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数字看万向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张玉皓[2](2021)在《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故障分析及在线监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力生产的主要设备,作为能量转换和输出的中间环节,其轴系在蒸汽和电磁力矩的作用下产生弹性角变形和扭转振动,可能诱发轴系疲劳损伤。本文以轴系弯扭振动模型为基础,通过在线工作变形分析评估轴系安全性,提出了更加准确的扭振测量方法,开发了扭振监测和安全性分析系统,研究成果有助于避免扭转振动故障造成机组严重损伤、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首先,分析并建立叶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固有特性分析,利用动能等效方法,给出了长叶片轴段在扭振建模中的刚性盘等效条件。推导了Timoshenko弯扭梁轴单元模型,系统模型考虑了弹性支承、刚性支承的影响,以及陀螺力矩的作用,建立了轴-盘-支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轴系的弯扭振动固有特性。利用矢量叠加原理构建轴截面同步旋转向量,用于分析旋转轴系扭振或弯扭振动的调制特征。其次,通过轴系危险截面与典型结构应力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轴系的安全性分析。利用惯性单元和弹性单元建立的轴系扭振模型,进行轴系截面安全性分析;对于轴系典型结构,利用内嵌有限元工具组件的方式,建立典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导入实测扭转载荷数据,对典型轴系部件进行在线应力分析。实现轴系危险截面与典型部件结构的安全性分析。再次,考虑到旋转运动和扭转振动具有相同的物理量纲,可实现转角和扭角的同源测量,提出了广义增量编码器模型的扭振测量方法。利用编码盘半周期角序重构,不改变整周期分度角的特点,提出了双周期的瞬时角速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硬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一倍扭振信号采样率,避免带宽闲置现象。并从信号采样的角度解释了扭振信号的非对称失真和非对称采样的现象。分析了位移测量型的增量编码器的输出调频-调幅信号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等周期高差测距型编码器模型用以实现弯扭振动的测量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的方式对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结合核电汽轮机组的扭振监测与分析的工程应用需求和已有的工程经验,整合本文研究内容进行了工程技术的转化。研发了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在线监测与分析的成套装置。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扭振监测需求,引入数据中台和组态页面的开发模式,并采用时序数据库重新构建了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功能与数据灵活组合配置,实现扭振监测装置的功能扩展。
赵智昌[3](2021)在《汽车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本身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汇集而成的系统工程。万向节作为其中承担着转向和驱动功能的关键零部件,其制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汽车运行的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汽车运行时由于万向节故障而产生事故的概率,因此实现万向节高质量的制造和维护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为了提高万向节从生产制造到后期维护的质量与效率,建立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多维数字孪生模型,以期通过在虚拟空间中模拟等速万向节生产活动降低生产成本,使得数字孪生系统具备故障预测、数据分析和控制诊断等能力。同时实现闭环数据在数字孪生模型和物理实体间的双向流动,使生产、制造及后期运行产生的数据得到合理利用,赋予数字孪生模型自我迭代优化的能力。本文基于CATIA三维CAD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建立了等速万向节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解决了产品设计效率与客户个性化需求之间的耦合问题,在万向节产品标准化和生产加工过程柔性化之间达到了相对平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系统框架,将其分为系统层、数据层和功能层三层;建立了基于闭环全生命周期的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2)运用Socket通讯技术构建等速万向节传感器数据管理系统,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等速万向节进行仿真测试和优化设计。借助算法对等速万向节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实现了对等速万向节的故障诊断功能。(3)基于CATIA三维设计软件平台,结合组件应用架构技术,开发了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选型平台。
辇红博[4](2021)在《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战争中火炮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炮弹的发射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维护炮膛身管的内部环境得到更多的重视。炮膛身管内的积碳不能得到彻底清除会引起内膛腐蚀甚至影响炮弹发射精度。由于炮管口径太小、身管过长,内部阴阳线凹凸槽构造造成膛内清洁困难。传统人力清洁炮膛身管费时费力,由于膛内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又加大了炮膛清洁机器人模型构建的难度,国内、外针对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的设计资料并不丰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炮膛自动清洁机器人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建立炮膛自动清洁机器人三维模型完成了炮膛自动清洁机器人的结构设计,通过机械加工、3D打印等方式装配实验样机。针对管道机器人的运动特点,分别介绍四种常用变径机构的原理及各自优缺点,对他们进行力学特性分析,最终确定了采用弹簧预紧变径机构作为机身自适应调整机构。