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进高校系资料室的服务工作 适应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魏晓宇[1](2021)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作出强调,此举再次引发社会对德育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德育课程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维度的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最终成效。目前,普通高校在进行德育课程管理方面虽然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省内四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对德育课程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以改善本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质量,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核心概念。从基础概念、课题价值和历史文献等角度入手,为后续的研究积累经验,寻求突破。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属性分析部分,主要对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本质属性进行剖析,阐述德育课程管理时应遵循的理论依据,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现状调查部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黑龙江省四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德育课程管理工作的优势和劣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撑。第四部分是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部分,旨在为后续优化策略的提供针对性方向。第五部分是解决策略部分,从德育课程管理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和监管等几个角度入手,提出合理定位德育课程管理目标、优化德育课程结构、完善德育课程内容、提高德育课程实施质量和建立健全德育课程监督与评价机制等策略。
王美[2](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贾佳[3](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提出
金鑫[4](201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历史轨迹及发展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蕴含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领导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创新着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方式。每个时期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那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实际。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价值追求的全部。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轨迹和发展优势就是为了总结规律、把握方向,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为此,本文首先从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和范围界定出发,沿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之基和实践的历史印记出发,得出指导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实践的历史轨迹发展的内在规律,一方面遵循于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实践和所掌握的理论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另一方面遵循于对人类教育思想文化的继承和总结,也体现了党所代表的阶级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导实践进一步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进而得出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将更为科学化和具体化这一基本观点。其次,只有更为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党对高等教育的历史轨迹和发展优势关系,才能更好地总结规律、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此,本文从育人优势、社会服务优势和引领文化优势三个方面来阐释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实践历史轨迹和发展优势,这是由高等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高等教育是教学的具体过程,必须尊重人的教育规律,这是高等教育历史脉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高等教育是特殊的社会现象,决定了高等教育必然要为社会服务,社会各要素也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认识。最后,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本文所指的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体现了高等教育在所处历史阶段的全部内涵。最终,高等教育的三个特征交集于特定的阶级社会,在我国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本文通过从这三个维度来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历史实践和启示,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历史经验,希冀能够较为客观和全面地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历程中所形成的主要优势。最后,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孕育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产生了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新思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高等教育也必将面临新的机遇和风险。通过梳理新时代党领导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风险及其成因,从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实践、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民生服务能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引领能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强党在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导能力的构想。最终,得出了在充分继承和发展好既有的党的领导优势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更为辉煌成就这一基本结论。
汪妍泽[5](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指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李思琦[6](2018)在《美国“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P-TECH)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是美国当前一种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美国第一所“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成立于2011年,校址选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是由纽约市教育局、纽约市立大学和纽约城市技术学院以及IBM公司共同创设的公立学校,主要培养IT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增加高等教育人数、提高就业率。“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是在美国制造业下滑、国家竞争力下降的背景下成立的,期望通过提供中高衔接、普职通融的六年学习计划,使他们六年后能够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和副学士学位证书,并获得IBM公司的优先录用权,从而弥补STEM行业岗位的空缺,发展国家经济。“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成立不久,便受到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品牌,被推广到美国其他地区。