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复合体系乳液在岩石介质中渗流的数值模拟

三元复合体系乳液在岩石介质中渗流的数值模拟

一、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在岩石介质中渗流的数值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妮[1](2020)在《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世界大部分油田正处在含水率高、国际油价不稳定的大环境下,低渗透油田逐渐成为了开采主体。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利用电场对油层的电化学、电渗透和电加热效应,从而提高油层的渗流能力和流体的流动性能。本文主要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展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通过直流电场与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的手段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通过进行矿物颗粒大小变化以及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实验,得出黏土矿物和细组分在电场作用下出现了电聚结现象,使得孔喉空间变得更加通畅,从而让储层的渗透率提高。粘土矿物颗粒在电场作用下明显聚结变粗,且与电场作用时间和电流大小有关,小电流时,加电4小时粒径中值达到峰值,大电流时,加电16h中值粒度达到峰值。由于外加电场的作用,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转化。本文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由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体系两者复配形成的新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此种表面活性剂抗吸附能力强,既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的损耗量,又能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利用率,提高驱油剂的效果。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使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明显减小,在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为0.15%左右时,达到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降低一个数量级,油水界面张力可以达到9.8×10-4m N·m-1;静置170h,乳状液析出水量达到98%以上,乳化稳定性更好。通过实验可知,加电后水驱最终采收率提高了3.28%;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的累积采收率提高了5.27%;电场驱油中,施加的最佳电位梯度为5V/cm;P20超分子的注入浓度为0.15%、注入量为0.3PV。外加电场和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能够显着提高采收率。

代亭阁[2](2020)在《乳化程度对层间矛盾的调整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萨尔图油田三类油层非均质性很强且层间矛盾较严重,这对油田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具有很大的影响。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表明,乳状液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乳化复合驱兼具聚合物扩大波及体积和表面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乳状液体系及相关配套技术在高含水油田稳油控产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随着油藏含水率的逐年攀升及水驱问题的日益复杂,乳化复合驱逐渐成为水驱和聚驱后一项重要的接替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探究乳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配制的稳定的乳状液体系开展乳状液渗流特性实验,通过测量乳状液体系分散相的液滴分布和压力变化情况,探究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时的调剖特性和运移规律,并建立不同的乳状液体系与三类油层的匹配关系图版。然后在利用稳定的乳状液体系模拟地下乳化过程,开展并联岩心驱油实验,并与三元复合体系作用效果形成对比,研究不同乳化程度、不同渗透率级差条件下乳状液对层间矛盾的调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乳状液的稳定性与剪切强度、含水率以及化学剂的类型和浓度有关。剪切强度存在临界值,最佳剪切强度为11000r/min;含水率越大,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差;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浓度对三元复合体系乳化起主要作用,化学剂在三元复合体系乳化作用中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乳状液的运移过程与阻力系数、化学剂粘度、岩心渗透率有关,流经多孔介质的乳状液液滴会以变形、破碎或者破乳的方式通过多孔介质。乳状液液滴粒径与岩心孔隙直径匹配关系较好时,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移阻力峰值较高,对孔隙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在驱油实验中,乳状液驱的驱油效果强于三元复合驱,对于平均渗透率40m D、渗透率级差为2的双管并联岩心,乳状液驱能够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1.16%,随着岩心渗透率级差的增大,乳状液驱阶段原油采出程度会进一步提高。注入乳状液体系的调剖能力最强,乳状液能够减小高渗透层与低渗透层之间的差异,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进而达到调整层间矛盾的作用。当渗透率级差在较小范围内时,各油层之间的非均质性越强,驱替液的乳化程度越高,乳化作用对层间矛盾的调整效果越好。

赵红运[3](2020)在《三元复合驱乳状液形成及运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化学驱开采过程中,油水两相在地层的剪切和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了形态不一的乳化体系,研究表明产生乳化的驱油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目前采出液的乳化能力已经成为了评价驱油体系的重要标准。为进一步研究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的形成、稳定与运移的规律性研究,本文进行了静态乳化稳定性分析、动态乳化运移规律两个模块的研究实验。静态乳化稳定性研究主要进行了采出液的分析与制备,并使用全能红外稳定分析仪、生物荧光显微镜、瓶试法,从宏观和介观角度监测乳状液体积浓度、粒径、析水率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形成条件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动态乳化运移规律研究主要进行了地层流动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长岩心模型与微观驱油模型,研究了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化学剂运移与损失规律,并通过结合化学剂运移规律,进一步分析乳状液的运移强度、开始时机、持续距离、动用程度,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高速剪切乳化机在剪切速度3000 r/min,剪切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乳状液与现场乳状液性能较为接近;聚合物浓度增加可以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提升乳状液稳定性最佳聚合物浓度为2000 mg/L;乳状液的稳定性系数、平均粒径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呈近似线性变化,浓度增加可以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碱浓度应当适宜,浓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乳状液稳定,提升乳状液稳定性最佳碱浓度为0.4%;温度与矿化度增高均不利乳状液稳定性的增加。(2)化学剂浓度峰和黏度峰在地层中均存在着运移,且其运移方向均为右下方,计算最大峰值与最小峰值相差倍数,可以看出,化学剂浓度和黏度的损失程度为黏度(6倍)>表面活性剂(4倍)>聚合物(3倍)>碱(2倍),由于黏度损失程度过大,复合体系在后1/12井距失去了控制流度比的作用。(3)乳化伴随着三元复合驱的全过程,复合体系的在地层中运移过程,可分为乳化增强、乳化减弱、乳化消失三个运移阶段,乳化体系在地层中的乳化强度可分为强乳化、中乳化、弱乳化三种乳化强度。乳化增强持续距离为整体的35%,乳化减弱、乳化消失分别占比40%、25%;各采样点处进入中强乳化的时机不断后延,中强乳化的持续时间不断减弱,由最大的0.9 PV降低至0.3 PV。(4)水驱残余油主要以柱状、盲端、簇状、油膜的形式存在,不同乳化强度的复合体系对残余油的动用程度不一,中等乳化强度可以对大孔道残余油和孔道中油膜残余油进行驱替,强乳化可以对水驱未波及孔道和盲端处残余油进行驱替。

