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篮球攻击性防守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泽[1](2019)在《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抢断技术运用特点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抢断技术是篮球防守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现代篮球运动中防守技术的压迫性、攻击性日趋强烈,抢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在第31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五场比赛全负,表现让国人大跌眼镜,防守表现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明显。本文意图对中国男篮与对手抢断技术运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差异之处,为我国男子篮球抢断技术的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录像观察法,初步构建了篮球比赛抢断技术特点的评价体系,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抢断技术运用特点的区域、球员位置、持球队员和抢断后的进攻方式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抢断技术运用的区域特征来看,中国男篮以前场抢断为主且限制区附近的抢断较多,而赛队的抢断技术运用主要为前场和中场,且较为集中在为罚球线至中线附近区域。(2)从抢断技术运用的位置特征来看,中外男篮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后卫位置的抢断技术成功率运用远低于与赛队,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锋线球员防守的攻击性不够和防守移动速度慢。(3)从对持球球员的抢断技术运用来看,中外男篮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与持球队员的防守距离保持的过大,抢断意识不强,防守脚步移动过慢。(4)在抢断后组织进攻方式比较中发现,中国队抢断后的组织进攻无论是阵地进攻还是快攻得分成功率均低与赛队,而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中国队在抢断后的攻防转换速度过慢,且中国男篮的个人进攻能力及身体对抗能力相对较弱。
陈海平[2](2018)在《浅谈现代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的发展及对策》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攻击性防守的能力已成为衡量球队竞技水平的重要指标,攻击性防守已成为高水平球队比赛"制胜"的必备法宝。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攻击性防守的概念及特点、攻击性防守的优势、影响因素、价值、攻击性防守在比赛中的地位、攻击性防守在我国存在的不足及如何提高攻击性防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
谭晓伟[3](2017)在《论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的教学与训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篮球在发展的过程中,防守的重要性逐渐被更多人所重视。在防守的体系中,攻击性的防守工作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环,攻击性防守在篮球运动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有效运用。攻击性防守能对进攻球员保持更大的压迫性,降低对手的得分效率。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攻击性防守对防守一方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转变传统的防守观念,还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防守位置,并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对抗性的提高。笔者在文章中对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的优点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这项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运用攻击性防守技术的主要措施,进而为现代篮球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郁巧艳[4](2016)在《2015年亚洲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攻击性防守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进攻与防守是篮球运动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篮球运动自创始至今,随着攻防矛盾的激化,防守历经站立式防守、消极防守、积极防守,现已经进入攻击性防守阶段。攻击性防守是以破坏对手的进攻和夺取球权为最终目的,强调防守的破坏性、压迫性,在原有防守的基础上主动出击,给进攻者施以强大的压力,最大程度上限制对手进攻的一种防守配合方式。本研究主要以分析中国女篮在2015年亚洲女篮锦标赛中攻击性防守的运用情况为研究目的,以中国女篮攻击性防守的运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对有球队员的传运投突、无球队员的接球以及对进攻基础配合的防守效果为切入点,统计分析了2015年亚洲女篮锦标赛中的10场比赛,包括L1组有关中国、日本、韩国、台北之间的6场小组赛、2场半决赛、1场季军赛和1场冠亚军争夺赛,对中国女篮攻击性防守的运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女篮攻击性防守技战术水平与亚洲其它强队存在一定差距,防守压迫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不能充分运用逼抢、封堵、掏打来干扰进攻质量,在对球权的主动拼抢方面表现不够积极。(2)中国女篮防守主动性、破坏性体现不充分,体现在对传球、运球、投篮、突破、无球队员接球干扰频度不高,在主动抢断球方面不如亚洲其它强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球队技术风格、打法以及队员的身体形态、体能储备、技战术水平、心理状态等因素息息相关。(3)中国女篮集体协作意识相对较弱,利用攻击性防守技战术来主动破坏进攻、夺取球权的能力有待提高。加强脚步动作训练,提高局部防守配合的攻击性和有效性是提高攻击性防守运用效果的重要途径。(4)中国女篮利用身高优势,顶抢卡位分配合理,对篮板球的保护在比赛中表现积极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球权的主动。