“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定位STEM等高新技术行业;在办学主体上,强调多边共治、深度融合;在课程体系上,创造性地设计六年一贯制课程,加强中高衔接;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科教学和工作场所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教育理念上,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提供多样化学习路径。“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打破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壁垒,融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离,体现了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任云飞[7](2018)在《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文中研究指明1948年底,在北平全城解放之前,解放军下属文管会已对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成功接管,后来又接管了北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在接管中,文管会首先铲除了国民党、三青团残余势力,废除了国民党党义课程和训导制,在各校设立校委会管理校政。对于教会高校和私立高校,文管会坚持了维持原状,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的方针。随后,文管会在各校建立了政治大课制度,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安排他们通过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在实践中深入认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文管会对各大高校的课程进行了精简,加入了马列主义学说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等内容,并作为必修课。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造绕不开的话题。北京众多高校的教授大都曾在西方求学,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在思想上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存在错误认识。从1950年到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忠诚老实运动等一系列旨在改造、教育广大教师的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运动越来越剧烈,虽然出现了随意上纲上线、学生斗老师等不良现象,却从根本上破除了高校教师们的崇美、恐美思想,树立了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为之后的高校院系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北京高校的组织结构,各高校人事权和重大事项的裁决权统一归教育部,高校各部门实行集体领导制,分别设立管委会。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教会高校、私立高校开始出现生源短缺,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的恶化,燕京、辅仁等教会高校和大批私立高校悉数被改为公立,私立高校在北京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共产党、青年团组织开始从地下转为地上,纷纷公开组织,随着广大师生觉悟的提升,他们入党、入团积极性高涨,党团组织迎来了大发展。通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1951年到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堪称改造的高潮,无论是波及范围,还是调整幅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少见的。北京的高校院系调整,是以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对高校院系、课程、教学等各方面的彻底改造。运动以195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北京解放之初,院系调整较为缓慢,1952年为调整的高潮,短短数月的时间,北京几乎所有高校中的院系皆被重新打乱再次整合,综合性高校锐减,大批单科性理工科院校和多科性理工类院校相继产生,着名的有“八大学院”等。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作为新设立高校,其组织结构特点值得注意。接收、改造高等教育,必然要涉及课程的改造。文管会对高校课程的改造,是按照先政治课、后专业课,先文法专业、后理工专业的次序进行的。各高校删减了大量不合时宜的课程,添设了一些苏联高校的课程,但是照搬过于艰深的苏联教材,也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在教学中,北京高校模仿苏联体制,系之下分专业,专业下设若干教研组,以教学研究组为基本教学单位。在讲课前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苏联教学大纲进行讲授,甚至翻译、使用了大量苏联教材。此外,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更加突出“整齐划一”,小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课程的增减,都要由高等教育部定夺,全国高校开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北京高校也开始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工作,高校自主权大为缩小。苏联模式的优势是突出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向工农开门政策的提出,我们仿照苏联模式,也开办了大批工农速成中学。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极大地改变了广大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南下工作团、暑期学习团、干部训练班和青年学园等,提高了认识和觉悟。并且通过实地参加土地改革,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可爱和剥削阶级的丑恶,消除了原先的错误认识。朝鲜战争爆发后,广大师生又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宣传中去,他们深入乡间,用各种形式向民众宣传,还纷纷向前线捐款捐物,一些同学甚至直接要求参军,奉献自己的一切,体现了勇于报国的情怀。在某种程度上,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改造是北京高等教育逐步由欧美式向苏联式转换的过程。夺取革命胜利不久的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学习苏联经验被认为是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的捷径。但是没有很好地联系国情,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结合得不够好,出现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的现象。在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中,采用“运动式治国”的方式,出现了“一刀切”等简单粗暴的现象。但是不能因此抹杀北京高等教育改造的巨大成绩。各大高校规模扩大,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工农群众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人才保障,也为以后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陈磊[8](201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模式,并不是苏联模式的翻版,其中既有借鉴苏联的外来性成份,也有继承老解放区高等教育经验及接收旧中国高等教育传统而形成的本土性成份。尽管在院校结构和教学制度上,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苏联模式的特点,但是在本质上延续的却是最初与苏联模式有着相同基础而后又与之平行式发展,建国后再被“正规化”的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初模式,是在1949—1965年间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就其可分解的关键要素而言,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对象、课程体系、教学制度、办学体制、宏观管理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校类型结构、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等。