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新品种黄金蜜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浩天[1](2019)在《我国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西瓜和甜瓜均具有丰富营养,多汁爽口的特点,并且栽培周期短,栽培门槛低且栽种效益显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四季分明,适合西甜瓜栽培。近40年来,西甜瓜产业在我国经济作物的生产中已经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为种植户增收和满足消费者逐渐提高的生活品质上有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但随着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规范、生产上的问题。本文依据“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中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任务内容,通过走访和数据查询,概括了我国五大西甜瓜优势产区的一般栽培模式现状,产量现状,以及各地典型栽培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目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发展状态——产量和栽培面积均呈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栽培模式虽较为多样,但比例仍需平衡;设施栽培发展较为迅速,但仍是以露地栽培为主等。同时整理归纳了各产区典型或特有的适应当地条件的栽培模式,如辽宁省新民市的春秋茬大棚、春茬露地双膜的栽培模式,甘肃凉州日光温室一年四茬栽培模式等,更深层次的对比了不同产区的西甜瓜栽培模式的异同。其次通过对西甜瓜产业栽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现阶段西甜瓜栽培还存在主栽品种更新换代慢、搭配不合理;工厂化育苗发展滞后,自育苗栽培过多;产品上市时间过于集中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新品种、新技术在基层推广力度;扶持并树立典型育苗工厂;发展多样栽培模式,平衡各栽培模式比例,使栽培茬口相对平均的一系列具有参考性的建议,从而使得产业能够良性发展。
梁莉,李荣富,甄煜,张丽,张三杰,高培德,刘培丽[2](2017)在《大棚厚皮网纹甜瓜品种丰产适应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引进的11个厚皮网纹甜瓜品种的物候期、田间生长表现、果实、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1个品种田间生长表现均比较好,易坐瓜,商品性好,其中FA-1、天山1号、西州密25号、翠蜜5号、翠蜜4号、橙蜜、西州密17号、长香玉综合性状优良,品质佳,产量高,适宜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种植。
梁莉,李荣富,张来生,李登云,王军义,鄂志强[3](2006)在《内蒙古中、西部日光温室厚皮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概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品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栽培技术。
梁莉,李荣富[4](2004)在《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新品种黄金蜜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甜瓜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作物,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我区甜瓜设施栽培悄然兴起,并逐年发展壮大。如临河、包头等地甜瓜日光温室栽培已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但目前生产中品种单一和单产低已成为限制其效益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问
梁莉,李荣富[5](2004)在《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新品种黄金蜜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文中提出
刘广,徐锦华,张曼,姚协丰,娄丽娜,徐建,侯茜,朱凌丽,羊杏平[6](2021)在《江苏省西甜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西甜瓜生产大国,而江苏省是长江中下游夏季设施西甜瓜优势产区之一。江苏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调研了江苏省2017—2020年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品种多而杂、种子(苗)质量良莠不齐,病虫危害严重,土地流转困难、人工成本增高,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基础设施差、标准化程度低,产品上市集中、组织化程度低,采后处理及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并取得一定成效。
