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种业集团以高科技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韩世钧[1](2019)在《新时代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传统农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的发展面临着生产、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实现城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都市农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开始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报告也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市农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十二五”以来,济南市农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功开创了都市农业发展新局面,发展都市农业,是济南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需要,是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农业人才欠缺、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对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全文研究思路:第一,概述都市农业的内涵、特点、功能、理论基础,为下文的分析做好理论依据。第二,运用SWOT模型对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现状进行专门分析,明确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现有优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第三,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大城市发展都市农业的现状及对济南市的借鉴意义。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济南市实际情况就未来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石娜娜[2](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张彦惠[3](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司桂霞[4](2015)在《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发展脚步放缓,信息产业走势低迷,高技术产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如何调整高技术产业结构,刺激高技术产业发展,逐渐引起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围绕高技术产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模式、高技术产业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及传统产业的影响等方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有必要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开展研究,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区域一体化进程领先全国的独具特色的区域。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刻影响着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独特的区域特征。有必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的实际情况,研究长三角典型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此同时,系统分析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历程、结构特征以及结构优化的思路和对策,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长三角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托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金融资本、有效管理、国际合作等优势条件,长三角高技术产业获得迅猛发展,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全球金融危机和自身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长三角的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背景下进行高技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需要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将高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也是全国多省市的战略选择。由此,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也可以为后发的正在发展中的其他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选题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框架等,并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本章通过学习区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并研究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适用于一般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和具体适用于高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尝试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第三章,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结构分析。梳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并概括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空间结构、行业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并总结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状况评价。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定量评价长三角高技术产业成长状况(1995-2012年)、科学判断成长阶段;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评价长三角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绩效(1995-2012年)、长三角高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2013年)。第五章,国内外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验借鉴。本章分两个部分,国内经验借鉴以高新区为视角,选择典型个案——漕河泾开发区深入分析其创新与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外部分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在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成功做法,总结其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第六章,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通过上述实证分析从区域一体化、外向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角度提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具体对策,并对如何发挥上海在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提供了思考。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创新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后续研究的展望。
