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形斑褶菇的生理特性和子实体的培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萍民[1](2014)在《几种祁连山野生食用菌生物学特性及分类鉴定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野生食用菌的资源分布、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驯化栽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目前野生食用菌的概况。针对目前野生食用菌存在资源广、利用少的状态,对祁连山几种野生食用菌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期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并为它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通过组织分离获得供试菌菌丝纯培养物,提取其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ITS片段的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对供试菌菌丝生长进行最适温度、最适pH、最佳碳氮源和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传统形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确认QL-1、QL-2和QL-3菌株均属于蘑菇属中的绵毛蘑菇;QL-4菌株属于蘑菇属中的浅灰白蘑菇;QL-5、QL-7和QL-10菌株初步确定为田头菇属中的三个新种;QL-6菌株属于离褶伞属中的荷叶离褶伞;QL-8和QL-9菌株均属于鬼伞属中的毛头鬼伞;QL-11菌株属于侧耳属中的粗皮侧耳。2.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了各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pH值、碳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QL-4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6℃,最优pH值为7.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最适无机盐和维生素分别为硫酸镁和Vb12;QL-5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4℃,最优pH值为6.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甘露醇和酵母粉,最适无机盐和维生素分别为硫酸锰和Vb5;QL-6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4℃,最优pH值为6.0~7.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淀粉和酵母粉,最适无机盐和维生素分别为硫酸钙和Vb合;QL-7、QL-8和QL-9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均为24℃,最优pH值均为7.0,最适碳源分别为葡萄糖、蔗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均为酵母粉,最适无机盐分别为硫酸锰、硫酸镁和硫酸锰,最适维生素分别为Vb合、Vb6、Vb12;QL-10、QL-11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分别为30℃和28℃,最优pH值均为7.0,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最适氮源均为酵母粉,最适无机盐均为硫酸锰,最适维生素分别为Vb2和Vb5。并通过多因素正交设计得出了各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3.通过研究供试菌在不同栽培料中的吃料能力,得出木屑栽培料和棉籽壳栽培料是各供试菌的较佳栽培料。同时,栽培试验也得出了部分菌株出菇的条件。其中QL-11菌株在温度为18-24℃、湿度为75-85%、弱光照射条件下出菇;QL-10菌株在温度为24℃、湿度为75-85%、黑暗处理条件下出菇;QL-8和QL-9菌株均在温度为24-30℃、湿度为75-90%、散光照射、覆土条件下出菇。
乌仁陶格斯[2](2010)在《内蒙古典型森林类型土生空团菌生态分布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内蒙古具有代表性的山地森林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黑里河天然针阔叶混交林,大青山、乌拉山山杨白桦天然次生林和油松人工林,贺兰山青海云杉天然林等调查区内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简称Cg)的分布与影响因子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结论如下:1、在5个代表性的森林植被类型调查区内,土生空团菌可与所有的群落建群树种形成菌根共生,其形态特征表现出较好的相似性,多为黑色棒状,但在外延菌丝数量、菌套厚度及侵染根的粗细上针阔叶树种及灌木间存在一定差异。2、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与根际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但都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呈正相关(P<0.05),与速效磷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除大青山、乌拉山油松人工林、贺兰山杜松林内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较低之外,其余调查区所有树种的自然侵染率都超过30%以上。3、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土生空团菌主要分布在样地的阴坡中、下部,而阴坡上部样地未发现该菌种。4、所选的11个菌株在纯培养条件下菌落呈绒毡状或绒毛状,全部呈褐色或褐黑色,菌丝体生长速率存在差异。根据菌落颜色、形态特征初步确定为土生空团菌菌株。采用DNA测序分析所测的11个菌株样本序列与GenBank中土生空团菌碱基序列的相似度为96%-99%之间,同源性较高,所以本研究所选的11个菌株均为土生空团菌。5、土生空团菌对促进幼苗生长作用明显。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菌根苗针叶出现萎蔫时间和临界抗旱时间较晚,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3%和47.6%。表明接种土生空团菌能够提高油松幼苗抗旱性。
图力古尔,萨仁图雅[3](2010)在《中国的球盖菇科(五) 广义斑褶菇属》文中指出通过观察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GDGM)及作者野外采集的共180份标本的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对中国球盖菇科的广义斑褶菇属及其所含的灰斑褶菇属(Copelandia Bres.)、疣孢斑褶菇属(Panaeolina Maire)和狭义斑褶菇属[Panaeolus(Fr.)Qul(s.str.)]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对中国分布的16个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显微线条图绘制,并编写了分种检索表。其中,包括1个新组合:栗褶疣孢斑褶菇[Panaeolina castaneifolia(Murr.)Sarentoya et Tolgor];2个中国新记录种:热带灰斑褶菇[Copelandia tropicalis(Ola′h)Singer&R.A.Weeks]、小型斑褶菇[Panaeolus alcidisM.M.Moser];12个省级新记录种:北京新记录种硬腿斑褶菇[Panaeolus solidipes(Peck)Sacc.],内蒙古新记录种硬腿斑褶菇[Panaeolus solidipes(Peck)Sacc.]、锐顶斑褶菇[Panaeolus acuminatus(Schaeff.)Qul.]、黑斑褶菇[Panaeolus ater(J.E.Lange)Khner&Romagn.]、紧缩斑褶菇[Panaeolus sphinctrinus(Fr.)Qul.]、红褐斑褶菇[Panaeolus subbalteatus(Berk.&Broome)Sacc.],吉林省新记录种半卵圆斑褶菇[Panaeolus semiovatus(Sowerby)S.Lundell&Nannf.]、栗褶疣孢斑褶菇[Panaeolina castaneifolia(Murrill)Bon],黑龙江新记录种红褐斑褶菇[Panaeolus subbalteatus(Berk.&Broome)Sacc.],宁夏新记录种变蓝灰斑褶菇[Copelandiacyanescens(Berk.&Broome)Singer]、锐顶斑褶菇[Panaeolus acuminatus(Schaeff.)Qul.],西藏新记录种红褐斑褶菇[Panaeolus subbalteatus(Berk.&Broome)Sacc.]。
