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抽查运作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于冬菊[1](2020)在《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惠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蔬菜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蔬菜产业,不仅符合国家“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倡导,并且能够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5日起施行、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涵盖了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政府督促地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长效机制,对食品安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愈发明显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蔬菜产业逐渐由“大”变“强”,并进一步由“强”变为“更强”的目标,成为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供应链的相关研究聚焦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以生产、加工、运输等系列环节为主的蔬菜产品供应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地区不仅存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障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蔬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造成的压力,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链管理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将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相结合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虽有相关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甚少,如何保障我国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且目前业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和完整的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因此,本文以寿光市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博弈论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博弈论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建设“自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风险可控、共赢共享、群众满意”的蔬菜产品质量,同时提高蔬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率。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设“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整体管理体系,并针对四个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操作性阐述。即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预警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和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合作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理论、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深刻剖析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寿光市为例,通过对寿光市蔬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反映寿光市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情况的指标体系。(2)深入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明确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流程。其次,确定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设计出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再次,确定各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方法,并结合预警模型计算总风险值。最后建立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3)深入研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对蔬菜供应链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围绕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设计三类调查问卷,并分别针对蔬菜生产商、蔬菜运输商、蔬菜销售商及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将蔬菜供应链中所有上下游经营者的诚信状况公开共享,消除蔬菜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4)根据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不足和需求,设计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完整的蔬菜供应链闭环,达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明确,有效保证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5)运用博弈分析法探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了解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从质量博弈的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在明确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主体基础上,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设计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丰富了供应链、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目前关于蔬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研究还存在较大探索空间。我国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需要优化,然而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较为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少“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跨界融合。因此,本研究系统全面地探索了以寿光市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关键原因及影响机理,以蔬菜供应链为主体,进行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针对目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设计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弥补了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不足。(2)以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聚焦于单个企业如何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本研究拓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并且引入了质量生态的视角。在供应链视角下,全面质量管理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中,而是贯穿蔬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将PDCA循环的思想在供应链情境下发展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体系框架。(3)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可追溯都强调信息的透明共享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少有研究将博弈论中的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整合研究。本研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信号博弈模型指导下的合作联盟打通。(4)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丰富了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多从供应链协调契约、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中决策行为研究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但集成程度不够,本研究立足蔬菜行业,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供应链管理中运作管理、安全效率、合作等领域的集成优化问题并提出了系统整合的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警系统、过程系统、追溯系统和合作博弈四个部分,对应的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构建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对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指出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其次,明确如何设计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原则并且进行设计。再次,对蔬菜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对蔬菜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值,结合本研究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总风险值。最后,使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得以形成,该体系将包括三种模式,即日常监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从而达到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预警管理;(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应着眼于蔬菜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立足于供应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从而确保消费者所购买到的蔬菜是安全可靠的;(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了生产者、政府、第三方物流和终端市场等,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失灵。政府和市场都应该有所作为,如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蔬菜质量安全虚假信息的个人和企业,加强对蔬菜种植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进而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政策保障;(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需要优化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建立以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实时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协同,实现传统蔬菜供应链向有机低碳的新型蔬菜供应链模式转变。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现实问题,将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效率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统筹纳入考虑之中,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和整合。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为我国政府农业部门等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支持,以便其进行蔬菜产品政策的制定,并最终为蔬菜产业供应链管理在部分地区的引入提供实证支持。
