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中国发展私家车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1)在《网络民族志视域下农区牧区微信群工具性媒介角色交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与新媒体软件应用的常态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实质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研究者的视野不断延伸拓宽,同时新媒体社交工具的出现在乡村社会关系之中又形成一定的共同体意识,尤其表现强烈的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对于乡村地区社会关系网络在新媒体时代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对农区和牧区微信交流群的对比研究甚少。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S农区和X牧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农区和牧区官方微信交流群聊天内容进行提取比对,探讨分析网络民族志视域下官方微信群在农区牧区的工具性媒介角色交汇点与差异点,通过运用网络民族志、参与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农区牧区微信群中交融的生态进行呈现,探析农区牧区微信群的工具性媒介角色交融的多元一体呈现如何,农区牧区微信群的工具性媒介角色交融动力机制,农区牧区微信群的工具性媒介差异角色形态如何,农区牧区微信群的工具性媒介差异角色背后的历史缘由。通过对交汇点与差异点的问题研究,探析多民族交融贯通的社会意义,更好帮助农牧文化在微社区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各民族文化在网络新时代注入新力量,更好促进民族协调发展,为巩固建设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参考依据。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于洋[3](2020)在《山东省R市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的政府治理》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出行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增加,但与之相矛盾的是公共交通供给的不足,造成了人们出行的不便,“打车难”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出租客运非法营运行为也变得比以往更加活跃。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由于车辆破旧缺乏审核、车辆保险低、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利用低成本优势,与正规出租车竞争,导致出租客运市场秩序混乱;正规出租车驾驶员因为恶性竞争,导致收益下滑,因此采取集体罢工、聚众上访等行为维护自身权益。这些举动引起大家重视的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面对此种乱像,政府部门对于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的治理仍旧主要依靠交通执法部门进行查处,进行处罚的方式进行。这种治理方式有一定的震慑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是治标之策,并且存在执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治理客运非法营运问题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篇文章以山东省R市为例,运用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结合治理理论、规制理论对山东省R市客运非法营运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对出租客运、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作为研究理论的治理理论、规制理论进行阐述与分析。其次,调查研究了山东省R市出租客运市场、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现象的现状以及R市政府采取的治理举措。分析得出了出租客运非法营运治理存在检查取证难、处罚难、屡禁不止、得不到群众认可的困境。最后针对这些困境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导致治理困境出现的原因主要有:法律法规不完善、出租车客运市场准入制度设置不合理、治理能力欠缺、出租客运市场供需不平衡、交通执法力量薄弱、宣传不足等。随后针对这些原因,一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出租客运非法营运问题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或轻或重地存在,且发生的原因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基本类似,因此这篇文章的研究对于其他城市解决出租客运非法营运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陈立鹏[4](2020)在《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都市圈一体发展、新城与老城结构优化的新阶段,各大城市高速发展,中小城市也随之迅速扩张。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提升自身以及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同城化发展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5年以后,我国开展了众多自上而下的同城化实践,当前阶段的同城化发展大多是以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为目的。边缘新城区在同城化发展中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缘新城区在区域中发挥的作用,深刻地影响居住与就业空间的格局。以同城化发展为研究背景,聚焦受其影响的边缘新城区的职住空间,理论层面对既有研究进行丰富和补充,实践层面为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提供意见建议。基于此,论文以宝华新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同城化背景下对居住-就业空间发展概况、特征、相互关系,进而对职住空间失配机制及协调发展策略进行研究。论文首先针对国内外同城化、边缘新城区以及居住就业空间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引出本文的切入点和理论创新意义,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随后,论文对宝华新城区所处的宁镇扬同城化区域进行发展概况分析,针对宝华新城区的发展过程进行分阶段的研究,并对宝华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进行发展概况和总量测度研究,得出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的总量匹配特点。