姜晶[7](2020)在《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薄皮甜瓜是榆林市榆阳区多年来特色种植产业,但生产中种植户自行留种,品种退化和混乱问题突出,调查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这一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榆阳区薄皮甜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芝麻香瓜品种筛选和播种期确定以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针对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我们农技部门通过薄皮甜瓜品种引进和筛选试验,从栽培性状、产量和商品性状综合分析,单果重、单位面积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且风味和口感最好的是长春芝麻蜜,其次是山东芝麻蜜a。综合所有性状表现分析认为,长春芝麻蜜和山东芝麻蜜a可作为榆阳区薄皮甜瓜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以长春芝麻蜜更受欢迎,在当地俗称“芝麻香瓜”。(2)我们农技部门对芝麻香瓜冬春季设施栽培播种期进行了系统筛选试验,确定温室冬春季栽培芝麻香瓜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1月上旬,塑料拱棚春季栽培芝麻香瓜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3月上旬,在这两个播种期生产芝麻香瓜不仅受冻率低,生育期中等上市时间早,且品质好产量较高,产值最高收益最大。(3)产业调查研究明确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近年来榆阳区实施“3+2+X”产业发展战略,把芝麻香瓜作为设施蔬菜领域重点培育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区共有19个乡镇,其中有12个乡镇涉及芝麻香瓜产业,现已建成百亩以上的高标准设施示范基地48处,集中育苗点9处,2019年榆阳区芝麻香瓜播种面积653.3 hm2,占西甜瓜播种总面积的29.0%,年产量1.9万t,是西甜瓜年产量的18.4%,年产值达3.07亿元,是西甜瓜年产值的67.03%,占全年农业经济生产总值的4.3%,每hm2平均效益为47.1万元左右。但目前产业还存在个体生产经营规模过小、连作障碍成为生产技术难题、资金投入偏少、保障性政策缺乏、产后营销服务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4)针对产业问题提出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构建互联网云销售服务中心,电商助力产销衔接;完善服务体系,狠抓人才培育;鼓励品牌建设,打造榆阳知名品牌。
黄金艳[8](2020)在《薄皮甜瓜嫁接优势的生理机制与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var.makuwa Makino)果实清甜,香味浓郁,是色、香、味具佳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栽培水平的提高,栽培面积和复种指数不断增加,土壤连作障碍加剧。实践证明,利用抗性优良的砧木嫁接是克服连作障碍、提高抗病抗逆性、增加产量的一项简便易行的有效栽培措施。本研究以筛选出的优良白籽南瓜‘香砧1号’为砧木,‘广蜜1号’薄皮甜瓜为接穗,对嫁接和自根甜瓜生长发育过程的生理变化和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8个不同砧木品种为薄皮甜瓜‘广蜜1号’砧木试材,鉴定砧木抗病性和嫁接亲和性,并比较不同砧木品种嫁接对甜瓜幼苗生长、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不同基因型砧木划分为3类:‘香砧1号’为优良薄皮甜瓜砧木品种,其次为NX16-3、NX16-2、NX16-4、TG16-11、NX16-1砧木品种,而SG-1和BX-1为不适宜薄皮甜瓜砧木品种。综合评价:白籽南瓜砧木‘香砧1号’抗枯萎病性强,嫁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增产显着,对果实品质没有影响,可作为‘广蜜1号’薄皮甜瓜的理想砧木。2.以薄皮甜瓜‘广蜜1号’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以‘香砧1号’为砧木的甜瓜嫁接苗在定植后生长和生理特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定植10 d,嫁接甜瓜节间长、叶片数、叶面积低于自根甜瓜,生长较慢,但定植30 d后生长势增强,节间长、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显着高于自根甜瓜;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在各生育期均不同程度地高于自根甜瓜,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自根甜瓜;嫁接显着增强薄皮甜瓜抗枯萎病、白粉病和蔓枯病的能力。嫁接甜瓜的生长优势主要集中在中后期。与自根甜瓜相比,嫁接甜瓜具有更多的木质素含量和渗透调节物质,更强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膜脂过氧化能力,进而有较优的生长表现和抗病增产优势。3.不同时期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的研究表明,嫁接显着提高薄皮甜瓜各时期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定植10 d,嫁接甜瓜净光合速率(Pn)、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合效率(ΦPSII)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着低于自根甜瓜;定植20 d后嫁接甜瓜Pn始终高于自根甜瓜,且在定植40 d和50 d时与自根甜瓜的差异达显着水平,定植30 d后嫁接甜瓜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高于自根甜瓜,Fv/Fm、ETR、q P、ΦPSII也分别显着高于自根甜瓜。定植初期嫁接甜瓜光合能力弱于自根甜瓜,但生长中后期嫁接甜瓜具有更稳定的PSⅡ反应中心,更高效的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转化效率,更强的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产生更多的能量,促进嫁接甜瓜中后期更好地生长,进而显着增产。