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展业为香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曹玉华[1](2019)在《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文化强国”、“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和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从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维度全面推动着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成为推动我国城市转型发展和支撑城市经济体系持续更新的重要引擎。从理论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的学科应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到研究体系中,这既是对经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文化转向趋势的回应,也是在以创意经济为主导的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对其自身研究体系的更新与补充。以地理学的新产业区理论、经济学的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为指导的相关学科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问题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西方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发展实际的适用性问题则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可能性。从现实角度来看,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和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一员,苏州市具备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天条件和比较优势,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又是解决苏州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等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空间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城市空间的转型与重构和城市品牌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而实现由“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的顺利转型,并可为我国类似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在运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经典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现状描述——机理分析——理论回归”为主线,结合各种规范研究方法,对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第1章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理论分析(第2章)。梳理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总结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共识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和产业空间两个角度提出产业演化和空间演化相互作用的理论机制,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实证研究(第3章至第7章)。系统阐述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采用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从产业规模和结构、产品消费以及产业园区等方面总结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以2012-2017年间的企业数量为样本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性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着重分析苏州市四个细分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总结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中,基于集聚视角提出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结合实际状况,进一步提出促进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与建议。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第8章)。全面梳理和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概括本文存在的不足和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就产业发展条件和水平而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较为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和相关支撑产业体系及产业政策体系等为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就产业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而言,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表现出区际间的不均衡性和区内以产业园区、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和公共文化设施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性。同时,通过分类比较研究发现,企业区位选择偏好、产业自身特性和布局影响因素以及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规模等是导致苏州市不同细分行业类型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和演化特征及其差异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当前,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和利用程度的不匹配以及产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科技因素的作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高级化进程是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乃至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
陈文苑[2](2019)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助于口述史、历史文献、内部资料等材料,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对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进行概述的前提下,阐释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并总结出了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通过研究,文章认为:第一,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具体包括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这三种类型,而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市场运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积累指资本的增长、完善和集聚,是在保留原先文化资本结构与内容基础上的增加,当代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积累路径可分为教育培训、传播交流、市场调节以及权力引导四种;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指按照市场需求,对文化资本进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方式包括产业化、旅游开发、节庆经济化、品牌化与会展商业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博弈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文化资本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博弈围绕着物质性文化资本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两方面展开,行动者所采取的博弈策略可以分成三种:维护、发展与争取。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与资本博弈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联系。资本积累是市场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市场运作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方向指引,而文化资本博弈则时常贯穿于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博弈会推动资本的积累,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第二,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实践逻辑。实践被场域所控制,场域生产着实践,实践活动必须依附于所处的场域并以习性为作为内驱力。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场域(初级场域),并衍生出了三种亚级场域:资本积累场域、市场运作场域以及资本博弈场域。文化资本在此三种场域下的具体实践行为和所采取的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遵守初级场域的规律,该场域形塑而成的核心习性是文化市场化习性,场域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双线规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实践的逻辑图式可以概括为:在场域情境下,以延长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生命周期为根本目的,按照双线规律的要求,通过形塑而出的核心习性生产实践。第三,双线规律是民族传统工艺资本化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律。双线规律指的是传统工艺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规律,这两种规律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双线规律由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场域的特征所决定,它要求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必须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在保持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条件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有序的进行实践。在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双线规律的要求,传统工艺文化的均质化、内卷化等问题的出现,其症结恰在于并未充分尊重双线规律。