宋威[5](2015)在《身体素质对现代篮球比赛中攻击性防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篮球攻击性防守已成为现代篮球防守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提高攻击性防守能力和防守效果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对篮球攻击性防守和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提高力量、速度、耐力、弹跳、灵敏和柔韧性,对提高篮球攻击性防守能力有着显着作用。
秦强[6](2014)在《十二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前八名攻击性防守对比分析的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篮球运动中,以守促攻是发展的方向,最好的防守就是进行攻击,防守是比赛胜负的关键;有守无攻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制约对手的凶猛攻击,也不会给自己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防守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有效的进攻。篮球攻击性防守体现在按防守的意图控制对手,是带有破坏性、威胁性的防守,能使进攻者难以完成传、运、突、投等进攻动作的个人防守。现代篮球防守在不断加强个人攻击防守能力的同时,防守队员之间协调防守,经常出现全场范围内的夹击、关门、补防、交换防守及围守中锋的基础配合方法,防守队员之间相互策应,加强联系,密切协作,不断破坏对方的进攻配合,提高整体防守的配合能力。攻击性防守是现代篮球运动中的一种攻击性、破坏性很强的防守,是当今篮球比赛中防守的突出特点。攻击性防守已成为当今篮球中的尖锐武器。以十二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前八名攻击性防守为例,研究攻击性防守的重要性和对策,对于提高我国篮球运动员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探讨了攻击性防守的影响因素及攻击性防守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问题。本文对全运会男子篮球前八名攻击性防守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介绍论述了课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三章从攻击性防守的重要性,比赛结果统计,个人技术统计,对全运会男子篮球前八名攻击性防守进行了统计结果,并进行了全运会男子篮球前八名攻击性防守数据说明。从影响“攻击性”防守技术的因素,提高教练员对“攻击性”防守的认识,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攻击性防守的作用,攻击性防守的发展,现代防守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对全运会男子篮球前八名攻击性防守结果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结论与建议,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研究结论:本文研究认为,现代篮球的防守已经发展到“攻击性”防守阶段,攻击性防守促使篮球比赛更加紧张激烈,攻击性防守是现一种攻击性、破坏性很强的防守,攻击性防守技术在现代篮球竞技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任宇航[7](2013)在《对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的构成要素、地位及训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攻击性防守是现代篮球运动防守发展的趋势,有个人防守技术以及全队防守战术两个方面。是现代篮球运动中的一种攻击性、主动性、破坏性很强的防守方法。攻击性防守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十年的历练,攻击性防守成为当今篮坛主要防守技术,攻击性防守的能力成为判定球队强弱的指标,使得这一技术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提升了攻击性防守在比赛中的价值。攻击性防守的构成要素分为技术要素,和战术要素。技术要素由个人防守、集体防守、防守有球队员、防守无球队员、防守姿势、防守位置、假动作、制造带球撞人、掏球抢断、全场紧逼夹击组成。战术要素包括身体素质要素、心理要素、规则裁判要素、严密的集体合作、处处体现压迫性、战术运用综合多变、声势压人的战术风格几个方面。攻击性防守的地位在当代篮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攻击性防守能力强弱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当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正朝着高速度、高强度、高空优势、激烈对抗的方向发展,而对抗的焦点充分体现在攻防矛盾之中。“表演看进攻,赢球看防守”,“赢球靠防守,赢多赢少靠进攻”,这些为篮球界普遍知晓的观点,都直截了当地强调了防守的重要性,毫不掩饰地道出了当代篮球比赛取胜的真谛。在攻击性防守的训练中贯穿攻击性防守的正确理念,加强运动员攻击性防守的意识,不仅要加强训练运动员对防守位置的选择、防守姿势和基本脚步、对攻击者的预判性,而且更加要强化运动员移动速度、反应速度更加迅速的训练。通过对攻击性防守理论的不断研究和分析,完善攻击性防守方面的训练,保证攻击性防守科学的训练和成绩的提高,提高攻击性防守的质量和效果。毋庸置疑,现代篮球早已进入防守时代,篮球运动防守发展的一种最为显着的特征就是诞生出攻击性防守。攻击性防守是现代篮球防守技术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在进攻与防守较劲的过程中,新生攻击理念必然衍生出新的防守理念。
