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功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琼,徐飞[1](2021)在《知识生态视域下面向产业集群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而传统科技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科技服务业与实体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要求。以科技服务业与实体经济产业互动融合为背景,基于知识生态学理论,解析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生态功能及内部互动关系,提出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实质上是基于知识在各类主体间流动构建的一种非线性关系网络系统,并以知识流为纽带,形成知识生态系统,知识主体合理的知识生态位与相互间的协同互动能够促进科技服务业围绕实体经济产业,形成横向竞合、纵向耦合共生的生态化发展态势。
张聪[2](2019)在《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是最为活跃的知识获取、传播、应用以及创造的场所。特别是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综合实力以促进社会发展、助力创新转型”的背景下,通过知识服务的形式,促进知识从高校向社会的有效传递,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创新的关键。本研究以开放式创新、责任式创新和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构建了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外部资源是如何促进这一模式实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是在从事知识服务活动时,将供需双方视为一个整体,通过资源共享、任务共担以及价值共创的形式,将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搜集、存储、传递、创造和应用以满足特定社会需求的活动。其次,为了维系交互的持续发生,本研究构建了高校知识服务交互式创新的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了战略引领层、流程操作层以及能力支撑层。这其中,战略引领层通过一定内容的战略选择、规划与实施引领了高校知识服务供需双方深层次互动合作。流程操作层通过知识服务的孕育、创生、应用以及保持阶段,促进了知识的发展与服务的传递。能力支撑层则通过基础知识生产能力与协同服务应用能力两个维度支撑了知识服务的全过程。最后,本研究提出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还必须从所处的外部环境中获取稀缺性的资源。这样的外部资源包括知识、资金、市场、技术以及制度等五类,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知识服务中介机构以及竞争对手等供给主体。
崔莉[3](2019)在《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地理空间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促进要素流动和深化分工的重要方式。自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从产业发展角度最早提出雁阵理论来探讨利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产业升级之后,整个东亚地区产业升级的实践都离不开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推动。这些实践的成果促使我们思考我国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否也可以成为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产业升级的力量,从而弥合区域发展差距,带动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转型升级阶段,多年高速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将逐步显现出来,其中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是无法被忽略的突出难题。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以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下面临着转型和升级,同时也存在发展高附加值先进产业的强烈需求,从而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产业差距,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反观东中部地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增加,制度改革成本的上升,其产业发展的供求矛盾与日俱增。可以说,通过实施区际产业转移和承接来探索中国雁阵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各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新时期各区域在产业发展中的共同需要。尤其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粗放式发展令其产业发展水平常年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也给生态环境提出了重要的挑战。那么区际产业转移的承接究竟对产业的优化升级有什么理论和实际的影响?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实进展是什么状况?在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并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放大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从而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梳理和研读过程中发现关于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之间关系的现有研究虽然视角多样化,研究体系较为完整,研究内容丰富。但反映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承接与承接地产业优化升级之间机理的理论研究仍相对欠缺,同时针对这一主题以西部地区为对象的实证研究仍有可完善的空间。因此本文研究重点就是阐明区际产业转移承接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机理并利用西部各省区的数据对理论研究中阐明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验证与分析。整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首先对产业转移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重点是从空间区域的角度划分和界定两类产业转移并对它们的差异性进行解析。并对贸易角度、产业发展角度和微观创新角度的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构成本文研究的理论来源。然后以雁阵理论为基础构建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并从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影响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价值链的嵌入和攀升以及产业集群式转移影响本地生产网络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来阐明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同时在对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2010年至2016年27个行业绝对产值及相对份额的发展演变情况,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规模、行业特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实证研究方面分别对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机理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计量回归模型的GMM估计方法和动态演化博弈及赋值仿真的方法依据西部各省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其中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而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产业嵌入并沿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由于回归方程数量多且数据样本量大则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对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效应则采用动态演化博弈及赋值仿真的实证分析方法。最后在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对策建议。针对论文主题进行系统化研究后,本文获得了以下结论:.从空间区域角度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基于地理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与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两者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特征均有所差异。基于地理空间的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在互联网经济深刻改变当前产业发展内容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我国区际间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过程适用雁型发展理论的一般规律,理论上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嵌入到区际产业价值链中并在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推动下沿价值链攀升;区际间产业集群式转移对于西部地区本地生产网络的深化发展有推动作用。而因为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产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本地产业集群和生产网络的发展程度都是影响承接地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因而从理论上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可以推动其产业的优化升级。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区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可以促进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且各省区的承接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的技术创新而且还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但是该正面促进作用较为有限。第二,目前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并未发挥出来,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影响仍需要用更长期的实践来进行检验。第三,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会影响其产业发生与价值链的关联作用,但该作用的强度在西部各省区间并不平衡,同时整体而言当前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于西部地区产业沿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第四,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及仿真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式转移在承接地与本地生产网络企业进行协同过程中只有博弈系统各方成员获得的协同净收益高于协同的净成本,才能激励集群式移入企业和本地生产网络企业留在产业集群式转移后在承接地构建的新生产网络中来共同发展并最终推动承接地产业网络的深化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突破了学术界一直以来只围绕地理空间展开产业转移研究的限制,引入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产业转移的新概念,并对从空间区域角度划分的这两类产业转移进行了对比研究,一方面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是属于传统地理空间上产业转移的范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产业转移概念内涵体系。然后针对目前关于西部地区通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内在机理的研究相对欠缺这一局限性,深入并系统的开展了包括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式转移等新鲜内容在内的机理研究。也在实证研究中涉及到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层面。但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中只涉及到了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的单向作用机理,未能构建起既阐明单向作用机理又反映机理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模型。同时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定量研究的解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为在本文基础上开展后续研究留下了空间。
