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泖港镇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点居民健康档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1](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海政发[2021]15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区内各市属公园、林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6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前言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2019年,森林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首都更好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宋增强[2](2021)在《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金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大城市的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固化单一、低收入人口多、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落后、造富能力差,使得我国的乡村地区出现衰败的现象。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战略,体现出了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现阶段国情特征的准确把握,特别是在国际局势相对紧张,新冠疫情仍未被完全战胜的当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应对全球化危机的压舱石。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且在经济地理结构上与全国类似,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模板,山东省推行“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将鲁南经济圈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地、转型发展新高地。本文以鲁南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研读相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鲁南经济圈内乡村经济、乡村振兴现状进行评价,并为乡村振兴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第一,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提取城乡融合发展、不平衡发展和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从宏观层面对鲁南经济圈经济地位、农业农村发展进行阐述,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分析鲁南经济圈农村收入区域差距;第三,通过构建包含有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先对鲁南经济圈内四市进行综合评价和结果分析,再将鲁南经济圈与省内另外两个经济圈进行对比;第四,选取临沂市尹家峪田园综合体这一案例,以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为方向,细化为15项具体内容进行实地调研,并从中梳理问题总结经验,为后续对策建议提供实践参考;最后,针对前文对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的评价结果和案例分析中的问题,提出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鲁南经济圈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但农业大而不强,区域内四个地级市总体经济实力处于山东省16地市靠后位置,从泰尔指数的测算结果看,四个地级市间农村收入差异较大,且有较明显的分化现象;第二,鲁南经济圈内乡村振兴发展不够均衡,表现在县域发展差异大、同一地区各指标得分不稳定;鲁南经济圈与省内乡村振兴发展较好的胶东经济圈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第三,鲁南经济圈内乡村的发展还面临很大的困境,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它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优化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增加了就业机会,但也存在覆盖面不广、重旅游观光轻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根据以上结论,本文从立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整合生态资源,打造宜产宜居的乡村环境;摒弃恶俗陋习,培育良好乡风;提高农民的组织力和基层政府治理效率;完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以百业兴旺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提出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发展建议。
栗圣杰[3](2020)在《松江区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立与民营的机构养老服务在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化养老的进程。当前,社会更倾向于选择公立养老机构养老,民营养老机构的优势无法充分展现,床位空缺现象时有发生。那么松江区这种现象是否严重,除了价格差异还有哪些因素是社会对公立养老机构持积极态度的原因,民营养老机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等。论文主要从公立和民营养老机构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论文选取松江区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公立与三家民营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聚焦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分析法,定性跟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主要从如下五方面展开:第一,运用公共物品理论,通过松江区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和分布发展状况选取出进行实地调研的六家代表性公立和民营养老机构。第二,结合公立养老机构的性质,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对三家公立养老机构中的服务内容、收费水平、床位数、资金人力状况进行汇总并提取共性,同时初步剖析问题成因。第三,针对民营养老机构属性,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三家民营养老机构中的服务内容、收费水平、床位数、资金人力状况进行汇总,探讨民营养老机构现状问题的复杂性。第四,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进行多维比较,分析不同性质养老机构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解释结构模型,总结出大家对公立养老机构持积极态度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第五,对公立和民营养老机构接下来的发展优化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松江区存在一部分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民营养老机构床位长期空置现象,民营养老机构护理人才短缺与缺少人文关怀等因素共同导致其缺乏竞争优势。因此要加强养老机构服务品牌的建设与机构变革,创新机构优惠政策,增强政策扶持力度,社会应增加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宣传与关注,创新养老服务护理人才培养政策,提升专业养老服务水平,增强养老机构自身建设,增加人文关怀。相信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的选择观念会逐渐转变,这样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才会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彭杰[4](2019)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提升研究 ——以上海松江X和Y社区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剧烈变化。后工业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社区发展历经单位制、社区制,并逐步向智慧社区等方向发展。本文主要研究问题是“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表现形式、发生机制及优化路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四个层面进行切入:社区组织内部整合、社区组织间合作、治理目标设定及激励、服务供给。本文以基层社区公共服务为对象,立足希克斯提出的整体性治理理论,聚焦由于碎片化而产生的社区内部协调困境而引发的公共服务“孤岛”、社区治理组织间协作困境、社区治理目标错位、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滞后等具体问题。力图通过整体化治理手段,增强共同体价值认同,构建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公约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方法,以松江区X社区(大型导入社区)及Y社区(大型拆迁安置社区)的基层公共服务构建过程为个案,研究社区治理碎片化困境及其发生机理。通过研究,本文提出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策略,即通过建立新的组织文化、信息管理和人员培训方式等形成新的组织形式,提升社区治理内在维度的整合;通过建立共享领导权、捆绑式预算、协同结构等,进而形成新的组织间合作的共享工作方式,提升社区治理外在维度的协同;通过建立人民满意度为核心指标的绩效体系,进而形成新的权责导向和激励机制,提升社区治理共治的上层维度;建立新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进而形成新的公共服务共享供给方式,提升社区治理的下层维度。
