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尔雅·释草》中“蒿”之名目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嘉欢[1](2020)在《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释义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尔雅·释草》、《尔雅·释木》中收录的341例植物类名物词释义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对古代、现代语文辞书中植物类名物词释义分析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比古今多部语文辞书中相同词目的植物类名物词释义,从而总结归纳古今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释义演变和发展的特点。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意义,并对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交代本文的一般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对古代语文辞书释义演变的研究。首先简述了本文涉及的几本古代语文辞书的释义内容以及释义方法。之后以《尔雅》植物类名物词释义为基础,对《尔雅》、《说文解字》、《广韵》、《玉篇》、《正字通》中相同字词的释义进行比较,对比典型的释义描写以及分析其释义内容和方式的差异,从而得知古代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释义发展演变的情况。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古今语文辞书相关释义对比,将古代语文辞书与《国语辞典》、《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植物类名物词的释义进行对比。首先对《国语辞典》、《现代汉语词典》的植物类名物词释义内容和方式做了分类和归纳,其次在对材料分析时,将释义内容和释义方式的古今演变发展的特点进行了解析。第四章在前两章对古今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的释义进行纵向的历时对比基础上,将对比中出现的释义发展演变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展现出古代、现代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释义的兴替和演变关系。同时在前人释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今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释义对比,提出几点现代语文辞书释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徐媛[2](2018)在《汉语植物异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植物异名是和正名相对的一个概念。我们今天所说的植物“正名”,主要指的是该植物的众多名称中的现代科学通用名。在植物命名上,异名是指一个“可用来指此分类单元的植物学名”。汉语植物异名不仅包括历代文献中记载的同一植物的不同名称,还包括各地方言中的植物名。汉语植物异名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认知角度、语言因素以及民俗文化等。我国古代涉及植物词的文献典籍可谓浩如烟海,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方言的隔膜,必然会出现同一植物有多种异名的情况,因此对植物异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分为六大部分,拟以汉语植物正名为线索,研究植物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的各种异名。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选题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概况;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三个方面。第二章论述汉语植物异名产生的原因,总结出植物异名产生的三大原因:一是认知角度不同;二是语言的发展与演变的结果;三是文化方面的影响。第三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具体分析植物异名的构词方式,并分别探讨植物异名的单纯词和复合词的构词方式。第四章探究汉语植物异名的命名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分析比较汉语植物正名与异名命名特征;第二,比较历时角度和共时角度产生的异名特征;第三,比较南北植物异名特征。从这三方面的比较中,进一步提取汉语植物异名的命名特征。第五章论述汉语植物异名所包涵的文化意蕴。汉语植物异名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体现了重要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汉语植物异名很多包含了宗教和神话传说的内容:二是很多异名词打上了地域的烙印;三是凸显了动物为原型的植物异名中的文化蕴涵;四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第六章则是对汉语植物异名的个案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本文选取了十二个植物名,对它们的异名进行全方面的梳理,深入分析植物异名的命名理据和构词方式。