然后,选取整个宝华新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实际调研数据为研究基础数据,对宝华新城区的居住、就业空间和居住、就业人群进行综合研究,从单因子-主因子-聚类三个层面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而后,居住和就业空间特征为研究基础,从通勤角度的四个通勤因子对职住空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通勤时间因子测算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匹配度,同时综合通勤因子对结果进行修正。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从单因子、主因子和聚类三个层次对影响职住平衡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居住和就业宝华新城区居住和就业空间的结构性匹配特征。最后,从同城化视角,对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总量与结构的双失配特征出发,从区域一体、职住空间、交通联系和配套设施四个方面研究职住空间失配机制。最后,立足同城化发展的背景,针对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从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以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促进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共计9万余字,图134张,表25个。
刘阳升[5](2020)在《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简称网约车)是公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行业发展关系公众切身利益。因其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以及行业发生了影响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使得政府监管十分必要。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都对网约车行业监管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呈现出中央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和地方监管趋紧的现象。地方政府是网约车行业监管的主体,探析地方监管的存在显着问题,探索合理化监管路径,在互联网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为主题,通过对各利益主体的深入访谈和主题明确的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大量数据采集和资料收集。研究发现,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在政策制定中存在“干预过多”和“介入不足”两方面问题,分别体现为设置市场准入障碍,以及未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和行业扶持政策的差异,存在限制和妨碍市场公平竞争。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体现在三组利益相关者间的互动关系上,一是主管部门对行业市场主体合规化管理成效甚微,二是参与监管的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间的协同共治没有实现,三是监管部门对平台公司的监管存在缺位现象。通过规制理论探究上述问题成因,地方政府保护既得利益和政策制定者维护部门利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约车行业监管政策制定和执行,也不利于建立完善协同共治机制。此外,国家政策设计的考虑、政策制定者的意愿和认知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的不足,也影响了网约车监管政策制定和执行。因此,地方政府应从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改善平台发展环境、推进传统行业改革、发挥公众参与作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进网约车行业监管,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新要求。
陈逸超[6](2020)在《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文中指出塔克什肯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塔克什肯镇,是自治区唯一一处全年开放的中蒙口岸。由于开关时间长,交通条件好,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一度非常发达:2014年,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额达到3.79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占蒙古国对华进口总额的21.44%,是名副其实的中蒙边境第二大口岸。然而从2015年开始,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迅速萎缩,当年口岸全年出口贸易额仅为上年的10%;在2018年,口岸全年出口贸易总额更是只有1279万美元,仅为2015年的三分之一强,在我国对蒙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0.64%。如此覆巢之下,镇上的边民互市市场,一处由个体商户组成的颇具规模的日用工业品外贸批发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其出口额从2013年的6700万美元(占当年口岸出口贸易总额的22%)下降到2017年和2018年的3604.7万元(约合533.89万美元,占比31.08%)及3972.25万元(约合600.27万美元,占比46.9%);市场中边贸商人的人数也因收入下降而大幅减少:在2009年,镇上有430家从事出口边贸的商户,其中370多家商户来自外地;到了2019年,镇上的商户总数只有不到180家(边贸商约120家)。而这些商人的离开——他们普遍有着较强的边疆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常有意地监督外来人员的行迹和言论,并积极参与联防、“反恐处突”演练等活动,也使得塔克什肯边民互市在口岸所在地积聚“人力资源”,实现“边贸戍边”的功能遭到削弱。根据边贸商人们的说法,蒙古国债务危机、图格里克贬值、其它中蒙口岸及第三国对蒙商品输出规模的增长等因素是导致不景气,特别是蒙古国客户人数减少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客户人数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反映的正是边民互市及其所售商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事实,其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则与经营活动变迁所导致的区位条件变化及边民互市较差的市场环境有关;此外,边民互市中的经营者们较薄弱的经济实力以及某些不良经营习惯和观念,如对购物者,特别是零售消费者的“势利心态”,也对边民互市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在笔者看来,鉴于边民互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导致困境的原因的复杂性,若要进一步改善塔克什肯边民互市的发展条件,首先有必要加强对口岸及口岸所在地的行政管理资源的整合,减少以海关、边检为代表的各垂直管理部门与主管口岸工作的口岸管理委员会及地方政府间的职能错位和交叉,提升口岸规划发展及管理工作的统筹程度和协调性。