计红芳[4](2007)在《防治杨树叶枯病的毒蘑菇菌株筛选及其生防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杨树叶枯病是东北地区苗圃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主要林木病害之一,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对该病的防治侧重于使用化学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化学农药是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由于在防治该病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目前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经济损失,寻求高效、安全、无污染的绿色生物农药更显得尤为迫切。毒蘑菇所含有的多种活性物质可抗菌、抗虫、抗病毒等,在生物防治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开发潜力,因而以毒蘑菇为来源研究开发防治杨树叶枯病的微生物农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8个毒蘑菇菌株中,筛选到了对叶枯病菌(A. alternata)生长抑制能力最强的菌株为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其培养液对该病原菌菌体生长的抑制率为61.44%,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1.45%;绒白乳菇(L. vellereus)生长的最适pH为67,最适生长温度为25℃;能较好地利用甘露醇、琥珀酸、甘氨酸,烟酸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研究了绒白乳菇(L. vellereus)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绒白乳菇(L. vellereus)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最佳提取工艺为发酵液与正丁醇以1?3萃取3h,萃取1次,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菌(A. alternata)菌体生长的抑制率为78.95%,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1.47%。通过对发酵液提取物室内防治效果,以及毒性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该提取物能够有效控制叶枯病斑的个数及病斑的扩展速度,接菌后4h施药与施药后4h接菌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8.99%和87.80%;对小白鼠进行经口灌胃染毒实验,确定了发酵液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为8570.8mg/kg,为低毒,提取物对小白鼠无触杀毒性,在杨树叶片上无残留毒性。发酵液提取物在pH57、3080℃的范围内抑菌活性稳定;浓度为0.1%的H2O2与Na2SO3不影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低浓度的Cu2+与Al3+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破坏严重,高浓度的Fe3+、Fe2+与Zn2+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有破坏作用;紫外线与贮存时间对其抑菌活性无影响。研究了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菌(A. alternata)的生物防治机理。结果表明,该提取物能够抑制菌体4种保护酶的活性,使膜脂过氧化严重;该提取物能够引起菌体ATP酶阶段性的增强,使同一阶段的HK、PK、LDH、SDH、MDH活力与辅酶Ⅰ含量下降,干扰了糖酵解与TCA循环的顺利进行,直接以菌体电导率、呼吸强度、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及菌体与孢子形态发生非正常的变化表现出来,最终使菌体膜系统完整性丧失。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技术,运用柱层析、TLC等方法对发酵液提取物中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能完全抑制叶枯病菌(A. alternata)生长的活性成分,纯度为98.805%,综合UV、IR、EI-MS、NMR的检测结果,推断此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8H9NO,分子量为135,化学名为1-(2-吡啶基)-2-丙酮,将其命名为绒白乳菇素PP。对绒白乳菇(L. vellereus)深层发酵生产1-(2-吡啶基)-2-丙酮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000mL):2g葡萄糖、50g麸皮、1.25g硫酸铵、1.25g黄豆粉、71.20mg无机盐、120mg烟酸,在此条件下测得发酵液中1-(2-吡啶基)-2-丙酮的含量为12.69mg/L。对绒白乳菇(L. vellereus)深层发酵生产1-(2-吡啶基)-2-丙酮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2.5%、装液量300mL/500mL、pH6、摇床转速120rpm、温度26℃、发酵天数12d,在此条件下测得发酵液中1-(2-吡啶基)-2-丙酮的含量为14.91mg/L,培养条件优化后的发酵液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叶枯病菌(A. alternata)的生长,并使发酵周期减少了3d。
陈越渠[5](2007)在《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区系多样性与森林植被和季节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物种多样性研究,共获得大型真菌标本400余份,共计261种,隶属于117属52科16目2纲。包括担子菌门12目43科101属240种,子囊菌门4目9科15属21种,其中丝盖伞属待定种1个,吉林省新记录种4个。并按照《Dictionary of TheFungi》第九版(2001)系统对物种名录进行编目。所有凭证标本都保藏在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所标本馆(HMJAU)。区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吉林老爷岭的大型真菌区系成分十分丰富,具有10个种以上的科有7个,含142种,占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总数的57.6%,科的数目只占总科数的13.5%。含有5个种以上的属有14个属,共计108种,占总种数的41.2%,而属的数目占总属的12.0%。此14个属中世界分布属有11个,其余3属为北温带分布属。从种的组成上看,世界广布种75个,占总种数的28.6%;北温带分布种有114个,占总种数的43.5%;北温带-澳大利亚分布种17种,占总种数的6.5%;温带-亚热带、热带分布种8种,占总种数的3.1%;欧亚大陆分布种14种,占总数的5.3%;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9种,占总数的3.4%;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种1种,占总种数的0.04%;中国-日本共有种9种,占总种数的3.4%;特有种1种,占总种数的0.04%。说明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区系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大型真菌多样性与森林群落和季节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从多样性与森林植被和季节变化两方面进行。根据老爷岭植物群落的不同将老爷岭划分成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等4个植物群落,4种植物群落中的大型真菌多样性差异表现在:(1)共有种数占植物群落Ⅰ、Ⅱ、Ⅲ和Ⅳ中大型真菌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6.57%、13.11%、29.63%和25.81%,说明4种植物群落中的大型真菌多样性表现有差异,这与这4种植物群落中的植被分布差异较大相符。季节动态研究表明,5月至8月真菌种逐月递增,8月份最多,之后又减少。
