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凿贝才女虫发育阶段的形态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万宇,慕永通,侯晓梅[1](2017)在《贝类跨区养殖生态风险综述》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我国贝类跨区养殖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但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一行为所具有的生态风险,系统研究更是处于空白状态。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有关我国贝类跨区养殖所造成的生态风险,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跨区贝类会携带寄生虫、原核生物、细菌和病毒,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基因多样性与完整性等造成潜在影响。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应当综合评估经济、社会和生态影响并督促养殖企业防控贝类逃逸以及实施良好管理规范。
雷倩楠[2](2016)在《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移植耐受免疫相关基因与蛋白质鉴定及分析》文中指出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海水育珠贝。海水珍珠培育的最核心环节是植核育珠技术:即将珠核和细胞小片(来源于供体贝)移植到受体贝的内脏团,受体贝组织和细胞小片共同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植入的珠核和细胞小片在受体贝体内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可能会导致受体贝排出植入的珠核,甚至死亡。因此,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及养殖者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试图降低植核育珠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但到目前为止,未能解决此类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机体针对植核育珠应激的免疫应答关键因子尚未明了。本研究以马氏珠母贝为研究对象,通过植核育珠手术培育珍珠,以植核后不同时期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为研究材料,通过RNA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构建转录组文库,并对其进行测序、组装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并筛选关键信号通路,确定参与此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时运用同位素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联用,对植核后不同时期的血细胞总蛋白质进行了定量分析,筛选植核育珠过程中的免疫相关蛋白质。结果如下: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植核育珠过程中7个不同时期的血细胞转录组文库,合并为1个转录组文本集,共得到81,390个unigene,预测到的CDS共有36,604个。注释到NR、Swiss-Prot、COG和GO库的unigene分别有31,689个、25,253个、12,065个和12,720个。其中COG分类中有1,636个unigene的功能是未知的。大约有21,811个unigene可能参与302个已知的代谢通路。与植核前相比,植核育珠后5天、10天、15天、20天、30天和60天分别有3,345、6,846、4,636、4,167、4,716和6,679个差异表达基因,且在植核育珠后第10天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多。从植核育珠后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的46个免疫相关基因,分别编码溶菌酶、清道夫受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甘露糖受体、凝集素和Toll样受体等蛋白。在不同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结果中都发现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通路和原发性免疫缺陷(primary immunodeficiencies)通路被显着性富集(P<0.05)。利用iTRAQ技术并结合LC-MS/MS,对马氏珠母贝植核前、植核育珠后10天、20天和30天的血细胞总蛋白质进行了相对与绝对定量分析,共采集到277,226张二级质谱图,鉴定到的肽段数目为43,421条,获得的蛋白质有2,702个。与植核前相比,植核育珠后10天、20天和30天的血细胞中分别有97、103和101种显着差异蛋白。10天与植核前相比,有37个上调蛋白、60个下调蛋白;20天与10天相比,得到29个差异蛋白,其中21个上调,8个下调;30天与20天相比,有12个上调差异蛋白、9个下调差异蛋白。获得的免疫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有原钙黏蛋白(Protocadherin)、血纤维蛋白溶酶原(Plasminogen)、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干扰素诱导蛋白、白介素17受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因子、热休克蛋白70、TRIM家族蛋白、TNF-α诱导蛋白、Notch家族蛋白、抗菌L-氨基酸氧化酶、E3泛素连接酶、整合素、死亡相关蛋白激酶、肽聚糖识别蛋白等。本研究分别从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两个方面研究了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后不同时期血淋巴中与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不仅丰富了马氏珠母贝的cDNA和蛋白质数据,而且为进一步了解育珠过程中机体免疫的变化规律及揭示马氏珠母贝耐受移植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进而更加深入探究无脊椎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机制。
