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候选名山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汪颖奇[1](2021)在《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上世纪交替之际,时论常常将中国比作一叶放于中流的扁舟,处于两头不到岸的处境里,这种“两头不到岸”用于形容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过渡时代的功名士人——也极为贴切。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又成长于西学东渐的时空背景下,或多或少都受到新学的影响。他们亲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既不同于以往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士人,又区别于孕育于新式教育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士人群体新陈代谢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的经历与变迁,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缩影。徐兆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阶段与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互相重合,出生于1867年的他青年时期经历戊戌维新,壮年时期恰逢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晚年时期又体会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在社会的急剧变迁里,徐兆玮一生都在不断调适、转型,是时代变迁下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戊戌前后是徐兆玮的思想转型期,原本家族并不显赫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在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游网络。他由何市镇走向常熟县域,参与城区事务,并提升家族影响力。在戊戌维新的思潮中,三十而立的他开始接触新书,其阅读结构和思想发生变化。他心怀经世期许,同时秉持着传统士人教化乡里的责任感,在地方办理慈善事业、发展教育农商,开展经世实践。清末新政是徐兆玮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型期。清末新政一方面为士人提供了“立功”实践的良机;另一方面,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又令他们失去了维系自身文化权力的制度基础。心怀“立功”理想的徐兆玮,在常熟地方事务中虽已小有成就,但不愿株守地方,因此去京城拓展交游网络、寻求仕进之捷径。然而受限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政治环境,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他未能成功谋取理想实缺。面对旧学不足以救亡图存,传统功名难谋个人发展的状况,徐兆玮奋然赴日游学。遗憾的是,即便游学回来,其入仕目标依然未能实现,在地方自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浪潮中,他选择暂时返回家乡常熟,参与地方新政事务。辛亥鼎革是徐兆玮迎来的第二次转型期。对清政府的失望、通过地方自治实践积累的资本,成为他易代之际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在稳定地方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民国建立后,他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从翰林院编修到成为民国“代议士”的他怀着对民国的美好期待,数次北上参加国会,但在混乱的民初议会实践里,其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民国的观感都渐趋失望。此后,他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地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时人开始意识到器物、制度不足以救国,而唯有文化才能救国的觉醒,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提倡白话文等主张走上历史舞台。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与文化受到无情打击,徐兆玮这一代功名士人则已经逐渐步入花甲之年,从年龄到思想都已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老新党”。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与不合潮流的心态,推动徐兆玮的重心进一步由国到乡、由政转文。通过搜集乡邦文献、藏书编书、修撰地方志等文化活动,徐兆玮等人由“立功”到“立言”,以维持传统文化于不衰,维系自身文化权力于不坠。并在与志同道合友人的诗文唱和之中,展现着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怀旧心态。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代士人身上亦有所体现,作为微观的个体,徐兆玮的“生命史”展现出开放的思想心态,理性、务实的处事作风,刚柔并济的行为面相,体现出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士人群体的一员,徐兆玮又反映出上承传统,下接现代的过渡一代功名士人的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面对着时代变局,应时而起、心忧天下,践行传统士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了应付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他们追求新知、自我调适,但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传统儒家文化、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坚守。士人因应时势,时代亦随人事而变迁,随着近代以来求新求变走向激进化,士人内在安身立命的儒家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士人之“道”被动摇所致的失范、脱序与危机,造成了他们心灵的“两头不到岸”之感。徐兆玮的“心灵史”体现了近代士人在政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与个人交织,“趋新”与“怀旧”杂糅、憧憬与迷茫共存的矛盾、困惑与焦虑心态。
