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类饲料配方及制作(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徐歆歆[1](2021)在《黑水虻油的制备及其在框鲤幼鱼日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属双翅目水虻科昆虫,最早起源在美洲,目前分布于世界各地,并以热带及温带地区为主。因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及较高的营养价值等原因,黑水虻已成为地球上最有潜力的昆虫性饲料原料种类之一,有关它的饲料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其作为蛋白资源方面。另一方面,黑水虻的粗脂肪含量较高,其脂肪酸组成特征鲜明,如富含月桂酸。有研究指出,月桂酸作为能量型脂肪酸能够在动物体内发生快速氧化,在脂代谢的调控及疾病抵抗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黑水虻油中含有淡水鱼类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及亚麻酸(Linolenic Acid,LNA),显示其具有作为水产饲用油脂的潜力。然而,目前有关黑水虻油作为新型饲料原料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论文研究了黑水虻油的提取、黑水虻油品质的提升策略,并以框鲤为模型评估了日粮中使用黑水虻油对鱼类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其作为水产饲料用脂肪源的可行性,为以黑水虻油为原料的功能性水产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资料。试验一,黑水虻油脂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评估了浸提法相关条件下的试验参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溶剂与幼虫粉的比例)对黑水虻中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浸提法与压榨法两种方法提取的油脂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黑水虻粉与石油醚的比例为1:12时,在50℃的条件下持续反应5 h后,用浸提法提取的油脂效率最高(24.59%)。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发现,提取的黑水虻油颜色为淡黄色或浅黄色,其酸价、过氧化值、碘价、皂化值等与压榨法制备的黑水虻油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且酸价及过氧化值均低于饲料用鱼油、豆油及猪油的国际饲料用油脂标准,是一种有潜力的饲料原料。试验二:利用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藻渣提升黑水虻油营养价值的研究为提升黑水虻油的营养价值,采用含10%、20%、30%及40%富含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裂殖壶藻藻渣的基质饲喂初重约为12.74 mg的黑水虻幼虫,直到全麸皮组末重为100 mg时养殖结束(9天),随后检测幼虫生长、体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10%藻渣组与全麸皮组幼虫在末重、体长、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20%藻渣组的末重和体长显着低于全麸皮组(P<0.05),30%和40%藻渣组的末重和体长显着低于20%藻渣组(P<0.05);(2)基质中藻渣添加水平高于20%时,幼虫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着降低(P<0.05);(3)摄食藻渣的幼虫体内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DHA)和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的水平显着高于全麸皮组(P<0.05)。综上所述,基质中添加10%藻渣时,黑水虻幼虫生长良好且油脂的营养价值得到提升。试验三: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比较以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及混合昆虫油(三种昆虫油的比例1:1:1)为油源制备四组等氮等脂的日粮,分别饲喂规格为(13.98±0.01 g)的框鲤幼鱼59天。结果表明,(1)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饲喂的框鲤幼鱼其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能力显着优于黄粉虫油组和蚕蛹油组(P<0.05);(2)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饲喂的框鲤幼鱼其腹腔脂肪指数(Intra-peritoneal Fat Index,IFI)、脂肪细胞大小显着低于蚕蛹油组和黄粉虫油组(P<0.05)。同时,腹腔脂肪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脂解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α,PPAR-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3)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显着提高了鱼体肝脏中与抗氧化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其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且肝脏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4)含有黑水虻油组分的两组日粮与黄粉虫油和蚕蛹油日粮相比,显着提高了鱼血清中球蛋白(Globulin,GLO)的含量和肝脏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 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蚕蛹油组显着上调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研究表明,与黄粉虫油及蚕蛹油相比,黑水虻油作为水产用饲料油脂具有更优的特性。试验四: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日粮中对框鲤幼鱼生长、健康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评估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日粮中对框鲤幼鱼的影响,采用2×2的试验设计方法,配制四种等氮(32.0%粗蛋白)日粮,其中包含两个脂肪水平(6%和9%)和两个黑水虻油水平(0和25 g kg-1),记为CT、CT+BSFO、HL、HL+BSFO,分别饲喂规格为(6.38±0.18 g)框鲤幼鱼56天。结果表明,(1)不同脂肪水平下鱼体的生长性能(末重、特定生长率)、饲料利用能力(饲料系数、蛋白沉积率等)不受黑水虻油是否添加的影响(P<0.05);(2)CT+BSFO组IFI及脂肪细胞大小显着小于CT组(P<0.05);(3)CT+BSFO组腹腔脂肪组织中PPAR-α基因m RNA表达水平与CT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CT+BSFO和HL+BSFO组的肝脏组织PPAR-α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CT和HL组(P<0.05);肝脏粗脂肪含量在CT+BSFO组显着低于CT组(P<0.05),而在HL+BSFO组与HL组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3)随着日粮脂肪水平升高,肌肉中DHA水平降低,且黑水虻油的添加提升了肌肉DHA水平(P<0.05)。研究表明,不同脂肪水平日粮中添加25 g kg-1黑水虻油均可通过促进脂解调节脂肪代谢,且对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但黑水虻油在高脂日粮中对鱼体脂代谢的调节效果不如在低脂日粮明显。此外,肌肉中DHA水平受日粮脂肪水平、油源及交互作用的影响,黑水虻油在两种脂肪水平的日粮中均可提高肌肉中n-3 HUFA的含量,强化肌肉品质。试验五: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5.1: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代替豆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n-3 HUFA含量为13.2%,通过饲喂黑水虻幼虫含10%裂殖壶藻渣的基质后所制备)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炎症反应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分别替代豆油的0%(0 g kg-1)、25%(6.25 g kg-1)、50%(12.5 g kg-1)、75%(18.75 g kg-1)及100%(25g kg-1)制备成五组等氮等脂的日粮,饲喂规格为(10.05±0.05 g)的框鲤幼鱼8周。结果表明,(1)当用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替代日粮中50%或更高水平的豆油时,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能力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2)替代水平在50%或以上时,会使IFI和脂肪细胞变小,并伴随PPAR-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CPT-1)m RNA水平的显着上调(P<0.05);(3)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GLO及溶菌酶(Lysozyme,LZM)的含量在替代水平在50%或以上时也显着提高(P<0.05);(4)替代水平在50%或以上时,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研究表明,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替代鲤鱼日粮中50-100%的豆油(12.5-25 g kg-1),促进了框鲤幼鱼的生长性能,改善了其健康状况。试验5.2:日粮中普通黑水虻油及含n-3 HUFA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影响的比较为探究两种不同营养特性的黑水虻油(以藻渣和麸皮分别为基质源饲养黑水虻后制备)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大豆油、摄食麦麸的黑水虻油(W-BSFO)和摄食藻渣的黑水虻油(A-BSFO)为油源,配制成3种等氮等脂的日粮,分别命名为Control、W-B及A-B,饲喂规格为(10.04±0.08 g)的框鲤幼鱼56天,随后进行生长、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1)A-B组生长性能显着高于Control和W-B组(P<0.05);(2)与Control组相比,饲喂含黑水虻油日粮的两组试验鱼IFI和脂肪细胞显着较小(P<0.05)。W-B和A-B组腹腔脂肪组织中PPAR-α和CPT-1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3)A-B组全鱼和肌肉中n-3 HUFA的水平、肠道绒毛高度显着高于Control和W-B组(P<0.05);(4)与Control和W-B组相比,A-B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含量显着下降,TP、GLO和LZM含量显着升高(P<0.05);A-B组肝脏SOD活性和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m RNA的浓度下降(P<0.05)。研究表明,两种黑水虻油均可改善鱼类腹腔脂肪的脂质代谢,与普通黑水虻油相比,含n-3 HUFA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肝脏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更为积极。研究表明:(1)浸提法及压榨法均可用于黑水虻油的制备;(2)从对框鲤生长、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考虑,黑水虻油与蚕蛹油和黄粉虫油相比,是一种更优质的昆虫性水产用饲料油脂;(3)两种脂肪水平日粮中添加黑水虻油均可通过促进脂解减少框鲤幼鱼的脂质蓄积,但黑水虻油在高脂日粮中对脂代谢的调节效果不如在低脂日粮明显,未来可考虑在高脂日粮中适当提高黑水虻油的添加量;(4)使用富含n-3 HUFA的藻渣作为培养基质,可提高黑水虻油中相应脂肪酸的水平,且所获得的黑水虻油可促进框鲤幼鱼生长、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解,并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及抗炎能力。本研究为黑水虻油用作水产饲用油脂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李钰[2](2021)在《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3种天然多糖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效应机制》文中提出据统计我国每年水产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多亿元。鲤科鱼类作为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类群,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为人类提供优良蛋白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是严重危害鲤科鱼类健康的病原,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SVCV,在饲料中添加增强鱼类免疫力的饲用添加物作为应对SVCV有效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APS)、酵母葡聚糖(Yeastβ-Glucan)和鼠李糖乳杆菌GG胞外多糖(Lactobacillus rhamnose GG EPS),投喂斑马鱼,验证这3种天然多糖的抗SVCV活性,并从干扰素信号通路、细胞自噬水平以及斑马鱼肠道菌群变化等方面探讨其效应机制,为这3种多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芪多糖作为饲用添加物抗SVCV感染斑马鱼饲料中添加0.01%黄芪多糖显着提高了SVCV攻毒后斑马鱼的存活率,也显着提高了攻毒后斑马鱼脾脏干扰素(IFN)抗病毒免疫通路基因(ifnφ1、ifnφ2、ifnφ3、mxb)的表达。同时0.01%和0.02%黄芪多糖均提高了斑马鱼体重并减低了饵料系数,这个结果表明黄芪多糖促进了斑马鱼的生长。