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场女人向男人学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何顿[1](2021)在《缘》文中研究说明沸沸扬扬的都市生活再度涌现在小说家何顿的笔端。公司老板,银行行长,美女秘书,一个个生猛光鲜,甚嚣尘上,凸显出女主人公杨柳出场时的被动与单纯。硕士毕业的杨柳冷不丁地闯入职场,成为董事长秘书,无关自己的专业与能力,似乎唯有美貌与气质才是她得以立足的本钱。是以身饲虎,堕入物质与金钱的深渊,还是心若清风,超脱于世俗之外,仍不改初衷?
周瑾[2](2020)在《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目的是交流意义。从传播符号学的角度来讲,传播是双方主体利用符号传达意义、交流,并由此建立符号探究社群的过程。换言之,符号是传播意义的必要条件,媒介则是承载符号的重要载体。人们的意义交流要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符号文本与媒介的双重作用。对符号意义的研究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影视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本文旨在以皮尔斯符号学作为研究方法,吸收和借鉴影视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具体的电视剧人物案例分析,在理论层面探讨电视符号传播的意义问题。本文突破了静止的结构主义二元论,转而以皮尔斯为代表的三元动态体系,将符号传播看作是动态、开放的符号化过程。在这个符号过程中,符号的意义由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三个构件组成。皮尔斯将符号学体系建构在现象学“三性原则”之上。将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分为三个学科,第一个学科是关注符号品质特征的“符号语法学”,第二个学科是关于再现体与对象之间经验研究的“批判逻辑学”,第三个学科是处理解释项与再现体之间抽象理解关系的“普遍修辞学”。此外,皮尔斯的传播符号学思想还包含三组三元关系:第一组是符号本身的三个构件,即再现体、对象与解释项;第二组是传播过程的三个部分,即发送者、符号与解释者;第三组是传播过程中由解释项组成的三元关系,即意图解释项、共同解释项与效力解释项。这三组三元关系在符号传播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发送者与解释者之间以符号为中介进行交流,而符号的三元关系决定了主体双方必然以“获得符号的解释项”为传播目的,最后传播行为的达成,必须依靠解释项之间的融合,以寻求“共同解释项”为最终标志。本文首先在两大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即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逻辑符号学,对比两者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分析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优势与研究影视剧的切入点。接着,本文以近十年的都市情感剧为研究对象,在皮尔斯符号学的指导下剖析人物形象符号的内涵。人物外在的空间符号,分为宏观层面的都市空间符号、中观的职场空间符号与微观的家庭空间符号。人物内在的身份符号,分为服饰符号、言语符号与自我符号的建构。另外,本文从当代都市情感剧中概括出两性人物形象的特征,辅以女性主义观点加以解析,旨在揭示电视剧文本符号的意义。最后,本文以“预调研”的形式,总结归纳出观众观看动机的多元性、符号解读的分歧与共识,证实了皮尔斯符号学作为影视剧研究方法论的可能性,即符号的意义并不存在于文本结构之中,而在于观众与电视制作者之间的传播过程中,进一步说,符号在被接受并得到解释时,被解释者以另一个符号代替。因此,符号意义的解释是动态衍义的过程,当下的解释只能暂时结束一个符号环节,而不能终结意义。都市情感剧的意义是通过人物形象符号进行传递的。符号蕴含了社会文化、人类共识、抽象思想等信息,电视剧以符号的形式表达思想与价值观,建构现实社会的文化语境,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然而,受众与电视剧是互动的关系,人们在解读符号的过程中生产新的符号,以便捷的互联网平台作为媒介,发送并反馈新的符号信息,由此观众成为符号传播的发送者。观众的知识、兴趣与需求影响对符号的解读,转而又影响电视媒介发挥作用的程度和形式。因此传播主体间存在交互性,符号的意义正是双方互动协商的产物。本文将皮尔斯符号学相关理论引入电视传播符号的意义研究,希望能为传播符号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解读影视符号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付秀莹[3](2020)在《他乡》文中指出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马美玲[4](2019)在《“咪蒙”微信公众号女性性别观涵化效果研究》文中认为人们的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当前,微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社交和办公领域。随着微信使用群体的扩大,作为其子功能的微信公众号产品也随之不断增加,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为了争夺用户,许多微信公众号采用情绪渲染、观念诱导等手段,结合精准推送方式以打造公众号爆文。这种以渲染、诱导为手段,以赢得用户,实现商业利益诉求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持续输出,有可能放大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焦虑,进而导致长期阅读微信公众号用户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公众号爆文具有强烈的引导性,有可能对沉浸其中的用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咪蒙”微信公众号是以女性为目标用户的情感类微信公众号,主要输出与女性相关的性别观念,其头条文章阅读量均为10万+。