4.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嫁接和自根甜瓜同一生育期叶片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共鉴定到5150个具有定量信息的蛋白质,其中2187个为差异蛋白(苗期1141个、开花期716个、果实成熟期330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定植初期嫁接甜瓜光合作用相关蛋白下调表达,电子传递和光化学效率受抑制,导致光合能力下降,进而生长缓慢。生长中后期嫁接甜瓜比自根甜瓜有更好的生长表现可能与通过光合作用和碳代谢等过程产生更多的物质和能量有关。嫁接甜瓜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防御能力和苯丙素生物合成(木质素、黄酮类)来提高抗病抗逆性。蛋白质合成与降解、转录后调控在嫁接甜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推测嫁接甜瓜比自根甜瓜具有较优的生长表现和抗病抗逆增产优势可能的作用机制是:苯丙素生物合成、叶绿素代谢、蛋白质合成与降解以及转录后调控对嫁接甜瓜生长发育改善起重要作用;具有更高效的抗氧化酶活性、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以及更强的抗膜脂过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嫁接甜瓜的抗病抗逆性;生长中后期更强的光合作用和稳定的碳代谢等过程产生更多的能量供给嫁接甜瓜促进其中后期的生长。植株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能力等生理指标和8个差异蛋白的靶向平行反应监视(PRM)蛋白水平以及对应的基因相对转录水平证实了TMT结果是可靠的。研究结果为嫁接栽培技术在甜瓜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甜瓜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彭鹏[9](2019)在《早春大棚优质番茄品种的综合评价及耐寒性鉴定》文中提出番茄作为世界上一种重要蔬菜作物,以其口感好、风味佳、营养价值丰富等特性,在蔬菜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番茄育种一直是蔬菜作物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番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产、耐贮运,更期待其内在的良好品质,因此优质番茄逐渐成为市场的需求。本试验对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优质番茄材料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13个不同番茄品种(包括大果型番茄:芒果味番茄、大红葫芦、粉红葫芦;中果型番茄:黄金果、味美思、红孩儿、紫斑马、金手指;小果型番茄:巧克力、卷珠帘、卷珠帘二号、青春之歌、黑变色)主要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以及产量的综合评价,并对其中6个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耐低温性鉴定,为市场上优质番茄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大果型番茄中,芒果味番茄单果重最大,为191.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6.2%,口感细腻,果实无心室,基本全是果肉;在中果型番茄中,金手指和红孩儿较为早熟,味美思果实硬度高,为2.6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8.9%,味道甜;在小果型番茄中,卷珠帘二号的早熟性最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9.2%,单果重为11.8g。青春之歌的果实硬度最高,为3.0kg/cm2,可以作为耐贮运品种。(2)在味美思、青春之歌、卷珠帘二号、大红葫芦、芒果味番茄、巧克力这6个番茄品种苗期耐低温试验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6种番茄幼苗的质膜透性均增大,其电导率与MDA含量均增加,表明不同品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大红葫芦、青春之歌的增加量较小,所以大红葫芦和青春之歌这两个品种的细胞膜受伤害程度最小,耐低温性较强。(3)通过对13个番茄品种的田间对比,以及其中6个番茄品种的苗期耐低温性对比,可以看出,巧克力、黄金果、卷珠帘、卷珠帘二号、青春之歌、黑变色、大红葫芦、粉红葫芦、紫斑马、金手指、味美思、红孩儿的田间表现较好,可作为优质品种在生产上推荐;芒果味番茄作为特色品种,颜色特殊、口感细腻,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大红葫芦、青春之歌更适合早春茬栽培。
王盼乔[10](2016)在《利用GWAS发掘影响甜瓜果实性状变异的SSR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甜瓜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瓜类作物,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磷、铁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极高。甜瓜还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的功效,是人们喜爱的夏季果品。中国是厚皮甜瓜的次生起源中心之一,是薄皮甜瓜的初生和次生起源中心,甜瓜种质资源丰富,果实性状变异较大,为产量、品质、风味等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试材基础。在前期的研究中,本课题组构建了一个包含189份甜瓜种质的核心种质,其表型和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是遗传研究的优良群体。