刘双星[4](2019)在《低界面张力CO2微纳米泡沫体系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泡沫驱是一种具有较长研究历史、较多实验经验并在全球范围被广泛应用于原油开采过程中的三次采油技术。随着对泡沫流体、多相流等内容的不断研究,泡沫驱的机理、适用条件、影响因素等被逐渐发现,泡沫驱的控制、性能调整等方法被逐渐掌握,使得泡沫驱被认为是功能性强、适用性广、可调性好的三次采油技术之一。在我国CO2排放量过高、增速过快的环境下,将CO2与泡沫驱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原油开采过程,能够为解决我国原油开采难和CO2减排等问题提供一些帮助。目前,对于驱油用泡沫体系的优化与开发主要集中在调整体系组成,鲜有通过控制泡沫粒径来调整体系性能的研究。本研究尝试从控制泡沫粒径入手,以期制备出泡沫性能良好、油-液界面张力低,且泡沫粒径处于100 nm-10μm的低界面张力CO2微纳米泡沫体系。在本研究中,笔者分析了目标体系的多方面机理,对体系的化学添加剂组成、制备方法、制备条件等进行了实验与筛选,并对体系进行了表征与优化,考察了体系的渗流特性和驱油效果;揭示了目标体系用于原油驱替的可行性、适用性与优越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 对体系的基本结构、形成与存在机理、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目标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目标体系的制备和优化奠定基础。2. 对单一表面活性剂和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与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进行了实验测定与筛选,对不同聚合物在剪切、变温条件下的粘度特征以及聚合物对溶液油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复配方案筛选,初步选择1 g/L THPB+0.8 g/L SDS+1 g/L吐温80复配体系作为目标体系的化学添加剂方案。3. 对搅拌法和气流法的泡沫粒径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通过对照实验确定了目标体系的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探究了粒径对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对目标体系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和优化;最终选定气流法,在气液比2.5:1、筛板目数400目、筛板间距3 mm条件下,对1 g/L THPB+0.8 g/L SDS+1g/L吐温80+0.3 g/L XC复配体系进行制备。4. 使用流变仪,分别以剪切时间、剪切速率、温度、剪切频率为变量,对目标体系的粘度数值及变化趋势进行测定,并与体系液相、常规泡沫体系做对比,以考察目标体系整体在动态环境下的流变特征。5. 对目标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渗流、封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无油泡沫体系渗流性能实验考察了目标体系在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渗流特征;对目标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运移-破灭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利用岩芯驱替实验对目标体系的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以四组不同的化学驱体系作为对照,评价了体系在不同渗透率岩芯中的驱油效果,揭示了该体系在低渗油藏中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

徐冰[5](2019)在《中低渗储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机理及数学模型研究 ——以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为应用实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庆油田老区中低渗三类油层水驱开发注入能力差、采收率低、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中低渗透三类油层开展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技术现场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中低渗三类油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开发效果,本研究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中低渗三类油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开发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开展了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围绕此项新技术具体完成了以下4方面的工作内容:(1)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储层流体特性开展了驱油剂性能评价实验并优选出了具有低界面张力、润湿反转性能、乳化性能良好、抗吸附性能强的驱油剂。开展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量化了中低渗透三类油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过程中弹性能、渗吸置换、驱替压差对提高采收率贡献。同时利用三轴应力试验仪测定了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三类储层岩心力学参数,为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裂缝扩展规律计算提供科学依据。(2)综合考虑相态变化、界面张力、吸附滞留、扩散/弥散、渗吸置换等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建立了中低渗透三类储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驱油数学模型并研发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数值模拟器,实现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全过程动态数值模拟,为压裂渗滤强化采油驱替方案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了科学手段。(3)综合考虑裂缝内法向渗透压力、裂缝渗透系数的相互作用和岩体中渗透压力、渗流体积力、岩体渗透系数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条件下流固耦合裂缝扩展三维数学模型,提出了新的有限元皮卡迭代计算方法,实现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过程裂缝扩展规律预测及工艺参数优化。(4)以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三类油层的典型开发井组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模拟器开展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全过程驱油动态数值模拟和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研究。量化了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全过程相态变化、界面张力、流相粘度、岩石润湿性、吸附滞留、扩散/弥散等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裂缝半径显着增大,最大裂缝高度呈线性减小;施工排量的增加对裂缝半径的影响不显着,会较大的增加裂缝高度,并可有效地增加压裂液的纵向最大渗滤距离;压裂液粘度变化对裂缝半径、裂缝高度影响不大,但对垂向滤失距离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扩大压裂液的波及体积,应选择较小的粘度。