刘铠齐[2](2020)在《《瑶台风露》研究》文中指出《瑶台风露》是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未刊刻的李白五言古诗选本,由鲍瑞骏、王鸿朗二人合编,精选精评,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李白的五言古诗成就非凡,而《瑶台风露》作为现存唯一的李白五古诗选,对于李白的诗歌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百余年来,该书却并未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其编校者鲍瑞骏、王鸿朗亦是名不见经传,莫不如沧海之遗珠,殊为抱憾。本文通过检索地方志文献,大致梳理出了鲍瑞骏与王鸿朗的生平履历,并根据鲍瑞骏的存世诗文,勾勒出鲍、王二人的交游经过。该书对李白五言古诗的体裁界定与今人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编选者有意选入一些似古似律的篇目,以彰显李白擅用律句写古诗的特点。论文依照《李白诗文系年》与《李白全集编年笺注》对选诗篇目的编年,主要从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应酬对象三个方面讨论了《瑶台风露》的选诗倾向。同时,结合鲍瑞骏与王鸿朗的评点,进一步归纳出该书在思想情旨上崇尚诗教传统、在艺术风格上以“高古”为主、在写作技巧上重视行文章法的选诗宗旨。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对《瑶台风露》的评点特征与论诗主张展开研究。《瑶台风露》在评点中重视探寻李白五言古诗的渊源和影响,尤善以诗法、文法来分析李白五古的创作技巧,并从中归纳出了起法、接法、转法、提法、锁法、顿法、收法、结法等多种写作方法。鲍瑞骏与王鸿朗二人还特别重视从整体上来解读李白的五古组诗,注意探求各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以《古风》组诗为例,提出《古风》五十九首“首尾回合成一篇大文字”的论诗主张。此外,《瑶台风露》还继承了刘大櫆的“神气、音节、字句”之说,将桐城派的文论引入诗评之中,分别从字句、音节、神气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进行评点,较好地展现出了李白五言古诗超凡的艺术造诣。
王曼利[3](2019)在《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文中认为长安画派萌发至今已约一甲子,但关于画派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既少且浅,艺术价值研究又多忽略艺术界的建构作用。我们以画派基本问题为研究起点,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在画派艺术品价格的考察中分析它与艺术价值的关系,从艺术社会学视角探究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途径与方式,挖掘出画派多元的艺术价值。论文具体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回顾国内外艺术市场的历史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长安画派艺术品价格和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可借鉴的理论资源,指出:在经济繁荣的今天,艺术经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论观照是该画派研究的应有之义。第二章:长安画派:概念、构成和风格。我们从艺术地理学视角对画派名称进行解读,认为此名与长安地理及文化所积淀成的心理原型有关。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画派构成进行概括,以1961年参加“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的6人作为文本的研究对象,因篇幅所限,重点放在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4人上。画派艺术思想深受延安文艺理论影响,作品多表现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艺术风格。第三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我们通过访谈和文献分析补充了画派从萌芽期到2000年的作品价格,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了画廊价格。长安画派作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价格受宏观经济和居民购买力影响直接,作品的艺术水准、传播和营销得力与否同样影响画派价格。陕西地区画廊中画派作品数量少、价格低,艺术家市场地位不同,作品价格已产生分层。第四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通过对雅昌艺术网中长安画派作品拍卖价格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我们对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个人国画作品拍卖价格指数和画派整体拍卖价格态势及其中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探究。画派艺术品拍卖成交数量少、成交额和均价普遍较低,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但与着名画派和画家相比作品价格不高,价值与价格发生了较大偏离。第五章: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本章借鉴丹托和迪基的“艺术界”和“艺术体制”、贝克尔的“艺术界”和布尔迪厄的“资本”、“场”等概念,糅合惯常的艺术界概念,将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置于艺术体制网络中,从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与定位)、艺术展览(展示与传播)、艺术批评(评论与阐释)和艺术营销中介(宣传与销售)等方面分析画派艺术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式。