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乐山隧道出口段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成,何广沂[1](2021)在《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发展与创新》文中研究说明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于2002年12月18日通过了由重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认为该项技术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从鉴定到现在已近20个年头了,经不断持续研究和实际应用,其间有很大变化发展提高,以实际爆破效果和钻爆作业人员认可与否作为标准,把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重点阐述了各个阶段水压爆破技术的发展、创新、推广应用,特别是炮眼装药结构改进变化发展提高及其取得的效果,尤其是第三个阶段很受隧道掘进作业人员欢迎青睐,现在凡是推广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的队伍几乎全部采取第三个阶段的炮眼装药结构;最后,指出了下一步可研究方向,以期为同行参考。
薛正[2](2019)在《铁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现状调研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铁路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山岭或重丘地区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隧道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铁路隧道施工废水被认为是对环境影响的污染源之一。如果隧道施工废水不经过合理处置而直接排放,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展隧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是在总结、提炼国内外隧道施工废水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在建和规划川藏铁路等隧道施工废水治理的需求,通过对我国西南、西北、华南、东北等地区的13个铁路项目278个典型铁路隧道相关资料的收集,选取其中17座隧道在施工现场进行了大量调研、监测、试验及分析,在污染物因子确定、水量计算、工艺设计等问题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隧道施工期的废水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通过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隧道施工废水的水量可以分为施工废水及施工涌水,其中施工涌水占绝大部分。在目前“清污合流”的生产方式下,应综合考虑隧道防排水设计原则及相应防排水措施后,结合隧道预测正常涌水量并考虑相应水量折减(注浆防水或打泄水洞等)后,计算施工隧道废水处理水量规模。(2)典型铁路隧道的涌水水量波动大;涌水量与与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构造特性、气候、降水条件等密切相关。(3)首次厘清了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因子为SS和pH值,SS浓度范围约73-6250mg/L,pH值介于7-13。其中施工废水中SS浓度与掘进段岩性、洞口类型(顺坡/反坡)、水量(流速)等有关,废水中pH为弱碱性或碱性,出水pH超标(pH>9.0)的问题较为突出。(4)结合现场试验研究及工艺优化验证,“气浮”单元对施工废水污染物去除贡献率较低,建议取消“气浮”单元并补充“沉砂”和“pH调节”单元。通过本文,以期铁路环保设计人员能从中找到更加合理与完善的设计方案,从而进一步研究从源头减少水量的“清污分流”方案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3](2018)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致灾构造是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内在条件和控制因素,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兼具蓄积地下水的自然属性与突水突泥致灾性的社会属性,是地质条件与地下工程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通过221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统计分析,将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划分为3类11型,即岩溶类(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暗河型),断层类(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其他成因类(侵入接触型、层间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研究不同类型致灾构造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和地质判识方法,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岩溶类致灾构造突水突泥数量居首(约占48%,105例),断层类次之(约占29%,65例),最后为其他成因类(约占23%,51例)。提出4种典型的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即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和间歇破坏型。研究成果为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机制与灾害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刘效成,张恒,王路,涂鹏[4](2017)在《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处理研究现状分析》文中指出0引言对于隧道工程施工而言,地下水问题不可忽视。在隧道掘进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地下水进行预报和处理,对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和正常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经济、合理地处理好地下水问题,是隧道工程界一直研究且始终存在的一个难题。地下水处理的对策大体上分为两大类,即排水和堵水。实际上,排水和堵水通常相伴出现,因此"堵排结合"是治理隧道施工地下水问