本文确定了三类油层的压裂渗滤开发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的研究和相关技术手段,对大庆长垣油田三类油层的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推动了中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体系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张博文[6](2019)在《乳化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化学驱油体系在渗流过程中与油相接触后,在地层中多孔介质的剪切作用下形成乳状液,大量的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均表明,乳状液的乳化携带和乳化调剖作用机理对提高原油采收率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乳状液的动态失稳过程以及渗流规律的研究,可以深层次揭示乳状液提高采收率的内在原理。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状液动态失稳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其失稳过程中内部微观动态变化;在三种不同渗透率的贝雷岩心中分别进行三种不同乳化能力的二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研究化学驱油体系的乳化能力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在三管串联长岩心物理模型中,研究化学驱油体系与油相生成乳状液后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在失稳的过程中,下部主要为液滴的上浮,伴有液滴的聚集和聚并现象,中部主要为液滴的聚集和聚并现象。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4%时,乳状液稳定性最好。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逐渐稳定,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当聚合物质量浓度达到2000 mg/L时,乳状液体系絮凝—空间位阻作用达到平衡,继续增加聚合物质量浓度,乳状液稳定性基本不变。二元复合体系在低渗透率岩心物理模型的渗流过程中见乳化的时机早,乳化的液量较少,出现乳化现象的前期,主要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液滴平均粒径较小,分布较为不均匀,形成乳状液的稳定性较差;在高渗透率岩心中见乳化的时机晚,乳化的液量较大,出现乳化现象的前期,形成乳状液类型较多,平均粒径较大,分布较为均匀,形成乳状液的稳定性较好。二元复合体系在岩心物理模型渗流过程中出现乳化现象的中后期,高渗和低渗岩心中形成乳状液稳定性相似。对于中、高渗透率油藏,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复合驱油体系的乳化能力,增加驱油体系的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对于低渗透率油藏,可以通过降低体系的界面张力,提高驱油体系的洗油效率,提高原油采收率。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在驱油过程中,乳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岩心的前、中部,为了更有效的发挥乳化的作用,在满足形成乳状液稳定性的前提下,应适当减弱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乳化能力,增加体系的抗吸附能力。

赵鹏[7](2019)在《砾岩油藏二元驱油体系乳化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旨在以砾岩油藏为目标原油,以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为驱油剂,研究其在驱油开采过程中的乳化性能。通过对现场采出原油乳状液的研究,制备原油模拟乳状液,通过对乳状液粒度分析,光谱分析及Zeta电位分析,考察乳状液稳定与破乳过程,结果表明乳状液形成后变化过程为粒子聚集,粒径增大,油相上浮,水相下降,乳化相减少的过程;确定考量乳状液稳定性的最佳方法为粒度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表活剂类型及浓度,聚合物分子量及浓度,水油比,剪切强度,温度,水的p H值及水中Na+,Ca2+,Fe3+含量)形成乳状液的粒度,粘度及析水率的分析,发现其对乳状液的形成与性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利用聚/表二元体系驱油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亲水型及亲油型两种光刻玻璃微观模型模拟岩心进行微观驱油实验,以微观驱油装置记录其驱油过程,分析驱油过程中的乳化渗流过程,结果表明亲水模型中水驱残余油主要分布于孔隙交汇处,亲油模型中残余油主要分布于较窄的吼道内,两种模型的驱油过程类似。通过物模驱油实验考察聚/表二元驱油体系在近井地带裂缝系统与近井地带基质系统中的乳化作用,以及乳化对于太高采收率的影响,表明裂缝系统中油水的乳化作用强于基质系统,且随着运移距离的延长,乳化程度增强;乳化可以提高采收率,乳化程度越强,提高的采收率越高。

韦贝[8](2019)在《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二元复合驱微观渗流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东部油田大多数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是高含水期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然而二元复合驱渗流过程复杂,目前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及聚合物特性的微观模拟方法尚未建立,导致微观渗流机理认识不清,严重制约着二元复合驱矿场应用与发展。同时多组分物理化学渗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工业和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因此开展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二元复合驱微观渗流模拟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兼具普遍性意义。本文针对二元复合驱多组分多相的特点,建立了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的ShanChen多相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LBM多组分多相扩展方法研究,解决了LBM模拟中粘度比受限的问题。针对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特性,创建了含表面活性剂的多相流动模拟方法,模型考虑了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作用、化学剂吸附特征及润湿性改变等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油滴的剪切变形、破裂及聚并机制研究。针对聚合物体系的特点,建立了考虑聚合物幂律特性及粘弹性的LBM模型,实现了非牛顿流体多相流微观模拟;基于MS-P方法及扩展的RSG方法推导了不规则截面形状孔喉的毛细管进入压力解析公式,明确了聚合物吸附缩孔对毛管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模型扩展至粗糙表面毛细管中。最后综合以上特性,建立了二元复合驱格子波尔兹曼方法,研究了二元复合驱粘性指进调控机制及剩余油启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LBM多组分多相流扩展方法与作用力选取方式有关,可通过控制作用力种类来提高多相流模型的粘度比或建立LBM三元模型;基于含表面活性剂的多相流动模拟发现,表面活性剂可增大油滴的形变,促进油滴的破裂,抑制油滴碰撞时的聚并,有效降低乳液通过孔喉时的临界压力梯度;考虑非牛顿流体特性的LBM模拟结果表明,假塑性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粘度呈现孔隙中心粘度高而固壁边界附近粘度低的分布,视渗透率表现出压力梯度依赖,考虑流体弹性后驱替液有明显向盲端深处驱扫的趋势,提高了盲端内的洗油效率;通过推导不规则截面形状孔喉的毛细管进入压力公式发现,决定毛细管进入压力的阈值半径为最大内圆半径及面积等价半径的加权调和平均数,粗糙毛细管进入压力及角隅湿相饱和度均要大于相同条件下的光滑毛细管;粘性指进调控机制研究指出,毛细管数越大、粘度比越高、多孔介质越油湿则指进现象越明显,聚合物的剪切变稀特性可促进粘性指进而弹性模量的增加可以抑制粘性指进,重力主要影响纵向驱替界面的分布;二元复合驱剩余油启动机理主要为扩大波及系数机理、降低界面张力机理、润湿性改变机理、粘弹性机理、乳化机理及“自组装机理”,其中在润湿反转及低界面张力机理的共同作用下可使壁面剩余油启动压力梯度下降90%以上;二元复合驱剩余油与水驱相比其分布更加分散,分布模式主要有岩石表面油膜、孔隙中的连续油带、盲端剩余油、贾敏效应捕集油滴、喉道内柱状剩余油及逆流方向上岩石表面的油滴等6种类型。

