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阶形式的浅孔爆破方案在工程实践中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念[1](2021)在《特长隧道竖井交叉段爆破施工安全振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隧道的修建数量增加,特长隧道的修建数量也逐渐增多,在特长隧道修建工程中,需要增加竖井和联络通道,给隧道带来通风以及加大工作平面。当对主隧道进行爆破开挖时,主隧道与竖井交叉段是受力突变的部分,所以,研究爆破荷载作用下,隧道与竖井交叉段的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本文以山区某特长公路隧道1号竖井附近段作为依托工程,通过MIDAS/GTS NX对主隧道与竖井交叉段或与联络通道交叉段的围岩和初期支护进行爆破作用的最大振速与应力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根据现场监测的数据,拟合出质点爆破振速公式,求解得出振动衰减系数α和场地系数K,为后续的爆破模拟提供依据;(2)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开挖进尺为0.5m,1m,1.5m,2m的四种模型,分析了主隧道与竖井交界面或与联络通道与竖井交界面的振速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开挖进尺的增加,隧道围岩的振速与应力逐渐增大,合理的安全开挖进尺宜选用1m;(3)建立了喷层厚度为60mm,90mm,120mm,150mm,180mm的初期支护结构模型,分析了主隧道与竖井交叉段的初期支护结构的最大振速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喷层厚度的增加,交叉段初期支护结构的最大振速与应力逐渐降低,建议合理喷层厚度为150mm;(4)建立了混凝土龄期为1d,3d,5d,7d,14d,28d的初期支护结构模型,分析了主隧道与竖井交叉段的初期支护结构的最大振速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龄期少于14d时,交叉段初期支护结构会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建议初支混凝土添加早凝剂,缩短循环爆破时间。
刘啸[2](2020)在《深井切顶留巷顶板稳定与协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切顶留巷具有取消区段煤柱,缓解采掘接续紧张,消除上隅角瓦斯积聚等技术优势,是提高煤炭回采率、降低巷道掘进率、实现深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技术方法之一。切顶留巷使用周期长,顶板受力复杂,顶板稳定影响因素多,给巷道顶板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深井切顶留巷顶板稳定与协同控制问题,采用相似模拟、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及工程验证等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了切顶留巷直接顶与基本顶结构演化特征、基本顶预裂爆破成缝与稳定机理、切顶爆破参数的卸压效应、切顶留巷直接顶全周期变形机理及顶板协同支护机理,提出了切顶留巷协同控制技术并进行了工程实例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切顶留巷直接顶与基本顶全周期力学结构为悬臂梁结构。通过相似模拟分析了切顶留巷直接顶与基本顶全周期结构演化特征,得到了预裂切顶能够起到卸压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顶留巷顶板稳定控制的关键问题。(2)获得了保证顶板成缝与保留岩体完整性的爆破参数及最优卸压效果的切顶参数。以祁东煤矿7135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聚能爆破、普通爆破、不同线装药密度及不同炮孔间距条件下裂纹扩展规律,不同切顶深度与切顶角度的顶板卸压效应,得到了炮孔间距与线装药密度(装药长度)是顶板成缝与保留岩体完整性的关键因素、切顶深度9m及切顶角度80°时卸压效果最优。(3)提出了动静耦合作用下切顶留巷基本顶成缝与稳定判据。基于岩层中应力波衰减公式,建立了基于抗拉强度的基本顶成缝判据,获得基本顶成缝时装药长度及炮孔间距之间的最小量化关系,基于动静耦合作用下基本顶受力特征,建立了基本顶力学模型,获得了以抗拉强度为临界指标的基本顶稳定判据,并获得了基本顶稳定时装药长度与炮孔间距的最大量化关系;揭示了爆破应力波在基本顶内呈拉压交替变换且巷道基本顶同一位置持续受到拉、压应力作用的传播规律。(4)建立了切顶留巷直接顶全周期力学模型,获得了切顶留巷直接顶变形机理。分析了切顶留巷直接顶全周期顶板结构与受力特征,建立了巷道直接顶全周期力学模型,获得了巷道顶板变形机理表达式,得到了切顶前后巷道顶板变形规律、留巷期间顶板变形量与巷内临时支护位置及支护刚度之间的量化关系。(5)研究了切顶留巷巷内协同支护机理。分析了切顶巷道留巷期间直接顶与基本顶协调变形力学特征,建立了直接顶与基本顶组合力学模型,得到了直接顶与基本顶层间剪应力计算表达式,获得了层间错动判据,分析了层间剪力差与锚杆支护网度、预紧力及临时支护体支护刚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分析并获得了临时支护阻抗层间错动具有显着的埋深效应。(6)提出了切顶巷道协同控制思路及祁东煤矿7135工作面留巷期间顶板控制技术,得到了切顶巷道顶板在一次采动至留巷稳定阶段,顶板最大变形量为318mm,垛式支架工作阻力位于合理变化区间,顶板未出现结构性失稳变形,实例验证了理论计算及顶板控制技术的合理性。图[84]表[17]参[151]
程晓强[3](2020)在《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静态膨胀致裂研究》文中指出论文提出利用化学膨胀剂代替炸药等高风险手段对悬顶进行膨胀致裂,并对此进行膨胀剂力学性能测试、膨胀致裂数值模拟、试件的膨胀致裂实验研究、工作面顶板膨胀致裂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开展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膨胀致裂的研究,并取得如下成果: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得出膨胀力产生的力学来源,并建立力学模型揭示了化学膨胀剂的致裂机理;设计了膨胀力性能测试装备,并通过多次测试得到最佳水灰比为0.33及膨胀力与孔径的特征曲线;利用正交方案设计了 12组不同孔径、孔距、孔深的FLAC3D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初步确定了膨胀致裂最佳钻孔参数,得出孔径为60mm孔距为40cm时的致裂效果最佳,并建立RFPA模型对该参数进行验证;设计了化学膨胀致裂的声热-微震实验,对混凝土试件膨胀致裂过程进行微震、声发射及温度监测并分析得出致裂过程分为初始阶段、平稳阶段、骤然膨胀阶段及残余反应阶段等4个阶段,掌握了致裂过程的能量事件规律;利用3DEC对工作面切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钻孔深度为6m,倾角为10°时切顶效果最佳;最终将以上研究所得参数结合现场实际进行工程实践应用,并取得预期效果,成功利用化学膨胀剂对综采工作面端头悬顶进行膨胀致裂切顶,并对施工设备进行改进使之在工程应用中更方便且成本更低。论文研究成果丰富了矿井顶板致裂手段,对矿井提出的“安全、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并对类似工程条件下工作面悬顶致裂具有一定借鉴参考价值。