韩文娟[3](2016)在《《说文解字·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训诂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东汉许慎着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对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部专着。它收字9353个,另收重文1163个,分540部。《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词典,是先秦至西汉时期训诂资料的总汇,唯一被列为儒家经典的小学着作。二者对中国文字学研究都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说文解字·木部》正文收字421个,重文39个,是《说文解字》中收字最多的字部之一。《尔雅》与“木”相关内容涉及《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器》《释乐》《释草》《释木》等,而以《释木》《释草》《释宫》三篇为最多。二者在很多方面呈现出很多的共性以及继承性,因此将二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本文主要采取对比的研究方式,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说文·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收录词对比、意义类别、训释体例比较、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说文·木部》对《尔雅》的吸收几大方面入手,细致地比对《说文·木部》与《尔雅》在各个方面呈现出来的异同,解释木本词汇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对二者按照条例进行梳理,理清古代先民对于“木”的种植与运用和以此传递的信息,反观我国的社会生活情况,同时对所列举的注释进行甄别分析,总结《说文解字》对《尔雅》的继承与发展。
赵璇[4](2016)在《《尔雅·释草》名物词命名理据研究》文中提出《尔雅》作为一部以先秦以及秦汉时规范的标准语释古词语和方言词的专着,对当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名物词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整理,成为我国第一部分类字典。本论文选取《尔雅》的第十三篇《释草》篇中的名物词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出发,对其命名理据进行研究考证。
刘娟[5](2013)在《《说文解字·艹部》与《尔雅·释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全书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分五百四十部。《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词典,共收录词条2019个。《说文解字》与《尔雅》这部按义类编排的辞书相比较,无论是在释义方面还是编纂理念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创新。《说文·艹部》共收445字,重文31,新附字13,所收录的艹部字多是与草类植物相关的词,记录了汉代及以前草类植物的名称和与草类有关的词语,是研究汉代草类植物名类和采集种植文化的重要材料。而《尔雅》中的《释草》篇收录关于草本植物名称的词条共有200条,在草类植物的辨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说文解字》艹部字与《尔雅·释草》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说文解字》艹部字和《尔雅·释草》所列关于草本植物的词汇,从而揭示这类词汇的发展与演变。运用训诂学理论具体分析《说文·艹部》与《尔雅·释草》的释词方法,总结释词方法的完善与释词形式的创新。最后,通过与《现代汉语词典》的对比,对《说文解字》艹部字的行用情况做一梳理,指出消亡的艹部字、衰落的艹部字和活跃的艹部字。
苏袁[6](2012)在《“臤”族字考释》文中研究说明"臤"的本义是以手持奴隶,"握之固也",由此引申出一般的坚固意义,继而又引申出困难、物体撞击声,又有多、大、紧密等意义。每义之下,都在"臤"字的基础上外加形符,孳乳成新字,以取代原字表示各具体的引申意义,从而形成一个以"臤"字为核心的字族,同时列举若干从"臤"存疑字,有待学者继续研究考证。
孙向召[7](2011)在《乾嘉《诗经》学研究》文中提出乾嘉时期,朴学兴盛,儒宗硕师,代不乏人。这一方面是由于清王朝趋于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为学者们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是由于朴学风气已经形成,学者们纷纷致力于训诂、名物等的研究,治学日渐转精。这些学者幸运地生活于乾嘉盛世,受当时学风影响,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朴学的方法来指导自己进行学术研究,一反明末空疏之风气。当时较知名的学者有戴震、段玉裁、惠栋、王念孙、庄存与等人,在他们的治学实践中,讲究根底是共同特点,他们大多家学渊源深厚、朴学功底扎实,言必有据、讲究实证,学问做得很扎实,足令后世学者效法和敬仰,他们的治学精神,泽被后世可谓深远矣。清代的文化高压政策,使乾嘉时期的学者们埋头于书本,脱离政治,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远身避害,他们是在做纯学问。自江苏吴县人惠栋公开树起吴派大旗,籍属江苏吴县及其周围地区的一批学者如三惠、钱大听、江声、余萧客、洪亮吉、孙星衍、王鸣盛等纷纷响应。他们中的多人都有治《诗》着作,如惠周惕着《毛诗说》,崇毛抑宋,言必有据。惠栋着《毛诗古义》,重点钩沉《毛诗》古义,做得都很好。他们依《诗序》,崇毛、郑而又广征博引,注重以礼解《诗》,为后来的学者作出了表率。惠栋《毛诗古义》一书原为经学教科书,此书依《诗序》尊毛、郑,同时不专主一家,注重对古代典章制度的考证,尤其注重以礼解诗。书中引用的材料非常广泛,包括钟鼎彝器和石刻文字,还有一些先秦古书,文献资料做得很好。丁晏属于吴派后学,治《诗》推崇毛公之学,亦好郑氏学。他长于文字训诂,勤于考证,治《诗》走汉宋兼采的路子。丁晏治《诗》着作有《郑氏诗谱考证》、《毛郑诗释》、《诗考补注补遗》、《毛诗陆疏校正》、《诗集传附释》等,成果丰硕。陈寿祺、陈乔枞父子治《诗》的突出贡献在于对于《三家诗》的研究,他们好汉学,遍读群经,对于《三家诗》的遗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广泛辑录《史》《汉》及先秦两汉着作,成《三家诗遗说考》,用功可谓勤矣皖派学者以戴震为代表,包括江水、程瑶田、段玉裁、凌廷堪、孔广森,绩溪三胡、马宗琏、胡承琪、马瑞辰、陈奂等人,是清代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皖派治《诗》讲究以语言文字入手,以字考经,因声求义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江永《古韵标准》对《诗经》中音韵分部现象进行了探讨。