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衡》杂志与人文主义精神——贺《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青[1](2021)在《人文主义再研究 ——以白璧德和吴宓为中心》文中提出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试图全盘西化,传扬各种主义和现代精神,并将之奉为创造新道德、新文化的利器时,早在19世纪末,美国着名学者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就注意到了一个他们有意扬弃的问题:两希文化及中国儒学保有的古典视野,以神性、人性和物性三个维度看待生活的视野,一种复杂和整全的视野,逐渐被他们抛弃和遮蔽。那时,世界主流的文化已嬗变为大多数人青睐理性及生存问题。这致使很少人追问现代精神中是否存在危机。在他看来,这一现象起于18世纪的让-雅克·卢梭。面对此危机,白璧德选择了回归古希腊哲学,并承认基督教对人的德性有救拔作用,认为此危机最关键的地方在于,道德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次要之事僭越了道德的中心地位,形成了新道德成为宗教代替品的新局面,最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生活。白璧德对卢梭的批评,正好重申了这一古典视野,道出了现代危机的种种面貌。以此视野看待中国问题,才能找到当时吴宓关心的根源问题。众所周知,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的论争核心是文化与道德。但是,如果人们谈论他们的要核问题,即道德问题时,遗忘了神性、人性和物性并存于生活的古典视野,那么,他们只能将这场论争看成是门派之争,或者是同一生存视野之下的主义之争,而无法回答新旧道德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对文学的根本影响是什么。吴宓借鉴白璧德的道德思想,重申了文学与道德之间的秩序关系。他在批判维新者崇奉的科学主义时,批判的并非是科学主义本身,批判的是维新者引入科学主义之时,遮蔽了古典视野,进而引发了诸多危机。这一问题对现代中国的文学走向,也许有所启示。
金钰[2](2021)在《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择取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城市——苏州与南京,以苏州通俗作家群体、苏州南社文人群体、南京高校师生群体、南京政学两界的文人群体为核心,从对应的“雅与俗”、“革命与诗意”、“新与旧”、“政与学”这四类颇具悖反性的文学取向入手,围绕文学创作、文学思潮、文学论争、文学批评、文学教育等多维度话题,集中关注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建构间的关系。并试图通过对自然地理要素、历史基因、文化选择等共性因子的提炼,进一步回答作为“城市”的区域文学史建构的可能,继而挖掘城市区域文学之于中国现代文学整体发展的特殊意义,为城市区域文学史建构提供一种学理性思考。绪论部分着重阐述了选题涉及的核心概念、论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价值。第一章从文化形态的历史渊源入手,对苏州、南京的历史文化生成进行概览式梳理。通过归纳绘画、建筑、文学等文艺形式中的苏州,展现一个具体可感的繁华商业都会形象,确证苏州市民文化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结合政治、商业、教育等多维视野,廓清文化旧都南京的荣辱变迁,进而揭示复合型城市文化的历史缘由。而对两座城市文化形态“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的探析,既有着对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指认和预设,也为深入挖掘两座城市的文学品格奠定基础。因此,本章致力于把握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间的有机关联,试图在“恒常”的文化基因中,通过“叛离”的文学实践找寻种种“变化”,由此引出“文学社群/文人群体”这一切入视角。第二章重点讨论苏州通俗作家群体与南社文人群体,勾勒民国时期文学苏州的大致轮廓。对于前者来说,“传统旧派精英”与“都市生活先锋”这两种身份的转换为挖掘新都市职业空间开辟了更多可能,预示着特殊时代语境下“雅”与“俗”的位移与嬗变。而同为“非都市精英”的南社群体也努力在“政治”与“文学”间找到实现存在价值之途径,于“革命”与“诗意”的纠缠中达到政治赋权与传统抒情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提炼文学苏州的几个关键词,把握文学苏州“戏谑”与“庄严”交织的历史真相,进而探究城市区域文学风貌与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等文化形态间的稳定关联。第三章以南京高校师生和政学两界间的文人群体为核心,铺陈民国时期文学南京的宏观面貌。南京高校不仅存在着国学研究会、潜社、如社等传统文人团体,也有着学衡派、国风社等亦新亦旧的文学社群,新旧文学力量间的冲突、对峙、渗透、转化成为该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象。同时,受特殊的行政地位和战时环境影响,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于南京大力展开,并涌现出“报国文学”创作、旧体诗词创作、“新进作家”的反抗创作等种种特殊的文学作品。此外,外籍作家的南京书写与本籍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亦十分瞩目,促进了民国时期南京区域文学的全面建构。在梳理的过程中,不难窥见历史文化传统、作家群体的文化选择与南京城市区域文学间的深刻联系。第四章在文学史史实的基础上,对“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何以可能”这一命题进行总结。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旨在深入探究区域的文化基因(自然地理要素、历史基因、文化选择)是如何作用于城市区域文学的价值标准、审美取向、艺术风貌等特征的。由此归纳出建构城市区域文学史的研究理路,为其他城市的区域文学史建构提供一种相对可行、可操作的借鉴模式。结语部分既点明了民国时期文学苏州、文学南京的个性品格与独特地位,也试图从文学价值、社会价值等不同层面,探讨建构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多重意义。附录部分为苏州与南京的文学大事记年表。本选题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严格意义上的时间范畴为1912年—1949年。但由于一些重要文学活动的发生早于民国元年(如南社结社前的队伍酝酿),故将年表的起始时间进行了前移。并且,该年表主要以苏州、南京的文学社群为主,兼论文学期刊、文学论争与文学思潮,而作家个人的文学创作不在整理范围内。