而且0.01%黄芪多糖组斑马鱼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增加,丙二醛含量的降低,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丰度的增高,抑炎基因(il-10)、紧密连接蛋白基因(tjp1b、occludin1)和抗氧化相关酶基因(sod、gst和gpxa)表达的增加均表明0.01%黄芪多糖改善了斑马鱼肠道健康;然而,0.02%黄芪多糖却增加了斑马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肝脏中促炎因子(il-1β)基因的表达,损害了斑马鱼肝脏健康。2酵母葡聚糖作为饲用添加物抗SVCV感染斑马鱼基础饲料添加0.025%酵母葡聚糖显着提高了SVCV攻毒后斑马鱼的存活率;同时也显着提高了攻毒后斑马鱼脾脏干扰素(IFN)抗病毒免疫通路基因(ifnφ1、ifnφ2、ifnφ3、irf3、irf7、mavs、mxb和mxc)的表达。5μg/m L酵母葡聚糖在ZF4细胞中的添加对SVCV的吸附能力和ZF4细胞状态没有影响但是能够抑制SVCV的增殖,通过si RNA敲降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基因发现酵母葡聚糖的抗病毒功能不依赖于TLR2介导的My D88信号通路,检测酵母葡聚糖在攻毒SVCV过程中对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以及通过3-MA细胞自噬抑制剂抑制ZF4细胞自噬,推断酵母葡聚糖通过增强ZF4细胞自噬水平抗SVCV感染。0.025%酵母葡聚糖改变了斑马鱼肠道菌群组成,其中变形菌门丰度显着降低,梭杆菌门丰度显着增加,鲸杆菌的丰度显着增加,转接饲喂酵母葡聚糖组肠道菌群无菌斑马鱼抗SVCV效应显着高于转接对照组菌群的无菌斑马鱼,通过无菌斑马鱼转接鲸杆菌证明鲸杆菌能够提高无菌斑马鱼的抗病毒能力而且鲸杆菌菌体多糖也有抗病毒活性。3鼠李糖乳杆菌GG胞外多糖作为饲用添加物抗SVCV感染斑马鱼基础饲料添加0.5%和1%的LGG EPS显着提高了SVCV攻毒后斑马鱼的存活率;1%LGG EPS显着提高了攻毒后斑马鱼脾脏干扰素(IFN)抗病毒免疫通路基因(ifnφ1、ifnφ2、ifnφ3、irf3、irf7、mavs、mxb和mxc)的表达。5μg/m L LGG EPS在ZF4细胞中的添加对SVCV的吸附能力和ZF4细胞状态没有影响但是能够抑制SVCV的增殖,而且能够显着增强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通过si RNA敲降Ⅰ型干扰素通路关键基因TANK结合激酶1(tbk1)发现LGG EPS在ZF4细胞中的抗病毒功能消失,推断LGG EPS抗病毒功能依赖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与此同时1%LGG EPS改变了斑马鱼肠道菌群组成,其中变形菌门丰度显着降低,厚壁菌门丰度显着增加,转接LGG EPS组肠道菌群的无菌斑马鱼抗SVCV效应显着高于转接对照组菌群的无菌斑马鱼;体外培养饲喂结束后的肠道菌群,与对照组相比,LGG EPS相关菌群的上清有抗病毒活性,而且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成分是一种蛋白质。综上所述,黄芪多糖、酵母葡聚糖和鼠李糖乳杆菌GG胞外多糖在斑马鱼饲料中添加均有抗SVCV活性,酵母葡聚糖通过增强细胞自噬水平抗SVCV感染,而鼠李糖乳杆菌GG胞外多糖通过激活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抗SVCV感染。与此同时饲喂酵母葡聚糖、鼠李糖乳杆菌GG胞外多糖后斑马鱼的肠道菌群均能提高斑马鱼抗病毒能力,而且筛选以及鉴定的鲸杆菌多糖和鼠李糖乳杆菌GG胞外多糖诱导的斑马鱼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蛋白均有抗SVCV活性。因此这3种多糖作为饲用添加物抗SVCV感染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而且从斑马鱼肠道菌群中也能开发出更多的益生物质帮助水产动物抗病毒感染。
梁达智[3](2021)在《维生素A、D、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维生素A、D、E是鱼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促进鱼类的生长及保持肠道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论文以我国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研究对象,探究维生素A、D、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并确定珍珠龙胆石斑鱼对三种脂溶性维生素的需要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验探讨了饲料中维生素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抗氧化能力、肠道消化能力、免疫反应、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配制6种等氮等脂实验饲料,维生素A水平分别为317、1136、2038、4142、7715、15204 IU/kg。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平均体重9.01±0.27 g),每天投喂2次(8:00和16:00),共49 d。根据增重率(WG)和肠道溶菌酶(LYZ)活性折线分析模型,估计珍珠龙胆石斑鱼对维生素A需要量分别为2688.58和4096.36 IU/kg。结果表明,维生素A缺乏或过量均会降低WG、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增加饲料系数(FCR)和肝体比(HSI)(P<0.05)。此外,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达7715 IU/kg后趋于平稳(P<0.05)。维生素A缺乏会降低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值(T-AOC),增加丙二醛(MDA)含量(P<0.05)。维生素A缺乏增加了肝脏脂质含量,降低肠道ACP、碱性磷酸酶(AKP)、LYZ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以及抑制α-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的活性(P<0.05)。同时,维生素A缺乏降低前肠(PI)和中肠(MI)的皱襞高度(VH),以及前肠和后肠(DI)的肌层厚度(MT)(P<0.05)。此外,维生素A缺乏抑制肠道抗菌肽(β-defensin、hepcidin[不包括MI和DI]、epinecidin)、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1[不包括DI])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3)mRNA水平,提高促炎细胞因子(TNF-α[不包括MI]和IL-1β[不包括MI])、信号分子c-Rel和P65 mRNA水平(P<0.05)。对后肠的菌群进行分析,维生素A缺乏会降低分类单元(OTU)数目、物种丰富度指数(Chao1和Ace指数)。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肠道菌群的优势门。适宜维生素A能提高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和拟杆菌门S24-7菌科(Muribaculaceae)的丰度。综上所述,维生素A缺乏降低血清的抗氧化能力和增加肝脏脂质沉积,抑制消化能力、肠道形态、免疫力、紧密连接功能和有益菌的丰度,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生长。2、实验探讨了饲料中维生素D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肠道结构、免疫反应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配制6种等氮等脂实验饲料,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82、772、1250、2440、4640、8790 IU/kg。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平均体重13.53±0.34 g),每天投喂2次(8:00和16:00),共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250-8790 IU/kg组WG、SGR和HSI均显着提高,4640 IU/kg组FCR显着降低(P<0.05)。此外,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肝脏维生素D含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稳。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降低了肝脏脂质含量,显着提高肠道AKP、LZY活性以及C3和C4含量,同时提高DI的抗菌肽(epinecidin)、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1)和信号分子(IκBα)mRNA水平,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和信号分子(c-Rel)mRNA水平(P<0.05)。此外,饲料中维生素D缺乏和过量会降低肠道VH、皱襞宽度(VW)和MT(P<0.05)。对后肠的菌群进行分析,8790 IU/kg组的OTU数目显着降低,香农指数(Shannon)和辛普森指数(Simpson)均显着升高(P<0.05),同时其门水平的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科水平的多种菌科均最低。根据WG和肠道LYZ活性的折线分析模型,珍珠龙胆石斑鱼对维生素D需要量为2485.76和2027.89 IU/kg。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的维生素D会改善肝脏脂质代谢、肠道结构形态和增强肠道的免疫能力,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产生有利影响,从而提高生长。3、实验探讨了饲料中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反应、肝脏脂质代谢、肠道免疫及菌群结构的影响。将540尾鱼(初始体重8.79±0.06 g)分为6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投喂维生素E水平不同(11、43、98、193、404和789mg/kg)的等氮等脂饲料,持续49 d。结果表明,饲料维生素E水平为11-193 mg/kg时,各组的WG、SGR、PER和肥满度均显着提高(P<0.05)。肝脏中维生素E含量随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而提高,达到404 mg/kg后趋于平稳(P<0.05)。处理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98-404 mg/kg维生素E显着提高了肝脏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T-AOC。同时,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显着提高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AT和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的mRNA水平(P<0.05)。随着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肝脏中脂滴的数量和大小以及MDA的含量均显着下降(P<0.05)。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降低了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和mRNA水平,增加了肝脏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和mRNA水平(P<0.05)。处理组肝脏中肝脂酶的mRNA水平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肉碱酯酰转移酶-1的mRNA水平降低(P<0.05)。此外,饲喂维生素E含量为98和193 mg/kg组肝脏中脂蛋白脂肪酶的mRNA水平下降(P<0.05)。同时,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显着增加了ACP、AKP、LYZ活性及C3、C4含量,显着提高了PI、MI和DI的VH,以及PI的MT(P<0.05)。对后肠的菌群进行分析,98 mg/kg组OTU数目、Chao1和Ace均最高。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为菌群的优势门。在科水平上,193 mg/kg组的毛螺旋菌科和404 mg/kg组梭杆菌科(Fusobacteriaceae)的丰度最高。根据WG和肠道LYZ活性的折线分析模型,珍珠龙胆石斑鱼对维生素E需要量为133.45和209.42 mg/kg。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维生素E可以增强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抗氧化和肠道免疫能力,促进肠道结构形态的发育,增加肠道有益菌的丰度,减少肝脏脂质沉积,从而改善其生长。