叶志超[4](2020)在《京张高铁隧道群钻爆施工减振机理及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在小间距隧道爆破施工中,邻近隧道的开挖会对先行隧道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在爆破施工的过程中,通常要求采取一定的减振措施以保护先行隧道及其中间岩墙的稳点性。其中,使用电子雷管或在开挖隧道掌子面布设减震孔或减震沟是较为有效的减振方法。然而,布置不同参数的减震孔、减震沟或使用不同延时时间的电子雷管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减振效果。为了获得最佳的减振效果,本文结合京张高铁长城站三洞分离段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减震孔、减震沟以及电子雷管相关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适合实际工程的最佳参数组合,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得到较好的降振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段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开挖隧道掌子面上布置不同参数的减震孔对邻近先行隧道减震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减震孔的大小、间距、深度、排数及其与炮孔的距离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适合实际工程的减振效果最好的减震孔参数组合。(2)与减震孔的研究类似,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开挖隧道掌子面上布置不同参数的减震沟对邻近先行隧道减振效果的影响,得到减震沟的宽度和深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适合实际工程的减振效果最好的减震沟参数组合。(3)结合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在实际工程围岩条件下单孔振动波周期,并通过对不同延时时间下的掏槽孔爆破减振效率进行对比,得出在实际工程围岩条件下掏槽孔的最佳延时时间间隔。(4)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并根据《爆破安全规程》,对在DK68+185~DK68+115范围内的正洞爆破施工时的先行隧道衬砌稳定性进行评估。(5)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在实际工程中布置最佳参数组合的减震孔、减震沟或者使用电子雷管时的减震效率,并将其中减振效率最高的减振措施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有效降低了隧道振动。最后,结合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王平[5](2020)在《大断面隧道楔形掏槽爆破参数的优化》文中认为钻爆法是交通隧道、矿山开采、地下空间硐室开挖的主要开挖方式。由于受自由面与空间的条件限制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原因,隧道爆破目前国内水平还难以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爆破开挖。隧道普通施工工艺中,爆破超欠挖严重、爆破进尺短、爆破器材单耗高等现象仍然较为突出;随着材料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用大型自动化钻孔设备(如XE3C自动换三臂凿岩台车)取代在隧道和硐室爆破开挖中人工打眼、数码雷管推广使用、先进顶板管理和喷锚设备的采用,已成为隧道施工的发展趋势。如何充分利用自动化钻孔等设备改变传统爆破施工方法,提高爆破质量和爆破效果,是急需解决现代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重要问题,调查发现目前隧道施工不仅设备性能未能充分发挥,而且爆破效果还不如人工打眼的爆破效果。这给大量推广自动化钻孔设备在硐室爆破开挖中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就必须探讨与自动化设备相匹配的爆破参数。隧道爆破中,掏槽爆破是整个爆破的核心部分,它既决定着爆破效果,还控制着爆破开挖成本,因此,探索与自动化钻孔设备相匹配的掏槽爆破参数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本文以重遵高速公路扩容中的桐梓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全断面法开挖条件下与EX3C自动化三臂凿岩台车相匹配的中深孔楔形掏槽爆破参数,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各种岩性条件下大断面隧道爆破开挖的效果,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析影响隧道中深孔楔形掏槽爆破的因素,并将数值模拟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然后经过分析对比,确定最佳掏槽方式、掏槽排间延时、爆破进尺等问题,最终实现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爆破开挖成本,加大爆破进尺和提高爆破效率。
