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沟通在患儿注射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陈栋[2](2021)在《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吴旭教授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ASD)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针刺疗效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调肠治神法针刺治疗ASD的可能的临床机制。同时,基于菌-脑轴,初步观察电针足三里单纯调肠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的影响,以期为调肠治神法针刺通过菌-脑轴治疗AS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6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调肠治神法针刺结合常规教育康复训练)、康复组(常规教育康复融合训练),每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末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及香港协康会《PEP-3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3版量表评估疗效;②肠道微生物研究:采用16S rDNA技术分析AS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肠道菌群差异、ASD儿童针刺干预前后或康复干预前后的肠道菌群差异,并采用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针刺前后各肠道菌群与PEP-3总分的相关关系,筛选与针刺疗效相关的肠道菌群。③实验研究:采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孕鼠腹腔注射诱导小鼠ASD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足三里组,治疗4周后处死小鼠。以三箱社交行为学检测、旷场实验、水迷宫试验等为行为学效应指标,以ASD小鼠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为肠道菌群观察指标,以外周的炎性因子TNF-α、IL-17a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为中枢炎症的观察指标,以探讨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①PEP-3量表治疗前后评分统计发现两组均能改善ASD儿童认知,语言的理解及表达,大小肌肉及视觉动作模仿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社交互动、非语言行和语言行为为特征(均P<0.05)。但与康复组相比,针刺组在认知、语言表达、理解,模仿,情感表达及语言行为特征等改善程度较优(均P<0.05)。②ABC量表各项总分在治疗前后差值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ASD儿童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我照顾能力(均P<0.05)。但针刺组在患儿的感觉、语言、自我照顾能力及总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③CARS量表各项总分在治疗前后差值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ASD患儿各项能力(均P<0.05)。而针刺组在调肠治神法针刺介入后患儿在情感反应、听觉反应、语言交流、总的印象及总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肠道菌群研究:①正常儿童与ASD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在正常儿童组中,拟杆菌(门、纲、目、科、属)及脆弱类杆菌丰度均较多;而在ASD儿童组,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目)、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粪杆菌种、放线菌(门、纲)、双歧杆菌(目、科、属)丰度较多。②针刺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存在差异:与针刺干预前相比,针刺干预后拟杆菌(门、纲、目、科、属),变形菌(门、纲)、交替单胞菌目、海原杆菌(科、属)丰度增多;放线菌(门、纲)、双歧杆菌(目、科、属)丰度减少。其中拟杆菌分别在门、纲、目、科、属丰度水平在针刺干预后发生显着变化,并趋向于正常儿童的菌群丰度水平。此外,针刺干预后,乳酸杆菌、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瘤胃球菌科、罕见小球菌属丰度减少。③共筛选出五种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的菌群,分别为拟杆菌门、拟杆菌属、双歧杆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纲,厚壁菌门。其中拟杆菌与针刺疗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双歧杆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纲,厚壁菌门与针刺疗效呈负相关关系。实验研究:①三箱社交实验、旷场实验、水迷宫实验提示ASD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社交能力障碍、新鲜事物偏好障碍、探索能力障碍、刻板运动、空间记忆能力下降。电针足三里或百会均可改善上述功能障碍,同时,电针足三里组可显着提高ASD模型小鼠的运功能力,电针百会组可显着提高AS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②ASD模型小鼠外周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7a水平均显着升高,而电针百会或电针足三里均可下调ASD模型小鼠外周血清炎症水平,同时,电针足三里组的外周抗炎作用优于电针百会组;③AS D模型组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升高,而电针百会或电针足三里均可抑制ASD模型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同时,电针足三里组抑制中枢炎症的作用优于电针百会组;④小鼠肠道菌群实验结果表明:1)在正常组小鼠中,拟杆菌(门、纲、目)、拟杆菌S24-7科丰度增多;而在模型组小鼠中,则表现为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目)、瘤胃球菌科等丰度增多。2)电针足三里组干预后拟杆菌(门、纲、目、科、属)、疣微菌(门、纲、目、科、属)、艾克曼菌属等菌群丰度水平增多。而电针百会穴则主要以拟杆菌S24-7科丰度增加为主。结论调肠治神法针刺结合常规教育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ASD儿童的临床症状,在认知、语言表达、理解、语言行为特征,模仿,情感表达等方面优于单纯教育康复训练。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是孤独症医教综合治疗可行、可推广的方案。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存在差异,调肠治神法针刺可良性调节ASD儿童肠道菌群。电针足三里可改善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紊乱、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