作品离开画家之手后其艺术价值由艺术界共同赋予,艺术价值的认定、传播与阐释有益于艺术品价格的提高。第六章: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本章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出发点和依据,从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启示价值三方面研究了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画派创作表现了“人”的母题和大地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艺术家对文艺思想时代最强音的积极响应、既破又立的艺术超越精神,以及艺术家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长安画派值得被传播的价值,也是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强大内驱力。结论:在长安画派的不同阶段,其艺术品价格与艺术价值呈现出时而吻合时而背离的复杂关系,这是正常的,但背离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加大对画派学术价值的深度研究和科学传播,辅以时间条件,画派艺术品价格仍首先取决于其艺术价值。这也符合马克思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科学总结。
包艳[4](2017)在《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宫观造像不同于个人以造功德为目的的造像,其组织性、制度性、官方性非常突出,正是这一特点使其呈现出系统、有序、规律的发展面貌,集中体现道教组织如何运用造像艺术传播教义、建立信仰体系。宫观造像与宫观布局、殿堂设置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以此构造其所从属礼仪的特定场合和空间,显示出特有的形制特点与艺术特色。可惜由于宫观造像不易保存、遗存少,学界对此关注不多,基础材料积累与梳理的严重欠缺,限制了道教艺术研究的广泛与深入开展。除了依靠考古遗存,宫观碑记、道教山志、地方志记载了较为丰富的宫观造像题材、形制、审美风格、规模、分布等信息,结合具体历史遗存进行分类与对比研究,可以形成宫观造像艺术题材、工艺、艺术特征与审美风格的总体把握和规律认识。以造像文献与遗存实物为中心,从文献学与考古学角度甄别、梳理、归纳材料,提取宫观造像殿堂布局与造像题材、形制的信息数据,系统梳理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的演变,并为道教宫观造像的发展划分了发展阶段。从宗教史、社会史、民俗学、传播学的角度理解材料,从美术史与艺术学的角度进行解读,系统描述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的艺术特征,作出比较完整的横向与纵向比较,主要考察其造像题材、艺术特征、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宫观造像与相关文化艺术因素的关系及其艺术传播价值。结合正史与道教典籍文献考察其历史背景、成因,总结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长江流域的宫观造像历史悠久,题材丰富,体系完整,是研究道教艺术的绝好材料。魏晋至唐宋这一历史时期,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从“本无造像”至兴起、发展、完善并稳定下来。可以说,道教宫观造像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其从无到有,直至完善的完整过程。尊神造像是宫观文化的中心,宫观建设围绕神仙信仰展开,神祗的安奉有尊卑先后,首先确保主殿的显赫地位。主殿确定后,其余各殿围绕主殿这一中心,随地形而灵活布局。运用综合的艺术手法来层层追加与强化造像的艺术效果,从而塑造出具体、直观的宗教形象,与信众头脑中的宗教抽象观念互补,加深道教意理与教义的认知,激发“慰群伦之生敬”之宗教情感,使人“咸瞻表,永有依归”,在引导宗教行为方面贡献突出。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完成了兴起至逐步成型的完整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是从无像至有像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唐宋时期造像艺术活动活跃而具有创造性,造像样式、形制逐步成型并稳定下来。南朝长江流域道馆(观)大量兴起,促进斋堂形制的成熟完善,通过对于文献史料的考证,可以确认这一时期宫观中普遍不设置神像,但不排除个别道观中已经出现造像。宫观制度的成熟及道教神仙谱系建设在这一时期的完成,为宫观造像的大规模兴起做好了准备。隋唐五代是宫观造像的辉煌时期,宫观造像非常普遍,几乎可以说是立观必有像。这一时期宫观造像以“天尊”造像为中心,形制基本是“一主尊左右胁侍”,宫观造像己基本上摆脱了佛教的影响,从人物的脸型、体态、服饰等方面都鲜明地表现了比较写实的特点。宋以来,宫观兴建以及造像的设置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神仙谱系、形制、相貌特征、艺术风格等逐步确立并稳定下来,为后世所传摹。宫观造像作为制度性宗教的产物,宫观这一独特艺术载体决定了其自律性、整体性的突出特点。具体表现为,宫观神祗造像的形象必须是有着相对严格的文化承袭关系,符合道教义理与规范;神祗形象特征必须是有利于传达神通广大、威严、长生的神仙观念,并紧扣民间审美传统。宫观造像是整个宫观文化的中心,尊神造像供奉于殿堂中,与道教宫观建筑是互为整体,互为照应的关系。造像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具体表现为雕塑、绘画、服饰、建筑装饰等。道教造像亦是道教斋醮仪式这一综合环境因素中的核心环节,神坛、壁画、焚香燃烛、音乐、法师诵念经章这些综合的因素同时作用于感官,营造了神圣森严的强烈宗教氛围。宫观造像的发展历程,揭示出宗教艺术文化增殖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图像样式与独特美学风格的确立及延传。可以说,宗教艺术创造了人类艺术史与文化传播的奇观,宫观造像艺术的探讨对于艺术传播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蔡敏[5](2016)在《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文中提出商成汤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挑战“君权神授”代夏朝天下的帝王,被列入祖先、圣贤崇拜及祀典礼制、极具影响力的圣君之一。