李楠[3](2020)在《解构与重建 ——新文化运动与孔学的命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近代史是伴随着血和泪开始的。184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惨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不情愿地加入到世界秩序中去,开始了近代史的历程。随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西方帝国在中国取得了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等一系列特权。与此同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大量地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面临崩溃,中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在中国社会的权威地位也遭到了威胁。中国未来向何处去?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一批又一批拥有爱国情怀的学人纷纷去探寻中国未来的出路。他们先后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进行了尝试与改良,但都不足以拯救内忧外患的中国。伴随着国内政局的急剧恶化,广大人民的苦恼烦闷,近代中国人把改革的视角转向了文化心理、伦理层面,即转向了代表着中国固有文化的儒家学说。在这一意义语境下,爆发了新文化运动。其实,自19世纪末,一些知识分子就已经对孔子及儒学产生过质疑,他们也进行过一些改良,孔子及儒学的地位也因此受到动摇,但大多都是皮毛的。20世纪前十年,制度层面的变革使得孔子及儒学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1901年清朝政府推行的“新政”,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05年,废除科举制,儒学因缺少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的保障,其独尊地位开始动摇。加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民族危机加重,封建复辟的逆流越来越嚣张,这让一部分民主主义人士认识到,此时的中国不仅是经济落后,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文化的落后,民族要觉醒、要复兴,就势必要进行一场思想文化的彻底大革命。思想文化要革命,那么两千年以来一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存在的孔子思想势必成为革命的重点。从此,传统儒学面临着空前危机,康有为式的借助基督教的形式改造儒学计划也宣告破产。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始。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易白沙、吴虞、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文化激进主义者提倡“民主”和“科学”,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他们认为只有提倡“民主”和“科学”,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拯救中国。而若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宣传民主主义的新思想和民主主义的新文化,与此同时,批判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若要批判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就必须要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陈独秀等人以反对康有为的孔教运动和反对封建帝制复辟为导火索,批判孔子及儒家思想,又由批判孔子及儒家思想,进而否定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将儒家思想约化为“三纲”和礼教,认为“三纲”和礼教是儒学的全部,将礼教比作是吃人的。而儒家思想中蕴含着普世价值的仁学、忠怒之道、“五常”等思想,他们并未提及。文化激进主义者对孔子及儒学不遗余力的批判和摈弃,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首次猛然断裂。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中,孔子、儒学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儒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受到严重动摇,如此之大规模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在其他社会历史中亦从未出现过。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由于新文化运动而造成的社会的变革与现代化进程对于古老的儒学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经历这场运动的洗礼,孔学的这一“解构”也正意味着它的再一次“重生”。这是因为,孔学在被文化激进主义者无情鞭挞和抛弃的同时,客观上却激发了孔子思想的重新崛起。可以说,经此运动“解构”了她与传统的社会制度、家族制度、社会积习等方面的联系。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偶像化的孔子已经开始从人们的思想中淡去,平民化、真实的孔子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后人理性、客观地评价孔子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儒学开始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新文化运动之后,文化激进主义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者围绕着中西文化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儒学能否担当中国救亡图存的重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先后出现了中西文化论战、新旧文化观的论争、科学与玄学论战等。