梁娟丽[5](2014)在《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凸显问题也越来越多,传统城镇化模式已难以为继,新型城镇化顺应时势提出来,在这种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城市空间模式正经历着转变。目前,对于城市空间模式的探索大多停留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的研究总结,因此,本文是对新型城镇化空间模式的一次有意义探索。杨凌农业示范区是199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主旨是以农业与高科技技术相结合,以转化高科技成果为主要手段,以示范和推广相结合推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要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2010年,陕西省已确定杨凌农业示范区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区,有力地推动了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基于此,对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空间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城市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典型案例、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空间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梳理了农业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明晰了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空间模式的现状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框架提供了思路。其次,对杨凌农业示范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杨凌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杨凌农业示范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从路网布局、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四方面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征,明晰了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方向。再次,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导向,进一步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基于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确立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分析了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主体,进而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加强城镇与产业耦合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完善体制机制保障五个方面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导向。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空间模式构建的内在要求,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城镇功能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集约生态发展和彰显文化传承五个方面,进一步对构建空间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一核、三心、多级、多向、梯度推进”的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政府引导、产业联动、质量提升、内涵增长和民生保障五个方面的具体规划策略,希冀以此推动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蒋颖[6](2013)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休闲农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产业,它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传承历史文化,提高环保水平具有长远现实意义。如何使北京市门头沟区在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有效地将人文旅游资源与休闲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种理论为支撑,首先,采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北京市各区县休闲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其次,运用SWOT进一步分析该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数理模型建立、因子分析、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定量的方法分别对其市场需求及供给进行分析研究,从消费者、经营者角度探求提升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最后,运用产业效果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等定量方法对其发展效果、发展综合水平及所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判断。此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动态分析、规范方法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力图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把握规律,探求休闲农业发展的先进产业模式,从而为宏观调控、规范指引、科学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通过全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北京市门头沟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及发展优势,但目前发展规模小,产值不高,在北京市排名较为靠后。第二、消费群体支持度较高。休闲农业客源主体行为具有相对独立、关联性,客源主体行为影响因素及其行为效应对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具有相互交叉作用性。市场客源群体是休闲农业发展壮大的市场拉力之一。第三、当地经营者对休闲农业发展持支持态度,从当地经营者角度看,地区经济促进、环境意识提高、就业季节性影响、房价上涨、农副产品销售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农业影响感知较为强烈,与之相对的,物价提高、生活消费增加等感知较弱。第四、从发展效益分析得出休闲农业对地区GDP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与第一产业关联性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但作为独立产业的经济助推作用还未明显体现,产业机构及规模有待进一步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成效显着;生态环境因原有产业结构影响遭到了一定破坏;外来文化冲击加速,乡村文化优势逐渐消失。第五、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分析得出,该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处在基础阶段,在经济基础、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政府扶持、土地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存在突出的问题,今后应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及先进经验的借鉴下,多方位奠定发展基础,明确发展方向,全力推进该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步入持续发展的中、高级阶段。
张萨仁[7](2012)在《H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企业是从事农业生产或带动农业发展的先进组织形式,农业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低,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我国农业企业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国外农业企业和国内其他行业企业,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急需国家的大力扶持。而在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社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重点也已转向了人力资源,农业企业受到行业和产业发展特点的影响,要想做大做强,提供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系列农产品,就必须依靠数量结构合理、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源体系,从而实现企业产出的科技化和差异化,因此,对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的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农业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状况。H集团是以肉牛屠宰加工为主业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清真农业企业,尽管H集团已取得了行业内产业规模第一、品牌影响第一、出口创汇第一、发展潜力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良好业绩,H集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论文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根据实地访谈和调研数据对H集团人力资源的结构及该集团在人力资源招聘、培训、薪酬与考核、员工福利管理、岗位职责与制度梳理、员工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H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模式。