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市5-6岁儿童维生素C需要量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何飞强,王尚贤,熊方永,张英,丁健桦[1](2021)在《橘子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保鲜储存半年的橘子中维生素C(简称VC)的含量,并对不同条件下VC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HPLC检测VC的方法:采用C18柱,在检测波长为255 nm,流动相为0.1%草酸溶液、流速为1.0 mL/min的条件下,对VC标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C浓度在0.10~6.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6,RSD为1.424%,LOD为0.087 mg/L;对市售橘子进行分析,测得100 g橘子中VC的含量为28.5 m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5.8%。橘子中VC的含量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且分解速率呈一级动力学,而避光和低温下则有利于VC的稳定存在;在橘子的水溶液中添加碱性物质以及蔗糖溶液对VC的分解有加速作用,盐对VC分解的影响不大,而酸性条件则对VC的长时间保存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可对人们合理储存和食用橘子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今后研究其它果蔬中的VC含量及稳定性提供参考。
赵方蕾[2](2021)在《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现况及糖尿病膳食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和不同糖代谢状态的患病水平;探索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的膳食及其他影响因素;比较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China Adult Chronic Disease and Nutrition Surveillance,CACDNS)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CACDNS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家庭和个人询问调查、身体测量、膳食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膳食和健康状况等。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称重记账法,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版、2009版计算各营养素摄入量,以《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作为评价标准。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采用SAS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均值和率的计算均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处理。根据抽样设计计算基础抽样权重,采用2010年中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按城乡、年龄和性别计算事后分层权重,最终权重为基础抽样权重与事后分层权重的乘积。均值的计算和差异性检验分别采用proc surveymeans和proc surveyreg过程来实现,率的计算和差异性检验分别采用proc surveyfreq和proc surveylogistic过程来实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新诊断和已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营养素和食物的摄入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来分析社会经济水平、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以比值比(odd ratios,ORs)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表示。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素和食物摄入现状1.1膳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能量摄入量为1595.5 kcal/d,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分别为208.7 g/d,47.9 g/d和63.6 g/d,其供能比分别为52.7%、12.1%和35.4%。老年人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和叶酸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的比例均超过90%,维生素C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的比例也高达70.4%。老年人膳食钙、镁、锌和硒的摄入量未达到平均需要量的比例较高,分别为97.9%,74.8%,56.2%和85.7%,膳食钾的摄入量未达到适宜摄入量的比例为90.3%,而膳食钠摄入量超过PI-NCD的比例高达91.1%。1.2食物摄入量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谷类食物摄入量为250.6 g/d,薯类摄入量为37.3 g/d,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分别为237.1 g/d和29.3 g/d,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为25.5 g/d,畜禽肉类的摄入量为63.4 g/d,烹调油和烹调盐的摄入量分别为35.3 g/d和8.9 g/d。老年人水果、坚果和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比例均超过90%,蔬菜、大豆类和水产品的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比例均超过80%,薯类和蛋类的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比例均超过70%,畜禽肉摄入低于推荐量的比例为50.1%,而超过60%的老年人谷类、烹调盐和烹调油摄入高于推荐量。2.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状况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体质指数为23.9 kg/m2,腰围为83.4cm,低体重率为4.7%,超重率为33.3%,肥胖率为12.4%。与2010-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相比,本研究中老年人低体重率下降,而体质指数、腰围、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有所增加。3.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状况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5.3%,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0%,糖尿病知晓率为57.0%,其中糖尿病患病率和知晓率较2010-2013年均有所增长。4.中国老年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4.1膳食营养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及其他营养素摄入后,碳水化合物Q3(200.5~264.9 g/d)和维生素EQ4(≥39.5 mg/d)与糖尿病患病呈负相关,其OR 值分别为 0.76(95%CI:0.58~0.99)和 0.72(95%CI:0.58~0.91)。4.2食物多因素分析结果如下,在校正了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及其他食物摄入后,蔬菜(216.7~316.7g/d)与糖尿病患病呈负相关,其OR值为0.82(95%CI:0.68~0.99)。4.3其他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除研究因素外的其他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及膳食总能量等因素后,家庭收入为高收入、总静态行为Q2(2.0~4.0h/d)、有家族史、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患病呈正相关,其OR值分别为1.23(95%CI.01~1.51)、1.23(95%CI:1.02~1.49)、1.90(95%CI:1.48~2.44)、1.30(95%CI:1.11~1.54)、1.88(95%CI:1.50~2.35)、1.51(95%CI:1.28~1.79)、1.46(95%CI:1.25~1.6)9和1.65(95%CI:1.45~1.89)。而女性、白天户外活动时间(≥4.8h/d)、低体重与糖尿病患病呈负相关,其 OR值分别为 0.83(95%CI:0.70~0.99)、0.75(95%CI:0.61~0.91)和0.50(95%CI:0.32~0.78)。5.新诊断和已诊断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膳食差异5.1膳食营养素男性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钙、铁和硒的摄入量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钾的摄入量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5.2食物男性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薯类、蔬菜、动物内脏、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摄入量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蔬菜和动物油的摄入量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分析全国性调查中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膳食数据,发现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不足和过量同时存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钙、钾等矿物质摄入不足,脂肪和钠摄入过多;大多数老年人的谷类、烹调盐和烹调油摄入量达到了推荐量,而其他食物的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2.本研究通过分析全国性调查中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医学体检数据,发现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率仍处在上升状态,女性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及年轻老年人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3.本研究通过分析全国性调查中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据,发现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和知晓率呈上升趋势,且农村和高龄老人问题比较突出;4.本研究通过分析全国性调查中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因素、膳食数据、医学体检数据及实验室检测数据,探讨社会经济水平、膳食及生活方式与老年人糖尿病的关系,发现女性、碳水化合物(200.5~264.9 g/d)、维生素E(≥39.5 mg/d)、蔬菜(216.7~316.7 g/d)、白天户外活动时间(≥4.8 h/d)和低体重与老年人糖尿病呈负相关,而高家庭收入、总静态行为(2.0~4.0h/d)、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有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与老年人糖尿病呈正相关;5.本研究通过对全国性调查中新诊断和已诊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比较,发现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相比,已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逯通[3](2020)在《吉林省733例高中生骨骼肌质量现况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骨骼肌状况对于维持青少年正常发育、体内糖代谢动态平衡、机体组织愈合至关重要。在评价人们体质健康时,骨骼肌质量这一指标日渐受到重视。基于此背景,本研究调查吉林省内高中生的骨骼肌质量现况,综合膳食及生活方式进行分析,为评价高中生人群的骨骼肌质量现况和体质现况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吉林省内的78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骨骼肌质量测定。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调查、膳食调查和生活方式调查,骨骼肌质量测定通过以生物电阻抗为原理的清华同方BAC-1A型号身体成分分析仪进行。问卷调查数据以及骨骼肌质量数据建立EpiData和Excel表格电子数据库存档,膳食数据进一步纳入汇总数据库,估算研究对象的摄入食物水平及营养素情况等。剔除骨骼肌质量值缺失和(或)问卷调查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筛选了本次研究的有效样本为733份。运用IBM SPSS 24.0统计软件对高中生基本信息、膳食营养素水平、生活方式及骨骼肌质量的分布进行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高中生的3种膳食模式。应用相关分析描述各相关因素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对于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骨骼肌质量的影响。双侧检验结果P值小于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33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6.88±0.96)岁,男女人数比例为1:1.27。