为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讨论更为集中和有针对性,本文选取了这些关键要素作为考察的参照点,分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相关内容的研究:首先,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即继承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改造并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支点,即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和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即初始阶段(1949—1951年),以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1952—1956年),以转向学习苏联经验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1957—1965年),以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考察可以看出,老解放区的高等教育经验是影响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表现在深层次方面,尤其体现在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上;而苏联经验只是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外在形式的形成,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其次,在理清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第三章至第五章详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以下述三个阶段所发生的教育改革事件呈现出来:1949—1951年,在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确立了为工农群众开门办学的教育方针,并将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引入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而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对口管理的部门办学制度,还对旧中国高等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接管与改造。除此之外,旧中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952—1956年,转向学习苏联经验,形成了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的大学体制和以专业为中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继而编译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虽然苏联经验的影响很大,但老解放区的高等教育模式却并没有被“摒弃”,因为在学习苏联的同时,培养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注重思想政治课教育、实行部门办学制度等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同样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1957-1965年,复归并进一步“正规化”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强调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主张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高等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联合群众办理高等教育事业等。虽然在1961—1963年间,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制度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但仍然可以看出这些调整还是以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思想和经验为基础,力图建立一种革命的、劳动的、大众的高等教育制度,从而突破苏联科层化、等级化、制度化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最后,第六章则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基础,借鉴苏联和旧中国高等教育有用经验改革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括: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为教育目的,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教育对象;在课程体系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制度方面,则是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将移植过来的苏联模式“本土化”。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体制模式,在办学体制上,只有国家办学这一种体制,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也是来自政府投资;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高等教育部与中央有关业务部门对口管理的部门办学体制;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结构模式,在类型结构方面,分综合大学、多科性工业大学、单科性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四种,并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要学校.类型;在层次结构方面,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教育层次,并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培养层次。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四个基本特点:一是高等教育面向工农群众;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三是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四是高等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
王旭崇[9](2017)在《河北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校数量逐渐增多,很多高职高专升级为本科,整体上高等学校招生范围扩大,招生数量增加。大学校园向更多的学生开放,然而这些大学的等级划分却是很明显,不同学校的教学水平与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校名气有关,而教学水平也直接受到了教材选择的影响,不同的教材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讲课内容和学生理解的程度。因此,当前高校教材管理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将对于改进和调整高校教材编写和推广,使得更多学校有机会得到最优秀的教材参考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少走歧路,得到更好知识的提升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教材市场存在着一定的混乱现象:教材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内容创新、低水平重复出版、特色产品缺失、教材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内容适用性不强等;供应管理与定价方面等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需要采取怎样的对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但从目前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学术界从公共管理角度进行教材管理的研究数量很少,系统的进行研究的更是几乎空白,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将从高校教材管理和公共管理的理论概念的探析入手,从而提升对于高校教材管理研究的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对于目前高校教材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索,以河北省某高校的现实情况及多个学校的对比现状分析,从而发现学生目前对于现有高校教材的不适应和不满情绪,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积极探索,从而得出实现更好的高校教材管理的解决对策。对于未来高校教材的管理问题做出一点探索。
庄三舵[10](2017)在《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开放性和共享性是我国大学城在规划建设之初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和价值预期。我国大学城的物理形态形成后,在校际资源共享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与大学城规划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资源共享无论是在数量、内容、层次上,还是在质量、广度、深度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探索,现象描述、个案研究、经验性总结较多,系统性、普适性、理论性研究较少。本文按照“存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开展研究。