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丘一副区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震[1](2018)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结构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性系统,其类型与发展模式均直接影响城市各方面的运营情况,以及人居环境的质量水平。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聚集形成诸多世界级、全球区域级、国家级和地区级大城市,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出现一系列诸如用地非秩序、发展非平衡、系统非生态等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种严峻形势在土地资源紧张、生态格局敏感、人地矛盾突出的复杂地形区域表现的尤其明显。我国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且涉及国土面积巨大,上述难题所覆盖的城市数量亦更加广泛,为解决地形复杂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促进城市系统健康循环,本文提出将“复杂地形”和“空间结构”关联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以背景和问题导向——概念梳理与理论研究——方法构建——思路引导——策略提出——实践应用的逻辑展开。本文以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城市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案例剖析,纵向分析不同种类的地形环境中城市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采取对比的思路,选取典型城市与非平原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借助地学图谱与数学模型量化研究城市空间结构随时间的演变特征,揭示空间结构类型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方向的多种动力因子,尝试提出规划原则并构建具体优化策略,最后通过案例进行全面实证。概括来讲,文章以“现象描述——变化规律——演变原因——应对策略”的脉络进行阐述。首先,笔者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以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寻找研究的具体方向和可能性,发现山地等单一地形种类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较多且大多停留在定性阶段,故本文将城市背景扩展到复杂地形这一个综合地域并引入定量分析方法,试图构建较完整的研究系统。其次,为达到将复杂地形和城市空间结构紧密结合的研究目的,分别对两者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以便掌握其内在特征,从辨证的角度看待复杂地形和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重点从区域和时间双重视角下探究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的空间结构类型和演变特征,一方面将复杂地形环境划分为四类地区,即山地地区、丘陵地区、高原地区和盆地地区,并采取71个城市样本的大量分析资料,分别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归纳研究;另一方面通过选取典型城市并构建图谱体系来纵向研究不同地形环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通过Boyce-Clark指数、动态度指数等数学模型计算并与平原城市进行横向对比,发掘内在规律,总结空间结构类型以及对发展趋势进行剖析。第四,探索空间结构演变在此类特殊环境的主要驱动影响因子,具体归纳为基础性促生因子、推动性催化因子和引导性干预因子,涉及地形、文化、历史、技术、社会结构和政策规划诸多方面。在上述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规划原则并构建具体优化策略,着重从地质生态、土地利用规律与地形特征结合、交通体系因地随形、三维空间地域性等方面展开。最后,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以重庆市开州区为实践案例,按照背景条件——空间结构演变历程——动力影响因子——现存问题——诉求及原则——策略构建的路线,证明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张莹莹[2](2010)在《沟壑坝系多目标开发统筹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沟壑坝系规划建设逐渐完善,坝系的开发利用是其最终目的,但是现阶段坝系开发利用还不够深入。该文在坝系规划建设的基础上,研究适合黄土高原沟壑区坝系多目标开发统筹规划的方法。以甘肃省安家沟小流域和田家沟小流域为例,首先应用数学的多目标规划方法对小流域进行了土地利用的多目标线性规划,然后对小流域进行农、林、牧多目标规划,最后结合景观,提出发展景观农、林、牧业的建议。安家沟流域的多目标开发统筹规划主要体现在农、林、牧业的多目标开发。安家沟流域农业、果园、放牧等都比较成熟,因此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园等景观旅游。田家沟流域的多目标开发统筹规划主要体现流域景观的开发上。该流域坝系开发型式有:生态旅游开发型、森林资源开发型、果品产业开发型和草畜产业开发型。流域内建成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及生态旅游风景区,成效良好。
李仕华[3](2011)在《梯田水文生态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梯田是一种十分有效地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增加土壤水分,达到雨水资源利用的目的,对解决制约旱作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系统地论述了梯田的发展历史,对梯田水文生态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梯田的基本特征。以黄土高原的甘肃庄浪县梯田和陕西乾县梯田为例,采用调查研究与野外试验、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分析与综合、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梯田水文生态问题及其效益,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性成果。(1)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梯田的来由、形成、历史、类型及其特征,结合黄土高原的实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梯田的作用功能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对梯田水文生态系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梯田使得降雨入渗作用迅速加强,而与之伴生的减少或抑制了坡面径流,甚至使范围内的全部降雨就地入渗。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壤具有高渗透性和高蓄水性固有属性,为降雨入渗提供了顺畅的通道。其结果是,梯田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充裕的水因子保证,为“水文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支持性的作用。(3)研究了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通过坡面土(壤)体分析,认为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在于使得在坡地条件下,坡面径流系统及其伴随着土壤(体)非稳定性产生的土壤易流失性发生了改变,进而改变了水循环的路径和空间分布储存的特征,从而产生对生态环境的支配机制。