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羧酸乙酯席夫碱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三唑羧酸乙酯席夫碱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一、三氮唑羧酸乙酯类席夫碱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1](2021)在《噻唑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文中认为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席夫碱及其配合物作为化学药物和新型材料的潜在性能已引起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席夫碱的多功能特性主要归功于用于缩合反应的醛/酮和胺,分子基团主要包括芳香环和杂环,尤其对于杂环来说,应用更加广泛,可以为金属配位提供众多的配位位点;而金属配位的成功,进而改善或提高配体的性能,有助于配合物在各方面的应用。噻唑环是一种五元杂环化合物,噻唑环的骨架存在于多种生物活性杂环和天然产物中,被认为是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报道,含有噻唑环的席夫碱在医药、抗氧化、催化、电化学、光学等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于是,我们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合成了八种基于噻唑环的席夫碱(HMTF、HMTT、HMTB、HMTI、HMTP、HMTN、HMTH、DHMT),并成功培养了它们的单晶,利用X-ray单晶衍射,分析出了他们的晶体结构及堆积方式,研究发现配体分子之间主要是通过π···π堆积作用来维持的,只有HMTH的晶体结构中存在明显的C-H···π作用;在应用方面,对八种噻唑席夫碱做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荧光性能分析以及细胞毒性测试。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解释了紫外光谱的产生机制,计算表明:噻唑席夫碱在气态和溶剂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是由?→?*电子跃迁引起的。荧光测试表明,本文合成的噻唑席夫碱显示出良好的荧光性能,在细胞毒性测试方面,分别针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肺癌细胞(A549)、宫颈癌细胞(HELA)进行了细胞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针对三种癌细胞的IC50值超过了100μM,表明本文合成的席夫碱配体对癌细胞具有温和的抑制活性,还需要对其分子结构进行深入改造和修饰,进一步的配位研究也有待深入开展。同时,还对八种噻唑席夫碱进行了大量的配位研究,得到了四种金属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了其晶体结构和堆积方式,发现其主要是通过C-H···π作用、π···π堆积作用以及各种弱氢键共同作用堆积而成,由于配合物产率较低,在细胞毒性测试中,先对银配合物进行了细胞抑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形成配合物后可以大大提高配体的抗癌活性。

张鹤营[2](2021)在《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早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兽医临床。近些年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杆菌、抗虫及抗真菌活性。特别是针对抗结核杆菌和抗原虫活性的新型喹恶啉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改造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进攻细菌DNA双链造成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厌氧选择活性,其在还原性酶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单电子被还原,并释放出羟基自由基(OH·)。OH·是生物体内的一种ROS,它能够通过修饰DNA双链进而降解DNA,这也是目前研究所得到的最为认可的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对喹恶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目前基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巨噬细胞内各种通路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ROS和自噬。ROS可以进攻M.tb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干扰其能量代谢及稳态;高水平的ROS也能诱导细胞自噬,通过自噬可以抑制并清除胞内感染的M.tb。本课题首先运用药效团融合的药物设计策略,保留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药效团,分别重点对喹恶啉环C2位和C6位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衍生物。对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建立构效关系。然后从ROS、DNA合成与修复以及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阐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发挥抗菌作用的作用方式。1.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结构改造得到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完善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筛选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喹恶啉类化合物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喹恶啉环的C2和C7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并且本实验室前期也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C2位取代基对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近些年来,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主要借助药效团融合、化合物骨架跃迁和电子等排等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噻唑酮环广谱的抗菌活性为本课题化合物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思路,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的策略设计了C2位含有不同取代噻唑酮环的化合物,在经过氧化反应、Beirut反应、水解反应、醛胺缩合及环化缩合反应后得到26个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TZN1~26的抗菌、抗真菌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表明:TZN4、TZN5、TZN10、TZN11、TZN15、TZN16、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较喹乙醇抗菌活性提高2~8倍,如化合物TZN20和TZN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为16μg/m L。化合物TZN19-26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90028)、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ATCC7349),A.fumigatus(3.5352)和C.neoformans(2.320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8μg/m L)。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M.tb具有显着的活性(MIC=1.56μg/m L)。分析后发现,在喹恶啉环C7位或苯环C4位引入F原子或Cl原子后能增加化合物活性,当取代甲基或甲氧基后会明显降低化合物活性。通过建立3D-QSAR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7位和苯环的C4位取代体积大、电负性强或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在喹恶啉环C7位引入正电性基团会显着降低化合物的亲和力,导致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降低;在喹恶啉环C2位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和氢键供体基团同样会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2.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目前对喹恶啉环C6位的结构改造较少,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在C6位引入卤素原子或甲基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未见更多的结构改造,导致该位置构效关系的空缺。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策略重点针对C6位进行结构改造,引入多种含氮杂环,同时在C2位取代酯基或酰基,C3位引入甲基或三氟甲基,C7位取代氟原子,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Beirut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后得到33个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NCH1~33的抗菌活性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CH1~33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活性较差,仅NCH5、NCH6和NCH25的MIC值为4~8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4、NCH28和NCH29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标准菌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耐药大肠杆菌对这些化合物并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也间接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方式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所差异。NCH1~33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TCC27090的MIC低至0.25μg/m L,对副猪嗜血杆菌HPS0165的MIC低至1μg/m 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的MIC低至0.5μg/m L,较乙酰甲喹抗菌活性提高256倍。对于临床分离耐药金葡菌,化合物的MIC低至1μg/m L;化合物对MRSA的MIC值低至4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8和NCH29对M.tb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 L,与乙酰甲喹相比活性提高了16~32倍。化合物NCH29在不同浓度下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胞内抗菌活性,在40×MIC浓度时与细胞孵育4 d后可以减少2.73-log数值的胞内M.tb;当不同浓度的NCH29与细胞孵育1 d后,胞内M.tb表现出0.1~1.69-log数值的降低。