倪阳[3](2018)在《面向中国城市发展的会展建筑类型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会展建筑经历的是一个从外发到内生的发展过程。针对会展建筑越发举足轻重的城市角色及其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以类型学方法为主、跨学科多思想综合的研究法,将近现代各时期的会展建筑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梳理和类型提取,以得出其演变脉络。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展望未来,根据会展业在新时期的特征,进行分析推演和类型转译,提出了适合国情的会展建筑的新概念设计模型,以求理论联系实际,为会展建筑未来的设计提供建设性策略。开篇第一章的绪论部分,概要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范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等,并提出了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章是本文的方法论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领域的城市方面思想和以类型学为主的城市建筑学思想。对跨学科、多观点的各家思想进行分析研讨,构建了适合本课题研究的框架体系。而后以类型学方法论中基本的两个步骤——类型提取和类型转译来总领后文的研究。鉴于中国会展建筑是一个从外引到内生的发展历程,故本论文于第三章简析了世界范围内一些主要城市与会展的发展概况,为之后章节的国内城市与会展类型研究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大背景。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我国各时期的会展建筑案例分析和类型梳理部分。按城市发展各历史阶段的时间顺序,从第四章开始,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集市(集市并非现代意义的会展,但在会展类活动模式的层面看,可以认为与现代会展具有一定的类型学起源意义,因而被提及)的发展概况,并特别强调了其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为后文对近现代中国会展与城市关系的梳理起到了溯源和支撑的作用。之后,本文依照时间顺序,逐一论述了中国近代早期(清末民初1900-1949)的国货展览会、中期(1950-1979)的以中苏友好大厦为主线的会展建筑、晚期(1980-1999)进行探索与尝试的若干会展建筑,及其相应各时期的城市发展概况。第五章则着重论述了从2000年至今,中国城市与会展发展提升时期的情况。这个时期的会展建筑案例资料相对丰富,类型也逐渐成熟,是研究的重点。在对各时期案例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区位选址和总体布局等层面分析了城市发展与会展建筑的相互影响,并针对各时期会展特征对会展建筑进行了类型梳理。第六章是类型提取的部分。在前面两章对各时期会展案例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会展建筑选址上的规律和经验,然后以类型学理论对各时期的会展建筑进行了类型提取,并对各类型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七章是类型转译部分。首先通过分析前文所提取出的会展建筑类型,尝试总结出其面向城市发展的演变脉络;而后藉此展望未来的中国城市发展,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会展建筑的新概念设计模型;最后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际的设计项目案例来与本文观点相互印证。
刘显世[4](2017)在《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中战略转型的实施,会展业成为城市通往世界的大舞台,同时也是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因其具有增长快、效率高的特点,更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国际上诸多发达城市每年都会凭借其优良的软硬件条件举办众多大型国际性会展,借助会展经济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对当地经济的繁荣和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会展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的会展业逐步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10余年间,中国的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构建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国内学界关于会展业的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恰逢国内会展业快速发展期,并在最近十余年逐步形成研究热潮。基于作者多年从业经历和学术专注考虑,本文选择该时期(1990-2014年)的山东会展业作为研究对象。20世纪90年代,山东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大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教育、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业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山东省成功举办文博会、艺术节等各种大型综合展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省内会展场馆数量和质量,加强了与会展相关服务业的配套建设,提升了山东省承接、举办展会的能力,为今后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内容方面,本文从历史学学理逻辑出发,集合文化产业研究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文献学、社会学理论等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历史与现实,系统研究国内外及山东省会展业发展历程和趋势。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有针对性地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展会的案例分析,提出推动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具体而言,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四至九章,其中第四章综合评述了山东省会展经济的萌生、产业要素的培育,这一阶段的山东省会展活动对产业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五、六章主要评述山东省会展产业的形成期和成长期,即20世纪90年代初至本文的研究节点(2014年),在全国及山东省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处于形成期的山东省会展业在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的主要形式及产生的影响,提出山东会展业对城市品牌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在这一阶段的特定环境下山东省会展业迎来了产业成长阶段,作为社会文化产业的主力形态,会展业成为山东省社会经济的新兴产业,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会展业的主要形式、产业的鲜明特征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七、八章分别通过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活动(中国十艺节和各地区的特色节庆)、会展活动(历届山东省文博会)的梳理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理解。通过以上分析,第九章提出了山东省会展业要不断加强优势、突破瓶颈,对会展业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对策建议列举如下:1.进一步加强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包括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强化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和进一步做靓会展产业的品牌;2.对山东省会展业的问题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包括:(1)全面提升山东省会展业的市场化水平;(2)加大山东省会展业的品牌培育力度;(3)加快山东省会展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4)提高山东省会展业场馆建设与利用水平;(5)补强山东省会展业专业人才的短板;(6)提升山东省会展业配套服务功能;(7)健全山东省会展业相关政策法律体系。从目前已有的中外文献看,选取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主要对山东省会展经济从要素的培育、产业形成期、成长期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和研究会展业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对山东省会展业的形成及成长、典型案例进行考察,分析了各阶段会展业的市场环境和演化成长特征,实现了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的多维度研究。