(4)采用土钻烘干法,结合使用探针式时域反射仪(TRIME-PICO),研究了三场降雨过程中,梯田土壤储水量与坡地土壤储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三次降雨量之和为41.72mm时,梯田土壤储水量累计增加了37.12mm,坡地土壤储水量累计增加了17.981mm。梯田水文系统的入渗功能好于坡地水文系统。(5)研究了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研究的结果是,土层深度0-2m处,豆科作物下梯田土壤含水量均值为14.76%,玉米地的土壤含水量均值为13.29%,果园地的土壤水分均值为11.98%。同时研究了不同植物下的梯田内侧、中部和外侧不同土层深度下的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6)采用水保法和调查的方法,依据梯田有效面积和蓄水拦沙指标,计算了甘肃庄浪地区梯田效益。庄浪县丰水年拦蓄水量2211万m3,拦蓄泥沙1190万t;平水年拦蓄水量1700万m3,拦蓄泥沙850万t;枯水年拦蓄水量1304万m3,拦蓄泥沙567万t。梯田粮食增产量为5万t。梯田及其梯田水文生态系统具有蓄水拦沙和良好的粮食生产功能。
王埃平[4](2007)在《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而且是我国煤、油、气能源矿产富集区,又是“十五”期间和21世纪投资建设的重要的新能源化工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和资源开发,同生态修复及农林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就使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与生态环境质量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上升到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举世闻名,是“头字号”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修复的作用与地位,也随着治黄实践也在不断提高。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整治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丰富的治山治水经验。在陕晋蒙三角区重点抓了矿区绿化、水源开发与保护、水土流失治理、清理煤窑、河道整治和土焦改造示范工程,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典范。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黄土高原自然资源和生态修复的实际情况,研究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程以及措施优化配置理论和技术难题,使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我国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事业的向前进一步发展,具体着重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生态自然修复机理及修复潜力的研究;2、生态自然修复实施区域划分及指针体系研究;3、生态自然修复工程验收分区标准及规范研究;4、生态自然修复规划设计技术规范研究;5、生态自然修复过程及其效果的监测与评估研究。在研究中运用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土壤学理论、国土资源学理论等,结合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地区综合治理实例,对我国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针对我国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区土地荒漠化的特点和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国内外生态修复的研究内容和办法,系统地研究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中综合治理的典型模式。这对于国土整治、科学管理及生态环境正确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2、总结了我国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规划方法。依据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土地荒漠化的特点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应用恢复生态学理论和水土保持原理,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系统地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的模式和步骤;提出了按小流域资源功能进行综合治理措施配置,在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3、在全面分析黄土高原影响坡面、沟道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以及土壤侵蚀形式、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坡面和沟道综合治理措施配置的原则和要求。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决策系统,进行了沟道坝系优化规划模型研究,根据大量观测试验结果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实践,深入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淤地坝建设作为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对于加快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和自然植被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4、通过对黄土高原修复区生态退化特征和退化机理的详细分析,以生态环境状况极其脆弱的盐池县为例,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研究,提出一套针对该县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内插法、回归分析法,评价了盐池县1991~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在评价时间范围内,该县的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情况在逐年变好;并且对2001~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作了预测,结果呈现良性发展势头。5、根据生态修复的实际,提出了生态修复目标: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增加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
