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石兆峰[1](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刘章,姬胜利,王凤山[2](2014)在《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肝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凝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尽管肝素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反应,如出血、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过敏反应等。而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注射吸收好、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出血负作用少、无需实验室监测等优点,其在临床的应用不断扩大。近年来,关于LMWH的报道较多,尤其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但是,这些文章只是对LMWH的一个或几个药理作用或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文对LMWH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在PubMed和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关键词包括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或临床应用。所有关于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文献都被检索到,并主要对近10年的文献进行详细的阅读。根据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该文对LMWH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药理作用主要包括:①抗凝血作用;②抗血栓作用;③抗炎作用;④调节细胞增殖作用;⑤抗肿瘤作用;⑥预防腹部术后粘连;⑦抗脂质代谢紊乱;⑧抗氧自由基作用;等。临床应用主要包括: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②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③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④在产科中的应用;⑤预防术后血栓;⑥治疗急性胰腺炎;⑦在癌症病人中的应用;⑧对扁平苔癣的治疗作用。结论由于LMWH具有众多的药理作用导致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LMWH应用于临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并仍将广泛应用。
徐强[3](2011)在《负荷量阿司匹林+半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负荷量阿司匹林+半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起病24小时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TIA(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负荷量阿司匹林+半量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口服+低分子肝素钙(0.05ml/10kg)皮下注射,之后阿司匹林100mg/d-1,连续服用29天,低分子肝素钙(0.05ml/10kg)/次皮下注射,2次/日,连续应用6天;53例);阿司匹林组(对照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之后100mg/d-1治疗29天;52例)。采用NINSS评分标准,评价急性脑梗死入组时病情,并按照有效和无效评价临床疗效;TIA有效标准为治疗后半月内无复发。观察治疗后第7天、30天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并发症,并探讨血清C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治疗后第7天负荷量阿司匹林+半量低分子肝素钙组有效率88.68%,而阿司匹林组有效率71.15%,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P<0.05﹚。治疗组中TIA全部有效,对照组两例无效。两组患者治疗观察期间无一例严重的出血,包括颅内及皮肤内脏出血,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及过敏反应等副反应。治疗30天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量阿司匹林+半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TIA较阿司匹林单一治疗疗效好,可有效阻止TIA发作,改善预后,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更显着降低CRP水平,抑制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性损伤。
戴红红[4](2010)在《温通合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温通合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阴寒凝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疗效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打下基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从在大连市中医院心内科的住院病人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公布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诊断和治疗指南》和《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选择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阴寒凝滞证诊断的40-80岁病人70例作为观察对象。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n=34例)和对照组(n=36例)。2用药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西药用药情况与对照组相同),加用以温通合剂。两组均治疗2周。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侯评分、静息心电图、血脂、内皮细胞因子(NO、ET)、肝肾功能(ATL,Cr,BUN)的变化。4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 x?士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形Ridit分析。结果:1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2中医症状改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血脂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G、LDL-C有降低趋势,HDL-C有升高趋势。但统计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内皮学保护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NO升高,ET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肝肾功能变化比较:治疗前后ATL,Cr,BUN三项指标无显着改变(P>0.05)。结论:温通合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阴寒凝滞证)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缓解中医证状,具有一定的内皮保护功能并有较好的安全性。
陈建辉[5](2007)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观察小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稳定斑块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以温阳益气、宣痹通络为法,方药用桂枝加附子汤合参附汤。两组各治疗14天,观察其心绞痛特点及其他症状变化、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疗效指标,监测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血肌苷等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及改善全身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硝酸甘油用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李玉峰[6](2003)在《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虽然仍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但从流行病学研究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都发现本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并已成为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冠心病的防治目前仍是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10年来,心脏介入术、血管重建术的发展,提高了医疗水平,降低了死亡率,但与此同时却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国内临床实践中有较好的体现,许多冠心病患者选用中医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并从中受益使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因年老体衰、劳倦内伤、久病之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运血无力,血滞心脉,其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则因寒邪侵心、七情太过、饮食过于肥甘厚腻,使心胸清明之区,诸阳不展,心脉闭阻,多为瘀血、气滞、痰浊、寒凝。由于标本同病,虚实夹杂,因此在治疗上应予标本兼顾,虚实同治。本病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而致瘀血、痰浊内生,阻于脉中,又加重气虚,而使瘀血、痰浊益甚。所以,紧扣“气虚”、“血瘀”,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冠心病基本治法,使其补而不壅塞、通而不伤正。黄芪丹参滴丸基本组方为黄芪、丹参、三七、降香,主要作用益气活血。