场的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
1.2.3 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非稳定渗流分析的研究 |
1.3 论文思路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基于克里金插值的非均质渗流场分析 |
2.1 引言 |
2.2 渗透系数空间分布的理论及方法 |
2.2.1 区域化变量理论 |
2.2.2 变异函数的计算 |
2.2.3 克里金法原理 |
2.3 基于克里金插值的渗流场分析步骤 |
2.4 方法应用 |
2.4.1 数据处理及统计 |
2.4.2 变异函数的拟合 |
2.4.3 交叉验证 |
2.4.5 克里金插值结果分析 |
2.4.6 均质渗流场与非均质渗流场的对比分析结果 |
2.5 工程实例 |
2.5.1 工程概况 |
2.5.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5.3 空间分布规律 |
2.5.4 克里金插值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相关向量机与布谷鸟算法的初始渗流场反演分析 |
3.1 引言 |
3.2 RVM和CS算法基本原理 |
3.2.1 RVM原理 |
3.2.2 CS算法原理 |
3.3 基于RVM-CS的边界水位反演模型 |
3.3.1 三维稳定渗流场计算原理 |
3.3.2 边界水位反演的数学表达 |
3.3.3 反演模型的构造 |
3.4 工程实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替代模型的建立 |
3.4.3 基于CS算法的边界水位反演 |
3.4.4 初始渗流场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 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的非均质非稳定渗流场分析 |
4.1 引言 |
4.2 三维非稳定渗流计算原理 |
4.3 密集排水孔幕模拟 |
4.4 工程实例 |
4.4.1 工程概况 |
4.4.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4.3 均质与非均质渗流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4.4.4 不同开挖顺序下的非均质渗流场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现状 |
1.2.1 我国高放废物分类及其来源 |
1.2.2 地质处置研究概况 |
1.2.3 地质处置安全评价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4 选址和场地评价工作研究现状 |
1.2.5 处置库概念设计模型研究现状 |
1.2.6 处置库洞室开挖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7 处置库近场环境研究现状 |
1.2.8 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研究 |
2.1 国外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和建议 |
2.1.1 IAEA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1.2 欧共体与北欧五国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1.3 美国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1.4 其他国家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2 国外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及建议 |
2.2.1 法国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2.2 比利时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2.3 瑞士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2.4 德国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3 国内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推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木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
3.1 工区自然地理、经济、外部配套条件概况 |
3.1.1 工区位置、交通简况 |
3.1.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3.1.3 气候特征 |
3.1.4 工程用电特征 |
3.1.5 工程用水特征 |
3.1.6 建造工程材料来源及供应 |
3.2 区域构造及地震特征 |
3.3 地层、岩性特征 |
3.4 水文地质特征 |
3.4.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
3.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3.4.3 水化学特征 |
3.5 地表土体及不良地质特征 |
3.5.1 地表土特征 |
3.5.2 不良地质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塔木素地区岩体特性研究 |
4.1 钻孔位置 |
4.2 黏土岩岩石学特征 |
4.2.1 宏观特征分析 |
4.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2.3 岩样薄片鉴定分析 |
4.3 黏土岩物理力学性质 |
4.3.1 含水率 |
4.3.2 密度 |
4.3.3 渗透率 |
4.3.4 自由膨胀率 |
4.3.5 热学性能 |
4.3.6 声波测试试验 |
4.3.7 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
4.3.8 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
4.4 钻孔工程地质特征 |
4.4.1 岩石裂隙研究 |
4.4.2 综合地球物理参数分析 |
4.4.3 地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拟建处置库洞室稳定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
5.1 围岩级别划分 |
5.2 洞室开挖基本理论 |
5.2.1 洞室开挖后的弹性应力状态 |
5.2.2 洞室开挖后的塑性应力状态 |
5.3 数值模拟方案 |
5.3.1 模拟软件简介 |