萨仁图雅[6](2006)在《中国斑褶菇属和裸盖菇属真菌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对中国粪生的、褐色孢子真菌类群中的白斑褶菇属(Anellaria Karst.)、灰斑褶菇属(Copelandia Bres.),疣孢斑褶菇属(Panaeolina R.Maire)、斑褶菇属[Panaeolus(Fr.)Quél.(s.ang.、)]和裸盖菇属[Psilocybe (Fr.) Kumm.]进行了分类学研究,详尽的描述了中国有分布的种,并综述了其国内外研究简史及民族菌物学意义。 通过观察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及作者野外采到的共213份标本的宏观形态和微观形态结构,对26个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显微线条图绘制,编写了每个属的分种检索表,并对每个种的担孢子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本论文包括采自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草原的一个拟定新种蒙古裸盖菇(Psilocybe mongolica Sarentoya et Tolgor);硬腿白斑褶菇[Anellaria solidipes (Peck)Sarentoya et Tolgor]和栗褶疣孢斑褶菇[Panaeolina castaneifolia (Murr.) Sarentoya et Tolgor]2个新组合;热带灰斑褶菇[Copelandia tropicalis (Ola’h) Singer & R.A.Weeks]、小型斑褶菇[Panaeolus alcidis Moser]、鳞柄裸盖菇(Psilocybe baeocystis Singer & Smith)、拟变蓝裸盖菇(Psilocybe wayanadensis K.A.Thomas,Manim & Guzmán)、越南裸盖菇Psilocybe yungensis Singer & Smith 5个中国新记录种;12个省级新记录种,分别为北京新记录种硬腿白斑褶菇[Anellaria solidipes (Peck) Sarentoya et Tolgor],内蒙古新记录种硬腿白斑褶菇[Anellaria solidipes (Peck) Sarentoya et Tolgor]、锐顶斑褶菇[Panaeolus acuminatus (Schaeff.) Quél.]、黑斑褶菇[Panaeolus ater (Lange) Hora]、紧缩斑褶菇[Panaeolus sphinctrinus (Fr.) Quél.]、红褐斑褶菇[Panaeolus subbalteatus (Berk.& Br.)Sacc.]、喜粪生裸盖菇[Psilocybe coprophila (Bull.ex Fr.) Kumm.],吉林省新记录种半卵圆白斑褶菇[Anellaria semiovata (Sow.ex Fr.) Pers.et Denn.]、栗褶疣孢斑褶菇[Panaeolina castaneifolia (Murr.) Sarentoya et Tolgor],黑龙江新记录种红褐斑褶菇[Panaeolus subbalteatus (Berk.& Br.) Sacc.],广东新记录种古巴裸盖菇[Psilocybe cubensis (Earle) Sing.],广西新记录种黄裸盖菇Psilocybe fasciata Hongo,宁夏新记录种变蓝灰斑褶菇[Copelandia cyanescens (B.& Br.) Sing.]、锐顶斑褶菇[Panaeolus acuminatus (Schaeff.) Quél.],西藏新记录种红褐斑褶菇[Panaeolus subbalteatus (Berk.& Br.) Sacc.]和毒裸盖菇Psilocybe venenata (Imai) Imazeki & Hongo。
周巍[7](2006)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鸡公山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大别山西端的一个着名主峰,因形状似雄鸡挺立而得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植被资源十分丰富,大型真菌种类繁多。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对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的生境特点、资源、演替过程做了重点研究,并探讨了该区植被类型与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真菌学调查方法、显微特征分类方法和化学试剂反应鉴定。 在真菌分类上,采用Hawksworth和G.C.Ainsworth等(1983年)的分类系统,真菌中文名主要引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真菌名词及名称》和《中国真菌总汇》中使用的中文名;对采集到的2062份大型真菌初步整理鉴定出包括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共43科、103属、302种。其中本区新记录11种。 研究表明:本区的大型真菌在垂直分布上,种的丰度、多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都以海拔300~650m分布最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或降低,各多样性指标呈递减趋势,季节分布上以7~8月份是大型真菌物种分布最丰富的月份,随着温度的下降和雨量的减少,种的丰度也明显下降;种群的组成和分布与植被类型及林中小生境、土壤类型等也有一定相关性。该区有200余种具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食用、药用造林等方面有重大的利用潜力。
何培新[8](2006)在《黄褐裸盖伞生物学及与其伴生菌点枝顶孢生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幻型毒菌简称迷幻菇,是一类在其子实体和/或菌丝体内含有活性色胺类毒素,能引起人或其他动物神经致幻型中毒的大型真菌。活性色胺类物质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含有吲哚环和二甲基氨基基团的幻觉诱发物,包括光盖伞素(psilocybin)、光盖伞辛(psilocin)、baeocystin、norbaeocystin等。致幻型毒菌属于世界性分布,种类繁多,包括裸盖菇属(Psilocybe)、花褶伞属(Panaeolus)、鹅膏属(Amanita)、球盖菇属(Stropharia)、裸伞属(Gymnopillus)、垂幕菇属(Hypholoma)、光柄菇属(Pluteus)、丝盖伞属(Inocybe)、锥盖伞属(Conocybe)、Panaeolfna、田头菇属(Agrocybe)等属的一些种类。 致幻型毒菌及其所含毒素可引起人或其他动物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心跳加快、收缩压上升、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增加、瞳孔放大、脸面潮红、出汗、发冷等症状;产生异常精神状态,出现陌生感、思维困难、兴奋及五官感觉(特别是视觉)和肢体感觉改变,甚至出现幻觉。由于在一些西方国家,年轻人滥用迷幻菇或其活性成分,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危害,使这类产品的吸食和扩散遭到了限制。但是由于这类真菌或其所含的活性生物碱在精神分裂症、强迫性神经失调、身体畸形恐惧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在治疗丛发性头痛和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在研究大脑奥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使得西方国家学者一直没有间断对其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致幻菌的生境调查和种类鉴定,活性色胺类物质提取、检测、鉴定、合成、代谢与分泌,以及在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我国对该领域的研究比较落后,仅进行了有限的生境调查和毒菌生物学研究工作,对毒素检测、合成及应用等研究没有进行。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种类为黄褐裸盖伞(Ps.fasciata),一种分布于中国和日本的致幻型毒菌。2002年2月在四川金堂采集到了该菌野生子实体。然而,子实体组织分离得到的菌丝体是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rictum)的混合物。采取菌丝片段法反复分离纯化,得到了两真菌各自的纯培养物。黄褐裸盖伞菌丝体在常见的土豆培养基上生长快,也很容易结实,为菌丝体和子实体应用奠定了基础。采用菌糠-棉籽壳-牛粪培养料人工培育黄褐裸盖伞子实体也获得了成功,但产量很低。