刘浩[4](2021)在《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蛋白质、脂肪需要量及其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幼鱼为对象,研究了其对蛋白、脂肪的需要量,以及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适宜水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酪蛋白、白鱼粉和小麦谷朊粉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采用4种蛋白质水平(40%、45%、50%和55%)和3种脂肪水平(8%、10%和12%)的完全交叉实验,配制12种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0.83±0.01g的多鳞鱚幼鱼8周。实验结果表明:蛋白水平50%(P50)组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效率(PER)比蛋白水平40%(P40)组有显着提高(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为55%(P55)时,WG出现下降趋势;脂肪水平为12%(L12)组的WG显着高于脂肪水平8%(L8)组(P<0.05);饲料中过高的能量(26.11-28.17k J)还会导致多鳞鱚的日均采食量(DFI)下降(P<0.05)。同时,饲料中脂肪水平高于10%时显着降低了全鱼水分含量;显着增加肥满度(CF)、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显着提高全鱼粗脂肪水平(P<0.05)。根据WG,当脂肪水平为10%时,二次回归模型拟合得出饲料中最适蛋白水平为48.42%(干物质);当脂肪水平为12%时,最适蛋白水平为48.53%。肝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高蛋白饲料组(50%和55%)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显着高于低蛋白饲料组(40%和45%)(P<0.05)。高脂肪水平组(10%和12%)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显着高于低脂肪水平组(8%)(P<0.05)。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而下降。饲料脂肪水平显着上调了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肝脏中雷帕霉素靶蛋白(tor)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蛋白水平为45%-50%时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在饲料蛋白水平为55%时有所下降,显着低于蛋白水平50%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多鳞鱚饲料最适蛋白质水平为48%,脂肪水平10%-12%时生长最佳。2.以白鱼粉、小麦谷朊粉、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使用脱酚棉籽蛋白(LCSM)替代饲料中的鱼粉,替代水平为0(R0,对照组),16%(R16),32%(R32),48%(R48)和64%(R64),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投喂平均体重5.8±0.58 g多鳞鱚幼鱼8周。实验结果表明:R0和R16组的WG和SGR显着高于R48和R64组(P<0.05)。全鱼水分随鱼粉替代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全鱼粗蛋白含量呈相反趋势(P<0.05)。随着饲料中LCSM水平的上升,肠道淀粉酶(ASM)活性显着上升(P<0.05),肠道胰蛋白酶(TRP)活性显着下降(P<0.05)。饲料中LCSM水平的增加上调了肠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因子(nf-κb)和白细胞介素-β(il-1β)的表达,但下调紧密连接结蛋白zo-1(zo-1)、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组织学分析显示,随着鱼粉替代水平的提高,中肠的形态学损伤逐渐加重。在肝脏指标方面,R0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活性氧(ROS)浓度有最大值,且显着高于R32组、R48和R64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溶菌酶(LYZ)活性、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在R32组取得最大值。随着饲料中LCSM水平的升高,肝脏il-10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而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雷帕霉素靶蛋白(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而肝脏nf-κb和il-1β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影响。当鱼粉替代水平达到32%时,补体途径中补体成分3(c3)、补体因子H(cfh)、补体因子B(cfb)、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masp1)等部分基因显着上调(P<0.05)。本结果表明,LCSM替代16%(88.5g/kg)的鱼粉不影响多鳞鱚生长性能,但过高的替代水平会造成肠道损伤,但对肝脏免疫指标影响较小。
林基彬[5](2021)在《AMPK在低磷诱导花鲈脂肪过度沉积中的作用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饲料磷水平显着影响花鲈脂肪的分解和合成代谢,低磷降低鱼体AMPK的基因表达,而AMPK是机体代谢调控的关键蛋白,并且AMPK的活性受磷酸化过程的调控。为研究饲料中的磷是否通过影响AMPK磷酸化影响鱼体脂肪代谢,开展以下研究:(1)饲料磷水平对花鲈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设计低、中、高三个磷水平,以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钾为磷源,配成磷水平分别为0.36%(低磷组/对照组)、0.72%(正常磷组)和1.08%(高磷组)的等氮等脂的3组试验饲料(分别标记为LP、NP和HP)。每种饲料投喂3个试验桶,每桶30尾花鲈(7.54±0.07g),试验周期为12周。结果表明:相较于NP组和HP组,LP组花鲈的生长性能显着降低,鱼体末重(FBW)、增重率(WG)、特定增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蛋白质沉积率(PRR)显着下降(P<0.05),摄食率(FR)、饲料系数(FCR)和脂肪沉积率(LRR)显着升高(P<0.05)。LP组的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显着高于NP组和HP组(P<0.05),腹脂率(IFR)和肥满度(CF)显着高于NP组(P<0.05)。在体成分方面,LP组全体、肌肉和肝脏的粗脂肪(Lipid)显着高于NP组和HP组(P<0.05),其全体和肌肉的粗蛋白(Protein)及全体灰分(Ash)显着低于NP组和HP组(P<0.05)。在肝脏生化指标中,LP组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着高于NP组和HP组(P<0.05),并且LP组肝脏油红O染色后呈现更深更多的红色脂滴。结果表明,低磷饲料抑制花鲈的生长性能,导致肝脏脂肪的异常沉积。(2)饲料磷水平对花鲈肝脏脂肪代谢影响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全面分析LP组、NP组和HP组的相关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进一步探究饲料磷水平对脂肪代谢的调控机制。通过GO功能和KEGG通路的联合分析发现,磷水平的增加提高脂肪酸分解过程,降低脂肪酸延长、脂肪酸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和AMPK信号通路等代谢过程。通过q PCR和western blot对组学筛出的脂肪代谢相关通路进行验证,其结果表明,在基因水平上,饲料中磷水平的增加,显着提高AMPKα基因的表达量(P<0.05),HP组的ATGL和HSL m RNA表达显着高于LP组,其中HSL m RNA表达高于NP组(P<0.05)。NP组和HP组的ACC、FAS、HMGCR、Ch REBP、PPARα、PGC-1α和CPT-1α等基因表达量相较于LP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蛋白水平上,NP组和HP组的花鲈肝脏中p-AMPKα/AMPKα和p-ACC/ACC比例显着性高于LP组,而ACC和p-ACC的蛋白表达量显着低于LP组(P<0.05)。NP组和HP组显着抑制FAS的蛋白表达,提高CPT-1α的蛋白表达,促进脂肪酸β-氧化速率(P<0.05)。NP组的p-HMGCR/HMGCR比例显着高与LP组(P<0.05)。相较于LP组,NP组和HP组PPARα、PGC-1α、ATGL、p-ATGL、HSL和p-HSL蛋白质表达量,以及p-ATGL/ATGL比例和p-HSL/HSL比例皆无显着性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料磷的添加可能通过AMPKα/ACC/CPT1通路促进脂肪酸分解,抑制脂肪酸合成。低磷抑制了AMPK和ACC的磷酸化水平和CPT1蛋白表达,促进脂肪的合成与抑制脂肪酸氧化使花鲈脂肪沉积增加。(3)低磷饲料添加黄连素和二甲双胍对花鲈生长及脂肪沉积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AMPK是否参与低磷诱导的花鲈肝脏脂肪异常沉积。本试验在低磷饲料中添加AMPK的激活剂(黄连素和二甲双胍),以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钾为磷源,配成磷水平分别为0.36%(低磷组/对照组)、0.36%+50 mg/kg黄连素(AMPK激活剂1)和0.36%+250 mg/kg二甲双胍(AMPK激活剂2)的等氮等脂的3组试验饲料(分别标记为LP、LPB和LPM)。每种饲料投喂3个试验桶,每桶30尾花鲈(7.54±0.07 g),试验周期为12周。研究结果如下:相较于LP组,低磷饲料中分别添加两种不同的AMPK激活剂并不能显着提高花鲈的生长性能,LPB组和LPM组花鲈的增重率(WG)、蛋白质沉积率(PRR)、脂肪沉积率(LRR)、饲料系数(FCR)、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和存活率(Survival)皆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体成分方面,相较于LP组,LPB组和LPM组全体、肝脏和肌肉的粗蛋白(Protein)和粗脂肪(Lipid)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且并未显着减少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含量和肝脏脂滴数目(P>0.05)。在基因水平上,相较于LP组,激活剂组的SREBP-1c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LPB组和LPM组的AMPKα、ACC、FAS、HMGCR、Ch REBP、PPARα、PGC-1α和CPT-1α等基因表达量相较于LP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蛋白水平上,相较于LP组,LPB组和LPM组能显着提高p-AMPK蛋白质表达量和p-AMPK/AMPK比例;LPB组显着提高FAS和HMCGR的蛋白表达(P<0.05),对和p-HMGCR/HMGCR比例无影响(P>0.05);LPM组对FAS和HMGCR无显着性影响(P>0.05)。相较于LP组,两个激活剂组对SREBP-1、p-HMGCR、CPT-1α、PPARα、PGC-1α、ATGL、p-ATGL、HSL和p-HSL蛋白质表达量,以及p-ATGL/ATGL、p-HSL/HSL和p-HMGCR/HMGCR比例皆无显着性影响(P>0.05)。综上,黄连素和二甲双胍能激活AMPKα,却并未能缓解低磷所导致的花鲈肝脏脂肪沉积。因此,饲料磷水平不足时,黄连素和二甲双胍可能不具备通过激活AMPKα调控下游脂代谢相关通路的作用。
邹圆[6](2021)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17种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文中提出本实验以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以三氧化二钇为内源性指示剂,使用成分替代法测定了其对动物性蛋白原料和植物性蛋白原料在膨化制粒工艺下的干物质、蛋白、氨基酸、能量和总磷表观消化率。对照组采用南美鳀鱼粉作为唯一蛋白来源,再添加营养成分单一的木薯淀粉达到较好的膨化效果,同时避免不同蛋白源间的互作效应。实验组则以30%的比例替代对照组中的南美鳀鱼粉,并使用后肠挤压法收集鱼体粪便。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动物性蛋白原料包括4种鱼粉(南美鳀鱼粉、国产沙丁鱼粉、国产鳀鱼粉、国产鲐鱼粉),4种畜禽类产品(进口美国鸡肉粉、国产鸡架粉、水解羽毛粉、鸡蛋粉)以及2种新型蛋白源(脱脂黄粉虫粉和哺肽-S)。实验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对动物性原料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差异较大,其范围分别为67.0%~96.4%、75.6%~98.6%和72.0%~95.3%。其中鸡蛋粉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其它原料,而水解羽毛粉和脱脂黄粉虫粉表观消化率均为最低,其它动物性原料的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较为接近(77.4%~86.2%、81.8%~94.4%、84.7%~88.9%)。根据相关性分析,动物性原料的干物质与能量表观消化率呈高度正相关(r=0.93)。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大体反映了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较大,为70.7%~94.9%。在总磷的表观消化率中,除国产鲐鱼粉(37.2%)显着低于南美鳀鱼粉(61.7%)外(P<0.05),其余原料在总磷消化率上均无显着性差异,但所有动物蛋白的总磷消化率均很低。2.植物性蛋白原料包括4种大豆产品(46%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天邦乳酸菌豆粕、湛江银恒乳酸菌豆粕)以及3种棉粕(泰昆高蛋白棉粕、泰昆脱酚棉籽蛋白、金兰脱酚棉籽蛋白)。实验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对植物性原料的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差异较大,分别为55.0%~78.0%和67.0%~84.8%。与南美鳀鱼粉相比,大豆浓缩蛋白和46%豆粕的干物质及能量表观消化率与之无显着性差异,而其它植物性原料的干物质及能量表观消化率均显着较低(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植物性原料的干物质与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呈高度正相关(r=0.95)。大口黑鲈对植物性原料的蛋白表观消化率较高且较为接近(83.07%~96.52%),与鱼粉相比,大豆类原料的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显着较高(P<0.05),而棉粕类与南美鳀鱼粉无显着性差异,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呈高度正相关(r=0.93)。总体而言,动物性蛋白原料中,鸡蛋粉是最高效、优质的蛋白原料,美国鸡肉粉、国产鸡架粉与鱼粉类原料次之,除水解羽毛粉和脱脂黄粉虫外,动物性蛋白原料均可作为大口黑鲈的优质蛋白源,但在磷的利用方面要注意使用量的问题。植物性蛋白原料中,与南美鳀鱼粉相比,大豆浓缩蛋白和46%豆粕在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上无显着性差异,但蛋白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南美鳀鱼粉,说明大豆浓缩蛋白和46%豆粕是大口黑鲈优质的蛋白原料,而其它植物性原料相较于鱼粉总体较差。同时两个试验均使用同一个对照组饲料,且试验对象来自养殖的同一批大口黑鲈,养殖在相邻的时间段内的不同循环水养殖系统。在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个实验的对照组表观消化率后,得出循环水系统的差异并没有对对照组饲料的表观消化率造成显着性差异,说明该实验得到的消化率数据可靠,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
