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哮喘病患儿激素治疗前后血清sICAM-1、NO、CKs和PEF水平变化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兰,张洪,杨训永,李群[1](2021)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ICAM-1、MMP-9水平与气道炎症、重塑的关系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气道炎症、重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的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血常规资料及外周血2 mL,检测血清sICAM-1、MMP-9水平,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肺部并计算气道壁厚度/气道管腔外径(T/D)、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分析sICAM-1、MMP-9水平与气道炎症指标、气道重塑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ICAM-1、MMP-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T/D、WA%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患儿血清sICAM-1、MMP-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T/D、WA%水平显着高于轻、中度组(P<0.01);哮喘患儿血清sICAM-1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T/D、WA%呈线性正相关(r=0.325、0.248、0.356,P<0.01),MMP-9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T/D、WA%呈线性正相关(r=0.489、0.437、0.572,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ICAM-1、MMP-9显着降低(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ICAM-1、MMP-9高于正常水平,与气道炎症及重塑指标具有相关性,可能在炎症进展及气道重塑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张诗雨[2](2021)在《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虚实夹杂证-肺实气虚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虚实夹杂证-肺实气虚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该型哮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按照西医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和中医虚实夹杂证-肺实气虚型哮喘的辨证标准,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国医堂的60例哮喘发作期患儿,按照门诊就诊顺序连续编号,通过SPSS26.0软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射干麻黄汤,对照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片,两组均按需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博利康尼),治疗疗程为7天,分别于首诊、治疗3天、治疗7天时记录患儿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变化并进行相应评分,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前后各项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结论,评定疾病总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比较:组内比较显示,治疗3天、7天后,两组在四项主症上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药物在治疗气喘、咳嗽、胸闷、哮鸣音上疗效显着。组间比较显示,治疗3天、7天后,两组在四项主症积分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哮喘发作期时两组药物在治疗气喘、咳嗽、胸闷、哮鸣音方面疗效相当,差异不显着。(2)两组治疗后次要症状比较:组内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治疗3天、7天后,9项次要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3天后,在改善咳痰、汗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腹胀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效果(P﹤0.05),在面色、食欲、大便症状上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7天后,除面色、食欲无明显改善外(P﹥0.05),其余7项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3天后,在咳痰、乏力、气短懒言、腹胀、面色、大便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更显着(P﹤0.05),在汗出、神疲及食欲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除咳痰外,两组之间汗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腹胀、食欲、大便8项次要症状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汗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腹胀、食欲、大便上疗效较对照组更佳,在改善咳痰这一项症状上,在治疗3天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3天时组间比较P﹤0.05),在治疗7天时,两组在治疗咳痰上疗效相当,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中药在改善咳痰症状上临床起效较西药更快速。(3)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显示,在治疗3天、7天后,两组患儿在主症总积分、次症总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上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主、次症上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组间比较显示,在治疗3天、7天后,两组在主症总积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4项主要症状上临床疗效相当;两组治疗3天、7天后在次症总积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治疗次要症状方面发挥出了中医药的临床优势。(4)两组加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人数次数比较:在治疗3天、7天后,统计结果显示:在加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人数和次数上,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在控制和改善临床症状上疗效优于对照组。(5)两组治疗后总疗效率比较:在治疗7天后,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控显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92.9%,控显率57.1%,两组总有效率和控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评价: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说明两组的临床用药安全性良好。结论:(1)加味射干麻黄汤与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虚实夹杂证-肺实气虚型均有临床疗效,且加味射干麻黄汤在总疗效方面优于盐酸丙卡特罗片。