5.3.2 模拟工程概况 |
5.3.3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
5.3.4 模型参数设置 |
5.4 开挖过程中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1 竖井分布开挖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2 主巷道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3 竖井-主-支洞室群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4 地应力方位对洞室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拟建处置库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模拟研究 |
6.1 拟建处置库近场环境分析 |
6.2 基本原理 |
6.3 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数值模拟方案 |
6.3.1 工程概况及数值计算模型 |
6.3.2 模型参数设置 |
6.3.3 假定、初始及边界条件 |
6.4 近场环境变化规律 |
6.4.1 温度场变化规律 |
6.4.2 位移场变化规律 |
6.4.3 应力场变化规律 |
6.4.4 塑性区变化规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拟建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 |
7.1 核素迁移情景分析 |
7.2 核素在黏土岩中的运移机制 |
7.2.1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 |
7.2.2 地下水溶质数学模型 |
7.3 远场核素迁移数值模拟方案 |
7.3.1 研究区概况 |
7.3.2 数值计算模型 |
7.3.3 相关参数选取 |
7.4 核素迁移规律 |
7.4.1 地下水流场变化规律 |
7.4.2 不同核素迁移变化规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地下洞室群支护结构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其证明 |
1.1 应力流守恒原理 |
1.2 应力流守恒原理的证明 |
1.2.1 弹性应力解析法 |
1.2.2 塑性应力解析法 |
1.2.3 总体受力平衡法 |
2 地下洞室群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
2.1 洞室群岩墙或者岩板的安全系数 |
2.2 岩墙或岩板的抗压强度 |
2.3 应力流的分配 |
3 工程应用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3.3 支护结构设计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与建议 |
(7)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围岩损伤及邻近洞室动力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岩体爆破损伤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爆破作用下邻近洞室动力响应特征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3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下水封油库洞室开挖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
2.1 概述 |
2.2 地下水封油库工程概况 |
2.3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3.1 区域地质条件 |
2.3.2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 |
2.3.3 研究区特征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
2.4 地下水封油库洞室开挖爆破技术及现场振动测试 |
2.4.1 地下水封油库洞室开挖爆破设计 |
2.4.2 爆破振动测试方案 |
2.4.3 爆破振动测试结果 |
2.4.4 邻近洞室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爆破作用下围岩损伤特征及岩体力学参数研究 |
3.1 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累积损伤特征研究 |
3.1.1 概述 |
3.1.2 LS-DYNA显示动力有限元基本原理 |
3.1.3 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下围岩累积损伤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
3.1.4 基于声波测试的地下洞室围岩爆破累积损伤特征研究 |
3.2 爆破损伤作用下岩体力学参数计算及应用 |
3.2.1 概述 |
3.2.2 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发展与改进 |
3.2.3 本文改进思路及法则应用 |
3.2.4 工程验证分析 |
3.2.5 工程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EEMD方法的地下洞室爆破振动信号分析 |
4.1 概述 |
4.2 希尔伯特-黄变换 |
4.2.1 模态分解 |
4.2.2 希尔伯特变换 |
4.3 仿真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 |
4.3.1 自适应后处理最优算法的五个指标 |
4.3.2 仿真信号模态分解 |
4.3.3 仿真信号希尔伯特变换 |
4.4 地下水封油库爆破振动信号时频特征分析 |
4.4.1 邻近主洞室爆破振动信号时频特性与能量分析 |
4.4.2 邻近水幕巷道爆破振动信号时频特性与能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洞室开挖爆破邻近洞室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地下洞室开挖爆破平行主洞室动力响应特征 |
5.2.1 数值计算模型 |
5.2.2 材料模型及参数 |
5.2.3 起爆过程及模型可靠性分析 |
5.2.4 平行主洞室振动速度响应特征 |
5.2.5 平行主洞室应力响应特征 |
5.2.6 平行主洞室位移响应特征 |
5.3 地下洞室开挖爆破交叉水幕巷道动力响应特征 |
5.3.1 数值计算模型 |
5.3.2 模型可靠性分析 |
5.3.3 水幕巷道爆破动力响应特征 |