夏栋栋[2](2018)在《GLP体系下对实验动物供应商审核的要求》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规范实验动物供应商管理。方法:依据《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等相关法规要求,对实验动物供应商审核相关流程和要求进行了论述。结果与结论:实验动物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规范实验动物供应商审核流程,加强动物来源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非临床原始资料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充分发挥GLP体系下实验动物供应商审核的优越性,保证非临床研究水平。
鲁守东[3](2016)在《基于BN方法的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路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质量评价不仅包含产品质量评价,也包含过程质量评价,同时还包含组织系统的质量评价等不同层次的评价内容,所以,进行质量评价首先必须明确评价的对象,没有明确对象的质量评价是无意义和无效的评价。产品质量评价通常是依据产品质量验收标准来进行的,而对于组织系统质量的评价至今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理论或具体的实操办法,然而理论界和实业界越来越多的人士已经开始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例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朱兰提出的“大质量”概念中就包括系统质量的内涵;另外,有关服务系统质量评价、经济系统运行质量评价的研究文献也开始慢慢增多起来;同时,在铁路施工领域,由于针对工程产品的质量评价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所以研究铁路施工系统的质量评价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最终的工程产品质量是由施工系统质量决定的。由于“系统质量”这一概念较为模糊,且缺少明确而严格的操作定义,故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另外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质量绩效”概念来替代。绩效是一个管理学领域的概念,它表示经由一定的主观努力,获得的业绩和成果的意思,通常包含有“结果”“行为”“能力”三个层面的内涵;绩效评价的对象通常是哪些具有过程特性的实体,诸如:工作、行为、活动的主体,动态演进的系统等等。在铁路施工系统中,常见的绩效评价指标有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环保等,而质量层面的绩效(简称质量绩效)就是施工系统中各种工作、行为、活动的主体在质量方面的努力获得的业绩和成果,这种业绩和成果既可以表现在过程质量绩效上,也可以表现在结果质量绩效上。而结果质量绩效既可以表现在工程的实体质量上,同时也可以表现在业主(客户)满意程度上。本文通过对铁路施工系统中影响结果质量绩效的动因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BN方法构建动因要素和结果质量绩效间的路径模型,并借助BN的推理诊断工具实现了对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的评价与诊断研究。具体地说,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对铁路施工系统进行解构分析,分别从经营与管理、过程与流程、资源与要素等不同层面探索铁路工程质量形成的一般机制和规律,并以企业能力理论、资源基础观理论、管理的流程学派理论、质量螺旋理论等为依据构建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形成的P-R-M动因模型;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P-R-M动因模型中的53个指标变量进行萃取分析,获得了11个质量绩效影响因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找出质量绩效的直接影响因子,运用BN结构学习中基于条件独立性测试的PC算法,获得了11个影响因子和结果质量绩效之间的因果路径结构;应用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BN模型的参数学习,从而获得了一个完整的BN模型;文章还应用路径分析方法对模型的结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此外,本文还将该BN模型应用在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评价、辅助工程质量预测、系统质量绩效问题诊断与追溯上,以实际案例说明了该BN模型所具有的三大功能及其具体应用操作。最后,本文还根据BN模型推理与诊断的结果,结合中国铁路施工领域质量管理的现状,分别从微观项目管理、中观业主治理、政府质量监督及国家法制等宏观层面探索了中国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提升的对策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和其它现有的文献所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其一,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文献大多是以国外现成的TQM实践量表为基础或增加若干指标来构建所谓的系统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则是从铁路施工系统结果质量绩效形成过程的角度,以“消费者棱镜”理论为指导,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11个质量绩效动因要素。其二,和其它常见的评价方法如:AHP层次分析法、BP神经网络分析法、SEM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所不同,本文采用了BN结构学习的方法,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铁路施工系统的质量绩效评价模型;这种BN模型不仅具有系统质量绩效评价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还兼具辅助工程质量预测、系统质量绩效问题诊断与追溯功能;不仅能为决策者提供一般的质量绩效评价报告,同时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质量绩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梅星星[4](2015)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饮食结构逐步发生改变,非主粮型的食用农产品需求量在食物需求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公众对食用农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安全转变为质量安全。然而,从苏丹红鸡蛋到孔雀石绿多宝鱼、从盐酸克伦特罗猪肉到吊白块面粉、从毒到甲醛白菜等事件屡见报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空前关注。从问题发生的根源来看,其源头在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经营环节,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爆发,说明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机制这只“无形之手”,无法有效解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政府有效监管,成为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因而,高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亦成为公众的期待。基于以上社会现实背景,本研究试图从理论及实践两个维度,探讨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问题,以期为监管部门完善监管体系、优化监管路径提供政策建议。然而,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的研究,首先要厘清监管问题的历史渊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监管从何而来、为什么要监管,即监管的原因分析;其次要定位清楚监管的主体及其组成结构是什么,即探讨谁来监管;再次是明确监管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即探讨监管低效及其原因;然后是监管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敏感因素是什么,如何对监管进行优化,即探讨如何高效监管。本研究按照“为什么监管—监管什么—如何监管”的研究逻辑,将研究内容做一下安排:首先,梳理现有文献资料,对食用农产品及其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清晰的界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概念,在此基础上厘清监管的发展脉络;其次,在分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对监管的社会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继而探究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低效的原因;再次,采用专家评议法及公众调查法,从专家及公众视角查找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影响因素,并通过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模拟分析,探寻对监管具有高灵敏度的影响因素,其目的是为监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最后,在整个分析基础上,提出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理论构想。基于以上内容研究,本研究认为:公众对目前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的期望值较高。然而,对政府监管效果的认可度不高;生产经营厂商的“搭便车”倾向,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成为可能;监管体系问题的存在,尤其是现行的以行业内政府监管为主的被动型监管模式,使政府监管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屏蔽作用失效,也是造成监管低效的主要原因;现行的监管模式不能得以有效改进的原因在于,在其激励不足的情况下,能为监管主体的“搭便车”倾向及部门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提供机会可能;缺乏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使得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增效缺乏机遇窗口;而监管制度为公众参与监管所提供的激励,不足以弥补公众放弃“搭便车”所面临的总效用损失,加之公众参与监管所要突破种种约束条件,致使公众参与监管的动力不足,这恰恰又放宽了政府监管模式改进的条件。