他不仅建立商王朝,还在“桑林祷雨”的传说广泛流传中,开创华夏民族传承三千余年的雩祭传统;他以宽治民、广施仁德,故历代贤君臣工频频效仿。当成汤信仰作为特定的仪式一直沿袭后世,这个独具地方特色的祭祀传统就不断被神化,受到太行地区两侧百姓普遍的尊崇和信奉,并以析城山为中心形成“商汤文化圈”;尤其在农村,农作物的丰歉需要这种对雨水神灵朴素信仰支配下的乡土民俗资源,故而许多村镇、乡里或名山崇岭之间都纷纷建庙景仰;特别是宋金以后,宋徽宗敕封的“嘉润公”、“广渊庙”,确立了成汤不可撼动的正统祭祀地位;民间大量创建的汤帝庙,亦丰富了一系列以取水求雨为主旨的形影相附的赛社演剧活动。时至如今,晋豫两省仍有不少汤庙古建筑、碑刻实物及金石资料保存下来,它们更多地承载了民间原始雩祭仪式的遗风余韵,以及北方民间神庙剧场的演变轨迹。本文将以成汤信仰为切入点,把相关的舞楼形制和赛社演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探寻成汤信仰及其祭祀仪式的交互影响,揭示民间戏剧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因,以期对具有上古巫术印迹并受宗教影响且颇有太行特色的汤王崇拜,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赛社民俗和戏曲演出,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呈现。
黄国乐[6](2014)在《岭南绘画集团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岭南文化的大背景下,全面考察岭南绘画集团的特点和意义。通过对岭南绘画集团的研究,来了解岭南绘画集团在岭南美术形成独特的风格面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本文研究的地域范围是岭南地区。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岭南,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本文的研究范围就是这三省区的古代绘画集团,古代岭南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心在两广,因此绘画艺术的活动又以两广为主要区域,其中广州与桂林两地为核心。集团,指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团体。所谓绘画集团,指由画家和热爱绘画的社会人士所组成的团体,除了画家之外,主要还包括文人、官员、富商与道释。一般来说,绘画集团的组成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结社,具有明确的目的、宗旨与纲领;第二种是较为松散的团体,随意性强;第三种则是后人追认的。本文的研究包括以上三种。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是十八、十九世纪。岭南绘画集团的繁荣,集中在清中后期。这也是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清政府由兴盛走向衰亡、鸦片战争的爆发、农民起义和民间反清组织运动此起彼伏、被迫与外国通商往来等等因素,使得岭南文化具有独特的地位,绘画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在岭南古代文人、画家留下的大量着述与诗文中,以及各种方志、史料、文献中,筛选出有关于绘画的部分,进行较全面的梳理,运用点面结合、纵横交织、历史辩证、文献考证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岭南古代绘画发展的概况和成就、岭南古代画家和画家群体以及岭南古代绘画理论这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来揭示岭南古代绘画发展的规律,把握岭南古代绘画与中原绘画的异同,岭南古代绘画对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岭南古代绘画与当代绘画的联系,岭南古代绘画与西方绘画的联系,以及岭南古代绘画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各方面原因。明清时期,是我国传统文人画发展的巅峰,传统文人画占据了画坛的主流。但是传统文人画到清中后期逐步走向没落,主要原因是仿古泥古、缺乏创新,但岭南绘画却能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不仅继承了中原绘画的优良传统,还因创新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机勃勃的面貌。形成岭南绘画的独特风格与面貌的原因有很多。岭南自然资源的丰富多彩是岭南画家创作的源泉,温润的神山秀水孕育了一批杰出的画家,岭南绘画集团的成员彼此之间关系密切,互相交游往来,频繁举行各种书画雅集,这些活动方式多样,常把书画与诗词的创作相结合,把书画的收藏、鉴赏与学习相结合。在这些活动中,艺术家们共同观摩鉴赏书画,共同创作实践,在相互的切磋、‘交流中促进了画技的进步、艺术修养的提高以及艺术视野的开阔。他们创作出许多具有岭南特色的优秀作品,展现出岭南绘画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关注现实、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这些成就离不开画家们的努力,也离不开热爱绘画艺术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与支持,离不开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岭南绘画集团中的成员皆为富有才华的名流才俊,他们之间的交往不仅使个人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高,还促进了当地画家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传播,对岭南绘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的研究内容总的来说,是综合研究、全面考察古代岭南绘画集团的形成发展和绘画集团成员的艺术贡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追溯源流,对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个案研究,考察其家世、生平、思想、交游、着述等情况,分析其艺术理想与主张、艺术作品的特色和影响、艺术师承和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时代特点、社会思潮对其创作的影响。