分析后发现,当喹恶啉环C2位乙酯或苄酯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3位引入-CF3后发现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活性;C6位咪唑或1,2,4-三氮唑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7位引入氟原子显着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当C6位引入官能团后,C7位须有氟原子取代才可以起到提升化合物抗菌活性的作用。3D-QSAR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6位增加取代基的电负性,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C6位取代亲水性基团、C3位取代疏水性基团能够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在C2/C6位置的侧链基团,应该考虑具有更多氢键供体的基团。3.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本课题对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做出假设: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自身产生的ROS对细菌的DNA造成损伤;同时它还能干扰细菌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选取DNA合成与修复相关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等,通过对上述蛋白酶进行活性抑制试验阐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与DNA损伤修复系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喹恶啉类化合物对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DNA聚合酶I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如喹多辛和替拉扎明在128μg/m L时对DNA聚合酶I的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8.7%;(3)与底物d NTPs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且能够抑制酶活性,且N-O键是化合物发挥作用的必要结构。上述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测定了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分别通过膜完整性试验、ATP消耗试验和RT-q PCR评估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结果显示:NCH29处理M.tb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内ATP水平显着降低并且II型NADH脱氢酶(Type II NADH-dehydrogenase,NDH-2)相关m RNA(ndh和ndh 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NCH29与M.tb作用后,造成细胞膜的损伤和破坏,使菌体无法维持稳态平衡以及自身生存;NCH29能够继续作用于ETC,干扰NDH-2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菌体的氧化还原稳态,阻碍电子在ETC的正常传递,造成菌体内ATP水平显着下调,能量稳态受到破坏,导致M.tb的死亡。为研究喹恶啉类化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M.tb的抗菌作用机制,本课题分别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胞内ROS及线粒体超氧自由基的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 II的变化则由WB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H29能够刺激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并且ROS水平与化合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NCH29处理M.tb感染的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在胞内观察到大量自噬体标志物的堆积。上述结果表明,当NCH29作用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后,一方面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ROS进攻胞内的M.tb,起到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ROS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发生,通过自噬这一生物过程清除胞内的M.tb,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59个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3D-QSAR建立了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ROS破坏细菌DNA双链,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干扰细菌能量稳态、诱导细胞自噬发挥抗菌作用。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喹恶啉类药物设计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学林[3](2021)在《三嗪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化学荧光传感器是利用被测物与某种荧光分子或材料之间的特定的相互作用引发荧光强度的增强或降低,或者是所发射的荧光波长的变化来实现对被测物质的检测与信号的传递。化学荧光传感器作为分析化学进行分析测试的新手段,因其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选择性好、能实时在线检测、响应时间短、准确度高等优点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纳米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同时在工业生产、化工科技、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催化科学、环境监测、工厂的自动化控制及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都彰显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题总体研究思路是通过设计、合成了两种三嗪衍生物及两种金属有机配化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元素分析(Vario EL)、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粉末多晶衍射仪(PXRD)、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荧光材料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组成。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荧光性能研究。着重考察了荧光材料对过渡金属阳离子(含稀土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识别性能,初步研究多响应荧光识别材料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为多响应荧光识别材料的合成和离子分子的识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设计合成了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荧光传感器(L),研究了该传感器对金属阳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识别。结果发现Zr4+对该荧光材料具有较强的荧光增强效应,而Fe3+和丙酮对该荧光材料具有典型的荧光猝灭效应,初步分析了引起荧光增强与荧光猝灭的影响机制。同时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人体尿液和饮用水中Fe3+的检测应用。第二部分,以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L)和Zr ONO3·2H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Zr-L)。Zr-L在沸水和不同p H值溶液中,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其荧光强度在不同的p H值溶液中呈现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分布。在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识别发现,该荧光材料对Fe3+、Cr2O72-、丙酮、CCl4和二甲苯都表现出较强的荧光猝灭效应。与文献报道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相比,该荧光材料具有用量少(0.001 mg/m L)和多重识别的特点,但由于都是促使荧光猝灭不利于进一步拓展新荧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同时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不同真实水样中Fe3+的检测以及模拟检测有机溶剂中CCl4和二甲苯。第三部分,以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L)和Al NO3·9H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Al-L)。Al-L在沸水和不同p H值溶液中,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其荧光强度同样在不同的p H值溶液中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识别中发现,该荧光材料对Fe3+、Sr2+和SiO32-离子表现出强的荧光增强效应,尤其是当SiO32-离子浓度为10-8 M时都能促使该荧光材料的荧光强度增强,具有高的选择性和敏感性。相反,在有机溶剂识别检测中发现,甲苯对该荧光材料具有强的荧光猝灭效应。同时,Fe3+、Sr2+和SiO32-离子对该荧光传感的荧光增强效果为进一步拓展新的荧光传感器奠定了基础。此外,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不同水样和蔬菜中Fe3+离子进行了检测。第四部分,设计合成了1,1’-(6-氯-1,3,5-三嗪-2,4-二基)双(1H-苯并[d][1,2,3]三唑)荧光传感器(Q)。该传感器与第一部分相比,不含-COOH,但含有丰富的氮原子,合成原料没有荧光特性,然而合成的配体Q却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具有聚集发光的性质。在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识别中发现,配体Q对Fe3+、Cr2O72-和硝基苯表现出典型的荧光猝灭效应;相反,配体Q对甲苯和二甲苯却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增强效应。同时研究了该传感器不同水样和蔬菜中Fe3+的检测应用以及油品中甲苯和二甲苯的检测应用。从合成化学荧光传感器分析,本论文合成两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嗪衍生物荧光传感器,一个含-COOH,一个不含-COOH,并对这两种化学荧光传感器的荧光性能进行了分析。以Fe3+离子为例,Ksv(L)>Ksv(Q),LOD(L)>LOD(Q),含有羧基的三嗪衍生物(L)对Fe3+离子的选择性明显优于不含羧基的三嗪衍生物(Q)。这主要是配体L中的-COOH容易与Fe3+离子参与配位,形成不具有荧光特性的金属配合物。同时,通过含-COOH的化学传感器(L)拓展了两种金属有机配合物(Zr-L和Al-L)荧光传感器。Zr-L延续了配体L的荧光特性,对识别的离子(Fe3+和Cr2O72-)和分子(丙酮、CCl4和二甲苯)都表现出强的荧光猝灭效果;Al-L与配体L荧光性能不同,既能够通过荧光增强识别Fe3+、Sr2+和SiO32-离子,又能通过荧光猝灭识别甲苯。从离子和分子识别效应分析,通过调控三嗪衍生物的结构,既能通过荧光猝灭来检测Fe3+、Cr2O72-、丙酮、甲苯和硝基苯,也能通过荧光增强来实现检测Fe3+,Sr2+、SiO32-、甲苯和二甲苯。同时,在现行的离子和分子荧光识别中,丰富了离子和分子的检测种类,如,能实现了化学传感器对Sr2+、SiO32-、CCl4、甲苯和二甲苯的检测。就Fe3+而言,从检测限分析来看,LOD(Zr-L)>LOD(L)>LOD(Al-L)>LOD(Q)。表明四种荧光材料中,配体L与Zr4+离子形成的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Zr-L)对Fe3+离子的检测能力最强,但还是通过传统的荧光猝灭来实现对Fe3+离子的检测。