根据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在Adams中分别进行变径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以及轮壁接触良好时机器人运动分析和轮壁接触不良时机器人运动分析,验证了机身结构设计合理性和稳定性。针对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的清洁液喷淋、清洗问题,本文从水射流的基本理论出发,考虑了喷孔内部结构对射流清洗特性的影响,并以圆柱型喷嘴内流道为基础,建立水射流喷孔模型并结合κ-ε湍流模型,分析喷头中不同参数的喷孔结构以及压力条件对水射流喷淋、清洗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实验方案,测试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喷头射流特性,对比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数值模拟仿真结果的合理性。最后,本文对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廖启毅[5](2020)在《基于双目视觉图像处理的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检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道路交通出行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对道路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高等级路面的主要形式,在我国道路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料的几何性质主要是指集料的粒径大小和几何形状,沥青混凝土集料的几何性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级配设计和路用性能、耐久性等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利用双目视觉对混凝土集料的几何特征相关参数进行了检测,开发了基于双目视觉图像处理的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检测平台,并进行了实际应用,与传统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论文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路用碎石集料模型恢复方法,分析了双目视觉的理论模型和实现方法,对双目视觉的关键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图像采集时的光照条件、外界干扰、集料本身性质等因素,提出了用于集料几何特征检测的图像采集方法以降低由于采集图像造成的误差,利用张氏标定法标定摄像机,利用畸变矫正、立体矫正等图像处理方法对被测物体的数字图像进行了处理,提出了双目视觉的集料模型恢复方法。利用双目视觉恢复了集料表面的三维模型,为集料几何特征的进一步提取奠定了基础。论文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集料粒径检测方法,研究了双目视觉的物理模型,通过摄像机模型和标定参数计算确定了每单位长度的测点分布数量,利用图像增强、阈值分割等方法提取集料的数字图像特征信息,并结合三维模型来计算集料的粒径,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论文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图像处理的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检测方法,利用双目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集料的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将集料三维模型数字图像化,通过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图像形态学的方法对集料数字图像进行处理,提取集料的几何特征信息。进行了检测平台的搭建。基于双目视觉的基本原理和集料几何特征的提取方法,设计了基于双目视觉图像处理的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检测平台,包括集料图像采集硬件装置的设计与构建和图像处理算法和软件的设计。对检测平台进行了实际的工程应用,利用设计的集料几何特征检测平台对集料的几何特征进行了实地检测,恢复了集料的表面三维模型,提取了路用碎石集料的几何特征信息,并与传统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对路用碎石集料的几何特征信息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进行了工程应用。
徐超[6](2020)在《基于MEMS传感器的姿态解算误差修正算法研究》文中指出三维空间姿态信息是反映物体实时所处状态的重要参数信息,姿态测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工业控制以及民用消费电子中。基于MEMS传感器的姿态测量技术因其成本低、功耗低、重量轻的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民用消费类电子的姿态测量。但是由于消费级MEMS传感器精度较低,传统的姿态解算算法所解算的姿态角度容易发生偏移,造成姿态角度解算误差不断增大。本文在欧拉角度法、方向余弦法以及四元数法等姿态解算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姿态角度解算存在角度稳态漂移、快速运动时存在延时及误差大以及自适应调节能力弱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姿态角度解算存在角度稳态漂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RMA模型-卡尔曼滤波的四阶龙格库塔姿态修正算法。算法首先建立了MEMS陀螺仪漂移数据的ARMA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ARMA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对MEMS陀螺仪ωx、ωy、ωz数据进行修正;针对四元数法直接进行数字积分解算姿态导致的误差累积问题,引入了基于四元数的四阶龙格库塔算法,对于修正后的数据进行姿态解算。通过Matlab实现了本文提出的修正算法与未经修正算法处理解算的姿态角度稳态漂移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抑制了姿态角度稳态漂移。(2)针对快速运动时姿态解算存在延时及误差大的问题,单陀螺仪解算的姿态角度精度无法满足要求,本文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姿态解算算法进行改进和对比研究。