贾泽祥[5](2004)在《黄土高原山坡地水土流失及其对生产力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但近代以来,人口迅速增长、资源过度开发等,致使林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土地退化加快,生态和生产条件恶化。本论文针对黄土高原山坡地水土流失演变特性和生产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采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计算,对区域山坡地水土流失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 黄土高原山坡地不同的耕作措施、种植方式、作物结构等影响着其水土流失形式、强度及其质量退化和生产力下降。 (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导致山坡地质量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层厚度变薄;土壤质地粗粒化、石质化、母质化;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不断降低;降水入渗量减少;土壤理化性状恶化。 (3) 建立了土地质量综合评判模型: a.土地质量最小因子限制性综合评判模型 b.土地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建立了土壤侵蚀对山坡地质量影响的评价模型: a.山坡地质量年际渐变侵蚀退化评价模型是; b.山坡地质量累计侵蚀退化评判模型.西安理工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4)化强度。度愈大。单位时间范围内山坡地生产力降低的百分率反映了山坡地质量的退土壤侵蚀强度愈小,质量退化强度愈弱,土壤侵蚀强度愈大,退化强 (5)黄土高原山坡地可归纳为三种退化类型:土层厚度薄层化主导退化类型;土壤质地母质化一一沙石化主导退化类型;土壤养分流失主导退化类型。 (6)提高黄土高原山坡地生产力是一个涉及山坡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植被有效配置与管理、生物一工程一农艺技术措施有机整合的系统工程。核心是山坡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关键环节是植被恢复建设和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关键词:黄土高原山坡地土壤侵蚀生产力
罗丽霞[6](2003)在《县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重庆市忠县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忠县农业景观现状的分析与评价,对忠县农业景观进行了规划与设计。 本文首先介绍了整体性原理、时空尺度与等级层次原理、镶嵌稳定性原理、生态控制原理4条基本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中的地位、作用。主要介绍了县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内涵、原理以及原则和目标。 然后本文以忠县为例,从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方面对忠县的农业景观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评价。首先从地、气、水、土四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忠县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根据“区内地貌形态成因的相似性和区间地貌形态、成因的差异性”的原则,将忠县分为以下四个地貌类型组合区,它们分别是: ①沿江两岸中、高丘区(Ⅰ); ②拔山低丘区(Ⅱ); ③中部高丘区(Ⅲ); ④西中南部低中山区(Ⅳ) 本文运用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选用了黄秉维先生提出的农业生产潜力模型,对各地貌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一一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Ⅰ区土壤生产潜力和光温潜力最大,Ⅳ区最小。从光、热、水三方面分析了忠县农业生产适宜性,得出结论如下:各地貌区主要分别适宜种植如下作物,Ⅰ:水稻、小麦、油菜、胡豆、榨菜、柑橘等;Ⅱ: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烟叶等;Ⅲ:小麦、油菜、玉米、红薯等;Ⅳ:松、柏、茶、桐等经济林木。 对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进行分析时,借用了地理信系系统软件,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孔隙度、总镶嵌度两方面对农业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如下:(1)Ⅱ区耕地孔隙度最小,则说明此区耕地地块相对较大,利于发展农业;(2)Ⅳ园地、林地孔 县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重庆市忠县为例隙度最小,则说明林地、园地地块相对较大,利于发展园林业。 基于上述分析与讨论,本文最后对忠县农业景观进行了功能分区和功能区内部结构规划与设计。将忠县分为四个功能区,他们分别是: (1)沿江两岸中、深丘粮、林区(1): (2)拔山没丘农耕区(11); 门)中部深丘粮、牧区(111): (4)西中南部低中山园、林、牧区 门)。 并分别采用了农业复合经营、农林牧立体景观设计模式对各区进行了功能区内部结构 的规划与设计。
彭珂珊[7](2003)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 ,根据近 2 0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新研究的理论和实际 ,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水平低、贫困人口多 ,特别是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情况 ,科学的分析了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干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之对策 .
彭珂珊[8](2003)在《西部生态环境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近20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新研究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水平低、贫困人口多,特别是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情况,科学地分析了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干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之策。
郑宝明[9](2002)在《绥德水保站50年科研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主要承担着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和水土保持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任务。建站 5 0年来取得的水土保持基础资料、研究成果和试验研究方法等 ,已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生产和治理等方面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彭珂珊[10](2002)在《西部生态环境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文中指出通过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 ,根据近 2 0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新研究的理论和实际 ,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水平低、贫困人口多 ,特别是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情况 ,科学的分析了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干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之对策 .