成磊[6](2020)在《隧道爆破掘进超挖控制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隧道建设规模也是日益扩大。目前,隧道掘进仍主要采用钻爆法施工,会不可避免出现超挖,而超挖不仅会增加出渣成本,还会增大支护成本。以往超挖往往直接归结于未采用光面爆破,但有些隧道即使采用了合理的光面爆破,超挖现象却依然严重,原因可能是掏槽爆破振动过大,造成隧道开挖边界外一定范围内的围岩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周边光面爆破半孔痕迹率低、超挖严重。故为了控制隧道爆破掘进超挖,本文以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万安隧道爆破掘进为例,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采用理论分析,研究掏槽爆破振动损伤,主要内容如下:1、解释了掏槽爆破振动过大,导致隧道开挖边界围岩振动损伤,进而导致周边光面爆破超挖严重的理由,并给出隧道围岩爆破振动损伤的判据。2、在爆破抵抗线垂直平分于炸药药包中心假设条件下,推导出倾斜孔的倾斜角度与爆破抵抗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单级倾斜孔掏槽围岩振动分析模型;在每级掏槽的掏槽孔是等距均匀分布的,且掏槽爆破的岩体体积固定的假设条件下,推导出多级掏槽的掏槽级数与对应级数下岩体量的分布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级倾斜孔掏槽围岩振动分析模型;在光爆孔均匀地分布在围岩四周的假设条件下,推导出光爆孔卸后影响区、光爆孔的密集程度和光爆孔减振率的关系,建立了光爆孔降振围岩振动分析模型;最后在同时满足上述三个彼此不互斥假设条件下,建立起隧道掏槽爆破围岩振动分析简化模型。3、在隧道掏槽爆破围岩振动分析简化模型下,结合苏联科学家萨道夫斯基由实验归纳出撒道夫斯基公式,从倾斜孔、多级掏槽和光爆孔三个方面展开理论分析,修正出隧道围岩掏槽爆破振动损伤圈的计算公式。4、运用修正出的隧道围岩掏槽爆破振动损伤圈的计算公式,以倾斜孔倾角、掏槽级数和光爆孔减振率为变量,得出不同变量下的掏槽爆破振动值,结合安全允许线,为优化掏槽爆破参数,提供隧道围岩掏槽爆破振动损伤圈控制技术。5、结合隧道围岩掏槽爆破振动损伤圈控制技术,综合考虑万安隧道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和安全高效性等因素,对倾斜孔倾角变量、掏槽级数变量和光爆孔减振率变量进行掏槽爆破参数优化,从而可找到指导万安隧道工程实践的最优解,并以图表形式表达参数优化的效果。
王祥献[7](2020)在《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大力发展,为了节约经济成本,市区有一部分采用露天爆破施工进行山体开挖。城区的露天爆破施工所产生的振动效应很有可能危机到周围建(构)筑物及人员的安全。因此,如何更好的减小露天爆破施工中所产生的爆破振动影响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露天爆破振动影响的大小,以此改进设计方案及施工流程来减少建(构)筑物的破坏及提高施工安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在建中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农博城土地平整工程为依托,在获取爆破振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并结合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齐发爆破和微差爆破对同一质点的爆破振动影响和不同高程震源所产生的爆破振动影响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爆破振动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对获取的爆破振动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中的K、?值,建立了研究区域爆破地震波峰值振速衰减经验公式,并对爆破地震波主频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主频随爆心距的变化规律。2、建立露天爆破施工三维数值模型,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影响控制爆破振动的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露天爆破振动的传播规律,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分析齐发爆破和微差爆破对爆破效果的影响,不同距离震源对同一质点的振动影响。3、结合福泉市农博城露天爆破开挖特点和周围环境状况,提出了多种减震控制措施,主要有减震掏槽爆破、选择合适的炸药、预裂爆破、毫秒微差延时爆破、水压爆破、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制定合理的起爆顺序、选用良好的爆破器材等。
周雯[8](2020)在《城市桥梁爆破拆除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爆破拆除技术因其在桥梁拆除中取得的优异效果,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在桥梁拆除工程中,早期主要依靠经验来进行,属于“粗放型”。随着桥梁爆破工程的增多,桥梁结构特点的不同以及爆破要求越来越严格,逐步向“精细化”转变。利用计算机的数值模拟技术对桥梁爆破效果进行模拟仿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实现桥梁预期爆破效果在现代桥梁拆除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显示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城市桥梁爆破从失稳到倒塌再到触地破坏的整个过程,与实际爆破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真实反映城市桥梁爆破拆除的情况,与实际效果相吻合,分析结果为本次爆破方案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典型类型桥梁的倒塌特点、失稳模式进行探讨,结合主要爆破技术在桥梁拆除中的优势,对不同结构形式城市桥梁桥墩的失稳力学模型和倒塌运动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桥梁爆破触地引发的地面振动公式进行了讨论和分析。2、采用ANSYS/LS-DYAN软件,选用分离式共节点模型建立某城市桥梁模型,模型中的钢筋和混凝土视为弹塑性材料,选用LS-DYNA中的*MATBRITTLEDAMAGE进行模拟,采用SOLID164单元模拟混凝土单元和地面单元,BEAM161单元模拟钢筋单元,通过设置材料的失效时间来实现桥墩的爆破,并详细探讨了桥梁倒塌全过程。对比分析了城市桥梁在不同爆破方案中下桥梁的受力、运动轨迹、倒塌速度以及桥梁触地引发的地面振动。3、根据数值模拟的爆破效果,结合城市桥梁实际爆破拆除案例,制定合理的爆破拆除方案,通过对比实际爆破效果与数值模拟效果,检验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马晴[9](2019)在《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爆破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台阶爆破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土石方开挖、水利水电等领域中,台阶爆破的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微差延时时间能够有效地降低爆破产生的振动,不同的起爆顺序对爆破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改善台阶爆破的工程质量,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的影响。