王岚[4](2019)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服务经济时代呼唤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能够培养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还不能胜任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相关工作,学术界关于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因此,面对服务经济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培养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解决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探寻现代服务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三个关键要素探索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出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子问题: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什么?第二,基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是什么?第三,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有哪些?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概念与研究框架中,首先界定了服务、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等核心概念,明确了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特点和分类,诠释了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于此,对服务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内涵与指导意义进行阐释,构建出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框架。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中,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宏观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层面和微观的现代服务业用人单位层面,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参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构建出以服务知识为基础、以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服务情感为关键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三维目标体系。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内容研究中,从服务知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情感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内容。在服务知识的分析中,确定了专业知识是服务知识的主要内容,课程是服务知识的重要载体,并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内容、组织方式、评价等要素进行了审视。在服务能力的分析中,通过构建3I型服务能力模型,对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创新服务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剖析。在服务情感的分析中,根据现代服务业特点和情绪劳动内涵,确定了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对顾客的关怀品质是服务情感的关键内容,并对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关怀品质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中,根据服务体验理论和体验学习理论确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现代服务业工作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和生产方式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基于现代学徒制进行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以及现代学徒制对于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知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情感形成的促进作用。此外,运用案例研究法,选取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深度嵌入工作岗位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两种现代学徒制实践形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研究中,提出了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三个关键要素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包括以需求为导向动态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知识、能力、情感为核心优化设置人才培养内容,以现代学徒制为支撑完善人才培养方式等,进而培养出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推动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创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韦雯[5](2016)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本土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跨国研发投入迅速增长,研发国际化已成为普遍趋势。跨国研发投资的区位分布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同时服务业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创新提升的地位日益重要。现代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嵌入本土制造业创新提升的影响是本文的关注点。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逐渐复苏,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研发布局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如何?在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扩大的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跨国公司研发投入形成“本土关联”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提升本土制造业的创新产出?这个作用的发生机制如何?参考FDI外溢效应理论,创新的宏观驱动力理论等与价值链分析,我们提出,中国本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本土制造业吸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外溢具有正向影响。分为三个方面的作用机制:一是市场网络的作用机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当地整体市场网络的紧密程度和发达程度,通过市场网络带来的交易的便利化,推动本土制造业创新要素的流动以及与外部创新资源的结合达到更高的水平,因此对本土吸收外资研发带来积极作用。二是人力资本服务促进机制,科技专门人才的流动加速、并在优质的创新环境下出现集聚,便利了本土制造业获取所需人才,并通过人才流动实现对外资在华研发机构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更深层次的联结。三是创新中介机制,创新中介使本土制造业得以扩大与全球研发价值链的合作,并在合作深化的过程中,取得持续创新的动力。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后基于创新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制造业吸收外资研发外溢效应中加入了外资研发和本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影响因素,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本土制造业吸收外资研发外溢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回归结果我们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本土制造业吸收外资研发外溢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于上述三个机制的支撑总体存在。人力资本服务促进机制和创新中介机制对提升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网络机制未能得到支撑,可能的原因为出口导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有限。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对于本土制造业有如下建议:为促进本土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重视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在促进本土制造业创新升级中的作用。并制定政策,鼓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更高水平上发挥其市场网络机制、人力资本服务促进机制和创新中介机制,促进本土制造业吸收跨国公司研发外溢取得持续创新的动力。对出口导向型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其扩大研发投入,扩大与全球研发价值链的合作。
任国岩,蒋天颖[6](2015)在《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特征与成因》文中研究说明以长三角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EG指数,对2003—2012年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通过回归分析探究集聚成因,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不高,上海是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结构较好,产业发展相对成熟;资本资源和经济环境是影响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发展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曹东坡[7](2015)在《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长期以来,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面临升级困难的局面,尤其是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功能升级更难实现。当前,受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如何突破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面临的“升级难,功能升级更难”的局面,寻找产业集群升级的可行路径,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揭示了全球价值链治理这一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和升级模式。随后,分析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和突破条件,提出了国内价值链下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路径,并对功能升级路径进行了验证。总体而言,本文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升级模式。嵌入不同类型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升级策略,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也对应着集群不同的升级前景。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多嵌入俘获型治理模式的采购者驱动型价值链中,因而存在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机会,但在功能升级上面临困难。综合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分析,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具体体现在,在企业层面,沿海地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需要在获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同时提升创新能力。集群层面,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围绕进入跨国公司采购体系的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链,强化外向型产业集群的网络效应;行业协会成为联通集群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的渠道,促进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交流,更新和增加集群的社会资本。