王建瑞,图力古尔[9](2006)在《近20年我国野生食用菌引种驯化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近20年来引种驯化出菇的野生食用菌50多种,按D.L.Hawksworth(1995)《真菌学字典》(第8版)分类学系统隶属于2个门、4个纲、9个目、25个科、33个属。今后应注重子囊菌、共生菌和一些特有种的引种驯化。
杜秀菊[10](2005)在《神经致幻型毒菌205(Psilocybe sp.)的初步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5新菌株(Psilocybe sp.)取自本实验室,是贺新生等人由野生子实体经组织分离所得,其分类地位是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球盖菇科、裸盖伞属。根据文献资料报道,裸盖伞属中有很多种类是产生神经致幻型毒菌,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在研究205的过程中,发现205是由纯205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 strictum W. Cams.)混生在一起的混合菌株。本实验通过单孢分离法和菌丝片段分离法两种分纯方法对205进行了分纯。实验证明,菌丝片段分离法效果良好。通过依次稀释、转管,借助于显微观察将205及其混生菌分离开来,205的菌丝有锁状联合,在琼脂培养基上有子实体扭结现象,其混生菌丝为点枝顶孢,没有锁状联合,有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器。对205的成功分纯,为205菌种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是分类和鉴定的基础。通过对纯化的205进行平板培养、平板插片培养,描述了205的菌落特征,菌丝特征及子实体等宏观上的形态特征,通过显微观察和扫描电镜的应用,描述了菌褶、担子和担孢子、菌丝的锁状联合等微观特征。 核糖体RNA(rRNA)是细胞中最古老的分子之一,具有结构、功能和进化的同源性。编码其rRNA前体的基因即rDNA,它是基因组DNA中中等重复并有转录活性的基因家族。本身具有进化的高度保守性,同时又富含高可变区域,成为较为理想的菌种鉴定及系统学研究对象。本文通过核糖体r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经纯化后克隆转化,双酶切验证后直接测序,运用相关序列分析软件对ITS区全序列进行分析,并和Genbank中的已有种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发现与序列号为AB158634的Psilocybe coprophila的同源性最高,为99%。 经典的形态分类学方法是分类和鉴定的基础,分子遗传学作为鉴定的辅助手段。本文将传统的分类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首次鉴定205为裸盖伞属中的可能为一新种。
二、钟形斑褶菇的生理特性和子实体的培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钟形斑褶菇的生理特性和子实体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几种祁连山野生食用菌生物学特性及分类鉴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食用菌简介 |
1.2 野生食用菌研究现状 |
1.2.1 生长环境与生态因子 |
1.2.2 对营养条件的要求研究 |
1.2.3 分类系统与分子生物学 |
1.2.4 化学成分与营养和药效作用的研究 |
1.3 野生食用菌的开发现状 |
1.3.1 栽培料的研究 |
1.3.2 栽培模式和出菇方式的研究 |
1.4 祁连山野生食用菌研究和开发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1.4 培养基(料)的配制和溶剂的准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分离与纯化以及制备 |
2.2.2 形态学观察 |
2.3 DNA 的提取和测定 |
2.3.1 菌丝体 DNA 的提取 |
2.3.2 DNA 纯度及浓度分析 |
2.4 ITS 技术 |
2.4.1 PCR 扩增的引物设计和合成 |
2.4.2 PCR 扩增反应及扩增产物检测 |
2.4.3 PCR 产物的纯化和 DNA 测序 |
2.4.4 DNA 序列分析 |
2.5 生物学特性 |
2.5.1 温度试验 |
2.5.2 pH 试验 |
2.5.3 碳氮源试验 |
2.5.4 无机盐和维生素试验 |
2.5.5 菌丝的长速和干重的测量 |
2.5.6 栽培种原种及栽培料的配制 |
2.5.7 菌袋的制作及覆土的配制和过程 |
2.5.8 出菇管理 |
2.5.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种的分离纯化 |
3.2 形态学描述 |
3.3 DNA 的检测 |
3.3.1 基因组 DNA 的电泳检测 |
3.3.2 DNA 浓度及纯度检测 |
3.4 ITS-PCR 分析 |
3.4.1 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
3.4.2 系统发育分析 |
3.5 生物学研究 |
3.5.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5.2 pH 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5.3 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5.4 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5.5 无机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5.6 维生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5.7 供试菌株培养基的优化 |
3.6 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
3.6.1 不同栽培料配方对供试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6.2 不同菌株的出菇试验 |
4 讨论 |
4.1 QL-1、QL-2、QL-3 的形态学描述 |
4.2 QL-5、QL-7、QL-10 的 ITS 鉴定 |
4.3 温度适应性问题 |
4.4 碳氮源利用性问题 |
4.5 栽培料实验中的问题 |
4.6 出菇实验中的问题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测序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内蒙古典型森林类型土生空团菌生态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菌根及其主要类型 |
1.2 外生菌根的概述 |
1.2.1 外生菌根及其特征 |
1.2.2 外生菌根的作用 |
1.3 外生菌根研究进展 |
1.3.1 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现状 |
1.3.2 外生菌根生态学研究 |
1.3.3 外生菌根生理学研究 |
1.3.4 外生菌根真菌的分类鉴定 |
1.4 外生菌根形成机制 |
1.4.1 菌根专化性及基因因素与菌根形成 |
1.4.2 菌根形成对植物根和菌丝的要求 |
1.4.3 外生菌根形成的过程 |