根据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强计等三种传感器频域互补特性,通过建立非线性观测器修正陀螺仪漂移误差,并结合了基于四元数的四阶龙格库塔算法进行姿态解算,建立了基于四元数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姿态融合算法(Quaternion Nonlinear Complementary Filter,QNCF)。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的梯度下降姿态融合算法(Quaternion Gradient Descent,QGD)。利用数据集对QNCF以及QGD算法进行实验,并与基于单MEMS传感器的姿态算法解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QNCF算法解算姿态延时较短,解算姿态角度精度较高。(3)针对QNCF算法中非线性观测器的调节系数为固定值无法实时调节,自适应调节能力较弱的问题。本文利用Elman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具有存储内部状态使其具备映射的动态特征功能的特点,提出了基于Elman NN补偿四元数非线性互补滤波姿态修正算法(Elman NN-QNCF)。设计了Elman NN-QCNF姿态解算模型以及Elman NN误差补偿模型。针对NN训练存在收敛速度慢及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问题,引入了Levenberg-Marquardt(L-M)NN学习算法。针对因NN预测存在一定误差噪声,引入了一维中值滤波算法对NN补偿后的姿态信息进行去噪处理。实验将Elman NN-QNCF算法与QNCF、QGD算法解算的姿态信息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表明了Elman NN-QNCF算法姿态解算误差小,姿态解算的延时短,自适应调节能力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对于解决姿态解算中存在的角度稳态漂移误差、快速运动时姿态解算延时长及角度解算精度低、自适应调节能力弱等问题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对于提高低成本MEMS传感器姿态测量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杨恺[7](2020)在《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问题研究 ——以数知科技并购BBHI为例》文中提出民营企业强,国民经济强;国民经济强,中国强。我国民营企业有9000多万户,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无论是从地位作用来看,还是从实际贡献看,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具有现实意义。在整合民营企业上下游、打通民企全链条、增强民营生产能力、增强民企盈利能力从而推动民企形成规模经济,使民企活力充分迸发,跨境并购无疑成为了一项有利的资本运作方式。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民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民企国民地位的不断提高,民企跨境并购的热度不断高涨。但是,我国民企在对外直接进行跨境并购时仍然面临着审批流程繁琐、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方式少、融资工具单一、支付方式单一、融资人才稀缺等束缚和障碍,以及保护主义抬头、信任赤字、全球经济遇冷等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如何冲破束缚打破障碍从而提高跨境并购的成功率,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数知科技设立并购基金进行跨境并购的方式进行研究。对该案例交易过程、融资安排、影响因素等进行详细阐述。首先,设立并购基金,借助并购基金丰富的并购资源和经验,帮助上市公司克服了并购过程中巨大的资金来源问题、降低了跨境并购面临的财务、法律、资金监管等问题,提高了跨境并购的成功率;其次,此次跨境收购基于杠杆收购原理,利用利息可以抵税的原理,降低了融资成本;然后,采用股票质押的方式进行资金担保;最后,双方在支付问题上采用Earn-out支付方式引进对赌协议,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跨境并购时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而且为融资争取了时间窗口,缓解了支付和融资压力,降低了支付风险和成本,为此次跨境并购成功保驾护航。通过研究表明,通过设立并购基金进行民企跨境并购,可以适当解决民企跨境并购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工具单一等问题,同时股票质押+Earn-out的支付方式,为融资争取到了时间窗口以及为支付进行担保,为此次跨境并购成功加了双保险。通过分析,“并购基金+股票质押+Earn-out支付方式”这套融资组合拳运作模式清晰,风险预期可控,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希望这种模式能为以后民企跨境并购提供一定的参考。
韦梦圆[8](2020)在《中药原材料自动投料机器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的中药厂原材料投料前处理车间原料从运输至药厂,净选、入库、出库、洗切原料处理、投料过程以人工叉车工作为主,人工投料效率低、人工劳动繁琐、安全性差且不能及时处理中药原材料投料产生的扬尘。对中药材物流进行合理地科学性设计,完善中药材原材料合理的投料规划方案,是确保中药医药最后药效质量的保障之一。中药领域发展在中药生产自动化、中药原材料物流仓储、中药材智能化控制等方面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研究移动投料机器人在中药材原料生产物流系统的系统布局、系统平衡、生产调度和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对提高中药材原料配料、运料、投料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药品产能、质量和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山东某中药公司投料车间生产改造项目,研究并设计了面向中药材原材料得投料机器人,结合理论与实践,对投料机器人机械架构、控制系统搭建、控制算法、投料系统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实现投料机器人整体投产研究与应用。本文在中药厂投料车间实地调研后,针对中药厂生产投料间投料任务需求和生产间环境问题,对投料机器人机械结构采用模块化分区设计,结构包括夹抱机构、翻转投料机构与吸尘机构。根据投料生产间规划与自动化路线规划,机器人选用磁导引方式的移动载体,并构建对角双舵轮驱动模块,完成驱动模块设计。最后根据性能需求对其他零部件进行选型设计。根据投料机器人机械本体设计与功能需求,进行其控制系统硬件搭建。完成基于ARM的STM32芯片中央控制器、硬件磁传感器与避障传感器设计选型,并搭建其硬件控制思路。设计舵轮电机控制模块,分析与确定舵轮移动控制策略并对舵轮模块控制进行硬件选型与硬件分析。最后针对机器人投料部分,进行夹紧动作控制模块与自动投料控制模块硬件设计,分析夹紧模块控制逻辑与自动投料模块控制逻辑,完成直流伺服电机驱动设计。在控制系统硬件搭建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根据生产现场环境设计最佳投料自动化路线,针对自动化路线空间狭小、流转车间多等问题,对运行在自动化路线投料机器人的双舵轮行走进行运动模型分析,确定行走寻径双舵轮运动采用经典PID控制算法,利用经验值试凑法进行PID参数整定,并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响应,结果表明PID算法可以有效改善机器人行走寻径过程。根据整体的投料运行及管理搭建了中药材投料系统总框架,并介绍该投料系统的搭配逻辑与工作流程。最后概述总结投料机器人设计参数,并对投料机器人移动运行寻径系统及停车定位准确度进行实验测试、实验记录与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投料机器人停车定位准确路为100%,停车最大波动0.02m,定位误差小于2.5%,行走运行系统稳定性、准确性、鲁棒性及停车定位准确度均达到实际生产需求。