任文娟[3](2021)在《儿童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全身麻醉及保护性固定的干预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山西省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患病情况并探究儿童牙科焦虑症与人口学特征、口腔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就诊经历等因素的相关性;2.评价全身麻醉与保护性固定对儿童牙科焦虑症的干预效果,为制定牙科焦虑症防治指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选择2019.10-2020.10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山西省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12岁儿童305名,经患者及其家长知情同意后,在患儿候诊时由调查员对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口腔检查,获取儿童的牙科焦虑状况、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环境、就诊经历、身高体重与口腔健康状况等资料,诊疗后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医护人员进行诊疗评价。调查员均经过培训并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回收、清洗调查数据后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或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2.选择符合全麻手术适应症且为牙科焦虑症的3-5岁患儿,其中,家长意向全麻的患儿纳入全麻组行全麻下口腔治疗,其余患儿行保护性固定下的口腔治疗。根据全麻组患儿的基本特征在行保护性固定下治疗的患儿中寻找匹配患儿(匹配要求:年龄相差≤3个月、焦虑评分差异≤3分、父母文化程度相当),最终全麻组、保护性固定组各纳入患儿32名。在干预前、干预后2小时,干预后1周分别测评患儿的CFSS-DS焦虑评分与Venham治疗依从性评级,建立数据库,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及每组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差异。结果:1.在本次调查中,共调查儿童患者320名,回收有效问卷与检查表305份,数据有效率为95.3%。调查儿童改良中文版CFSS-DS量表的平均评分为27.21±8.67,儿童口腔门诊患者中牙科焦虑症的患病率为23.9%,12.8%的儿口门诊患者为高度焦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期(3-5岁)儿童的患病率(46.1%)高于在学龄期(6-12岁)儿童(25.2%)(P<0.05);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患病率(41.7%)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大学(25.7%)、研究生及博士(12.1%)的儿童(P<0.05);患有成人牙科焦虑症的家长其儿童患病率(48.9%)明显高于家长未患该病的儿童(19.4%)(P<0.05);CFSS-DS评分与患者的DMFT-deft、DMFS-defs皆呈低度相关(P<0.01);有不良口腔诊疗经历的儿童(如口腔诊疗时哭闹)患病率(47.2%)显着高于无不良口腔诊疗经历的儿童(11.2%)(P<0.01)。相比诊疗一般患儿,诊疗CDF患儿时口腔医师自述压力、焦虑甚至想终止治疗的比例较大(67.1%)(P<0.01)。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口腔门诊3-5岁患儿,母亲学历、家长对待CDF的态度、诊疗疼痛程度、患儿是否有错畸形均为儿童牙科焦虑症的影响因素。对于口腔门诊6-12岁患儿,家长是否患牙科焦虑症、家长对待儿童牙科焦虑症的态度、诊疗疼痛程度、患儿的不良口腔诊疗经历、患儿的DMFT-deft均为儿童牙科焦虑症的影响因素。3.全麻组患儿在术后2h时CFSS-DS评分(27.88±7.06)明显低于术前评分(34.06±9.69),全麻干预后的患儿,在复诊中焦虑、失控的行为明显减少(Z=-2.843,P=0.004<0.01);保护性固定组患儿干预后2h时CFSS-DS评分(36.63±9.15)明显高于干预前评分(34.13±8.70),复诊时儿童焦虑、失控等的临床就诊行为没有减少(Z=-0.421,P=0.674>0.01)。结论:1.在儿童口腔门诊中,3-12岁患者中儿童牙科焦虑症的患病率较高(23.9%),学龄前儿童(3-5岁)牙科焦虑症的患病率高达46.1%,提示在口腔临床诊疗中须首要加强学龄前儿童牙科焦虑症的防治,儿童口腔科推广舒适化口腔治疗迫在眉睫,亟需规范且行之有效的牙科焦虑症防治指南。2.儿童牙科焦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家长对待口腔诊疗的态度、患儿的诊疗经历、母亲的学历与口腔健康状况;其中,家长有牙科焦虑症状、患儿负面口腔诊疗经历及口腔健康状况不良是儿童牙科焦虑症的危险因素。3.应用保护性固定技术管理牙科焦虑症患者不能缓解其在口腔诊疗中的焦虑;全身麻醉下的口腔治疗可降低牙科焦虑症患儿的焦虑程度,全身麻醉为牙科焦虑症有效的干预方法。
麻若怡[4](2021)在《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研究 ——以天津市Z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肿瘤患儿治疗阶段当中,放射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虽然放射治疗的过程是无痛的,但放射治疗常具有连续性、敏感性等特点,极易引发患儿的不良情绪。在诸多不良情绪中,焦虑等不适情绪的产生会直接导致哭闹、依从性差等行为,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不但增加了患儿及家属不良情绪的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医务工作的压力和负担。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让患儿在放疗前缓解不良情绪与提升对放射治疗的认知程度从而安全的度过放射治疗阶段,是医务社会工作需要解决的焦点。本研究针对性地调查与分析肿瘤患儿在放射治疗过程的生理、心理、认知、行为等特点与问题,在肿瘤患儿执行下一次放射治疗前进行介入,运用医务社会工作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并使用社区工作与小组工作方法,使患儿对放疗产生正确的认知和感受,减少患儿恐惧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出现,改善患儿与家属的困扰,支持与鼓励患儿改变,为肿瘤患儿的全程照护提供依据,使其尽早的适应治疗,从而提升患儿依从性,促进放射治疗顺利进行,拓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多职能领域,从而讨论现今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徐亚飞[5](2021)在《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照顾负担对家庭复原力的影响 ——心理一致感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拥有健康体魄也是健康中国伟大战略的重要保障。