陈俊行[7](2021)在《饲料中糖和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外周组织糖代谢和糖耐受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杂食性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对糖和脂肪能源的偏好性,本论文开展了两个养殖实验:(1)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生长、外周组织糖代谢和糖耐受的影响研究;(2)高糖与高脂饲料摄入对罗非鱼生长、外周糖代谢和葡萄糖稳态影响的比较研究。1、饲料糖脂比例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血糖稳态和外周组织糖代谢的影响为探讨杂食性罗非鱼的糖代谢和糖耐受是否受饲料脂肪/淀粉比例的调节,本试验配制了三种等氮(约34.5%蛋白)实用饲料,在等能(约14.5 k J/g)条件下用脂肪替代淀粉,分别命名为L6S23(5.55%脂肪和22.5%淀粉)、L9S18(8.77%脂肪和18.1%淀粉)和L12S13(12.0%脂肪和13.8%淀粉)。将体重相近的吉富罗非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23.0 g/尾)分配至12个矩形水缸(250L,20尾/缸),每组饲料4个重复,饱食投喂实验鱼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对每缸罗非鱼(禁食24 h)进行称重和计数。每缸随机取9尾鱼,3尾用于分析全鱼营养组成,3尾用于测量形态学指标和血浆生化参数,剩下3尾用于测定糖脂代谢基因表达、酶活性和糖原含量。每组剩余的鱼(36尾)用于急性葡萄糖耐受试验。试验结束时,不同处理组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增重量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L9S18组和L12S13组的肠脂系数和血糖水平均高于L6S23组(P<0.05)。与L6S23组相比,L12S13组肝脏糖酵解(葡萄糖激酶,gck)和糖异生关键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a2,g6pca2)m RNA水平同时上调,说明饲料脂肪/淀粉比的提高可能导致了肝脏葡萄糖与葡萄糖-6-磷酸之间的无效循环。在白肌中,L12S13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a(glut1a)、glut 4、己糖激酶1b、磷酸果糖激酶a型(pfkma)、pfkmb和糖原合成酶1(gys1)的m RNA水平分别为L6S23组的0.44、0.71、0.58、0.51、0.72和0.53倍,表明饲料脂肪/淀粉比例的提高会抑制肌肉的葡萄糖转运和利用。急性葡萄糖负载后,所有处理组的血糖回落至本底的时间一致(3 h)。但在注射初期1-3 h内,L6S23组血糖低于L12S13组(P<0.05);在注射后期7-10 h内,L6S23组血糖保持稳定,但L9S18和L12S13组的血糖仍在持续下降,进一步证明饲料脂肪/淀粉比的提高会损害罗非鱼葡萄糖稳态的调节能力。2、高糖与高脂饲料摄入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血糖稳态和外周组织糖代谢的比较研究本试验配制了三组等氮(约30.4%蛋白)饲料,在对照组(CON,6.57%脂肪和24.2%淀粉)基础上,高糖组(HCD,6.91%脂肪和33.8%淀粉)的糖水平增加了10%,高脂组(HFD,16.5%脂肪和24.0%淀粉)的脂肪水平增加了10%。将体重相近的罗非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32.2g/尾)分配至12个矩形水缸(250L,20尾/缸),每组饲料4个重复,饱食投喂实验鱼8周。试验结束时,对每缸罗非鱼(禁食24h)进行称重和计数。每缸随机取9尾鱼,3尾用于分析全鱼营养组成,3尾用于测定形态学指标和血浆生化参数,剩下3尾用于测定糖脂代谢关键基因表达和糖原含量。各处理组的饲料利用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HFD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显着低于其它两个处理组(P<0.05)。HFD组的肠脂系数、血浆的胆汁酸和血糖含量显着高于CON组和HCD组(P<0.05),但各试验组血浆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CON组和HCD组相比,HFD组肌糖原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HFD组肝脏糖酵解(gck,pfkma)和糖异生关键基因(g6pca2)m RNA水平同时上调(P<0.05),而HCD组无此现象,这表明高脂饲料摄入可能导致了肝脏内葡萄糖与葡萄糖-6-磷酸之间的无效循环。与CON组相比,HCD组白肌的糖酵解(pfkma)和脂肪生成关键基因(fas)的m RNA水平显着上升(P<0.05),HFD组白肌的葡萄糖转运(glut4)和利用关键基因(gys1)的m RNA水平显着下降(P<0.05),进一步证明高脂摄入比高糖摄入更易损伤罗非鱼的葡萄糖稳态。上述实验结构表明,在饲料等能或非等能的条件下,高脂饲料的摄入都会导致罗非鱼的葡萄糖稳态失衡和糖耐受能力下降。据此推测,与脂肪相比,罗非鱼可能更偏好利用糖作为能源。
徐安乐[8](2021)在《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维生素E对大部分水产动物而言,是一种必须营养素,在机体中不能自主合成,必需通过外源补充。研究表明,饲料配方中维生素E缺乏或过量均会对某些鱼造成不利的影响。研究水产动物维生素E的需求量在水产动物健康可持续养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研究对象,从生理生化、组织学观察以及转录组学水平分析了维生素E在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方面所起的作用,具体结果如下:(1)设计了6个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饲料(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测VE值:12.10,32.15,45.17,75.72,135.78,263.37 mg/kg)开展84天的养殖试验(后简称养殖试验),得出:135.78 mg/kg左右的维生素E能显着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平均初重:20.48±0.20 g)增重率、存活率、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改善肌肉品质;可维持肝脏、肌肉以及血清中维生素E含量的动态平衡,供应机体生长需求,同时能降低血脂含量,维持机体健康;可以提高血清、头肾、脾脏和肝脏的免疫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和肝脏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照组和135.78 mg/kg试验组在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上存有显着性差异。与此同时,与其他组织相比,在消化性能上,肝脏和前肠对维生素E影响的反应更为敏感,在免疫方面,头肾对维生素E影响的反应更为敏感。以增重率为评估指标做拟合曲线分析维生素E的最适添加量为130.13 mg/kg。(2)135.78 mg/kg的维生素E能维持肝细胞结构和功能稳定,促进肠道组织生长和维持其完整性,促进头肾分泌免疫相关的物质来提高机体免疫,通过调节脾脏的淋巴细胞数量,促进鱼类非特异性免疫。(3)开展哈维氏弧菌感染试验(后简称细菌感染试验)。设置对照组和最适维生素E添加量组饲料(VE实际含量分别为10.38和132.15 mg/kg)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平均体重:80.48±3.30 g),周期70天,随后,用半致死剂量哈维氏弧菌(8.86×106CFU/ml)注射感染石斑鱼,观察7天,比较细菌感染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血清、肝脏、头肾和脾脏上的免疫和抗氧化方面的变化,得出维生素E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抗病能力。组织学观察进一步得出维生素E在保护肝脏、头肾和脾脏抗细菌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养殖试验mRN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E诱导肝脏、前肠和头肾分别产生了366、69和9023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肝脏中主要可富集到与细胞凋亡,肝组织代谢和肝组织免疫相关的通路上,在前肠组织中,则主要富集到了与代谢相关的通路上,在头肾组织中,主要富集到了与免疫相关的通路上。(5)细菌感染试验的mRNA分析结果显示,鱼摄食适量的维生素E能通过提高肝脏中的代谢补偿以抵抗哈维氏弧菌的侵袭,而缺乏维生素E的鱼,在哈维氏弧菌侵袭后,其炎症和病变会进一步加剧;摄食适量维生素E的鱼在经过哈维氏弧菌侵袭后,其头肾免疫相关通路被高度激活,在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维生素E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在受哈维氏弧菌侵袭后,头肾会出现病理性引诱某些酶类分泌和某些基因上调。(6)养殖试验的miRN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能主要通过调节mi R-34-x来影响肝脏组织的代谢和免疫;通过调节mi R-122-x和mi R-735-x来维持肠道健康,为肠道正常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提供良好的内环境;通过调节mi R-1357-x和miRNA-31-x来影响头肾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细菌感染试验的miRN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能通过调节mi R-1246-x、mi R-1260-x、mi R-7133-x(和y)、mi R-29-x(和y)以及mi R-122-x等的差异表达来影响头肾免疫能力。(7)养殖试验的miRNA-mRN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调控mi R-551-x、mi R-3604-x和mi R-193-y的上调以及mi R-883-y、novel-m0222-3p和mi R-34-x的下调来维持肝脏细胞功能,提高肝脏代谢能力和免疫能力;通过调节mi R-31-x、mi R-735-x和mi R-1357-x等(均下调)影响头肾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同时也会调控一些novel miRNA如novel-m0200-5p、novel-m0183-3p和novel-m0184-5p(均下调)等影响免疫过程。细菌感染试验的miRNA-mRNA关联分析得出,维生素E可能主要通过影响mi R-1260-x、mi R-7133-x(和y)和mi R-1246-x等的上调以及mi R-129-x、mi R-122-x和mi R-735-x等的下调来调控头肾抗哈维氏弧菌的感染。综上,维生素E在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方面有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维生素E的促生长和提高免疫的功能实质以及丰富了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物信息学资料。
魏盟智[9](2020)在《利用基因工程微藻预防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斑鱼是一种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海水食用鱼,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重要水产养殖鱼类。近年来,在人工养殖石斑鱼过程中深受虹彩病毒病、肠炎、寄生虫病等多种疾病困扰,其中尤以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最为严重,该病在损害养殖户利益的同时也极大阻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VNN主要爆发于海水鱼类的育苗期间即幼鱼期和稚鱼期,是由病原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入侵鱼体,导致患病鱼行为异常,运动失衡,厌食绝食,最终死亡的一种大危害性、高发生率的病毒性疾病。距今为止,尚未发现有特效药物、有效疫苗或比较好的防治手段去预防或治疗该病,故到目前为止石斑鱼的养殖工作仍然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本研究利用转基因微藻混合海水鱼饲料,投喂石斑鱼使其从幼苗阶段就开始获得持续性抗原免疫,来预防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本研究已从以下方面进行:生物饵料的筛选、纯化、保种、大规模培养;使用电击转化法将pMaa7IR/DGNNVIR表达载体转化入小球藻中,经筛选、DNA鉴定后选出转基因小球藻。先利用转基因小球藻配合海水鱼饲料制作混合饲料投喂石斑鱼,而后进行攻毒实验,并对其预防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划线法将小球藻保存于固体TAP培养基,并通过逐级扩大培养法进行扩大培养。使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养殖小球藻,共获得纯净无污染的小球藻液1500L,将生产得到的小球藻用于石斑鱼混合饲料的制作。2、培养纯净无污染的轮虫作为石斑鱼养殖中的生物饵料,从养殖用水盐度、pH、饵料投喂量方面确定了“S”型褶皱臂尾轮虫养殖条件。经本研究结果显示养殖用水盐度20~30时,轮虫种群密度、日平均增殖率达到最大。盐度10~20时,种群密度随盐度升高而增加,当盐度低于10,随盐度降低轮虫增殖效率逐渐下降,盐度低于5轮虫彻底死亡;当pH在7.5~8.5范围时,种群密度、日平均增殖率达到最大值;在盐度、pH、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本实验所设置的各个投喂量梯度中维持轮虫培养液中小球藻密度在5×106个/mL以上获得最大种群密度,故得出结论投喂间隔越短、投喂量越大,轮虫种群增长速率越快,最终可以达到的种群密度也会略有上升。3、使用电击转化法将pMaa7IR/DGNNVIR重组载体转入小球藻中,电击条件为:转化电压800V~1600V,脉冲长度032μs,脉冲间隔200ms,脉冲次数90次,电击2~3次;使用10μg/mL巴龙霉素固体TAP培养基进行筛选,并对已筛选过的小球藻进行DNA鉴定,最终获得8株转基因小球藻,对转基因小球藻进行扩大培养,共获得1500L转基因小球藻液。4、将采收的小球藻藻液离心,刮取藻泥,按藻泥:饲料(1:1)比例制作混合饲料,最终制得950g的混合饲料颗粒。使用混合饲料连续投喂石斑鱼,饲养10天后进行攻毒实验。将已经确定病毒拷贝数的病毒提取液(24copies/μL),使用腹腔注射的方法进行攻毒。攻毒过后从分子水平、细胞学水平、生物学水平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在攻毒48h后实验组石斑鱼眼、脑组织内病毒含量相比于对照组石斑鱼分别降低了 51.70%、48.47%、53.02%;攻毒48h后取石斑鱼眼、脑组织,制作组织切片可清晰看到鱼眼视网膜、脑组织开始出现空泡化病理变化;攻毒后第2、4、6、10、14天对各组石斑鱼取样测定石斑鱼体内神经坏死病毒拷贝数,结果表明,实验组石斑鱼体内病毒增长趋势、病毒拷贝数要低于对照组;攻毒14天后统计最终成活率。最终成活率:DGNNVRNAi1混合饲料组相较于对照组提高了 26.0%,DGNNVRNAi2混合饲料组相较于对照组提高了 22.0%,DGNNVRNAi3混合饲料组相较于对照组提高了 26.0%。综上所述,经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转pMaa7IR/DGNNVIR基因小球藻在预防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方面有一定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石斑鱼体内增殖。