在政府层面,公共政策需要引导产业集群参与国际分工,调整嵌入价值链的时机和方式,推动集群升级发展。并指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即深化OEM实现工艺升级和转型ODM实现产品升级。对宁波服装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证明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的可行性。(2)提出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条件和升级路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跨国公司对技术和市场的控制使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缺乏功能升级的空间,遭遇功能升级障碍。理论模型分析表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突破功能升级障碍的条件,受集群内供应商所能获得的本土优势(包括市场、社会资本、公共政策等)大小和获取高端要素的难易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选择上,需要依托本土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获取功能升级空间。在国内价值链条件下,通过发挥本土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有三种:在集群层面,一是优化产业组织体系,二是增加集群的社会资本;在政府层面,要对公共政策做出调整。获取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属于企业层面的升级路径,即通过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促进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基于价值链上合作企业间关系租金的分析表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在国内价值链条件下实现功能升级之后,借助于在国内价值链中获得的竞争力,集群中的企业能与跨国公司形成均衡型的价值链治理关系,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持续的功能升级。因此,依托本土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是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可行选择。(3)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导向的国内价值链构建模式包括两种,一种是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主导构建国内价值链,另一种是依托专业化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核心企业主导构建国内价值链模式中,核心企业具有将更多价值链环节分包给集群内企业的内部动机,在这一过程中优化产业集群的组织体系,核心企业能够进入到更高端的价值链环节,实现功能升级,同时也将促进本土企业的动态升级。依托专业化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模式中,专业化市场功能的发挥也进一步优化了集群的产业组织体系,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在国内价值链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增加和公共政策的适应性调整也是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可行路径。对乐清电器产业集群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表明,集群和政府层面的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具有现实可行性。(4)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吸纳高端要素的重要渠道,能够促进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为集群中企业提供了合作创新的条件,参加合作创新的企业能从事更多的创新活动。基于城市层面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而言,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产业集群创新水平的提高,但在细分行业中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的讨论指出,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利用本土市场构建的国内价值链,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内需市场发展自有品牌。因此,国内价值链条件下,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应更多的立足于创建和发展自有品牌,实现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对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企业层面的产业集群功能升级路径的可行性。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视角,结合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分析,提出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为推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吕民乐[8](2014)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作用研究:理论与实证》文中提出创新是企业提高利润率最重要的手段,是产业演变的根源,也是宏观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近年来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在创新网络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兴趣逐渐浓厚。本文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如何?中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否对工业企业的创新起到了显着的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作了以下研究:第一,对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了统计描述,发现:(1)中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快于其他产业,但劳动生产率变化滞后于其他产业,中国服务业发展规模与发达国家和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都明显滞后。(2)2004年以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总体上略高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3)2007年相对于2002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长更多来自于对消费者直接服务的业务的贡献。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满足国民经济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投入需求方面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没有很好地适应制造业日益增长的需求。(4)中国各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基本与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相应,即经济发达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更具有优势。第二,本文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的作用解析为专业化效应、知识转移效应、创新嵌入效应三个方面。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的专业化效应是指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工业之间的分工扩大,导致工业市场扩大、产出增加、成本降低,从而使创新需求增加和创新效率提高,包括市场容量扩大效应、干中学效应、官僚成本和协调成本降低效应、人力资本分解效应、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五个方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企业创新的知识转移效应是指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与工业企业之间通过双向的知识转移使工业企业的知识存量增加,从而提高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创新嵌入效应是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通过向工业部门进行中间投入,从而将创新支出加入到工业部门,相当于间接增加了工业部门的创新支出,从而能够在工业部门直接R&D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起到增加其创新产出的作用。第三,本文的知识转移效应理论分析了知识转移因素对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表明:(1)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效率越高,创新完成得越早;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的企业数越多,创新完成得也越早。(2)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时,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与企业数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知识密集型服务内置时,企业创新效率与企业数之间的关系是反向关系,说明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效率。(3)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与工业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效率越高,工业企业的知识存量增加越多,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越高。(4)当市场上企业数大于某一个值时,企业将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时的创新效率高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内置时的创新效率,表明将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会提高。第四,本文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从需求方和供给方两个角度分别构建创新流系数矩阵,测算并比较7部门对7部门的创新流。两种测算方法得到几乎一致的结论:(1)虽然制造业的规模在扩大,但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外包不足,知识密集型服务的专业化和外部化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单位产出创新嵌入效应有所下降;(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总产出创新嵌入效应大幅提高,其余三部门的总产出创新嵌入效应相对于制造业提高较慢;(4)比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部门对制造业的创新嵌入效应,发现金融业的表现最差或较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表现都很好,居最高或较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直居中,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创新嵌入效应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部门的创新强度和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大小直接相关,也与行政垄断因素有关。总之,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是对制造业的创新嵌入效应不足,且总体上处于下降或没有显着的提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不足,二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规模发展较慢,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不足,三是行政垄断不利于增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市场活力。第五,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对工业创新有显着的正效应,并且对更能代表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数的效应比对专利申请数效应更大,从而更强烈地证明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的正向效应。但是,回归结果也显示中国在工业创新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新产出对研发资本投入的弹性比对研发人员投入的弹性更大,创新更依赖于研发资本投入的增加,说明中国仍然缺乏创新人才;二是国有企业相对缺乏创新效率,因此国有企业比重下降会对创新有正向作用;三是平均受教育程度与创新产出没有显着的关系,可能说明了中国在教育体制、教育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并没有相应带来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导致中国缺乏创新人才。