但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近几年发病率增长迅速,且低龄化趋势明显,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儿童及青少年一旦确诊,需终身胰岛素治疗及血糖监测,对患儿及家庭来讲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影响家庭功能复原。目的了解儿童及青少年T1DM患儿父母照顾者负担、心理一致感、应对方式、家庭复原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心理一致感和应对方式在照顾者负担和家庭复原力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1型糖尿病患儿家庭复原力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八家医院360名儿童及青少年T1DM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采用Mplus7.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T1DM患儿父母家庭复原力总分为(183.96±35.24)分。患儿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 Alc)、目前血糖控制情况、主要照顾者、父母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态、医疗费用支出方式、家庭月收入是家庭复原力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2.T1DM患儿父母照顾者负担得分为(46.55±15.54)分。患儿年龄、Hb Alc、病程、目前血糖控制情况、主要照顾者、父母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出方式是照顾者负担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3.T1DM患儿父母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2.52±22.90)分。是否为独生子女、Hb Alc、目前血糖控制情况、父母婚姻状况、就业状态、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出方式是心理一致感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4.T1DM患儿父母积极应对方式均分(2.75±0.78)分,消极应对均分(2.33±0.51)分。患儿年龄、目前血糖控制情况、病程、住院次数、父母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出方式是应对方式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5.T1DM患儿父母家庭复原力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心理一致感(b=0.251,P<0.001)、患儿年龄(b=0.236,P<0.001)、积极应对(b=0.176,P<0.001)是患儿父母家庭复原力的保护因素;照顾者负担(b=-3.106,P<0.001)、消极应对(b=-0.118,P=0.005)、目前血糖控制情况(不佳&良好)(b=-0.126,P<0.001)、父母年龄(b=-0.076,P=0.025)、婚姻状况(离异或分居&已婚)(b=-0.080,P=0.017)、婚姻状况(丧偶&已婚)(b=-0.113,P=0.001)、医疗费用支出方式(完全自费&医保)(b=-0.083,P=0.020)为患儿父母家庭复原力的危险因素。6.心理一致感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在T1DM患儿父母照顾者负担与家庭复原力间的中介效应分析:模型拟合良好(c2/df=1.945、CFI=0.937、TLI=0.922、RMSEA=0.052)。心理一致感和积极应对在照顾者负担和家庭复原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估计值为-0.023,Bootstrap检验的95%置信区间(-0.044~-0.012);心理一致感和消极应对在照顾者负担和家庭复原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估计值为-0.019,Bootstrap检验的95%置信区间(-0.052~-0.011)。结论1.T1DM患儿父母家庭复原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照顾者负担处于中度水平。2.T1DM患儿父母照顾者负担、心理一致感、应对方式是影响家庭复原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一致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在照顾者负担与家庭复原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陈鹏莉[6](2021)在《儿童口腔门诊局部麻醉应用现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中,患儿的配合度与疼痛控制密切相关,局部麻醉是疼痛控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局麻药物的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剂量的准确评估、针对不同类型患儿个性化麻醉方案的制定等为儿童口腔疾病治疗提供了保障。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口腔科医生在儿童局部麻醉相关的认知现状及策略选择,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国内相关指南的制定及开展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借助网络平台对儿童口腔医生进行局部麻醉临床实践情况的问卷调查,包括医生对局麻治疗相关资料的自我报告(接受局部麻醉或口腔舒适化治疗相关知识教育状况、所在单位具备局部麻醉和口腔舒适化医疗相关设备及药物状况、患儿的最小年龄群体、局麻效果不佳的术式类型、自我评价、局麻时的心理压力、常用局部麻醉药物类型等)和临床实践中局部麻醉应用现状的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采用百分比表示。排序题的平均得分反映了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排序越靠前,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频数×权值) 总填写人次,(排名第一位的权值为3,排名第二位的权值为2,排名第三位的权值为1)。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组别对局麻实践现状的选择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619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66份。结果显示,93.29%的医生对牙科焦虑症患者进行局麻时感受过心理压力。口腔舒适化治疗设备中占比最高的计算机控制的局部麻醉设备占68.55%,镇静及全麻的比例均未超过50%。面对极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时,25.97%的医生选择只采用局麻治疗进行疼痛控制。