1.5 土生空团菌研究现状 |
1.5.1 土生空团菌分类地位 |
1.5.2 土生空团菌形态特征 |
1.5.3 土生空团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选题背景及研究思路 |
2.1 选题背景 |
2.1.1 内蒙古森林植被类型分布 |
2.1.2 外生菌根在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2.2 研究思路 |
2.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3 研究区概况 |
3 内蒙古典型森林类型区土生空团菌地带性分布 |
3.1 研究方法 |
3.1.1 调查区概况 |
3.1.2 菌根调查方法 |
3.1.3 根际土样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调查区宿主植物土生空团菌菌根形态特征 |
3.2.2 不同调查区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2.3 植被多样性与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的关系 |
3.3 小结 |
4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内土生空团菌分布及其季节动态 |
4.1 试验区概况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设置 |
4.2.2 菌根、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
4.2.3 土生空团菌菌根形态观察 |
4.2.4 土生空团菌出现频率 |
4.2.5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4.2.6 数据处理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人工林内土生空团菌分布 |
4.3.2 不同样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4.4 小结 |
5 土生空团菌菌株纯培养与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仪器设备 |
5.1.3 试剂及配方 |
5.1.4 研究方法及过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菌株纯培养 |
5.2.2 rDNA ITS的PCR扩增图谱 |
5.2.3 rDNA ITS序列的Blast比对结果 |
5.3 小结 |
6 土生空团菌与油松幼苗菌根合成及其提高幼苗抗旱效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菌株筛选 |
6.2.2 土生空团菌对油松幼苗的菌根感染率及菌根形态 |
6.2.3 土生空团菌对油松幼苗生长指标影响分析 |
6.2.4 土生空团菌对油松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4)防治杨树叶枯病的毒蘑菇菌株筛选及其生防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
1.2.1 毒蘑菇毒素的研究概况 |
1.2.2 乳菇属真菌的研究进展 |
1.2.3 天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化学结构研究方法 |
1.2.4 链格孢菌所引起的病害及其防治概况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毒蘑菇菌株筛选 |
2.2.2 绒白乳菇与杨树叶枯病菌的分类验证及其生物学特性 |
2.2.3 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室内防治效果及毒性研究 |
2.2.4 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菌防治机理 |
2.2.5 绒白乳菇发酵液抑菌成分分离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
第3章 抑制杨树叶枯病菌的毒蘑菇菌株筛选 |
3.1 毒蘑菇菌株筛选 |
3.1.1 毒蘑菇菌株对叶枯病菌菌体生长的影响 |
3.1.2 毒蘑菇菌株对叶枯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 绒白乳菇菌株分类验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2.1 绒白乳菇形态描述及培养特征 |
3.2.2 绒白乳菇ITS序列扩增及分析 |
3.2.3 绒白乳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
3.3 绒白乳菇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 |
3.3.1 发酵液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 |
3.3.2 菌体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 |
3.4 杨树叶枯病菌分类验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4.1 叶枯病菌形态描述及培养特征 |
3.4.2 叶枯病菌ITS序列扩增及分析 |
3.4.3 叶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5 毒蘑菇菌株筛选及分类验证分析 |
3.5.1 毒蘑菇菌株筛选方法 |
3.5.2 绒白乳菇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 |
3.5.3 绒白乳菇与叶枯病菌的分类验证及其生物学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酵液提取物室内防治效果及毒性研究 |
4.1 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室内防效测定 |
4.2 发酵液提取物的毒性 |
4.3 各种因子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4.3.1 pH值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4.3.2 氧化剂与还原剂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4.3.3 温度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4.3.4 紫外线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4.3.5 各种离子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4.3.6 贮存时间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4.4 发酵液提取物抑制叶枯病菌有效中浓度测定 |
4.5 发酵液提取物对供试其它菌生长的影响 |
4.6 发酵液提取物的化感作用 |
4.7 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与毒性分析 |
4.7.1 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
4.7.2 发酵液提取物的毒性 |
4.7.3 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菌的抑菌活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菌防治机理的研究 |
5.1 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菌生长过程的影响 |
5.2 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菌生理指标的影响 |
5.2.1 提取物对电导率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
5.2.2 提取物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2.3 提取物对蛋白质含量及合成的影响 |
5.3 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菌代谢酶系统的影响 |
5.3.1 提取物对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5.3.2 提取物对糖酵解途径中HK、PK与LDH活力的影响 |