蒋晓宇[4](2021)在《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绿色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绿色化学是目前化学研究中的前沿学科,以新的化学工艺方式,使原料更加绿色化,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消除有害产物或副产物的产生。对绿色化学来说,催化剂的安全性和选择性是首要原则之一,液体酸催化剂虽然在过去被广泛使用,但其腐蚀性和污染性的缺点却不容忽视,所以开发新的固体酸催化剂刻不容缓。此外,过渡金属的催化选择性很高,在绿色化学催化剂的合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过渡金属镉为中心金属离子,桥连了不同种磺酸配体(HL1=对甲基苯磺酸,HL2=间硝基苯磺酸,HL3=对硝基甲苯邻磺酸)和柔性双三氮唑配体btp和btb[btp=1,3-二(1H-1,2,4-三氮唑)丙烷;btb=1,4-二(1H-1,2,4-三氮唑)丁烷],合成了四种过渡金属镉配位聚合物[Cd(L1)2(btp)2]n(1,CCDC:2006842)、[Cd(L2)2(btp)2]n(2,CCDC:2038964)、[Cd(L3)2(btp)2]n(3,CCDC:2070111)、{[Cd(L1)2(btb)2]·2H2O}n(4,CCDC:2070112)。将其作为Lewis酸催化剂应用到绿色化学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活性的强弱,并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通过计算对配合物的空间结构与Biginelli反应机理进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制备了btp、btb柔性辅助配体,在同一条件下,90℃恒温反应60 h,通过水热合成法得到了四个配合物的晶体。对它们进行结构表征,配合物1归于Monoclinic晶系的P2(1)/c空间群,配合物配合物2、3归于Triclinic晶系的P-1空间群,配合物4归于Orthorhombic晶系的Pnna空间群,各自呈现出链状或网状的空间结构。2、对配合物1-4进行绿色催化性能研究,分别以Biginelli反应和Kabachnik-Fields反应为探针。(1)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催化Biginelli反应,得到80℃为较佳反应温度,n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甲基脲=1:1:1.1为较优原料比,催化剂用量为2.5 mol%,以配合物1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产品产率为76.1-94.4%。(2)在催化Kabachnik-Fields反应性能的研究中,无溶剂条件下,在n苯甲醛:n苯胺:n亚磷酸二乙酯=1:1:1.4,反应温度为40℃,催化剂用量为5 mol%时,考察了配合物1和4的催化性能,配合物1表现出较优的催化能力,并且合成了一系列α-氨基膦酸酯,产品产率为70.7-93.5%。研究表明,本文开发的镉配位聚合物作为Lewis酸催化剂,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可重复性,且操作简单,易回收。3、用DFT计算分析配体和配合物的空间结构,NBO电荷分布以及前线轨道分布,对晶体结构的配位环境进行了很好的佐证。验证了Biginelli反应的机理,优化了4个中间体结构,并找到了2个过渡态。该计算过程均在Gaussian 09软件包下完成。

吴程宇[5](2021)在《脱氢枞基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对天然林业资源松香进行化学结构修饰,设计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松香衍生物是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松香为原料,通过对其羧基化学改性修饰引入噻吩杂环,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向松香骨架中引入酰基硫脲、酰胺、酰腙、噻二唑等活性基团设计合成四类松香基衍生物,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研究,初步建立其抗真菌活性构效关系,从而为高效松香基抗真菌药剂分子的合成提供理论指导,得到结论如下:(1)以松香为原料,经酰氯化、酰基硫脲化、酰胺化、亲核取代、亲核加成等反应,合成了脱氢枞基酰基硫脲、脱氢枞基酰胺、脱氢枞基酰腙、脱氢枞基噻二唑四类共80个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电喷雾质谱及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其结构。(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所合成的脱氢枞基衍生物进行抗真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脱氢枞基衍生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脱氢枞基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真菌抑制活性较高,其中化合物2B在50μg/m L浓度下对苹果腐烂真菌抑制率为90.90%,其EC50值为2.574μg/m L优于阳性对照多菌灵(2.585μg/m L)。脱氢枞基酰胺类化合物对黄瓜枯萎真菌的抑制活性最佳,其中化合物3E在50.0μg/m L浓度下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达到100.0%,其EC50值为0.974μg/m L优于多菌灵(0.992μg/m L)。脱氢枞基酰腙类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真菌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C和4F在50.0μg/m L浓度下对苹果腐烂真菌抑制率均大于70.0%,其EC50值分别为15.897μg/m L和14.717μg/m L,均大于多菌灵(2.585μg/m L)。脱氢枞基噻二唑类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真菌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5B和5I在50.0μg/m L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真菌抑制率均超过70.0%,其EC50值分别为5.502μg/m L和8.086μg/m L,接近于多菌灵(1.358μg/m L)。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噻吩环上引入氟原子及硝基等吸电子取代基能显着提高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3)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在400.0μg/m L浓度下对黄瓜枯萎病菌的保护效果、治疗效果分别为74.36%和68.51%,均优于多菌灵。同时研究了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结果,发现化合物3E可显着影响菌丝的超微结构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据此初步探究了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机制,推测药剂分子可能破坏了菌体细胞内膜组织结构,导致细胞液外渗,影响细胞内渗透压平衡,并最终导致菌丝断裂消亡。

马红艳[6](2021)在《离子液体功能化β-环糊精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对氨基酸席夫碱的手性分离研究》文中指出氨基酸席夫碱是由氨基酸和不同的醛类物质通过脱水缩合而得到的一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其在分析化学、医药、食品、催化、金属防腐等领域的应用十分突出。但是手性化合物往往一种是有生物活性的,而另一种生物活性较低或者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毒副作用的,因此获得单一异构体的手性化合物是非常有必要的。环糊精是一种具有一定孔径、且“内疏水、外亲水”的大环化合物,其特殊的结构特征使其在手性化合物分离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主要应用之一是将环糊精衍生物键合于硅胶制备为固定相,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对手性物质进行分离。本实验在合成了多种不同构型氨基酸希夫碱的基础上,制备了三种离子液体N-甲基咪唑、4-氨基-1,2,4-三氮唑和4-(4-羟基苯甲酰亚胺)-1,2,4-三氮唑衍生化的β-环糊精化合物,并键合到硅胶上制备了三种固定相。分别在反相模式和极性有机相模式下对手性氨基酸席夫碱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研究,并对其中部分对映体的抑菌性能进行了检测。主要实验内容如下:1.使用D/L-酪氨酸、D/L-天冬氨酸和D/L-谷氨酸分别和水杨醛、糠醛、对硝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醛、5-硝基水杨醛、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这7种醛类物质进行了脱水缩合反应,制备了36种席夫碱物质。对其结构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2.以6-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为中间体、N-甲基咪唑、4-氨基-1,2,4-三氮唑和4-(4-羟基苯甲酰亚胺)-1,2,4-三氮唑为离子液体,制备了三种离子液体功能化β-环糊精化合物。其次通过硅烷偶联剂KH-560将5μm球形硅胶键合于化合物,制备了三种手性固定相,并对所涉及的化合物均进行了熔点和红外测试。将产物用匀浆法装入250mm*4.6mm(i.d.)的色谱柱中,得到了三种色谱柱CSP1、CSP2、CSP3。3.在反相作用模式和极性有机模式下,运用本实验所制备的手性氨基酸希夫碱化合物对色谱柱CSP1、CSP2、CSP3的分离性能进行了一定的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作用模式下,三根色谱柱均基本实现了基线分离,其中在极性有机作用模式下,CSP3对1/7、14/18、13/17号化合物分离度达到了4.0以上,分离性能优异。4.对本文制备的手性氨基酸席夫碱化合物,使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进行了抑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所合成的不同构型氨基酸席夫碱对以上两种菌种的生长具有不同抑制作用。