大部分研究对象民族为汉族(88.41%),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人数比例为1:0.72。父亲、母亲文化程度均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主(55.80%、59.40%),其次为大专及本科学历(25.50%、23.70%),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最少(4.64%、3.80%)。家庭月收入为低收入(<5000元/月)家庭最多(41.90%)、中等收入(5000-10000元/月)家庭其次(25.60%),高收入(10000元/月以上)家庭最少(15.10%)。2.研究对象骨骼肌质量的分布情况:“下等”骨骼肌质量组研究对象的骨骼肌质量少于18.66kg,该组人数为89人,占总人数的12.14%;“中下等”骨骼肌质量组研究对象的骨骼肌质量在(18.66-22.34)kg之间,该组人数为118人,占总人数的16.10%;“中等”骨骼肌质量组研究对象的骨骼肌质量在(22.34-30.42)kg之间,该组人数为337人,占总人数的45.98%;“中上等”骨骼肌质量组研究对象的骨骼肌质量在(30.42-34.10)kg之间,该组人数为104人,占总人数的14.19%;“上等”骨骼肌质量组研究对象的骨骼肌质量多于34.10kg,该组人数为85人,占总人数的11.59%。3.研究对象的膳食结构:研究对象日均能量摄入12701.52KJ(3038.64kcal),能量摄入量均高出各年龄段学生能量摄入量推荐值。研究对象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供能比接近于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cceptable Macronutrient Distribution Range,AMDR),蛋白质摄入量稍高于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维生素的摄入量仅14岁以上年龄段男生的维生素B1摄入量稍低于RNI,摄入比为92.50%,在正常范围内。其余各年龄段男生和女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量均达到各维生素的RNI,维生素E的摄入量达到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s,AI)。矿物质的摄入量结果显示,14岁以上年龄段男生钙的摄入量稍低于RNI,摄入比为99.83%,在正常范围内;其余各年龄段男生和女生钙、铁摄入量高于RNI,钾、钠摄入量高于AI;18岁以上年龄段女生钾摄入量超过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roposed intakes for preventing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PI-NCD,简称建议摄入量,PI);研究对象钠的摄入有超过PI的情况。研究对象膳食模式通过分析得到三种:以菌藻类、畜肉类、鱼虾蟹贝类及坚果种子类为主的模式1;以薯类、淀粉及其制品、水果、蔬菜为主的模式2;以零食类为主的模式3。4.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一周运动次数在4次及以上、23次、1次和无运动次数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7%、54%、14%和5%;日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68小时、46小时和4小时以下的人数占比分别为5%、58%、36%和1%;一周内被动吸烟天数在0天、12天、35天和67天的人数占比分别为61%、23%、6%和10%。5.影响骨骼肌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分组和家庭月收入分组之间骨骼肌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对象膳食能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钾和铁的摄入量与骨骼肌质量均呈现正相关(P<0.05)。研究对象周运动次数与骨骼肌质量呈现正相关(P<0.001),运动次数越多,骨骼肌质量越大;周被动吸烟天数与与骨骼肌质量呈现负相关(P=0.001),被动吸烟次数越多,骨骼肌质量越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因变量骨骼肌质量变异的25.8%可由性别、蛋白质摄入量、铁摄入量、周运动次数及周被动吸烟天数来解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9.268,P<0.001,R2=0.258)。结论:1.本研究对象整体膳食能量摄入高于推荐的能量摄入量,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供能比接近于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膳食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满足参考摄入量的要求。2.本研究对象骨骼肌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蛋白质摄入量、铁摄入量、运动情况及被动吸烟情况,蛋白质的摄入、铁摄入和运动是骨骼肌质量的保护因素,被动吸烟是骨骼肌质量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中各因素对骨骼肌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3.本研究对象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在今后对学生的营养教育中加强控制盐的摄入以控制钠的摄入,提高学生营养膳食素养。
施志兰[4](2020)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寻求可行、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以减少呼吸道感染再发次数、缩短病程,同时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和提高家长在RRTI、喂养等方面的知信行(K-A-P)水平。[方法]选取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筛选出68例RRTI儿童和94例非RRTI儿童。将这162例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四组:RRTI儿观察组(A组)36例,RRTI儿对照组(B组)32例,非RRTI儿观察组(C组)47例,非RRTI儿对照组(D组)47例。RRTI儿两组间和非RRTI儿两组间的年龄、性别、出生史、喂养史等基本情况均无显着性差异。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为干预阶段(半年),RRTI儿观察组和非RRTI儿观察组接受了以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对待RRTI和指导喂养、睡眠、户外活动、中医调养等为主的综合性干预;RRTI儿对照组和非RRTI儿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宣教。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为随访阶段(一年),四组儿童都只做定期常规体检。四组儿童在干预前、干预后及随访一年后都接受了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体格发育测量的指标为:体重、身高(长)、上臂围、肩胛下皮褶厚度,并进行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年龄别上臂围Z评分(ACAZ)、年龄别肩胛下皮褶厚度评分(SSAZ)。RRTI儿观察组和非RRTI儿观察组家长在干预前、干预后及随访一年后还参与了 K-A-P问卷调查。分别对干预前、干预后及随访一年后四组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贫血例数、血红蛋白水平作比较分析;对干预前、干预后及随访一年后RRTI儿观察组和非RRTI儿观察组家长K-A-P问卷得分作比较分析;对干预后及随访一年后RRTI儿观察组和RRTI儿对照组的呼吸道感染再发次数、平均每次病程天数作比较分析。[结果]1.干预前,RRTI儿观察组和RRTI儿对照组的WAZ、HAZ、WHZ、ACAZ、SSAZ、贫血例数、血红蛋白水平均接近,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高于RRTI儿对照组,贫血例数少于RRTI儿对照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随访一年后,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高于RRTI儿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贫血例数少于RRTI儿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2.干预前,非RRTI儿观察组和非RRTI儿对照组的WAZ、HAZ、WHZ、ACAZ、SSAZ、贫血例数、血红蛋白水平均接近,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非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非RRTI儿对照组,HAZ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几项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贫血例数少于非RRTI儿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一年后,非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非RRTI儿对照组,HAZ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几项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0.01);两组均无贫血。3.干预前,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RRTI儿对照组,贫血例数多于非RRTI儿对照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干预后,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RRTI儿对照组,HAZ、血红蛋白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几项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贫血例数少于非RRTI儿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一年后,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RRTI儿对照组,WHZ略高于非RRTI儿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贫血。4.干预前,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RRTI儿观察组,贫血例数多于非RRTI儿观察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干预后,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RRTI儿观察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均无贫血。随访一年后,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RRTI儿观察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0.01);两组均无贫血。干预阶段RRTI儿观察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增长值均大于非RRTI儿观察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随访阶段 RRTI 儿观察组的 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增长值也大于非RRTI儿观察组,WHZ增长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几项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0.01)。5.干预前,RRTI儿对照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RRTI儿对照组,贫血例数多于非RRTI儿对照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干预后,RRTI儿对照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RRTI儿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贫血例数多于非RRTI儿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一年后,RRTI儿对照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RRTI儿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贫血例数多于非RRTI儿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阶段RRTI儿对照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增长值小于非RRTI儿对照组,HAZ、SSAZ增长值有显着性差异(P<0.05/0.01),其余几项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阶段RRTI儿对照组的WAZ、HAZ、WHZ、ACAZ、SSAZ、血红蛋白增长值也小于非RRTI儿对照组,HAZ、血红蛋白增长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几项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6.干预阶段和随访阶段RRTI儿观察组的呼吸道感染再发次数、平均每次病程天数均少于RRTI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7.干预前RRTI儿观察组家长的问卷得分低于非RRTI儿观察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干预后RRTI儿观察组家长的问卷得分接近于非RRTI儿观察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RRTI儿观察组和非RRTI儿观察组家长在干预后的问卷得分都高于干预前的问卷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RRTI儿观察组家长的问卷得分增长值大于非RRTI儿观察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随访一年后RRTI儿观察组和非RRTI儿观察组家长的问卷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两个观察组家长在随访一年后的问卷得分均高于干预后的问卷得分,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1.RRTI儿的体格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非RRTI儿,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RRTI儿,贫血例数多于非RRTI儿;RRTI儿家长的知信行水平显着低于非RRTI儿家长。2.综合性干预明显减少了 RRTI儿的呼吸道感染再发次数、缩短了病程,促进了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减少了贫血例数,提高了家长在RRTI、喂养等方面的知信行水平。以上干预效果在随访阶段持续存在。3.RRTI儿的体格发育水平和RRTI儿家长的知信行水平有较大的潜力,在干预后的提升比非RRTI儿更明显,应尽早实施可行、有效的干预措施。4.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对待RRTI和指导喂养、睡眠、户外活动、中医调养为主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是有效且可持续的。