关于岭南古代绘画集团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属空白。历史上研究岭南古代绘画的着述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单个画家的研究,除了对某些有家族关系和师承关系的绘画团体有简单交代之外,大多数画家只有寥寥数语,对于彼此间的联系更是很少涉及。这些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但也存在叙述内容简单化、研究范围粗浅化的问题。本论文的创新点有三:1、将岭南绘画集团放在历史环境下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分析归纳岭南绘画集团的特点和意义,从而揭示古代岭南绘画发展的规律。2、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其艺术理论、艺术作品、艺术风格,总结归纳艺术家各方面的成就对岭南绘画发展的影响。3、对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各种联系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出艺术家之间的联系对促进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水平和提高艺术修养的作用,进而以点带面,总结出岭南绘画集团对岭南绘画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对于研究岭南绘画发展来说,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完善人们对岭南古代绘画和相关问题的认识,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可持续性。这一历史时期意义重大,如没有此阶段的孕育、积累和发展,也就没有后来岭南画派的形成与丰硕的成果。
昱君[7](2007)在《回眸:中华十大名山》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地球》杂志等媒体相继刊发文章,介绍中华十大名山的相关资料。"中华十大名山"是2003年1月通过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今日国土》杂志承办的"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评选出来的。
周维权[8](2003)在《山的图腾——名山、名山风景区及其文化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年初,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今日国土》杂志社主办的"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泰山、黄山等"十座名山"当选为"中华名山"。这次活动是配合国际山地年而举办,正如与会的几位领导同志所说.它对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山地经济发展,保护山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严克昌[9](2003)在《《中华十大名山》尽显方寸》文中研究指明 “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已经结束,按照“社会知名度、传统文化、生态环境、景观特色、科学价值与管理建设”的标准,经社会各界投票,由21位专家评审,其结果已在2003年1月17日正式公布。按得票多少排列,在中华十大名山中,山东泰山名列榜首,其次为:安徽黄山、陕西华山、江西庐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西藏珠穆朗玛峰、台湾玉山、吉林长白山和福建武夷山。
李桂红[10](2003)在《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天佛国”浙江普陀山,“清凉世界”山西五台山,“西南佛国”四川峨眉山,“莲花佛国”安徽九华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这四座佛教名山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本论文依据大量有关资料和作者在四大名山的实地考察,主要研究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被尊为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应化圣地的缘由;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发展历程,历史上的高僧及主要修行法门,帝王及信众的护持;四大名山佛教寺塔建筑、诗书联额、雕塑、绘画、法器、音乐、武术、三教关系;四大名山具有浓厚佛教特色的地方风物等。 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具有许多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探讨研究了四大名山佛教文学所体现的佛教慈悲利他思想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启示;四大名山佛教文化旅游对现代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启示;四大名山历史上的高僧在现代佛教界作为楷模典范的意义;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意义等。
二、“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候选名山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候选名山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
四 研究对象分析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戊戌前后徐兆玮的经世期许与思想变动 |
第一节 “从何市到常熟”:地方社会中的家族与权势网络 |
一 何市镇状况 |
二 徐氏家族及姻亲网络 |
第二节 “乡谊”与实践:徐兆玮的社会交往与经世期许 |
一 社交网络与交游活动 |
二 守望乡邦与道德教化 |
第三节 “青萍之末”:从阅读世界看维新思潮与士人思想变动 |
一 维新思潮的出现 |
二 旧学与新知:徐兆玮的阅读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的“立功”实践与转型 |