在具体措施层面,上述各部门应以更加整体的视角,采取更为具体的措施,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升人们参与互市的便利度,降低人们参与互市的中间成本,以及为经营者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可通过举办会展等方式拉近互市参与者之间的“互惠距离”,以此改善人们对塔克什肯边民互市市场的观感,让他们能够且愿意在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中实现消费的升级,从而使得塔克什肯口岸这个中蒙西部边境的大门,一带一路西通道的重要节点,成为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的商品供应基地和物资流转中心。最后,通过田野调查,笔者也发现,世代居住在塔克什肯口岸所在地(原布尔根村)的当地边民对互市的参与度及从中获益的程度目前仍有待提升,故在边民互市之后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强对当地世居少数民族边民参与边民互市的支持力度。
杜俊奇[7](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李季芳[8](2019)在《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网约车在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显示出其巨大的活力与创造力。网约车作为当下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将互联网和出租车结合起来。这种新型的出行方式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扩大了居民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但是,其新的运营模式也带了新的征税难题,如导致了税源流失。因此,如何完善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出台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提出要促进网约车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在纳税主体、应纳税额、纳税地点、税收登记、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下,借鉴国外有关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的有益经验,试图探求我国有关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路径。本文除绪论和结论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网约车的运营模式及征税的理论基础”。本部分首先介绍了网约车的概念以及网约车市场运营模式。然后从经济上的可税性和法律上的可税性对网约车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税收公平原则、减少税源流失、促进网约车行业规范发展等方面的需要,对其征税的必要性进行讨论。第二部分为“我国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现状”。本部分重点阐释了与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密切相关的五个方面的现状。既对网约车的纳税主体、应纳税额、纳税地点等方面的现状进行梳理;也对网约车的税务登记、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现状进行了考察,为揭示目前我国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方向。第三部分为“我国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存在的问题”。本部分承接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了我国网约车税收法律规制在实现网约车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纳税主体及纳税义务界定不明确、应纳税额相关要素确定困难、纳税地点不明确、税务登记规定不完善、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第四部分为“我国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路径”。本部分针对第三部分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路径。主要包括:明确界定纳税主体及纳税义务、明确应纳税额相关要素、明确纳税地点、完善税务登记制度、健全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制度。
单龙[9](2019)在《沈海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为高速公路司乘人员提供休息与服务的重要场所,是高速公路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高速公路管理运营的整体服务质量。服务区餐饮业务作为一项基础且覆盖面广的业务,其服务质量、营销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服务区整体运营管理。就目前来看,与早些年相比,尽管服务区餐饮业务及营销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但依然暴露出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速公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沈海高速日照南服务区餐饮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市场营销等关联理论,从高速公路服务区营销策略实际出发,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营销策略进行分析探讨。首先通过对沈海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的基本情况和服务区餐饮服务概况进行介绍,并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详细了解和分析沈海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服务状况。通过调研分析与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存在营销管理制度不合理、设施布局不合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资本运作偏弱、市场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属于沈海高速日照南服务区餐饮管理中亟待重视的改进内容。鉴于此,再运用PEST模型结合沈海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业务的实际进行宏观环境分析,通过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大方面分析沈海高速日照南服务区餐饮业实际运营现状。最后,结合沈海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运营现状,根据7Ps营销理论,对沈海高速日照南服务区餐饮业进行服务营销组合策略的研究,并总结得出高速公路服务区餐饮营销的保障措施。