郑一民[10](2020)在《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鱼油一直是水产饲料的首选脂肪源,但是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和饲料工业的不断扩大,加之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量不断下降,鱼油产量供不应求,鱼油的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急需寻求和开发新的饲料脂肪源。植物油具有来源广泛、价廉质高和产量大等优点,其富含18碳多不饱和脂肪酸(18 Carbo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C18 PUFAs),容易被鱼类代谢,因此被认为是鱼油的优良替代油。由于海水鱼合成长链多不饱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s)的能力缺乏或较弱,而植物油中的LC-PUFAs含量极少,这成为制约植物油替代鱼油关键因素。然而,研究发现,一些广盐性鱼类如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和大西洋鲑(Salmo salar)能够将C18 PUFAs自行合成LC-PUFAs,但不同海水鱼类的合成能力存在差异。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是广盐性、肉食性热带海洋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经济价值高、肉质细嫩且富含PUFAs的特点,被认为是我国南方人工网箱养殖的优良海水鱼种之一。目前,还未研究开发出真正理想的军曹鱼人工配合饲料,因此,有必要深入军曹鱼养殖生物学、营养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系统研究,其中包括对脂肪,尤其是PUFAs和LC-PUFAs的营养、生理、生化学研究。本论文研究了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鱼油、红花油和苏籽油)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脂肪酸组成及合成LC-PUFAs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购自育苗场的军曹鱼稚鱼经驯化24天后,挑选47日龄、每尾初始体重12.60±0.35g、体长为11.86±0.21 cm的健康活泼幼鱼570尾,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养殖桶(桶容积为400L)38尾。分别用5组不同的饲料投喂:(1)基础饲料(对照组,CO组),(2)基础饲料加6%鱼油(FO组),(3)基础饲料加6%苏籽油(PO组),(4)基础饲料加6%红花油(SO组),(5)基础饲料加3%鱼油和3%红花油(SO+FO组)。饲养周期为12周,于12周取样并测定幼鱼生长、抗氧化、核酸和脂肪酸以及酶基因表达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成活率(SR)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92.38%),其中FO(100%)和SO+FO组鱼SR(100%)最高。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平均体重(BW)、相对增重率(RWG)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其中SO+FO组鱼BW(150±1.90g)、RWG(1091±26.7%)和SGR(2.95±0.05%day-1)最高。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蛋白质效率(PER)显着高于(P<0.05)CO组鱼(1.38±0.03),其中SO+FO组鱼PER(1.74±0.02)最高。SO+FO组鱼的饲料系数(FCR)(1.24±0.03)显着低于(P<0.05)CO(1.56±0.03)组鱼。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肝体系数(HSI)显着高于(P<0.05)CO组鱼(2.26±0.24),其中SO组幼鱼HSI最高(2.68±0.27%)。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2.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不同程度地提高军曹鱼幼鱼的RNA、DNA和RNA/DNA比值。其中SO+FO组鱼肌肉合成RNA最多(239.48±0.79μg mg-1),显着高于(P<0.05)PO(201.19±0.81μg mg-1)、SO(194.86±0.93μg mg-1)和CO(143.44±1.25μg mg-1)组鱼。SO+FO组鱼肌肉的RNA/DNA比值也显着高于(P<0.05)CO、PO和SO组鱼。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鱼肌肉RNA/DNA比值与其SGR呈高度正相关。各组鱼组织器官RNA/DNA比值与相应SGR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肌肉R2>肝R2>脑R2>血清R2>心脏R2>肾R2。3.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的抗氧化能力。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组织器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摄食不同脂肪源各组鱼组织器官的丙二醛(MDA)均显着低于(P<0.05)CO组鱼。4.饲料中脂肪酸组成显着影响鱼体脂肪酸组成,不同脂肪源影响军曹鱼幼鱼的脂肪酸组成,然而影响程度因不同脂肪源而异,同一鱼不同组织器官对同一脂肪源的脂肪酸组成也不同,鱼不同组织器官的∑LC-PUFAs、∑n-6 PUFAs、∑n-3 PUFAs和n-3/n-6 PUFAs相异。5.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肝、脑、心脏和肾中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S2)基因表达影响显着高于(P<0.05)CO组鱼,其中PO和SO组鱼各组织器官的FADS2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P<0.05)FO和SO+FO组鱼;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肝、脑、心脏和肾中脂肪酸延长酶5(ELOVL5)基因表达的影响显着高于(P<0.05)CO组鱼,且PO>SO>SO+FO>FO,其中PO和SO组幼鱼中ELOVL5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P<0.05)FO和SO+FO组鱼。由此得出结论: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可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RNA/DNA比值、FADS2和ELOVL5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影响鱼体脂肪酸组成。其中以添加3%鱼油和3%红花油效果最佳,饲料中n-3/n-6 PUFAs的最佳比为0.63。军曹鱼可能具有合成LC-PUFAs的能力,其合成能力与营养、环境有关。本研究既为配制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和实用的军曹鱼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又为军曹鱼人工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鱼类饲料配方及制作(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饲料配方及制作(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黑水虻油的制备及其在框鲤幼鱼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昆虫资源饲料化发展历程 |
1.2 昆虫饲料创制需要考虑的因素 |
1.2.1 昆虫粗蛋白及氨基酸组成的评估 |
1.2.2 昆虫油脂及脂肪酸组成的评估 |
1.2.3 昆虫几丁质的评估 |
1.3 昆虫资源水产饲料化 |
1.3.1 昆虫性日粮中影响鱼类消化吸收的因素 |
1.3.2 昆虫性日粮影响鱼类健康的因素 |
1.4 黑水虻 |
1.4.1 黑水虻的营养组成 |
1.4.2 黑水虻饲料化安全性评估 |
1.4.3 黑水虻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5 水产用饲料油脂 |
1.5.1 植物性油脂 |
1.5.2 动物性油脂 |
1.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黑水虻油脂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黑水虻油的制备 |
2.2.2 试验试剂 |
2.2.3 黑水虻油脂的有机溶液浸提法 |
2.2.4 黑水虻感官及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5 数据统计 |
2.3 结果 |
2.3.1 黑水虻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2.3.2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3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4 物料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5 油脂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
2.3.6 油脂感官及理化性质指标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利用裂殖壶藻渣提升黑水虻油营养价值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成份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
3.3.2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体成分的影响 |
3.3.3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脂肪酸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
3.4.2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体成分的影响 |
3.4.3 基质中不同含量的藻渣对幼虫脂肪酸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比较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日粮 |
4.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4.2.3 采样方法 |
4.2.4 常规成分测定 |
4.2.5 血清生化和抗氧化状态相关指标测定 |
4.2.6 脂肪及肠道组织切片的观察 |
4.2.7 实时定量检测基因表达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和生物学性状影响的比较 |
4.3.2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状态影响的比较 |
4.3.3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脂肪及肠道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比较 |
4.3.4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 |
4.4 讨论 |
4.4.1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生长性能影响的比较 |
4.4.2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鲤幼鱼脂代谢影响的比较 |
4.4.3 日粮中黑水虻油、黄粉虫油和蚕蛹油对框鲤幼鱼抗氧化及炎症反应影响的比较 |
4.5 结论 |
第五章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生长、健康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日粮 |
5.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5.2.3 采样方法 |
5.2.4 常规成分及脂肪酸的测定 |
5.2.5 组织与日粮脂肪酸相关性计算 |
5.2.6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
5.2.7 脂肪和肝脏组织切片的制作 |
5.2.8 实时定量检测基因表达 |
5.2.9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生长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5.3.2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
5.3.3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3.4 组织和日粮脂肪酸的相关性 |
5.3.5 R值显示的日粮和组织脂肪酸的关系 |
5.3.6 组织脂肪酸组成的PCA分析 |
5.3.7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8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5.3.9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生长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5.4.2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脂代谢的影响 |
5.4.3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血清生化的影响 |
5.4.4 日粮中黑水虻油在不同脂肪水平下对框鲤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六章 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
6.1 日粮中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代替豆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健康状况的影响 |
6.1.1 前言 |
6.1.2 材料方法 |
6.1.3 结果 |
6.1.4 讨论 |
6.1.5 结论 |
6.2 相同添加水平下普通黑水虻油及含n-3 HUFA的黑水虻油对框鲤幼鱼生长及健康状况影响的比较 |
6.2.1 引言 |
6.2.2 材料方法 |
6.2.3 结果 |
6.2.4 讨论 |
6.2.5 结论 |
第七章 综合讨论 |
7.1 黑水虻油对框鲤的整体影响及机制分析 |
7.2 结论 |