此外,基于监管主体和公众视角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影响因素甄别与筛选,发现生产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环境、科技水平、政策环境等因素对监管系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践当中,监督并强化以生产经营主体为主的行业自律性监管是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关键;对添加剂、投入品有效监管是通过政策、制度进行强制性规制。然而,本研究认为,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政府行政部门监管工作的重点不应该放在生产源头,而是应该加强控制储运环节的合格率,尤其是对市场环节的强化监管,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有相左之处;最后,政府监管制度的改进趋向应该是降低公众维权成本、提高处理公众维权事件的效率、增强公众参与监管的制度激励、加强行业内政府监管与行业外政府监管的协调性、构建多元共治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刘朋飞[5](2015)在《陕西省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检测体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农业标准体系与农产品检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陕西省农业标准化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分析农业标准体系的相关理论,对标准、农业标准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论述陕西省农业标准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认为陕西省农业标准体系形成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业标准的实施还没有成为农户的自觉行动;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农业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农业标准推广体制和措施缺失;推进农业标准化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2)根据陕西省农业标准工作特点及其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提出建立农业标准化推广的长效机制,保障农业标准化的全面实施,提出强化宣传与培训;结合陕西省情,加强农业标准化科研;因地制宜,建立结构合理、科学实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框架;加强农业标准化队伍建设的对策。(3)本文分析农产品检测体系的现状,论述陕西省农产品检测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认为陕西省农产品检测体系形成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功能定位不清晰,整体效能不高;制度落实不到位,政府投入不足,经费渠道单一;重硬件建设轻能力建设,基层检测机构运行乏力;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发展后劲不足。(4)根据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特点及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提出农产品检测体系的改进措施:明确各级检测机构功能定位;对县级检测机构进行整合,发挥检测中心的作用;落实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检测人员资质考核;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动态管理。
陈村子[6](2015)在《食品安全管理视角下的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针对食品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的现实,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2015年2月9日汪洋副总理谈到“我国农业已到了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要坚持依靠创新驱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最主要的经营活动就是农产品的供应。以创新为驱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重要任务就是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即创新农产品的供应模式。本文在食品安全管理的视角下,在保障和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和构建我国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梳理相关理论成果,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实地调研各类农产品供应主体,运用回归模型分析调研数据,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产品供应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间的关系,设计农产品供应的仿真环境,通过仿真实验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上述研究,综合研究成果,设计并构建我国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发展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内容如下:总结发达国家经验,分析我国农产品供应现状,为新模式构建,既提供了非常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又找出了问题分析的理论依据。湖北省武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从2010至2013年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因此,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该市的农产品供应实践展开研究。调研走访各类型的农产品供应主体,从安全管理、组织管理、供应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具有代表性供应主体的供应活动,总结了其优缺点和改进办法,形成了模式分类思路,为理论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素材。综合分析武汉市调研成果,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类农产品供应模式进行了理论界定,对各类模式的运行方式、主要特点和安全农产品的供应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武汉市为例,对各模式的市场形势、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评估。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找出各种模式在组织内部结构、生产经营运行方式、安全服务保障等方面相互之间的差异性,研究出了各种模式运行的内在规律,为构建新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产品供应主体规模、人员素质、经营状况、生产管理、政府监管等角度,对各类农产品供应模式中影响安全供应的因素展开研究,发现,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安全供应影响较为显着的因素包括:企业级别、企业资产总值、企业基地占地面积、企业生产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负责人教育水平、员工平均文化水平、企业是否自有基地和企业自有基地是否获得相关认证;对农民合作社安全农产品供应影响较为显着的因素包括:农民合作社示范级别、农民合作社户均种养殖规模、农民合作社是否统一销售品牌,农民合作社是否具有质量认证、农民合作社专职人员人数、农民合作社是否统一提供农药化肥和农民合作社技术培训次数。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深入探讨农产品供应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对农产品供应活动中农产品生产者和经销商等各类主体建立ABM(智能体模型)模型,设计相应的函数和参数来描述各主体的行为以及政策等环境因素,运用NetLogo仿真软件构建农产品供应的仿真环境,通过一系列的仿真实验,分析农产品供应模式中各主体的决策规则、互动行为、组织结构及政策因素等,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影响。发现了合同交易形式将农产品供应中的生产者紧密地联结起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归纳并构建与设计了我国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明确了构建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从我国农产品供应结构的宏观视域,利用系统科学的思维,设计了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总体发展框架;依据本文提出的更紧密、更快捷、更透明、更规范的指导原则,设计了各类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具体发展路径;从法律法规保障、政策支持、行政监管方面,设计了农产品供应新模式发展所需的政策保障措施。
陈华[7](2014)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在不断增多,其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也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必须根据高职学校教学目标定位,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本文应用控制论理论,探讨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关关系问题。教学质量监控的偏差主要来源于教学目标定位的错位,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决定教学质量标准,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我国高职院校属于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机构,主要培养目标是社会需求较大的技术型人才和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而非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也不是中职院校培养的一般技能型人才,所以它的教学目标与其它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现今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摇摆、游移了,目标定位不清,自觉不自觉地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不少院校办学指导思想比较模糊,大量新办院校是中专升格,教学目标的错位导致了教育质量监控系统的扭曲和偏差,故需构建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性较强、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依此为参照对教学质量实行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多方位、全过程监控。最后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不断完善质量监控环节,注重环环相扣,完善流程,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的指标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长效化发展的关键。