为全面了解山东省会展业,其中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和探讨会展业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赵富森[5](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发展的传统动力减弱,新兴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上升压力加大。会展业作为服务贸易中重要的新产业,在促进贸易增长、技术交流、产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中国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发挥会展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加快中国由“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的转变,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业发展之路是会展工作者和学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本研究以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路径研究为主线,通过梳理会展业相关理论知识,对比分析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会展业之间的差距,理顺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综合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中国会展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创新性地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力求对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有更加清晰地把握。同时,定量化研究中国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客观预测中国会展业未来趋势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本研究认为,中国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着成绩,会展规模不断扩大,展览面积也不断提升,场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而言,依然存在着许多现实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地区差异明显,时空分布不均衡;缺失全国性行业组织,自律性有待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展会服务水平较低;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缺失,规范性不足;政府和市场地位不突出,市场化程度低;参与国际化程度低,对外竞争力不强;粗放型扩张导致会展质量较低,会展文化亟待提升;盲目投资加剧资源浪费,会展创新性不够。本研究指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会展业要走出发展困局,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统筹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别对待地区差异性;建立全国统一的会展管理机构,推动从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转变;加快培养高素质会展人才队伍,打造优质会展服务团队;建立健全会展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会展法治化进程;理顺政府与市场间的协调关系,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会展国际话语权;推进集约型绿色发展之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互联网+会展”行业趋势,提高会展创新能力。诚然,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面临着众多挑战与压力,但更多的是未来发展的机遇。面对“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中国会展业理应强化创新,引领发展,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力争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增长新动力,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谷淞[6](2015)在《国际动漫市场展的理论、规律与功能分析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美术电影曾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开创了“中国学派”这一世界重要动画电影流派。如今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渠道的日益多元、技术的飞速革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便开始从单一电影艺术形态向全方位动漫产业的转变,大动漫概念逐渐融合原有的动画、漫画、游戏等多类既有的以设计、故事、技术等为核心内容的表现形式,成为国际流行的文化产业概念。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新科技的出现,使得动漫产业愈发呈现出以知识产权(IP的概念)的授权为核心的链状价值结构体系,并造成交易形式与交易机制的改变。动漫产品依靠国际动漫市场展为平台,进行展示、交易、授权、宣传、评奖等经济文化活动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国际动漫市场展对于全球动漫产业的作用不可估量。中国动漫产业虽然起步较晚,目前发展阶段也不成熟,但以市场观点来看,其价值模型已初步形成,国内的动漫市场展也正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回顾国内过去的动漫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中国美术片的发展历史、美学总结、对外交流的影响、产业现状的调查、未来市场的发展潜力等方面,但关于产业本身的管理议题却付之阙如,专门针对动漫市场展的研究更为罕见。为深入探讨动漫产业的交易平台与渠道通路,本研究以国际动漫产业中的四大动漫市场展及中国一例动漫市场展为观察对象,分别为美国电子娱乐展、法国安纳西动画电影节、日本东京国际动画博览会、香港国际授权展、中国国际动漫节。并在研究上述国际动漫市场展的会展类型、产业定位、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其理论、规律、功能等内在原理上进行深化分析和研究,找到各自在动漫产业链上的不同定位。并经案例试验后,总结出动漫市场展作为动漫产业重要交易平台与渠道通路,其本身的建立与维系、跨产业信息的整合力、全球宣传平台、信息服务与商展规划同步经营等围绕动漫产业链不同节点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模式是取得成功经营的基本条件的结论;动漫产品应根据自身所处的产业方向和链条不同节点位置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市场展进行深化参与,力图实现经济文化价值最大化;中国的动漫市场展应顺应全球社会化分工越发专业化的历史背景,在去除行政化之后整合现有资源,以期实现用动漫市场展的角度参与国际动漫产业竞争。
刘畅[7](2015)在《广州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会展经济作为第三产业发展成熟后所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在世界各主要城市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中国,本世纪以来会展经济也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是许多地区尤其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广州作为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先行者,近些年会展经济更是规模不断壮大,并对广州经济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截至2014年,广州已举办了116届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其对广州会展业的带动功不可没。从发展轨迹看,广州会展经济与其它地区相比,有着自身的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来自国内外会展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广州会展经济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基于此背景,本文以会展经济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近年来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广州会展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会展经济发达的德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发展模式和特点,寻找成功经验的启示。最后,从完善会展管理体制、健全会展产业体系、提升会展公司的竞争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广州会展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建议,希望对于广州会展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郑玲[8](2013)在《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文中指出会展业是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会展业以其高效率、高增长的特点而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我国的会展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由于会展业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就业、推动城市塑造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都把会展业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并积极主导其发展。会展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朝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地方政府应当如何主导会展业,才能做到既保持其活力推动其市场化,又能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这正是本文力图解决和探讨的论题。由于我国会展业尚处在成长期,要谋求发展是离不开政府扶持的。本文通过以福州地区为例分析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以及政府介入的状况,比较国外政府在发展会展业方面的经验,借鉴德国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的成功模式,提出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的有效对策,避免用“有形的手”直接干预展会,实现以“无形的手”引导和推动会展业发展。