谭天[5](2019)在《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及优化 ——以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为例》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振兴乡村战略,新型农村社区作为近些年农村地区改革建设的主要载体,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体验,关系到社区发展的稳定前程。2007年全国首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市举行,青岛市作为首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城市,历经近十年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具体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如何,是否有效地发挥公共服务的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有待从定量的层面上进行检验和评估。首先,对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历程、配置评价等文献研究资料进行梳理,结合国家、山东省、青岛市三个层次的新型农村社区技术规范初步确立了配置的绩效指标,通过调研青岛市各区市已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不断完善调查问卷和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选择以层次分析法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方法,参照《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技术导则》中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归纳分类,构建多层次的评价模型,并按步骤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依次进行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权重。最后,选取青岛市范围内十个典型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样本进行打分,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对比不同类型样本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绩效,直观展现出当下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实际情况,结合样本社区实际对不同类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和配置建议。通过此次研究发现,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绩效得分情况中,以小城镇集聚类型社区当属最佳,为76.65分,其次是功能区整合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社区,分别为76.60分和73.84分,而城中村改造型和中心村融合型社区配置得分较低,分别为69.59分和69.41分。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对于医疗卫生设施最为重视,其次是教育设施。在各类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中,养老设施、商业金邮设施和市政设施相比于其他设施,配置水平有待更进一步优化提升。本研究构建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体系,对青岛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进行评价及总结优化,以期对今后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韩柯[6](2019)在《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央连续颁发了很多有关智慧居家养老的政策,其目的是解决老龄化问题,中央非常重视智慧化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自2017年2月6日,国家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来,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迅速发展,各地区都相继将居家养老服务朝智慧化的方面推进。但其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供需失衡、数据壁垒等。为此,首先本文将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关注政府提供该公共产品的职责履行情况。同时,对居家养老和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并对政府职能和公共产品理论进行简要阐述,重点说明政府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其次对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其平台运作机理及管理机制运行现状,并对徐州市政府目前已有的规范引导举措有一定的认识。再次从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现状中探究隐含在其中的问题,即惠民力度低、难以满足高层次需求、认知度及接受度较低、智能化水平低、主导型政府定位存在偏差等。并对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政策可操作性弱、内部机构责任划分不清、财政投入不足、缺乏统一用人标准以及宣传推广力度低。最后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从政策落实、监督机制、人才保障、文化氛围四个方面着手,以如何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核心,为促进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期推进徐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智慧化发展。
曹允[7](2019)在《资源优化配置视角下虚拟养老院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银发时代伴随着城镇化到来,社会养老抚养比明显上升,以大城市主的养老问题愈发严峻。虽然各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养老发展新模式,但养老资源配置效率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提升。论文在在对上海市养老资源配置现状及效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虚拟养老院建设,旨在探索降低养老资源使用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新途径,并在致力于提高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兼顾配置结果公平,以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相较传统养老模式,虚拟养老院提供的服务更专业、更精准、更具人性化,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资源的配置效率,还能不断挖掘未被开发的新的养老资源。论文以虚拟养老院建设作为研究对象,聚焦虚拟养老院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运用成本理论和公平效率理论,以松江区作为实例,从建设主体、基本构架、具体工作内容三个维度,展开虚拟养老院建设研究。首先,主张建设主体多元化。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居委和物业,论文分析了不同主体应在虚拟养老院建设中承担的主体职能及其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虚拟养老院的基本架构:建立信息化三级资源调配网络格局,逐步实现养老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建立完善的共享资源审核机制,拓宽养老资源参与养老服务的渠道,确保养老资源的服务质量;完善从业服务人员培训考核制,确保标准化服务流程和服务水平;制定严格的服务质量监督办法,保证服务质量;最后,结合上海松江区养老资源配置具体情况,分析了松江虚拟养老院建设的具体工作,包括:提供随需求而变的全年无休助餐服务,利用“混合所有制”打造优质养老服务,创新思维塑造老年品质生活三个方面。但受现实条件限制,松江区虚拟养老院实际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深化养老资源分类工作,借助三级信息资源调配网络格局的构建,不断推进养老资源分级管理工作;其次,实行“两步走”策略,制定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先通过中期计划完成前期基础设施布局和管理工作,再通过长期计划逐步实现智能化养老;最后,通过智能化移动终端设备的研发和使用,实现养老不离家,为居家老人打造专业化养老服务,系好居家养老安全带。
周淑娟[8](2019)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 ——以霞满云间为例》文中指出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激烈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大社会养老的挑战,养老服务领域正在积极呼吁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组织的参与。随着老龄化和高龄化的深刻影响,社会组织在庞大的养老需求与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中,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激励之下,不断深入社区,与政府、社会合作,共同参与提供差异化和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文章着重从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成因分析、对策分析四大模块展开论述。理论分析部分结合多元供给、组织行为等学理知识展开研究。实证分析模块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面板数据和区域环境分析,具体按照纵横脉络,梳理和剖析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与一定区域内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综合案例研究、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法,选取霞满云间案例作深入观察和研究,跟踪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不同项目,描述参与机制所涉及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等运行状况;数据分析工具配合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分析社区老人养老需求和社会组织服务供给满意度,评估供需状况。成因分析和对策分析模块更多是总结前四章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运用社会组织参与过程的三个阶段:动机、行为和目标,解读和提取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本文运用多元供给理论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机制过程中与政府、老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剖析供需关系与机制运行的联系;通过组织行为理论观察和探索社会组织参与过程并解读和提取出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多元供给、组织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上海市松江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观察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得讨论结果更为客观、有效,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发现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社区养老的精准化服务水平,同时也为学界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丽丽[9](2018)在《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快速老龄化的深刻变革,人口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现象显着,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日益弱化和机构养老资源供需失衡使得社区承载了巨大的养老职能。因此,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我国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展老年宜居社区试点工作,目前上海市老年宜居理念、政策和试点都取得了显着成绩和实质性推进。