随着争论的不断深化,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文化保守主义者最终分化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西化派和现代新儒家三大思潮。这三大思潮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形成了 20世纪中国思想学术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现代新儒家学派着重于儒家思想的固守和重建,成为新文化运动之后儒学发展的关键性一环,现代新儒家也成为20世纪振兴儒学发展的主要力量。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们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参照,以复兴儒学为宗旨,力图重新诠释孔子学说,使孔子思想重新焕发生机。他们试图通过反省、融合、更新,完成中国传统旧思想的现代转换,并且开始尝试着从新的角度、从哲学的层面,理性地定位孔子及儒学。他们更多地关注孔子思想本身,关注孔子的人生哲学,希望用重振孔子人生哲学的办法来复兴儒学,进而从儒家文化中彰显出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构成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在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现代新儒家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一百年的时间里,儒学在中国本土实现了形成、发展、沉寂以及重新回归和全面复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儒学的种子再一次生根、发芽,展现出一派生机景象,不仅表现在学术领域中知识分子对儒学的新思考和新建构,而且还表现在民间大众之间,民间儒学、大众儒学、乡村儒学等等的兴起,使得儒学又重新走进中国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喻威[4](2020)在《《陈氏高中本国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登原(1900—1975年)先生是浙江余姚人,我国现代知名历史学家。其代表作品有《国史旧闻》、《中国文化史》、《中国田赋史》等。陈登原先生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曾任教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宁波女子中学等学校,具有多年的中学历史教学经验。1928年,陈登原先生受聘为世界书局编辑,并于1933年出版《陈氏高中本国史》。《陈氏高中本国史》的编写受到学衡派史学思想的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运用批评和实证的方法;第二,史学研究的范围比传统史学更为广泛;第三,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陈氏高中本国史》的编写基础也离不开陈登原先生本人先前的史学研究成果,陈登原先生的着作《中国文化史》、《唐人故事诗》以及发表的数篇学术论文,都对《陈氏高中本国史》的成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外,民国时期自编历史教科书的热潮也是《陈氏高中本国史》成书的客观因素和外在动力。《陈氏高中本国史》在结构上表现出如下特征:一是教材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二是文字排版便于阅读,三是采用编章节的编写体例,四是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在内容上,《陈氏高中本国史》包含了从原始社会到民国时期的重要史实,共三十六章、二百零八节,每小节下设数量不等的子目,并通过目录、图表、注释等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陈氏高中本国史》是民国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历史教科书,具有以下五条优点:一是取材得当,首次提出“四大发明”;二是重视纪年,时序线索清晰;三是前后勾连,知识点相互照应;四是语言生动,活用诗歌对偶;五是导向正确,培养领土意识。但是,《陈氏高中本国史》也有一些缺陷:一是引用文言文过多,二是上下册图表分布比例失衡,三是存在少数错别字,四是使用了民族蔑称。针对《陈氏高中本国史》的这些特征和优缺点,在当代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中我们要发扬其优点,规避其不足。具体来说就是第一,应该进一步强调教材语言的生动性;第二,着意教材取材的创新性;第三,强化家国情怀素养的渗透;第四,注重时间观念的浸润。
黄诗敏[5](2020)在《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文中指出近代中国可谓文化冲突中的中国。值此中西碰撞、新旧交替之际,留学生是最先走出国门、直接沐浴欧风美雨洗礼、接受世界文化与域外新知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胡适、吴宓无疑是留学生群体中引人注目的两位学者。他们成长于新旧交替之际,同是庚款留美生群体中的一员,担负着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但二人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地域文化以及受教经历之中,二人在留美期间及归国后对中、西方文化也持有不同的态度,并影响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复兴实践活动。基于此,本文以胡适日记、吴宓日记作为主要文本,考察胡适、吴宓二人的文化冲突体验及其调适文化冲突的基本路径,以期为当下留美生实践民族文化复兴提供借鉴。论文第一部分,通过梳理与比较胡适、吴宓二人在家庭背景、地域文化、受教经历方面的异同,从而为分析二人分别是如何进行文化调适提供全面的考察。首先,在家庭背景方面,幼年丧父的胡适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与全幅期待下,养成了隐忍、宽容、和气等性格,并逐渐树立了“以期作圣”的人生准则。与胡适不同的是,家庭成员关系复杂的吴宓在其祖母的溺爱与强压下养成了孤独、固执、冲动等性情。但在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吴宓建立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纽带。其次,在地域文化方面,在开放包容的徽州文化的耳濡目染下,胡适继承了勤劳吃苦、包容开放、敢为人先的品质。而吴宓自幼对儒家经典的倒背如流、对内省修德的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珍视,都离不开关中浓厚的经世致用、厚重务实的学术气息的浸润。