吴伟莉[9](2013)在《泉州会展业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展活动是具有高质量、高成本、高收益的市场活动。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带动力强,对环境影响小的特点。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已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根据《2006—2015福建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11—2015期间为泉州会展业的整合提高期,泉州未来将依托产业基础,创建省级专业会展品牌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泉州市必须依据其自身的具体条件和地方特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寻找一条独具自身特色的会展之路。目前,作为海峡西岸重要的枢纽城市,泉州的会展业发展状况与其经济发展状况并不相称,存在会展的数量和种类多,但品牌展会少,影响力小;展览场地多,但配套设施差,利用率低;市场化运作少,管理较为混乱等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泉州如何充分认识发展会展业的竞争优势,如何确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及制定正确的会展业发展战略已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本论文在检索了国内外有关会展业发展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会展、会展业以及会展经济的含义进行了描述。其次,采用文献归纳法、理论性推理和描述性分析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泉州会展业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再次,通过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等战略方法对泉州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竞争优劣势进行了剖析。最后,通过借鉴了国内外会展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对泉州发展会展业提出战略建议,并针对晋江国际鞋博会提出具体推进建议。
华正伟[10](2012)在《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创意产业开始席卷全球,并全面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着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意产业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几大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为逻辑起点,深入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功能、主要模式及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并通过我国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和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对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差异性,阐述创意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借鉴西方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从本文的结构上看,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是对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产业属性与特征进行界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点,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支撑,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主要模式、空间功能与经济效应。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得到有益的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以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部黄金三角区、中部三角区和滇海地区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为创意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以六大区域板块中的中心城市为典型,详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及不平衡发展的趋势,集中阐述了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城市功能转换、产业升级及城市形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为第七章,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市场扩展的大趋势,我国已把发展创意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此,本文分析了各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并规划出创意产业集群区域性发展路线图,提出八大发展战略。
二、会展业为香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展业为香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1.1 文化创意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
1.1.2 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 |
1.1.3 文化创意产业是苏州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文化和创意 |
1.3.2 文化创意产业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
2.1.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3 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理论 |
2.1.4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 |
2.2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
2.2.1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
2.2.2 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研究 |
2.2.3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 |
2.3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总结与述评 |
2.4 小结 |
第3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3.1 历史文化资源 |
3.2 文化基础设施 |
3.3 人力与科教资源 |
3.4 支撑产业 |
3.4.1 金融业 |
3.4.2 高新技术产业 |
3.5 平台建设 |
3.6 产业政策及其空间引导 |
3.6.1 文化产业政策 |
3.6.2 政策空间引导 |
3.7 小结 |
第4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 |
4.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4.1.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
4.3.1 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测度 |
4.3.2 城市文化创意指数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布 |
5.1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5.1.1 产业增长 |
5.1.2 产业结构 |
5.1.3 产业布局 |
5.1.4 文化创意产品消费 |
5.1.5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5.2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
5.2.1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
5.2.2 基于不同门类的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基于细分行业类型的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
6.2.1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的总体判断 |
6.2.2 广告会展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2.3 建筑设计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2.4 影视制作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2.5 动漫游戏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7.1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1 产业空间分布与资源利用程度不相匹配 |