(2)加味射干麻黄汤可以有效改善哮喘患儿发作时气喘、咳嗽、胸闷、哮鸣音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方面,治疗7天后,在改善咳痰、汗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腹胀、食欲、大便等次要症状上优于盐酸丙卡特罗片,并且在改善咳痰症状上临床起效更快,提示加味射干麻黄汤可能会在改善肺脾气虚型患儿体质方面发挥一定的临床效果。(3)在加入雾化吸入博利康尼人数及次数上,治疗3天、7天后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说明加味射干麻黄汤在控制哮喘发作症状方面疗效更显着。(4)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虚实夹杂证-肺实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显着,未见明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陈少玲,陈小凤,李丹丹[3](2020)在《艾条灸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及对血清ET-1、NO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艾条灸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小儿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艾条灸。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指标,评定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hildhood-asthma control test, C-ACT)评分,测定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记录半年内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PEF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A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内,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1、N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条灸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小儿哮喘缓解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这可能与其调节血清ET-1、NO水平相关。
陈阿阮,程元辉,陈静[4](2020)在《沙丁胺醇与酮替芬联合治疗对小儿哮喘血清ET-1 NO CEC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沙丁胺醇与酮替芬联合治疗对小儿哮喘血清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哮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沙丁胺醇,观察组于其基础上加用酮替芬,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峰流量(PEF)]、血清ET-1、NO、CEC水平,并观察两组症状消退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PEF均显着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1、NO、CEC水平均显着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肺部啰音、气促以及喘憋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沙丁胺醇与酮替芬联合治疗小儿哮喘,可促进肺功能与临床症状恢复,疗效确切,可能与降低血清ET-1、NO、CEC水平有关,且安全性高。
闫雷雷[5](2019)在《益气化痰散寒方治疗哮病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总结益气化痰散寒方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纳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哮病患者72例,通过随机抽号方式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36例。中医组以益气化痰散寒方治疗,每日一剂,煎煮两次,上下午各服一次;西医组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剂(规格:50ug/250ug)吸入治疗,每日吸入两次,两组均连续治疗9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和组间的症状积分、肺功能、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变化与差异。研究结果:1.在中医证候总疗效方面,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P>0.05,无显着性差异。2.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内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中、西医两组治疗均可改善患者临床证候;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组间相比较,P<0.01,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治疗组在减轻中医症状方面优于西医对照组。3.在主要单项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相比,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喘息、胸闷、哮鸣音症状方面,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说明中医治疗组在改善喘息、胸闷、哮鸣音症状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4.在肺功能指标上,两组治疗后FEV1、FVC、PEF均有显着升高,中医治疗组升高优于西医组(P<0.05)。5.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1.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剂治疗比较,益气化痰散寒方可以显着改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可以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提高肺功能。2.益气化痰散寒方的优点是安全有效,副作用轻。
方玉梅[6](2016)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非发作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FeNO及血清IgE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儿童哮喘非发作期肺脾气虚证的综合疗效,包括总疗效、发病次数、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各主要次要症状体征积分及C-ACT评分,并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e NO)及血清Ig E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非发作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改进、提高及深入推广该疗法提供较为可靠的临床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方案。方法:收集哮喘非发作期肺脾气虚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共收集病例68例,其中对照组33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按需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我院自制穴位敷贴膏治疗一个疗程。