5.3.3 提取物对TCA循环中SDH与MDH活力的影响 |
5.3.4 提取物对GDH与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
5.3.5 提取物对辅酶Ⅰ含量的影响 |
5.3.6 提取物对ATP酶活力的影响 |
5.4 发酵液提取物对叶枯病菌防治机理的分析 |
5.4.1 提取物对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5.4.2 提取物对糖酵解途径中HK、PK与LDH活力的影响 |
5.4.3 提取物对TCA循环中SDH与MDH活力的影响 |
5.4.4 提取物对GDH与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
5.4.5 提取物对辅酶Ⅰ含量的影响 |
5.4.6 提取物对ATP酶活力的影响 |
5.4.7 提取物与几种常规化学农药对病原菌作用机理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发酵液抑菌成分分离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
6.1 发酵液提取物抑菌成分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 |
6.1.1 薄层层析展开剂的选择 |
6.1.2 发酵液提取物的柱层析分离及对叶枯病菌的抑菌活性 |
6.1.3 组分IV的薄层层析分离及对叶枯病菌的抑菌活性 |
6.1.4 抑菌活性成分的纯度检测 |
6.1.5 抑菌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 |
6.1.6 1-(2-吡啶基)-2-丙酮的定量方法 |
6.2 绒白乳菇发酵生产1-(2-吡啶基)-2-丙酮培养基的优化 |
6.2.1 不同碳源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2.2 葡萄糖与麸皮用量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2.3 不同氮源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2.4 硫酸铵与黄豆粉用量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2.5 无机盐用量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2.6 不同生长因子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2.7 不同烟酸添加量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2.8 发酵培养基优化正交实验 |
6.3 绒白乳菇发酵生产1-(2-吡啶基)-2-丙酮培养条件的优化 |
6.3.1 通气量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3.2 初始pH值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3.3 温度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3.4 发酵时间对1-(2-吡啶基)-2-丙酮发酵的影响 |
6.3.5 发酵培养条件优化正交实验 |
6.4 发酵条件优化后的提取物对叶枯病菌的抑制效果 |
6.5 抑菌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其发酵条件优化分析 |
6.5.1 发酵液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的分析 |
6.5.2 深层发酵生产1-(2-吡啶基)-2-丙酮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生物多样性概述 |
2 大型真菌及其多样性 |
2.1 真菌在生物领域中的地位 |
2.2 大型真菌的基本特点 |
2.3 大型真菌的多样性 |
2.4 大型真菌多样性的价值 |
3 研究地概况 |
第一章 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多样性编目 |
2.2 待定种及吉林省新记录种的描述 |
2.2.1 Inocybe sp. |
2.2.2 长根黏滑菇 |
2.2.3 亚金黄黏盖牛肝菌 |
2.2.4 亚红顶枝瑚菌 |
2.2.5 亚绒白乳菇 |
第二章 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区系组成的统计和分析 |
1.2.2 地理成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的组成特征 |
2.1.1 区系组成 |
2.2 优势科属分析 |
2.2.1 优势科分析 |
2.2.2 优势属分析 |
3 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区系成分 |
3.1 科、属分析 |
3.2 种的分析 |
3.3 分布型谱 |
3.4 与其他地区区系关系 |
第三章 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多样性与森林植被和季节的相关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型真菌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 |
2.2 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季节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 区系多样性研究 |
1.3 群落多样性研究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斑褶菇属和裸盖菇属真菌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斑褶菇和裸盖菇的民族菌物学 |
3.1 蘑菇图与蘑菇石雕 |
3.2 神奇的苏玛 |
3.3 致幻剂 |
4 斑褶菇属(广义)Panaeolus s.l.的分类学研究 |
4.1 分类学研究简史 |
4.2 形态结构 |
4.3 分属检索表 |
4.4 白斑褶菇属Anellaria Karst. |
4.4.1 分种检索表 |
4.4.2 安的拉白斑褶菇Anellaria antillarum (Fr.)Denn. |
4.4.3 半卵圆白斑褶菇Anellaria semiovata (Sow.ex Fr.)Pers.et Denn. |
4.4.4 硬腿白斑褶菇Anellaria solidipes(Peck)Sarentoya et Tolgor |
4.4.5 白斑褶菇属存疑种和疑难种 |
4.5 灰斑褶菇属Copelandia Bres. |
4.5.1 分种检索表 |
4.5.2 变蓝灰斑褶菇Copelandia cyanescens(B.& Br.)Sing. |
4.5.3 热带灰斑褶菇Copelandia tropicalis(Ola'h)Sing.& R.A.Weeks |
4.6 疣孢斑褶菇属Panaeolina R.Maire |
4.6.1 分种检索表 |
4.6.2 栗褶疣孢斑褶菇Panaeolina castaneifolia(Murr.)Sarentoya et Tolgor |
4.6.3 黄褐疣孢斑褶菇Panaeolina foenisecii(Pers.ex Fr.)Maire |
4.7 斑褶菇属[狭义]Panaeolus(Fr.)Quél.[s.ang.] |
4.7.1 分种检索表 |
4.7.2 锐顶斑褶菇Panaeolus acuminatus(Schaeff.)Quél. |
4.7.3 小型斑褶菇Panaeolus alcidis Moser |
4.7.4 黑斑褶菇Panaeolus ater(Lange) Hora |
4.7.5 钟形斑褶菇Panaeolus campanulatus(L.ex Fr.)Quél. |
4.7.6 粪生斑褶菇Panaeolus fimicola(Pers.ex Fr.)Quél. |
4.7.7 大孢斑褶菇Panaeolus papilionaceus(Bull.:Fr.)Quél. |
4.7.8 网纹斑褶菇Panaeolus retirugis(Fr.)Gill. |
4.7.9 紧缩斑褶菇Panaeolus sphinctrinus(Fr.)Quél. |
4.7.10 红褐斑褶菇Panaeolus subbalteatus(Berk.& Br.)Sacc. |
4.7.11 斑褶菇属存疑种和疑难种 |
5 裸盖菇属Psilocybe(Fr.)Kumm.的分类学研究 |
5.1 分类学研究现状 |
5.2 形态结构 |
5.3 分种检索表 |
5.3.1 鳞柄裸盖菇Psilocybe baeocystis Sing.& Smith |
5.3.2 喜粪生裸盖菇Psilocybe coprophila(Bull.ex Fr.)Kumm. |