简晓彬[9](2014)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通过廉价生产要素形成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分工,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然而,制造业产品的大量出口为中国赢得“世界工厂”头衔的同时,并没有实现我国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目标,反而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以及由于资源、能源、环境等刚性约束以及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导致的“贫困化增长”等诸多风险。因此,研究制造业价值链现状及攀升机理,对于明确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推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从价值链攀升现状出发,依次研究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因素、动力与阻力、攀升路径、攀升效率、攀升实例、攀升措施与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界定价值、价值链、价值链攀升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技术密集度分类、生产要素密集度分类、C-D函数产出弹性三种方法对价值链攀升现状进行综合测度,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江苏制造业多数行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运用VAR模型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等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索洛模型及数理经济模型的推演则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生产性服务、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变量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内在机理。运用经济与产业关联分析、博弈论、主成分分析及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对外贸易与地区专业化、FDI与区际产业转移四个层面研究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动力与阻力。研究表明,首先,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偏弱,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是推动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重要动力;其次,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与地区专业化、企业规模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长期看,外贸出口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再次,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区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则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运用系统动力学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路径的分析表明,投入增长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总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制约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水平的重要因素。此外,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及信息化水平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测度表明,三大要素密集度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存在随时期演变的动态差异,基本表现为波浪式曲折攀升模式,反映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过程的非平衡性、非稳定性特征,但蕴含在其中的总体效率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对江苏装备制造业的实例研究表明,江苏装备制造业加工组装能力较强,并具备初步的品牌营销能力,但研发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企业层面的研究表明,徐工集团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主营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价值链中的加工制造及品牌营销环节,而研发创新的利润率偏低。最后,产业规模、生产性服务、技术创新对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外贸出口、产业集群对江苏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从国际国内环境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的结合中总结并提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措施及政策建议。
詹浩勇[10](2013)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前三十多年取得高速发展的中国,当前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在这一过程当中,制造业尽快摆脱要素投入与产品低端锁定、产业竞争力弱、大而不强的困境,实现整体转型和升级,成为最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而问题的真正解决,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因为众所周知,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增加制造业生产的迂回度和知识含量,提升制造业效率和竞争力,以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上述基本认识只涉及到“应该发展”和“发展什么”的问题,而没有涉及到“如何发展”特别是“何地发展”的问题,也就未能真正把握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随着地理因素被纳入主流经济学考察的视野,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状态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因为一个显着的事实是,基于报酬递增和外部性的产业集聚及由此形成的集聚经济圈正有力地推动着一国及其区域的经济增长,并成为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工具。近年来,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显着出现了向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城市中央商务区和制造业园区集聚的趋势。可以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显着规律,成为区域和城市的新兴增长极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产生了积极的外溢效应,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那么,生产性服务业如何在空间上形成合理集聚,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值得重点研究。产业集聚有着颇为久远的理论渊源,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新经济地理理论奠基以来,正式宣告产业的空间分布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主流研究范式。其后,产业集聚的研究领域迅速丰富和扩大,伴随着主要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崛起主导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分支。然而在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中,多只是静态地讨论既有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层面的影响,而很少结合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其主要服务对象——制造业的联系,从产业发展升级动态匹配的视角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作用和对策问题。本文尝试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紧迫要求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何地发展”的问题,以期更好地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理论为基础,以集聚经济圈和城市产业空间演化为现实背景,把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关系与作用的主线,按生产性服务业“为何集聚——怎样集聚——如何促进集聚”的逻辑顺序渐次展开,为以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的合理集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对策。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是理论与文献综述。本部分梳理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演变和最新实践,接着回顾了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的主流方向和进展。进而,概括了生产性服务业及其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互动研究的现状。随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和需要重点突破的几个问题。其次,从理论、实证和对策的角度,回答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三个主要问题,即“为何集聚?怎样集聚?如何促进集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具体来说:第一,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关系,并寻找经验证据,回答“为何集聚”的问题。即在区分制造业价值链中的生产性服务职能基础上,分别探讨功能型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而利用我国城市单元数据,验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效应及其中介渠道,为后续对策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第二,基于城市分类的视角,研究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重点行业和区位分布,回答“怎样集聚”的问题。即把握区域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特征,分别分析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后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内涵,探讨怎样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格局,进而构建城市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机理和一般性分析框架。第三,研究以生产性服务业合理集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政策和建议,回答“如何促进集聚”的问题。产业集聚离不开“有为政府”政策和措施的有力支持。基于当前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的关键性因素,并结合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要求,提出相应的保障政策和建议,为产业集聚提供外部动力。最后是本文的结尾部分,概括主要研究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拓展的可能方向。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为制造业价值链基本性活动服务的功能型服务业通过集聚,在服务业企业产生竞争和协同合作的基础上,为制造业提供了基于商业便利的外部性,其传导机制是降低了制造业的贸易成本,也就是说使制造业取得了一种成本上的剩余。另一方面,为制造业价值链支持性活动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不仅集聚在制造业企业及其集群周边,还体现出向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及其中央商务区集中的趋势。该类型服务业集聚有利于知识的加速生产和积累,并通过知识空间溢出,为制造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而且,伴随着集聚经济圈内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更广的区域范围内提升了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获得了整体经济性。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使制造业取得了一种收益上的剩余。