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江霞[1](2021)在《高中英语观摩和常态阅读课中学习活动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其目的是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师对该理念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是课堂学习活动顺利转变的关键,是该理念真正地运用到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乏对观摩课学习活动和常态课学习活动的研究,但缺乏两种课堂的阅读学习活动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建构主义、输入与输出理论的指导下,以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12节常态阅读课和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高中英语观摩课的12节阅读课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的方法,以阅读课堂中教师所设置的学习活动为观察视角,研究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知和实践情况、观摩和常态阅读课中课堂学习活动的类型以及学生对观摩和常态阅读课中教师所设置的各种学习活动类型的参与度,并用SPSS26.0对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比两种课堂中学习活动的类型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选取了常态课中12名教师中的6名教师进行了访谈,进一步探讨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的认知、该理念在高中英语常态阅读课中的实施情况以及落实该理念所需要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高中英语教师对学习活动观内涵的认知程度不高,但对于该理念的实施都持有较高的认同度。高中英语教师在常态阅读课中注重组织学习理解类活动,引导学生对文本表层意义以及相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但是忽略了对文本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即忽略了应用实践及迁移创新类活动的开展,同时学生对于常态阅读课的课堂参与度(参与人数和参与态度)不高。反之,观摩课作为一种示范类的课程,其课堂学习活动的设置较为合理且有层次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较高。研究发现,教师要真正落实好新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学科素养,并且得到学校及教育专家的支持。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仍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研究对象数量较少,缺乏一定的广泛性;笔者无法获取观摩课教师的联系方式,因此不能访谈到这些教师。尽管如此,本研究基本上达到了研究目的,研究结果对教师以及常态课教学都产生了实践启示。对于教师而言,能够促使自己去学习、内化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改善常态阅读课的教学现状,真正做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唐丽英[2](2021)在《窄式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渠道,是语言技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写作教学“费时低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试图将窄式阅读策略应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验证窄式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现阶段高中生英语写作现状如何?(2)窄式阅读策略能否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3)窄式阅读策略能否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成绩?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某县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并对写作测试、调查问卷及学生及教师访谈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在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的分析以检验窄式阅读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1)学生在写作的难点主要在语言表达困难、语法知识及句子结构等不能正确使用,写作兴趣不浓等。(2)窄式阅读应用于高中写作教学,使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明显提高,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惧情绪明显下降.(3)窄式阅读对高中生写作成绩促进很大作用。实验班数据表明说明实验班的英语写作成绩相比对照班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本研究对窄式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性。然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被试人数、实验时长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进一步深入。
路欢欢[3](2021)在《问题导向法(PBL)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输入途径,是语言学习者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教学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初中生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时应该达到以下的五级阅读技能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然而,大多数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与课标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探究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成绩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驱力—诱因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通过调查问卷、测试和访谈三种研究工具,对问题导向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旨在解决以下两个研究问题:问题导向法是否有助于激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问题导向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成绩?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某中学两个九年级班的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确保教学材料、课时及学习强度一致的前提下,在对照班采用现有教学法,实验班采用问题导向法实施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通过调查问卷、测试及访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问题导向法有助于激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依据问卷三个维度和访谈分析,问题导向法改变了学生阅读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探究者,对英语阅读的兴趣相比实验前有所增加。第二,问题导向法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成绩。依据测试成绩独立样本检验,从实验前sig值大于0.05到实验后sig值小于0.05,说明学生经过问题导向法的英语阅读教学之后,英语阅读成绩有所提高。