二、黄丘一副区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丘一副区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城市面临的问题 |
1.1.2 中国城市化面临关键转型 |
1.1.3 我国地形地貌类型复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梳理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4 现阶段主要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 复杂地形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研究 |
2.1 复杂地形概述 |
2.1.1 复杂地形构成要素 |
2.1.2 我国复杂地形种类及特征 |
2.2 城市空间结构概述 |
2.2.1 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
2.2.2 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特征 |
2.2.3 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 |
2.3 复杂地形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2.3.1 复杂地形为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客观条件 |
2.3.2 城市空间结构对复杂地形环境产生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复杂地形区域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及演变特征 |
3.1 区域视角下实证归纳复杂地形区域的城市空间结构 |
3.1.1 丘陵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
3.1.2 高原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
3.1.3 山地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
3.1.4 盆地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
3.2 时间视角下典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图谱特征分析 |
3.2.1 数据来源及典型城市筛选 |
3.2.2 城市空间结构图谱体系构建 |
3.2.3 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3.3 空间结构总结及发展趋势剖析 |
3.3.1 空间结构总结 |
3.3.2 发展趋势剖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影响因子 |
4.1 基础性的促生影响因子 |
4.1.1 复杂的地形地貌 |
4.1.2 独特的地域文化 |
4.1.3 选择性继承的历史 |
4.2 推动性的催化影响因子 |
4.2.1 技术进步打破地形约束 |
4.2.2 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 |
4.2.3 社会结构差异引起空间分化 |
4.3 引导性的干预影响因子 |
4.3.1 社会政策的影响 |
4.3.2 规划的生态导向 |
4.4 本章小结 |
5 构建复杂地形环境下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策略研究 |
5.1 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普遍问题 |
5.1.1 自然空间见缝插针,生态系统脆弱 |
5.1.2 用地布局混乱,空间缺乏弹性 |
5.1.3 交通方式单一,出行效率低下 |
5.1.4 区域发展失衡,城市特色消逝 |
5.2 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原则 |
5.2.1 尊重地形地貌环境,以城市自适应性为基础 |
5.2.2 把握演变规律,符合特定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 |
5.3 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 |
5.3.1 地质安全与生态优先 |
5.3.2 土地利用规律与地形特征相结合 |
5.3.3 因地随形的交通体系优化 |
5.3.4 地域性的三维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
5.3.5 其他优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重庆市开州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规划策略 |
6.1 开州区城市概况分析 |
6.1.1 优越的地理区位 |
6.1.2 复杂的地形地貌 |
6.1.3 悠久的历史文化 |
6.1.4 优化的产业经济 |
6.2 开州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及动力因子 |
6.2.1 基于图谱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 |
6.2.2 基于要素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 |
6.2.3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影响因子 |
6.2.4 现存主要问题和空间结构优化诉求 |
6.3 开州区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原则 |
6.4 开州区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策略 |
6.4.1 生态安全导向的用地划分与自然格局构建 |
6.4.2 符合地形条件的功能布局优化及开发时序 |
6.4.3 构建功能等级合理的多样化内外交通网络 |
6.4.4 开州城历史背景下的特色空间保护与重塑 |
6.4.5 空间结构发展与城乡统筹战略趋势相协同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C.样本城市空间形状指数的计算数据 |
(2)沟壑坝系多目标开发统筹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外淤地坝的应用 |
1.2.2 国内淤地坝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3.3 技术路线 |
2 淤地坝及坝系综述 |
2.1 淤地坝的基本介绍 |
2.1.1 淤地坝的定义 |
2.1.2 淤地坝的地位与作用 |
2.2 坝系的基本介绍 |
2.2.1 坝系的概念 |
2.2.2 坝系布置原则 |
2.3 坝系规划的基本介绍 |
2.3.1 坝系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
2.3.2 坝系规划的原则 |
2.3.3 坝系规划的效益 |
3 沟壑坝系多目标统筹规划研究 |
3.1 理论与方法 |
3.1.1 多目标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
3.1.2 景观生态学 |
3.2 坝系多目标开发规划 |
3.2.1 农业开发规划 |
3.2.2 林业开发规划 |
3.2.3 草畜开发规划 |
3.2.4 沟壑坝系景观开发规划 |
4 多目标规划与景观结合的规划研究 |
4.1 景观农业开发规划 |
4.1.1 景观农业及规划的涵义 |
4.1.2 景观农业构建 |
4.1.3 景观农业的意义 |
4.2 景观林业开发规划 |
4.2.1 景观林业的类型及意义 |
4.2.2 景观林业构建原则 |
4.3 景观草畜开发规划 |
4.3.1 景观草场类型 |
4.3.2 畜牧养殖景观类型 |