虽然“咪蒙”微信公众号已经注销,但“咪蒙”问题一直存在。通过将其2015年9月15日至2018年9月15日的文章进行编码整理后发现,表面上“咪蒙”通过塑造先锋女性形象和物化的女性形象输出一种生活方式与性别观念,事实上在“咪蒙”的文章中不仅没有一种稳定的性别观念,甚至会呈现出自相矛盾的观点。因此,本研究以涵化理论为框架,以“咪蒙”微信公众号为个案,以女性群体为关注对象,考察“咪蒙”微信公众号对女性群体性别观念的涵化效果。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涵化分析的适用性,考察不同个体在与媒介的互动中形成的认知差异,探索微信公众号涵化功能的存在状态及特征。女性在微信公众号的选择上有强烈的个人倾向,在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和认同上具有自身特点。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838名女性进行研究,测量了“咪蒙”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情况和研究对象的媒介使用程度对其女性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咪蒙”微信公众号对受访者的性别观具有涵化作用,尤是年龄大、学历低的女性更易受其影响;其次,媒介使用程度影响个人性别观认知,使用程度越深者呈现出越认同“咪蒙”的趋势;最后,研究对象个人的媒介使用偏好与她们的性别观认知和对“咪蒙”的认同相关。当然,所有的微信公众号只是女性了解外界的渠道或者休闲的一种方式而已,通过研究还发现,她们有自己的媒介内容选择与接受机制,任何公众号已经无法完全左右她们已经形成的认知,其涵化效果也只是有限效果并非绝对性的。在本文研究接近尾声时,“咪蒙”微信公众号因旗下公众号为获取商业利益推送不实文章,传播负能量,引起社会焦虑而被处罚禁言2个月。不可否认的是“咪蒙”曾经在运营上取得了成功,虽然“咪蒙”不复存在,但是“咪蒙”庞大的粉丝群体仍然存在;虽然散播“污文化”、“丧文化”的公众号倒下,但是贩卖情绪焦虑的市场不会因此终结。因此,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任重道远,需要多方合力。在论文最后,作者对用户、社会组织和媒介机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用户应提升对媒介内容的辨识度和个人的免疫力。能冷静、理智对待媒介内容,对不良内容能自觉抵制;2、社会、学校与家庭要注重对年轻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媒介观与价值观;3、媒介自身应发挥网络环境治理的主体作用。生产健康优质的内容,完善内容过滤机制,坚守行业道德与底线。
张欣[5](2017)在《黎曼猜想》文中研究指明为什么快意恩仇的故事常演不衰?为什么"千古文人侠客梦"永不落幕?因为恨,因为人内心深处叫嚣着的怨恨、仇恨,无休无止,无尽无休。心境的疏星朗月是人生的修行与功课,愿你内心平静开阔,愿你与自己化干戈为玉帛,愿你和这世界和解。
叶炜[6](2016)在《贵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导语:危机来啦日志1.私人日志被共享了今天早上一上班,我就感觉采编部办公大厅的气氛有些异常。空气仿佛打了无数个结的麻绳,一圈一圈地绕着我柔软的身体旋转。麻绳越缠越紧,让我透不过气来。《快报》记者部位于东莞新光传媒公司大楼三楼大厅,是整栋大楼最大的一间办公室。整个大厅光线充足,显得十分通透。站在大厅门口,我几乎能察觉
李丹丹[7](2016)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女性主义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的重要思潮之一,它催生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电影等多门学科和艺术领域。女性主义伦理学就是以母性思维、性别分析法为基础,也就是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伦理学问题,出现了女性主义自由伦理学、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女性主义生态伦理学、女性主义性伦理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女性主义电影就是以女性为主体,反映女性主义基本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虽然诞生于西方,但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也初具规模。研究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中的表现无论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伦理还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选题旨在探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关系,展示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的种种表现,并从其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核心概念分析等。第一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分析、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也就是自由主义女性伦理思想,强调女性生存的目的应该同自由主义的理念一样,根据自由、自主和自我的决定原则,以自我实现、自我潜能发展为优先。