闫月荣[4](2021)在《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不应该只被视为是一种为了学习语法、词汇的利用工具,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难题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它与语言学习的目的相吻合。同样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阅读可谓是重中之重。究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英语阅读不论是在英语教学中还是英语测试中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根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所划分的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浏览查阅英文诗歌散文、报纸期刊、国外名着以及英文说明书等非专业性的英文阅读材料并能抓住其基本文意;找出或获取文本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意图、观点或态度的相关信息;能根据语篇情境、上下文意、构词法以及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含义;能够分析篇章层次,理解关键从句,理清事件情节发展和预测可能发生的结局。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激发阅读热情,最终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而目前大部分传统的英语阅读授课模式过于强调对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缺乏对上述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的实现更仔细、深入的挖掘和探索。而Halliday的以语篇为依托的词汇衔接理论侧重培养学习者的篇章衔接意识,它不仅关注字词句等基础语言单位的衔接关系,还兼顾文章结构和体裁,与高中生需要达成的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相吻合。因此,本实证研究以Halliday和Hasan的词汇衔接理论为主要依据,以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为辅助来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期解答“在词汇衔接模式的指导下,高中生在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词汇衔接意识等方面有何种程度的变化?”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回答“以语篇为基础的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他们的词汇衔接意识有何种变化。”本研究抽取了哈尔滨市某高中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个班级各有50人。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采取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而对照班的阅读教学模式保持不变,实验时间为期4个月,在实验尾声,将之前所收集到的来自各个测量工具中的实验数据结合SPSS 24.0统计手段进行探讨。由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受试对象的阅读理解成绩比对照班受试对象的成绩要高,且涨幅较为显着;根据调查问卷的前后测变化情况、实验中期的受试访谈结果和课堂观察量表结论汇总来看,学生对待英语阅读变得更加积极和自信,在解决英语阅读实际问题时所展现的词汇衔接意识得到了增强。由此可知,基于词汇衔接手段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丰富高中生一贯的阅读理解技巧,使其英语阅读习惯向好发展,并且还可以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互为表里。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方面对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展望建议:教师应当不断精进自身对词汇衔接理论基础知识的内化、有规律地设计英语阅读操练活动并辅之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渗透;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要努力积累英语语用基础知识、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加强课后的英语写作练习,加深“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英语技能的相得益彰。
林芝[5](2021)在《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英语阅读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阅读不仅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例高,而且阅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正式发布,倡导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活动的途径实施英语授课,由此教育从业者们积极将任务型教学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经历了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相关研究者们开始思考如何对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优化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科技走进校园课堂,课堂教学工具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教学手段的改进,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2016年雨课堂平台发布,它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学堂教育在线联合研发推出的免费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教学平台的推出为所有在线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了数据化、智能化教学支持。将雨课堂巧妙地运用到了传统的英语阅读任务型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英语阅读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英语阅读任务型课堂学习质量与教学氛围。本实验以哈尔滨市某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雨课堂的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时长为一学期(16周)。本研究主要研究三个问题:1、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现状如何?2、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如何进行研究设计?3、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是否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及兴趣?第一个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讨论研究;第二个问题以任务型教学构建基于雨课堂的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解答;第三个问题,首先采用量化的研究方式,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进行四次英语阅读成绩测试,并使用SPSS24.0将两个班的阅读成绩统计分析,然后采用质性研究方式,对学生进行访谈,以发现实验班学生进在行教学实验后英语阅读兴趣是否提升。最后依据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基于雨课堂的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模式明显地调动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为老师提供了及时的教学反馈,提升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元认知和自我学习反思;提供了基于整体教学过程的评估,即形成性评价;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思想交流。
宋灵君[6](2021)在《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写作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是语言技能的四要素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题语境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之一,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然而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读写分离的现象,在阅读和写作中脱离了主题语境,使得学生缺乏主题意识因而英语写作能力难以提升。本文研究基于主题语境,对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展开研究。该研究以语境理论、Krashen的输入理论以及Swain的输出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两个研究问题:1.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能否提升高中生的写作兴趣?2.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能否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在结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延安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的一个火箭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50名学生(其中男生20名,女生30名)。该班级所使用教材为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和必修二,采用该研究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在火箭班进行了四个月的英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研究工具有调查问卷、测试卷和访谈。运用SPSS25.0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结果展开讨论。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研究高中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现状,调查问卷分为前后测,收集整理两次调查问卷的数据并对学生在英语写作上的兴趣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测试卷来分析该班级学生的四次月考英语写作成绩,研究该模式下的英语写作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有提升;最后班级随机抽选6名学生进行访谈,并结合问卷来分析高中生在该模式下的写作兴趣是否发生变化。