5 安家沟流域坝系多目标开发统筹规划研究 |
5.1 安家沟流域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自然条件 |
5.1.3 社会状况 |
5.2 多目标规划方法 |
5.2.1 安家沟土地利用情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规划结果 |
5.3 多目标开发规划 |
5.3.1 发展观光农业 |
5.3.2 开发生态景观林业 |
5.3.3 景观旅游开发 |
6 田家沟流域坝系多目标开发统筹规划研究 |
6.1 田家沟流域概况 |
6.1.1 地理位置 |
6.1.2 自然条件 |
6.1.3 治理现状 |
6.2 多目标规划方法 |
6.2.1 田家沟土地利用情况 |
6.2.2 研究方法 |
6.2.3 规划结果 |
6.3 田家沟小流域坝系景观规划 |
6.3.1 流域坝系规划工程简介 |
6.3.2 流域坝系开发型式 |
6.4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及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 |
6.4.1 建设现状 |
6.4.2 建设的成效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梯田水文生态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梯田的类型特征及其功能 |
2.1 梯田的类型 |
2.1.1 按地区分类的梯田 |
2.1.2 按田坎材料分类的梯田 |
2.1.3 按断面形式分类的梯田 |
2.2 梯田断面及其特征 |
2.2.1 梯田微地貌 |
2.2.2 梯田的断面要素 |
2.2.3 梯田的特征 |
2.3 梯田的功能 |
2.3.1 保持水分的功能 |
2.3.2 保持土壤的功能 |
2.3.3 保持肥力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
3.1 水文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类型 |
3.1.1. 水文生态系统的概念 |
3.1.2. 水文生态系统的类型 |
3.1.3 水事活动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 |
3.2 梯田水文系统 |
3.2.1 梯田水文系统概念 |
3.2.2 梯田水文系统的过程 |
3.2.3 梯田水文系统构成 |
3.3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 |
3.3.1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概念 |
3.3.2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要素 |
3.3.3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分析 |
4.1 梯田减蚀作用机理分析 |
4.1.1 坡面产流冲刷过程 |
4.1.2 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4.1.3 梯田减蚀的物理分析 |
4.2 梯田使土壤肥力发生变化及其机制分析 |
4.2.1 坡面土壤(体)的易流失性作用 |
4.2.2 坡面土壤(体)易流失性与土壤肥力 |
4.3 梯田对水分储存时空发生变化及其机制分析 |
4.3.1 不同坡度梯田入渗量的变化 |
4.3.2 梯田降水入渗时间历时的延长 |
4.4 梯田对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及其研究方法 |
5.2 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统计特征值 |
5.2.1 玉米作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特征值分析 |
5.2.2 豆科作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特征值分析 |
5.2.3 果园植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特征值分析 |
5.3 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
5.3.1 玉米作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
5.3.2 豆科作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
5.3.3 果园植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
5.4 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试验结果分析 |
5.4.1 梯田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5.4.2 梯田土壤水分水平方向的空间变异 |
5.4.3 梯田土壤水分异常点(值)的空间变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试验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观测仪器及检验 |
6.2.1 TRIME测量原理 |
6.2.2 TRIME的精度检验 |
6.3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观测区的布置 |
6.3.1 试验场地选择 |
6.3.2 试验观测场地布置 |
6.4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过程及土壤水分动态观测研究 |
6.4.1 试验期间的降雨过程 |
6.4.2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描述 |
6.5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土壤储水量的计算 |
6.5.1 参数的确定 |
6.5.2 计算过程及结果 |
6.5.3 结果分析 |
6.6 SCS模型下的流域降雨径流量的计算分析 |
6.6.1 基本原理 |
6.6.2 CN值确定 |
6.6.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7 冬小麦梯田与坡地土壤水分变化试验研究 |
6.7.1 试验概况及其方法 |
6.7.2 冬小麦梯田与坡地土壤水分变化描述 |
6.7.3 冬小麦梯田与坡地土壤储水量计算 |
6.7.4 冬小麦梯田与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梯田及生物埂的水文生态效应分析 |
7.1 梯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7.1.1 梯田切填土部位的土壤理化性质 |
7.1.2 梯田切填土部位的土壤养分 |
7.2 梯田生物埂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7.2.1 梯田生物埂的土壤养分 |
7.2.2 梯田生物埂的物理特性 |
7.3 梯田及生物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7.3.1 梯田对作物生长的水分影响 |
7.3.2 梯田生物埂下的土壤水分变化 |
7.4 梯田生物埂的水文生态及其气候效应 |
7.4.1 梯田生物埂的水土保持效应 |
7.4.2 梯田生物埂的气候效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梯田效益分析 |
8.1 研究区概况 |
8.2 梯田的蓄水拦沙效益分析 |
8.2.1 概述 |
8.2.2 蓄水拦沙量的计算方法 |
8.2.3 蓄水拦沙指标的确定 |
8.2.4 蓄水拦沙效益计算 |
8.3 梯田经济效益分析 |
8.3.1 梯田宽度及地形部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8.3.2 梯田粮食增产量分析 |