围绕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在界定、梳理了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必要性与可能性、支撑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安排、组织结构两个角度剖析原因所在;最后,根据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度创新促进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在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中,存在着“经济人”特性、交易费用、委托代理制度、资源配置制度、评价制度、协调管理制度等制度安排方面的障碍,应该通过完善利益保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健全法律政策制度、建设资源共享网络管理平台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组织结构优化促进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存在组织结构方面的障碍,高校内部、高校外部、大学城等三类组织结构总体上呈现直线型形式,均难以横向协调各独立主体间的关系、(柔性)整合各类资源,难以为校际资源共享提供组织支撑:大学城组织结构中的地方政府、大学城管委会等两个组织机构,定位不准、角色不清、关系不畅、职责不明、支持不足。大学城应该建立校际矩阵式组织结构和网络式组织结构;地方政府应该履行服务协调、方向引领、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大学城管委会应该进行身份合法性确认,确立服务与协调的角色定位,职责职权不宜涉及一般性行政职权和社会事务,并通过各级政府纵向委托、授权和大学城各利益相关者横向分权协作,建立职能综合、机构精简、灵活高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从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的视角,研究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问题。(2)首次对地方政府以及大学城管委会在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中的角色定位、职能职责进行了分析。(3)首次对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现状、问题、原因、对策”进行系统考察、理性分析和梳理提炼。
二、改进高校系资料室的服务工作 适应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进高校系资料室的服务工作 适应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
(三)现有研究特点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五、研究框架思路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一)普通高校 |
(二)德育 |
(三)德育课程 |
(四)德育课程管理 |
第一章 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属性 |
第一节 德育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政策文件依据 |
二、系统管理理论 |
三、课程管理理论 |
第二节 高校德育课程的类型及基本属性 |
一、德育课程的类型及特点 |
二、德育课程管理的基本属性及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运行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设计调查问卷 |
二、选取调查对象 |
三、调查的方式与途径 |
四、收集整理数据 |
五、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第二节 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德育课程管理目标的调查分析 |
二、德育课程结构的调查分析 |
三、德育课程管理内容的调查分析 |
四、德育课程管理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
五、德育课程管理评价的调查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德育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管理价值目标不够明确 |
二、德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
三、德育课程管理方法陈旧 |
四、德育课程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
五、课程评价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二节 德育课程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课程管理观念的禁锢 |
二、相关德育理论知识不足 |
三、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
四、管理队伍组织协调不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
第一节 合理定位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目标 |
一、制定科学的德育课程管理目标 |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课程理念 |
第二节 优化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结构 |
一、实行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 |
二、构建产教融合的德育课程 |
第三节 完善普通高校德育课程内容 |
一、优化德育学科课程内容 |
二、丰富隐性德育课程内容 |
第四节 提高德育课程实施质量水平 |
一、提高德育课程管理的师资队伍建设 |
二、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课程教学资源 |
三、拓宽德育课程管理的渠道 |
第五节 建立健全德育课程监督与评价机制 |
一、建立严密的课程管理监督机制 |
二、完善德育课程评价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2)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历史轨迹及发展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新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生成新的高等教育指导理论 |
1.1.2 新矛盾要求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生成新的科学认识 |
1.1.3 新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协调一致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实践历史的梳理 |
1.2.2 关于高等教育到底是什么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薄弱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薄弱点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基本概述 |
2.1 教育和高等教育 |
2.1.1 教育及其主要特征 |
2.1.2 高等教育的界定 |
2.1.3 高等教育的功能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 |
2.2.1 中国共产党的优势 |
2.2.2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理论溯源 |
3.1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之灵魂 |
3.1.1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
3.1.2 主体对教育发展的能动作用 |
3.1.3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
3.2 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之根本 |
3.2.1 开放融通——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特点 |
3.2.2 经世致用——中国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
3.2.3 和谐尚德——中国高等教育的育人追求 |
3.3 西方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之借鉴 |
3.3.1 自由民主——现代高等教育的构成形式 |
3.3.2 契约精神——现代高等教育的运转基础 |
3.3.3 科学研究——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历史轨迹 |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 |
4.1.1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萌芽期(1921—1937 年) |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初创期(1937—1949 年) |
4.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 |
4.2.1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改造期(1949—1956 年) |
4.2.2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探索期(1956—1978 年)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 |
4.3.1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期(1978—2012 年) |
4.3.2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创新期(2012 年)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育人优势 |
5.1 高等教育育人为本的一般规律 |
5.1.1 育人为本教育的价值追求 |
5.1.2 人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
5.2 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 |