第一节 徐兆玮的“立功”期望与翰林公务生活 |
一 共预新政的地方士人 |
二 入京动机与翰林公务生活 |
第二节 徐兆玮居京的社会活动与谋官生态 |
一 在京社会交往 |
二 日常活动空间 |
三 京师政治生态与个人状态 |
第三节 应变:游学日本的动机、体验与心理感受 |
一 游学动机与对异邦的想象 |
二 观光游历的感官体验 |
三 对都市文明的理性思考 |
四 阅读选择与关注焦点 |
小结 |
第三章 权变与调适:辛亥鼎革前后的政治抉择 |
第一节 从翰林编修到国会议员:辛亥前后徐兆玮的身份转型 |
一 由国到乡:归国谋职失利后转向地方自治 |
二 1911年再次入京失望到离京返乡 |
三 民政副长到国会议员:鼎革之际的身份转化 |
第二节 1913至1923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与民国印象 |
一 1913年的国会议政实践与心态变化 |
二 国会恢复与徐兆玮的无心留恋 |
第三节 国会议员与地方资源争夺——以争夺农村师范分校为中心 |
一 事件缘起与常熟士绅因应 |
二 事件转机与士绅分歧 |
三 士绅裂化与纷争结束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之后由“立功”到“立言”的新取向 |
第一节 五四“潮流”之外的士人:徐兆玮对国事日渐疏离 |
一 渐趋排斥:徐兆玮对五四新文化的态度 |
二 小镇隐居:1920年代江南士绅隐逸的一种方式 |
三 由政转文:隐逸期间的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士绅文化权力的延续:以《重修常昭合志》为中心 |
一 从参与到总纂——徐兆玮接任《重修常昭合志》的编修工作 |
二 《重修常昭合志》的体例与书写 |
三 地方志中士人文化权力的实践 |
第三节 结社与文化认同——以虞社诗文唱和为中心 |
一 虞社创办与发展 |
二 文化认同:徐兆玮与虞社同人的诗文唱和 |
三 科举功名士人的其他文化活动 |
小结 |
余论 士人因应的区域比较——以徐兆玮、刘大鹏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徐氏家族世系图 |
2-1 徐兆玮在京日常活动统计表 |
2-2 徐兆玮在北京出行去处统计表 |
4-1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与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对照表 |
4-2 1931年虞社社员名单 |
4-3 1928至1937年《虞社》各期刊载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瑶台风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第一章 《瑶台风露》编校者考 |
第一节 鲍瑞骏考 |
第二节 王鸿朗考 |
第二章 《瑶台风露》的选诗研究 |
第一节 《瑶台风露》的选诗体例研究 |
第二节 《瑶台风露》的选诗篇目研究 |
第三节 《瑶台风露》的选诗宗旨研究 |
第三章 《瑶台风露》的评点研究 |
第一节 《瑶台风露》的评点特征研究 |
第二节 《瑶台风露》的论诗主张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瑶台风露》书影 |
附录二 :《瑶台风露》批注整理 |
致谢 |
(3)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基于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客观历史 |
1.1.2 基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 |
1.1.3 基于长安画派绘画价格现状——从赵望云说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 |
1.5 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
1.5.1 本文的“艺术品价格” |
1.5.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长安画派:概念、构成与风格 |
2.1 画派形成条件分析 |
2.1.1 经济因素 |
2.1.2 政治环境与时代精神 |
2.1.3 环境因素 |
2.1.4 艺术赞助 |
2.1.5 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 |
2.2 艺术地理学视域中的“长安画派” |
2.2.1 艺术地理学阐释“长安画派”名称的可能性 |
2.2.2 “长安画派”名称的艺术地理学追问 |
2.3 长安画派的构成 |
2.3.1 长安画派:艺术观念与理想的层次 |
2.3.3 长安画派:网络组织凝聚的层次 |
2.3.4 本文研究的长安画派 |
2.4 长安画派的艺术风格 |
2.4.1 赵望云的艺术风格 |
2.4.2 石鲁的艺术风格 |
2.4.3 何海霞的艺术风格 |
2.4.4 方济众的艺术风格 |
第三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 |
3.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与文献分析 |
3.1.1 赵望云绘画价格 |
3.1.2 石鲁绘画价格 |
3.1.3 何海霞绘画价格 |
3.2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画廊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2.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问卷调查 |
3.2.2 经营长安画派作品画廊的深度访谈 |
3.2.3 经营长安画派画廊的价格地图 |
第四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 |
4.1 赵望云国画价格 |
4.2 石鲁国画价格 |
4.3 何海霞国画价格 |
4.4 方济众国画价格 |
4.5 长安画派国画作品价格整体态势 |
第五章 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 |
5.1 艺术界相关理论回溯 |
5.2 博物馆和美术馆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3 艺术展览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4 文艺批评者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5 营销中介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第六章 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 |