周海霞[8](2013)在《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各种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逐步得到升级和更新,物流功能进一步完善,国内海产品物流体系已初步形成,为海产品物流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保障。但长期以来,国内海产品生产者规模小,物流组织化程度较低,流通环节多,信息化程度低,供应链上下游环节缺乏统一的物流管理模式和制度安排,导致国内海产品物流效率大打折扣,在流通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和监督亦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据统计,2010年国内海产品冷链流通率为23%,流通腐蚀率达15%,而渔业发达国家其流通损耗率仅为5%。物流的高成本、高损耗、低效率,严重制约了海产品的流通半径,且导致质量安全缺乏保障。因此,如何在保障海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高效组织海产品物流,成为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力图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结合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发展的实际,构建出适应中国渔业经济发展的海产品供应链物流模式,基于此,对供应链物流模式下的海产品物流质量管理体系、海产品信息化管理体系、海产品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及海产品物流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并针对海产品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通过各种物流资源的协同管理,降低海产品物流交易成本、保证海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海产品物流效率。论文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海产品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对海产品物流、海产品物流系统、海产品物流管理等基本概念及特征进行界定和阐述。在厘清上述理论发展脉络,把握研究前沿的基础上,找出现有海产品物流管理理论实践研究的空缺和不足,明晰本文的切入点,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结合中国海产品物流的特点,剖析了中国海产品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特征,指出目前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物流运行模式、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标准化等问题,并深入剖析了以上问题的形成机理。再次,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美国、日本、荷兰、挪威等渔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或海产品物流系统、物流管理内容、手段等进行系统研究,总结渔业发达国家海产品物流管理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海产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第四,探讨了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改进的指导思想、定位及其目标。在路径选择方面,指出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已经走出以农贸市场为主导的单一物流功能管理阶段,处于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综合物流管理阶段,而部分渔业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冷链物流中心及物流园区建设已雏具规模,正逐步向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发展;探讨了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在海产品物流管理中的功能定位。第五,构建出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框架,分别对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的各个子系统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海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海产品物流质量管理体系、海产品物流信息化管理、海产品物流标准化管理、海产品物流运行机制等海产品物流管理要素子系统的内容和要求。第六,详细阐述了海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的集约化模式——物流园区化管理。物流园区化管理是通过产业集聚效益,推动海产品物流管理从单一功能要素管理向海产品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管理改进的有效管理模式。本部分主要分析海产品物流园区的投资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和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最后,针对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对全文研究内容、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综述。
黎文雄[9](2012)在《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质量检测是建设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逐渐引入竞争机制,走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性质的道路。当前建设工程检测市场逐渐开放,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日趋规范,如何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做到行为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科学、高效、权威,是目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ZJ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为例,探讨我国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如何从检测能力规划及建设入手,从检测所需的检测场所、人力资源、仪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检测管理体系等方面,探讨如何建设和运营管理这些检测资源并保证其得到有效运行,将影响检测结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将检测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涉及到的其它方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影响检测质量的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加以有效控制,满足社会对检测数据和结果的质量要求。通过本文的研究,我国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在转型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改变思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力求成为本地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领头羊,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郭可汾[10](2010)在《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实行多年的《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经充分调研,在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历经多年修改、审议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终于在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不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也将为我国建立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法律屏障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尚不令人满意,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本文分析的背景材料,首先就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和具体沿革以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通过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新近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了分析,并对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三个方面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经验借鉴,本文从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标准、检测、认证、危险性分析、可追溯制度、产品召回制度和危险性预警系统等着手,对美、欧、日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累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随后,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具体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机构进行了归纳;从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和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三方面对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从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认证认可的规定、我国水产养殖领域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我国水产品认可认证的发展现状;还对我国的水产品可追溯、水产品召回、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结合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带来的在监管方面的变革,就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从大菱鲆事件着手,以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作为实例,分析了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对大菱鲆养殖过程中与环境、投入品和初级产品有关的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总结,对相关认证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抽查运作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抽查运作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1.2 博弈理论 |
2.1.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1.4 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 |
2.1.5 质量生态理论 |
2.2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
2.2.1 食品安全的界定 |
2.2.2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