陈宇光[9](2019)在《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三类油层中长距离运移性能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大庆油田一类、二类油层开发程度较高,为了维持油田产量,对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开发迫在眉睫。强碱三元复合驱已在大庆油田一类、二类油层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复合体系中各成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能产生超低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但碱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溶蚀地层岩石骨架、地层结垢、采出液乳化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开采难度。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具有渗透率低、有效厚度小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强碱三元复合体系的适应性较差,需要采用更加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开发。与强碱三元复合体系相比,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对地层伤害较小。因此,本文通过室内静态评价和动态驱油实验,进行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三类油层中长距离运移性能变化规律研究。首先,对两种三元复合体系的粘度、剪切性、耐温性和乳化效果进行室内评价,利用驱替实验研究注入粘度和注入速度的适应性;随后,通过30 m长管填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在长距离运移条件下的驱油效果、沿程压力和残余油分布的变化规律;最后,对30 m长管的各取样点样品的聚合物浓度、碱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粘度、界面张力和乳化效果在运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低分抗盐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P-低分抗盐聚合物、S-石油磺酸盐、A-碳酸钠)与普通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P-部分水解HPAM、S-石油磺酸盐、A-碳酸钠)相比,其抗盐性强,粘度受剪切速率影响大,受温度影响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乳化效果相当;注入速度与压力的变化关系和粘度与压力的变化关系都符合传统达西定律;在三类油层的长距离运移过程中,两种三元复合体系各组分在模型中长距离运移的规律相似,超低界面张力仅能维持到模型8.9 m处,低分抗盐三元复合体系在模型远端的粘度比普通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高,对剩余油的启动效果更好;两种三元复合体系均在模型638 cm处产生乳化,在2163 cm处破乳;低分抗盐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更好,提高采收率幅度为17.04%,而普通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提高采收率幅度仅为13.48%。

雷力川[10](2019)在《稠油碱/表面活性剂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及驱油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化学驱作为超稠油/稠油油藏热力采油后的接替手段仍处于论证阶段。相对渗透率曲线反映了驱油剂和原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是油藏开发中的重要资料。在稠油热化学驱油过程中,注入热流体后,储层岩石和流体物性都会发生变化,导致稠油油水流动规律变化,获取准确的具有代表性的热化学驱相渗曲线非常困难。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物理模拟驱替实验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不同驱油剂浓度下热水、碱水以及表活剂/降粘剂驱替过程中的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并分析了温度和驱油剂浓度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和驱油效率的影响。针对稠油高温相对渗透率的数据处理问题,首先,进行管线死体积校正,然后,建立数学方法编制程序自动选取不同的插值拟合方法来准确表征累计产油量和累计产液量,该方法能够避免JBN方法中的相渗曲线异常点的出现。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驱油剂的浓度对稠油/超稠油热化学驱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有较大影响,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碱质量分数和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在相同温度下随着碱质量分数和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最终采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温度下也随着碱质量分数和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稠油/超稠油碱驱中的W/O乳状液、W/O/W乳状液和表活剂驱中形成的大粒径O/W乳状液的共同作用使得采收率增加。

二、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在岩石介质中渗流的数值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在岩石介质中渗流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场强化采油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原理及其现状
        1.3.1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3.2 表面活性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第二章 电场强化采油理论基础
    2.1 电场作用下储层矿物中的电动现象
        2.1.1 电渗作用
        2.1.2 电泳作用
    2.2 电场作用下油层流体渗流中的化学效应
        2.2.1 电解作用
        2.2.2 电热作用
第三章 电场对P20的作用
    3.1 P20作用机理
    3.2 电场对P20表面张力的影响
        3.2.1 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3.2.2 实验步骤
        3.2.3 实验结论
    3.3 电场对P20界面张力的影响
        3.3.1 实验条件
        3.3.2 实验步骤
        3.3.3 实验结论
    3.4 电场对P20乳化性能的影响
        3.4.1 影响因素
        3.4.2 实验条件
        3.4.3 实验步骤
        3.4.4 实验结论
    3.5 电场对P20吸附性能的影响
        3.5.1 实验条件
        3.5.2 实验步骤
        3.5.3 实验结论
第四章 外加电场对储层岩石性质影响研究
    4.1 电场作用对矿物颗粒大小影响
        4.1.1 实验设备及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外加电场作用前后储层岩心润湿性的分析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装置及条件
        4.2.3 实验步骤
        4.2.4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
    5.1 对比驱油实验
        5.1.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1.2 实验步骤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不同电位梯度对P20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的影响
        5.2.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2.2 实验步骤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不同电场方向对P20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的影响
        5.3.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3.2 实验步骤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外加电场下不同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影响
        5.4.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4.2 实验步骤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外加电场下不同注入量对驱油效果影响
        5.5.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5.2 实验步骤