蔡丽[5](2020)在《9-12岁学龄儿童营养状况及其看护人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武汉市9~12岁学龄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膳食营养状况以及看护人营养KAP情况,探讨影响学龄儿童营养状况的看护人相关因素,为改善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武汉市某区选取两所小学,将其在校三~六年级全体学生及其一名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以及膳食调查(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对看护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0和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SPSS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析儿童各膳食摄入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对体格发育的影响,并探究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看护人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得到797份儿童-看护人配对资料,其中男童373名(46.8%),女童424名(53.2%)。(1)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各年龄性别组儿童身高体重均值低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P<0.05);男童消瘦、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4%、16.6%、9.7%,女童消瘦、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7%、7.1%、6.6%,男女童的体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膳食结构方面,仅谷薯类及杂豆和畜禽肉类达到标准摄入量。膳食营养素方面,儿童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比例超过20.0%;维生素方面,超过90.0%的儿童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矿物质方面,近100.0%的儿童钙摄入量不足,超过90.0%的儿童硒摄入不足;儿童三大营养素供能比较为合理。(3)看护人营养KAP情况:营养知识方面,看护人平均知晓率为67.3%,看护人对媒体信息、常见营养缺乏症和主要营养素认知较不理想;营养态度方面,看护人平均得分率为65.8%,有23.5%的看护人对听取营养知识意愿呈无所谓态度;营养行为方面,看护人平均得分率为63.3%,有16.8%的家庭饮食不规律。(4)儿童膳食营养对体格发育的影响:儿童身高与膳食种类中的谷薯类及杂豆、蔬菜类以及膳食营养素中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铁的摄入量成正相关(P<0.05);体重与膳食种类中的谷薯类及杂豆、蔬菜类以及膳食营养素中的能量、维生素A和铁的摄入量成正相关(P<0.05)。(5)儿童营养状况与看护人相关因素分析:体格发育方面,儿童身高体重受户籍、看护人身份的影响(P<0.05);膳食种类方面,儿童蔬菜类的摄入量与看护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5)。水果类的摄入达标率受母亲文化程度的影响(P<0.05)。畜禽肉类的摄入达标率受看护人身份的影响(P<0.05)。蛋类的摄入量与看护人营养知识得分呈正相关(P<0.05)。大豆及坚果类的摄入达标率受母亲文化程度的影响,摄入量与看护人营养知识和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5);膳食营养素方面,能量摄入达标率受母亲文化程度的影响。维生素A、维生素B2摄入量与看护人营养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儿童维生素B3的摄入达标率受母亲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来源的影响,摄入量与看护人营养知识得分呈正相关。维生素C的摄入量与看护人营养知识得分呈正相关。钙摄入量与看护人营养知识和行为得分呈正相关。铁摄入达标率受母亲文化程度的影响。结论:该地区9~12岁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看护人营养知识缺乏、营养态度不积极和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并存。儿童各膳食摄入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与儿童体格发育密切相关,看护人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与儿童多种膳食摄入量和营养素摄入量相关。应采取措施对看护人进行营养干预,以改善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
徐娇[6](2019)在《婴幼儿营养包(YYB)干预效果、量效关系及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营养包(YYB)是豆粉添加微量营养素制成的一种辅食营养补充品,用于婴幼儿家庭营养强化,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并被营养学界认为是适宜于发展中国家婴幼儿的营养干预措施,受到国内外较普遍关注。婴幼儿干预研究显示YYB对婴幼儿贫血具有显着改善效果,然而相关研究基本采用干预前后横断面调查进行比对分析,分析中未进行地区、月龄、性别等混杂因素的排除,未能科学设置对照组,未能对其他生长发育指标深入研究,未能建立YYB干预的量效关系,因此需要进行系统性深入研究,更科学地评估YYB的干预作用,建立YYB作用的量效关系。目的应用3省6县基线和YYB干预的监测序列数据,在一般性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采用PSM法消除地区、月龄和性别混杂因素影响后分月龄层次对YYB的作用进行效果研究,整合聚类后科学设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分月龄层次比较研究YYB对婴幼儿贫血、生长发育效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后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和logistics回归,以深入研究YYB干预对婴幼儿贫血、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实际作用及量效关系,构建量效模型,为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在山西、湖北和云南6县采用PPS抽样方法抽取乡/镇和村,采用随机等距抽样抽取监测对象。2012年11-12月完成1840名6-23月龄婴幼儿基线调查、2013年3-7月进行YYB发放的组织和登统,为监测地区婴幼儿发放YYB。2014年3-7月和2015年4-7月分别完成了 1789名和1893名6-23个月的婴幼儿YYB干预监测。监测指标包括身长、体重测量,血红蛋白(Hb)检测及问卷调查,调查婴幼儿个人及家庭的人口学信息、出生及母乳喂养状况、家长与婴幼儿喂养相关知识调查、辅食添加及24 hr喂养状况况、两周患病率、YYB领取及食用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YYB与婴幼儿生长发育、贫血状况的统计分析和量效关系研究。1.对监测的人口学数据、家长营养与喂养知识数据、儿童辅食喂养数据、身体测量数据、血红蛋白数据和患病数据进行全面清理,排除人口学数据缺失个体,均值超出x±5SD的单项指标不纳入该指标统计,建立数据清理后的基本数据库。2.对所有数据进行一般性统计分析给出样本量、均值、标准差、统计差异和百分位分布。3.采用PSM对各监测指标进行专项差异性分析,观察YYB干预后与基线的差异。4.采用合成聚类分组,将人群分为YYB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比对分析,排除混杂干扰因素影响,深入分析YYB干预的营养学作用。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YYB干预与主要营养学指标的量效关系。并对总体研究进行综合讨论,确定YYB效果和本研究的局限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3省6县5522名婴幼儿的相关序列数据,其中基线期调查1840名婴幼儿,完成设定目标1800名婴幼儿;干预期监测3682名婴幼儿,完成设定目标的3600名婴幼儿。数据清理后,2012年、2014年和2015年数据合格率分别为99.62%、87.26%和93.03%,均符合数据合格率>80%的预期。本研究中YYB食用频率为85.22%,YYB每周服用包数中位数为4.46包。儿童看护人以母亲为主,达76.61%,看护人的职业以家务为主,为73.99%。喂养可接受膳食率为53.72%。喂养人基线和干预后贫血知晓率均较低,为35.73%和44.31%。YYB干预数据显示,基线期与干预期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3.98%、4.46%,9.82%、7.38%,2.56%、3.61%,2.67%、2.16%和 0.38%、0.30%;Hb 水平分别为 11.69±1.21 g/dL 和 12.04±1.11 g/dL;贫血率为 33.22%和14.81%;过去两周发烧率和腹泻率分别为13.58%、14.27%和14.21%、10.65%。基线期和干预期能达到满足可接受膳食、食物种类合格和辅食频次合格的婴幼儿比例分别为 52.19%、53.72%,63.55%、69.81%和 75.25%、74.12%。表明婴幼儿看护人以家庭主妇为主,营养知识低下,婴幼儿辅食喂养普遍不合格,生长迟缓和贫血是较为严重的营养问题。PSM后的数据显示看护人学历人数占比最高为初中,职业占比最高为家务。分析匹配后的KAP,干预期看护人的营养知识正答率为35.73%和43.17%,干预后显着高于基线期,表明营养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基线期和干预期PSM后比较,被调查婴幼儿的出生体重、WHZ、HAZ基线期与干预期分别为 3288.2 g,3256.4 g;0.02,-0.12;-0.55,-0.38;P 值分别为 0.0255,<0.0001,<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出生身长、基线期和干预期身长、体重、WAZ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匹配比较显示基线期和干预期Hb水平和贫血率分别为11.7 g/dl,12.0 g/dL;25.0%,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表明 YYB 可以显着促进婴幼儿的Hb提升,减少贫血率的发生。过去两周腹泻率显着下降,从基线的257人减少到干预后的192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6)。基线期和干预期PSM 比较,基线期和干预期被调查婴幼儿辅食添加种类和食物种类合格指标均有显着性增加,分别为4.30种/人·日,4.58种/人·日,P<0.0001;1127人,1203人,P=0.0083。但是辅食添加的频率分别为3.16次/日,3.03次/日,干预期低于基线期,P=0.0009。表明YYB干预对贫血、生长迟缓、腹泻率以及食物种类有显着改善作用。但同时数据显示YYB干预可能对消瘦、辅食添加频率有负向作用,需要深入观察研究。按YYB食用与否聚类科学分组分月龄层次比较的结果显示,YYB-FG组和YYB-NG组的身长分别为77.6cm、75.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6,P<0.001)。但YYB-FG组和YYB-NG组的体重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YYB-FG组和YYB-NG组的生长迟缓率分别为6.78%、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31,P<0.001)。YYB-FG组和YYB-NG组的消瘦率分别为3.71%、2.55%,消瘦率总体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3,P=0.022),但各年龄组内YYB-FG组和YYB-NG组的消瘦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YYB-FG组和YYB-NG组的Hb分别为12.13 g/dL、11.71 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3,P<0.0001)。YYB-FG 组和 YYB-NG 组的贫血率分别为21.18%、3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43,P<0.0001)。服用YYB的婴幼儿与匹配未服用YYB的婴幼儿分组比较,每周服用包数1、2、3、4、5、6、7包增加的身长增量均值分别为0.7cm、1.1cm、1.1cm、0.9cm、0.3cm、0.6cm、0.6cm,血红蛋白增量均值分别为 0.30g/dL、0.29 g/dL、0.51g/dL、0.39g/dL、0.41g/dL、0.36g/dL、0.22g/dL,HAZ 增量均值分别为 0.28、0.40、0.40、0.35、0.15、0.18、0.24,WHZ 增量均值分别为-0.15、-0.32、-0.08、-0.09、-0.21、-0.16、-0.18,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YYB总包数、YYB服用总周数、YYB每周服用包数对回归系数和检验P值分别为,身长:0.002982、0.000,0.12596、0.000,0.058866、0.010;Hb:0.001278、0.000,0.004162、0.001;0.33632、0.000;HAZ:0.000998、0.000,0.003779、0.002,0.024291、0.005;WHZ:-0.00075、0.000,-0.00172、0.111,-0.02397、0.001。