本课题按照药物临床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第三辑)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具体参照标准进行临床研究设计。结合具体临床实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的方法,以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以养心氏片作对照药,对黄芪丹参滴丸和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观察。本研究共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临床一般性资料方面无显着性差异。经过4周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分别为78.3%、48.3%和83.3%,优于对照组的72.5%、42.5%和75%,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变学方面,两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与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且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两组均能改善胸痛、胸闷等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主症及心悸等气虚表现,但气短,乏力等气虚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没有观察到明显或有严重后果的不良反应。通过以上临床研究表明,认为本药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制剂,同时提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唐永江,张学凤[7](2000)在《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
李哲,牛凡,王伟,宋洁[8](2007)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前心绞痛、恶化性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
杨静,吴丽春[9](2003)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UAP 71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A组:阿司匹林组,B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C组:阿司匹林+LMWH组,D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LMWH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心绞痛,血脂、凝血系列状况,心电图(ECG)。结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LMWH疗效最佳,可显着减少心肌缺血时间(P<0.01),改善血脂、Holter ECG异常(P<0.01)。LMWH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LMWH对APTT均无影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使PTINR显着延长,LMWH对PTINR无显着影响。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LMWH治疗UAP临床疗效最佳,LMWH对凝血系列无显着影响。
王国忠[10](2002)在《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进展》文中认为 不稳定性心绞痛(简称UAP),是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类型,是一种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SA)及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综合征。UAP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急症状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近年来,UAP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治疗上亦有许多新的进展。现就有关国内资料作一综述。 1 抗凝与溶栓 1.1 业已证实,UAP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出血引起附壁血栓形成所致。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血栓形成征象占50%~80%,血管内窥镜发现血栓形成发
二、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
5.1 资料与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
2 系统设计方法 |
2.1 整体设计 |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
2.3 系统搭建工具 |
2.4 运行环境 |
3 研究结果 |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负荷量阿司匹林+半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温通合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正文 |
1、资料 |
2、方法 |
3、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观察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的综述 |
1. 古代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
2.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3.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法方药 |
3.1 治则治法研究 |
3.2 辩证施治 |
3.3 基本方加减 |
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5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 |
3.6 其他治法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概况 |
1.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1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
1.2 炎症 |
1.3 冠脉痉挛 |
2.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2.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2.2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3.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 |
3.1 抗心肌缺血治疗 |
3.2 抗血小板治疗 |
3.3 抗凝治疗 |
3.4 稳定斑块治疗 |
3.5 溶栓治疗 |
3.6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
3.7 基因治疗 |
第三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小结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病例标准及其资料的处理 |
1.6 分组方法 |
1.7 治疗方案 |
1.8 观测指标 |
1.9 疗效评定方法 |
1.10 统计学处理 |
1.11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病人基础资料 |
2.2 基线齐性比较 |
2.3 治疗结果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导师治疗胸痹心痛临证思路 |
3.2 疗效分析 |
3.3 组方分析及药物机理研究 |
4. 结论 |
5.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英汉对照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研究 |
3 实验研究 |
4 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的现代认识 |
5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危险性评价 |
4 治疗研究 |
5 进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
1 病例来源 |
2 诊疗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临床资料分析 |
5 治疗结果 |
6 疗效分析 |
7 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刘章,姬胜利,王凤山. 药物生物技术, 2014(06)
- [3]负荷量阿司匹林+半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临床研究[D]. 徐强. 泰山医学院, 2011(05)
- [4]温通合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D]. 戴红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 [5]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观察小结[D]. 陈建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7(07)
- [6]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李玉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1)
- [7]小剂量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唐永江,张学凤.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S1)
- [8]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李哲,牛凡,王伟,宋洁.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7(07)
- [9]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J]. 杨静,吴丽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06)
- [10]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进展[J]. 王国忠.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