2.2.3 食品追溯系统 |
2.2.4 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 |
2.3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
2.3.1 供应链界定、特征与管理研究 |
2.3.2 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研究 |
2.4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与管理的研究 |
2.4.1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 |
2.4.2 关于蔬菜供应链的研究 |
2.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
3.1 理论框架 |
3.2 构建目标 |
3.3 构建思路 |
3.4 构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
4.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4.1.1 问卷设计方法 |
4.1.2 指标设计与开发 |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2.1 数据分析方法 |
4.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4.2.3 对比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验 |
4.2.4 各因素层对目标层合成权重的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预警系统分析 |
5.1 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
5.1.1 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
5.1.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工作流程 |
5.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5.2.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 |
5.3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 |
5.3.1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 |
5.3.2 综合评估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
5.4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
5.4.1 日常监测系统 |
5.4.2 组织保障系统 |
5.4.3 制度保障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分析 |
6.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6.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系统 |
6.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6.2.2 投入品污染治理系统 |
6.2.3 技术研发与应用 |
6.2.4 产品认证与质量标准 |
6.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流通管理系统 |
6.3.1 运输与存储系统 |
6.3.2 分级质量检测系统 |
6.4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消费保护系统 |
6.4.1 终端消费市场中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 |
6.4.2 消费者保护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追溯系统分析 |
7.1 追溯系统的结构 |
7.1.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主体 |
7.1.2 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 |
7.2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功能设计 |
7.2.1 基于频射识别技术的信息采集 |
7.2.2 追溯链条信息处理结构 |
7.3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构建 |
7.3.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总体框架 |
7.3.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
7.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系统分析 |
8.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合作主体 |
8.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 |
8.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 |
8.3.1 信号博弈模型描述 |
8.3.2 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
8.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分析结论 |
8.4 蔬菜供应链合作联盟构建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GLP体系下对实验动物供应商审核的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 供应商审核前的准备 |
1.1 明确审核目的 |
1.1.1 初次审核 |
1.1.2 定期复核 |
1.1.3 非计划审核 |
1.2 明确审核范围 |
1.3 组建审核团队 |
1.4 材料及清单准备 |
2 审核 |
2.1 首次会议 |
2.2 现场审核 |
2.3 文件审核 |
2.4 末次会议 |
3审核报告和跟踪 |
4 供应商管理 |
5 调查问卷 |
6 文件归档 |
7 结语 |
(3)基于BN方法的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路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性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质量绩效概念的研究综述 |
2.1.1 质量概念的演变历史 |
2.1.2 质量管理与质量经营 |
2.1.3 质量绩效的含义 |
2.2 质量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质量评价与质量绩效评价 |
2.2.2 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2.2.3 质量绩效评价方法 |
2.3 有关质量绩效形成机理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影响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的总体因素分析 |
3.1 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3.1.1 铁路施工系统概述 |
3.1.2 关于资源类要素 |
3.1.3 关于过程类要素 |
3.1.4 关于管理类要素 |
3.2 质量绩效影响因素的P-R-M动因模型 |
3.3 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
3.3.1 传统的QMP要素及其量表 |
3.3.2 基于P-R-M模型的质量绩效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3.4 指标测度题项的评分方法及量化标准 |
第4章 质量绩效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1 因子分析的条件检验 |
4.2.2 特征值检验 |
4.2.3 主成分萃取 |
4.2.4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5 因子命名 |
第5章 基于BN方法的质量绩效路径模型研究 |
5.1 BN结构学习 |
5.1.1 BN方法简介 |
5.1.2 基于评分搜索的结构学习方法 |
5.1.3 基于独立性和条件独立性测试的结构学习方法 |
5.1.4 基于CI测试的PC算法 |
5.2 指标变量和潜变量数值转换 |
5.2.1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
5.2.2 熵权法的计算步骤 |
5.2.3 主观熵权法 |
5.2.4 潜变量之得分 |
5.3 质量绩效BN模型之结构学习 |
5.3.1 无先验信息条件下的质量绩效BN模型结构学习 |
5.3.2 小样本条件下改进的BN结构学习方法研究 |
5.4 质量绩效BN模型的路径结构检验 |
5.5 BN模型之CPT参数学习 |
第6章 BN模型在质量评价相关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
6.1 传统的质量及质量绩效评价方法 |
6.2 BN的推理原理 |
6.2.1 CPT参数和概率推理 |
6.2.2 积链规则和消元算法 |
6.3 BN模型在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
6.4 BN模型在辅助工程质量预测和质量绩效诊断中的应用 |
6.5 应用实例 |
第7章 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提升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
7.1 概述 |
7.2 施工单位项目管理层面的策略建议 |
7.3 建设单位及业主治理层面的对策建议 |
7.4 政府监督及国家法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未来的研究计划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写作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4)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食用农产品需求:从主粮型到非主粮型 |
1.1.2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食品质量安全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视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理论基础 |
1.4 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 |
1.4.2 技术路线 |
1.5 文献综述 |
1.5.1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必要性的理论研究 |
1.5.2 食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绩效的研究 |
1.5.3 食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低效的研究 |
1.5.4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动力学研究 |
1.5.5 文献述评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风险因子与属性分析 |
2.1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1 概念界定 |
2.1.2 食用农产品及其质量安全特性 |
2.1.3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内含及演变 |
2.2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子 |
2.2.1 生产经营主体的逐利性强及其质量安全意识弱 |
2.2.2 公众的食品质量安全观念不成熟及消费需求嬗变 |
2.2.3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大及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
2.2.4 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不可逆 |
2.2.5 气候极端变化增加质量安全风险 |
2.3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属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其历史演变 |
3.1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3.1.1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概念 |