logistic回归分析YYB总包数、YYB服用总周数、YYB每周服用包数对回归系数和检验P值分别为,贫血率:-0.00333、0.000,-0.00867、0.003,-0.07178、0.000;生长迟缓率:-0.00119、0.026,-0.00451、0.269,-0.04846、0.117。表明 YYB 干预对于身长、Hb、HAZ和贫血率有显着量化关系,可用于YYB作用的量化估算。YYB干预对WHZ有负向影响,与本研究其他部分结果一致。不同YYB服用总包数对WHZ得分有负向作用,一是YYB有促进身长但没有增加体重的作用导致,二是消瘦为较为严重的营养不良,通常不仅由喂养因素决定,与疾病或健康状况有较大关系,因此尚不能确定YYB会增加消瘦,需要深入探讨。依据多元线性回归公式,假定固定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整YYB服用量计算显示,每多服用10包YYB,婴幼儿在干预期间的身长估计可增加0.03cm,婴幼儿的HAZ得分增加约0.01,Hb含量增加0.01g/dL。依据logistic回归公式,每多服用10包YYB,婴幼儿在干预期间的贫血率下降0.03%。这表明通过项目管理和促进,提高营养服用依从率,可以在现有效果基础上,增加YYB对身长及贫血的作用,并对作用效果进行量化估计。服用总包数对体重、WAZ、消瘦率、低体重率没有显着作用。创新点在国内首次应用PSM研究方法,实现高质、标准的随机分配基线期和干预期婴幼儿大样本数据,提高各协变量的均衡性,消除地区、月龄和性别混杂因素的干扰。将匹配后基线期和干预期的婴幼儿分月龄层次研究YYB干预效果,确证YYB不仅能够显着提升婴幼儿的Hb值、降低贫血率,还能显着提升身长、HAZ,并降低过去两周腹泻率。在国内首次采用整合聚类分组方法,科学设定了干预组和对照组,分组分月龄层次获得排除混杂因素后的YYB作用结果,确证YYB不仅能够显着提升婴幼儿的Hb值、降低贫血率,还能显着提升身长、HAZ,并降低生长迟缓率。首次提出YYB作用的量效关系模型,发现每多服用10包YYB,婴幼儿的身长增加约0.03cm,HAZ得分增加约0.01,Hb含量增加0.01g/dL,且贫血率下降0.03%,生长迟缓率下降0.01%。结论本研究采用YYB干预项目的监测数据,分析YYB大人群干预的效果和量效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干预数据显示,6-24月龄婴幼儿存在生长迟缓、贫血等主要营养问题。看护人普遍无职业、受教育水平低,近1/5的看护人为祖父母。婴幼儿辅食可接受膳食率为53.7%,43.7%的家长不具备基本营养知识。母乳持续喂养到1岁和2岁的比例为0。2.YYB干预能有效改善干预地区婴幼儿的Hb水平和贫血状况。贫血率从干预前的33.2%,下降到干预后的14.8%。3.YYB干预能有效改善干预地区婴幼儿的身长、HAZ、生长迟缓率和两周腹泻率。4.YYB服用的总量、食用时长和每周服用量与婴幼儿身长、HAZ、生长迟缓率以及Hb水平、贫血率有正向量化关系。可用于有条件的YYB干预效果估算。5.YYB干预呈现对WHZ的负向作用和反向量化关系,作者针对该问题进行专门研究。
黄晓[7](2019)在《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镉(cadmium,Cd)污染涉及全人群,对肾脏、骨骼、肺、生殖系统等均有损害作用。膳食是一般人群(非污染区、非职业、非吸烟人群)镉暴露的主要途径。有研究预测,一般人群镉暴露量在未来几十年呈增加趋势。相关领域专家指出,中国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防控与风险评估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于镉的健康风险。镉接触最关键有害效应的认定,是风险评估的首要关键步骤。目前食品中镉限量标准,是以肾损伤作为镉接触最关键有害效应制定的。最近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研究表明,在引起肾损伤水平以下的低剂量镉暴露,能增加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有学者认为应以骨损伤,作为镉接触的最关键有害效应,修改并降低食品中镉限量标准。钙(calcium,Ca)摄入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一般人群中膳食镉暴露和低钙摄入往往同时存在,人群研究中可能因钙摄入不足,造成对镉致骨毒作用高估。在现有关于肾损伤水平以下的低镉暴露增加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风险的人群研究中,仅2篇报告了钙的摄入量,且钙的摄入量在902-1081mg间,低于美国医学科学院对50岁以上女性人群钙摄入量的建议值(1000-1200mg)。因此,由于膳食钙摄入不足的混杂,人群研究中肾损伤水平以下低镉暴露与骨骼损伤的关系仍不确定。高钙摄入是人体骨密度的保护因素,生命早期足够钙摄入能获得最佳骨峰值,并降低生命后期骨折的风险。但过量摄入钙也可能产生不良作用,如增加肾结石的相对危险性,影响钙及其它金属元素吸收。因此,在增加钙摄入拮抗镉毒作用时,需注意钙摄入过高可能的健康风险。此外,一般人群中存在少部分个体钙摄入量,接近或超过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而膳食是镉暴露和钙摄入的主要途径,且肾也是镉、钙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两者进入机体后可能毒作用相加,但目前尚无整体动物水平相关毒理学资料。一般人群因饮食习惯、膳食结构等原因,膳食镉暴露水平不一。目前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钙补充是否对镉致骨损伤有保护效应,以及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有保护效应和效应大小尚无研究报道。此外,以往大多数研究表明钙补充能拮抗镉吸收,但膳食钙摄入与镉吸收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在不同镉暴露剂量下,随钙摄入量的不同可能减少、不影响甚至增加镉吸收。目前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在安全的钙补充范围内通过增加钙摄入减少镉吸收也不明确。鉴于以上研究的不足、人群研究中技术及伦理学等方面的限制,和上述问题亟待研究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动物模型,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和钙摄入水平,以明确钙补充是否对一般人群膳食镉致骨损伤有保护效应,更准确地估计肾损伤水平以下膳食低镉暴露与骨骼损伤的关系,及了解钙补充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参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采用大鼠饲料添加镉建立动物模型,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进行90天经口毒性试验,除观察一般毒理学指标外,还观察了不同剂量钙补充对钙、铁、锌、铜吸收的影响,获得大鼠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钙补充的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the 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然后通过检测大鼠镉吸收相关指标(镉表观吸收率,肝肾镉浓度),探讨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通过钙补充减少镉吸收;并对小肠和肾脏钙转运关键蛋白基因表达进行检测,以解释钙补充对镉吸收影响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将为人群钙补充的风险-收益评估提供相关资料。随后进一步通过建立一般人群和污染区人群不同水平膳食镉暴露动物模型,观察钙补充后不同水平膳食镉暴露的骨效应指标变化,以了解钙补充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有保护效应及效应大小。镉暴露动物模型大鼠钙摄入量正常,可以排除因钙摄入不足而高估镉暴露致骨损伤的可能性,再给予钙补充干预,可以排除高钙摄入可能的保护作用,更准确地估计低镉暴露与镉致骨骼损伤的定量关系。随后进一步从FGF23/Klotho轴出发,探讨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潜在保护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镉的风险评估提供相关毒理学资料,也为理解钙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一章一般人群膳食镉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的大鼠亚慢性毒性研究本研究参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断乳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将氯化镉和碳酸钙掺入钙含量适宜饲料(AIN-93G,含0.5%Ca,为大鼠钙适宜摄入量),连续喂饲90天。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以饲料添加1mg/kg镉的方式,给大鼠染毒可以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各组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量(以镉钙计)分别为:0+0(对照组);1mg Cd/kg+0(镉暴露组);1mg Cd/kg+0.15%Ca(低钙补充组);1mg Cd/kg+0.4%Ca(中钙补充组);1mg Cd/kg+0.6%Ca(高钙补充组)。通过对钙毒作用的靶器官肾进行病理学检查,和氮素氮等生化、血液指标检查,以了解不同水平钙补充的钙毒作用;通过对血清钙、铁、锌、铜,钙、铁、锌、铜表观吸收率,肝肾铁、锌、铜浓度和骨钙含量的检测,以观察不同剂量钙补充对钙、铁、锌、铜吸收的影响,从而确定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大鼠钙补充的LOAEL。与对照组比较,(1)钙补充各组动物活动、生长正常,实验末体重、总进食量、总食物利用率,以及脏器绝对重量、脏体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高剂量钙补充组尿素氮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钙补充组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中、高剂量钙补充组间呈剂量-效应关系;(3)低剂量钙补充组病理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但在中、高剂量钙补充组肾小管上皮细胞钙化等级和发生率升高,钙补充各组间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与血尿素氮结果一致。(4)低、中剂量钙补充组血常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钙补充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低、中剂量钙补充组肝、肾组织铁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钙补充组肝、肾铁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镉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中钙补充组的肾病理改变和血清尿素氮高于正常组,且各钙补充剂量组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确定对暴露于1mg Cd/kg饲料,雌性大鼠钙补充的LOAEL,低于中钙补充组钙含量(即每公斤饲料+0.4%Ca),低于文献报道钙单独摄入时的LOAEL值(即每公斤饲料+0.6%Ca)。第二章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对大鼠镉吸收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动物模型镉吸收相关指标(镉表观吸收率,肝肾组织镉浓度)的检测,及对小肠和肾脏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检测,以明确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在安全的钙补充范围内,通过钙补充减少镉吸收及可能机制。各钙补充组与镉暴露组比较,低剂量钙补充组肾镉浓度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剂量钙补充组肾镉浓度与镉暴露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小肠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与肾镉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低钙补充组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高于镉暴露组(p<0.05),中、高钙补充组小肠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与镉暴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中、高剂量钙补充并不减少大鼠的镉吸收;且低剂量钙补充能增加镉吸收,小肠钙结合蛋白可能参与了其过程。第三章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毒作用的干预效应研究建立一般人群和污染区人群膳食镉暴露动物模型,以第一部分实验获得的大鼠钙补充LOAEL(+0.4%Ca含量)为钙干预剂量,进行干预实验,以了解钙补充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骨损伤有保护作用及效应大小。选用雌性断乳后SD大鼠7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将氯化镉和碳酸钙掺入AIN-93G饲料连续喂饲90天。各组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量(以镉钙计)分别为:0+0(对照组);1mg Cd/kg+0(低镉暴露组);1mg Cd/kg+0.4%Ca(低镉暴露钙干预组);5mg Cd/kg+0(中镉暴露组);5mg Cd/kg+0.4%Ca(中镉暴露钙干预组);50mg Cd/kg+0(高镉暴露组);50mg Cd/kg+0.4%Ca(高镉暴露钙干预组)。在镉暴露指标上,除大鼠平均每日膳食镉摄入量外,还通过原子吸收法检测肾脏,肝脏和股骨中镉含量,以准确估计大鼠镉体内暴露量。在骨效应指标上,除骨量指标外,还从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病理学骨微结构、血清骨代谢生物标志物及骨代谢OPG/RANKL通路进行观察,以评估钙补充干预的保护效应。对中、高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干预后,股骨弹性模量和抗弯最大应力分别增加25.32%32.8%,9.9%11.2%,血清PINP(骨形成标志物)增加、骨微结构(骨小梁数量和皮质厚度)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成骨相关)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但对低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上述指标没有影响。