张天保[7](2020)在《新型铜/铝有机缓蚀剂的创制及其缓蚀/失效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金属铜/铝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抑制铜/铝及其合金在相关腐蚀介质中的腐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添加缓蚀剂抑制铜/铝及其合金的腐蚀具有工艺简便、防护效果好和适用性强的特点,因而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虽然已有大量关于铜/铝及其合金缓蚀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报道,但是仍面临以下挑战:首先,已开发的铜/铝及其合金缓蚀剂的种类和数量要逊色于碳钢等其他金属材料缓蚀剂;其次,一些常见缓蚀剂在具体腐蚀环境中的缓蚀性能仍有提高的空间,需要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提升缓蚀性能;最后,由于欠缺对缓蚀吸附膜破裂和失效行为规律的研究,阻碍了对缓蚀剂应用的多角度评价。因此,本论文围绕有色合金铜/铝缓蚀剂开发做了如下工作:(1)基于咪唑啉对铁系合金优异的缓蚀性能,在分子结构中引入具有较好给电子能力的脒基、S原子和良好电子接受能力的嘧啶、吡啶等基团,设计合成出一种新型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化合物:N-丁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P1)、N-环己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P2)和N-(2-氨乙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P3)。通过1H-NMR、13C-NMR、HRMS证明了其结构正确。研究了其对黄铜在流动的1 M HNO3介质中的缓蚀行为,在使用量仅为50 ppm条件下,其缓蚀率高达98%以上;N-环己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经过12 h浸泡冲刷之后依然能保持表面良好完整性,其优异的缓蚀性能来源于分子内含N杂环、脒基、S原子等多基团之间的协同缓蚀作用。(2)基于酰胺类缓蚀剂和水杨酸、席夫碱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利用酰胺化反应将吸电子基C≡N基团和具有缓蚀活性的酰胺基团引入水杨酸中,设计合成出具有“酰胺-氰基”结构特点的新型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SC)。通过1H-NMR、13C-NMR、HRMS证明了其结构正确。研究了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对5%NaHCO3溶液中的纯铜的缓蚀行为,在使用量为300 ppm条件下,其缓蚀率可达90%左右;它不仅具有高的缓蚀效率,而且该缓蚀剂与苯并三氮唑(BTA)缓蚀剂相比,分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环境中的Cl-影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该缓蚀剂缓蚀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分子中形成的电荷中心“酰胺-氰基”结构。(3)基于均三嗪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含有多个N原子的三嗪环为母体基团,分别引入含有S的甲硫氨酸和不同有机胺,设计合成出一种“三嗪-甲硫氨酸”结构的新型缓蚀剂:甲硫氨酸-二正丁基胺(T1)、甲硫氨酸-二乙基胺(T2)和甲硫氨酸-苯胺(T3)。通过1H-NMR、13C-NMR、HRMS证明了其结构正确。研究了其对2024-T3铝合金在1 M HC1介质中的缓蚀行为,在使用量仅为50 ppm条件下,其缓蚀率最高可达99%,解决了氨基酸单独用于铝合金防护时,使用量大,性能不佳的问题;当其使用浓度大于200 ppm时,能够有效减少局部腐蚀的发生。该缓蚀剂缓蚀性能的提高源于“三嗪-甲硫氨酸”等基团之间的协同缓蚀作用。

张润淼[8](2020)在《基于柱[5]芳烃[1]轮烷的合成及其超分子聚合物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柱芳烃通过对苯二酚或对苯二酚醚通过亚甲基在苯环的对位连接而成一种大环化合物,广泛地应用于人工跨膜通道、化学和物理响应材料、药物运输与释放、传感与检测等领域。与众多客体分子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使柱芳烃及其衍生物极容易形成轮烷或准轮烷结构,用于分子机器的构造。在主客体识别的基础上,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柱芳烃与客体分子可以自行组装形成超分子聚合物。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柱[5]芳烃为基础的[1]轮烷及准[1]轮烷,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构建了两种以柱[5]芳烃为基础的超分子聚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多种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单酰胺官能化柱[5]芳烃与二茂铁甲酸反应,得到了 6个二茂铁修饰的柱[5]芳烃化合物。在[1]轮烷的形成的过程中,烷基链的长度起到关键作用,当N-氨基烷基链上的碳原子数大于3时才形成[1]轮烷结构,而且,由于它们上的二茂铁单元,这些[1]轮烷显示出电化学可逆性质。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用核磁、高分辨质谱、红外、X-ray单晶衍射法等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二茂铁酰胺柱[5]芳烃的氧化还原性质。2.根据穿线封端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二茂铁修饰的柱[5]芳烃二聚体。通过二茂铁桥联的柱[5]芳烃二聚体30与包含两个氰基的对称长链客体G1之间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和酰胺基团的氢键相互作用,有效地构建一种新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并通过核磁,粒径分布,扫描电镜和粘度测量来对其进行表征。之后又对超分子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该材料可以通过Fenton反应催化过氧化氢生成羟基自由基(·OH),通过TMB显色反应来检测。·OH对肿瘤细胞有一定杀伤性,同时,肿瘤细胞中的H2O2水平高于正常组织细胞,这一种新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在肿瘤治疗(比如化学动力疗法CDT)有潜在应用价值,可以用来制备纳米级抗肿瘤药物。3.基于准[1]轮烷中间体的构建,通过双水杨醛连接,合成13个席夫碱桥联柱[5]芳烃的二聚体。这些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IR进行表征,2D NOESY表明含有两个以上-CH2-单元的N-胺基烷基链的柱[5]芳烃二聚体在CDCl3中以互锁结构存在。由于含有席夫碱结构,对部分过渡金属有较强的配位作用。利用柱[5]芳烃二聚体60与具有氰基和三唑基位点的中性不对称客体G2自行组装形成了一种网状超分子聚合物。

陈露露[9](2020)在《炔酮高选择性环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炔酮作为一类特殊的内炔烃,可以很方便通过端炔与酰氯Sonogashira偶联反应制备。因炔酮分子中碳碳三键和羰基直接相连,使其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提供多个活性点参与环化反应以制备功能化环状化合物。本论文在炔酮作为双活性点和四活性点参与环化反应的工作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炔酮参与的[2+4]和[4+3]环化反应,高选择性构建不同功能化环状化合物。设计了碱调控炔酮与邻溴苯乙腈高选择性环化合成5-氰基苯并氧杂环庚三烯和苯并呋喃并[2,3-b]吡啶化合物。在Li OtBu作用下能够高效和高选择性制备相应的5-氰基苯并氧杂环庚三烯,收率最高可达到96%。以DBU作为碱,可以高选择性制备一系列苯并呋喃并[2,3-b]吡啶类化合物,收率最高可达到84%。可能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炔酮通过[4+3]环化反应以构建相应的5-氰基苯并氧杂环庚三烯,经过氧原子重排过程以构建苯并呋喃并[2,3-b]吡啶类化合物。基于炔酮和邻溴苯乙腈反应的认识,进一步开发了炔酮与邻溴苯乙酸甲酯在高温下脱羧[4+3]环化,构建一系列苯并氧杂环庚三烯类化合物。基于炔酮和邻溴苯乙腈反应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炔酮与邻炔基苯乙腈的[2+4]环化反应,成功构建一系列多取代萘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完全区域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等诸多优势,为制备多取代萘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途径。

周文超[10](2020)在《基于氰基二苯乙烯席夫碱的AIE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有机材料的发展,拓宽其在传感器、生物成像、疾病治疗等实际应用。AIE荧光探针客体识别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制备和修饰简单、灵敏高效等优点,极大地缓解了检测条件的限制,提高了物质鉴别的效率,AIE荧光探针在重金属识别、细胞成像、蛋白靶点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AIE分子衍生化后,其扭曲的柔性结构,对周围微环境的变化较敏感,存在主-受体结构时,检测到细微的环境变化,可赋予其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主客体离子识别性能,具有AIE效应的功能分子进行结构修饰,研究其主客体识别性能是本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根据分子内电荷转移效应(ICT)、分子内运动限制(RIM)机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等理论,以氰基二苯乙烯为母体,通过醚化和缩合与不同的官能团相连,合成具有不同主-受体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对其主客体识别性能进行了测定,主要内容如下:一、合成氰基二苯乙烯氨基硫脲化合物4,对其光物理性能的研究发现,化合物4对钯离子络合后产生荧光猝灭现象,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性能;可以方便快捷对污水中的钯离子进行定性检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二、以水杨醛和C、O为桥连链的对称型氰基二苯乙烯二聚体,反应分别制备出化合物5和7,对其光物理性能的研究发现,化合物5和7分别在络合Hg2+、精氨酸之后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说明化合物5和7分别对Hg2+、精氨酸有良好的识别作用。三、以2,4二羟基苯甲醛和C、O为桥连链的对称型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分别制备出化合物8和10。结果表明化合物8络合鸟嘌呤后发生荧光减弱现象,化合物10络合苦味酸后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说明化合物8和10分别对鸟嘌呤、苦味酸有特异识别作用。四、合成了苝酰亚胺为骨架上带有手性氰基二苯乙烯单元的对称苝酰亚胺衍生物16。结果表明苝酐骨架上引入两个氰基二苯乙烯单元能够实现苝酐在固体粉末状态下发射荧光,并且观察到氰基二苯乙烯单元与苝核之间存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与传统ACQ对照化合物14相比,具有良好的AIE和液晶性能。

二、三氮唑羧酸乙酯类席夫碱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氮唑羧酸乙酯类席夫碱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噻唑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席夫碱简介
    1.3 配位化学简介
    1.4 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种类
    1.5 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5.1 席夫碱的合成方法
        1.5.2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6 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
        1.6.1 抗细菌领域
        1.6.2 抗真菌领域
        1.6.3 抗癌领域
        1.6.4 电化学领域
        1.6.5 催化领域
        1.6.6 环境领域
    1.7 晶体培养及测试
    1.8 理论计算方面
    1.9 噻唑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10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噻唑席夫碱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1 前言
    2.2 主要的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噻唑席夫碱配体分子的合成
        2.3.1 HMT的合成
        2.3.2 HMTF的合成