同时,对H集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诊断,这些问题包括:企业规模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组织结构的变化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情况以及无法满足H集团逐渐发展壮大的需求,企业内部的招聘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激励体系还不完善、难以吸引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忽略了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注,也没有注意到外围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H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若干对策:一是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重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成果的反馈和应用;二是建立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了解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职业荣誉感;四是关注员工工作满意度、重视对员工心理状态的跟踪;五是积极开发外围人力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的交流合作,对外围“准员工”进行有效培训;六是培育企业文化氛围,重视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等,旨在对同类农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付春燕[8](2010)在《新形势下LD公司的业务组合战略研究》文中指出LD公司是为适应黑龙江省电力建设发展需要,经省政府批准于1986年6月成立的大型企业。2000年成为省政府首批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经营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型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多年来,公司对地方电力建设资金的筹集和电力生产经营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黑龙江省投融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始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环境下,我国的未来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内外需求都将萎缩,行业波动周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将面临加速滑坡的风险。面对2009年新的经济形势,公司如何进行业务战略调整以充分发挥优势,避免陷入困境,是公司在新的年度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LD公司的经营情况、组织结构、业务构成及经营现状;其次从外部环境对LD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竞争分析以及行业发展态势分析等;第三对LD公司的内部条件进行了分析,详细分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劣势;结合内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分析提出了LD公司的总体战略及业务组合战略目标;最后指出了新形势下LD公司的业务战略的保障措施。
邹家明[9](2007)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县域所拥有的人口和地域规模来看,还是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及其投资、消费需求来看,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是针对我国县域人口基数庞大、县域国土面积广阔的特殊国情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思路。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依托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区位、技术、知识、文化等条件,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信息产业的崛起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文化储备、经济伦理、科学技术、产业结构等新兴制约因素层出不穷,对于县域内的竞争优势如何、竞争力增长点在哪里,怎样培育竞争力人们的认识往往不是很清楚,对竞争力的培育也重视不够。甚至放弃自身固有优势,盲目追逐、模仿克隆先进县的发展模式,造成县域经济产业趋同,县域经济竞争力下降。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要求。本文基于系统的观点探讨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有关问题。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探讨培育和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县域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界定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及特征。分析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确立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并以哈尔滨市所属县域为例进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总结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运用自组织理论探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所需要的条件、动力和途径。提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三个机制: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变异机制;指出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四个阶段:寻找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着力点阶段、确定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要素阶段、加强要素转化阶段和系统演化阶段。通过研究,本文提出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培育发展企业集群: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优化县域发展环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招商引资;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强化特色经济发展;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导,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潜能;以城镇功能定位为前提,推动特色小城镇体系化建设;以人才兴县为支撑,完善县域创新体系等7个方面对策来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步入产业结构合理、投资结构合理、资源配置效能、社会功能完善、发展环境优化、生态效益显着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提供理论支持,为促进和谐龙江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郑峰[10](2005)在《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机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科技园区是中国近10年发展起来的农业现代化组织形式,其经营管理模式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到今天,其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园区建设理论和发展模式等。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走集约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实现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现阶段加强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运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背景和基本概念、管理机制的介绍,指出园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进行结构调整的一种良好载体。因此,农业科技园区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评价指标体系是检验园区运行成果、进行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基于此观点,文章建立了园区建设理论模型,设计了对园区项目的立项、生产过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科学管理。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保障农业科技园区有效运行,及时查找园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积累园区发展经验并推广普及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农业现代化。论文在结论与讨论部分分析了本文所取得一些成果并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上海种业集团以高科技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种业集团以高科技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都市农业的定义 |