曹超[3](2016)在《威氏才女虫的形态、分子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才女虫属复合体(Polydora complex)隶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海稚虫科(Spionidae),是指海稚虫科中第五刚节发生变形的所有种类的合称,是我国贝类养殖过程中主要寄生虫之一,目前全世界共报道有140多种。本研究以威氏才女虫为研究对象,运用活体观察、电镜技术、分子标记等技术对其形态特征、系统发育、生物习性、地理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首次应用线粒体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寄生于香港牡蛎上的威氏才女虫成虫及养殖海域的威氏才女虫浮游幼体进行了对应研究。得出了以下结果:1.利用形态学、分子标记技术对寄生于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上的威氏才女虫(Polydora websteri)的形态与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结果显示:P.websteri以不相互交叉的U型管道凿贝寄生;虫体半透明,呈浅褐色,触手具5-6行条状斑带,口前叶前端钝圆,脑后脊延伸至第二与第三刚节之间,眼点两对,呈倒梯形排列,第一刚节无背刚毛,第五刚节刚毛变形,顶部呈简单钩状,鳃和巾钩均始于第七体节,尾部杯状。2.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对陵水才女虫(Polydora lingshuiensis)和威氏才女虫(P.websteri)进行了鉴定与比较研究。在形态上,陵水才女虫的脑后脊上具中触角、粗足刺刚毛近末端具凹陷;而威氏才女虫无中触角、粗足刺刚毛具侧凸缘。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核糖体18S基因、线粒体COⅠ基因、线粒体Cyt b基因的陵水才女虫和威氏才女虫的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其种内遗传距离。基于COⅠ、Cyt b的才女虫的种间种内遗传距离比率远大于基于18S的遗传距离比率。才女虫的COⅠ与Cyt b基因的条形码间隔比18S的更宽,分辨率更高,更适用于形态相似种的辅助鉴定。3.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对寄生于牡蛎上的威氏才女虫成虫和养殖水域的威氏才女虫幼体进行研究,发现威氏才女虫的成虫在触手、脑后脊、五刚节粗足刺以及尾部的形态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威氏才女虫幼体与成虫之间群体内的遗传差异为106.65%,而群体间遗传差异为-6.64%。成虫与幼体的COⅠ基因序列的相似度达到99%以上,共享有同一单倍型。这说明采自香港牡蛎上的才女虫属复合体与在其海域采集的浮游幼体都属于同一种,即威氏才女虫。本研究首次应用线粒体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的方法来对寄生于贝类上的威氏才女虫成虫与养殖海域浮游幼体的对应研究。4.通过食物选择性和盐度耐受性实验初步探讨P.websteri的生活习性;以及通过对陵水才女虫(Polydora lingshuiensis)和威氏才女虫(P.websteri)进行了比较和对比研究,调查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结果显示,P.websteri对小球藻的偏好性显着高于对螺旋藻和丰年虫的偏好性(P<0.05);24h存活盐度幅度为15ppt45ppt;在中国海域,陵水才女虫和威氏才女虫均属于宿主特异性低、地理分布性广的才女虫种类,其传播途径可能与其宿主的养殖方式以及商业运输密切相关。
唐彬,叶灵通,曹超,杨宝丽,王江勇[4](2015)在《虾夷扇贝寄生短触手才女虫的形态与组织切片观察》文中认为利用活体观察、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技术对短触手才女虫(Polydora brevipalpa)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1)光镜下虫体半透明呈浅褐色,触手边缘具黑色斑带;口前叶前端钝圆,脑后脊延伸至第3体节中部,眼点2对,呈梯型排列;第5刚节刚毛变形膨大成爪状且具侧凸缘,鳃始于第7体节,虫体背部中央及鳃中央血管明显,且血液在快速流动。尾部圆盘状,背部具缺刻,肛口开于中间。2)电镜下虫体触手中央具食物沟,内布满纤毛,触角缺失。自第7体节起,背部鳃之间具横向纤毛带,腹刚毛被双齿巾钩刚毛取代。3)组织切片显示虫体主要由表皮、肌肉层和消化管组成。表皮层富含大量的腺细胞,肌肉层发达出现斜肌,消化管上皮细胞游离面密集而规则排列的绒毛构成的纹状缘十分明显,且每个体节均有1对侧生血管、1对腺袋、以及1对后肾管。由此可知,短触手才女虫凿洞寄生是由其表皮层腺细胞分泌黏液化学腐蚀剂和第5体节变形刚毛机械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谭才钢[5](2015)在《合浦珠母贝生长和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的遗传评估》文中提出合浦珠母贝是用于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母贝,在目前的养殖过程中,已出现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疾病频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水珍珠的质量和产量。