吴瑞元[9](2020)在《数字编码超表面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超表面可视为二维形态的电磁超材料,由多个亚波长尺度的单元按照周期性或准周期性地排列而成,能实现对电磁特性的灵活调控。相比于三维超材料,超表面拥有体积小、质量轻、造价低、易共形和易集成等优点。传统超表面的电磁参数是连续调控的,因此可被称为“模拟超表面”。2014年,崔铁军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数字编码超表面”的概念,用离散的数字状态表征电磁特性,用相应的编码序列或编码图案调控电磁波,简化了超表面的设计流程,降低了设计难度,并提供了更多新颖的数字化调控方法。更重要的是,数字编码超表面建立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可将数字信息论和信号处理中的理论方法用到超表面的设计中。结合有源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数字编码超表面实现了对电磁信息的实时调控,进一步提升了其在未来新型通信系统、成像系统和雷达系统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数字编码超表面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包括理论分析、单元设计和功能创新等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如下:1)在透射式超表面尤其是数字编码超表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研究,首先提出一种新型双频段的透射式超表面单元,可同时工作于以12GHz和18GHz为中心频率的频段中,且互不影响。根据此单元设计了高增益双频段透射阵天线。基于一种多层级联超表面结构,实现了超宽带1比特透射式数字编码超表面,其1比特相位响应覆盖了整个X波段,显着提升了透射式数字编码超表面的工作带宽。该设计不仅可以在宽频带内实现波束赋形,还能实现波束偏折角度随频率进行一定范围的扫描。2)通过同时调控反射和透射系数,提出了全新的反透射幅相联合编码的概念。将全反射和全透射分别定义为1比特幅度编码数字态“0”和“1”,并与相位编码联合,提升了数字编码超表面所蕴含的信息量,实现了电磁信息的全空间调控。基于此理论提出了极化控制和有源器件控制两种调控方式,可同时或分时地调控反射和透射的电磁信息。3)将透射幅度引入数字编码超表面的设计中,提升了电磁调控能力。首先提出一种各向同性幅相可控数字编码超表面单元,能独立调控主极化透射幅度和相位,无需改变极化状态。基于此单元实现了幅度全覆盖相位1比特和3比特超高透射率数字编码超表面。进一步将其升级为各向异性,x极化和y极化的透射幅度和相位均可独立调控,且工作频段可根据尺寸范围进行调整。全波仿真和实测结果均验证了数字化多波束调控、极化可重构的多焦点聚焦等新颖功能。4)从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复数编码的概念,将电磁波相位信息中整个复数部分作为编码状态,制定了全新的加法定理规则。在微观层面,加法定理表示两个编码单元所蕴含信息的相加;在宏观层面,可利用加法定理实现多功能数字编码超表面,即多种功能同时在同一阵面无互扰叠加。由于仅依靠相位编码即可实现复杂辐射,因此在可编程数字超表面中具有重要意义。数值仿真和测量结果验证了该定理的可行性。
吴子彦[10](2020)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法律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数据结构模型。因其具有极强的防伪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融活动中,作为分布式记账工具为金融活动开展提供信用基础。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性与票据交易的要式性、无因性高度契合,有助于在技术层面上防控票据业务风险。因而在当前的票据市场,尤其是电子票据市场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主体逐渐多样化,市场监管与风险防范难度也在不断上升。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目前市场上典型的区块链票据业务的概念、底层技术、特征、比较优势与应用流程,并进而判断区块链票据市场将会出现大规模增长,基于市场的不成熟判断对其进行法律风险防范具有必要性。本文梳理了目前我国在规范票据市场方面的基础性立法工作成果,但也指出由于法律法规制定年代久远,且囿于立法滞后性的缺陷,当前立法工作未能针对新形势下、应用了新技术的电子票据市场提供立法供给,使得该领域内存在立法空白,市场监管无法可依。同时,本文总结了当前区块链票据市场上较为突出的三个法律风险,即票据真实性法律风险、智能合约法律风险和平台法律风险。此外,本文认为以《票据法》为代表的票据业务监管法律制度和以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代表的一系列规范新技术、新市场的立法文件存在有立法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立法层级较低、主体权责不明、权利救济程序缺失以及未能调动市场自律等问题,不利于国家监管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本文结合比较法经验,提出了三条主要应对建议,包括:修改和完善立法,将电子票据专项规定纳入《票据法》,提高监管立法层级;根据当前监管模式,发挥市场主体能动性,构建行业自治机制;以及借鉴域外经验,全面引入监管沙盒制度。
二、从数字看万向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数字看万向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故障分析及在线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系扭振系统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响应分析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3 振动测量原理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4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在线监测装置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轴系振动系统建模及固有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叶盘振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2.2.1 叶盘振动系统模型 |