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就是追求自由、独立、理性,还包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等。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少反映女性主义以及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如《红高粱》、"小妞电影"及其代表作之一的《杜拉拉升职记》等。它们以现代艺术形式诠释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第二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强调关系、情感、关怀等,其理论基础是两性的道德差异。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本质是一种女性的道德,它从情感出发将关怀与同情应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它建立在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实证性相对明显。它的视角主要是女性的,强调关系、关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关爱的可行路径。本章在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叙事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美丽的大脚》和《亲爱的》作为麻雀进行了解剖。《美丽的大脚》的女主人张美丽是一个农村妇女,她所展现的是关怀与责任。在《亲爱的》中一共建立了三位母亲的形象,尽管各自的特征不同,但同样都体现出母性的自然关怀情感。第三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关怀所有生命,尤其关注与女性自身息息相关的生命伦理问题。女性主义生命伦理的核心是关怀,所以它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联系十分密切。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关注所有生命,它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连接是内在的。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有不少反映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作品。论文重点分析了以艾滋病为题材的《地久天长》、《好死不如赖活着》等,还有以器官移植为题材的《透析》等。第四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反思、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是从女性的视角以及切身感受来看待性伦理的规范及道德原则,以女性体验为重心,将女性作为核心来探讨性伦理的道德范式该是如何。它可以约束女性在社会及家庭中的行为,帮助女性树立健康的性意识、性行为,促进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良好发展。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多数展示的都是健康的性观念,自由自主、性爱合一、真诚专一,批判性混乱、性交易等不健康的性行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还涉及到与女性性意识、性行为以及性伦理相关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第三者"、"同性恋"、"女汉子"、"伪娘"等。结语部分探讨了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价值、展望。文章认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正面、温和、多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性平等、女性自由、关怀关爱、尊重生命、性健康等方面;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所反映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依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继续加强。
秦巴子[8](2015)在《跟踪记》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街道一夏末的一个下午,马丁坐在福宝阁茶楼一楼靠窗的位置,抽着烟,无聊地望着窗外。斜照的阳光从街对面楼上的窗玻璃反射过来,让他感到有些晃眼,他觉得在这样的昏沉沉的下午,应该把慵懒的身体摆平了躺在床上睡觉才好,但是街巷里到处都是急匆匆的行人和缓慢移动的车子,这让他恍惚有一种置身水边的奇异感觉,行人急切的脚步和摆动的手臂仿佛是在奋力地游泳,甚至有点像在水流中挣扎
尤红[9](2015)在《女记者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以南京电视记者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女性而言,职业是女性社会性别中十分重要的社会内涵,这是由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众多女子职业中,媒体业的特殊性是极其明显的。一方面,媒体为受过一定教育的知识女性实现经济自主和人格独立提供了实践机会;一方面,媒体在鼓动新思潮方面有着巨大影响;还有一方面就是媒体业中的新闻业在传统上仍然是一个男性化的领域。在这种职业的生涯发展中,女性的社会性别是如何被建构的,是媒体女性乃至处于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社会中的职业女性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作为分析视角,使用琼·斯科特(Joan Scott)的“社会性别”这一分析框架——即将社会性别视为关于两性差异的社会文化建构,可以通过文化象征、规范性概念、社会组织和机构和主体认同四个层次加以分析——考察在新闻业的职业生涯中,女记者的社会性别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女记者反过来对职业性别生态的改变。