本研究以已构建的核心种质及扩充种质为自然群体,利用在甜瓜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98个SSR标记对自然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在分析自然群体的群体结构、亲缘关系、连锁不平衡及果实性状表型变异的基础上,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r model,MLM)检测标记位点与多环境条件下果实性状的关联,发掘显着关联的位点和优异等位基因,探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策略解析甜瓜果实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的可行性,同时也为甜瓜丰产性和高品质育种提供标记/基因信息和优良载体材料。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甜瓜果实性状的变异分析。对甜瓜核心种质及扩充种质(192份)的果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甜瓜18个果实性状中,质量性状(果实形状、果面底色、覆纹形状、覆纹颜色、果面网纹、网纹分布、网纹粗度、网纹密度、肉色、肉质、瓜瓤颜色、瓜瓤水分、香味)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22,数量性状(果肉厚度、果实长度、果实宽度、单果鲜重和可溶固形物含量)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2,说明甜瓜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且数量性状比质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更丰富。(2)甜瓜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序列比对的方法开发了从甜瓜EST中开发42个SSR标记,从已经发表的文献中筛选出56个SSR标记,这些均呈“single-locus”变异,且均匀分布在甜瓜24条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有515个标记。用这些SSR标记对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计检测到380位点,每个标记检测位点数为211个,平均3.88个,He、Ho、I和PIC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40.83、00.11、0.121.85、0.040.81,平均值分别为0.54、0.03、0.94、0.47,稀有等位基因所占比例为2%,说明甜瓜核心及扩充种质在分子水平上变异明显。聚类分析表明,192份种质可分为4个组群,但每个组群包含的种质来源地分布较广,表型性状差异较大,说明这些种质的遗传背景较为复杂。(3)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分析。基于贝叶斯算法的群体结构分析表明,192份甜瓜种质可划分为2个类群,即P1和P2,其中P1类群包含71份甜瓜品种(36.98%),P2类群包含121份甜瓜品种(63.02%)。P1和P2可分别细分为2个亚群(G1、G2和G3、G4)。P1的种质主要是薄皮亚种,主要来自中国中东部地区。P2以厚皮亚种为主,主要来源于国外及我国西北地区。群体内69.80%的任意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值小于0.05,说明组成自然群体的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适合进行关联分析。(4)连锁不平衡。共检测到3551位点组合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共线和不共线的位点间都一定程度的连锁不平衡,通过计算共线染色体上两两标记间的r2值,结果表明LD水平在甜瓜基因组中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加而快速的衰减。当r2衰减阈值设为0.20时,平均衰减距离约为6c M。(5)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利用GLM和MLM模型检测标记与果实性状的关联,GLM共检测到56个关联位点,MLM共检测到49个关联位点。其中,26个位点均能被两个模型检测到,即HNM16、HNM31、CMCTTN175、DM0767、TJ204、HNM20、CMCAN90、DM0035、CM46、CM38、CMBR150、CMCTTN166、CMTC47、DE1557、CM38、HNM12、HNM13、HNM22、HNM31、HNM36、HNM37、HNM38、CMCTTN166、CMCTTN175、CMGA128、HNM18,37个位点至少在2个环境条件下同时出现,即HNM37、DM0035、HNM36、CM38、HNM13、DM0804、DE1218、CMBR150、HNM20、HNM38、CMCTTN175、CM46、HNM33、HNM16、HNM23、CMCAN90、TJ204、HNM31、DM0767、CMCTTN166、MU44460。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吻合度,发现MLM模型能很好的控制由群体结构造成的假阳性。(6)优异等位变异及其载体材料的发掘。对两种模型在不同年份的检测位点进行筛选,得到重复出现的位点14个,其中12个位点的等位变异在表型之间呈现出显着差异。对单果鲜重具有明显增效的等位变异为HNM31-262、HNM37-210和CMCTTN175-135,其载体材料分别是河套冬瓜、白冬瓜和92004;对果肉厚度具有明显增效的等位变异为HNM31-265和TJ204-216,其载体材料都是PMR-45;对果肉长度具有明显增效的等位变异为HNM20-162、CMCAN90-136和DM0035-131,其载体材料分别是PI-165508、PI-165508和PI-136192;对果实宽度具有明显增效的等位变异为HNM18-163,其载体材料分别是PI-164409;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明显增效的等位变异为CMBR150-214、CMCTTN166-151和CM38-133,其载体材料分别是PI-145594、江西梨瓜和江西梨瓜。
