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结构调整报告思路

创新结构调整报告思路

一、创新结构调整的报道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方茜雯[1](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党和国家对“乡村”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相继出台,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日报》作为中央级党报,同时也是我国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报纸,肩负着传达政策、引导舆论等重大责任,它所建构出的乡村形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影响着受众对乡村的态度和看法。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在对乡村进行报道时,呈现出以下特点:在报道形式方面,善用通讯描绘细节,版面多元分布略有集中,配图使用更显生动;在报道内容方面,政经领域为关注焦点,西部地区为报道重点,正面宣传为报道基调。《人民日报》通过乡村报道建构出了一个政策合力改善民生、结构优化助力发展、文化繁荣局面初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日益改善的乡村形象。同时通过与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形象进行对比,发现新时期《人民日报》更多地呈现出一个产业结构优化、脱贫攻坚成果突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乡村形象。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人民日报》在建构乡村形象时受到政治环境(政策调整、党报性质)、社会环境(乡村现实环境、公众力量)及媒介环境(媒介技术发展、媒体非平视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人民日报》所建构出的乡村形象以现实状况为基础,但仍然与现实形象存在差异,为更好地建构出乡村形象《人民日报》应优化议题设置,建构多元乡村形象,响应受众需求,建构更立体的乡村形象。

刘姝岩[2](2019)在《《人民日报》(1978-2018)全国“两会”社论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两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全国人民了解党和国家重大决议方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了解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目标和重点、了解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信息的重要机会。《人民日报》作为党的喉舌,总是能第一时间向受众传达大会的精神和指示,其社论更是代表了编辑部的最高水平。本文以1978-2018年《人民日报》的“两会”社论为研究对象,探讨这40年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两会”制度的完善,其社论的话语呈现出哪些特征并做出了怎样的改变。本文主要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角度综合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两会”社论的话语建构展开研究。文章首先从报道数量、刊载版面、篇幅特色、新闻图式和主题结构五个方面着手,对“两会”话语的宏观层面进行阐释与分析。随后依次对标题、叙述视角、措辞风格和修辞类型进行研究,归纳了《人民日报》“两会”社论在微观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呈现出的具体特征。接下来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将“两会”话语文本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表现出的特征和变化并从语境的视角剖析影响话语现实建构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日报》“两会”社论大体呈现“稳中有变”的话语建构特征。围绕主旋律稳定报道是《人民日报》针对“两会”议题长期坚持的报道策略;通过“两会”这一窗口,《人民日报》社论凸显了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具体的变化表现为:“两会”社论的整体篇幅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向;客观性和准确性日渐提升;理性思辨程度有所提高;亲和力、可读性逐步增强。这些“两会”话语的变迁,主要受到经济、政治和新闻认知等三方面语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发展和媒体重视受众需求等因素都促成了“两会”话语的革新和进步。

王敬照[3](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提出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KIM YANG HYUN[4](2016)在《中韩新能源产业报道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韩两国隔海相望,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度也与日俱增。当下,随着中韩FTA的签署,中韩两国的经济交流也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贸易重点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在全球化进程中,新能源产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散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与新闻媒体的大力报道和推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此趋势下,中韩两国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更密切的经济交流,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绝不能忽视新闻报道的作用。因此,本文拟通过对中韩两国的新能源新闻报道的分析和研究,来考察中韩两国新能源报道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两国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和关联性。具体研究方法如下: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就是指针对大众媒介所传播的显性内容,做出客观的、有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其目的是分析传播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方法,分为以下几步:第一,确定研究主题,提出问题:第二,选取样本、分析单位;第三,进行类目构建;第四,概括、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本文选择中韩两国代表性的日报、经济报、能源报各一份,即中国的《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新能源》,韩国的《朝鲜日报》、《每日经济》、《能源经济报》,收集整合从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的主要新闻报道。在对其进行阅读和分类之后,筛选出新能源相关的新闻报道,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并从总量分布、篇幅分布、议题分布、来源分布等方面,对两国新能源产业报道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中发现中韩两国在能源政策、能源观念上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中韩两国在新能源报道领域的差异。第一章叙述了中韩两国在新能源领域报道差异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第一节为研究现状,第二节是媒体与新能源产业相关性的讨论。第三节是消息来源的利用和偏向性相关研究,第四节是理论与方法。第三章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对分析结果的说明。其中,第一节是中国与韩国的代表性日报(中国是《人民日报》,韩国是《朝鲜日报》)中新能源产业与新能源汽车报道内容的分析;第二节是中韩代表性的经济报纸(中国是《21世纪经济报》,韩国是《每日经济》)上报道的分析,第三节是两国代表性的能源专业报纸(中国是《中国能源报》,韩国是《能源经济报》)上报道的分析。最后一节是分析结果的综合分析,包括本研究的意义、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智能电网产业不仅是现代生活所必需的产业,更是未来发展必需的产业。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干净空气、能源、经济活动都包含在内。如果说,传统工业不重视环境,不断排出废弃物,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和未来的课题就是发展无污染、集约的新能源产业。以往对中韩两国报道的比较研究较少,提及新能源者更是罕见,本研究通过对两国新能源报道的分析,展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图景,试图洞察未来能源政策的动向,并为新能源新闻报道提供改进策略。