本文的研究对象“女记者”选取的是媒体中担任新闻采访工作的女性从业者,也包括之前从事一线采访工作,之后进入管理岗位的制片人、部门负责人以及频道负责人。作为江苏电视代表的江苏广电和南京广电在全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本研究聚焦于这样两个电视平台上的女记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本文由导论、理论与文献,研究设计、正文、分析与讨论五个部分组成。正文的核心部分围绕女记者的性别建构与反制展开。主要从职业进入的角色期望、职业征途中的性别气质建构、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建构去分析职业生涯中女记者的性别建构,同时讨论女记者对职业性别生态的性别反制以及自我性别身份认同,这里的性别反制主要是相对于性别建构而言,指女记者通过自己的职业表现和性别特质反过来对职业性别生态产生影响和改变。首先讨论不同的职业进入的背景所对应的角色期望。接着分析职业征途中的性别气质建构。分析记者职业征途中的职业行为——电视采访和出镜对女记者性别气质的塑造,以及在采访“前台”和“后台”的不同性别地位对女记者性别气质的规训。电视采访和出镜中的女性气质与传统性别规范高度契合时,女记者的性别角色和职业角色获得了双重认可和确认;而当电视采访和出镜中的男性气质与女记者的性别身份出现冲突时,在性别建构上之所以会出现所谓“专业人士”和“主流文化所能定义的妇女”之间的紧张关系,女记者会选择顺应或挑战这种紧张,从而带来女性气质模糊或突出女性气质两个结果。同时电视采访和出镜塑造了女记者的现代女性气质。女记者的采访工作可以被视为职场的“前台”,职场交际就属于职场的“后台”。综合女记者在采访前台和后台的地位和表现,即便其因为女性性别身份在男性那里取得性别优势,可以是一离开采访前台,进入社交后台,又变成被男性关照甚至消费的对象。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建构,是从职业发展中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升迁来看女记者的性别角色建构。因为婚育给女记者带来的职业生涯的不连续,“工作母亲”这样的角色对女记者起到训诫作用。个人升迁中多年的副职岗位,使得她们处于“渴望成功”与“避免成功”的两难境地,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在职业生涯中规训着女记者。同时,女记者在被建构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进行性别反制。她们通过在电视采访和团队管理中的的职业表现以及性别特质改变着关于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同时也给职业性别生态带来变化。在分析与讨论部分,阐释女记者的性别观念认知和性别身份认同状况,来分析女记者的社会性别特征,通过揭示新闻领域女性社会性别对于中国社会中女性的职业发展具有的启示意义,延展到建设对女性友好的职业文化的展望和分析。
刘秀[10](2015)在《徐静蕾导演“作者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曾经,徐静蕾和章子怡、周迅、赵薇合称演艺圈四小花旦,现如今,“徐静蕾导演”则是大多数人对她的新称呼。从一个年轻的女演员,到成为一部电影中身兼数职的女性导演,这在国内电影界是屈指可数的。作为新锐女导演的一员,徐静蕾始终在坚持着自己的某些个性,其执导的电影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和作者意识。为此,本文尝试将徐静蕾的电影作品纳入“电影作者论”来进行考查分析,分析总结其“作者意识”。“电影作者”,经常被誉为用影像叙事体进行表达的思想家。在作者批评的视域下,我们总是会从技术层面或者艺术风格层面发现影片中作者留下的或文化层面上的,或是“镜像”精神层面上的,也或许是作者潜意识的女性主义倾向的“签名”。本文将以“作者论”为指导,以徐静蕾个人为出发点,结合她的五部影片《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展开论述,分析徐静蕾电影的特色,探寻徐静蕾在五部影片中的“签名”,以及总结她何以成为一名具有“作者意识”的新锐导演。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徐静蕾的成长历程以及目前对她电影的研究现状,并在其目前的研究现状中找寻空白点。正文的开始部分,首先对“作者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以及发展进程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这将为后文中对导演徐静蕾“作者”身份的鉴定奠定必要的理论依据。之后论文从导演由演员成长为导演这一角色演变入手,研究了徐静蕾“作者意识”的觉醒与显现。作为一个演员,徐静蕾将自己的个性注入到饰演的角色之中;作为一名导演,徐静蕾更是“大张旗鼓”的表现自己的特点,并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签名”。论文的后四章则结合徐静蕾具体的电影作品,从主题意蕴、叙事风格、镜语因子以及女性表达四个层面分析其“作者意识”。
二、职场女人向男人学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场女人向男人学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2)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皮尔斯符号学在传播学中的发展态势 |
1.1.2 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价值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传播研究现状 |