由于上海市还未出台完整的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体系,使得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上海市老龄事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老年宜居社区街道全覆盖,在此背景下,构建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以更好的指导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势在必行。论文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在研究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问题时,都是以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居环境四个理念--安全性、健康性、便捷性和舒适性为依据的。本文参考上述四个理念,随机选取了覆盖黄浦区、宝山区、浦东新区、松江区共八个老年宜居社区试点单位进行实际调研,发现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存在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性有待增强、老年人健康保障体系亟需完善、为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老年人主动参与意识仍需加强的问题,并从政府管理、支持政策、统筹规划、参与机制等四个层面,分析了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调研发现人居环境四个理念与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实际不相适应,于是对其内容加以丰富,并提出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是安全性、健康性、可及性和参与性四个标准。然后,运用专家打分法筛选并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并计算权重值,得出各个评价指标在评价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基于上述分析,论文建立了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目标模型,根据安全性、健康性、可及性和参与性四个评价标准提出了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对策,即加强社区适老化、优化社区支持体系、提高为老服务专业化、健全老年人参与机制。
黄蕾[10](2017)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治理一直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我国城镇化体系的末端,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大规模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农村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面临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从长远目标和客观实际情况来看,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理论上,如何坚持党和国家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思想,建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在实践上,如何创新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都是富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精神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基础理论和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分析和认真总结,在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实证考察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旨在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探讨新型农村社区良性治理的路径选择。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通过三大部分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梳理。在理论上,本文从治理理论及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对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内涵进行了研究,界定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并阐释了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绩效等四个维度,奠定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本文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过程进行了阐述,厘清了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社区的最初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发展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的跨越提升,直到今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全国各个农村地区的全面推进和广泛开展的脉络。其次,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实证考察与案例分析。以河南省许昌县E新型农村社区和青海省互助县X新型农村社区为样本,结合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调查了解和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总结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并深入剖析了这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探究实现我国新型农村社区良性治理的路径,这既是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的理论验证,也是创新和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依据。最后,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论指导下,本文分别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绩效四个维度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全面、系统、具体、深入的研究,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E新型农村社区和X新型农村社区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对解决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的形势下,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在党的领导下一个多元参与共治的过程,它是在多个维度之下进行的综合性治理,需要政府等治理主体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确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目标,在于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之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因此,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水平,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就要明确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目标,提高社区规划水平,发展朝阳绿色产业和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不断促进社区文明和谐,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就要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主体,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社区管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企业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在社区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改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方式,加强制度、法律、政策等在新型农村社区的落实和推进,注重民风民俗与伦理道德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绩效,做好社区土地流转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社区美丽环境。
二、泖港镇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点居民健康档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泖港镇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点居民健康档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
1.1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
1.1.1 国家层面 |
1.1.2 京津冀区域层面 |
1.1.3 北京市层面 |
1.1.4 海淀区层面 |
1.2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
2. 项目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历史沿革 |
2.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概况 |
2.2.4 交通条件 |
2.3 自然资源 |
2.3.1 土地资源 |
2.3.2 水资源 |
2.3.3 湿地资源 |
2.3.4 动植物资源 |
(1)植物资源 |
(2)动物资源 |
2.3.5 旅游资源 |
2.4 生态环境状况 |
2.4.1 空气环境质量 |
2.4.2 水环境 |
2.4.3 土壤环境 |
2.4.4 声环境 |
2.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
2.5 特色文化 |
2.5.1 皇家园林文化 |
2.5.2 古树名木文化 |
2.5.3 大运河文化 |
2.5.4 红色文化 |
2.5.5 高等教育文化 |
2.5.6 中关村科创文化 |
3. 森林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
3.1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
3.1.1 林地资源 |
(1)总体情况 |
(2)空间分布 |
3.1.2 林种结构 |
3.1.3 乔木林特征 |
(1)林龄组成 |
(2)林分起源 |
(3)优势树种 |
3.1.4 林木蓄积 |
3.1.5 森林覆盖率 |
3.2 城区绿地特征分析 |
3.3 生态科普载体分析 |
3.4 资源管护情况分析 |
3.4.1 森林防火 |
3.4.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3.4.3 林业信息化建设 |
3.4.4 公益林管护 |
3.4.5 绿地管护 |
3.4.6 野生动植物保护 |
3.4.7 林业队伍 |
3.5 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
3.5.1 森林网络 |
(1)林木覆盖率 |
(2)城区绿化覆盖率 |
(3)城区树冠覆盖率 |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5)城区林荫道路率 |