        2.3.3 HMTT的合成
        2.3.4 HMTB的合成
        2.3.5 HMTI的合成
        2.3.6 HMTP的合成
        2.3.7 HMTN的合成
        2.3.8 HMTH的合成
        2.3.9 DHMT的合成
    2.4 噻唑席夫碱分子的结构表征及分析
        2.4.1 HMT的核磁结果分析、晶体结构表征
        2.4.2 HMTF的核磁结果分析、晶体结构表征
        2.4.3 HMTT的核磁结果分析、晶体结构表征
        2.4.4 HMTB的核磁结果分析、晶体结构表征
        2.4.5 HMTI的核磁结果分析、晶体结构表征
        2.4.6 HMTP的核磁结果分析、晶体结构表征
        2.4.7 HMTN的核磁结果分析、晶体结构表征
        2.4.8 HMTH的核磁结果分析、晶体结构表征
        2.4.9 DHMT的核磁结果分析、晶体结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噻唑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3.1 前言
    3.2 主要的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噻唑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分析
        3.3.1 钴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3.3.2 银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3.3.3 铜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3.3.4 镍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3.4 噻唑席夫碱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3.4.1 钴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3.4.3 银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3.4.4 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3.4.5 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噻唑席夫碱的光学性质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3 噻唑席夫碱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3.1 HMTF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3.2 HMTT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3.3 HMTB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3.4 HMTI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3.5 HMTP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3.6 HMTN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3.7 HMTH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3.8 DHMT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4 噻唑席夫碱二聚体的荧光光谱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噻唑席夫碱及其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5.1 前言
    5.2 主要的实验试剂及仪器
    5.3 实验部分
        5.3.1 细胞的培养
        5.3.2 MTT实验
    5.4 噻唑席夫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4.1 HMTF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4.2 HMTT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4.3 HMTB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4.4 HMTP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4.5 HMTI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4.6 HMTN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4.7 HMTH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4.8 DHMT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4.9 银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5.5 噻唑席夫碱体外抗肿瘤活性对比分析
    5.6 噻唑席夫碱与银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2.1 喹恶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2 喹恶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1.2.3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4 细胞自噬和ROS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与细胞
        2.1.2 药物与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溶液配制
        2.1.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2.1.6 细菌培养
        2.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2.1.8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2.1.9 细胞培养
        2.1.10 细胞毒性
        2.1.11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2.1.12 3D-QSAR
        2.1.13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2.2 结果
        2.2.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的结构表征
        2.2.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理化性质
        2.2.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抗菌活性
        2.2.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2.2.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2.3 讨论
        2.3.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2.3.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2.3.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2.3.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2.4 小结
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种与细胞
        3.1.2 药物与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溶液配制
        3.1.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3.1.6 细菌培养
        3.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3.1.8 细胞培养
        3.1.9 细胞毒性
        3.1.10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3.1.11 3D-QSAR
        3.1.12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3.2 结果
        3.2.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的结构表征
        3.2.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理化性质
        3.2.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抗菌活性
        3.2.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3.2.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3.3 讨论
        3.3.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3.3.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3.3.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3.3.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3.4 小结
4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蛋白酶
        4.1.2 菌种与细胞
        4.1.3 药品与试剂
        4.1.4 溶液配制
        4.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6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试验
        4.1.7 酶动力学试验
        4.1.8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4.1.9 E.coli DNA Topoisomerase Ⅳ活性抑制试验
        4.1.10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4.1.11 细胞毒性
        4.1.12 体外结核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
        4.1.13 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4.1.14 结核杆菌ATP水平测定
        4.1.15 胞内氧自由基检测(cROS、mROS)
        4.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4.1.17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4.1.1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4.1.19 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
        4.2.1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结果
        4.2.2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4.2.3 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
        4.2.4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4.2.5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干扰结核杆菌能量稳态的平衡