二、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新品种黄金蜜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新品种黄金蜜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西甜瓜嫁接技术现状 |
1.4.2 国内外西甜瓜设施栽培现状 |
1.4.3 国内外栽培模式现状 |
2 全国五大西甜瓜产区栽培概况 |
2.1 全国五大西甜瓜优势产区分布 |
2.2 东北西甜瓜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2.1 东北优势产区产量情况 |
2.2.2 东北优势产区西瓜栽培模式概况 |
2.2.3 东北优势产区甜瓜栽培概况 |
2.2.4 东北优势产区西瓜典型栽培模式 |
2.2.5 东北优势产区甜瓜典型栽培模式 |
2.3 黄淮海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3.1 黄淮海优势产区产量概况 |
2.3.2 黄淮海优势产区西瓜栽培模式概况 |
2.3.3 黄淮海优势产区甜瓜栽培概况 |
2.3.4 黄淮海优势产区西甜瓜典型栽培模式 |
2.4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4.1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产量概况 |
2.4.2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西甜瓜栽培模式概况 |
2.4.3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典型西甜瓜栽培模式 |
2.5 西北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5.1 西北优势产区产量情况 |
2.5.2 西北优势产区西甜瓜栽培模式概况 |
2.5.3 典型西甜瓜栽培模式 |
2.6 华南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6.1 华南优势产区产量概况 |
2.6.2 华南优势产区西甜瓜栽培模式概况 |
2.6.3 华南优势产区典型西甜瓜栽培模式 |
2.7 小结 |
2.7.1 设施栽培面积成为各地区主要栽培模式,露地栽培面积减少 |
2.7.2 设施栽培形式多样,南北方构成略有差异,主要以简单设施为主 |
2.7.3 上市时间集中在夏季,且南北上市时间差异不大 |
2.7.4 因地制宜,发展了多种特色简约高效栽培模式 |
2.7.5 无土栽培开始在实际生产中发展 |
2.7.6 人工授粉方式仍在多数主栽产地使用,蜜蜂授粉和激素喷花广泛应用 |
3 我国西甜瓜产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
3.1 存在问题 |
3.1.1 主栽品种更新换代慢较为缓慢,老品种较多 |
3.1.2 自育苗仍占规模化生产较大比重,工厂化育苗仍需发展 |
3.1.3 上市时间过于集中 |
3.1.4 露地栽培仍占有较大比重 |
3.2 解决建议 |
3.2.1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推进品种更新换代 |
3.2.2 加大对工厂化育苗的扶持力度,树立典型育苗企业 |
3.2.3 调节生产方式构成,改善上市时间分布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全国西甜瓜栽培模式调查表 |
致谢 |
(2)大棚厚皮网纹甜瓜品种丰产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概况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物候期 |
2.2 植株田间生长情况 |
2.3 果实主要性状 |
2.4 果实商品性及产量 |
3 讨论与结论 |
(3)内蒙古中、西部日光温室厚皮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品种的选择 |
2 播种与育苗 |
3 整地、施基肥与定植 |
4 定植后管理 |
5 采收 |
6 病虫害防治 |
(6)江苏省西甜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现状 |
1.1 面积产量 |
1.2 栽培方式 |
1.3 品种结构 |
1.4 育苗方式 |
1.5 施肥现状 |
1.6 土壤状况 |
1.7 栽培技术 |
1.8 病虫危害 |
1.9 成本效益 |
1.10 质量安全 |
1.11 品牌建设 |
1.12 电子商务 |
2 存在问题 |
2.1 品种多而杂,种子(苗)质量良莠不齐 |
2.2 灾害性天气频发,病虫危害严重 |
2.3 土地流转困难,人工成本增高 |
2.4 土壤连作障碍日益严重 |
2.5 基础设施差,标准化程度低 |
2.6 产品上市集中,组织化程度和品牌意识低 |
2.7 采后处理及加工技术落后 |
3 对策及成效 |
3.1 扩大基地规模,推广新优品种 |
3.2 推广绿色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
3.3 应用嫁接育苗,克服连作障碍 |
3.4 基地标准化建设 |
3.5 提高产品组织化程度和品牌意识 |
3.6 提高采后处理和加工技术 |
4 典型案例 |
(7)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调查研究方法 |
1.1 甜瓜的起源和分布 |
1.2 甜瓜的品种类型 |
1.2.1 厚皮系统 |
1.2.2 薄皮系统 |
1.3 世界甜瓜生产发展概况 |
1.4 国内甜瓜生产发展概况 |
1.4.1 生产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 |
1.4.2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
1.4.3 品种应用丰富多样 |
1.4.4 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 |
1.4.5 甜瓜产业发展概况 |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调查研究方法 |
1.6.1 调查范围和对象 |