3.1.2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点 |
3.1.3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
3.1.4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逻辑 |
3.2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的变迁轨迹 |
3.2.1 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分离时期 |
3.2.2 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合一时期 |
3.3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
3.3.1 监管主体发展现状 |
3.3.2 监管客体发展现状 |
3.3.3 监管机制运行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果、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4.1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果实证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描述分析 |
4.1.3 实证分析 |
4.2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4.2.1 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2 监管主体存在的问题 |
4.2.3 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4.3 成因分析 |
4.3.1 理论模型的变量描述 |
4.3.2 模型建立与均衡求解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监管系统影响因素甄别逻辑 |
5.2 基于公众视角的影响因素筛选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因子分析 |
5.2.3 指标筛选 |
5.3 基于监管主体视角的影响因素筛选 |
5.3.1 Delphi专家问卷及调查 |
5.3.2 描述分析 |
5.3.3 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
5.3.4 指标筛选 |
5.4 监管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形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优化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 |
6.1.1 SD模型构建逻辑 |
6.1.2 SD模型构建流程 |
6.2 系统动力学与系统监管的匹配性分析 |
6.2.1 监管的相对性与系统动力学的阶段性相匹配 |
6.2.2 监管的动态性与系统动力学的发展性相匹配 |
6.2.3 监管的复杂性与系统动力学的复杂性相匹配 |
6.2.4 监管的数据不足与系统动力学对数据的低要求相匹配 |
6.2.5 本研究的目的与系统动力学的目的一致性 |
6.3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检验 |
6.3.1 SD模型边界及结构关系 |
6.3.2 SD模型构建及参数设置 |
6.3.3 SD模型检验 |
6.4 模型仿真 |
6.4.1 监管强度模拟分析 |
6.4.2 政策及技术模拟分析 |
6.4.3 多种政策综合作用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陕西省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检测体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标准与农产品检测概述 |
1.1.1 农业标准概述 |
1.1.2 农产品检测概述 |
1.2 国内外农业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农业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日本农业标准体系分析 |
1.2.3 中国农业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农产品检测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外农产品检测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中国农产品检测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思路 |
第二章 陕西省农业标准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
2.1 陕西省农业标准化现状分析 |
2.1.1 陕西省农业地方标准的发展 |
2.1.2 农业标准化认识状况 |
2.1.3 农业标准化研究现状 |
2.2 陕西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农业标准化宣传和认识力度不够 |
2.2.2 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不够深入 |
2.2.3 农业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
2.2.4 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短缺 |
2.2.5 推进农业标准化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
2.3 小结 |
第三章 陕西省农产品检测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陕西省农产品检测体系现状分析 |
3.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现状 |
3.2 陕西省农产品检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定位不清晰,整体效能不高 |
3.2.2 制度落实不到位,政府投入不足,经费渠道单一 |
3.2.3 重硬件建设轻能力建设,基层检测机构运行乏力 |
3.2.4 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发展后劲不足 |
3.3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检测体系改进对策 |
4.1 陕西省农业标准化改进对策 |
4.1.1 强化宣传与培训 |
4.1.2 结合陕西省情,加强农业标准化科研 |
4.1.3 因地制宜,建立结构合理、科学实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 |
4.1.4 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建设 |
4.2 陕西省农产品检测体系改进对策 |
4.2.1 明确各级检测机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 |
4.2.2 落实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
4.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检测人员资质考核 |
4.2.4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动态管理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食品安全管理视角下的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国内外农产品供应现状分析 |
2.1 国外农产品供应与质量安全现状 |
2.2 我国农产品供应与质量安全现状 |
2.3 小结 |
3 农产品供应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与设计 |
3.2 武汉市农产品供应情况分析 |
3.3 武汉市农产品供应典型案例分析 |
3.4 小结 |
4 农产品供应模式研究 |
4.1 农业龙头企业模式 |
4.2 农民合作社模式 |
4.3 家庭农场模式 |
4.4 专业大户模式 |
4.5 个体农户模式 |
4.6 小结 |
5 农产品供应模式中安全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农业龙头企业安全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 农民合作社安全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3 家庭农场安全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4 小结 |
6 供应组织模式对农产品安全影响的仿真研究 |
6.1 仿真方法介绍 |
6.2 仿真模型的总体框架 |
6.3 计算机仿真实验 |
6.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5 小结 |
7 我国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的构建 |
7.1 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指导思想与原则设计 |
7.2 农产品供应新模式结构设计 |
7.3 农产品供应新模式发展设计 |
7.4 农产品供应新模式发展的保障设计 |
7.5 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状况调查表 |
附录2 武汉市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状况调查表 |
附录3 武汉市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状况调查表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架构 |
第二章 基于控制论视角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分析 |
2.1 学校教学的控制流程分析 |
2.1.1 控制流程 |
2.1.2 有效的教学控制流程 |
2.2 教学目标:在教学监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错位及其质量监控偏差 |
2.3.1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定位 |
2.3.2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错位表现 |
2.3.3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偏差 |
2.3.4 高职院校质量监控工作存在弊端的分析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指标设计 |
3.1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体系建设项目概述 |
3.2 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 |
3.2.1 理论依据 |
3.2.2 基本原则 |
3.3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 |
3.3.1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因素及重点 |
3.3.2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容设置 |
3.3.3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创新点 |
3.4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监控过程 |
3.4.1 监控: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
3.4.2 教学质量的前馈控制 |
3.4.3 教学质量的同期控制 |
3.4.4 教学质量的反馈控制 |
3.4.5 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管理 |
3.4.6 案例分析:以课堂教学质量控制为例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证分析(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4.1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
4.2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情况 |
4.3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运行及效果评判 |
4.4 经验与问题 |