6.1 求索创新的思想价值 |
6.1.1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
6.1.2 探索,探索,再三探索 |
6.1.3 文艺思想最强音的响应者 |
6.1.4 艺术思想的根性意义 |
6.2 深厚绵长的审美价值 |
6.2.1 “人”的母题与深沉的大地情怀 |
6.2.2 艺术创作既破又立的超越精神 |
6.2.3 对西北地域美术元素的开拓表现 |
6.3 生命深度的启示价值 |
6.3.1 为艺的赤子之心 |
6.3.2 为人的傲人风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讨论 |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本无形”观念的打破 |
第一节 宫观造像出现的前期准备 |
一、道馆(观)制度的成熟 |
二、神仙谱系建设的初步完成 |
第二节 长江流域宫观造像出现时间的辨析 |
一、“道本无形”观念的打破 |
二、十三通南朝宫观碑记所揭示的神祗与仪式信息 |
第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天尊殿”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宫观造像的规模与分布 |
一、宫观造像的总体规模与分布 |
二、四川青城山常道观的隋唐时期造像遗存 |
第二节 神仙谱系建设与宫观造像题材 |
一、神仙谱系建设 |
二、宫观造像题材的史料梳理与讨论 |
第三节 天尊信仰与宫观造像 |
一、隋唐时期的天尊信仰 |
二、天尊造像的兴起与早期造像 |
三、长江流域的天尊信仰与宫观造像 |
第四节 老君信仰与紫极宫造像考 |
一、紫极宫之名 |
二、唐代长江流域紫极宫的分布 |
三、紫极宫供奉神像考 |
四、紫极宫造像形制特征的讨论 |
第五节 唐代长江流域开元观造像考 |
一、唐代长江流域开元观分布 |
二、开元观规模与形制考 |
三、开元观供奉神像考 |
第三章 两宋时期:“三清殿”中心地位的形成 |
第一节 宫观造像的规模与分布 |
一、朝廷的扶持与宫观造像的繁荣 |
二、宫观造像的分布特点 |
三、宫观造像题材的总体考察 |
第二节 宫观造像遗存与分布 |
一、四川江油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道教木雕人像 |
二、杭州通玄观遗址造像 |
三、苏州玄妙观造像 |
第三节 宫观造像题材 |
一、传统大神 |
二、新神与上升神 |
第四节 三清造像的发展及其在宋代的最终确立 |
一、三清思想的形成与三清早期造像 |
二、宋代长江流域的三清造像 |
第五节 玉皇造像的发展及其在宋代的最终确立 |
一、最早的玉皇造像 |
二、玉皇造像在唐代的发展 |
三、玉皇形象在宋代的最终确立 |
第四章 宫观造像艺术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宫观造像的缘起与赞助环境 |
一、皇帝敕建与经费来源 |
二、道士自建与费用来源 |
第二节 各时期画论中的名手巨匠与宫观造像 |
一、隋唐五代时期 |
二、两宋时期 |
第三节 宫观造像与道教造像碑关系的考察 |
一、早期的宫观造像与遗存 |
二、宫观造像与道教造像碑的渊源关系 |
第四节 宫观造像与佛教造像之关系 |
一、宫观造像艺术对佛教造像艺术的借鉴 |
二、宫观造像与佛寺造像建筑格局、殿堂配置的对比考察 |
第五章 宫观造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道教宫观建筑空间与造像艺术的“整体性”特点 |
一、宫观建筑空间与造像的必然联系 |
二、宫观建筑装饰与造像的整体性 |
三、造像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
第二节 本土化至程式化:宫观造像艺术的独特发展历程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宫观造像的酝酿与准备 |
二、隋唐五代时期:本土特色的形成 |
三、两宋时期:程式化趋势的出现 |
第三节 长江流域宫观造像材质与工艺的考察 |
一、铸造工艺 |
二、雕刻 |
三、彩塑 |
四、夹纻胎造像(漆塑) |
五、绘画 |
第四节 宫观造像与石窟(摩崖)造像特征的对比考察 |
一、隋唐五代时期 |
二、两宋时期 |
第五节 宫观造像的艺术目标与效果考察 |
一、道像难为——道教教义、观念的形象化与直观认知 |
二、慰群伦之生敬——宗教氛围的营造与宗教情感的激发 |
三、咸瞻表,永有依归——宗教行为的引导 |
第六节 宫观造像艺术的传播及艺术学意义 |
一、宫观造像艺术对于道教神仙信仰传播的独特贡献 |
二、从宫观造像看宗教艺术的文化增殖及艺术学意义 |
结论 |
图版目次 |
表格目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碑记统计 |
附录2 魏晋至唐宋时期长江流域宫观造像大事记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5)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成汤信仰之渊源考略 |
第一节 商朝的政治疆域与古史遗存 |
一、商都八迁: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
二、四土之内:七十里为政天下者 |
第二节 商汤的德政事功与恤民情怀 |
一、汤王圣德 |
二、辅相贤臣 |
三、民众景仰 |
第三节 桑林祷雨的相关传说及考证 |
一、民间传说 |
二、史料考证 |
第二章 成汤信仰与太行雩祭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帝王崇拜到祈雨传统的演变 |
一、慎终追远 |
二、雨神演变 |
第二节 成汤信仰形成的地理环境 |
一、与天为党 |
二、靠天吃饭 |
第三节 成汤信仰形成的人文环境 |
一、皇帝敕封:权威性 |
二、地方效仿:纪念性与宗教性 |
三、民间拜祭:功利性 |
第三章 汤帝庙的普遍建立与地域流布 |
第一节 太行汤王庙的现存情况概述 |
第二节 汤王崇拜文化圈的传播特色 |
第四章 成汤祭赛与民间礼乐 |
第一节 汤祀与上古巫觋之关系 |
一、祭雨卜辞:敬天思想与自然崇拜 |
二、汤乐大濩:祭祀乐舞与帝王崇拜 |
三、身为牺牲:人祭仪式与巫觋文化 |
第二节 汤祀与雩祭礼乐的发展和规范 |
一、先秦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
三、宋元明清时期 |
第五章 成汤祭赛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太行雩祭传统的民间化进程 |
一、蜡祭与汤祀:相互依附 |
二、社祀与汤祀:合而为一 |
第二节 祭祀与崇拜:民间村社的经济运作模式 |
一、商号与汤庙筹资 |
二、世家大族与剧场建设 |
三、维首发起请会、摇会及水官会、火神会 |
第三节 宗教信仰影响下的成汤祭赛 |