2.1.2 都市农业的特点 |
2.1.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2.2 基本理论 |
2.2.1 农业区位理论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2.5 外部性理论 |
第三章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分析 |
3.1.1 交通运输便利 |
3.1.2 农业资源丰富 |
3.1.3 经济基础良好 |
3.1.4 教育资源丰富 |
3.1.5 农业板块成型 |
3.2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劣势分析 |
3.2.1 农业专业人才紧缺 |
3.2.2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
3.2.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3.2.4 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
3.3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机遇分析 |
3.3.1 国家宏观政策有利 |
3.3.2 农业发展动能强势 |
3.3.3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
3.4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挑战分析 |
3.4.1 资源环境受到约束 |
3.4.2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
3.4.3 兼业化趋势加剧 |
3.5 SWOT战略总结 |
第四章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 |
4.1.1 荷兰都市农业 |
4.1.2 法国都市农业 |
4.1.3 日本都市农业 |
4.1.4 新加坡都市农业 |
4.1.5 小结 |
4.2 国内都市农业的发展 |
4.2.1 上海市都市农业 |
4.2.2 深圳市都市农业 |
4.2.3 青岛市都市农业 |
4.2.4 小结 |
4.3 借鉴与启示 |
4.3.1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
4.3.2 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
4.3.3 加大科技和资金对农业的投入 |
4.3.4 明确自身的农业发展定位 |
第五章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农业人才培育 |
5.1.1 扶持农业高等教育发展 |
5.1.2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
5.1.3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
5.2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
5.2.1 合理配置财政支农资金 |
5.2.2 引导社会资本加强投入 |
5.2.3 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用 |
5.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5.3.1 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
5.3.2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含量 |
5.3.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管理 |
5.4 完善都市农业服务体系 |
5.4.1 完善农村产权市场交易机制 |
5.4.2 构建现代农业分类服务平台 |
5.4.3 打造互联网电商销售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
二、外资企业进入 |
三、民营经济起步 |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4)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录 |
图录 |
1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高技术 |
1.2.2 高技术产业 |
1.2.3 高技术产业结构 |
1.2.4 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 |
1.2.5 其他相关概念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2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区域发展相关理论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2.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1.4 区域整合发展理论 |
2.1.5 创新理论 |
2.2 产业结构演变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2.5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 |
2.2.6第三次工业革命论述 |
2.3 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3.1 高技术产业集群理论 |
2.3.2 网络组织理论 |
2.3.3 孵化器理论 |
2.3.4 三元参与理论与五元驱动理论 |
2.3.5 技术扩散空间理论 |
2.4 相关研究综述 |
2.4.1 国外文献 |
2.4.2 国内文献 |
2.4.3 总结与述评 |
2.5 评述及启示 |
3 第三章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结构分析 |
3.1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
3.2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分析 |
3.2.1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2.2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空间结构分析 |
3.2.3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3.3 长三角高技术大型企业发展概况与结构分析 |
3.3.1 长三角高技术大型企业发展概况 |
3.3.2 长三角高技术大型企业产业结构分析 |
3.4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4.1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
3.4.2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第四章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状况评价 |
4.1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成长阶段判断 |
4.1.1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成长指数测度 |
4.1.2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成长阶段的判断 |
4.2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评价 |
4.2.1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现状 |
4.2.2 基于DEA模型的长三角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益评价 |
4.2.3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绩效偏低的成因分析 |
4.3 长三角高技术企业绩效评价 |
4.3.1 高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
4.3.2 长三角高技术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
4.3.3 长三角高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第五章国内外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验借鉴 |
5.1 漕河泾开发区创新与转型升级发展案例分析 |
5.1.1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概况 |
5.1.2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高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5.1.3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区域效应 |
5.1.4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新的管理机制 |
5.2 国外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经验借鉴 |
5.2.1 国外调整高技术产业结构的主要做法 |
5.2.2 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6 第六章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