1.6.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现状 |
2.1 榆林市甜瓜生产概况 |
2.2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基本情况 |
2.2.1 种植面积与产量 |
2.2.2 产区分布 |
2.3 栽培模式和生产方式 |
2.4 生产设施规格和成本 |
2.4.1 塑料拱棚 |
2.4.2 日光温室 |
2.5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主体情况 |
2.6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调查 |
第三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品种的由来 |
3.1 品种筛选试验概况 |
3.1.1 试验方法 |
3.1.2 栽培管理 |
3.2 品种筛选试验结果 |
3.2.1 不同品种的栽培性状和产量 |
3.2.2 不同品种薄皮甜瓜果实商品性状 |
第四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设施栽培播种栽植期的确定 |
4.1 芝麻香瓜冬春季设施栽培播种期筛选试验概况 |
4.1.1 试验方法 |
4.1.2 栽培管理 |
4.2 播种期筛选试验结果 |
4.2.1 播种期对温室芝麻香瓜生育期的影响 |
4.2.2 播种期对塑料拱棚芝麻香瓜生育期的影响 |
4.2.3 播种期对温室芝麻香瓜果实品质、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4.2.4 播种期对塑料拱棚芝麻香瓜果实品质、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第五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栽培技术和生产效益调查 |
5.1 栽培技术调查 |
5.2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资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
5.3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效益 |
第六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
6.1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6.1.1 地理优势 |
6.1.2 经济优势 |
6.1.3 政策优势 |
6.2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存在问题 |
6.2.1 生产经营规模过小 |
6.2.2 连作障碍成为生产技术难题 |
6.2.3 资金投入仍然偏少 |
6.2.4 保障性政策缺乏 |
6.2.5 产后营销服务滞后 |
6.2.6 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七章 调查总结和建议 |
7.1 调查总结 |
7.1.1 调查明确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现状 |
7.1.2 明确了芝麻香瓜的由来及其设施冬春季栽培的适宜播种期 |
7.1.3 调查总结了榆阳区芝麻香瓜栽培技术体系 |
7.1.4 分析明确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
7.2 对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的建议 |
7.2.1 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
7.2.2 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产品竞争力 |
7.2.3 增加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 |
7.2.4 构建互联网云销售服务中心,电商助力产销衔接 |
7.2.5 完善服务体系,狠抓人才培育 |
7.2.6 鼓励品牌建设,打造榆阳知名品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薄皮甜瓜嫁接优势的生理机制与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前言 |
1.1 嫁接的发展概况 |
1.2 嫁接砧木的选择 |
1.3 嫁接栽培的作用 |
1.3.1 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 |
1.3.2 增强植株的光合能力 |
1.3.3 提高植株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 |
1.3.4 提高抗病抗逆性 |
1.3.5 改善果实的品质 |
1.4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4.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4.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技术 |
1.4.4 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 蛋白质组学在嫁接研究上的应用 |
1.5.1 嫁接愈合机制 |
1.5.2 嫁接亲和性和抗性机制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薄皮甜瓜优良砧木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砧木对甜瓜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
2.2.2 不同砧木嫁接对薄皮甜瓜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 |