本文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分别对台阶单排三炮孔正向起爆、反向起爆、中间起爆的爆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且将台阶逐孔爆破、齐发起爆、中间炮孔先起爆,两边炮孔同时起爆这三种不同起爆顺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起爆顺序对岩体爆破的应力传播规律的影响,分析爆破产生的振动以及位移的变化,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选用LS-DYNA自带的HJC材料本构以及高能炸药,分别模拟了正向起爆、反向起爆、中间起爆,对这三种起爆方式的应力传播规律、振动速度和位移的变化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反向起爆产生的应力以及速度最大并且衰减最快,其次是中间起爆,正向起爆产生的应力和速度最小且衰减最慢,对于爆破振动要求比较严格的项目,可采取正向起爆;不同起爆方式在药柱中部位置产生的位移最大并且中间起爆更有利于岩体破碎。(2)基于毫秒微差延时爆破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研究台阶逐孔起爆、中间炮孔先起爆,两边炮孔同时起爆、齐发爆破的爆轰过程的应力变化,对应力波的传播规律,以及振速、位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齐发起爆产生的有效应力和振速最大;逐孔起爆产生的有效应力最小,与齐发起爆相比,逐孔起爆的速度降幅为51.15%,中间先起爆,两边同时起爆的速度降幅为32.82%,逐孔起爆降振效果更好;逐孔起爆产生的位移最大,中间炮孔先起爆产生的位移最小,不利于岩体的破碎抛掷。(3)台阶微差爆破不同起爆顺序试验,将实测的齐发起爆、逐孔起爆、中间炮孔先起爆,两边炮孔同时起爆试验的振动数据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结论表明:逐孔起爆比中间炮孔先起爆、齐发起爆产生的振动小,有利于降振,爆后破碎效果更好。
孙宇[10](2019)在《城市地铁隧道下穿地下管线爆破施工与振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缓解全国各中大型城市内的交通压力,大规模修建地铁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城市地铁的修建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铁线路下穿地下复杂管线的问题,而预防爆破振动对管线的破坏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青岛地铁某地铁站工程为背景,以其下穿的供水管线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青岛地区特有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构筑物特点,积极寻找有效的施工方法,力求降低爆破振动对地下管线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总结出管道的有效应力变化特征。寻求该施工方法在其它相似地区的参考意义。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通过对相关领域现阶段的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了爆破地震波的传播及衰减规律,同时总结性地提出了多种减振控制方法,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和探究依据,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2)围绕研究内容进行现场试验及科学监测,以监测结果及现场客观环境为依据,利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及线性回归分析理论,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符合现场地质条件的萨道夫斯基振速衰减公式,为之后的振速预测提供了可靠工具,也为现场的爆破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3)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埋地供水管道进行受力模拟分析,总结出埋地管道的有效应力变化特征等。(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通过调整孔网参数、增大掏槽的比钻孔数、改变掏槽孔起爆方式等因素,对爆破方案进行优化。由监测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案成功的将爆破振动速度降低41.9%~69.23%,这一研究成果对后续的爆破施工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二、台阶形式的浅孔爆破方案在工程实践中的研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阶形式的浅孔爆破方案在工程实践中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特长隧道竖井交叉段爆破施工安全振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1 国内外现状 |
1.2.2 发展动态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中遇到的难点 |
1.3.4 解决方法和措施 |
1.3.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爆破振动基本理论 |
2.1 岩石爆破破坏基本理论 |
2.1.1 爆生气体膨胀作用理论 |
2.1.2 爆炸应力波反射拉伸作用理论 |
2.1.3 爆生气体和应力波综合作用理论 |
2.2 爆破应力波相关理论 |
2.2.1 爆破振动波的分类 |
2.2.2 爆破应力波的传播和衰减规律 |
2.2.3 爆破的内部作用 |
2.2.4 爆破的外部作用 |
2.3 爆破作用对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影响 |
2.3.1 爆破作用对围岩稳定性影响 |
2.3.2 爆破作用对初期支护结构的影响 |
2.4 爆破振动安全判断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隧道交叉段现场监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地形、地貌特征 |
3.1.2 地层概况 |
3.1.3 地质构造 |