7.1.2 产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
7.2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7.2.1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
7.2.2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 |
7.3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总体思路 |
7.4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4.1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
7.4.2 规划引领,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
7.4.3 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
7.4.4 功能优化,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8版和2012版《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新旧对照表 |
附录2: 苏州市居民文化消费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2)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文化资本研究综述 |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综述 |
(三)剑川木雕研究综述 |
(四)以上内容研究述评 |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重难点 |
(一)研究主旨 |
(二)主要内容 |
(三)重点与难点 |
四、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观照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六、相关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田野点的选择 |
(三)田野经历 |
第一章 剑川木雕概述 |
一、剑川历史文化概要 |
(一)剑川历史概述 |
(二)剑川民间文化与雕刻艺术 |
二、剑川的木雕文化 |
(一)木雕与民间文学 |
(二)木雕行业崇拜 |
(三)木雕与剑川白族的文化认同 |
(四)木作的行规禁忌及制作技法 |
三、剑川木雕的历史及现状 |
(一)剑川木雕发展历史 |
(二)剑川木雕发展现状 |
四、剑川木雕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
(一)剑川木雕的材料 |
(二)剑川木雕的工具 |
(三)剑川木雕工艺流程 |
五、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征 |
(一)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 |
(二)剑川木雕的地域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及其特征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类型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特征 |
(一)双重属性 |
(二)高成本性 |
(三)惯力性 |
(四)传承性 |
(五)商业开发性 |
(六)易转换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积累: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基础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产品种类渐趋多样 |
(二)工具设备连续更新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木雕技艺不断突破 |
(二)文化荣誉与日俱增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积累的路径 |
(一)教育培训 |
(二)传播交流 |
(三)市场调节 |
(四)权力引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运作: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主要环节 |
一、剑川木雕的产业化 |
(一)生产的分工细化与技术进步 |
(二)产品种类与素材的多样化 |
(三)产值与规模的持续提高 |
(四)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
(五)产品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开发 |
(一)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产品化 |
(二)木雕文化资本与体验式旅游 |
(三)木雕文化资本与博物馆旅游 |
(四)木雕文化资本与人造旅游景观 |
三、剑川木雕的节庆经济化 |
(一)借助传统节日促进木雕产品销售 |
(二)打造新兴节日推动木雕产品营销 |
四、剑川木雕的品牌化、会展商业化 |
(一)剑川木雕的品牌化 |
(二)剑川木雕的会展商业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博弈: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产品形式逐新趋异 |
(二)技法风格争巧斗艳 |
(三)材料工具囤积占有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区域文化荣誉的归属 |
(二)学校文化荣誉的竞争 |
(三)个人文化荣誉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场域的建构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具体实践的逻辑 |
(一)资本积累实践以资本增量逻辑为内核 |
(二)市场运作实践以资本开发逻辑为内核 |
(三)资本博弈实践以资本占有逻辑为内核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
四、双线规律:资本化实践的基本规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 |
二、双线规律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 |
三、资本化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文中插图 |
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
后记 |
(3)面向中国城市发展的会展建筑类型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与现状问题 |
1.1.1 会展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 |
1.1.2 推动会展建筑发展的因素 |
1.1.3 会展业及会展建筑的现状问题 |
1.1.4 当今新一轮会展建设正全面展开 |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和范围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 关于城市发展问题 |
(2) 关于类型学等各派思想问题 |
(3) 关于会展建筑问题 |
(4) 于城市与会展建筑的关系问题 |
1.2.3 研究案例的选取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契合度分析与研究意义 |
1.4.1 类型学理论与研究的契合度分析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综述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发展理论及类型学理论的构建 |
2.1 城市发展 |
2.1.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
2.1.2 类似性城市思想 |
2.1.3 城市触媒理论 |
2.2 建筑类型 |
2.2.1 类型学理论概述 |
2.2.2 类型提取 |
2.2.3 类型转译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会展建筑的发展概述 |
3.1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 |
3.1.1 世界会展业发展的历史简要 |
3.1.2 世界会展业发展对会展建筑发展的促进 |
3.2 世界会展建筑的发展脉络 |
3.2.1 早期的发展状况 |
3.2.2 二战后的状况 |
3.2.3 欧洲以外的会展中心 |
3.3 会展建筑与城市的互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会展建筑的发展与类型梳理 |
4.1 展览模式的原型—集市在中国城市历史中的发展梳理 |
4.1.1 中国古代市场的历史演变 |
4.1.2 中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关系的演变 |
4.2 中国近代早期会展的雏形(1900—1949) |
4.2.1 近代早期中国会展业发展概述 |
4.2.2 近代早期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与演变 |
4.2.3 近代早期中国会展建筑的类型 |
4.3 中国近代中期会展的探索(1950—1979) |
4.3.1 近代中期的历史背景和会展业发展概述 |
4.3.2 近代中期重要城市的会展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
4.3.3 近代中期会展建筑案例 |
4.3.4 近代中期会展类型梳理 |
4.4 中国近代晚期会展的发展(1980-1999前后) |
4.4.1 近代晚期的历史背景和会展业发展概述 |
4.4.2 近代晚期重要城市的会展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
4.4.3 近代晚期会展建筑案例 |
4.4.4 近代晚期会展类型梳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时期(2000年至今)会展建筑的发展与类型梳理 |
5.1 提升时期的历史背景 |
5.2 提升时期的会展业发展概述 |
5.3 我国提升时期各城市与会展建筑的互动关系 |
5.3.1 北京的会展建筑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5.3.2 上海的会展建筑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5.3.3 广州的会展建筑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5.3.4 深圳与会展建筑的互动关系 |
5.3.5 其他城市与会展建筑的互动关系 |
5.3.6 会展建筑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对比 |
5.4 提升时期会展建筑案例与类型梳理 |
5.4.1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京国展) |
5.4.2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沪国览) |