汪绂是皖派中又一位音韵学家,他的《诗韵析》、《诗经诠义》分别从音韵、内容方面对《诗》进行了探讨。戴震是皖派学者中的杰出代表,他早年科场不顺,后来参加《四库全书》的编纂,得以交际学术名流。他治学“读书一字必求其义”,朴学功底十分扎实,他常常通过扎实的训诂功夫去考镜学术源流,因为在他看来,文字训诂、名物制度考证是治学之门径,由此方能登堂入室。他治《诗》着作有《毛郑诗考正》、《杲溪诗经补注》等,另有一些零散文章如《郑卫之音》、《诗篇名》、《小雅六音亡》、《六诗》、《古音叶韵》、《诗之编次》、《诗函五际六情》等,散见于他的文集之中。皖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是段玉裁。清朝科举,《诗》以朱子《集传》为考试内容,利禄所系,致令天下士子以为《毛诗》就是朱子的《集传》。于是糊涂人竟拿《集传》当《毛诗》去研究,段玉裁认为这是天大的笑话。鉴于此,他在着成《诗经小学》后,又写《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以期在《诗》学领域内进一步反宋兴汉。要兴复《诗经》汉学,恢复《毛诗故训传》之旧是当务之急。在文字方面,段玉裁尽可能地恢复传本毛公用字原貌。在内容方面,补传本之漏略错讹而使传义完整。定本之外,便是小笺,顾名思义就是对毛《传》小有笺识,主要是对毛《传》某些字词含义的笺释,偶尔也对所录经文加以解释。绩溪三胡是清代经学中杰出代表。胡秉虔着有《毛诗集释》、《毛诗序录》等。胡承珙潜心于经学,专攻《毛诗》,他和专主《毛诗》的陈奂交好,他穷毕生精力写成《毛诗后笺》一书,凭借自己扎实的语言文字、名物训诂知识来申述毛公本义。所引材料不但取材于先秦两汉,而且对于唐、宋、元诸儒学说之可取处亦取之,取材可谓宏博。胡承珙是古文学与宋学通学的《诗经》专家,他主《毛传》,而反对《郑笺》,认为郑玄的《毛诗郑笺》在许多地方把《毛传》解释错了,他通过征引大批考据资料来疏证《郑笺》的错误。当时在学术界汉学与宋学已经分开,汉学占主导的地位,宋学很少有人研求,而他却在广征博引中吸取两宋学者的正确疏释,表现了他的疏证有一定的求实精神。马宗琏是安徽桐城学派代表,治《诗》长于从训诂考据入手,他的代表作为《毛郑诗诂训考证》,这弥补了桐城派于考证方面成就不高的缺陷。马瑞辰继承父志,在《诗经》研究方面卓有成效,他历时十六载,写成《毛诗传笺通释》一书,此书成为清代《诗经》最有代表性的着作之一,此书和陈奂的《诗毛氏传疏》都号称为专门之学。此书的特点是长于运用音韵学、问字学、训诂学和名物考证的优势,并且善于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进行文字的校勘,对于毛传和郑笺的态度表现为不盲从,表现出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陈奂处于乾嘉朴学最盛期,又加之生于经学氛围浓厚的吴地,自小耳濡目染,受朴学风习哺育,故而成为清代经学名家。他早年跟随江沅习小学,打下了良好的朴学功底。他作《诗毛氏传疏》,专注于《毛传》一家,此书针对《毛诗》,尽他六年心力写成,是他《诗经》学研究的代表成果。此书精于对毛诗的疏解,谨守师法。他相信《诗序》,认为《毛传》是依《诗序》而作的,是对《诗经》最古老的注释,故最值得信从。除此之外,陈奂还着有《毛诗说》、《毛诗音》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把他与胡承珙、马瑞辰作了比较,曰:“胡、马贵宏博而陈尚谨严,论者多以陈称最。陈所以专毛废郑者,以郑固笺毛,而时复破毛,严格绳之,亦可谓为‘不守师法’,又郑本最长于礼,恒喜引礼解《诗》,转生轇輵。孔冲远并疏毛、郑,疏家例不破注,故遇有毛、郑冲突之处,便成了‘两姑之间难为妇’,勉强牵合打完场,本极矜慎精审,可为万世注家法程。硕甫以极谨严的态度演绎他,而又常常广采旁征以证成其义,极洁静而极通贯,真可谓称疏家模范了。”对他治《诗》成果作了高度评价。扬州学派兴盛于朴学风气最为浓厚的扬州地区,此一派学者,汲取吴皖两派之长,治学特点是通。就象是一杯陈年老酿,扬州学派最为醇厚,这是与朴学的积淀有关的。扬州学派中治《诗》学者有王念孙、王引之、阮元、焦循、朱彬等人。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学术界公认的乾嘉学派的杰出代表,他们最长于训诂学与音韵之学。代表作为《经义述闻》与《经传释词》,其书多运用扎实的小学知识,考证古书而得出新成果。他们的治学态度是不盲从,既不依古人,也不依其师其父,而是唯是为从。《经义述闻》一书中涉及到《诗经》的有三卷150处,他们认为诗经用韵比较自由,并对汉代以来儒生对《诗经》的误解之处作了纠正。《经传释词》主要研究了上古的虚词,其中有不少是涉及到《诗经》的。焦循是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在《诗经》研究方面,着有《毛诗郑氏笺补疏》五卷,对于毛、郑的说法进行了补证。他还着有《毛诗地理释》四卷,则从地理方面对毛诗进行了考释。他所作的《毛诗鸟兽草木虫鱼释》三十卷,对毛诗中出现的草木虫鱼等进行了解释。焦循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在《诗经》研究方面成果卓着,他自幼习毛诗,为以后治《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着几种书籍,皆功底深厚,极兵参考价值。常州学派是清代乾嘉年间兴起得,以庄存与、庄述祖、庄绶甲、刘逢禄等为代表,以庄存与为先导,刘逢禄为奠基,他们以姻亲关系相联接,在治学上讲求微言大义。在《诗经》研究方面,较着名的有庄存与的《毛诗说》,其内容详于变雅、发挥《诗经》微言大义,是一本经学教科书。庄述祖治《诗》着作有《毛诗考证》、《毛诗周颂口义》等,述祖具有良好的小学功底,他通过对毛诗的考证,进而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毛诗周颂口义》一书中政治色彩也比较浓厚,他在书中塑造了文王与周公这两个明君与贤臣的形象,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乾嘉学派内部可再细分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和常州学派,各派学者中涌现出了不少治《诗》名家,他们在《诗经》研究方面成绩显着,他们的治学精神泽被后学,影响深远。