通过遗传改良的手段,培育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系显得十分急迫。本论文主要开展合浦珠母贝生长和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的遗传评估,研究内容如下:1、对合浦珠母贝12个家系的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4个主要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12个家系的平均体质量、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分别为35.96 g、57.36 mm、59.24mm、23.55 mm和56.93 mm。各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8.30%21.30%),其中,壳高和壳宽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而体质量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体质量与各形态性状灰色关联系数之和以壳高为最大(8.9508),且家系间较均一,壳长为最小(8.1898),但家系间变化幅度较大。体质量与4个形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趋势为壳高(0.7459)>绞合线长(0.7148)>壳宽(0.7059)>壳长(0.6825)。根据上述结果,可将壳高作为间接选育合浦珠母贝体质量性状的重要评价指标,以提高体质量的选育效率。2、以三亚、深圳和越南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合浦珠母贝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方式构建了3个自交组和6个杂交组,通过对子一代的重量性状与抗病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个性状(体质量、壳质量、内脏团质量、闭壳肌质量和抗才女虫寄生能力)总的杂种优势分别为11.36%、7.88%、14.02%、11.20%和53.95%。6个杂交组的中亲优势中,体质量以三亚(H)×深圳(G)的杂交子代为最大,其中亲优势为29.28%,超过三亚亲本21.27%,超过深圳亲本38.41%;而抗才女虫寄生能力的中亲优势以三亚(H)×越南(Y)为最大,值为81.82%,比三亚亲本高33.33%,比越南亲本高185.71%。一般配合力以三亚亲本的体质量、内脏团质量、闭壳肌质量和抗才女虫寄生能力为最大,效应值分别为0.7132、0.7939、0.1281和0.0282。特殊配合力以深圳(G)×三亚(H)的体质量、壳质量、内脏团质量、闭壳肌质量和抗才女虫寄生能力的效应值为最高。通过进一步对正反交杂种优势的比较分析发现,三亚(H)×深圳(G)反交组的杂种优势无论是在质量性状还是在抗病性状上均大于其正交组,而在表型值上,除了闭壳肌质量仅次其正交组外,其他性状在所有组合中均最大,并与其他组合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因此,在合浦珠母贝的杂交选育过程中,当以三亚和深圳群体为亲本时,应以深圳为母本,三亚为父本以提高育种效率。3、利用两性状动物模型和公母畜阈模型分别估计了合浦珠母贝壳宽、体质量和抗才女虫寄生病能力的遗传方差组分和遗传力,结果显示,壳宽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850±0.1421和0.3478±0.1292,均为高等遗传力,经过LRT检验,两者的遗传力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壳宽和体质量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935,遗传相关系数为0.883,统计检验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均表现为高度线性正相关。抗病力的遗传力为0.3387±0.1316,表现为高等遗传力,LRT检验结果不显着(P>0.05)。家系的生长性状(壳宽和体质量)和抗病力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和0.152,遗传相关系数分别0.233和0.083,均表现为低度线性正相关(r<0.30),且统计检验结果不显着(P>0.05)。本研究中,合浦珠母贝壳宽、体质量和抗病力的遗传力均为高等遗传力,表明对这3个性状进行选育均具有较高的潜力,但是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表明,以壳宽或体质量为选育目标时,抗病性状得不到有效改良。因此,有必要对合浦珠珠母贝进行多性状的复合选育,以培育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新品系。4、通过对合浦珠母贝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采用不同的性状定义方式(二元性状和分类性状)和不同的统计模型(二元线性模型、二元阈值Probit模型、二元阈值Logit模型、有序阈值Probit模型和有序阈值Logit模型)进行遗传评估,结果显示,这些模型估计出的抗才女虫寄生能力的遗传力在0.3322±0.09430.5764±0.1352之间,均为高等遗传力。通过对不同统计模型中水缸家系育种值的相关系数和选择准确性的分析表明,有序阈值Logit模型的水缸家系育种值的相关系数最大(0.896),选择准确性最高(0.947),说明有序阈值Logit模型比较适合于合浦珠母贝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的遗传评估,其次是有序阈值Probit模型,水缸家系育种值的相关系数为0.798,选择准确性为0.893。