另外,同受到传统教育长期浸润、也从新式教育中接触新的文化因子的二人,在留美之前在文化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已有了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也预示着二人今后的文化选择、德业活动等方面的差别。论文第二部分,考察胡适、吴宓留美期间的文化冲突体验,从学习课业、社会生活两方面展开论述。学习课业上的语言障碍、中西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社会生活方面在宗教、家庭、婚姻、性别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胡适、吴宓二人对中西方的种种文化冲突有着更为直接的或同或异的感受与体悟。论文第三部分,考察胡适、吴宓面对文化冲突时的文化心态,重点考察二人是如何通过转校、择师、交友等选择来进行文化调适的。胡适由农转文、由康乃尔大学转校哥伦比亚大学,追随杜威的“实验主义”,广交朋友,使其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吴宓深陷悲观主义难以自拔,但缘遇白璧德、转校哈佛大学的选择,让他在彷徨与纠结中找了一盏明灯,更在名师益友的指引与陪伴下,明确了一生志业所求。二人的转校、择师、交友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反映了各自面对文化冲突时的调适过程。论文第四部分,考察胡适、吴宓二人的中西文化观,梳理二人归国后的教育文化实践活动。分析二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自尊与认同状况,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与态度,对中西文化关系的理解,是如何影响二人参与民族文化复兴实践的。胡适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输入学理以再造新文明;而吴宓倡导昌明国粹、理性输入,融合中西文化。在此基础上,他们在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以践行理想志业、推动民族文化复兴。最后,论文总结了胡适、吴宓作为近代中国留美生之于中国文化复兴的特征,为当下留美生在新的一轮中西文化对话与冲突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塑造中国文化与国家形象、加快民族文化复兴进程提供借鉴。
杨凯良[6](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都萧雅[7](2019)在《《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思想与时代》是依托浙江大学文学院发行于1941年到1948年的一份学术同仁月刊,共发行53期,核心撰稿人有钱穆、张其昀、谢幼伟、张荫麟、贺麟等着名学者。《思想与时代》同仁处在“抗战建国”时期,其学术研究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使命,致力于探索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诸多难题的解决方案:如何构建现代国家的民族认同;如何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革新纲常礼教的封建专制性,化解其与现代国家平等、民主的政治伦理的冲突;如何调和中西、新旧伦理思想的紧张以及科学、人文价值的分离造成的伦理危机。《思想与时代》的伦理思想即是指以这份月刊为载体的月刊同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守望伦理传统、开展文化本位主义的伦理启蒙、对现代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探索性建构、对政治伦理的实体性建构。就学术特色而言,《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三本学术刊物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上的“东南学派”。其显着特征是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提倡“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并努力坚守文化的民族性。《思想与时代》也是如此,其伦理旨趣与特色表现为:融贯新旧、沟通中西;习道术、明人伦;为实现“抗战建国”的目标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思想与时代》同仁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对传统伦理价值的坚守和对现代性伦理价值的启蒙是他们文化保守主义伦理观的理论展开,对于“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建构和他们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他们文化保守主义伦理观的现实展开。在对于传统伦理的坚守层面,他们否定全盘西化论者完全抛弃中国传统伦理的不合理态度,提出“现代化但并不西化”;否定科学万能说,重估传统伦理的人文价值;对现代化的不良症状展开超前批判,肯定传统伦理之“合理的生活态度”。他们借助美国新人文主义、西方非理性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学说为儒家伦理做了存在价值、方法、伦理道德价值导向等方面的辩护。他们认为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中德性伦理之人格理想与强调孝亲忠国的社会理想、规范伦理中强调礼之别与乐之化的抽象伦理精神值得守护。在此基础上,只有努力积极地对传统儒家伦理进行“现代化改造”,才能真正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在对现代性伦理价值的伦理启蒙层面,月刊同仁认为传统儒家伦理“重德轻智”的伦理优先性以及重直觉不重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但中国文化仍有接受科学的可能性。他们还探讨了科学共同体建制内部的伦理规范以及科学工作者的社会伦理责任,对核伦理的论述展现出了明显的责任伦理色彩。他们对于伦理道德的近现代转变也有着本质的认识:否定传统伦理的专制倾向,顺应个体道德本原“由天到人”的转变,强调个体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否定传统伦理中的等级制度,强调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精神。