李海燕,兰传斌[5](2016)在《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从大众日报2016年春节报道看党报新闻创新》文中指出媒体发力优质内容,从供给侧改革入手,解决供需矛盾新难题,是一种定力,也是转型和突破的基础。"新的一年,我们服务大众不止步,追寻新闻不停歇",2月7日除夕出版的大众日报,在一版向广大读者拜年,这句话既是大众日报2016年春节报道思路的主线,也是大众报人薪火相传的理念。诞生在战火硝烟之中,拥有77年光荣历史的大众日报,即便在战火纷飞之际也从未间断、停刊,成为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正是秉承"不停歇"的精神,近年来每逢春节,大众日报不仅坚持出报,还以精心策划

邵生余[6](2013)在《换挡期,党报经济报道也要换思路》文中研究指明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各级党报的必备素质。处在当今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中国经济"换档"转型打造"升级版"的特殊时期,作为省级党报的经济报道,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加快转作风、改文风,坚持说真话、写实情,更加注重思想性、知识性,更加注重指导性、实用性、服务性,成为突出而现实的课题。

宗焰[7](2012)在《从政治附庸到全民狂欢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体育报道理念的嬗变(1978-2008)》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新闻事业就伴随着国家各种事业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幼稚走向成熟,回顾这段时期我国体育新闻发展史,从1981年至1986年的女排五连冠到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从1990年我国首次举办亚运会到2008北京奥运会,体育新闻事业的每一步发展既离不开体育事业和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也与媒体本身的进步息息相关,其中,《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级权威媒体,它的体育新闻报道既是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构建者,在体育事业大踏步前进的过程中,《人民日报》也在不断调整步伐,改革创新,书写符合时代特征的体育新闻,传播适时的体育理念,而这种体育传播理念究竟经历着怎样的变化?每个时代的变化又有何显着特点?这些都是本文力图回答的问题。本文认为,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体育大事进行研究更能够全面体现《人民日报》不同时期的报道态度,而结合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分别就报道规模、报道体裁、报道倾向等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更能清晰地展现《人民日报》各个阶段新闻报道理念的走向,基于这些基本认识,本文以1978—2008年《人民日报》的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为研究文本,包括历届奥运会、亚运会,以及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单项赛事,通过业务层而上的各个维度的变量分析进而得出,八十年代《人民日报》的体育报道是在“强国梦”的政策诉求下的报道,新闻专业主义备受压制;九十年代在上有体育改革下有市场经济的双重环境下,催生了体育新闻专业化时代的到来;新世纪,在中奥成功,举国欢腾的奥运背景下,《人民日报》的体育报道更显专业性和人文性,彰显出一种“得意而不忘形”的报道思路,体育报道理念渐趋成熟。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日报》的体育报道的得与失,并在伦敦奥运即将到来之际,展望后奥运时代《人民日报》体育新闻报道的趋势。