穴位敷贴取夏至、初伏、中伏、末伏贴于膻中穴、双侧风门及肺俞、膈俞、脾俞9个穴位,每次留敷2-4小时,四次贴敷结束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6个月两组患儿总疗效、发病次数、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各主要次要症状体征积分及C-ACT评分,同时比较治疗前后1周两组患儿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e NO)及血清Ig E的变化情况。结果:(1)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疗效分别为82.86%和69.70%,治疗组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发作次数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着减少发作次数(P<0.01),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着减少中医症状总积分(P<0.01),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减少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P<0.01或P<0.05),且咳嗽及哮鸣音两个症状体征,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喘息、胸闷憋气及咯痰三个症状,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5)中医各次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减少各次要症状积分(P<0.01或P<0.05),且动则气短、自汗盗汗及乏力三个症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面色、舌质、舌苔及小便清长四个症状,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6)C-ACT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着改善C-ACT评分(P<0.01),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肺功能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着改善PEF、FEV1、FVC(P<0.01),并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8)Fe NO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着减少Fe NO(P<0.01),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9)血清Ig E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Ig E水平(P<0.01),并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能有效减少哮喘非发作期肺脾气虚证儿童的哮喘发作次数、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中医各主要次要症状体征积分,提高C-ACT评分,提高综合疗效,其作用可能与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减少呼出气中一氧化氮浓度及降低血清Ig E水平有关。
袁雪晶[7](2010)在《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难治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发病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哮喘严重危害个人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西医对于本病缓解期的治疗尚缺乏理想的方法和药物,而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哮喘缓解期运用中医药对全身进行调节,扶正固本,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减轻哮喘发作,是防治哮喘的有效途径。固本防哮饮处方是来自我科全国着名儿科专家(全国首批500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江育仁教授经验方,由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煅牡蛎、蝉蜕、陈皮、防风、辛夷、五味子和生甘草组成,具有补肺固表,健脾化痰的功效,在江苏省中医院已经应用30多年,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可减少、减轻哮喘发作,增强患儿体质,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哮喘缓解率。目前,就此处方申报并获批的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评价”正在试验中。本研究的临床部分属于该课题的一部分,实验部分从免疫及气道病理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该处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部分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遵循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原则,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观察,本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现将至2010年3月为止疗程满6个月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共100例,其中中药组51例、西药组49例。目的采用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观察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客观评价固本防哮饮用于哮喘缓解期,在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哮喘发作程度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0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临床研究,试验组采用固本防哮饮口服配合中药穴位敷贴;对照组用普米克都保吸入,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疾病、证候(主、次症)指标进行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症状积分进行比较。采用SPSS 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Ridit检验分析。结果1.中药组对主要疗效指标包括无喘息症状的天数、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严重度、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的影响治疗6个月的观察周期中,两组患儿无喘息症状天数、哮喘发作次数和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经t检验,无明显差异。中药组6个月的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显着低于西药组,经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西药组在疗程第1、3、6个月,上呼吸道感染次数,3、6个月哮喘发作次数、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均显着低于基线状态,经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中药组显着高于西药组,经Ridi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减少哮喘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但中药组在减少呼吸道感染方面,疗效更加显着。中、西药组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Ⅳ级严重哮喘发作。两组患儿在1、3个月时哮喘发作严重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6个月时经Ridit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1,中药组Ⅱ级以上的哮喘发作明显少于西药组。