        4.2.6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
        4.2.7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自噬
    4.3 讨论
        4.3.1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4.3.2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4.4 小结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研究生简介
    附录Ⅱ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附录Ⅲ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附录Ⅳ 菌种PCR鉴定
    附录Ⅴ 文献综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3)三嗪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含N原子的荧光传感器
        1.2.1 异烟酸类荧光传感器
        1.2.2 嘧啶类荧光传感器
        1.2.3 三嗪类荧光传感器
    1.3 锆基和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3.1 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3.2 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4 常见阳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的检测
        1.4.1 Fe~(3+)离子荧光识别
        1.4.2 Zr~(4+)和Sr~(2+)离子荧光识别
        1.4.3 Cr_2O_7~(2-)和SiO_3~(2-)离子荧光识别
        1.4.4 有机溶剂的荧光识别
    1.5 荧光传感器小结
        1.5.1 配体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材料分析
        1.5.2 典型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荧光检测分析
        1.5.3 化学荧光传感器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富氮三嗪羧酸衍生物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荧光探针L的合成与表征
        2.2.3 荧光探针L的荧光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体L对过渡金属离子识别
        2.3.1.1 Fe~(3+)离子检测
        2.3.1.2 Zr~(4+)离子检测
        2.3.2 丙酮的检测
        2.3.3 人体尿样和水样中Fe~(3+)离子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富氮三嗪羧酸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Zr-L)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荧光探针Zr-L的合成
        3.2.3 荧光探针Zr-L的表征
        3.2.3.1 荧光探针Zr-L的FT-IR分析
        3.2.3.2 荧光探针Zr-L的TG分析
        3.2.3.3 荧光探针Zr-L在不同介质浸泡下的PXRD分析
        3.2.4 荧光探针Zr-L对离子分子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材料Zr-L对 Fe~(3+)离子的识别
        3.3.2 荧光材料Zr-L对Cr_2O_7~(2-)离子的检测
        3.3.3 荧光材料Zr-L对有机溶剂的检测
        3.3.4 pH值对荧光材料Zr-L的影响
        3.3.5 荧光材料Zr-L的猝灭机理分析
        3.3.6 荧光材料Zr-L对实际样品中的Fe~(3+)离子检测
        3.3.6.1 荧光材料Zr-L对人体尿样中Fe~(3+)离子的检测
        3.3.6.2 荧光材料Zr-L对水样中Fe~(3+)离子的检测
        3.3.6.3 荧光材料Zr-L对丙酮,CCl_4和二甲苯的模拟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富氮三嗪羧酸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Al-L)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荧光材料Al-L的合成与表征
        4.2.2.1 荧光材料Al-L的合成
        4.2.2.2 荧光材料Al-L的结构表征
        4.2.3 荧光探针Al-L对离子分子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配体L与 Al~(3+)离子的络合比
        4.3.2 Al-L荧光探针对过渡金属Fe~(3+)离子和Sr~(2+)离子的检测
        4.3.3 Al-L荧光探针对SiO_3~(2-)阴离子的检测
        4.3.4 Al-L荧光探针对有机溶剂中甲苯的检测
        4.3.5 溶液pH对Al-L荧光材料的影响
        4.3.6 Al-L荧光材料的识别机理分析
        4.3.7 Al-L荧光材料对水样和蔬菜中的Fe~(3+)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含羧基富氮三嗪衍生物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荧光材料Q的合成
        5.2.3 荧光材料Q对离子分子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荧光材料Q对Fe~(3+)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5.3.2 荧光材料Q对Cr_2O_7~(2-)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5.3.3 荧光材料Q对有机溶剂中甲苯,二甲苯和硝基苯的选择性识别
        5.3.4 pH对荧光材料Q的影响
        5.3.5 荧光材料Q的机理分析
        5.3.6 荧光材料Q的对真实样品的检测
        5.3.6.1 荧光材料Q在水样和蔬菜中识别检测Fe~(3+)离子
        5.3.6.2 荧光材料Q在汽油,柴油和机油中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4)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绿色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Biginelli反应研究进展
    1.2 Kabachnik-Fields反应研究进展
    1.3 含磺酸配体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含氮杂环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1.5 选题依据及意义
2 过渡金属苯磺酸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
    2.1 引言
    2.2 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化学试剂
    2.3 产品表征的测试条件
    2.4 配合物的合成
        2.4.1 柔性双三氮唑配体btp、btb的合成
        2.4.2 配合物[Cd(L_1)_2(btp)_2]_n(1)的合成
        2.4.3 配合物[Cd(L_2)_2(btp)_2]_n(2)的合成
        2.4.4 配合物[Cd(L_3)_2(btp)_2]_n(3)的合成
        2.4.5 配合物{[Cd(L_1)_2(btb)_2]·2H_2O}_n(4)的合成
    2.5 配合物的结构描述与表征
        2.5.1 配合物1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2.5.1.1 配合物1的红外光谱分析
        2.5.1.2 配合物1的热重分析
        2.5.1.3 配合物1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2.5.1.4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分析
        2.5.2 配合物2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2.5.2.1 配合物2的红外光谱分析
        2.5.2.2 配合物2的热重分析
        2.5.2.3 配合物2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2.5.2.4 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分析
        2.5.3 配合物3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2.5.3.1 配合物3的红外光谱分析
        2.5.3.2 配合物3的热重分析
        2.5.3.3 配合物3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2.5.3.4 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分析
        2.5.4 配合物4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2.5.4.1 配合物4的红外光谱分析
        2.5.4.2 配合物4的热重分析
        2.5.4.3 配合物4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2.5.4.4 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过渡金属苯磺酸镉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配合物1-3催化Biginelli反应的性能研究
        3.2.1 仪器与试剂
        3.2.1.1 实验仪器
        3.2.1.2 化学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配合物1-3的催化效果的比较
        3.2.3.2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3.2.3.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2.3.4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3.2.3.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3.2.3.6 配合物1催化不同底物合成一系列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
        3.2.3.7 目标产物的表征数据
        3.2.4 可能的催化Biginelli反应机理
    3.3 配合物1和4催化Kabachnik-Fields反应的性能研究
        3.3.1 仪器与试剂
        3.3.1.1 实验仪器
        3.3.1.2 化学试剂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配合物1和4催化效果的比较
        3.3.3.2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3.3.3.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3.3.4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3.3.3.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3.3.3.6 配合物1催化不同底物合成一系列α-氨基膦酸酯
        3.3.3.7 目标产物的表征数据
        3.3.4 可能的催化Kabachnik-Fields反应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配合物1-4的量化计算和Biginelli反应的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配合物1-4的量化计算