8.3.3 梯田粮食产量效益计算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1.3 生态修复的概念 |
1.3.1 生态修复的概念 |
1.3.2 生态修复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
1.4 生态修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
1.5 生态修复学的发展趋势 |
1.6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黄土高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 |
2.1 黄土高原的范围 |
2.2 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质与地貌 |
2.2.2 气候与水文 |
2.2.3 土壤与植被 |
2.3 社会经济特征 |
2.3.1 人口急剧膨胀 |
2.3.2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
2.3.3 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单一 |
2.3.4 农民增收困难 |
2.3.5 作物布局不协调 |
2.3.6 投入波动较大 |
2.3.7 科教发展滞后 |
3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特征 |
3.1 水土流失 |
3.1.1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
3.1.2 影响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
3.2 沙漠化 |
3.2.1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基本概况 |
3.2.2 黄土高原地区沙漠化的成因 |
3.3 干旱缺水 |
3.3.1 黄土高原干旱缺水的现状 |
3.3.2 黄土高原水资源严重缺乏 |
3.3.3 严重缺水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影响 |
4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目标、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4.1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需求与可行性 |
4.1.1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需求 |
4.1.2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可行性 |
4.2 生态修复的机理 |
4.2.1 限制因子原理与生态修复 |
4.2.2 生态适宜性和生态位原理与生态修复 |
4.2.3 生物演替理论与生态修复 |
4.2.4 生物多样性原理与生态修复 |
4.2.5 地带性分布规律与生态修复 |
4.2.6 缀块—廊道—基底理论与生态修复 |
4.3 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 |
4.4 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技术方法 |
4.4.1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
4.4.2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
4.4.3 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
4.4.4 荒漠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
4.5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
4.6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目标 |
5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模式 |
5.1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措施的设计原则 |
5.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操作程序 |
5.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途径 |
5.3.1 科学确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 |
5.3.2 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 |
5.3.3 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
5.3.4 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
5.4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典型模式 |
5.4.1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
5.4.2 淤地坝建设模式 |
5.4.3 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技术模式 |
5.4.4 封禁治理模式 |
5.4.5 节水技术模式 |
5.4.6 扶贫开发模式 |
5.4.7 生态移民模式 |
5.4.8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模式 |
5.4.9 农业生态旅游模式 |
6 生态修复的效益评价 |
6.1 黄土高原生态退化原因分析 |
6.1.1 生态修复区的生态退化特征 |
6.1.2 生态修复区的生态退化机理 |
6.2 生态修复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3 评价方法及过程 |
6.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5 指标评分 |
6.2.6 评价与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黄土高原山坡地水土流失及其对生产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山坡地治理开发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1.1.2 山坡地治理开发的生态意义 |
1.1.3 山坡地综合开发在黄河开发治理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 |
1.2 国内外研究基础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山坡地生态径迹特征及其开发治理的意义 |
1.3.2 山坡地开发治理状况、经验及生态经济问题 |
1.3.3 主要类型区山坡地侵蚀特征及形成条件 |
1.3.4 山坡地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生产力影响 |
1.4 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 黄土高原基本情况概述 |
2.1 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2.2 黄土高原社会经济特征 |
2.2.1 人为不合理活动历来比较严重 |
2.2.2 传统产业和产业结构面临新的挑战 |
2.2.3 人口等社会因素是制约生态稳定和改善的瓶颈 |
2.2.4 提高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仍是区域治理开发的重要目标 |