(6)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
(7)乡村绿化 |
(8)道路绿化 |
(9)水岸绿化 |
(10)农田林网 |
(11)重要水源地绿化 |
(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
3.5.2 森林健康 |
(1)树种多样性 |
(2)乡土树种使用率 |
(3)苗木使用 |
(4)生态养护 |
(5)森林质量提升 |
(6)动物生境营造 |
(7)森林灾害防控 |
(8)资源保护 |
3.5.3 生态福利 |
(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
(3)公园免费开放 |
(4)乡村公园 |
(5)绿道网络 |
(6)生态产业 |
3.5.4 生态文化 |
(1)生态科普教育 |
(2)生态宣传活动 |
(3)古树名木 |
(4)市树市花 |
(5)公众态度 |
3.5.5 组织管理 |
(1)建设备案 |
(2)规划编制 |
(3)科技支撑 |
(4)示范活动 |
(5)档案管理 |
3.5.6 总体情况 |
3.6 森林城市建设潜力分析 |
3.6.1 国土增绿潜力分析 |
(1)林业用地 |
(2)村庄驻地、四旁用地 |
(3)城区绿地 |
3.6.2 森林健康提升潜力 |
3.6.3 森林服务提升潜力 |
3.6.4 森林文化提升潜力 |
3.7 优势与问题 |
3.7.1 优势 |
(1)生态区位重要,规划站位较高 |
(2)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支持有力 |
(3)生态格局完整,建设基础扎实 |
(4)群众基础较好,爱绿氛围浓厚 |
3.7.2 面临的问题 |
(1)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与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
(2)乡村绿化特色和乡愁生态景观还需进一步挖掘强化 |
(3)生态场所服务和生态活动传播还需进一步发动扩散 |
4. 森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
4.1 指导思想 |
4.2 建设原则 |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2.2 坚持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
4.2.3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 |
4.2.4 坚持近自然化理念 |
4.2.5 坚持科学节俭绿化 |
4.2.6 坚持人文生态融合 |
4.2.7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
4.3 规划愿景 |
4.4 规划依据 |
4.4.1 法律法规 |
4.4.2 标准规范 |
4.4.3 国家、地方文件与规划 |
4.5 规划范围 |
4.6 规划期限 |
4.7 规划目标 |
4.7.1 总体目标 |
4.7.2 阶段目标 |
(1)近期目标(2021年—2023年) |
(2)中期目标(2024年—2025年) |
(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 |
4.7.3 指标目标 |
5. 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
5.1 上位规划衔接 |
5.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2《北京市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3《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2 总体布局 |
(1)一屏四心 |
(2)多廊多点 |
6. 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
6.1 城区绿地完善工程 |
6.1.1 建设范围、人口数量 |
6.1.2 建设目标 |
6.1.3 建设内容 |
(1)公园绿地建设 |
(2)小微绿地建设 |
(3)老旧公园升级 |
(4)环境友好型社区改造 |
(5)森林城市建设示范活动 |
(6)森林城市科技主题公园建设 |
6.2 两道绿隔扩展工程 |
6.2.1 建设现状 |
6.2.2 建设目标 |
6.2.3 建设内容 |
(1)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
(2)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
6.3 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
6.3.1 建设现状 |
6.3.2 建设目标 |
6.3.3 建设内容 |
(1)新建道路高标准绿化 |
(2)已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
(3)林荫停车场建设 |
6.4 生态水系打造工程 |
6.4.1 建设现状 |
6.4.2 建设目标 |
6.4.3 建设内容 |
(1)“水清岸绿”生态河渠建设 |
(2)小月河生态廊道建设 |
(3)北部生态湿地群营建 |
6.5 绿色村镇建设工程 |
6.5.1 建设现状 |
6.5.2 建设目标 |
6.5.3 建设内容 |
(1)休闲场所建设 |
(2)村庄绿化提升 |
(3)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 |
6.6 近自然片林营建工程 |
6.6.1 建设现状 |
6.6.2 建设目标 |
6.6.3 建设内容 |
6.7 自然保护地优化工程 |
6.7.1 建设现状 |
6.7.2 建设内容 |
6.8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
6.8.1 保护现状 |
6.8.2 建设目标 |
6.8.3 建设内容 |
7. 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
7.1 高质量森林经营 |
7.1.1 林分抚育提质 |
(1)建设现状 |
(2)建设目标 |
(3)建设内容 |
7.1.2 生态公益林管护 |
(1)建设现状 |
(2)建设内容 |
7.2 生境营建 |
7.2.1 建设目标 |
7.2.2 建设内容 |
(1)完善生态廊道 |
(2)划建自然保留区 |
(3)营造鸟类栖息地 |
(4)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 |
(5)建设城市水鸟保护区域 |
(6)海淀区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 |
7.3 绿地养护 |
7.3.1 建设目标 |
7.3.2 建设内容 |
(1)绿地有机覆盖 |
(2)城市林木近自然管理 |
7.4 森林火灾防控 |
7.4.1 建设目标 |
7.4.2 建设内容 |
(1)完善防火预警预测体系 |
(2)提升防火调度水平 |
(3)提升扑救火能力 |
(4)开展常态化防火宣传 |
7.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7.5.1 建设目标 |
7.5.2 建设内容 |
(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
(2)提升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
(3)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宣传 |
7.6 林业信息化建设 |
7.6.1 建设现状 |
7.6.2 建设目标 |
7.6.3 建设内容 |
(1)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体系 |
(2)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 |
8. 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
8.1 绿道网络建设 |
8.1.1 建设现状 |
8.1.2 建设目标 |
8.1.3 建设内容 |
(1)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
(2)绿道服务点建设 |
(3)绿道管理养护 |
8.2 生态休闲空间发展 |
8.2.1 建设现状 |
8.2.2 建设目标 |
8.2.3 建设内容 |
(1)郊野公园休闲空间建设 |
(2)清河滨水休闲空间建设 |
(3)生态田园休闲空间建设 |
(4)森林康养休闲空间建设 |
8.3 农林产业发展带建设 |
8.3.1 建设现状 |
8.3.2 建设目标 |
8.3.3 建设内容 |
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9.1 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建设 |
9.1.1 建设目标 |
9.1.2 建设内容 |
(1)森林文化体验基地 |
(2)湿地文化体验基地 |
(3)古树文化体验基地 |
(4)园林文化体验基地 |
(5)义务植树基地 |
9.2 全民自然教育网络构建 |
9.2.1 建设目标 |
9.2.2 建设内容 |
(1)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网络 |
(2)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中心 |
(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
(4)自然教育驿站建设 |
9.3 生态标识系统建设 |
9.3.1 建设目标 |
9.3.2 建设类别 |
9.3.3 建设内容 |
(1)海淀区生态标识系统设计 |
(2)生态科普标识标牌布设 |
9.4 生态文化传播 |
9.4.1 建设目标 |
9.4.2 建设内容 |
(1)制作森林城市建设宣传物料,服务百姓生活 |
(2)拍摄图文视频素材全方位展示森林海淀风貌 |
(3)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城市建设宣传活动 |
(4)持续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惠民活动 |
1 0.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
1 0.1 估算依据 |
1 0.2 工程总投资 |
1 0.2.1 按照建设项目与费用构成分 |
1 0.2.2 按照建设期限分 |
1 0.3 资金筹措 |
1 0.3.1 上级生态建设类项目资金 |
1 0.3.2 地方财政投入 |
1 0.3.3 社会性投入 |
1 0.4 效益评价 |
1 0.4.1 生态效益分析 |
(1)涵养水源 |
(2)保育土壤 |
(3)净化大气环境 |
(4)调节小气候 |
(5)固碳释氧 |
(6)保护生物多样性 |
1 0.4.2 社会效益分析 |
(1)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
(2)传播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3)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
(4)增加就业机会 |
1 0.4.3 经济效益分析 |
(1)直接经济效益 |
(2)间接经济效益 |
1 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 1.1 全面建立林长制 |
1 1.1.1 分级设立林长 |
1 1.1.2 建立工作机制 |
1 1.2 严格考核反馈 |
1 1.3 全面统筹,保障资金 |
1 1.4 人才强林,科技兴林 |
1 1.4.1 加强人才培养 |
1 1.4.2 凸显科技创新特色 |
1 1.4.3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 |
1 1.5 林政资源管理 |
1 1.5.1 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限额 |
1 1.5.2 划定林地保护红线,统筹国土空间 |
1 1.5.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
1 1.6 森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
(2)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乡村振兴理念内涵研究 |
2.1.2 乡村振兴发展评价研究 |
2.1.3 乡村振兴路径选择研究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
2.2.2 不平衡发展理论 |
2.2.3 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理论 |
3 鲁南经济圈乡村发展现状与差异分析 |
3.1 鲁南经济圈的基本区情 |
3.1.1 自然条件 |
3.1.2 人文基础 |
3.1.3 经济地位 |
3.2 鲁南经济圈农村农业状况 |
3.2.1 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