张延光[8](2013)在《篮球运动中防守队员采用攻击性防守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进攻赢得比赛,防守赢得冠军。"这句话在NBA这个代表世界篮球顶尖水平的联盟里成为各支球队所信奉的真理。任何一支问鼎冠军的球队,他们的防守也同样属一属二。防守是球队能够更多地赢得比赛的关键,而攻击性防守作为在当今篮球运动中的新式防守技术,以其新颖的方式和手段以及显着的效果迎合现代篮球高技术、高难度以及高强度力量对抗的特点成为现代篮球防守体系中的主流。本文主要对攻击性防守的意义和训练的方法以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旨在为我国的篮球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微薄之力。
李中焘[9](2011)在《篮球运动中攻击性防守的训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篮球运动,防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对攻击性防守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地位和作用以及提高篮球攻击性防守能力的主要措施进行分析,认为:攻击性防守是在防守的基础上主动出击给进攻者以强大的压力、控制进攻者的一种防守配合方式,不仅具有防御作用而且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在防守中以球为主,做到人、球、区兼顾,发挥队员的特点又迷惑对方,从而起着主宰作用。进一步提出篮球攻击性防守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心理要素构成;在加强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注重篮球意识和个人防守能力培养。
张玮[10](2011)在《试论攻击性防守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篮球运动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智力和心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规则的不断完善,正朝着高速度、高强度激烈对抗的方向发展,而对抗的焦点充分体现在攻防矛盾之中。通过对近几年各项男子篮球世界大赛的观看我们可以得知,攻击性防守已成为当今世界篮坛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已成为衡量球队实力的重要指标。在阅读和分析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攻击性防守的概念及发展过程、攻击性防守的表现形式、优势以及如何进行训练和改进等问题进行阐述。
二、篮球攻击性防守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篮球攻击性防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抢断技术运用特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深入研究抢断技术的发展是对我国篮球防守训练理论的有益补充 |
1.1.2 学习欧美篮球强国的防守理念对提高我国篮球防守技战术水平极有必要 |
1.1.3 深入全面研究抢断技术的运用具备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和软硬件条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对篮球抢断技术定义的研究 |
2.2 对篮球抢断技术构成要素的研究 |
2.3 对篮球抢断技术分类的研究 |
2.4 对篮球抢断技术运用的研究 |
2.5 对篮球抢断技术教学与训练的研究 |
2.6 对现代篮球抢断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 |
2.7 小结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录像观察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关于“抢断技术及抢断技术运用特点”概念的界定 |
4.1.1 关于抢断技术概念的界定 |
4.1.2 关于“抢断技术运用特点”概念的界定 |
4.2 关于“抢断技术运用特点比较”的研究内容的界定 |
4.3 抢断技术运用特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第31 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抢断技术运用特点的比较研究 |
4.4.1 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中不同区域抢断技术运用比较分析 |
4.4.2 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中球员位置抢断技术运用比较分析 |
4.4.3 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中对持球球员的抢断技术运用比较分析 |
4.4.4 第31 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中抢断后组织进攻方式比较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增强球员的抢断意识 |
5.2.2 强化球员个人防守能力 |
5.2.3 增强防守攻击性与压迫性 |
5.2.4 加强球员体能训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浅谈现代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的发展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攻击性防守的概念及特征 |