所以,固本防哮饮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有效方剂,在维持哮喘患儿无症状的天数、控制哮喘发作次数方面,与普米克都保疗效相近,但能更好地减轻哮喘发作的严重度,并能更好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2.中药组对患儿中医证候学的影响经两组证候疗效比较,除3个月时的出汗症状,6个月时的出汗、食欲食量和舌象外,其余两组证候学各时间点评分无显着差异;3个月中药组出汗评分显着低于西药组,6个月时的出汗、食欲食量和舌象评分显着低于西药组,经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提示中药组较西药组能够更好地改善患儿的出汗多,食欲不振、食量少,舌象异常的症状。中药组1个月的鼻痒喷嚏、流涕、咳嗽、气短、出汗、舌象和症状积分均显着低于基线,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西药组1个月的咳嗽、面色和症状积分均显着低于基线(p<0.05,p<0.01);中药组3个月的鼻痒喷嚏、流涕、咳嗽、气短、出汗、面色、乏力和症状积分均显着低于基线(p<0.05,p<0.01);西药组3个月的咳嗽、气短和症状积分均显着低于基线(p<0.05,p<0.01);中药组6个月的鼻痒喷嚏、流涕、咳嗽、气短、出汗、面色、乏力、食欲食量、大便、舌象和症状积分均显着低于基线(p<0.01);西药组6个月的鼻痒喷嚏、流涕、咳嗽、气短、出汗、面色、乏力和症状积分均显着低于基线(p<0.05,p<0.01)。提示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改善患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症状,而中药组在改善患儿出汗、食欲食量、舌象方面更具优势。3.中药组对患儿合并用药天数的影响合并用药次数两组相比无显着差异,观察时点1个月、3个月合并用药天数两组相比,无显着差异,6个月时及总合并用药天数中药组显着低于西药组。提示中药组能够缩短患儿合并用药的天数。4.中药组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期间,未见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有异常改变,未见患者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固本防哮饮临床应用安全。结论四个研究中心100例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治疗期6个月疗效和安全性评价。1.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中药组能显着减少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并能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鼻痒喷嚏、流涕、咳嗽、气短、出汗、面色、乏力、食欲食量大便、舌象得以改善,使症状总积分显着降低;2.中药组和西药组疗效比较,固本防哮饮在维持哮喘患儿无症状的天数,控制哮喘发作次数方面,与普米克都保疗效相近,但能更好地减轻哮喘发作的严重度,更好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缩短患儿合并用药的天数;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改善患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症状,而中药组在改善患儿出汗、食欲食量、舌象方面更具优势。3.安全性评价表明中药组临床应用安全。本项研究说明,中医治疗方案用于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有效。固本防哮饮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有效方剂,临床应用安全。但由于观察周期较短,尚不能确定其停药后的远期疗效,应进一步完成本研究的随访观察期研究,并进行患儿生存质量分析,可以更为客观地显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从而建立儿童哮喘缓解期的规范化中医药治疗方案,形成可推广的儿童哮喘缓解期治疗指南。实验研究部分实验一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治疗作用目的初步探讨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卵蛋白(OVA)致敏,然后多次雾化吸入OVA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在停止激发后给药4周,将模型小鼠分为四组,即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和固本防哮饮低、高剂量组,末次给药后24h观察药物对小鼠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以及肺脏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①模型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固本防哮饮可以剂量依赖性降低小鼠的气道反应性,降低氯化乙酰胆碱激发后小鼠肺阻力(RL)(p<0.05,p<0.01),改善肺功能状态。②模型组小鼠细胞计数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细胞分类计数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固本防哮饮可以降低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p<0.05,p<0.01),提示给予固本防哮饮后,可以改善模型小鼠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对于缓解哮喘及预防哮喘发作是有益的。③和模型组相比,固本防哮饮对小鼠BALF中IL-4无明显影响,但是可以显着增加BALF中IFN-γ,上调IFN-γ/IL-4的比值(p<0.05, p<0.01)。IFN-γ和IL-4分别代表体内Thl和Th2的功能水平,提示固本防哮饮可以调节机体Thl和Th2的功能。④正常组小鼠肺脏未见炎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完整,黏膜未见充血水肿,管壁和平滑肌厚度正常;而模型组小鼠肺脏可见支气管壁及平滑肌增生、增厚。给予固本防哮饮后,小鼠肺脏病理改变显着改善,支气管壁和平滑肌厚度明显减小,表明固本防哮饮可以改善哮喘小鼠的气道病理进展。结论固本防哮饮可以降低模型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降低BALF中细胞总数,降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BALF中IFN-γ水平,改善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重塑。实验二黄芪甲苷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气道反应性及气道病理的影响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确定黄芪甲苷是固本防哮饮的主要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OVA致敏,然后多次雾化吸入OVA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末次激发后第二天,将模型小鼠分为四组,即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和黄芪甲苷低、高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28天,末次给药后24h观察药物对小鼠气道反应性、BALF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BALF中IL-4和IFN-γ水平以及肺脏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①模型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黄芪甲苷可以剂量依赖性显着降低氯化乙酰胆碱激发后小鼠肺阻力(RL)(p<0.05,p<0.01),改善肺功能状态。②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显着增加,细胞分类染色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显着增加(p<0.01)。黄芪甲苷可以降低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也可以降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③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ALF中IL-4水平没有明显改变,这和一般的急性哮喘模型不同,但是小鼠BALF中IFN-γ水平显着降低,导致IFN-γ/IL-4比值也降低(p<0.05,p<0.01)。