1.2.2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 |
1.2.3 女性主义观点下的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作为研究方法的皮尔斯符号学 |
2.1 皮尔斯符号学与索绪尔符号学的比较 |
2.1.1 两种理论的相同之处 |
2.1.2 学科归属和研究对象的区别 |
2.1.3 对符号概念及其结构的不同阐述 |
2.2 皮尔斯符号学的传播研究优势 |
2.2.1 符号传播主体之间的交互性 |
2.2.2 皮尔斯符号学抽象概念的跨学科性 |
2.2.3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符号意义的动态性 |
第3章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符号解读 |
3.1 人物形象的空间符号建构 |
3.1.1 都市空间符号 |
3.1.2 职业空间符号 |
3.1.3 家庭空间符号 |
3.2 人物形象的身份符号建构 |
3.2.1 着装符号 |
3.2.2 言语符号 |
3.2.3 自我符号 |
3.3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女性形象的符号类型 |
3.3.1 都市情感剧中大龄未婚的女性 |
3.3.2 消失的母亲 |
3.3.3 家庭与事业夹缝中的女强人 |
3.4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男性形象的符号类型 |
3.4.1 都市情感剧中柔情似水的男性 |
3.4.2 示弱的父亲 |
3.4.3 拯救者形象的“伯乐” |
第4章 受众对当代都市情感剧的能动性解读 |
4.1 观众的多样性观看动机 |
4.1.1 娱乐消遣 |
4.1.2 现实主义 |
4.1.3 理想主义 |
4.1.4 忠于演员 |
4.1.5 批判性的回应 |
4.2 观众的符号解读分歧 |
4.2.1 剧情的叙事关注点 |
4.2.2 角色的性格特征评价 |
4.2.3 单个事件的不同解读 |
4.2.4 观众与电视文本的距离关系 |
4.2.5 对叙事的错误理解或回忆 |
4.3 观众的符号解读共识 |
4.3.1 具体与抽象 |
4.3.2 整体与部分 |
4.3.3 矛盾与和谐 |
第5章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传播效果及改进建议 |
5.1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传播效果 |
5.1.1 虚拟娱乐的效果 |
5.1.2 现实教育的效果 |
5.1.3 批判协商的发展效果 |
5.2 当代都市情感剧发展的改进建议 |
5.2.1 剧情更符合逻辑 |
5.2.2 角色更多元立体 |
5.2.3 服化道更真实细腻 |
5.2.4 制作人当好“把关者”角色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A |
A.1 访谈提纲 |
A.2 受访者基本情况 |
A.3 部分访谈记录 |
(3)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
一 |
二 |
三 |
四 |
彼此 |
五 |
六 |
七 |
八 |
跌宕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下篇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谁起了反叛之心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三十三 |
断章,或者浮云 |
三十四 |
亲爱的某 |
(4)“咪蒙”微信公众号女性性别观涵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涵化理论及相关研究概述 |
一、涵化理论的源起 |
二、涵化理论国外研究状况 |
三、涵化理论国内研究状况 |
第二节 、女性与媒介研究概述 |
一、女性与媒介国外研究状况 |
二、女性与媒介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二节 内容编码设计 |
第三节 问卷变量及模型设计 |
第四节 问卷发放及样本构成 |
第四章 女性媒介使用情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微信使用行为 |
一、研究对象总体微信使用情况 |
二、订阅了“咪蒙”的研究对象的微信使用情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微信公众号使用偏好 |
一、女性励志与名人热点方面的文章更受欢迎 |
二、微信公众号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受女性用户欢迎 |
第三节 人口统计学因素与媒介使用行为分析 |
一、年纪越小微信使用程度越深 |
二、学历越高媒介使用程度越深 |
三、城乡女性微信使用呈现出相似性 |
第五章 “咪蒙”微信公众号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咪蒙”微信公众号文章的特征 |
一、“咪蒙”微信公众号文章以贩卖情感和推介女性生活方式为主 |
二、情感类文章彰显女权思想 |
三、生活方式类文章常以消费主义建构女性观 |
第二节 “咪蒙”公众号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 |
一、文章主题呈现出双重女性观 |
二、被刻意突出的先锋女性形象 |
三、被物化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咪蒙”的用户群体与传播策略 |
一、以职场高知、青年女性为核心用户群体 |
二、“咪蒙”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 |
第六章 涵化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人口学因素与性别观认知的关系验证 |
一、职业、年龄、居住地、教育背景显着影响性别观认知 |
二、年纪大、学历低的受访者更易受“咪蒙”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使用程度与性别观认知分析 |