6.1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选择 |
6.1.1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
6.1.2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的行业选择 |
6.2 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思路 |
6.2.1 以市场导向引领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6.2.2 以区域一体化带动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6.2.3 以技术演进路线推进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6.2.4 以集聚规律影响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6.3 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6.3.1 加强政府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组织引导与协调 |
6.3.2 推广自贸区建设经验,以制度创新保障技术创新 |
6.3.3 改善要素投入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
6.3.4 以高技术产业集群和园区跨区域合作为载体,促进产业链空间布局的优化 |
6.3.5 加快培育高技术企业群体,以价值链合作为基础组建产业联盟 |
6.4 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
6.4.1 专注产业高端要素,培育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 |
6.4.2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实现本外地资源优势互补 |
6.4.3 延伸高技术产业链,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升级 |
6.4.4 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培育高技术产业新业态 |
6.5 本章小结 |
7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城市化的趋势 |
1.1.2 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1.1.3 “三农”问题解决的立足点 |
1.1.4 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 |
1.1.5 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
1.1.6 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探索的前沿阵地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化和城镇化 |
1.3.2 新型城镇化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 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
2.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2.1.2 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2.2 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研究 |
2.2.1 凡河新城建设的实践 |
2.2.2 宝鸡市东岭村建设的实践 |
2.2.3 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启示 |
2.3 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
2.3.1 农业与城镇化 |
2.3.2 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 |
2.3.3 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
2.4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研究 |
2.4.1 国外城市空间模式研究 |
2.4.2 国内城市空间模式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杨凌农业示范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杨凌农业示范区发展历程 |
3.2 杨凌农业示范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2.1 发展机遇 |
3.2.2 困难和挑战 |
3.3 杨凌农业示范区城镇化的特征分析 |
3.3.1 路网布局特征分析 |
3.3.2 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
3.3.3 产业布局特征分析 |
3.3.4 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导向 |
4.1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 |
4.1.1 城镇化水平指标 |
4.1.2 基本公共服务指标 |
4.1.3 基础设施指标 |
4.1.4 资源环境指标 |
4.2 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主体 |
4.2.1 中央政府 |
4.2.2 地方政府 |
4.2.3 龙头企业 |
4.2.4 大学 |
4.2.5 专家 |
4.2.6 民众 |
4.3 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导向 |
4.3.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4.3.2 提升基础支撑能力 |
4.3.3 加强城镇与产业耦合发展 |
4.3.4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
4.3.5 完善体制机制保障 |
4.4 本章小结 |
5 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选择 |
5.1 空间模式构建的内在要求 |
5.1.1 人的全面发展 |
5.1.2 城镇功能结构协调发展 |
5.1.3 城乡统筹发展 |
5.1.4 集约生态发展 |
5.1.5 彰显文化传承 |
5.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自然条件 |
5.2.2 交通区位 |
5.2.3 内部推力 |
5.2.4 外在拉力 |
5.2.5 政府行为 |
5.3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选择 |
5.3.1 总体思路 |
5.3.2 一核 |
5.3.3 三心 |
5.3.4 多极 |
5.3.5 多向 |
5.3.6 梯度推进 |
5.4 本章小结 |
6 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策略 |
6.1 政府引导策略 |
6.2 产业联动策略 |
6.3 质量提升策略 |
6.4 内涵增长策略 |
6.5 民生保障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深化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6)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动态评述及其趋势 |
1.4 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主要方法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2 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的休闲论与休闲经济理论 |
2.1.2 县域经济理论 |
2.1.3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
2.1.4 沟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5 体验经济理论 |
2.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相关概念研究 |
2.2.1 休闲农业相关概念概述 |
2.2.2 休闲农业的类型 |
2.2.3 休闲农业特征及功能 |
2.2.4 休闲农业发展原则 |
3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
3.1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
3.1.1 发展概述 |
3.1.2 阶段划分及特征 |
3.2 北京市与国内部分省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
3.2.1 华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以北京市为例 |
3.2.2 华东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以上海市为例 |
3.2.3 华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以广东为例 |
3.2.4 华中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以湖南为例 |
3.3 北京市门头沟区与市内其它区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
3.3.1 北京市农业发展概况 |
3.3.2 北京市休闲农业基本布局 |
3.3.3 区县休闲农业发展条件研究 |
3.3.4 区县休闲农业发展结果研究 |
3.4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 |
3.4.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 |
3.4.2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与SWOT分析 |
4.1 发展概况 |
4.2 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发展机遇 |