(一) 攻击性防守的概念 |
(二) 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的特征 |
1. 攻性防守技术运用的主要特征 |
2. 攻击性防守战术运用的主要特征 |
三、我国攻击性防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
(一) 体育科研的不完善 |
(二) 教练员思想认识的不足 |
(三) 运动员素质意识的不足 |
四、促进我国攻击性防守发展的策略 |
(一) 加强体育科研 |
(二) 提高我国篮球教练队伍整体素质与水平 |
(三) 加强攻击性防守的训练 |
(四) 全队攻击性防守的训练 |
五、结语 |
(3)论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的教学与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篮球攻击性放手思想的形成 |
2、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的主要特点 |
2.1、攻击性防守以防守为基础 |
2.2、攻击性防守需要全体成员的配合 |
2.3、攻击性防守的压迫性强 |
3、影响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的主要因素 |
3.1、影响攻击性防守的技术性因素 |
3.2、影响攻击性防守的战术因素 |
3.3、影响篮球攻击性防守的运动员身体素质因素 |
3.4、影响攻击性防守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因素 |
3.5、影响攻击性防守的规则因素 |
4、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的教学与训练 |
4.1、转变传统的攻防理念 |
4.2、加强对篮球运动员攻击性防守意识的培养 |
4.3、注重对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能力的训练 |
4.4、加强对运动员的对抗训练 |
4.5、提高队伍防守的一致性 |
5、结语 |
(4)2015年亚洲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攻击性防守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攻击性防守概念的相关研究 |
1.4.2 有关篮球攻击性防守运用特征的研究 |
1.4.3 有关篮球攻击性防守运用效果的研究 |
1.4.4 对篮球攻击性防守指标体系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特尔菲法 |
2.2.3 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中国队攻击性防守技术的运用 |
3.1.1 防守有球队员时攻击性防守技术的运用 |
3.1.2 防守无球队员时攻击性防守技术的运用 |
3.1.3 抢断球与抢防守篮板球技术的运用 |
3.2 中国队攻击性防守战术的运用 |
3.2.1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的运用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身体素质对现代篮球比赛中攻击性防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篮球攻击性防守的概念 |
二、篮球攻击性防守的特点 |
三、身体素质在篮球攻击性防守中的重要性 |
(一) 力量素质对篮球攻击性防守的影响 |
(二) 速度素质对篮球攻击性防守的影响 |
(三) 耐力素质对篮球攻击性防守的影响 |
(四) 弹跳素质对篮球攻击性防守的影响 |
(五) 灵敏素质对篮球攻击性防守的影响 |
(六) 柔韧素质对篮球攻击性防守的影响 |
四、建议 |
(6)十二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前八名攻击性防守对比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攻击性防守的概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2.2.4 录像观察法 |
2.2.5 比较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全运会男篮前八名攻击性防守的结果与分析 |
3.1 全运会男篮前八名攻击性防守数据统计 |
3.1.1 比赛结果统计 |
3.1.2 个人技术统计 |
3.2 全运会男子篮球前八名攻击性防守数据说明 |
3.3 攻击性防守技术的影响因素 |
3.3.1 防守意识和意志品质是影响“攻击性”防守的因素之一 |
3.3.2 防守向“夺取球权”式的攻击性防守转变 |
3.3.3 篮球规则对于比赛具有绝对的指导作用 |
3.3.4 运动员个体的技术水平能力 |
3.4 攻击性防守的基本要求 |
3.4.1 教练员应提高攻击性防守的认识 |
3.4.2 运动员应加强攻击性防守的意识 |
3.4.3 强化运动员的身体训练 |
3.5 从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攻击性防守的作用 |
3.5.1 防守的作用 |
3.5.2 从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攻击性防守的重要性 |
3.5.3 篮板球在比赛中是获得球权的最重要手段 |
3.6 攻击性防守的重要性 |
3.6.1 攻击性防守的作用 |
3.6.2 攻击性防守的实施 |
3.6.3 从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攻击性防守的重要性 |
3.6.4 攻击性篮板球 |
3.7 建立现代防守体系的建议 |
3.7.1 建立多变性的现代篮球防守形式 |
3.7.2 提高整体防守配合的能力 |
3.7.3 整体协同配合 |
3.7.4 多变防守组合战术体系 |
3.8 攻击性防守的发展趋势 |
3.8.1 防守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
3.8.2 规则和裁判方面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现代篮球运动已发展到攻击性防守阶段 |
4.1.2 攻击性防守促使篮球比赛更加紧张激烈,进攻不断发展 |
4.1.3 攻击性防守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 |