刘建,刘丹,宋凯[5](2012)在《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排水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调查,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排水引发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主要包括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人居饮水困难、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和地面塌陷等。利用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该隧道排水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进行评价,其结果以Ⅳ级为主,综合反映出该隧道排水产生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较强,与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上述评价工作不仅可为该隧道防排水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为类似隧道工程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张旭东[6](2010)在《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成灾机理及其工程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岩溶灾害是我国山区隧道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也是目前工程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之一。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岩溶溃水的工程实际,对深部高压富水隐伏岩溶隧道溃水的基本概念、特征规律、形成机理、风险控制及综合整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①通过对马鹿箐隧道历次突涌水情况及其特征分析,将大体量且有一定静储量的高压岩溶水在隧道内以流体(伴随有泥、巨石)高速运移形式瞬间释放的涌水定义为岩溶溃水;基于马鹿箐隧道历次溃水事故的分析,得到岩溶溃水的基本特征,且界定了岩溶溃水的范围值。②结合马鹿箐隧道溃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了深部岩溶隧道溃水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与区域岩溶发育规模、单体溶腔的岩溶发育规模、地下水循环分带、地下水排泄与补给、溶腔填充物、岩溶形态与隧道的空间关系等因素的关系;揭示了诱发溃水的岩溶地质规律,提出了深部岩溶隧道溃水灾害的地质成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岩溶溃水高风险的隧道建设时应特别关注的地质因素及其预报和评估方法。③对隧道岩溶溃水力学机制和临近通过岩溶时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穿越填充型溶腔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溶腔沉积层厚度、隧道开挖宽度和溶腔水压力等对岩溶隧道围岩稳定和溃水风险的影响规律。④对导致隧道溃水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能够较全面反映具有溃水风险的隧道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调查,建立参评因子的判断矩阵及各级权重比较矩阵,并求得各因子的权重值。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具有溃水风险的隧道安全性评价模型及安全综合评价的评判标准,通过对马鹿箐隧道岩溶溃水灾害的风险评判,检验了评价所建模型合理性。⑤针对如何降低岩溶隧道溃水风险的问题,提出了泄水消能工法作为治理特大体量高压富水充填型隐伏溶腔的技术体系,通过管道泄水和洞室泄水的工程试验研究,得到合理的泄水消能的工程方法。并在马鹿箐隧道溃水灾害综合治理中得到成功应用。
龚睿[7](2010)在《隧道工程建设对隔档式岩溶富水背斜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观音峡背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对交通设施的需求和依赖性越来越大。在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时,很多地区往往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如在我国西南山区修建公路、铁路时,往往必须通过桥梁、隧道的方式来满足线路线型的需要。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很多隧道均遭遇了地下水灾害。一方面,大量的突水事故对隧道的安全建设和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险;另一方面,隧道大量排出地下水对于隧址区的地下水资源也是一种破坏。由于在一些隧道建设中发生的突水、涌水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一直以来均是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处理地下水灾害能力的提高,突水事故的敏感程度逐渐降低。而以往的隧道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以及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逐渐凸显出来。隧道建设所关注的焦点逐渐从地下水对隧道的危害转变为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危害,以及从地表景观的直接影响转变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和政策法规的完善,评价和预测隧道建设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影响以及程度已经成为了重大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程序。本文研究区位于重庆市西侧的中梁山,一系列的隧道建设对区域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对拟建的成渝客运专线歌乐山隧道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为在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的地区修建隧道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1.