贺蕾[8](2012)在《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两会”越来越为媒介所关注,每年三月,国内外新闻记者聚焦人民大会堂,激烈的新闻争夺战成为每年春天北京的一道风景线。从历史来看,“两会”曾有秘密召开,待会议结束才发布公告的情形。从会后发布新闻公报到媒体全程同步报道,“两会”报道总量从十几条到十几版,采访“两会”的记者从二三百到二三千,这些不过十余年、二十余年、三十余年的事情。三十余年间,媒介“两会”报道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本文从媒介社会学视角开展研究,运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1978年至2011年“两会”报道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首先,《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特点。将这一特点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之下,会发现但凡大背景比较宽松,《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就会比较放得开,能传递更多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反之则显得比较沉闷。与之同时,每一阶段“两会”报道中关注比较多的新闻事件要素必然是当时社会公众关注较多的方面。其次,《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表明,不同时期的“两会”报道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情境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人民日报》对社会情境的理解和应对。也就是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既报道了“两会”新闻,也展示了整个社会场景,同时又反映了媒介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的作为与困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媒介只能受限于社会情境的影响。其三,从微观构造和修辞构造两个层面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到1978-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这两个层面都有变化。这些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各个阶段的变化各有不同。而从宏观构造层面来看,从民主的视角来报道和解读“两会”是《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从未发生变化的主题框架,不断演变的只是在这一框架下民主的程度与表现。1978-2011年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正是通过“两会”这一窗口呈现了1978-2011年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讲述了中国民主进程的故事。

俱孟军[9](2009)在《经济报道:由差距看改革与振兴》文中提出当今中国和世界,经济是社会发展命脉,经济报道不仅是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而且成为最基本的内容。经济报道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到媒体竞争力。做

尹平[10](2008)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的引导和服务》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而言是一种福音,对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不仅需要依靠组织和行政的力量,还需要新闻媒介发挥舆论宣传作