3.1.4 爆破方案 |
3.2 爆破振动监控分析 |
3.2.1 监测内容与目的 |
3.2.2 现场监测设备 |
3.2.3 监测点设置与数据分析 |
3.2.4 山区某特长公路隧道监测数据分析 |
3.3 爆破振动安全速度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爆破开挖对隧道交叉段围岩的影响分析 |
4.1 模拟爆破方案设计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 |
4.2.2 建立模型 |
4.2.3 网格划分 |
4.2.4 设置边界条件 |
4.2.5 计算特征值 |
4.2.6 添加爆破荷载 |
4.2.7 爆破时程分析 |
4.2.8 模型监测点的选取 |
4.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1 主隧道最大振速分析 |
4.3.2 主隧道最大拉应力分析 |
4.3.3 安全系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爆破振动对主隧道初期支护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的建立和支护结构参数的选取 |
5.2 不同喷层厚度下爆破振动响应规律 |
5.2.1 振速分析 |
5.2.2 应力分析 |
5.3 不同龄期下爆破振动响应规律 |
5.3.1 振速分析 |
5.3.2 应力分析 |
5.3.3 支护安全距离研究 |
5.4 支护结构安全性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2)深井切顶留巷顶板稳定与协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沿空留巷顶板结构研究现状 |
1.2.2 切顶沿空留巷关键参数研究现状 |
1.2.3 沿空留巷顶板控制研究现状 |
1.2.4 岩体爆破致裂机理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深井切顶留巷顶板结构特征与关键问题分析 |
2.1 切顶留巷顶板结构演化特征 |
2.1.1 工程概况 |
2.1.2 相似模拟试验介绍 |
2.1.3 切顶留巷顶板结构演化特征 |
2.2 切顶留巷顶板位移及应力分布 |
2.2.1 顶板变形规律 |
2.2.2 顶板应力分布 |
2.3 切顶留巷顶板稳定控制关键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切顶留巷顶板卸压爆破参数研究 |
3.1 预裂爆破成缝参数 |
3.1.1 LS-DYNA模型建立 |
3.1.2 模拟结果分析 |
3.2 切顶卸压参数 |
3.2.1 切顶留巷模型建立 |
3.2.2 模型参数 |
3.3 切顶参数对卸压效应影响 |
3.3.1 切顶深度的卸压效应 |
3.3.2 切顶角度的卸压效应 |
3.4 切顶留巷顶板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 |
3.4.1 留巷前后顶板变形规律 |
3.4.2 切顶卸压埋深效应分析 |
3.4.3 二次采动巷道顶板变形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动静耦合切顶留巷基本顶成缝与稳定机理 |
4.1 巷道基本顶力学结构特征 |
4.2 基本顶成缝机理 |
4.2.1 成缝机理分析 |
4.2.2 成缝与炮孔间距及装药长度量化关系 |
4.3 切顶巷道基本顶稳定机理 |
4.3.1 动载作用下基本顶应力分布 |
4.3.2 应力波在固定端的透反射 |
4.3.3 动载拉应力分布规律 |
4.3.4 静载作用下巷道基本顶应力分布 |
4.3.5 稳定与炮孔间距及装药长度量化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切顶留巷全周期直接顶变形机理 |
5.1 直接顶受力特征分析 |
5.2 切顶留巷直接顶变形机理 |
5.2.1 巷道直接顶力学模型建立 |
5.2.2 巷道直接顶力学模型求解 |
5.2.3 巷道直接顶变形机理关键参数取值分析 |
5.3 巷道顶板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深井切顶留巷顶板协同控制技术 |
6.1 切顶留巷顶板协同支护机理 |
6.1.1 滞后工作面顶板运动特征 |
6.1.2 层间错动判据 |
6.1.3 顶板协同支护量化关系 |
6.1.4 顶板协同支护埋深因素分析 |
6.2 切顶留巷协同控制思路 |
6.2.1 切顶卸压优化应力环境 |
6.2.2 巷道顶板结构优化 |
6.2.3 巷道顶板协同控制体系 |
6.3 切顶留巷协同控制工程验证 |
6.3.1 工作面超前预裂爆破切顶技术 |
6.3.2 巷道顶板支护技术 |
6.3.3 切顶留巷顶板控制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3)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静态膨胀致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化学膨胀剂的研究现状 |
1.2.2 化学膨胀剂的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
1.2.3 预裂卸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化学膨胀剂的致裂机理及性能测试 |
2.1 化学膨胀剂的水化反应原理 |
2.2 化学膨胀剂的破岩力学分析 |
2.2.1 有界单孔膨胀致裂 |
2.2.2 多孔膨胀致裂 |
2.2.3 多自由面膨胀致裂 |
2.3 化学膨胀剂的破岩机理 |
2.4 化学膨胀剂的力学性能测试 |
2.4.1 不同水灰比条件下的体积膨胀率测试 |
2.4.2 膨胀力测试方案设计 |
2.4.3 .不同水灰比条件下的膨胀力性能测试 |
2.4.4 孔径对化学膨胀剂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膨胀致裂效果的数值模拟分析 |
3.1 膨胀致裂效果的正交方案设计 |
3.2 构建FLAC3D数值模型 |
3.3 膨胀致裂模拟分析 |
3.3.1 膨胀致裂模拟的应力分布特征 |
3.3.2 膨胀致裂模拟的塑性区分析 |
3.4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5 基于RFPA的最佳组合数值模拟分析 |
3.5.1 裂隙发育特征 |
3.5.2 裂隙发育过程中应力分布特征 |
3.5.3 同一监测点不同计算步下X、Y应力特征 |
3.5.4 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分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膨胀致裂的声热-微震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模型尺寸设计 |
4.1.2 模型砌筑材料配比 |
4.1.3 模型试件的砌筑 |
4.2 监测方案 |
4.3 实验过程及致裂效果 |
4.3.1 实验过程 |
4.3.2 膨胀致裂效果 |
4.4 监测数据分析 |
4.4.1 60mm孔径试件微震监测结果及分析 |