48.06%的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对3岁以下的患者进行诊疗。41.34%的医生会在局麻前进行表面麻醉。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组、工作年限>11年组的医生在局麻时进行表面麻醉和使用牙科焦虑症相关量表评估患儿焦虑水平的比例较高(P<0.05)。医生报告儿童口腔诊疗中牙髓治疗是最难达到理想局麻效果的术式类型。在麻醉安全性方面,30.74%的医生是根据患儿体重判断所需要使用的麻醉最大剂量,19.26%的医生不会对自诉有局麻过敏史的患者进行口腔治疗,74.74%的医生遇到过患者出现自伤性损伤,仅有37.81%的医生报告所在单位配备2种及以上的应用局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时的应急药物或设备。结论:目前儿童口腔医生对口腔舒适化治疗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升,但在麻醉治疗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如表面麻醉的应用、对牙科焦虑症患者的诊疗、局部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规范儿童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及加强疼痛控制相关方面的继续教育是提高我国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水平的重要任务。
荣月芳,谢安慰,徐晓耘,缪二梅[7](2020)在《矮小症患儿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矮小症患儿激素替代治疗中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8年8—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4例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差矮小症患儿的14名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影响患儿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归纳出4个主题,分别为家长疾病应对失败、患儿出现心身问题、经济负担过重、人文关怀不足。结论矮小症患儿激素替代治疗的依从性受自身主观和社会客观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给予重点关注并持续提供个性化延续护理,注重人文关怀以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蔡晓洁[8](2020)在《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编制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2.调查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的知信行现状并探究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水平、制定相关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知信行理论模式为基础,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68名青岛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现状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等对不同特征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的知信行各维度的分值进行统计,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并对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识、信念、行为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问卷编制与评价结果(1)通过文献检索,以《安全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指南》、《2016版美国静脉输液学会(INS)标准》为依据设计初始问卷,其中知识部分包括评估、导管置入、血管通路装置的维护、静脉输液并发症及其处理等四个方面共31个条目,信念部分17个条目,行为部分23个条目,共71个条目。(2)根据两轮函询专家提出的意见,共删除不符合标准的条目1项、增加条目1项,修改条目3项,形成共71个条目的正式问卷,其中包括知识维度31个条目、信念维度17个条目、行为维度23个条目。(3)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是0.53、0.85(P<0.001);专家权威系数是0.83、0.85;(4)知识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2,信念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行为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总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2.青岛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结果(1)知、信、行得分分别是(19.93±3.35)、(73.89±8.81)、(98.04±11.08)分。(2)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别探讨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是儿科护士的职称(P<0.001)、医院级别(P=0.001)、是否为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成员(P=0.005)3个因素;护理人员信念得分的影响因素是护士目前所在科室(P=0.001)、护士的层级(P=0.03)2个因素;护士的医院级别(P=0.001)、目前所在科室(P=0.01)、是否参加过儿科静脉输液专项培训(P=0.01)3个因素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职务(P=0.01)、目前所在科室(P=0.001)2个因素是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总得分的影响因素。(3)经Pearson相关分析:信念和行为呈正相关(r=0.52,P=0.001);知识与信念不相关(r=-0.21,P=0.59);知识与行为不相关(r=-0.64,P=0.09)。结论自行编制的《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青岛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儿科护士对儿科静脉输液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对儿科静脉输液有正向的信念,儿科静脉输液行为现状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结合临床实际,采取多样化的、专科性的培训方式,循序渐进的加强儿科护士理论及技能水平,提高儿科护士静脉输液规范的综合素质和信心,从而促进输液质量的整体提高。