7.3 创新性 |
7.4 下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3种天然多糖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效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SVCV研究进展 |
1.1 SVCV的病理特征 |
1.2 SVCV结构特征 |
1.3 SVCV传播方式、发病因素以及致病机制 |
2 抗病毒研究进展 |
2.1 鱼类先天免疫系统抗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
2.2 抗氧化系统抗病毒研究进展 |
2.3 细胞自噬抗病毒研究进展 |
2.4 肠道菌群抗病毒研究进展 |
3 3 种天然多糖作为饲用添加物抗病研究进展 |
4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水产动物营养和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黄芪多糖抗SVCV感染的研究 |
1 前言 |
2 试验材料 |
2.1 试验鱼以及养殖条件 |
2.2 细胞株和病毒 |
2.3 主要试剂与配置 |
2.4 主要仪器设备 |
2.5 引物合成及核酸测序 |
3 实验方法 |
3.1 斑马鱼养殖以及饲料制作 |
3.2 斑马鱼生长指标测定 |
3.3 斑马鱼血清取样 |
3.4 RNA提取和qRT-PCR检测基因表达变化 |
3.5 斑马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检测 |
3.6 斑马鱼肠道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力检测 |
3.7 斑马鱼肠道菌群qPCR检测 |
3.8 斑马鱼攻毒SVCV |
3.9 数据分析 |
4 结果 |
4.1 黄芪多糖对斑马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黄芪多糖对斑马鱼肠道屏障功能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
4.3 黄芪多糖对斑马鱼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 黄芪多糖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
4.5 黄芪多糖对斑马鱼肝脏炎症水平的影响 |
4.6 黄芪多糖对斑马鱼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的影响 |
4.7 黄芪多糖对斑马鱼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酵母葡聚糖抗SVCV效应机制的研究 |
1 前言 |
2 试验材料 |
2.1 试验鱼和菌种 |
2.2 主要试剂与配置 |
2.3 主要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斑马鱼养殖和饲料制作 |
3.2 细胞培养 |
3.3 SVCV扩增和吸附能力检测 |
3.4 酵母葡聚糖抗SVCV活性检测 |
3.5 SVCV滴度测定 |
3.6 Alarmablue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3.7 siRNA敲降myd88基因 |
3.8 斑马鱼肠道内容物取样 |
3.9 DNA的提取 |
3.10 PCR扩增 |
3.11 PCR产物纯化回收 |
3.12 文库构建 |
3.13 斑马鱼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
3.14 测序数据质控 |
3.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6 无菌斑马鱼制备 |
3.17 无菌斑马鱼转接肠道菌群浸浴攻毒 |
3.18 无菌斑马鱼转接鲸杆菌浸浴攻毒 |
3.19 鉴定菌代谢产物 |
3.20 鲸杆菌多糖提取方法 |
3.21 WB检测LC3和p62蛋白量 |
3.22 AO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自噬情况 |
3.23 鲸杆菌多糖单糖组分鉴定 |
3.24 鲸杆菌多糖分子量测定 |
3.25 数据分析 |
4 结果 |
4.1 酵母葡聚糖对斑马鱼攻毒后存活率的影响 |
4.2 酵母葡聚糖对斑马鱼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影响 |
4.3 酵母葡聚糖对斑马鱼ZF4细胞抗病毒能力和免疫应答的影响 |
4.4 酵母葡聚糖抗病毒功能不依赖于MyD88信号通路 |
4.5 酵母葡聚糖对p62和LC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6 酵母葡聚糖对ZF4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 |
4.7 酵母葡聚糖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抑制SVCV增殖 |
4.8 饲喂酵母葡聚糖对于斑马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
4.9 鲸杆菌对无菌斑马鱼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
4.10 鲸杆菌代谢产物对斑马鱼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
4.11 鲸杆菌多糖鉴定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GG胞外多糖抗SVCV效应机制的研究 |
1 前言 |
2 试验材料 |
2.1 试验鱼和试验菌种 |
2.2 主要试剂和配置 |
2.3 主要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LGG EPS提取 |
3.2 斑马鱼养殖和饲料制作 |
3.3 LGG EPS抗SVCV活性检测 |
3.4 标准质粒构建以及全鱼病毒载量测定 |
3.5 siRNA敲降tbk1基因 |
3.6 肠道菌群体外培养 |
3.7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LGG EPS对斑马鱼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
4.2 LGG EPS对斑马鱼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影响 |
4.3 LGG EPS对ZF4细胞抗病毒能力以及免疫应答的影响 |
4.4 LGG EPS对SVCV滴度的影响 |
4.5 LGG EPS抗病毒功能依赖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 |
4.6 LGG EPS对于斑马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
4.7 LGG EPS诱导的斑马鱼肠道菌群对无菌斑马鱼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
4.8 LGG EPS诱导的斑马鱼肠道菌群培养上清对SVCV增殖的影响 |
4.9 鉴定具有抗SVCV活性的菌群代谢产物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历 |
致谢 |
(3)维生素A、D、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石斑鱼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1.2 维生素A、D、E的研究进展 |
1.2.1 维生素A在鱼类上的研究进展 |
1.2.2 维生素D在鱼类上的研究进展 |
1.2.3 维生素E在鱼类上的研究进展 |
1.3 维生素A、D、E对鱼类肠道健康的影响 |
1.3.1 维生素A对鱼类肠道健康的影响 |
1.3.2 维生素D对鱼类肠道健康的影响 |
1.3.3 维生素E对鱼类肠道健康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维生素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肠道结构、免疫反应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饲料的配方及制作 |
2.1.2 实验用鱼及饲养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样品分析和测量 |
2.1.5 计算公式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维生素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形态学指标及肝脏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 |
2.2.2 维生素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2.3 维生素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肝脏油红O染色结果的影响 |
2.2.4 维生素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消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
2.2.5 维生素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2.2.6 维生素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前肠、中肠和后肠免疫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7 维生素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后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结论 |
3 维生素D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肠道结构、免疫反应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饲料的配方及制作 |
3.1.2 实验用鱼及饲养管理 |
3.1.3 样品采集 |
3.1.4 样品分析和测量 |
3.1.5 计算公式和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维生素D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形态学指标及肝脏维生素D含量的影响 |
3.2.2 维生素D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肝脏油红O染色结果的影响 |
3.2.3 维生素D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 |
3.2.4 维生素D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后肠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5 维生素D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6 维生素D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后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4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抗氧化能力、肝脏脂质代谢、肠道免疫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饲料的配方及制作 |
4.1.2 实验用鱼及饲养管理 |
4.1.3 样品采集 |
4.1.4 样品分析和测量 |
4.1.5 计算公式和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形态学指标及肝脏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
4.2.2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体成分的影响 |
4.2.3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4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脂质代谢酶活的影响 |
4.2.5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肝脏油红O染色结果的影响 |
4.2.6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肝脏抗氧化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7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 |
4.2.8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4.2.9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后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5 全文总结 |
5.1 维生素A的研究结果总结 |
5.2 维生素D的研究结果总结 |
5.3 维生素E的研究结果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蛋白质、脂肪需要量及其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文献综述 |
1.1 多鳞鱚养殖、研究现状概况 |
1.2 鱼类对蛋白质需要研究概况 |
1.2.1 蛋白质生理功能 |
1.2.2 蛋白质及氨基酸需求 |
1.2.3 影响鱼类蛋白质需求的因素 |
1.3 鱼类对脂肪需求研究概况 |
1.3.1 脂肪的生理功能 |
1.3.2 脂肪及脂肪酸需求 |
1.3.3 影响鱼类脂肪需求的因素 |
1.4 部分鱼类适宜蛋白质和脂肪水平 |
1.5 脱酚棉籽蛋白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5.1 棉酚的结构 |
1.5.2 棉酚中毒症状 |
1.5.3 棉籽脱酚技术 |
1.5.4 脱酚棉籽蛋白技术 |
1.5.5 脱酚棉籽蛋白的营养价值 |
1.5.6 脱酚棉籽蛋白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多鳞鱚幼鱼对蛋白和脂肪需要量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和饲料制作 |
2.1.2 饲养管理 |
2.1.3 样品收集与分析 |
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5 计算公式和统计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对多鳞鱚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
2.2.2 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对多鳞鱚幼鱼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2.2.3 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对多鳞鱚幼鱼全鱼常规组分的影响 |