3.2.2 农业生产状况 |
3.3 鲁南经济圈农村经济差异分析 |
3.3.1 泰尔指数介绍 |
3.3.2 泰尔指数法的计算与分解 |
3.3.3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发展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步骤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步骤 |
4.2 乡村振兴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备选库 |
4.2.2 指标筛选方法 |
4.2.3 评价指标的具体设置 |
4.3 评价过程 |
4.3.1 数据来源说明 |
4.3.2 指标一致化处理 |
4.3.3 熵值法 |
4.4 评价结果 |
4.4.1 鲁南经济圈内部分析 |
4.4.2 三大经济圈宏观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实践探索—以尹家峪田园综合体为例 |
5.1 尹家峪田园综合体概述 |
5.1.1 建设基础 |
5.1.2 项目概况 |
5.2 尹家峪田园综合体典型村庄调研 |
5.2.1 产业兴旺 |
5.2.2 生态宜居 |
5.2.3 乡风文明 |
5.2.4 治理有效 |
5.2.5 生活富裕 |
5.3 尹家峪田园综合体的成效和问题 |
5.3.1 尹家峪田园综合体的成效 |
5.3.2 尹家峪田园综合体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6 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发展对策建议 |
6.1 立足产业发展带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6.2 整合空间化的生态资源,打造宜产宜居的乡村环境 |
6.3 摒弃恶俗陋习,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培育良好乡风 |
6.4 提高农民的组织力,提升基层政府治理效率 |
6.5 落实土地产权改革,完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以百业兴旺促进农民生活富裕 |
附录:乡村振兴评价体系指标选择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松江区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与展望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阐释 |
2.1.1 养老服务机构 |
2.1.2 公立养老服务机构 |
2.1.3 民营养老服务机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市及松江区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
3.1 上海市老龄化及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
3.1.1 上海人口老龄化依旧严峻 |
3.1.2 上海养老机构发展较为完善 |
3.2 松江区老龄化及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
3.2.1 松江区经济发展稳定 |
3.2.2 松江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3.2.3 松江区养老机构发展迅速 |
3.3 松江区养老服务机构调查对象的选取 |
3.3.1 从性质选取 |
3.3.2 从地理位置选取 |
3.3.3 从床位紧张程度选取 |
3.3.4 从服务内容差异选取 |
3.3.5 从价格收费及运营情况选取 |
第四章 松江区公立养老机构调查研究及横向比较 |
4.1 松江区社会福利院 |
4.1.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4.1.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4.1.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4.1.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4.1.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4.2 上海第四社会福利院 |
4.2.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4.2.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4.2.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4.2.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4.2.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4.3 小昆山敬老院 |
4.3.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4.3.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4.3.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4.3.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4.3.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4.4 公立养老机构的共性及横向比较 |
4.4.1 公立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划分细致 |
4.4.2 公立养老机构看重精神关怀 |
4.4.3 公立养老机构收费水平稳定 |
4.4.4 公立养老机构床位数较紧张 |
4.4.5 公立养老机构运转资金充足 |
4.4.6 护理人才首选公立养老机构 |
4.4.7 公立养老机构护理人才年轻化 |
第五章 松江区民营养老机构调查研究及横向比较 |
5.1 上海唐人百老汇福利院 |
5.1.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5.1.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5.1.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5.1.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5.1.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5.2 松江区蓝色港湾福利院 |
5.2.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5.2.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5.2.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5.2.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5.2.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5.3 泰康之家—申园 |
5.3.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5.3.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5.3.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5.3.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5.3.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5.4 民营养老机构的问题及横向比较 |
5.4.1 民营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单一 |
5.4.2 民营养老机构缺乏精神关怀 |
5.4.3 民营养老机构收费水平合理 |
5.4.4 民营养老机构床位存在空置 |
5.4.5 民营养老机构资金运转风险高 |
5.4.6 民营养老机构重视管理运营 |
5.4.7 民营养老机构缺乏护理人才 |
第六章 公立民营养老机构纵向比较和入住影响因素分析 |
6.1 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的纵向比较 |
6.1.1 政府财政投入 |
6.1.2 收费价格方面 |
6.1.3 护理人员素质差异 |
6.1.4 服务内容差异 |
6.1.5 机构床位供给 |
6.2 比较结论 |
6.2.1 价格不能作为选择养老机构的主要因素 |
6.2.2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有待优化 |
6.2.3 养老机构的传统发展模式亟需改变 |
6.2.4 养老机构应重视人文关怀 |
6.3 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入住因素分析 |
6.3.1 解释结构模型 |
6.3.2 影响因素的选取依据 |
6.3.3 模型建立 |
6.3.4 模型结论 |
第七章 提升松江区养老机构整体水平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养老机构服务品牌的建设与机构变革 |
7.1.1 提升养老机构的宣传和服务品牌 |
7.1.2 加快公立养老服务机构变革,逐步向公建民营等方向发展 |
7.2 创新机构优惠政策,增强政策扶持力度 |
7.2.1 明确养老机构用地政策 |
7.2.2 加大补贴和金融支持力度 |
7.3 社会应增加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宣传与关注 |
7.3.1 增加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宣传 |
7.3.2 社会各界应转变传统养老观念 |
7.4 创新养老服务护理人才培养政策 |
7.4.1 免费培养养老护理人才 |
7.4.2 让养老护理人员看到希望 |
7.5 提升专业养老服务水平,增强养老机构自身建设 |
7.5.1 完善硬件设施设备 |
7.5.2 提升管理水平 |
7.5.3 创新服务内容 |
7.5.4 增加人文关怀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公立养老机构床位紧张,民营养老机构床位闲置 |
8.1.2 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
8.1.3 社会选择养老机构的入住影响因素研究 |
8.2 研究创新性成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松江区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提升研究 ——以上海松江X和Y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区公共服务 |
二、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的主要论域 |
三、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视角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
一、研究方法 |
二、案例概况 |
第二章 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范式及适用性 |
第一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理论要义 |
一、整体性治理关注跨界跨层整合 |
二、整体性治理强调横向和纵向协调 |
三、整体性治理倡导有机整体论 |
四、整体性治理以解决社会复合问题为目标 |
第三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路径 |
一、整体性治理的四层分析维度 |
二、整体性治理:从理论到技术 |
第四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
一、基层社区的“条块分割”体制契合一种新的整合协同技术 |
二、基层社区的网络化结构呼应一种整体性的治理视野 |
第三章 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现状与困境 |
第一节 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公共服务的现状 |
一、组织内部层面:社区网络化 |
二、组织外部层面:组织间合作 |
三、组织行动层面:社区自治空间 |
四、组织参与层面:公共服务供给 |
第二节 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问题 |
一、组织内协调困境:三重孤岛的掣肘 |