以《思想与时代》同仁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伦理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做了甄别,既认同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性伦理价值,又坚守伦理的民族性。他们强调伦理传统与民族特性的深度关联,因此,他们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又与受伤的民族感情相联系起来,为民族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情感与文化基础,强化了国族伦理认同与国家伦理认同。月刊同仁对于“民族国家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建构处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国家观念的近代转变的大背景之下,对于国族认同的建构以“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概念为基础,致力于论证国族同一性与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则对外争主权,对内讲民权。他们建构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与“法律-政治共同体”的统一。月刊同仁多持“伦理的政治论”,认为政治应当有道德理想,伦理体系也应当对政治起到导向监督的作用。他们的国际政治伦理思想经历了由世界主义伦理到民族主义伦理的近现代转变,强调国家主权至上,反对国际政治霸权。他们的国内政治伦理思想表现出了明显的伦理启蒙特征。他们提倡自由、民主的现代政治伦理价值。他们的民主观是一种“高调的民主观”,民主的精神意义远远超过了民主的程序和制度意义。他们的自由观是一种“有组织的自由观”,强调个人自由的发展不能与公共利益相悖。此外他们基于当时的《五权宪法草案》,对于政治制度应当遵循“分权精神”还是走“全能政府”路线也有一定探讨。月刊同仁将人看作“在境性的个体”。他们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认为不能忽视个体人性中的民族诉求,但是个体可以参照其他文化对自己文化的道德原则进行反思。因此他们一方面重视个体的民族身份,另一方面也强调个体的道德自由和政治自由。既争取自己民族的自由,也尊重其他民族的自由。总之,《思想与时代》的同仁们,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既坚守了中国传统伦理的优秀内容,又吸收了西方的现代伦理观念,力图建构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面向未来的伦理体系。他们的思考固然因时代的局限有诸多不足,但依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启示意义。
朱天一[8](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指出《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王哲[9](2019)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文中指出学衡派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一支文化保守主义学术流派,其成员多有留学经历,学问贯通中西,他们勇于指摘提倡新文化者对西方文化认识的偏谬之处和揭露西方近代文明的缺陷,提倡一种中国文化精华和西方优秀文化融合的文化模式。学衡派的核心思想是一战之后反思西方的新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道德意识相结合的“人文精神”,而新文化派的核心思想则表现为盛行于西方近代要求锐意进取、竞存救亡的“进化精神”。基于核心理念的分歧,两派在文学、史学、人生观等文化建设的具体方面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两派的观点主张都有可取之处和缺陷之处,两派的结局也都各有所失所得。两派的文化论争不单纯是两种学说的学理性论争,论争过程中彰显出近代中国寄希望于文化改革达到自由富强的强烈诉求。新文化派追求的是时代价值,关注时代问题的解决,最终发展至高峰,转向革命,完成了他的时代任务,但他的启蒙主张被救亡所压倒,暂时中断;而学衡派追求的是永恒价值,关注对人的关怀,虽然在论战当时败下阵来,但是中国文化渐渐以学衡派所追求的中西融合的方式发展,越来越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对人的关怀。
何随贤[10](2018)在《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通过追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美人文主义思潮和新批评的发展及其30、40年代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探讨冷战时期人文主义在台湾的汇流和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为了全面认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这一文学现象,本文从一个“完整的历史视野”进行考察,它包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和新批评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五六十年代人文主义文学在台湾的延续和汇流以及冷战背景下台港美新处对台湾人文主义文学形成的影响。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中国文学传统的共性,也有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特殊性。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共性表现在它是30、40年代中国化人文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延续,是对中国文学传统和新文学之路的继续探索。本文以夏济安等人创办的《文学杂志》为依托,深入分析夏济安、夏志清、陈世骧等人的文学批评,探讨这些肩负延续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命脉”的人文主义学者如何把中国文学传统和文学的现代性联结起来,使中国文学传统走进世界文学的视野。在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中,其特殊性表现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美援这只隐蔽的推手通过台港美新处对台湾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包括文学和文化思想。本文探讨了《文学杂志》和《中国现代小说史》与美新处的关系,揭示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是美援体制下的一个偶然事件,迎合了美援文艺体制关于人性的宣传。美新处对台湾文学的干预在客观上促进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同时也对台湾文学走上现代主义之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学衡》杂志与人文主义精神——贺《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衡》杂志与人文主义精神——贺《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人文主义再研究 ——以白璧德和吴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人文主义研究 |