第六章 宋金元汤帝庙剧场的建立及其定型 |
第一节 宋代汤庙“舞楼”碑刻的发现与宋代舞楼的创立 |
一、在汤王庙发现的第一通宋建“舞楼”碑 |
二、宋代舞楼、舞宇的横向考察 |
第二节 金代汤庙舞楼的实物遗存及其建筑形制 |
一、汤王庙金代舞楼的实物考察 |
二、金代汤庙舞楼的建筑特征及其创造性探索 |
三、元代汤庙舞楼定型与元代剧场的成熟 |
第七章 明清时期汤庙剧场的延展及其多样化探索 |
第一节 明代汤帝庙剧场:继承与延展 |
第二节 清代汤帝庙剧场之一:单层舞楼 |
第三节 清代汤帝庙剧场之二:山门舞楼 |
第四节 看楼:清代汤庙剧场的标准化配置 |
第八章 汤帝庙剧场的建筑装饰 |
第一节 彩绘艺术 |
第二节 雕刻艺术 |
第三节 剧场楹联 |
第九章 汤帝庙演艺:庆典与狂欢 |
第一节 祈雨仪式中的祭祀音乐 |
第二节 舞台题记中的戏班与剧目单 |
第三节 迎神赛社与当代演出遗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太行汤王庙情况一览表 |
附录B 太行汤王庙碑刻官员名录 |
附录C 太行汤王庙碑刻辑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6)岭南绘画集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桂林临川李氏环碧园 |
第一节 环碧园与李秉绶 |
第二节 李秉绶的艺术活动 |
第三节 李乘绶的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
第四节 李家其他画家与画师、画友 |
第二章 桂林其他绘画集团 |
第一节 永福李氏家族 |
第二节 罗氏家族 |
第三节 其他绘画集团 |
第三章 石园画社 |
第一节 石园画社的成立 |
第二节 石园画社的主要成员 |
第三节 粤派绘画 |
第四章 万松园 |
第一节 万松园主人伍崇曜 |
第二节 谢兰生 谢观生 |
第三节 其他成员 |
第五章 南墅 黎斋 |
第一节 南墅、黎斋及其主人 |
第二节 黎简 |
第三节 陈昙及其师友 |
第四节 其他成员 |
第六章 杏林庄诗社 |
第一节 杏林庄 |
第二节 杏林庄主人邓大林 |
第三节 何瑞芝 陈澧 |
第四节 谭莹 |
第五节 熊景星 |
第六节 杜游 |
第七节 萧谏 郑献甫 |
第八节 潘恕 |
第九节 陈璞 |
第十节 其他成员 |
第七章 花田诗社 越台词社 |
第一节 徐灏 桂文耀 |
第二节 樊封 石衡 叶衍兰 |
第三节 其他成员 |
第八章 云泉山馆 倚云山馆 |
第一节 云泉山馆和倚云山馆 |
第二节 伊秉绶 |
第三节 翁方纲 |
第四节 林伯桐 |
第五节 谭敬昭 |
第六节 段佩兰 |
第七节 孔继勋 |
第八节 鲍俊 |
第九节 汤贻汾 |
第十节 李威 |
第十一节 叶廷勋 叶梦龙 |
第十二节 江本源 黄明薰 |
第九章 碧玲珑馆 |
第一节 方浚颐 |
第二节 王拯 |
第三节 李光廷 |
第四节 张清华 张鼎华 |
第十章 鹤洲草堂 |
第一节 杨永衍 |
第二节 居巢 居廉 |
第三节 何翀 |
第四节 袁杲 汪浦 |
第十一章 寺庙与其他 |
第一节 海珠寺 |
第二节 海幢寺 |
第三节 其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10)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普陀山佛教文化 |
第一节 海天佛国 观音道场 |
第二节 源远流长 佛法隆盛 |
第三节 行解相应 净土为归 |
第四节 帝王敕赐 十方来朝 |
第五节 寺塔建筑 典雅精巧 |
第六节 诗书联额 佛蕴深远 |
第七节 物华天宝 人间福地 |
第二章 五台山佛教文化 |
第一节 清凉世界 文殊道场 |
第二节 源远流长 佛法隆盛 |
第三节 崇奉华严 诸宗竞秀 |
第四节 帝王敕赐 十方来朝 |
第五节 寺塔建筑 庄严典雅 |
第六节 清音梵呗 古今传唱 |
第七节 诗书联额 佛蕴深远 |
第八节 灵山圣地 风光独秀 |
第三章 峨眉山佛教文化 |
第一节 西南佛国 普贤道场 |
第二节 源远流长 佛法隆盛 |
第三节 崇奉华严 禅净双修 |
第四节 帝王敕赐 十方来朝 |
第五节 寺塔建筑 古朴典雅 |
第六节 诗书联额 佛蕴深远 |
第七节 武术梵呗 异彩纷呈 |
第八节 洞天福地 佛道共存 |
第九节 钟灵毓秀 冠甲天下 |
第四章 九华山佛教文化 |
第一节 莲花佛国 地藏道场 |
第二节 源远流长 佛法隆盛 |
第三节 帝王敕赐 十方来朝 |
第四节 寺塔建筑 庄严古朴 |
第五节 诗书联额 佛蕴深远 |
第六节 仙城佛国 三教共存 |
第七节 天地钟灵 人间佛地 |
第五章 四大名山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 |
第一节 四大名山佛教文学所体现的佛教慈悲利他思想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四大名山佛教文化旅游对现代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四大名山历史上的高僧在现代佛教界仍堪称为佛教信众尊崇学习的楷模典范 |
第四节 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意义 |
结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四、“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候选名山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D]. 汪颖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瑶台风露》研究[D]. 刘铠齐.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D]. 王曼利. 西北大学, 2019(04)
- [4]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D]. 包艳. 东南大学, 2017(12)
- [5]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D]. 蔡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8)
- [6]岭南绘画集团研究[D]. 黄国乐.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7]回眸:中华十大名山[J]. 昱君. 今日国土, 2007(07)
- [8]山的图腾——名山、名山风景区及其文化内涵[J]. 周维权. 今日国土, 2003(Z2)
- [9]《中华十大名山》尽显方寸[J]. 严克昌. 集邮博览, 2003(05)
- [10]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 李桂红. 四川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