黄芪甲苷50 mg/kg.150mg/kg均可以显着升高模型小鼠BALF中IFN-γ水平,升高IFN-γ/IL-4比值,和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④气道病理显示,正常小鼠肺脏几乎没有炎症细胞,气道壁也是完整的,模型组小鼠肺脏有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气道壁明显增厚。黄芪甲苷治疗后小鼠肺脏炎症细胞浸润基本消失,气道壁厚度显着降低,接近正常水平。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肺脏气道上皮下仅有少量胶原沉积,表现为少量绿色区域。模型组气道上皮下可见大量胶原沉积,经统计后和正常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1)。黄芪甲苷可以降低模型小鼠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和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AS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几乎看不到PAS染色阳性细胞,模型组PAS染色阳性细胞显着增加(p<0.01),黄芪甲苷50、150mg/kg均可以降低模型小鼠PAS染色阳性细胞,和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黄芪甲苷可以显着升高BALF中IFN-γ水平,同时可以减少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及气道内黏液分泌。我们的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是有益的,在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中,可以作为一个补充治疗方法来弥补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
李泽钊[8](2009)在《补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病机特点,提出补肾祛风化痰的治疗方法,并据此组以方药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补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文献研究从中西医两个领域回顾和总结了对哮喘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及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的报道,掌握治疗哮喘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现状;研究分析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病因病机特点,提出补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本病,并据此法组方治疗,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临床研究通过对观察组(补肾祛风化痰组)与对照组(舒利迭组)两组有效率及ACT评分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肺功能(FEV1、PEF)的比较,评价补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疗效。结果:临床研究结束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30.00%,控制显效率为65.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2.22%,22.22%,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控制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喘息、咯痰、胸闷、咳嗽、肺部哮鸣音等主要症状、体征方面两组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观察组咯痰、胸闷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提高ACT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ACT评分均有显着提高(p<0.01),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对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两组治疗前后均有下降,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示可降低IgE水平(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方面,观察组(P<0.01)和对照组(P<0.05)的PEF、FEV1都有明显提高,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补肾祛风化痰法对慢性持续期哮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提高ACT评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机理可能与抗过敏、消除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慢性持续期潜在的气道阻塞等多种效应有关。
王晓岩[9](2009)在《中药喘息康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学研究及对哮喘豚鼠的干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症介质、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在许多国家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药喘息康颗粒(Chanxikang Keli,CXKKL)是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呼吸科的经验方,具有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临床主治哮喘,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等以寒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实验对中药喘息康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学及对哮喘豚鼠模型哮喘机制进行干预的研究,研究喘息康颗粒对支气管哮喘的药理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喘息康颗粒能延长由组织胺和氯化乙酰胆碱混合液喷雾所致豚鼠哮喘的引喘潜伏期,增加小鼠气道内酚红排出量,减轻小鼠二甲苯耳水肿反应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减轻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使二氧化硫引起小鼠咳嗽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和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另外,本实验还对哮喘豚鼠模型哮喘机制进行干预治疗研究,研究结果提示:喘息康颗粒能改善哮喘症状;减少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减轻哮喘豚鼠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降低豚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4含量,升高IFN-γ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升高豚鼠血清中Eotaxin含量,降低豚鼠肺组织中MMP-9及TIMP-1含量,增强豚鼠肺组织中IFN-γ基因表达,抑制豚鼠肺组织中IL-4基因表达,从而发挥抗炎、平喘作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孙勇[10](2008)在《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黏附分子、IL-4、IL-10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在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并哮喘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法对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5例过敏性鼻炎、35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及35例正常健康查体者血清中sICAM-1、sVCAM-1、sE-selectin、IL-4、IL-10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sICAM-1、sVCAM-1、sE-selectin、IL-4、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组血清中sICAM-1、sVCAM-1、sE-selectin、IL-4、IL-10水平较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组均增高,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IL-4与sICAM-1、sVCAM-1、sE-selectin之间,IL-4与IL-10之间,sICAM-1、sVCAM-1、sE-selectin与IL-10之间,均为正相关。