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骼损伤有保护效应,特别是对中、高剂量膳食镉暴露大鼠效应显着。但对低剂量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没有影响。第四章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干预机制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述动物模型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血清Klotho蛋白和FGF23蛋白,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FGF23基因和蛋白表达,及Wnt/β-catenin通路,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从FGF23/Klotho轴,探讨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潜在保护机制。钙补充干预后血清Klotho蛋白、肾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肾钠依赖性磷酸盐协同转运蛋白(Napi2a)基因表达低于干预前(p<0.05);肾1,25-(OH)2D3合成的线粒体Cyp27b1酶基因表达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钙补充干预后,大鼠股骨FGF23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干预后高镉暴露组骨Wnt/β-catenin通路Wnt靶基因Tcf1和Axin2基因表达增加(p<0.05);Wnt通路下游与增殖相关的C-myc蛋白表达增加(p<0.05)。干预后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Runx2蛋白上调,反映成骨细胞终末分化水平的Ⅰ型胶原(Col1a1)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在血清蛋白、肾基因和蛋白表达层面,钙补充干预后Klotho表达均下调,骨FGF23基因和蛋白上调,推测钙补充可能通过FGF23/Klotho轴发挥其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基于肾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推测这一生物学效应可能与Klotho和FGF23形成特异性受体复合物,间接影响肾脏中的影响维生素D合成、钙的重吸收和肾磷酸盐转运有关;基于骨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推测其与FGF23/Klotho轴调控成骨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综上所述,对暴露于1mg Cd/kg饲料雌性大鼠,钙补充的LOAEL值低于文献报道钙单独摄入时的LOAEL值,结果提示人群中少部分钙摄入量接近或超过UL者,不能忽视膳食镉暴露的毒作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中剂量钙补充,并不减少低镉暴露大鼠的镉吸收,提示减少镉吸收可能不是钙拮抗镉骨毒作用的机制;且低剂量钙补充能增加镉吸收,提示在人群钙补充的风险-收益评估时,需关注钙补充增加镉吸收的潜在不良作用。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骼损伤有保护效应,提示在镉的风险评估中,需考虑高钙摄入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而对低剂量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没有影响,提示钙补充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剂量选择性。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机制涉及FGF23/Klotho轴,还直接影响骨代谢OPG/RANKL信号通路。
刘炬吟[8](2019)在《云南省元阳县农村寄宿制哈尼族学龄儿童营养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寄宿制哈尼族学龄儿童的基本营养状况,针对其存在的营养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营养干预方法,提高寄宿制学校哈尼族学龄儿童的营养和健康水平。[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红河州元阳县3所寄宿制小学3-5年级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体格检查、营养KAP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以及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访谈。体格检查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要求,对学生身高、体重、血压值进行测量;学生、老师营养KAP调查以及访谈内容以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调查表为基础,结合课题目标,自行设计问卷。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采用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结果根据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换算的标准人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值进行比较分析;选取BMI值和KAP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的两所学校学生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营养宣教和体育锻炼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采用Epidata软件对KAP问卷进行数据录入,SPSS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自主开发的“昆明医科大学孕产妇与儿童膳食营养评价系统”对3天24小时膳食调查的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1、基线调查调查对象BMI平均值为16.8±2.2,其中低体重占2.1%,超重占4.3%,肥胖占2.9%,1.9%的小学生血压值偏高;营养知识总体合格率为55.8%;75.0%的学生愿意学习营养健康知识;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1.0%;68.2%的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对象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76.3%、72.9%,脂肪摄入量接近推荐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平均需要量的1.69倍;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不足,维生素A仅占20.4%,Ca仅占23.2%;膳食结构不合理,谷类、薯类偏高,其余几类食物的摄入均偏低,特别是水产品类、奶类、大豆类、坚果类的摄入量明显不足。2、干预效果评价干预组BMI平均值为17.7±2.3,血压在正常范围的学生占98%。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BMI值和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营养知识、态度部分得分明显提高(P<0.05),但行为部分仅有一题干预组中间频次的学生多于对照组,其余几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部分蛋白质摄入量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宏量营养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Ca、P、Fe、Se,干预组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相比,BMI值和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营养知识、态度部分得分明显提高(P<0.05),行为部分仅有两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几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部分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占比均高于干预前(P<0.05),维生素的摄入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矿物质Ca、P、Fe、Zn干预后的摄入量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1、基线调查表明,调查对象超重、肥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却比云南省平均水平高;营养认知方面存在不足,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膳食结构不合理,谷类摄入较多,总能量、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足;虽然睡眠时间较为充足,但学生整体较缺乏体育锻炼。2、通过“营养宣教+体育锻炼”的综合干预,学生营养知识、态度的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营养行为以及膳食结构方面改善的不明显。说明此次营养健康干预方式能够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端正小学生合理膳食的态度,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促进作用,但仍然任重道远。3、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参与,长期坚持,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刘通[9](2019)在《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制备、结构表征及其抗缺铁性贫血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铁元素是人体最重要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人体的循环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有10-30%的人群具有不同程度贫血症状,而这其中大多数的贫血症状是由缺铁引起的。目前常用亚铁盐如硫酸亚铁、铁富马酸盐和葡萄糖酸亚铁等作为口服补铁剂,然而长期服用上述口服补铁剂时,会引起胃肠道副作用和铁诱导的过氧化应激反应。一些临床研究已经显示长期服用治疗性硫酸亚铁口服剂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便秘等胃肠道副作用。多糖铁复合物具有稳定性高、水溶性好和副作用少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补铁剂,具有成为抗缺铁性贫血活性药品及保健产品辅料的潜力。黑木耳是一种我国特有的生长在朽木上的黑色腐生菌,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用菌在1000年前就已开始被广泛食用。我国黑木耳年产量约为650万吨,其中部分因菌种管理混乱、质量不稳定、精深加工不足等问题而造成浪费,增加了产业环保压力,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黑木耳多糖是黑木耳中重要的功能成分,其具有抗氧化、抗凝血、提高免疫力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可作为络合铁元素的潜在配体。本研究以黑木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协同提取及分离纯化得到黑木耳多糖,采用改良的三氯化铁法以黑木耳多糖与铁元素复合制备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然后对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的一般理化特性、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最后构建缺铁性贫血症大鼠模型,对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进行抗缺铁性贫血活性及急性毒性评价。本研究成果如能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得以应用发展,不仅可大幅提高黑木耳的附加值,延长黑木耳精深加工产业链,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还有助于补充市场上补铁补血产品的市场缺口,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广阔的市场前景。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黑木耳为原料,超临界萃取脱脂后,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协同提取黑木耳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微波温度及协同作用时间对黑木耳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黑木耳多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超声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温度>协同作用时间。超声波微波辅助协同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80、超声波功率240W、微波温度85℃、协同作用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黑木耳多糖的得率为9.42±0.12%,采用大孔树脂法对黑木耳多糖进行脱蛋白、脱色素处理,蛋白和色素去除率分别达到80.2±1.12%和87.4±1.25%,多糖损失率为16.6±0.45%。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及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后,得到黑木耳纯化多糖,命名为AAPS。以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黑木耳多糖(AAPS)分子量,得到其重均分子质量(Mw)为1.42×106u,数均分子量(Mn)为3.57×105u。