二、组织间协调困境:合作方式碎片化 |
三、目标与绩效障碍:目标责任绩效化 |
四、公共服务供给困境:供给侧结构性障碍 |
第四章 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的生成机理 |
第一节 权力运行机制:行政权力传导越位 |
一、自上而下的纵向权力运行是政府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
二、纵向治理直接削弱了居民参与群治的权利 |
三、纵向治理的理念成为难以打破的利益藩篱 |
第二节 责权分配机制:配置失衡无法达成共治 |
一、社区职能配置失调使行政主导凌驾于社区自治 |
二、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缺乏难以达成协同 |
三、“碎片化”的权责考核导致“碎片化”的治理方式 |
第三节 任务准入机制:缺乏任务导入和注销标准 |
一、准入门槛缺乏诱致“碎片化”治理 |
二、社区行政任务缺乏清退机制 |
第四节 供给服务机制:缺乏系统性服务供给体系 |
一、整体性服务供给意识缺失 |
二、公共服务采购标准不健全 |
三、公共服务磋商机制缺乏 |
第五章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提升路径 |
第一节 降低组织形式的碎片化风险 |
一、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资本 |
二、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的有机整合 |
三、构建社区公共服务复合型团队 |
第二节 构建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治理模式 |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协商民主机制 |
二、合理配置基层公共服务的财权事权 |
三、重塑基层公共服务公共性 |
第三节 提升社区服务绩效评估的公共性 |
一、建立以公共服务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评估机制 |
二、建立公共性和法制化的公共服务协议采购机制 |
三、建立稳定的社区财政运行体制 |
第四节 增强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参与 |
一、增强共治服务体系完整性 |
二、积极促进社会第三方参与 |
三、增强共享服务优质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及优化 ——以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农村社区 |
2.1.2 公共服务设施 |
2.1.3 绩效评价 |
2.1.4 层次分析法 |
2.2 新型农村社区的政策背景研究 |
2.2.1 国家政策背景 |
2.2.2 山东省政策背景 |
2.2.3 青岛市政策背景 |
2.3 新型农村社区的类型研究 |
2.4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
2.4.1 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横向研究 |
2.4.2 国家和地方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纵向研究 |
2.4.3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配置标准研究 |
第3章 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体系 |
3.1 绩效评价的特点 |
3.2 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确立 |
3.2.1 绩效评价指标的确立 |
3.2.2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4.1 调查基本情况 |
4.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2.1 递阶层次结构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权重计算 |
4.2.4 一致性检验 |
4.3 绩效评价的权重分析 |
4.3.1 基于分目标层B的指标权重分析 |
4.3.2 基于准则层C的指标权重分析 |
4.3.3 基于指标层D的指标权重分析 |
第5章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 |
5.1 样本社区选取原则 |
5.2 样本社区合理性分析 |
5.3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绩效分析 |
5.3.1 城中村改造型 |
5.3.2 小城镇集聚型 |
5.3.3 功能区整合型 |
5.3.4 龙头企业带动型 |
5.3.5 中心村融合型 |
5.4 绩效评价 |
5.4.1 样本社区评价打分 |
5.4.2 评价打分结果汇总 |
5.4.3 小结 |
第6章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评价分析及优化 |
6.1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结果分析 |
6.1.1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横向分析 |
6.1.2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纵向分析 |
6.1.3 样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综合分析 |
6.1.4 小结 |
6.2 基于评价结果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 |
6.2.1 小城镇集聚型社区配置优化 |
6.2.2 城中村改造型社区配置优化 |
6.2.3 功能区整合型社区配置优化 |
6.2.4 龙头企业带动型社区配置优化 |
6.2.5 中心村融合型社区配置优化 |
6.3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制度保障 |
6.3.1 结合社区实际,实现差异化管理配建 |
6.3.2 贯彻“两区共建”,为社区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
6.3.3 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立法,坚持基层服务深化下沉 |
6.3.4 合理灵活确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6)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学术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基本内容与创新点 |
2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3 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探索 |
3.2 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与发展规划 |
3.3 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情况调查 |
4 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分析 |
4.2 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原因分析 |
5 国内其他地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
5.1 乌镇与日间照料深度结合的“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 |
5.2 厦门市的“四个一”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5.3 深圳构建“一网两体系”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
5.4 杭州上城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 |
5.5 国内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案例启示 |
6 完善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
6.1 落实政策,推进智慧模式健康发展 |
6.2 拓宽投资渠道,保障服务高质量供给 |
6.3 履行监督职责,健全智慧平台监督机制 |
6.4 以“智慧化”为核心,助推成熟智慧居家养老模式 |
6.5 培育并留住新型专业养老服务人才 |
6.6 营造浓厚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文化氛围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资源优化配置视角下虚拟养老院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和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虚拟养老院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
2.1 相关理论 |
2.1.1 成本理论 |
2.1.2 效率与公平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养老服务需求 |
2.2.2 养老服务资源 |
2.2.3 虚拟养老院 |
2.2.4 资源配置 |
第三章 上海市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现状及配置效率实证 |
3.1 上海市养老服务资源供需状况 |
3.1.1 上海市养老服务资源需求状况 |
3.1.2 上海市养老服务资源供给现状 |
3.1.3 养老资源供需匹配特点 |
3.2 上海市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的定量分析 |
3.2.1 研究方法和对象 |
3.2.2 数据分析 |
3.2.3 DEA效率分析 |
3.2.4 投影分析 |
第四章 改善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的国内实践和国外经验借鉴 |
4.1 国内实践 |
4.1.1 智慧养老社区的实践 |
4.1.2 家门口微型养老院-“嵌入式”养老机构 |
4.1.3 面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
4.1.4 面向普通民众的上海松江社会福利院 |
4.2 国外经验借鉴 |
4.2.1 英国--社区照护 |
4.2.2 美国--退休社区 |
4.2.3 日本--社区服务中心 |
4.3 经验借鉴评析 |
4.3.1 针对需求差异,个性化整合资源 |
4.3.2 借助居委、物业,灵活开展养老服务 |
第五章 虚拟养老院建设实例分析—松江区虚拟养老院构建 |
5.1 松江区养老及资源基本情况 |
5.1.1 松江区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
5.1.2 松江区养老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
5.2 松江虚拟养老院建设主体 |
5.2.1 政府 |
5.2.2 企业 |
5.2.3 社会组织 |
5.2.4 家庭和个人 |
5.2.5 居委和物业 |
5.3 松江虚拟养老院建设的基本架构 |
5.3.1 建立信息化三级资源调配网络 |
5.3.2 建立完善的共享资源审核机制 |
5.3.3 完善从业服务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
5.3.4 制定严格的服务质量监督办法 |
5.4 松江虚拟养老院建设的具体工作 |
5.4.1 随需而变的全年无休助餐服务 |
5.4.2 “混合所有制”打造优质养老服务 |
5.4.3 创新思维塑造老年品质生活 |
5.5 建设松江虚拟养老院的阻碍因素 |
5.5.1 宏观投入过剩,存在资源浪费 |
5.5.2 个性服务缺位,精准服务不足 |
5.5.3 缺乏必要激励,社会参与不足 |
第六章 完善虚拟养老院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深化资源分类,实行分级调配管理 |
6.1.1 深化养老资源分类管理 |
6.1.2 实行资源分级调配办法 |
6.2 “两步走”战略,逐步实现智能化养老 |
6.2.1 短期资源配置计划 |
6.2.2 长期资源配置计划 |
6.3 养老不离家,系好居家养老安全带 |
6.3.1 移动终端实现养老不离家 |
6.3.2 政府主导系好居家养老安全带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 ——以霞满云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理论和应用研究 |