黄斌[10](2019)在《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的一种创新模式,以遗址保护为前提,同时促进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的发展。从考古遗址公园概念的提出到现状已经发展了近十年,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其发展也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摸清考古遗址公园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总结现存的问题,引导其更合理有效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游憩观念的改变,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游憩功能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本文以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游憩功能的角度出发,展开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调研分析和游憩需求分析,寻求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发展目标与对策,为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首先,通过对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的游憩功能调研,分析总结了观光游览类、研学体验类和运动休闲类游憩活动的使用特点。其次,对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不同类游憩功能现状评价以及需求进行分析,总结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明确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的发展目标,并提出其游憩功能发展的对策。研究得出,(1)目前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主要的游憩活动类型有:观光游览和游学体验,兼有少量运动休闲类游憩功能;人群在不同的空间进行不同的活动,导致空间的使用特征和人群分布都有较大差异。(2)对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现状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观光游览和研学体验类活动具有较好的适宜性,但仍需要完善场地和设施,运动休闲类游憩功能现状适宜性一般,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3)从游憩需求分析得出,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现状游憩功能不能满足未来多样性的需求,且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基于此,制定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发展的基本目标,并提出其游憩功能在观光游览类、研学体验类和运动休闲类游憩功能的发展对策。
二、对中国发展私家车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中国发展私家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民族志视域下农区牧区微信群工具性媒介角色交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网络民族志的国内外研究 |
2.网络民族志视角下农牧微信群的角色研究 |
(三)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理论基础 |
2.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1.网络民族志法 |
2.参与式观察法 |
3.深度访谈法 |
(五)田野点概述 |
第一章 农牧微信群中的交融生态 |
(一)农牧微信群媒介生态扫描 |
1.微信群成员构成情况 |
2.微信群秩序的生成与维护 |
(二)农牧微信群中的公共交往 |
1.日常闲聊与信息共享 |
2.民族农贸交易助推方式 |
(三)意见交换场域的搭建 |
(四)集体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五)虚拟与现实的书写与勾连 |
(六)新型嵌入式“微信社区” |
第二章 农牧微信群工具性媒介角色交融的多元一体呈现 |
(一)国家通用语言的生态建设 |
(二)现实社交关系的迁移与搭建 |
(三)个体权利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
(四)民族互动促成群体归属意识 |
(五)互动话题的补充与着色 |
(六)族群人际交往关系的深层与巩固 |
(七)新社交工具使用的初级探索 |
(八)娱乐化与个性化的叠层体验 |
第三章 农牧微信群的工具性媒介角色交融的动力机制 |
(一)草原农牧民的“生存心态” |
1.身份地位的变迁 |
2.群体生存心态转变 |
(二)民族互动下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
1.微信群中的“身体在场”与“身份准入” |
2.微信群中的“共同情感”与“共同焦点” |
3.拟剧理论下的自我表达的全新路径 |
4.意义传播与解读的断层 |
(三)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共生互动 |
1.经济活动是民族文化互动的基础 |
2.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四章 农牧微信群的工具性媒介差异形态 |
(一)民族文化背景冲突与和解 |
(二)人际互动关系的沉默与疏离 |
(三)族群关系维护在利益中区隔与无视 |
(四)多符号沟通导致群体交往迷离 |
第五章 农区牧区微信群工具性媒介差异本质 |
(一)历史渊源与地理阻隔 |
(二)游牧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互鉴 |
(三)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编织融合 |
(四)现代传播语境下游牧文化符号的迷失 |
(五)自然因素下居住格局导致的传播隔阂 |
(六)技术支撑的缺失与弱化 |
第六章 农牧微信群工具性媒介角色交融的几点思考 |
(一)农区牧区背后的文化认同 |
(二)农区牧区背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造 |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3)山东省R市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的政府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 国内的相关研究 |
2. 国外的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和工具 |