2.2.2 叶盘振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2.2.3 叶盘结构的刚性盘等效方法 |
2.3 轴-盘-支承振动系统特性分析 |
2.3.1 轴-盘-支承系统的基本单元模型 |
2.3.2 轴-盘-支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及固有特性分析 |
2.3.3 基于旋转向量的轴系振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轮机组轴系扭振响应及安全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扭振响应分析 |
3.2.1 轴系扭振响应分析方法 |
3.2.2 蒸汽和电磁力矩计算 |
3.3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安全性分析 |
3.3.1 危险截面的确定 |
3.3.2 轴系典型结构在扭振作用下的应力分析 |
3.3.3 转轴扭转疲劳损伤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增量编码器在扭振在线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广义增量编码器瞬时角速度计算的扭振测量 |
4.2.1 广义增量编码器模型及瞬时角速度计算方法 |
4.2.2 扭振信号提取方法的适用条件 |
4.2.3 扭振信号在线提取流程与仿真分析 |
4.3 等周期高差测距型增量编码器的弯扭振动测量 |
4.3.1 等周期高差测距型增量编码器模型 |
4.3.2 瞬时角速度对弯振频率的调制许用条件 |
4.3.3 弯扭振动提取流程及仿真分析 |
4.4 弯扭振动测量的试验验证 |
4.4.1 增量编码器瞬时角速度计算的扭振测量实验 |
4.4.2 等周期高差测距型增量编码器弯扭振动测量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扭振在线监测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扭振在线监测装置的工程设计与开发 |
5.2.1 总体构架设计 |
5.2.2 功能设计与技术开发 |
5.2.3 硬件平台的工程设计 |
5.2.4 软件与数据平台的工程设计 |
5.3 扭振在线监测装置功能测试及应用 |
5.3.1 性能测试与功能验证 |
5.3.2 工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汽车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字孪生研究现状 |
1.3 数字孪生产品全生命周期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 |
2.1 汽车等速万向节简介 |
2.2 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概述 |
2.2.1 等速万向节产品全生命周期 |
2.2.2 等速万向节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模型系统框架 |
2.3 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相关技术 |
3.1 等速万向节三维实体参数化设计技术 |
3.1.1 三维参数化设计技术概述 |
3.1.2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参数设计计算 |
3.2 数据传输技术 |
3.3 仿真分析技术 |
3.4 故障预测诊断技术 |
3.4.1 集合经验模态 |
3.4.2 极限学习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的应用及开发 |
4.1 等速万向节三维实体建模 |
4.2 状态监测\实时控制 |
4.3 仿真分析\优化设计 |
4.4 故障预测\故障诊断 |
4.5 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选型平台开发 |
4.5.1 基于CATIA软件的定制化开发环境介绍 |
4.5.2 开发环境搭建 |
4.5.3 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 |
4.5.4 建模过程关键功能实现 |
4.5.5 选型系统界面设计 |
4.5.6 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选型平台搭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炮管清洗技术概况 |
1.2.2 国内外管道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系统的总体方案 |
2.1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原理 |
2.2 炮膛清洗机器人清洁液清洗、喷淋系统 |
2.3 擦洗作业基本工作过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运动特性分析 |
3.1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变径机构组成 |
3.2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变径机构力学分析 |
3.2.1 作业姿态与封闭力的关系 |
3.2.2 弹簧产生的封闭力计算 |
3.2.3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拖动力的计算 |
3.3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运动学仿真分析 |
3.3.1 变径机构运动学分析 |
3.3.2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管内运动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射流清洗方法研究 |
4.1 清洗原理及喷头结构 |
4.2 水射流清洗基本理论 |
4.2.1 水射流分类 |
4.2.2 水射流流动状态 |
4.2.3 水射流结构组成 |
4.2.4 水射流冲击力 |
4.3 喷孔工作原理 |
4.3.1 喷孔的流道模型 |
4.3.2 影响射流清洗效果的几个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射流清洗湍流数值计算及实验研究 |
5.1 数值计算流程 |
5.2 基于Fluent的喷孔流场计算模型以及求解方法确定 |
5.2.1 Fluent求解器模型的选择 |
5.2.2 水射流喷孔湍流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5.2.3 计算区域网格划分 |
5.3 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 |