中梁山观音峡背斜主要划分为东槽谷和西槽谷两个近南北向独立的T2l和T1j岩溶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主要向北侧嘉陵江和南侧长江进行深循环排泄。T1f地层内的第一和第三岩溶赋水段为另外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同样分别向北面嘉陵江和南面长江进行循环排泄,出露面积小且接受相当有限的降雨补给,地下水赋存量十分有限,与隧道相互作用不密切。此外,山体东、西两侧切穿T3xj至T2l+T1j地层内的溪沟作为局部排泄基准面排泄部分地下水,构成局部径流系统。2.通过分析已有隧道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发现各个隧道与局部地下水径流系统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且对地下水的疏干及影响范围有限。表明东槽谷内隧道与浅层局部径流系统联系相对西槽谷更加紧密。同时也说明了东、西槽谷两个地下水径流系统各自的独立性。3.由于隧道对东槽谷地下水的敏感性高于西槽谷,由于东槽谷内的隧道段落位于襄渝铁路隧道北面800m处,因此判断东槽谷北面的影响范围往北侧扩展。而在渝遂高速公路大学城隧道建成后,东、西槽谷南面的影响范围均已经和成渝高速公路的影响范围连接,地下水已经受到了疏干作用,因此预计成渝客运专线隧道对其南侧的影响应不明显。由于拟建隧道在西槽谷内的洞身几乎位于漏斗中心部位,因此对西槽谷内地下水的改造作用较小,增加的影响范围不大。4.若在隧道建设期间隧道排水,而在隧道修建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封堵措施。由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的堵水实践来看,初步判断拟建成渝客运专线歌乐山隧道在进行堵水措施后地下水恢复的效果应比较明显。5.运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模拟不同条件下隧道开挖对隧址区地下水造成的影响。结果如下:(1)隧道在以排水为主进行施工时,考虑预测的平常涌水量18952m3/d情况下,对于原有的地下水降位漏斗扩大的范围为在已有的地下水降位漏斗基础上分别向南侧和北侧扩展800m左右。(2)隧道在进行超前堵水(考虑涌水量1890m3/d)的情况下,地下水径流场达到稳定条件下,对于原有的地下水降位漏斗的边界扩大不明显,仅东槽谷内漏斗的中心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扩大。
祝云华,刘新荣,黄明[8](2008)在《超前地质预报在歌乐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隧道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溶洞、突水、坍塌等常见的地质灾害,为了将地质灾害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施工前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详细介绍了TSP超前预测预报方法的原理,并以歌乐山隧道为例子,针对该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预测预报和红外线探测技术相结合,成功地预报了掌子面前方的地质信息以及隧道涌水情况,有效地指导了该隧道的安全施工。
孟凡军[9](2007)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思路,加快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全面落实铁路建设新理念,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隧道越岭往往成为山区铁路的最佳选择,铁路隧道所占线路的比重越来越大。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安康增建二线襄樊至胡家营段,大部分穿越鄂西北低山河谷、低中山河谷区,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正在建设的铁路隧道在施工期间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地质灾害和隧道衬砌变形破坏。本文以襄渝增建二线襄胡段铁路隧道为例,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即隧道施工期间的地质灾害、隧道衬砌病害和隧道监测等。通过上述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洞门前不设路堑,必须早进晚出,不破坏山体环境,尽量减少对边仰坡的扰动,提倡“超自然状态进洞”,及早完成洞口周围排水系统。(2)隧道洞口、浅埋、偏压、软弱破碎、与既有隧道小净距等复杂条件地段易发生坍塌、变形破坏,必须提高对该难点地段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认识,重视进洞前、施工前完整的施工方案的制定等各项准备工作(场地布置、预加固措施、施工方法等),方案经审核批准后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方案。(3)隧道在浅埋、偏压、软弱破碎等地段施工时,首要的是强调对围岩变形的控制而不是围岩变形的释放,具体做法是:①初期支护要强,即及时施作刚度较大的初期支护才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②二次衬砌要及时施作,不必拘泥于围岩变形速率必须小于0.2mm/d时方可进行的规定。(4)必须先固后挖,严格执行“先治水、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抢做门”27字方针,是隧道在通过浅埋、偏压、软弱破碎等特殊地段时防塌方及变形破坏和控制地表下沉最可靠的原则。(5)隧道在浅埋、偏压、软弱破碎等地段施工时,必须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尽量缩短台阶长度,及早闭合仰拱成环,特困难地段采用多台阶留核心土法环形开挖施工,能有效地抑制隧道拱顶下沉和收敛变形。(6)监控量测是施工的核心,必须认真快速获取结果,掌握洞室的变化特点,尤其要重视一倍洞径处及上下台阶位置的稳定性,这往往是塌方、变形的最危险时间的区段。必须重视时空变化效应,做到四及时,即及时支护、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修正。(7)必须坚持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动态管理;必须遵循信息化反馈设计、信息化施工、信息化动态管理。(8)提倡对隧道工程建设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优质优价管理,建立合理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优质优价管理制度,减少隧道工程的安全等级事故和质量隐患问题。