贸易成本的缩减和创新收益的提升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反过来,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将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更高的专业化要求,从而强化后者集聚的规模报酬递增效果,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和集聚程度加深,从而为更新一轮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于是在一种累积循环因果机制中可以实现产业的良性互动。(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效应的发挥,与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密切相关,同时还需要克服阻碍这种外溢跨区域传递的制约条件;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完全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还未体现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明显的推动作用。基于我国城市样本2009年横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确实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的外溢效应,但这种作用只局限于集聚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城市,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发挥对制造业影响的有利作用,需要获得其所在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有力支撑。也就是说,不同区域和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式要有所区别:对于中心城市和工业较发达的城市,可全面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对中小城市,应围绕其主导或者支柱制造业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有侧重地形成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另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也没有体现出显着的对相邻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而服务业的特殊属性、不恰当的区域保护主义和区域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的缺位等都成为制约这种区域间外溢效应的主要因素。因而,需要努力创造破除这些障碍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我国集聚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功能型服务业集聚的贸易成本缩减中介效应来实现的;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还缺乏对制造业的创新驱动作用,这和行业发展规模、集聚区运营管理及基础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相关,合理加快和改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发达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是支持区域全局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的政策着力点。(3)各类城市应根据自身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在加强区域产业合作的基础上,发展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以集聚经济圈为基本单元,并根据其工业化特征和产业结构基础以及区位环境,将其中的城市划分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和后发工业化城市,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向,及城市间怎样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格局。首先,中心城市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甚至服务经济时代,也适宜于集聚高端生产性服务要素。因而,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在于以创新驱动制造业价值链层次的整体提升。为此,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宜采用以城市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圈层式专业化集聚,重点集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兼顾集聚功能型服务业,推动中心城市及集聚经济圈区域范围内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其次,先发工业化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它们的区位环境却决定了高端生产性服务要素集聚还缺乏比较深厚的基础。所以,先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在产业内升级,即提高产业加工程度和附加价值。因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宜发展围绕特定产业集群配套的体系化集聚,并积极与中心城市加强协作,主动接受知识溢出和智力支持,依托若干主要产业集聚区形成合理集聚。第三,后发工业化城市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近年来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中快速发展;然而,这类城市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需实现转型发展,重点关切提高人的素质,妥善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重走发达地区传统工业化弯路。为此,应以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节能与环保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为重点,发展和集聚有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利作用,应着力提升发达区域知识生产和外溢的能力、后发达区域服务要素集聚的设施和制度保障力,及关键性基础制度环境的支持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离不开“有为政府”有效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进一步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作用,我国发达区域需要优化创新集聚环境,营造创新集聚氛围,善用创新集聚成果,协调创新集聚资源布局,提升知识生产和外溢的能力;后发达区域则需要加强现代化交通、通讯网络设施建设,降低服务业要素集聚的商务成本,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夯实区域转型发展的制度基础。而在更根本的层次,需要改善关键性基础制度建设,构建一个良性竞争、健康公平、人尽其才的市场交易环境,提升基础制度环境的支持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以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理论为基础,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系统梳理和归纳,区分了功能型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作用机制,并构造了相关的理论分析模型。同时,基于我国城市一级数据,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作用及其中介效应的经验证据。本文实证研究的贡献之一,是在全国范围城市层面上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对制造业作用效果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则对不同类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从经验证据上进一步印证和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内在原因的认识,这是本文实证研究的又一增量贡献。(2)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出发,基于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创新性地从统一完整的角度划分了三种城市类型,探寻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后发工业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思路,并凝炼了不同类型城市形成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机理与一般性分析框架。上述结构机理和一般性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3)对通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性对策建议,尤其是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体的业态模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例如,从全球绿色创新浪潮的大背景切入,在总结广西南宁商品交易所发展基于循环利用资源的废弃物商品交易有益启示的基础上,将其提升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协同创新的高度,并建议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中积极发展这一新兴交易方式,推进区域制造业绿色转型。又如,建议在城市科技型制造业集聚区全面推进设立各商业银行的科技金融专营支行,为急需资金的科技型制造企业提供注重成长性、面向未来的金融支持;提出推广发展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的“虚拟性”集聚模式,创新对小微制造企业的高效金融支持。对于上述集聚创新,还提出了相关扶持政策的设想。当然,本文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重点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与外溢效应的基础上,关于后者对前者影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同时,文中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横截面分析也可能未能反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变化趋势。另外,对我国不同类型区域和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应用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从而为其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参考。
二、产业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功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业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生态视域下面向产业集群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2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知识生态学解析 |
2.1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与概念模型 |
2.2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 |
2.2.1 系统生态特征 |
(1)战略性。 |
(2)根植性。 |
(3)松散耦合关系。 |
(4)知识依赖性与服务性。 |
(5)制度约束与协调。 |
2.2.2 系统生态功能 |
(1)知识生产。 |
(2)知识流动。 |
(3)价值共创。 |
2.3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内部互动关系分析 |
2.3.1 基于知识功能生态位的主体协同关系 |
2.3.2 基于知识流动的产业耦合共生关系 |
3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 |
3.1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模式 |
3.1.1 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行为主体 |
(1)产业行为主体。 |
(2)科技服务行为主体。 |
(3)主体间互动。 |
3.1.2 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资源集聚与共享 |
3.1.3 生态化发展模式的支撑环境 |
3.2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
(1)共享与交互机制。 |
(2)协同机制。 |
(3)运行监控与反馈机制。 |
(4)制度约束与协调机制。 |
4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模式应用案例 |
4.1 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系统发展背景 |
4.2 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 |
5 结语 |
(2)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 |
1.2.2 高校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 |