5.3.1 压力速度耦合计算方法 |
5.3.2 流场边界条件设置 |
5.4 流场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4.1 入口直径对清洗性能影响 |
5.4.2 入口收缩角对清洗性能影响 |
5.4.3 直线段长度对清洗性能影响 |
5.4.4 出口扩张角对清洗性能影响 |
5.4.5 压力对清洗性能影响 |
5.4.6 喷孔射流流量与射程分析 |
5.5 喷淋实验研究 |
5.5.1 实验装置 |
5.5.2 实验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双目视觉图像处理的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路用碎石集料三维模型恢复研究 |
2.1 双目视觉原理介绍 |
2.1.1 人眼原理介绍 |
2.1.2 双目视觉原理 |
2.2 图像误差 |
2.2.1 图像采集误差 |
2.2.2 摄像机体系误差 |
2.3 摄像机标定 |
2.3.1 摄像机参数 |
2.3.2 摄像机坐标转换体系 |
2.3.3 摄像机标定方法 |
2.4 图像矫正 |
2.4.1 图像灰度化 |
2.4.2 图像噪声抑制 |
2.4.3 图像畸变矫正 |
2.4.4 图像立体矫正 |
2.5 立体匹配 |
2.6 集料表面模型恢复 |
2.6.1 摄像机标定 |
2.6.2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提取 |
3.1 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 |
3.1.1 集料的定义及描述 |
3.1.2 集料的几何特征 |
3.1.3 集料几何特征的传统检测方法 |
3.2 路用碎石集料表面特征的数字图像描述 |
3.3 路用碎石集料数字图像增强 |
3.4 路用碎石集料图像分割 |
3.5 路用碎石集料图像形态学分析 |
3.5.1 连通域计算 |
3.5.2 最小外接矩形标记 |
3.6 几何特征分析 |
3.7 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提取 |
3.7.1 图像处理 |
3.7.2 图像运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双目视觉图像检测系统 |
4.1 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检测的硬件系统构成 |
4.2 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检测的软件系统构成 |
4.2.1 程序模块与功能 |
4.2.2 开发软件介绍 |
4.2.3 程序功能介绍 |
4.3 检测系统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案例 |
5.1 工程项目概况 |
5.1.1 工程项目背景 |
5.1.2 路面工程改造方案 |
5.1.3 工程项目路用集料性质及配合比 |
5.2 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检测 |
5.2.1 集料取样方法 |
5.2.2 集料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和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MEMS传感器的姿态解算误差修正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EMS陀螺仪研究现状 |
§1.2.2 基于MEMS传感器的姿态测量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姿态测量的理论基础 |
§2.1 MEMS姿态测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1.1 MEMS陀螺仪工作原理 |
§2.1.2 MEMS加速度计工作原理 |
§2.1.3 MEMS磁强计工作原理 |
§2.2 常用坐标系以及姿态测量坐标系的建立 |
§2.2.1 常用坐标系 |
§2.2.2 姿态测量坐标系的建立 |
§2.3 姿态解算算法分析 |
§2.3.1 欧拉角度法 |
§2.3.2 方向余弦法 |
§2.3.3 四元数法 |
§2.3.4 三种姿态解算算法的分析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RMA模型-卡尔曼滤波的四阶龙格库塔姿态角度稳态漂移修正 |
§3.1 基于ARMA模型-卡尔曼滤波的四阶龙格库塔姿态修正算法模型设计 |
§3.2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实验平台 |
§3.3 MEMS陀螺仪漂移误差的ARMA模型建立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ARMA时间序列模型理论基础 |
§3.3.3 ARMA模型定阶与参数估计 |
§3.3.4 ARMA模型建模结果分析 |
§3.4 基于ARMA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及参数确定 |
§3.4.1 卡尔曼滤波算法理论基础 |
§3.4.2 卡尔曼滤波算法修正陀螺仪漂移误差的模型建立 |
§3.4.3 算法参数的确定 |
§3.5 基于四元数的四阶龙格库塔姿态解算算法 |
§3.6 实验效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MEMS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姿态解算延时及误差修正 |
§4.1 数据融合算法理论基础 |
§4.2 基于四元数的梯度下降姿态数据融合算法 |
§4.2.1 梯度下降算法理论基础 |
§4.2.2 基于四元数的梯度下降数据融合算法模型 |
§4.2.3 基于四元数的梯度下降姿态融合算法实现过程 |
§4.3 基于四元数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姿态数据融合算法 |
§4.3.1 互补滤波算法理论基础 |
§4.3.2 基于四元数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姿态融合算法模型 |
§4.3.3 基于四元数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姿态融合算法实现过程 |
§4.4 实验效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lman神经网络补偿四元数非线性互补滤波的姿态修正算法 |
§5.1 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 |
§5.1.1 神经元模型 |
§5.1.2 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
§5.1.3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 |
§5.2 Elman神经网络基本结构及预测流程 |
§5.2.1 Elman神经网络基本结构 |
§5.2.2 Elman神经网络预测流程 |
§5.3 Elman NN-QCNF姿态解算模型设计 |
§5.4 Elman NN误差补偿模型设计及训练 |
§5.4.1 Elman NN模型构建 |
§5.4.2 Elman NN训练 |
§5.5 一维中值滤波算法去噪处理 |