商思强[8](2011)在《《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尔雅》作为我国的辞书之祖,最后七篇中记载的动植物名词存在大量的“同名异实”和“异名同实”现象。本文以其最后七篇中所收录的动植物专名为研究资料,通过对动植物名称的梳理与分析,判定其中出现的“同名异实”和“异名同实”现象,追溯存在这两种现象的动植物名词的命名理据,探讨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表现机制。本文对《尔雅》最后七篇中记载的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和“异名同实”现象进行研究,主要以名物命名的相对可论证性理论以及汉语词汇发生和积累的阶段性理论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的考释方法有:同源词系联比较法,因声求义法,比较互证法,方言及亲属语言求证法,生物学知识验证法等。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缘起,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第一章《尔雅》的概况。本章简述《尔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尔雅》的编排体例,《尔雅》的流传与注疏。第二章《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的判定。本章从《尔雅》所收动植物名词569个条目中统计出47组存在“同名异实”现象的词;“异名”必须是两个不同词之间的异名,词与词之间存在用字上的古今、异体关系不在“异名”的考察范围,“同实”根据词义的相同程度分为完全等义和在一定程度上等义两种情况。第三章《尔雅》具有“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关系的动植物名词的命名理据分析。这一章包括:1、概说,本文主要以《尔雅》所收动植物名词为语料,吸收和借鉴前人命名理据研究的成果,对《尔雅》动植物名词命名理据的探求主要采取同源词系联的方法,从语音线索和声符示源的角度进行考证;2、《尔雅》具有“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关系的动植物名词的命名理据探求。动植物名词的命名的理据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体理据、纹色理据、习性理据、时空理据、功用理据、感觉理据。第四章《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形成的原因及表现机制。对《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现象表现机制的考察可以从形状、颜色和事理三方面进行;对“异名同实”现象的考察则可以从命名理据的角度分成命名所选角度不同和命名所选角度相同,词汇选择不同两个方面,从语用的角度分成雅俗不同、方言差异、时代有别和形象色彩不同四个方面。馀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论文的不足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冯莉[9](2010)在《《国语》自然类名物词研究》文中指出傅统捂言学界历来都非常注重自然频名物词的研究,尤其表现在勤植物类名物词的探析。本文主要以《国语》为文本,封《国语》中出现的自然颊名物祠作穷尽性的研究,而不仅仅停留在勤植物上,也表现在天象和地理雨方面。我们从《国语》一书中166个自然类名物词入手,参考《雨雅》、《格致镜原》等害封天象、地理、勤物、植物的阐释,选择《国语》中部分自然类名物词进行词源羲探求,从而总结出《国语》中自然类名物词音羲结合的特点,以及名实结合所反映的先民的认知思维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认主要介绍《国捂》自然类名物词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裸题在词汇史上研究的价值。第一章《国语》的概况这一章主要介绍《国语》的性质、成害年代、作者、版本及注疏等,同时说明本裸题依据的蓝本。第二章《国语》自然类名物词的确定舆概貌这一章主要包括:1、名物的定羲。封于名物词的定羲,主要探取了刘兴均老师的说法,即“名物是古代人们从颜色、形状(封于人为之器来说是指形制)、功用、质料(含有等差因素)等角度封特定具髓之物加以辨别认知的结果,是关于具体特定之物的名稻。”2、自然类名物词的确定。这点主要阐述了自然颧名物词的碴定,并参考山束大学隙畏害的博士学位输文《<国语>词汇研究》中关于自然类名物词的割分,以及西南大学袁丽杰的硕士输文《〈国语>名词研究》中封名词的总体概括,以此确定《国语》中的自然颊名物词。3、《国藉》中自然类名物词的物类类别。主要分为四大类:天象类名物祠、地理类名物词、勤物类名物祠、植物类名物词。第三章《国语》自然颊名物词词源羲的探究本章首先介绍了词源羲的概沉。张永言称其表现为“词的内部形式”,也称为词的理据或词的词源结构。王事先生说词羲的内部实隙上存在雨种不同的因素:一种是词的表层使用意羲;另一种是祠的深层词源意羲。而且明确告诉我们义训是表示使用意羲,而声训则是通过同源词来显示词羲特点,即词源意羲。其次,主要应用名物命名的相封可输证性和汉语词汇发生与积累的阶段性理输作为依据,探析《国语》中50个自然类名物词罩音节词的词源羲,分析其命名的理据。在排列这些罩音节词语的时候,以该名物词所属的上古韵部(王力的上古30韵部)为序。第四章《国语》自然类名物词名寅结合的规律初探通过第三章封部分单音节名物词词源意羲的探求,本章着重总结这些名物词音羲结合的特点以及名实结合特点所反映的先民的认知思给方式。总结这些特点之前,文章封名实之争论作了一定的概述。所谓名实指名稻舆客观实物本身。名与实并不是没有关系,某种实物之所以稻为这个名称,是先民感悟寅物的形态特征所得的结果。名物探源于是成为可能。余论总结全文的观点和一些珲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结输,即:1、《国语》中166个自然类名物词划分为了四个大类,天象类名物34个,地理颊名物55个,勤物颊名物55个,植物类名物22个。2、文章根据王事先生“汉语词汇发生与积累的陪段性特征”理论以及训诂学的几种常用方法,如以形索羲法、因声求羲法、比较互证法,并参考其他学科的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封《国语》中50个自然类名物词造行了祠源羲初探,得出了它们各自的词源羲,蹄纳了它们命名的理据。3、参照前面50个自然颊名物词的词源羲,总结出了这些名物词音羲结合的特点,即声符可以示源,词源相同。同时也总结出先民韶知这些名物的一些思维方式,一则感官感知,主要表现在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一则心灵感悟,主要表现在封事物特征的联想、颧比。