杨慧英[6](2012)在《合浦珠母贝寄生多毛类流行病学调查及生活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流行病学调查、分子鉴定、形态学鉴定、光镜和电镜组织学方法对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港珍珠贝养殖区域的合浦珠母贝多毛类寄生虫进行了流行病学、生物学、生活史及组织病理学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多毛类寄生虫流行病学该区寄生多毛类主要分为9科,分别是海稚虫科、矶沙蚕科、缨鳃虫科、沙蚕科、扁须虫科、裂虫亚科、蛰龙介科、小头虫科、丝鳃虫科,其中缨鳃虫类、丝鳃虫类以及才女虫类数量较多,为优势种。针对这三种优势种,对1-1.5龄和2龄以上的合浦珠母贝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采样调查(2011年4月、2011年7月、2011年10月、2012年1月),结果显示:2龄以上的合浦珠母贝上多毛类寄生虫总数量显着大于1-1.5龄的贝。分析2龄以上的合浦珠母贝上多毛类寄生虫总数量,不同种类的寄生虫数量变化在不同季节间有明显差异:缨鳃类在不同季节,其数量没有很大的变化;而丝鳃类的数量在10月份达到一个高峰,其他季节数量较少;才女虫类的数量在4月份时最多,且显着高于其它的时间,7月份和10月份的才女虫类数量差别不显着,1月份的数量最少。2.优势种类鉴定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的结果显示:该海域主要流行的缨鳃类为毛掸虫(Sabellacrassicornis),丝鳃类未定种与丝鳃虫(Cirratuluscirratus)相似性达到98%,才女虫类未定种与格才女虫(Polydoragiardi)相似性达到97%。3.组织学多毛类组织结构可以分成表皮层、肌肉层、体腔。缨鳃类没有表皮层细胞分泌形成的角质层薄膜,其他两类均有;三种寄生多毛类表皮层细胞基本都是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其中分布有腺细胞和感觉细胞,腺细胞类型在不同种间略有区别。三个种类的肌肉都是平滑肌,缨鳃类和才女虫类肌肉层主要由环肌、横肌、纵肌和斜肌组成,丝鳃类肌肉层主要由环肌、横肌和斜肌组成。体腔内含物质在三个种内间差异较大。4.才女虫类感染后合浦珠母贝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将才女虫类感染后的合浦珠母贝分成轻度感染、中度感染和严重感染三种类型,对其外套膜、鳃、闭壳肌、消化盲囊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外套膜的上皮细胞脱落、结缔组织结构紊乱、肌纤维溶解;鳃小瓣组织溶解、上皮细胞脱落;闭壳肌纤维束间隔增大、肌纤维断裂、部分溶解;消化盲囊细胞溶解、呈空泡状。5.合浦珠母贝一种才女虫生活史的研究对合浦珠母贝上寄生的一种才女虫类进行生活史相关的研究。表明当温度为25±1℃时,虫卵在卵袋中经过6-8d发育成具有2个刚节的浮游幼体,开始浮游生活,出卵袋24h后发育成3刚节,18d时发育成15刚节,开始变态发育,25d时发育成20刚节,除了口前叶无缺刻以外基本完成变态发育,30d时发育成24刚节,其主要基本特征与成虫相似。
高燕,张涛,杨红生,张晓芳[7](2011)在《凿贝才女虫形态与结构观察》文中研究说明应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技术对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以期为多毛类分类学积累更多资料。结果显示凿贝才女虫背刚毛、腹刚毛和疣足上的刚毛围绕身体形成一个刚毛环;第五刚节刚毛变形,形成爪状结构。体表有大量腺细胞。身体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表皮、肌肉层、消化系统组成。肌肉层发达,每一体节具一对疣足,疣足上生有刚毛,运动能力比较强。
高燕,张涛,杨红生,张晓芳[8](2011)在《后刺才女虫胚胎及幼虫发育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应用显微技术观察了后刺才女虫(Polydora latispinosa)胚胎的发育过程及各发育阶段幼虫形态结构特点,以期为多毛类的发育生物学研究和分类学积累更多的资料。结果显示,后刺才女虫在魁蚶内表面形成瘤状突起,在外套膜上钻孔,导致外套膜溃疡发红。后刺才女虫受精卵在卵袋中发育至三刚节幼虫时,幼虫破袋而出开始营浮游生活,到十六刚节期开始下沉,营底栖生活,附着变态为成虫。
高燕[9](2013)在《才女虫生物学特征及其寄生行为的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才女虫属复合体(polydora-complex)是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游走目(Erranta)、海稚虫科(Spionidae)中具变形第5刚节种类的统称。才女虫中的某些种类在含有碳酸钙的基质中钻凿管道,因此是贝类底播养殖业的重要病害之一。本论文以我国重要经济贝类虾夷扇贝和魁蚶寄生的才女虫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凿贝才女虫的形态结构特征、配子形成过程、幼虫发育过程和寄生行为,揭示了影响凿贝才女虫在虾夷扇贝上寄生数量的关键因素,同时研究了寄生在底播魁蚶上的后刺才女虫的胚胎和幼虫发育过程。详述如下:1.凿贝才女虫身体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表皮、肌肉层、消化系统组成。体表有大量的腺细胞分泌粘液,用来腐蚀贝壳和润滑管道,疣足和肌肉发达,方便其挖掘贝壳。2.凿贝才女虫精子发生过程中顶体由两个前顶体颗粒融合而成;染色质收缩的过程没有微管参与;染色质在收缩过程中排列整齐;精子核后窝深陷;精子中片线粒体数量少。3.凿贝才女虫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又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在有性繁殖中卵在卵袋的保护下发育成3刚节浮游幼虫,然后进人水中经15-20d的浮游生活后转为底栖生活,并逐渐筑管隐居营管栖生活。在无性繁殖中身体细胞可以通过分化再生形成新的头部和尾部。4.凿贝才女虫有两种寄生方式,一种是筑造泥管寄生(TypeⅠ);另一种是以苔藓虫为媒介寄生(TypeⅡ)。其中TypeⅠ在所有的底质类型中都有分布,TypeⅡ只在沙石底的底质中分布。凿贝才女虫只在活体上寄生。5.虾夷扇贝上寄生的才女虫的附着数量随着底质中泥(直径<63μm)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凿贝才女虫寄生对2.5龄虾夷扇贝的壳高、干贝指数和干内脏指数没有显着影响。6.凿贝才女虫在扇贝贝壳的棱柱层筑造的管道内壁光滑,在扫描电镜下放大观察可以看到呈规则的沟壑状,与凿贝才女虫第五刚节变形的刚毛结构吻合,推测可能是由刚毛摩擦形成的。