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铁路局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学[1](2006)在《营热体质外感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与体质相关的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古今文献与外感病研究现状,总结当今外感病的一些特征,参考病理体质学说提出“营热体质”与“营热体质外感”学说,阐述了“营热体质”的形成、特征以及“营热体质外感”的临床表现与辨证指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清营解表”的治法方药,并从临床调研与临床病例观察予以验证。通过梳理外感病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辨病、辨证、辨质论治相结合,内外因素共同重视是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体质因素在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中占有相当的重要性,而且在当今时代更加显着。因此,结合体质,尤其是病理性体质探讨外感病的辨证论治确有其意义所在。现代医学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均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如对病毒细菌的研究,机体的免疫应答,抗感染治疗等。同时也发现由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加之病毒的变异性等原因,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也成为促进研究中医药治疗外感病的原因之一。在当今病毒变异,抗生素耐受等现状下,中医药对于外感病,尤其外感发热急症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当今的外感病的治疗现状也显示了新的特点:一是重视人体因素,或从宿疾痼病的内伤基础而论,或从体质的内热、郁热等特点而论,无不强调了当今人体的内在因素对外感病的影响;二是在治疗用药方面,或从微观的血液循环改变,或从传统的热毒内蕴、郁热伤津,或从内热体质、营热体质等角度,或强调先证而治以“截断扭转”,在外感病的卫分阶段即应用了凉血活血的营血分药物,临床显示效果良好。营热体质以营阴郁热为病理,以长期反复咽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赤,多伴有反复外感等为主要特征的病理体质类型。营热体质的形成以“营养过剩”的饮食为主要因素,同时受环境、情志、劳逸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人体体质呈现出营卫俱热的特点。卫为阳主外,其热可得以布泄,营属阴主内,其热常郁于内,久则热盛于营阴,形成营热内盛的病理体质;又有生活环境、情志、劳逸、外感等因素或使营卫气血运行不畅,热更郁于营阴,或直接加重其营热,从而促进营热体质的形成。营热体质以阴血分郁热为内在病理特征。其热属实,位于阴分,故临床多表现为手足心热、舌质红赤、咽部红肿、易于外感、多汗形实、面红怕热等。营热体质外感即营热体质之人的外感病证,是具有某种体质特色的外感病证。营热外感病自始至终都存在营热因素,亦即营热贯穿于整个外感病过程中。“营热体质”由于营热内郁,一方面“营盛卫疏”使营卫不和,卫外失常;另一方面,营热内盛易感召阳热邪气,均易导致外感,成为“营热体质外感”发病的基本病机。“营热体质外感”是营热病理体质基础上的外感病,其基本特征为:易于发生风热表证,外感后病变发展速度快,除一般的恶寒、鼻塞、咳嗽等卫表症状,又具有易迅速发热,发热高,不易退,咽部红肿疼痛明显,喉核红肿严重,舌质红赤,脉浮数或滑数等特点。其病势缠绵,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并多有余邪遗留,甚或变成乳蛾、咳嗽等证。营热体质外感,是具有病理体质特色的外感病,故而其治仍以外感为主。但同时又
杨学,姜建国[2](2005)在《清营解表理论与治法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当今环境和体质特征,参考卫气营血辨证,借助病理体质学说,提出“营热体质”理论和“清营解表”治法。认为由于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当代人体质多以“营热”为特征,具有此体质特征的人在外感病初期即当治以“清营解表”
杨学[3](2003)在《清营解表理论与治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整理外感病初期辨证论治源流的基础上,以《伤寒论》辨证思维为指导,结合当今环境、体质的时代特征,探讨外感病新的辨证理论和治疗方法。论文参考卫气营血辨证与截断疗法,借助病理体质学说,提出“营热体质”和“清营解表”的新理论和方法。认为由于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人体体质以“营热”为特征,外感病初期即当“清营解表”。论文从传统的思辩角度进行理论探讨,并从临床流行病学调研,临床病案分析,动物实验方面进行验证,获得肯定性结论。“营热体质”、“清营解表”是本文的特色与创新所在,对于当今外感病的辨治,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临床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余建梅,刘毅丹,张联合,许绩荣[4](2003)在《厦门市中小学生常见病分布动态》文中认为目的 了解厦门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分布及动态变化。方法 对厦门市中小学生1995年及2000年常见病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视力不良是影响该市中学生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影响小学生健康的常见病有视力不良、龋齿、贫血和营养不良。5 a来营养不良跃居威胁该市中小学生健康第2位疾病。结论 防治近视是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健康教育应加强营养合理、平衡膳食有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秦杰英[5](2002)在《南昌铁路局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南昌铁路局中小学生的营养现状。[方法]1996~1999年连续4 a对南昌铁路地区和沿线的4所中小学开展学生营养状况的连续监测。[结果]在4所中小学中共监测了19 218人,其中男生10 172人,女生9 046人。1996~1999年间,学生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而学生营养过剩则呈上升趋势;南昌地区的学生营养过剩率和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1.15%和16.30%,而铁路沿线则分别为10.52%和30.51%;男生营养过剩率与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1.08%和16.59%,而女生则分别为14.73%和24.96%,P值均小于0.01。[结论]提示对中小学生应加强营养知识教育,推行合理营养,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孙莉萍[6](2001)在《南昌铁路地区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生长发育水平上等的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身高离差法 ,体重离差法 ,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身高、体重、营养状况的评价 :对特殊人群进行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探讨。结果 :生长发育上等水平的初中生 ,营养状况与早餐质量、睡眠时间、婴儿时期带养人关系密切 ;与先天、遣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而婴儿时期的喂养方式、儿少时期的饮食习惯 ,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等对营养状况影响不大 ;营养不良在生长发育水平上等的初中生中所占比例较高 ,在性别上有高度显着性差异 ,即以男性肥胖为主 ,以女性肥胖、消瘦为多 ,与喜食肉类、蔬菜食品有关。结论 :生长发育上等水平的初中生属特殊人群 ,总体发育水平较高 ,但营养不良水平 ,特别是肥胖情况较严重应引起关注