一、媒介使用程度越深,性别观认知越显着 |
二、媒介使用越深越认同“咪蒙”微信公众号 |
第三节 媒介主题内容偏好对性别观的影响 |
一、不同媒介主题内容偏好对性别观认知大多为正向影响 |
二、女性励志相关主题内容偏好者更认同“咪蒙”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今后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调查问卷 |
附录B:“咪蒙”微信公众号文章编码表 |
附录C:人口学因素与“咪蒙”微信公众号认同的分析(n=18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黎曼猜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7)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思路 |
五、核心概念分析 第一章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自由、独立、理性: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 |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 |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应用 |
第二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分析 |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不足 |
三、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电影叙事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反抗男性压迫:《红高粱》 |
二、女性价值的实现:"小妞电影" |
三、"小妞电影"的典范:《杜拉拉升职记》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关系、情感、关爱: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 |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分析 |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不足 |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电影叙事 |
第三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概观 |
二、关怀、奉献:《美丽的大脚》 |
三、自然关怀:《亲爱的》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生命关怀: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一、与传统生命伦理的关联 |
二、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关联 |
三、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关联 |
四、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意义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 |
一、女性堕胎 |
二、代孕母亲 |
三、安乐死 |
四、器官移植 |
五、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 |
一、引言 |
二、艾滋病题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
三、器官移植类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性健康: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一、中国性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的研究领域 |
三、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应用 |
第二节 对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反思 |
一、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前提 |
第三节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追求"真爱"的"第三者" |
二、超越性别的蕾丝边 |
三、逃避性别的"女汉子"与"伪娘" |
本章小结 结语 |
一、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 |
二、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价值 |
三、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跟踪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街道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第二章脸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第三章旅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9)女记者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以南京电视记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女记者群体规模的增长 |
二、女记者带来的新闻业变化 |
三、江苏电视的行业崛起 |