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了四个月的研究之后,高中生对英语写作的态度有了转变,具体表现为在写作兴趣有了提升,愿意在写作中结合阅读所学到的相关主题语境的词汇表达等进行英语写作;学生主题语境意识有所加强,写作内容结合了主题语境,语言表达更加流利、准确和得体。本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英语教学中,要联系主题语境,在阅读和写作中建立起“主题语境”意识。通过借助主题语境的引领,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来培养高中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以输入带动输出,培养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写作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适当扩大英语阅读中词汇和语法的输入。当然该方法也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在运用该方法时,应针对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和完善。
王欣[7](2021)在《多模态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影响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作为英语学习中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不够浓厚,阅读动机不够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学习效果。因此,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语篇交际中,语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上,其中非语言因素在语篇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主要包括物理特征和非物理特征。物理特征包括肢体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非物理特征主要包括PPT、多媒体设备、语篇的页面布局、空间布局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不再是简单地通过语言来进行,而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模态一起进行。因此,多模态教学对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动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中学的八年级某班共50名同学为研究对象,研究共持续16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通过对初中生英语阅读进行多模态教学,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初中生的英语阅读动机现状如何?(2)多模态教学对初中生的阅读动机是否产生影响,如果有,在哪些方面会产生影响?(3)多模态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初中生的阅读动机的影响有何不同?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笔者发现:(1)初中生的阅读动机总体来讲强度不够,阅读水平不同的学生动机水平不同,主要表现在自我效能感、内在动机方面;(2)多模态教学会对初中生的阅读动机产生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自我效能感、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以及社会互动动机四个方面;(3)多模态教学对阅读水平不同的同学所产生的动机影响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在阅读动机的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高水平学生的阅读内在动机提升最为显着;中等水平学生和低水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最为显着。
骆甜甜[8](2021)在《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以发展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展现出来。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还需要加强对文化意识的培养。高中英语教材包含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习题中也涉及文化知识,甚至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专门设有“文化角”部分;英语课堂上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教学方式介绍、补充英语文化知识,同时还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切实体验多元文化。因此,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和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延安市三所高中306名学生和30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旨在探究: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如何?影响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因素有哪些?针对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和影响因素应提出哪些建议?通过对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化意识培养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教学中以语言知识为主,文化教学组织形式缺乏多样性;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少、缺少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与思考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弱。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观念和学校的文化教学环境。最后,针对原因提出建议:教师应当提升文化素养、加大文化意识培养力度;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学习动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坚定文化自信;学校应该改善文化教学条件、丰富文化学习资源。
杨雨琪[9](2021)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在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四个方面,分别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英语阅读是四大英语语言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英语授课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依旧采用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主体地位。除此之外,教师在阅读的课堂上也只是预先对学生进行了单词和语法等方面的讲解,之后就把这篇文章全部进行了翻译,忽略了阅读策略以及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讲授英语阅读时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将关键词、图像以及符号结合在一起的可视化工具。它能够让学生把阅读中的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从而增强了对阅读理解的认识和记忆。同时,它还能够让学生从一个整体上准确把握所学知识点的结构,最后提高了阅读效率。本研究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和阅读学习重要性,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从阅读策略和思维导图教学理论出发,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梳理与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是否对高中阅读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对课题深入研究主要在于解决以下三个重要问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现状如何?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视角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哈尔滨市某高中的高二五班学生,历时一个学期。本研究将采用四种方法进行检测: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测试法,并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首先,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是学生虽然觉得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很重要,但是他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枯燥,同时他们没有自己的阅读策略。