邓仁清[10](2006)在《高压富水隧道注浆堵水施工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歌乐山隧道帷幕注浆堵水施工及注浆堵水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对富水隧道的注浆堵水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对穿越岩溶、采空区和富水岩层隧道的止水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二、歌乐山隧道出口段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歌乐山隧道出口段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发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基本概念 |
3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初始研发历程 |
3.1 露天深孔水压爆破 |
3.2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理论 |
3.3 水压爆破技术实用效果 |
3.4 水压爆破技术的试点推广 |
4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变化发展创新历程 |
4.1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创新发展第一个阶段 |
4.2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创新发展第二个阶段 |
4.2.2 聚能水压光面爆破基本原理 |
4.2.3 隧道掘进水压聚能爆破实际应用 |
4.3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创新发展第三个阶段 |
4.3.1 光爆新型装药结构 |
4.3.2 光爆新型装药结构推广应用 |
5 结束语 |
(2)铁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现状调研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1 铁路隧道废水的来源及水量 |
1.2.2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水质 |
1.2.3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的排放影响 |
1.3 隧道施工废水水量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
1.3.1 简易水均衡法 |
1.3.2 地下水动力学法 |
1.3.3 其他方法 |
1.4 隧道施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关键技术及主要创新点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现场调研方法 |
2.3 样品的处理及分析方法 |
2.3.1 分析方法及主要仪器 |
2.3.2 主要化学试剂、药品 |
3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郑万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
3.1.1 隧道概况 |
3.1.2 隧道施工废水水质及水量特征研究 |
3.2 成兰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
3.2.1 隧道概况 |
3.2.2 隧道施工废水水质及水量特征研究 |
3.3 玉磨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
3.3.1 隧道概况 |
3.3.2 隧道施工废水水质及水量特征研究 |
3.4 丽香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
3.4.1 隧道概况 |
3.4.2 隧道施工废水特征研究 |
3.5 阳安二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
3.5.1 隧道概况 |
3.5.2 隧道施工废水特征研究 |
3.6 京张铁路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
3.6.1 隧道概况 |
3.6.2 隧道施工废水特征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及水量预测研究 |
4.1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及浓度分析 |
4.1.1 污染物因子来源及分析 |
4.1.2 主要污染物因子筛选及浓度分析 |
4.2 隧道废水水量和水量预测分析 |
4.3 小结 |
5 隧道施工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
5.1 典型隧道施工废水处理工艺及说明 |
5.1.1 沉砂池 |
5.1.2 隔油沉淀池 |
5.1.3 气浮工艺 |
5.1.4 过滤工艺 |
5.2 工艺优化分析 |
5.3 现场试验 |
5.3.1 混凝沉淀工艺试验 |
5.3.2 气浮工艺试验 |
5.3.3 过滤工艺试验 |
5.3.4 工艺组合试验 |
5.4 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处理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排水技术研究 |
1.1 钻孔、坑道排水 |
1.2 井点、管井排水 |
2 止水技术研究 |
2.1 注浆法 |
2.2 冻结法 |
2.3 模袋、索囊法 |
3 结语 |
(5)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排水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隧道工程概况 |
3 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
4 歌乐山隧道排水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与分析 |
4.1 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 |
4.2 评价结果分析论证 |
5 结论与建议 |
(6)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成灾机理及其工程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特点及灾害成因研究现状 |
1.2.2 岩溶隧道稳定性影响研究的发展现状 |
1.2.3 隧道岩溶突、涌水灾害的防治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4 隧道岩溶突、涌水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概念的提出及其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马鹿箐隧道工程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工程地质简况 |