四、女记者对江苏电视的贡献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记者 |
二、职业 |
三、职业生涯 |
四、性别期望 |
五、性别角色 |
六、性别认同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回顾 |
一、社会性别理论的渊源 |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概念分析 |
三、社会性别视角的特征 |
第三节 经验研究回顾 |
一、职业与社会性别研究 |
二、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 |
三、对新闻从业者的研究 |
四、对女记者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选取 |
二、研究对象情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质性研究法 |
二、研究资料来源 |
第四章 职业进入的角色期望 |
第一节 院校派的进入:在职业与性别角色间寻找平衡 |
第二节 非院校派的进入:在职业与性别角色间关注一方 |
第五章 职业征途中的性别气质建构 |
第一节 “采访”与“出镜”:性别气质建构一 |
一、性别化的电视采访 |
二、电视出镜的争取 |
三、“采访”和“出镜”中的性别气质建构 |
第二节 “前台”与“后台”:性别气质建构二 |
一、女性性别身份在“前台”的优势 |
二、“后台”:被消费对象 |
第六章 职业发展中的性别角色建构 |
第一节 “男外女内”:工作母亲 |
第二节 “男主女从”:当好副手 |
第七章 职业生涯中的性别反制 |
第一节 “母亲”与“性对象”:女记者角色的隐形文本 |
第二节 女性优势:善用或拒绝 |
一、善用女性优势 |
二、拒绝女性优势 |
第三节 闯入“男性新闻”禁区的“女汉子” |
一、走出传统性别角色 |
二、远离传统性别话语内容 |
第四节 女性的管理:改变性别刻板印象 |
一、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抵制 |
二、渐成中的女性管理风格 |
三、女性化方式的管理 |
第八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女记者的社会性别特征 |
一、女记者性别观念认知 |
二、女记者性别身份认同 |
第二节 新闻领域女性社会性别的启示 |
一、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迷失 |
二、现代职业女性:被建构与反制 |
三、重新界定角色:平衡工作与家庭 |
四、中国社会性别:复苏与渗透 |
第三节 建设对女性友好的职业文化 |
一、职业如何对待女性:由排斥转向接纳 |
二、职业如何接纳女性:接纳性别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徐静蕾导演“作者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作者论”及徐静蕾导演概述 |
第一节“作者论”概述 |
第二节 徐静蕾导演概述 |
第二章 从主题意蕴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 |
第一节 女性成长之回归亲情的自我拯救 |
第二节 女性成长之坚守爱情的心灵蜕变 |
第三节 女性成长之自我成长的审视与质疑 |
第四节 女性成长之职场生涯的自我锤炼 |
第三章 从叙事风格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 |
第一节 绝对的女主角——自导自演 |
第二节 不变的叙事模式——平淡中暗涌情感 |
第三节 多变的叙事格调——从个人倾诉到“小妞电影” |
第四章 从镜语因子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 |
第一节 画外音 |
第二节 色彩与构图 |
一、色彩传情 |
二、构图达意 |
第三节 叙事节奏 |
一、文艺片:节奏舒缓 |
二、商业片:节奏急促 |
第四节 音乐编曲 |
一、古典配乐的诗意抒写 |
二、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入 |
第五章 从女性表达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 |
第一节 叙述视角立足女性自我 |
第二节 男女形象的解构与建构 |
一、男性神话的颠覆与解构 |
二、女性自我的主体性建构 |
第三节 多面向的女性意识表达 |
一、宽容坚实的亲情表达 |
二、独立平等的爱情表达 |
三、内省坚定的自我认同 |
四、职场探险与自我实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职场女人向男人学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缘[J]. 何顿. 湖南文学, 2021(09)
- [2]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D]. 周瑾.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3]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4]“咪蒙”微信公众号女性性别观涵化效果研究[D]. 马美玲.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黎曼猜想[J]. 张欣.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7(02)
- [6]贵人[J]. 叶炜. 雨花, 2016(24)
- [7]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D]. 李丹丹. 东南大学, 2016(12)
- [8]跟踪记[J]. 秦巴子. 红岩, 2015(06)
- [9]女记者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以南京电视记者为例[D]. 尤红. 南京大学, 2015(01)
- [10]徐静蕾导演“作者意识”研究[D]. 刘秀. 曲阜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