二、创新结构调整的报道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结构调整的报道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理论、方法与设计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乡村报道的量化分析
    第一节 报道形式分析
        一、新闻体裁:善用通讯描绘细节
        二、版面位置:多元分布略有集中
        三、新闻配图:配图使用更显生动
    第二节 报道内容分析
        一、报道议题:政经领域为关注焦点
        二、报道区域:西部地区为报道重点
        三、报道倾向:正面宣传为报道基调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的乡村形象建构
    第一节 政治形象:政策合力改善民生
        一、脱贫攻坚战略下的建设成就
        二、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三、乡村治理体系逐渐健全
    第二节 经济形象:结构优化助力发展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第三节 文化形象:文化繁荣局面初现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公共文化的繁荣
        三、文化队伍和文化阵地的建设
        四、文明乡风的建设
    第四节 生态形象:美丽乡村形象渐显
        一、日渐提升的人居环境
        二、日益改善的自然环境
第三章 《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建构新变
    第一节 《人民日报》乡村报道的变化
        一、报道体裁变化
        二、报道区域变化
        三、报道议题变化
    第二节 《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建构新特征
        一、结构优化形象成主流
        二、脱贫攻坚成果突出
        三、治理有效形象凸显
        四、乡风文明形象增多
        五、生态宜居形象渐显
第四章 影响《人民日报》建构乡村形象的因素
    第一节 政治环境
        一、政策调整影响形象变化
        二、党报性质决定政治功能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一、社会变迁丰富报道内容
        二、公众力量影响议题呈现
    第三节 媒介环境
        一、媒介技术发展改变建构方式
        二、媒体非平视效应影响议程设置
第五章 《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建构的优化思路
    第一节 优化议题设置建构多元乡村形象
        一、平衡报道区域与主题
        二、善用批评性报道
    第二节 响应受众需求打造立体乡村形象
        一、改变传统报道思路
        二、正视受众认知框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人民日报》(1978-2018)全国“两会”社论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新闻话语研究综述
        1.2.2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研究综述
        1.2.3 社论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1 话语和话语分析
        1.3.2 新闻话语分析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文章架构
        1.4.1 研究路径
        1.4.2 文章架构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的宏观话语分析
    2.1 报道数量
        2.1.1 概念界定
        2.1.2 整体增加较为固定
    2.2 刊载版面
        2.2.1 概念界定
        2.2.2 集中头版彰显新闻价值
    2.3 篇幅特色
        2.3.1 概念界定
        2.3.2 趋于简洁内容凝练
    2.4 新闻图示
        2.4.1 概念界定
        2.4.2 选择性呈现核心要素突出报道重点
    2.5 主题结构
        2.5.1 概念界定
        2.5.2 样本分析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的微观结构分析
    3.1 标题选用
        3.1.1 词语选择——反映社会热点传达思想情感
        3.1.2 结构选择——多用祈使句和对称句型
    3.2 叙述视角
        3.2.1 第一人称为主
        3.2.2 复合视角或为主要方向
    3.3 措辞风格
        3.3.1 刚健有力
        3.3.2 典雅大方
    3.4 修辞类型——隐喻
        3.4.1 旅途隐喻
        3.4.2 建筑隐喻
        3.4.3 战争隐喻
第四章 稳中有变——《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的形态特征(变迁)与语境分析
    4.1 “稳”——《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的形态特征
        4.1.1 围绕主旋律稳定报道
        4.1.1.1 特征呈现
        4.1.1.2 原因分析
        4.1.2 凸显我国民主政治进程
        4.1.2.1 特征呈现
        4.1.2.1 原因分析
    4.2 “变”——《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的形态变迁
        4.2.1 篇幅逐渐缩短和精炼
        4.2.2 客观性、准确性日渐提升
        4.2.3 理性思辨程度有所提高
        4.2.4 亲和力、可读性逐步增强
    4.3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话语变迁的语境分析
        4.3.1 经济语境
        4.3.1.1 经济结构调整
        4.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4.3.1.3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4.3.2 政治语境