        5.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乳化程度对层间矛盾的调整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乳化复合驱驱油机理
        1.2.1 乳化机理
        1.2.2 乳状液对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
        1.2.3 乳化复合驱的室内实验研究
    1.3 乳状液稳定性
        1.3.1 乳状液的类型鉴别和影响因素
        1.3.2 乳状液的热力学不稳定形式
        1.3.3 常用乳化剂与乳状液的稳定机理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乳化影响因素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乳化影响因素研究
        2.3.1 不同机械剪切强度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2.3.2 不同含水率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2.3.3 三元复合体系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2.3.4 三元复合体系碱浓度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2.3.5 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浓度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第三章 乳化程度与地层匹配关系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案
    3.3 实验步骤
    3.4 不同含水率下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4.1 渗透率为2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4.2 渗透率为4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4.3 渗透率为6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4.4 渗透率为8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5 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5.1 渗透率为2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5.2 渗透率为4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5.3 渗透率为6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5.4 渗透率为8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3.6 乳状液液滴的存在形态
    3.7 乳状液体系分级
第四章 乳化作用对层间矛盾的调整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案
    4.3 实验步骤
    4.4 渗透率级差为2的双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
        4.4.1 阶段分流率变化曲线
        4.4.2 驱油效果动态特征
    4.5 渗透率级差为4的双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
        4.5.1 阶段分流率变化曲线
        4.5.2 驱油效果动态特征
    4.6 渗透率级差为2的三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
        4.6.1 阶段分流率变化情况
        4.6.2 驱油效果动态特征
    4.7 渗透率级差为4的三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
        4.7.1 阶段分流率变化情况
        4.7.2 驱油效果动态特征
    4.8 乳化对调整层间矛盾的贡献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三元复合驱乳状液形成及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三元复合驱中乳化现象认识
    1.2 乳状液的研究现状
        1.2.1 乳状液的制备
        1.2.2 乳状液稳定性的表征
        1.2.3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
    1.3 乳状液渗流规律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乳状液分析及室内配置方法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现场采出液乳化分析
        2.2.2 高速剪切乳化机制备乳状液分析
        2.2.3 电动搅拌机制备乳状液分析
        2.2.4 超声乳化机制备乳状液分析
        2.2.5 最佳室内方法与采出液粒径分布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形成条件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及讨论
        3.2.1 聚合物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3.2.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3.2.3 碱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3.2.4 温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3.2.5 矿化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聚合物的运移规律研究
        4.2.2 表面活性剂的运移规律研究
        4.2.3 碱的移规律研究
        4.2.4 黏度的运移规律
        4.2.5 界面张力的运移规律
        4.2.6 实验模型中压力的变化规律
        4.2.7 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现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长岩心模型驱油实验含水率和采收率变化研究
        5.2.2 三元复合体系平均粒径运移过程
        5.2.3 长岩心50cm处乳状液生成规律
        5.2.4 长岩心150cm处乳状液生成规律
        5.2.5 长岩心250cm处乳状液生成规律
        5.2.6 长岩心350cm处乳状液生成规律
        5.2.7 长岩心450cm处乳状液生成规律
        5.2.8 长岩心550cm处乳状液生成规律
        5.2.9 长岩心600cm处乳状液生成规律
    5.3 三元复合体系对长岩心乳化影响研究
    5.4 乳状液产生时机与距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观驱油性能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亲水微观驱油实验
        6.2.2 亲油微观驱油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低界面张力CO2微纳米泡沫体系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提高原油采收率
        1.1.2 CO_2减排
        1.1.3 泡沫体系性能优化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1.3.1 泡沫流体基础研究
        1.3.2 泡沫驱技术
        1.3.3 微纳米泡沫体系的研究
        1.3.4 低渗油藏开采
        1.3.5 CO_2地质封存
        1.3.6 国外泡沫驱现场应用
        1.3.7 国内泡沫驱现场应用
    1.4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基础研究
    2.1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的结构
        2.1.1 体系基本构成
        2.1.2 表面活性剂的分布
    2.2 体系的形成机理
        2.2.1 气相的分散
        2.2.2 液膜的形成
        2.2.3 形成条件
    2.3 体系的存在机理
        2.3.1 泡沫体系存在的热力学解释
        2.3.2 泡沫体系存在的动力学解释
    2.4 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4.1 泡沫粒径及粒径均匀程度
        2.4.2 液膜稳定性
        2.4.3 外部因素
    2.5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