4.4.2 60mm孔径试件声发射监测结果及分析 |
4.4.3 60mm孔径试件温度监测结果及分析 |
4.4.4 不同孔径条件下的微震-声发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工作面切顶及其矿压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3DEC计算模型设计与构建 |
5.1.1 切顶高度及角度的选取 |
5.1.2 计算模型的构建 |
5.2 未切顶时的矿压规律 |
5.3 切顶高度对矿压规律的影响 |
5.3.1 切顶高度对覆岩运移的影响 |
5.3.2 切顶高度对覆岩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 |
5.4 切顶角度对矿压规律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膨胀致裂切顶工程实践 |
6.1 试验地点工程概况 |
6.2 膨胀致裂切顶方案及施工 |
6.2.1 膨胀致裂切顶所需材料及设备 |
6.2.2 钻孔布置方案 |
6.2.3 切顶孔的钻孔窥视监测分析 |
6.2.4 注浆及封孔工艺 |
6.3 膨胀致裂切顶效果分析 |
6.4 施工设备的改进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京张高铁隧道群钻爆施工减振机理及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从爆源处进行减振处理技术研究 |
1.2.2 从爆破地震波传播路径上减振技术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4 研究路线图 |
2 爆破地震效应及控制 |
2.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 |
2.1.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 |
2.1.2 爆破地震波与天然地震波的区别 |
2.2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 |
2.2.1 爆破地震波的类型 |
2.2.2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过程 |
2.3 影响爆破地震效应的主要因素 |
2.3.1 装药量 |
2.3.2 岩体性质 |
2.3.3 地形变化 |
2.3.4 自由面个数 |
2.3.5 爆破类型 |
2.3.6 装药方式 |
2.4 常用的爆破减振处理技术及机理 |
2.4.1 从爆源处进行减振处理技术 |
2.4.2 从爆破地震波传播路径上进行减振处理技术 |
2.5 小结 |
3 减震孔及减震沟减振效果研究 |
3.1 工程概述 |
3.1.1 项目简介 |
3.1.2 自然地理特征 |
3.2 ANSYS/LS-DYNA软件介绍 |
3.2.1 ANSYS/LS-DYNA软件功能特点 |
3.2.2 ANSYS/LS-DYNA软件的计算方法 |
3.3 模型及参数 |
3.3.1 对照模型的建立 |
3.3.2 参数的选取 |
3.3.3 应力波传播过程分析 |
3.3.4 对照模型计算结果 |
3.3.5 研究思路 |
3.4 减震孔不同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4.1 减震孔孔径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4.2 减震孔间距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4.3 减震孔深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4.4 减震孔与炮孔间距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4.5 减震孔排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5 减振沟不同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5.1 减振沟宽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5.2 减振沟深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6 小结 |
4 微差爆破减振研究 |
4.1 电子雷管概述 |
4.2 微差爆破减振原理 |
4.3 微差爆破作用时间选取原则 |
4.4 八达岭长城站三洞分离段合理间隔时间模拟 |
4.5 总结 |
5 长城站三洞分离段爆破方案优化 |
5.1 工程特点 |
5.2 监测方案 |
5.2.1 监测位置 |
5.2.2 监测仪器及其使用 |
5.2.3 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 |
5.2.4 监测结果 |
5.3 优化方案研究 |
5.3.1 研究思路 |
5.3.2 建立对照模型 |
5.3.3 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的对比 |
5.4 三种减振方法降振效果模拟评估 |
5.4.1 减震孔降振效果模拟评估 |
5.4.2 减震沟降振效果模拟评估 |
5.4.3 微差爆破降振效果模拟评估 |
5.5 微差爆破降振法的现场使用 |
5.6 总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大断面隧道楔形掏槽爆破参数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隧道掏槽爆破研究现状 |
1.3.2 爆破破岩机理研究现状 |
1.3.3 岩石损伤模型研究进展 |
1.3.4 隧道爆破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地形 |
2.2 工程地质状况 |
2.2.1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2.2.2 水文地质情况 |
2.2.3 不良地质条件 |
2.3 隧道设计简况 |
2.3.1 设计准则及标准 |
2.3.2 设计概况 |
第3章 开挖方法与掏槽方式 |
3.1 隧道开挖方法 |
3.1.1 新奥施工法 |
3.1.2 选择依据 |
3.2 掏槽 |
3.2.1 掏槽方式及优缺点 |
3.2.2 掏槽原理及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楔形掏槽稳定性分析 |
4.1 数值模拟 |
4.1.1 ANSYS/LS-DYNA有限元动力分析软件 |
4.1.2 ANSYS/LS-DYNA算法选取 |
4.1.3 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
4.2 开挖稳定性分析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参数 |
4.2.3 爆破进尺对围岩稳定性的分析 |
4.2.4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楔形掏槽爆破参数设计与工程实践及数值分析 |
5.1 爆破设计简要 |