其次,核心素养视角下,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最后,核心素养视角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总而言之,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思路,使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Francisquinha dos Santos Amaral de Carvalho Vong(王茵雅)[10](2021)在《东帝汶私立和公立学校高中英语教学的比较研究 ——以帝力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趋势促使东帝汶在其国家发展计划中将教育作为主要的发展领域。东帝汶政府致力于发展国内教育,培养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以期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语言作为交流的关键,东帝汶政府将英语定为工作语言。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比较东帝汶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的英语教学,期望研究结果可以为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英语教师改善他们的教学策略提供参考,有助于东帝汶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选取帝力的一所私立高中Colegio Paulo VI和一所公立高中Escola Secundária Geral 12 de Novembro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私立和公立学校的英语教学差异。首先,对比分析帝力私立和公立学校的差异;其次,对比分析私立和公立学校的学生对英语教学评价的差异;接着,对比分析私立和公立学校的教师对英语教学反馈的差异以及英语教师的教学差异;最后,总结研究结论,给出提升东帝汶英语教学质量的建议。基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从学校教学条件来看,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存在较大的差异。私立学校硬件设施先进齐全,拥有专业的英语教师队伍,英语教学材料丰富而更新快,灵活的教师中心、开放式的学生中心教学模式;而公立学校硬件设施落后稀少,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英语教学材料陈旧而单一,运用专制的教师中心、封闭的学生中心教学模式。(2)从学生对英语教学的评价来看,学校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机会确是不平等的,甚至是相差很大;私立学校的学生对教学设备的评价很高,而公立学校的学生的评价很低;私立学校的学生对其学校提供的英语教学材料的满意度达到了100%,而公立学校的满意度只有40%;私立学校的老师喜欢用互动的方式授课;而公立学校的老师则运用的较少;公立学校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高于私立学校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3)从教师对英语教学反馈来看,私立学校的老师表示在运用以上的教学策略较轻松,而公立学校的教师则表示有的策略运用比较困难;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在书籍、多媒体设备、校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私立学校教师表示他们学校的校规、教学方针、奖励制度等较为完善,而公立学校的教师则认为他们的校规缺乏惩戒,奖励制度不够完善。(4)从英语教师的教学差异看,私立学校的学生对英语听力、阅读、写作、词汇的满意程度比公立学校的学生对英语听力的满意程度高;公立学校的学生对英语口语、发音的满意程度比私立学校的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满意程度高。本研究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了东帝汶私立和公立学校英语教学的差异,依据研究的结论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大国家资金投入,重视教育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完善教学策略。
二、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英语观摩和常态阅读课中学习活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有关概念界定 |
2.1.1 英语学习活动观 |
2.1.2 常态课 |
2.1.3 观摩课 |
2.1.4 课堂参与度 |
2.2 国内外活动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活动教学相关研究 |
2.2.2 国外活动教学相关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输入假说 |
2.3.3 Swain的输出假说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程序及数据收集与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的认知情况 |
4.2 高中英语常态和观摩阅读课中有哪些类型的学习活动 |
4.2.1 常态和观摩阅读课中学习活动数量及其占比 |
4.2.2 常态和观摩阅读课中各类型学习活动总时长及其占比 |
4.2.3 观摩和常态阅读课中的学习活动存在差异的原因 |
4.3 观摩和常态阅读课中学生对各类型的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如何 |
4.3.1 观摩和常态阅读课中学生参与人数 |
4.3.2 观摩和常态阅读课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研究对基础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5.2.1 给英语教师和常态课教学的建议 |
5.2.2 高中英语教师落实“学习活动观”需要的支持 |
5.3 结语 |
5.4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知与实践调查问卷 |
附录Ⅱ:英语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解与实践的访谈提纲 |
附录Ⅲ:高中英语阅读课学习活动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2)窄式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阅读与写作相关性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二、窄式阅读研究综述 |
(一)窄式阅读定义 |
(二)窄式阅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三、窄式阅读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结合的研究综述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 |
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 |
三、图式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实验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
二、研究过程 |
(一)实验前准备阶段 |
(二)实验前期阶段 |
(三)实验中期阶段 |
(四)实验后期阶段 |
(五)实验班的教学案例 |
三、实验数据收集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问卷信效度的检验与分析 |
(二)实验前问卷结果分析 |
(三)调查问卷对比分析 |
二、写作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
(一)实验前两班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差异分析 |
(二)实验中两班写作成绩的差异分析 |
(三)实验后两班写作成绩差异分析 |
(四)实验前后学生写作成绩差异分析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一)实验前访谈 |
(二)实验后访谈 |
四、结果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
(一)设计有效的读写活动,落实教学目标 |
(二)筛选阅读材料,提高输入质量 |
(三)利用评价功能,反馈写作问题 |
三、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四、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写作测试试题 |
附录 Ⅲ 访谈记录 |
附录 Ⅳ 对照班与实验班作文成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问题导向法(PBL)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问题导向法的概念 |
2.1.2 问题导向法的特点 |
2.2 问题导向法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问题导向法国外研究综述 |
2.2.2 问题导向法国内研究综述 |
2.3 英语阅读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英语阅读教学国外研究综述 |
2.3.2 英语阅读教学国内研究综述 |
2.4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驱力—诱因理论 |
3.1.1 驱力—诱因理论简介 |
3.1.2 驱力—诱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3.1.3 驱力—诱因理论对问题导向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3.2 建构主义理论 |
3.2.1 建构主义简介 |