二、南昌铁路局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铁路局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营热体质外感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综述一:与体质相关的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源流 |
1 《内经》 |
2 《伤寒杂病论》 |
3 晋唐时期 |
4 宋金元时期 |
5 明清时期 |
6 近现代 |
综述二:外感病中医学研究现状 |
1 基础理论研究 |
2 临床研究 |
综述三:现代医学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
2 临床研究进展 |
对外感病研究现状的思考 |
1 现代医学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与现状分析 |
2 中医学治疗外感病的特点与现状分析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 营的概念内涵 |
1.1 营气卫气的概念 |
1.2 营卫之气的生成 |
1.3 营卫的循行 |
1.4 营卫的生理功能 |
1.5 营卫生理关系 |
1.6 营卫与脏腑的关系 |
1.7 营卫与阴阳、气血、经络的关系 |
1.8 营卫的病理 |
1.9 营热的文献梳理 |
1.10 营、荣、营气、营阴、营血、营分、营盛的概念 |
2 营热体质 |
2.1 体质基本理论 |
2.2 营热体质的概念 |
2.3 营热体质的形成 |
2.4 营热体质的特征 |
2.5 营热体质外延 |
3 营热体质外感 |
3.1 病理体质对外感病的影响 |
3.2 营热体质外感的概念 |
3.3 营热体质外感的基本特点与特征 |
3.4 营热体质外感外延 |
3.5 营热体质外感治疗原则——清营解表 |
3.6 清营解表方药 |
3.7 讨论 |
第三部分 临床部分 |
1 营热体质与营热外感临床调研 |
1.1 调查目的 |
1.2 调查对象 |
1.3 调查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1.5 结果 |
1.6 结论 |
2 清营解表合剂治疗营热体质外感疗效观察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管理 |
2.5 统计分析 |
2.6 结果 |
2.7 讨论 |
2.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清营解表理论与治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当今外感病的一般特征 |
1.1 “天以常火”的环境使外感病邪以热为主 |
1.2 外感病的发病、发展及转归规律 |
2 营热体质外感病的特点 |
2.1 营热体质 |
2.1.1 概念 |
2.1.2 形成 |
2.1.3 基本特征与临床诊断标准 |
2.2 营热体质与相关概念比较 |
2.2.1 营热体质与热入营分证的区别 |
2.2.2 营热体质与血热证的区别 |
2.2.3 营热与一般内热的区别 |
2.2.4 营热与阴虚内热区别 |
2.3 营热体质外感 |
2.3.1 感邪与发病 |
2.3.2 症状、发展与转归 |
2.4 清营解表法与用药特点 |
3 清营解表理论和治法的意义 |
3.1 对外感病辨治的意义 |
3.2 对中医体质学说的意义 |
3.3 对辨证论治的意义 |
(3)清营解表理论与治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外感病辨证论治源流 |
(一) 《内经》、《难经》时代 |
(二) 东汉时期 |
(三) 晋唐宋金元时期 |
(四) 明清时期 |
(五) 近现代 |
二、 清营解表理论与治法方药的探讨 |
(一) 当今外感病的一般特征 |
(二) 营热体质外感病的特点 |
(三) 清营解表法 |
(四) 清营抗感汤 |
(五) 几个注意问题 |
三、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一) 目的 |
(二) 对象 |
(三) 时间 |
(四) 方法 |
(五) 数据处理 |
(六) 结果 |
(七) 结论 |
四、 临床病例观察 |
(一) 一般资料 |
(二) 病例选择 |
(三) 治疗方法 |
(四) 治疗效果 |
(五) 典型病例 |
(六) 总结 |
五、 实验研究 |
(一) 实验目的 |
(二) 实验材料 |
(三) 实验方法 |
(四) 观测指标及结果 |
(五) 实验讨论 |
六、 清营解表理论和治法的意义 |
(一) 对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 |
(二) 对中医体质学说的意义 |
(三) 对辨病论治、辨证论治、辨质论治的意义 |
(四) 对中医预防、养生学的意义 |
(五) 对中医发病、辨证、治法、方药学的意义 |
(六)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厦门市中小学生常见病分布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2 厦门市小学生常见病分布动态观察见表2。 |
3 讨论 |
(6)南昌铁路地区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1) 问卷调查资料的可信度分析: |
2) 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婴儿时期喂养方式的关系: |
3) 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婴幼儿时期带养人的关系: |
4) 初中生营养状况与早餐饮食习惯的关系: |
5) 初中生营养状况与睡眠时间的关系: |
6) 初中生营养状况与父母亲文化程度的关系: |
7) 初中生营养状况与父母亲职业的关系: |
8) 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先天、遗传因素的关系: |
9) 初中生营养不良的性别分析: |
10) 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喜食肉类食品的性别分析: |
11) 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喜食蔬菜食品的性别分析: |
3 讨论 |
四、南昌铁路局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营热体质外感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D]. 杨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2]清营解表理论与治法的探讨[J]. 杨学,姜建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03)
- [3]清营解表理论与治法的研究[D]. 杨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03)
- [4]厦门市中小学生常见病分布动态[J]. 余建梅,刘毅丹,张联合,许绩荣. 职业与健康, 2003(01)
- [5]南昌铁路局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J]. 秦杰英. 职业与健康, 2002(01)
- [6]南昌铁路地区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影响因素的关系[J]. 孙莉萍. 实用临床医学, 2001(03)
标签:热体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