5.4.3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展馆(广展中心) |
5.4.4 深圳会展中心(深展中心) |
5.4.5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
5.4.6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展中心) |
5.4.7 西安曲江会展中心新馆(曲江会展) |
5.4.8 亚洲国际博览中心(港亚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会展建筑类型提取 |
6.1 背景概述 |
6.1.1 会展建筑与城市的互动 |
6.1.2 会展建筑类型的脉络梳理(按历史阶段分) |
6.2 会展建筑类型提取 |
6.2.1 分散式 |
6.2.2 嵌套式 |
6.2.3 串联式 |
6.2.4 并联式(梳式布局) |
6.2.5 复合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会展建筑类型转译 |
7.1 综述 |
7.1.1 当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概述 |
7.1.2 当下会展业发展趋势 |
7.1.3 当下城市发展趋势 |
7.2 当下会展建筑存在的问题 |
7.2.1 宏观层面城市规划与城市触媒 |
7.2.2 微观层面会展建筑设计的多元性与适应性 |
7.3 关于会展建筑的改进方向的探讨 |
7.3.1 开放性 |
7.3.2 多元性 |
7.3.3 拓展性 |
7.4 类型转译——会展建筑的新概念模型 |
7.4.1 街区式 |
7.4.2 综合体式 |
7.5 会展建筑设计实践探索 |
7.5.1 城市共享化的综合会展建筑——佛山(潭州)会展中心竞赛方案 |
7.5.2 开放式的多功能化会展建筑—保利世贸中心 |
7.5.3 保利海棠会展中心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1) 会展建筑的选址应重视会展业的触媒效应 |
(2) 应加强会展与城市互动关系的研究 |
(3) 在建设会展场馆时应注重对会展建筑类型的分析和选取 |
(4) 会展建筑规模应兼顾经济发展和周边可持续发展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1) 以时间轴为序对中国近现代会展建筑历史进行梳理 |
(2) 以类型学理论对会展建筑进行分类研究 |
(3) 从与城市互动的角度对会展建筑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
(4) 提出未来会展建筑的新概念模型 |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
(1) 选取案例的局限性 |
(2) 会展业分类的局限性 |
(3) 资料文献的局限性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4)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观点创新 |
一、研究框架 |
二、观点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界定 |
第一节 会展及会展业 |
一、会展的涵义 |
二、会展业的涵义 |
第二节 会展业的相关内容 |
一、会展业的特点 |
二、会展业的属性 |
三、会展业的功能 |
四、会展业发展条件 |
第三节 会展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二、会展产业生命周期概述 |
第四节 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章 会展业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国际会展业发展述评 |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
二、当今国际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
三、国际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
四、国际会展业典型案例—德国汉诺威博览会 |
五、国际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 |
第二节 中国会展业发展述评 |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
四、中国会展业典型案例—上海世博会 |
五、中国会展业发展经验总结 |
第四章 山东会展经济萌生期(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要素的培育 |
第一节 发展环境的评价与分析 |
一、经济发展评析 |
二、产业环境评析 |
三、政策法规评析 |
四、发展体系评析 |
第二节 主要形式分析 |
一、主体组织形式 |
二、主要展示类型 |
第三节 经济特征分析 |
一、政治主体要素培育成熟 |
二、市场主体要素程度加深 |
三、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兴起 |
四、知识资源要素储备积累 |
五、组织体制要素不断提升 |
第四节 主要影响分析 |
一、经济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第五章 山东会展业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初—2000年):成就城市品牌 |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
一、涉外市场分析 |
二、国内市场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
一、地域品牌化 |
二、文化品牌化 |
三、专业品牌化 |
四、品牌格局差异化 |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
一、经济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第六章 山东会展业成长期(2000年—2014年):成为新兴产业 |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三、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
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
一、基础保障扎实根基 |
二、传统创新锋芒展露 |
三、进军支柱创造新兴 |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
一、经济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一):重要节庆活动 |
第一节 山东省承办的重要节庆:中国艺术节 |
一、中国艺术节概述 |
二、十艺节的创新、影响与效益 |
三、中国艺术节的优化发展 |
四、问题与对策建议 |
第二节 山东省地方节庆活动 |
一、青岛国际啤酒节 |
二、潍坊国际风筝节 |
三、泰山国际登山节 |
四、曲阜孔子文化节 |
第八章 案例分析(二):重要会展活动 |
第一节 第一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一、确定主题 |
二、商业运作 |
第二节 第二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
一、会场布局 |
二、商业运作 |
第三节 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
一、创新主题 |
二、商业运作 |
第四节 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
一、提升借鉴 |
二、模式创新 |
第五节 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
一、组织形式 |
二、商业运作 |
第六节 山东文博会发展小结 |
第九章 未来展望:加强优势突破瓶颈 |
第一节 强化山东会展业发展优势 |
一、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 |
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
三、大力巩固会展设施基础 |
四、持续提升会展产业品牌 |
第二节 突破山东会展业问题瓶颈 |
一、探究山东会展业发展问题 |
二、全面提高市场化水平 |
三、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
四、加快"引进、走出"步伐 |
五、提高场馆利用水平 |
六、补强专业人才短板 |
七、提升会展配套服务 |
八、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
第三节 山东会展业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会展业现状研究 |
二、地区会展业发展状况研究 |
三、会展产业集聚研究 |
四、会展业发展路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会展业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会展业的基本概念界定 |
一、会展 |
二、会展活动 |
三、会展产业 |
四、会展经济 |
五、会展文化 |
第二节 有关会展业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交换理论 |
二、Ap的社会交换过程模型 |
三、区位选择理论 |
四、增长极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会展业的建设进程 |
第一节 中国会展业的起源 |
一、传统会展 |
二、现代会展 |
第二节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
一、总体发展形势 |
二、会展经济带发展形势 |
三、省(市、直辖区)发展形势 |
四、UFI认证情况 |
第三节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
一、产业融合将进一步创新发展 |
二、绿色会展将成为发展趋势 |
三、专业展成为行业主流 |
第四节 中国会展业的成功模式 |
一、大型产品贸易会展——以“广交会″为例 |
二、轻工产品贸易类会展——以“义博会”为例 |
三、旅游会议类会展——以“西博会”为例 |
四、会展业的城市名片效应——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例 |
第四章 中国会展业的相关量化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分析 |
一、城市产业结构内涵 |
二、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理论关联 |
三、会展业与产业结构转型 |
四、会展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制 |
五、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研究 |
六、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基于L-Q灰色预测模型的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分析 |
一、中国会展业的规模分析 |
二、“十三五”时期中国会展业的规模预测 |
三、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中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地区差异明显,时空分布不均衡 |