第三节 为何重申人文主义 |
第一章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 |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现代危机 |
第三节 人文主义的道德批评 |
第二章 人文主义的秩序问题 |
第一节 视野层级及其秩序 |
第二节 怜悯与宗教替代品 |
第三节 性善论与道德努力 |
第四节 田园幻想与自然秩序 |
第五节 道德目的与艺术秩序 |
第六节 秩序的崩坏:次要僭越中心 |
第三章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 |
第一节 吴宓与白璧德 |
第二节 吴宓与东西文化调和论 |
第三节 两种文艺复兴 |
第四章 国内人文主义的视野问题 |
第一节 视野之争与科玄论战 |
第二节 以理制欲与中庸之道 |
第三节 新旧之争与进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白璧德年谱简表 |
(二)吴宓年谱简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与相关概念释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及反思 |
三 主要内容与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城市区域文化形态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苏州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丰富面相 |
第二节 南京城市文化的时代嬗变与多维阐释 |
第三节 城市区域文化与城市文学的有机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州:文学想象与乡邦文人的都市探索 |
第一节 雅、俗的位移:通俗作家群体的双重角色转换 |
第二节 革命、诗意的纠缠:南社文人群体的自我赋权之路 |
第三节 戏谑与庄严的交织:文学苏州的若干关键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政治角力与校园精英的“守成”选择 |
第一节 新、旧的互渗:高校师生的多样聚合 |
第二节 政、学的冲突:两难境地中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言与不言的吊诡:文学南京的两条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何以可能 |
第一节 自然要素与文学地理景观 |
第二节 历史基因与现代城市隐喻 |
第三节 文化选择与区域文学的互文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大事年表(1898—1949)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解构与重建 ——新文化运动与孔学的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和目的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孔学地位的升降隆替与新文化运动的由来 |
一、孔学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升降隆替 |
1. 鸦片战争前后今文经学的复活与孔子的重读 |
2.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学与宋学的消长 |
3. 洋务运动时期孔子及儒学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4. 戊戌维新时期对孔子及儒学的触动与改造 |
二、辛亥革命前后尊孔与反孔的对峙 |
1. 革命派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 |
2. 国粹派对孔子和儒学的态度 |
3. 无政府主义对孔子的批判 |
4. 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尊孔复古论思潮 |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与“打倒孔家店” |
一、《新青年》创办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2. 《青年》杂志的创办 |
二、“打倒孔家店”——对孔学的极端否定 |
1. 陈独秀对孔学的批判 |
2. 李大钊对孔学的批判 |
3. 易白沙对孔学的批判 |
4. 吴虞对孔学的批判 |
5. 胡适对孔学的批判 |
6. 鲁迅对孔学的批判 |
7. 钱玄同对孔学的批判 |
三、“礼教吃人”——对中国文化的彻底否定 |
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
第三章 “昌明孔学”与中西文化之争 |
一、激进与保守——中西文化之争 |
1. 中西文化论战 |
2. 新旧文化观之论争 |
3. 科玄论战 |
二、“昌明孔学”——东方文化派对孔学的坚守 |
1. 东方文化派出现的原因 |
2. 东方文化派的特点 |
3. 东方文化派的“昌明孔学” |
4. 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
5. 东方文化派的历史意义 |
三、“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派对孔学的挺立 |
第四章 新儒家的兴起与孔学的重生 |
一、对狭义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责斥 |
1. 什么是文化保守主义 |
2. 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发展 |
3. 现代新儒学的兴起 |
二、对文化激进主义的批判 |
三、为孔子出头与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形成 |
1. 为孔子出头 |