2.2.4 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对多鳞鱚幼鱼肝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2.5 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对多鳞鱚幼鱼肝脏igf-1和tor相对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多鳞鱚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设计和饲料制作 |
3.1.2 饲养管理 |
3.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4 计算公式和统计方法 |
3.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1.6 中肠肠道组织结构 |
3.2 结果 |
3.2.1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多鳞鱚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2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多鳞鱚全鱼常规组分的影响 |
3.2.3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多鳞鱚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4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多鳞鱚肠道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5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多鳞鱚中肠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6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多鳞鱚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2.7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多鳞鱚肝脏免疫指标的影响 |
3.2.8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多鳞鱚肝脏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AMPK在低磷诱导花鲈脂肪过度沉积中的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磷的研究进展 |
1.1.1 磷的生理功能 |
1.1.2 磷的代谢 |
1.1.3 磷与脂肪代谢 |
1.2 脂类的研究进展 |
1.2.1 脂肪的功能 |
1.2.2 脂肪的合成 |
1.2.3 脂肪的分解 |
1.3 磷与脂代谢调控因子 |
1.3.1 PPARs对脂肪代谢的调控 |
1.3.2 SREBPs对脂肪代谢的调控 |
1.4 AMPK研究进展 |
1.4.1 AMPK调控能量代谢 |
1.4.2 AMPK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
1.4.3 AMPK的激活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饲料磷水平对花鲈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饲料及制作 |
2.1.2 试验花鲈和饲养管理 |
2.1.3 试验样品采集 |
2.1.4 测定方法 |
2.1.5 指标计算 |
2.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花鲈生长性能 |
2.2.2 花鲈全体、肝脏和肌肉组成 |
2.2.3 花鲈肝脏生化指标 |
2.2.4 油红O染色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饲料磷水平对花鲈肝脏脂肪代谢影响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饲料及制作 |
3.1.2 试验花鲈和饲养管理 |
3.1.3 试验样品采集 |
3.1.4 测定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2.1 蛋白质样品的质控 |
3.2.2 蛋白质的鉴定结果 |
3.2.3 蛋白质聚类分析 |
3.2.4 差异蛋白的GO注释与富集分析 |
3.2.5 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 |
3.2.6 脂代谢差异蛋白联合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 |
3.2.7 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3.2.8 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3.2.9 花鲈肝脏脂肪酸β氧化速率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低磷饲料添加黄连素和二甲双胍对花鲈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饲料及制作 |
4.1.2 试验花鲈和饲养管理 |
4.1.3 试验样品采集 |
4.1.4 测定方法 |
4.1.5 指标计算 |
4.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花鲈生长性能 |
4.2.2 花鲈全体、肝脏和肌肉组成 |
4.2.3 花鲈肝脏生化指标与油红O染色 |
4.2.4 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4.2.5 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4.2.6 花鲈肝脏脂肪酸β氧化速率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6)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17种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表观消化率的研究进展 |
1.1 表观消化率概念,原料表观消化率的目的及意义 |
1.2 原料表观消化率的研究方法 |
1.3 影响表观消化率的外在因素 |
2 饲料原料特性及表观消化率研究进展 |
2.1 动物性蛋白原料特性及表观消化率研究进展 |
2.2 植物性蛋白原料特性及表观消化率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大口黑鲈对动物性蛋白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原料及实验设计 |
2.2 实验饲料制作 |
2.3 实验饲料物理指标测定 |
2.4 实验鱼管理、养殖系统及粪便采集 |
2.5 样品检测 |
2.6 计算公式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动物蛋白组饲料及摄食情况 |
3.2 动物蛋白原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 |
3.3 动物蛋白原料蛋白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
3.4 动物蛋白原料能量的表观消化率 |
3.5 动物蛋白原料磷的表观消化率 |
4 讨论 |
4.1 干物质表观消化率 |
4.2 蛋白和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
4.3 能量表观消化率 |
4.4 磷表观消化率 |
5 小结 |
附表 |
第三章 大口黑鲈对植物性蛋白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原料及实验设计 |
2.2 实验饲料制作 |
2.3 实验饲料物理指标测定 |
2.4 实验鱼管理、养殖系统及粪便采集 |
2.5 样品检测与分析 |
2.6 计算公式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蛋白组饲料及摄食情况 |
3.2 植物蛋白组原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 |
3.3 植物蛋白组原料蛋白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
3.4 植物蛋白组原料能量的表观消化率 |
3.5 植物蛋白组磷的表观消化率 |
4 讨论 |
4.1 干物质表观消化率 |
4.2 蛋白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
4.3 能量表观消化率 |
5 小结 |
附表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1 全文总结 |
2 论文创新性 |
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饲料中糖和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外周组织糖代谢和糖耐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名称缩略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糖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
1.1 鱼类糖代谢概述 |
1.2 水产动物饲料糖类的适宜添加量及影响因素 |
1.3 高糖饲料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
2 脂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
2.1 鱼类脂代谢概述 |
2.2 水产动物的脂质需求量及影响因素 |
2.3 高脂饲料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
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饲料糖脂比例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血糖稳态和外周组织糖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饲料 |
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2.3 样品采集 |
2.4 血浆生化指标 |
2.5 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 |
2.6 糖原测定 |
2.7 葡萄糖注射实验 |
2.8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9 RNA提取、c DNA合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0 计算公式 |
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的影响 |
3.2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体组成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糖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的影响 |
3.5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肝脏糖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白肌糖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
3.7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3章 高糖和高脂饲料摄入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血糖稳态和外周组织糖代谢的比较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饲料 |
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2.3 样品采集 |
2.4 血浆生化指标 |
2.5 糖原测定 |
2.6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7 RNA提取、c DNA合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2.8 计算公式 |
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
3.2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体组成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肝脏糖脂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5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白肌糖脂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维生素E的性质与功能简介 |
1.1.1 维生素E的本质特征 |
1.1.2 维生素E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
1.1.3 维生素E在动物体内发挥的作用 |
1.1.4 水产领域维生素E研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 珍珠龙胆石斑鱼研究文献综述 |
1.2.1 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起源、分类以及生物学特征 |
1.2.2 珍珠龙胆石斑鱼育种学研究 |
1.2.3 珍珠龙胆石斑鱼营养学研究 |
1.2.4 珍珠龙胆石斑鱼病害学研究 |
1.2.5 珍珠龙胆石斑鱼转录水平研究 |
1.2.6 其他研究 |
1.2.7 存在的问题 |
1.3 转录组学研究 |
1.3.1 转录组学研究方法概述 |
1.3.2 转录组学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3 转录组测序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4.1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意义 |
1.4.5 创新点 |
第2章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
2.1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抗氧化、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各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第3章 维生素E最适添加量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抗病力的影响 |
3.1 哈维氏弧菌半致死试验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维生素E最适添加量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抗病力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 |