第五刚节变形刚毛由致密的钙质结构组成,非常坚硬,没有细胞结构,顶端非常尖锐。凿贝才女虫体表有大量的黏液腺,除了分泌粘液润滑身体外还分泌酸性黏液腐蚀贝壳,使贝壳变得相对松软。从以上分析可以推测凿贝才女虫凿贝筑管的过程为先分泌酸性黏液溶解腐蚀身体周围的贝壳,然后通过机械摩擦,用第五刚节变形的刚毛把松动的贝壳碎屑摩擦下来,从而形成光滑弯曲的管道。凿贝才女虫通过触须和口前叶收集沉积物颗粒,分泌粘液把这些颗粒粘附在一起筑造泥管。7.后刺才女虫与凿贝才女虫繁殖方式类似,都是把受精卵产在卵袋中,胚胎发育为三刚节幼虫后开始浮游生活,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下潜寻找合适的附着基进行附着变态。后刺才女虫幼虫可以捕捉并吞食贝类的D形幼虫。所以在贝类育苗中,才女虫不仅和贝类争夺饵料,还捕食贝类幼虫,给育苗业造成极大地危害。本研究开辟了我国贝类养殖业病害研究的新领域,在才女虫基础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流行病学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贝类才女虫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
邹烈星[10](2011)在《马氏珠母贝两个地理群杂交子代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速度、贝壳强度及珍珠层颜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氏珠母贝是生产海水珍珠的一种重要经济珍珠贝类,近年来在人工养殖过中不断出现马氏珠母贝种质退化的现像。本实验将海南本地马氏珠母贝和印度马氏珠母贝进行双列杂交得到四个不同的群体,分别养殖在海南陵水、三亚两个不同的地区,比较其在生长、贝壳机械强度及贝壳珍珠质颜色三个方面的差异,得到如下的结果:(1)杂交后所获得的群体无论是在三亚还是在陵水其生长速度都比自交的生长速度快。其中陵水的杂交群体IS5(壳高φ=1.76总重φ=1.56)和IS5(壳高φ=1.79总重φ=1.44)好于自交的群体SS5(壳高φ=1.73总重φ=1.26)和Ⅱ5(壳高φ=1.76总重φ=1.39);三亚的杂交群体IS5(壳高、φ=1.80总重φ=1.59)和SI5(壳高φ=1.81总重φ=1.68)也好于自交的群体SS5(壳高φ=1.77总重φ=1.63)和Ⅱ5(壳高φ=1.76总重φ=1.65);杂交所得到的杂交子代比三亚本地贝有着明显的生长优势,适合在海南养殖和生产。(2)通过杂交所得到的杂交群体其贝壳机械强度要比自交的高,其中陵水的杂交群体SI5和杂交群体IS5的机械强度(分别为278.94N,272.48N)比自交的群体Ⅱ5和群体SS5的机械强度(分别为170.68N,169.92N)要大。三亚的也是如此,其杂交群体SI5和杂交群体IS1的机械强度(分别为283.93N,266.12N)比自交的群体115和群体SS5的机械强度(分别为174.88N,155.87N)要大。(3)在对陵水和三亚两地马氏珠母贝珍珠层颜色的分析中,S15群体珍珠层颜色与优质珍珠的颜色差异是所有陵水的群体中最小的(差异为13.14;12.48;15.8),也是三亚所有群体中与优质珍珠的颜色差异最小的(差异为10.48;9.30;14.12),适合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生产小片贝。本实验通过印度马氏珠母贝与海南本地马氏珠母贝双列杂交,比较子代在海南陵水、三亚两个养殖海区的生长速度、机械强度和珍珠层颜色,得出杂交子代SI5的生长速度优于本地养殖贝,贝壳机械强度优于自交群体115,珍珠层颜色优于其他三个群体。SI5群体(海优1号)由于生长速度快、机械强度高,适合作为育珠贝插入大核;并且SI5的珍珠层颜色显着优于其他系列,也最适合在珍珠的培育过程中用来生产小片贝。
二、凿贝才女虫发育阶段的形态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凿贝才女虫发育阶段的形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贝类跨区养殖生态风险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进展 |
2.1 寄生虫 |
2.2 原核生物 |
2.3 病毒 |
2.4 生物毒素 |
2.5 基因组成 |
2.6 生物多样性 |
3 结论 |
(2)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移植耐受免疫相关基因与蛋白质鉴定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人工育珠的概述 |
1.1.1 人工育珠的原理 |
1.1.2 人工育珠的植核操作流程 |
1.1.3 人工育珠的影响因素 |
1.2 贝类免疫研究进展 |
1.2.1 贝类免疫防御相关机制研究 |
1.2.2 贝类的免疫研究进展 |
1.2.3 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后免疫相关研究 |
1.3 转录组测序的研究进展 |
1.3.1 转录组与转录组学 |
1.3.2 转录组测序的研究进展 |
1.3.3 贝类转录组分析的研究进展 |
1.4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1.4.1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及其相关概念 |
1.4.2 蛋白质的关键研究技术 |
1.4.3 贝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后不同时期差异基因的鉴定及分析——转录组测序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用贝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总RNA质量的检测结果 |
2.3.2 测序结果的数据组装 |
2.3.3 组装数据的功能注释结果 |
2.3.4 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 |
2.3.5 植核育珠后不同时期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2.3.6 关键时间点差异基因分析 |
2.3.7 荧光定量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4.1 植核育珠后免疫基因分析 |