2. 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形成 |
第五章 20世纪孔学的命运 |
一、新文化运动与百年孔学 |
二、否定与传承的变奏 |
三、情感与理性的纠结 |
四、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陈氏高中本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陈登原生平简介 |
二、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 |
(二)关于陈登原的研究 |
(三)关于世界书局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陈登原编写《陈氏高中本国史》的指导思想 |
一、民国时期自编教科书热潮的推动 |
二、学衡派史学思想的影响 |
(一)运用批评和实证的方法 |
(二)史学研究的范围比传统史学更广泛 |
(三)研究历史的目的是探求社会发展的规律 |
三、陈登原先生此前已取得的史学研究成果 |
(一)《中国文化史》对《陈氏高中本国史》的影响 |
(二)《唐人故事诗》对《陈氏高中本国史》的影响 |
(三)已发表的期刊论文对《陈氏高中本国史》的影响 |
第二章 《陈氏高中本国史》的结构和内容 |
一、《陈氏高中本国史》的结构分析 |
(一)教材封面 |
(二)文字排版 |
(三)编写体例 |
(四)历史分期 |
二、《陈氏高中本国史》的内容分析 |
(一)教材课文系统的内容 |
(二)教材课文辅助系统的内容 |
第三章 《陈氏高中本国史》的评价 |
一、《陈氏高中本国史》的优点 |
(一)取材得当,首提“四大发明” |
(二)重视纪年,时序线索清晰 |
(三)语言生动,活用诗歌对偶 |
(四)导向正确,培养领土意识 |
(五)前后勾连,知识点相互照应 |
二、《陈氏高中本国史》的缺点 |
(一)上下册图表分布比例失衡 |
(二)存在少数错别字 |
(三)使用民族蔑称 |
三、《陈氏高中本国史》对现代教材编写的启示 |
(一)要着意教材取材的创新性 |
(二)要注重时间观念的浸润 |
(三)要加强语言的生动性 |
(四)要强化家国情怀素养的渗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文化冲突研究 |
2.文化调适研究 |
3.近代中国留美生研究 |
4.胡适留美研究 |
5.吴宓留美研究 |
6.文献述评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1.文化冲突与文化调适 |
2.近代中国留美生 |
3.胡适日记 |
4.吴宓日记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历史研究法 |
2.文献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胡适、吴宓的教育文化背景 |
(一)家庭背景 |
1.胡适的家庭背景 |
2.吴宓的家庭背景 |
(二)地域文化 |
1.胡适与徽州地域文化 |
2.吴宓与关中地域文化 |
(三)受教经历 |
1.胡适留美前的受教经历 |
2.吴宓留美前的受教经历 |
二、胡适、吴宓的文化冲突体验 |
(一)学习课业 |
1.语言方面 |
2.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 |
(二)社会生活 |
1.宗教信仰 |
2.家庭观念 |
3.婚姻观念 |
4.性别观念 |
(三)小结 |
三、胡适、吴宓的文化调适的路径 |
(一)胡适:乐观主义中的宽容与自由 |
1.转校哥大、追随杜威 |
2.朋友所在即是吾乡 |
(二)吴宓:悲观主义下的彷徨与解脱 |
1.缘遇哈大、服膺白璧德 |
2.吾友即吾师 |
(三)小结 |
四、胡适、吴宓的文化调适之实践 |
(一)输入学理、再造文明 |
1.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
2.“再造文明”与新教育 |
(二)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
1.吴宓的中西文化观 |
2.“融贯中西”与人文教育 |
(三)小结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胡适国外演讲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与时代》的时代、思想背景与主旨 |
第一节 危机与转型的时代 |
一、民族危机:民族生存与民族认同 |
二、伦理危机:新旧伦理的冲突与科学、人文的冲突 |
第二节 思想承续 |
一、伦理思想史上的东南学派 |
二、《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一脉相承的伦理观 |
三、《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伦理思想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 |
一、伦理旨趣:融贯新旧、沟通中西 |
二、伦理精神指向:习道术、明人伦 |
三、伦理目标:“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 |
第二章 守望伦理传统 |
第一节 传统伦理文明的合理性 |
一、西化论否定传统伦理之反思 |
二、科学主义否定传统伦理之反思 |
三、传统伦理“尽人性”的合理生活态度 |
第二节 继承儒家伦理的路径探索 |
一、人文主义路径 |
二、非理性主义路径 |
三、新黑格尔主义路径 |
第三节 儒家伦理之“常德” |
一、人生态度与理想人格 |
二、孝亲与忠国 |
三、礼之别与乐之化 |
四、伦理承续与方法转变 |
第三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启蒙 |
第一节 科学的伦理启蒙 |
一、“重德轻智”之弊 |
二、科学社会中的伦理与社会中的科学伦理 |
三、责任伦理之先声 |
第二节 “自由”“平等”的伦理启蒙 |
一、从“天命”到自由意志 |
二、从等级依附到自由平等 |
第三节 伦理启蒙的特质 |
一、民族性之常与时代性之变 |
二、教育的伦理启蒙导向与功用 |
第四章 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与建构 |
第一节 伦理实体与伦理范式的转型 |
一、华夏、诸夷到“中华民族” |
二、“家-国”到“民族-国家” |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建构 |
一、“中华民族”的历史同一性 |
二、“王权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伦理基础 |
第五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政治伦理思想 |
第一节 伦理的政治:以伦理导政治 |
一、政治有道德论 |
二、伦理对政治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现代转型背景下的国际政治伦理 |
一、世界主义伦理到民族主义伦理 |
二、国家主权至上与反对强权 |
第三节 以启蒙民众为导向的国内政治伦理 |