3.2.2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3.2.3 建构主义理论对问题导向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调查问卷 |
4.3.2 测试 |
4.3.3 访谈 |
4.4 研究过程 |
4.4.1 实验前期准备阶段 |
4.4.2 实验教学实施阶段 |
4.4.3 实验后期数据分析与讨论阶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分析与讨论 |
5.1.1 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2 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3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初中生英语阅读成绩分析与讨论 |
5.2.1 实验前学生阅读成绩分析与讨论 |
5.2.2 实验后学生阅读成绩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发现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实验前) |
附录二 关于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态度的调查问卷(实验后) |
附录三 2018 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题(前测) |
附录四 2019 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题(后测) |
附录五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词汇衔接模式与英语阅读的研究综述 |
一、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语篇衔接的界定 |
(二)词汇衔接的界定 |
(三)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外研究综述 |
(四)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研究综述 |
二、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阅读的定义 |
(二)英语阅读态度的界定 |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词汇衔接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国内外应用研究 |
(一)国外应用研究成果 |
(二)国内应用研究成果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 |
(一)复现 |
(二)搭配 |
二、侯易的词汇重复模式 |
(一)连接和粘结的重复 |
(二)中心句和边缘句 |
(三)词汇重复类型 |
三、语言输入假设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测试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四、实验过程 |
(一)词汇衔接教学模式下的实验班 |
(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 |
五、数据收集过程 |
(一)前测数据收集 |
(二)中测数据收集 |
(三)后测数据收集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分析 |
(二)可信度分析 |
(三)因子相关性分析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问卷前后测对比分析 |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
(一)前中后三次成绩对比分析 |
(二)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访谈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词汇衔接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及学习的启示 |
(一)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二)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态度及词汇衔接意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阅读理解前测 |
附录3 阅读理解中测 |
附录4 阅读理解后测 |
附录5 访谈提纲 |
附录6 访谈转录 |
附录7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8 三次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结果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任务型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任务型教学的国外研究综述 |
(三)任务型教学的国内研究综述 |
二、雨课堂的研究综述 |
(一)雨课堂的概念 |
(二)雨课堂的功能特点 |
(三)雨课堂的国内研究综述 |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一)阅读的定义 |
(二)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外研究综述 |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研究综述 |
四、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一)基于任务型教学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
(二)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三)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二语习得理论 |
(一)输入假说理论 |
(二)输出假说理论 |
(三)互动假说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四)访谈法 |
四、研究工具 |
(一)问卷调查 |
(二)阅读测试题 |
(三)SPSS24.0 数据统计 |
(四)访谈 |
五、研究过程 |
(一)准备阶段 |
(二)前测阶段 |
(三)实验阶段 |
(四)后测阶段 |
(五)实验过程 |
六、教学案例 |
(一)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案例 |
(二)传统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研究数据分析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测试成绩数据分析 |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 |
(二)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
(三)基于雨课堂的任务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及兴趣的影响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反思与启示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
2.2 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的综述 |
2.2.1 成果教学法 |
2.2.2 过程教学法 |
2.2.3 体裁教学法 |
2.2.4 任务型教学法 |
2.3 以读促写模式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语境理论 |
3.2 输入假说 |
3.3 输出假说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调查问卷 |
4.3.2 测试卷 |
4.3.3 访谈提纲 |
4.4 研究过程 |
4.4.1 实验准备 |
4.4.2 研究设计与实施 |
4.4.3 案例设计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1.1 实验前调查问卷分析 |
5.1.2 实验后调查问卷分析 |
5.2 写作测试前后测结果分析 |
5.3 访谈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发现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写作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前侧作文 |
附录三 学生后测作文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
附录六 写作前后测语言表达的分数统计 |
附录七 英语阅读文本材料 |
附录八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主题语境内容要求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多模态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文献分析法 |
(四)数据分析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多模态的概念 |
(二)多模态教学的概念 |
(三)阅读动机的相关概念 |
二、多模态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多模态教学的国外研究综述 |
(二)多模态教学的国内研究综述 |
三、阅读动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阅读动机的国外研究综述 |
(二)阅读动机的国内研究综述 |
四、多模态教学对英语阅读动机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多模态教学对英语阅读动机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 |
(二)多模态教学对英语阅读动机影响的国内研究综述 |
(三)多模态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动机影响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 |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