2.2.3 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嫁接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4 不同砧木嫁接对薄皮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2.5 不同砧木嫁接薄皮甜瓜共生亲和性的综合评价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嫁接对薄皮甜瓜生长动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嫁接对薄皮甜瓜生长的影响 |
3.2.2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4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肉桂醇脱氢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2.5 嫁接对薄皮甜瓜抗病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嫁接对薄皮甜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3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2.4 净光合速率与其他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基于蛋白质组学解析薄皮甜瓜嫁接优势的分子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和试验设计 |
5.1.2 蛋白样品制备 |
5.1.3 酶解、TMT定量标记和LC-MS/MS分析 |
5.1.4 数据库搜索 |
5.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6 平行反应监测(PRM)靶向蛋白验证 |
5.1.7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蛋白提取质量检测 |
5.2.2 样品重复性检验与质谱质控检测 |
5.2.3 差异蛋白鉴定 |
5.2.4 GO注释分析 |
5.2.5 亚细胞结构定位 |
5.2.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2.7 差异蛋白PRM靶向验证 |
5.2.8 差异蛋白q RT-PCR定量分析 |
5.3 讨论 |
5.3.1 蛋白质合成与降解 |
5.3.2 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 |
5.3.3 苯丙素合成 |
5.3.4 转录后调控 |
5.3.5 防御胁迫 |
5.4 小结 |
6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6.1 全文讨论 |
6.2 结论 |
6.3 创新点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早春大棚优质番茄品种的综合评价及耐寒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番茄简介 |
1.2 我国番茄产业发展现状 |
1.2.1 产业规模化 |
1.2.2 栽培方式规范化 |
1.2.3 品种多样化 |
1.3 影响番茄产业发展的因素 |
1.3.1 病害 |
1.3.2 低温 |
1.3.3 栽培技术 |
1.4 番茄果实品质的研究现状 |
1.4.1 风味品质 |
1.4.2 外观品质 |
1.4.3 营养品质 |
1.4.4 商品品质 |
1.5 番茄对低温的适应性 |
1.5.1 植物对低温的形态反应 |
1.5.2 植物在低温下的细胞学变化 |
1.5.2.1 植物在低温下的电导率变化 |
1.5.2.2 植物在低温下的丙二醛含量变化 |
1.5.2.3 植物在低温下的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
1.5.3 植物对低温的生理生化反应 |
1.6 未来发展趋势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13个番茄品种植物学性状差异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田间管理方法 |
2.3 调查项目及标准 |
2.3.1 主要物候期 |
2.3.2 植株性状 |
2.3.3 果实性状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番茄品种的主要物候期比较 |
2.5.2 不同番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比较 |
2.5.3 不同番茄品种的果实性状比较 |
2.5.4 不同番茄品种的商品性状比较 |
2.5.5 不同番茄品种的产量比较 |
第三章 6个番茄品种苗期耐寒性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3.1 植株长势 |
3.3.2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3.3.3 叶绿素荧光参数 |
3.3.4 MDA含量的测定 |
3.3.5 SOD、POD、CAT酶活性的测定 |
3.3.6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番茄在低温下的形态反应 |
3.4.2 番茄在低温下的细胞学变化 |
3.4.3 番茄在低温胁迫下的保护酶活性变化 |
3.4.4 番茄在低温胁迫下的光和指标变化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番茄品种对比 |
4.1.2 番茄苗期耐低温性对比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利用GWAS发掘影响甜瓜果实性状变异的SSR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甜瓜的特性 |
1.1.1 甜瓜的起源与分类 |
1.1.2 我国甜瓜栽培概况 |
1.1.3 甜瓜的营养价值 |
1.1.4 甜瓜果实发育 |
1.2 分子标记 |
1.2.1 基因组SSR开发和应用 |
1.2.2 转录组SSR的开发应用 |
1.2.3 SNP分子标记技术及应用 |
1.3 甜瓜果实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1.3.1 甜瓜果实性状的遗传研究 |
1.3.2 果实QTL的研究进展 |
1.4 关联分析 |
1.4.1 关联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