一、“高调民主观”与“有组织的自由观” |
二、五权宪章之制度正当性 |
结语 救亡与启蒙的调和 |
一、道德选择型的个体身份认同模式 |
二、不可通约的民族价值与自由价值 |
附录:《思想与时代》作者发文统计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
意象(一)——“影” |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
意象(四)——黑斑、黑洞 |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
1. 时间与黑暗 |
2. 空间与黑暗 |
三、黑暗与人事 |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
二、远因:从“无明”始 |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
人名索引 |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关于学衡派历史背景研究 |
2.关于《学衡》杂志及其作者研究 |
3.关于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关系研究 |
4.关于学衡派文化观研究 |
5.关于新文化派进化文化观的研究 |
6.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论争研究 |
一、传统与变革之间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概况 |
(二)思想的启蒙——新文化运动 |
(三)西方思想的反思——新人文主义 |
(四)新人文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珠联璧合——学衡派 |
1.学衡派的知识背景 |
2.学衡派的酝酿 |
3.学衡派的形成 |
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建构理路之争 |
(一)不同的文化观:进化论与体用论 |
(二)不同的文化建构路向:反传统而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
(三)两派文化建构理路之争的终极体现——时代价值与永恒价值之争 |
三、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建构方案之岐 |
(一)文学 |
1.文学的载体:白话与文言 |
2.文学的内容:自由解放的“人的文学”与文以载道的“人间文学” |
(二)史学 |
1.求真的“疑古”史学 |
2.致用的“信古”史学 |
(三)人生观 |
1.科学的人生观 |
2.道德的人生观 |
四、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论争的结局 |
(一)新文化派趋向革命 |
(二)学衡派黯然退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象与问题意识 |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述评 |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及章节安排 |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新批评的产生、发展 |
第一节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国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回溯“新批评” |
第三节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观和美国新批评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运动时期对西方人文主义和新批评的接受 |
第一节 学衡派和梁实秋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译介和影响 |
第二节 新批评的译介和影响 |
第三节 学院中的夏济安和夏志清(1934-1949)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新处与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1950-1965) |
第一节 台港美新处和美国文学翻译计划 |
第二节 美新处与《文学杂志》 |
第三节 美援体制下的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文主义在台湾的汇流与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 |
第一节 从“人的文学”到《中国现代小说史》 |
第二节 “抒情传统”和“新批评”——《文学杂志》的人文主义汇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人文主义特征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呈现 |
二、人文主义和“新批评”的关系 |
三、人文主义文学与政治介入 |
四、台湾人文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确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学衡》杂志与人文主义精神——贺《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文主义再研究 ——以白璧德和吴宓为中心[D]. 李海青.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D]. 金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解构与重建 ——新文化运动与孔学的命运[D]. 李楠. 山东大学, 2020(09)
- [4]《陈氏高中本国史》研究[D]. 喻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D]. 黄诗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7]《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D]. 都萧雅. 东南大学, 2019(01)
- [8]《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9]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D]. 王哲. 青岛大学, 2019(02)
- [10]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D]. 何随贤.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