        4.3.2.1 推进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
        4.3.2.2 民主政治深入发展
        4.3.3 新闻认知语境
        4.3.3.1 媒介功能的转变
        4.3.3.2 媒体服务理念的凸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人民日报》“两会”社论相关信息统计表
附录2 :历年“两会”社论社会热点词汇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白洋淀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与框架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2.2.1 数量分析
        2.2.2 内容分析
        2.2.3 效果分析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2.3.1 整体分析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3.1.1 报道主体分析
        3.1.2 报道理念分析
        3.1.3 报道手段分析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3.2.2 新闻来源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3.2.4 报道基调
        3.2.5 报道细节
        3.2.6 结论与讨论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2.1 数量分析
        4.2.2 效果分析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4)中韩新能源产业报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理论与方法
        1.3.1 议程设置理论
        1.3.2 框架分析理论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能源产业报道的数据分析
    2.1 类目建构
        2.1.1 样本选取
        2.1.1.1 中国报纸样本选取
        2.1.1.2 韩国报纸样本选取
        2.1.2 类目设计
    2.2 分析结果
        2.2.1 人民日报
        2.2.1.1 文本分析
        2.2.1.1.1 篇幅及类型分析
        2.2.1.1.2 版面位置分析
        2.2.1.1.3 消息来源分析
        2.2.1.1.4 报道主题分析
        2.2.1.1.5 报道地域分析
        2.2.1.1.6 新闻向度分析
        2.2.1.2 探索与启示
        2.2.1.2.1 新能源新闻与政策的关系
        2.2.1.2.2 多样化的报道主题和视角
        2.2.1.1.3 更丰富的报道层次
        2.2.2 朝鲜日报
        2.2.2.1 基本特征分析与文本分析
        2.2.2.1.1 篇幅与类型分析
        2.2.2.1.2 版面位置分析
        2.2.2.1.3 消息来源分析
        2.2.2.1.4 报道主题分析
        2.2.2.1.5 报道地域分析
        2.2.2.1.6 新闻向度分析
        2.2.2.2 探索与启示
        2.2.2.2.1 新能源新闻与政策的关系
        2.2.2.2.2 多样的报道主题与视角
        2.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2.3.1 基本特征分析与文本分析
        2.2.3.1.1 篇幅及类型分析、版面位置分析
        2.2.3.1.2 消息来源及报道主题分析
        2.2.3.1.3 报道地域分析
        2.2.3.1.4 新闻向度分析
        2.2.3.2 探索与启示
        2.2.3.2.1 新能源新闻与民生
        2.2.3.2.2 新能源新闻与议程设置
        2.2.3.2.3 新能源新闻与政策
        2.2.4 每日经济
        2.2.4.1 基本特征分析与文本分析
        2.2.4.1.1 篇幅与类型及版面位置分析
        2.2.4.1.2 消息来源及报道主题分析
        2.2.4.1.3 报道地域分析
        2.2.4.1.4 新闻向度分析
        2.2.4.2 探索与启示
        2.2.5 中国能源报
        2.2.5.1 基本特征分析与文本分析
        2.2.5.1.1 篇幅及类型分析
        2.2.5.1.2 版面位置分析
        2.2.5.1.3 消息来源分析
        2.2.5.1.4 报道主题分析
        2.2.5.1.5 报道地域分析
        2.2.5.1.6 新闻向度分析
        2.2.5.2 探索与启示
        2.2.5.2.1 新能源报道应更贴近公众
        2.2.5.2.2 新能源报道应注重生态保护
        2.2.6 《能源经济报》
        2.2.6.1 基本特征分析与文本分析
        2.2.6.1.1 篇幅及类型分析
        2.2.6.1.2 消息来源分析
        2.2.6.1.3 报道主题分析
        2.2.6.1.4 报道地域分析
        2.2.6.1.5 新闻向度分析
        2.2.6.2 探索与启示
第3章 结论
    3.1 中韩两国新能源报道的政治框架比较分析
        3.1.1 政治框架的不对称
        3.1.2 政治框架的局限性
    3.2 国家意识形态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3.3 中韩两国发展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二: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从大众日报2016年春节报道看党报新闻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新闻供给侧改革:强化用户意识,树立产品意识
塑造党报新闻新优势:保持定力,精准定位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融合,化人,戳点
    融,就是媒体融合。
    化,就是化人,就是感染人、影响人。
    点,就是找准报道着力点,戳中爱点、痛点、难点、焦点。
新闻创新中的坚守:找准报人的职业价值