3.3 哈维氏弧菌和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免疫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 |
3.3.3 讨论 |
3.3.4 小结 |
第4章 mRNA测序分析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
4.1 养殖试验样品的mRNA测序及分析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结果 |
4.1.4 讨论 |
4.1.5 小结 |
4.2 细菌感染试验样品的mRNA测序及分析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 |
4.2.3 讨论 |
4.2.4 小结 |
第5章 miRNA测序分析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
5.1 养殖试验样品的miRNA测序及分析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结果 |
5.1.4 讨论 |
5.1.5 小结 |
5.2 细菌感染试验样品的miRNA测序及分析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 |
5.2.3 讨论 |
5.2.4 小结 |
第6章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调控的miRNA-mRNA分析 |
6.1 养殖试验样品的miRNA-mRNA关联分析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结果 |
6.1.3 讨论 |
6.1.4 小结 |
6.2 细菌感染试验样品的miRNA-mRNA关联分析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 |
6.2.3 讨论 |
6.2.4 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利用基因工程微藻预防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研究现状 |
1.1.1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概述 |
1.1.2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临床症状 |
1.1.3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传播途径 |
1.1.4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地理分布 |
1.1.5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控 |
1.1.6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检测与诊断技术 |
1.2 微藻的应用现状 |
1.2.1 微藻概述 |
1.2.2 微藻的应用 |
1.3 褶皱臂尾轮虫的应用现状 |
1.3.1 褶皱臂尾轮虫介绍 |
1.3.2 褶皱臂尾轮虫的应用 |
1.4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实验技术路线 |
2. 微藻的保种和扩大培养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藻种的保存 |
2.2.2 微藻的扩大培养 |
2.2.3 两种生物反应器培养藻类对比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轮虫的培养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测定pH对褶皱臂尾轮虫影响的方法 |
3.2.2 测定盐度对褶皱臂尾轮虫影响的方法 |
3.2.3 测定投喂间隔对褶皱臂尾轮虫影响的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H对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 |
3.3.2 盐度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影响 |
3.3.3 投喂间隔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转化小球藻(HOC5)及鉴定 |
4.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pMaa7IR/DGNNVIR表达载体转化小球藻HOC5 |
4.2.2 转基因小球藻的鉴定 |
4.2.3 转pMaa7IR/DGNNVIR小球藻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电击法转化小球藻HOC5及筛选 |
4.3.2 小球藻藻株转化子DNA检测 |
4.3.3 转DGNNVRNAi载体小球藻的基因相对表达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转基因小球藻的保种、扩培以及混合饲料的制作 |
5.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转基因小球藻的保种 |
5.2.2 藻株的扩大培养及收集 |
5.2.3 转基因小球藻混合饲料的制作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诊断 |
6.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6.2 实验方法 |
6.2.1 发病情况调查 |
6.2.2 寄生虫病检查 |
6.2.3 细菌、真菌性传染病检查 |
6.2.4 病毒性疾病检查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转基因小球藻预防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实验 |
7.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7.2 实验方法 |
7.2.1 转基因小球藻混合饲料投喂石斑鱼 |
7.2.2 神经坏死病毒提取液滴度的测定 |
7.2.3 攻毒石斑鱼试验 |
7.2.4 转基因小球藻预防VNN效果评价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转基因小球藻投喂石斑鱼 |
7.3.2 最佳注射神经坏死病毒提取液滴度的确定 |
7.3.3 攻毒石斑鱼结果 |
7.3.4 转基因小球藻预防石斑鱼VNN效果评价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10)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脂肪营养概况 |
1.1.1 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 |
1.1.2 鱼类饲料中的脂肪源 |
1.1.3 脂肪源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
1.2 PUFAs概述 |
1.2.1 PUFAs的功能 |
1.2.2 PUFAs在体内的合成代谢 |
1.2.3 PUFAs的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
1.3 PUFAs对鱼类的影响 |
1.3.1 PUFAs对鱼类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
1.3.2 PUFAs对鱼类抗氧化的影响 |
1.3.3 PUFAs对鱼类核酸代谢的影响 |
1.3.4 PUFAs对鱼类脂肪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1.3.5 PUFAs对鱼类脂肪去饱和酶和脂肪酸延长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1.4 鱼类对PUFAs的需求量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鱼 |
2.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2.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2.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2.2.5 样品采集 |
2.2.6 样品分析测定 |
2.2.7 数据计算公式及数理统计 |
2.3 结果 |
2.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
2.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肝体系数和体成分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RNA/DNA比值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鱼 |
3.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3.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3.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3.2.5 样品采集 |
3.2.6 样品分析测定 |
3.2.7 数理统计 |
3.3 结果 |
3.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肝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3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脑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4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心脏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5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肾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6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血清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鱼 |
4.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4.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4.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4.2.5 样品采集 |
4.2.6 样品分析测定 |
4.2.7 数理统计 |
4.3 结果 |
4.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3.3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 |
4.3.4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 |
4.3.5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丙二醛(MDA)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脂肪源添加剂对军曹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鱼 |
5.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5.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5.2.5 样品采集 |
5.2.6 样品分析测定 |
5.2.7 数理统计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FADS2和ELOVL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鱼 |
6.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6.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6.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6.2.5 样品采集 |
6.2.6 样品分析测定 |
6.2.7 数理统计 |
6.3 结果 |
6.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FADS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ELOVL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 |
四、鱼类饲料配方及制作(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水虻油的制备及其在框鲤幼鱼日粮中的应用研究[D]. 徐歆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3种天然多糖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效应机制[D]. 李钰.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维生素A、D、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 梁达智.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4]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蛋白质、脂肪需要量及其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D]. 刘浩.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5]AMPK在低磷诱导花鲈脂肪过度沉积中的作用机制初探[D]. 林基彬. 集美大学, 2021(01)
- [6]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17种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D]. 邹圆.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7]饲料中糖和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外周组织糖代谢和糖耐受的影响[D]. 陈俊行. 西南大学, 2021(01)
- [8]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徐安乐. 集美大学, 2021(01)
- [9]利用基因工程微藻预防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研究[D]. 魏盟智.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10]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 郑一民. 广西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