二、缺失全国性行业组织,自律性有待提高 |
三、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展会服务水平较低 |
四、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缺失,规范性不足 |
五、政府和市场地位不突出,市场化程度低 |
六、参与国际化程度低,对外竞争力不强 |
七、粗放型扩张导致会展质量较低,会展文化亟待提升 |
八、盲目投资加剧资源浪费,会展创新性不够 |
第六章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会展业发展模式 |
一、政府推动型模式—以德国为例 |
二、市场主导型—以新加坡为例 |
三、政府市场结合型—以美国、法国为例 |
第三节 世界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模式 |
一、日内瓦的互动效应 |
二、维也纳的互动效应 |
三、巴黎的互动效应 |
四、纽约的互动效应 |
第四节 世界会展业发展趋势 |
一、将更加关注现代科技与实物展览的结合,持续秉承环保观念 |
二、会展内容将更加细化、体现专业性,会展一体化增强 |
三、国际化运作进程加快,会展规模不断扩大 |
四、会展中心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多极化发展趋势明显 |
第五节 世界会展业对中国的启示 |
一、明确政府在会展业的职能与定位 |
二、健全会展业相关法律规范 |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
四、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
五、加强会展业专业人才的培训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统筹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别对待地区差异性 |
二、建立全国统一会展管理机构,推动从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转变 |
三、加快培养高素质会展人才队伍,打造优质会展服务团队 |
四、建立健全会展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会展法治化进程 |
五、理顺政府与市场间的协调关系,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
六、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会展国际话语权 |
七、推进集约型绿色发展之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八、顺应“互联网+会展”行业趋势,提高会展创新能力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学术成果情况 |
(6)国际动漫市场展的理论、规律与功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三节 研究动机 |
第四节 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
第五节 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
第六节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国际动漫市场展概述 |
第一节 国际动漫市场展的历史发展、类型划分及运作机制 |
第二节 国际动漫市场展的个案研究 |
第三节 中国大陆地区动漫市场展的发展与中国国际动漫节 |
第三章 国际动漫市场展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国际动漫市场展的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国际动漫市场展的文化剩余价值理论 |
第三节 国际动漫市场展的文化理论 |
第四节 国际动漫市场展文化与经济双管通道的理论研究 |
第四章 国际动漫市场展的市场规律研究 |
第一节 国际主流动漫产业的模式和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动漫产业价值链增值与国际动漫市场展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动漫市场展的结构洞规律 |
第四节 动漫市场展中的交易成本和渠道规律 |
第五节 展会经济、城市基盘与政府作用 |
第五章 国际动漫市场展功能划分研究——知识产权的运动态势(以“乐高”和“魁拔”为例)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与授权管理 |
第二节 研究操作方式与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三节 创意开发与前制阶段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阐述 |
第四节 制作与后制阶段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阐述 |
第五节 营销发行阶段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阐述 |
第六节 授权阶段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阐述 |
第七节 案例研究总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广州会展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会展经济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会展活动、会展业及会展经济的概念 |
2.2 会展的起源与发展 |
2.3 会展经济特点 |
2.3.1 会展经济特点 |
3.3.2 中国会展经济特点 |
2.4 会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
第3章 中外会展业的成功发展模式及特点 |
3.1 德国会展业 |
3.1.1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
3.1.2 德国会展业的模式及特点 |
3.2 香港会展业 |
3.2.1 香港会展业发展现状 |
3.2.2 香港会展业的模式及特点 |
第4章 广州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广州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4.1.1 广州会展经济发展优势 |
4.1.2 广交会 |
4.1.3 广州会展经济特点 |
4.2 广州会展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中外会展经济的经验启示及广州会展经济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
5.2 香港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
5.3 广州会展经济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
5.3.1 完善会展行业管理体制 |
5.3.2 进一步健全会展产业体系 |
5.3.3 努力提升会展公司的竞争力 |
5.3.4 积极培育品牌会展项目 |
5.3.5 长远规划会展场馆建设 |
5.3.6 发展会展教育及规范会展培训市场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主题、思路、方法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会展业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分析工具 |
第二章 地方政府主导的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其优势——以福州市为例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主导的会展业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主导的会展业具有的发展优势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在发展会展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政府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在发展会展业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影响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的政府因素 |
第四章 发达国家或地区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发达国家或地区会展业运作模式的分析 |
第二节 发达国家或地区会展业运作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完善地方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主要职能 |
第二节 完善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公共服务职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泉州会展业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1.3.1 会展 |
1.3.2 会展业 |
1.3.3 会展经济 |
1.3.4 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泉州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泉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
2.1.1 泉州会展业发展情况简介 |
2.1.2 泉州会展业发展的阶段 |
2.1.3 会展业为泉州城市发展带来的贡献 |
2.1.4 泉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
2.2 泉州会展业发展战略分析 |
2.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2 发展泉州会展业的 SWOT 分析 |
第3章 泉州市会展业发展策略建议 |
3.1 它山之石 |
3.1.1 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 |
3.1.2 香港会展业发展经验 |
3.1.3 国内外会展发展成功经验的启示 |
3.2 泉州会展业发展策略建议 |
3.2.1 发展思路 |
3.2.2 发展目标 |
3.2.3 具体措施建议 |
3.3 个案分析——晋江鞋博会发展策略建议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基本内容与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创意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创意产业概述 |
一、 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 |
二、 创意产业的定义与产业范畴 |
三、 创意产业的特征与产业属性 |