1.2.3 交互创新的相关研究 |
1.2.4 外部资源的相关研究 |
1.2.5 现有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知识服务 |
2.1.2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
2.1.3 高校知识服务 |
2.1.4 交互创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开放式创新理论 |
2.2.2 责任式创新理论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2.2.4 理论选择的适切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内涵与历史溯源 |
3.1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 |
3.1.1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被动接受阶段 |
3.1.2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主动迎合阶段 |
3.1.3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互动共创趋势 |
3.2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的逻辑起点 |
3.2.1 高校知识服务的需求形式 |
3.2.2 高校知识服务的供需关系 |
3.2.3 逻辑起点 |
3.3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内涵 |
3.3.1 内涵 |
3.3.2 特征 |
3.3.3 维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
4.1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的模式构成 |
4.1.1 高校知识服务的模式类型与适用性分析 |
4.1.2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要素分析 |
4.2 战略引领层 |
4.2.1 战略引领层的战略内容 |
4.2.2 战略引领层的功能实现 |
4.3 流程操作层 |
4.3.1 流程操作层的设计 |
4.3.2 流程操作层的内容 |
4.3.3 流程操作层的功能实现 |
4.4 能力支撑层 |
4.4.1 能力支撑层的内涵 |
4.4.2 能力支撑层的构成 |
4.4.3 能力支撑层的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促进基于交互创新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实现的外部资源 |
5.1 外部资源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
5.1.1 外部资源的重要性 |
5.1.2 外部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
5.1.3 外部资源的类型 |
5.2 外部资源供给的主体与方式 |
5.2.1 外部资源的供给主体 |
5.2.2 各级政府的外部资源供给 |
5.2.3 知识服务中介机构的外部资源供给 |
5.2.4 竞争对手的外部资源供给 |
5.3 外部资源的的内化机制 |
5.3.1 外部资源的内化位置 |
5.3.2 外部资源的内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服务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取与概述 |
6.1.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概述 |
6.1.2 香港科技大学概述 |
6.1.3 大连理工大学概述 |
6.2 逐一案例描述 |
6.2.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知识服务 |
6.2.2 香港科技大学的知识服务 |
6.2.3 大连理工大学的知识服务 |
6.3 跨案例聚类分析 |
6.3.1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内容与特征 |
6.3.2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战略引领 |
6.3.3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流程操作 |
6.3.4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能力支撑 |
6.3.5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外部资源供给 |
6.4 案例研究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
1.2.2 承接产业转移影响产业优化升级的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内涵 |
2.1.1 产业转移的内涵 |
2.1.2 产业优化升级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
2.2.2 产业优化升级相关理论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 |
3.1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 |
3.2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作用机理 |
3.2.1 区际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的路径 |
3.2.2 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产业优化升级理论模型 |
3.3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机理 |
3.3.1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 |
3.3.2 区际产业转移——要素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 |
3.4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嵌入价值链并逐步攀升的作用机理 |
3.4.1 基于价值链的产业转移 |
3.4.2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嵌入价值链并攀升的作用机理 |
3.5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
3.5.1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
3.5.2 产业集群式转移 |
3.5.3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发展机理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和特征事实 |
4.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4.1.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
4.1.2 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空间分布和专业化优势 |
4.1.3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 |
4.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与分析 |
4.2.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方法和统计数据 |
4.2.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分析 |
4.3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3.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
4.3.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
5.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效应 |
5.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1.2 实证检验 |
5.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
5.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应 |
5.2.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2.2 实证检验 |
5.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5.3 本章总结 |
第6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作用的实证研究 |
6.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价值链嵌入和攀升效应 |
6.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6.1.2 实证检验 |
6.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
6.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效应 |
6.2.1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6.2.2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6.2.3 模型仿真与综合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第7章 西部地区提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正向作用的对策建议 |
7.1 提升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
7.1.1 完善承接地的制度环境 |
7.1.2 强化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支撑环境 |
7.1.3 加强西部省区间承接过程的统筹协调 |
7.2 扩大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 |
7.3 提高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质量 |
7.3.1 科学选择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
7.3.2 丰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
7.3.3 注重传统产业承接后的深化发展 |
7.4 加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落地的稳定性 |
7.4.1 加强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
7.4.2 重塑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和提升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植性 |
第8章 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概念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服务 |
二、服务业 |
三、现代服务业 |
四、高技能人才 |
五、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一、服务学的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
三、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框架 |
第三章 需求导向下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分析 |
一、宏观层面:现代服务业产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
二、微观层面:现代服务业用人单位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三维目标构建 |
一、服务知识: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基础 |
二、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核心 |
三、服务情感: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关键 |
第四章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内容研究 |
第一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知识培养 |
一、课程作为服务知识载体的重要性 |
二、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困境审视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能力培养 |
一、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3I型服务能力模型构建 |
二、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能力培养问题剖析 |
第三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情感培养 |
一、情绪劳动的内涵 |
二、关怀品质是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情感培养的关键 |
三、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关怀品质缺失的现实表征 |
第五章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
第一节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
一、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
二、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弊端及其对新方式的需求 |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