1.3.2 国内政策和案例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社区养老服务 |
2.1.3 机制 |
2.2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
2.2.1 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理论 |
2.2.2 多元互动与社会组织参与 |
2.2.3 组织行为理论与参与机制的三个阶段——动机、行为与目标 |
第三章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 |
3.1.1 以传统家庭养老和五保供养为主阶段(1949-1978年) |
3.1.2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阶段(1979-1999年) |
3.1.3 养老服务社会化探索阶段(2000年至今) |
3.2 养老需求与服务供给匹配状况 |
3.2.1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3.2.2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3.3 社区养老服务中的社会组织参与现状 |
3.3.1 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其分类和定位 |
3.3.2 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其服务渠道和内容 |
3.3.3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作用和方式 |
3.3.4 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其评估指标和流程 |
3.3.5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与效果 |
第四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实证研究——以霞满云间为例 |
4.1 以霞满云间为案例探讨的原因 |
4.1.1 霞满云间成立缘起 |
4.1.2 案例典型性 |
4.2 霞满云间概况 |
4.2.1 基本情况 |
4.2.2 资金来源 |
4.2.3 内部管理 |
4.2.4 与政府、社区的关系 |
4.3 霞满云间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主要内容 |
4.3.1 服务提供:社会组织 |
4.3.2 服务购买:政府 |
4.3.3 服务需求:老年人 |
4.4 霞满云间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主要运行方式 |
4.4.1 社区敬老院服务——社区机构养老 |
4.4.2 长期护理保险上门服务——居家养老 |
4.4.3 老年人社区生活与街道志愿者服务——承接政府招投标项目 |
4.5 本章小结 |
4.5.1 动机: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激励机制 |
4.5.2 行为:资源获取与有效供给的保障机制 |
4.5.3 目标:满足需求与问效评估机制 |
第五章 社区老人养老需求和社会组织服务供给满意度分析 |
5.1 实证分析的研究思路 |
5.1.1 调研方案设计 |
5.1.2 调研群体区分 |
5.2 调研的基本情况 |
5.2.1 问卷内容 |
5.2.2 问卷发放情况 |
5.2.3 访谈基本情况 |
5.3 社区老人养老需求和社会组织服务供给满意度调查问卷描述分析 |
5.3.1 个人基本信息和家庭状况 |
5.3.2 社区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 |
5.3.3 社会组织服务供给满意度状况 |
5.4 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简介 |
5.4.2 重要指标的选取及赋值 |
5.4.3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机制满意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过程 |
5.4.4 满意度分析总结 |
第六章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
6.1 动力机制——如何进行价值选择 |
6.1.1 政府失灵与政府转变对社会组织参与的影响 |
6.1.2 政府政策与参与平台的激励 |
6.1.3 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呼应 |
6.1.4 社会组织自身的动力源 |
6.2 保障机制——如何获取资源 |
6.2.1 政府开放资源有限,社会组织资金障碍 |
6.2.2 养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社会组织专业匹配度低 |
6.2.3 社会组织自我管理与自我造血 |
6.3 评估机制——如何制定发展目标 |
6.3.1 政府政策对社会组织服务质量标准的评估 |
6.3.2 养老服务需求的满意度评价 |
6.3.3 社会组织自身的反馈与监督 |
6.4 参与机制不畅成因剖析 |
6.4.1 动力机制:动力引导不足,多元互动不协调 |
6.4.2 保障机制:行为保障不足,资源获取不充分 |
6.4.3 评估机制:供需匹配不足,专业性问效匮乏 |
第七章 优化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
7.1 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总体思路 |
7.1.1 协调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供需关系 |
7.1.2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能力 |
7.1.3 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外部制度环境 |
7.2 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机制 |
7.2.1 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目标模型 |
7.2.2 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基本原则 |
7.3 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对策 |
7.3.1 动力机制:协调供需关系、加大政策扶持 |
7.3.2 保障机制:提升人力资源、拓展资金渠道、优化服务质量 |
7.3.3 评估机制:有效评估需求,精准实现供给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小结 |
8.2 研究局限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境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设计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设计方案 |
第二章 老年宜居社区相关理论概述 |
2.1 老年宜居社区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积极老龄化 |
2.1.2 就地安老 |
2.1.3 老年宜居社区 |
2.2 老年宜居社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需求理论 |
2.2.2 老龄化生态模型 |
2.2.3 精明增长理论 |
2.3 问题溯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现状分析 |
3.1 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回溯 |
3.1.1 起步阶段:宜居理念形成(1973-1998年) |
3.1.2 发展阶段:局部建设(1999-2008年) |
3.1.3 繁荣阶段:系统性建设(2009年至今) |
3.2 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现行政策与实践 |
3.2.1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与实践 |
3.2.2 上海层面相关政策与实践 |
3.3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发展现状 |
3.3.1 宜居理念形成共识 |
3.3.2 宜居政策逐步完善 |
3.3.3 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
3.3.4 适老改造多方参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实证分析 |
4.1.1 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存在问题 |
4.2.1 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性有待增强 |
4.2.2 老年人健康保障体系亟需完善 |
4.2.3 为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
4.2.4 老年人主动参与意识仍需加强 |
4.3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3.1 社区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
4.3.2 宜居社区支持政策滞后 |
4.3.3 政府多头管理协同不足 |
4.3.4 社会参与机制仍需健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的构建及优化 |
5.1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构建 |
5.1.1 安全性标准 |
5.1.2 健康性标准 |
5.1.3 可及性标准 |
5.1.4 参与性标准 |
5.2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
5.3 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与优化分析 |
5.3.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3.2 评价指标优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评价目标模型及建设对策 |
6.1 老年宜居社区评价目标模型和基本原则 |
6.1.1 老年宜居社区评价目标模型 |
6.1.2 构建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
6.1.3 老年宜居社区的评价标准体系 |
6.2 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对策 |
6.2.1 安全性标准:加强社区适老化改造 |
6.2.2 健康性标准:优化社区支持体系 |
6.2.3 可及性标准:促进为老服务专业化 |
6.2.4 参与性标准:健全老年人参与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内容结构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一)治理的内涵 |
(二)治理与统治 |
(三)治理与善治 |
(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一)社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二)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三、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内涵、总体思路和价值导向 |
(一)传统农村社区遇到的挑战与困难 |
(二)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内涵 |
(三)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总体思路 |
(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价值导向 |
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一)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指导思想 |
(二)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 |
(三)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 |
(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发生的彻底变革 |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迎来的跨越发展 |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部署 |