4.2.4 面临挑战 |
4.3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分析 |
5.1 客源结构分析 |
5.1.1 调查问卷设计 |
5.1.2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
5.2 客源行为分析 |
5.2.1 消费者行为动机分析 |
5.2.2 消费者认知行为分析 |
5.2.3 消费者决策行为分析 |
5.2.4 消费者体验行为分析 |
5.2.5 消费者满意度分析 |
5.3 客源市场定位与细分 |
5.3.1 客源市场定位 |
5.3.2 客源市场细分 |
5.4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市场供给分析 |
6.1 供给现状 |
6.2 经营主体分布及经营模式 |
6.3 经营者满意度调查 |
6.3.1 休闲农业发展对当地经营者影响调查研究方案及实施 |
6.3.2 对当地经营者影响调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效益评价 |
7.1 经济效益 |
7.1.1 对当地经济总量的影响 |
7.1.2 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 |
7.1.3 对当地农民就业的影响 |
7.2 社会文化效益 |
7.2.1 客源规模 |
7.2.2 客源到访频率及逗留时间长短 |
7.2.3 客源基本特征 |
7.3 环境效益 |
7.3.1 自然环境承载力 |
7.3.2 生态系统的保持及恢复 |
7.3.3 资源的永续利用 |
7.4 本章小结 |
8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8.1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8.1.1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 |
8.1.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8.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评述 |
8.3 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8.3.1 整体思路 |
8.3.2 评价的实施 |
8.4 本章小结 |
9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
9.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9.1.1 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9.1.2 社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9.1.3 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9.1.4 系统支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9.2 发展对策及建议 |
9.2.1 经济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
9.2.2 社会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
9.2.3 环境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
9.2.4 系统支持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
9.3 本章小结 |
10 本文结论及展望 |
10.1 结论 |
10.2 本文创新部分 |
10.3 有待深入研究部分 |
10.4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H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6.1 研究方法和手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企业 |
2.1.2 农业产业化 |
2.1.3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
2.2 人力资源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科学管理理论 |
2.2.2 霍桑实验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2.2.5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
第3章 H 集团人力资源发展供求分析 |
3.1 H 集团人力资源需求宏观背景分析 |
3.2 H 集团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供给 |
3.3 H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分析 |
第4章 H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4.1 人员招聘与配置 |
4.1.1 现有招聘途径及分析 |
4.1.2 招聘效果分析 |
4.2 培训与发展 |
4.2.1 入职培训 |
4.2.2 在职培训 |
4.2.3 外围“准员工”培训 |
4.3 薪酬与考核 |
4.3.1 薪酬总额管理与工资发放 |
4.3.2 2007 年-2011 年一线员工工资发放金额变化 |
4.4 考勤管理 |
4.5 员工福利管理 |
4.6 岗位职责与制度梳理 |
4.7 员工档案管理 |
第5章 H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诊断 |
5.1 企业规模与组织结构方面 |
5.1.1 企业发展规模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
5.1.2 组织结构的转型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挑战 |
5.2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 |
5.3 劳动力素质与来源方面 |
5.3.1 员工整体素质较低 |
5.3.2 员工招聘范围过小 |
5.3.3 企业招聘制度不完善 |
5.4 人力资源激励体系方面 |
5.4.1 缺乏现代绩效考核制度 |
5.4.2 薪酬激励作用不强 |
5.5 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落后 |
5.6 外围人力资源有待开发 |
第6章 提高 H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
6.1 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
6.2 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6.2.1 人力资源规划 |
6.2.2 工作分析 |
6.2.3 人员招聘与选拔 |
6.2.4 员工培训 |
6.2.5 绩效管理 |
6.2.6 薪酬管理 |
6.2.7 劳动关系与职业生涯管理 |
6.3 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 |
6.3.1 技术人员的激励 |
6.3.2 一线员工的激励 |
6.3.3 管理人才的激励 |
6.3.4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
6.4 关注员工工作满意度 |
6.5 积极开发外围人力资源 |
6.6 培育企业文化氛围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的局限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新形势下LD公司的业务组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总体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LD公司简介 |
2.1 经营概况 |
2.2 组织结构 |
2.3 业务构成 |
2.4 经营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LD司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分析 |
3.1 LD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环境分析 |
3.1.2 公司与所在领域企业的竞争分析 |
3.1.3 公司相关主要行业的发展形势分析 |
3.2 LD公司的内部条件分析 |
3.2.1 公司的竞争优势分析 |
3.2.2 公司竞争劣势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LD公司的总体战略及业务组合战略目标的确定 |
4.1 战略指导思想及原则 |
4.2 战略定位及愿景 |
4.3 战略规划 |
4.4 公司业务组合战略的制定 |
4.4.1 公司业务组合的匹配性分析 |
4.4.2 LD公司的分业务战略目标及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形势下LD公司的业务战略的保障措施 |
5.1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企业改革 |
5.2 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实现用人机制的创新 |
5.3 加大自主开发项目力度培育核心资产 |
5.4 实现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 |
5.5 调整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促进业务板块良性互动 |
5.6 利用开发性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和对竞争力的解释 |
2.1.1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定 |
2.1.2 区域经济理论对竞争力的解释 |
2.1.3 从区域经济学看竞争力的差异 |
2.2 比较经济学理论 |
2.2.1 模式比较法 |
2.2.2 数量结构比较法 |
2.2.3 系统比较法 |
2.3 竞争理论 |
2.3.1 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 |
2.3.2 基本竞争战略 |
2.3.3 菱形理论 |
2.4 自组织理论 |
2.4.1 系统科学和系统思维的诞生及其演化背景 |