        2.5.1 理论特征
        2.5.2超临界态CO_2
        2.5.3 体系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
    2.6 小结
第3章 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的制备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3.3 单一表面活性剂
        3.3.1 泡沫性能
        3.3.2 油-液界面张力
    3.4 表面活性剂复配
        3.4.1 泡沫性能
        3.4.2 油-液界面张力
    3.5 聚合物的粘度特征
        3.5.1 聚合物的粘度-剪切速率曲线
        3.5.2 聚合物的粘度-温度曲线
    3.6 聚合物对油-液界面张力的影响
    3.7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复配方案筛选
    3.8 小结
第4章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的制备、性能表征与优化
    4.1 泡沫体系的粒径控制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实验内容与方法
        4.1.3 搅拌法粒径控制
        4.1.4 气流法粒径控制
    4.2 制备方法的筛选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4.2.3 搅拌法制备
        4.2.4 气流法制备
        4.2.5 结果与讨论
    4.3 制备条件的筛选
        4.3.1 压力
        4.3.2 气液比
        4.3.3 筛板目数
        4.3.4 筛板间距
    4.4 体系物理性能表征
        4.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4.2 实验内容与方法
        4.4.3 粒径与粒径分布
        4.4.4 表面张力与油-液界面张力
        4.4.5 体系的耐温性
        4.4.6 体系的耐盐性
        4.4.7 体系的耐油性
    4.5 粒径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4.5.1 实验内容与方法
        4.5.2 粒径对体系泡沫性能的影响
        4.5.3 粒径随时间的变化
    4.6 体系性能的优化
        4.6.1 液相油-液界面张力的降低
        4.6.2 高温条件下泡沫性能的提升
        4.6.3 纳米颗粒对体系性能的提升
    4.7 小结
第5章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的流变特性研究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 实验内容和方法
    5.3 体系的表观粘度
    5.4 粘度-剪切速率曲线
    5.5 体系的粘度-温度曲线
    5.6 频率-粘弹性曲线
    5.7 小结
第6章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及驱油效果
    6.1 流动及封堵模式
        6.1.1 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态
        6.1.2 体系在孔隙中的流动
        6.1.3 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
        6.1.4 封堵现象
        6.1.5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的渗流性能
    6.2 生成-运移-破灭过程
        6.2.1 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
        6.2.2 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破灭
        6.2.3 “油包水包气”三相平衡结构的产生
        6.2.4 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平衡
        6.2.5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状态方程的推导
    6.3 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6.3.1 实验设备与方法
        6.3.2 结果与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低渗储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机理及数学模型研究 ——以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为应用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学驱强化采油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化学驱油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2.3 传统压裂裂缝延伸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2.4 压裂裂缝流固耦合起裂扩展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机理及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实验研究
    2.1 驱油剂性能评价优选及参数测定实验
        2.1.1 驱油剂界面张力性能评价优选
        2.1.2 驱油剂润湿反转性能研究
        2.1.3 驱油剂抗吸附能力评价
        2.1.4 驱油剂乳化性能评价
    2.2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
        2.2.1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工艺技术介绍
        2.2.2 驱油渗吸置换原油机理实验
        2.2.3 反向压驱吞吐机理实验研究
        2.2.4 正向压驱驱替机理实验研究
        2.2.5 不同实验措施提高采收率贡献率
        2.2.6 驱油剂微观剩余油启动机理研究
    2.3 目标区块典型井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实验
    2.4 小结
第三章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驱油数学模型建立
    3.1 驱油剂驱油守恒方程建立
        3.1.1 质量守恒方程
        3.1.2 压力平衡方程
        3.1.3 井方程
    3.2 驱油剂驱油物化参数模型
    3.3 驱油剂驱油数学方程的求解
        3.3.1 定解条件
        3.3.2 方程的求解
    3.4 驱油剂驱油数学模型的验证
    3.5 小结
第四章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裂缝扩展三维数学模型建立
    4.1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油层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及解法
        4.1.1 多孔介质流体渗流特征
        4.1.2 孔隙介质有效应力原理
        4.1.3 线弹性本构关系
        4.1.4 有限元离散
        4.1.5 方程求解
    4.2 压裂水平缝起裂扩展全三维数值数学模型及解法
        4.2.1 数学物理方程
        4.2.2 Galerkin有限元法及方程求解
        4.2.3 皮卡迭代新方法
        4.2.4 裂缝延伸判断准则
    4.3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裂缝扩展三维数学模型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数值模拟研究
    5.1 前期矿场试验认识
        5.1.1 渗滤的经典理论分析
        5.1.2 压驱渗滤速度增大
        5.1.3 毛细管准数增加
        5.1.4 压驱工艺非常规特点
    5.2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驱油数值模拟研究
        5.2.1 模型描述
        5.2.2 计算结果分析
    5.3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研究
        5.3.1 计算模型
        5.3.2 影响因素分析
    5.4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数值模拟及试验方案设计
        5.4.1 地质模型描述
        5.4.2 数模数据准备
        5.4.3 方案对比及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
        5.4.4 压驱工艺方案设计总结