需要造一步研究的问题:封《国语》中更多自然类名物词词源羲的探析。本文的创新之处:1、封《国语》中自然类名物词初次作了全面探讨。全文共整理出166个自然类名物词,并按照名物明类的特征造行了系统的分频,让人们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2、探讨了《国语》中50余个单音节自然类名物词的祠源羲。即探求了这50余个名物祠的命名理据,也就是说通过以声求羲,或者同源系聊的方式封输这些自然颊名物祠音羲是如何结合,从而形成定名;3、总结蹄纳了这50余个单音节自然频名物词音羲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声符示源和捂源相同;4、探封了古人在定名百物畴的认知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先民的感官感知,又突出表现在视觉感知和听党感知,同时也表现在先民的心灵感悟,比如联想、颊比等。这些思维方式展现出先民韶识名物的过程,从而为其命名。
石硕[10](2008)在《河北小五台山蒿属植物资源与系统学研究》文中认为蒿属植物种类较多,分布较广,不同种间形态特征重叠,对于蒿属及其邻近属的分类与系统发育关系不甚明了;本属植物的应用价值体现在药用、食用、牲畜饲用和防风固沙等方面。本论文研究了河北小五台山蒿属植物的区系组成,种的形态学特征、花粉形态和不同海拔两种蒿属植物的叶表皮结构,为进一步研究蒿属植物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和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和标本,发现小五台山分布有蒿属植物29种1变种;对小五台山的实地调查采集到蒿属植物25种5变种,其中碱蒿《河北植物志》未记载。建立了小五台山蒿属植物分组、分种检索表。2.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小五台山18种3变种蒿属植物进行了观测,发现蒿属植物花粉形态具有高度一致性,支持蒿属作为一个自然分类群的观点。并根据花粉外壁纹饰类型,将蒿属植物分为5种类型。3.对采自不同海拔的两种蒿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随海拔升高同种植物叶两面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呈下降趋势;叶表皮形态、气孔复体结构与被毛类型等在同种内变化不大。表明叶表皮、气孔复体和表皮毛类型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物种属性,而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的变化体现了蒿属植物在不同海拔环境中,对多种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特殊适应性。4.对小五台山蒿属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小五台与我国其它地区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小五台山蒿属植物同小龙门、贺兰山、太白山的相似性系数较高,分别为61.5%,50.0%和43.9%,同鼎湖山的相似系数最低,为20.0%。
二、《尔雅·释草》中“蒿”之名目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尔雅·释草》中“蒿”之名目考(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释义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可行性论证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的可行性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一、语文辞书释义研究现状 |
二、名物词相关研究概况 |
三、语文辞书相关对比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古代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释义历时比较 |
第一节 古代语文辞书释义内容对比 |
一、古代语文辞书释义内容 |
二、释义内容对比 |
第二节 古代语文辞书释义方式对比 |
一、古代语文辞书释义方式 |
二、释义方式对比 |
第三章 古今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释义对比研究 |
第一节 古今语文辞书释义内容对比 |
一、《国语辞典》与《现代汉语词典》相关释义内容考察 |
二、释义内容对比 |
第二节 古今语文辞书释义内容演变特点 |
一、语义特征更加科学全面 |
二、释义的系统化 |
三、释义趋于简明化和精炼化 |
四、释义更加规范化 |
五、释义更加多维化 |
第三节 古今语文辞书释义方式对比 |
一、《国语辞典》与《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方式考察 |
二、古今释义方式使用的变化情况 |
三、弥补释义方式的漏洞 |
第四章 现代语文辞书植物名物词释义应当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释义中专业释语应当统一 |
第二节 释语中出现的专名应另外解释 |
第三节 古词语释义可以更加准确 |
第四节 应注意释义精确性与简适性的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汉语植物异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本选题的研究对象 |
二、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选题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概况 |
一、经训 |
二、农书 |
三、医药 |
四、植物学专着 |
五、小说杂记 |
六、异名研究专着 |
七、期刊论文 |
第三节 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了解中外文化,展示中国文化自信 |
二、了解中国人的认知、思维特点 |
三、透视植物的地域性特征 |
四、丰富语言学宝库 |
五、帮助理解与赏析文学作品 |
六、深化植物学、中医药学研究 |