5.3.3 古巴裸盖菇Psilocybe cubensis(Earle)Sing. |
5.3.4 黄裸盖菇Psilocybe fasciata Hongo |
5.3.5 粪生裸盖菇Psilocybe merdaria(Fr.)Rick. |
5.3.6 蒙古裸盖菇Psilocybe mongolica Sarentoya et Tolgor |
5.3.7 赭色裸盖菇Psilocybe ochreata(B.et Br.)Hk.ex Guzm. |
5.3.8 毒裸盖菇Psilocybe venenata(Imai)Imazeki & Hongo |
5.3.9 拟变蓝裸盖菇Psilocybe wayanadensis K.A.Thomas,Manim & Guzmán |
5.3.10 越南裸盖菇Psilocybe yungensis Sing.& Smith. |
5.4 裸盖菇属存疑种和疑难种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致谢 |
(7)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研究地概况 |
2.1 研究沿革及人文状况 |
2.2 地质概况 |
2.3 气候特征 |
2.3.1 光能 |
2.3.2 气温 |
2.3.3 降水量与蒸发量 |
2.3.4 风 |
2.4 土壤 |
2.5 植被特征 |
2.5.1 常绿针叶林 |
2.5.2 常绿阔叶林 |
2.5.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2.5.4 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
2.5.5 落叶阔叶林 |
2.5.6 落叶阔叶杂木林 |
2.5.7 竹林 |
2.5.8 常绿灌丛 |
3.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子嚢菌门 |
4.1.1 炭角菌科 |
4.1.2 麦角菌科 |
4.1.3 肉座菌科 |
4.1.4 胶陀螺科 |
4.1.5 盘菌科 |
4.1.6 马鞍菌科 |
4.1.7 羊肚菌科 |
4.2 担子菌门 |
4.2.1 叉担子科 |
4.2.2 木耳科 |
4.2.3 银耳科 |
4.2.4 鸡油菌科 |
4.2.5 革菌科 |
4.2.6 灰珊瑚菌科 |
4.2.7 珊瑚瑚菌科 |
4.2.8 耳匙菌科 |
4.2.9 灵芝菌科 |
4.2.10 刺革菌科 |
4.2.11 齿菌科 |
4.2.12 牛排菌科 |
4.2.13 多孔菌科 |
4.2.14 裂褶菌科 |
4.2.15 牛肝菌科 |
4.2.16 桩菇科 |
4.2.17 红菇科 |
4.2.18 蜡伞科 |
4.2.19 口蘑科 |
4.2.20 粉褶菌科 |
4.2.21 毒伞科 |
4.2.22 光柄菇科 |
4.2.23 环柄菇科 |
4.2.24 伞菌科 |
4.2.25 粪伞菌科 |
4.2.26 球盖菇科 |
4.2.27 鬼伞科 |
4.2.28 丝膜菌科 |
4.2.29 滑锈伞科 |
4.2.30 鬼笔科 |
4.2.31 笼头菌科 |
4.2.32 地星科 |
4.2.33 马勃科 |
4.2.34 硬皮地星科 |
4.2.35 硬皮马勃科 |
4.2.36 鸟巢菌科 |
5.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附件(照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黄褐裸盖伞生物学及与其伴生菌点枝顶孢生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致幻型毒菌研究概况 |
1.1.1 研究和利用简史 |
1.1.2 种类和分布 |
1.1.3 中毒和治疗 |
1.1.4 人工驯化及毒素产生 |
1.2 致幻型毒素—光盖伞素和光盖伞辛 |
1.2.1 化学性质 |
1.2.2 提取与纯化 |
1.2.3 分析与检测 |
1.2.4 生物合成 |
1.2.5 化学合成 |
1.2.6 光盖伞素药理学 |
1.3 致幻型毒菌及毒素的应用 |
1.3.1 研究和治疗精神疾病 |
1.3.2 治疗丛发性头痛 |
1.3.3 帮助戒毒 |
1.3.4 减轻癌症晚期病人的痛苦 |
1.3.5 探讨大脑的奥秘 |
1.3.6 在辅助心理治疗方面的应用 |
1.3.7 对健康人群的有利作用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黄褐裸盖伞形态特征、菌种分离及子实体培养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子实体形态观察 |
2.2.2 菌丝体分离纯化 |
2.2.3 纯培养特征观察 |
2.2.4 子实体培养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子实体特征 |
2.3.2 菌种纯化 |
2.3.3 子实体培养 |
2.4 讨论 |
2.4.1 菌种分离 |
2.4.2 子实体培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ITS裸盖菇属系统发育分析和菌株鉴定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剂盒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丝体培养 |
3.2.2 基因组DNA提取 |
3.2.3 PCR扩增 |
3.2.4 PCR产物的凝胶回收纯化 |
3.2.5 PCR产物的T/A克隆和转化 |
3.2.6 PCR扩增产物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CR扩增及扩增产物的克隆和转化 |
3.3.2 DNA序列测定 |
3.3.3 DNA序列数据分析 |
3.4 讨论 |
3.4.1 ITS序列测定在致幻菌属种系统发育分析和菌株鉴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
3.4.2 不同研究小组提交的同一个种的ITS序列可能差别较大 |
3.4.3 ITS序列多态性可广泛应用于真菌系统分类与鉴定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黄褐裸盖伞生活史和交配型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担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4.2.2 涂布平板法孢子萌发 |
4.2.3 双层平板法孢子萌发 |
4.2.4 后熟处理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4.2.5 细胞壁裂解酶酶解处理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4.2.6 点枝顶孢菌丝提取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4.2.7 孢子单核体鉴定 |
4.2.8 单核体结实研究 |
4.2.9 交配型测定 |
4.2.10 诱导产生无性孢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担孢子萌发 |
4.3.2 孢子单核体的鉴定 |
4.3.3 单核体结实 |
4.3.4 交配型测定 |
4.3.5 生活史 |
4.4 讨论 |
4.4.1 担孢子萌发 |
4.4.2 孢子单核体鉴定 |
4.4.3 交配型测定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活性色胺类物质检测技术初步研究 |
5.1 黄褐裸盖伞粗毒的毒性实验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 |
5.2 定性检测试纸研制与应用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5.3 比色法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黄褐裸盖伞与其伴生菌点枝顶孢的生态关系 |
6.1 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主要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点枝顶孢在黄褐裸盖伞子实体上的分布 |
6.2.2 点枝顶孢对黄褐裸盖伞结实的影响 |
6.2.3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拮抗作用测定 |
6.2.4 点枝顶孢对黄褐裸盖伞担孢子萌发的影响 |
6.2.5 点枝顶孢对黄褐裸盖伞产生活性色胺的影响 |
6.2.6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菌丝生长适宜碳源测定 |
6.2.7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菌丝生长适宜氮源测定 |