    5.5 压裂渗滤强化采油现场试验设计及效果评价
        5.5.1 反向压驱井选井选层标准
        5.5.2 反向压驱井试验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价
        5.5.3 反向压驱井试验效果总体评价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6)乳化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乳状液的基本理论
    1.1 乳状液形成方法研究现状
    1.2 乳状液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乳状液稳定性评估方法分析
    1.4 乳状液在岩心中渗流规律研究
    1.5 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 乳状液动态失稳过程研究
    2.1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乳状液失稳过程的影响
        2.3.2 聚合物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对乳状液失稳过程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心采出液动态失稳过程研究
    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对岩心采出液乳化情况分析
        3.3.2室内剪切验证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化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 实验方案
    4.3 实验步骤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乳化对低渗透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4.4.2 乳化对中渗透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4.4.3 乳化对高渗透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元复合体系在长岩心中的乳化规律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 实验方案
    5.3 实验步骤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砾岩油藏二元驱油体系乳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砾岩油藏储层特征
        1.2.1 砾岩油藏储层分类及特征
        1.2.2 砾岩油藏开采特点
    1.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应用
        1.3.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研究现状
        1.3.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特点
        1.3.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机理
    1.4 原油与二元体系的乳化作用
        1.4.1 二元驱油乳化的概念
        1.4.2 胶束和微乳液的形成
        1.4.3 二元驱油过程乳状液形成机理
        1.4.4 原油乳状液的性质
        1.4.5 二元驱油过程中乳状液的影响因素
        1.4.6 乳状液的渗流机理
        1.4.7 二元驱油过程中乳化对于原油开采的意义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乳状液稳定与破乳机理探究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2 实验方案
        2.2.1 从粒子运动角度探究
        2.2.2 从光学角度探究
        2.2.3 从电学角度探究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从粒子运动角度结果分析
        2.3.2 光学测定结果分析
        2.3.3 电学角度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水乳化影响因素分析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3.2 实验方案
        3.2.1 二元驱块现场采出液乳化情况分析
        3.2.2 模拟制备原油二元复合驱原油模拟乳状液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现场采出液乳化情况及微观结构分析
        3.3.2 表面活性剂类型及浓度对乳化的影响
        3.3.3 水油比及聚合物分子量及浓度对乳化的影响
        3.3.4 剪切强度对乳化影响结果分析
        3.3.5 温度对乳化的影响结果分析
        3.3.6 水的pH值的影响结果分析
        3.3.7 水中不同离子离子浓度对乳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微观驱油乳化渗流过程研究
    4.1 实验仪器及药品
    4.2 实验方案
        4.2.1 亲水岩心微观模型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研究
        4.2.2 亲油岩心微观模型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研究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亲水岩心微观模型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与结果分析
        4.3.2 亲油岩心微观模型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元体系在地层中驱油乳化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
    5.1 实验仪器及药品
    5.2 实验方案
        5.2.1 二元体系在近井地带驱油乳化能力研究
        5.2.2 二元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模拟研究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近井地带采出液表观现象分析
        5.3.2 近井地带采出液微观结构分析
        5.3.3 近井地带采出液粒径分析
        5.3.4 二元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模拟研究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二元复合驱微观渗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二元复合驱研究进展
        1.2.2 微观渗流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1.2.3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模拟进展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扩展的格子玻尔兹曼多相流模拟方法
    2.1 格子玻尔兹曼单相流模型
        2.1.1 单相流LBGK模型
        2.1.2 LBM的边界处理
        2.1.3 并行计算效率分析
    2.2 格子玻尔兹曼Shan-Chen两相流模型
        2.2.1 单组分两相流LBM模型
        2.2.2 两组分两相流LBM模型
    2.3 扩展的多组分多相流LBM模型
        2.3.1 LBM模型组分添加机制
        2.3.2 LBM模型相态添加机制
    2.4 扩展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2.4.1 问题描述
        2.4.2 模型验证
        2.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表面活性剂特性的格子玻尔兹曼微观模拟方法
    3.1 表面活性剂传质扩散的模拟方法
        3.1.1 主动溶质法
        3.1.2 被动溶质法
    3.2 表面活性剂两亲性结构表征
        3.2.1 表面活性剂偶极子模型
        3.2.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力机制
        3.2.3 界面张力状态方程与相行为
    3.3 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模型
        3.3.1 岩石表面吸附的浓度边界条件
        3.3.2 吸附浓度与润湿作用关系模型
    3.4 表面活性剂LBM模型应用实例
        3.4.1 剪切作用下油滴的变形及破裂
        3.4.2 剪切作用下油滴的碰撞及聚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聚合物特性的格子玻尔兹曼微观模拟方法
    4.1 聚合物幂律特性在LBM中的耦合机制