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突破 |
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的实例考察 |
一、河南省许昌县E新型农村社区案例分析 |
(一)E新型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
(二)E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调研基本情况 |
(三)E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
二、青海省互助县X新型农村社区案例分析 |
(一)X新型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
(二)X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调研基本情况 |
(三)X新型农村社区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明确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目标 |
一、提高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水平 |
(一)规划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龙头 |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
(三)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突出特色 |
(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功能完善 |
二、发展朝阳绿色产业 |
(一)产业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根本支撑 |
(二)朝阳绿色产业是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方向 |
(三)发展朝阳绿色产业的核心是发展现代农业 |
(四)非农绿色产业是朝阳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五)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朝阳绿色产业园区 |
三、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
(一)建设美丽乡村的理论基础 |
(二)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困难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要素 |
(四)新型农村社区是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就 |
四、促进新型农村社区文明和谐 |
(一)构建和谐社区的理论基础 |
(二)构建和谐社区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 |
(三)构建文明和谐新型农村社区的途径 |
五、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幸福感 |
(一)提高社区居民收入是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的根本保障 |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的现实途径 |
(三)消除“贱农主义”是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的内在要求 |
第五章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主体 |
一、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
(一)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 |
(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
(三)发挥优秀党员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
二、推进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乡镇政府的发展与现状 |
(二)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
(三)积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
(四)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重要作用 |
三、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的自治功能 |
(一)社区自治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架构的必然选择 |
(二)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大会是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的基本形式 |
(三)社区管委会是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的日常管理机构 |
四、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 |
(二)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
(三)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自我定位与管理 |
五、动员社区企业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 |
六、发挥社区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主体作用 |
(一)培养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二)发挥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
(三)发挥“新乡贤”群体的独特作用 |
第六章 改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方式 |
一、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制度保障 |
(一)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二)不断完善乡镇治理机制 |
二、改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法治环境 |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法律法规体系 |
(二)乡镇政府要积极向法治政府转变 |
(三)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
三、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政策推进 |
(一)政策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指南 |
(二)加强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
四、发挥民风民俗与传统伦理道德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
(一)积极传承发扬优良民风民俗 |
(二)发挥村规民约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
(三)重视传统伦理道德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教化功能 |
第七章 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绩效 |
一、规范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流转 |
(一)当前我国土地权利机制遭遇的困境 |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范土地流转的重要性 |
(三)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采取措施规范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流转 |
(五)E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流转的经验 |
二、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 |
(一)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二)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 |
三、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
(一)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
(二)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
(三)办好新型农村社区基础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 |
(四)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
(五)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 |
(六)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生产性服务机构 |
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美丽环境 |
(一)新型农村社区环境风貌整治 |
(二)垃圾“四化”处理 |
结语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泖港镇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点居民健康档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2]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 宋增强. 山东工商学院, 2021
- [3]松江区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比较研究[D]. 栗圣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4]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提升研究 ——以上海松江X和Y社区为例[D]. 彭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绩效评价及优化 ——以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为例[D]. 谭天.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6]徐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韩柯.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7]资源优化配置视角下虚拟养老院建设研究[D]. 曹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8]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 ——以霞满云间为例[D]. 周淑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9]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评价标准研究[D]. 孙丽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
- [10]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 黄蕾. 兰州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