2.4.2 系统科学的发展及其完善 |
2.4.3 自组织方法论的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3 县域经济及其核心竞争力 |
3.1 县制历史沿革与县域经济发展 |
3.1.1 中国县制的历史沿革 |
3.1.2 县域经济含义及特征 |
3.1.3 县域经济发展的界定 |
3.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3.2.1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
3.2.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归纳 |
3.3 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化规律 |
3.3.1 县域经济系统演化的传统阶段 |
3.3.2 县域经济系统演化的发展阶段 |
3.3.3 县域经济系统演化的一体化阶段 |
3.4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基本概念 |
3.4.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内涵 |
3.4.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结构及功能 |
3.4.3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1 优势因素 |
4.1.1 地缘优势 |
4.1.2 资源优势 |
4.1.3 产业优势 |
4.2 弱势因素 |
4.2.1 思想观念落后 |
4.2.2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
4.2.3 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
4.2.4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
4.2.5 民营经济发展落后 |
4.2.6 主导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低 |
4.2.7 招商引资能力弱 |
4.2.8 金融支持不到位 |
4.3 机会因素 |
4.3.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
4.3.2 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
4.3.3 黑龙江省相关政策出台 |
4.4 威胁因素 |
4.4.1 地区竞争加剧 |
4.4.2 资源环境状况恶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 |
5.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5.2 评价内容与步骤 |
5.2.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内容 |
5.2.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步骤 |
5.3 实证分析—哈尔滨市所辖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 |
5.3.1 哈尔滨市所辖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步骤 |
5.3.2 哈尔滨市所辖县域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 |
6.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步骤 |
6.1.1 寻找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着力点阶段 |
6.1.2 确定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要素阶段 |
6.1.3 加强要素转化打造核心竞争力阶段 |
6.1.4 核心竞争力系统演化阶段 |
6.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机制 |
6.2.1 动力机制 |
6.2.2 互动机制 |
6.2.3 变异机制 |
6.3 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增强对可流动性资源要素的吸纳能力 |
6.3.1 自组织环境条件要求 |
6.3.2 基于自组织环境条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优化 |
6.4 强化竞争与协同—推动核心竞争力系统演化 |
6.4.1 竞争与协同的辨证关系 |
6.4.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系统演化的动力 |
6.5 加强市场培育和政府调控—构建县域经济超循环结构 |
6.5.1 超循环结构形成的前提 |
6.5.2 市场机制的超循环特质 |
6.5.3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超循环发展战略 |
6.6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
7.1 培育发展企业集群 |
7.1.1 通过发展企业集群获取县域竞争优势 |
7.1.2 黑龙江省发展企业集群的战略思路 |
7.2 优化县域发展环境 |
7.2.1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
7.2.2 加强县域干部队伍建设 |
7.2.3 合理定位县域政府职能 |
7.3 强化招商引资 |
7.3.1 政策引导机制 |
7.3.2 责任推动机制 |
7.3.3 环境保障机制 |
7.4 确立主导产业 |
7.4.1 主导产业及其选择标准 |
7.4.2 黑龙江省产业布局调控重点 |
7.5 发展民营经济 |
7.5.1 发展民营经济的作用 |
7.5.2 黑龙江省发展民营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
7.6 完善县域创新体系 |
7.6.1 县域持续创新的基础层面 |
7.6.2 县域持续创新的主要层面 |
7.6.3 县域持续创新的高级层面 |
7.7 加强特色小城镇体系化建设 |
7.7.1 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7.7.2 黑龙江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规划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机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及发展状况 |
1.2 建立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综述 |
1.4 农业科技园区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机制及发展模式研究 |
2.1 园区发展的不同时期,应选择不同的运行、管理机制及模式 |
2.2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为例 |
2.3 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成绩 |
3 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 |
3.1 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 |
3.2 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3.3 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收集的方法 |
3.4 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4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
4.1 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模型 |
4.2 农业科技园区立项条件的评估 |
5 农业科技园区投产后评估 |
5.1 过程评价指标 |
5.2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
5.3 社会效果评价指标 |
5.4 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框架及实施步骤 |
6 结论 |
7 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上海种业集团以高科技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 韩世钧.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2]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3]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司桂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5]杨凌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梁娟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6]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 蒋颖.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7]H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D]. 张萨仁. 吉林大学, 2012(09)
- [8]新形势下LD公司的业务组合战略研究[D]. 付春燕.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3)
- [9]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 邹家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2)
- [10]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机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郑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