6.2.8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菌丝生长pH测定 |
6.2.9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菌丝生长温度测定 |
6.2.10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胞外多糖酶活性测定 |
6.2.11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
6.2.12 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蛋白酶活性测定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点枝顶孢在黄褐裸盖伞子实体上的分布 |
6.3.2 点枝顶孢对黄褐裸盖伞结实的影响 |
6.3.3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的拮抗作用 |
6.3.4 点枝顶孢对黄褐裸盖伞产生活性色胺的影响 |
6.3.5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对碳源的同化利用 |
6.3.6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对氮源的同化利用 |
6.3.7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菌丝生长的pH范围和适宜pH |
6.3.8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 |
6.3.9 胞外多糖酶活性 |
6.3.10 多酚氧化酶活性 |
6.3.11 几丁质酶、β-葡聚糖酶和蛋白酶酶活性 |
6.4 讨论 |
6.4.1 点枝顶孢是黄褐裸盖伞的菌生菌 |
6.4.2 点枝顶孢不是黄褐裸盖伞的菌寄生真菌 |
6.4.3 两种真菌间的利用竞争使两者能够共同进化 |
6.4.4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间的干扰竞争比较微弱 |
6.4.5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的平衡进化 |
6.4.6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是偏利互生关系 |
6.4.7 黄褐裸盖伞和点枝顶孢仍然处于动态进化中 |
6.4.8 点枝顶孢是黄褐裸盖伞的内生菌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主持课题及获得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神经致幻型毒菌205(Psilocybe sp.)的初步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 有关毒菌 |
2 神经致幻型毒菌 |
2.1 神经致幻型毒菌的种类与分布 |
2.2 神经致幻型毒菌的研究和人工驯化 |
2.3 神经致幻型毒的应用 |
3 真菌的分类研究 |
3.1 传统的真菌分类 |
3.2 核酸技术在真菌分类与鉴定中的作用 |
3.2.1 研究对象 |
3.2.2 DNA分子标记技术 |
3.2.3 序列测定 |
3.2.4 分子性状的定量计算与进化树构建 |
4 有关裸盖伞 |
4.1 裸盖伞的分类地位 |
4.2 裸盖伞的种类及分布 |
4.3 裸盖伞物种的特征 |
4.4 目前对裸盖伞研究存在的问题 |
5 本论文立题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菌种的初步鉴定 |
第一节 205及其混生菌的分离纯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分离前的主要工作 |
1.4 分离纯化方法 |
1.5 菌落培养观察 |
1.6 菌丝体制样及染色 |
1.7 染样镜检及显微照相 |
2 结果 |
2.1 利用菌丝片段分离法分纯的结果 |
2.2 纯培养物的菌落特征 |
2.2.1 205的菌落特征 |
2.2.2 点枝顶孢的菌落特征 |
3 讨论 |
3.1 确定为205的依据 |
3.2 菌丝片段分离法的原理 |
3.3 单孢分离法对同属中其他种类的影响 |
第二节 经典分类学方法鉴定205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方法 |
1.2.1 培养皿特征观察 |
1.2.2 子实体特征观察 |
1.2.3 超微结构观察 |
1.2.4超微结构的观察 |
2 结果 |
2.1 菌丝形态特征 |
2.2 子实体特征 |
2.3 显微结构和扫描电镜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205的分子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菌丝体培养 |
1.3 仪器设备 |
1.4 试剂盒 |
2 研究方法 |
2.1 205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ITS区域特异性PCR扩增 |
2.2.1 引物及引物序列 |
2.2.2 PCR扩增体系 |
2.2.3 PCR产物的凝胶回收纯化 |
2.3 PCR产物的T/A克隆和转化 |
2.3.1 克隆体系 |
2.3.2 CaCl_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 |
2.3.3 转化 |
2.4 PCR验证重组质粒 |
2.5 PCR扩增产物测序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CR扩增结果分析 |
3.2 菌落PCR验证插入片段大小 |
3.3 双酶切验证阳性克隆 |
3.4 DNA序列数据的分析 |
3.5 BLAST分析 |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纯化205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仪器设备 |
1.3 培养基 |
2 菌丝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
2.1 测菌丝干重 |
2.2 测平板菌丝直径 |
2.3 试验方法 |
2.3.1 最适温度的确定 |
2.3.2 最适初始pH的确定 |
2.3.3 最佳氮源的确定 |
2.3.4 最佳碳源的确立 |
2.3.5 最佳碳氮比(C/N)的研究 |
2.3.6 无机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3 结果 |
3.1 最适生长温度 |
3.2 最适pH |
3.3 最适氮源 |
3.4 最适碳源 |
3.5 最佳碳氮比(C/N)的研究 |
3.6 四种无机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四、钟形斑褶菇的生理特性和子实体的培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几种祁连山野生食用菌生物学特性及分类鉴定的研究[D]. 吴萍民.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2]内蒙古典型森林类型土生空团菌生态分布的研究[D]. 乌仁陶格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08)
- [3]中国的球盖菇科(五) 广义斑褶菇属[J]. 图力古尔,萨仁图雅. 菌物研究, 2010(03)
- [4]防治杨树叶枯病的毒蘑菇菌株筛选及其生防机理研究[D]. 计红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12)
- [5]吉林老爷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D]. 陈越渠.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2)
- [6]中国斑褶菇属和裸盖菇属真菌分类学研究[D]. 萨仁图雅. 吉林农业大学, 2006(12)
- [7]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D]. 周巍.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8]黄褐裸盖伞生物学及与其伴生菌点枝顶孢生态关系研究[D]. 何培新. 山东大学, 2006(12)
- [9]近20年我国野生食用菌引种驯化概况[J]. 王建瑞,图力古尔. 中国食用菌, 2006(01)
- [10]神经致幻型毒菌205(Psilocybe sp.)的初步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杜秀菊. 山东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