李军莉[9](2020)在《小丑照护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丑照护对儿童接种焦虑、疼痛、接种依从性及哭闹时间的影响,深入了解儿童照顾者、医务人员及干预实施者对小丑照护的内心体验,为小丑照护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文献、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初步制定适合接种儿童的小丑照护方案,对形成的初步方案进行专家咨询和预实验,根据专家的意见及预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对方案进一步完善,形成小丑照护方案终稿。方便抽样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某三甲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种先后顺序,选取前四个月来接种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后四个月来接种的儿童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种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接种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小丑照护方案,包含干预环节、干预地点、干预措施和干预形式,每名接种儿童干预时长约为30min。比较两组儿童接种焦虑、疼痛程度、接种依从性、哭闹时间、照顾者焦虑程度和对接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统计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目的抽样选取接受过小丑照护干预的接种儿童的照顾者、目睹小丑照护实施的医务人员和干预实施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将获得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第一部分: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接种儿童在性别、年龄、注射方式、疫苗种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基线可比性。两组儿童照顾者在年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关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基线可比性。2.儿童焦虑程度比较:干预前两组儿童VAS-A得分(照顾者报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注射前干预组VAS-A得分(照顾者报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儿童疼痛程度比较:(1)行为学评估:干预前两组儿童MBP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注射时干预组MBP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自我报告:注射时干预组Wong-Baker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儿童接种依从性比较:干预组儿童接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儿童哭闹时间比较:干预组儿童整个接种过程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照顾者焦虑程度比较:干预前两组儿童照顾者S-AI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干预组照顾者S-AI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7.照顾者对接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干预组照顾者对接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终萃取出2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1.小丑照护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对不同人群的正性影响:对接种儿童(1)抚慰心灵;(2)分散注意力;对儿童照顾者(1)缓解身心压力;(2)促进亲子关系;对医务人员(1)改善工作氛围;(2)和谐医患关系;对干预实施者(1)培养护理职业价值观;(2)提升人文关怀素养。2.实施小丑照护过程中的不足:(1)防控医院感染意识不足;(2)即兴创作能力有待提高;(3)安全意识有待增强。结论:1.小丑照护可有效缓解儿童注射前的焦虑情绪,减轻接种疼痛,提高儿童接种依从性,缩短哭闹时间,同时能提高照顾者对接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2.小丑照护可优化儿童及照顾者的接种体验,增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医院及社区推广应用,但仍存在干预实施者防控医院感染理念不足、即兴表演能力有待提高、安全意识有待增强问题。未来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干预实施者专业知识及实践技巧,增强小丑照护的干预效果。
崔洁[10](2020)在《苈白饮联合西药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30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研究设计框架,科学评价“苈白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药物对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在中国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中心进行的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类型为平行组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分配比例为1:1,对照组为阳性对照,试验构架为非劣效性研究。课题组在明确肺炎喘嗽定义和范畴、诊断及纳排标准后,招募60例明确诊断为肺炎喘嗽的患儿,通过简单随机法(随机数字表法)产生随机序列,将患儿按随机序列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未设置空白或安慰剂组。盲法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及伦理的考量选择单盲,即只对第三方数据分析人员进行设盲;治疗方案中试验组为中药免煎颗粒“苈白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为肺力咳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病程观察为患儿入组后至满足出院标准。观测时点为患儿入院后及出院前1天,主要评价患儿临床基线资料及疗效指标。临床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根据入组时与干预结束后两个时点疗效指数的总体差异情况,即根据指数评分的差值计算总有效率,次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为主要和次要症状、体征及中医症候总积分的改善程度。统计学方法中二分类数据采用频数表达,连续性数据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达。