2.3 马鹿箐隧道历次突涌水情况分析 |
2.3.1 泄水洞揭示溶腔前突水情况 |
2.3.2 泄水洞揭示溶腔后突水情况 |
2.4 隧道岩溶溃水的特征分析 |
2.4.1 岩溶突水的定义与分类 |
2.4.2 岩溶溃水概念的提出 |
2.4.3 岩溶溃水特征 |
2.4.4 岩溶溃水模式 |
2.5 岩溶溃水的界定 |
2.6 本章小结 |
3 深部岩溶隧道溃水灾害的地质成因分析 |
3.1 引言 |
3.2 马鹿箐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
3.2.1 工程地质概况 |
3.2.2 马鹿箐隧道水文地质特征 |
3.3 马鹿箐隧道诱发溃水灾害的溶腔地质分析 |
3.3.1 施工各阶段勘测到的溶腔空间几何形态 |
3.3.2 溶腔储水性质及动态变化 |
3.3.3 溶腔填充物 |
3.4 诱发溃水的岩溶地质规律分析 |
3.4.1 单体岩溶发育规模对岩溶溃水的影响 |
3.4.2 地下水循环带对岩溶水赋存的影响 |
3.4.3 岩溶地下水流场对岩溶溃水的影响 |
3.4.4 岩溶填充对岩溶溃水的影响 |
3.4.5 山岭隧道的局部深岩溶及其探测 |
3.5 本章小结 |
4 深部岩溶隧道溃水力学机制及其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岩溶溃水力学机制分析 |
4.3 临近通过岩溶时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
4.4 隧道穿越填充型溶腔围岩稳定性模拟研究 |
4.4.1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4.4.2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4.3 材料参数的确定 |
4.4.4 不同沉积层厚度的计算结果分析 |
4.4.5 不同隧道宽度的计算结果分析 |
4.4.6 不同溶腔水压的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具有溃水风险的岩溶隧道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 |
5.1 引言 |
5.2 隧道岩溶溃水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1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理论 |
5.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
5.2.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
5.3 隧道岩溶溃水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简介 |
5.3.2 溃水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5.4 马鹿箐隧道岩溶溃水安全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特大体量高压富水隐伏岩溶泄水消能工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泄水消能”工法主要内容 |
6.2.1 “泄水消能”工法的定义 |
6.2.2 泄水消能方式的分类 |
6.3 泄水工法的工程现场试验研究 |
6.3.1 管道泄水试验 |
6.3.2 洞室泄水试验 |
6.3.3 泄水试验效果 |
6.4 “高位排泥排水,低位排水固结”泄水消能工法研究 |
6.4.1 泄水洞低位揭露溶腔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
6.4.2 “高位排泥排水,低位排水固结”工法特征 |
6.4.3 覆盖层最小安全厚度的确定 |
6.5 泄水消能工法的安全风险控制 |
6.5.1 泄水消能的爆破安全控制 |
6.5.2 泄水期间的安全指标安全控制指标 |
6.5.3 预警预报监控 |
6.6 泄水消能效果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得奖情况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专利 |
(7)隧道工程建设对隔档式岩溶富水背斜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观音峡背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
1.2.2 研究区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川东隔档式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川东隔档式背斜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2.3 观音峡背斜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
2.4 观音峡背斜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 |
2.5 观音峡背斜水文地质条件 |
2.5.1 中梁山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5.2 隧址区局部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观音峡背斜(中梁山)水文地质条件演化 |
3.1 襄渝铁路中梁山隧道的影响 |
3.2 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的影响 |
3.3 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的影响 |
3.4 渝遂高速公路大学城隧道的影响 |
3.5 中梁山区域水文地质演化模式总结 |
第4章 成渝高速公路隧道水文地质条件校验分析 |
4.1 隧址区计算单元与边界条件概化 |
4.2 模拟的参数适用性及验证 |
4.2.1 天然条件下地下水径流特征 |
4.2.2 隧道修建后地下水径流特征 |
第5章 拟建成渝客专歌乐山隧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三维数值模拟 |
5.1 隧址区地质模型概化 |
5.2 地下水径流现状模拟 |
5.3 隧道排水条件工况下 |
5.4 隧道堵水条件工况下 |
5.5 隧道建成后堵水工况下 |
第6章 综合预测拟建隧道对地下水的影响 |
6.1 根据水文地质特征预测 |
6.2 根据地下水数值模拟 |
6.3 根据已有隧道的工程实践 |
6.4 隧道环境影响风险性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超前地质预报在歌乐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
2.1 预报原理 |
2.2 TSP预报方法理论基础 |
2.3 测线测点的布置 |
3 隧道工程概况 |