第二章 汉语植物异名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认知角度不同 |
一、以形态命名 |
二、以颜色命名 |
三、以味道命名 |
四、以功能命名 |
五、以时令命名 |
第二节 语言因素引起的变化 |
一、语音的演变 |
二、词汇的发展 |
三、语义的影响 |
四、修辞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方面的影响 |
一、方言的差异 |
二、古今和地域差异 |
三、少数民族语言和外来词的影响 |
四、雅俗差异 |
第三章 汉语植物异名的构词方式 |
第一节 汉语植物异名词单纯词构词方式 |
一、单音节单纯词 |
二、多音节单纯词 |
第二节 汉语植物异名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
一、复合式合成词 |
二、附加式合成词 |
第四章 汉语植物异名的命名特征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正名与异名命名特征比较 |
第二节 历时角度和共时角度产生的异名特征比较 |
第三节 南北植物异名特征比较 |
第五章 汉语植物异名所包涵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宗教与神话传说 |
一、宗教 |
二、神话传说 |
第二节 以动物为原型的植物异名的文化蕴涵 |
一、以动物名表特定含义 |
二、展示汉民族图腾崇拜 |
第三节 汉语植物异名与民俗 |
一、汉语植物异名与中国古代礼仪制度 |
二、汉语植物异名与中国传统节日 |
第六章 汉语植物异名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荸荠 |
一、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荸荠名称 |
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常见异名 |
三、荸荠各异名的词形分类 |
四、荸荠各异名在地图上的分布 |
第二节 菱 |
一、关于名称“菱” |
二、关于名称“芰” |
三、“芰”与“菱”的关系 |
四、与“菱”相关的其他异名 |
第三节 菰 |
一、菰之疏解 |
二、表谷类菰之异名 |
三、表菜类菰之异名 |
四、菰表蔬类异名的词形分类 |
五、菰表蔬类异名在地图上的分布 |
第四节 韭菜 |
一、“韭”的名称溯源 |
二、历代文献中关于韭菜的记载 |
三、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异名 |
四、韭菜异名的命名理据分类 |
第五节 荠菜 |
一、“荠”名称溯源 |
二、“荠”的异名 |
三、荠菜异名的构词方式归纳 |
四、荠菜异名的命名理据 |
第六节 萝卜 |
一、历时的名称 |
二、共时的名称 |
三、萝卜异名的词形分类 |
四、“萝卜”的异名在地图中的分布 |
第七节 芋头 |
一、历时的名称 |
二、共时的名称 |
三、“芋头”方言异名的词形分类 |
四、“芋头”方言异名在地图上的分布 |
第八节 山药 |
一、“薯蓣” |
二、“山药”之名的兴盛 |
三、山药的其他异名 |
四、“山药”异名的词形分类 |
五、“山药”异名在地图中的分布 |
第九节 芫荽 |
一、历时的名称 |
二、共时的名称 |
三、“芫荽”异名的特征与规律 |
第十节 向日葵 |
一、以“菊”为通名的异名 |
二、以“葵”为通名的异名 |
三、以“花”、“莲”为通名的异名 |
四、向日葵的其他异名 |
五、向日葵异名的词形分类 |
六、向日葵名称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
第十一节 玉米 |
一、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与路径 |
二、玉米异名的梳理及词形分类 |
三、玉米异名的语言学分析 |
四、玉米异名命名的主要方式 |
第十二节 结球甘蓝 |
一、结球甘蓝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异名 |
二、结球甘蓝的异名的命名理据 |
三、结球甘蓝异名的命名特征 |
四、结球甘蓝各异名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词典类 |
三、期刊论文 |
四、学位论文 |
附录: 十二种植物正名与异名通览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说文解字·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训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 |
(三)材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说文·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收录词对比 |
(一)《说文解字·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所列植物名对比 |
(二)《说文解字·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所列建筑名对比 |
(三)《说文解字·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所列器具名对比 |
(四)《说文解字·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所列其他对比 |
二、《说文·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的意义类别 |
(一)《说文解字·木部》意义类别分析 |
(二)《尔雅》与“木”相关内容意义类别分析 |
三、《说文·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的训释体例较 |
(一)《说文解字·木部》的训释方法 |
(二)《尔雅》相关内容的训释方法 |
(三)《说文解字》对《尔雅》释义的继承与发展 |
四、“木”与中国文化 |
(一)与农耕器具文化 |
(二)与植被种植文化 |
(三)与房屋建筑文化 |
(四)与祭祀丧葬文化 |
(五)与军事刑罚文化 |
(六)小结 |
五、《说文·木部》字的行用研究 |
(一)《说文·木部》和《尔雅》与“木”相关内容比对 |
(二)《说文·木部》与《现汉》比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尔雅·释草》名物词命名理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观理据: 从人的主观角度对事物进行命名 |