以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黑木耳多糖(AAPS)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AAPS)主要是由甘露糖(Man),葡萄糖醛酸(GlcA),葡萄糖(Glc)和木糖(Xyl)四种单糖以不同摩尔比组成,摩尔比为3.62:7.23:12.57:4.24。(2)以黑木耳纯化多糖为原料,制备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pH及柠檬酸三钠添加量四个因素对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含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含铁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反应体系pH>柠檬酸三钠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75min、反应体系pH9及柠檬酸三钠添加量30mg,在此条件下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含铁率为28.42±0.16%。制备的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AAPS-iron(Ⅲ))为红棕色无定形粉末,无嗅无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液。在pH值2.5-12范围内具有稳定性。易吸潮,须在密封干燥条件下保存。铁离子鉴别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AAPS-iron(Ⅲ))中不含游离的铁离子,黑木耳多糖与铁互相结合而非物理性混合。(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对黑木耳多糖及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的微观形态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发现黑木耳多糖与铁元素复合后,其微观粒子表面由絮状形态变为片状结构,并且由粗糙变为平整,粒径明显增大。采用热重分析法(TG)对黑木耳多糖及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黑木耳多糖与铁元素复合后,其热稳定性增强,受热后热分解过程由剧烈转为缓和。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在50℃-256℃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圆二色谱法(CD)、核磁共振氢谱法(NMR 1H)对黑木耳多糖及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的分子结构性质进行鉴定,结果发现黑木耳多糖与铁元素复合形成了β-FeOOH晶体结构。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核磁共振图谱上除重水峰外,不存在其它明显的共振吸收峰。进一步说明了黑木耳多糖与铁元素互相结合而非物理性混合。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的体外铁元素溶出度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在模拟的胃肠环境中,铁元素溶出度可达到93.1%,说明其在胃肠道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水溶性,有利于铁的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能力。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浓度1.0mg/mL时,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分别达到39.5%、35.9%,其对肝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达到43.1%。证明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4)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高剂量组能使缺铁性贫血大鼠血液中HB、RBC、HCT、MCV、MCH、MCHC的含量逐渐恢复,说明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高剂量组对贫血大鼠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高剂量组能使血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说明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能改善贫血大鼠体内缺铁状况。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高剂量组能明显使血清铁、血铁饱和度含量升高,总铁结合力明显降低。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高剂量组能使动物体重增长明显,一般情况得到改善,动物的外观活动和行为、毛色都逐渐恢复至正常。通过对大鼠肝脏中SOD和MDA含量测定结果分析,高剂量组能显着提升大鼠肝脏内SOD水平,降低大鼠肝脏内MDA含量,表明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具有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及抑制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最大灌胃给药量为13g/(kg·d),此剂量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5倍,给小鼠灌胃后,小鼠体重增值属于正常增长范围,未出现有中毒或者死亡现象,剖检后也没发现组织脏器有明显变化。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的LD50>15000mg/kg。综上说明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安全可靠,属于无毒级。
张瑞娥[10](2019)在《运城某医院体检居民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通过对运城市盐湖区某医院体检居民进行调查,收集居民的膳食营养及体格检查等方面的资料,将调查居民的膳食状况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相比较,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定义调查居民的膳食模式,目的在于:(1)了解调查居民营养素的来源及摄入情况;(2)分析居民的主要营养素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相关关系;(3)根据居民的营养调查资料,通过因子分析法,建立研究对象的膳食结构;(4)分析居民的膳食结构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相关关系;(5)结合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为运城市盐湖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这三种疾病的营养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运城市盐湖区某医院体检科为调查地点,收集于2018年5月1日2018年11月1日来医院体检居民的膳食营养等相关资料,内容包括:(1)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等人口学基本特征;(2)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体格指标的测量;(3)血压、血糖、血脂等身体机能指标的测量;(4)通过食物频率法收集调查居民前3个月的膳食营养资料。采用EpiData3.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进行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1172位研究对象,年龄在24岁72岁之间。(2)研究对象平均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蔬菜类食物,水果类食物,畜禽肉类食物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下面简称为《宝塔(2016)》)建议量相比,其平均摄入量基本符合《宝塔(2016)》的建议摄入量;水产品类食物,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这四类食物平均每天的摄入量没有达到《宝塔(2016)》的推荐摄入量;调查居民平均每天摄入食盐量为7.36 g,平均每天食用油脂类食物36.84 g,食盐和油脂类食物的平均摄入量高于《宝塔(2016)》的建议食用量。(3)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DRIs)进行对比,调查居民的能量、蛋白质、钠的平均摄入量超过了推荐摄入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钙和钾的平均摄入量低于建议摄入量。(4)研究对象主要营养素的摄取程度与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蛋白质摄入量与收缩压呈负相关关系(r=-0.205,P<0.05),钠的摄入量与收缩压存在正相关关系(r=0.364,P<0.05),研究对象钙元素的摄入量与舒张压存在负相关性(r=-0.245,P<0.05),钠元素的摄入量与舒张压存在正相关关系(r=0.452,P<0.05);居民脂肪(r=0.154,P<0.05)和碳水化合物(r=0.172,P<0.05)的摄入量与餐后两小时血糖存在正相关性;居民脂肪摄入量与血清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r=0.197,P<0.05),维生素B1的摄入量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122,P<0.05)。(5)本研究采用的食物频率调查表共计有96种食物,分为16类,经主成分分析法,最终建立了4种膳食结构,分别是现代膳食结构、速食品膳食结构、高油高盐膳食结构和健康膳食结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现代膳食模式(OR=1.652,P<0.05)和高油高盐膳食模式(OR=1.702,P<0.05)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速食品膳食模式(OR=1.596,P<0.05)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高油高盐膳食模式(OR=1.785,P<0.05)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1)运城市盐湖区某医院体检居民部分种类的食物摄入量不均衡。(2)研究对象部分营养素摄入量不均衡。(3)调查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4)调查居民共存在现代膳食结构、速食品膳食结构、高油高盐膳食结构和健康膳食结构四种膳食结构。除了健康膳食结构以外,其他三种膳食结构对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天津市5-6岁儿童维生素C需要量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市5-6岁儿童维生素C需要量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橘子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溶液的配制 |
(1)草酸溶液的配制。 |
(2)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1.3.2 橘子样品溶液的制备 |
1.3.3 调味料和茶水等溶液的制备 |
1.3.4 色谱条件 |
1.4 VC剩余率的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VC的HPLC法测定 |
2.1.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2.1.2 VC的线性精密度和检出限 |
2.1.3 样品测定和加标回收 |
2.2 VC稳定性的探究 |
2.2.1 时间、温度和光照对VC稳定性的影响 |
2.2.2 调味料和茶水等介质对VC稳定性的影响 |
3 结论 |
(2)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现况及糖尿病膳食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见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抽样方法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4 研究指标选取和定义 |
5 膳食调查数据计算及评价方法 |
6 数据清洗原则 |
7 质量控制 |
8 统计分析方法 |
9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素及各类食物摄入现状 |
2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状况 |
3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状况 |
4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新诊断和已诊断糖尿病患者膳食比较 |
讨论 |
1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 |
2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状况 |
3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现状 |
4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新诊断和已诊断糖尿病患者膳食比较 |
结论 |
研究优点和局限性 |
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膳食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3)吉林省733例高中生骨骼肌质量现况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骨骼肌质量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 骨骼肌质量的影响因素 |
1.2.1 影响骨骼肌质量的营养因素 |
1.2.2 影响骨骼肌质量的生活方式 |
1.3 青少年膳食结构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青少年膳食营养的研究现状 |
1.3.2 青少年膳食模式的研究现状 |