2.3 黄土高原山坡地治理开发现状 |
2.4 山坡地治理开发面临的问题 |
2.4.1 严重水土流失和人为不合理活动导致土地退化 |
2.4.2 干旱严重,降水资源有效利用程度较低 |
2.4.3 山坡地利用不合理 |
2.4.4 山坡地生产力低且不稳定 |
2.5 山坡地开发治理的经验教训 |
2.5.1 对宏观区域规律和山坡地自身的规律认识不足 |
2.5.2 农林牧协调结合非常重要 |
3 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
3.1 山坡地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
3.1.1 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地形和风等 |
3.1.2 人类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耕作和土地利用方式等 |
3.2 丘陵沟壑区山坡地土壤侵蚀垂直分布规律及演化 |
3.2.2 单一坡面土壤侵蚀与沉积分布 |
3.2.3 坡面不同侵蚀分带侵蚀产沙关系 |
3.3 不同类型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特征 |
3.3.1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丘1区) |
3.3.2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丘2区) |
3.3.3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丘3区) |
3.3.4 黄土高塬沟壑区(高原区) |
4 土壤侵蚀对山坡地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分析 |
4.1 土壤侵蚀影响山坡地质量的评价模型 |
4.1.1 土地质量单因子影响强度评判模型 |
4.1.2 土地质量综合评判模型 |
4.1.3 土壤侵蚀对山坡地质量影响的评价模型 |
4.2 土壤侵蚀对山坡地质量的影响分析 |
4.2.1 切割地面、剥蚀表土 |
4.2.2 破坏山坡地土壤质地 |
4.2.3 降低山坡地土壤肥力 |
4.2.4 降低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及水分生产效率 |
4.2.5 影响山坡地土壤理化性状 |
4.2.6 土壤侵蚀对山坡地质量影响的总体分析 |
5 提高山坡地生产力的技术途径 |
5.1 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 |
5.1.1 林草植被覆盖率合理范围 |
5.1.2 山坡地农林牧适宜性诊断指标 |
5.2 植被有效配置与管理 |
5.2.1 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地带适宜性分析 |
5.2.2 山坡地乔灌草复层混交植被建造模式 |
5.2.3 黄土丘陵山坡地林草植被配置模式 |
5.3 生物—工程—农艺技术措施有机整合 |
5.3.1 提高山坡地林草植被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
5.3.2 草地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 |
5.3.3 提高山坡宜农耕地生产力的技术途径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县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进展和内涵 |
1.2 选题背景、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 |
2 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中的地位 |
3 县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
3.1 县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 |
3.2 县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原理 |
3.3 县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目标 |
4 忠县农业景观现状分析、评价 |
4.1 忠县与忠县农业概况 |
4.1.1 忠县概况 |
4.1.2 忠县农业概况 |
4.2 农业系统分析、评价 |
4.2.1 农业生态系统分析、评价 |
4.2.1.1 农业生态环境要素分析、评价 |
4.2.1.2 农业生产现状分析、评价 |
4.2.2 农业经济系统分析、评价 |
4.2.2.1 农业生产潜力分析、评价 |
4.2.2.2 农业生态适宜性分析、评价 |
4.2.3 人类社会系统 |
4.2.3.1 农业生产景观格局分析、评价 |
4.2.3.2 农业生产技术、政策分析 |
5 忠县农业生态规划与设计 |
5.1 规划与设计目标 |
5.2 区域农业景观功能分区 |
5.3 各功能区内部的结构规划与设计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重庆市忠县行政区划图 |
附图一 |
附图二 |
(8)西部生态环境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的基本概况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
二、西部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
三、西部生态环境整治的基本途径 |
(10)西部生态环境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西部的基本概况和生态环境治理的 意义 |
2 西部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
2.1 水土流失加剧 |
2.2 地质灾害频发 |
2.3 干旱灾害严重 |
2.4 风沙危害蔓延 |
2.5 草场严重退化 |
2. 环境污染加剧 |
3 西部生态环境整治的基本途径 |
四、黄丘一副区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D]. 李震. 重庆大学, 2018(04)
- [2]沟壑坝系多目标开发统筹规划方法研究[D]. 张莹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3]梯田水文生态及其效应研究[D]. 李仕华. 长安大学, 2011(06)
- [4]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 王埃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5)
- [5]黄土高原山坡地水土流失及其对生产力影响研究[D]. 贾泽祥. 西安理工大学, 2004(02)
- [6]县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D]. 罗丽霞. 西南师范大学, 2003(03)
- [7]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J]. 彭珂珊.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8]西部生态环境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J]. 彭珂珊.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 [9]绥德水保站50年科研探索与实践[J]. 郑宝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02(12)
- [10]西部生态环境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J]. 彭珂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