( 一) 视觉理据: 通过人的主观视觉角度对名物词进行命名 |
1. 形体理据。从事物的形体角度进行命名。如高、低、圆、细、多、少、长、短等。 |
3.颜色理据。从事物的颜色角度进行命名。 |
( 二) 嗅觉味觉理据: 指通过人的主观嗅觉和味觉角度对名物词进行命名 |
二、客观理据: 是从人的客观角度对事物进行命名的方法 |
( 一) 生长地域理据: 从事物所生长的地域环境为理据命名 |
( 二) 性质理据: 从事物自身的特性和本质角度进行命名 |
( 三) 功用理据: 从事物本身的功用角度进行命名 |
(5)《说文解字·艹部》与《尔雅·释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概况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三) 研究范围和材料来源 |
二、 《说文解字·艹部》与《尔雅·释草》所列植物名对比 |
(一) 《说文解字·艹部》与《尔雅·释草》共同收录的词 |
(二) 见于《尔雅·释草》、不见于《说文解字·艹部》的词 |
(三) 《说文解字·艹部》增收的词 |
三、 《说文解字·艹部》与《尔雅·释草》的释词方法 |
(一) 《说文解字·艹部》的释词方法 |
(二) 《尔雅·释草》的释词方法 |
(三) 《说文解字·艹部》对《尔雅·释草》释义的继承与发展 |
四、 《说文解字·艹部》字的行用研究 |
(一) 消亡的艹部字 |
(二) 衰落的艹部字 |
(三) 活跃的艹部字 |
附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乾嘉《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乾嘉时期的学术风尚 |
第一节 “家家许郑,人人贾马”——汉学如日中天 |
一、略论乾嘉之学风 |
二、雍乾嘉时期的汉宋之争及其对《诗经》学研究之影响 |
三、宋学式微汉学大兴 |
第二节 乾嘉学派的形成及兴盛 |
一、吴派及其代表 |
二、皖派及其代表 |
三、扬州学派及其代表 |
四、常州学派及其代表 |
第二章 吴派学者与《诗经》研究 |
第一节 惠栋与《诗经》研究 |
一、生平与着述 |
二、《毛诗古义》浅析 |
三、尊重汉儒成说尤重家法师承 |
四、指出毛、郑异同 |
五、钩沉古义 |
六、小结 |
第二节 丁晏与《诗经》研究 |
一、生平及着述 |
二、关于《毛郑诗释》 |
三、关于《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 |
四、关于《诗谱考证》 |
五、小结 |
第三节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与《诗经》研究 |
一、生平及着述 |
二、关于《三家诗遗说考》 |
三、《诗纬集证》四卷概说 |
四、《齐诗翼氏学疏证》二卷概说 |
五、《诗经四家异文考》概说 |
六、小结 |
第三章 皖派学者的《诗经》研究 |
第一节 戴震与《诗经》研究 |
一、生平及家世 |
二、东原治《诗》作品考 |
三、早期治学宗旨与方法 |
四、对《诗经》文学性的认识 |
五、对“诗言志”的认识 |
六、对爱情诗的认识 |
七、小结 |
第二节 段玉裁与《诗经》研究 |
一、《说文解字注》中对《诗经》的研究 |
二、对《诗经》音韵的研究 |
三、段玉裁与《诗经小学》 |
四、小结 |
第三节 陈奂与《诗经》学研究 |
一、生平及其友朋对其治学之影响 |
二、《诗经》研究成绩斐然 |
三、小结 |
第四节 胡承珙与《诗经》研究 |
一、生平交友及学问切磋 |
二、训诂成就 |
三、《毛诗后笺》的体例以及对前人体例的创新 |
四、对《毛传》有所发明 |
五、对郑《笺》有取有舍 |
六、态度公允、持平各家 |
七、小结 |
第五节 马瑞辰与《诗经》研究 |
一、家世生平与交游 |
二、《毛诗传笺通释》的成书及其与《毛诗后笺》的关系 |
三、马瑞辰对于《诗经》的见解 |
四、马瑞辰对《诗经》训诂的研究 |
五、小结 |
第四章 扬州学派与《诗经》研究 |
第一节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与《诗经》研究 |
一、引言 |
二、《经义述闻》体例浅析 |
三、关于《经传释词》 |
四、训释方法浅论 |
五、小结 |
第二节 焦循与《诗经》研究 |
一、生平及着述 |
二、青少年时期师友渊源 |
三、居家着述 |
四、对毛诗的研究 |
五、小结 |
第五章 常州学派与《诗经》研究 |
第一节 庄存与与《诗经》研究 |
一、江南文化渊薮之地与庄氏家族 |
二、生平仕历及传统经学立场 |
三、特殊的解经立场 |
四、小结 |
第二节 庄述祖与《诗经》研究 |
一、引言 |
二、庄述祖的生平仕历及着述 |
三、师友渊源 |
四、对《毛诗考证》的研究 |
五、《毛诗周颂口义》对《诗经》篇章大义的阐述 |
六、《珍艺宦文钞》对《诗经》的探讨 |
七、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乾嘉《诗经》着作编年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选题缘起 |
二、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尔雅》概况 |
一、《尔雅》作者和成书年代 |
二、《尔雅》编排体例 |
三、《尔雅》流传与注疏 |
第二章 《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的判定 |
一、概说 |
二、《尔雅》动植物名词中的"同名异实"现象的判定 |
三、《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异名同实"现象的判定 |
(一) 训词与被训词之间完全等义 |
(二) 词与训词在一定程度上等义 |
第三章 《尔雅》具有"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关系的动植物名词的命名理据分析 |
一、概说 |
二、《尔雅》具有"同名异实"与"具名同实"关系的动植物名词的的命名理据分析 |
(一) 形体理据 |
(二) 纹色理据 |
(三) 习性理据 |
(四) 时空理据 |
(五) 功用理据 |
(六) 感觉理据 |
第四章 《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形成的原因及机制 |
一、概说 |
二、《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现象形成的原因及机制 |
(一) 因形状相同或相似而"同名异实" |
(二) 颜色相同或相近而"同名异实" |
(三) 因事理相近而"同名异实" |
三、《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异名同实"现象形成的原因及机制 |