4.5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分析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策略建议 |
5.1 质量监控体系运行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建议 |
5.1.1 改变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方式,构建“外评内控”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5.1.2 构建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
5.1.3 设置多种监控途径,采取多种监控方法 |
5.1.4 重视学生信息的搜集和反馈 |
5.2 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建议 |
5.2.1 学校质量监控工作的长效化运行 |
5.2.2 实现质量监控体系的辅助建设 |
5.2.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目标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各种主要代表性观点的评述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与物流系统 |
2.1.2 物流与物流管理 |
2.1.3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2.1.4 交易费用理论 |
2.1.5 产业聚集理论 |
2.2 基本概念界定 |
2.2.1 海产品物流 |
2.2.2 海产品冷链物流 |
2.2.3 海产品物流系统 |
2.2.4 海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 |
2.2.5 海产品物流管理 |
3 中国海产品物流特征及管理问题研究 |
3.1 中国海产品物流特征分析 |
3.1.1 中国海产品生产特点 |
3.1.2 中国海产品消费特点 |
3.1.3 中国海产品物流的特点 |
3.2 中国海产品物流系统要素分析 |
3.2.1 中国海产品物流系统模型 |
3.2.2 海产品物流主体 |
3.2.3 海产品物流通道及节点 |
3.2.4 功能性物流业务 |
3.3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问题及形成机理 |
3.3.1 海产品物流系统管理问题 |
3.3.2 海产品物流质量管理问题 |
3.3.3 海产品物流信息共享问题 |
3.3.4 海产品物流标准化问题 |
3.3.5 海产品物流管理体制机制问题 |
3.3.6 海产品物流法律法规问题 |
3.3.7 海产品物流园区管理问题 |
4 国外海产品物流管理经验借鉴 |
4.1 日本 |
4.1.1 海产品流通模式集约化 |
4.1.2 海产品物流主体组织化 |
4.1.3 海产品物流管理信息化 |
4.1.4 海产品质量管理法制化 |
4.1.5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4.2 美国 |
4.2.1 海产品流通模式——直销 |
4.2.2 社会化海产品物流服务网络 |
4.2.3 渔业信息管理网络化 |
4.2.4 海产品流通商品化程度高 |
4.2.5 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 |
4.3 荷兰 |
4.3.1 以物流中心为主的流通模式 |
4.3.2 重视冷链物流管理 |
4.3.3 实施海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 |
4.3.4 海产品物流供应链虚拟化管理 |
4.4 挪威 |
4.4.1 海产品物流主体组织化 |
4.4.2 海产品质量管理 |
4.4.3 冷链物流管理 |
4.4.4 海产品可追溯管理 |
4.4.5 政府宏观管理 |
4.5 国外海产品物流管理的启示 |
5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改进路径分析 |
5.1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改进的思路 |
5.1.1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改进指导思想 |
5.1.2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定位与改进目标 |
5.2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演进路径分析 |
5.2.1 单一物流功能管理阶段 |
5.2.2 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综合物流管理阶段 |
5.2.3 海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 |
5.2.4 海产品物流园区集约化管理阶段 |
5.3 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在海产品物流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
5.3.1 政府 |
5.3.2 社会中介组织 |
5.3.3 企业 |
6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
6.1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
6.1.1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2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框架 |
6.2 中国海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构建 |
6.2.1 中国海产品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 |
6.2.2 中国海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
6.2.3 海产品供应链物流功能要素管理 |
6.3 中国海产品物流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6.3.1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海产品物流质量管理模式 |
6.3.2 中国海产品物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
6.3.3 中国海产品物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及市场准入 |
6.3.4 基于 HACCP 的海产品冷链物流质量控制 |
6.4 中国海产品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6.4.1 中国海产品物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 |
6.4.2 基于供应链的海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管理 |
6.4.3 海产品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
6.5 中国海产品物流标准化管理的构建 |
6.5.1 海产品物流标准化的内涵 |
6.5.2 海产品物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原则 |
6.5.3 海产品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
6.6 中国海产品物流运行机制的构建 |
6.6.1 政府引导机制 |
6.6.2 行业协会协调机制 |
6.6.3 市场化运作机制 |
7 物流园区化管理——海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集约化模式 |
7.1 海产品物流园区涵义及特征分析 |
7.1.1 海产品物流园区涵义 |
7.1.2 海产品物流园区的特征 |
7.2 海产品物流园区开发及管理模式 |
7.2.1 海产品物流园区的开发模式 |
7.2.2 海产品物流园区管理模式 |
7.3 海产品物流园区运作管理 |
7.3.1 海产品质量监管体制 |
7.3.2 海产品物流标准化 |
7.3.3 园区金融服务平台 |
7.4 海产品物流园区的公共信息平台 |
7.4.1 海产品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涵义及作用 |
7.4.2 海产品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构建 |
8 对策建议与结论 |
8.1 对策建议 |
8.1.1 加强海产品物流发展规划与协调 |
8.1.2 强化政策法规建设和宏观政策引导 |
8.1.3 推动海产品物流信息化 |
8.1.4 推进海产品物流标准化 |
8.1.5 促进海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
8.1.6 培育海产品物流主体 |
8.1.7 引导海产品物流园区化发展 |
8.2 结论与展望 |
8.2.1 结论 |
8.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1.2.1 发达国家及地区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概括 |
1.2.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概括 |
1.3 我国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能力规划及建设研究 |
2.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条件基本要求 |
2.2 检测项目规划 |
2.2.1 建设工程检测分类标准介绍 |
2.2.2 常用建设工程检测主要项目及参数介绍 |
2.2.3 检测项目及参数的规划原则 |
2.3 ZJ 市检测站检测能力规划及建设情况 |
2.3.1 ZJ 市检测站主要检测项目及参数 |
2.3.2 检测人员 |
2.3.3 检测设备 |
2.3.4 检测场所 |
2.3.5 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
2.3.6 检测管理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场所规划与建设研究 |
3.1 检测机构实验室规划设计基本程序 |
3.1.1 概念设计阶段 |
3.1.2 大纲设计阶段 |
3.1.3 细节设计阶段 |
3.2 检测机构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基本要求 |
3.2.1 实验室总体功能设计 |
3.2.2 实验室功能设计的一般要求 |
3.3 检测机构实验室系统工程建设规划 |
3.3.1 安全和防护系统 |
3.3.2 空气调节和通风系统 |
3.3.3 给水排水系统 |
3.3.4 供配电系统 |
3.3.5 建筑智能化系统 |
3.4 ZJ 市建筑工程检测站各类实验室及辅助用房建设设计 |
3.4.1 材料力学试验室 |
3.4.2 化学分析室 |
3.4.3 室内环境室 |
3.4.4 门窗三性试验室 |
3.4.5 防水材料试验室 |
3.4.6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室 |
3.4.7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室 |
3.4.8 混凝土、砂浆标准养护室 |
3.4.9 无机材料加工室 |
3.4.10 档案资料室 |
3.4.11 学术会议室 |
3.4.12 网络监控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市级建设工程检测机构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 |
4.1 ZJ 市检测站人才队伍的结构建设和培养 |
4.1.1 检测人才队伍的建设 |
4.1.2 检测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
4.2 ZJ 市检测站主要岗位及其职责的确定 |
4.2.1 主要岗位的确定 |
4.2.2 主要人员岗位条件及职责 |
4.3 ZJ 市检测站主要岗位人力资源的确定 |
4.3.1 各主要岗位人员的基本要求及数量的确定 |
4.3.2 主要检测人员的基本要求及数量的确定 |
4.3.3 检测人员培训要求 |
4.4 ZJ 市检测站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 |
4.4.1 绩效管理的目的 |
4.4.2 绩效管理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级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研究 |
5.1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 |
5.1.1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依据 |
5.1.2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
5.1.3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功能和要求 |