2. 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出租客运 |
2. 出租客运非法营运 |
(二) 理论基础概述 |
1. 治理理论 |
2. 规制理论 |
二、山东省R市出租客运非法营运政府治理的现状 |
(一) R市出租客运市场概况 |
(二) R市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的现状概况 |
(三) 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的危害 |
1. 存在安全隐患 |
2. 乘客权益难保障 |
3. 扰乱客运市场秩序 |
4. 损害城市形象 |
(四) R市治理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的现状 |
1. R市治理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的举措 |
2. R市治理出租客运治理的困境 |
三、政府治理出租客运非法营运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 出租客运市场供需不平衡 |
1. 出租客运市场需求旺盛 |
2. 出租客运市场供应不足 |
(二)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三) 出租客运市场准入制度不合理 |
1. 出租车数量管制严 |
2. 出租车准入门槛高 |
(四) 政府治理能力欠缺 |
1. 治理主体单一 |
2. 治理方法单一 |
(五)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不足 |
1. 宣传意识淡薄 |
2. 宣传能力欠缺 |
四、出租客运非法营运政府治理的对策分析 |
(一) 平衡出租客运市场供需 |
1. 进行出租客运市场供给侧改革 |
2. 改善公共交通供给 |
(二) 完善法律法规 |
(三) 优化出租客运市场准入制度 |
1. 放松出租车数量管制 |
2. 放宽出租车准入门槛 |
3. 严格出租车安全管理制度 |
(四) 增强综合治理能力 |
1. 探索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 |
2. 拓宽治理方式 |
3. 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 |
(五) 加强宣传,引导多方协同治理 |
1. 提高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 |
2. 引导多方协同治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同城化研究综述 |
1.2.1.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2 国内研究综述 |
1.2.1.3 同城化研究述评 |
1.2.2 边缘新城区研究综述 |
1.2.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3 边缘新城区研究述评 |
1.2.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综述 |
1.2.3.1 国外研究综述 |
1.2.3.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关于同城化 |
2.1.2 关于大城市 |
2.1.3 关于边缘新城区 |
2.1.4 关于职住空间 |
2.2 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内容 |
2.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2.3.1 数据处理 |
2.3.2 研究方法 |
2.3.3 因子选择 |
2.3.4 技术路线 |
2.4 本文的创新点和关键点 |
2.4.1 本文的创新点 |
2.4.2 研究关键问题 |
第三章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及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
3.1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 |
3.1.1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概况 |
3.2 宝华新城区发展过程及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
3.2.1 宝华新城发展过程 |
3.2.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
3.3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 |
4.1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
4.2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
4.2.1 指标体系确立 |
4.2.2 指标因子筛选 |
4.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
4.3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4.3.1 社会属性 |
4.3.2 经济属性 |
4.3.3 居住特征 |
4.3.4 密度特征 |
4.3.5 住区类型 |
4.3.6 配套设施 |
4.3.7 环境特征 |
4.4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
4.5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
4.5.1 高端居住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5.2 主动改善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5.3 刚需购房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5.4 失地安置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
5.1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
5.2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
5.2.1 指标体系确立 |
5.2.2 指标因子筛选 |
5.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
5.3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5.3.1 社会属性 |
5.3.2 经济属性 |
5.3.3 居住特征 |
5.3.4 密度特征 |
5.3.5 企业类型 |
5.4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
5.5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聚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职住关系解析 |
6.1.1 通勤时间 |
6.1.2 通勤方式 |
6.1.3 通勤费用 |
6.1.4 通勤距离 |
6.2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
6.2.1 基于通勤时间的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
6.2.2 基于综合通勤因子的居住-就业匹配度测算 |
6.3 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影响因素剖析 |