        4.3.1 配体的量化计算
        4.3.1.1 优化配体结构
        4.3.1.2 配体的前线轨道分布
        4.3.1.3 配体的NBO电荷布居
        4.3.2 配合物的量化计算
        4.3.2.1 优化几何结构
        4.3.2.2 配合物的NBO电荷布居
    4.4 Biginelli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脱氢枞基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松香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
        1.2.1 松香的组成与结构
        1.2.2 松香化学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1.3 松香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3.1 松香衍生物杀虫活性研究进展
        1.3.2 松香衍生物抗真菌活性研究进展
        1.3.3 松香衍生物除草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 噻吩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脱氢枞基酰基硫脲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合成实验
        2.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2.3 结果和讨论
        2.3.1 脱氢枞基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
        2.3.2 光谱分析
        2.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2.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脱氢枞基酰胺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合成实验
        3.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3.3 结果和讨论
        3.3.1 脱氢枞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3.3.2 光谱分析
        3.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3.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脱氢枞基酰腙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合成实验
        4.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4.3 结果和讨论
        4.3.1 脱氢枞基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4.3.2 光谱分析
        4.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4.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脱氢枞基噻二唑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2 合成实验
        5.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5.3 结果和讨论
        5.3.1 脱氢枞基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5.3.2 光谱分析
        5.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5.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脱氢枞基酰胺药剂对黄瓜枯萎真菌的抗真菌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6.2.2 扫描电镜
        6.2.3 透射电镜
        6.2.4 电导率法测试菌体细胞膜通透性
        6.2.5 室内活体盆栽防效实验
    6.3 结果和讨论
        6.3.1 扫描电镜结果和分析
        6.3.2 透射电镜结果和分析
        6.3.3 松香基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6.3.4 松香基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部分化合物红外表征图谱(FTIR)
    附录 B 部分化合物核磁共振表征图谱(~1H NMR~(13)C NMR)
    附录 C 部分化合物电喷雾质谱表征图谱(ESI-MS)
致谢
个人简历

(6)离子液体功能化β-环糊精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对氨基酸席夫碱的手性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氨基酸席夫碱的简介
        1.2.1 氨基酸席夫碱的制备方法
        1.2.1.1 溶剂法
        1.2.1.2 固相有机合成法
        1.2.1.3 微波辐射法
        1.2.2 氨基酸席夫碱的性质及应用
        1.2.2.1 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
        1.2.2.2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2.2.3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2.2.4 在金属防腐领域的应用
        1.2.2.5 在食品领域作为防腐剂的应用
    1.3 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的简介
        1.3.1 环糊精的简介
        1.3.2 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在对映体分离领域的应用
    1.4 离子液体功能化环糊精化合物的简介
        1.4.1 离子液体功能化环糊精化合物的制备
        1.4.1.1 咪唑类离子液体环糊精化合物的合成
        1.4.1.2 吡啶类离子液体环糊精化合物的合成
        1.4.1.3 季铵化离子液体环糊精化合物的合成
        1.4.1.4 季鏻化离子液体环糊精化合物的合成
        1.4.1.5 其他类型离子液体环糊精化合物的合成
        1.4.2 离子液体功能化环糊精化合物的应用
        1.4.2.1 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1.4.2.2 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1.4.2.3 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4.2.4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4.2.5 在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的应用
        1.4.2.6 在手性化合物分离分析技术领域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氨基酸席夫碱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氨基酸席夫碱的制备及表征
    2.5 本章小结
3 离子液体功能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离子液体功能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
        3.3.1 手性固定相1(CSP1)的制备
        3.3.2 手性固定相2(CSP2)的制备
        3.3.3 手性固定相3(CSP3)的制备
    3.4 固定相的表征
        3.4.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3.4.1.1 β-CD-OTs的表征
        3.4.1.2 β-MMCD的表征
        3.4.1.3 β-ATCD的表征
        3.4.1.4 β-HBITCD的表征
    3.5 本章小结
4 离子液体功能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对氨基酸席夫碱的手性分离研究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分离研究
        4.2.1 色谱参数
        4.2.2 CSP1、CSP2、CSP3 相在高效液相色谱反相作用模式下手性分离应用研究
        4.2.3 CSP1、CSP2、CSP3 在高效液相色谱极性有机作用模式下手性分离应用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手性氨基酸希夫碱的抑菌性能研究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1.1 实验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2 氨基酸希夫碱的抑菌性能
        5.2.1 制备固体培养基
        5.2.2 分装
        5.2.3 灭菌
        5.2.4 倒平板
        5.2.5 配置氨基酸席夫碱溶液与灭菌
        5.2.6 浸泡滤纸片
        5.2.7 菌种的活化
        5.2.8 配置菌苔悬浮液
        5.2.9 涂布菌液、放置滤纸片
        5.2.10 培养与观察
    5.3 结果与讨论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新型铜/铝有机缓蚀剂的创制及其缓蚀/失效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2 苯并三氮唑及部分含氮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3 席夫碱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4 氨基酸等绿色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5 缓蚀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1.6 常见有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7 研究意义与设计思想
2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缓蚀行为、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2.2.2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合成
        2.2.3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缓蚀机理与缓蚀剂失效的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缓蚀剂分子结构设计
        2.3.2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合成路线与缓蚀剂结构的筛选
        2.3.3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缓蚀行为与缓蚀机理研究
        2.3.4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失效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行为、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3.2.2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合成
        3.2.3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缓蚀机理与缓蚀剂失效的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缓蚀剂分子结构设计