        4.1.1 模型建立
        4.1.2 模型验证与应用
    4.2 聚合物粘弹特性在LBM中的耦合机制
        4.2.1 模型建立
        4.2.2 模型验证与应用
    4.3 聚合物吸附缩孔特性与毛管力变化评价
        4.3.1 微观孔喉毛管力的MS-P计算方法
        4.3.2 孔喉截面流体分布的RSG表征方法
        4.3.3 扩展的RSG方法与阈压解析公式
        4.3.4 基于LBM模拟的对比验证
    4.4 聚合物不均匀吸附及粗糙毛细管进入压力
        4.4.1 粗糙毛细管的MS-P方法及RSG方法
        4.4.2 粗糙表面的润湿模型
        4.4.3 对比验证与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元复合驱微观渗流机理研究
    5.1 二元复合驱粘性指进调控机制
        5.1.1 二维单通道内的粘性指进研究
        5.1.2 二维多孔介质内的粘性指进研究
    5.2 二元复合驱微观剩余油启动机理
        5.2.1 微观剩余油启动影响因素分析
        5.2.2 剩余油启动机理及分布模式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三类油层中长距离运移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提高采收率方法
    1.3 复合体系国内研究发展
    1.4 三类油层特点及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室内性能评价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粘度变化
        2.1.3 剪切性能
        2.1.4 温度变化
        2.1.5 乳化效果
        2.1.6 注入粘度的研究
        2.1.7 注入速度的研究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聚合物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2.2.2 剪切性能的影响
        2.2.3 温度的影响
        2.2.4 乳化效果的稳定性
        2.2.5 注入粘度的适应性
        2.2.6 注入速度的适应性
第3章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步骤及方案
        3.1.3 残余油分布规律分析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驱油动态分析
        3.2.2 沿程压力变化特征
        3.2.3 残余油分布规律
第4章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沿程浓度及性能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2 聚合物浓度的测定
        4.1.3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测定
        4.1.4 碱浓度的测定
        4.1.5 复合体系粘度的测定
        4.1.6 界面张力的测定
        4.1.7 乳化效果的观察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聚合物浓度变化规律
        4.2.2 碱浓度变化规律
        4.2.3 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规律
        4.2.4 体系粘度变化规律
        4.2.5 体系界面张力变化规律
        4.2.6 体系乳化效果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稠油碱/表面活性剂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及驱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相对渗透率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稠油化学驱应用现状
        1.2.3 稠油碱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1.5 创新点
第2章 稠油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
    2.1 稠油相渗实验误差分析
        2.1.1 稠油相渗实验操作误差分析
        2.1.2 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2.2 稠油驱油死体积标定
        2.2.1 稠油管线流动规律实验
        2.2.2 死体积处理方法
    2.3 相对渗透率计算
        2.3.1 非稳态相渗处理方法
        2.3.2 非稳态相渗处理方法优化
    2.4 毛细管末端效应
        2.4.1 指进与毛细管末端效应
        2.4.2 相渗曲线校正
        2.4.3 实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水-稠油相渗曲线
    3.1 实验准备及实验步骤
        3.1.1 实验流体物性参数测量
        3.1.2 实验步骤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1 实验结果
        3.2.2 相渗曲线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NH_3·H_2O-稠油相渗曲线
    4.1 NH_3·H_2O驱油体系评价
        4.1.1 NH_3·H_2O化学性质
        4.1.2 NH_3·H_2O乳化降粘实验研究
        4.1.3 驱油体系乳化稳定性研究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50℃NH_3·H_2O-稠油相对渗透率实验
        4.2.2 100℃NH_3·H_2O-稠油相对渗透率实验
        4.2.3 150℃NH_3·H_2O-稠油相对渗透率实验
        4.2.4 相渗曲线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表活剂-稠油相渗曲线
    5.1 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评价
        5.1.1 表活剂降粘效果测试
        5.1.2 驱油体系乳化能力研究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100℃表活剂-稠油相对渗透率实验
        5.2.2 150℃表活剂-稠油相对渗透率实验
        5.2.3 180℃表活剂-稠油相对渗透率实验
        5.2.4 相渗曲线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岩心物性参数
致谢

四、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在岩石介质中渗流的数值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评价[D]. 王思妮.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乳化程度对层间矛盾的调整作用研究[D]. 代亭阁.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三元复合驱乳状液形成及运移规律研究[D]. 赵红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4]低界面张力CO2微纳米泡沫体系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双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5]中低渗储层压裂渗滤强化采油机理及数学模型研究 ——以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为应用实例[D]. 徐冰. 东北石油大学, 2019(12)
  • [6]乳化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研究[D]. 张博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7]砾岩油藏二元驱油体系乳化性能的研究[D]. 赵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二元复合驱微观渗流模拟研究[D]. 韦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9]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三类油层中长距离运移性能变化规律研究[D]. 陈宇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稠油碱/表面活性剂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及驱油机理研究[D]. 雷力川.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三元复合体系乳液在岩石介质中渗流的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