5.1.1 方案设计原则 |
5.1.2 掏槽孔位置选取及布置原则 |
5.2 爆破参数 |
5.2.1 炮孔数确定 |
5.2.2 炮孔直径 |
5.2.3 掏槽孔深及超深 |
5.2.4 炸药单耗 |
5.2.5 掏槽孔距 |
5.2.6 掏槽孔内微差及布置位置 |
5.3 前期试爆 |
5.3.1 爆破参数及爆破效果 |
5.3.2 灰色关联分析法探析结果 |
5.4 实践优化 |
5.4.1 方案改进 |
5.4.2 最佳参数方案 |
5.5 数值模拟优化 |
5.5.1 模型参数 |
5.5.2 模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6)隧道爆破掘进超挖控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隧道爆破掘进超挖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1 爆破掘进超挖的形成原因及控制方法 |
1.3.2 爆破掘进超挖的数理统计分析 |
1.3.3 爆破掘进超挖的预测 |
1.3.4 爆破掘进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隧道围岩爆破振动损伤描述及判据 |
2.1 爆破振动的产生及传播规律 |
2.1.1 爆破振动的产生 |
2.1.2 爆破振动的传播规律 |
2.2 隧道围岩爆破振动损伤的描述 |
2.3 隧道围岩爆破振动损伤的判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掏槽爆破围岩振动分析简化模型 |
3.1 单级倾斜孔掏槽围岩振动分析模型 |
3.1.1 倾斜孔掏槽爆破 |
3.1.2 倾角与抵抗线的关系式 |
3.1.3 不同倾角下的抵抗线 |
3.1.4 工程倾角下的抵抗线 |
3.1.5 小结 |
3.2 多级倾斜孔掏槽围岩振动分析模型 |
3.2.1 多级掏槽爆破 |
3.2.2 不同掏槽级数下岩体量所占比的分布 |
3.2.3 掏槽级数与某次掏槽炸药量所占比的关系 |
3.2.4 掏槽级数与最大炸药量所占比的关系 |
3.2.5 小结 |
3.3 光爆孔降振围岩振动分析模型 |
3.3.1 光爆孔 |
3.3.2 光爆孔的减振算法 |
3.3.3 光爆孔的减振率取值 |
3.3.4 小结 |
3.4 建立隧道掏槽爆破围岩振动分析简化模型 |
3.4.1 倾斜孔方面 |
3.4.2 多级掏槽方面 |
3.4.3 光爆孔方面 |
3.4.4 隧道掏槽爆破围岩振动分析简化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围岩掏槽爆破振动损伤圈 |
4.1 隧道围岩掏槽爆破振动损伤圈的计算公式 |
4.2 系数x的计算取值 |
4.2.1 倾斜角度和掏槽爆破炸药用量的关系式 |
4.2.2 倾斜角度和系数x的关系式 |
4.3 系数y的计算取值 |
4.3.1 掏槽级数和最大炸药量所占比的关系式 |
4.3.2 掏槽级数和系数y的关系式 |
4.4 系数z的计算取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道围岩掏槽爆破振动损伤圈控制技术 |
5.1 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振动值 |
5.1.1 数值计算 |
5.1.2 图形分析 |
5.2 不同掏槽级数下的振动值 |
5.2.1 数值计算 |
5.2.2 图形分析 |
5.3 不同减振率下的振动值 |
5.3.1 数值计算 |
5.3.2 图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6.1 万安隧道开挖爆破设计 |
6.1.1 工程概况 |
6.1.2 爆破掘进炮孔布置 |
6.1.3 爆破掘进循环炸药用量及分配 |
6.1.4 装药及起爆 |
6.2 万安隧道掏槽爆破的参数优化 |
6.2.1 优化前的系数x、y、z |
6.2.2 优化后的系数x、y、z |
6.3 参数优化的效果 |
6.3.1 比较XDY截面的优化效果 |
6.3.2 比较YOZ截面的优化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7)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破震动效应研究现状 |
1.2.2. 控制爆破研究现状 |
1.2.3. 露天爆破振动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与成果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爆破振动基本理论 |
2.1. 爆破地震波 |
2.1.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机理 |
2.1.2. 爆破地震波的种类 |
2.1.3. 爆破地震波的基本参数 |
2.1.4. 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 |
2.1.5. 爆破地震波与天然地震波的异同 |
2.2. 爆破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
2.3. 爆破振动评判标准 |
2.3.1. 国外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
2.3.2. 国内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
2.4. 本章小结 |
3.露天爆破施工爆破振动测试研究 |
3.1. 福泉农博城工程概括 |
3.1.1. 工程简介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1.3. 工程环境情况 |
3.1.4. 工程重点保护桥梁 |
3.2. 爆破施工方案 |
3.2.1. 爆破设计要求 |
3.2.2. 爆破施工 |
3.2.3. 起爆网络设计 |
3.3. 爆破振动监测 |
3.3.1. 监测目的 |
3.3.2. 监测内容 |
3.3.3. 监测方法 |
3.4. 爆破振动监测结果分析 |
3.4.1. 监测数据 |
3.4.2. 峰值振速回归分析 |
3.4.3. 地表质点振动主频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露天爆破ANSYS/LS-DYNA数字模拟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模型概况 |
4.2.2. 模型参数选取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速度分析 |
4.3.2. 应力波分析 |
4.3.3. 位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城市桥梁爆破拆除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城市桥梁的爆破拆除应用现状 |
1.3 城市桥梁爆破拆除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待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城市桥梁爆破拆除技术及力学机理 |
2.1 城市桥梁爆破拆除技术 |