三、情感过滤假说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SPSS数据分析软件 |
(三)访谈 |
四、研究过程 |
(一)准备阶段 |
(二)实验阶段 |
(三)实验后阶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信效度分析 |
(二)前测数据分析 |
(三)后测数据分析 |
(四)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
(五)不同水平学生在阅读动机的不同方面提升情况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一)多模态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影响及原因 |
(二)初中生对实施多模态教学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教学启示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的概念 |
2.1.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
2.1.3 文化意识的概念 |
2.2 文化意识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文化意识国外研究综述 |
2.2.2 文化意识国内研究综述 |
2.3 英语阅读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英语阅读教学国外研究综述 |
2.3.2 英语阅读教学国内研究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3.2 跨文化交际理论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调查问卷 |
4.3.2 观察 |
4.3.3 访谈 |
4.4 研究过程 |
4.4.1 研究准备阶段 |
4.4.2 调查研究实施阶段 |
4.4.3 数据收集与整理阶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分析与讨论 |
5.1.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3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影响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因素分析与讨论 |
5.2.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3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建议分析与讨论 |
5.3.1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2 基于理论与文献的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发现 |
6.1.1 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
6.1.2 影响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因素 |
6.1.3 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建议 |
6.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问卷 |
附录二 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六 课堂观察记录 |
附录七 课堂观察实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测试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核心素养 |
(二)思维导图 |
(三)阅读 |
二、文献综述 |
(一)核心素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思维导图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核心素养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图式理论 |
二、知识可视化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 |
(三)试卷测试 |
(四)数据统计工具 |
四、研究准备 |
(一)思维导图结构图类型 |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五、研究过程 |
六、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问卷信效度分析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二)问卷效度分析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测试卷结果分析 |
(一)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二)学生阅读成绩变化原因的讨论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教学启示 |
(一)对教师的启示 |
(二)对学校的启示 |
(三)对阅读课堂教学的启示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及访谈记录 |
附录3 阅读理解测试题 |
附录4 阅读理解成绩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东帝汶私立和公立学校高中英语教学的比较研究 ——以帝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重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英语教学 |
2.私立学校 |
3.公立学校 |
(二)文献综述 |
1.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 |
2.公立和私立学校研究的现状 |
3.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
三、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
(三)英语能力的理论 |
1.阅读 |
2.写作 |
3.听力 |
4.口语 |
四、东帝汶私立和公立学校高中英语教学比较 |
(一)学校的英语教学系统 |
(二)私立和公立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异 |
1.教学设施的差异 |
2.教学材料的差异 |
3.教学方法的差异 |
(三)学生对英语教学的评价 |
1.学生对英语教学评价的问卷 |
2.对两所高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四)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反馈 |
1.教师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 |
2.教学工具与设施的应用情况 |
3.学校层面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规定 |
(五)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差异 |
1.听力 |
2.口语 |
3.阅读 |
4.写作 |
5.词汇 |
6.发音 |
五、结论、思考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私立和公立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异 |
2.学生对英语教学的评价 |
3.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反馈 |
4.私立和公立英语教师的教学差异 |
(二)原因分析 |
1.学校的性质 |
2.学校管理制度 |
3.教师教学 |
(三)改善私立和公立学校英语教学的建议 |
1.加大国家资金投入,重视教育改革 |
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改善办学条件 |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完善教学策略 |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四、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英语观摩和常态阅读课中学习活动对比研究[D]. 谭江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窄式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 唐丽英.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问题导向法(PBL)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路欢欢. 延安大学, 2021(12)
- [4]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闫月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研究[D]. 林芝.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宋灵君. 延安大学, 2021(12)
- [7]多模态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影响探究[D]. 王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 骆甜甜. 延安大学, 2021(12)
- [9]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杨雨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东帝汶私立和公立学校高中英语教学的比较研究 ——以帝力为例[D]. Francisquinha dos Santos Amaral de Carvalho Vong(王茵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