结论sICAM-1、sVCAM-1、s E-selectin、IL-4、IL-10可能参与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生与发作,其水平的增高可能与过敏性鼻炎、哮喘的激活有关,提示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均以类似的炎性过程为特征。白介素-4(IL-4)可能参入黏附分子的表达上调。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炎症密切相关。IL-10增高可能是炎性细胞浸润加重的结果。
二、哮喘病患儿激素治疗前后血清sICAM-1、NO、CKs和PEF水平变化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哮喘病患儿激素治疗前后血清sICAM-1、NO、CKs和PEF水平变化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ICAM-1、MMP-9水平与气道炎症、重塑的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 标本采集及检测 |
4 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1 血清sICAM- 1、MMP- 9及气道炎症、重塑指标比较 |
2 哮喘患儿各亚组sICAM- 1、MMP- 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T/D、WA%比较 |
3 血清sICAM- 1水平与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的相关性分析 |
4 血清MMP- 9水平与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的相关性分析 |
5 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ICAM- 1、MMP- 9比较 |
讨 论 |
(2)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虚实夹杂证-肺实气虚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艾条灸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及对血清ET-1、NO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观察组 |
3 治疗效果 |
3.1 观察指标 |
3.1.1 肺功能检测 |
3.1.2 哮喘控制情况 |
3.1.3 随访半年的哮喘发作情况 |
3.1.4 血清学指标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治疗结果 |
3.3.1 两组治疗前后FEV1、PEF比较(表1) |
3.3.2 两组治疗前后C-ACT评分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1、NO水平比较 |
3.3.4 两组随访半年哮喘发作情况比较 |
4 讨论 |
(4)沙丁胺醇与酮替芬联合治疗对小儿哮喘血清ET-1 NO CEC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检测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肺功能变化比较: |
2.3 两组血清ET-1、NO、CEC水平变化比较: |
2.4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
2.5 两组安全性比较: |
3 讨论 |
(5)益气化痰散寒方治疗哮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哮病的认识 |
1.1 哮病的病名源流 |
1.2 古代医家的主要哮病病因、病机观 |
1.3 近代、现代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哮病的主要治则治法 |
2 支气管哮喘的现代研究进展 |
2.1 病理机制 |
2.2 药物治疗 |
3 益气化痰散寒法和益气化痰散寒方 |
3.1 益气化痰散寒法 |
3.2 益气化痰散寒方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观察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退出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治疗用药及治疗 |
2.1 治疗药物 |
2.2 治疗 |
3 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2 观察时点 |
3.3 临床症状、体征分值 |
4 疗效判定方法 |
4.1 症状疗效判定方法 |
4.2 肺功能比较 |
4.3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 |
5 统计学方法 |
6 观察结果 |
6.1 纳入者一般资料 |
6.2 疗效评价 |
讨论 |
1 合方的溯源 |
2 方药分析 |
2.1 方剂分析 |
2.2 现代研究 |
2.3 单味药分析 |
3 疗效分析 |
3.1 安全性分析 |
3.2 综合疗效 |
3.3 单项主要症状疗效 |
3.4 肺功能改善 |
3.5 嗜酸粒细胞计数 |
4 总结 |
5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
(6)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非发作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FeNO及血清IgE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述要 |
1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
1.1 病名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2 西医对哮喘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病机 |
2.3 哮喘非发作期治疗 |
3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 |
3.1 历史沿革 |
3.2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
3.3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哮喘的西医作用机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诊断标准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临床资料 |
4 研究方法 |
5 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敷贴方药分析 |
2 敷贴穴位分析 |
3 敷贴时间分析 |
4 观察指标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古代文献研究 |
1.1 病名探讨 |
1.2 病因病机研究 |
1.3 治则治法研究 |
2. 中医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研究 |
2.2 治则治法研究 |
2.3 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
3. 西医研究进展 |
3.1 发病机制研究 |
3.2 治疗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研究思路 |
2 临床研究方案 |