2.1.1 城市桥梁结构爆破失稳模式 |
2.1.2 爆破拆除技术及特点 |
2.1.3 城市桥梁拆除中爆破技术的应用 |
2.2 城市桥梁爆破拆除力学机理 |
2.2.1 城市桥梁倒塌的力学条件 |
2.2.2 墩柱失稳破坏力学模型 |
2.2.3 连续塌落力学模型 |
2.2.4 城市桥梁倒塌触地振动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本构关系及有限元模型 |
3.1 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
3.2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3.2.1 整体式模型 |
3.2.2 分离式模型 |
3.2.3 组合式模型 |
3.3 分离式共节点模型基本假定 |
3.4 钢筋混凝土材料模型 |
3.5 钢筋混凝土单元的类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桥梁爆破拆除数值模拟方法 |
4.1 爆破拆除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原理 |
4.1.1 有限元法 |
4.1.2 平面杆系有限元法 |
4.1.3 应用单元法 |
4.1.4 离散单元法 |
4.1.5 数值流行方法 |
4.1.6 边界元法 |
4.1.7 不连续变形分析法 |
4.1.8 有限元与离散元耦合的方法 |
4.2 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简介 |
4.3 ANSYS/LS-DYNA建模及求解过程 |
4.3.1 建立几何实体模型 |
4.3.2 网格划分 |
4.3.3 形成PART |
4.3.4 爆破切口的形成 |
4.3.5 接触定义 |
4.3.6 施加荷载 |
4.3.7 定义约束和边界 |
4.3.8 修改K文件求解 |
4.3.9 后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桥梁爆破拆除数值模拟及分析 |
5.1 桥梁模型概况 |
5.2 爆破方案优化设计 |
5.3 桥梁倒塌过程的模拟 |
5.4 桥梁倒塌过程的应力分析 |
5.5 桥梁倒塌过程的位移分析 |
5.6 桥梁倒塌过程的速度分析 |
5.7 桥梁倒塌过程的地面振动响应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桥梁爆破拆除方案优化设计及实施 |
6.1 工程概况 |
6.2 桥梁结构特点 |
6.3 爆破方案优化设计 |
6.4 爆破参数设计 |
6.5 爆破网络设计 |
6.5.1 起爆器材的选择 |
6.5.2 延期时间的设计 |
6.5.3 网路联接 |
6.6 爆破安全校核 |
6.6.1 爆破振动 |
6.6.2 塌落振动 |
6.6.3 爆破飞石 |
6.6.4 爆破冲击波 |
6.7 爆破安全防护 |
6.8 实际爆破效果与数值模拟效果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岩石爆破基本原理 |
2.1 岩石爆破的破坏过程 |
2.2 爆炸应力波的传播 |
2.3 爆生气体对岩石破碎的影响 |
2.4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
2.5 爆破效果的影响因素 |
3 台阶爆破柱状耦合装药不同起爆方式数值模拟研究 |
3.1 ANSYS/LS-DYNA程序简介及基本原理 |
3.2 台阶爆破材料参数的选取 |
3.3 台阶爆破柱状耦合装药不同起爆方式数值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影响的数值模拟 |
4.1 毫秒微差爆破理论 |
4.2 合理微差时间的选取 |
4.3 不同起爆顺序台阶微差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起爆顺序台阶微差爆破现场试验 |
5.1 爆破试验模型相似理论 |
5.2 现场试验方案 |
5.3 现场试验仪器 |
5.4 现场试验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城市地铁隧道下穿地下管线爆破施工与振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
2. 爆破振动及其基本理论 |
2.1. 爆破地震波特征及传播规律 |
2.2. 爆破振动对埋地管道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隧道掘进爆破试验中管道振动特征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爆破试验方案 |
3.3. 振动监测方案及结果分析 |
3.4. 隧道掘进爆破减振控制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4. 爆破振动数值模拟 |
4.1. ANSYS/LS-DYNA软件简介 |
4.2. LS-DYNA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4.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隧道上台阶爆破设计优化 |
5.1. 优化要点分析 |
5.2. 爆破参数优化 |
5.3. 爆破试验振动监测及优化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台阶形式的浅孔爆破方案在工程实践中的研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特长隧道竖井交叉段爆破施工安全振速研究[D]. 陈念. 重庆交通大学, 2021(02)
- [2]深井切顶留巷顶板稳定与协同控制研究[D]. 刘啸.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3]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静态膨胀致裂研究[D]. 程晓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4]京张高铁隧道群钻爆施工减振机理及技术[D]. 叶志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大断面隧道楔形掏槽爆破参数的优化[D]. 王平. 广西大学, 2020(05)
- [6]隧道爆破掘进超挖控制关键技术[D]. 成磊.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D]. 王祥献. 贵州大学, 2020(04)
- [8]城市桥梁爆破拆除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D]. 周雯.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9]不同起爆顺序对台阶微差爆破的影响研究[D]. 马晴.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10]城市地铁隧道下穿地下管线爆破施工与振动控制研究[D]. 孙宇.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