性别分布采用卡方检验,年龄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疗效评定根据数据分布,若数据满足正态分布且满足方差齐性检验,采用假设性检验:独立/配对的t检验;若数据满足正态分布且不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则采用假设性检验:独立/配对的t’检验;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独立/配对秩和检验以比较数据分布显着性差异水平,设定检验水准α=0.05。结果: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中,根据尼莫地平法,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2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次要临床疗效指标中,试验组在改善主要症状及体征中的肺部听诊、咳嗽、痰壅等方面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相当;试验组在改善次要症状及体征中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苈白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确切,与肺力咳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相当;但在改善心率、口渴、呕吐、食欲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是治疗本病的安全、有效药物。
二、沟通在患儿注射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沟通在患儿注射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祖国医学对孤独症的认识 |
1 对病名的认识 |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心气不足,邪乘于心 |
2.2 心火不足,肝木虚弱,心肺俱怯 |
2.3 禀赋(母气)不足,肾气亏虚 |
2.4 脾胃虚弱,清气不升 |
2.5 乳母五火遗热,闭塞气道 |
2.6 病后亡津,会厌干涸 |
2.7 气结痰凝,上蒙心窍 |
2.8 金石之药损伤 |
3 古籍记载疗法 |
3.1 早期经验,取类比象 |
3.2 脏腑辨证、灸药结合 |
3.3 从幼填补,母婴同治 |
4 当代中医治疗 |
4.1 从“脏”论治 |
4.2 从“痰”论治 |
4.3 从“肠”-“神”论治 |
4.4 中医心理治疗 |
5 传统针灸推拿疗法 |
二、现代医学对孤独症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AS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1 肠道微生物与ASD发生发展及行为严重性密切相关 |
2.2 异常的中枢及外周炎症过程可能是ASD的一个持续病因 |
2.3 中枢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是ASD中枢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 |
2.4 迷走神经介导微生物群和中枢神经系统交流,调控中枢炎症反应 |
2.5 针灸通过菌-肠-脑轴治疗孤独症的可能相关机制 |
3 治疗现状研究 |
3.1 药物治疗 |
3.2 应用行为分析治疗 |
3.3 感官刺激疗法 |
3.4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
3.5 虚拟现实技术及人工智能运用 |
3.6 心理疗法 |
3.7 其它非药物疗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病例来源及分组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病例剔除标准 |
2.5 随机方法及治疗分配 |
3 临床研究方案 |
3.1 治疗方案 |
3.2 疗程 |
3.3 观察内容 |
3.4 观测时点 |
3.5 疗效评价 |
3.6 安全性评价 |
3.7 统计分析 |
二、结果部分 |
1 基线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
2 疗效分析 |
2.1 总体疗效比较 |
2.2 两组PEP-3积分比较 |
2.3 两组ABC积分比较 |
2.4 两组CARS积分比较 |
2.5 安全性分析 |
三、讨论 |
1. 调肠治神取穴组方分析 |
2. 针刺手法分析 |
3. 疗效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肠道微生物研究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试剂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研究分组与样本采集方法 |
2.2 样本采集方法及时点 |
2.3 粪便内总DNA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
2.4 16S rDNA技术分析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
3. 结果 |
3.1 测序结果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3.2 正常儿童与ASD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 |
3.3 针刺组儿童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 |
3.4 康复组儿童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 |
3.5 相关性分析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动物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3 造模及干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2.1 三箱社交实验 |
2.2 旷场实验 |
2.3 水迷宫实验 |
三、讨论 |
实验二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外周炎症因子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动物分组、造模及干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外周炎症因子TNF-α与IL-17a含量对比 |
2.2 各组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对比 |
实验三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动物分组、造模及干预 |
1.3 观察指标 |
1.4 肠道菌群检测 |
1.5 统计学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2.1 测序结果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2.2 正常鼠与ASD模型鼠肠道菌群的差异 |
2.3 模型组、百会组、足三里组肠道菌群差异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儿童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全身麻醉及保护性固定的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儿童口腔门诊患者CDF的相关因素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 |