§5.6 实验效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7)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问题研究 ——以数知科技并购BBHI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目前对企业跨境并购融资的研究 |
1.2.2 国内对并购融资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目的 |
1.3.2 论文架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研究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企业跨境并购融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跨境并购的概念 |
2.1.2 并购融资的概念 |
2.1.3 并购基金的概念 |
2.2 并购融资相关理论 |
2.2.1 优序融资理论 |
2.2.2 MM理论 |
2.2.3 杠杆收购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3 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类型 |
2.3.1 内部融资方式 |
2.3.2 外源融资方式 |
第3章 我国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的现状 |
3.1.1 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需求激增 |
3.1.2 跨境并购融资方式趋于多样化 |
3.1.3 民营企业并购融资环境不断优化 |
3.2 我国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 |
3.2.1 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难融资贵 |
3.2.2 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方式单一 |
3.2.3 我国金融中介机构业务能力较弱 |
3.2.4 触发严格的并购审查手续 |
3.2.5 支付手段单一 |
第4章 数知科技并购BBHI案例分析 |
4.1 数知科技并购BBHI案例分析 |
4.1.1 并购方数知科技基本情况 |
4.1.2 被并购方BBHI基本情况介绍 |
4.2 数知科技并购BBHI动因分析 |
4.2.1 外部动因分析 |
4.2.2 内部动因分析 |
4.3 数知科技并购BBHI并购安排 |
4.3.1 设立并购基金上海诺牧 |
4.3.2 并购基金上海诺牧并购境外公司 |
4.3.3 上市公司收购并购基金 |
4.4 数知科技并购BBHI的融资安排 |
4.4.1 引进有限合伙人 |
4.4.2 信托贷款和股权质押担保方式 |
4.4.3 现金和发行股票 |
4.5 数知科技并购BBHI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并购基金对融资的影响 |
4.5.2 Earn-out支付方式的影响 |
4.5.3 股权质押对融资的影响 |
4.6 数知科技并购BBHI融资经验总结 |
第5章 优化我国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的建议 |
5.1 民营企业内部的建议 |
5.1.1 紧抓发展机遇获得资本青睐 |
5.1.2 紧抓政策改革红利期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
5.1.3 融资方案兼顾大局与细节保证并购顺利推进 |
5.1.4 丰富跨境并购融资方式 |
5.1.5 签订对赌协议降低信息不对称 |
5.1.6 采用Earnout支付方式丰富支付手段 |
5.2 民营企业外部方面的建议 |
5.2.1 完善法律法规优化融资环境 |
5.2.2 精简审批程序降低审批成本 |
5.2.3 借助大数据画像金融精准支持民企融资 |
5.2.4 强化我国金融中介的实力 |
5.2.5 凝聚各方力量打造融资共同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药原材料自动投料机器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投料机器人结构设计 |
2.1 投料机器人总体设计要求 |
2.1.1 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 |
2.1.2 主要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分析 |
2.2 投料机器人整体结构设计 |
2.2.1 整体结构确定 |
2.2.2 导引方式选择 |
2.2.3 移动载体介绍 |
2.2.4 吸尘装置介绍 |
2.2.5 夹紧翻转机构设计 |
2.3 投料机器人驱动模块设计 |
2.3.1 驱动方式设计选用 |
2.3.2 驱动模块设计选型 |
2.4 其他主要部件设计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投料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整体方案 |
3.1.1 整体方案设计 |
3.1.2 中央控制器选型 |
3.2 磁导航导引模块 |
3.3 避障探测模块 |
3.3.1 避障传感器硬件选型与介绍 |
3.3.2 避障传感器控制策略 |
3.4 舵轮电机控制模块 |
3.4.1 舵轮电机控制逻辑 |
3.4.2 舵轮驱动控制器选型与介绍 |
3.5 夹紧动作控制模块 |
3.5.1 夹紧电机直流伺服驱动器 |
3.5.2 夹紧电机控制逻辑 |
3.6 自动投料控制模块 |
3.6.1 投料电机直流伺服驱动器 |
3.6.2 自动投料控制逻辑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运行精确度测试 |
4.1 投料自动化路线设计 |
4.2 双舵轮运动模型分析 |
4.3 运动控制算法及仿真 |
4.3.1 PID控制原理 |
4.3.2 导引运行的PID控制及仿真 |
4.4 中药材投料系统设计 |
4.4.1 投料系统总体架构 |
4.4.2 投料系统工作控制流程 |
4.5 机器人移动运行精确度测试 |
4.5.1 直线运行速度测试 |
4.5.2 直线运行纠偏测试 |
4.5.3 停车重复定位准确度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数字编码超表面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超表面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 数字编码超表面的概念与发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电磁超表面的双频段透射阵天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透射阵天线的工作原理 |
2.3 双频段透射阵天线设计及性能验证 |
2.3.1 双频段透射式超表面单元设计 |
2.3.2 全波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宽带透射式数字编码超表面 |
3.1 引言 |
3.2 透射式数字编码超表面中平面波相位补偿法 |
3.3 1 比特宽带透射式数字编码超表面 |
3.3.1 单元设计 |