2.4.2 植核育珠后关键KEGG分析 |
3 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后不同时期差异蛋白的鉴定——iTRAQ(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软件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溶液的配制 |
3.2.5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样品蛋白浓度测定 |
3.3.2 样品质量检测 |
3.3.3 鉴定所得总蛋白质分析 |
3.3.4 差异蛋白的分析 |
3.3.5 差异蛋白质与差异基因的关联分析 |
3.4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威氏才女虫的形态、分子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才女虫复合体的形态分类 |
1.2 分子标记辅助分类应用 |
1.3 才女虫属复合体的生物习性 |
1.4 才女虫属复合体幼体发育 |
1.5 威氏才女虫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威氏才女虫成虫与幼虫的形态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验情况 |
2.2.2 形态观察 |
2.3 结果 |
2.3.1 寄生情况和幼体发育观察 |
2.3.2 形态特征 |
2.4 讨论 |
第三章 威氏才女虫与陵水才女虫形态比较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形态观察 |
3.2.3 总DNA的提取、扩增与测序 |
3.2.4 序列分析 |
3.3 结果 |
3.3.1 形态特征 |
3.3.2 形态学比较 |
3.3.3 分子序列特征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COI基因序列的威氏才女虫浮游幼体与成虫的对应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形态观察 |
4.2.2 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威氏才女虫的成虫与浮游幼体的采样情况 |
4.3.2 分子特征 |
4.4 讨论 |
第五章 威氏才女虫的生活习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验情况 |
5.2.2 食物偏好性实验 |
5.2.3 盐变试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食物的选择性 |
5.3.2 不同盐度梯度的耐受性 |
5.4 讨论 |
第六章 威氏才女虫与陵水才女虫的地理分布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样品采集 |
6.2.2 形态观察 |
6.3 结果 |
6.3.1 宿主特异性与地理分布 |
6.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虾夷扇贝寄生短触手才女虫的形态与组织切片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短触手才女虫的收集 |
1.2外部形态观察 |
1.3内部结构观察 |
2结果 |
2.1寄生部位及其卵的特征 |
2.2外部形态特征 |
2.3内部结构特征 |
3讨论 |
3.1短触手才女虫的形态分类 |
3.2短触手才女虫的卵袋类型 |
3.3短触手才女虫组织结构的分析 |
3.4短触手才女虫的摄食方式 |
3.5短触手才女虫的凿洞机制及其对宿主的危害 |
(5)合浦珠母贝生长和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的遗传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水产动物育种的原理和目标 |
1.1.1 育种的基本原理 |
1.1.2 育种性状的分类 |
1.1.3 育种的目标 |
1.2 海水珍珠贝的育种实践及研究进展 |
1.2.1 海水珍珠贝简介 |
1.2.2 海水珍珠贝育种技术研究现状 |
1.3 重要海水经济贝类育种实践与研究进展 |
1.3.1 牡蛎的研究现状 |
1.3.2 扇贝的研究现状 |
1.3.3 鲍的研究现状 |
1.3.4 其他海产贝类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合浦珠母贝主要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家系构建 |
2.1.2 养殖管理 |
2.1.3 性状测量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表型值描述 |
2.2.2 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系数 |
2.2.3 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度 |
2.3 讨论 |
第三章 合浦珠母贝重量性状和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群体构建 |
3.1.2 养殖管理 |
3.1.3 性状测量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交配组合各性状的表型值比较 |
3.2.2 杂交后代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3.2.3 杂交后代各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合浦珠母贝生长和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家系构建 |
4.1.2 养殖管理 |
4.1.3 性状测量 |
4.1.4 统计分析 |
4.1.5 抗病家系筛选 |
4.2 结果 |
4.2.1 生长性状和家系养殖才女虫感染率的描述性统计 |
4.2.2 生长和抗病性状的遗传力 |