6.3.1 宝华新城区居住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
6.3.2 宝华新城区就业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
6.3.3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不匹配特征总结 |
6.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失配机制剖析 |
6.4.1 边缘新城区缺乏与中心城市平等对话机会 |
6.4.2 中心城市就业空间与边缘新城区居住空间布局不协调 |
6.4.3 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边缘新城区居民通勤交通需求不匹配 |
6.4.4 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充足 |
6.5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
6.5.1 构建边缘新城区与中心城市平等交流平台 |
6.5.2 优化区域产业与居住空间格局 |
6.5.3 实现通勤交通一体化发展 |
6.5.4 完善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匹配特征 |
7.1.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内部结构特征 |
7.1.3 影响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的因素 |
7.1.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 |
7.1.5 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之处 |
7.2.2 对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企业职工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5)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简要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规制理论 |
1.3.2 网约车的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 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现状分析 |
2.1 网约车行业特点 |
2.2 国家网约车行业监管政策分析 |
2.2.1 《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
2.2.2 监管体制 |
2.2.3 配套政策 |
2.3 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政策分析 |
2.3.1 行业发展和监管的基本情况 |
2.3.2 本地政策突出三方合规要求 |
2.3.3 以交通运输部门为主体的监管体制 |
2.3.4 行政许可和执法 |
2.3.5 技术手段 |
3 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设定市场准入障碍 |
3.1.1 市场准入设置形成数量管制 |
3.1.2 市场供给减少增加公众成本 |
3.2 妨碍市场公平竞争 |
3.2.1 公平竞争审查缺失 |
3.2.2 行业扶持政策差异 |
3.3 行业合规管理成效甚微 |
3.3.1 现场执法效率不高 |
3.3.2 数据监管运作不畅 |
3.4 部门协同共治没有实现 |
3.4.1 未明确配合部门监管职责 |
3.4.2 未明确部分领域监管主体 |
3.5 平台市场监管存在缺位 |
3.5.1 行政约谈使用不当 |
3.5.2 市场风险处置不足 |
4 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国家政策设计的考虑 |
4.1.1 政策执行在设计上预留了空间 |
4.1.2 政策目标在表达中造成了执行偏差 |
4.2 地方利益抗争的影响 |
4.2.1 形成路径依赖 |
4.2.2 保护既得利益 |
4.3 部门协同配合的局限 |
4.3.1 部门利益影响政策制定 |
4.3.2 传统体制制约协同能力 |
4.4 政策调整完善的滞后 |
4.4.1 政策制定者认知有限 |
4.4.2 政策制定者意愿不足 |
4.5 多元主体参与的不足 |
4.5.1 平台自治作用得不到发挥 |
4.5.2 公众诉求得不到有效表达 |
5 加强和改进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的建议 |
5.1 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
5.2 健全部门协作机制 |
5.3 改善平台发展环境 |
5.4 推进传统行业改革 |
5.5 发挥公众参与作用 |
6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6)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我国古代的“边市”与当代“边民互市”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 研究理论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塔克什肯口岸与塔克什肯镇 |
第一节 作为中蒙走廊的布尔根河沿岸 |
第二节 塔克什肯口岸 |
一 口岸概况 |
二 口岸运行情况 |
三 口岸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塔克什肯镇 |
一 塔克什肯镇概况 |
二 镇区重心的北移 |
三 现在的塔克什肯镇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概况 |
第一节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基本情况 |
一 塔克什肯口岸的“边民互市” |
二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发展 |
三 边民互市市场的建设 |
第二节 边民互市贸易的参与者 |
一 边民互市市场中的经营者 |
二 市场中的购物者和其他人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主要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客户流失 |
第二节 市售商品综合竞争力不足 |
第三节 边民互市市场的经营活动存在无序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影响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的环境因素 |
一 蒙古国宏观经济的动荡 |
二 区位条件、市场环境对边民互市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经营者自身的局限性 |
一 经营者缺乏市场竞争力 |
二 负面经营心态对边民互市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的反思 |
第一节 当地政府及海关的努力 |
一 在口岸发展规划中更加重视出口边贸的发展 |
二 加强对边民互市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
三 改善购物者对边民互市市场的观感 |
第二节 促使边民互市经营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
第三节 加强对世居边民参与互市的支持 |
一 加强对边民参与互市的引导和组织 |