1.3 调查内容 |
1.4 调查工具及标准 |
1.4.1 问卷调查工具及标准 |
1.4.2 检查工具及标准 |
1.5 调查方法 |
1.6 质量控制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调查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
2.2 儿童口腔门诊患者中CDF的患病现况 |
2.3 CDF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单因素分析 |
2.3.1.1 不同家庭环境对CDF的影响 |
2.3.1.2 不同就诊经历对CDF的影响 |
2.3.1.3 不同体格、生育方式对CDF的影响 |
2.3.1.4 CDF与口腔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
2.3.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3.2.1 3-5 岁年龄组 |
2.3.2.2 6-12 岁年龄组 |
2.4 CDF对口腔医师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儿童口腔门诊患者中CDF的患病情况 |
3.2 影响儿童口腔门诊CDF的相关因素 |
3.2.1 人口学因素 |
3.2.2 家庭环境因素 |
3.2.3 口腔科就诊经历 |
3.2.4 CDF与口腔健康 |
3.3 CDF对口腔医师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全身麻醉与保护性固定治疗CDF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与样本纳入 |
1.3 实验工具及实验人员 |
1.4 实验方法 |
1.4.1 样本纳入 |
1.4.2 干预的实施 |
1.4.3 干预前后牙科焦虑水平测评与术后回访 |
1.5 质量控制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样本特征 |
2.2 GA、PSD干预前后患儿的焦虑水平 |
2.2.1 GA干预前后患儿的焦虑水平 |
2.2.2 PSD干预前后患儿的焦虑水平 |
2.2.3 GA、PSD干预前后的患儿的焦虑水平 |
2.3 GA、PSD干预前后患儿的临床就诊行为 |
2.3.1 GA干预前后患儿的临床就诊行为 |
2.3.2 PSD干预前后患儿的临床就诊行为 |
3 讨论 |
3.1 GA干预效果评价 |
3.2 PSD干预效果评价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牙科焦虑症患者的评估与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儿童评估量表 |
附件2:医生评估量表 |
附件3:儿童牙科焦虑症(CDF)影响因素调查表——家长问卷 |
附件4:Wong and Baker面部表情量表 |
附件5:口腔健康状况检查表 |
附件6:2-18 岁儿童与青少年BMI参考值 |
附件7:美国麻醉师协会患者体质评估(ASA) |
附件8:知情同意书 |
附件9:全麻手术知情同意书 |
附件10:伦理审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研究 ——以天津市Z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务社会工作 |
2.1.2 儿童与肿瘤患儿 |
2.1.3 放射治疗 |
2.2 理论依据 |
2.2.1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2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访谈法 |
2.3.2 参与式观察 |
2.3.3 准实验研究 |
第三章 肿瘤患儿放射治疗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
3.1 调查过程 |
3.2 问题分析 |
3.2.1 患儿生理状态 |
3.2.2 患儿的心理状态与对放疗的认知状况 |
3.2.3 患儿放疗过程中的行为 |
3.3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探索 |
4.1 需求分析 |
4.1.1 开展放射治疗相关宣传教育活动 |
4.1.2 帮助患儿深度了解放射治疗 |
4.1.3 改善患儿对于放射治疗的焦虑心理 |
4.1.4 增进患儿与家属、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 |
4.2 介入过程 |
4.2.1 介入方案设计 |
4.2.2 医务社工角度下多学科协作团队的构建 |
4.2.3 社区工作与小组工作相结合的介入实施过程 |
第五章 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评估 |
5.1 评估测量工具 |
5.1.1 改良耶鲁焦虑状态量表(m YPAS) |
5.1.2 分离焦虑量表(PSAS) |
5.1.3 依从性情况 |
5.2 过程评估 |
5.2.1 介入服务的优势 |
5.2.2 介入服务的限制 |
5.3 效果评估 |
5.3.1 患儿层面评估 |
5.3.2 家属角度评估 |
5.3.3 医院角度评估 |
5.4 专业反思 |
5.4.1 医务社会工作具体领域缺乏规章制度指导 |
5.4.2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专业平台及资源缺失 |
5.4.3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第六章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肿瘤儿童放射治疗的建议 |
6.1 宏观层面 |
6.1.1 建立健全医务社会工作具体领域规章制度 |
6.1.2 加强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 |
6.2 中观层面 |
6.2.1 设置更多的医务社会工作专职岗位 |
6.2.2 加强志愿者服务的建设与管理 |
6.3 微观层面 |
6.3.1 多渠道进行医务社会工作宣传倡导 |
6.3.2 提升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知识涵养与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附录 B: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
附录 C:评估量表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照顾负担对家庭复原力的影响 ——心理一致感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理论依据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理论依据 |
3 研究假设 |
4 操作性定义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1 型糖尿病患儿父母照顾负担对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心理一致感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 |
7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1型糖尿病患儿照顾者负担及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知情同意书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儿童口腔门诊局部麻醉应用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问卷调查的资料与方法 |