(6)换挡期,党报经济报道也要换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突破“惯性思维”完成“规定动作”
热点事件挺“声”而出
“自选动作”关注民生服务企业

(7)从政治附庸到全民狂欢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体育报道理念的嬗变(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概念厘定
    1.5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强国梦下体育新闻报道的小试牛刀(1978—1988)
    2.1 时代背景
        2.1.1 强国梦下的体育事业发展环境
        2.1.2 强国梦下的体育新闻传播环境
    2.2 亚运报道——觉醒与崛起
        2.2.1 《人民日报》亚运报道总量分析
        2.2.2 《人民日报》亚运报道内容分析
        2.2.3 《人民日报》亚运报道形式分析
        2.2.4 《人民日报》亚运报道体裁分析
    2.3 奥运报道的初露锋芒
    2.4 单项赛事的激烈鏖战——中国女排
    2.5 本章小结——政治话语下的体育报道
第三章 追梦途中体育新闻报道宝剑出鞘(1988—1998)
    3.1 时代背景
        3.1.1 追梦途中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的过渡
        3.1.2 追梦途中体育新闻专业化时代的到来
    3.2 《人民日报》亚运报道——从狂欢走向理性
        3.2.1 《人民日报》九十年代亚运报道总量分析
        3.2.2 《人民日报》九十年代亚运报道内容分析
        3.2.3 《人民日报》九十年代亚运报道形式分析
        3.2.4 《人民日报》九十年代亚运报道体裁分析
    3.3 奥运报道——渐成燎原之势
        3.3.1 奥运报道总量分析
        3.3.2 奥运报道专业性分析
        3.3.3 奥运报道市场化分析
    3.4 甲A联赛催生足球“热”
    3.5 本章小结——“追梦路”上的专业化报道
第四章 圆梦前后体育新闻报道的百花齐放(1998—2008)
    4.1 新世纪新局势
        4.1.1 世纪之交体育事业发展环境
        4.1.2 圆梦前后体育新闻事业的悲喜交加
    4.2 亚运报道——低调的华丽
    4.3 奥运报道——高潮来袭
        4.3.1 奥运报道总量分析
        4.3.2 奥运报道体裁分析
        4.3.3 奥运报道形式分析
        4.3.4 奥运报道内容分析
    4.4 圆梦世界杯——《人民日报》国足报道
    4.5 本章小结——新世纪“得意不忘形”的传播念度
        4.5.1 正面报道比例逐渐提升
        4.5.2 唯金倾向明显淡化人文色彩渐趋浓厚
第五章 梦醒时分--《人民日报》体育报道理念三十而立
    5.1 体育报道三十年总结
    5.2 后奥运时代体育新闻报道展望
    5.3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说明
        一、两会
        二、“两会”报道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研究
        二、关于其他媒体“两会”报道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进路
        一、理论与方法
        二、分期依据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注释
第二章 破局与尝试: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观念转变与业务改革
    第三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稿源:从以新华社稿件为主到以“本报”稿件为主
        二、定位:从宣传举国盛事到回归会议报道
        三、形式:清除文革遗风,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
        四、内容:从重人大到人大政协并重
    第四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代表委员:从先进群体到履职个体
        二、分组审议:从一致同意热烈拥护到出现批评和质询
        三、开放程度:从无到有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
        四、会外群众:从热烈欢呼坚决拥护到提出意见建议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调整与回归: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保持稳定与深化改革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双重属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围绕主旋律组织报道
        二、报道模式初步形成
        三、报道形式不断创新
        四、策划意识不断增强
    第四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两会”制度:日渐规范
        二、“两会”会风:日趋务实开放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不断增强
        四、“两会”影响:越来越受关注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协商与对话: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以人为本与和谐蓝图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
    第三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两会特刊》的创办及扩版
        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三、报道内容的丰富与拓展
        四、报道形式的创新
    第四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两会”制度:凸显成效渐趋完善
        二、“两会”会风:务实开放与时俱进
        三、代表委员:责任意识增强履职能力提高
        四、“两会”影响:与百姓更近与世界更近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媒介与民主:《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一、“两会”职能的实现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二、会风开放务实高效关注民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增强能力提高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四、公众关注和有序参与“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两会”框架中“民主”话语体系变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三、合流与统一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形成原因分析
        一、角色定位
        二、内容约束
        三、社会情境
    第四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效果分析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不同观点
        二、《人民日报》中看不到的“两会”场景
        三、不同的民主理论及其不同的媒介期待
        四、《人民日报》未来“两会”报道建议
    小结
    注释
结语:未完成的使命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经济报道:由差距看改革与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报道的时代要求
二、经济报道的现实差距
    1.重视经济宣传, 新闻性不够。
    2.宏观报道充分, 细节缺乏生动。
    3.偏重物质财富, 轻视社会责任。
    4.立足城市报道, 农村新闻不足。
    5.面向国内受众, 对外报道薄弱。
三、改革思路
    1.遵循新闻规律, 创新报道思路。
    2.置身广阔天地, 加大三农报道。
    3.贯通国际国内, 拓展对外报道。
    4.重视社会责任, 发挥监督作用。
    5.发挥媒体优势, 培养领衔人才。
观点

四、创新结构调整的报道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建构研究[D]. 方茜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人民日报》(1978-2018)全国“两会”社论的话语分析[D]. 刘姝岩.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3]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4]中韩新能源产业报道比较研究[D]. KIM YANG HYUN. 山东大学, 2016(02)
  • [5]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从大众日报2016年春节报道看党报新闻创新[J]. 李海燕,兰传斌. 青年记者, 2016(10)
  • [6]换挡期,党报经济报道也要换思路[J]. 邵生余. 传媒观察, 2013(12)
  • [7]从政治附庸到全民狂欢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体育报道理念的嬗变(1978-2008)[D]. 宗焰. 安徽大学, 2012(10)
  • [8]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D]. 贺蕾. 复旦大学, 2012(02)
  • [9]经济报道:由差距看改革与振兴[J]. 俱孟军. 中国记者, 2009(06)
  • [10]新农村建设报道中的引导和服务[J]. 尹平. 城市党报研究, 2008(04)

标签:;  ;  ;  ;  ;  

创新结构调整报告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