二 明确塔克什肯镇在边贸中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加大边境金融机构对互市边民的支持力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的结论 |
(二)对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8)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约车的运营模式及征税的理论基础 |
(一)网约车的运营模式 |
(二)网约车征税的理论基础 |
二、我国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现状 |
(一)纳税主体方面 |
(二)应纳税额方面 |
(三)纳税地点方面 |
(四)税务登记方面 |
(五)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方面 |
三、我国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纳税主体及纳税义务不明确 |
(二)应纳税额相关要素确定困难 |
(三)纳税地点不明确 |
(四)税务登记制度不完善 |
(五)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制度不健全 |
四、我国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路径 |
(一)明确纳税主体及纳税义务 |
(二)明确应纳税额相关要素 |
(三)明确纳税地点 |
(四)完善税务登记制度 |
(五)健全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沈海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现状 |
3.2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营销中的问题 |
4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营现状分析与经验借鉴 |
4.1 PEST模型宏观环境分析 |
4.2 SWOT模型竞争态势分析 |
4.3 STP分析 |
4.4 日照-兰州高速公路莒县服务区餐饮运营经验的借鉴 |
5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营销策略与保障措施 |
5.1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营销策略 |
5.2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营销保障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沈海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满意度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的历史与现状 |
2.1 汉阳陵遗址概况 |
2.1.1 历史沿革 |
2.1.2 整体格局 |
2.1.3 遗存内容 |
2.2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历程 |
2.3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现状 |
2.3.1 现状功能分区 |
2.3.2 展示服务设施 |
2.3.3 道路交通 |
2.3.4 配套设施 |
2.3.5 绿化植被 |
2.4 本章小结 |
3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
3.1.1 调查内容及方法 |
3.1.2 调查过程 |
3.2 游憩者调查与分析 |
3.2.1 游憩者来源 |
3.2.2 性别与年龄 |
3.2.3 职业与文化 |
3.2.4 出行时间与方式 |
3.3 游憩空间调查与分析 |
3.3.1 入口服务片区 |
3.3.2 景帝陵片区 |
3.3.3 德阳庙片区 |
3.3.4 银杏林片区 |
3.3.5 陈列馆片区 |
3.4 游憩活动调查与分析 |
3.4.1 游憩目的 |
3.4.2 游憩活动类型分析 |
3.4.3 游憩活动偏好分析 |
3.4.4 游憩活动空间分布 |
3.5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现状特点 |
3.5.1 观光游览类游憩活动特点 |
3.5.2 研学体验类游憩活动特点 |
3.5.3 运动休闲类游憩活动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4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
4.1 文物保护影响评价 |
4.1.1 游憩活动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
4.1.2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空间容量分析 |
4.2 空间适宜性评价 |
4.2.1 观光游览类活动空间适宜性 |
4.2.2 研学体验类活动空间适宜性 |
4.2.3 运动休闲类活动空间适宜性 |
4.3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需求分析 |
4.3.1 游憩方式的发展趋势 |
4.3.2 周边城乡建设带来的影响 |
4.3.3 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影响 |
4.3.4 渭北帝陵遗产廊道带来的影响 |
4.4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4.5 本章小结 |
5 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发展目标与对策 |
5.1 游憩功能发展的基本目标 |
5.2 观光游览类游憩功能的发展对策 |
5.3 研学体验类游憩功能的发展对策 |
5.4 运动休闲类游憩功能的发展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
附录 |
1 图目录 |
2 表目录 |
3 调查问卷 |
四、对中国发展私家车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民族志视域下农区牧区微信群工具性媒介角色交融分析[D]. 王雪.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山东省R市出租客运非法营运的政府治理[D]. 于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D]. 陈立鹏. 东南大学, 2020
- [5]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阳升. 暨南大学, 2020(07)
- [6]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D]. 陈逸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7]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8]网约车税收征管制度研究[D]. 李季芳.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沈海高速公路日照南服务区餐饮营销策略研究[D]. 单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汉阳陵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研究[D]. 黄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