5.3.4 不同爆源位置水幕巷道爆破响应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下洞室开挖爆破邻近洞室安全判据研究 |
6.1 概述 |
6.2 基于理论分析的爆破安全判据 |
6.2.1 纵波在自由界面上的反射 |
6.2.2 横波在自由界面上的反射 |
6.2.3 基于理论分析邻近洞室爆破振动速度安全判据 |
6.3 基于数值模拟的爆破安全判据 |
6.4 爆破安全判据对比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深部高应力硐室群开挖与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安居煤矿-1150水平硐室群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水文瓦斯地质 |
2.3 地应力现场测量 |
2.4 岩石力学参数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3 硐室群动态施工围岩稳定研究 |
3.1 硐室群动态施工力学基本理论 |
3.2 硐室围岩应力分布影响因素 |
3.3 硐室群动态开挖力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硐室群建模与硐室稳定性研究 |
4.1 -1150水平硐室群数值模型 |
4.2 岩柱尺寸对相邻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4.3 交岔点应力叠加对相邻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1150 水平硐室群开挖顺序优化研究 |
5.1 -1150水平硐室群第一期开挖 |
5.2 -1150水平硐室群第二期开挖 |
5.3 -1150水平硐室群第三期开挖 |
5.4 本章小结 |
6 -1150水平水泵房支护技术研究 |
6.1 深部硐室群围岩稳定性控制思路 |
6.2 具体实施方案 |
6.3 水泵房矿压观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高应力下大型硬岩地下洞室群稳定性设计优化的裂化–抑制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地下洞室群设计优化的裂化–抑制法基本原理 |
2.1高应力下硬岩变形与破坏现象的本质特征 |
2.2裂化–抑制法基本思想 |
2.3优化分析的关键技术 |
2.4洞群稳定性设计优化实施流程 |
2.4.1洞群施工前 |
2.4.2洞群施工中 |
2.4.3洞群完工后 |
2.5洞室围岩止裂控制手段 |
3拉西瓦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全局开挖方案优化分析 |
3.1工程背景简介 |
3.2开挖台阶高度优化 |
3.3洞群开挖顺序全局优化分析 |
4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右岸厂房顶拱支护优化分析 |
4.1工程背景简介 |
4.2右岸厂房顶拱稳定性分析 |
4.3顶拱围岩破裂与支护优化调整 |
4.4 稳定性复核 |
5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围岩支护参数复核分析 |
5.1工程背景简介 |
5.2围岩破裂区估计与支护复核 |
6结论与认识 |
(10)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
1.2.2 岩体强度测试及细微观分析 |
1.2.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洞室围岩工程分类 |
第3章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的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围岩破坏特征 |
3.2.1 应力控制型破坏 |
3.2.2 结构面控制型破坏 |
3.2.3 应力-结构面复合控制型破坏 |
3.3 围岩松弛特征 |
3.4 围岩变形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岩石静态与动态室内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单轴静态压缩试验研究 |
4.2.1 静态试样制备及方案 |
4.2.2 单轴静态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动态力学试验研究 |
4.3.1 动态试样制备及波速分析 |
4.3.2 动态试验设备及原理 |
4.3.3 动态强度分析 |
4.4 室内试验与现场破坏之间的联系 |
4.5 小结 |
第5章 地下厂房离散元数值分析 |
5.1 离散元软件简介 |
5.2 参数选取 |
5.3 模型构建 |
5.4 开挖结果分析 |
5.5 围岩变形破坏机制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龙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顺序及稳定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玄武岩洞室群施工技术创新[J]. 樊启祥,汪志林,何炜,林鹏,王红彬,徐建荣,段杭.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1(09)
- [2]伏牛山特长公路隧道地下洞室群交叉施工稳定性分析及方案优化[D]. 李梦瑶. 长安大学, 2021
- [3]深部软岩硐室群破坏机制与施工过程优化[J]. 黄玉兵,王琦,高红科,蒋振华,李珅,陈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1(01)
- [4]考虑渗透系数非均质性的地下洞室群渗流场分析[D]. 李雅琦.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D]. 段谟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地下洞室群支护结构设计方法[J]. 刘建友,吕刚,赵勇,王婷.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S2)
- [7]地下水封油库开挖爆破围岩损伤及邻近洞室动力响应特征研究[D]. 周玉纯.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深部高应力硐室群开挖与支护技术研究[D]. 刘永乐.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9]高应力下大型硬岩地下洞室群稳定性设计优化的裂化–抑制法及其应用[J]. 江权,冯夏庭,李邵军,苏国韶,肖亚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06)
- [10]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D]. 褚冬攀.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