第二节 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对服务知识、能力、情感形成的促进作用 |
一、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
二、现代学徒制对服务知识、能力、情感形成的促进作用 |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方式的实践——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 |
一、深度嵌入工作岗位的实践——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案例 |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实践——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案例 |
第六章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以需求为导向动态设置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 |
一、正确定位:追踪现代服务业特点和趋势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
二、建立维度:采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矩阵建立培养目标维度 |
三、精准设置: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 |
四、优化调整: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机制 |
第二节 以服务知识、能力、情感为核心优化设置人才培养内容 |
一、提高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课程质量 |
二、提升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核心服务能力 |
三、加强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关怀品质培养 |
第三节 以现代学徒制为支撑完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方式 |
一、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制度设计 |
二、建立更加稳定和协调的师徒关系 |
三、加快制定现代学徒制的学徒框架 |
四、对现代学徒制效果实施评价反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本土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目标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五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跨国公司研发投资 |
二、服务经济对产业创新的影响 第二章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背景 |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 |
第二节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特征 |
一、总体特征 |
二、投资区位特征 |
三、区位选择的相关性分析——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例 第三章 本土制造业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关联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现状与特点 |
第二节 FDI与东道国市场的多层次关联机制 |
第三节 服务业嵌入本土制造业吸收跨国研发投资外溢的机理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影响本土制造业吸收外资研发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网络为载体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人力资本服务为载体的影响机制 |
第三节 创新中介为载体的影响机制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本土制造业吸收外资研发外溢的机制检验 |
第一节 理论假说 |
第二节 模型的提出与建立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二、研发投入存量的测算 |
第三节 回归分析与结论 |
一、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
二、实证结果 |
三、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
(6)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特征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回顾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方法 |
2.1.1 空间基尼系数 |
2.1.2 区位商 |
2.1.3 EG指数 |
2.2 数据来源 |
3 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分析 |
3.1 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整体发展态势 |
3.2 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分析 |
3.2.1 空间集聚分析 |
3.2.2 专业化水平测度 |
3.2.3 集聚结构研究 |
4 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成因 |
4.1 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
4.2 回归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7)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关于GVC及其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1 GVC及其治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1.2 GVC治理模式及其演进的相关研究 |
2.2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
2.2.1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影响因素 |
2.2.2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
2.3 GVC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
2.3.1 GVC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 |
2.3.2 嵌入GVC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
2.4 NVC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
2.5 简要评价 |
第三章 嵌入GVC的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 形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GVC治理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 |
3.1.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3.1.2 GVC治理视角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 |
3.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2.1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整体特征 |
3.2.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的定量测度 |
3.3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产业集群整体位于GVC低端环节 |
3.3.2 创新能力薄弱,自有品牌缺失 |
3.3.3 企业间协作程度较低,竞争失序 |
3.3.4 产业集群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难以持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工艺和产品升级 |
4.1 引言 |
4.2 GVC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 |
4.2.1 GVC的驱动机制 |
4.2.2 不同GVC治理模式下的产业集群升级前景 |
4.3 嵌入GVC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选择 |
4.3.1 嵌入GVC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一个综合性分析 |
4.3.2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
4.4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
4.4.1 深化OEM与产业集群工艺升级 |
4.4.2 转型ODM与产业集群产品升级 |
4.5 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突破条件及升级路径 |
5.1 引言 |
5.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 |
5.2.1 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 |
5.2.2 跨国公司的市场控制 |
5.3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理论模型分析 |
5.3.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5.3.2 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条件 |
5.3.3 产业集群突破功能升级障碍的影响因素 |
5.4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实现路径 |
5.4.1 构建NVC体系——发挥集群和政府层面的本土优势 |
5.4.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吸纳高端要素,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5.5 进一步的讨论 |
5.5.1 NVC对接GVC:均衡型GVC中的功能升级 |
5.5.2 理论模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VC构建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集群和政府层面 |
6.1 引言 |
6.2 本土市场优势与NVC构建 |
6.3 NVC的构建模式 |
6.3.1 核心企业主导型NVC构建模式 |
6.3.2 专业化市场型NVC构建模式 |
6.4 NVC下产业组织体系优化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4.1 核心企业主导型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4.2 专业化市场型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5 NVC下社会资本增加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6 NVC下公共政策调整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6.7 案例分析 |
6.7.1 案例分析之一 |
6.7.2 案例分析之二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NVC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企业层面 |
7.1 引言 |
7.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
7.2.1 NVC下产业集群吸纳高端要素的渠道——生产者服务业集聚 |
7.2.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
7.2.3 理论模型分析 |
7.3 实证分析 |
7.3.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 进一步的讨论: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与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
7.5 案例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对策建议 |
8.1 全文总结 |
8.2 对策建议 |
8.2.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8.2.2 集群层面的建议 |
8.2.3 企业层面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作用研究: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关注的问题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主要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
2.2 中国服务业发展总体分析及国际比较 |
2.3 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总体分析 |
2.4 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各部门中间投入作用分析 |
2.5 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省际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作用:专业化效应 |
3.1 分工、专业化与创新关系 |
3.2 专业化效应的内涵和机理 |
3.3 人力资本分解效应:一个理论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作用:知识转移效应 |
4.1 引言 |