4.2.3 生长和抗病性状的相关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应用不同的统计模型分析合浦珠母贝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的遗传参数和选择准确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家系构建 |
5.1.2 养殖管理 |
5.1.3 性状定义 |
5.1.4 统计分析 |
5.1.5 模型比较 |
5.2 结果 |
5.2.1 各家系才女虫感染情况描述性统计 |
5.2.2 不同统计模型下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力 |
5.2.3 模型比较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合浦珠母贝寄生多毛类流行病学调查及生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多毛类概述 |
1.1 多毛类分类学 |
1.2 多毛类组织学 |
1.3 多毛类生活史 |
2 贝类多毛类寄生虫病害 |
2.1 多毛类寄生虫对海洋贝类的危害 |
2.2 多毛类寄生虫侵染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
2.3 多毛类寄生虫病害的防治 |
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海南新村港养殖合浦珠母贝主要多毛类寄生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
1.1 调查和观察方法 |
1.1.1 调查地点 |
1.1.2 种类调查 |
1.1.3 流行病学调查 |
1.1.4 数据处理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主要种类调查结果 |
1.2.2 三种主要多毛类流行病学调查 |
1.3 讨论 |
1.3.1 多毛类寄生虫感染情况 |
1.3.2 三种主要多毛类寄生虫感染情况 |
1.3.3 三种主要多毛类寄生情况同贝龄的关系 |
1.3.4 三种主要多毛类寄生情况同季节的关系 |
第二章 三种主要多毛类寄生虫的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形态学特征 |
2.2.2 18SrDNA分子鉴定结果 |
2.3 讨论 |
2.3.1 三种多毛类及对合浦珠母贝的危害 |
2.3.2 多毛类分类中的分子鉴定 |
第三章 三种多毛类寄生虫组织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样品采集和处理 |
3.1.3 溶液配制 |
3.1.4 主要仪器 |
3.1.5 方法 |
3.2 结果 |
3.2.1 缨鳃虫类 |
3.2.2 丝鳃虫类 |
3.2.3 才女虫类 |
3.3 讨论 |
3.3.1 三种多毛类组织结构和功能 |
第四章 才女虫类感染后合浦珠母贝的病理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患病合浦珠母贝主要症状 |
4.2.2 组织学观察 |
4.3 讨论 |
第五章 合浦珠母贝一种才女虫生活史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才女虫成虫的收集 |
5.1.2 才女虫幼虫的培养 |
5.2 结果 |
5.2.1 成虫形态 |
5.2.2 胚胎发育过程 |
5.2.3 幼虫发育过程 |
5.2.3.1 担轮幼虫 |
5.2.3.2 浮游幼虫 |
5.3 讨论 |
5.3.1 卵袋的形成 |
5.3.2 幼虫的发育 |
5.3.2.1 变态 |
5.3.2.2 影响幼虫发育的因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凿贝才女虫形态与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用扇贝来源 |
1.2 光镜观察 |
1.2.1 活体观察 |
1.2.2 组织学切片观察 |
1.3 扫描电镜观察 |
1.4 透射电镜观察 |
2 结果 |
2.1 病贝的症状 |
2.2 凿贝才女虫形态特征 |
2.3 凿贝才女虫结构特征 |
3 讨论 |
3.1 凿贝才女虫对虾夷扇贝贝壳的损害 |
3.2 凿贝才女虫的体壁结构 |
3.3 凿贝才女虫形态结构与其穴居生活的关系 |
(9)才女虫生物学特征及其寄生行为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贝类才女虫病研究进展 |
1.1 才女虫分类特征及其分布范围 |
1.2 才女虫对贝类养殖业的危害 |
1.3 才女虫生活史及其生物学特性 |
1.4 才女虫病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
1.5 计划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预期成果和创新性 |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的思路 |
1.5.3 预期成果 |
1.5.4 创新性 |
第二章 凿贝才女虫基础生物学研究 |
2.1 凿贝才女虫形态与结构观察 |
2.1.1 前言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2 凿贝才女虫精子发生过程研究 |
2.2.1 前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3 凿贝才女虫发育生物学研究 |
2.3.1 凿贝才女虫幼虫发育过程形态变化 |
2.3.2 盐度对凿贝才女幼虫存活的影响 |
2.3.3 凿贝才女虫繁殖时间调查 |
2.4 凿贝才女虫再生过程研究 |
2.4.1 前言 |
2.4.2 材料与方法 |
2.4.3 结果 |
2.4.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凿贝才女虫生态学特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 |
3.2.2 才女虫在虾夷扇贝上寄生的方式 |
3.2.3 不同底质类型、不同扇贝年龄对凿贝才女虫侵染虾夷扇贝的影响 |
3.2.4 凿贝才女虫在虾夷扇贝贝壳不同位置分布情况 |
3.2.5 凿贝才女虫侵染现场试验 |
3.2.6 凿贝才女虫寄生对虾夷扇贝的影响 |
3.3 结果 |
3.3.1 凿贝才女虫在虾夷扇贝上寄生的方式 |
3.3.2 凿贝才女虫寄生数量与扇贝年龄和底质类型的关系 |
3.3.3 凿贝才女虫在 2.5 龄贝贝壳上分布情况 |
3.3.4 凿贝才女虫侵染现场试验 |