四、 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述 |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
三、 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 |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 |
二、 国外经典产业集群理论 |
第二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主体模式 |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构成主体 |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 |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力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变规律 |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一、 根据推动主体与机制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二、 根据形成要素和功能特征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三、 根据区域空间结构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四、 根据依托区域空间功能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
第三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 |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区域空间效应的一般分析 |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经济马赛克”现象 |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模式与经济特征 |
三、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表现 |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
二、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
三、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四、 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功能转化的影响 |
五、 创意产业集群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
第四章 创意产业集群模式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欧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 美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二、 英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三、 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亚洲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 日本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二、 韩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三节 港台地区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 香港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二、 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与区域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
一、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 |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 |
三、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与基本态势 |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比较 |
一、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发展 |
二、 创意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的区域比较 |
三、 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格局的区域比较 |
四、 创意产业集群非均衡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差异性 |
一、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状况 |
二、 东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
三、 中西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
四、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总述 |
第六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空间 |
第一节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
二、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与布局 |
第二节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长三角创意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 |
二、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和布局特征 |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
二、 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布局特点和发展优势 |
第四节 中三角地区创意产业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
二、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态势 |
第五节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
二、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点和发展态势 |
第六节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
一、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
二、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 |
第七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形势 |
一、 国内外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趋势 |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 |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实施战略 |
一、 实施创意人才开发战略,激发创意产业区域活力 |
二、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抢占创意产业发展高地 |
三、 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发挥民间资本市场作用 |
四、 实施集团化战略,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化经营 |
五、 实施品牌化战略,形成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 |
六、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创意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
七、 实施法制化战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八、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的贡献度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存在问题和未来期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主持项目情况 |
后记 |
四、会展业为香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研究[D]. 曹玉华. 苏州大学, 2019(06)
- [2]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D].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3]面向中国城市发展的会展建筑类型演变研究[D]. 倪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4]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D]. 刘显世. 山东大学, 2017(08)
- [5]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赵富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12)
- [6]国际动漫市场展的理论、规律与功能分析研究[D]. 谷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7]广州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 刘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03)
- [8]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D]. 郑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5)
- [9]泉州会展业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 吴伟莉. 华侨大学, 2013(08)
- [10]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华正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