5.1.4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 |
5.2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体系的运行 |
5.2.1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试运行 |
5.2.2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正式运行 |
5.2.3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检验方法 |
5.3 ZJ 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
5.3.1 ZJ 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 |
5.3.2 ZJ 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管理体系的整体构成 |
5.3.3 ZJ 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 |
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沿革 |
0.1.3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0.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2.1 研究内容 |
0.2.2 数据来源 |
0.2.3 研究方法 |
0.2.4 研究目的 |
0.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0.2.6 学术构想与思路 |
0.2.7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0.3 关键术语 |
0.3.1 食品卫生 |
0.3.2 食品安全 |
0.3.3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
0.3.4 无公害水产品 |
0.3.5 绿色水产品 |
0.3.6 有机水产品 |
0.3.7 良好农业规范 |
0.3.8 良好作业规范 |
0.3.9 水产养殖认证委员会 |
0.3.10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
0.3.11 ISO 9000 |
0.3.12 ISO 14000 |
1 理论分析 |
1.1 基于不完备法律理论的食品安全法分析 |
1.1.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 |
1.1.2 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食品安全法的分析 |
1.1.3 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
1.2 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 |
1.2.1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
1.2.2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1.3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
1.3.1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分析 |
1.3.2 水产品供给链中的水产品安全——博弈分析 |
2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2.1 美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2.1.1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管理机构 |
2.1.2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2.1.3 危险性分析与标准和技术法规 |
2.1.4 检验检测和认证 |
2.1.5 危险性预警系统、可追溯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 |
2.2 欧盟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2.2.1 欧盟食品安全运作的管理机制 |
2.2.2 欧盟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体系 |
2.2.3 风险分析 |
2.2.4 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 |
2.2.5 预警系统、水产品链可追溯和食品召回 |
2.2.6 教育和培训 |
2.3 日本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2.3.1 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 |
2.3.2 相关法律法规 |
2.3.3 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 |
2.3.4 风险信息沟通、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 |
3 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管 |
3.1 从大菱鲆事件说起 |
3.2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后产业的情况 |
3.2.1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产业的情况 |
3.2.2 大菱鲆事件发生后产业所受的影响 |
3.3 大菱鲆养殖过程各环节的监管现状 |
3.3.1 环境 |
3.3.2 投入品 |
3.3.3 初级产品 |
3.3.4 认证工作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开展 |
3.3.5 信息发布与产品召回 |
3.4 存在的问题 |
3.4.1 我国对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存在的问题 |
3.4.2 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3 在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4 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
3.4.5 认证刚刚起步,诸多方面存在不足 |
3.4.6 信息与产品召回中存在的不足 |
3.5 相关的监管建议 |
3.5.1 完善监管体制 |
3.5.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3.5.3 加大大菱鲆养殖标准化步伐 |
3.5.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
3.5.5 认证体系、信息交流和产品召回制度的完善 |
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4.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
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
4.1.2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
4.1.3 食品生产监管司和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 |
4.1.4 食品许可司和食品安全监管司 |
4.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
4.2.1 相关法律 |
4.2.2 行政法规 |
4.2.3 部门规章 |
4.3 我国的水产标准化管理 |
4.3.1 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 |
4.3.2 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 |
4.3.3 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 |
4.4 我国的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
4.4.1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
4.4.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4.4.3 我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
4.5 水产品认证认可 |
4.5.1 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规定 |
4.5.2 我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发展现状 |
4.5.3 产品认证 |
4.5.4 体系认证 |
4.6 水产品可追溯 |
4.7 水产品召回 |
4.8 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 |
5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 |
5.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5.1.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5.1.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5.1.3 我国水产品标准存在的问题 |
5.1.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5.1.5 我国水产品质量认证存在的不足 |
5.1.6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
5.1.7 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
5.2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
5.2.1 建立和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5.2.2 逐步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5.2.3 积极推进我国水产标准化的进展 |
5.2.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
5.2.5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 |
5.2.6 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 |
5.2.7 建立完整有效的水产品可追溯性体系 |
5.2.8 建立水产品召回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抽查运作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于冬菊. 山东大学, 2020(09)
- [2]GLP体系下对实验动物供应商审核的要求[J]. 夏栋栋. 中国药事, 2018(09)
- [3]基于BN方法的铁路施工系统质量绩效路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鲁守东.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4]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 梅星星.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5]陕西省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检测体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 刘朋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6]食品安全管理视角下的农产品供应新模式构建研究[D]. 陈村子.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7]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管理研究[D]. 陈华. 福州大学, 2014(09)
- [8]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周海霞.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9]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D]. 黎文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D]. 郭可汾.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