5.2.1 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政策演进 |
5.2.2 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实践探索 |
5.3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育人优势 |
5.3.1 科学的育人思想 |
5.3.2 先进的阶级属性 |
5.3.3 卓越的价值追求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优势 |
6.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一般规律 |
6.1.1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机制 |
6.1.2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
6.2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社会公平观 |
6.2.1 高等教育的公平思想根基 |
6.2.2 高等教育的公平政策演进 |
6.3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政策演进 |
6.3.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初步探索 |
6.3.2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的正式确立 |
6.3.3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的全面深化 |
6.4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优势 |
6.4.1 深厚的理论基础 |
6.4.2 科学的发展战略 |
6.4.3 强大的组织保障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文化引领优势 |
7.1 阶级社会形态下高等教育引领文化的机理 |
7.1.1 高等教育的传统文化价值认同原理 |
7.1.2 高等教育的多元文化价值认同原理 |
7.1.3 高等教育的阶级文化价值认同规律 |
7.1.4 高等教育的文化创新价值认同规律 |
7.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
7.2.1 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历程 |
7.2.2 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经验 |
7.3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文化引领优势 |
7.3.1 科学的文化引领理念 |
7.3.2 丰富的文化融合经验 |
7.3.3 先进的文化创新体系 |
第8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策略 |
8.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
8.1.1 当代高等教育的“贬值”问题 |
8.1.2 传统大学教育的“惯性”之重 |
8.1.3 高等教育发展的功利化倾向 |
8.1.4 低俗网络产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
8.2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策略 |
8.2.1 创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体系 |
8.2.2 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民生服务能力 |
8.2.3 增强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 |
8.2.4 强化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管控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6)美国“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P-TECH)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兴起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章 “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的开发与设计 |
第一节 办学主体 |
第二节 治校模式 |
第三节 培养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的课程与管理 |
第一节 专业设置 |
第二节 课程设计 |
第三节 教学管理模式 |
第四章 “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资金来源 |
第二节 教师队伍 |
第三节 家庭和社区参与 |
第五章 “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的反思 |
第一节 “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
第三节 “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北平高校 |
第一节 公立高校 |
第二节 教会高校与私立高校 |
第三节 党的活动与学生运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经过 |
第二节 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初步改造 |
第三节 思想改造、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在北京高校中的展开 |
第三章 接管后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调整 |
第一节 公立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二节 教会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高校内中共党团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
第四章 北京的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
第一节 北京高等院校调整的开始 |
第二节 北京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高潮 |
第三节 北京的新建高校及其特点 |
第五章 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校园生活的变化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师生生活 |
第三节 教学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8)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制度的研究 |
(二)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研究 |
(三)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
(四)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育革命”的研究 |
三、概念辨析 |
(一) 高等教育模式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 |
(三) 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 |
(四) 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 |
(五)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案例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支点和阶段性特征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
(一)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 |
(二) 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 |
(三) 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支点 |
(一) 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
(二) 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
(三)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
(一) 1949—1951年: 以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 |
(二) 1952—1956年: 以转向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 |
(三) 1957—1965年: 以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 |
第三章 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阶段(1949—1951年) |
一、为工农大众开门办学教育方针的确立 |
(一) 在招生过程中对工农青年和革命干部予以特殊照顾 |
(二) 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对工农干部进行文化补习教育 |
二、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的引入 |
(一) 在高校开设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的初步尝试 |
(二) 注意三个重点和遵循三项规定 |
(三) 取消“政治课”的名称 |
三、部门办学体制的形成 |
(一) 部门办学体制在老解放区的创建 |
(二) 部门办学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延续 |