3.3.5 凿贝才女虫寄生对虾夷扇贝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凿贝才女虫寄生方式与底质类型的关系 |
3.4.2 凿贝才女虫寄生数量与底质类型的关系 |
3.4.4 凿贝才女虫寄生对虾夷扇贝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凿贝才女虫的凿贝和筑管行为 |
4.1 凿贝才女虫的凿贝行为 |
4.1.1 前言 |
4.1.2 材料和方法 |
4.1.3 结果与讨论 |
4.2 凿贝才女虫的筑管行为 |
4.2.1 前言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魁蚶底播养殖中才女虫病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才女虫成虫收集 |
5.2.2 才女虫幼虫收集与培养 |
5.3 结果 |
5.3.1 被才女虫寄生的魁蚶 |
5.3.2 才女虫胚胎发育过程 |
5.3.3 才女虫幼虫发育过程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文章撰写与发表情况 |
致谢 |
(10)马氏珠母贝两个地理群杂交子代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速度、贝壳强度及珍珠层颜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马氏珠母贝概况 |
1.1 马氏珠母贝的生物学特性 |
1.2 马氏珠母贝的食性 |
1.3 地理分布 |
1.4 马氏珠母贝养殖与繁育现状 |
1.5 环境对马氏珠母贝生长影响研究概况 |
1.5.1 海水温度对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影响 |
1.5.2 海水盐度对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影响 |
1.5.3 养殖密度对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影响 |
1.5.4 养殖笼具对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影响 |
1.5.5 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研究概况 |
1.6 珍珠贝壳机械强度的研究进展 |
1.7 珍珠贝珍珠层的研究进展 |
1.7.1 贝壳的超微结构 |
1.7.2 珍珠层的形成机制研究 |
1.7.3 珍珠质颜色的分析方法研究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马氏珠母贝两个地理群杂交子代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生长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1.3 养殖方法 |
1.4 实验器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氏珠母贝在不同时期生长情况 |
2.2 陵水马氏珠母贝的生长情况分析 |
2.3 三亚马氏珠母贝的生长情况分析 |
2.4 徐闻马氏珠母贝的生长情况分析 |
2.5 陵水和三亚两个地区数学模型 |
3 讨论 |
第三章 马氏珠母贝两个地理群杂交子代在不同养殖环境下贝壳强度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材料测量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十月份陵水与三亚地区四个不同群体石壳形态特征比较 |
2.2 相关分析 |
2.2.1 陵水黎安地区四个群体的相关性分析 |
2.2.2 三亚地区四个群体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马氏珠母贝两个地理群杂交子代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珍珠层颜色比较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其间发表的论文及资助项目 |
致谢 |
四、凿贝才女虫发育阶段的形态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贝类跨区养殖生态风险综述[J]. 万宇,慕永通,侯晓梅.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6)
- [2]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移植耐受免疫相关基因与蛋白质鉴定及分析[D]. 雷倩楠. 广东海洋大学, 2016(02)
- [3]威氏才女虫的形态、分子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研究[D]. 曹超.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4]虾夷扇贝寄生短触手才女虫的形态与组织切片观察[J]. 唐彬,叶灵通,曹超,杨宝丽,王江勇. 南方水产科学, 2015(04)
- [5]合浦珠母贝生长和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的遗传评估[D]. 谭才钢.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3)
- [6]合浦珠母贝寄生多毛类流行病学调查及生活史研究[D]. 杨慧英.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
- [7]凿贝才女虫形态与结构观察[J]. 高燕,张涛,杨红生,张晓芳. 海洋科学, 2011(10)
- [8]后刺才女虫胚胎及幼虫发育过程研究[J]. 高燕,张涛,杨红生,张晓芳. 海洋科学, 2011(10)
- [9]才女虫生物学特征及其寄生行为的基础研究[D]. 高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0)
- [10]马氏珠母贝两个地理群杂交子代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速度、贝壳强度及珍珠层颜色比较研究[D]. 邹烈星. 海南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