1.4 青少年生活方式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2.2.1 基本信息调查 |
2.2.2 膳食调查 |
2.2.3 生活方式调查 |
2.2.4 骨骼肌质量测定 |
2.3 相关指标标准 |
2.3.1 骨骼肌质量分级标准 |
2.3.2 膳食摄入水平评价标准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1 统计方法 |
2.5.2 膳食模式的建立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研究对象骨骼肌质量的分布情况 |
3.3 研究对象的膳食结构 |
3.3.1 膳食能量摄入及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 |
3.3.2 膳食维生素摄入情况 |
3.3.3 膳食矿物质摄入情况 |
3.3.4 膳食模式 |
3.4 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 |
3.4.1 运动次数 |
3.4.2 睡眠时间 |
3.4.3 被动吸烟天数 |
3.5 影响骨骼肌质量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
3.5.1 基本情况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 |
3.5.2 膳食能量、宏量营养素摄入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 |
3.5.3 膳食矿物质摄入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 |
3.5.4 膳食模式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 |
3.5.5 生活方式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 |
3.6 影响骨骼肌质量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分析 |
4.2 研究对象的膳食结构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分析 |
4.3 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分析 |
4.4 骨骼肌质量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资助课题 |
(4)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 研究对象 |
1.1 调查对象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情况 |
2.2 观察时段和观测时点 |
2.3 体格发育指标测量及评价 |
2.4 血红蛋白(Hb)含量检测 |
2.5 K-A-P问卷调查 |
2.6 干预措施及内容 |
2.7 呼吸道感染再发标准 |
2.8 质量控制 |
2.9 统计分析 |
3.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各组情况及组间比较的表和图 |
3. 各组体格发育指标Z值和贫血例数的比较分析 |
4. RRTI儿观察组和RRTI儿对照组的呼吸道感染再发情况比较 |
5. RRTI儿观察组和非RRTI儿观察组的家长K-A-P问卷得分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益生菌干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5)9-12岁学龄儿童营养状况及其看护人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来源 |
2.1.2 样本量估计 |
2.1.3 抽样方法 |
2.1.4 伦理申明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2.4 判定标准 |
2.4.1 体格发育判定标准 |
2.4.2 膳食营养判定标准 |
2.5 质量控制 |
2.6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1.1 学龄儿童基本情况 |
3.1.2 看护人基本情况 |
3.2 学龄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
3.2.1 儿童身高、体重与全国儿童身高、体重比较 |
3.2.2 儿童消瘦、超重及肥胖情况 |
3.3 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状况 |
3.3.1 儿童膳食结构 |
3.3.2 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 |
3.3.3 宏量营养素供能比 |
3.4 看护人营养KAP调查 |
3.4.1 看护人营养知识知晓情况 |
3.4.2 看护人营养相关态度 |
3.4.3 看护人营养行为 |
3.5 儿童膳食营养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
3.6 儿童营养状况与看护人相关因素分析 |
3.6.1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看护人相关因素分析 |
3.6.2 儿童膳食结构状况与看护人相关因素分析 |
3.6.3 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与看护人相关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学龄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
4.2 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状况 |
4.3 看护人营养KAP调查 |
4.4 儿童膳食营养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
4.5 儿童营养状况与看护人相关因素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创新之处 |
5.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调查问卷 |
(6)婴幼儿营养包(YYB)干预效果、量效关系及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设计 |
1 研究思路 |
1.1 研究选题和数据选择 |
1.2 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选取统计方法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案 |
3.1 数据纳入与整理 |
3.2 数据特点 |
4 技术路线图 |
5 预期产出及创新点 |
5.1 预期产出 |
5.2 创新点 |
第二部分 营养包干预效果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
1 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状况的匹配分析 |
2.2 婴幼儿看护人情况的匹配分析 |
2.3 身体测量的匹配分析 |
2.4 血红蛋白与贫血的匹配分析 |
2.5 婴幼儿患病率的匹配分析 |
2.6 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的匹配分析 |
2.7 看护人营养知识正答率的匹配分析 |
3 讨论 |
3.1 婴幼儿匹配情况 |
3.2 看护人状况 |
3.3 生长发育状况 |
3.4 贫血 |
3.5 患病率 |
3.6 辅食添加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营养包干预聚类及效果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基线、营养包服用和营养包未服用聚类 |
1.2 服用营养包与未服用营养包的两组比较分析 |
2 分析结果 |
2.1 身体测量的两组比较分析 |
2.2 生长发育状况两组比较 |
2.2.1 Z评分比较 |
2.2.2 Z评分与营养包服用量、时长和频率相关性分析 |
2.2.3 生长发育相关率的比较 |
2.2.4 生长发育与营养包服用量、时长和频率相关性分析 |
2.3 血红蛋白与贫血的两组比较 |
2.3.1 婴幼儿的血红蛋白与贫血率的比较 |
2.3.2 婴幼儿贫血状况与营养包服用量、时长和频率相关性分析 |
2.4 每周服用包数对不同月龄婴幼儿身长体重增量的影响 |
2.4.1 每周服用包数对不同月龄婴幼儿身长增量的影响 |
2.4.2 每周服用包数对不同月龄婴幼儿体重增量的影响 |
2.5 不同身长,体重,血红蛋白,Z得分的变化差值 |
2.5.1 每周服用包数对婴幼儿身长增量的影响 |
2.5.2 每周服用包数对婴幼儿体重增量的影响 |
2.5.3 每周服用包数对婴幼儿血红蛋白增量的影响 |
2.5.4 每周服用包数对婴幼儿的WHZ增量的影响 |
2.5.5 每周服用包数对婴幼儿的HAZ增量的影响 |
2.5.6 每周服用包数对婴幼儿的WAZ增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婴幼儿身体测量的比较分析 |
3.2 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
3.3 婴幼儿贫血状况比较 |
3.4 每周服用包数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3.5 不同身长、体重、血红蛋白和Z得分的变化差值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YYB干预作用的回归分析及模型创建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线性判断 |
1.2 残差正态性 |
1.3 方差齐性 |
1.4 共线性 |
1.5 统计方法 |
2 回归结果 |
2.1 婴幼儿身长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 |
2.1.1 营养包服用总包数回归分析结果 |
2.1.2 服用总周数、每周服用营养包数回归分析结果 |
2.2 婴幼儿体重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 |
2.2.1 营养包服用总包数回归分析结果 |
2.2.2 服用总周数、每周服用营养包数回归分析结果 |
2.3 婴幼儿血红蛋白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 |
2.3.1 婴幼儿血红蛋白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 |
2.3.2 婴幼儿校正血红蛋白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 |
2.4 婴幼儿Z评分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 |
2.4.1 婴幼儿HAZ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 |
2.4.2 婴幼儿WAZ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 |
2.4.3 婴幼儿WHZ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 |
2.5 婴幼儿贫血和生长发育状况logistics回归 |
2.5.1 婴幼儿贫血率回归分析结果 |
2.5.2 婴幼儿生长迟缓率回归分析 |
2.5.3 婴幼儿低体重率回归分析 |
2.5.4 婴幼儿消瘦率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回归模型创建及分析 |
3.2 YYB服用总包数对婴幼儿贫血和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
3.3 营养包服用总周数和每周服用包数对婴幼儿贫血和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
4 结论 |
4.1 营养包服用总包数回归结果 |
4.2 服用总周数和每周食用频率回归结果 |
第五部分 总体讨论 |
1 研究设计 |
2 营养包对改善婴幼儿贫血和生长发育状况的总体效果 |
3 存在问题和研究的局限性 |
3.1 监测数据的局限性 |
3.2 指标选择的局限性 |
3.3 婴幼儿自然生长的影响 |
3.4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3.5 营养包干预可能的负面作用 |
4 结论 |
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6-23月龄婴幼儿YYB干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大鼠钙补充的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试剂与仪器 |
1.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3 钙补充剂量选择及给予方式 |
1.2.4 一般临床观察,体重和食物消耗 |
1.2.5 钙吸收代谢实验 |
1.2.6 血液学检查 |
1.2.7 血生化检查 |
1.2.8 脏器重量、脏体比 |
1.2.9 肾病理学检查 |
1.2.10 生物样品中钙、铁、锌、铜检测 |
1.2.11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和进食量 |
1.3.2 大鼠食物利用率和膳食镉暴露量 |
1.3.3 血液学结果 |
1.3.4 血生化结果 |
1.3.5 脏器重量和脏器指数 |
1.3.6 肾病理学结果 |
1.3.7 钙补充对血清钙、磷、铁、锌、铜的影响 |
1.3.8 钙补充对钙、铁、锌、铜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
1.3.9 钙补充对大鼠肝、肾组织中铁、锌、铜含量的影响 |
1.3.10 钙补充对大鼠股骨干重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二章 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对大鼠镉吸收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动物、分组及染毒 |
2.2.3 镉吸收代谢实验 |
2.2.4 饲料钙、镉含量测定和肝、肾组织镉含量测定 |
2.2.5 CaBP、CaT1和DMT1 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大鼠饲料镉钙含量 |
2.3.2 大鼠膳食每日镉摄入情况 |
2.3.3 钙补充对大鼠镉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
2.3.4 钙补充对大鼠肝、肾组织镉浓度的影响 |
2.3.6 钙补充对大鼠小肠CaBP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7 钙补充对大鼠肾脏CaBP、CaT1、DMT1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钙补充对不同剂量膳食镉暴露致大鼠骨毒作用的干预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2.3 剂量选择及给予方式 |
3.2.4 体重、摄食量及一般情况观察 |
3.2.5 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 |
3.2.6 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骨钙含量和肝、肾、骨组织镉含量 |