(一) 命名所选角度不同 |
(二) 命名所选角度相同,词汇选择不同 |
(三) 因雅俗不同造成异名 |
(四) 因方言差异造成异名 |
(五) 因时代有别造成异名 |
(六) 因形象色彩不同而异名 |
馀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9)《国语》自然类名物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0.1 《国语》自然类名物词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
0.2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0.3 语料的取舍与择定 |
0.4 前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
0.5 《国语》自然类名物词在词汇研究史上的价值 |
第一章 《国语》版本的流传与注疏 |
1.1 《国语》简介 |
1.2 《国语》的作者以及成书年代 |
1.3 《国语》的版本与注疏 |
第二章 名物的定义及自然类名物词的确定 |
2.1 名物的定义 |
2.2 名物词确定的标准 |
2.3 《国语》自然类名物词物类类别的确定 |
2.4 《国语》自然类名物词的物类类别 |
2.4.1 天象类 |
2.4.2 地理类 |
2.4.3 动物类 |
2.4.4 植物类 |
第三章 《国语》自然类名物词的词源义 |
3.1 词源义概说 |
3.2 《国语》单音节自然类名物词词源义探析 |
3.2.1 之部 |
3.2.2 幽部 |
3.2.3 觉部 |
3.2.4 宵部 |
3.2.5 药部 |
3.2.6 侯部 |
3.2.7 屋部 |
3.2.8 东部 |
3.2.9 鱼部 |
3.2.10 铎部 |
3.2.11 阳部 |
3.2.12 支部 |
3.2.13 锡部 |
3.2.14 耕部 |
3.2.15 歌部 |
3.2.16 月部 |
3.2.17 脂部 |
3.2.18 质部 |
3.2.19 真部 |
3.2.20 微部 |
3.2.21 物部 |
3.2.22 文部 |
3.2.23 侵部 |
第四章 《国语》自然类名物词名实结合的规律初探 |
4.1 关于名实之争 |
4.2 《国语》自然类名物词音义结合的特点 |
4.2.1 声符示源 |
4.2.2 语源相同 |
4.3 《国语》自然类名物词名实结合特点与先民的认知思维方式 |
4.3.1 感官感知思维 |
4.3.2 心灵感悟思维 |
余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语 |
(10)河北小五台山蒿属植物资源与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蒿属植物资源应用价值 |
1.1.1 药用价值 |
1.1.2 食用或饲用 |
1.1.3 防治荒漠化 |
1.2 蒿属植物系统学研究进展 |
1.3 蒿属植物孢粉学研究进展 |
1.4 蒿属植物叶表皮研究进展 |
1.5 蒿属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6 小五台山概况 |
第2章 小五台山蒿属植物形态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资料与标本收集整理 |
2.1.2 形态特征与检索表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标本、资料收集与野外采集 |
2.2.2 蒿属植物形态特征 |
2.2.3 各组间形态学差异 |
2.2.4 种的检索表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小五台山蒿属植物孢粉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制样和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粉形态及大小 |
3.2.2 萌发孔沟 |
3.2.3 花粉壁及表面纹饰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海拔高度上两种蒿属植物叶表皮结构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制样方法和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海拔高度叶表皮细胞及附属物变化 |
4.2.2 不同海拔气孔形态变化 |
4.3 讨论和结论 |
4.3.1 稳定的叶表皮特征 |
4.3.2 叶表皮特征随海拔上升发生的变化 |
第5章 小五台山蒿属植物区系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种类组成 |
5.2.2 区系成分分析 |
5.2.3 和有关地区区系比较 |
5.3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尔雅·释草》中“蒿”之名目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辞书植物类名物词释义演变研究[D]. 陈嘉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汉语植物异名研究[D]. 徐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说文解字·木部》与《尔雅》相关内容训诂比较研究[D]. 韩文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4]《尔雅·释草》名物词命名理据研究[J]. 赵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5]《说文解字·艹部》与《尔雅·释草》对比研究[D]. 刘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 [6]“臤”族字考释[J]. 苏袁. 文教资料, 2012(24)
- [7]乾嘉《诗经》学研究[D]. 孙向召. 扬州大学, 2011(04)
- [8]《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研究[D]. 商思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4)
- [9]《国语》自然类名物词研究[D]. 冯莉. 广西师范大学, 2010(01)
- [10]河北小五台山蒿属植物资源与系统学研究[D]. 石硕. 河北大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