1.4.2 连锁不平衡 |
1.4.3 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研究情况 |
1.5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植物材料 |
3.2 田间试验与表型性状调查 |
3.2.1 育苗、定植和田间管理 |
3.2.2 果实性状的调查 |
3.2.3 甜瓜果实性状变异分析 |
3.3 DNA提取与检测 |
3.3.1 DNA的提取 |
3.3.2 DNA的检测 |
3.4 SSR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
3.4.1 引物的开发与筛选 |
3.4.2 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3.4.3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及电泳 |
3.5 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5.1 分子标记数据统计 |
3.5.2 SSR分子标记数据分析 |
3.5.3 群体结构分析 |
3.5.4 亲缘关系分析 |
3.5.5 聚类分析 |
3.5.6 主坐标分析 |
3.6 果实性状与SSR标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6.1 LD分析 |
3.6.2 果实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3.7 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甜瓜果实性状变异性分析 |
4.1.1 质量性状多样性分析 |
4.1.2 数量性状多样性分析 |
4.2 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 |
4.3 群体结构分析 |
4.4 亲缘关系分析 |
4.5 分子标记聚类和主坐标分析 |
4.5.1 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
4.5.2 主坐标分析 |
4.6 连锁不平衡分析 |
4.7 单标记性状关联扫描结果 |
4.7.1 GLM模型分析结果 |
4.7.2 加入亲缘关系控制的MLM模型分析 |
4.8 不同模型的比较 |
4.9 优异等位基因的发掘 |
4.9.1 初选等位变异 |
4.9.2 初选等位基因的表型值差异显着性分析 |
4.9.3 优异等位基因的效应及载体材料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甜瓜种质果实性状多样性和SSR扩增多态性 |
5.1.2 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和主坐标分析 |
5.1.3 甜瓜基因组连锁不平衡和关联分析 |
5.1.4 优异等位位点的发掘 |
5.2 讨论 |
5.2.1 甜瓜染色体组连锁不平衡 |
5.2.2 不同检测模型的比较 |
5.2.3 关联位点及其应用 |
5.2.4 核心种质在关联分析中的应用 |
5.3 问题和展望 |
5.3.1 问题和改进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192份甜瓜材料来源 |
附录 2:典型种质果实图片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ABSTRACT |
四、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新品种黄金蜜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 陈浩天.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2]大棚厚皮网纹甜瓜品种丰产适应性分析[J]. 梁莉,李荣富,甄煜,张丽,张三杰,高培德,刘培丽. 北方农业学报, 2017(06)
- [3]内蒙古中、西部日光温室厚皮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梁莉,李荣富,张来生,李登云,王军义,鄂志强. 华北农学报, 2006(S3)
- [4]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新品种黄金蜜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梁莉,李荣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S1)
- [5]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新品种黄金蜜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A]. 梁莉,李荣富. 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 [6]江苏省西甜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刘广,徐锦华,张曼,姚协丰,娄丽娜,徐建,侯茜,朱凌丽,羊杏平. 中国蔬菜, 2021(11)
- [7]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调查研究[D]. 姜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8]薄皮甜瓜嫁接优势的生理机制与蛋白质组学研究[D]. 黄金艳. 广西大学, 2020
- [9]早春大棚优质番茄品种的综合评价及耐寒性鉴定[D]. 彭鹏.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利用GWAS发掘影响甜瓜果实性状变异的SSR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分析[D]. 王盼乔.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6)
标签:甜瓜论文; 香瓜论文; 香瓜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甜瓜皮论文; 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