3.1 工程地质条件 |
3.2 隧道水文地质 |
4 歌乐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分析 |
5 结论 |
(9)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隧道及其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
1.2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问题的提出 |
1.3 工程项目背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襄渝二线襄胡段铁路隧道设计概况 |
2.1 设计概况 |
2.1.1 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
2.1.2 隧道洞口工程设计 |
2.1.3 隧道支护和衬砌设计 |
2.1.4 既有隧道加固设计 |
2.1.5 监控量测设计 |
2.1.6 防排水设计 |
2.1.7 辅助坑道设计 |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2.1 工程地质特征 |
2.2.2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章 浅埋偏压和软弱围岩特性及施工方法概述 |
3.1 浅埋偏压隧道 |
3.1.1 浅埋隧道 |
3.1.2 偏压隧道 |
3.2 软弱围岩隧道 |
3.2.1 对岩性进行判定的重要性 |
3.2.2 软弱围岩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危害 |
3.3 软弱围岩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 |
3.3.1 稳定掌子面 |
3.3.2 断面及时闭合 |
第4章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及对策 |
4.1 浅埋偏压围岩隧道施工 |
4.1.1 新黄龙滩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施工 |
4.1.2 王家沟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施工 |
4.1.3 马家沟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施工 |
4.1.4 新刘家沟隧道近口浅埋偏压施工 |
4.2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 |
4.2.1 王家沟隧道浅埋软弱围岩施工 |
4.2.2 马家沟隧道浅埋软弱围岩施工 |
4.3 下穿公路及城市构筑物隧道施工 |
4.3.1 下穿316国道施工 |
4.3.2 下穿城市构筑物隧道施工 |
4.4 下穿地表滑坡体隧道施工 |
4.4.1 概述 |
4.4.2 隧道浅埋段斜坡稳定性评价 |
4.4.3 隧道浅埋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 |
4.4.4 下穿地表滑坡体浅埋段施工 |
4.5 临近既有线隧道爆破施工 |
4.5.1 工程概述 |
4.5.2 临近既有隧道地段爆破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技术 |
5.1 概述 |
5.2 监测方案设计 |
5.2.1 监测目的 |
5.2.2 监测量测的内容 |
5.2.3 监测量测的测点布置 |
5.2.4 监测量测的方法 |
5.3 监测结果分析 |
5.3.1 地表沉降 |
5.3.2 软岩结构变形 |
5.3.3 超前地质探测预报 |
5.3.4 隧道爆破振动监测 |
5.4 监测信息的反馈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体会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主要工作业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高压富水隧道注浆堵水施工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注浆堵水的意义 |
3 与帷幕注浆相关的技术及机具设备的准备 |
3.1 富水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
3.2 帷幕注浆的设备研制与配套 |
3.3 注浆材料的研究及相关的实验数据 |
4 全环帷幕注浆堵水施工 |
4.1 注浆参数的设计 |
4.2 注浆工艺 |
4.3 质量标准 |
5 注浆堵水效果检查 |
6 小结 |
四、歌乐山隧道出口段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发展与创新[J]. 王树成,何广沂. 铁道建筑技术, 2021(07)
- [2]铁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现状调研及问题研究[D]. 薛正.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3]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J].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5)
- [4]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处理研究现状分析[J]. 刘效成,张恒,王路,涂鹏.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7(08)
- [5]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排水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J]. 刘建,刘丹,宋凯. 现代隧道技术, 2012(04)
- [6]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成灾机理及其工程处治技术研究[D]. 张旭东. 重庆大学, 2010(07)
- [7]隧道工程建设对隔档式岩溶富水背斜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观音峡背斜为例[D]. 龚睿.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4)
- [8]超前地质预报在歌乐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 祝云华,刘新荣,黄明.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8(01)
- [9]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 孟凡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10]高压富水隧道注浆堵水施工技术及应用[J]. 邓仁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