4.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工业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特性、阶段 |
4.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企业知识转移效应的涵义、经济逻辑及影响因素 |
4.4 理论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作用:创新嵌入效应 |
5.1 创新嵌入效应的内涵和机制 |
5.2 产品嵌入型创新流测算方法的演进及相关应用 |
5.3 创新嵌入效应测算 |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作用: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型、变量及数据 |
6.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政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价值链概念 |
2.2 中国式价值链微笑曲线 |
2.3 制造业升级理论 |
2.4 国际分工理论 |
2.5 权变理论 |
2.6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瓶颈 |
3.1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现状分析 |
3.2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因素分析 |
3.3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瓶颈制约 |
3.4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理论模型 |
3.5 小结 |
4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动力与阻力 |
4.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
4.2 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
4.3 对外贸易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
4.4 FDI 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
4.5 小结 |
5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路径及优化 |
5.1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变量 |
5.2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动力学系统及变量设置 |
5.3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动力学流图 |
5.4 制造业升级系统动力学仿真与优化 |
5.5 中国式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路径 |
5.6 小结 |
6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 |
6.1 评价模型 |
6.2 评价标准设定 |
6.3 地区层面的评价 |
6.4 行业层面的评价 |
6.5 小结 |
7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实例——以江苏装备制造业为例 |
7.1 江苏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
7.2 江苏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现状 |
7.3 江苏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动力与阻力 |
7.4 小结 |
8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措施与政策 |
8.1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措施 |
8.2 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政策建议 |
8.3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综述 |
2.1.1 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 |
2.1.2 产业升级和转型理论 |
2.2 产业集聚的理论拓展与应用研究 |
2.2.1 制造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2.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2.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 |
2.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
2.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
2.4 小结 |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关系 |
3.1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集聚的基本含义和机理 |
3.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和分类 |
3.1.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含义和成因 |
3.2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
3.3 功能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关系 |
3.3.1 制造业基本性活动外包与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发展 |
3.3.2 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机制与关系 |
3.4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关系 |
3.4.1 制造业支持性活动外包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发展 |
3.4.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知识溢出的渠道 |
3.4.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模型分析 |
3.4.4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与集聚经济圈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 |
3.5 小结 |
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的对象区域和行业 |
4.1.1 区域 |
4.1.2 行业 |
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作用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
4.2.1 变量的选取 |
4.2.2 模型选择与估计 |
4.2.3 模型结果分析 |
4.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作用的中介效应分析 |
4.3.1 变量选取 |
4.3.2 样本及数据的选择 |
4.3.3 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4.3.4 中介效应模型估计及检验 |
4.3.5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城市分类研究 |
5.1 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5.1.1 中心城市的经济基础与区位禀赋 |
5.1.2 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与内涵 |
5.1.3 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行业与区位 |
5.1.4 案例分析: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5.1.5 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结构机理 |
5.2 先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5.2.1 先发工业化城市的经济基础与区位禀赋 |
5.2.2 先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与内涵 |
5.2.3 先发工业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行业与区位 |
5.2.4 案例分析:柳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5.2.5 先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结构机理 |
5.3 后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发展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5.3.1 后发工业化城市的经济基础与区位禀赋 |
5.3.2 后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目标与内涵 |
5.3.3 后发工业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行业与区位 |
5.3.4 案例分析:防城港市制造业转型发展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5.3.5 后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结构机理 |
5.4 小结 |
6. 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与建议 |
6.1 发达国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及启示 |
6.1.1 积极实施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 |
6.1.2 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城市氛围 |
6.1.3 注重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制度支撑 |
6.1.4 启示意义 |
6.2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的政策与措施着力点 |
6.3 提升发达区域知识生产和外溢能力的政策与建议 |
6.3.1 增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创新能力 |
6.3.2 有效拓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投融资渠道 |
6.3.3 加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态新型集聚的支持 |
6.3.4 为创意阶层集聚提供优良的城市功能和环境 |
6.3.5 协调优化经济区域内创新资源的布局 |
6.4 提升后发达区域服务要素集聚设施和制度保障力的政策与建议 |
6.4.1 建设完善现代化交通和通讯网络设施 |
6.4.2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投资环境 |
6.4.3 稳步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
6.4.4 优化经济和产业科学发展的制度基础 |
6.5 提升关键性基础制度环境支撑力的政策与建议 |
6.5.1 培育多元化服务业竞争主体 |
6.5.2 努力加强和改善信用制度建设 |
6.5.3 寻求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
6.5.4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 |
6.6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产业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功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生态视域下面向产业集群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研究[J]. 黄晓琼,徐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03)
- [2]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D]. 张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3]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 崔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研究[D]. 王岚. 天津大学, 2019(06)
- [5]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本土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研究[D]. 韦雯.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2)
- [6]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特征与成因[J]. 任国岩,蒋天颖. 经济地理, 2015(05)
- [7]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 曹东坡. 南京大学, 2015(01)
- [8]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创新作用研究:理论与实证[D]. 吕民乐. 南京大学, 2014(04)
- [9]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简晓彬.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詹浩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