四、对旧中国高等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一) 对旧中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接管 |
(二) 对旧中国私立高等学校的改造 |
第四章 转向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的改革阶段(1952—1956年) |
一、进行院系调整 |
(一) 院系调整前旧中国高等学校的结构情况 |
(二) 1951—1952年的局部调整 |
(三) 1952—1953年的全面调整 |
(四) 1955—1957年的再次调整 |
二、改革教学制度 |
(一) 设置专业 |
(二) 制定教学计划 |
(三) 修订教学大纲 |
(四) 编译教材 |
(五) 建立教学研究指导组 |
三、对于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内容的延续 |
(一) 培养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 |
(二) 注重思想政治课教育 |
(三) 实行部门办学的管理制度 |
第五章 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阶段(1957—1965年) |
一、高等教育的“大革命” |
(一) 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 高等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
(四) 高等教育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 |
二、高等教育的“调整”与“提高” |
(一) 压缩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 |
(二) 实行政治教育和业务教育并重 |
(三) 调整理论教学和生产劳动的关系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特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一) 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为教育目的 |
(二) 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教育对象 |
(三)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
(四) “苏联式”的教学制度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体制模式 |
(一) 由国家统一办学 |
(二) 实行部门对口管理 |
(三) 确立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结构模式 |
(一) 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要学校类型 |
(二) 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培养层次 |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 |
(一) 高等教育面向工农群众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
(三)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四) 高等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河北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高校教材管理的意义 |
1.2 高校教材管理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3.1 理论价值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教材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高校教材管理的界定 |
2.2 高校教材的分类 |
2.3 分类管理学理论 |
2.4 图书发行管理理论 |
2.5 科研管理学理论 |
2.6 新公共管理学理论 |
第3章 高校教材管理的发展现状 |
3.1 教材选用管理情况 |
3.1.1 河北省高校通用教材 |
3.1.2 河北省高校自编教材 |
3.2 教材征订、发放及资金管理情况 |
3.2.1 河北省教材征订与发放情况分析 |
3.2.2 河北省高校教材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
3.3 河北省高校教材出版管理情况 |
第4章 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不同学校对教材满意程度差距明显 |
4.1.2 教材质量差创新度低 |
4.1.3 教材征订与发放常出差错 |
4.1.4 教材规划的缺失和应付 |
4.1.5 教材编写人员的态度不认真端正 |
4.1.6 教材出版种类虽多但难以统计及清晰划类 |
4.2 高校教材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
4.2.1 通用教材应用不完全符合全部高校 |
4.2.2 自编教材开发少且不能突出校本教材特色 |
4.2.3 教材征订与发放体系构建不完善 |
4.2.4 教材资金管理不明确且工作落实不到位 |
4.2.5 学术环境混乱与个人能力不足 |
4.2.6 教材出版行业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惩罚政策 |
第5章 完善高校教材管理的对策 |
5.1 合理规划教材使用的格局 |
5.1.1 通用教材与自编教材搭配使用 |
5.1.2 推行校内自编教材管理体系的建设 |
5.2 完善教材建设的管理体系 |
5.2.1 构建完善的教材选用、征订与发放体系 |
5.2.2 力求资金透明化且落实好资金管理工作 |
5.2.3 加强对同类型书籍的审查力度大力打击盗版 |
5.3 做好教材编写的管理工作 |
5.3.1 注重提升教材编写人员的素质 |
5.3.2 丰富教材出版种类且做好清晰划类管理工作 |
5.3.3 与校内互联网结合开发管理教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概况 |
1.2.2 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
2.2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2.2.1 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
2.2.2 资源共享的可能性 |
2.3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范围、内容与层次 |
2.3.1 资源共享的范围 |
2.3.2 资源共享的内容 |
2.3.3 资源共享的层次 |
2.4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 |
2.4.1 制度理论 |
2.4.2 组织理论 |
第3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现状与问题 |
3.1 资源共享的现状 |
3.1.1 硬件资源共享 |
3.1.2 软件资源共享 |
3.2 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
3.2.1 规划目标与实际进展 |
3.2.2 共享内容与层次 |
3.2.3 共享质量与受益面 |
第4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制度安排分析 |
4.1.1 “经济人”特性分析 |
4.1.2 交易费用分析 |
4.1.3 委托代理制度分析 |
4.1.4 资源配置制度分析 |
4.1.5 评价制度分析 |
4.1.6 协调管理制度分析 |
4.2 组织结构分析 |
4.2.1 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分析 |
4.2.2 高校外部组织结构分析 |
4.2.3 大学城组织结构分析 |
4.2.4 地方政府在大学城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
4.2.5 大学城管委会角色分析 |
第5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对策研究 |
5.1 制度变迁与创新 |
5.1.1 利益保障机制的完善 |
5.1.2 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 |
5.1.3 法律政策制度的健全 |
5.1.4 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 |
5.2 组织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
5.2.1 校际矩阵结构 |
5.2.2 网络式结构 |
5.2.3 地方政府职责的厘清 |
5.2.4 大学城管委会角色的重构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改进高校系资料室的服务工作 适应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问题研究[D]. 魏晓宇.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历史轨迹及发展优势研究[D]. 金鑫. 吉林大学, 2019(02)
- [5]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6]美国“高中-学院一贯制技术学校”(P-TECH)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李思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D]. 任云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D]. 陈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河北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旭崇. 河北大学, 2017(01)
- [10]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庄三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