4.1.4 部分队员对抗能力不强 |
4.2 建议 |
4.2.1 我国篮球要加快自身“攻击性”防守的训练 |
4.2.2 进攻与防守互相促进 |
4.2.3 不断改进防守阵型 |
4.2.4 注重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
4.2.5 注重防守队员的脚步移动训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对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的构成要素、地位及训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观察法 |
2.2.3 调查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2.6 对比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攻击性防守的概念 |
3.2 攻击性防守的发展历程 |
3.2.1 攻击性防守的起源 |
3.2.2 攻击性防守的发展 |
3.2.3 我国篮球攻击性防守的发展 |
3.3 攻击性防守在比赛中的地位 |
3.3.1 从防守发展的角度分析攻击性防守的地位 |
3.3.2 从比赛得失分上分析攻击性防守的地位 |
3.3.3 从篮板球的角度看攻击性防守的地位 |
3.3.4 从比赛中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攻击性防守的地位 |
3.3.5 从防守技、战术的攻击性特征分析攻击性防守的地位 |
3.4 攻击性防守的作用 |
3.4.1 加大对手心理压力 |
3.4.2 迫使对手改变行动 |
3.4.3 争取更多进攻机会 |
3.5 攻击性防守的哲学意义与价值 |
3.5.1 攻击性防守的哲学意义 |
3.5.2 攻击性防守的价值 |
3.6 攻击性防守的构成要素 |
3.6.1 技术要素 |
3.6.2 战术要素 |
3.7 攻击性防守的训练问题 |
3.7.1 攻击性防守训练中的基本环节 |
3.8 实施攻击性防守训练的基本要求 |
3.8.1 提高教练员对攻击性防守战术的认识 |
3.8.2 防守技术要先进,战术要多样化 |
3.8.3 培养运动员积极主动的攻击性防守意识 |
3.8.4 科学有效地进行身体训练 |
3.8.5 重视高大队员的专门训练 |
3.9 攻击性防守中存在的问题 |
3.9.1 内在因素 |
3.9.2 外在因素 |
3.10 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发展趋势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附件1 |
致谢 |
(8)篮球运动中防守队员采用攻击性防守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
二、攻击性防守的概念和意义 |
1. 定义。 |
2. 意义。 |
三、攻击性防守的发展 |
四、具有攻击性防守的原则 |
1. 强化个体和全体防守能力。 |
2. 采取具有攻击性的防守动作———抢断。 |
3. 强化空间防守———盖帽。 |
(9)篮球运动中攻击性防守的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攻击性防守的概述 |
1.1 攻击性防守的概念 |
1.2 攻击性防守的特征 |
1.2.1 以抢、打、断、挤、逼等防守技术为基础 |
1.2.2 全队集体防守做保证 |
1.2.3 体现空间、时间、心理的压迫性 |
1.3 攻击性防守的构成要素 |
1.3.1 身体素质要素 |
1.3.2 技术要素 |
(1) 防守姿势。 |
(2) 防守的选位。 |
(3) 防守的动作。 |
1.3.3 战术要素 |
1.3.4 心理要素 |
2 篮球攻击性防守能力的训练方法 |
2.1 防守技术的训练方法 |
2.2 战术 (基本配合) 训练 |
2.2.1 夹击和补防配合的练习 |
(1) 半场二对二攻守练习 。 |
(2) 半场三攻三防。 |
2.2.2 抢过、穿过、绕过和交换防守的练习 |
2.3 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
2.4 身体素质训练 |
2.4.1 速度素质 |
2.4.2 灵敏素质 |
(1) 听哨进行变速跑练习。 |
(2) 运球中听哨进行高、低运球。 |
(3) 接左右移动的困难球。 |
2.4.3 弹跳力训练 |
(1) 抬脚尖 (提踵) 。 |
(2) 蹲跳。 |
2.4.4 耐力速度训练 |
3 结束语 |
四、篮球攻击性防守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抢断技术运用特点的比较研究[D]. 李明泽.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6)
- [2]浅谈现代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的发展及对策[J]. 陈海平. 智富时代, 2018(10)
- [3]论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的教学与训练[J]. 谭晓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14)
- [4]2015年亚洲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攻击性防守的运用研究[D]. 郁巧艳. 首都体育学院, 2016(01)
- [5]身体素质对现代篮球比赛中攻击性防守的影响[J]. 宋威. 河南农业, 2015(20)
- [6]十二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前八名攻击性防守对比分析的研究[D]. 秦强.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4(02)
- [7]对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的构成要素、地位及训练分析[D]. 任宇航. 成都体育学院, 2013(05)
- [8]篮球运动中防守队员采用攻击性防守策略探析[J]. 张延光. 教育教学论坛, 2013(02)
- [9]篮球运动中攻击性防守的训练研究[J]. 李中焘.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 [10]试论攻击性防守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J]. 张玮. 科技信息, 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