3.2.7 大鼠胫骨组织病理学检查 |
3.2.8 大鼠血清骨代谢标志物PINP、β-CTX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3.2.9 大鼠股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2.10 大鼠股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3.2.11 大鼠胫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3.2.1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大鼠体重情况 |
3.3.2 大鼠膳食镉摄入情况 |
3.3.3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皮质,肝脏和股骨镉浓度的影响 |
3.3.4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重量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
3.3.5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骨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3.3.6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
3.3.7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胫骨病理学的影响 |
3.3.8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骨代谢OPG/RANKL通路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9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OPG/RANKL通路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10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OPG/RANKL通路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11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胫骨OPG/RANKL通路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FGF23/Klotho轴探讨钙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4.2.3 实验方法及样本收集 |
4.2.4 血清1,25-(OH)2D3,Klotho蛋白,全段FGF23,C端 FCF23 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4.2.5 肾组织Klotho基因、FGF受体基因、VD代谢基因及磷转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6 骨FGF2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7 肾Klotho蛋白和胫骨FGF23、Wnt/β-catenin、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4.2.8 骨组织蛋白提取和骨组织Col1a1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4.2.9 骨组织FGF23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 blotting) |
4.2.10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1,25-(OH)2D3的影响 |
4.3.2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Klotho蛋白、全段FGF23 蛋白和C端 FGF23 蛋白的影响 |
4.3.3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Klotho、FGF受体基因、VD代谢基因及磷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4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4.3.5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组织中Klotho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4.3.6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FGF23基因与蛋白的影响 |
4.3.7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影响 |
4.3.8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9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镉毒性损害的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云南省元阳县农村寄宿制哈尼族学龄儿童营养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青少年儿童营养健康的重要性 |
1.2 青少年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 |
1.3 农村地区青少年儿童营养现状 |
1.4 云南红河州哈尼族基本概况 |
1.5 哈尼族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营养状况及研究现状 |
1.6 营养干预现状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 |
3.1 基线调查 |
3.1.1 营养KAP问卷 |
3.1.2 3天24小时膳食调查 |
3.1.3 体格检查 |
3.1.4 体育活动情况调查 |
3.1.5 访谈 |
3.2 健康干预 |
3.2.1 营养健康宣教 |
3.2.2 体育锻炼 |
3.3 干预效果评价 |
3.3.1 营养KAP问卷 |
3.3.2 3天24小时膳食调查 |
3.3.3 体格检查 |
4 材料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1.1 对象来源 |
4.1.2 对象纳入标准 |
4.2 研究方法 |
4.2.1 抽样方法 |
4.2.2 营养KAP问卷 |
4.2.3 3天24小时膳食调查 |
4.2.4 体格检查 |
4.2.5 干预方法 |
4.2.6 干预效果评价 |
4.2.7 数据处理 |
4.2.8 技术路线 |
4.3 质量控制 |
5 结果 |
5.1 基线调查 |
5.1.1 KAP调查结果 |
5.1.2 3天24小时调查结果 |
5.1.3 教师KAP调查 |
5.1.4 教师、学生营养问题访谈 |
5.1.5 A、B小学体格检查及KAP基线调查结果比较 |
5.1.6 A、B小学3天24小时对比结果 |
5.2 干预效果评估 |
5.2.1 干预组、对照组体格检查及KAP对比结果 |
5.2.2 干预组、对照组3天24小时膳食调查对比情况 |
5.2.3 干预组干预前后KAP对比 |
5.2.4 干预组干预前后3天24小时膳食调查对比情况 |
6 讨论 |
6.1 基线调查 |
6.1.1 体格检查 |
6.1.2 营养KAP、体育锻炼调查和访谈 |
6.1.3 3天24小时膳食调查 |
6.2 干预效果评价 |
6.2.1 BMI及血压值干预效果 |
6.2.2 营养KAP干预效果 |
6.2.3 3天24小时膳食情况 |
7 结论 |
8 建议及研究的局限性 |
8.1 建议 |
8.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9 附表 |
10 综述 |
参考文献 |
11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12 致谢 |
(9)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制备、结构表征及其抗缺铁性贫血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铁元素与人类健康 |
1.3 补铁剂的发展与现状 |
1.4 多糖铁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5 黑木耳多糖的生物活性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黑木耳多糖制备及分离纯化关键技术的研究 |
引言 |
2.1 材料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 |
引言 |
3.1 材料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引言 |
4.1 材料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抗缺铁性贫血功效及急性毒性评价 |
引言 |
5.1 材料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运城某医院体检居民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1.1 调查地点和抽样方法 |
2.1.2 纳入和排出标准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问卷调查 |
2.3.2 体格测量 |
2.3.3 生化指标检测 |
2.3.4 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 |
2.3.5 膳食模式的建立 |
2.4 质量控制 |
2.4.1 问卷调查 |
2.4.2 体格测量 |
2.4.3 生化指标检测 |
2.4.4 资料分析过程 |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5.1 数据处理 |
2.5.2 资料分析方法 |
2.6 知情同意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研究对象的膳食状况 |
3.2.1 各类食物的摄入情况 |
3.2.2 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
3.2.3 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 |
3.3 调查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 |
3.3.1 高血压患病率 |
3.3.2 糖尿病患病率 |
3.3.3 血脂异常患病率 |
3.4 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3.4.1 营养素与血压水平相关性分析 |
3.4.2 营养素与血糖水平相关性分析 |
3.4.3 营养素与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
3.5 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3.5.1 膳食模式的建立 |
3.5.2 膳食模式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调查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 |
4.1.1 各类食物的摄入情况 |
4.1.2 能量和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
4.1.3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情况 |
4.2 调查居民膳食营养素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4.2.1 膳食营养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
4.2.2 膳食营养素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
4.2.3 膳食营养素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4.3 调查居民的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4.3.1 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
4.3.2 膳食模式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
4.3.3 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第六章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6.1 研究的局限性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天津市5-6岁儿童维生素C需要量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橘子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J]. 何飞强,王尚贤,熊方永,张英,丁健桦.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2]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现况及糖尿病膳食影响因素分析[D]. 赵方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3]吉林省733例高中生骨骼肌质量现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 逯通. 吉林大学, 2020(08)
- [4]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D]. 施志兰. 苏州大学, 2020(02)
- [5]9-12岁学龄儿童营养状况及其看护人相关因素研究[D]. 蔡丽.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6]婴幼儿营养包(YYB)干预效果、量效关系及模型构建研究[D]. 徐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02)
- [7]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D]. 黄晓. 东南大学, 2019(01)
- [8]云南省元阳县农村寄宿制哈尼族学龄儿童营养干预研究[D]. 刘炬吟.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黑木耳多糖铁复合物制备、结构表征及其抗缺铁性贫血活性的研究[D]. 刘通.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运城某医院体检居民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D]. 张瑞娥. 兰州大学, 2019(09)
标签:对照组; 维生素 c; 显著性差异; 糖尿病前期; 营养素推荐每日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