3 临床研究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治疗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黄芪甲苷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气道反应性及气道病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补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 分文献研究 |
1 中医文献研究 |
1.1 关于中医病名 |
1.2 历代医家对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治疗进展 |
2 西医文献研究 |
2.1 哮喘概述 |
2.2 哮喘的发病机制 |
2.3 哮喘的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补肺肾祛风痰法的思路 |
1 肾虚不足、风痰内伏是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病机关键 |
2 补肾祛风化痰是慢性持续期哮喘的治疗大法 |
3 组方分析 |
第三部 分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一般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两组背景资料的比较 |
3 方法 |
3.1 分组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项目 |
3.4 疗效判定标准 |
3.5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ACT评分的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 |
4.5 两组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的比较 |
4.6 两组治疗前后IgE的比较 |
5 讨论 |
5.1 关于临床研究指标的选择 |
5.2 临床疗效的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和启示 |
1 结论 |
2 存在的问题及对以后工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药喘息康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学研究及对哮喘豚鼠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1.1.1 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
1.1.2 我国哮喘现状 |
1.2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
1.2.1 病因 |
1.2.2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
1.2.3 气道高反应性(AHR)机制 |
1.2.4 气道重塑机制 |
1.3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1 病因 |
1.3.2 病机 |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 |
2.1 中药对支气管哮喘嗜酸细胞(EOS)凋亡的影响 |
2.2 中药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研究 |
2.3 中药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建的影响 |
2.4 中药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AHR) 的影响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中药喘息康颗粒药效学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试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CXKKL 对组织胺和氯化乙酰胆碱混合液喷雾引起豚鼠哮喘的影响 |
1.2.2 CXKKL 对小鼠气道内酚红排出量的影响 |
1.2.3 CXKKL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1.2.4 CXKKL 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
1.2.5 CXKKL 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
1.2.6 CXKKL 对二氧化硫引起小鼠咳嗽的影响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喘息康颗粒对支气管哮喘豚鼠干预作用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一般状况 |
2.2.2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变化情况 |
2.2.3 肺组织MMP-9 和TIMP-1 的表达情况 |
2.2.4 各组豚鼠哮喘等级变化情况 |
2.2.5 各组豚鼠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 |
2.2.6 CXKKL 对豚鼠血清中IL-4 和IFN-γ及比值的影响 |
2.2.7 CXKKL 对豚鼠血清中Eotaxin 的影响 |
2.2.8 CXKKL 对豚鼠BALF 中IL-4 和IFN-γ及比值的影响 |
2.2.9 CXKKL 对豚鼠肺组织中MMP-9 和TIMP-1 及比值的影响 |
2.2.10 CXKKL 对豚鼠肺组织中IL-4 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11 CXKKL 对豚鼠肺组织中IFN-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黏附分子、IL-4、IL-10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诊断标准 |
1.1.2 分组及入选标准 |
1.2 试验方法 |
1.2.1 原理 |
1.2.2 标本采集 |
1.2.3 试剂及仪器 |
1.2.4 操作步骤 |
1.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哮喘病患儿激素治疗前后血清sICAM-1、NO、CKs和PEF水平变化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ICAM-1、MMP-9水平与气道炎症、重塑的关系探讨[J]. 杨晓兰,张洪,杨训永,李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1(07)
- [2]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虚实夹杂证-肺实气虚型的临床观察[D]. 张诗雨.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艾条灸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及对血清ET-1、NO水平的影响[J]. 陈少玲,陈小凤,李丹丹. 上海针灸杂志, 2020(08)
- [4]沙丁胺醇与酮替芬联合治疗对小儿哮喘血清ET-1 NO CEC水平的影响[J]. 陈阿阮,程元辉,陈静. 河北医学, 2020(03)
- [5]益气化痰散寒方治疗哮病临床观察[D]. 闫雷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非发作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FeNO及血清IgE的影响[D]. 方玉梅.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7]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袁雪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8]补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泽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6)
- [9]中药喘息康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学研究及对哮喘豚鼠的干预作用[D]. 王晓岩. 吉林大学, 2009(08)
- [10]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黏附分子、IL-4、IL-10水平研究[D]. 孙勇. 青岛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