        3.3.2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合成路线与表征
        3.3.3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缓蚀行为与缓蚀机理研究
        3.3.4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失效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缓蚀行为、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4.2.2 三嗪—氨基酸缓蚀剂的合成
        4.2.3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缓蚀机理与缓蚀剂失效的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缓蚀剂分子结构设计
        4.3.2 三嗪—氨基酸缓蚀剂的合成路线与缓蚀剂结构的筛选
        4.3.3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缓蚀行为与缓蚀机理研究
        4.3.4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的失效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摘要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缓蚀剂的表征图谱以及T1缓蚀剂的简缩Fukui函数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柱[5]芳烃[1]轮烷的合成及其超分子聚合物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1.1 柱芳烃的合成与官能化
    1.2 准轮烷和轮烷的构建
        1.2.1 柱[5]芳烃以自组装形式形成准轮烷和轮烷
        1.2.2 柱芳烃以自包含形式形成准轮烷和轮烷
    1.3 柱芳烃的应用
        1.3.1 柱芳烃的分子识别作用
        1.3.2 柱芳烃构建超分子聚合物
        1.3.3 柱芳烃的自组装
    1.4 本课题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二茂铁修饰的柱[5]芳烃及其[1]轮烷的合成和与性质研究
    2.1 结果与讨论
    2.2 实验部分
        2.2.1 二茂铁酰胺官能化柱[5]芳烃的合成
        2.2.2 单体M~3的合成
    参考文献
第3章 二茂铁桥联双-柱[5]芳烃的合成与其构建的超分子聚合物的表征
    3.1 结果与讨论
        3.1.1 二茂铁桥联柱[5]芳烃的结构表征
        3.1.2 二茂铁桥联柱[5]芳烃与中性客体主客体络合物的表征
        3.1.3 二茂铁桥联柱[5]芳烃构建的超分子聚合物在Fenton反应中的应用
    3.2 实验部分
        3.2.1 二茂铁桥联的柱[5]芳烃二聚体的合成
        3.2.2 中性客体G1的合成
        3.2.3 TMB检测·OH的紫外实验
    参考文献
第4章 席夫碱桥联双-柱[5]芳烃的合成及其超分子聚合物的表征
    4.1 结果与讨论
        4.1.1 席夫碱桥联双-[1]轮烷5a-5h的结构表征与性质研究
        4.1.2 席夫碱桥联双-[1]轮烷6~n的结构表征
        4.1.3 席夫碱双-柱[5]芳烃构建的聚合物6~0&G2的表征
    4.2 实验部分
        4.2.1 双水杨醛化合物的合成
        4.2.2 树状客体分子G2的合成
        4.2.3 席夫碱桥联双-柱[5]芳烃的合成
        4.2.4 柱[5]芳烃席夫碱与金属识别的紫外实验
    参考文献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炔酮高选择性环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基于炔酮中碳碳三键参与的环化反应
        1.2.1 [2+1]环化反应
        1.2.2 [2+2]环化反应
        1.2.3 [2+3]环化反应
        1.2.4 [2+4]环化反应
        1.2.5 [2+5]环化反应
        1.2.6 [2+6]环化反应
    1.3 基于炔酮四个活性点的环化反应
        1.3.1 [4+1]环化反应
        1.3.2 [4+2]环化反应
        1.3.3 [4+3]环化反应
        1.3.4 [4+4]环化反应
    1.4 本文立论依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邻溴苯乙腈与炔酮高选择性制备5-氰基苯并氧杂环庚三烯和苯并呋喃并[2,3-b]吡啶
    2.1 研究背景
    2.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2.3.2 底物扩展
        2.3.3 克级规模放大反应
        2.3.4 产物的衍生与邻卤苯乙腈的适用性反应
        2.3.5 单晶结构
        2.3.6 物理光学性质研究
        2.3.7 反应机理的探索与研究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实验仪器
        2.5.2 实验试剂
        2.5.3 底物的合成
        2.5.4 反应的步骤
        2.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邻溴苯乙酸甲酯与炔酮[4+3]环化反应制备苯并氧杂环庚三烯
    3.1 研究背景
    3.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3.3.2 底物扩展
        3.3.3 克级规模放大反应
        3.3.4 产物的衍生
        3.3.5 反应机理的探索与研究
    3.4 本章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实验仪器
        3.5.2 实验试剂
        3.5.3 底物的合成
        3.5.4 反应的步骤
        3.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邻炔基苯乙腈与炔酮[4+2]苯环化反应制备1-氰基-3-酰基多取代萘类化合物
    4.1 研究背景
    4.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4.3.2 底物扩展
        4.3.3 克级规模放大反应
        4.3.4 产物的衍生
        4.3.5 单晶结构
        4.3.6 反应机理的探索与研究
    4.4 本章小结
    4.5 实验部分
        4.5.1 实验仪器
        4.5.2 实验试剂
        4.5.3 底物的合成
        4.5.4 反应的步骤
        4.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附录 部分化合物谱图

(10)基于氰基二苯乙烯席夫碱的AIE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0.1 聚集诱导发光(AIE)
        0.1.1 传统有机荧光染料
        0.1.2 AIE的简介
        0.1.3 AIE的机理研究
        0.1.4 AIE的性能应用
    0.2 席夫碱
        0.2.1 席夫碱的简介
        0.2.2 席夫碱的分类
    0.3 席夫碱的应用
        0.3.1 物品防护
        0.3.2 生物医药
    0.4 具有AIE效应席夫碱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0.4.1 荧光探针
        0.4.2 细胞成像
    0.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0.5.1 研究意义
        0.5.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氰基二苯乙烯氨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2.2 合成
    1.3 结果与讨论
        1.3.1 合成过程分析
        1.3.2 结构表征
        1.3.3 性能研究分析
        1.3.4 目标产物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研究
        1.3.5 荧光探针响应机理
        1.3.6 目标产物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1.3.7 目标产物识别应用
    1.4 本章结论
第二章 水杨醛修饰新型氨基氰基二苯乙烯AIE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过程分析
        2.3.2 结构表征
        2.3.3 性能研究分析
        2.3.4 目标产物对有机物的选择性识别研究
        2.3.5 荧光探针响应机理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桥梁双氰修饰新型氨基氰基二苯乙烯AIE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过程分析
        3.3.2 结构表征
        3.3.3 性能研究分析
        3.3.3.1 光物理性能研究分析
        3.3.3.2 目标产物的聚集发光性能
        3.3.3.3 目标产物的固体荧光研究
        3.3.4 目标产物对有机物的选择性识别研究
        3.3.5 荧光探针响应机理
        3.3.6 目标产物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基于手性氰基二苯乙烯的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合成
        4.2.3 光物理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过程分析
        4.3.2 结构表征
        4.3.3 液晶性能分析
        4.3.4 光物理性能分析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三氮唑羧酸乙酯类席夫碱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噻唑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D]. 刘帅.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2]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D]. 张鹤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三嗪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D]. 马学林.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4]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绿色催化性能研究[D]. 蒋晓宇. 渤海大学, 2021(09)
  • [5]脱氢枞基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吴程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离子液体功能化β-环糊精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对氨基酸席夫碱的手性分离研究[D]. 马红艳. 中北大学, 2021(09)
  • [7]新型铜/铝有机缓蚀剂的创制及其缓蚀/失效行为研究[D]. 张天保.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柱[5]芳烃[1]轮烷的合成及其超分子聚合物的构建[D]. 张润淼. 扬州大学, 2020(04)
  • [9]炔酮高选择性环化反应研究[D]. 陈露露. 河南大学, 2020(02)
  • [10]基于氰基二苯乙烯席夫碱的AIE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周文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三唑羧酸乙酯席夫碱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