2.2 问卷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医生应用局部麻醉的临床现状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儿童口腔门诊局部麻醉技术应用调查问卷 |
综述 儿童口腔局部麻醉控制疼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伴恒牙迟萌1例病例报告 |
1 前言 |
2 病例资料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的编制及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2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4 信度检测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静脉输液相关规范 |
2 儿科静脉输液质量影响因素 |
3 知信行理论 |
4 儿科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干预对策 |
5 小结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9)小丑照护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小丑照护对儿童接种焦虑、疼痛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工具 |
1.5 伦理原则 |
1.6 资料收集方法 |
1.7 质量控制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研究对象脱落情况 |
2.2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
2.3 两组儿童接种焦虑程度比较 |
2.4 两组儿童接种疼痛程度比较 |
2.5 两组儿童接种依从性比较 |
2.6 两组儿童哭闹时间比较 |
2.7 两组儿童照顾者焦虑程度比较 |
2.8 两组儿童照顾者对接种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3.1 小丑照护对儿童接种焦虑的影响 |
3.2 小丑照护对儿童接种疼痛的影响 |
3.3 小丑照护对儿童接种依从性、哭闹时间的影响 |
3.4 小丑照护对儿童照顾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
3.5 小丑照护对儿童照顾者接种体验满意度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儿童照顾者、医务人员及干预实施者对小丑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资料收集 |
1.5 资料分析 |
1.6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小丑照护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对不同人群的正性影响 |
2.2 实施小丑照护过程中的不足 |
3 讨论 |
3.1 小丑照护可优化儿童及照顾者接种体验,值得在医院及社区推广应用 |
3.2 小丑照护可增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改善医患关系 |
3.3 完善培训,有利于提高小丑照护的干预效果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苈白饮联合西药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30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肺炎喘嗽的中医认识 |
1.1 病名沿革 |
1.2 古代医家对肺炎喘嗽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治疗肺炎喘嗽现状 |
1.3.1 中药汤剂治疗肺炎喘嗽现状 |
1.3.2 中成药治疗肺炎喘嗽现状 |
1.3.3 外治法治疗肺炎喘嗽现状 |
2 西医治疗小儿肺炎现状 |
2.1 西医对小儿肺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现状 |
3 目的和意义 |
4 结语 |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临床研究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样本量计算 |
1.3 随机化方法 |
1.4 盲法 |
1.5 治疗方案 |
1.5.1 试验组 |
1.5.2 中药 |
1.5.2.1 药物组成 |
1.5.2.2 用法用量 |
1.5.3 西医常规疗法 |
1.5.4 对照组 |
1.5.5 中药 |
1.5.6 药物组成 |
1.5.7 用法用量 |
1.5.8 西医常规疗法 |
1.6 疗程的测量 |
2 研究内容 |
2.1 基线的测量 |
3 疗效评价标准 |
3.1 主要疗效判定标准 |
3.1.1 主、次症及体征评定细则 |
3.2 次要疗效判定标准 |
3.2.1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
3.2.2 痰热闭肺中医症候量化标准 |
3.2.2.1 痰热闭肺中医症候量化细则 |
4 安全性检测 |
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7 试验流程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沟通在患儿注射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D]. 陈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儿童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全身麻醉及保护性固定的干预效果评价[D]. 任文娟.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研究 ——以天津市Z医院为例[D]. 麻若怡.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5]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照顾负担对家庭复原力的影响 ——心理一致感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D]. 徐亚飞.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6]儿童口腔门诊局部麻醉应用现状调查[D]. 陈鹏莉.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矮小症患儿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 荣月芳,谢安慰,徐晓耘,缪二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28)
- [8]儿科护士静脉输液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蔡晓洁. 青岛大学, 2020(01)
- [9]小丑照护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研究[D]. 李军莉.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10]苈白饮联合西药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30例的临床观察[D]. 崔洁.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