3.3.2 全波仿真与实验验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反射和透射同时调控的数字编码超表面 |
4.1 引言 |
4.2 反透射幅相联合编码的原理和意义 |
4.3 极化调控的反透射幅相联合编码超表面 |
4.3.1 单元结构设计 |
4.3.2 实验验证 |
4.4 实时动态切换的反透射幅相联合编码超表面 |
4.4.1 可调单元结构设计 |
4.4.2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幅相可控的电磁超表面 |
5.1 引言 |
5.2 单极化幅相可控数字超表面 |
5.2.1 单元结构设计原理及性能 |
5.2.2 两种典型应用 |
5.3 各向异性幅相可控超表面 |
5.3.1 各向异性单元结构设计原理及性能 |
5.3.2 等幅多涡旋波束设计 |
5.3.3 极化可重构多焦点透镜设计 |
5.4 小结 |
第六章 数字编码超表面的加法定理 |
6.1 引言 |
6.2 复数编码的原理和定义 |
6.3 复数编码的加法定理 |
6.4 基于加法定理所实现的复杂多功能波形调控 |
6.4.1 典型波形辐射设计 |
6.4.2 全波仿真和实验验证 |
6.5 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
(10)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法律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概述 |
第一节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的概念 |
第二节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的技术特征 |
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底层技术 |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特征 |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比较优势 |
第三节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应用流程 |
一、上链 |
二、承兑 |
三、流转 |
四、托收 |
五、转化 |
第四节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
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正在蓬勃增长 |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尚不成熟 |
第二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法律风险表现 |
第一节 票据真实性法律风险 |
一、基础债权债务关系的风险 |
二、载体转化错误的风险 |
三、载体冲突的风险 |
第二节 智能合约法律风险 |
一、智能合约与合同的冲突 |
二、智能合约对价的认定 |
三、恶意智能合约 |
第三节 平台运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表现 |
一、技术标准法律风险 |
二、跨境法律风险 |
第三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法律风险防范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法律风险防范的现行规定 |
一、《票据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 |
二、《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及《电子商业汇票管理办法》的规定 |
三、《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规定 |
第二节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法律风险防范现行规定中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完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立法建议 |
一、修改《票据法》并增设电子票据规定 |
二、完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及《支付结算办法》 |
三、根据《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建立区块链票据行业协会监督机制 |
第五章 引入监管沙盒制度完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
第一节 监管沙盒制度的基本概念和比较优势 |
一、监管沙盒的基本概念 |
二、监管沙盒的比较优势 |
第二节 将我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中纳入监管沙盒制度的基本构想.. |
一、将我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中纳入监管沙盒制度的现实基础. |
二、将我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中纳入监管沙盒制度的路径构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数字看万向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2]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故障分析及在线监测的研究[D]. 张玉皓.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汽车等速万向节数字孪生模型及其应用[D]. 赵智昌.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4]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系统研究[D]. 辇红博.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双目视觉图像处理的路用碎石集料几何特征检测研究[D]. 廖启毅.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基于MEMS传感器的姿态解算误差修正算法研究[D]. 徐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7]民营企业跨境并购融资问题研究 ——以数知科技并购BBHI为例[D]. 杨恺.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8]中药原材料自动投料机器人设计[D]. 韦梦圆. 山东大学, 2020(12)
- [9]数字编码超表面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D]. 吴瑞元. 东南大学, 2020(01)
- [10]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法律风险防范研究[D]. 吴子彦.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